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感想作文

2024-11-03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感想作文(共13篇)(共13篇)

1.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感想作文 篇一

把安娜逼死的是整个上流社会而绝非卡列宁一个人。安娜的不贞,在上流社会本是不足为奇的。不同的是,她们能“单纯地甚至快活地”过双重甚至多重的“爱情”生活,而感情真诚、严肃认真的安娜只能“从悲剧的方面”去看这种生活,感到虚伪,可耻,无法忍受。培脱西怂恿渥伦斯基追求安娜,渥伦斯基的母亲也赞许儿子在安娜身上取得的成功,但是当她们看到这并非一场社交界司空见惯的风流韵事,而是认真的爱情时,立刻视为大逆不道。安娜不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的“红杏出墙”,而是由于她竟敢公开这种爱情,公然对贵族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挑战,在这个社会里,伪善的莉蒂亚自诩为“社会的良心”,淫荡无耻的培脱西们竟是这个社会的“精华的精华”,虚妄无能的卡列宁是整个社会的“支柱”,这样的社会不可能给予安娜正当的生活要求的肯定与人格尊严的承认。安娜悲剧的根源便在这罪恶的社会。

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是悲剧内在因素。

一方面,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惊人美丽的头。

另一方面,安娜性格自身便有着不可弥补的局限性,面对社会,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对自由爱情与独立的要求。她变成了攀扶在渥伦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渥伦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她渴望渥伦斯基尊重她的感情,把她当作朋友和知已,而非情妇。但她没有意识到更不知如何才能争取到这种平等与恒久的爱情,她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一切都被操纵在渥伦斯基的手里,甚至在每一次口角之后都吓得浑身发抖。

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源于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

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渥伦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

愈是临近悲剧的结局,安娜的内心矛盾冲突就愈是复杂,深刻,尖锐。她一会儿恨得那么深沉,一会儿又爱得那么热烈;一会儿她表现得那么坚强勇敢,一会儿又显得那么软弱怯懦;一会儿她觉得自己有一千个理由值得骄傲,一会儿又感到自己屈辱卑下;一会儿她期待得那么殷切,一会儿又失望得那么可怜;一会儿充满了生的欢乐,一会儿又幻想着死的恐怖——她的内心永远充满了惊涛骇浪,她爱得那样深切,却又爱得那样痛苦。她觉得自己酿造了一切罪过,又觉得一切罪过吞筮了她!如此一个丰满凸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成了作家笔下一种永远惊人的艺术力量。

安娜的矛盾还在于母爱与情爱之间的取舍抉择,她一生只爱两个人——谢辽沙与阿克历赛,她对杜丽说:“我只爱这两个人,但是难以两全,我不能兼而有之,但那却是我唯一的希望。”邂逅渥伦斯基之前,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子谢辽沙的身上,儿子曾经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她全身心地爱着谢辽沙,甚至连离开他一刻都不行。爱情与母爱乃是一个女子正当的生活权利,冷酷无情的社会却把它们分裂并对立起来,作为陷害安娜的工具,逼她走上悲剧的绝路。

爱情的幻灭是悲剧的直接原因。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最后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渥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错了,他带给她的永无止境的痛苦矛盾与恐惧,远远超过他带给她的生之欲望与欢乐。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安娜的悲剧命运体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同时揭发和控诉了沙皇俄国特别是它的上流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作家以令人信服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安娜的死是安娜的必然结局。她被逼上绝路,是社会的罪过;她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这种悲剧给我们的启示,更是深远而恒久的。

2.《安娜·卡列尼娜》 篇二

享誉世界的圣彼得堡艾夫曼国立芭蕾舞团成立于1977年。创立者艾夫曼为舞团奠定了勇于创新、大胆实验的格调。1998年,继马林斯基和莫斯科大剧院两大剧团之后,被俄罗斯政府授予“国家艺术团”的最高荣誉。经过三十年的探索发展,如今它成为唯一一个包揽了俄罗斯所有重要艺术奖项的现代芭蕾舞团。

艾夫曼杰出的才华在学生时代已初见端倪,1964年从基什尼约夫芭蕾舞学校毕业后,又考入了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在编导大师阿列克西泽门下深造。他在1970年首演《艾卡诺什》时崭露头角,同年成为马林斯基剧院——基洛夫芭蕾舞团“维格鲁华学院”的舞蹈编导。毕业后,于1972年进入瓦冈诺娃芭蕾舞学校,为马里歌剧暨芭蕾舞剧院编排了芭蕾舞剧《格伊雅奈》,1975年为基洛夫芭蕾舞团排演了新版《火鸟》。1988年,获得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授予的“功勋艺术家”称号。早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艾夫曼就开始找寻自己的方式来编排剧目,探索新的流派。他逐渐将眼光投射到古典文学之上,倾向于选择极其矛盾的、尖锐的人物形象,意在表达热烈的舞蹈激情。《白痴》、《疯狂的一天》、《第十二夜》、《柴可夫斯基》、《卡拉玛佐夫兄弟》、《红色吉赛尔》、《安魂曲》、《我的耶路撒冷》、《唐璜与莫里哀》、《安娜·卡列尼娜》以及最新排演的《罗丹》概莫能外。

舞蹈几乎成为情节的唯一承载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艺术作品本身所包含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与艾夫曼一贯持有的创作思路不谋而合。小说中原本有两条平行线索,一是安娜、卡列宁和沃伦斯基三人间的情感纠葛;另一条是以作者托尔斯泰自己为原型的农场主列文与社会及自我之间的矛盾。小说结尾,列文找到了出路,而安娜走向了毁灭。

为了集中矛盾冲突,明朗故事线索,艾夫曼砍去列文的人物线,将舞剧聚焦于安娜、卡列宁和沃伦斯基三人的情感冲突与命运走向,并作出独特的造型处理。演出中,卡列宁从头至尾以黑衣示人,从与安娜的第一段双人舞开始,反复出现将手背于身后的体态动作:焦虑地背手踱步、大量的抱臂和下蹲动作,塑造出隐忍的、也可以说是古板的艺术形象。在发觉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私情之后,他与安娜的双人舞不断出现前后进退的动作:卡列宁坚定有力的完成他的大动势,无论安娜一次次失去重心或是往反方向倾倒,还是跪地向前,颤抖着抓住卡列宁的脚,都不顾一切努力前行。在试图用孩子绑住安娜的几次“动作”之中,安娜每每痛苦地乞求,卡列宁就直接将安娜扛于肩上。下半场的独舞秉持长线条的大开大合,但是地面动作的设计仍十分克制。

沃伦斯基则完全不同,他跟安娜相仿,身着明艳的、不同颜色的服装出现,动作明快而直接。与安娜的托举建立在拉手的动作之上,具备长线条的流畅感。在描绘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第一场感情戏中,编导艾夫曼将两人置放于舞台前后对角线两侧,上场门沃伦斯基的沙发和下场门安娜的床遥相呼应。沃伦斯基先站立起来,随后安娜也站立起来,在不同空间完成相同动作,体现二人情感的胶着状态。紧接着,难忍相思的安娜披上外衣,从舞台后方跑下,迎来了与沃伦斯基相见的高潮。大量的举抱旋转,各式的空中下腰,直到二人相吻倒地。下半场的双人舞也是同样的基调,直到当二人度过美好的独处时光回到现实世界之中,迫于压力,沃伦斯基表现出和上半场安娜相似的畏惧和躲避的动作特点。值得注意的是,舞蹈几乎成为整部舞剧其戏剧结构的唯一承载,继承了以舞蹈为主要表情手段的方式。以下半场三人的情节舞为例,不同于以往将一些文学作品改编的芭蕾,一味追求舞蹈戏剧性和哑剧。艾夫曼所编排的舞段不仅具有情节性,更长于抒情。黑衣卡列宁左手背手与红衣安娜的双人舞,充满摆荡的对抗,此时的安娜去意已决,不断抗争以投入绿衣沃伦斯基的怀抱。

