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性与感性的名言(12篇)
1.关于理性与感性的名言 篇一
女人的感性与理性
感性的女人和理性的女人,男人一般更看好前者,尤其希望有一个感性的情人或红颜知己。但身为女人,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如何取舍、如何把握,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你一生的幸福。
女人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女人缺少感性寡淡无味。女人之所以吸引人,也就在于女人的柔与弱,妩与媚。因为感性,女人更娇媚,更可爱。
男人如山,女人似水。山总是避不开水的缠绵,挡不住思念的萦绕;水总是离不开山的守护,按捺不住向往的热情。没有山,水便失去了灵性;没有水,山便失去其精魂。恬静的水因为山的呵护方显妩媚;巍峨的山因为水的缠绕更富柔情。男人常常是理性的,这才引起女人苦苦思索,吸引女人对男人的景仰;而女人常常是感性的,这才使得男人琢磨不透,引起男人对女人的追求。感性的女人容易把男人作为终生依靠,失去爱情便失去一切。柔弱无助,用温柔和眼泪赢得怜爱,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理性的女人知道世界上最靠得住的是自己,失去爱情时会难过,但却明白悲伤无法挽留失去的爱,该离开的始终会离开。既不去征服男人也不去征服世界,只是坚强的生活,继续走自己的路。
感性的女人注重仪容,刻意打扮,粉面红唇,万种风情,总有一种朦胧的美吸引男人想去探其究竟;理性的女人素面朝天,注重内涵,鲜有妩媚,总透出一种精明强干让男人敬而远之;感性的女人有爱就是天堂,她的小鸟依人让男人充满自信和激情。感性的女人懂得不必处处表现坚强,会用柔弱给感性一点空间,营造一个水做的女人,适时巧妙的用眼泪赚足男人的怜惜!她可以让男人充分表现自己,让男人更像男人;理性的女人在爱的天堂里还会寻觅,她的精明清醒让男人不再强大,不再自信。面对一个充满理性和自信的女人,男人往往很迷茫,不敢去怜惜,也不知应怎样去怜爱。
感性的女人为情感而痴迷,有雨就浪漫、有阳光就灿烂。为一份小礼物而雀跃,为甜言蜜语而陶醉,你对她的一点点好,她都会感动。给她一点感动,她就是最温顺的小女人;理性的女人会思辨感情的真假,会为一份小礼物开心,也为甜言蜜语快乐,但更会提醒自己别太天真。
感性的女人遇到挫折怨天尤人,埋怨命运不公,把脱离苦海,远离不幸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理性的女人会在哭过后深思,懂得生活不相信眼泪,在挫折中坚强成熟起来,依靠自己走出困境。
感性的女人是敏感的精灵,因为她在用心感受这个世界;通过你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就能洞察你的心意。加 之,她的真诚,纯朴,柔情,她就是善解人意的尤物,有几个男人不为她神魂颠倒?
感性的女人是有情调的,她可以把连绵细雨读成诗,可以把漫天风雪描成画;她会为花开而欣喜,为花谢而落泪;为月圆而陶醉,为月缺而伤感。因此,她总有点淡淡的忧郁。正是这点忧郁赋予了她特殊的迷人韵味。
感性的女人是透明的,纯净的,她们会在高兴时开心的笑,悲伤时痛快的哭,她们的爱恨悲喜等常常会写在脸上,而不是深埋于心底,所以她们不会真正意义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世上如果没有了感性的女人,一定会比没有了理性的男人更糟。天空将不再下雨,窗外将不再有雨打芭蕉的美妙,生活将不再多姿多彩,世界只有精明算计。但是,一个只有感性的女人虽然可爱,但算不上好女人。因为生活是现实的,是需要理性的。只有感性的女人,往往容易流于平庸,容易成为悲剧性人物。真正的好女人应该感性、理性兼具,感性中不乏理性。
一个真正能够理性的女人,首先是知识的女性。知识越多,越容易最大程度上学会理性的生存。但是,一个只有理性或者说过于理性的女人反而容易走向一种极端,少了女性 应有的某些特质,一个总是习惯于理性思维的女人,更容易患得患失,处心积虑。所以,这样的女人,可能是女强人,但却不知不觉少了些女人味;还可能成为某种不可理喻的女人,比如乖张,尖刻,过分的自私,成了俗不可耐的人。因此,理性也需要适度把握,不要走入极端。
理性的做人做事,本该是一种素养。但是,作为女人,只会理性的生存生活,也未尝不是一种悲哀。女人,首先应该是个纯粹的女人,具备阴、柔的特质。女人是和风、是细雨、是温火。所以一个真正的女人,应该是感性理性并存、且感性多于理性的。感性可以使女人的种种特质彰显,使女人有十足的女人味。感性的女人可以想哭便哭想闹便闹想撒娇便撒娇,可以哭得梨花带雨让人心生怜爱,可以闹得鸡飞狗跳让人无可奈何,可以想撒娇便撒娇给你来个胡搅蛮缠让你哭笑不得。但这一切都要把握好“度”,像糖甜而不腻、如盐味而不咸,聪颖灵动善解人意,让爱你的人正好可以宠你疼你迁就你容忍你而不烦你躲你。而理性则可以让女人更加聪明智慧,给十足的女人味锦上添花。理性的女人应该能够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判断,果断的决择。在必要的时候宽容,适度坚持或者舍弃一些东西。
感性又不乏理性的女人才是真女人。感性做人,理性做事。“糊涂”的聪明女人才是魅力无限的女人,才是幸福 快乐的好女人。不妨做一个半醉半醒的女人。用一半迷醉做感性女人,演译女人的多姿多彩、娇柔妩媚,尽情享受上天赋予女人的幸福。留一半清醒把握自己的人生,做一个适度理性的女人,不管风吹雨打,任何时候都能驾驭自己的人生,这样我们才能踏实的享受生活。感性迷醉可以适当张扬,理性清醒不必时时彰显,只在你心里适当留存、适当运作。只要能平稳的驾驭人生的小舟,不妨多一点感性,多一分女人味。活出你的精彩,活出女人的精彩!
2.关于理性与感性的名言 篇二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在只有旋律而没有伴奏的前提下, 为歌曲进行伴奏的情况。即兴伴奏在音乐教学活动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一项应用广泛、必须掌握的技能。
对于钢琴弹奏者来说, 即兴伴奏的要求相对较高, 需要演奏者对音乐的感知度很强, 对于正在播放的旋律要在较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辨别, 并能快速地弹奏出正确的伴奏旋律, 从而使得乐曲更加完整、立体、艺术化、完美化。 但想达到这种即兴伴奏的高标准, 对于演奏者的艺术培养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演奏者除了掌握熟练的钢琴弹奏技巧外, 还要对艺术、音乐等有较深的认知, 并有浓厚的兴趣和参与度。钢琴演奏者需要具备多项艺术素养:钢琴弹奏基本技巧、声乐、乐理基本知识, 声学、配乐、配器等知识。 显而易见的是, 这些知识学习的程度、好坏对于即兴伴奏的影响是很大的, 直接影响的是即兴伴奏的效果和创造力。其中作曲技巧相关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 因为即兴伴奏本身就是一项运用作曲技巧进行创作的学科。钢琴即兴伴奏要将旋律和伴奏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完美地呈现演奏的全过程。
二、对钢琴即兴伴奏中的理性认知
钢琴伴奏艺术是众多艺术家在不断的摸索中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产生的。从中世纪的数字低音到十八世纪莫扎特的歌剧, 甚至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 钢琴旋律和伴奏密不可分, 是不可单独存在的。
很多人对于钢琴伴奏有认知上的误区, 认为钢琴即兴伴奏只是人们用于娱乐的产物, 是钢琴旋律的附属品, 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在整个乐曲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这种误解会对演奏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 对于伴奏者的艺术要求有着很严格的标准, 需要演奏者有极高的音乐素养, 可以短时间内对旋律进行辨别和认知, 融合自身的学识和理解进行再创作的全过程, 这一技能的掌握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不难看出, 钢琴即兴伴奏并不是随性表演, 对演奏者的钢琴技巧和对声乐效果的理解要了然于胸, 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旋律进行深度理解和组合, 通过钢琴键表达出来, 但是这只是对钢琴伴奏者最基本的要求, 想要达到较高的层次,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学习, 而在此基础上需要伴奏者遵循一个重要原则——“理”。
“理”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在学习过程中, 要有相应的理论指导, 不能一开始就盲目地实践, 要学会去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结构。在演奏过程中去感知曲作者的创作氛围和表达的情绪, 接下来需要运用作曲的理论知识对乐曲进行结构、 伴奏及和声等的解析, 这两项基础技能的掌握对于即兴伴奏中技能的提升、乐曲演奏的和谐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理性的指导和理论知识的掌握, 就会出现伴奏处理粗糙、曲调不和谐等情况。
此外, 钢琴演奏曲的研究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一些钢琴初学者, 就要为他们选取一些难度较低、容易理解的乐曲, 这样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弹奏经验, 锻炼他们的伴奏手法和技巧。同时还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 学以致用, 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融会贯通。
三、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感性感情
每一位曲作者在创作时都赋予了音乐作品丰富的情感和充沛的情绪, 这种情绪或是表达曲作者自身的情感, 或是为了调动听众的情绪, 所要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 形式也千变万化, 但是对于演奏者来说, 当他们的技巧达到一定程度后, 对情感的把握和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演奏者的音乐欣赏力, 如果没有情感地去完成即兴伴奏, 忽略其音乐想要表达的内涵, 那么呈现的伴奏曲会显得生硬, 缺乏情感的交流和互动, 没有灵性和活力, 这样的作品无法为人们带来很好的感官享受。
在笔者看来, 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必须将理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投入感情的伴奏有机结合, 二者密不可分, 这既是人们逻辑规划下开展的活动, 也是完美表达和抒发艺术情感的方式。想要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水平, 达到完美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就要充分地理解钢琴即兴伴奏的内涵, 了解其真谛, 用理性、分析的思维和感性、情感的投入去指导即兴伴奏的完成, 同时也要提高教授者和学习者的能力, 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即兴伴奏的水平和艺术修养。
四、结语
即兴伴奏是一种演奏的技巧, 想要提高能力就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积累。理论知识与技巧的培养可以大大提高即兴伴奏中对作品形象和情绪的表达, 而在弹奏过程中对情感的投入和表达又能促进创作的激情和创新, 激发自我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在畅.谈投入状态对感悟钢琴即兴伴奏的内在潜能作用[J].电影文学, 2007 (10) .
