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新传统文化教案

2024-11-05

七年级新传统文化教案(共10篇)(共10篇)

1.七年级新传统文化教案 篇一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1课《大学》选读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理解《大学》中的 “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重点: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导入新课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中的奥义。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本文论证特色:

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第2课《中庸》选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常识积累

1、《中庸》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2、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二、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是说人 性是由天赋予的。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三、课内阅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四、拓展讨论: 什么是“中庸”精神实质?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么呢?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你认为“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参考: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

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

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自息!“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

五、中庸的主要原则

(1)慎独自修(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

六、知识延伸: 《中庸》名言积累

1、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5、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第3课《论语》选读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教师讲述孔子二三逸事,鼓励学生及时点评:

(一)孔子带着弟子去齐国。路上听见有哭声。孔子对弟子说,这人的哭声不像是家里死人。上前问哭者。哭者说,我从小就好学,游遍列国后返回家乡,可双亲已经过世。往而不来着,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说罢哭者就跳河自杀了。孔子对弟子们说,小子们记住此事,要引以为戒。从那以后,孔子的弟子告辞归家的达人数到30%。

(二)孔子带弟子去郑国推销自己的政治观点,但是与弟子失散了。孔子独自一人站在东门外。有人对子贡说,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陶,其肩似子产。可是腰以下,比 4 禹短三寸。如丧家犬一样失意不得志。子贡将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显出高兴的样子,又叹了口气说,他表述的形状未必准确,可我的神色确实是象丧家犬啊。然乎哉!然乎哉!

(三)孔子东游路上,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论。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因为,太阳在早晨象车子的顶篷那样大,而中午则象盘子那样小。另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因为,早晨凉快,而中午热。孔子也不能判断谁说得对。两个小孩说:“谁说你知识渊博?”

(四)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10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吃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来换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 ”。

(五)鲁国以前有条政策,是说如果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发现有鲁国的奴隶的话,那就帮他赎身,然后回鲁国找国家报销.一天,子路帮个鲁国奴隶赎身后,就说不要国家报销.然后人们都称赞他品格高尚.但是孔子却把子路找来骂了一顿,说他应该找国家报销.子路不解,说那样就不是高尚品格的表现了.孔子说:你这样做的确能显示你的品德高尚.但是你有没想到,如果以后再有人帮奴隶赎身,就会有顾忌:若不找国家报销,就能显示品格高尚,但是自己的钱没了还是很心痛.如果找国家报销,那就显得自己品德不高尚了.那在进退两难时候会则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到奴隶就不帮他赎身,当作没看见,就不会有进退两难的困难了.但是奴隶就不会被拯救,更多的奴隶会继续处于苦难当中.所以你应该去报销.(六)孔子在十七岁上,死了母亲。依照当时的习俗,母亲是应该和父亲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他于是把母亲的棺材暂且停在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个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现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么“五老胡同”了吧。孔子这时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虽然小心谨慎,但人事经验是不多的。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过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虽然年轻,却已出了名。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原来在这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这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如何评价孔子的言行和观点?从古至今人们对孔子有哪些评价?

五、布置作业:

1、认真背诵《论语》中的精彩片段。

2、根据对孔子的了解,写一篇和孔子有关的人物传记以及一段颁给孔子的颁奖词。

第4课《孟子》选读

教学目的: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 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三、背景介绍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五、合作探究

你怎样看待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断,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活动)

六、作业:

搜集关于《孟子》的内容与故事

第5课戒子歆书 教学目标:

1.了解《戒子歆书》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刘向是沛县人,是刘邦的同父兄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是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先后担任过谏大夫、宗正、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他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有《新序》、《说苑》、《列女传》、《五经通义》、《刘中垒集》等著作传世。

二整体感知

刘向、刘歆这一对父子的相同之处如此之多,而相异之处也是这样巨大,真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其一,虽然都是蒙受祖荫,加之天生聪颖,两个人都是少年得志,学问渊博,官运亨通,但刘向为人低调谦和,而刘歆则锋芒慑人;其二,学问上,刘向崇尚今文经学的《梁传》,而刘歆则是古文经学的代表,推崇古文《左传》;其三,刘向对汉家王朝忠心耿耿,誓死效忠,而刘歆则成为王莽篡汉的帮凶,成了刘汉王朝、宗族的罪人。以结局来看,二人虽然都成为学问大家,一代宗师,但刘向得以善终,而刘歆以73岁高龄国破家亡,被迫自尽。

这封家书是刘向于刘歆初登仕途、出任黄门郎时写的。“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这个警告可以说来得并非不及时。刘向还列举了春秋时代齐顷公的典故,来说明“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贺者在门,吊者在闾”的道理。告诫刘歆在“新拜皆谢,贵人叩头”之时,一定要谦虚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有这样才能免除祸患。所谓“知子莫若父”,刘向应该是个目光精准的人了吧,但刘歆听进去了吗?

