注会公司战略风险练习

2024-10-03

注会公司战略风险练习(精选11篇)

1.注会公司战略风险练习 篇一

中国平安:

2010年5月4日,随着监管机构的一纸批准协议,平安保险战略投资深圳发展银行的计划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三天后,平安再次发布公告称,已完成收购新桥所持5.2亿余股深发展股份的交易,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这一交易完成后,平安的保险、银行、投资业务并驾齐驱的态势得以初步形成。

(多元化:相关多元化)

对于平安来说,更为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是,如何让旗下三大业务数十万的营销人员向客户推荐更多产品,从而实现销售效果和成本的最优配置。而作为金融控股公司,平安能够通过内部严格的风险控制,来提高银行、保险和投资业务三大业务序列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听上去似乎有些熟悉?没错,这也正是花旗、汇丰等为代表的西方金融机构在过去十几年中试图建立,但至今却尚无完胜案例的综合金融超市模式。由于内部资源整合困难、文化冲突难于统一,通过并购而形成的大型综合金融集团除了在借资产配置多元化以抵抗风险方面取得了成效外,并没有显现出太多协同效应。毕竟,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以失败告终,而安联、苏黎世等保险公司购买的银行业务也没有太大成果。

并购失败的原因:并购后不能很好地进行企业整合(补充资料: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后内部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

(1)“三头马车”式的领导降低了整个集团的整合效率。在这一时期整合工作实际上由花旗银行的财务执行官Menezes和旅行者集团所罗门美邦公司的两位共同执行官Dimon与Maughan负责。但Dimon与Maughan的关系并不好,加上还要应付花旗银行的Menezes,从而导致决策过程缓慢,难以达成共识。

(2)企业文化的冲突。花旗银行是典型的商业银行文化,讲求作风保守、注重管理程序及内部控制;所罗门美邦公司则是标准的投资银行文化,作风积极热情、自由放任、重视业绩表现及奖金分红。

在花旗集团的公司与投资银行集团内部,由于来自花旗银行与所罗门美邦的代表在公司与投资银行集团运营委员会中旗鼓相当,双方都拥有一种强势的企业文化,因此更容易导致相互对立与冲突。

(3)品牌的争议。在花旗集团整合初期,合并双方对于以何种品牌进行新兴市场债券承销争执不休,互不相让。花旗银行认为自身多年来已经与全球1800家的跨国公司、7000家新兴市场公司及美国以外的成千上万富裕人士建立了良好关系,因此,应以花旗银行的“金字招牌”从事该项业务。所罗门美邦公司则认为,尽管该公司长期专注于美国国内市场的债券承销,相对缺乏海外市场经验,但由于它具有债券业务方面的专长,因此应当以该公司品牌进行营销活动。)

如今,尽管从表面上看,平安的公司结构与其它多家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与目前国内更多流于形式的综合金融集团相比,平安已经是最为接近金融超市核心竞争力的一家。

一个可以为之做注的事实是,即便是在2008年10月经历了海外投资富通的巨额亏损事件,(详情请与Gemag.com.cn查阅《平安之劫》)平安依然在去年迅速扭转了局势:其净利润高达人民币145亿元,其中产险保费收入的14.5%、新发信用卡的56.5%、新增银行公司业务存款的10.4%均来源于交叉销售。

金融控股

早在1995年,平安便在内部正式启动建立了金融控股架构的计划,并聘请咨询公司麦肯锡针对公司成长策略、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改革。当时国际上混业经营的浪潮正演绎得如火如荼,老牌金融巨头如花旗、AIG、汇丰不断打破各国金融领域分业经营的界限,尝试将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金融产品进行交叉销售,两年后,平安向国家有关部门呈交报告,提出建立“综合金融”模式。然而在那时,这一切都像是天方夜谭—平安除了保险业务外,仅有一家规模很小的证券公司;国内金融改革尚未全面开始,但却已经正式提出金融业分业经营原则;即便是在美国,最具榜样意义的花旗银行也尚未突破分业藩篱。

好在试图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挑战监管神经的并非马明哲一人,1998年,时任中信集团董事长的王军给前总理朱基写信,同样提出了在中国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设想。对此提议,朱基并没有枪毙,而是让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去进行相关研究。事实上,正是由于高层的观望态度,使得平安能够采取“拖”的战略,当时,因不符分业监管的思路,平安为保有证券、信托的牌照,几年未能新设分支机构。

在那几年中,尽管决策层没有明确表态,但马明哲做综合金融集团的意志并没有动摇。到了2001年,好消息终于传来—经过长达7年的分业方案的多次修改,中国保监会正式下发了《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业经营改革的通知》的红头文件,确定平安按保险集团模式进行分业改革,标志着平安主导的分业模式核心内容通过。2003年2月14日,挂牌屡被延迟的平安终于发布公告宣布:“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国内继光大、中信后第三家金融控股集团,而平安是其中唯一一家以保险为基础的公司。

(以上体现的是宏观环境中的政治环境因素影响)

这个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集团的架构中保留了平安信托,用平安信托合法持有平安证券。然而在获得许可后,平安仍然有着其它两家所不具备的麻烦:缺牌照。在中信控股成立之时,公司已经拥有中信银行(5.20,0.00,0.00%)、中信证券(19.48,-0.32,-1.62%)、信诚人寿以及期货、资产管理等多家子公司。

这种“缺条腿”走路的情况直到2003,这一年,平安通过旗下的平安信托与汇丰银行一起联合收购福建亚洲银行,正式进入银行业。2006年,中国平安又收购了深圳市商业银行,并将两个银行整合成今天的平安银行。实际上,早在2005年平安便曾经遇到过一个绝佳机会,当时,几近破产的广东发展银行进行财务重组,寻找新的投资者,但经过数轮竞购和绵延近两年的争夺战,平安最终不敌花旗而与广发失之交臂。

在外部寻找更好并购对象的同时,马明哲也并没有在平安内部停止结网。曾经连续几年,他在面向员工的大会上都会以“我们别无选择”为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告诉大家平安要坚定地向金融控股这条路走下去。

2004年6月,平安集团实现整体H股上市,由集团对子公司进行绝对控股。对于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来说,这一做法的关键之处在于母公司具有绝对控制权,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各子公司共享客户等经营资源,充分发挥彼此的协同效应。而在1998年,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合并后,这一问题曾经困扰其相当长的时间。

与此同时,平安重新整合了其信息系统—对于金融控股公司来说,这如同神经中枢般重要。据平安集团总经理张子欣对本刊回忆,平安最初分别考察了其外资股东汇丰在香港和伦敦的后台,但其技术系统要么太超前,要么成本太高,最后在巴西,平安才找到了学习模板—汇丰在美洲的后台业务。在2002年和2003年,平安的管理人员曾密集造访于此。2006年6月,平安位于上海张江的后援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这个后台的雏形便是拷贝了汇丰在巴西的运作模式。

“我们从汇丰学习的不仅有后台管理,还有银保模式、公司治理、风险管控等诸多方面。”张子欣表示,这也让平安在金融危机后多了几分庆幸,因为汇丰是为数不多没有接受政府救助的金融巨头,“汇丰很伟大,开放了整个知识产权给我们。”

尽管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平安收购深发展的价格偏于昂贵,但实际上这却是马明哲不得不选的一个解决方案。2008年10月,平安海外收购的富通集团在金融危机下被政府接管,这项涉及238.74亿人民币的交易宣告失败,其造成的损失几乎抹平了平安的全年利润。

(这一点体现的是政治风险。该集团是比利时最大的保险商,也是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三国市场最大的信用卡发行商。中国平安力图通过投资更加成熟的富通来获取更多资源与经验,从而跃居全球性金融服务公司。富通集团陷入金融危机的泥沼之中,三国政府(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共出资112亿欧元实施了拯救行动——其后在未征得股东同意的情况下协议出售富通最核心资产保险和银行两块——保险业务的10%出售给巴黎银行;荷兰境内银行与保险业务出售给荷兰政府;银行50%+1的股份出售给比利时政府。最终,富通集团95%的业务被分拆,公司股价因此大幅下降,导致平安受损。)