[2]余小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法实验报告[J].中国音乐, 2009 (2) .
3.理性与感性的对话 篇三
关键词:西洋管弦乐队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 编制文化 差异 发展
说起乐队和乐器的演奏,大家首先会想到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希腊。大约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的许多原始乐器里就包含了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到公元3000年左右,希伯来民族的乐器就达到了36种之多,他们在祭祀时除了有鼓瑟、鼓钹和弹琴的人,还会安排120个祭司吹号;古希腊神话里描写过奥菲士借音乐的力量,驯服魔鬼并从地狱救出自己的妻子,所用过的竖琴、七弦琴和笛子等乐器为人们所乐道。
几千年前,我国古代的“交响乐队”是什么样的呢?刻在前蜀皇帝王建墓棺床前三面的二十四伎乐,打羯鼓、击拍板、弹琵琶、吹筚篥、击铜钹、吹贝乐等。这些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唐末五代时期宫廷乐舞演奏的瞬间场面;无独有偶,在陕西冯晖墓中,出土了一组保存完好,并且神奇瑰丽的“千年交响乐队”彩绘浮雕砖,共有舞者六人,演奏者二十二人,配合默契,他们所配置的11种乐器令人大饱眼福。演奏方响、箜篌、拍板、腰鼓、琵琶、答腊鼓、芦笙、排箫各两人,比较特别的是,乐队还有一位指挥执棒,这是在我国艺术史上首次出现的“乐舞指挥”。
交响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突飞猛进紧密相连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的确是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新世纪乃至将来更远的时期中,它也必将作为高雅的文化艺术经典和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精神需求,作出更大的贡献。
现在有很多人尝试让中国民族乐器乐队化,但是笔者认为这是不能照搬照套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指挥家秦鹏章先生,他就中国民乐的交响化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秦先生认为,中国民族乐队不能完全照搬西洋交响乐队的编制,也就是说不能交响乐队化。因为外国的交响乐队已定型一百多年了,已在长期的实践中找到了较为科学的编配,因而也较为固定。而民族管弦乐队中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常根据演出曲目的需要而作调整。许多中国民族乐器的特殊功能在交响乐队中都不能发挥出来。①因此如果“交响乐队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优美音色与特殊演奏技法就会被削弱甚至被抹煞掉,其多样性和音色的丰富性等特点也发挥不出来。假如按交响乐队的固定编制,民族乐队要么将许多乐器都编入乐队具体位置,使其規模无限扩大;要么会阻止一些民族乐器进入乐队,让民乐队简单化,所奏曲目更显单调, 这两种结果都很不理想。中国观众喜欢民乐多种组合的演奏形式,如独奏、重奏、协奏等组合演奏形式,这些演出形式更能显示出中国民乐的丰富多样。当然,大型乐队的大合奏节目也是需要的。但如“交响乐队化”了,场场演出都是整队大合奏,总不免让人感到有一种不能全面体现民乐色彩的单调感。
我国民族乐队发展至今,无论是在作品的创作、演奏技术的提高还是乐器的改革等方面都可谓进入到了一个极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国人的努力、世人的赞许都使中国音乐达到了空前的局面。从目前我国所组建的中国民族乐队来看,大部分均以民族管弦乐形式为主。这一交响化的民族管弦乐队给中国音乐注入了一股强劲有力的新鲜血液,使得散存于民间的小型乐队走向了集体化、交响性的道路。半个世纪以来,它几乎成了中国乐队之代表,民族乐队的主角,并一度使民族乐队的发展呈现模式化。在多元化并存的今天,发展民族乐队的多重性、多元化及对民族乐队在更深层次的合理性、逻辑性研究被再次提了出来,并获得了许多专家的关注。
编制上最大的不同,就是西洋有铜管组,民乐没有,木管组国乐没有低音配置,西洋的有basson有弦乐部分的低音,国乐虽然有雷琴,但是常常还是会用double bass来做弦乐的低音,因为融合性比较好,(音色的关系)。打击乐器,国乐只有节奏型乐器鼓镲,西洋多了定音鼓,是可以担任节奏和旋律的。
音响效果就和声来说,国乐编曲多采调式和声,有些平五、平八是允许的,在西洋管弦乐团中极少用的,即使有也视为同一声部,这就有着很大的差别了。就乐器本身来说单独为中音(中频)设计的乐器没有西洋的多,这会影响背景和声的丰满,所以国乐有国乐的作曲、编曲模式和习惯,和西洋的不同。民乐队拉弦乐由于弓没解放又是软弓,柔有余刚不足,更适合独奏。弹拨乐缺连惯性,需要拉弦乐支撑,可以独奏。吹打乐有竹管及木管,缺铜管的浑厚,排笙弥补了这点缺憾,锣鼓具有一定优势,但不能象定音鼓那样可以调音,以前有革胡作低音声部,现在干脆就由西洋乐的大提琴及倍大提琴赤膊上阵了。其实二胡、锁呐、扬琴、琵琶都是外来乐器,笛、筝才是本土的乐器。
注释:
4.感性与理性作文 篇四
在暗黑的河床里摸索向前,理性像是两岸伫立的路标,而感性却像是照亮河床的一盏灯。因着这盏灯的存在,暗黑的河床便会有金子般的波光。
我们时常会想我们应该做什么,而忽略了我们想要做什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写下《归去来兮辞》,彰显了自身高尚清正的节操,不愿为功名利禄所累;苏格拉底宁愿饮下毒鸩,屈死狱中,也要坚持自身的真理;鲁迅于社会的动荡中,毅然弃医从文。
感性是人类情感不可或缺的要素。人之所以为人,是因着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感情,同情心,价值观,生命力诸如此类。正是如此,我们便是我们自己,不会成为人工智能亦或是其它生灵。《语言的魅力》中有一个乞丐,在木牌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没有人愿意驻足停留。一位诗人路过,改写为“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人们便容易为之触动。“我什么也看不见”就如同一杯白开水,是理性的阐述。我们明白应该多喝开水,却会因为喝到一杯糖水而拥有一整天的甜蜜心情,这正源于语言中包含着真挚而又热切的情感,触动了人们心中感性的那一面,人们才会愿意留在萧瑟的冷风中,俯下身,用他们的温柔去温暖他人。
而正是因为感性,生命才会显得绚丽多姿。感性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可以将理性的不具生命力的生命赋予鲜活。张岱言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仿佛带我们走进静谧的林子下,看森林的月光,像残雪一样温柔,语言就这样鲜活起来;荒木经惟在东京日和里说“风吹过的时候,我看见你哭了,我只是想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快乐”,这是他写给逝去的`妻子的一句话,在绿叶浮动的日本扳道上,在樱花飞舞的狭小视线中,这份温情让他的摄影也愈加鲜活;或者是牵牛班的春天里耐心而拥有爱的老师与孩子们,即使存在着残缺,可拥有了感性的伟大,音乐也变得鲜活,变得可以拯救。
人们说要收余恨,免痴嗔。我要问为什么。当我们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时,我们便失去了为人的资格。人生需要路标,更不能失去那盏灯。那是一盏河床旁的灯,更是一盏心上的灯。就如同织田信长对阿江所说的话“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活下去”
5.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关系与区别 篇五
创新思维讲得较多,但是如何开发创新思维却众说纷纭,以至于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创新思维本身就是每个人头脑中所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只是由于我们受太多的权威思想影响,不敢越雷池一步,压抑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所以才会造成今天创新思维不畅的局面。也就是说,要开展创新思维,首先要破除根植于我们头脑中僵化的思维方式,还创新思维一个自由的天空。
比如,当我们看到公园中一尊栩栩如生的美女石像,内心不禁能体会到美的真实感和对于雕刻师的赞美之心,普通人都会怎么想。但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人不会这么想,他会想,其实美女的形象就存在于一块顽石之中,雕刻师所做的工作无非是把覆盖在美女身上多余的石料去掉而已。好的雕刻师与差的雕刻师差异性仅仅在眼光和手法方面,但无论是哪一个雕刻师永远不可能把最美的形象雕刻出来。因为什么是最美,凡人无法知晓。这就是普通人与具有创新思维的人的差异性的一个例子。
再有一个例子就是美丽的花儿。花儿在种子时期就已“计算”好了将来开花的形状和颜色。只要种子保持纯种,那么每一代都能开出一模一样的花儿。这个“计算”就靠花儿的基因来完成。现代的仿生科学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这看似理性思维的方式,实质就是创新思维的一种类型。也就是说,创新思维与感性思维以及理性思维并不矛盾,或许只隔了一层薄纸。
区分这三类思维的标识在于,感性思维追求感观和欲望的满足,理性思维追求本质和直接利益的得失,而创新思维追求综合效用。而在现实社会中只有综合效用最实在和最实用。
那么创新思维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束缚的?事实上,所谓创新思维就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升华版,从感性思维也可到达创新思维,同样从理性思维也可到达创新思维,起点不同但最终归宿一样。但是由于世俗利益的阻碍,导致普通人的目光短浅,终其一生无论从哪条路径都无法最终开启创新思维之门,这就是人的不幸。
因此,究其根源,还是要从人具有两面性这一具有片面性的常识说起。这个两面性主要表现为人同时具备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且相互干扰和混合。一般人遇到事情时分不清究竟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在起作用,未必有能力选择感性思维或理性思维来正确处理事情。
