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类节目策划文案

2024-10-10

访谈类节目策划文案(13篇)

1.访谈类节目策划文案 篇一

学生访谈类节目策划`~~

节目核心价值体现

大学决定人生

节目核心广告语

《我的大学》,我的过去,你的现在,他的未来。

全家人一起观赏的电视节目。

节目形式:

大型谈话类节目,访谈为主,现场与外景相得益彰,结合外拍内容,现场观众参与,深入挖掘,寓教于乐,成为全家人可以围坐在一起观赏的节目。

节目时长:30-50分钟

节目内容: 节目以四年大学生活对人生的影响为切入点,将短暂的四年投射到漫长的一生之中,揭示大学经历对人生的决定性作用,因其实用,可看,可借鉴性,而使家庭收视具备必看的可能通过明星嘉宾对往日大学生活的回忆,校园生活的展示,同窗情谊的校园趣事的回顾,校友今昔的追踪,校园生活对人生的影响以及对当今一些大学里的现象的探讨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大学生活;寓教于乐。每期都会有精彩演出,配合嘉宾所处的大学时代,新老校园歌手、演艺明星的现场演唱也会让大家重温过去的好时光,抚今追昔欢聚一堂。

节目风格:

谈话节目竞争日益激烈,《我的大学》栏目内容力求新颖脱俗,既不同于纯回忆、精英类栏目也不同于纯搞笑调侃类节目。《我的大学》节目以知名人士作为最大的选题范围,讲述大学时期最有趣的经历;最留恋的时光;通过对嘉宾校园往事访谈,以轻松娱乐方式反映大学文化氛围及校园背景。貌似文化性质的节目因嘉宾有趣的回忆与主持人的机智诙谐而不失轻松。

观众定位

中国最广泛的观众群——家庭。

年龄在18岁-65岁。年轻层或许正是嘉宾的学弟学妹,有愿望了解师兄师姐往日“隐私”;中年层处在事业家庭两成的黄金时期,离开母校20年左右,母校情节很容易让他们锁定节目,即便播放的不是母校,他们也会因栏目内容的可看性关注节目;老年层校友日渐衰老,回忆往事的情节,以及对后辈儿孙的关爱会让他们非常关注母校发生的一切。

嘉宾定位:

最具热点的人物,最有影响力的学者,最有号召力的明星,最引人非议的名人大学生,最有谈话力的企业家

节目设计

1.演播室设计:

演播区——主持人区域,大屏幕播放明星片段——或动画或照片(要与嘉宾现在有强烈反差的镜头或相片),根据旁白讲述的故事情节逐步引入嘉宾进场,就屏幕内容开始讲述往日校园故事。揭发区——见证故事发生的真伪,补充丰富故事情节。照片、信物等展示。揭发人隐藏于观众中,每期藏匿位置不同,嘉宾被问及“痛处”而拒不承认时,可让揭发人出场。

观众区——观众。倾听当事人的故事。参与揭发环节。音乐区——乐手根据节目内容配乐调节气氛。

制作群体

总策划.阿忆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法律系。1993年,出版Self-help类著作《青春的敌人》,北京电台《人生热线》栏目策划人兼特邀主持人。1997年,是央视365集大型历史专题片《香港百年》总撰稿。1997年,阿忆在《香港回归48小时直播》中担当《妙语论尽港督》的板块策划人并与央视张越联袂主持1998年,阿忆与樊庆元联手,担当16集大型历史专题片《北大缤纷一百年》策划人兼总撰稿。1999年,担当30集大型历史专题片《中国纪录大回放》和《国庆50周年大典全程直播》策划人。2001年春天,担任12集大型历史专题片《水木清华九十年》策划人兼总撰稿,临时受命6集人物专题片《周氏三兄弟》总撰稿。2002年,12集大型外交史专题片《百年中美风》,总策划兼总撰稿。2003年,担任北京电视台《夫妻剧场》、《非常接触》节目总策划及主持人。现担任《实话实说》主持人,及东土传媒《我的大学》等节目总策划。

策划 Ok 翁佳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系教师,副教授。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策划,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会会员, 北京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会员。所完成和出版的主要著述: 畅销书<<真话实说__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访谈录>>,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

专著<<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专著<<对面>>,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

有声语言修养大全系列丛书之<<能说会道的小学生>>,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即将出版。

梨花飞雪 凤凰卫视撰稿,曾参与《百年大公报》摄制及编导。撰写凤凰卫视6集专题片《永远的霞光——吴祖光与新凤霞》、《家在白山黑水间——东北学建校80年》、《思想的历程——北大哲学系80年》、《山高水长——中山大学建校80年

等。并参与《夫妻剧场》、《非常接触》等栏目摄制。

刘爽

北大中文系毕业,曾担任《东方时空·东方之子》主持。现任《青年时讯》执行副总编。

主持人

董路

现担任《青年体育报》执行副总编的董路,自1993年开始便涉足了媒体行业。11年来,先后在北京交通台、北京新闻台、北京经济台、北京体育台等多家广播电台主持过多档体育、足球、文艺、访谈等类的节目,拥有着丰富的直播经验;1996年同时在北京有线电视三台主持《国安绿茵传真》、《国安足球报道》两个栏目,节目收视率位居当年北京有线三台的前两位;1999-2001年,又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主持《周末聊球》栏目。除了拥有主持电视节目的经验之外,董路还撰写过三本书籍。1996年出版半自转体的《绿茵场边的眼睛》;2001年出版了都市足球言情小说《临门一吻》;2002年撰写了报告文学《米卢,一本难懂的书》。在当今国内,董路可以说是唯一一位曾同时横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四大媒体的新闻记者。对于成为最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董路充满信心。他的口头禅是:“请给我一点点时间,我还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2.访谈类节目策划文案 篇二

关键词:访谈类:话语控制,主持人

在访谈类节目中, 主持人往往是通过设计问句的形式来控制受访对象, 受访对象根据主持人预设问题的生成方向进行回答, 这样对答语的内容与形式自然有所影响, 实际上是符合了主持人心理的某种期待。也就是说, 访谈类节目其实是一种十分典型的话语控制过程, 主持人通过对受访对象的语言控制, 来达到自己交流的意图。

1 话语控制的内涵

在访谈类节目的交流过程中, 主持人会把自己的交流目的转换成具体的语言内容向受访对象传递, 这样的答案自然会在主持人的预设目标中形成, 最终扮演控制者的角色。受访对象与观众需要对主持人的语言进行解码, 正确理解其话语内容, 在这个程度上就将他们沦落成为了被控制者的角色。于是, 主持人、受访者和观众共同构成了言语交际的主体, 并且所有的都是以主动形式参与的。主持人作为言语交流的开启者, 自然承担起交流关系的建立与保持的责任, 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受访对象能够从主持人的语言中获得可以理解的信息,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的回答, 和主持人共同建构起一种交流关系。在整个过程中, 主持人若是想要保持自己的控制地位, 就要根据受访对象的年龄和职业来预测其话语内容, 最终和自己的交流目的相互契合。而现场观众则是主持人与受访对象的被控制者, 虽然只是听话者, 但也是主动参与的, 他们通过表情、动作等副语言的形式作用于这个交流场。而电视观众则是以是否收看节目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交流场话语信息的理解程度。

2 影响访谈类节目的话语控制因素

2.1 受访对象的认知

主持人进行话语控制时, 需要对受访对象的背景信息有所了解, 这样才能确定自己的话语内容、方式是否合适, 也就是需要对话题展开的效果进行预测。节目主持人通过选择一定的语言内容与形式对整个话语进行控制。言语交流的主体双方自然会带着自身的背景信息, 双方都需要相互理解与尊重, 但若是只有受访对象单方面的理解, 就会导致话语进程中的意义被阻碍或是偏离。所以, 主持人在做节目之前需要了解受访对象各方面的情况, 特别是一些专业领域方面的知识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出现没有问题可问、或是问得无关紧要等情况。

2.2 上下文语境

每一期的访谈节目都是随着主持人与受访对象之间一轮轮问答往前推进的, 问答的不停转换也就构成了节目中的对答结构。大部分都是节目主持人负责问题形式, 受访对象完成回答形式。通过众多的问答形式最终构成一个话题的有机整体, 通常主持人在完成问题形式时, 会对受访对象的回答形式有一定的预测, 如提问的内容和持续的时间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当然, 每一个具体的一问一答结构必然是承前启后的, 即受到上一轮的制约也预示着下一轮的生成方向, 主持人就是根据上一轮答案的信息内容在下一轮中可以追问具体的时间、地点等要素, 或者是事件的具体进展和人物心理活动的细小情节。