交叉销售

稍微仔细研究下各家金融控股公司的业绩便不难发现,平安是最早尝到综合金融甜头的一家。

2007年8月,平安银行首次推出信用卡,到去年底,其发卡量便已达340万张,其中新增卡量的一半以上全部是由其内部的交叉销售渠道完成,而去年全年,平安产险的保费14.5%来自交叉销售。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平安交叉销售贡献的业绩始终保持着30%至50%的增长速度,如今其对存量寿险客户销售非寿险产品产生的盈利已经远远超过一张寿险保单。

“类似信用卡的这些产品其它保险公司没有,而平安有。”在平安北京寿险分公司做了近十年业务员的刘志新对《环球企业家》表示,尽管有时候销售其它子公司的产品佣金有点让人失望,但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拓展业务、维护与客户的关系,有一次,在销售过一次60万保费的团体养老险后,她随后便找到了几个寿险客户。

骄人业绩的背后是平安的一整套产品设计、销售流程以及考核体系。这一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销售方式,即使是主抓该业务的集团副总吴岳翰看来也是“十分复杂,外行人进来绝对会一头雾水”。而从最初的懵懂起步,到后来的日渐成熟,中间经历过矛盾、争吵,甚至自相残杀,平安为此磨合了将近十年。

从2000年起,平安便在内部尝试进行交叉销售,但那时只是在产险、寿险与养老险之间进行。最早的项目诞生于集团的“智囊机构”—发展改革中心,由张子欣一手主抓。但总体上,那时交叉销售基本停留在自发阶段,高层号召鼓励,产品方自己出钱去推动,规模很小。

尽管模式简单,但如今回忆起当初的情形,张子欣仍然坦言:“那时低估了内部合作的困难。”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是:寿险业务员通过交叉销售可以获取相应佣金,所以有一定的销售动力,但在当时,寿险还在每年保费增长超过50%的高增长阶段,因此高层员工由于本身的业绩压力便没有足够的热情去销售其它公司的产品。

为解决这一问题,平安2005年在控股公司成立了综合开拓部,并在寿险、产险等各个子公司内也设立相应部门,成为专职负责公司内部交叉销售的“问题收集箱”和“组织协调员”。而就在那一年的平安集团系统工作会议上,各个专业公司的总经理在自己的报告中被马明哲强行增加了一个主题:除了主业,今后你还能为其它兄弟公司做什么?

当时刚刚被调到综合开拓部担任副总的毕志勇回忆说,那天会议结束后,很多子公司的总经理立刻找到他,谈论交叉销售的相关做法。随后,毕志勇挨个拜访了所有专业公司,收集交叉销售的困难在哪里。

以公司内部竞争为例,平安产险公司和养老险公司都可以销售团体意外险,当一家企业客户有保险需求,“嗅觉灵敏”的业务员们可能会同时争夺客户,而寿险业务员和电话营销之间争抢车险客户的情况也比较常见。针对这样的矛盾,综合开拓部制定了客户优先、立项优先原则,也就是先看客户意向,客户为难的时候就看这个客户的最初来源。

事实上,相比于其它以银行或证券为主导的金融控股公司,保险出身的平安显然拥有更具强势的销售文化:二十年间,平安积累了四十万乐于每天寻找新的销售机会的保险代理人。这也使得平安寿险公司的交叉销售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由于金融产品的不同特性,以及寿险代理人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撬动平安寿险军团仍然并非易事。以信用卡为例,平安银行在针对寿险业务员进行培训时,便会在介绍产品之外,着意强调推销信用卡不仅可以为其带来收入,更可以为保险业务开拓空间。同时,信用卡在产品上也做出一些调整,如附加很多保险的功能等。坚持了九个月以后,银行和寿险队伍的磨合才开始变得顺畅,收效亦相当客观—仅仅花了一年多时间,平安银行的信用卡发卡量便突破100万大关,大大超过深发展、浦发等同行。

如今,随着整个寿险市场的增速放缓以及交叉销售业绩的逐渐显现,各个子公司已经对

此没有太大怀疑,而作为掌握着寿险业务员这一最主要渠道的寿险公司,现在开始反过来要求其它提供产品的子公司设计出更多更合理的产品。在内部利润分配上,渠道方也不再是从产品方拿销售佣金,而是由平安集团直接将交叉销售的相关费用下拨。每年的销售指标和预算,如同其它业务一样,在上年的第四季度就制定出来。“与过去不一样,”张子欣大笑着对《环球企业家》说,“现在是寿险公司董事长李源祥反过来追着我了!”

(交叉销售体现并购的营销与销售协同效应。对交叉销售本身不用太多研究,领会意思即可。简单讲,销售寿险的员工可以同时把银行卡销售给客户,寿险产品与银行卡之间实现了销售协同。)

另一个起点

尽管金融控股集团的优势初现,但如今摆在眼前的最现实问题便是深发展。收购深发展前,平安的三大业务支柱中,除保险外,银行和投资板块尚显不足。2009年,平安保险利润占比76%,银行贡献的利润则仅7%,这与平安保险、银行、投资“三足鼎立”的目标相差很远。按照平安管理层的规划,要在未来5至10年,保险资产占一半,信托证券银行资产占一半。

拿下深发展之后,平安的银行业务板块一举翻倍,营业网点扩张至全国,按照平安估计,收购完成后,平安的银行网络对保险客户的覆盖率可以一举从目前的15.7%提高至80%左右。但在分析人士看来,接下来的整合并非易事—无论是将平安银行注入深发展,还是逐步私有化深发展使其并入平安银行都会面临极大困难,前者涉及监管限制,而后一种方案的成本过高。

(公司私有化,具体内容见教材第十一章)

2.注会公司战略风险练习 篇二

虽然有众多企业进行了并购, 但如果从实效上来看, 真正的成功者并不多。企业并购要冒很大风险, 搞不好不仅不能达到并购的目的, 还会对自己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并购决策时, 应进行详实的分析研究, 以防范企业并购风险。

一、企业并购概述

企业并购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是一个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对其以及其相关概念, 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在此, 我们对企业并购的基本概念作一分析。

1. 兼并。

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 merger一词的解释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 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兼并的方法: (1) 可用现金或证券购买其他公司的资产; (2) 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股票; (3) 对其他公司股东发行新股以换取其所持有的股权, 从而取得其他公司的资产或负债。”

一般认为, 兼并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兼并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照法定程序重组, 重组后只有一个企业继续保持其法人地位, 而其他企业的法人资格消失。

广义的兼并则包括狭义兼并、收购、联合以及接管等几种形式的企业产权变更行为, 目标企业的法人地位可能消失, 也可能继续保留。

2. 联合。

在西方公司法中, 企业合并有两种方式:吸收合并 (存续合并) 和新设合并 (创立合并) 。吸收合并也就是狭义的兼并。新设合并, 也称为联合, 一般意义上。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法定方式重组, 重组后原有的公司都不再继续保留其法人资格, 而是重新组成一家新的公司。

3. 收购。

收购是指一家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等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资产, 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行为, 其特点在于目标公消失。收购有两种: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

另外, 在西方还有一词“Take Over”与Acquisition含义相近, 中文译为“接管”。接管一般是指某公司的原具有控股地位的股东由于出售或转让股权, 或者股权持有数量被他人超过而被取代, 此后通常该公司的董事会将被改组。

从兼并的狭义角度考虑, 兼并与收购这两个概念是有所区别的, 主要区别在于产权交易所涉及的目标企业法人地位保留与否。这种区别从法律角度和财务处理角度来看是显著的。但从企业实际控制权即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易位来看, 两者却没有本质的差别:兼并直接使目标企业的资产处于兼并方的控制之下, 收购使目标企业的法人——进而法人财产———受收购方的控制。所以从广义来看, 收购也可以看成是兼并的一种。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发现兼并和收购在概念上有很大的重叠部分。且两者在经济运行中所产生的作用也是基本一致的, 所以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 将企业兼并与收购简称为企业并购, 不作特别区分。

由此, 我们认为企业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债券、股票或其他有价证券, 通过收购债权、直接出资、控股及其他多种手段, 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或资产, 取得其他企业的资产的实际控制权, 使其失去法人地位或对其拥有控制权的行为。

