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2025-02-07

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共9篇)(共9篇)

1.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篇一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反思

今天,是我比较难忘的一天,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全校数学教师面前进行导学案的尝试。上完课后,既感到如释重负,又觉得有很多不足。

我所教学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笔算除法和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紧跟着进行的笔算除法的迁移学习。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充分理解算理,及“商的书写位置”和“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并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它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设计本节课时,本来想引用周恩来总理少年时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为导入语,但在课堂上又觉得这句话时很生硬,因此把它去掉了。在探究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算法时还算顺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笔算方法与自己课前预想到的.很一样,一种是把商写在个位上,一种是把商写在十位上,后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商写在十位上的竖式,使学生明白了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在探究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算法时,是让学生自己借助方格图试算,可能是因为那一百个小方格放在了一个大正方形中,格与格挨的太密,个别学生圈起来觉得困难,圈的很慢。另外,在帮助学生分析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时,总怕学生不理解自己说的较多,因此这一环节进行的很慢浪费的时间太多,导致让学生比较讨论“用整十数除,要从哪里除起?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商要写在什么位置?”时,时间紧迫,本来是想在这一环节多用些时间,通过先引导学生比较今天探究的两种除法竖式的异同,再让他们在小组里进行思考讨论,然后让各小组汇报,总结出“用整十数除,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商要写在个位。”但由于看到快到下课时间了,就乱了手脚,为急于完成教学进度,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没让小组合作起到真正的作用,使本节课的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成为一种摆设。由于是第一次采用这种形式,小组合作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没起到合作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意识的有效途径。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度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真正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此外,感觉自己的语言缺乏感染力。这与自己的性格有关系,当有人听自己的课时,特别拘谨放不开,整堂课平铺直叙,使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课堂显得更加枯燥,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今后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的修养,注重语言艺术,练好语言功,尽量用自己教学情感带动学生情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知识,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与学习欲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自己的课堂更加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让学生爱上、喜欢上数学课。

2.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

“五入”

法试商的方法并能熟练笔算。

2、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推理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用“五入”

法试商的方法并能笔算。

教学难点:

掌握初商后需要调商的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小嘉宾皮卡丘出示考题:

1、()里最大能填几?

60×()<262

50×()<368

60×()<417

30×()<206

80×()<453

90×()<6412、完成下面的竖式。

589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4:

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列出

算式:

197÷28=

(2)引导学生试商、调商,得出结论:除数看大,商容易变小,往往需要往大调。

三、巩固练习

1、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

准确的商。

227

394

246

4482、完成下面的竖式。想一想:当除数不是整十数时,我们应该怎样求商?

270

196

302

6327

496

270

196

302

496

通过学生计算,小组讨论得出:除数不是整十数时,我们通常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四舍”试商时,商可能会大。“五入”试商时,商可能会小。

3、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

312

405

163

524

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得出:被除数和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并且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则这些数的商是(8)或(9)。

四、课堂小结:

3.三年级数学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篇三

1、口算除法

(1)口算、(2)、估算,

2、笔算除法

(1)基本的笔算除法、(2)、除法的验算。

重点难点:有关0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除法。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

3、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4、会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除法估算。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根据以上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结合“二十四”字教学模式以及有效教学的不断推进,扎实提高教学效率,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

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究。

2、拓宽主题图的情景视野,适当增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

3、加强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4、充分利用小组长的作用,促进差生的转化,提高小组合作能力。

5、多关注学生的展示,加强能力的培养。

6、特别多关注差生说的展示,让其说思路、说方法。

7、力求学生坐、站、说、写等方面的.规范化。

4.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篇四

1.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例如: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的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篇五

于是,接着的教学内容,我想办法把文本的例题进行修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教学例3时(238÷6),感觉内容跨度太大。直接由如果直接进行教学,学生肯定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和王银美老师商量后,决定在教学例题3之前先后补充这样一个题目:738÷6这样,先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一位数且全部能整除的情况,然后再解决最高位不够除数除的情况。在教学738÷6时,虽然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准确计算出结果,但在书写时有的学生却因数位没有对齐导致出错。经过结合两位数除一位数时的理解,与学生一起分析掌握好正确的格式后,再接触238÷6这样的题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了学生认知的规律。