舞剧的收尾采用了符号化的虚拟手法,将安娜内心的世界外化于形。安娜服下酒后,倒于椅子上,待钟声敲响,脱下紫衣只着肉色体服。在干冰和音乐的配合下,用独舞和群舞营造出嘶鸣感,展现出情欲的纠缠与挣扎。在最后一段双人舞中,被托举起的安娜上身僵直,刻意摆出勾脚和内八字。此时,披头散发的安娜早已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与其说那是对沃伦斯基的愤恨,不如说她已选择了自我放逐。在铁轨群舞,灯光刺眼的最后一瞬,安娜走向了生命的终结。

用身体探索内在精神

一部上乘的舞剧总是以自己的独有的艺术手段,通过形象舞蹈来揭示内在思想。《安娜·卡列尼娜》不僅展现了爱情纠葛,更揭示了伦理人性。安娜是可悲的,她受到了时代洗礼,敢于为生活而同社会抗争,却未能摆脱旧思想桎梏。如艾夫曼所说,安娜并没有学会爱,对沃伦斯基的爱也好,对新生活的追求也罢,都出自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她唯一爱的是她的孩子,这也只是出于无法抗拒的母性本能。安娜与沃伦斯基之间的感情只建立在情欲之上,这也是他们的爱情走向毁灭的原因。安娜选择了自杀,表面看来是报复沃伦斯基和卡列宁,表达对上流社会的抗议,事实上是时代的局限与个人性格缺陷的冲撞导致的必然结果。安娜杀死的是她无法控制的、陷入激情的另一个自我。是同情还是批判?艾夫曼并没有在作品中站在某个价值层面上评价人物,他甚至没有提出问题。他的作品与创作阐述十分一致的是,《安娜·卡列尼娜》意图单纯展现一个处于激情之中的女人的悲剧。亘古不变的总是人性,全剧透露出艾夫曼对文本本身的咀嚼和人之为人的思辨。

艾夫曼总是热衷于各种极端矛盾的人物情节,同时勇于将这些问题变成戏剧性的舞台现实。他是一个充满哲学智慧的舞蹈家,曾将自己的风格定义为“心理芭蕾”: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着眼于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无论是吉赛尔还是安娜,作为编导的艾夫曼都竭力去揭开隐藏在人物内心与行为下的动机。他的舞蹈美学观正如哲学家苏珊·朗格所定义的一样:“舞蹈表现的是一种概念,这种概念展示的是感情、情绪和其他主观经验从产生到消失的过程,因而是一种标示主观感情之产生和发展的概念,或是再现我们内心生活的统一性、个别性和复杂性的概念。我所说的‘内心生活’,是指一个人内心对其自身历史发展的内心写照,是他对世界生活形式的内在感受。”他既努力追求现代舞蹈风格,又坚守古典芭蕾的美学原则与表情手段。当然,对现代舞、爵士舞等元素的灵活运用,造型动作不拘一格的自由创作,甚至杂技一般高难度的托举技巧,也对古典思想原则起到了反作用。

nlc202309031622

对艾夫曼来说,舞蹈创作不只是身体上的拓展,更是精神上的探索。他孜孜不倦地找寻一种能够表达人类精神生活的身体语言,重视芭蕾舞剧的主题选择和内在传达。这种将现代舞丰富的表现力与古典芭蕾舞语汇融合,以真挚感情和戏剧意味为基础,来探讨哲思的表现手法可追溯到18世纪,当时法国舞蹈家让·乔治·诺维尔已对情节芭蕾作出较为完整的阐释。艾夫曼所成长起来的20世纪,正是苏联戏剧芭蕾的兴盛之时。30年代,苏联舞蹈界掀起改编文学名著的潮流,编导们纷纷选用名著情节创作舞剧,改编自巴尔扎克的《幻灭》甚至被称为“三幕的舞蹈长篇小说”。到了20世纪中期,在表情和手段上已不限于哑剧,而是以舞蹈来塑造人物性格、表现情节的“情节舞蹈”。从这个角度上看,艾夫曼的作品可以说是对俄罗斯舞蹈美学的传承与发展。可惜当时大批的舞蹈作品对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理解相对狭隘,造成舞剧中的行动过于生活化,使得戏剧芭蕾在60年代日渐衰微。随着20世纪后期,交响芭蕾的再度盛行,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虚拟手法大行其道。如俄裔舞蹈家乔治·巴兰钦,其作品不仅在形式上有极大的突破创新,在交响乐的配合下,作品诗歌一般的意境充分发挥了舞蹈本身的特性。俄国舞蹈家米歇尔·福金在提出对芭蕾舞剧改革的思想时,表达过这样的观点:“舞蹈应该是解释性的。它不应堕落成简单的体操。舞剧决不能再由节拍、登场等构成,它必须表现出艺术概念的整体性。音乐、绘画和动作这三种成分应该和谐地融为一体。”舞蹈形象与音乐形象有着类似的特性,舞蹈的结构可以借鉴音乐,尤其是交响乐的结构。艾夫曼深谙创作规律,他认为《安娜·卡列尼娜》之所以获得成功,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功不可没。在他编导的作品中,已有六部选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也许是出于对作曲家的钟爱,艾夫曼总能熟練且妥帖地找到音乐作品情感表达的爆发点。

舞蹈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表现型艺术,更准确地说,它是表现型艺术中的抒情型艺术。任何表现型艺术、抒情型艺术都明显地倾向于艺术的主观来源,更注重作品与艺术家包括情感在内的内心世界的关系。舞蹈艺术更倾向于表现心理事实而非再现客观事物;更倾向于比较理想地描述客观现实而非比较忠实地描述客观现实;更倾向于追求感情真实而非追求本质真实。舞蹈不只服务于视觉之美,还要通过形象的介质去探寻内在的本质。艾夫曼在作品中,用自然的、非程式化的动作,去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他没有停止在创作中自我承认、自我启示,以求探索内心的源泉,挖掘生存的直觉现实。

3.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 篇三

推荐阅读:这是我读过的最好小说的其中一本。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像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小说的其中一本。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像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庄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慧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得在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可爱,出色,惹人爱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风度。”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他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

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弗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弗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

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龙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弗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而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

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安娜和弗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安娜想起了家庭和道德,弗龙斯基想起了责任和义务。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极度的矛盾使安娜忍受着巨大的煎熬,在理智与情感面前难以适从。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藩篱,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

而弗龙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弗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弗龙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

安娜的感觉是敏锐而正确的,弗龙斯基在精神上已经抛弃了安娜,却因为良心和责任不敢这样去做。

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人的灵魂。

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我不认为两个灵魂的相触一定要用某种契约作为凭证。

现行婚姻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安全?情感?良心?