企业并购是企业进行资本集中、实现企业扩张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 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战略并购

战略性并购是相对于财务性并购而言的, 是并购双方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基础, 以各自核心竞争优势为起点,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在适度的范围内继续强化主营来增加公司价值的产权交易活动。目的是产生一体化协同效应, 创造大于各自独立价值之和的新增价值。如:横向合并、纵向合并、市场占有率增长 (甚至产生垄断利润) 、产品/市场保护、生产能力提高、财务协同、专业合作等均属战略并购范畴。

财务性并购是收购方通过并购入主目标公司, 然后对目标公司进行大规模甚至整体资产置换, 通过改变目标公司主营并将收购方自身利润注入上市公司的方式来改善目标公司业绩, 提高目标公司的资信等级以拓宽其融资渠道。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财务收益, 由于注入的非上市公司资产是以重置成本来估价, 而资产上市后则被证券市场以市盈率倍数估价, 造成目标公司股价大幅上扬, 从而为收购方带来巨大收益。

财务性并购与战略性并购的区别在于:

1. 目的不同。

财务性并购只是为了迅速提高上市公司业绩, 获取短期的财务收益, 从而获得和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资权, 上市公司经营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善, 这样的“重建”最终必走向失败;而战略性并购是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比如为了扩大市场份额, 为了降低成本, 为了获得研发能力等等。

2. 战略性并购对目标公司的行业与公司

素质都十分挑剔, 重点关注目标公司的行业属性、经营模式、重建难度、地域差异, 一般总是会选择进入一个产业上下游相关的行业或产业, 以实现协调作战, 占领市场份额, 获得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的目的;而财务性并购往往忽视行业与目标公司的选择, 搞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因此, 从优化资源配置和引导要素资源的流动以及增加社会总体财富等各个角度看, 战略性并购比财务牲并购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从整体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3. 战略性并购从公司的角度出发, 即从公

司发展战略、管理能力和财务资源的角度出发考虑并购活动, 制定周密的并购计划, 充分考虑并购活动的财务预算、对目标公司的定价、支付结构以及融资方式等, 以降低成本;而财务性并购过多依赖于中介机构, 过多地关注并购交易的结构和融资技巧, 而不是将并购与公司发展战略联系起来。

4. 战略性并购注重并购后的整合, 包括人

员、资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整合, 使并购双方最终融为一体;而财务性并购只是把“报表”组合在了一起, 购并双方的经营管理往往仍然各行其是, 并没有真正地整合一致。

5. 正是由于上述几点不同, 战略性并购是

具有协同效应的, 即使得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的总体价值高于二者单独存在时的价值之和 (1十1>2) , 而财务性并购往往不具有协同效应。

并购是能有效透过并超越价格、产品与服务、市场与规模、人才等界面的竞争方式, 同对又是最经济的方式, 而且未来并购重组更多的趋势将是以行业内的兼并、整合为主的战略性并购, 这样的做法才吻合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重组层出不穷, 各行业排名靠前的公司多采用该做法, 有的是为了巩固行业内的领先位置, 拉大与其他公司之间的差距;更多的是为了争取行业内的垄断地位, 合理分配、充分利用合并方的资源, 扩大市场份额。我国加入WTO以来, 有关企业并购政策不断调整, 为跨国并购提供了契机, 外资进入国内, 并购国内上市公司将为期不远。因此, 国内上市公司应积极推行战略性并购, 一方面能尽早熟悉与掌握战略性并购的方法与技巧, 以便能在未来的收购大战中应对自如, 另一方面则形成大的公司集团参与国际竞争和参与国际证券市场运作。

战略并购根本动力来自于公司发展的内在需要。国内许多公司原来一直习惯于通过自身的积累来寻求公司的发展, 但这种发展模式在目前已经受到巨大的挑战, 因为在一个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和技术变化不断加快的时代里, 光靠自身积累求发展有不少局限性, 尤其是时间不会等待一个公司的成长。

三、战略并购中的风险问题及其管理

企业并购是风险极大的一种企业行为。据美国贝恩公司的调查, 有20%的兼并案由于谈判失败而流产了, 实现兼并的企业中也只有30%创造了新的价值, 获得了成功, 其它70%的企业不仅没有创造新的价值, 反而破坏了原有的价值。也就是说, 100家进行兼并谈判和实现兼并的企业中, 只有24%是成功的, 其余76%都是失败的。

1992年, 库波斯—荣布兰会计咨询公司对英国公司的兼并经验进行了研究并深入调查了英国最大的100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涉及50项交易价值超过130亿英镑, 包括自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经济衰退时期, 最低价值1亿英镑的大型并购。被调查的高级管理人员认为, 大约54%的兼并是失败的。这种显而易见的失败水平与《国际商务》杂志在1973年和1988年先后进行的两次调查所报道的49%和48%~56%的失败率是一致的。

据美国麦金西全球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过去的10年里, 通过以强并弱兼并企业后, 原来就有的优势的大公司的80%未能收回投资成本。而根掘J·P·摩根投资银行的统计, 过去10年来欧洲30家大企业合并后, 有12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

在美国, 企业并购都是在专业机构的协助下完成的。即使这样, 由于并购业务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并购完成后三年再来考察其财务指标, 成功率不足50%。三年后再来评价我们今天的并购, 成功率会达到多少呢?

与商品市场上的商品交易不同, 企业并购是在资本市场交割企业和资产。商品一般具有标准化和可分割性的属性, 而资产和企业则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 其在交易之前、交易的过程中和交易之后, 受外在条件的交互影响和内在因素的交互作用, 会发生可控和不可控的变化, 这些变化因素最终可能导致兼并失败。

企业并购是产权资本经营。广义的资本经营泛指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 生产经营也包括其中, 而作为与生产经营相对应的概念出现, 企业资本经营则是可以独立于生产经营而存在, 通过对资本价值形态的买卖, 来提高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 最终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的企业行为。基于企业所采取的是内部增长还是外部扩张的战略, 生产经营模式和资本经营模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由于资本经营的特性, 其本身蕴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并购活动离不开巨额的金融支持, 再加上在不同领域的扩张还必须冒有信息不对称、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和文化整合失效的巨大风险, 不但导致兼并的失效, 甚至还可能拖累母企业陷入困境。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兼并风险的根本来源, 比较通行的风险划分方法是按引起环境不确定的因素的归属类别来划分。一般将由于全局性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 叫做系统风险, 包括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等, 这些风险起因于企业的宏观环境, 是不可控的风险, 它们在企业兼并过程中的表征是由系统性风险导致的成本不可控。由于非全局性的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风险, 称为非系统性风险, 包括经营风险、商业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这些风险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的微观内环境来控制。其在企业兼并过程中的表征是由非系统风险因素所引起的成本不可控。其实, 在企业兼并过程中, 因不可回避人的问题, 再加上中国经济结构还处于不完全市场经济阶段, 因此大量的系统风险因素和非系统风险因素交织在一起, 相互作用, 很难区分。

从风险因素的时空分布来看, 战略并购的风险可划分为并购决策风险、并购实施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和并购完成后的整合风险。基于不同的并购战略, 企业会选择不同的并购方式。按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行业关系, 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而不同的并购方式有着不同的战略风险。当企业在实施并购后, 要将被并购企业纳入到整个并购后的企业组织系统, 这样并购企业往往会将并购企业竞争战略的理念灌注到并购后的整个企业组织, 同时也将附生于竞争战略的风险一并灌注到了并购后的整个企业组织。这样并购后的企业组织不但要承受并购后竞争战略的整合风险, 还要承受自并购企业或目标企业竞争战略中转移过来的附生风险。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 导致企业并购面临诸多风险。系统的研究企业战略并购中的风险因素, 科学的评估企业并购的风险, 并对企业并购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与防范, 是加强企业并购操作的科学性, 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率, 促进企业并购的各种积极效应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

