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教案设计(精选9篇)
1.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篇一
巴金:怀念鲁迅先生
四十五年了,一个声音始终留在我的耳边:“忘记我。”声音那样温和,那样恳切,那样熟习,但它常常又是那样严厉。我不知对自己说了多少次:“我绝不忘记先生。”可是四十五年中间我究竟记住一些什么事情?!
四十五年前一个秋天的夜晚和一个秋天的清晨,在万国殡仪馆的灵堂里我静静地站在先生灵柩前,透过半截玻璃棺盖,望着先生的慈祥的面颜,紧闭的双眼,浓黑的唇髭,先生好像在安睡。四周都是用鲜花扎的花圈和花篮,没有一点干扰,先生睡在香花丛中。两次我都注视了四五分钟,我的眼睛模糊了,我仿佛看见先生在微笑。我想,要是先生睁开眼睛坐起来又怎么样呢?我多么希望先生活起来啊!
四十五年前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不管我忘记还是不忘记,我总觉得先生一直睁着眼睛在望我。
我还记得在乌云盖天的日子,在人兽不分的日子,有人把鲁迅先生奉为神明,有人把他的片语只字当成符咒;他的着作被人断章取义、用来打人,他的名字给新出现的“战友”、“知己”们作为装饰品。在香火烧得很旺、咒语念得很响的时候,我早已被打成“反动权威”做了先生的“死敌”,连纪念先生的权利也给剥夺了。在作协分会的草地上有一座先生的塑像。我经常在园子里劳动,拔野草,通阴沟。一个窄小的“煤气间”充当我们的“牛棚”,六七名作家挤在一起写“交代”。我有时写不出什么,就放下笔空想。我没有权利拜神,可是我会想到我所接触过的鲁迅先生。在那个秋天的下午我向他告了别。我同七八千群众伴送他到墓地。在暮色苍茫中我看见覆盖着“民族魂”旗子的棺木下沉到墓穴里。在“牛棚”的一个角落,我又看见了他,他并没有改变,还是那样一个和蔼可亲的小小老头子,一个没有派头、没有架子、没有官气的普通人。
我想的还是从前的事情,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
我当时不过是一个青年作家。我第一次编辑一套《文学丛刊》,见到先生向他约稿,他一口答应,过两天就叫人带来口信,让我把他正在写作的短篇集《故事新编》收进去。《丛刊》第一集编成,出版社刊登广告介绍内容,最后附带一句:全书在春节前出齐。先生很快地把稿子送来了,他对人说:他们要赶时间,我不能耽误他们(大意)。其实那只是草写广告的人的一句空话,连我也不曾注意到。这说明先生对任何工作都很认真负责。我不能不想到自己工作的草率和粗心,我下决心要向先生学习,才发现不论是看一份校样,包封一本书刊,校阅一部文稿,编印一本画册,事无大小,不管是自己的事或者别人的事,先生一律认真对待,真正做到一丝不苟。他印书送人,自己设计封面,自己包封投邮,每一个过程都有他的心血。我暗中向他学习,越学越是觉得难学。我通过几位朋友,更加了解先生的一些情况,了解越多我对先生的敬爱越深。我的思想、我的态度也在逐渐变化。我感觉到所谓潜移默化的力量了。
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拿起笔并不感到它有多少重,我写只是为了倾吐个人的爱憎。可是走上这个工作岗位,我才逐渐明白:用笔作战不是简单的事情。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从先生那里得到启发的。我勉励自己讲真话,卢骚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我看得很清楚:在他,写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开的。他写的全是讲真话的书。他一生探索真理,追求进步。他勇于解剖社会,更勇于解剖自己;他不怕承认错误,更不怕改正错误。他的每篇文章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他的确是把心交给读者的。我第一次看见他,并不感觉到拘束,他的眼光,他的微笑都叫我放心。人们说他的笔像刀一样锋利,但是他对年轻人却怀着无限的好心。一位朋友在先生指导下编辑一份刊物,有一个时期遇到了困难,先生对他说:“看见你瘦下去,我很难过。”先生介绍青年作者的稿件,拿出自己的稿费印刷年轻作家的作品。先生长期生活在年轻人中间,同年轻人一起工作,一起战斗,分清是非,分清敌友。先生爱护青年,但是从不迁就青年。先生始终爱憎分明,接触到原则性的问题,他绝不妥协。有些人同他接近,后来又离开了他;一些“朋友”或“学生”,变成了他的仇敌。但是他始终不停脚步地向着真理前进。
“忘记我!”这个熟习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来,它有时温和有时严厉。我又想起四十五年前的那个夜晚和那个清晨,还有自己说了多少遍的表示决心的一句话。说是“绝不忘记”,事实上我早已忘得干干净净了。但在静寂的灵堂上对着先生的遗体表示的决心却是抹不掉的。我有时感觉到声音温和,仿佛自己受到了鼓励,我有时又感觉到声音严厉,那就是我借用先生的解剖刀来解剖自己的灵魂了。
二十五年前在上海迁葬先生的时候,我做过一个秋夜的梦,梦景至今十分鲜明。我看见先生的燃烧的心,我听见火热的语言: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但是当先生的言论被利用、形象被歪曲、纪念被垄断的时候,我有没有站出来讲过一句话?当姚文元挥舞棍子的时候,我给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
十年浩劫中我给“造反派”当成“牛”,自己也以“牛”自居。在“牛棚”里写“检查”写“交代”混日子已经成为习惯,心安理得。只有近两年来咬紧牙关解剖自己的时候,我才想起先生也曾将自己比作“牛”。但先生“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和血”。这是多么优美的心灵,多么广大的胸怀!我呢,十年中间我不过是一条含着眼泪等人宰割的“牛”。但即使是任人宰割的牛吧,只要能挣断绳索,它也会突然跑起来的。
“忘记我!”经过四十五年的风风雨雨,我又回到了万国殡仪馆的灵堂。虽然胶州路上殡仪馆已经不存在,但玻璃棺盖下面慈祥的面颜还很鲜明地现在我的眼前,印在我的心上。正因为我又记起先生,我才有勇气活下去。正因为我过去忘记了先生,我才遭遇了那些年的种种的不幸。我会牢牢记住这个教训。
若干年来我听见人们在议()论:假如鲁迅先生还活着……当然我们都希望先生活起来。每个人都希望先生成为他心目中的那样。但是先生始终是先生。
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如果先生活着,他绝不会放下他的“金不换”。他是一位作家,一位人民所爱戴的伟大的作家。
2.《鸟的天堂》的优秀教案设计 篇二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12个词语。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的.天堂”的和谐之美。
三、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静态、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阅读资料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天堂”,提问:你认为天堂是个怎样的世界?