也就是说,真正要做到“身心合一”较为困难,更谈不上“知行合一”了。往往在需要用理性思维时却偏向于冲动,在需要感性思维时又固执于理性思维而不够圆通。因此,总是容易被权威思想所引导,最终形成思维定势,并束缚于思维定势之中。所以,我们区分一个人或给人贴一个标签,往往会习惯地说,这个人做事比较感性,这个人做事比较理性。事实上这种区分不符合实际情况。感性的人未必不能理性思维,理性化的人未必所有的事都能保持理性。而权威思想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引导我们,让我们局限在感性思维或理性思维非此即彼的选择上。
事实上,对于普通人而言,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都混杂在一起,不分彼此。只是哪方面多一点,或者哪方面少一点而已。一般而言,感性思维较偏重于欲望的满足,而理性思维偏重于利益的比较。但从思维能量消耗而言,感性思维明显比理性思维消耗能量来得少,感性思维相对比理性思维让人“比较”不伤脑筋。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喜欢感性思维而不太喜欢理性思维。感性思维主要通过人的各种感官来感知周边环境的刺激,无师自通,因而感性思维主要针对当下,追求短期效果。而理性思维主要通过精神分析,针对整体效益,追求中长期效果。但是,无论是感性思维还是理性思维总是局限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从不考虑这个问题值不值得去解决或在多大程度上去解决,从不考虑是否通过模式的转换将问题变成不成问题。
因此,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之间,说不上一定是谁超过谁,谁优于谁,而是同为较低层次的思维方式而已。人们会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价值观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有时候人们不得不进行理性思维的原因在于,遇到生命抉择、风险规避、胜败互争之时,必须依靠理性思维。而一般情况下,采取感性思维的方式居多,毕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理智的人占少数。因此,所谓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只不过是人的二种武器而已。当然,作为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感性思维而不是理性思维。换句话说,要真正能够掌握和运用理性思维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或磨难。但是,思维的高度远不止到理性思维为止。
当然,指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局限性,并非为了绝对地排斥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我们难以想象,当诗人一旦失去了感性思维,全部换上了理性思维,这个诗人还能否继续成为一名合格的诗人。同样,当一名严肃的数学家已经不顾及基本的逻辑关系,很难想象他是否还能够继续从事数字家的职业。因此,无论是感性思维或者是理性思维都有一个通过不断训练从而不断增强的过程,并非是人一出生就注定的。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都算不上是创新思维,也不是以理性思维替代感性思维这样简单,因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都有固化的模式。但是,创新思维没有模式,它只有一条原则,这就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或自然规律,是否是最优化或最合理的模式。人们习惯于感性思维或理性思维,所以有时候真正面对创新思维会视而不觉,因为即使是创新思维,粗看起来也是平平常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只要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环境,创新思维就会发生不同寻常的光彩。从表现形式上,创新思维更多表现为相关元素的重新组合,比如集成创新就是创新思维的最基本方式之一。
不仅是在处理商务和技术等领域,其实在政务、思想和意识领域也存在创新。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有“鄙人索马”的故事,其中心思想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隐而不现的创新思维方式,讲究综合效用。现在我们看孔子的思想似乎是一些陈词滥调,但在当时又何尚不是那个时代伟大的思想创新?从根本上说,创新思维并不是为了显示思维方式的优越感,而是为了从最经济、最快捷的角度从根本上提出针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
因此,当创新思维成为一个人的本能选择,那么这个人就能脱离普通人的行列,跨入智者的行列。事实上,古今中外智者的本质就是这么一回事。
当代的商业案例中,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本是一个忠实的禅宗修炼者,本身就是一个感性的人,从而他会更真切地顾及了用户感受和贴近体验的需要,因而要求在苹果公司中工程师要围着设计师转,以服从设计师的意见为优先。虽然表面上是感性思维获得成功的例子,或者用户看起来仅仅是某一项单一产品的成功,事实上却是乔布斯对于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制造流程,服务创新所做出的最佳整合。事实上,有时我们眼中所看到的与实际存在的并不一致。而相反的例子就是台湾的例子,台湾的宏基、HTC等较为看重制造技术,仅关注于产品本身的创新,表现为设计师要关注工程师的意见,从而有意无意地疏远了用户,忽视了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制造流程、服务创新的整合,其后果是在市场上节节败退,市场区间逐步萎缩。这一点也表现在诺基亚和黑莓手机公司的运行中。表面上是过度的理性思维带来的失败,本质上是创新思维存在缺陷或对创新思维存在曲解。创新的根本是围绕用户的需求,这一点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变,这就是客观规律。
事实上,当今时代再次进入了一个感性的时代,同时又进入了一个多因素系统的时代,多种诱惑丛生,前途迷惘,用户渴望参与和体验,并以此确认自己在社会中的方位,以此获得安全感。因此贴近和满足时代的需求,增强用户的安全感和满足感显得尤其重要,这就是创新思维的根基。因此,要超越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不要被感性思维或理性思维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虽然创新思维与感性思维或理性思维有时确实有点难分,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就需要悟性。
6.关于理性与感性的名言 篇六
一、薪酬管理的“理性”
薪酬管理伴随者中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有了初步固化的“理性”内容。
1、薪酬管理的市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其本质是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所以,任何企业的薪酬水平,都不能脱离了市场而孤立存在。薪酬水平高低,其决定因素是市场,具体企业选择领先型薪酬战略,还是跟随型薪酬战略,只是根据市场薪酬水平,所做出的或高或低的抉择而已。所以,企业在进行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外部薪酬市场调查是不可缺少的。企业规模越大,企业所跨的地域越广,外部薪酬调查的必要性也越强。
2、薪酬管理的企业支付能力约束
在咨询项目过程中,我们发现,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少有吝啬支付员工更高薪酬的,而只不过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强弱不一,以致薪酬水平有高有低。企业在薪酬管理过程中,也的确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薪酬战略。选择超出企业支付能力的薪酬战略,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冒险,如果严重超出,则将成为企业的一项赌博,是不“理性”的行为。
3、薪酬管理的岗位价值导向
岗位价值是指各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对企业贡献、工作难度大小,是企业内部各岗位薪酬差异的评判依据,一般通过系统的岗位评估,来实现对其大小的界定。随着中国管理咨询的发展,本土的咨询顾问将海氏岗位价值评估工具引进,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并且根据不同企业关注价值点的不同,进行个性化设计,从而提升了岗位价值评估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受到了企业家们、HR经理们的欢迎。这使得岗位价值评估,成为了企业薪酬管理的必备工具――一提到薪酬管理,就不得不提岗位价值评估。事实也证明了,岗位价值评估确实为企业的薪酬管理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依据,让本来很“感性”的薪酬,一下子“理性”了很多。
4、薪酬管理的业绩导向
企业薪酬支付要与业绩联动,已成为企业的共识。这种联动,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公司薪酬总量与公司总体业绩联动,即让薪酬与公司的收入、利润等关键业绩指标联动,以引导员工个人关注公司业绩的达成;二是薪酬发放、调整与个人的业绩联动,即个人的工资发放要由受当期业绩完成情况调节,个人的工资调整,由个人总体业绩水平来决定,从而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有效引导员工建立一种“个人拿多少工资,由自己说了算,由个人的业绩说了算”的意识。我们一般说,“只有让薪酬动起来,才能更具有激励性”,薪酬与业绩联动,就是让薪酬动起来,以充分挖掘其激励作用的最重要手段。