安娜可以不屑于世俗的嘲笑和讥讽,但却不得不受到婚姻制度的困扰。现行婚姻制度实际上对没有爱情的婚姻保护更多。

晚年的托尔斯泰拒绝肉食,因为在他看来,猎杀动物,既是残害生命。

他的一生一直在维护着人的尊严。他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广阔的人文精神都留在他那些伟大的著作中。

从最早的《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叶赫留朵夫,到《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到《复活》中又以叶赫留朵夫作为完结,我们始终看到一个身材魁梧,外表腼腆,温文尔雅,思想上却又极端自审和复杂的人,这个人实际上就是托尔斯泰自己。在这个人最初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庄园中的农奴,并宣布他们获得了自由,想用自己的行动给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作出一个表率(《一个地主的早晨》)。后来他放弃自己公爵的身份,要跟一个地位低下的妓女结婚(《复活》)。到了八十高龄,托尔斯泰还为了寻求真理而离家出走,最终客死异乡。

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真理与美善就像道一样玄妙深微,不可言说,无影无踪。丰富啊,可以包容宇宙,博大啊,可以气吞山河。只有对生命的深刻体悟,才能感知到它们的存在。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

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

4.《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四

在网上看了对卡列宁的评论,也是从安娜口中说出来:“木偶不是人……假如我处在他的地位,有我这样的妻子。我早就把她杀死了。”说卡列宁一心追求功名、感情麻木、虚伪自私。但我觉得卡列宁在知道妻子出轨前,还是爱着妻子的,在安娜第一次去看望兄嫂返回家时的车站,卡列宁前去接她:他接着说,但巳不再是戏谑的口气,“你想不到我多不习惯……”他久久地握着她的手,带着一种特别的微笑扶她上了马车。”回到家后他们夫妻两人继续交谈,他吻了吻她的手,坐在她身旁。

“我看,总的说来,你的旅行很成功。”他说。

“是的,非常成功。”她回答道,开始从头诉说发生的一切:她同渥伦斯卡亚伯爵夫人的旅行,她抵达车站,火车站的事故。她还谈到她先是同情她哥哥,后来又同情多莉。

“我觉得不能原谅这样的男人,即便他是你哥哥。”卡列宁严峻地说。”我觉得这对于结婚八年有一个孩子的夫妻来说,能够有亲昵的动作,有日常生活的交流,这种相处模式已经很不错。

卡列宁爱着安娜但也不否认他更醉心于自己在事业上的成功,他不想花更多的时间去经营家庭,他希望有个稳定的家庭成为他事业成功的助力而不是绊脚石;读书笔记他没有想过年轻貌美的妻子却需要感情生活上的关爱和激情。做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注定是要寂寞的有奉献精神的,但悲剧在于安娜不是这样的女人。说卡列宁虚伪,这似乎是所有政治家不可避免的特质,玩弄权术的人有几个不虚伪阴狠?

当安娜向丈夫坦白她有情人后,卡列宁也把自己的想法摆在明面上,这点说卡列宁不算卑鄙小人。安娜的出轨实则也让卡列宁痛苦万分,虽然很大一部分是担心名誉受损,可是情感上的受伤,是安娜不会相信的。

造成卡列宁悲剧的地方我认为是对待妻子的感情问题不善于沟通。如果交给现在的心理专家去帮助干预,这种事情恐怕就会避免发生。

安娜的结果狠心点说是咎由自取,唯一称道的是她在追求爱情时的勇敢和真实。

渥伦斯基刚开始我认为他是个花花公子,但后面他能举枪自杀和参军作战,又让我对他刮目相看。用现在的看法,追求爱情没有错,而追求一个已婚的且有孩子的女人的爱情,那便是大错特错,天理难容,除非你的爱不会伤害他人。

5.《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优秀 篇五

书中的安娜是“一个多么奇妙、可爱和可怜的女人。”不仅仅如此,书中的安娜在人性上也是极美的。安娜遇到铁路工人惨死,极为怜悯,竭力想减轻其家属的苦难;兄嫂不和,她对嫂嫂陶丽的劝说,使其受到莫大的安慰;对儿子谢辽查的母爱,更是感人肺腑。可她的丈夫卡列宁则是个做官的机器,虚伪冷酷,正是当时俄国上流社会虚伪,猥琐、残酷和自私的化身,与安娜的真诚、善良截然相反。安娜这样一个长期生活在卡列宁的控制压抑中的感情丰富又有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挑战的时期,是很容易爱上伏伦斯基的。在这之前,她的内心也是矛盾重重的,畏惧社会舆论的谴责。最后,她选取了冲破旧的宗教道德观念与伏伦斯基走到了一齐,这正好与当时的俄国的社会道德观念相违背。自然只有被重新燃起的不令当时社会状态的自我生命之火焚成灰烬。当然,她的杯具,伏伦斯基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他固然能够为了安娜放下功名,改变生活方式,但他毕竟是贵族子弟,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长期局限于两人之间的不和,使得拿娜身上的舆论压力越来越重,世俗目光与长期离开儿子的母性的痛苦以及伏伦斯基感情的淡化使她内心一片空虚,最后卧轨自杀。这一切正反映了俄国社会对极美人性的蹂躏。“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

一切都是罪恶!”安娜的临终之言正是对当时俄国社会深切的通诉。

书中除安娜之外,列文也是深受当时社会迫害的人。

列文与安娜无论是从生活环境、方式,还是从人性、爱好上都是有差异的。但她们在精神上却有着共同之处:善良、真诚、个性顽强都代表了俄国上流社会中的少数优秀分子,对不公平的社会愤愤不平,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敢于用各自的方式进行对抗。

列文是个大地主,但不同于一般的地主,他有改革的愿望。当时的农村经济也受到俄国社会大变动的影响,列文为此忧心忡忡。他主张实行对分制(收成一半归农民,一半归地主)来提高农民的用心性。但是,农民世代受地主剥削,积累了惨痛的教训,是不会听从列文的主张的,他的改革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使劲头十足地搞农业改革并亲自做农活的列文最终一事无成,其精神受到极大打击,甚至想自杀,以致藏了绳子以免上吊,不带手枪以免向自己开枪,这真是杯具!这种杯具也正反映了俄国社会的黑暗动荡的社会中,土地所有制问题不可能真正的解决,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更不可能调和,列文期望别人幸福,期望俄国富强是不可能实现的,其灵魂也受到当时黑暗社会无情的蹂躏

6.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感想作文 篇六

关键词:安娜;爱情悲剧;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长篇巨著自问世以来,文学评论界就从未停止过对安娜这个悲剧形象的讨论,研究者虽然对这不名著的解读各有侧重,但无不对安娜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对安娜形象及其命运悲剧的关注也早已跨越了国界。安娜的悲剧诚然脱离不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但是也与其自身的性格因素有关,其悲剧正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我们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探讨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原因。

一、对安娜悲剧故事的探讨

(一)安娜悲剧故事的概述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丈夫卡列宁的虚伪、情人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悲剧下场。小说中的安娜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女性,她不仅具有优雅的人格魅力,还有着崇高的人格追求,对真爱至死不渝,安娜将爱情等同于生命,也因为爱情最终选择了死亡。

安娜的悲剧在于当时的社会舆论和道德准则不允许她的追求,她本可以像当时的贵妇人一样,偷偷摸摸地当别人的情妇,以丧失个性的人格尊严来获得上流社会的默许,但这不是她想要的,她想光明正大的追求自己的爱情,甚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从一开始选择死亡就足以表明她对爱情的拳拳之心,而死而复生后,更加坚定了她对爱情的追求,她抛下了一切,毅然决然地跟着渥伦斯基离开了圣彼得堡,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只有自己的儿子阿廖沙,当她在此回到圣彼得堡时,周围的人对她只有指责、挑剔,这些她都不在乎,有渥伦斯基在她身边就已足矣,然而她所托非人,最终渥伦斯基也离开了她,失去爱情的她即便不选择自杀,也已经等同于死亡。