3 构建话语控制的模式

3.1 对答句话轮的控制

在访谈类节目中, 言语的推进是随着主持人一个个问题进行的, 受访对象的回答方向基本能够确定下来。这是由于在每一次的问答轮中, 语言的意义、功能都会产生亲密的联系, 最终形成一问一答在生成方向上的控制。当然, 这种属于比较理想的问答形式, 若是节目的整体结构或是过程中的过渡衔接都不加考虑的话, 这种问答的生成方向是可以进行控制的, 节目主持人只需要在问答形式中对受访对象回答语言的意义与功能进行预测性设计便可。但是在访谈类每一期的节目中会有很多组问答形式, 问题的回答方向可以对受访对象的答案进行方向生成, 此时的答案也会限制着气候问题的生成方向, 这些都需要主持人不断的进行调节与控制。所以, 访谈类节目中真正的言语交际过程其实就是由这些环环相扣的言语进程连接而成的。

3.2 电视语言方式

电视语言形式主主要是提供短片放映、资料照片回放、播放音乐等功能, 在整个访谈类节目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控制手段。电视节目中通过播放多媒体短片的形式, 可以对受访对象在各个阶段之间的经历进行再现, 便于主持人、受访对象、观众三者之间建构起一种话语的理解框架, 方便话题的转换和推进。同时, 电视画面语言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对画面进行填补, 不断的丰富其信息内涵, 很好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访谈类的节目是在节目主持人所营造的交流语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 将受访对象的人生经历展示出来, 能够探寻到受访者内心的世界。在这种节目样式中, 主持人是代表个人自己的, 也是代表广大受众的, 通过交流谈话的形式将受访者内心隐秘的世界剖析出来。访谈原本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为常见的交流形式, 而在电视节目中对话语控制的研究, 可以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提供一种引导与促进, 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史文静.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之语言及控制分析[J].新闻传播, 2008 (4) .

3.访谈类节目策划文案 篇三

关键词:综艺类访谈节目;演播厅;舞台灯光设计特点

一、综艺类访谈节目演播厅舞台灯光特点

(一)综艺类访谈节目灯光应用场地特点

场地的选择,其实是摄像师的职责,但是摄制场地的条件直接会影响到我们灯光设计开展,所以要严格筛选拍摄场地的环境条件,首先看场景,电视与屏幕视觉为二维空间,如果在狭小的三维空间里表现出很好的空间感,肯定是不能实现的,开阔的场地才有利于灯光师布控、摄像师架机。如果是大型剧场或者演播厅,我们对于环境的考虑和距离的考虑就可以稍微的放松一些,剧场和演播厅基本都能满足我们正常布光和影视拍摄条件。

(二)综艺类访谈节目节目灯具选择特点

舞台灯光的数量和类别,关于灯具种类的选择,还很多步要考虑:第一是查看色温,大型的综艺节目多數在大空间场地搭建演出弓箭,自然光的照度当然是不可能的,透光面基本没有机会进入场地,就要选用相对于比较高色温镝灯灯具,如果是在外景场地晚上就选用相对有源灯具;其次是灯具的功率,一般在小型演播厅等室内拍摄两三个人的访谈时功率再大的话负载和耗电量都将成为困难。相对应来说大型剧场的电流功率和负载能力是相当适合,但是综艺类访谈节目和个人访谈演播室与实景演播室的形式是完全不同的,访谈类节目基本以对话形式,而综艺类访谈节目会加入多元素灯光变化和相对环节灯光的变化,所以灯具和正常演播室灯具截然不同。

演播室访谈灯具:800w泛光灯、1200w聚光灯综艺访谈灯具:综艺演播室除了基础灯光做照明,其他灯以渲染气氛为主,使用帕灯,聚光灯,回光灯,电脑摇头灯,电脑扫描灯,追光灯,换色器,天幕灯,地幕灯。

(三)演播厅灯光与摄像机呈现特点

为使电视系统能充分地重视所拍摄的层次,应使景物的最亮部分和最暗部分之比尽可能不超过30:1,实际上这也是摄像机的“宽容度”之比,正常来说,被拍摄物体白色反射率不超过百分之60,黑色反射率不低于3%时,摄像机工作得最好,以这两功能中反射率的信号分别作为电视信号的白电平和黑电平,这两电平之间摄像机能正确反映亮度的变化,据此可做出10级灰度的测试图。灰度测试图的第一级为白,相当反射率约60%,第10级为黑,相当反射率3%;女性肤色灰度反射率33%,大致与灰度测试图第3级相当,当以演员为中心进行拍摄时,应以演员面部为标准,一般场景控制在比面部大约暗1.5倍~2倍之间。如果需要突出演员表演,场景亮度可控制在比演员面部暗3倍~4倍之间。在实际工作中,被拍摄景物的明暗比都会超过测试卡规定的反射率比例,过白部分受到压缩,而过黑部分则由电视系统黑电平固定,一律成为黑色,表现不出来。灯光人员如发现被摄景物的重要部分处于比例之外时,就必须对照光比进行修正。

(四)演播厅灯光位置特点

首先请摄像师定好机位,设定好人物与被摄物体位置然后运用中心位置布光,巧妙的利用拍摄场地的各种光源,由于舞台当时的色温与专业光源不能搭在一起,光和人物逆光,在拍摄的现场所有的光源都应该用到,是考虑能用两个灯完成的看能不能用一个灯实现,因为拍外景时受到用电负荷量和携带不便等问题限制,不可能很多灯。但前提是要有主次的概念,定好一个灯位之后,考虑清楚这个灯是干什么用的,其目的实现没有?如果实现了再考虑是否可以放大一些焦距或者打开一些遮扉用来捎带别人的逆光或其它的景光。

(五)演播厅灯光照度特点

一般情况下人的眼睛和摄像机是有区别的,在监视器上看画面,哪不亮就给哪打光。作为电视节目灯光师来说大脑里面一定要记得控制光圈,还有就是控制光的亮度和光比,如果照度过亮会引起摄影的曝光,只能让摄影师降低光圈,但是同时会影响到整个节目的电视视觉效果,有些时候照度低,摄像师会把光圈开到最大光圈的时候,会出现大量光晕影响画面。所以控制灯光照度是一场节目和正常晚会灯光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演播厅灯光布光特点

画面形象来源于生活,而电视画面是再现生活的一个窗口,它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为了布好光能充分体现画面的空间深度和物体的立体形象,对于人物的布光一般都是三点式布光规律,这样更能体现空间感和立体感,所谓“三点式布光”就是以主光、辅助光和轮廓光为主来进行仅此只对于人物布光基础,综艺类访谈节目注重与观众的交流和氛围的营造,其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场面宏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综艺类访谈节目中的灯光构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由于综艺类访谈节目本身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因此其灯光的处理方法不同于戏剧、小品、歌曲、舞蹈等。

在三点式布光基础上。对不同人物要进行光的修饰,众所周知主持人自身形象要美,并且主持人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一行》节目里请来的嘉宾就不同了,有胖的、瘦的,皮肤有黑的、白的,有满脸皱纹的,颧骨有高的有低的,针对这些情况,都要在布光中注重进行细致的布光才会描述的更加美丽。

二、访谈类综艺节目演播厅舞台灯光设计发展趋势

4.访谈类成长热线电视节目策划方案 篇四

节目类型:心理咨询、服务类

节目时长:30分钟(周播)

节目拟播出日期:

方案编目

一、节目整体阐述方案

二、节目形态方案(附一期节目文案)

三、栏目组织方案

四、节目运行方案

第一部分 策划整体阐述

节目背景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将节目的录制现场搬进校园,采用校方领导、专家及相关话题的当事人(学生或家长)与热线咨询、现场讨论的形式,针对未成年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以及当今大家比较关注的产生在未成年人当中的一些普遍现象(例如:中国的孩子为何不崇拜父母、家里和学校表现一致吗?)进行分析并提供,最终通过节目载体,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本档节目策划的原由。

节目形态简述

本节目是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背景,选取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和普遍现象,采用外景连线、网络互动、短信参与等多种形态与现场专家、录制现场所在学校学生代表、家长、教师一起讨论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节目强调讨论主题、嘉宾观点和场外热线之间的一体化,不硬性设计独立的栏目小版块,而是在30分钟内从分析、测试、讨论、案例出发,从多元化的互动等角度针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场内外的嘉宾、观众共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栏目从形态讲求现场与网络的互动,在播出时要突出现场感与进行时;从语体风格上将突出平和、亲切、睿智、理性和分析的特征。这种形态强调了热线参与的方式,增强了观众对节目即时参与感。同时在节目录制进行中,可结合录制现场所在学校相关这方面进行的活动进行展示,增强整体节目的欣赏度、实用性,并结合节目内容展现校园风貌。

节目理念

分析并提供

所谓分析是以未成年人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一些有典型性的问题或老师、家长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发现的一些现象为个案,通过个案主题性分析的方法来探讨问题;所谓提供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提供一个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以实用为特点

每期节目以一个话题为主题进行分析并最终由专家提供出一个明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可操作的方案,改变了现在大多数谈话节目的那种就一个话题泛泛而谈,最终没有什么效果的现象,更突出了节目的实用性与服务性。节目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上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以媒体的角色针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问题提供咨询与解决方案。

受众定位

本节目走的是大众化的受众定位,面对的主要是数量众多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教师

诸多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人群。

本节目以产生与未成年人群体中的典型问题和普遍现象为核心结构整个内容,对于这些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与最终提供解决方案,但节目的内容选取的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大家普遍关注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能够使观众在比照中产生心理映射与共鸣,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