刘歆是个聪明人,不过,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屡遭挫折,扭曲了他的心态。他苦苦反思的结果不是要让自己做一个淡泊明志、潜心为学的人,而是决定不择手段谋求功名利禄。当时学者扬雄不愿与王莽同流合污,潜心著述,以至“家素贫”,“时人皆忽之”。刘歆劝扬雄说:“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一句话,把自己庸俗势利的腐臭气息暴露无遗。三课外拓展

读《塞翁失马》回答问题: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要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58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事情的好坏可以转化,要辨证地看待事物。

好事变坏事或坏事变好事,都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四、小结

五、课外阅读

诸葛亮《诫子书》和司马光《训俭示康》。

2.七年级新传统文化教案 篇二

一、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一开始就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 就像鸟儿还没有飞上蓝天就已经折断了翅膀, 只能“望空兴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爱说爱动, 如果单纯机械的讲解, 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 定会浇灭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渴望。因此, 教学过程中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音标学习是基础

当前, 我们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究其根源关键在于音标未能及早过关。学好了音标将为后面的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a, an的用法, 学生往往只是根据后面是不是元音字母而判断, 所以大多数学生知道an apple, an egg, an orange等常见的用法, 却不知道an要修饰以元音音标开头的可数名词单数。即使是以元音字母开头的可数名词也不见得用an修饰。反之, 有些可数名词虽然不是以元音字母开头, 但因为是以元音音标开头, 同样用an来修饰, 如:an hour。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好音标之后, 可以自己拼读单词, 就不必时时刻刻请教老师和同学, 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听说能力很重要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诸能力中, 听说能力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新课程标准更是强调了这一点。在七年级英语入门教学中, 英语知识点还不太多, 主要以情景会话为主。我们要尽可能的创设英语情景, 想方设法让学生多听多说英语, 形成良好的英语听说习惯。这样英语也就学活了, 英语课堂也就有了生机和活力, 课堂教学才能成为学习交流的舞台。读的方面, 可以让七年级学生生读读一一些些短短小小的的故故事事和和文文章章::写写的的方方面面, , 可可在七年级开始时, 与课文结合起来, 写一两句或一小段有关的话题短文。

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对完成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说话的语气柔和可以为学生提供安全感, 减少焦虑,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 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 肯下大工夫学, 因而这科成绩卓优。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所以, 教师要深入学生, 和学生打成一片, 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情绪的变化, 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心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好老师, 也是一个知心的朋友。

3.新目标七年级(上)8单元练习 篇三

1.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____.

A. No, I wouldn’t B. No, I won’t

C. No, thanks D. No, I don’t

2. ——I’d like some coffee.

——____.

A. Here are youB. Here they areC. It’s here D. Here you are

3. What kind ____ pizza would you like?

A. of B. toC. fromD. on

4. ——____ your phone number?

——It’s 8345036.

A. How manyB. How muchC. What D. What’s

5. ——Look! We have ____ orange juice now.

——Really? Let’s go and buy some.

A. littleB. a littleC. fewD. a few

6. John doesn’t like apples ____ pears.

A. orB. andC. butD. also

7.——Which year ____ you born? ——I ____ born in 1991.

A. were; was B. was; wasC. was; were D. were; were

8. Teachers’ Day in China is on ____.

A. September 10th B. October 10th

C. August 10th D. November 10th

9. There are ____ floors in the building and he lives on the ____ floor.

A. twelve, twelfthB. twelfth, twelve

C. twelfth, twelfthD. twelve, twelve

10. ——____?——It’s February 18.

A. What day is it today B. What time is it

C. What’s the date todayD. Do you have time

11. ____ is our National Day(国庆节).

A. 1st October B. October 1stC. January 1st D. September 10th

12. ____ like to have a school trip.

