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渠县教育之我见(共19篇)
1.振兴渠县教育之我见 篇一
振兴渠县教育,我们该怎么办?
——六年级一班 王佳佳 李煜莹
——指导老师:胡肃鹏
甲:尊敬的老师们!
乙:亲爱的同学们!
齐:大家好!
甲:我是来自六年级一班的王佳佳。
乙:我是来自六年级一班的李煜莹。
齐:我们演讲的题目是:振兴渠县教育,我们该怎么办?
甲:渠县——我的家乡,賨(cóng)人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我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
乙:渠县——我的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有着如“三汇彩亭”这样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齐:我们都深爱着这里的一切!
甲:在这振兴渠县教育的时刻,作为渠县三汇镇二小里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生,就如大海中的一滴水微不足道。我能为渠县教育做点什么呢?
乙:在这振兴渠县教育的时刻,作为渠县三汇镇上一个平凡家庭的孩子,就像白天里的一缕阳光不足为奇。我能为渠县教育做点什么呢? 齐:我们决定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甲:我们要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并树立远大的理想。
乙: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
甲: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乙: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甲:炎黄子孙,中华儿女,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乙:“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要用这力量来为振兴渠县教育出一份力!甲:“知识就是财富”我们要用这财富来给渠县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齐:同学们!努力学习吧!
乙:我们不仅要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还应在生活中树立榜样,做一个文明礼仪的标兵。
甲:是的!我们要学会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帮助人的良好修养和美德。
乙:是的!我们要成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素质文明学生。
甲:在这尊师重教的文明社会里,我们要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关心老师,服从老师的科学管理。
乙:我们不仅要尊师爱校,而且要把尊师爱校落实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齐: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甲:谁不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就过去!
乙:“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不忘祖**亲承受的千灾百难,时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甲:南京大屠杀的阴影尚未散去,野田佳彦的购岛闹剧又在上演,我们应向全世界作出响亮的回答!
齐:钓鱼岛是中国的!
乙:作为朝气蓬勃的新一代,美好的未来由我们来掌握,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来相传,我们呼吁!
齐:抵制曰货刻不容缓!
甲:是啊!但现在这一切我们将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出来,那就是努力学习!
乙:让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甲:让我们的意志如钢铁一样坚韧,齐: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让家乡的锦绣山河更加绚丽多彩,让渠县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甲:我们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
乙: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甲: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
齐: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甲:这就是我作为一个三汇二小普普通通的一名小学生应该做的!乙:这也是我作为一个三汇镇上平凡家庭的一个孩子必须做的!甲:努力吧!
乙:加油吧!
齐:向上吧!少年们!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齐:谢谢大家!
2.振兴渠县教育之我见 篇二
一、需要什么心态
第一,要坚定信心,破除神秘感。此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没有明确提出过“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的整体概念,但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应该从关注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等基本问题入手。通过实现培养人的功能,最终促进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的达成,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实施“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教育规律的反映,是实现教育核心功能的体现。
从实践层面而言,过去在各地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有过零星的或一些不系统的实践和探索。
从这个角度讲,“三生教育”对我们来说是熟悉的,应破除神秘感。
第二,要科学对待,认真学习。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既能找到一些理论的依据,又能找到一些历史的渊源,这一点应当承认。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伟大事业,因为任何创新都有一定的基础。同时,更应看到,我省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事业的大背景下提出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三生教育”的。换句话说,我省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实施“三生教育”作为推进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来的。我省在充分认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的基础上,率先把实施“三生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提出来。特别是我省提出的“三生教育”的定义及其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定义,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国情省情,重新整合、加工、提炼、创新而提出来的,此前没有与其内涵和主要任务完全相同的提法。
此外,实施“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途径、主要方法、组织形式、考核办法、评价体系等,也有一定的创新性。
从这个层面讲,“三生教育”对我们来说又是崭新的,应科学对待,认真学习。
第三,要务实创新,提高执行力和创造力。实施“三生教育”首先要务实、抓实、落实、求实、真实,做到既积极推进,又扎扎实实;既营造良好氛围,又稳健发展。这就需要提高我们的执行力。实施“三生教育”,既是一项新的开创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开放性、包容性很强的事业。这就为我们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可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总之,我们必须把提高执行力和发挥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
二、确立哪些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所指的“人”主要包括五个层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其中,管理者是关键,教师是我们办学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家长是开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各界人士是有效教育的保障、补充、延伸和深化。
二是尊重为先的理念。要尊重我们的教师,尊重我们的家长,尊重社会各界人士,最根本的是要尊重我们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是服务为重的理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服务就没有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的同时,我们必须突出和强化服务为重的理念。
四是全面发展的理念。实施“三生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促进一切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主动、活泼、全面地发展。
五是和谐共进的理念。作为管理者,要确立与教师、学生一起成长的意识;作为教师,要强化与学生一道成才的观念;作为家长,要树立与孩子共同进步的思想;作为学生,从小要逐步培养自我和谐、我与他人及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识、能力及行为。
三、我们怎么去做
概括来说,实施“三生教育”,要围绕育人中心,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体现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要求,统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全员、全程、全方位地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调动理智、情感、行为、环境的力量,抓住教育、管理、服务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结合,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上着力,从生命、生存、生活等基本问题和成长、成人、成才等基本环节及做人、做事、做学问等基本内容入手,以此对学生的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予以真正的、适度的关注和关心、关爱。
3.情感教育之我见 篇三
1.真情