摘要: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 企业并购始终贯穿其中, 并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企业并购将企业本身变成商品, 使产权进入交易市场, 这对西方国家产业增长的格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极大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企业并购开始出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证券市场的兴起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加快, 上市公司并购也愈演愈烈。文章将开展企业并购的理论研究, 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公司,战略并购,风险

参考文献

[1].萨德沙纳姆.兼并与收购.中信出版社, 1998

[2].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3].刘文通.公司兼并收购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4].李光华, 李凤英.关注实质性重组[J].企业家天地, 2001 (4)

3.注会公司战略风险练习 篇三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公司战略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中注协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企业对于财经类人才的更高要求,于2009年增设“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一门考试科目。顺应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此课程作为财经类专业尤其是财务、会计类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突破了以往管理理论中只反映企业某一职能管理的局限性,充分反映企业全面的、战略性的和方向性的整合性管理。其涉及到的知识体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会计、金融学、财务管理、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学科。由于增设不久,加之该学科极强的综合性,我国高校对该科目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上说法不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近几年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商酌。

1 明确教学目的

高校教学既不同于企业员工培训,也不同于培训机构的注会考试辅导班。高校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贴合我国国情的高技能、宽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开设“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课程,既要有助于考生日后通过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又要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目前我国高校开设此课程的一般为财务、会计类专业的本科生。这类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和会计学基础,但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高、范围广的特点,想要顺利通过注会考试并非易事。因此,笔者认为高校教师讲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时,应以注册会计师考试为指引,配合多种案例讲解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例如,上课期间所做的练习题题型尽量与注会考试题型一致,即单选、多选、简答和论述。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使学生从一开始便熟悉和习惯注会考试题型,为将来参加国家考试铺垫。但如果一味在上课时强调注会考试难免会影响学生听课情绪,时间长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降低。因此,教学中案例的运用便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案例选择上最好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环境及国内外的当下热门新闻为主。例如,在讲“成功关键因素分析(KSF)”时,笔者就选择了三亚的房地产业及酒店业作为讲解案例。学生对于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三亚非常熟悉,这一案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大家的听课兴趣。再如,讲“产品的价格策略”时,笔者选取了时下年轻人最热衷的苹果公司作为案例。当学生听到自己在使用的iPhone被作为案例讲解时,课堂参与度一下就高了。当讲到“企业并购”时,恰逢2014年5月22日新闻报道“光明乳业拟收购以色列最大食品公司Tnuva56%股权”。笔者便选取这一最新的案例进行课堂讲解,由此案例引申出对光明乳业的集团战略的研究,然后介绍光明乳业近几年较有影响力的海外并购案,重点介绍“2013年光明乳业收购新西兰乳企后新莱特在新西兰上市”,最后与学生共同探讨企业并购的动机有哪些,并购为企业带来的影响有什么,以及并购后的企业在整合中应当注意什么等等。由于选取的是当天的新闻作为案例讲解,并且学生对光明乳业非常熟悉,使得学生的听课用心率大幅提高。学生完全不会感觉商业案例离自己非常遥远,反而会带动学生关注财经新闻的兴趣。

2 完善教学方法

目前许多高校教师上课时依然沿用传统的“讲授+提问”的方式,加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知识点多、碎、杂,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甚至失去学习动力。笔者认为,一方面应增加学生课堂参与互动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参观工厂企业一至两次。

可将学生分成小组,一般以一组5人左右为宜。每一章学习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搜集一些商业资料和案例,运用刚刚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报告陈述之后,由教师点评。由于学生的学识尚浅,可能会有个别地方分析不到位。此时教师应尽量以鼓励为主,避免训斥、责备。相信这样会逐渐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由教师带队,组织一至两次的企业参观。笔者就选取了和本校有定向实习合作的企业进行参观。由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所有知识点都和企业日常运作息息相关,只有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真实的企业,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企业参观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该企业的组织结构、工作章程等,也可以动员学生与企业员工进行交流,了解企业的总体战略、产品的定价策略、市场定位等等。

3 调整课程设置时间

由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被增设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不久,我国高校大多在2010年左右才将该课程列为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因此在课程设置时间上比较乱。有的安排在大二学习,还有的安排在大三、大四进行。笔者认为,鉴于该课程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会计、金融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诸多学科,最好将该课安排在大三的第二个学期。因为经过了大学三年的专业课学习,学生们已经具备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加之许多高校都安排学生在大三后的暑假实习,学生们可以顺利地将该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在接下来的实习中得到发挥。

4 提高教师素质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涉及到的知识体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会计、金融学、财务管理、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学科。结合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设置及该课程极强的综合性,笔者认为最好选择具有商科背景并且通过了或者正在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教师最为合适。一方面,由于该课程主要还是从全方面的角度分析企业战略运营的情况,与商学类课程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设置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即是帮助学生在日后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只有任课老师对注会考试的大纲和题型进行深入研究,才更能使学生消化考试知识点,了解考试重难点分布。

总而言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高校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对于高级会计从业人员的新要求,助推行业发展而开设的。对于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日臻成熟,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葛晶.案例教学法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探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7).

4.注会《审计》第2章练习 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是()。

A.验证企业资本

B.验证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C.设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D.审计简要财务报表

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会计师事务所均应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B.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应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C.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均应以各自的财产承担连带责任

D.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均应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注册会计师不得以个人名义为被审计单位提供编制财务报表等专业服务

B.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我国允许设立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和个人独资事务所

C.对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成绩合格的申请注册人员,只要其加入了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两年的审计工作经验,并符合其他规定条件,就应当批准注册

D.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员有个人会员、团体会员和名誉会员三种

2.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的有()。

A.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B.审核内部控制,出具审核报告

C.设计内部控制制度

D.审计简要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3.目前,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有()。

A.独资会计师事务所

B.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

C.有限公司制会计师事务所

D.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

4.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有()。

A.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以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不足部分由有过失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

B.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不属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

C.注册会计师从事的资产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属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

D.验资业务属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设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为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

【答疑编号75068,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有限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连带责任,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无过失的合伙人对其他合伙人的过失不承担责任。

【答疑编号75069,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选项B,《注册会计师法》不容许设立个人独资会计师事务所;选项D,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员有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又分为执业会员和非执业会员。

【答疑编号75070,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2.【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选项C属于相关服务业务。

【答疑编号75071,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3.【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目前我国只能设立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答疑编号75072,点击提问】【加入我的收藏夹】

4.【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选项A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合伙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责任。合伙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选项C资产评估业务属资产评估师的法定业务,注册会计师从事该业务应以资产评估师的名义出具相关报告,因此资产评估不属于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

5.注会公司战略风险练习 篇五

首先,公司必须自我定位,通过利用成本优势或差异化优势把公司与五种竞争力相隔离,从而能够超过它们的竞争对手。

其次,公司必须识别在产业中哪一个细分市场中,五种竞争力的影响更少一点,这就是波特提出的“集中战略”。

最后,公司必须努力去改变这五种竞争力。公司可以通过与供应者或购买者建立长期战略联盟,以减少相互之间的讨价还价;公司还必须寻求进入阻绝战略来减少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等等。

【知识点】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成功关键因素(KSF)是指公司在特定市场获得盈利必须拥有的技能和资产。一个产业的成功关键因素是指那些影响产业内企业在市场上最大限度获利的关键因素。企业的经营就如同体育竞技项目,也需要找到自己所在产业的成功关键因素。例如,打篮球需要一定的身高和良好的弹跳能力;踢足球需要速度和团队的配合;棋类则需要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企业作为一个产业的一个分子,必须把握所在产业的成功关键因素。总之,成功企业的实践表明: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在成功关键因素上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成功关键因素是企业取得产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下面三个问题是确认产业的成功关键因素必须考虑的:

1.顾客在各个竞争品牌之间进行选择的基础是什么(市场共性)?

2.产业中的一个卖方厂商要取得竞争成功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竞争能力(资源能力共性)?

3.产业中的一个卖方厂商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竞争动态)?