A. Tom, you and IB. You, Tom and I

C. I, you and Tom D. Tom, I and you

13. ——Thanks for asking me to your birthday party. ——____.

A. That’s allB. That’s not allC. That’s all right D. All right

14. Each ____ has a new pen.

A. students B. studentC. of students D. of student

15. When is your English ____?

A. name B. bookC. party D. teacher

Ⅱ. 根据句意和所给首字母提示,完成句子

1.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is J____.

2. September is the n____ month of the year.

3. The l____ month of a year is December.

4. I’m 12 years old. My b____ is November 18th.

5. We have a m____ festival in August.

6. Her birthday p____ is October 22nd.

7. Children’s Day is on J____ 1st.

8. Gina was born on S____ 28th.

9. Monday is the s____ day of the week.

10. Spring in Beijing usually lasts from(持续) M____ to May.

Ⅲ. 根据句意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The ____(four) day of the week is my birthday.

2. John’s birthday is May ____.(twenty-one)

3. ____(Charles) birthday is March second.

4. ——Joe, when is the school trip?

——It’s October ____(twelve).

5. I am the ____(two) among the children in my family.

6. Let’s ____(learn) English.

7. You can ____(put) the book on the desk.

8. It’s the ____(three) time for me to come to Shanghai.

9. Does she ____(have) a sister?

10. My ____(birth) is June 4th.

Ⅳ. 单句改错

1. Bob was born in June 5th, 1990. ____

2. May is fifth month of a year. ____

3. ——Which is your age? ——I am 14 years old. ____

4. Vera’s birthday is sixth of August. ____

5. Tom and David’s rooms are different. ____

Ⅴ.完形填空

One day the students of Class One are __1__ a painting class. Eve-ryone __2__ to draw a picture, but Jim doesn’t. After class, Jim gives his picture __3__ the teacher. The teacher __4__ a look at it and gets angry, “Why do you give me a picture with __5__ on it, Jim?” asks the teacher. “I’m __6__, sir. I draw a cat and a fish on it,” says Jim. “Then __7__ is the cat and where is the fish?” asks the teacher again. “I draw a fish first. When I finish __8__, the cat __9__ the fish. When I give it to you, the cat __10__ away,” says Jim.

1. A. having B. hasC. haveD. to have

2. A. start B. beginC. begins D. beginning

3. A. forB. inC. atD. to

4. A. haveB. hasC. watchesD. take

5. A. something B. anythingC. nothingD. everything

6. A. happy B. sorryC. late D. excuse

7. A. where B. whenC. how D. what

8. A. draws B. drawingC. drawD. to draw

9. A. eats B. givesC. takesD. sees

10. A. runsB. takesC. goes D. comes

Ⅵ.阅读理解

(A)

1. Which is the cheapest(最便宜的) of all? ____.

A. Hat B. T-shirtC. Pants D. Socks

2. How much are two sweaters and a hat? ____.

A. $14B. $20C. $21D. $22

3. You can buy ____ in Mason’s Clothes Store.

A. black pants B. a blue sweaterC. a green hat D. red socks

4. You like red and you have only $6. You can buy ____.

A. a sweater B. a hatC. a T-shirt D. none(全无)

5. You only have sixteen dollars. You can buy ____.

A. a sweater and a pair of pantsB. two T-shirts and a pair of socks

C. two sweatersD. a sweater and two hats

(B)

Today is November 8th. It’s Linda’s birthday. She is twelve. Jim, Kate and Bill are her friends. They want to buy some presents(礼物) for Linda. They go to the shop near the school.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in the shop. They buy a big cake, two boxes of color pencils, a pencil case and some exercise books. They want to buy two dolls for Linda, but the dolls are not cheap.

1. ——How old is Linda today.——____.

A. 12 B. 13C. 11 D. 10

2. Linda has ____ friends.

A. three B. fourC. two D. only one

3. ____ is near the school.

A. Their home B. A factoryC. The shop D. The farm(农场)

4. They want to buy ____ for Linda.

A. a big cake

B. two boxes of color pencils

C. a pencil case and some exercise books

D. A, B and C

5. ——When is Linda’s birthday?——____.