本栏目大众化的定位一方面符合电视媒体做为大众传播工具的特性,利于发挥电视媒介的优势,同时也符合服务性节目观众面广泛的基本特征.节目排他性分析

内容

节目以“分析并提供”为自己的宗旨,从内容上针对普通老百姓

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法,这种针对普通人的热线咨询式的内容,在目前山西台尚无类似节目

形态

从形态上看,以热线做为结构节目内容的形态要素,在节目设计中,随内容的变化将调查分析、外景小片、现场互动讨论、相关主题资讯等多种电视化元素加入其中,增强了的权威性和可视性。

互动性

节目将全程与网络与平面媒体进行互动。在本节目中,互动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一部分,而是节目不可或缺的因素。前期准备阶段,将通过网络和平面媒体征集并发布选题,同时在相关媒体上形成主题性的讨论,以为节目提供观点。

网络直播

节目录制过程中,将进行网上直播,并随时和网民进行即时交流,网民可以通过网 []络直接向专家提问,或向咨询者进行建议,或参加网络调查。将分析、提供、咨询的过程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获知,并及时地通过短信、热线电话参与。

第二部分 节目形态

节目名称

《成长热线》

优 点:“成长”突出了节目的目的与受众群,易于吸引观众的收视欲;热线表明了节目形态,并能让观众产生

参与的兴趣。

缺 点:名称比较直白

备选名称:《那些花儿》《沟通》《德育课堂》《我体验我成长》《与成功有约》

《青春宝典》《德育大家谈》《成长对对碰》

结构形式设计

整体形态:

《成长热线》栏目的基本形态特征就是与节目进程同步的“连线”,包括现场讨论

手机短信参与、平面媒体与网络同步发布、网上直播、画面连线等互动方式。

录制现场形式

在某一校园内搭建录制现场

录制现场设计特点:

以暖色为色彩基调,体现关心、关情。造型元素富有现代感

透明隔断两个功能区

主景区设计强调人物平等交流(如:呈椭圆性的人物座次方式)

大屏幕接入场外连线

设置有一定的前卫感和科技含量的细节道具,如:可移动笔记本触摸式屏幕

主景区人物设置

学生代表 1人

家长(或教师)代表1人

专家顾问团2人

主持人1人

结构说明(注:结构样式说明以一期节目作为示例):

示例选题: 路上遇见事 你会围观吗

选题背景:(可用背景小片在大屏幕中展现)

放学时间路上发生事情

围观人群中肯定有学生

“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人群围观的情况,你也会挤进去看吗?”近日,记者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对环线辅路和较窄的普通街道上发生的汽车剐蹭、追尾或行人与车辆的纠纷等会引起路人围观的事件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只要是发生在放学高峰时段的引起路人围观的事件,围观人群中 100 %有中小学生参与。下午 5 时 30 分,在桃园南路发生一起两车追尾的轻微事故。很快,一些看热闹的路人便围了上去,现场聚集了二三十人之多。这时正是中小学放学的时段,几个在公交车站等车的中小学生也嘻笑着围了上去,而在人行便道上经过的一些学生也参与进了围观的人群。这时路上自行车、汽车的流量相当大,有些汽车就在围观的学生身后几厘米经过,相当危险,公交车辆进站也受到了影响,只能停靠在未到车站的地方,加剧了道路上本已比较严重的拥堵。

还有一种被动的围观。又一天的下午 5 时左右,燕兴大厦附近的人行便道上,两个小贩为了争抢“地盘”而起了争执,周围很快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人,而记者看到有几个家长自行车后座带着孩子也在其中。

结构样式说明:

开场

1. 广告、标版、冠名

2. 本期内容预告―― 路上遇见事 你会围观吗

3. 宣传片

4. 片头

5. 主持人开场――

主持人与嘉宾上场并落座。

主持人开场白

主持人介绍本期嘉宾组成

6. 主持人公布网上直播地址以及观众热线及手机短信参与方式。(主持风格:言辞简练,现场引导节目进程有仪式感,连线交流保持亲切感)

主持人提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并道出这期节目的论题

7. 学生代表发言:(场内及外景采访)

a:同学每当看到路上人们围那儿 我就想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b:同学每当看到路上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围在那儿,我就非常好奇,想知道他们在看些什么。”也知道在路上围观是影响交通的不良行为,但有时候就是管不住自己。

c:同学:8 岁的小红则说,放学路上看到的“热闹”可能就是第二天和同学们在一起谈论的话题。有的时候同学在放学路上遇见些事,第二天上学去和大家侃侃而谈,她会非常羡慕,所以通常放学路上遇到有“热闹”可看的时候,她从来不会“错过”。

d:同学13 岁的初中生小义认为,在路上挤在人群中看热闹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如果看到有人受伤,应该马上送到医院去救治;如果看到双方争执,应该向有关部门调解或处理,总之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围观,这样会造成交通堵塞或者争执双方情绪失控等,事情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8.主持人开通短信和网络连线,讨论话题为:这种围观现象是否也在您或您的孩子中发生过,您认为有必要讨论这个问题吗?您认为如有必要讨论则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同时,号召录制现场对这一话题进行分析讨论

9. 主持人公布来自网络和短信的一些观点再次引发现场讨论

10. 最终引入专家观点:

要想孩子不围观 首先家长别围观

11.(专家连线或以小片形式出现)

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硕士、北京上濒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兰海认为,青少年在路上参与“围观”的行为大多是出于好奇心,而好奇心体现了孩子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她说,好奇心与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关的,有时候大人会鼓励孩子的好奇心。但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孩子的好奇心,应该用“度”来衡量,使其变成有效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奇心。

兰海说,其实许多大人围观的行为也是出于好奇心,但他们在看到发生了什么事之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其实这种行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孩子起到了一种引导作用。

样板行为

遇到紧急状况尽快报警

若是“热闹事”应立刻离开

兰海说,家长要改变孩子喜欢“围观”的习惯,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让他们知道自己虽然是小孩,但是也要承担社会的责任,要对社会负责任。让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并且能够做什么。

其次,出现引发他们好奇心的事应该分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是可能发现状况的事情需要他们的帮助,而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通知警察或者急救人员。一种就是“凑热闹”,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立刻离开。

最后,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评价。如果他们对需要帮助的对象做出及时有效的帮助,我们应该赞赏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同样,如果是单纯的“凑热闹”,我们应该加强孩子社会责任感的意识。.结尾

主持人公布本期参与的热线、手机短信数量并抽奖

感谢观众参与并公布抽奖信息

校园学生青春风采展示

提供成长热线以及参与节目的方法

下期主题公布(配合小片)

包装

字幕滚动

频道导视

广告

宣传片

节目选题标准

典型性 :选题必须是产生与未成年群体学习和生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和典型的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百姓关心和关注的话题。

贴近性: 选题应该贴近百姓生活,或者说根本就是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碰到的事情、话题,能够引起大部分观众的共鸣和关注。

实用性 :选题必须具有一定服务性和实用性,应该通过选题的实现,确实为观众提供可以借鉴的解决方法,能够启发百姓在今后教育子女碰到类似问题时的解决思路。

附:参考选题

1)孩子为什么不开心?

2)老师讲课时 你发短信吗?

3)推门进出时 轻开轻关吗?

4)你会接电话吗?

5)老师批评人 你看热闹吗?

6)今天你发泄了吗?

7)你是否是愿意成为孩子的倾诉对象?

第三部分 节目组织方案

专家顾问组:

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参与节目的设计及话题的讨论、设计。

领导专家构成:(山西省精神文明办 团省委 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省文化厅

心理学教授 各地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等)

节目组构成:

节目组有三个部门构成:选题组 编导组 制片组

具体人员如下:

制片人 1人 负责节目的整体运作及日常管理负责节目的整体策划

主 编 1人 负责节目的整体策划、节目选题的把握

选题员 2人 负责收集选题并打包筛选

编 导 4人 负责节目的制作和编辑

摄 像 5人 负责节目的录制及外景小片的拍摄

包 装 1人 负责节目的形象包装、节目包装设计

制 片 2人 负责节目经营及录制场地、观众的落实

第四部分 节目运行方案

节目运行共有四个阶段。

节目策划及评估调研阶段

由节目策划组与相关厅、局就节目的宗旨、框架和内容进行充分的调研、评估、论证,找到有效的结合点。节目策划组将具体的内容融合到节目中,力求节目在树立精品意识,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和可视性的高品质统一上下工夫,坚持高品位,高格调,宏扬主旋律,做出具体的节目文案。

节目制作期

待台批准后,成立栏目组,进行人员分工,开始节目样带和备播三期节目的制作,同时配合节目广告代理公司进行宣传,招商,力保节目在开播后有相对稳定的广告收入和经费来源。

栏目组将细分节目结构,由节目策划阶段向节目生产阶段转移,在做出全年选题计划的同时,设计定期的特别节目样式,力保节目在开播后稳定,可靠,便于操作。尽快形成模块化的制作模式。