二、薪酬管理的“感性”
1、薪酬管理要达到的感性目的――员工对“三个公平”的感受
按照经典的薪酬管理理论,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薪酬的激励作用,主要来自于员工的三个公平感:外部公平感、内部公平感与个人公平感。
(1)外部公平感。薪酬的外部公平感来自于个人与市场薪酬的比较。作为企业是通过外部薪酬调研,选择适宜的薪酬战略,与市场薪酬接轨来实现外部公平的,
同时,企业要在支付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以实现薪酬管理的良性循环――企业必须支付有竞争力的薪酬,才能获得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才能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有了更多附加值,就能越有能力支付有竞争力的薪酬,从而形成了薪酬管理的良性循环。
(2)内部公平感。薪酬的内部公平感是来自于内部员工的相互比较。企业主要是通过岗位价值评估,确定岗位的相对价值,来实现内部公平。但是岗位价值评估,往往只能做到岗位价值的排序,而很难评估出员工之间到底差多少合适,所以,薪酬相对价值是“评”出来的,但其绝对数量还是“定”出来的。所以,在咨询项目过程中,我们一般建议企业采用“密薪制”,从而切断员工之间的比较,没有比较,则没有了产生内部不公平的来源,这也是几乎所有成熟外资企业的一贯做法。
(3)个人公平感。薪酬的个人公平感主要来自于员工与个人努力程度、业绩水平的比较。如果员工努力程度增加,而薪酬没有相应增加,则说明薪酬不具有激励性,那么员工的积极性也肯定会受影响。企业一般通过设置薪酬与对个人的业绩考核挂钩来实现,同时,通过宽带薪酬的设置,为员工提供足够的薪酬晋升空间。
2、薪酬定位中要考虑的感性变量――个人能力因素
“同岗同酬”曾一度被认为是合理的薪酬支付方式,但随着各岗位工种技术、知识复杂程度的提高,随着人们对薪酬管理认识的深入,薪酬管理中能力因素越来越被重视,“同岗未必同酬”正在成为薪酬管理的正统思想。企业在给具体员工薪酬定位时,除了要考虑市场、岗位价值因素之外,还要根据任职人的学历高低、能力大小、经验多寡对任职人的薪酬进行二次归位。考虑能力因素的原因,首先是在同样的岗位上,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所创造的附加价值,差异是很大的;其次,薪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部分,要服务于企业的整体战略安排,“让一头驴子和一头骡子同时来拉磨,从岗位价值以及在本岗位上创造的附加值来说,他们应该有同样的薪酬。但企业可能考虑将来战略发展的需要,用骡子暂时来拉磨,是做的一项人才储备,而如果用对驴子的薪酬支付给骡子,可能就很难留住骡子,从而导致了公司人才储备战略的落空。”
3、薪酬管理中要运用的感性手段――让员工对薪酬管理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前面提到过,我们建议企业采用“密薪制”,但保密的只是工资数额本身,而对薪酬制定的过程、薪酬制定的“理性”依据、薪酬的导向机制等内容,需要充分与员工沟通,让员工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以使薪酬管理激励作用发挥的最大化。
我们在咨询项目过程中,一般会让员工参与岗位价值评估;在薪酬体系设计出来后,要对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思路及薪酬定位的方法,进行全员宣贯。通过以上手段的实施,让员工参与薪酬的制定,将公司的关注点、导向传递给每位员工,从而让每位员工认可公司薪酬体系,最大化的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4、薪酬变革中要注意的感性要素――尊重历史
企业引进咨询公司,设计薪酬管理体系,往往会以薪酬变革的形式进行。而涉及到变革,就容易冲击一部分人的利益,尤其是公司的创业伙伴、老员工,因为这部分人,很多存在知识老化、岗位价值贬值的状况。我们将员工薪酬与市场、岗位价值、业绩、能力等因素关联后,往往出现了要降低这批人薪酬水平的客观要求。但如果强行变革会让这些人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阻碍薪酬变革的正常进行。
在为企业设计、导入薪酬管理体系时,我们一般采取既尊重企业历史,又不影响薪酬体系正常执行的办法,比如在为某国有企业设计、导入薪酬体系时,我们采用了“薪酬归位时保持不变执行,将来薪酬普遍提升时,这些员工薪酬维持不动,直至其薪酬步入公司统一的薪酬体系为止”的办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7.关于理性与感性的名言 篇七
一、西方美学思想的产生
古希腊不仅仅是西方美学的起源, 更是西方历史的开端。古希腊位于地中海的东部, 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群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海上经济的发展以及殖民地的扩张为城邦带来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口, 使得阶级分化越趋明显, 因此古希腊城邦实行奴隶制这一政治制度。所以, 流传下来的古希腊文化主要是奴隶主的文化。
由于奴隶主的生产主要由奴隶完成, 因此他们具有了从事文化活动的时间和“自由”。与此同时, 人类产生了对美的思考, 使美与其他事物分别开来, 成为一个思考和审断的独立的对象, 即美学的产生。
二、美学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诠释
古希腊无论是民主、经济还是文学发展在伯利克里统治期间达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 希腊文化由以希腊神话为主要影响下的传统文化转变到了哲学时代, 产生了一批如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的著名哲学家。人们开始用哲学的观点把美学从利用价值中提取出来, 并展开探索统领美学的规律和原则的尝试。
早期的古希腊对于美学的思考极具客观唯心主义的色彩。古希腊著名美学家之一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说, 受到美感教育的人“第一步应从只爱某一个美形体开始……在许多个别美形体中见出形体美的形式”。从这个观点看来, 人们认识美是从感性认知客观世界中具有美形体的事物开始, 然后归结出美的共同特征, 最后上升到美的总概念。盛行于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这种“形体美”指示为数理上的和谐。“人有内在的和谐, 碰到外在的和谐, ‘同声相应’, 所以欣然契合”, 人对于美的感知立足于数学的规律与和谐的原则, 由其统领、受其影响。
不过无论是柏拉图的“美形体”还是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 他们对于美的认知都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上, 忽略了美学的本质, 否定了理性在美学中的本质性作用。
14世纪中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可以说是西方从中世纪转到近代的转折点。资产阶级日益强壮、地位得到提升, 资产阶级开始感到人的尊严和权利的需要。因此, 资本家们开始了与封建神学对精神束缚间的斗争。
文艺复兴 (意大利语:Rinascimento) 在西方的解释是“古典学术的再生”。文艺复兴最初的表现并非在艺术上而是在自然科学上。伽利略发现了落体、抛物体和振摆三大定律;近代生理学的鼻祖威廉·哈维发表《心血运动论》系统阐释血液运动规律和心脏工作原理等。
理性主义思想开始占据势力, 唯物主义思潮日益壮大, 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作为人的欲望、情感、社会价值以及个性自由的重要性。文艺复兴初期, 人文主义者通常披着宗教的外衣, 在理性指导下对基督教的文化以及宗教体系进行了重新的把握和解说以宣扬理性思想。
但随着工商业日益发展, 人文主义学者逐渐从神学的枷锁中挣脱出来, 对于哲学的研究和作品的阐释开始独立出来, 对事物的表达与研究直接建立在客观现实和理性分析之上。莎士比亚在其著名悲剧《哈姆莱特》里劝演员要“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文学有如镜子, 可以映射出外部自然。
“镜子说”后来泛化为所有艺术理论 (包括文论) 的基本原理, 即“再现论”。其实质是“真理符合论”, 虽然这种观点过于片面且混淆了文艺创作实践的客观原因, 但它明确地挣脱了神学的束缚, 肯定了文艺的理性和真实性, 总的来说, 文艺复兴运动到了后期与现实联系更为密切, 更趋向于现实主义。
三、感性和理性的碰撞
到了十七世纪, 法国的法兰西学院, 精选全国文艺、学术以及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最杰出的四十名代表, 组成团体对一般文化特别是文艺进行讨论和表决。由他们所生成的决议是具有法律权威的。由于当时的阶级力量以教会和世袭贵族占优势, 因此中世纪的法国倾向于顺从教会的信仰,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性和物质在文艺和学术上的作用。而笛卡尔的《论方法》打破了这一迷思。笛卡尔看到了理性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了理性主义的基本原则。然而由于过于着重理性, 他把理性与感性完全割裂开来, 认为文艺完全是理智的产物。即便如此, 理性主义的观点, 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中世纪文艺和学术对教会权威的信仰, 深深影响着那个时期文艺的发展。
作为德国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古典哲学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的康德, 把人的心理功能分为知, 情, 意三个方面。他主张美的定义是通过逻辑审判来完成的, 而且这种审美判断不涉及利害关系只涉及欲念的满足。这样, 就通过理性把美和一般的快感以及功利的活动区别开来。
与笛卡尔把感性和理性完全分割开来不同, 康德的“美的分析”把审美过程中许多矛盾都揭露了出来, 如“美感不全等同于快感”“美感也不全等同于理性经验”。康德力求使理性和感性达到统一, 即美感的形成既要感性的基础也要理性的基础。但因为没有认识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因此康德使自己的理论造成“二元论”。