A. Today B. It’s Sunday

C. November 8th D. Sorry, I don’t know

(C)

Come and look at the color picture. It’s a picture of our class. We have fifty-four students in our class. Twenty-four of us are boys. The wo-man in the white dress is our English teacher. Her name is Lin Fang. She is very young. The girl in the orange sweater is my good friend, Liu Hui. She looks like our big sister. These two boys behind us are twins. The walls of the classroom are white. The desks and chairs in the classroom are brown. We have some flowers on the teacher’s desk. They’re nice. And here we have a map on the wall. It’s a map of China. I like my teacher and our class very much.

根据短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一个适当的词。

1. The desks and chairs in the classroom ____ brown.

2. The number of the girls in our class is ____.

3. Miss Lin is ____ teacher.

4. My good ____ name is Liu Hui.

5. The flowers on the teacher's desk are ____.

Ⅶ.短文填词(首字母已给出)

Lucy is a s__1__ and she is thirteen. Today is her b__2__. This morning her parents give her a nice present(礼物)—a new red bike. Lucy is very h__3__. After breakfast, she g__4__ to school on the bike.

Her classmates a__5__ say, “What a nice bike!” Lucy smiles, “T__6__ you! The bike can save(节省) me the half t__7__ on the way.” One of her f__8__ says, “That's good. Happy birthday, Lucy! But when you h__9__ two bikes one day, they can save you the whole(全部) time on the way, is that r__10__?”

Ⅷ.书面表达

以My Friend's Birthday 为题写一篇小短文,50词左右。

4.七年级《融入民族文化》教案 篇四

第一课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明确自己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承担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特点及地位

教学难点:培养承担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例证法、指导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图片:P.19-20页8幅图片

要求:1、说出图片名称;

2、思考:为什么说是反映中华文化的图片?

3、谈谈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

二、自学质疑:什么是文化?

学生看书P.18“知识链接”

要求:根据文化的含义来思考:为什么说是反映中华文化的图片?

教师归纳:

文化的内涵:

广义——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指导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学生畅谈欣赏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板书、引入新课)

三、出示目标,学生自学:

1、文化的重要性、内容和地位;

2、名字的内涵,汉字的地位,文字出现的意义;

3、列举中华文化的代表性成就;

4、举例说明: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

5、自觉承担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

四、合作探究:

1、说名字,谈文化。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名字的文化内涵。

2、列举中华文化的代表性成就,谈感受。

(1)列举自己所知道的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

(2)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中华文化的代表,并说出喜爱的理由;

(3)举例说明:中华文化成就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4)畅谈感受。

教师归纳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国人民勤劳勇敢、充满智慧、富有创造精神。

3、列举本地区的名胜古迹、文化遗产,提建议。

要求:学生列举一至两例本地区的比较有影响和价值的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并就如何保护这些名胜古迹、文化遗产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教师提示:可以从国家、社会和个人角度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写出自己的建议。

教师归纳:

(1)对国家的建议:制订专门的保护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的法律,并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国家大型建设、城镇规划一定要首先考虑到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不能以牺牲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为代价盲目开发和建设;国家应该增加对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投资。

(2)对社会的建议:全社会要营造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对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让全社会都来保护。

(3)对个人的建议:树立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意识;做好宣传工作,使之深入人心;自觉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并敢于同破坏行为作斗争;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合理化保护意见。

五、当堂检测:

参见补充习题。

6、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教学目标:

1、 懂得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明确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要求。

2、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心。

3、了解外来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明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4、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教学重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教学难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情境感染法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学生预习,提出问题。

[要求:以小小组(前后座位四人为一组)为单位,每组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 文化认同的含义;

2、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

3、 中国结、“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的含义;

4、 看到P.25照片的感受;

5、 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二、交流展示:

学生分组讨论,集中展示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

1、 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

2、 如何理解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 讨论交流在以下三个情境中的感受并说明原因:

(1)在欧洲旅游,有人问起“中国人是否还留着长辫子”时:

(2)去新加坡访问时,看到公共场所用汉语写的“禁止随地吐痰”时:

(3)在许多国际性比赛中,当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在运动场升起的时候:

4、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5、目前许多人用外来语代替汉语,如不说“再见”说“拜拜”,不说“电子邮箱”说“伊妹儿”。请谈谈看法。

四、精讲点拨

1、认同 →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认同,字典解释: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动亲近。教材解释:指共有的信仰与情感,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角色与身份。

文化认同,就是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彼此相互以来与尊重。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热爱祖国,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保护中国的无形文化遗产。

3、中华文化正阔步走向世界;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正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对外来文化,我们要学会分析、批判和鉴别,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五、当堂检测:(见《补充习题》)