节目审核、修改、播出阶段

月 日预审首期开篇,节目听取领导、专家意见,修改后再次政审、技审,并根据意见包装后三期节目备播入库,同时进入下一阶段操作。月 日正式播出。

节目改版,重大节目设计及节目播后意见反馈阶段

待节目播出后两个月进行如下工作。

5.电视访谈节目策划 篇五

栏目名称:《横影有约》

节目类型:人物访谈

栏目内容选择:关于横影学院最近发生的现象、喜讯、焦点事件请嘉宾和观众深一步探讨问题。

栏目目的:发掘更多有价值的事件,可以引起同学反思以及各种启发的目的。帮助同学们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时长:30分钟左右

机位布局:本次拍摄,需要一主机,两游机,主机在人物正前方,主要拍摄正面人物并且保留全场音频。游机主要在人物两次以及其他。

栏目特点:新颖的视觉角度与思维模式,倡导创新理念,拒绝平庸及单纯的谈话性质,做到能听能看能说能唱的电视节目。

主持人风格:语言犀利,诙谐幽默。

地点:横影学院小礼堂

时间:待定

出席人员:院领导、制作系师生

嘉宾:院长、08摄影班主任、08摄影 钟佩铭

谈话主题:近日,由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浙江省摄影工作委员会协办的“2009浙江省新闻摄影作品年赛”评选在宁波揭晓,钟佩铭同学的两组摄影作品喜获两金。

从钟佩铭同学的得奖以及所参赛作品的主题展开,让嘉宾与观众进一步交流,主要关注点有:

1、如何培养高素质与有责任感的人才。

2、作为新闻报道,我们该以怎么样一种心态去报道这些事实。

3、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该如何实事求是去报道真实的现象。

4、对于那些有困难的人,我们以这样一种报道方式去试图帮助他们是否合理。

5、从钟佩铭同学身上,我们应该学习到怎么样的精神面貌,我们该如何去感染身边那些同学,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节目流程:

1、先在大屏幕上播放钟佩铭同学的获奖作品。

2、主持人出场,至开场词,请钟佩铭同学上场。

3、由主持人与钟佩铭同学进行获奖作品以及拍摄这些作品时的一些故事与心得。

4、主持人请院长以及08摄影班主任上场。

5、由主持人和院长以及08摄影班主任和观众之间关于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进行探讨。

6、观众提问,为避免会场尴尬,可事先找好几人,以带动会场气氛为目的,准备好问题提问。

7、主持人讲话,对于以上一系列提问回答以及探讨之后话题的总结。

8、请十佳歌手其中一位唱歌,结束本次访谈节目。

6.访谈节目策划案 篇六

一、主题阐述

身在美丽的苏州,我们感受到很多富有苏氏特色的文化。作为代表,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了让更多苏州本地人甚至从未听过昆曲的普通大众有机会了解昆曲、传承昆曲,我们特地访问了苏州昆剧研习社并着重采访了现任社长王维忆。

二、节目名称

曲艺传承—昆曲

三、栏目类型:人物采访

四、节目片长:50分钟

五、现场布置:演播室室内、面对面型沙发、灯光、音响、摄影

六、嘉宾介绍

王维忆 女 58岁

苏州昆剧研习社现任社长,从事昆曲学习7年,带领中外昆曲艺术爱好者与其他戏剧爱好者合作与交流。积极投身于昆曲的发展和传承工作。

七、节目内容

(一)节目开头设计

由现任社长王维忆带领其他社员表演一段昆曲唱段《长生殿》,由此拉开节目,主持人出场。“刚才表演的昆曲唱段是由我们苏州昆剧研习社的社员带来的,大家觉得好听吗?现在有请我们苏州研习社的现任社长王维忆女士。”

(二)谈话过程设计

(1)了解性的问题——预热阶段

视频播放:昆曲的历史及现场表演

板块一 与昆曲结缘

1、苏州昆剧研习社30周年社庆刚落下帷幕,您对这次活动有什么评价,哪几个唱段最受欢迎?

2、抛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说,在您的心中,您觉得昆曲是什么?

3、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昆曲?最初是出于什么原因会想要学习昆曲?

4、家里有没有一些后辈在学习昆曲?他们是否像您一样热爱昆曲,在您看来,两代人对于昆曲的态度有何不同?年轻人应该怎样对待昆曲?

板块二 昆曲的美

“我们请几位已经穿戴好不同装束的社员上台,由王维忆女士来给我们具体介绍下有关昆曲的化妆、装束以及服饰。”

1、不同的角色的服饰有什么区别,对于化妆有什么要求?能否现场给我们演示一下?

2、昆曲这种戏种与其他戏种如京剧有什么区别,我们应该怎么区分?昆曲的精髓究竟是什么,应该怎样去领略昆曲的美妙?

3、能否简单地教我们几个有代表性的动作?例如:甩水袖、舞扇子

(2)交锋性的问题——高潮阶段

板块三 昆曲的保护与传承

1、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习昆曲,您觉得其中有什么原因?

2、在昆曲的传承上您觉得是应该保留原汁原味还是该大胆创新,您怎样看待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

3、有人说学习昆曲可以延年益寿,营造一种“慢生活”,对于您而言,有什么切身的体会?

4、大多数人觉得昆曲的节奏慢、唱腔难,并且是苏州话演唱,欣赏的难度较高。您觉得昆

曲应该怎样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

5、目前国家出台了《昆曲保护条例》,从个人角度而言,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3)开放性的问题——尾声阶段

板块四 昆曲的未来

1、面对如今昆曲的发展,对昆曲未来的探索,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一现状将是昆曲发展比较大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一情况的?

(三)结束部分设计

7.电视访谈节目类的语用分析 篇七

电视访谈节目是主持人与嘉宾就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进行对话的思想交流活动,为各种意见的交流和观点的表达提供的一个平台。这类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很高,要求主持人要有较高的现场把握能力,场面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也成为了访谈节目中最耀眼的所在。

在电视访谈节目这样靠语言支撑的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妙用支撑着整个节目的顺利进行。做为亲民型的访谈节目,《鲁豫有约》的主持风格和语言特色与其他同类节目相比有明显不同,下面我们通过分析《鲁豫有约》的语用特色,与高端访谈节目进行对比。

1《鲁豫有约》中主持人的语用特点

《鲁豫有约》是一档凤凰卫视为其量身打造的亲民型谈话节目,节目充分地尊重了她的个性特点,全方面地配合其的谈话风格。与别的访谈相比,她的节目有所不同,她的节目不是要别人大谈自己如何的成功、如何的辉煌。而是要剖入他们的内心,他们的坎坷,他们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其中一大特色就是运用感性的语言。动情的话语配上伤感的音乐,赚取了嘉宾和观众的大把眼泪。情绪渲染的氛围包围着在场的所有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

2013年3月20日《鲁豫有约》专访埋没的某著名音乐人,在谈及其与前夫的感情时,这位著名音乐人曾经多次落泪,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主持人没有迫切地去挖掘她的隐私、她的过去,而是做为一个倾听者去用心的体会她的情绪,去开导她,去宽慰她。当她说与前夫离婚八年才说第一句话时,主持人没有追问为什么八年才说第一句话,而是站在嘉宾的角度上去感怀:“时间是一切的良药,如果时间不能够平复的话,只能说那个时间还不够,七年不够,也许八年才够,才会让你去面对那个人。”这位主持人明白,人们往往不愿再触及以往的伤痛。她用发自内心的真诚来感染对方,用心的去聆听嘉宾的心声,让嘉宾按着自己的情绪述说自己光鲜背后的故事。

《鲁豫有约》另一个重要的特色应该就是语言的生活化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谈话节目的现场和场外,受众多是普通老百姓,所以采用的语言风格以亲民为主,应适当减少专业性的术语。从而让观众可以更清楚更明白地了解你所想表达的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主持人的某一段采访,来领略其生活化语言的魅力:

(视频接入:嘉宾有一个动物圈养场,饲养了很多动物)

主持人:据说你们徒弟来的早晚有一个区分,喂过狗的就是来的比较早的?

嘉宾甲:对,在大院里喂过狗这是他们身份的象征。

主持人:啊,真的?

嘉宾乙:这也是现在我们师兄弟聊天的必要几句话,“你给师父养过狗吗”“没有”“那你歇菜了。”

主持人:你给师父喂过狗吗?

嘉宾乙:当然啦!

嘉宾甲:哈哈,你都喂狗了.