(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呢?(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3、课件出示课时目标。(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要达到这些学习目标,你们有信心吗?)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理清课文层次
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大榕树的方法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 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不通的多读几遍。
(2) 把画出来的词语先自己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
(3) 想办法记一记方格内的生字,难写的字在方格下面用手多写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
( 看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老师想看看你们学的怎么样。谁能领着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灿烂、白茫茫、船桨、规律、一簇簇、不计其数、榕树、缝隙、照耀、应接不暇、颤动、静寂、抛在后面
(2)指导生字书写“耀、律”
3、检查读文
(同学们的字词认读非常好,相信同学们课文也一定读的很棒,我们叫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
三、 理清层次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读文
(大家把课文读的这么流利,说明同学们课前预习很充分,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2、学生汇报(两次。第一次看到茂盛的大榕树,却看不见一只鸟: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3、划分段落
找出第一次去和第二次去的段落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重点段各为一大段,其余的前面为一大段,后面的为一段,那么课文可以分为4大段,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这几大段写了什么?
4、小结方法
理清结构可以先把重点内容提取出来,再看其他内容可以怎样归并,这样可以很轻松地理清作者的思路,这种方法叫“提取重点段”。
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我们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同学们能不能看着大屏幕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 理解感悟榕树的奇特美
(我们知道作者和朋友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了美丽的榕树以及纷飞的群鸟。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看那一株不平凡的大榕树吧!)
1、把描写大榕树的句段找出来,读一读,好好体会榕树给你什么感受?可以同桌间互相读,谈体会。
2、学生自学交流,教师指导
3、汇报交流
(1)大:
A、“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①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榕树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②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本来的,实际的 。
真 清楚,明白。
确确实实。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B、“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C、“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16亩地。) 课下大家丈量了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教室?
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生命力旺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A、“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不留一点儿缝隙,说明树叶多。重点体会“堆”。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B、“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
4、因为是黄昏时分,所以鸟儿栖息了,而且大榕树树大枝叶稠密,作者没有见到鸟,有些失望。但他却被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深深地迷住了,作者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
6、小结写作方法。
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作者从榕树的大,以及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样的描写静态描写。我们通过这部分课文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静态图。
五、 课后作业
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小鸟。第二天清早,作者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想)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鸟的天堂》这一课,通过学习我们要完成这些学习任务。课件出示——课时目标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感悟群鸟纷飞的景象
点击课件——百鸟纷飞图。
作者第二天又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他看到了什么呢?(鸟)同学们快来根据自学读读课文的10-13自然段吧。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什么景象?
2、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一画,再与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3、学生自读课文,互相交流。
4、汇报交流:把你最有感受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①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多。
②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花的,黑的 ”看出颜色多,“有的?有的”可以看出的鸟的姿态很多。
③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解释和体会什么是应接不暇?说明鸟多,看不过来。(看清楚了??,又错过了??这真令作者的眼睛应接不暇啊!)
④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那歌声真好听!
兴奋的叫说明鸟很快乐。6、“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就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
5、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录像中的大榕树鸟儿那么多,那么热闹的景象。
6、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受?