第三课时 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内容,领悟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意义。

2、适应时代要求,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内容;

2、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和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1、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和具体要求。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自学提问(10分钟):

学生预习课文

要求:认真研读教材,然后提出问题。学生没有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教师给予适当提示。

二、交流展示(15分钟)

要求:小组交流、大组汇报、个人展示。

1、交流问题:

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和教师提示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

(1)民族的历史、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

(3)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和具体要求。

2、交流经验:

(1)你还了解哪些引领我们认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列举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美德。

三、合作探究(10分钟):

要求:分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

1、联系抗震救灾的有关材料,谈谈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

提示:

(1)“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

(2)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2、说说中华民族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并为班级弘扬民族精神提出合理化建议。

提示:

(1) 从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方面列举;

(2) 为班级弘扬民族精神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

四、精讲点拨(5分钟):

1、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不同的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不同的。

革命战争年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5.新目标 七年级 10单元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 教会学生表达做某事的能力。

2. 谈论自己的爱好和意愿。

3. 学会表达自己对于各种协会的选择。

4. 会写简单的招聘广告,会使用简单的求职对话。

二.语言目标:

1. 会使用can.表示能力。

2. 会谈论喜好和意愿。

三.学习策略:

角色扮演。通过谈论彼此的特长与爱好培养一种群体意识。

四.跨学科学习:

音乐:熟悉各种乐器。

社会实践:参加各种团体活动。

五.课时安排:五课时

1.P59-p60.2b

2.P60.2c-p61

3.P62-63

4.P64

5. 测试

六.教学步骤:

Period 1

1. T: We can do lots of things. I can sing. I can dance. What can you do? Can you sing /dance /swim /paint /speak English/play chess…?

S: Yes, I can. /No, I can’t.

Teach the words: sing, dance, swim, paint, speak, chess, guitar.

S1: I can sing. Can you sing?

S2: Yes, I can. Can you dance? (to S3)

S3: No, I can’t. Can you …? (to S4)

2. Teach: club. Yao Xia is in Guo An Football Club. Football players are always in football clubs. They can join a football club they like. We can join a club we like. We have many clubs.

I like singings. So I want to join the music club.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S: I want to join the … club.

T: Can you …?

S: Yes, I can. /No, I can’t.

3. Do 1a.

4. Do 1b. Listen and number the conversations

5. Pairwork: Let them pratice the conversations: I want to join … Can you…?

6. Do 2a.

7. Do 2b.

Task 1: I want to know what your favorite clubs are. Groupwork.

Name Clubs want to join can

Eli Music club Play the guitar

Homework:

Recite the new words.

Write a small composition about what they like and they can.

Period 2

1.Revision. Do you like…? Does she like…? Can you…? Can he…?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2. Talk about their homework. Let them read their composition.

3. Review the grammar box. Ask students to say the questions, answers and statements. Let them observe: can’t = cannot.

4. Do 3a. Read the four lines to students. Then put this conversation in order.

5. Do 3b. You will talk to three students. Ask each what he or she can do. Write it on a piece of paper. Later you will tell the class about these three students.

Ask what can you do?

6. Task: Build their clubs and write the ad in the poster.

Period 3.

1.T:What can you do?

S: I can…

T: Can you play chess?

S: Yes…

Teach the new words of music instruments.

2. Section B. Do 1a.

3. Task 1: Talent show. Let them play the different music instruments or do other things.

name act

4. Listen and do 2a and 2b.

5. 2c.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to the class.

Students pairs do.

6. 3a. Ask a student to read it to the class. Underline the things.

7. 3b. Complete the poster with the words.

8. Task 2: Write your own poster for a sports day. Ask some students to read their ads to the class.

Period 4

1.Task 1: Ask a student to draw an music instrument, then let other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m and write down the words.

2. Task 2Write five things about yourself on a piece of paper. Another student will read to the class. The other students will guess who you are.

3. Self check. Do 1 and 2.

4.Task 3. You are in charge of a music club. The others want to join it. Please prepare the interviewing questions and act.

5. Task 4. I can d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say their hobbies and what they can do. Let them write it down.

Period 5

6.七年级新传统文化教案 篇六

课 型 REVISION 教 师

学习内容 Unit IV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表示地点的介词。

2. 学会询问地点旳句型等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读、说写等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通过复习,学会正确读写相关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进一步使学生更还好地掌握英语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in/on/at/under/beside/behind/

2.Where is the map? It’s on the wall. Where are my books?They are on the sofa.