【知识点】竞争对手分析

竞争环境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个别企业视角去观察分析竞争对手的实力(用显微镜观察);二是从产业竞争结构视角观察分析企业所面对的竞争格局(用放大镜观察)。

竞争对手分析

公司的战略选择必然影响着竞争对手的行为与反应,这是公司进行战略选择必须要考虑的。公司只有事先考虑到公司战略对竞争对手的行为与反应,并作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保证战略选择的正确性。有效的竞争对手分析有助于公司了解、解读和预测竞争对手的行为与反应。

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假设、现行战略和潜在能力。

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

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分析,帮助公司揭示竞争对手的驱动力。

对竞争对手未来目标的分析与了解,有利于预测竞争对手对其目前的市场地位以及财务状况的满意程度,从而推断其改变现行战略的可能性以及对其他企业战略行为的敏感性。

对竞争对手未来目标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竞争对手目标分析对本公司制定竞争战略的作用;二是竞争对手业务单位(包括其各个公司实体)目标的主要方面;三是多元化公司母公司对其业务单位未来目标的影响。

竞争对手的假设

对竞争对手的假设分析,目的在于揭示竞争对手对其自身、所处产业以及产业内其他企业的评价和看法。假设往往是企业各种行为取向的最根本动因。所以了解竞争对手的假设有利于正确判断竞争对手的战略意图。

(1)竞争对手假设分析对本公司制定竞争战略的作用。竞争对手的假设分为两类:一是竞争对手对自己的假设;二是竞争对手对产业及产业中其他公司的假设。

竞争对手对其自身、所处产业以及产业内其他企业的评价和看法可能存在误区和盲点,这些误区和盲点可帮助公司把握一些战略契机,同时辨识立即遭到报复的可能性,并有针对性地采用行动以使竞争对手的报复失灵。

(2)分析竞争对手假设的主要因素。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

对竞争对手现行战略的分析,目的在于揭示竞争对手正在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通过对竞争对手现行战略的分析,可以帮助公司了解竞争对手目前是如何进行竞争的,如果将来竞争结构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进行战略调整的力度。

竞争对手的能力

竞争对手的目标、假设和现行战略会影响其进行战略反击的可能性、时间、性质及强烈程度。对竞争对手能力的分析,目的在于揭示竞争对手的强项和弱点在哪里,而其优势与劣势将决定其发起反击的能力以及处理所处环境或产业中事件的能力。

【提示】竞争性行动在本质上分为战略性和战术性两种,战略性行动需要获取大量的资源,并难以被成功地执行和改变。相反,采取战术性行动需要较少的资源,相对来说更容易执行和改变。比如一家航空公司,要想进入一个新的主要市场就是一种战略性行动,而在特定市场中改变票价则是一种战术性行动。

竞争对手的能力分析,主要围绕竞争对手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核心能力。

(2)成长能力。

(3)快速反应能力。

(4)适应变化的能力。

(5)持久力。

6.注会公司战略风险练习 篇六

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公司战略》练习题精选

(三)现阶段是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预习阶段,在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学习中学员除了勤奋努力还要讲究方法,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不要忘记经常做练习题,网校整理了与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相关的精选练习题,供学员们学习。祝大家预习愉快。

单选题

甲公司是传统的冰箱生产企业,制冷系统采用R-12氟利昂作制冷剂,而氟利昂已被视为破坏地球臭氧层的主要元凶。则由此产生的风险属于的是()。

A、战略风险

B、市场风险

C、操作风险

D、自然环境风险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自然环境风险的相关内容。自然环境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其自身或影响其业务的其他方造成的自然环境破坏而承担损失的风险。甲公司的制冷剂R-12氟利昂,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因此产生了自然环境风险。

单选题

预期损失融资一般作为运营资本的一部分,而非预期损失融资则是属于()的范畴。

A、融资资本

B、风险资本

C、投资资本

D、运营资本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预期损失融资一般作为运营资本的一部分,而非预期损失融资则是属于风险资本的范畴。

单选题

企业在无法判断发生概率或无须判断概率的时候,度量风险一般使用()。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A、在险值

B、统计期望值

C、效用期望值

D、最大可能损失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企业一般在无法判断发生概率或无须判断概率的时候,使用最大可能损失作为风险的衡量。风险度量方法包括:(1)最大可能损失。(2)概率值。(3)期望值。(4)在险值。

单选题

甲公司每年最低运营资本是1000万元,但是有5%的可能性需要1500万元才能维持运营。如果该公司风险资本为510万元,该公司生存的概率是()。

A、5% B、95% C、小于5% D、大于95% 【正确答案】D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答案解析】有5%的可能性需要1500万元才能维持运营,所以运营资本为1500万元时公司的生存概率为95%(1-5%=95%)。如果该公司风险资本为510万元,每年最低运营资本是1000万元,所以该公司有1510万元的营运资本,1510万元>1500万元,因此该公司的生存概率大于95%。

单选题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缝纫机。2010年收购利多矿业100%的股权。由于甲公司未从事过矿产资源的开采、生产和销售,在矿山经营管理和技术方面缺少经验。为防范矿产品市场销路和产品价格的起伏波动,甲公司决定在期货市场上做与现货市场商品相同或者相近但交易部位相反的买卖行为,以便将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在期货市场上抵消。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甲公司的这一做法属于()。

A、专业自保

B、风险资本

C、应急资本

D、套期保值

【正确答案】D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答案解析】在期货市场上做与现货市场商品相同或者相近但交易部位相反的买卖行为,以便将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在期货市场上抵消,属于期货套期保值,选项D正确。

单选题

丁企业办公区使用不易燃地毯且在办公区内设置了防火卷帘。这些措施体现的是()。

A、风险补偿

B、风险控制

C、风险转换

D、风险对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风险控制是指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动因、环境、条件等,来达到减轻风险事件发生时的损失或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目的。

使用不易燃地毯可以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设置防火卷帘可以减轻风险事件发生时的损失。

单选题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甲公司董事会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风险厌恶。为有效管理公司的信用风险,甲公司管理层决定将其全部的应收款项以应收总金额的80%出售给乙公司,由乙公司向有关债务人收取款项,甲公司不再承担有关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的风险。甲公司应对此项信用风险的策略属于()。

A、风险降低

B、风险转移

C、风险保留

D、风险规避

【正确答案】 B

7.注会公司战略风险练习 篇七

一、信托公司财务战略目标定位与风险控制

作为一种支持性战略, 财务战略必须依托企业集团的战略发展目标, 即管理总部或母公司为谋求竞争优势并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来确立资源配置与资本运营的总体思路、基本方向与运行轨迹。近年来, 随着监管机构和信托公司对信托业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 提出了合规、持续发展的理念。合规、持续发展要求企业首先具有合法、理性经营的意愿和信心、并为此制定长期发展方向和战略, 即在考虑当前市场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 审视自身发展的需要;不能为追求自身利益而牺牲市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现代管理理论杰出人物彼得·德鲁克就指出, 企业使命就是企业存在于社会的理由。

进入21世纪以来, 风险日新月异的演进, 风险的巨大能量不断释放,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让人们更加懂得了现代经济的风险内涵, 要实现合规、持续发展, 风险控制是重中之重。由于自身缺乏发展经验及理性定位, 加之监管机制不完善, 我国信托业在恢复经济职能的历程中偏离了原本应有的角色, 在短短几十年经历了6次清理整顿, 发展之路极为坎坷, 甚至一度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面对挫折与磨难, 在现代管理与经营理念充斥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国内不乏众多的信托公司甚至存在相信赌局不相信判断、相信机缘不相信制度、相信公关不相信实力、相信等待不相信进取的思想。由于缺乏明确的长远目标和整体思维, 我国信托公司经营中的短期化行为十分普遍, 最终导致风险事件频发, 甚至破产、倒闭。一些风险问题还不断升级, 使得金融市场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信托业要真正重返“受人之托, 代人理财”的本业, 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意味着必须依照制度经济的发展要求, 面对风险环境始终保持竞技状态, 用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武装头脑, 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控制风险, 在方圆之内探索理性的价值创造。

二、信托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的本质是人类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体现的财务关系。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资金运动或理财事务中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 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及收益分配风险等。