7、指导朗读。
a,读好的,老师马上说:老师感觉到你刚才这里的短句子读得特别好,像跳舞似的,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b.读不好的,老师说:老师觉得这句子写得很特别,你看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的短句组成,你想想怎么读才能读出韵味来。
c,师读后,师点评:
对呀,大大小小,各种颜色,还用了四个短句子就写出来了,读起来多有节奏感啊,就像刚才同学说的像跳舞似的。好,现在你能读好了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的。
d.13小节呢?你能读出“应接不暇”吗?好,试试看。
三、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人教版 篇三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作者描写大榕树和群鸟欢跃的有关内容。
2、能体会文中重点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二、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描写大榕树和群鸟欢跃的景象,体会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教具准备:投影片、录像、挂图。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学生发言,只要知道“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大榕树就行。)
2、介绍广东省新会县天马河畔的大榕树,引出“鸟的天堂”,板书课题。
3、读课题,巴金爷爷笔下的“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儿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轮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2、巴金爷爷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每次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去的?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让两名同学分别读第一次、第二次去“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2、按时间,课文分为几段?
四、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过渡:作者喜欢“鸟的天堂”吗?你喜欢吗?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
要求:把你最喜欢的部分用笔画出来,好好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榕树大、茂盛、充满活力
提问:远看大榕树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大、茂盛)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近看大榕树又是怎样的呢?
3、学习7、8两小节
①利用挂图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看谁描述最精彩。 ②对照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图上内容的,找出文中学得最好的词句,说说写得好的理由,用什么语气读最合适。
(从“那么多”、“一簇”、“堆”、“不留一点缝隙”等词语中体会树叶多而密,从“翠绿”、“照耀”、“新的生命”、“颤动”等词语中体会大榕树充满活力的样子。)
4、作者看到这充满活力的大榕树,心头有千言万语要表达,可他只写下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一简短的句子,如果他要说,会说什么?请用“大榕树啊”的形式表达。
让我们再一次带着喜爱之情,深情地赞美大榕树,通读第8小节。
5、学习课文第三段
①边看录像边听朗读12、13小节,作者看到了什么场面?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抓住“热闹”,体会鸟儿的多,颜色不同,大小不一,姿态各异。
②教师简介:在这棵榕树上大约生活着10多万只鸟,光鹤类就多达七、八万
只,而在课文中作者既没有一个“多”字,也没有列举一个具体数字,就使我们感到这里的鸟的确很多。
这里的鸟真多,它们生活得很快活,有的( ),有的( ),有的( ),
可以让学生按书上说,还可以自己想象说。
③鸟儿们一大早起来,除了觅食,它们还想干什么?(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大
自然的美丽等)
6、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应接不暇”,体会作者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学习第四段
屏显文字: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思考:看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分组讨论一下提出的问题,(着重解决两个“鸟
的天堂”不同的理解,指名读,齐读)
8、讨论:这茂盛的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呢?(榕树茂盛,环境幽静,农民
保护等)
五、积累资料,课外延伸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7、8两小节。
4.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篇四
1.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读准“应、兴、禁、涨、泊”等多音字的字音;能主动积累文中描写榕树大和鸟多的词语。
2、理解课文词句,尝试学习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写话。
3、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美,从而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一静一动的对比描写来突出主题“鸟的天堂”。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的含义。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
2、齐读课文,说说巴金爷爷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说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呢?巴金爷爷来到榕树下,目的是什么?他看见小鸟了吗?他什么时候才真正看见了小鸟?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二、继续研读课文
(一)第二次: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1、默读课文,找出概括鸟的天堂起初场面的词。(静寂)
“静寂”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安静的词吗?
2、小鸟出来了,鸟的天堂马上变得热闹起来。板书:静寂
热闹
3、小组用喜欢的方式读第10、11小节,找找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到很热闹?(感受:鸟多而美丽、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通过排比,写出了不同大小、羽色、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
理解:“应接不暇”——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4、开始的“静寂”怎会变得如此热闹?再读第10小节,完成填空(1)完成填空,读一读。
(2)指导朗读,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读得紧凑些。(3)想想带点的词语之间有什么关系?(表示先后顺序)
(4)还可以在叙述什么事情的时候用上这些词语?试着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进行说话、写话的练习。
5、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如果你也在那里,你会想些什么?
请男生读第10小节。
6、“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兴奋地叫着,那声音真好听。”你觉得它在叫些什么呢?
请女生读第11小节。
(二)总结全文
1、我们跟着巴金爷爷先后两次欣赏了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致,当他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留恋)让我们用留恋的语气读最后一节。
2、巴金爷爷终于看到了数不清的小鸟,最后他由衷地发出了感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通过学习,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第一次: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次: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时间不同])
3、是啊,对于小鸟们来说,这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真是名不虚传。
4、两次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欣赏了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领略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你认为哪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说说你的理由。
三、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7节或第10、11节。
2、做小导游介绍鸟的天堂。
课后习题
四、拓展作业
1、在不同的时间或天气里,观察同一个地方,找出有什么不同,再写成一段话。
2、作业:(1)抄写词语。
5.金岳霖先生教案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绘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抓住外貌、言语、举止、所作所为等细节描写,学会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2、体验文中大量的“闲笔”,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加深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情感与价值观:
1、感受金岳霖先生天真、率真、真诚的品格,体会汪曾祺先生对金岳霖先生和西南联大教授的崇敬之情和怀念之情。
2、感受西南联大宽容个性、思想自由,学术气氛浓厚的校风、学风。
教学重点
1、通过抓住外貌、言语、举止、所作所为等细节描写,并对其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会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感受金岳霖先生天真、率真、真诚的品格,体会汪曾祺先生对金岳霖先生和西南联大教授的崇敬之情和怀念之情。
2、感受西南联大宽容个性、思想自由,学术气氛浓厚的校风、学风。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位教授他智商绝不低于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位,而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有时他居然会把自己的名字忘记有一回他给陶孟和打电话,陶家的佣人问:“您哪位?”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忘记了,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行了。”但那个人说不行,他便又请求了两三次,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谁想王喜也说不知道。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别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我听见人家都叫你金博士。”“阿弥陀佛,原来自己姓金!”多么有趣的一位教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有趣的教授。(板书课题:金岳霖先生)
金岳霖先生简介(金岳霖(1895-1984),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4年考取官费留学生。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1年到英国学习。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他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创立了清华大学哲学系。)
如此以为满腹学问的大学者却在打电话的时候突然就忘记了自己的名字,我们不禁好奇地想问金岳霖先生是怎样有趣的一个人呢?今天让我们一同随着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的汪曾祺去看看金岳霖先生的有趣表现在哪里?