这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无论是课上的知识情感交流,还是课下的思想交流,教师都必须对学生一腔真情。情真才能感人,情真才能动人,任何虚情假意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一句贴心话、一个会意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安抚的动作,都可以是教师表达真情的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于生活物质方面,而应该是精神的、心理的,这样学生才会感到教师的心是诚的,情是真的,交流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对所有学生都应一视同仁,让每个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2.热情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个人只有对工作充满了热情,才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个教师也只有对教育工作充满了热情,才能把教学工作做好。而教师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势必会感染学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3.激情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生活对工作充满激情,时时刻刻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态。他能够挖掘出蕴藏在每篇课文中的情感,并引导大家去体会。这种激情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内在的、充满张力的,即应保持含蓄的有节制的奔放,决不能滥用,更不能夸张,张狂或嚣张。它应该像中国的太极拳一样,刚柔并济,阴阳协调,既能收得拢,又能放得开。教师应该是一副热心肠,一片冷静心。他的热心肠会感染学生,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进而师生交流达到默契和谐;他的冷静心会让他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他都会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确保上课时充满激情,以求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具备了真情、热情和激情,才可以保证教学工作是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的,才可以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导引学生向往健康向上的情感
人之初,性本善。先天的东西,如果后天不加以培养,也会慢慢泯灭。因此,这个时期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社会等场所,凭借教材、报刊、文学、影视、新闻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教师可利用描写祖国优美山川和叙述祖国悠久文明的文字,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带领学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可利用文学中描写亲情和友情的文字,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并珍惜亲情和友情。可利用影片,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培养他们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情感。利用“名人”的经历,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勇于探索,勤奋学习,超越自我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凡一切有情有感之文、之事都可为我所用。
2.煽情让学生产生向上的欲望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他会根据主观需要采取不同的态度。肯定态度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否定时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煽动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情绪低落时,要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情感,产生学习的热情;情绪过于高涨时,要适当压制,不要使之嚣张。
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才是利用教材中的有情有感之文,去煽动学生向往那些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情感,摒弃那些消极颓废的思想观念。教师还可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节日、时事、身边要事来煽动学生处于休眠期的情感,或强化某种情感。“九一八”“一二九”借助回忆历史,煽起爱国之情;利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煽起学生投身生活,勇于竞争的豪情,利用身边的先进人物的实际,煽起学生勤奋上进的热情。
3.帮助学生调节好情感
人的情感随时都会变化,而不同的情感会对学习、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良好的情感有利于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消极的情绪情感会使人萎靡不振。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让学生保持一份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学习。在学生对学习厌倦时,要引导他们“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当学生遇到挫折时,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现实,重新塑造自我;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要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当学生满足于目前成绩时,要告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当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要教育他们要持之以恒。
当然,学生健康的、持久的情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可急于求成,一定要耐心、细心地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的情商,对生活充满信心,不怨天尤人,懂得进取之时,那他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4.教育之我见 篇四
教育之我见
聊城二中徐文莹
我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光教会了学生学到多少知识,教的学生有多少考上名牌大学。而是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人的基础教育。诚实、善良、懂得珍惜、不忘根本,这都是一个人起码应该具备的美德。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我们得回到幼儿园》讲的是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回答“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时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我感触很深,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将是使我们终身受益的根本和基础。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或许我们教不出名牌的学生,但只要我们的学生学好、诚实、善良、高尚。不论他以后是否成功成名,但只要他成为一个于国、于家的好人,我就觉得我的教育是成功的。
5.教育问题之我见 篇五
关于教育治理方案要点,教师们听后普遍有一种看法,就是重点在对教师的管理上。大家认为,依据可能主要来源于部分学校领导所反映的“教师难管理”的问题。
其实,管理是一组矛盾: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教师难管理”,同时也说明另一问题:管理者在管理上,有令教师不满的地方。不妨反思一下,如果管理的思路正确、方式方法得当、主导思想公平合理、措施易于被接受,教师便不会抵触,也就不存在“难”字一说。
我在教育岗位已经二十多年,做一线教师近十年,当了十多年的中层管理人员,期间多次外出参观考察,也曾对我县教育现状做过对比思考,同时,也听到过许多同行对我县教育的反应,我认为,我们的教育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教育内部人情味淡漠。
教师收入不算太理想,要负担双方老人生活、疾病等生老病死等问题,要负担子女生活、升学等高昂的费用,工作、生活、精神压力都很重,这些后顾之忧,很少能得到来自单位领导的慰藉。在现有的严格的管理制度下,缺课要罚款,请假要扣钱,制度无情,人再无情,教师的心理上能不产生逆反吗?我曾听到过许多教师的诉怨,但我只能对他们寄予同情,我代表不了决策者。我们的教育界缺乏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层,其职能的本质是服务,对象不只是学生,也包括老师。如果把学校比作一驾车,驾车的是领导,这辆车的动力,一部分是学生,另一部分就是教师。只有调动好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教师“教”的积极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说学校做好了“教”“ 学”工作
二、教师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认可。
教师与其他人一样,心理上也追求尊重,他们的工作动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满足感。我们常常告诉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老师们教学的的“老师”是什么呢?那就是他们有了成绩时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如果领导不能予以充分肯定时,他们的成绩就会成为某些同事“玩笑”的把柄:“呦,XXX真积极,真能干。”“XXX快成模范了。”“下一次提拔优先考虑你。”等等。这样的话语听不上几次,他们的热情就会降下来,积极性便会收敛。
反之,如果领导对所有有所成就的教职工,都能及时予以肯定、认可,并不断在教师中强化这种肯定的气氛,教师便能不断的提高热情,那些有“落后”言论的人也会自动封口的。
这里不妨探究一下,我们是一个拥有130万人口的大县,有教师近两万名,又有多少领军人物呢?是我们的教师思想都落后吗?都不敬业吗?都不热爱教育事业吗?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到高中教育,在数学、语文、政治、外语、史地生音体美等十数个科目领域,难道都不能有我们自己的优秀分子吗?这就不禁要问:“我们培养的优秀教师在哪里?”在公办学校中,我们没法以“利”相待,难道还不能以礼相待吗?人都是有感情的,钱可以不到,心不能不到。
如果看黄金不是黄金,那黄金就是沙子;如果把沙子当黄金看,沙子也会闪光的。
培养我们自己的优秀代表,带动我们自己的队伍,要比听“外来的和尚念经”好得多。当然,这里不是反对请人传经,而是说我们的学校领导也应有慧眼、有胸怀,梳理我们自己的典型。请人如输血,树人就是造血。当我们的教师能亲眼看到身边的同事成为受人尊重的对象时,这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动力。
三、管理队伍中有不尽人意的成分。
我曾经参观考察过许多先进地区的先进单位,他们的管理干部大都是有学科带头人
担任。而我们的许多单位,一些管理人员相当程度上是不能胜任教学的人员充当的。这种现象不亚于外行管理内行。不能令人信服的管理,当让会产生不服从管理的效果。况且,优秀的人员不能走上管理岗位,起带动作用,这不仅遏制了他们本人的进取心,也会给同行带来负面的消极作用,他们会认为:“干得好有什么用?”