信托公司在不确定环境中由于盲目举债, 可能导致资本结构恶化、现金流不足、债务清偿不及时, 发生筹资风险。由于资本结构变动而导致固定利息的变动, 引起每股收益发生变化, 而财务杠杆放大了每股收益的变动性。如果融资方案存在固定性的支出则这种风险就会随之被激活, 而当固定性支出能得到补偿的情况下, 财务杠杆风险就会成为财务杠杆利益。信托公司在不确定环境中由于盲目性扩张, 可能导致未来经营收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受信托公司投资项目的市场定位、产业特征、同业预期收益率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投资项目的市场容量已超负荷, 或投资项目资金占用过大、周期过长, 发生投资收益率波动的可能性较大。如进一步发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整, 市场波动在所难免, 投资项目发生实际收益率达不到期望值的可能性将非常大。资金回收风险主要受产品定价、产品营销等因素的影响。合理的产品定价应是在综合考虑产品要素内涵、产品市场交易行为、交易方式、利率等因素基础之上, 择优定价模型, 提出公允交易价格的决策行为。如果产品定价不准确、市场认可度不高, 发生资金回收风险的机率将大大提升。同时, 产品营销也是影响资金回收的重要方面, 营销方案不完善, 方式、方法不合理同样会影响资金回收的时间、货币形式以及回收效率。收益分配风险发生于分配环节, 不同的收益分配政策会对企业资本以及资产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 进而还会影响筹资政策的制定。按照股利支付程度, 一般包括低股利支付政策、适中股利政策以及高股利政策;按照支付方式, 一般包括现金股利及非现金股利。适宜的分配政策应与企业发展程度、资产规模、筹资能力相匹配, 不当的分配政策轻则导致资本成本增加、债务权益比异常变动, 重则导致资金链断裂、引发财务危机。

三、基于风险控制的信托公司财务战略规划

与一般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同, 财务战略规划是在各种可行性方案存在的情况下, 依据战略原则做出的选择。财务战略规划主要是对以下问题确定应该采取的行动方针, 即:确定财务目标、订立融资财务计划、完善投资战略、制定资金回收政策以及分配政策的等。财务战略规划具有时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信托公司不同项目的资本预算分析程序差异较大、既使同一项目不同时期的资本预算也具有差异性, 要将每个经营单位较小的财务计划进行合理合并, 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大计划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 信托公司对于财务战略规划的时期性及综合性特征应十分强调。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 内外部环境差异较大, 一般企业会形成不同的财务战略模式, 相应的, 风险是在给定的客观情况下, 在特定的发展期间内发生的, 也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信托公司应根据发展阶段的周期性特征, 选择适宜的财务战略模式, 综合预测、分析各种可能的风险, 进行组合管理, 提高财务战略的有效性。

(一) 信托公司扩张型财务战略与风险控制

在信托公司创业之初, 一般采取以实现资产规模扩张为目的的扩张型财务战略。信托公司应立足市场, 建立一套完善的经营风险预防机制, 及时对权益资本风险、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 制定适合信托公司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 通过合理的资产结构来分散经营风险, 避免由于经营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资产与信用危机, 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此时, 信托供公司的核心业务尚未成熟, 筹资风险及收益分配风险较小, 但投资风险与资金回收风险较大, 因此, 这一时期应重在强调项目的市场定位、产业分析以及政策导向分析, 倾向选择稳健型的投资项目, 以化解投资风险;强调营销策略的有效性、科学性, 防止出现资金回收风险。同时, 应增加债务融资, 选择适中的非现金股利政策, 以满足资金需求、增加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在信托公司成长期, 一般仍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 但与创业期不同的是, 公司资产规模扩张的进程更为迅速, 此时有规则的财务风险仍然很高。为满足成长所需的大量资金需求, 信托公司虽仍应以权益资本为主, 但债务融资财务计划已付诸实践。负债虽然会加大财务风险, 但同时也能为信托公司带来丰厚的财务杠杆利益, 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信托公司应根据一定资产数额, 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 制定合理的债务融资财务计划, 同时, 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还款计划, 利用财务信息网络建立财务风险预防机制。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 制定适合信托公司成长阶段的风险规避方案, 通过建立合理的资产与筹资结构来分散总风险, 避免出现财务危机。

(二) 信托公司稳健型财务战略与风险控制

在信托公司成熟期, 现金需求量有所减少, 一般应采取以实现财务绩效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平稳扩张为目的稳健型财务战略。这一阶段信托公司可能有现金结余, 股权融资压力较小, 财务风险降低, 但前期积累的大量债务, 使得有规则的筹资风险会很大。公司应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 提高投资项目的收益。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公司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 减少大规模的债务融资, 以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信托公司公司的核心业务趋于成熟、一元化经营为主时, 投资风险与资金回收风险会下降, 相应的, 筹资风险开始增大但仍可控, 信托公司财务战略规划应重点倾向于收益性强的、投入大的创新型投资项目, 同时兼顾投入少、收益稳定的传统型投资项目, 而减少债务融资, 采取低股利政策。信托公司公司的核心业务已经成熟, 并已开始进行多元化经营时, 投资风险会有所增加, 此时筹资风险也较大, 信托公司财务战略规划应重点倾向于投入大的合作型投资项目, 减少风险大、周期长的投资项目, 实施积极的资金回收政策, 同时适当减少债务融资, 实施低股利加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成熟期是信托公司创造价值的黄金时段, 信托公司应根据经营战略整合资产, 制定合理的新发展计划, 利用成熟的发展平台, 改善内部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利用强大的市场供应能力, 改善信托业务与产品结构, 建立与其他金融机构共赢的业务合作, 不断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开发信托产品。通过合理的风险控制与不断升级的管理创新, 信托公司不仅能够在成熟期创造丰厚的利润, 还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延迟衰退, 实现真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

(三) 信托公司防御型财务战略与风险控制

在信托公司衰退期, 现金需求量持续减少, 最后经受亏损。信托公司应采取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为目的的防御型财务战略。这一时期不仅创造价值的能力降低、债务融资压力大, 而且前期积累的财务风险也没有降低, 导致财务风险非常高。信托公司应将减少现金流出和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 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 用于信托公司核心业务, 以增强信托公司主导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考虑到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竞争战略的改变都会导致风险因素的变化, 在出现突发事件的情况时, 建议应首先降低筹资风险。为保证股东资本利得收入不至于严重受损, 公司股利政策不宜较大幅度调整。为保存生存实力, 这一时期的信托公司应尽量以稳健收益的投资项目为主, 但应十分强调项目的时间性特征, 尽量不涉及周期过长、投资数额大、风险等级较高的项目。同时, 采取积极的资金回收政策, 以维持有限的现金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及时对期限风险、通货风险、违约风险进行预测, 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规避方案。衰退期, 信托公司应只有通过谨慎的资产管理与融资策略才能分散风险, 避免由于冒险决策而造成的破产、清算, 把希望留给可能的未来。

本文立足于信托公司合规、持续发展的前提, 通过对信托公司财务战略目标定位、财务风险、发展阶段的分析, 提出基于风险控制的信托公司财务战略规划。面对不可预期的风险经济环境, 本文强调风险控制是信托公司价值创造的保障;根据信托公司财务战略规划的实践与内涵, 本文强调信托公司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应理性选择财务战略模式, 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方案, 因地制宜、合理调控。基于风险控制的信托公司财务战略, 以风险控制为基础, 着眼于信托公司长远的发展, 具有全局性特征, 对于改善信托公司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 提高信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 促进信托公司合规、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晓婷.上市公司财务战略管理问题初探[J].现代会计, 2008, 5.

[2]刘海强.从企业战略看公司未来的财务战略[J].财务与会计, 2007, 2.

[3]栗玉仕.信托公司主营业务塑造及其风险控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4]申景奇.基于风险控制导向的财务战略规划[J].经济论坛, 2009, 8.