难点:五个元音字母的掌握。

学具准备 学案,习题

学习形式 教师导学,学生学习

学 习过 程

一、提出复习要求。

二、宣布复习内容

本课时我们将归纳复习Unit IV内容。

词汇与短语:

bookcase schoolbag chair desk sofa table map radio tape player model plane hat notebook

Under the bed on your desk on your head

In Jim’s room behind the door beside the window a set of keys(接单数be动词)

而 Two sets of keys(接复数be动词)

基本句型:

Where is the map /the watch/?

It’s on the wall/on the dresser.

Where are my books? They are on the sofa/in the bookcase/everywhere..

Where is my hat? It’s on your head.

Gina’s bookstore are everywhere.

I am tidy.

三、练习与检测《同步轻松练习》(omitted)

四、附物主代词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单数 my your his/her/its

复数 our your their

名词性物主代词 单数 mine yours his/her/its

复数 ours yours theirs

五、书写训练

结合图片描写房间物品的摆放情况

My bedroom

Look , I have a nice room . Come and have a look . It’s small and nice . There is a big bed , a small desk , a bookcase and a dresser . The bed is near the desk . There is a bookcase near the dresser, too . Many good books are in the bookcase . I like the books very much . Oh , yes , There is a nice picture on the wall .Oh , My bedroom is too beautiful . I like it very much . Do you like my bedroom? 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 bedroom , please ?

六、自主复习下一单元内容,完成相关训练题

教师导案

用谈话法。

回顾复习

已学知识

归纳复习

单元要点

老师检测预习

自主完成

全员参与

提升外语课的学习兴趣,培养外语学习能力。

补充内容

板书

课题:

提出外语课的学习要求。

7.七年级新传统文化教案 篇七

一、当前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对当前的七年级数学进行调查就会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速度跟不上教师的教学速度, 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思维。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思想不集中, 有时甚至连教师讲的是哪一页都不知道, 这是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差的原因之一。 另外, 教师对有些问题并没有过多地细讲, 只是单方面宣布答案, 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只会让学生死记教学步骤, 学生在遇到同类问题时不能熟练解答。 这样的教学只会造成学生两极分化, 好的学生越来越好, 差的学生越来越差, 而且有的教师往往只拿成绩衡量学生, 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从来不关注, 这就忽略了更多优秀学生, 导致教学质量始终上不去。

1.从教师角度进行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 对教学环境及教师的教学方式都不适应, 习惯于教师手把手地教, 突然觉得没有了依赖, 学习也没有动力, 学习意识不是那么的强烈, 而且很多学生都是在教师的督促下被动学习。 很多七年级数学教师不引导学生进行新课标的研读, 这就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产生误判, 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及教学质量, 这是教师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2.从学生方面进行分析。

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往往不成熟, 生活经验缺乏, 而且数学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比较肤浅的, 学习内容局限于表面的认识和理解, 这就导致学生在七年级数学的学习上只在乎数学表面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不进行深层次理解。 随着学生不断成长, 学习更深入, 如果只是简单地对知识进行表面的学习与理解, 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在小学阶段学生一般都重视问题的结果, 对解决问题的方式从来不过度地研究, 接受的概念主要是通过直观理解, 这是刚步入七年级的学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3.对学习方式进行分析。

对刚步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 学习方式都是小学形成的, 并不适用于初中学习, 很多时候学习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 对于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只是简单地记忆, 不断地进行练习最终才能掌握。 初中阶段的课程比较多, 学生没有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 也不会合理地制定学习目标, 不是过于简单就是过难, 这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

4.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析。

对七年级学生的记忆力是比较强的, 但理解能力却很差, 再加上初中数学知识比小学数学知识更抽象, 这就加大了学生的记忆难度, 而且在问题的思考上, 只会单方面分析问题, 不进行换位思考, 思维比较固定, 显而易见学习难度就加大了。