二、整体感知
(一)、快速浏览全文,在文中,汪曾祺写了金岳霖先生哪些“有趣” 的事?
1、样子古怪:呢帽、姿态、眼镜、黄夹克
2、问答幽默:提问、回应方式
3、对专业独特见解
4、对话式的教学方式
5、行为举止古怪:抓跳蚤、斗鸡、比水果大小
(二)、讲了金岳霖先生这么多“有趣”的事,从整篇文章看,你觉得金岳霖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
明确:天真:古怪的样子
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
同教授孩子比水果大小
坐三轮车“接触社会”
率真:别出心裁的提问方式
幽默的答问
对话式的教学
讲座时抓跳蚤
追问:有人说:金岳霖抓跳蚤的动作体现了魏晋名士扪虱而谈的风度,你认同么? 明确:学生各抒己见
真诚:林徽因死后,他还为她过生日。
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
明确: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文段: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金岳霖先生本性率真、坦诚、善良与正直,珍视朋友。他一生未娶,用一颗纯净的心,爱着一代才女林徽因。他爱得坦荡,与林徽因和梁思成是好友,好邻居。金岳霖先生那颗真纯爱着的心,值得人们敬重,梁家的后人都以尊父之礼待他,亲切的称“金爸”。
“有一年”,这一年是什么时候?正是金先生去世的那一年——1984年,他九十岁,那一年,距离林徽因去世,已经整整二十九年。望着白发苍苍的他,在座的所有人都红了眼眶。这就是这份情感的厚度、纯度和重度。全都系在简单的话语上——“今天是徽因的生日”。总结:通过学生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率真、真诚的金岳霖,生活上不拘小节,学术上满腹经纶,重情重义,为人有趣。
汪曾祺在《金岳霖先生》中说“金岳霖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提到“金岳霖先生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心机,少世俗”。
青年批评家王晓渔谈到“金岳霖先生是一个‘顽童哲学家’,不管在别人的回忆文章还是他自己的回忆录里,他都是一个‘天真汉’的形象”。
三、鉴别赏析
(一)金岳霖先生并非是唯一的一位有趣的教授,“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文章当中还写了哪些有趣的教授?(闻一多、朱自清)
(二)文题是《金岳霖先生》,但作者为什么还用许多的笔墨来描写其他的教授?能否删去?
明确:金先生不另类,西南联大对教师的仪表要求其实是很宽松的,当时正是国难时期,物质条件相对困难;更主要的是西南联大的宽松氛围不只体现在衣着仪表上,学术研究与争
鸣是很正常的事,对教师的个性也是持很大的包容性的。西南联大具有宽容个性、思想自由,学术气氛浓厚的校风、学风。有了这样的背景,这些学者们才个性张扬,才很立体化。西南联大也培养了很多杰出人物: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朱光亚
作者有“抛砖引玉”的意图,金岳霖先生是西南联大教授这个群体中的一个缩影,他身上折射出了诸多在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共同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所以汪曾祺提到“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写”、“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写写”。
四、小结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金岳霖先生的至纯至真、至诚至真正是西南联大教授的一个缩影。当日军的铁蹄践踏疆土,学术的种子仍在重压下悄然崛起,西南联大文人学者的铮铮傲骨,在贫穷困窘中闪射的精神,感动着至诚至真的汪曾祺。随着时光的沉淀,留在心中的是西南联大文人学者身上天真、率真、真诚、求真的精神,这就是汪曾祺想着力表现的吧!
五、板书设计
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
样子古怪:呢帽、姿态、眼镜、黄夹克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
问答幽默:
对专业独特见解
对话式的教学方式
6.藤野先生公开课教案设计 篇六
一. 情景设疑
春有春花,夏有夏花,人有心灵之花。有一朵不败之花开在
鲁迅的心里,即藤野之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藤野先生的回忆散文《藤野先生》
二. 展示目标
1 .掌握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 了解爱国主义精神。
三.自主学习
1.文章第37段中“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具体表现在哪些行动上?