整个节目录制从开始到结束都处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嘉宾畅所欲言,大家在欢笑中进行着交谈。不难看出,这位主持人运用了诸多口语化语言,使访谈一直处于其乐融融的氛围中。

2 高端访谈节目与一般访谈节目语用的不同特点

这位主持人为谈心式采访,访谈方式如讲故事,比较随意。问题点到即止,使用的语言相对于其他主持人会更加亲民,会话温和且没有攻击性,善于提问,让人乐于与之交流和沟通。与她知心姐姐的形象十分相符。

相比《鲁豫有约》,我们可以看出高端访谈节目语用上与之不同的特点:主持人说话严谨、谈话干净利落、问题尖且深,访谈以辩论为主,采访语言与采访主题一样方向感很强。

一般访谈节目面对的受众基本上是老百姓,嘉宾也多为普通人和明星。所以主持人使用的语言则更加亲民,主持方式多为口语化交流,态度温和让人亲近,情感攻势到位,会话节奏缓和且不具有攻击性,整个访谈过程就像朋友的交流一样,具有随意性,想到哪就聊到哪,不拘谨不刻板。主持人善于以谈心为主的方式来挖掘嘉宾故事。

访谈节目由于定位于深度访谈,访谈的目的指向认识、见解,指向思想。关注的乃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嘉宾也多为社会焦点人物或者政界人物,主持人不会拖拖拉拉的扯闲话,谈话的重点不会只停留在现象的表面,而是进行深层次挖掘,具有社会价值。访谈态度上多为严肃、庄重,没有噱头没有八卦,更重视那些实质的东西,而不是用刻意地煽情来提高收视率。

综上所述,电视访谈类节目有以下语用特征:[1]在语法使用上,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的自身素质有着很多的要求。主持人发音准确规范,用词精准得当,语法使用规范,会出现口语,但是语言却不散乱,逻辑性较强。巧妙地将口语的灵活性与书面的逻辑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在谈话技巧上,访谈的关键点就是话题的锐度与深度。主持人不会直接抛出敏感性问题,而是要在谈话中进行稳妥的前期铺垫,让被采访者适应你的采访形式,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而拒绝回答问题。[3]访谈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谈话版的新闻联播。所以谈话风格总体上干净利落,直抵核心要点,态度严肃且明确;现场访谈短而精,字字珠玑。

参考文献

[1]陈鲁豫.心相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2]王德春.多角度研究语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18.

8.电视访谈节目策划案 篇八

节目名称:《天下一家----刘宗勇》

节目类型:人物访谈

主持人风格:有亲和力,责任心,对公益事业有热情或有相关工作经验。受众分析:青年、白领,以及其他有余力或有能力,和一切对公益事业感兴趣的人。

节目背景:中国公益事业伴随着人们思想水平的提高,而日渐兴盛。近几年来,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又将中国公益事业推向一个高峰。09、10年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等渐次来华宣传公益,再次将公益事业拉进人们视野。据此,我们创办此栏目,让公众更进一步知道、了解、参与中国公民公益事业。

表现目的:向公众介绍中国公益组织生存现状,呼吁公众参与中国公益事业。节目口号:你、我、他,天下一家。(暂定)

节目时长:45分钟

播出时间:周六下午2:00—2:45

嘉宾选择:邀请中国有代表性的公益组织负责人,或资深公益活动发起人、参与人等。第一期将邀请爱心联盟创始人刘宗勇先生,做客我们《天下一家》

机位布局:4机位拍摄

现场布置:演播室、两个单人沙发(白色),一张桌子(白色)。

节目流程:

1、主持人入场(主持人全景)。1min

开场白: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以及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我们这一期的《天下一家》,我是主持人XXX。(主持人全景)观众鼓掌(舞台全景)。

2、第一个话题:关于个人。8min

主持人:相信大家都听说过 “公益”这个词,但是,不知道电视机前的您,是否真正参与过公益活动。下面先看一个短片(镜头转向大屏幕)。

播放VCR(嘉宾简短介绍等—4min)VCR主要内容:

刘宗勇,贵州遵义余庆人,1981年生。爱心联盟发起人。1999年,刚从山东齐鲁音乐学校辍学只有初中文凭的他,只身前往浙江温州打工,先后在皮鞋厂、服装厂、广告公司等民营企业做过普工、学徒,后因文学作品受到赏识进入企业做报刊编辑。从280元一月的普通工人到职业撰稿人,他在温州树立了一个典型的文学青年形象,并于2005年开始在网络写博客,其2009年在腾讯开博后人气飙升,单篇文章点击近百万,博客点击率超过三千万。他的作品以乡土为特色,文风独特,被称为是“80后乡土文学代表”。

代表作有《城市过客》《煤油灯》《天水河的眼泪》等,著有乡土长篇文学《高原一 声雷》,网络长篇小说《灵魂在线》,纪实长篇文学《传销那些事儿》,武侠长篇小说《情奴伤心剑》(前、正传)、《无名楼》、《孔雀铃》、《奇女豪侠传》,散文集《流浪者的天堂》、《正月梅花香》。

家庭简介。

主持人:(镜头,主持人全景)看完之后,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我们今天的嘉宾是谁了吧?对了,他就是“爱心联盟”创始人刘宗勇先生。下面欢迎刘先生的到来,热烈欢迎!(镜头转向大屏幕)

嘉宾出场(特写)

问题设计:

a. 小时候经历,对自己之后的影响?

b.为什么要辍学,之后怎么转向文学创作,期间经历?

c. 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发表了多少,最满意的是什么,为什么?

3、第二个话题:关于爱心联盟。14min

播放VCR(爱心联盟成立过程)2008年,他开始在网络中帮助弱势群体,替打工仔、投资商、学生等人群维权,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帮扶,并在贫困山区开展助学活动。2009年发起爱心联盟,把网络公益带动到现实中,倡议“人人公益”,发动爱心网友资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贫困学生、疾病学生。

为白血病孩子寻找医生,为贫困学生寻找资助对象,为被坑骗而倾家荡产的商人寻找法律援助„„他成为龙头企业的眼中钉,成为弱势群体的保护神。他只有一条原则: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他不帮助受难的人成为明星,不帮助受难的人有敛财的机会,他遵守网络道德,一但发现被帮助的人利益熏心,一但发现被帮助的人已经有了正常人的生活,就会撤销帮助,把现有的资源用到更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问题设计:

a.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公益活动,什么契机?

b.为什么要成立爱心联盟,组织机构和职能?

c.和谁一起组织活动,谁提出的,有什么背景?

d.成立过程中遇到了那些曲折,如何解决的?

e.活动方向是怎么确定的,为什么?

f.放弃原来的职业生涯,全身心参与公益事业,怎么忍心放弃?经过了怎

样的思想斗争?有没有什么风言风语?是什么促使你这么做的?

4、第三个话题:爱心联盟的运作。10min

播放VCR(爱心联盟的活动镜头,一些受助人的采访镜头)

2010年1月1日,贵州省余庆龙溪中学的全体师生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他们就是通过互联网了解龙溪贫困儿童状况并予以资助的爱心网友。此次以“走进大山看孩子”为主题的活动是由网络爱心助学联盟的40多位网友共同发起的,目的就是看望他们所资助的贫困学生,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助学帮困的行列中来。

当天中午,当这群来自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等地的爱心网友的身影出现在龙溪中学校园内时,早已等候多时的全校师生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们送上了最崇高的敬意。作为从龙溪中学走出的一名网络文学青年,此次活动的发起者刘宗勇来到了活动现场,团县委副书记为刘宗勇颁发了“春晖使者”的聘书,希望他们继续关注和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活动中,刘宗勇代表一行的40多名网友上台发言,鼓励处于困境中的孩子们要乐观向上,好好学习,同时还代表网友们向71名贫困中小学生赠送了大家捐赠的书籍、文具、衣服等价值6万余元的新年礼物和1万元捐款。在随后的环节中,网友还与孩子们做起了互动小游戏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活动现场洋溢着浓浓的暖意。

接下来的两天中,网友们克服天气寒冷和交通不便的困难,分别前往位于该镇芝州、平场等村的困难学生家中,实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9岁的刘乐是一名贫困家庭的孩子,母亲是一名精神病患者,父亲早逝,目前与年迈的外公生活在一起。网友们了解刘乐家中这一情况后,随即表示要对她进行长期资助,直到大学。在芝州村大堰组赵粒汕家中,网友们详细询问了她家的生活情况,当得知她自幼失去父母,是在舅舅家长大时,来自深圳的一名网友当即表示,如果家长同意,可以将赵粒汕接到深圳就读。

据了解,通过此次活动,“网友爱心联盟”数十名网友与龙溪镇50名贫困生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每年每名贫困学生将得到网友1000元的资助以完成中学学业,对于成绩优异,考入大学的,爱心网友们还会继续予以支持。

问题设计:

a. 如何确定帮助对象?

b.如何考察,决定取消对某个人的帮扶?

c. 资金来源等

d.日常活动,主要活动区域?

e. 活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的?

f. 累吗,有没有人打退堂鼓?

g.有没有和其他机构合作?目的是什么?