四、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相较于康德, 处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黑格尔更注重于现实问题。他把美定义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不仅肯定了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在艺术中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二者的统一。
但是, 黑格尔眼中的美学是“艺术哲学”, 把人作为艺术的唯一对象, 而轻视了自然美。黑格尔在《美学》中写道“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 他所反映的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艺术在表现自然的美时不是因为自然本身的美, 而是因为自然表现了人的活动和性格所以产生美。
五、结语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纵观西方美学的发展, 亦符合这一规律。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 到现代欧美, 从古典主义的只重视形式, 到德国古典美学的美作为理性内容的感性体现, 到马克思主意美学中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美学在西方的发展一直围绕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展开。通过对出现矛盾的解析, 然后提出新的矛盾, 然后再解析, 再提出, 如此往复
审美意识的时代流变
——以建国至今的服饰变化为例
杨菊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审美意识是指心灵在审美活动中所所表现出来的自觉状态.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服饰变化的分析, 说明审美意识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不但有其传承的一面, 同时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社会心理.社会价值观.经济科技的发展, 时尚传媒的引导等多方面分析了审美意识随时代变化的原因.最后对当代审美活动中体现出的审美意识及其走向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审美意识;服饰;时代流变
审美意识是一种感性的意识形态, 是被意识并被系统化的审美经验, 审美意识投射在我们日常生活追求的很多方面, 这里, 我们选择当代生活中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服饰作为我们的一个透视点。
一、服饰变化的表现和特征
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 追求美作为人的天性延续至今。在服饰的起源说中, 有一派认为服饰起源于“装饰”, 即人类美化自身的本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社会群体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不同的喜爱偏好, 通常会形成不同的服饰风格, 从而引起服饰的不断变化。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部服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审美文化的发展史, 没有那一样事物象服饰那样如此贴近人类的生活。从远古的兽皮到当今宇航员的太空服, 服饰见证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二、贯穿于服饰变化中的审美意识的变化
首先, 建国初期的五六十年代是一个新旧观念交替, 人们设计出的服装新颖大方, 省工省料, 便于劳动者工作生活的服装, 于是服饰的实用性得到了重视, 人们的审美也倾向于追求实用, 结实, 朴素的美。
六十年代后期, 即文革时的服装, 由于政治因素的强行介入, 把人们统一在同一衣着模式之中, 无色彩, 无个性, 无性别, 扭曲了人们的审美心理, 使人们被迫统一。
八十年代, 由于思想的解放, 文化的繁荣, 眼界的开阔,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审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人们在审美中开始更为关注自我存在的价值, 张扬自我的个性, 以蹬踩裤为例, 人们的审美追求已经进入了张扬个性, 尊重自我的年代, 那种千人一面的现象已经一去不返了。
九十年代,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人们的审美追求不再仅仅上个性, 而且还要求品位。人们不惜花巨资买衣服, 为的是与众不同, 标新立异, 穿出属于自己的档次和品位。
二十世纪以来, 服饰审美的多元化以及在着装观念上的“场合性”——人们根据场合来穿着打扮, 精心选择与各种社交场合相适应的服饰, 使个人的审美倾向, 兴趣喜好以及环境需要凝成一体。
三、审美意识随时代变化的原因
(一) 社会心理变化对审美意识变化的影响
人们都尽力想向有利于自身的群体靠拢模仿这个群体内成员的外观举止, 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不自觉地保持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以保全自身。体现在审美中即要求“祖国山河一片红”式的下去, 最终找到了美学的本质。
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史》中写到“人们的认识毕竟以客观现实世界中个别感性事物为基础, 从许多个别感性事物中找出共同的概念, 从局部事物的概念上升到全体事物的总的概念。”学习西方美学史, 不仅仅是学习美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 更是希望通过学习, 从而看到那些隐藏在历史变迁背后的人类探索美的统一, 规矩之美, 认为统一的, 革命的进步的就是美的。另一方面作为人类另一本能机制的“求异”心理也从未退出与“求同”心理的角逐。当八十年代后, 社会政治环境日益趋于宽松自由, 文化也越来越开放时, 大众的“求异”心理便显现出来, 表现在审美中即追求个性化和凸显自我存在价值。
(二) 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对审美意识变化的影响
当一个社会还没有让人们能摆脱肉身温饱的需求时, 个体往往为了生存的需要去追求物质性的东西, 对精神性的审美关注相对较弱, 即使带有审美的意识也往往倾向于审美中的实用性, 如我国八十年代之前的服饰风格。反之, 当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摆脱物质层面的束缚时人们便开始转向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 (如崇尚个性自由, 突显自我价值, 追求生存状态的自我回归等) 时, 他们的审美眼光也倾向于欣赏事物的个性化, 独特化, 符号化及其象征意义中体现出的美感, 例如九十年代以来的服饰风格。
(三)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倾向
审美从产生之时就与功利.实用紧密结合在一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活动才逐渐与社会实用物质活动有了界限,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精神日益显露出对文化的强烈冲击, 尤其是文化传播的划时代变化, 彻底改变了传统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 使文化由精英走向大众从而也使得审美由少数人的专利变为大众的生活形式, 即表现为“审美逐渐生活化和生活逐渐审美化”。
(四) 时尚传媒等因素对大众审美意识的有意引导
这些称之为“时尚”的理念似乎总在引导着我们的审美投向, 试图告诉我们, 什么是美的。事实上以上所引的时尚, 仅是一种流行的时髦的衣着方式, 属于狭义的时尚范畴。由于时尚本身感性炫耀的特征, 使得它在本质上包含一种审美因素。所以, 当大众的注意从一种时尚转向另一种时尚时, 他们的审美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转变。
四、对当代审美意识的思考
当代审美意识既有对传统的传承, 也受到时代精神, 外来文化的影响, 是多种力量凝合的结晶, 总体上体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其中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多元化与民族性——综观当今的审美, 我们似乎总是在“欧化”的前提下体现多元化, 我们密切地关注西方的审美标准和趋向, 然后奋力追赶, 服饰上向巴黎时装展看齐, 艺术上也是以西方的艺术潮流为先锋, 而我们这个源源流长的几千年的文化所造就的审美观却在现代化的潮流中被我们放弃, 象是丢弃一件老旧的衣衫。实际上这是一个危险的尝试, 我们放弃了本民族中具有生命活力的审美意识意味着我们审美的根断了。当我们的审美传承性中断时, 审美中的民族性也失去了生命力, 这种文化和审美意识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是不堪一击的。因此我们审美意识中的民族性不可丢。因此我们的审美意识形态在保留民族性的同时可以是丰富而自由的, 不局限于一种。可以根据自己既有的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 对外来文化中的审美意识进行吸收和同化;对大致相近的审美意识, 可以吸收两种审美意识中可以认同的差异, 使本民族的审美意识不断获得生机和活力。
脚步, 思考人于美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尚德.希臘文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61-62.·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0.