2. 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先读6—10段,找出有关藤野的描写;找出具体写与藤野交
往的几件事,完成练习:
“先生,您-------行为(语言)让我感受到您--------品质(性
格)。”
3. 藤野最后决定离开仙台,离开之前与藤野告别。(读32—35段)
找出描写藤野的神态言行的`语句,体会鲁迅对藤野的感情。
4. 文章题目“藤野先生”,但有许多笔墨写了其他内容,这些内容与藤野有关吗?
5. 文章写藤野与爱国是否冲突,二者有无焦点?
四.交流探究
1.珍藏讲义;悬挂照片;多写文章。
2. 先生,您-添改讲义行为(语言)让我感受到您工作认真负责、
没有民族偏见、教学认真品质(性格)。
3. 神态:脸色悲哀凄然。
语言:“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行为:赠照片、题字、叮嘱、寄照片、通信。
写法小结:
写人可以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人物形象,可以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语言行动等展现人物性格。
4. 头顶盘辫子、赏樱花、日暮里、水户、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从这些事件都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5. 不冲突。因爱国而学医,因学医而见藤野,因爱国而弃医,因弃医而别藤野。
五.拓展延伸
时隔二十年,仍能“时时记起他”。足见藤野对他人生的影响之大,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会长久地照耀着人们,给人以精神力量。
假如鲁迅与阔别二十年后的藤野再次重逢,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藤野说。合理想象对藤野说一段话,表露心迹。
六.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文章,学生学会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
的写法,领会了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文章以与藤野相识、交往、相别、怀念为明线,以爱国情感为暗线,叙事抒情,回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亲切关怀,严格教诲,赞扬他的正直热忱,严谨治学,博大胸怀,抒发怀念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历程,表现了不忘师恩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藤野先生
一. 情景设疑
春有春花,夏有夏花,人有心灵之花。有一朵不败之花开在
鲁迅的心里,即藤野之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藤野先生的回忆散文《藤野先生》
二. 展示目标
1 .掌握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 了解爱国主义精神。
三.自主学习
1.文章第37段中“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具体表现在哪些行动上?
2. 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先读6—10段,找出有关藤野的描写;找出具体写与藤野交
往的几件事,完成练习:
“先生,您-------行为(语言)让我感受到您--------品质(性
格)。”
3. 藤野最后决定离开仙台,离开之前与藤野告别。(读32—35段)
找出描写藤野的神态言行的语句,体会鲁迅对藤野的感情。
4. 文章题目“藤野先生”,但有许多笔墨写了其他内容,这些内容与藤野有关吗?
5. 文章写藤野与爱国是否冲突,二者有无焦点?
四.交流探究
1.珍藏讲义;悬挂照片;多写文章。
2. 先生,您-添改讲义行为(语言)让我感受到您工作认真负责、
没有民族偏见、教学认真品质(性格)。
3. 神态:脸色悲哀凄然。
语言:“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行为:赠照片、题字、叮嘱、寄照片、通信。
写法小结:
写人可以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人物形象,可以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语言行动等展现人物性格。
4. 头顶盘辫子、赏樱花、日暮里、水户、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从这些事件都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5. 不冲突。因爱国而学医,因学医而见藤野,因爱国而弃医,因弃医而别藤野。
五.拓展延伸
时隔二十年,仍能“时时记起他”。足见藤野对他人生的影响之大,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会长久地照耀着人们,给人以精神力量。
假如鲁迅与阔别二十年后的藤野再次重逢,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藤野说。合理想象对藤野说一段话,表露心迹。
六.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文章,学生学会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
的写法,领会了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文章以与藤野相识、交往、相别、怀念为明线,以爱国情感为暗线,叙事抒情,回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亲切关怀,严格教诲,赞扬他的正直热忱,严谨治学,博大胸怀,抒发怀念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历程,表现了不忘师恩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7.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篇七
1.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想画面,感受对孩子们的爱。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是那么幽默风趣、关心他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内心充满对劳动人民的爱。
2.当小周晔想到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关怀了,怎能不万分悲痛呢!(出示)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学生齐读这句话。)
3.站在伯父的灵柩前,小周晔可能会想起些什么呢?(学生想象)
--学生可能会说小周晔会想起伯父送给她《表》《小约翰》等书籍这一细节。
教师接:《表》是苏联作家写的儿童小说,《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的童话,这两本书以及其他一些儿童读物,都是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的,他时刻想着“帮帮孩子”“救救孩子”“能为孩子做点什么”。他把爱给予了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孩子。
--孩子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老人了,怎能不伤心落泪呢?
(二)学习“救护车夫”部分。
1.除了孩子,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过鲁迅先生的爱?请自己读读后面两个小故事,把最能够拨动你心弦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学生读课文,边读边画)
2.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学生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这段。
3.说说各自的体会。
4.这段文字读一两遍显然是不够的,请你再细细地读读,一边读一边看看文中的插图,先生的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生自读后交流)
若有孩子提到“半跪”,先让其说说体会,然后引导咀嚼“半跪”:怎么样的跪才是半跪?你能做一个动作吗?你这样半跪着,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画面中半跪着的正是鲁迅先生,请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鲁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夹着、一点一点地洗着、轻轻地敷着、一圈一圈地包扎着……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在这凄风冷雨中,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久、很久……
老师在想呀,在那个凄冷的傍晚,难道发现这位受伤的车夫的就只有鲁迅先生他们吗?