[5]杨雄胜.高级财务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8.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期末题库 篇八

1、对企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

A.政治法律制度B.经济环境C.社会环境D.技术环境

2、以下因素中属于影响汇率的因素包括()。

A.外币供给 B.利率平价C.预期理论D.购买力平价

3、企业战略的层次包括()。

A.公司战略B.业务单位战略C.职能战略D.发展战略

4、关于战略的定位观描述中正确的有()。

A.战略是协调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力量

B.今天的战术问题, 明天就可能成为战略问题

C.细节不可能成为战略问题

D.一个事物是否属于战略, 取决于它所处的时间和情况

5、能够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除了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源,还包括()。

A.稀缺资源B.不可被模仿的资源C.不可替代的资源D.持久的资源

6、关于战略的描述正确的有()。

A.战略是人们有意识制订的B.战略主要关注的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

C.战略是一般解决经营的问题D.战略考虑的是企业的整体发展

7、对企业战略进行应用相关性检验时,应该进行的检验包括()。

A.价值增值检验B.一致性检验C.目标性检验D.风险和资源检验

8、战略测试一般应该在应用相关性和学术严谨性两个层面上检验战略是否良好,其中应用性相关性检验包括()。

A.价值增值检验B.一致性检验C.灵活性检验D.逻辑一致性检验

9、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

A.企业计划扩充规模吗

B.企业的目标服务对象和目标市场是什么

C.企业赢得市场地位的一般战略是什么

D.企业计划在未来行业中如何定位

10、进行战略评估时可以基于以下()去理解评判战略的成功标准。

A.可延续性 B.可接受标准C.可行性标准D.适宜性标准

11、在确定战略群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产品类别B.竞争对手 C.消费者群组D.按国家或区域划分的群体细分

12、企业战略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公司战略、业务单位战略、职能战略。下列属于业务单位层面的竞争战略的是()。

A.成本领先战略B.差异化战略C.信息技术D.成长型战略

13、企业采用集团多元化的原因主要有()。

A.企业希望寻找高利润的市场机会

B.从增加产品市场广度和灵活性中获得好处

C.部分原因是可以从更广泛的活动组合中获得资金

D.可避免与垄断有关的限制

14、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师将在以下()方面对内部审计进行复核。

A.组织中的地位B.职能范围C.技术才能D.专业应尽义务

15、以下各项哪些属于鼓励竞争的因素()。

A.行业增长较慢 B.较高的沉没成本C.产品具有差异性D.退出壁垒较低

16、决定进入壁垒高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A.规模经济B.购买商的采购人员具有高超的谈判技巧

C.市场中没有替代品,因而没有其它供货商 D.转换成本

17、下列属于多元化战略的有()。

A.某汽车制造企业利用现有的生产线和营销渠道进入摩托车市场

B.某家电生产商通过加强品牌建设使其产品打入高端家电市场

C.某汽车制造企业为分散经营风险而投资信息产业

D.某火电发电厂为保证原料来源收购了一家煤矿

18、属于财务风险来源的有()。

A.因短期内不能履行财务义务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

B.投资项目在项目期内的现金流和折现率的通货膨胀风险

C.在市场上投机或套期产生的衍生工具风险

D.支付系统、数据和网络保护、访问文件或数据可被欺诈性改变而产生风险

19、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以确定如何利用资源取得竞争优势的步骤包括()。

A.识别价值活动 B.识别价值增值业务流程

C.识别成本或价值驱动因素 D.识别联系

20、波特的价值链分析区分了五种基本活动和四种辅助活动,以下属于基本活动的是()。

A.进货后勤B.服务C.市场营销D.采购

21、下列有关组织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计划组织结构时,最根本目的必须是确保形式上的结构不妨碍企业主要目标的实现

B.稳定的环境允许企业采用更为灵活的、可调整的组织结构

C.批量化的生产技术通常需要企业采用高长型、更为集中的组织结构

D.虽然组织结构自身并不能确保战略的成功,但是选择不当的组织结构可能会妨碍战略的成功实施

22、企业的利率风险敞口可分为()。

A.重新定价或期限错配风险B.基准风险C.收益曲线风险D.期权风险

23、安索夫矩阵中,除了多元化战略,还包括()。

A.市场渗透B.产品开发C.市场开发D.市场细分

24、成本领先战略主要适用()。

A.目标市场的竞争对手尚未采用同一战略

B.企业所在产业技术变革较快,创新成为竞争的焦点。

C.购买者不太关注品牌

D.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价格敏感用户

25、业务计划有助于()。

A.协调不同职能为实现战略目标所进行的活动

B.从金融机构取得资金支持

C.取得董事的批准

D.制定预算

26、关于集中化战略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集中化战略是针对大规模市场采取一种竞争战略

B.集中化战略是针对个别细分市场采取的一种竞争战略

C.集中化战略一般是中小企业采用的战略

D.集中化战略一般是大型企业采用的战略

27、进行战略评估时,可以从()来理解评判战略的成功标准。

A.可行性标准B.适宜性标准C.客观性标准D.可接受性标准

28、协同效应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并购中所获得的好处,一般这些好处无法从独立的企业中获得。协同效应的来源包括(A.人才协同效应 B.营销与销售协同效应 C.财务协同效应 D.管理协同效应

29、使用比率进行绩效评价的主要原因包括()。

A.通过比较各个时期的相应比率可以很容易发现这些比率的变动

B.相比对于实务数量或货币价值的绝对数,比率更易于理解

C.比率可以进行项目比较并有助于计量绩效

D.比率提供了总结企业结果的途径,并在类似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

30、在对融资者状况进行考察时,主要考虑的方面包括()。

A.抵押条件B.对付记录C.贷款条件D.贷款额度

31、企业的产能计划包括()。

A.领先策略B.滞后策略C.匹配策略D.发展策略

32、关于集权决策优缺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危急情况下能进行快速决策B.不利于协调各职能间的决策

C.高级管理层会重视个别部门的不同要求

D.对级别较低的管理者而言,其职业发展有限)。

33、下列属于企业融资方式的有()。

A.内部融资B.股权融资C.债权融资D.出售资产

34、SWOT分析中,涉及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有()。

A.机会B.优势C.劣势D.威胁

35、以下关于集权与分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集权的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小B.集权的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大

C.分权的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小D.分权的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大

36、构建战略控制系统时,应考虑()。

A.链接性B.多样性C.收益D.竞争优势。

37、下列有关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有()。

A.提高投资资本回报率有助于增加企业市场增加值

B.资本成本增加会减少企业的市场增加值

C.提高增长率一定会增加企业的市场增加值

D.提高增长率一定会减少企业的市场增加值

38、与信息相关的战略有()。

A.信息系统战略B.信息技术战略C.信息决策战略D.信息管理战略

39、战略失效的类型包括()。

A.早期失效B.偶然失效C.晚期失效D.直接失效

40、会成为变革障碍的是()。

A.团体惯性B.习惯C.变革对个人收入的影响D.选择性的信息处理

4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财务战略主要强调与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能力相适应

B.对企业来说,分析资本成本是企业做出新的战略规划的起点

C.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假设产品都要经过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这些阶段的划分以产品销售利润增长曲线的拐点为标志

D.波士顿矩阵能够根据目前的现金产生能力和需要的现金支出来评价企业的产品

4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高增长率的企业也可能损害股东价值,低增长率的企业也可以创造价值,所以增长率的高低不能决定企业是否创造价值,也不构

成制定财务战略的依据

B.由于经济增加值与净现值二者的计算原理是不同的,所以这两个指标之间不存在内在联系

C.如果利率保持不变,企业市场增加值等于股东权益市场增加值,企业市场增加值最大化等于权益市场增加值最大化

D.高增长率的公司也可能损害股东价值,低增长率的公司也可以创造价值,关键在于投资资本回报率是否超过资本成本

43、影响价值创造的因素主要有()。

A.投资资本回报率B.资本成本C.增长率D.可持续增长率

44、关于财务战略矩阵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财务战略矩阵纵坐标是一个业务单位的投资资本回报率,横坐标是销售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差额

B.处于第一象限的业务,属于增值型现金短缺业务

C.处于不同象限的业务单位(或企业)应当选择不同的财务战略

D.处于第三象限的业务首选的战略是提高投资资本回报率

45、根据COSO对内部控制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内部控制是一个实现目标的程序及方法