(二)安娜悲剧故事的分析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将美好的事物加以毁灭,是艺术上凸显悲剧的深刻的主要手法,毋庸置疑,托尔斯泰将这一艺术手法运用的极为出色,他在《安娜·卡列尼娜》故事中塑造的安娜这一悲剧形象,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为经典的女性形象之一。安娜那美丽动人、风姿绰约以及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悲壮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于安娜爱情的悲剧,引发了人们的无限同情,关于安娜追求真爱的精神,也引发了人们的无限赞美,而对安娜悲剧的探讨,自从小说问世以来,就从未间断过。早期分析安娜形象及其悲剧成因的研究文章,大都采用了社会历史批判。80年代以后,人们往往是对安娜报以同情的态度予以赞美,认为安娜是追求母爱与情爱的统一,而酿成其悲剧的罪魁祸首主要是当时的社会,她的死是对罪恶社会的控诉,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的悲剧,这些研究将安娜悲剧集中解释为社会原因造成的,赋予了安娜形象以社会价值,极大地抬高了安娜这一形象。

90年代的研究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安娜悲剧的内在原因,甚至有些观点认为“安娜精神境界的自私,使她产生了偏狭和庸俗,爱情并没有在精神上提升了她,反而降低了她”,这类观点认为安娜应该进行自我反省,读者往往因同情安娜而忽略了她身上的自私和极端倾向。这些观点主要是从社会角度和从安娜自身角度来分析悲剧成因的,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种,安娜悲剧正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安娜悲剧的外在原因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这样写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对当时社会现状予以了高度概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人去做对的事,其结果也只能是错的。安娜悲剧的外在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道德沦丧、传统观念丑恶,没有爱情的婚姻普遍存在。安娜想要冲破上流社会强加给她的一切束缚,就只能使自己站到上流社会的对立面,与整个上流社会为敌,而这无异于自我毁灭。

(一)时代背景

安娜追求真爱没有错,只是她处在一个错误的时代,其结果只能以悲剧收场。安娜生活在资本主义扩张的时代,当时的俄国正在推行农奴制改革,正处于从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旧的封建宗法习俗正在瓦解,人们开始追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然而,处在这一时期的人依然无法摆脱宗教习俗的束缚,安娜的丈夫卡列宁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当他听到安娜与渥伦斯基的风言风语后,他立即向安娜讲述婚姻的宗教意义,而事实上,他并不在乎妻子与谁相好,只是周围人的注意迫使他不安。安娜在追求真爱的道路上异常勇敢,可即便如此,在宗教面前她仍然认为自己是一个“堕落的女人”,她要为自己的“罪恶”而哭泣,甚至因存在负罪感而自杀。在上帝的意志下,婚姻不能以爱和不爱为依据,这就扼杀了女性的幸福。俄国当时的法律也不允许安娜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爱上丈夫以外的男人被认为是有罪的,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二)社会环境

安娜追求真爱没有错,只是她处在一个错误的地点,其结果只能以悲剧收场。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在彼得堡是一个地位显赫的人,安娜作为一个贵族夫人,生活在上流社会,而在上流社会,出轨行为是极为寻常的一件事,整个上流社会都是肮脏的、虚伪的、腐朽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和婚后淫乱的生活都表现出上流社会的道德沦丧。安娜的婚姻就是没有爱情基础的,在渥伦斯基出现之前,她也不曾想过要去追求真爱,他的丈夫卡列宁给他提供的是财富和上流社会的浮华,而这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当她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邂逅之后,她那沉睡已久的爱突然被唤醒,在渥伦斯基对其展开追求后,她认为自己遇到了有生以来的真爱,于是便奋不顾身地和渥伦斯基走在了一起,而在当时的环境下,偷情并不可耻,这是被上流社会默许的,但是公开示爱却是“不道德”的,備受上流社会唾弃,其原因就是打破了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这是在于众人为敌,与社会为敌,所以即便安娜遇到的是真爱,可在无力改变的充满虚伪道德和肮脏交易的社会里,她的“爱情”依然会迅速走向灭亡。

nlc202309020814

(三)遇人不淑

安娜追求真爱没有错,只是她遇到一个错误的人,其结果也只能以悲剧收场。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和情人渥伦斯基其实都是男权社会的代表,安娜与卡列宁的婚姻不过就是一场交易,安娜只不过是他仕途道路上的一个点缀,他为人虚伪,以宗教、道德的名义胁迫安娜,拒绝与其离婚,还利用安娜对儿子的爱来对她进行精神上的折磨。而当安娜被上流社会遗弃之后,安娜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渥伦斯基身上,渥伦斯基给了安娜海誓山盟、永不背弃的许诺,然而,这些许诺只有在两人都处在上流社会时才有效,安娜可以为了渥伦斯基毅然决然地离开上流社会,但是渥伦斯基却不能为了安娜与上流社会隔断往来,他也更不可能放弃自己的独立性。渥伦斯基虽然对爱情充满了幻想,总是以玩世不恭的行为来慰藉自己百无聊赖的心灵,他爱安娜,但他也爱功名,爱情无法占据他的整个世界,当爱情一旦阻碍他投入社会,妨碍他的独立,他就会把它抛到一边[1]。

三、安娜悲剧的内在原因

悲剧人物自身都存有自我毁灭的因子。安娜作为19世纪的一个贵妇人,除了爱情,安娜几乎拥有了全部,而安娜又是一个接受新思想的人,她想要追求个性解放,想要去追求真爱,以至于她可以放弃没有爱情的全部,也要毅然决然地去追求除了拥有爱情便一无所有的生活,赋予她新生命的是爱情,置他于死地的也是爱情,她有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其悲剧的发生也是有内在原因的。

(一)性格矛盾

安娜本是一位贵族小姐,在年少未尝愁滋味的时候便由姑妈做主嫁给了官位显赫的卡列宁,但是年轻的安娜从小就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对幸福和自由充满了渴望,在与卡列宁八年的婚姻生活中,她逐渐尝到了愁滋味,也开始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感到不满,她曾愤愤地说道:“八年来他摧残了活在我身上的一切有生命力的东西,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或者的女人。”长期的情感压抑让她在内心深处积蓄着一股力量,终于在遇到渥伦斯基后爆发出来,使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充满勇气,她甚至将爱情视为接下来自己生活的全部,这就为她的爱情悲剧埋下了祸根。安娜的一切行为都受到了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共同支配,这让她在追求爱情过程中,内心充满了尖锐的矛盾,这让她感到极度的痛苦,这种来自性格的矛盾给她带来的压力最终从内部将她彻底击垮。

(二)利己意识

安娜是贵族女性,从小又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利己意识深深地根植在她的身体里,这种思想带入爱情当中,她对爱情表现出来的极度自私,对她而言无疑也是毁灭的,她说道:“我没有罪,上帝就这样造就了我,我要爱情。”安娜对爱情的想象过于完美,渥伦斯基给她的爱情也在一段时间里满足了她对爱情的渴望。然而,渥伦斯基并不能一直都能做到如她幻想的那样,渥伦斯基虽然爱着安娜,但是他也不能每天都陪在她身边,他需要社交,需要立足于上流社会,他不能整天都围着安娜转,而安娜正好相反,她生活的全部都是以渥伦斯基为中心,这种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直到双方都无法忍受对方时,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渥伦斯基最后一走了之。渥伦斯基的出走,对安娜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她觉得自己将一切都给了渥伦斯基,自己做出了那么大的牺牲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或者说不是她想要的,这种打击让她无法承受,她决定以死来结束这一切,这种选择既是在惩罚自己,也是要惩罚她的情人渥伦斯基。