但是他们都……(行色匆匆,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归心似箭)
而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着救护这位车夫。这一个像电影中特写镜头的“半跪”,印证了先生的一颗怎样的心?(怜爱心、同情心、亲切心……一个字,印证了“爱”)
请你带着自己独特而真实的感受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5.刚才,这位同学是从鲁迅给予车夫的救护中体会到这份爱的,这个故事确实非常打动我们。如果请你把目光投向小周晔,还有使你的心弦为之轻轻一颤的地方吗?请把它读出来吧!
(当学生读到“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变得那么严肃……”)这段时:(出示)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6.先让学生说说体会,然后引导咀嚼两个“清清楚楚”:
这里连用了两个“清清楚楚”,小周晔当时“清清楚楚”的是什么?(伯父的面庞)
还记得上节课,在“趣谈《水浒》”“笑谈碰壁”中,鲁迅先生是如坐春风、谈笑风生,现在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了呢?(学生谈感受)此刻,鲁迅先生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生:从他的叹声中,我想象鲁迅先生可能想:唉,我这一辈子还没有完成我的事业。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生:他想,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个黑暗的社会推翻呢?
生:他想,我们老一辈没有推翻旧社会,一定要教育下一代,把革命进行到底。
生:他想,我们决不能再让下一代过这种痛苦生活了。
生:他想,这个社会太黑暗了,下一代将来一定要推翻这个腐败无能的政府。
生:他想,我已经老了,希望寄托在这些娃娃身上,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7.请拿起你的笔,把先生想到的写下来。(学生练笔后交流)
有了这样的体会,你再想想,当小周晔长大成人之后,直到现在,她“清清楚楚”的,难道还仅仅是伯父的面庞吗?她“清清楚楚”的还有什么?(她“清清楚楚”的是伯父的那颗爱心、痛心……)
--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话,你的感觉肯定跟刚才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指名读、齐读)
8.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动容的鲁迅先生走了,从此以后,劳苦人民再也得不到他的爱了,怎能不让人落泪呢?在前来吊唁的人群中,出现了那位似曾相识的饱经风霜的面庞,他或许就是鲁迅救助过的那位车夫,或许跟鲁迅根本就不相识,只见一位:(出示)
(三)学习“关心女佣”部分。
1.在“关心女佣”中,同样有拨动你心弦的句子,谁来读?(指名读阿三说的一段话)
生:(读)周先生病得那么厉害,还经常三更半夜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可是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
2.显然,女佣是在回味先生在世的时候,给予她的关怀,师:从阿三的这段话里,又一次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呢?
生(齐):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感谢周晔,他为我们记下了这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2.现在,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你想呀,对于鲁迅先生的逝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流泪呢?(学生说体会)
正如周晔在课文最后所写的……(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师(指板书):正因为鲁迅先生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才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现在,谁能造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出自己对这课的理解?
如:因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因为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因为鲁迅先生为了劳动人民的幸福而经常“碰壁”,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因为鲁迅先生经常帮助下层劳动人民,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学了这课,你知道了鲁迅先生的一些事,还想不想知道更多的关于鲁迅先生的事呢?那么我向同学们介绍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少年鲁迅的故事》。大家在课外读了,就能更多地了解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课。
8.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篇八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以故事的形式引领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世界,让他们体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先生来到了我们的童话乐园里,他是谁呢?
二、观察图片:
1.请你们睁大眼睛仔细看看,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
2.你觉得他看上去是一位怎样的先生?这位先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胡萝卜先生。这位先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胡萝卜先生。我们一起和他打声招呼吧。我们的故事开始了。
三、共读故事,随机设疑:
(一)板块一
1.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地拿着一片果酱面包就上街去了。当长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就飞快地——长了起来。他一步一步往前走,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
2.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聪明的你大胆猜猜。小朋友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我们来看看书中的故事吧。
(二)板块二
1.一个男孩站在街口放风筝。因为风筝的线太短,他的风筝只能飞过屋顶。
2.当胡萝卜先生经过的时候,男孩看见了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我 可以用它来做放风筝的长线了。”男孩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用来放风筝。
3.当他走过鸟太太的树下,鸟太太正为找不到绳子晾宝宝的尿布而发愁呢!这时鸟太太最希望的就是什么?(能有根长绳子,系在两棵树之间)。
当鸟太太看见胡萝卜先生风里飘动的长胡子,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预设:
当鸟太太看见胡萝卜先生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可以用它来晾宝宝的尿布呀。”那位鸟太太来高兴地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鸟太太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晾起了一长串鸟宝宝的尿布。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干净舒适的尿布了。
四,续写故事,编写童话
1.请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续写故事一:
鼹鼠老师带着学生过马路,他们挨着个,但不是前面的撞了后面的,就是后面的踩了前面的,可真难走啊!这时,鼹鼠老师看见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突然有了好主意。聪明的鼹鼠老师想到了什么?她剪下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让每个小鼹鼠都拉住这段胡子,自己牵着胡子走在最前面。这样,小鼹鼠顺利地过了马路。
续写故事二:
当鸭子先生对掉落在地上的书正发愁时,看见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他说:“这下我总算找到捆书的绳子了。”鸭子先生剪下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把书捆成两包,然后,拎着书一摇一摆地走了。
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飘在后面,不知不觉被许多人剪下,派上了许多用处。仔细观察这副图,你能找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在哪吗?看谁发现得最多,还要试着像前面一样给他们编编故事。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3.情境故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老师请四位。老师先给四位故事大王提个要求,你可以大胆地编,但是别人已经讲过的地方不能重复。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当旁白,还要注意认真地听。
继续续编故事:
胡萝卜先生想为自己配一副近视眼镜,就走进白菜小姐开的眼镜店。配完眼镜,白菜小姐说:“如果你用长胡子做绳子,把眼镜系住,就不怕找不到眼镜了。”白菜小姐说这些话的时候,用一根长胡子系住了眼镜。当胡萝卜先生的眼镜不小心从鼻梁上滑落下来的时候,他的胡子系住了眼镜。胡萝卜先生说:“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
五、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1.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样?