5、互动环节。3min6、第四个话题:展望爱心联盟未来。8min

播放VCR(国内一些公益组织的发展现状。成就,及面临的问题)

壹基金**:

刘宗勇博客文章:

问题设计:

a、这么长时间以来,支撑着你们前行的动力是什么?

b、长时间困扰爱心联盟的是什么问题?

c、中国各民间组织共同的问题是什么?资金?体制?人力资源?

d、准备做多久?如果放弃,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e、你之后,希望后继者保持爱心联盟的什么优点,放弃什么缺点?

f、对爱心联盟的同仁们,受捐助的人,我们的社会公众说几句话吧。

7、结语。1min

9.校园访谈节目策划总汇稿 篇九

一、栏目名称:《心声》/《探寻实验生活》/《小荷尖尖》(可改)

二、栏目定位及意义:风格明快,气氛轻松,拥有亲和力的一档校园访谈式栏目。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身边的老师、同学。并通过邀请的嘉宾学习为人处事、学习态度等各种优秀、积极进取的、有正能量的品质和态度等

三、节目时间:10-20min/集(每两/三周一期)

一位嘉宾可录制15-30分钟分上下集播出

四、播出时间:早/中/晚饭时间

五、节目流程:

(一)概述

1.以vcr的形式介绍嘉宾(比如其身份、闪光点等)

2.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环节(可以是:学习方向指导、学习方

法……要据嘉宾实际情况设置问题)

3.嘉宾叙述环节

4.匿名提问环节

5.结束词

6.节目总结

(二)栏目名称

1.待定

(三)片花

加一些录制的小彩蛋、花絮或温馨提示等(形式不限)

六、前期准备:

(一)准备流程 1.编导敲定邀请的嘉宾,拟定节目的方向。准备1-2个问题。

2.编导邀请嘉宾(若嘉宾可以参加则开展3,情况不允许重复1)。3.编导同嘉宾商讨大体节目流程及录制时间。4.文字写出文字稿用于主播主持。

5.第一次宣传:在条件允许及嘉宾同意情况下,在2.3.可简短录制 一小段声频用于宣传。也可提供几个小线索供老师同学猜测本期嘉宾,增强老师同学的关注热度及参与性 6.摄制(主播和摄像会很辛苦)7.后期剪辑(后期最辛苦啦)8.播出

(二)节目制作

1.制作一个新片头片尾。

2.关于视频中的各种细节设置如节目名称、版块名称需仔细敲定 3.字幕。这个必须要有!!很重要!4.片花。做为除了正式访谈以外吸睛的担当

(三)节目要求

1.主播要求大方、能随机应变

2.嘉宾人选:前几期由电视台内部人员商定、邀请。之后由同学、老师推举(前提是参与人数多)

3.匿名提问:也是从同学之间征集问题。

七、节目发布

节目可以放到官网上或由公众号发布空间朋友圈。

八、附录

10.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人文关怀探析 篇十

一、电视访谈类节目人文关怀的表现

(一) 电视访谈类节目选题视角的贴近服务性

访谈类节目选题视角要贴近服务, 关注民生问题, 注重人文关怀, 才是顺应我国历时代发展潮流的大势所趋。观众需要故事、需要精彩、需要新奇的感觉、需要娱乐, 同样也需要进一步发展的社会经验, 作为传媒的电视节目在不自觉中已经承载了这一重任, 也将更好的发挥这一功效。只有在选题上区别其他的节目, 贴近群众生活, 关注民生, “接地气”、“近人文”, 视角独特, 丰富多元, 才能真的做出人们爱看的电视访谈类节目。

(二) 电视访谈类节目谈话内容的深度剖析性

电视访谈类节目不仅要对我国的社会民生问题进行报道, 还要对相关社会的民生问题进行深度的剖析, 用最浅显易懂的报道方式让广大的受众获取信息, 寻求解决途径。

以《杨澜访谈录》2014年3月5日专访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为例, 作为优秀的深度访谈类节目主持人, 杨澜犀利地提出了锯腿自救、袁厉害收养儿童事件、流浪儿一氧化碳中毒的个案, 相比于其他节目的官话套话, 既阻止了官方的回答, 也让百姓真正地了解了关于此类事件的发展始末。杨澜直面政府官员, 平等对话, 才能真的挖掘到百姓真正需要的信息。

(三) 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人文平等性

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秉持以人为本, 平等对话的工作规范, 发扬其现场对话的优势和主动权, 尊重受众及嘉宾的话语权, 这也是电视传播的基本要求。

二、电视访谈类节目人文关怀的缺失

(一) 节目选题夸张, 人文关怀流于形式

随手打开电视, 随处可见为了制造噱头而违背人文关怀的电视访谈类节目, 一些节目为了吸引受众眼球, 前期选题时并没有想过这样的节目内容是否违背了传统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导向。通过严谨的选题,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才能避免人文关怀沦为形式, 使其得到真正的弘扬和发展。

(二) 盲目追求明星效应, 平民视角有所欠缺

全民娱乐化的现象使得节目内容低俗、大胆露骨, 而真正需要大家关注的先进人物成功的经验、社会新近发生的民生问题等却长久被忽视。访谈类节目必须要以正确的立场和社会责任作为前提, 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从而达到更好的社会影响力和教育观众的传播效果。

(三) 主持人过度煽情, 忽视嘉宾内心感受

迫于收视率的压力, 众多的访谈类节目不惜八卦本色, 不忘煽情添油醋, 纷纷搏出位祈求收视率破表, 却忽视了嘉宾内心的感受, 忽略人文关怀真正的内涵。成熟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不仅要让嘉宾卸下心防、敞开心扉, 还要营造良好的谈话环境, 让嘉宾有感而发。不要为了追求节目效果过度渲染, 忽视真情实感。

三、解决电视访谈类节目人文关怀缺失的对策

(一) 节目选题要从人文精神出发, 坚持以人为本

电视访谈类节目是受众接受信息的最便捷最快速的窗口之一。因此, 电视访谈类节目应该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所有事业发展的大前提, 正如《鲁豫有约》主持人鲁豫的开场白一样, 爱传万家, 说出你的故事。从简单的故事打动人心, 用动人的情节引人入胜, 如果电视访谈类节目是开往你心底的列车, 无疑优秀的选题就是带领节目整体的驾驶室。

(二) 避免节目娱乐化、庸俗化,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

在节目中, 主持人面对的采访对象无所不及。主持人无论是采访享誉国际的知名影星, 还是平凡岗位的老百姓, 都应该避免全民娱乐化的泛滥, 一视同仁、平等交流、以诚相待。无论是深度剖析的对话节目, 还是平民参与的实话实说节目, 主持人都要注重倾听, 做到节目以社会人物和社会事件为中心, 正确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三) 主持人要避免过度煽情, 注重人文内涵

我们喜爱访谈类节目, 正是因为它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的特点打动和感染大众。如果把情感变成一种工具, 访谈类节目就丧失了节目真正的宗旨和内涵。情感是主持人和嘉宾沟通的关键, 主持人要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经验, 让嘉宾主动分享, 而不是为了煽情而主动出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随着媒介理论的不断发展, 人们更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强调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人文内涵, 人文精神将是访谈类节目永远不变的追求。

四、结语

近几年的时间,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 电视访谈类节目已经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与此同时, 以盈利为目的的节目也纷纷出现, 访谈类节目也正面临着普遍雷同、陈腔滥调、形式单一的瓶颈期。而且我国的电视访谈类节目起步较晚, 发展快速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问题不可怕, 关键是如何解决。从人文关怀的精神出发, 返璞归真, 脚踏实地, 让我们一起期待访谈类节目突破局限, 迎来新的春天。

摘要:电视媒体具有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作用, 所以, 我国电视媒体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的精神的指导下, 做出更多更好, 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节目。然而近几年很多节目不惜夸张媚俗来博取收视率, 导致了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电视访谈类节目作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传播媒介, 应该弘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继承和发展人文关怀的精神要领, 才能真的为民所想, 被民所爱。

关键词:电视访谈类节目,平民视角,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杨澜.一问一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2]尼尔·波兹蔓.娱乐至死[M].章艳,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丁海宴.电视艺术的观念[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

[4]夏辰.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N].南方周末, 2002-4-25.