随后,我又通过几道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不带余数的除法。我先由复习导入,然后通过学生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探究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但是学生在计算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在百位上除完后把百位和十位上的数一起落下不会除而束手无策,还有的学生数位没有对齐,我想这些原因都是学生在学习被除数是两位数的时候计算不太熟练。

6.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篇六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这个单元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内容,它特别的不好教,学生也是相当的不好学。

如何突破这个重难点,我在教学中首先在前一阶段就加强口算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表内除法口诀进行最简单的多位数除法,二是有意识的复习上学期学过的除法竖式,使学生记住竖式除法的三点要求(数位要对齐,余数要比除数小,一次商要经历三个过程,即商、乘、减),三是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例题过渡办法进行过度,(例题安排的是计算与摆小棒计算对比)使学生明白两者的结果一样,四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一看就懂。四是多给学生练习时间,边练边讲,边讲边练。六是做好课堂最后五分钟的课堂小结,在课堂小对结中明确的给学生提出计算除法的四点要求,简言之对位、看位、试商、计算。

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设计教学思路,课中有条不稳的按照备课思路进行教学,基本上达到教学要求和预计的目标。

7.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篇七

3、85÷40= 4、93÷30= 5、620÷20=

140÷30= 6、150÷20= 7、565÷80=

8、312÷60= 9、364÷70= 10、352÷50=

84÷21= 11、69÷23= 12、324÷81=

13、245÷71= 14、64÷22= 15、350÷51=

196÷39= 16、185÷37= 17、272÷69=

18、90÷29= 19、402÷79= 20、203÷49=

140÷26= 21、96÷16= 22、305÷56=

23、108÷26= 24、276÷36= 25、308÷46=

576÷18= 26、312÷24= 27、414÷23=

28、288÷18= 29、665÷25= 30、816÷51=

例|、930÷31= 31、720÷24= 32、640÷16=

33、860÷43= 34、720÷18= 35、840÷21=

综合:36、88÷14= 37、119÷15= 38、2134÷24=

8.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篇八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

3.结合教学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计算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在计算前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编题

师:学校的兴趣小组买了一些器材(演示课件“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音乐小组买了7架电子琴共6475元;航模小组买了2个航空模型共368元;摄影小组买了5部照相机用了6475元……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请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求每架电子琴的价格的算式是: 6475÷7

求每个模型的价格的算式是: 368÷

2求每部照相机的价格的算式是: 6475÷

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两三、四位数

二、运用法则,探索学习

1.学生单独计算以上三题.

2.师问:想一想,我们能不能在计算一道除法题之前,就看出商是几位数?(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规律.

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规律: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时,商的位数与被除数同样多,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少一位.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做第42页“做一做”的题目.

(1)

(2)665÷5 498÷6 456÷8

2484÷3 5598÷7 8648÷4

2.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 水果店有460千克梨,每8千克装在一个筐里,算算至少需要多少个筐?

学生独立解答.

订正答案:460 ÷ 8 = 57(个)…… 4(千克)答:至少需要58个筐.

说明:得数说明要57个筐还剩4千克梨,这4千克梨也需要一个筐来装;所以至少需要57+1即58个筐.

9.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练习题 篇九

760÷80

650÷80

380÷60

484÷60

250÷80

320÷50

144÷21

156÷33

362÷42

140÷18

287÷42

465÷59

288÷24

648÷12

580÷32

256÷34

404÷81

414÷23

640÷32

1726÷19

375÷39

236÷38

565÷47

1280÷16

184÷46

140÷19

587÷26

782÷63

400÷16

900÷80

608÷68

625÷25

468÷18

432÷26 858÷59

395÷25

520÷14

384÷16

306÷68

630÷30

910÷26

247÷19

546÷36

495÷15

325÷13

145÷26

620÷31

682÷62

750÷25

676÷52

570÷19

648÷72

269÷39

755÷71

656÷32

896÷82

404÷42

372÷31

348÷58

873÷97

7200÷800

3066÷42

490÷24

1294÷52

520÷34

334÷40

上一篇:幼儿园大西瓜活动方案下一篇:个人发票遗失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