8.理性与感性 篇八
【关键词】 设计表现;艺术表现;教学方式;理性;感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设计与艺术,有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相同的概念。其实不然,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艺术,在这里讨论的是绘画范畴内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无论哪个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都需要学习设计表现技法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在笔者还是学生的时候也曾在高校中学习,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经过多年的学习与教学发现,不少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接触到这门课程都难以从原有的艺考纯艺术绘画模式转变到设计表现的思维模式。
设计中的表现按照不同专业可分为建筑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这五大类。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相应的设计表达手法和思路。当然对于不同设计专业方向而言,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会有所侧重和不同。那么设计与艺术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同,在表现形式和思考模式上有着怎样的区别,这将是本文主要的讨论点。
一、设计表现与艺术表现基本方式不同
首先是绘图方式的不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在画设计表现图的时候还是运用了绘画素描的笔触和笔法。这种方式阻碍了学生对于设计稿的快速表达和呈现。在艺考前,学生接受的西方古典绘画教育,在形态和画面效果上都灌输以一种精准、具有神韵和美感的标准。在这样的标准下,艺术绘画变得可以在绘图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而设计却不同,需要的是快速和创意。在表现设计方案时可以有很多种的可能性,需要一个个呈现,用简单而流畅的线条,清晰干练地表达。
其次是使用工具上的不同。传统艺术绘画需要画架、画板和特定的绘画用纸以及多种多样的画笔。而在设计表现的画板上,我们不需要那么大的版面,不需要固定的地点和繁复的工具。一张A4纸,一本小小的手绘本,有时候甚至是随手看的报纸,用的餐巾纸都可能成为设计师的绘图板。因为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生活,需要自由的线条随时记录下创作的灵感。设计表现中常用的笔,例如针管笔,中性笔、色粉笔、马克笔、彩铅等等,这些都是能够帮助设计师快速呈现设计理念而且无法进行修改的绘图工具。这也是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最大的挑战和最难掌握的地方。
最后是呈现方式的不同。好的绘画艺术作品需要用精美的相框和化学药剂来保存画布上的色彩和形态。它们一般被放在美术馆、画廊等地方陈列或销售,以供观赏,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或产生心灵的共鸣。设计稿则很少被展出,除非是设计大师,例如图1,飞利浦斯达克在餐桌上绘制出的榨汁机设计手稿。一般设计稿多流传于方案汇报,渗透贯穿于效果图优化、模型制作、实体生产搭建之前。它将未曾有过的、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物品用视觉化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且帮助人们将其实现。
这三大不同点,已经能够很明确地让我们看到设计表现与艺术表现在教学方式上的大相径庭。
二、两者思考模式的不同
一个感性,一个理性。艺术,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好成为大师的,需要一定的天赋和感觉,偏重个人感性的表达。设计,则可以通过不断勤奋地学习和实践最终达到卓越的设计技能,它更多时候是一种理性思维的整理。如图2,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在学习过程中发展阶段的截然不同的特点,设计技能的发展更加稳健,艺术则会有分支。从事艺术教育多年的李睦老师在其专著中讲到,绘画中的“不像”所指的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一种感觉,它既没有标准又没有定义,它是需要艺术家自己建立的某种秩序和存在方式,不需要事先设计、事先计划,更不需要量化和计算。[1]3李睦老师提到的“不像”正好道明了绘画艺术的精髓。而英国著名设计师奈杰尔·克罗斯认为,设计具有一定的流程模型:量化问题、产生设计理念、完善设计理念、选择一个设计理念、设计、表现、陈述。[2]152可见设计在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理性的思维,这也更加适合设计作为一门系统性的专业进行教学。这点在日本设计师宇治智子的培养设计感中也被强调。对设计感缺乏自信的人往往误认为设计产生于设计师脑中的“灵光一闪”,是设计师“感性”的产物。事实上,设计也是一门技艺,通过正确的学习任何人都能够熟练掌握。[3]24而且它还遵循着一定的数理法则,例如精美设计法则——黄金比例和三分法。[4]101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应用时一般取0.618,就像圆周率在应用时取3.14一样。
设计与艺术在创作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是个人与团队差异的工作模式,这主要取决于两者思考模式的不同。艺术是一种更加个人思想的抒发,而设计可以是个人的思维展现,也可以是团队智慧的结晶。奈杰尔·克罗斯在《设计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写道:设计团队协作在一般的专业设计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日益与许多不同专业领域结合时,团队协作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2]114设计过程中参与者有甲方、设计团队,有时甚至会有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市场问卷/民意调查/用户分析)、共同协商趋同设计方案,达成最终的共识。设计团队中的职能又可细分为方案、草图、模型、制图、渲染、施工建造监督、建造材料选用及报价等。高校培养出来的设计专业学生将来会被划分到这些职能部门之中,成为设计团队中的一名成员,经过继续实践深造,丰富经验,可能会成为业内的优秀设计师。但也许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在设计领域享誉盛名,成为著名设计大师,这种概率和成为艺术家画家的概率差不多,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能造就。
nlc202309020414
在这样的特点下,设计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更加需要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在优良的艺术感觉下培养学生对于设计的分析和自主控制能力。要从原来的纯艺术绘图方式,转变到快速单线条设计绘图手法,激发学生对于一个主题的多重表达,如图3。要从原来艺术绘画中的写意纯美表达,转变到设计表现中更加关注细节,培养学生对于设计创作的敏锐洞察力。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可以有特殊的主题教学,例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加入空间设计快速表达绘图指导,其中还会牵涉到透视概念的引入,如图4。在教学中可分为基础教学与创新教学两块,让学生们临摹学习传统的空间设计表现技法,同时在方案设计上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结合绘画技法,形成独立自主设计思考的能力,不断提升自我设计修养,为今后进入设计职场打下良好基础。又例如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会更加关注产品功能性、材料、结构等细节设计问题,在教学中需要同时引入结构设计基础概念和材料学研究,使学生在表现设计方案的同时形成实际生产可行性的概念。由此看来,设计表现技法不仅仅是艺术表现课程中简单的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更需要的是在训练表现技能的同时通过正确和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法。
三、两者互通之处
当然,事物不能完全区分开来看待,在设计表现技法课程中依然需要延续和传承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理论。云南大学室内设计教师钱实老师提到,中国的绘画很讲究意境,“意在笔先”原指创作绘画时必须先有立意,有了“想法”后再动笔。相同道理,设计的构思,立意也是至关重要的。[5]109无论是设计还是艺术创作都需要有好的立意和立足点,尤其对于设计而言,它已经超出了美观这一表面的观赏价值,更多需要突出作品的实用性、可持续性和节能性等人机工程学和社会学相关问题。
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从西方教育界传入中国,也只有二十年左右的发展历史,很多情况下还处于探索、调整、完善的阶段,更何况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又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要想更好地建立起完善和稳固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必须延续和传承中国古代传统的美学教育思想,才能使教育变得有说服力,有灵魂,独具中国特色。
四、总结
艺术需要设计,设计又是一门艺术。这两者虽然有着诸多不同,却也相融、相通。在设计教育的事业上依然需要面对很多未知和挑战,学生们也发生着变化,单一不变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的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的变迁。从设计表现和艺术表现这两者的教学对比中,笔者领悟到设计教学与纯艺术教學之间的转变存在着更多思想上的挑战,在要求学生不断培养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的同时,设计教师自身也需要具有良好的设计素养、设计表现能力和设计思维。总之,设计教师只有紧跟时代的脚步,投身到实际的设计制造和生产当中,才能将其最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不仅仅是用自己的语言,更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从而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设计的要领。
9.关于理性与感性的名言 篇九