11.锵锵三人行访谈节目策划书 篇十一

一、栏目名称——《锵锵三人行》

二、栏目宗旨——俗人闲话,多少天下事,尽付笑谈中

1、永远将最新的新闻,最新的事,最新的话题呈现给观众。

2、新闻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结合。

3、提供另类,深入浅出的评论性观点参考

三、栏目宣传语——锵锵,就是凤凰的叫声啊

四、栏目包装 栏目名称

凤凰卫视的台标设计成当空起舞的“金凤凰”形象,而《左传》里说,“凤凰于飞,和鸣锵锵”。“锵锵”是凤凰的叫声。另外,北方话中,“锵锵”是大声说话的意思。“所以锵锵三人行”这个名称不仅可以渲染栏目个性,也可以增强本栏目和凤凰卫视频道一体感,更贴切、生动、吸引人。栏目logo 采用与凤凰卫视台标相同的标准色金色和简单的节目名称组成共通性的视觉象征符号“锵锵三人行”,让关众一眼就能分辨出它所代表的我栏目实体。因为只有格式化的logo才能有效地引导受众的遐想与栏目的诉求取得最大限度的一致性。

片头片尾

片头是简单5秒音乐之后出现节目logo及节目冠名。而片尾是通常是主持人和嘉宾还在聊,字幕及片尾曲就出现了。这种未完成的状态,可以体现了本即兴谈话栏目的特点:节目可以在任何一个点开始,也可以在任何一个点结束。“聊天”、“未完成的状态”的“符号印象”也是本栏目特有的。栏目宣传片

广告式的栏目自我宣传,也就是说将访谈的精彩片段剪辑在一起,将其以频道整体意识灵活地插入到各个广告时段,统筹安排。栏目导视系统

节目时长21分钟,中间两次插播广告,两次各5分钟。正是因为广告的出现,可以将栏目自然分开,“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主持人不用再作任何铺垫。

演播室

一块带着栏目Logo虚拟的幕布、一张桌子、桌上的三个杯子以及周围围坐的三个人,主持人与嘉宾穿着随意。演播室主色调为暖黄色,希望借此营造一种随意的、放松的私人谈话空间感。在栏目背景环境的布臵中,我栏目应以本色取胜,尽量简单温馨:一张桌子,三把椅子,每个人一个杯子,有点像家中温暖的客厅,又有点像都市里悠闲的茶室,没有音乐伴奏,没有台下观众,让嘉宾主持人感觉在这聊天与在家里几乎无分别。在谈话过程中,主持人窦文涛与嘉宾皆以本色出镜,穿着随意,一副下班后到朋友家串门的打扮,说话的语气、使用的语言也一如生活中朋友聊天时那样随意平实,力求表现出主持人嘉宾们本色状态下的样子。

五、栏目创意——

近些年来, 电视谈话节目日渐风靡, 大有锐不可挡之势,几乎每家电视台都推出了各自的谈话节目, 而清谈型谈话则是其中一种较为特别的谈话形态, 它追求谈话本身的乐趣, 谈话方式随意性很强。

从目前来看, 清谈型电视谈话在电视栏目中还比较少, 所以我们才构想了本档清谈型栏目

首先,我们淡化“访”的色彩, 主持人与嘉宾间类似于亲密朋友的关系。而在其他类型的谈话栏目中, 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多是“一问一答”式,“访”的色彩浓厚, 主持人与嘉宾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感。而在本栏目中, 主持人与嘉宾之间一改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关系, 在放松随意的状态中表现出类似亲密朋友的关系, 彼此的交流也由“问答”变为了“聊天”,“访谈”变成了“漫谈”。这样, 主持人与嘉宾之间容易形成朋友间的默契, 谈话氛围给人的亲密感也很容易感染观众。

其次,谈话内容跳跃性强, 形式无结束感。在本栏目中, 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交流并不围绕固定的主题进行, 节目充分体现出人的思维具有跳跃性和发散性的特点, 从天文到地理, 从童年趣事到国际大事, 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谈话内容几乎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所以本栏目主要要表现出即兴色彩,这种即兴色彩不仅让谈话者自己感到兴奋, 也强烈地吸引着观众。

然后,就是气氛轻松, 兼顾了娱乐性与文化性。在本栏目中, 嘉宾不必一本正经故作高深, 谈话也不必苛求观点深刻见解全面。只要聊得有趣, 嘉宾能过嘴瘾, 观众能听一听, 乐一乐, 栏目的宗旨就实现了。因为娱乐性对于本是“素面朝天”亮相的清谈型栏目是至关重要的。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既不是为了传播知识, 也不是为了向观众灌输某种观念, 栏目追求的就是谈话本身的乐趣。虽然本栏目的乐

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生动诙谐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表达, 但也不能把本档栏目的趣味性简单地等同于主持人和嘉宾语言的风趣俏皮。我们的谈话虽然类似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的闲聊, 但是它又必须超出于普通的闲聊, 不能流于肤浅。对于我栏目来说, 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时不时自然闪现出的新颖独到的见解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栏目宗旨并不强调高度、深度、结论,但是主持人和嘉宾们在纵横捭阖、天马行空般的杂谈时,却始终坚持着批判精神,从平民的视角进行透彻解剖,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人文价值取向

最后,也是本栏目最大的优势就是本当栏目形式简单, 成本极低。我栏目主要靠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谈话的趣味性吸引观众,不需要过多设计其他表演性元素, 也不需要观众的参与, 形式非常简单。此外, 由于主持人与嘉宾的人数不多, 所以不需要太大的演播室, 而且它对后期制作的要求很低。

六、情节策划——

在节目开始,主持人做了引导性以及概括性的叙述。首先是概括性的开场白,旨在介绍嘉宾。之后,主持人既可以不就嘉宾引起争议的事件本身进行讨论反而引申甚至调转话题,也可以维持节目的话题预设,对涉及的问题作进一步叙述,如列举相关事件来引出随后的讨论。但是,主持人作为叙述者旨在就此问题引出嘉宾的某种回应,从而能按节目预设在大的叙事背景下继续通过与嘉宾讨论交流,构建悬念,推动节目进程。

以下是依照悬念策划这一方面所做的情节策划: 栏目开头,开门见山,引出话题。

在每期栏目开头,主持人通过开场白设定了整期节目的话题,要让叙述方式更像是朋友间谈话的开场,轻松自然之余又能切中主题。

由于本栏目时间较短,因此,开门见山地引出话题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观众。对于时效性很强,且以讨论时事热点问题为主的谈话节目,此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

访谈过程中,巧用冲突

本栏目实际上需要主持人通过叙述为节目构建冲突——嘉宾作为事件当事人所遭遇的冲突。恰如其分地使用这种具有冲突性的事件为下面的节目营造悬念。即是说,使观众对嘉宾如何回应此事作出期望与预测。所以说,在本栏目谈话过程中引入适当的冲突往往能激发嘉宾、主持人和观众产生更多新鲜、尖锐的观点,同时提高观众对栏目的参与度。当然,冲突并不代表恶言相向,否则,我栏目很容易流于恶俗,成为为了赢得收视率而不择手段的噱头。

广告同样发挥了叙事的功能,承上启下

形式上看,广告可以为主持人直接顺利过渡到下一话题提供契机。正是因为广告的出现,可以将栏目自然分开,“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主持人不用再作任何铺垫,在广告结束后,直接将谈论的 4

范围扩展而不显突兀。

七、主持人策划

主持人不是着重扮演一个访问者和倾听者的角色,而是作为一个参与者,也是谈话角色之一。所以主持人本身要具备较强的叙述,沟通与评说、戏说能力。

首先,幽默是本节目主持风格中的的主调,语言洒脱幽默,风格轻松随意,不断变化。可以积极与嘉宾互相调侃,同时会把自己的想法很真诚地直率的表现出来。

在保持幽默风格的基础之上能用深邃的、思想严谨的态度把握节目。使幽默更有深度,更能为人接受,使幽默更有品位。

其次,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以及对于世事的洞察和把握,和对待嘉宾、观众的礼仪、态度等。主持人少说空话和套话,而且对事物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分析,把自己的所思、所得用自己的语言与观众分享和交流。

其三,由于节目关注社会现象,尤其是一些争议事件的特性。常常要讨论很多负面事例,但无论如何要求主持人就此作了一个小结,使得叙事内容向主流思想靠拢。

最后是要注意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应当具备善于捕捉及表现细节的能力。它能使节目叙事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强化节目的连贯性以及实况性。

八、嘉宾选择

本栏目中主持人因为最终也参与到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弱化力气统领全局的作用。相对而言,嘉宾的作用被强化了,所以对嘉宾的要求有所提高。本栏目的嘉宾组也应体现出杂谈的特色,这就要求嘉宾的社会背景和身份也各自不同,可以是专家、学者或者较有名气的艺术家,主持人,艺人等等,当然也可以是一些草根者。这根据谈论的话题会涉及的专业领域来定。本栏目对嘉宾共性期待是对社会有一些批判精神,但谈论的角度大都与政治经济无关,要求嘉宾认识问题的角度触类旁通,旨在引发出人意表的联想或激发出另类观点,给观众以多元化的启发和警醒。我栏目嘉宾选择上有这么几条参考可依:

(1)男女一台戏

可在一些话题上刻意安排男女两位嘉宾,我们知道男性和女性看待某些问题上的思维方式是有所区别的。特别是一些一些情感议题更是能够激起谈话双方不同的共鸣,这种男女嘉宾不同的看法与争论是将会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兴趣点。(2)“ 双城记 ”

邀情不同地域嘉宾,嘉宾身上所带有的地域历史文化特征会不自觉的体现在栏目中来,作为本栏目另一个趣味点,就在于同样地话题,异域人的不同解读。

(3)两岸三地大互动

除了男女嘉宾的搭配,和地域交替,还有一个重要的对比和沟通的层面就是两岸三地这么一个大舞台的互动。这其实就是凤凰卫视自身基于立足两岸三地,着力打造华人世界的舆论平台的频道定位,在本栏目这一具体栏目中的镜像中,所反映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定位。

九、受众定位

我栏目的目标受众瞄准关注社会、文化、经济热点的群体。受众群年龄在20岁以上,一般都较为关注社会热点,希望得到对社会话题的不同思考。因为节目内容比较广泛,社会、文化、经济的话题都会有所涉及,受众的职业群也会很宽泛,没有特定的性别限制。从播出平台覆盖率上看,我栏目受众不仅包括了国内两岸三地的人民,还包括海外观众。