再有,改革开放、解放思想进行了这么多年,我们的一些教育干部头脑中的“斗争哲学”还没有被删除,科学的管理理念这一“系统”还没有植入他们的“硬盘”,所以也就缺乏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四、评比工作中存在不够公平、公正的现象。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来自许多单位的议论,说评优秀教师花多少钱,评职称花多少钱,提干花多少钱等等,甚至有的说连业务性很强的评优质课、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也得花钱,就好像每一次评比,都有人在搞“招投标”,谁投的多谁“中标”。
中国有句古话:“不患寡而患不公。”教师队伍是一个对各种现象认识都比较敏感的群体,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教师地位又没有提到社会的适当程度,许多教师自我感觉“从教不亚于终身监禁”,一旦他们的精神上再受到不公正的冲击,工作热情就会很容易垮掉的。
五、单位财务不够透明。
现行的义务教育经费收支制度,使得公办学校的开支受到极大程度的约束,尤其是针对教师福利方面,教师很难受益。
而实际上,作为单位的收入,较以前是有增无减。这些收入,虽然没有到教师个人头上,但大部分单位到年终决算时,账面上依然是“赤”字当头。这些钱哪里去了呢?只有账本知道。
这里做一个比较吧。假设公办的和私立各有一所初中,有300学生,如果不收住宿费,仅义务教育经费拨款要在18万左右。班级6个,教师人数公办的可能多一点,私立的少一些。正常所需花费应该相当,公办学校承担学生书籍费、作业文具试卷费等,而私立学校可以另行收费,但要发放所有教师工资。公办学校学年结束是赤字,而私立学校老板有钱赚。
再看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假如公办和私立两所学校学生都是3000人,按人均年学费1000元,都可以收到300万元,除了办公物品花费以外,都不承担学生任何费用,结果是私立学校发了全体教师工资和奖金以外,应该还能赚钱;那么公办学校呢?
这里只是推测,本人不清楚学校正常办公经费以外还有多少地方需要开资,也没有刻意要冤枉学校领导的意思。只是觉得,教师不能知道实情时,就一定会胡乱猜测的。为了不落嫌疑,那就应该透明一些。教师也是学校主人翁的组成部分。
总之,在学校的管理上,教师应该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信任,领导哄教师一事,教师就可能误学生一生。
6.幼儿理财教育之我见 篇六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和农村的居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令人堪忧的不良现象,人们开始考虑该何时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理财教育,该何时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幼儿理财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强调幼儿建构初步的数概念,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等,这正是幼儿理财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3~6,7岁幼儿有很多接触金钱的机会,如:逢年过节收到的压岁钱,家长给的零花钱,或是家长给的作为鼓励的钱等等。然而,幼儿能有几回能够自主管理这些原本属于自己的钱呢?很多家长会以担心孩子会乱花钱为由而收回孩子的大部分的钱,我想说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家长应该相信孩子能保管好这些钱,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开账户等方式让幼儿拥有本该属于自己的钱,如果家长有担心幼儿乱花钱的现象的话,建议家长和幼儿约法三章,告诉幼儿何时能动用自己的钱,通过沟通,告诉幼儿怎样把才能钱用到实处等,当然,家长也可以通过和老师的交流来帮助幼儿正确使用自己的钱。但是,如果仅仅通过使用别人给的钱来对幼儿进行理财教育是不够的,家长还应该教育幼儿如何挣钱,再行管理自己的钱。通过理财教育,让幼儿学会挣钱并自主支配自己的钱,可以帮助他们感觉到自己不依赖他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二,幼儿理财教育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1,可行性
3~6,7岁幼儿不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对数概念,数守恒。数量关系等有初步了解,这些为对幼儿进行理财教育提供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和认知上的理论依据。幼儿已经能初步理解他人的情感,能体会他人工作的辛苦,这为幼儿在理财教育中的道德情感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
2,局限性
由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发展水平都比较低,且自我为中心化很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这都或多或少的限制了我们对幼儿进行理财教育的方法。由于幼儿常常过高的对自我能力进行评估和评价,而家长也总是附会幼儿的观点,这可能会妨碍幼儿对自主理财的认知与操作。
三,培养幼儿正确的理财观念
有人认为过早的对幼儿进行理财教育,幼儿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其认知侧重在如何生“财”上从而产生副作用,容易让他们产生”金钱至上”的观点,将利益作为唯一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如:有的孩子雇同学做事情,有的孩子奢侈浪费乱花钱,社会上犯罪低龄化等,而他们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金钱,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对理财观念的认识。
家长应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弄明白“钱”的概念,教幼儿正确对待金钱,运用金钱,从对金钱的接触中感受,学会自尊,自力,自强,责任。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的注意培养幼儿的正确的理财观念。如:在游戏活动中,可以组织“逛超市”,“旅游团”“去银行”等游戏,通过货币流通的方式,为幼儿建立一种钱物交换,货币转换等初步的价值观念;在语言活动中,给幼儿讲述与金钱有关的故事或组织相关谈话,让幼儿在其中认识金钱的价值,告诉幼儿
金钱虽然宝贵,但应取值有道,不应过分沉迷于此,且金钱并非万能,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值得人们不断追求。
四,培养幼儿正确的消费观念
幼儿通常不懂钱的概念,且在花钱上常常随性而来,不知节制,没有计划,这也是家长们担忧的地方,他们担心把钱给孩子保管,他们会花无用处,家长所担忧的这些问题都是理财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议家长为幼儿准备一个储蓄罐,让幼儿有把自己的钱积累起来的愿望,通过储蓄,能让幼儿认识到钱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让孩子有保护自己的钱的冲动,这样,孩子在用钱的时候就不会那么不知节制了。另外,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设立账本,在孩子用钱之前请孩子列出所要买的东西,可能有人会问:孩子不会写字怎么办,这就要借助孩子以具体形象为主的记忆力了,可以请孩子把要买的东西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帮自己记账。这就可以免去家长为幼儿花钱时没有计划而产生的担忧了。
五,让幼儿理财教育回归生活
7.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 篇七
一、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社会通过包括舆论和教育在内的各种渠道,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年青一代的过程,也是学生在群体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由被动到主动地掌握这些规范并形成道德习惯的过程。教师要想更好地完成德育的任务,就应当了解这个过程并探索其中的心理规律,然后才有可能酌情采取较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前进。
1. 教师把社会道德规范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学生是否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师的教诲和要求,取决于许多因素,首先依赖于他们对教师的态度或已形成的态度定势。
2. 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行为,它总是由一定的是非善恶观念来支配的。少数学生做出一些不大符合道德要求的举动,可能是由于头脑中有错误的观念,我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学会用道德的观念调节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在品德培养中是很重要的。
3. 抗诱惑和道德意志力的培养。一个人有了道德认识能否引向行动,或者甚至有了道德信念和道德感能否支持按这种方向行动,还取决于他们能否抵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使道德动机在内心冲突中战胜其它非道德的动机、需要,以及是否具有毅力。
4. 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的养成。一个人不仅仅有向善的愿望与热情,甚至还有决心与毅力,但如果不善于分析具体情景后再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与方法,或不具有某些行为技能,有时也不能取得合乎道德要求的效果,甚至是反效果。
例如:结合5.12汶川大地震,开展“感恩”教育,通过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讲述少年英雄林浩同学的故事,他在大地剧烈颤动时,临危不惧,勇敢地冲进教室救出了被困同学,他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向灾区的小朋友们献出一份爱心,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帮助他们重返校园。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老师,随后齐唱《感恩的心》,通过此类活动,学生的思想品质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二、学校教育是主阵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及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中小学教师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把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
1.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
以往思想品德课的最大失误就是脱离学生的实际,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脱离学生群体的实际,空话多,成人化、理论化的东西多,这个必须改进。所以在进行新的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时,要特别强调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良文化传统教育及民主法制教育等。
新课程主张,教学要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不仅是对文化学科的要求,更是对思想品德课的要求。