四、安娜悲剧的现实思考

(一)安娜悲剧的现实层次

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是对当时俄国社会的一些亟待解决问题的回答,安娜在临死时说出的“申冤在我,我必报应”这句话出自基督教的《圣经》,这说明宗教在安娜悲剧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安娜是一个真诚的女子,她对宗教的信仰是虔诚的,例如在调解兄嫂感情矛盾这一事件上,她曾多次向上帝做祷告,祈求主施以仁爱,宽恕哥哥的错误,而当兄嫂二人和好如初后,她立即就想到了感谢上帝。但是,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安娜又背叛了自己所信仰的宗教,这一矛盾始终贯穿于整个悲剧当中。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情问题也是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思考的社会问题,《安娜卡列尼娜》就是以爱情问题来反映社会问题,其悲剧的产生是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背景的,安娜对婚后生活的无比失望,才对爱情充满了希望,而最后渥伦斯基的离开,又让她变得绝望,是爱情让安娜选择了上流社会的决绝,但是也是爱情将她引向毁灭,正是身不由己的爱情酿成了安娜悲剧。鲁迅说:“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安娜悲剧的产生就是因为安娜心中有梦,她要实现心中的梦,但是现实却包裹着她,安娜也在传统与反传统中挣扎,她本怀揣着梦,却无路可走,最终梦碎了,人也走向了死亡。时代早就了安娜,又亲手毁了安娜,这就是对安娜悲剧最好的诠释。

(二)安娜悲剧的现实启迪

安娜形象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在没有爱情的时候,她要忍受着无爱的苦痛,在有了爱情的时候,她还要饱受爱情的折磨,她那真挚的感情,蓬勃的生命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不免与悲剧的命运又让人扼腕惋惜。在安娜悲剧中,我们看到,爱情是婚姻的前提,如果把婚姻看作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换,双方还有共同生活的基础,要是像商品一种进行等价交换,这样的婚姻不会持久,没有爱情的婚姻是造成家庭不幸的重要原因。安娜的不幸首先在于自己的婚姻是无爱的,而以其他形式,例如宗教强调的婚姻责任,并不能带给人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安娜在抛家弃子之后,甘心做渥伦斯基的情人,也不过是在过着奴隶式的生活,两人之间的关系脱离的家庭的责任,最终注定也不会得到幸福。

如今,女性主义已经在现代社会有了存在的土壤,女性不仅要在思想上独立,还要在经济上独立,一个思想上独立的女人,在婚姻里就有了独立的灵魂,一个经济上独立的女人,在婚姻里就能够获得平等的地位,安娜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其实也是向封建贵族虚伪的一种挑战[2]。

结论:

综上所述,安娜悲剧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悲剧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现代爱情中,男女应该是平等的,爱情只有在双方独立、平等的前提下才能体现出它的神圣,不要想着依赖别人去得到什么,虔诚面对爱,爱才会赐予永恒。

参考文献:

[1]马秀丽,孙颖,刘凤丽.安娜·卡列尼娜婚姻和爱情悲剧的剖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7).

[2]祝捷.情理冲突与矛盾合力的“共谋”——关于安娜悲剧问题的再思考[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

7.中学生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 篇七

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很纠结的关系!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后来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一见面就喜欢上了对方后来经过安娜的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欢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欢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因为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弃他们之间的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很不对,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

安娜和弗龙斯基的事情,让人看得很很难受,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感到安娜正在某个角落里,怀着满腹的渴望和决绝的目光看着我……我想,我终会拥抱,带着同样满怀的情,摆脱所有的现实,去与她一起起舞长空。

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

8.《安娜卡列尼娜》 篇八

《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作品真实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的事实,成功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形象,她是 1 9世纪 70年代俄罗斯优秀贵族妇女的代表,她勇敢争取个性解放,勇敢追求爱情,敢于反抗压迫 ,敢于离经叛道,但最终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她选择卧轨自杀结束自己年轻短暂的生命,究竟是什么造成安娜的悲剧?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社会原因了。十九世纪的俄国还处于现实和思想以及宗教混乱的时代,一方面,安娜追求爱情,追求内心的渴望是合乎人性的,但另一方面,从当时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来看,安娜又是不被世俗所容忍的,她为了那种被上流社会视为‘不名誉’的爱情而背弃了自己的丈夫,又为了爱情而离开了爱子,这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属于离经叛道,是不可能被祝福的。要爱,就爱得真挚;要爱,就爱得大胆;要爱,就得敢于向世俗挑战。这,当然不为上流社会的虚伪所容,悲剧的帷幕由此拉开。

其次是因为出身和性格不同为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确实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象一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

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安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以的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象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而二人性格不同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也为后来安娜爱上浪漫英俊的渥伦斯基的相遇相爱埋下伏笔。

主观因素方面,安娜自身原因也是造成其悲剧的一个原因。在贵族妇女中,安娜不只外貌上尤其在精神气质上远远超出她的同伴。安娜是热烈、真挚而丰富的,其性格是一团火,“有一股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但这是被死灰压着的火,又是那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扑灭不了的生命之火。

渥论斯基的出现,他不顾一切的追求,使之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了,她渴望摆脱精神奴役、过独立平等的生活,她渴望投向他的怀抱,他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两个人的爱情上,于是,她背弃丈夫,抛弃儿子,毅然选择了渥沦斯基。然而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伏伦斯基,一旦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安娜也产生了那种因得不偿失所导致的心理失衡,使得原本富于幻想,敏感的安娜变的有点神经质了,她总要渥伦斯基保证他还象从前一样爱她,只要靠他的爱情保证她才能活下去,在那种特定的情境中,爱情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9.《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意识流 篇九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 意识流 高峰

1

托尔斯泰强调:“艺术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表现和揭示人的灵魂的真实性,揭露用平凡的语言不能说出的人心的秘密。因此才有艺术。艺术好比显微镜,艺术家拿了它对准自己心灵的秘密并进而把那些人人莫不皆然的秘密搬出来示众。”[1]11要把人物心灵深处最隐秘的东西很好地揭示出来,但是传统的心理描写手法显然是不够的。为此,托尔斯泰创造了近乎现代派文学中的“意识流”手法进行心理描写。意识流是美国心理之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意识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意识并不是以四分五裂的状态出现的,类似“链”“序列”之类的词并没有适当地描述出它首次出现时的样子,它完全不是接合起来的东西,它是流动的,一条“河”或一道“流”是对其进行描述的最好比喻。因此,在此后关于意识的谈论中,我们就将其称作思维流、意识流或是主观生命流。”[2]208托尔斯泰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心理描写大师,在詹姆斯提出意识流这个概念之前,他就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了这一手法。这里,仅就《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意识流手法运用进行一些分析。

2

《安娜·卡列尼娜》用意识流表现人物的心理是很突出的。例如,安娜从莫斯科回彼得堡的车上,读一本英国小说。最初读不下去后来开始读进去了,“而且理解她所读的了……她读到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看护病人的时候,她就渴望自己迈着轻轻的步子在病房里走动;她读到国会议员演说时,她就渴望自己也发表那样的演说;她读到玛丽小姐骑着马带着猎犬去打猎,逗恼她的嫂嫂,以她的勇敢使众人惊异的时候,她愿意自己也那样做。……小说的主人公已经开始得到英国式的幸福、男爵的爵位和领地,而安娜希望和他一同到领地去,她突然觉得他应当羞愧,她自己也为此羞愧起来。”[3]131这里,安娜明明是坐在火车里,怎么能够“在病房里走动”“在国会发表演讲”“骑着马带着猎犬去打猎”,更不可能跟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同“到他的领地去”。然而,作品中这种潜意识联想,又是和安娜对个性解放的追求一致的,因此是很自然的、合情合理的。当然,后来安娜也曾与弗龙斯基一道去了几乎完全西化了的庄园。