2.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谁来当胡萝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指读——齐读。
3.设疑感悟: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可是,胡萝卜先生是那么喜欢自己的胡子,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胡子被别人用掉的时候,他会生气吗?为什么?想一想。
小结:我明白了,胡萝卜先生不会生气还会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快乐。可是假如有一天,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来越少了,甚至用光了,没有了,他还会快乐吗?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都能感觉胡萝卜先生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
4.给故事取题目:故事讲完了,可是我们还不知道故事的题目呢,你想给这个故事取什么题目?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故事的作者是王一梅阿姨。
六、创编故事,绘写结合: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帮助了那么多人,让那么多人快乐。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样神奇的故事呢?用你的画笔画下来并写一写你的故事吧。
9.珍珠鸟的优秀教案设计 篇九
2、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品味语言,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思考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难点:文章中融注喜爱之情的描写笔法和蕴涵的深刻哲理。
设计思路
冯骥才的《 珍珠鸟》是一篇充满浓郁诗情和深刻哲理的散文,它通过对人鸟之间相亲相爱的奇特画面的细腻描写,唱响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和信赖的颂歌。设计用故事导入,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为本节课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础,同时又暗示了课文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朗读全文,理清课文内容,感知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情感。研读课文精彩部分,重在品析课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在品析中受到美的熏陶,领悟其中深刻的哲理。再结合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拓展延伸,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最后以一篇震撼人心的《咬舌自尽的狗》结束授课,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首先给大家讲三个故事
四川省成都市发生过这样一件离奇的事:一位叫申庭美的96岁的老人,他留下遗嘱,等他去世后将他的5000元的遗产留给一条和他相依相伴12年的小狗欢欢――申培欢(他给小狗取的名,他把小狗当作他的另外一个儿子)
第二个故事:辽宁省宽甸县军民村有一位叫黄丽杰的妇女,五年前(1999年)她用准备买蔬菜种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块钱救下了一只差点成为人口中食的受伤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伤,大雁不愿离开他们,就呆在了他们家里。他们给它取了个名――雁宝(自己的儿子叫忠宝),还买来大白鹅和它做伴。从此雁宝成了他们家庭的正式成员,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鹅日久生情,生下了许多小雁。黄丽杰一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雁专业户。
第三个故事:北京有一位老太太,她收养了100只流浪猫,从此这些猫咪有了温暖的家,不再风餐露宿;老太太也因为有了这些猫咪做伴而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生活充实而愉快。
师: 大家听了这些故事有什么感触?
生:动物也有情!
生:善待动物,终有好报!
生:人和动物也能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生:我们要保护动物!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和谐、相融、灵性,情动人与动物之间!这三个离奇而又真实的故事让我们不由得惊叹感动:原来人和动物是可以这么和睦相处的啊!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名篇《珍珠鸟》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和动物和谐温馨的画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
师:我们还是请向媛媛同学来朗读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用心听,然后说说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读略)
生:讲“我”养了一只珍珠鸟,“我”非常喜欢的故事。
师:不是很准确具体,谁来补充?
生:讲朋友送了一对珍珠鸟给“我”,后来这对珍珠鸟有了雏儿,“我”喂养他们的经过,生:应该是“我”喂养了一对珍珠鸟,他们有了雏儿。这只雏儿对“我”由害怕到熟悉到亲近的过程。
师:是的,文中有三只鸟,课文着重写了雏儿由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你们喜欢这只雏儿这小珍珠鸟吗?
生:(齐)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这只小珍珠鸟,它确实是只非常可爱的小鸟。现在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体现小鸟可爱的句子,试着品味一下这些句子是从哪些方面写小珍珠鸟的可爱的?(生读书勾画)
生:我找的是第8自然段,“起先……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这段用了“飞”、“落”、“站”、“啄”、“撞”、“逃”这些动词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调皮的特点。
师;噢!动作轻盈,活泼又有点儿胆小。
生:我找的是第7 自然段,写小珍珠鸟外形很漂亮,长得又胖乎乎的,显得很可爱。
生:我找的是这句:“它先是离我较远,……发出‘嚓嚓’响。”这段是从小鸟的动作、神态写小鸟可爱。
师:这是小珍珠鸟和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吧。你看它像个娇憨顽皮的小孩儿,居然懂得看人的脸色行事,聪明的鸟!