二、新课改下七年级数学教学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充分利用新教材。

随着课改的不断进行, 在教材的设计上更趋向于合理化, 更适合学生, 更便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 将课改后的七年级数学教材与传统的教材进行对比就会发现, 教材变得更丰富, 而且有内涵的数学题越来越多, 给学生留下了足够思考空间及交流探索的时间。教材这样编写无疑是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 丰富学生的思想, 例如:在新的七年级数学教材上, 每一课时之前都会有“想一想、坐一坐”等习题, 这是需要学生独自学习思考的过程, 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学习, 发挥教材的最大优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 思想和个性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与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灵的沟通, 对每个学生都采取一套可行的教学方案, 这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活动中。

教材的改革, 主要考虑到小学阶段很多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联系, 所以在新教材的设计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 而且有很多趣味性的知识, 这些东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虽然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 但是如果教师不积极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及思想要有足够的了解, 依据学生的心理与思想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基础, 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兴趣, 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在学校开展各种趣味数学活动。

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是重要的, 但在学校开展数学活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树立正确的学风,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及学习的自信心。 在小学阶段学生课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娱乐, 如果教师可以充分地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起来, 让学生变相地学习, 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设计趣味的数学活动, 如数学竞赛, 也可以与其他科目的教师结合设计拼图比赛、小制作比赛、猜谜语比赛等, 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发现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丰富学生的思想,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 这对抽象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教师还要对参与学生进行表扬及奖励,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教导, 侧面激发学生的意志。 参与活动之后, 学生也会将这种积极活跃的心态带到课堂上, 活跃课堂氛围, 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结语

七年级是学生初中学习的开始,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文重点研究了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并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 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希望对广大七年级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晓霞.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甘肃教育, 2014 (14) .

[2]姜元涛, 沈旸, 茶世俊, 袁永惠.析论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J].教学与管理, 2014 (18) .

8.七年级《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 篇八

△知识目标: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和国家需要出发来确定个人理想或人生目标,不能太随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智分析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应怎样向他人学习。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追星思想。

★重点:树立正确的“追星”意识。做有正确的理想并努力奋斗的人。

★难点:提高辨别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

★方法:唱歌、思考、讨论回答、点拨

★工具:多媒体设备

★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学生谈感受。老师说出自己心中曾经崇拜的偶像说明理由。

二、课件展示

一些明星的正面和反面的行为图片。统计班上把影视明星当作偶像的人数。学生说出自己心中最喜欢的偶像人物。结合课件明确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三、播放视频

《林鹃的故事》:兰州一女孩为追刘德华而逼父自杀的故事和女孩魏蔚获得2013年世界超模。

提问:你看了视频后有什么感受?你觉得中学生应该追什么星?应该追求明星身上的什么?

总结:喜欢明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但如盲目追星可能给他人甚至亲人带来伤害。要取精华去糟粕。注意不能盲目和迷失自己,因为我们还有亲人,应懂得“血浓于水”“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每个明星成功时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自己努力也可以成为明星,让别人变成我们的“粉丝”。

四、找“偶像”

让学生寻找自己班上他所敬佩的同学。并说明他为什么值得学习。并说说对同学有什么期待。思考娱乐圈外有哪些成功者。

总结:“德美”之星、劳动之星、发明之星等。说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面对新期待

讨论: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邻居、社会对自己有怎样的期待。

作业展示:说说自己的人生理想、原因、作用、必须具备的个人素质、社会对该职业的期待以及未来十年中的发展前景。

点拨:老师介绍未来十年中最具潜力的十大职业。介绍其各自的特点与被选的社会原因。举出成功人士的一些事例。说明每个人的理想可能不同,且成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原因也可能不同。强调:不能以能否赚大钱作为选择职业的唯一尺子。当然,不是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都是他自己最喜欢的。老师举例说明。如果不能改变,就要学会干一行爱一行。有时也能干出名堂。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潜能,从社会需要与自身的实际出发,确立个人的成长目标。

★小结:看视频《相信自己》。

★作业:略。

9.七年级语文课文化石吟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教具多媒体

时间安排

图片导入(2分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精读课文,品味探究(20分钟)小结(2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

课后小结

在本诗的教学中,巧妙借助吟诵法和联想想象法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鲜明地体现了想象的层次性,激发学习热情。

备注

教 案 内 容

一、导入

展示一组化石图片。提问:它们是什么?什么是化石?看到后你们有什么想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张锋的科学诗《化石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吟”的意思,本文中的“吟”指什么?

2.读诗时要注意的问题

3.听课文范读

4.除了赞美之外,诗歌还表达了什么感情?