最突出的例子是弗龙斯基不理会安娜“您会后悔的”的警告而走后, 安娜“心里充满了寒彻骨髓的恐怖。”[4]977 她到育儿室去。育儿室里明明是她与弗龙斯基所生的小女孩,但她脑海里出现的却是谢廖沙:“怎么回事,这不是,这不是他!他的蓝眼睛和羞怯而甜蜜的微笑在哪里呢?”[4]978她甚至连增加梳过头发没有也不知道了,于是用手摸摸头。“是的,我的头发梳过了,但是我一点也不记得什么时候梳的了。”她甚至都不相信她的手。她去穿衣镜前照照她的头发是否真的梳过,看到镜子里的人。镜子里的人只能是她,但她也不认识了:“这是谁?”恍然大悟后,“她猛地感觉到他的亲吻。”弗龙斯基根本不在,谁去吻她?这段几乎完全写的是安娜无意识的举动,表明了在极度惶恐中安娜异常凄苦难耐的、颠倒混乱的内心,把安娜纯属出于幻觉的感觉和盘托出。她的神经完全恍惚了。她到哥哥家去,在马车里,看到“公司和百货商店……牙科医生……”等招牌,想到的却是跟多莉谈弗龙斯基的事;看到“菲利波夫,面包店”的招牌,想到的是“他们把面团送到彼得堡”;进而又从彼得堡想到“莫斯科的水那么好”;由莫斯科的水又想到“米辛基的泉水”;又由面团想到了“薄烤饼”。由泉水和薄烤饼又引发了对“十七岁的时候和她姑母一路朝拜过三一修道院的情景”的回忆,怀疑“那个长着两只红红的手的姑娘,真是我吗”接着由对少女生活片断的回忆又回到了现实:“那时我能想得到我会落到这样屈辱的地步吗?”接下来由难闻的油漆味想到“为什么老是油漆和建筑”,读着“时装店和帽庄”招牌,看到对她行礼的安努什卡的丈夫,想到弗龙斯基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寄生虫。”她回想起她和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的过去,回想起她如何把他从记忆中抹去。接着又想到“多莉会认为我要抛弃第二个丈夫了”。看到两个微笑的姑娘,就认为“大概是爱情!她们还不知道这是多么难受、多么卑下的事哩……”这里,安娜把自己的阴暗心理完全投放到毫无相关的人身上。看到三个男孩子奔跑着,玩赛马的游戏时,她又想到了儿子谢廖沙!到了多莉家,就想到“基蒂!就是同弗龙斯基恋爱过的那个基蒂,她就是他念念不忘的人。他很后悔没有和她结婚。而他一想到我就厌恶,懊悔和我结合起来”。这完全是她的胡思乱想,其实,弗龙斯基就根本没有为此后悔过。这完全是弗龙斯基对她冷淡后她无端的瞎想,然而这种瞎想从安娜的角度看又是合情合理的。安娜来到多莉家没有见到基蒂,心理就出现了“基蒂认为会见我就降低了身份”的想法,进而想到在面前“这种境况中,任何正派的女人都不会接见我的。这一点从我为他牺牲了一切的那一瞬间起我就知道了。而这就是我得到的报酬”。由此又引起了对弗龙斯基的憎恨:“我多么恨他!”并后悔到哥哥家来。多莉给她看了奥布隆斯基关于离婚“满有希望”的信后,她说“这丝毫也引不起我的兴趣哩”,见到基蒂,她“用敌视的眼光打量着她”。[4]984从多莉家出来,她心情更坏,虽然多莉和基蒂对她并没有怎么样,她却感到“一种受到侮辱和遭到唾弃的感觉”,认为基蒂会“幸灾乐祸”。基蒂虽不愿见安娜,但绝没有对安娜存幸灾乐祸的心理,相反,从她和姐姐多莉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她对安娜还是同情的。因此,这完全是安娜疑神疑鬼的自我感觉。后“看见一个肥胖红润的绅士乘着车迎面驶来”,安娜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他以为他认识我。但是他和世界上其他的人一样,同我毫不相识哩。连我自己都不认识我!”她怎么会知道别人“以为”“认识她”?这完全是安娜对一切,包括自己都产生怀疑的表现。看到两个男孩拦住一个冰激凌小贩,想到“我们都愿意要甘美可口的东西。如果没有糖果,就要不干净的冰激凌!基蒂也一样,得不到弗龙斯基,就要列文。而她嫉妒我,仇视我。我们都是互相仇视的。基蒂恨我,我恨基蒂”![3]985冰激凌与基蒂、弗龙斯基及列文毫无关系,但她却把这两件毫无相关的事联系在一起,并贬低基蒂和列文。她对基蒂的贬低暗含着这之前认为基蒂对她“幸灾乐祸”分不开。她想到了“秋季金,理发师。我请秋季金给我梳头”,她想着“忽然笑起来”。理发师给她梳头再正常不过了,有什么可笑的?可见,她的神经似乎出现问题了。听到晚祷的钟声,看到商人虔诚地画着十字,认为“这些教堂、这些钟声、这些欺诈,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无非是用来掩饰我们彼此之间的仇视”。教堂、钟声、十字等让她想到宗教,想到了宗教的虚伪和欺骗性。她和卡列宁离婚的要求正是那个宗教骗子朗德梦呓或假装梦呓的几个字否定的。接着,她脑子里又出现亚什温的话:“他要把我赢得连件衬衣都不剩,我也是如此。”并认为“这倒是事实”![4]985亚什温的话与前面的内容毫无逻辑关系,这句话意味着安娜要彻底地,甚至用生命赌一把。回到家,看到弗龙斯基“十点以前我不能回来”的信。“感到心上起了一股无名的怒火和渴望报复的欲望”“我亲自去找他。在和他永别以前,我要把一切都和他讲明。我从来没有像恨他这样恨过任何人!”她想象弗龙斯基“现在正平静地同他母亲和索罗金公爵小姐谈着天,因为她的痛苦而感到高兴呢”。这时,她感到“仆人们、四壁、房中的摆设,都在她心中引起一种厌恶和怨恨的情绪,像千钧重担一样压迫着她”。[4]986她再次把自己恶劣的心情投到一切所见的人和事物身上。她决定永远离开这里。

由于心情不好,就连餐桌上的“一切食物”都令她恶心,连马车夫也令她讨厌。随着马车的走动,不同的印象又一个接着一个交替地涌上她的心头。她极力回想:“我最后想到的那一桩那么美妙的事情是什么?”她想到了秋季金,理发师?接着又是亚什温讲的话:生存竞争和仇恨是把人们联系起来的唯一的因素。亚什温的话与理发师没有任何联系,但却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这是安娜经历了世态炎凉的社会生活的体验。看到一群与她毫无相干的乘四驾马车的人,竟然说“你们去也是徒劳往返。带着狗也无济于事!你们摆脱不了自己的”。[4] 987-988人家带狗乘马车做什么安娜根本就不知道,但她却得出“徒劳而返”的结论,这完全是安娜和弗龙斯基的爱情不能善始善终的心理反应。看见一个被警察带着的喝得烂醉如泥的工人,却想到“这个人倒找到一条捷径,弗龙斯基伯爵和我也没有找到这种乐趣”。警察带着烂醉如泥的工人与弗龙斯基和她毫无关系,她却由此第一次一目了然地看清楚了她和弗龙斯基的一切关系:“他在我身上找寻什么呢?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要满足他的虚荣心……他从我身上取去了可以取去的一切,现在他不需要我了……热情已经消失了!……我的爱情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而他的却越来越减退……我要求他越来越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是他却越来越想疏远我……如果,他不爱我,却由于责任感而对我曲意温存……这比怨恨还要坏千百倍呢!……爱情一旦结束,仇恨就开始了。……假定我离了婚,成了弗龙斯基的妻子。结果又怎么样呢?难道基蒂就不再像今天那样看我了吗?不。难道谢廖沙就不再追问和奇怪我怎么会有两个丈夫了吗?在我和弗龙斯基之间又会出现什么新的感情呢?不要说幸福,就是摆脱痛苦,难道有可能吗?不!不!这是不可能的!”[3]988-990这段解剖式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她与弗龙斯基爱情的实质。看到一个抱着婴儿的乞妇。她心里出现这样的念头:“她以为人家会可怜她。我们投身到世界上来,不就是要互相仇恨,因此折磨自己和别人吗?”[3]990看到一群学生,她怀疑是谢廖沙,并总结了自己对谢廖沙的感情:“我也以为我很爱他,而且因为自己对他的爱而感动。但是没有他我还是活着,抛掉了他来换别人的爱,而且只要另外那个人的爱情能满足我的时候,我并不后悔发生这种变化。”[4]990这同样是解剖式的独白,写出了儿子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是低于情人弗龙斯基的。她的下意识不断流动,连自己要到哪里去和为什么要去也是费了好大劲才明白。