2. 其它学科的教学要善于渗透德育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各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语文课是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美学思想教育学生。历史课通过对历史英雄人物和祖国灿烂文化的讲授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地理课是通过讲授祖国多娇的江山丰富的物质资源及耗用情况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数学教学,可以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对中外著名科学家感人事迹的讲授,培养学生爱科学及创新精神,并引导学生树立用科学为人类文明服务的崇高理想。教材中大量的事实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课教育,陶冶学生美的心灵,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价值观。
三、思想道德贵在实践
实践证明,要取得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教育方法必须得当。加强道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提高实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泛深入开展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注重寓教于乐,满足兴趣爱好,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实践活动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长,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具有时代特色。本着以人为本,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注重学生从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着眼,通过精心设计载体,丰富内容、拓宽渠道、增强活动吸引力和感染力来提高实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过去思想品德课教学收效甚微的一个原因是评价考试制度。在平时测验、考试时,特别注重文化课的考试,往往是一张考卷定终身,而思想品德课则被排除在考试之外。即使参加考试,也只是考基础理论。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基本不作为升学录取的因素,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教师、家长轻视思想品德教育,轻视参加社会实践。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中,这种现象正在改变,“新课程标准”规定“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将有力地促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道德行为,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
一是思想品德考评采取“操行分”的办法,从各个方面考核学生的表现,从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素质,激发他们热爱学习、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二是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如结合2008年的“奥运会”、“神七”飞天成功,更加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为国争光、勇于拼搏”的精神,使学生的品德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8.生命教育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生命教育 文化氛围 净化 绿色环境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引导个体了解、社会、实践和爱惜自己,尊重别人的价值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帮助孩子学习和了解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意义,从而珍惜生命与人生,尊重他人并自重,通过教育使孩子得到充分发展,做社会的有用之人。要做好生命教育,以本人之见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生命教育之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与子女的特殊关系及地位决定了家庭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家长的言传身教、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对孩子有直接或间接、公开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故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在现实生活中的家长往往忽视了这点,过分溺爱或过分忽视,总认为一切教育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平时也不注重自己的形象和处事原则。这样的家长又如何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孩子呢?可想而知,是将自己的孩子默化入歧途,不知不觉成了问题少年。因此,为了教育好孩子,呼吁我们的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在生儿的同时,就要有育儿的意识。在家长心中,要有个将自己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宏图。家长更要知道教育子女责任之重大,别只顾自己轻松、愉快而忽视了孩子的存在,或只顾赚钱而冷落了孩子的教育,其实孩子教育比赚钱更重要,智力投资更是重要,回报也是最可观的。
2.家长要尽力为孩子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努力激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望,教育孩子知道“要成长,必先求学”“要有成就,必先要有恒心和毅力”,引导孩子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去自愿学习,乐于学习。
3.家长要做好孩子的表率。家长首先要与人为善,诚恳踏实,宽宏大度,尊重别人,礼貌文明,自律自珍,艰苦朴素,热爱劳动,对生活充满兴趣。家长要主持公道,要有正义感,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立场要坚定,切不可指鹿为马、见风转舵,切实做好孩子的表率。
4.家长对孩子的生命教育要持之以恒,让孩子养成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做起,不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将恶习始终消灭在萌芽状态,教育孩子切实认识到恶习的弊端。
5.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世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条件;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和困难,“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基础。家长要引导孩子不怕失败,要以正常的心态面对失败和压力。
二、学校教育是孩子生命的重点
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学校教育的天职,也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工作。而当前学校教育只求教学质量和追求升学率,却忽视了素质、德育及生命教育。作为学校应该从三方面来抓学生教育:
1.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现在大多数学生思想道德很差,加强德育教育是当务之急,学校德育教育应从:爱国主义入手,爱国主义是生命教育的永恒主题,通过这个教育让孩子们爱国、爱民、爱世界、爱自己;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教育孩子们认识和理解十二观,即人生观、事业观、追求观、教育观、集体观、理念观、绩效观、精神观、人才观、作风观、为人观,教育学生做具有全面素质的人。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学校教育要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或不端正的思想,教育学生注重学习、注重上进、注重知识。
3.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各种知识教育,知识是进化灵魂的海洋,是充实心灵的力量,是认识世界关爱世界的源泉,知识越丰富思维越灵活,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会越开阔,从而就会减少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犯的错误。
三、社会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忽视的部分
社会是个大学校,人只有走上社会才会有所作为,但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又是一个“大染缸”,稍不留神或不知不觉就会使孩子们受到侵蚀、污染、伤害。社会的不良风气确实有很多,给幼小而纯洁的心灵带来了困惑和世态炎凉、玩世不恭的心态,学不学一个样,干不干一样,从而让孩子们对世界、生活失去信心,不知不觉一颗纯洁无暇的心灵也就变质了。除此之外,还有影视暴力、网吧、各种广告色情的侵蚀都会影响孩子们的生命教育正常进行。面对这种社会气息就需要有关部门要尽快净化我们社会的污染源,首先要加强国民的各种社会意识,制止各种污染。其次,要建立健全民主、法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再次,要求在与社会不正之风、违法乱纪、邪恶势力做斗争的力度上要更狠些,切不可听之忍之、轻描淡写,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环境中得到茁壮成长和发展,从而用这种无形的社会教育力量来加固生命教育。
通过社会教育,孩子们认清世界,认清方向,使孩子们认识到:(1)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让短暂的生命发出更多的光和热;(2)人生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有些东西是用金钱永远都买不到的;(3)摒弃享乐主义,享乐思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阻力;(4)艰苦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梯,是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法宝。(5)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一个人美好的生活作风;(6)做事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事做起,切不可眼高手低。
9.小学书写教育之我见 篇九
摘要:本文从认识汉字的意义入手,浅析了学校书写教育的任务。从培养小学生的书写兴趣出发,使学生掌握汉字书写技巧;在练习中提高书写技能,养成书写习惯,感受汉字的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为使小学书写教育有序 开展,提出了所有教师书写应为学生做出榜样,家长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督促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 书写 教育
我国学校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学校书写教育质量历来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可是到了信息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冲击,手书使用率降低,导致学校学生的书写质量普遍呈下滑趋势。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呢?