摘要: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是艺术设计在计划与实施阶段主要的思维方式,二者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它们在艺术设计中的有机结合则会提供一种处理理性与感性之间关系的较为正确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理性 感性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当谈到理性与感性时,人们很自然就会联系到“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必然发展”;“感性认识阶段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等等这一系列的哲学论题。的确,就认识事物的过程来看,认识必须经历多次反复最终形成无限发展。同样的道理,作为20世纪新兴学科的艺术设计,其被认识的过程也是必然要经历这种阶段的。虽然今天它所涵盖的内容及形式应该说已基本完善。但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所谓的纯艺术思维方式之间的矛盾纠葛一直是如何较为正确认识艺术设计所面临的课题之一。人们通常孤立地看待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认为前者过于理性,是哲学家的思考方式,而后者比较感性,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思考方式。一些从事设计艺术实践创造的工作者很容易陷入所谓的纯感性的经验思考中去,并且始终把持着这种不科学的思维方式而津津乐道。甚至连某些相关教育工作者也只是流于表面地利用一些思路不甚清晰的经验或教条来传道授业,而很少能在较深层次去探讨设计艺术在思考与制作过程中的科学因素。毋庸置疑,这种做法是极其有害的,这种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因此,本文试图就艺术设计在创造及实践过程中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之区别与联系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旨在引起对设计思维如何以更科学面貌出现这一问题的关注。
一、艺术设计中的逻辑思维
“逻辑”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一方面,在传统逻辑影响下,“逻辑”被认为是研究思维的科学。而在现代逻辑中,它却被普遍定义为研究推理的科学。事实上,由于传统逻辑把逻辑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混淆了,带有严重的心理主义色彩,因此“逻辑研究推理并且主要是研究推理形式”⑴这一解释则更显得合理一些。逻辑本身存在着一种内在机制(也可以说是本质),即“必然地得出”。逻辑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在《论辩篇》中这样写到:“推理是一种论证,其中有些被设定为前提,另外的判断则必然地由它们发生。”⑵亚里士多德通过其创立地四谓词理论和三段论具体阐述了这种“必然地得出”乃是可以依据一种能行的方法一步一步进行的。现代逻辑在传统逻辑观念上有了重大突破,并且得出了逻辑的两个明显特征:一个是构造形式语言,另一个是建立演算系统。在今天,通过这两种特征的实施及运用,“必然的得出”有了更明确的有效性。因而,我们可以看出逻辑是一种有规律的,严谨的.科学方法。
另一方面,“思维”相对来说则主要在于心理范畴,它是“感觉、知觉、记忆、思想、情绪、意志这一系列心理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⑶。它的类型也是非常繁多的,“譬如从表述的角度说,有形象思维、技术思维、逻辑思维;从认识的角度说,有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知觉思维、灵感思维;从哲学的角度讲,有具体思维、抽象思维,此外还有单一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顺向性思维和反馈性思维,等等”⑷。
逻辑因素在思维领域中起作用就是一种“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是以推理为表征的,极不同于想象、联想,也不同于音乐、美术所体现的形象表达(虽然音乐、美术中也有某些逻辑因素的存在,但主要还是以形象因素为构件的)。推理不仅可以使人们获得不能由经验直接得到的知识,而且还能获得不能由感觉和知觉直接得到的知识,因此可以说是一种较纯粹理性思维活动,更多地以必然的前提推导出必然的结果,尽管其推理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最终“必然地得出”却是唯一的
10.感性理性作文 篇十
有人说,人的一生,不是为了追求目标的生活,而是为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为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很简单的一个理由。而我认为,理性的生活,就是要学会理性,要不被人所迷惑,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理性的生活,就是要学会做自己想做的事,要学会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要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有句俗话说得好“百怕不苦,百怕不甜”。理性也就是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要不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不喜欢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会觉得不自在,而是自己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为喜欢就要自己喜欢自己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要自己喜欢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喜欢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人说,理性就是要有一个结果,要想得到这个结果,就要付出努力,要不然怎么会有好结果呢,所以,我说,理性就是要学会理性,要学会理性,要有一个好的性格,要学会去面对自己喜欢的事情。
不仅要学会理性,对自己的情绪也要有一定的认识。理性是要懂得控制人,要有一种好的性格。要有一种不服输的性格,这种特殊的性格是我们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做自己喜欢自己喜欢的事情,要懂得去理性。
理性是一个人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东西,它就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理性的存在,就是要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自己喜欢,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了理性就要去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要懂得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喜欢的生活。所以说,生活就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都要学会理性,喜欢自己喜欢的事情,喜欢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因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去计较他人喜欢的事情,而且还不能够说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会导致自己的事情越来越差,最后导致自己失去了意义。
理性是一个人在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的作用可大了。不仅要有一种好的性格,而且要懂得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还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去想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不要去伤害别人,也不要去伤害别人。因为这样会伤害自己。
11.感性人与理性人 篇十一
然而这种理论上的设定即使是可靠的,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这便要谈起《我国经济改革的哲学探讨》这本小册子了。
看目录很寻常无非是对平均主义的批判、对经济规律的分析和对开放的论证等等。但是,一俟读开来,却颇使人有顿开茅塞之感。作者面对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说出了一番又一番出人意料、耐人寻味且又发人深省的道理。我不敢说自己走进了一个理性王国,但肯定作者是从理性王国中走出来的。面对相同的话题,独到、深刻、犀利和淋漓尽致,与流行、浅薄、马虎和似是而非,两者对照形成的强烈反差映现在我心里,于是便朦胧地产生了感性人与理性人这两个概念。我想只要择要举出一些那独到的东西来,读者也许就能看到这两个概念的反差了。
——平均主义与道德——
作者说,道德要有一个基准线:正当的个人利益;一个前提条件:主体的选择自由。为什么呢?“平均主义看来很道德,它主张富者帮助贫者,但是由于它把这一点制度化,换言之,它强行规定富者和贫者平分财富,这就使得富者失去了实践道德行为的机会。如果一个成年人所做的好事,是在施恩惠引诱或下命令强迫的条件下做出的,他的行为还有什么道德可言呢?我们当然要大力培养人们的道德精神,但说来难以置信而实际上又千真万确的是:我们必须给人们以可以不做道德行为(当然不是“做不道德或反道德行为”)的余地。”所以,“要求一种体制过分道德化,势必使得其中的个人非道德化。”(第49页)游惰成风,虚伪成习,小人们利用利他主义热情实现利己主义的目的,君子们因受声名之累而任劳任怨,最美好的旗帜适应了最卑劣的感情。“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它满足了妒忌这一最富破坏性的社会心理因素,反而赋予社会一种特殊的稳定性。”(第40页)
我不是说没有人这样分析过平均主义和道德,但确实很少有人这样做。即使我们的道德学家们,有谁这样深深抓住道德的真谛并且大胆刺入现实的赘瘤中呢?人们大都不过仅仅将自己置身于道德生活之中而已:不知是历史还是别的什么说:“这才是道德的”,人们便想,“我怎样去实现它呢?”大胆的人至多偷偷地怀疑:“这道德能实现吗?”即使叛逆者也不过愤愤地自慰:“我甘愿做不道德的人!”他们从来不去想:这道德规范本身是道德的吗?道德的根据是什么?古之臣民不想:为什么君让我死,我就不得不死?古之妇人不想:为什么男人死了,我便决不能改嫁?古之少年不想:为什么即使是受屈于暴虐的父母,也只能顺从而不能抱怨和抗争?即使是在当代的社会生活中,这种理性的萎缩依然是相当严重的。托尔斯泰曾对俄罗斯人听天由命、随遇而安的性格赞不绝口,比如他笔下的卡列宁在不考虑自身生活的意义时生活得很有意义,而当他考虑生活的意义时便变得六神无主、惊慌失措起来。《苏维埃人》的作者克劳司·梅纳特因此而怀疑:“难道他们真的懂吗?”他举出过一个不考虑为什么服务员不让他在候车室睡觉而只为自己曾连等两天两夜不合眼而自豪的苏联公民。可不可以用感性人来描述这类人呢?柏拉图曾经谈到这种人,黑格尔则明确地指明是东方人:他们只依经验、习惯、凭着感觉去行事,而很少想到、更不去深究其理性根据,其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不是通过求知和独立判断而获得的,而是不知怎么已经成为独立于知识和自我、妨碍甚至排斥知识和自我的东西了。毛泽东在谈感性认识时,说它是片面的、表面的、不完全和非本质的。如果说在认识中国革命时如此的人会引导革命碰壁,那么在自我认识中仅仅停留于此的人难道不会断送自我吗?我们都知道,越是浑沌、浅薄的人越倾向于执拗任性,越难于启蒙教化,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他们还没有学会追问“为什么”,思维中没有发问的机制;既然没有理性素养、逻辑能力和理论兴趣,那末一切理性说教即便再鞭辟入理也只能是如春风之过马耳。这便是感性人。黑格尔的话是值得人们再三吟味的。一个民族,如果沉溺于感性的泥污中而不能自拔,那是绝没有希望的。但断定感性人同让他们变成理性人一样是一件很棘手的事,让我们还是先回到这本小册子来吧:
——经济规律与意志一一
a.我们不能说一只按照浮体定律漂在水面上的木船沉了,便是它“违背”了浮体定律,漂浮或沉没都只能是证明了浮体定律。所以,“真正的规律是不可能违背的,能够违背的规律就不是真规律。”(第62页)
b.如果说一个携带石头过河的人沉溺了,这不是违背而恰恰是证明了浮体定律,那么,我们通常所说的“违背”就是与某种目的和意志相关的行为。
c.而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们的意志相互作用的过程,那么“违背”就只能是某种特别的意志被上述意志过程的概率所否定了。
d.但是统一的权力就意味着使众多的意志服从一种特别的意志,不管这个别与一般之间关系的性质如何;在这个前提下,“违背”就完全是特别意志推诿不可推诿的责任的自慰之词了。
e.说到底,“经济活动既然是人的活动,其必然性就离不开人的活动的某种必然性。”(第73页)尽管许多关于经济规律的命题似乎不曾对主体的特性有所论断,但是却作为逻辑前提内在地存在着。比如,“薄利多销”这个判断如果在“君子国”里就成为荒谬的了,它在现世之所以正确,已内含着人的某种一般的本性。
这里,作者并没有冒然给出明确的改革方案,但作为读者的不管什么人,他从中得到的也许是比方案更多的东西。细心且虚心的人会从中接触并熟悉理性的思维方式。我不知名副其实的感性人对此会作何感想,但我劝一切想使自己变得理性些、深刻些的人不妨硬着头皮读读这本不厚的书,当然更欢迎领导者和经济学家读一读。
说起经济学家,让我们向这本小册子再投以最后一瞥。
——经济学家与道德学家——
经济学家与道德学家的观察角度不同。“只有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行为才是高尚的道德行为;然而,只有符合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原则的经济体制才是最为有效持久的经济体制。”在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道德学家要求把个人利益置于后面,而经济学家则致力于三者的统一,因为按一位东欧经济学家的说法,经济学家认为道德学家的要求“完全是胡思乱想”。“如果在现实的经济问题面前,一位经济学家提不出(具有人的客观必然性作依据的)具体的解决办法而只是诉诸于道德呼吁,那几乎无异于自认失败。”(第86—87页)
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经济学家是这样看待自身责任的,而更令人挂心的则是当读到这些深邃、痛快的话时便想起的那些浅薄、执迷的观念,以及创造、传播和接受这观念的那众多的感性人。这些难得糊涂的人或他们的天然顺应性,这种本能般的思维或思维的全自发性质,构成了人们自身幸福和思维进步的真正障碍。深刻对于浅薄,决不仅仅具有一种量的优势;唯有深刻才导致正确,而浅薄则流于荒谬。确实有那种毫无荒谬感的荒谬人;然而,认识的深、浅、正、误仅仅取决于人的素质,即取决于人自身。思想的睿智既不来源于思维的技巧,更与词句的使用无关;恰恰相反,假如你是一个有深沉的独立探究气质的人,又在这种刨根问底的癖好中迈进过人类理性的殿堂,那末,上述一切会源源不断的涌出来,只要你挖,而且你自然会去挖。“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这便是理性人。
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来概括感性人未尝不可——大多数中国人面对既定的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社会结构等等正是处于这种状态;在改革中,只“问其然,不问其所以然”的领导者、思想家和旁观者也为数不少——然而对具有历史稳固形态的感性人,最好还是用下面这句话来形容:“只求知其然,不求知其所以然。”这种理性能力的衰竭,所从来者深且远矣。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的开讲辞中曾经说过:“人既然是精神,则他必须而且应该自视为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切不可低估或小视他本身精神的伟大和力量。人有了这样的信心,没有什么东西会坚硬顽固到不对他展开。那最初隐蔽蕴藏着的宇宙本质,并没有力量可以抵抗求知的勇气!”这是何等执着的追求理性的精神。相形之下,那凡事因循的感性人,便不能不使人感到由衷的悲哀了。当然,今天我们不会再一想问“为什么”就产生一种犯罪感,但是,如果大家压根就想不到去问“为什么”,个别人问出了“为什么”,大家便容不得他,那情况不是更为糟糕吗?
感性人之可悲并不在于他们没达到理性阶段,而在于他们基于千百年感性实践的积沉而完全记不起理性,或者心甘情愿不去追求理性,或者更有甚者,他们似乎失去了理性能力,这样便出现了最可怕的一点:他们决不承认自己是感性人!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我国经济改革的哲学探讨》,胡平著,中国经济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七月第一版,0.95元)
12.关于理性与感性的名言 篇十二
关键词:理性色彩,感性色彩,染织设计,统一
色彩在艺术设计中发挥显著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计作品的艺术效果。而色彩不仅有颜色方面的变化,同时也有情感方面、思想方面的表达。从某种程度上讲,色彩可以分为理性色彩以及感性色彩[1]。色彩的不同,对于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在染织设计同样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对此我们必须对染织设计过程中理性和感性色彩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进行更加合理的使用,提升染织设计的视觉美感。
一、概述理性色彩
理性色彩的合理应用同感知大自然色彩息息相关。从理论角度分析,色彩的根源是光,没有光也就不存在色彩;从客观角度的观察,色彩的根源是自然,由于光的作用,从而自然万物客观的有了相应的色彩[2]。历代画家都非常重视写生,他们纷纷走进自然,到自然中感知自然和色彩,尤其现代画家重要的创造手段便是走进自然进行写生。印象主义色彩主要是由客观色彩提炼而得出的,同时在其中增加了主观理想化的色彩。艺术家在进行设计创作的第一阶段,走进自然寻找灵感源,设计人与某一个物体或者某一种色彩产生共鸣,也就出现了创作源泉,从而也就产生了创作灵感,进而结合市场需求以及织物本身特点进行色彩与形体的设计,可以同消费者之间产生共鸣,并且喜欢相应的色彩设计常常都是满足色彩规律以及情感特点的。由此,单纯根据色彩规律进行的色彩设计更多情况下缺乏一种艺术生命力,使得作品过于沉闷。从自然中获得的色彩则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容易为消费者所喜欢。
二、概述感性色彩
色彩最开始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本质性。关于在原始时期,人类怎样发现颜色使用颜色,至今依然众说纷纭,理论家并没有给出一个定论,但是最根本的是对色彩的本能需求。在大自然中,日出日落而形成的能量差别对人类长期的影响,使人类产生了明暗的差异感。伴随单色的发现和崇拜,人类在对色彩社会化应用的过程中,逐步通过变化的感色机能提升了光色的辨识度。一切基于自发本能色彩而产生新的个性色彩发现逐步发展成为社会色彩,则这一色彩也就成为人类共有色彩进而继续发展下去。感性色彩主要指的是人类色彩视觉长期受到自然光的影响进而所形成的和发达的感官有机体的自动协调【3】。色彩是在人类认知过程中不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三、理性色彩与感性色彩在染织设计中的统一
色彩本身具有非常强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依然成为染织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语言表达形式。色彩不但具备很强的物理属性,同时也蕴含非常深刻的精神内涵,色彩本身具有很强的力量,虽然这些理想难以为更多的人所感知,但是其精神力量则是真实、显著的存在的。
“自然色彩”并非染织艺术表现的最终目的,只是认识色彩基本规律的一种手段,所以不可过于呆板的根据绘画色彩规则及其方式进行设计,固执的坚持光源色、固有色以及环境色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进行染织艺术的设计,首先设计师需要走进大自然去体验色彩,追求色彩的真实,进而掌握色彩的形态结构、文化内涵以及各种场合下的视觉感受以及心理反应,强调色彩的研究色、形式美和色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其次,重视了解和体验个性化色彩,强调色彩设计思想。设计色彩融合了感性和理性色彩,是在对色彩属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设计者情感的色彩。设计色彩需要弱化自然中的客观色彩同时也源自自然色彩,需要加强色彩的实用性以及装饰性,与此同时也同色彩的情感属性息息相关。要想从自然色彩中获得主观性的体验和情感,必须以设计为出发点找到最为理想的色彩组合,通过理想化的方式自由的使用色彩。
在染织美术设计过程中,运用色彩一方面必须遵守构图、色块组织等艺术规章,另一方面也需要对面料材质以及人文环境等多项因素进行充分的考量;必须结合相关的专业规律,以设计色彩为出发点,充分显示专业的特色,不可固执的根据绘画艺术规律设计色彩。染织色彩的设计不仅需要根据美学原理等,而且还需要对结合实际设计内容站在人文、心理、视觉等多较多准确的定位色彩,同时根据市场规律调查色彩、处理色彩信息,制定色彩计划,根据市场导向进行色彩设计,但这并非是主观的产物。
四、结束语
综上,结合各种染织艺术品机理以及面料质地能够得出:纹理更为粗犷时比较适合使用青灰色、褐色等颜色;细腻的纹理更加适合使用柔和的颜色;圆滑的纹理更加适合使用民族色或者民间色等;棱角清晰的纹理最好采用抽象图案的色彩。恰当的色彩搭配可以大大提升产品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颖.理性色彩与感性色彩在染织设计中的统一[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4:131.
[2]孙惠.色彩设计中理性和感性两种思维的作用和培养探析[J].大舞台,2012,10:157-158.
【关于理性与感性的名言】推荐阅读:
作文范文关于理性与感性10-21
感性与理性07-04
理性与感性辩论赛07-08
关于理性看待流行的高考范文08-07
关于感性的名言有哪些11-16
理性与热情优秀范文11-27
价值与工具的理性哲思--评司汉武的哲学新著《价值与工具》08-27
农村中学语文作业合理性与有效性探究01-08
理性爱国的议论文:爱国热忱需要理性表达06-14
教育的理性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