她那痛苦万状的、可怕地跳动着的心灵的伤处被希望和绝望刺痛着。她厌恶地凝视着那些进进出出的人,对弗龙斯基爱与恨的交织使“她的心跳动得多么厉害”。看到一个喊姑姑的小女孩,心理又出现了这样的想法:“还是个小孩子,就已经变得怪模怪样,会装腔作势了。”[4]991一个喊姑姑的小女孩是纯洁无瑕的,但在安娜看来也成了装腔作势的人了。这完全是安娜“全是虚伪”的思想的折射。看到一个戴着帽子,帽子下面露出一缕缕乱蓬蓬的头发的肮脏的、丑陋的农民,她回忆起梦境,“吓得浑身发抖”。这是安娜多次重复出现的梦境。心理学家认为:“人反复梦见的梦,是他生命中最重要主题的表现。只要一个人一再重复地依照这种主调而行动,这种重复的梦往往预见这个人生命的未来际遇。”[5]90这个肮脏的、丑陋的农民是安娜“生命的未来际遇”的真实写照,因此每次梦到这个农民,安娜都会害怕。看到对面的一对夫妇,就认为“他们彼此是多么厌倦,他们彼此又有多么仇视”。[4]992 安娜怎么能够知道一对偶然遇到的夫妇“彼此是多么厌倦……又有多么仇视”。这是她把自己与弗龙斯基关系破裂时的那种恶劣心情完全投射到完全不相干的人身上的表现。她想到“我们生来就是受苦受难的……又有什么办法”[4] 992时,听到一个太太用法语讲了“赐予人理智就是使他能够摆脱苦难”。这句话仿佛回答了她的思想:“是的,我苦恼万分,赋予我理智就是为了使我能够摆脱;因此我一定要摆脱。如果再也没有可看的,而且一切看起来都让人生厌的话,那么为什么不把蜡烛熄了呢?……这全是虚伪的,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4]993接到弗龙斯基“很抱歉,那封信没有交到我手里。十点钟我就回来”的电报,心头产生报复的念头:“不,我不让你折磨我了。”她在月台上走着,却不知道自己到哪里去,觉得自己有坐在火车里。这里,她的神经错乱了。一辆货车驶进,她突然想起“她和弗龙斯基初次相逢那一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醒悟到该怎么办了:“到那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和我自己!”[4]994她“熟悉的画十字的姿势在她心中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笼罩着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转瞬间生命以它过去的全部辉煌的欢乐呈现在她面前”。[4]995她“扑通”跪下去的同一瞬间,吓得毛骨悚然:“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为什么呀?”仅仅来得及说一句“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就在梦中那个在铁轨上干活的矮小的农民的幻象中熄灭了自己的生命之灯。

3

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安娜的整个心理活动完全打破了时空限制,从一个念头跳到另一个念头,几乎都是由一些完全不相干的自由联想构成,其中也穿插了不少内心独白。但这些几乎完全不相干的联想和想象并非是像西方意识流作家作品中的自由联想那样显得海阔天空、杂乱无章,让读者感到一脑子雾水。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不难看出主人公的联想和想象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符合安娜性格发展的逻辑。她的思想和行动,完全可以从其经历和感受中找到根源。因此这种逻辑是生活的逻辑;同时,托尔斯泰并不是完全沉浸在那些不相干的幻象中,而是有着深刻的现实内容,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与主人公的遭际密切联系着。这是托尔斯泰与西方意识流等现代派作家的最大的区别。

参考文献:

[1] 列夫·托尔斯泰论创作[M]. 戴启篁,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

[2] (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周芳,编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3] 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9卷[M].周扬,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 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10卷[M].周扬,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 美·埃里希·弗罗姆.被遗忘的语言[M].郭乙瑶,宋晓萍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10.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篇十

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自己也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安娜本来也算是个幸福的女子。上帝给她太多:美丽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泼的儿子、能为她带来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可是幸福,每个人又是怎么定义的呢?上帝却没有给她最想要的——理想中的爱情。与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卡列宁。结婚十余年,丈夫地位显赫、醉心功名,也会对安娜好,但是这些的“好”,只不过是她丈夫关注的社会性的舆论,遵守并履行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为人丈夫对妻子的责任而已。每晚进行循例式的对话,更令安娜生厌。生活上的富裕,却难以掩盖心灵上的干渴。

可是,最后安娜却卧轨而死。一个真挚、动人、生机勃勃的生命就这样逝去。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从有一个快乐单纯的家庭,快乐的生活,到渥伦斯基的介入,并美名其曰“爱情”。而这个“爱情”的到来,却带走了她的一切。

11.安娜卡列尼娜英文简介 篇十一

Lev Nikolayevich Tolstoy was born in 1828 and died in 1910.As we know, Lev Nikolayevich Tolstoy was a very famous

thRussian writer in the 19;he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writers in the literature history.He has a fame that is the genius artist.I think his most famous book is War and Peace and maybe everyone knows it.Anna Karenina was written in 1873.This is the spirit of predicament in his life time.The novel’s initial creation was completed in just over 50 days, but he wasn’t satisfied until he spent dozens of time revised it.Having been changed for 12 times the book was published 4 years later.The heroine of the book called Anna Karenina, who is a beautiful lady.Anna has a brother and her brother has a family of four children, though with four children, he still fell in love with a young teacher, therefore, her wife Dolly went away after a

quarrel with him.Anna is a kind person, to save her brother’s family, she went to Moscow by train to help to handle the problem.Then the story began.At the train station, Anna met a young man named Vronsky, the hero.Dolly has a sister called Kitty, she loved Vronsky very much and dreamed that he will marry her.But she didn’t know that he loved Anna at first sight.At a party, Kitty showed her love to him and thought that he will accept her.But to her disappointment, he rejected her directly.What depressed her most was that Vronsky was very warm and kind to Anna.But she didn’t know that Levin is always in love her.Anna found kitty’s unhappy and to avoid embarrass, she went back to Petersburg soon.But it surprised her that Vronsky went to Petersburg soon after.From then on, Vronsky began to pursue her crazily.He

attended every party that could see Anna.All the actions made her felt uncomfortable at first, but trapped in a loveless marriage, Anna succumbs to temptation and embarks on a dangerous affair with the handsome Vronsky.Anna’s husband Karenin is an ordinary person, not smart or handsome, but he has a high fame in officialdom.He didn’t understand what is true love and he just think it is god’s will that combines them together.So angry when he heard the news, he blamed Anna for her indiscretions.He wanted her to know the meaning of marriag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ublic opinions.In fact, he didn’t care his wife’s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only people’s notice may make him fell uneasy.One day, Anna and Karenin went to see a horse race.During the race, Vronsky fell the horse heavily.Anna can’t help scream loudly.Karenin felt embarrass and forced Anna to go back home.Anna can’t ignore