一、提高对汉字书写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教育中的语文课,把写字作为她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教育部语用司《关于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通知》中强调:“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功……”。
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感受汉字美、欣赏汉字美、书写出优美的汉字;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毅力和书写习惯。
二、营造书写氛围,培养书写兴趣
“兴趣”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必要前提和心理条件。学生有了兴趣,才能认真写字、自觉练字;没有兴趣,就会潦潦草草、敷衍了事”。学校要提高书写教育质量,就应营造书写教育环境。在校园应张贴提示师生写规范字的标语,经常张贴、更换书法家的作品、书法家简介,使学生了解书法家习字过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等,让他们学到勤奋,激发学生习字的兴趣。
学校要经常开展书法比赛,通过比赛来增强学生习字的动力。学生在比赛前会自觉进行练习,在练习中探研怎样才能把字写得美观取得好的比赛效果。这可以维持学生对习字的兴趣。
开展班级学生作业展。在展览中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相互促进。书写质量好的学生有一个成就感,将会继续努力提高书写水平;书写较差的学生如引导得当就会产生把字写好的欲望,从而加倍练习来维持学生的.书写兴趣。
成立课外书法活动小组,经常开展书法活动。把他们的书法作品进行经常性的展览,以此来影响其他同学的书写,带领他们共同提高书写水平。
三、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
每一个笔画都包含三个过程:“起笔、运笔、收笔”。要想写好字,必须写好每一个笔画。通过练习掌握每一个笔画起笔、运笔、收笔的轻重,运笔的角度、速度,顿笔的力度等,使学生能从手上感悟出来。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
汉字的结构形态各异,阿娜多姿。但归结起来不外是独体字和合体字。合体字分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使学生掌握独体字的一些书写规律,如:“‘我’字中带有斜钩,其它笔画要适当收敛,突出斜钩”等。能逐步独立分析每一个字哪些笔画该突出,哪些笔画要收敛。对于合体字,写好偏旁部首,掌握住偏旁部首在一个字中所占的比例、位置和其它部件搭配的技巧,以及各种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比例。
四、合理安排练习,养成良好习惯
书写是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结合体。只有通过不断观察和临摹,才能领会其要领,掌握其方法。习字练习对小学生来说,其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很难使他们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和高昂的兴趣。加之小学阶段跨度大,各学段的学生对书写的要求和兴趣又各不相同。科学合理地安排练习显得十分重要。
10.师德教育之我见 篇十
其次,我们要想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开展专题教育,提高师德水平。我校为了把开展师德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更好、更快地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做了一系列的具体工作,把师德教育内容分成了若干个专题,组织学习,共同提高。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专题教育,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第一,针对我校整个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的专题教育。不言而喻,学生是一个团体运作的集体,每个教师都是这个组织集体中的一员,只有每个教师都以主人公的态度对待学校的每项工作,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并且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合力,才能发出最大的能量、效应,做好学校各项工作。因此,我校一贯强调,无论干什么事,必须要团结、要协作。领导既号召,有身体力行,每项工作都做好组织协调,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攻关。由于我校教师的和谐协作,深受群众和上级领导的好评。
第二,针对我校整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专题教育。因为“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师德教育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这种崇高的道德感情引发出来的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无穷力量。爱学生,必须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爱学生不仅要好学生,还要爱后进生。我校把“给后进生倾注多点爱”视为师德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把“如何对待后进生”作为专题研究,明确要求:“对后进生不歧视、不挖苦、不讽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以各种借口把学生赶出课堂或学校,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并且,收到明显的效果。
11.家庭教育之我见 篇十一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1. 家长的表现。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发现教子方法有失偏颇,笔者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表现在:
(1) 重视分数。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怕影响孩子的学习。
(2) 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还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2)“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奈放弃。表现为:
(1) “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2) “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期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评判自己孩子的失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就算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2. 孩子的表现。
(1)崇崇拜拜金金钱钱。在在学学生生的的口口袋袋里里,或或多多或或少少装装有有零零花花钱钱。据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花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等现象也随之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2)浪费金钱。调查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渠道有: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
(3)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4)唯我独尊。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1. 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和学校的有效良性沟通,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足够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进行教育与评价。
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
2. 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就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该精心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处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
4. 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能是一味的满足,也不是一味的拒绝。合理的,适合孩子发展的,家长不仅要支持,而且要全力支持。
5. 多培养孩子的动手和吃苦耐劳能力。
多吃苦,可以培养孩子有坚毅的性格,对碰到挫折很有帮助,就会勇于克服它,而不是退缩,对以后参与社会的竞争受益极大。培养动手能力是让孩子具备克服困境的方法,不然光有毅力也只是瞎折腾,这里的方式应该是家长“多看少动”,而不是看见孩子暂时解决不了就代替做了,要让其自己思考,适当时候给点提示,能不动手尽量少动手。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摘要: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技巧对青少年的自我评价、性别观、独立性、学习成绩以及行为习惯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良现状, 并提出正确的教育对策,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范中杰.家庭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 2008, (1) .