B.内部控制本身就是企业应该实现的一个目标

C.内部控制为企业目标实现能提供绝对保证

D.内部控制要由企业中各级人员实施与配合46、工业细分时要采用的变量()。

A.消费者类型B.企业规模C.贸易集团D.企业的地理位置

47、监察内部控制的方法包括()。

A.绩效计量B.对企业运营进行测试C.职责分工D.记录并加以报告

48、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的复核包括()方面。

A.组织中的地位B.职能范围C.技术才能D.专业应尽义务

49、加强公司治理披露,可通过下列()途径实现。

A.在公司报告中提供一份公司治理的声明B.及时披露

C.在“绩效基础”和“非绩效基础”之间分析董事的薪酬D.充分披露

50、不能同时符合债权人和权益投资要要求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搭配有()。

A.高经营风险和高财务风险搭配B.高经营风险和低财务风险搭配

C.低经营风险与高财务风险搭配D.低经营风险与低财务风险搭配

51、以下关于审计委员会描述错误的是()。

A.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辖的委员会,全部由独立、非行政董事组成B.审计委员会成员是否拥有相关的财务经验并不重要

C.审计委员会的责任由股东大会明确

D.在一般情况下,审计委员会负责整个风险管理过程,包括确保内部控制系统是充分且有效的。

52、企业风险管理严格地规定了对风险对策的选择和识别,可能的选择是()。

A.风险降低B.风险消除C.风险转移D.风险保留

53、下列属于企业应采用的风险管理策略的是()。

A.尽可能提高人员的报酬B.与金融机构和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

C.做好风险敞口的衡量D.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报告机制

54、并购中协同效应的来源包括()。

A.营销与销售协同效应 B.经营协同效应 C.财务协同效应 D.地理协同效应

55、下列各项中,属于可以用来管理汇率风险的场内交易产品有()。

A.货币远期合同B.货币期权C.货币期货D.货币互换

56、最常见的场外交易货币套期工具包括()。

A.货币远期合同B.货币互换C.货币期货合同D.套期保值

57、下列适合用于对操作风险进行管理的有()。

A.设立流程、程序和政策B.对雇员进行培训和管理

9.注会公司战略风险练习 篇九

财务部:徐文鑫

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一书,本书是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6门科目之一的教材,本书6章,分两部分,分别为企业战略及企业风险部分。在阅读的途中,还作了部分习题,以下是我的读书心得: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程,涉及到的知识体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财务管理、会计、金融、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多学科的知识体系,这需要掌握很多方面的知识,阅读本书,是对我知识体系全面性提高

这门课的主要特点:

第一,内容全面。以强化公司层面的管理为切入点,内容涉及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内容。

第二,联系实际。在阐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较详细的介绍了公司战略的整体实施过程和财务战略的相关内容,以及风险管理的实务及具体内容。

第三,与管理学知识紧密结合。本课程的理论基点是企业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第四,本教材大多是生搬硬套国外翻译资料,缺乏原创性,条理不清晰,表达不符合中文习惯,对考生带来的困扰很大

在学习中,我深入学习了想5P定义,SMART原则等战略基础定义部分,同时也学习了企业内在及外在环境对企业战略的影响问题,此外,对于企业的战略的评价和选择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企业的成功,不仅仅要着眼于短期的财务利益,还要关注长期的战略影响,例如品牌效益,口碑影响,以及客户回头率等,只注重短期效益的公司是无法长久的,我们要追求长久的战略实施。

对此,我们拓璞公司在这点上我觉得完成的很好,我们公司不仅在短期财务指数中有着较好的指标,而且企业口号中,还提出了品质就是良心,坚持品质取胜。这就是一种战略,选择的战略影响着我们企业的未来发展及长期规划,从而使我们企业不断走向追求高品质产品的道路上,也使得市场对我们的评价越来越好,公司发展越来越好。

虽然学习了战略相关理论知识,但是我深刻的认识到,仅有理论纸上谈兵是不可能成功的,我还要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用事例联系理论,用理论丰富自身,加强理解,在以后仍需不停的充实自己。

10.注会公司战略风险练习 篇十

知识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可以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为维护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的权益,保障社会经济秩序,《公司法》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用专门一节作了特殊规定,以加强对其的监管。特殊规定以外的问题,则适用对有限责任公司的一般规定。以下仅就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之处作一说明。

(一)注册资本的特别规定

根据《公司法》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高于普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不允许分期缴付出资。

(二)股东的特别规定

1.《公司法》规定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禁止其设立多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而且该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2.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公司登记中注明自然人独资或者法人独资,并在公司营业执照中载明。

(三)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法律规定的股东会职权由股东行使,当股东行使相应职权作出决定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股东签字后置备于公司。

(四)审计的特别规定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对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这是为了防止股东既是出资人,又是经营管理者,缺乏监督而导致的财务会计资料不实的情况发生。

(五)有限责任的特别规定

11.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学习心得 篇十一

公司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直接指导公司管理的具体实践,促进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该掌握现代公司管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熟悉公司管理的主要职能和一般过程,掌握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技能,为今后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临时性、生命周期等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对于一个成功项目的重要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于随机状态中,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风险。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可以使项目风险管理更加平稳,可以规避、转移风险或缓解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项目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够是导致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收获了许多。

一、公司战略很重要

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迈克尔.波特”曾经说过:“战略是一个公司成败的要害”。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基础上的;有了这个战略,才有后来的中长期计划、计划,才有各项政策和措施。公司领导人只要多观察国家领导人怎样抓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不难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

二、战略研究要加强

之所以要加强公司战略研究,首先是因为我们严重缺乏这种基础。国有公司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经营自主权,不可能把公司战略研究提到议事日程。目前,许多国有公司由于短期经营思想占上风,也没有把公司战略研究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集体公司与国有公司存在类似的情形。民营公司虽然不存在经营自主权问题,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由于受到观念、知识等方面的局限,战略水平也没有多高。新时代是战略制胜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公司假如战略水平低就会经常挨打,甚至走向死亡。所以,应该尽快在这方面补课。

三、提高战略水平需要更新观念、意识、思维和知识。

加强公司战略研究是对公司领导人综合素质的重大考验。无论是观念、意识,还是思维、知识,哪一个方面落后,都会妨碍公司战略水平的提高。观念要更新。公司领导人一般都有对本公司经营内容、经营方式、经营手段、经营地点、治理体制等方面的成型观念。意识要更新。现代公司经营意识越来越多了,科技意识、环保意识、品牌意识、公关意识、人才意识、知识意识等,公司领导人假如不尽快把这些现代意识树立起来,只是满足于产量、规模、成本、质量等传统意识,就不可能研究出好的公司战略来。思维要创新。思维创新往往是技术、治理、体制等许多创新的基础。公司领导人假如思维方式固化,该直觉时不直觉,该分析时不分析,该联想时不联想,该综合时不综合,要研究出一个好的战略也绝非易事。

四、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从而判断础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以及风险发生可能引起的后果。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项目风险定性分析是评估并综合分析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对风险进行优先排序,从而为后续分析或行动提供基础的过程。通过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遗失的分析,可以用风险用量来表示,即风险的经济成本。为以后的应对提供依据。风险的应对计划即对风险识别过程中识别的各种风险对应的提出应对策略。应对策略主要有回归转移、减轻、接受、选择。项目风险回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放弃原有的项目,二是改变施工方案。而改变施工方案虽然回避了前一种风险,但相应的也会增加新的风险,所以项目风险管理一般不采用这一策略。风险转移总是会伴有向接受风险的一方支付风险成本。转移风险只是将管理风险的责任转移给另一方,它不能消除风险。风险减轻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及方法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轻风险的损失。风险接受是指一些发生概率很小,影响也不大的,对项目成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的而采取的应对措施。那么对风险该采用哪种应对措施才合理呢?具体的风险应有具体的应对措施。这就与风险的经济成本有关系。采用的应对措施都会有一定的成本支出。如果支出成本大于风险的经济成本就没必要采用风险措施了。当然也有一些特别的风险,虽然经济成本不高,但关系到政治、名誉。也会采取措施减轻风险。对于一些“不可抗拒”因素的风险只能选择接受,但应有相应的风险事故发生后期的处置措施。

上一篇:湘版科学教材三年二期科学教学计划下一篇:古代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