生:还有第14自然段,小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像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子,玩累了,就趴在我肩上睡了,一点儿也不害怕!
生:“却是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我觉得写得很好看!
师;对!万绿丛中一点红,清新美丽!
生:“忽然有一个更大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我觉得这句中的“探”字用得好,写出了珍珠鸟的胆小,它在试探有没有危险。
生:还有第13自然段也是写它的动作。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准,分析得也不错!作者正是从小珍珠鸟的外形、动作、神态来展示它的可爱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板书:外形、动作、神态)现在我们一起带着我们的喜爱之情把这几段读一遍。(生读7——14)
师:鸟是一种非常怕人的动物,或许是我们人类对他们伤害太多吧,鸟在我们面前是心存戒备的。可我们在文中看到的却不是惊弓之鸟,而是一只快乐、自由自在的小鸟,它是那样的淘气、放肆,丝毫没有顾忌,这些都因为谁的缘故?
生:我(作者)。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写“我”举动的语句,看看“我”为小鸟都做了些什么?
生:“我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我为小鸟建了个绿色的家园。
生:“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我呢,决不掀开……惊动它们”
生:“我不动声色地”“我用手摸一摸它细腻的绒毛”
生:“我手中的笔停了,生怕惊跑了它”……
师:那从这些举动中,你们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生:爱鸟的人!
生:具有母爱。
生: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人!
师:哦!这怎么讲?
生:他关心鸟,照顾鸟,没有向鸟要求什么。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富有爱心!
生:是个细心的人!
师:是啊,“我”是个有爱心的人,所以才能这么细心地、耐心地照料珍珠鸟,尊重它们的生存空间,给它们提供宽松、自由的活动场所,不惊扰它的活动,甚至宽容它的淘气捣蛋。就像许多宠爱孩子的爸爸妈妈迁就他们调皮的孩子一样。所以小鸟才这样胆大妄为地到处蹦跳,才可以这样放心大胆地睡觉。(板书:爱心、宽容、尊重)
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时,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触?你们是否读懂了作者的心声?
生:信赖,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
师:爱心、宽容、尊重,是通向信赖的桥梁!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有了它们,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相互信赖!我想这就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心声。(齐读此句)
师:我想同学们都有养动物的经历吧,你们是怎样对待你们养的动物的?说来听听!
生:我家养了一只波斯猫,很可爱,我好喜欢它。
生:我曾经养了一条狗,我也很喜欢它,冬天我用旧衣服给它作窝;夏天我把它带到河里洗澡。它也很喜欢我,每天放学后,它都会在路上接我,它很听话的。可惜它后来得病死了。
生:我对我家的狗是又喜欢又不喜欢。当我高兴的时候,我会给它好吃的,逗它玩;当我心情不好时,我就踢它,把它赶得远远的。
师:我想覃聪同学的做法代表了许多人对动物的态度吧。我们对待自己的宠物,一般是凭自己的心情。心情不错,就把它抱在怀里逗弄;心情很坏时,看见它就心烦。
生:我不怎么喜欢猫狗的。我觉得它们很脏。我家里曾养过一只猫,它下了一窝儿,它们到处乱跑,后来身上就长了跳蚤,搞得我们身上床上也有了跳蚤。我妈一气之下,把他们全扔了。
生:我家里的那只小狗也蛮讨嫌的,它喜欢乱咬东西。我们的鞋子和袜子经常不见。可我妹妹喜欢它。
师: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女主人对忠诚家犬痛下杀手 义犬放弃反抗含泪亡》,一名叫晓芳的女子为了维护新居的整洁,狠毒地杀死了共同相处了7年的爱犬,她用绳子绕在“黑虎”脖颈间、蒙住它的眼睛,任凭“黑虎”泪水横流,让四位雇来的大汉勒死它。丈夫得知“黑虎”的遭遇后,提出了离婚,一向很听话的儿子也整日报以敌视的眼光。晓芳女士想不通,对于其丈夫来说,难道她没有一只狗重要吗?你想得通吗?大家也来讨论讨论。
生: 她丈夫肯定认为她是个心肠狠毒的女人!
生:她儿子也肯定这样认为。
生:她丈夫可能觉得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很危险。
师:其实,这并非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看待生命的问题。动物也有生命。生活中,像晓芳女士这类视“万物为刍狗”、轻贱生命,不懂得敬畏生命的人还很多。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一直以自然界的主宰者自居,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XX,任意残害着其他生灵的生命,或丢或打或杀或买或吃……去年的非典不正是人类荼毒生灵带来的恶果吗?如果人们能够树立起健全的生命意识,对动物多一点人道关怀,那么地球上就会少一些杀戮多一些互爱,人类自身将有更美丽的发展。我希望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能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不仅在人与人之间,还在人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信赖的桥梁,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人情味。
【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巴金的作品10-31
《藤野先生》文章读后感怎么写08-25
三年级下册教案(七)《3东郭先生和狼 教案教学设计09-12
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0-25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08-20
第四章巴金09-13
精选巴金经典语录10-31
巴金寒夜读后感06-18
巴金一个车夫读书笔记11-03
书湖阴先生壁的优秀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