[2]胡文芳.浅议现代家庭教育的社会化功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5) .
[3]李会龙.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促进[J].云南教育 (基础教育版) , 1995, (Z1) .
[4]吴佩杰.论家庭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与青少年社会化[J].教育与职业, 2007, (8) .
12.中国教育现状之我见 篇十二
姓名:朱莉莉学号:12106012049班级:外语学院12级2班
用政治上的说法,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既然经济是基础,那我从经济方面来剖析: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中国开始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是持续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下,在这种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的态势下,经济是发展了,而素质,却在不断下降,一个原因:人们现已遵循着“一切向钱看齐”的原则,在竭尽所能的揽收钱财的同时,各种贪污腐败案件也在不断上演。这也是这个“金钱至上”社会的无奈„„在这种社会利益化、商业化的大流中,教育也在逐渐地被同化。其中一个严重现象,即是“师生金钱化”、“学校行政化”。好比现在的高中,虽然行政规定学校不得开办补习班,不得强制学生订取资料,但是学校为了向学生收取高额的补习费用和资料费,还是私下强迫学生补习和订取资料。然后学校从中谋利。但是大部分学生家长还是选择接受这种做法,因为高考事关子女的终生,为了学校的一视同仁,还是选择交钱。只不过,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下,苦不堪言的还是学生„„另一个方面,学校被行政化,在古中国,学校本是独立于官僚体制之外的学术性研究场地,但是21世纪的中国在读公立学校却相当于另一个政治舞台,担任各学校的校长、副校长级人物都是厅级或部级干部,每个校长都“手握重权”,学校的贪污腐败事件也多不胜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小学校长也可能是开着宝马、住着别墅的大神级人物!
教育机构本是清正廉洁的育人场所,是获得知识、不掺杂利益关系的地方,但是我们现在关注的却是形式和结果,为了文凭,为了将来的工作、生活、居住和收入而考入大学,这样的我们也不能说不堪,只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方向。
13.家庭教育心得之我见 篇十三
1、要保持和睦的家庭,让孩子在欢乐祥和的家庭里健康成长,孩子的性格,为人处事受家庭影响太大了。当家长的要做孩子的朋友,做孩子榜样,我们都不希望孩子迷恋游戏,迷恋赌博,不希望孩子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那我们自己就不要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不要参与赌博,不要迷恋游戏。我们要和孩子同步学习,同步讨论生活、思想的困惑,这才是合格的家长。关于网络,应积极引导孩子利用百度搜索学习资料,让电脑网络成为孩子学习知识,接触世界的工具桥梁。
2、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一方面让他锻炼,熟能生巧嘛,更主要的是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会关心家人,关心朋友,尊老爱幼。要让他及早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3、做好课前预习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课前预习的好,听课时才能跟得上,积极主动汲取知识精华,学习效率高。如果课前预习的不好,上课听讲很....
是仓促,很被动,思想上容易分神,这节课等于是在痛苦中煎熬着。课后及时复习才能巩固掌握,因为根据遗忘规律曲线,学过的知识需要反复巩固,趁还没有遗忘,及时复习,效果很好。(若果能有周计划、日计划,明天要学习哪一章、哪一节、哪一课、课前思考哪些问题,这样学生能带着问题去预习,效果应该很好。)
4、希望通过校信通,将学习进度、家庭作业、教学计划,告知家长。
5、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对学生提问,要求他上讲台板书,讲解,将对其积极
听课很有促进,还锻炼其演讲交流能力。
6、在注重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关心知识点的掌握。注重对练习册、试卷的分析,错题往往反映该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下次再考试还是不会。所以作业并不在多,更要针对性强,对于已经熟练掌握了的知识,再反复做练习,意义不是很大。(老师面对的是很多学生,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学生面面俱到,就需要当家长的多操心,勤于检查,及时发现孩子学习的薄弱点)
14.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十四
(一)素质教育的起源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存和发展的总体实力,它是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学技术整体水平的竞争,表现为创新型人才和劳动力整体素质的竞争,这表明综合国力的竞争进入了以科技和教育为基础的新阶段。这一发展态势进一步肯定了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基础地位。
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分数、名次等身外之物仍是比人自身完善更为重要的标准,在教育方式上,学生被当做容器被动地灌输接受,被当做原料等待的加工成“产品”,厌学成了学生的普遍现象。鲁洁教授说过:“教育,从它诞生时起就寄托着人们对它的美好期望,通过教育使人成为人!”一代又一代这种期望变得更为急切。但是,教育却又经常使人感到失望或沮丧。从古到今,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从教育中所获得也许只能是一种“非人化”的教育!并且这种失望与沮丧随着教育的异化继续存在,随着人们对教育反思的深入更让人感到它的不可忍受。于是有人开始反思,同时社会学家则开始着手人们素质与国家现代化关系的实证研究。随着传统教育的弊端不断引起尖锐的批评,同时引发许多国家的全国性教育改革,素质教育逐渐被提出并发展起来。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由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并且素质教育正是针对功利教育的根深蒂固的短视,力求超越眼前的生活情境,追求赋予人性的价值目标。
(二)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概况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之路在我国走得并不平坦,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现在的素质教育可谓花样百出,有的学校办起了美术班和音乐班就宣称实施了素质教育,但美术班和音乐班却形同虚设,很少有人问津,当然有好多学生是被迫不能问津,有的地方组织学生上街搞两次活动,到敬老院做一次好事,就好像跟上了素质教育的潮流,好像这样做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更有甚者,一位教师让学生利用短短的双休日写三篇作文,做五套模拟试题,明明是在加重学生负担,还美名其名曰锻炼了学生“打硬仗”的素质。人们戏称“应试教育是个筐,什么坏事都可装;素质教育实在妙,什么做法都可套”。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素质教育所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虽然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但骨子里并没有素质教育的“造血系统”,素质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