板书:好奇 赞美

5.生读诗歌,点评

三、精读课文,品味探究

1.化石有哪些地方值得诗人去吟咏、赞美?请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证明生物进化

保存生命信息 魔法师

记录生命档案 雕刻家

重现远古世界

2.诗人不仅对化石洋溢着赞美之情,还充满着好奇之心,从哪些诗句可以感受出来?请有感情地读一读!

3.浮想联翩: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这样的疑问的,你们能猜一猜吗?你看到这些化石时,能像诗人一样提出自己的疑问吗?

4.逝去万载的世界会重现吗?从诗中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

5.妙语连珠:你心目中的远古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你能像诗人一样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吗?

6.沉睡亿年的石头说话了没有?从诗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

7.奇思妙想:如果你就是一块化石,请生动地讲述一下你神奇的故事。

8.诗歌的最后一节和第二节构成什么关系?好在哪里?(生男问女答读诗)

9.齐读全诗

四、小结

逝去万载的世界不能重现,诗人看到了。沉睡亿年的石头不能说话,诗人听到了。这有什么秘诀吗?(想象)展示爱因斯坦的名言

五、布置作业

10.七年级新传统文化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阅读理解,讨论交流,掌握课文的结构和常用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仔细体会“三个离不开”的含义。

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和重点句型,能串讲课文内容和复述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3.1 教学活动【导入】回家[检查预习叫三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让两个学生朗读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们说一说;民族团结有什么好处? 【活动】回家 教学过程;首先检查同学们的复习和预习情况。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展示教学目标。让一个发音最好的学生把课文朗读一边。老师泛读一边,让学生注意听老师的发音。跟着读,抽读,个别读,分男女读,齐读。讲解课文内容。

串讲课文

本文可分为四个段落,六个自然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主要讲了2005年的古尔邦节,他们收养的10个不同民族的孩子都回来了。提问;

1.2005年古尔邦节,阿比包夫妇为什么过的特别舒心?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

主要讲了他们收养了三个维吾尔族孤儿和七个回族孤儿,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们身上。提问;

他们收养了几个回族孤儿?

2.阿比包夫妇是怎样缓解生活的压力的?

课文中的重点句型

1.以。。。之心。。。

如;(1)老师以无私捧献之心,培养着优秀的人才。

(2)母亲以无私的慈爱之心,关心着孩子的成长。2.就这样…;

如;(1)就这样,同学们的教材费问题解决了。(2)就这样,今天的课余活动取消了。

【活动】回家

三、课堂小结。

主要讲了阿比包夫妇收养了10个不同民族的孩子。过古尔邦节了,长大成长的他们从四面八方回到日思夜想的家,小小的家庭充满欢乐。【测试】回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话。

(1)2005年古尔邦节,阿比包夫妇为什么过的特别舒心?

答:(2)“我”心中为什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阿比包夫妇是怎样缓解生活的压力的? 【作业】回家1.熟读课文。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八课 回家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第八课 回家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回家[检查预习叫三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让两个学生朗读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们说一说;民族团结有什么好处? 【活动】回家 教学过程;首先检查同学们的复习和预习情况。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展示教学目标。让一个发音最好的学生把课文朗读一边。老师泛读一边,让学生注意听老师的发音。跟着读,抽读,个别读,分男女读,齐读。讲解课文内容。

串讲课文

本文可分为四个段落,六个自然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主要讲了2005年的古尔邦节,他们收养的10个不同民族的孩子都回来了。提问;

1.2005年古尔邦节,阿比包夫妇为什么过的特别舒心?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

主要讲了他们收养了三个维吾尔族孤儿和七个回族孤儿,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们身上。提问;

他们收养了几个回族孤儿?

2.阿比包夫妇是怎样缓解生活的压力的?

课文中的重点句型 1.以。。。之心。。。

如;(1)老师以无私捧献之心,培养着优秀的人才。

(2)母亲以无私的慈爱之心,关心着孩子的成长。2.就这样…;

如;(1)就这样,同学们的教材费问题解决了。

(2)就这样,今天的课余活动取消了。

【活动】回家

三、课堂小结。

主要讲了阿比包夫妇收养了10个不同民族的孩子。过古尔邦节了,长大成长的他们从四面八方回到日思夜想的家,小小的家庭充满欢乐。【测试】回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话。

(1)2005年古尔邦节,阿比包夫妇为什么过的特别舒心?

上一篇:国庆放假第一天作文下一篇: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