her husband’s hypocrisy and selfish, she shouted at him “I love him, I hate you…”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ple was broken from then.Annan went away with Vronsky and was pregnant with his child.But things did not go smoothly;she got badly ill when she gave birth to the child.In the state of syncope, she called Karenin’s name, asking for his forgiveness.Then Karenin was deeply moved and forgive them.Because of his generous, Vronsky felt himself very mean and small.Inner feelings of guilt made him feel ashamed and he decided to take his own life.But things did not come to the end.He didn’t die and on the contrary, their relationship became closer.To began a new life, they went abroad to have a travel.Having travelled for three months, Anna missed her child very much and went back to Petersburg.Dare not to go home,she lived in the hotel.After got a chill welcome, her old friends and relatives refused to contact her which made her feel painful and ashamed.Under the pressure of society and the public opinions, they daren’t to live together.Besides, they avoided to meet along.Thinking for his reputation, Vronsky became cold to Anna.He often went to the club along, leaving Anna at home.The situation kept for 3 months, Anna can’t ignore and asked him to de some explanation.“If you don’t love, please speak out honestly.” Anna shouted.Vronsky felt very annoyed.After the fight, Vronsky went away in anger.Anna felt everything come to an end.Recall this period of time;she thought she was a person abandoned, and affronted.She ran to the train station, waiting for his letter.Determined not to be tortured, she ended up her life lying in the rail wearing a

12.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篇十二

从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来说,我有两点感触比较深。一个是从安娜的经历里得出的,从前高贵从容浑身散发着魅力的安娜为了爱情抛弃了自己的一切,之后在爱情中渐渐迷失自我最终失去理智走向末路,看着这个过程其实很可怕,就是她把对方当做了自己的全部,存在的全部意义,而对方又不可能始终保持同样的热情和把她看得同样重要,爱情中的不平等造成女方的极度敏感与猜疑,把自己和爱的人都逼入绝境,甚至要通过自杀的方式来惩罚男方让其后悔,这是多么愚蠢的一种想法,火车压到她身上的前一秒她才醒悟过来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一切都晚了。看似愚蠢的事件可是现实中却在真真切切地上演着,听过见过的例子不计其数,所以如何成熟独立地爱一个人,时刻保持起码的理智判断与思考真的很重要,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保全爱情。而列宁,一直在纠结人生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死亡真正的含义是什么,我是谁等等,他很迷惑,也有很多时刻想到死亡,和安娜不同,他还是迷迷糊糊地就这样活了下来,经营着自己的家庭和农业,在经历了一次次地困境后终于找到了那个让自己内心充实丰满的寄托-宗教,问题并没有解决,但是他找到了信仰,确定的信仰,他可以靠着这份信仰明确地活下去。其实,信仰真的很重要,一个人没有自己的那份信念为自己指明方向,提供动力,真的会感觉很空虚,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信仰有很多种,宗教是其中一种,希望我们都能找到那份能能让我们踏实安心的信念和信仰,好好地生活下去。

然后,这部作品分内容中有很多值得借鉴思考的问题,这两个主人公其实是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化身,热心农业改革的列夫托尔斯泰在改革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带来的思考都借列宁这个角色表达出来了,我们也可以对当时农业方面的发展状况有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现实中不被农民理解和接纳的列夫托尔斯泰也遭到了妻儿的不解与反对,夫妻感情有了裂痕,安娜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刻画出来了,她遇到真爱背叛了自己的家庭,这是勇敢的一步,但是她又无法完全果断地抛弃一切,迟迟不和卡列宁离婚,一直逃避现实不肯面对,还惦记着自己的儿子,这处处的矛盾正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处境相似,安娜走的是一条无解的不归路,幸运地是他在列宁这个角色上给自己找到了最终的安慰与出路。

通过描写弗朗斯基等上流人物的言行举止则揭露出贵族阶级虚伪自私的丑恶嘴脸,道貌岸然地干着奸夫淫妇之事,自己得不道幸福也不允许别人得到,人情冷漠。虽然这本书并不是托尔斯泰特地写的那种忏悔贵族,但仔细看也能感受到他对贵族社会深深的批判与揭露。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有几段我至今记忆犹新,他把安娜和列宁心理纠结思索的过程用极其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人读着很有代入感,不只是会用旁观者的眼光去指责安娜的背叛列宁无厘头的思索,而是有更多的感同身受和同情。这种写法专业地来说叫“心灵辩证法”。

13.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800字 篇十三

一方面,书中的主要人物都阅历了迂回的心理变化过程,作者关于主角们的每一次心理和肉体上阅历的嬗变都写得肌理清楚,细致入微。这其中,最饱满的形象要属安娜和列文。安娜的鲜艳,妩媚,开朗,落落大方到后来的惭愧,孤僻,猜疑,被愿望吞噬。列文从敏感自尊又酷爱劳动充溢生机到后来婚后呈现的肉体危机,以及从宗教中找到本人的信仰。(托尔斯泰布置他们在第七部中相遇,独一的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就让列文对之产生了怜爱的情感。)要把这样饱满的人物形象总结下来,可能需求另开一篇了。而这里我最想说的是吉娣和陶丽两名普通女性角色的心理蜕变和心理矛盾。

上卷中,列文和吉娣疾速地抓住了我的眼球,固然一开端他们并没有胜利相爱。安娜曾经这么对吉娣说“您如今的年华真太珍贵了,我清分明楚地记得,那好比洋溢在瑞士群山中的湛蓝色雾霭。这种湛蓝色雾霭覆盖着童年行将完毕时那个年代幸福的一切,过了这快乐幸福的阶段,路就越来越窄了,踏上这段道路真叫人又惊又喜,虽然它看来还是光明美妙的。”她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通知吉娣所处的美妙年华里一切都充溢着无限的可能,而失恋后的吉娣害了一场大病,意志低沉,出国疗养遇到了改动她的华伦加,她的身上有着“超脱吉娣所非常厌恶的世俗男女关系的生活情味和生活价值。”这一点深深吸收了吉娣,并启示了她,率领她到了一个崭新的,崇高而美丽的新世界,从这个高处能够冷静地察看往事。最后,吉娣明白了一个人只需能忘我,酷爱他人,就能心安理得,幸福康宁。而这一点我们在后来吉娣爱上列文,婚后同丈夫住在乡间,料理家务,特别是跟随列文去探望他临终的哥哥那一幕能够看出来,这样的心里蜕变在吉娣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而说到内心矛盾,陶丽去访问安娜一行则被作者描写得真实而深入。从开端在富有农民家喝茶时同农妇议论孩子的问题开端的四个小时的去程中,她从各个方面回忆了本人的终身,以为本人受困于怀孕生子的家庭生活中得不到片刻安宁,看到的是“人人都在生活,人人都在享用生的欢乐。”而就是没有她的份,对本人的生活是嫌恶的否认的。抵达安娜家里,参观了华丽堂皇,贵重崭新的房子,理解了她的处境,参与了上流社会那些风度翩翩的贵人的聚会之后,却觉得“仿佛在跟一批比她高明的演员同台演出,她的拙劣演技把整台好戏都糟蹋了。”“对家庭和孩子的怀念,特别诱人,特别鲜明地在她心头翻腾。这会儿,她觉得她的小天地是那么珍贵那么心爱,她在外面几乎一天也待不下去了。”读出了一个普通已婚妇女的内心盼望和挣扎,矛盾与豁然。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感想作文】推荐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08-04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400字09-22

读波莉安娜有感09-14

上一篇:歌曲远走高飞的歌词下一篇:浅谈行政管理的现状及创新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