二、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素质教育是由于多方原因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受教育的需要,因此它受到的阻碍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一些地方难以深化,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许多人都在想,无论教育模式怎样改,都脱离不了学习、考试、分数,所以素质教育只是说说而已,并不能真正那么实行,因此大多做做面子工程就敷衍过去了,认为学习成绩还是主要的,这就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一个学生能够挖掘自己的特长并且发展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可是现在的学校教育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其次,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尤其是老一辈教育家的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转变过来的,在我国教育界,年纪大,工龄长就是权威,所以哪怕是许多观念比较先进的教育者们想要放松学生,让学生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角度去成长,但是迫于上一级要成绩的压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实施也就没有热情,这并不是大家不想实施素质教育,而是有心无力。况且,许多家长对素质教育不认可,唯成绩而论,评价学校,导致教育者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最后,除非能够从学前教育开始,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否则从中途改变教育方式,授课模式,学生不一定能够接受,如果教师放松学生,学生一方面会很高兴压力减轻,一方面会怀疑这一事件能够持续多久,况且学生受父母思维影响会很大,大多数父母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因此考好就是学习好的观念深入人心,考好就可以上大学,就是本事。学习成绩不好时,家长也不会赞成,如果家长的观念不改变的话,学生的处境也是很为难的。因此学生始终不敢放心地适应这种改变。
三、解决素质教育问题的办法
首先,要从最上层开始改变观念,“上梁不正下梁歪”,同样的道理,上梁正了下梁自然就正了,如果有了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上下一心,实施真正素质教育就成为可能了。
其次,光有教育者和学校的改变还远远不够,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学生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余下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家是孩子的另一个学校,因此,学校需要孩子父母的帮助,家长要和学校达成共识,改变父母的传统教育观念,改变其对教育的固有看法。那么,学校、家庭与学生的共同努力,素质教育也就能离成功不远。
最后,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脱离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是关注他们的发展,提升素质,那么素质教育也就真正实现了。
四、总结
15.谈话教育之我见 篇十五
第二天(正月十三)午饭后,我在办公室门口就等着他了,我让他坐在沙发上。先与他寒暄了几句。“你刚到外面吃午饭了?听你班主任说你最近表现挺好,还有些进步,这将是你高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也仅剩一百多天了,你要好好把握,也许这短暂的一百零几天能改变你的未来。”听了我的话,他点了点头。我又接着说:“这个春节,你怎么把头发染成这种颜色?是哪位同学建议你的还是理发师建议你的?我相信不会是你的主意,因为出这个主意的人太没审美能力了。你头发染得这么深又这么艳,本来个子不高,头发染成深色,更覺得你比身边的人矮些,因为深颜色给人向下沉的错觉。再次你头发染得很艳很异类,在人群当中你就格外显眼,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备受全校师生关注。后天就要休假了,我建议你改变自己的外形,提高自己的审美观点。”
正月十六下午我碰到尹×的班主任吴老师,就问尹×头发的事。吴主任满脸笑容地说:“还是你的办法多,他已经平常化了。”
反思:针对这次侄儿染发的事件,对待学生我改变原来家长式的批评教育,很明显这种谈话式的教育收效更佳。
谈话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用得最多,也认为最简单的一种教育方式。但不同的教师却有不同的收效。我认为谈话这种教育方式要注重谈话的时机、对象、地点(即场合)及谈话方式。
很多老师与学生交谈只局限于考试后或考试前,或突发事件中犯错的学生。常把谈话教育视为批评教育。与学生谈话应当经常化,在学生没有犯错时,亦要与学生谈心,谈话内容也不要局限学习。可以谈生活,谈同学友谊,谈周末活动。只要老师留心观察学生,一定会有谈论的话题。
一些老师将谈话的对象锁定在班级中的调皮学生和少数几个尖子生身上。我们更应关注中等生,不犯错的老实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他们被关爱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这部分学生的进步空间将会很大。
谈话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因为年龄的代沟、时间等因素的干扰,有时面对面的交谈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结果。其中作业评话、试卷评语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几句简短的鼓励也许会让一名平凡的学生激动好几天。文字上的批评可能比面对面批评或体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16.后进生教育之我见 篇十六
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是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至关重要的一环。每个学生都享有受教育、受锻炼的基本权利,关注后进生是尊重学生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体现。
在这方面,我作为班主任首先做到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及时赞扬他们,及时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17.中学书法教育之我见 篇十七
一、中小学书法教育之现状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小学阶段,一般有铅笔、钢笔等硬笔的写字训练,虽然有些学校有统一的教材,但没有固定的课时,有些学生一学期不过练习一、二次,收效甚微。初中情况更差,基本没有开设这门课。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连笔顺都写不对,笔画名称都叫不准,书法教育何从谈起!形成如此状况主要是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对书法教育重视不够,教师、学生、家长以致社会都把目光放在升学上,书法教育既然与升学无关,就只能在被淘汰的位置了。
二、如何进行中学书法教学
至于个别确实有特长的学生,其书法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
手:
(一)选帖:字帖是初学者的无声之师!初学者应当特别注意字帖的选择。第一,选帖最好是名家名帖,尽量少选取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冷僻作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刚刚进入书法学习,学生自身尚未有判断力与把握力。选帖太偏会使自己误入歧途而不自知。而名家名帖在技巧上有一定的保险系数,流传久远而被历史认同,这本身就是一种保障。第二,所选取字帖必须优等。不取双钩本、修填本、集字本,因为这样的字帖会在天长日久的学习过程中消耗掉书法者的观察细部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没有好处。第三,所选字帖必须是学生兴趣所至,有所爱才能投入去学。倘若不喜欢而强迫自己接受,即使学了也不会有效果。兴趣是恒心的保障,书法学习也不例外。因此作为教师在学生选帖
过程中要作出正确的指导。
(二)先学楷书是练习其他字体的捷径。行、草书都是从楷书衍化而来的,所以楷书是基础。苏东坡云:“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不只指出了真、行、草诸体的风貌各异,同时也借“站立”与“行走”、“奔跑”的关系,喻明楷书是行、草的基本功。真正的把楷书基础打好,切莫未学走而先学跑,否则是徒费笔墨而消费时日;在各种书体当中,无论是行书、草书、隶书还是魏碑都是个性随意性很强的书体,直接学习有一定的困难。而正楷经过历代锤炼,已经形成了一种严谨固定的法则模式,笔画标准严格,能给初学者明确直观的印象,使学习途径清晰,目标明确。加之楷书对于结构的准确度要求极高,笔画的种类最多,最丰富。所以把正楷的学习作为练字的开端是一条捷径。
18.高中美术生教育之我见 篇十八
一、教学方法
高中美术教学不仅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它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突出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 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现在大部分高中学生感觉自己文化课吃力, 没有希望考上文史或者理工类大学, 才开始另辟道路, 半路出家开始学习美术。他们首先是没有兴趣爱好, 所以老师应从兴趣方面引导, 了解美术一些常识, 建立兴趣, 只有当做自己的兴趣才能够学好学明白。从高一时在素描几何形体上解决好学生的透视思维, 这个很关键, 也为接下来学习做铺垫。多举实例叫学生更好地掌握“近大远小”的基本透视规律。学生对色彩感觉较迟钝, 色彩表达能力差, 对速写的动态把握不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老师, 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独特性, 一旦学生对某事有兴趣, 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学习起来便会感到其乐无穷。带着孩子们去本溪湖里写生, 让他们感受大自然;带他们去体验生活, 给他们做范画,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现实大自然那美丽的天空, 茂密的树林, 清澈的湖水, 可以用双手绘画出来, 10天的生活, 学生提高了对绘画的兴趣, 也增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了解, 更能把老师对绘画的理解, 融入到他们的脑子, 回到学校, 学生增加了对画画的兴趣, 他们的对学习的认识也增多了, 懂得这绘画给他们带来的无限魅力, 所以集训生活让学生的绘画提高很多, 很多曾经听不进去的细节, 他们也能够细心接受。
课堂上教师还应注重进行空间的迁移, 抛弃老一套的课本和理论的教学, 采用直观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例如, 讲到色彩的冷暖时, 可以让同学们打开窗户, 看看外面景物的颜色, 让他们自己联合实际来消化教学内容。红色、黄色、橙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我们叫它们暖色;绿色、蓝色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我们叫它们冷色;让学生用看的见, 摸得到的东西来加深和理解课本的知识, 学生不仅容易记住, 而且记得牢固。
在教学之余, 还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进步。组织美术教师周一至周四的上午进行教研, 教师们互相交流绘画的经验以及对美术生提高联考成绩的一些先进的方法。在网上并购买很多国内优秀的美术老师的作品视频以及图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自身修养。教研和教学是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美术活动的组织者, 学生的种种美术活动表现机会是教师提供的, 学生的各种能力大部分也是在教师的长期培养下形成的。所以, 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个性化教学风格与艺术特点来熏陶学生, 使他们对美术的认识从单纯的技法训练升华到艺术的修养上来, 实现高中美术教育的目的, 使高中美术教育为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影响的作用, 使高中学生能真正做到用手中的画笔诠释生活中的美。
二、结语
19.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之我见 篇十九
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笔者认为全体学生是大众,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精英。有个微信段子:高考成绩揭晓后,班主任给每一位同学群发了微信“考取大学的请你关心一下没考取或弃考的同学,以后他可能是你的老板;考取一本的请关心一下考取二本的同学,以后他可能是你家乡的领导;考取二本的请你关心一下考取大专的同学,以后他可能是你孩子的老师;考取的请你关心一下没考取的同学,以后他可能是当地的警察、城管等,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有用的人才。”我们对微信的真实和意义不去细究,但笔者觉得,最后一句话非常好,画龙点睛。我们承认中考、高考是学生个体发展的两次分流考试,中考、高考就像筛子一样,把不同成绩的人区分出来,为政府、学校、社会提供学科的评价依据,职业学校、高中和大学也据此来招录学生,这个过程也是非常公平的,但很明显,考试难以区分学生内在的品质。例如,学生的道德品质、意志力、人格素养、交际能力,演讲口才、审美能力、社会情绪能力、自学能力、学习迁移能力、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等等。所以,考试绝不是淘汰的过程,因为教育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很重要,社会需要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人才,每一个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教育不应该有失败者。基于这样的高度自觉和认识,新安中学就把“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作为学校核心办学理念,来引领学校教育的发展与提升。为此,我们也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学校实施了“用爱心培养习惯”系列工程:行政值班“361工程”、习惯养成“335工程”、教育科研“118工程”和课堂教学“443工程”。文化建设有内涵有品质:爱心雕塑、“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花坛、全校师生的笑脸墙、秋千、跷跷板、十六个主题的文化围墙、树木名片、班级名片、仰望星空天文台、“我的创造”展示栏、书法训练基地、两语阅读“九宫格”展示、走廊读书角、“感知中国—心有灵犀—书脉飘香—奇思妙想”等主题走廊、“内需式”教学研究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书法工作室、各种德育主题常规活动、二十个社团建设、每学期的“十至之星”评选和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教学节等。学校广设平台,丰富载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其中“十至之星”评选取代了原来的“三好学生”评选,让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由此,我们学校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中,有考取重点高中继续深造的,有体育、艺术等特长生继续发展进步的,有产业工人中的技术能手等各种精英同学。学校有位优秀的英语教师在年终获奖感言中说:“对于一些后进生,我绝对不会放弃,也许有的同学从20分提升到30分,不会对他的升学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我必须要给予学生‘只要努力就会进步’的体验”。是的,有了这种奋斗意识和进步体验的同学,笔者相信,他不管以后做什么职业都会更有可能成为所在行业的精英。这就是我们的教师,在朴实的语言中透出深奥的道理。
我们无法把某一个学生定性为精英,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成为精英。所以,教师在“每一个人都很重要”的核心理念引领下,在省初中专项课题《“内需式”教学策略的研究》的科研带动下,提出落实“以生为本”、“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课题组总结了“八大需求”:学生有想学自己愿意学的内容的需要,学生有想自己学会的需要,学生有与同伴进行交流的需要,学生有想表达展示的需要,学生有质疑问难的需要,学生有想接受检测评价的需要,学生有知识归属的需要,学生有想得到尊重和鼓励的需要。这使得教师有了上课的抓手,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所有教师以此为引领,积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动态的学与教双主动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了全体学生,我们的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引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先了解知识的“果”(实际应用)反向去了解知识的“因”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内需;对后进生的课后的查补改为课前预补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自尊;让教学真正具有过程(知识的来龙去脉),该过程不仅满足学生学习过程的需要,还能满足学生的思维过程的需求;作业ABC变“加”为“减”来满足学生的减负需求……我们的社团、我们的实践活动、我们的评价、我们的一切实践和探索,都是为了全体学生能够得到健康成长和发展。笔者坚信:面向全体大众学生的教育,必将会给学生未来成为精英带来更多的可能。
总之,大众教育应该是能够包含精英教育的大众教育,精英存在于大众之中,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只有统筹兼顾、齐头并举,才能带来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