十、播出平台和时间 凤凰卫视中文台

每期时长为21分钟,中间

插播两次广告。

十一、广告投放

12.访谈类节目策划文案 篇十二

访谈类电视节目是当今社会上比较火爆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人们通常称播音员为党和国家的“喉舌”,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还可以被称为“耳目”。在节目过程中,嘉宾和观众之所以愿意在节目开口讲话,向受众吐露心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主持人能在倾听中体会、理解他们的感受和经历。可以说,主持人真正的倾听,是访谈节目成功的重要保证。

一、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界定

(一)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概念

按照北京广播学院吴郁教授的观点,电视访谈类节目是指由主持人邀集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展开讨论的群言式言论节目。

(二)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的现状

我国电视访谈节目起步相对较晚,从最早上海东方卫视的《东方直播室》(1993年)算起也不过17年的时间,但是其发展势头良好,在央视及省市级电视台中涌现出了《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一大批优秀的访谈节目。

二、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界定

(一)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角色的重要性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是以自己的语言方式和人格魅力引导嘉宾与观众进行交流,通过谈话的方式与嘉宾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在电视节目中起到桥梁作用的人。访谈节目一般是通过谈话参与各方面的直接交流,在一种有来有往、有问有答、互相支持、互相启发、互相推动的状态下共同完成的。对话的各方在节目中的地位是不相同的,作为媒介的代表,播音员、主持人或出镜记者在对话当中处于主动地位。采访对象、嘉宾和现场观众处于从动的地位。

但是这种主动与从动又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事实上,主持人与访谈人物之间既像是朋友,主持人以关注的心态倾听他的心声,探询其内心世界,而有时主持人又像是访谈人物的对手、揭密者,代表个人,更代表媒体和受众通过不断的探询,甚至是深刻的质询,层层展示出他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

因而,访谈节目主持人必须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要善于营造深入交流的氛围,消除访谈人物的心理隔阂,既要善于倾听,又要适时探询,从而充分地展示其丰富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所以有人说,谈话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

(二)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听”与“说”

访谈节目,由两个方面构成:听和说。就主持人而言,听是指主持人从嘉宾及现场观众处接受信息。说,是从对嘉宾和观众的回应,是对节目的把控。听是说的前提和基础,说是听的结果和延伸。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不能分离,这样才能构成真正的传播。

如果说,一个主持人要会说话。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应该说,一个会说话的主持人是为了让对方把话说好,不只是自己会说,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善于倾听。当我们看一个指挥家在指挥一场交响乐时,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指挥家的肢体、手势和指挥棒在左右飞舞,而深层次的是指挥家通过他的耳朵在用心地演绎着整部作品。指挥家要有一对音乐的耳朵,而主持人则应有一对会倾听的耳朵。

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目的是把获得的信息经过整理告诉广大受众。所以,主持人倾听的目的不仅是交流,而且是要得到具有价值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倾听既是谈话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获得新闻素材的重要途径。

三、倾听对于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重要作用

懂得倾听的人才会获得朋友,因为你分担了她的烦恼;懂得倾听的人才能够在听的过程中摸清大意,从他人言语中得到一个人内心的意图,才能想合适的办法应对不同的人,不同事,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认真倾听他人言语,代表你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你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的确,真诚的倾听是对人的尊重,只有当感觉到主持人在用心倾听的时候,嘉宾才会讲 1

出自己的真心话。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嘉宾,认真地倾听他们讲话,尊重每一位嘉宾,是主持人的职责。诚然,成就一档优秀访谈节目的因素很多,但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主持人不仅会说,更要会听。可以说,倾听是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一大法宝。

(一)倾听是节目完成的基础

对于主持人来说,在访谈类节目当中,有些因素是比较好控制的,比如嘉宾的选择、访谈时间、访谈地点的选择等;而有些因素却是不好控制的,比如对方的衣着、姿态等;还有一些因素是根本无法控制的,比如对方说话的口音、语气等。正因为访谈过程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所以,无论主持人事先准备得多么充分,也不可能完全预料到访问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不可能照本宣科。

比如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2003年4月播出的“记者见面会”中一段问答:

记者:朱军主持的节目叫《艺术人生》,人生是个很大的话题,艺术人生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是最复杂的,需要理性思考。您的年龄和朱军的年龄相比年轻一些,没有经验,那么我想知道,您怎么来平衡由于年龄带来的没有经验,怎么做好呢?

马东:这位资深记者由于不太擅于使用中文。所以我把他的话重新说一遍,就是你这么年轻凭什么挑战有人生经验的朱军?

孙炜峰:我觉得„„

正是主持人马东的认真倾听,才发现记者的提问可能引发一些歧义或是理解上的困难,才使得他对记者的提问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避免节目中不必要的尴尬,使得节目能够顺利进行。

因此,倾听是交流的基础。可以增强主持人说话的针对性,构建彼此交流的平台,增强传播效果。中央电视台谈话节目《面对面》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在聆听中交流,在交流中探索,在探索中求证,在求证中解读”。

(二)倾听是节目完善的保证

对于访谈节目的嘉宾而言,只有感觉受到尊重,才具有自信,才能在节目现场滔滔不绝。而尊重人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倾听,认真倾听。

比如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2003年7月播出的“闵维方谈北大教改”中对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闵维方的采访:

陈伟鸿:很多人认为这次的改革已经在北大掀起了风暴,如果要说风暴的话,您就是风暴的中心,这段日子对于您个人来说,会不会是一段很难熬的日子?

闵维方:的确,每天的工作时间拉长了,每天说很多的话,要跟大家讨论、争论。陈伟鸿:您觉得这样子让您嗓子疲惫不堪的日子,还要多久才能够结束?

闵维方:我相信不会很久的,现在的情况是很多院系的院长、系主任,主动找到我说,我们要改革,我们要这个方案,还有一些院长、系主任,他就说这个改革方案对于我们来说

i不是什么新东西,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nothing new。

正是主持人陈伟鸿真诚地倾听闵维方的回答,才人性地发现了他每天说很多话,必然会引起嗓子的疲惫不堪。“您觉得这样子让您疲惫不堪的日子,还要多久才能够结束?”用这样的方式来继续下一个的问题,既婉转地问了主持人想问的问题,又一下子拉近了主持人与被访者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了一种真诚的谈话氛围,使得整个采访变得更加顺利,嘉宾陈伟鸿更交心地与主持人进行交谈,使得之后的整个访问十分融洽。

说得好,取决于听得好。认真倾听、善于倾听成就了很多优秀的电视访谈节目和主持人,可以说倾听是访谈节目得以脱离俗套,做出亮点的跳板,可以为节目质量带来很大提升。

因此,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把“善于倾听”作为重要的基本功,一定要确立正确的理念,学会用耳朵来呼唤心灵,用“倾听”来主持节目,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是主持人,是嘉宾的倾诉对象,而不是主讲人。

13.访谈类节目策划文案 篇十三

一、重视时空性, 把握好叙事结构, 讲究叙事技巧

电视节目是一种家庭消费艺术, 主要靠的是时间的延续、空间的扩展、信息的刺激、情节的曲折变化和人物命运变迁等来吸引观众。因此, 重视时空性, 把握好叙事结构, 讲究叙事技巧是访谈节目创作的重要理念, 我在每一期节目的制作过程中, 都力求在时空的艺术处理上做着积极的探索与突破。

本期节目是在金秋时节, 也就是丰收季节里策划制作的一期特别节目, 主要是围绕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粮食的丰产丰收和为国家粮食安全作保障这一重大主题而进行的。由于拍摄地点选择在了农垦九大分局之一的农垦红兴隆管理局, 所以首先就要在时空上为观众交待清楚原因, 而后就要在众多的事件中选取拍摄能够为主题服务的事件, 而在这些事件中又要把握好叙事结构的安排与叙事技巧的运用。例如:在本片中, 我就采用了一望无际的万亩水稻示范田与水稻实收测产场地、农机整地场地相结合, 现场访谈与小短片采访相结合、嘉宾同期与观众同期相结合、现场主持人与外景主持人互动, 主持人与嘉宾以及与现场观众互动 (台下的现场观众与台上的嘉宾同等重要、都是主角。谈话节目的魅力之一就是大众传媒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等多种叙事手法, 使整个片子看起来有立体感, 而且不乏味。

德勒兹在《运动-影像》中强调:“每当我们置身于时延之前或之内, 我们就能够归结出一个全体的存在, 而这个全体正改变着, 并且‘进行着某种开敞’”。

在此意义上, 我们不难看出, 电影与电视已经不是“再现现实”的工具, 而是“获取完整现实”的方式!也就是说人们目的性的“感官”方式使现实“不完整”, 因此它要呈现出人们超出目的性的“感官-运动”, 而以“时间-运动”为核心的存在:摄影本身变成了记录人们“时间性存在”的工具, 而自身的记录行为也成为了“时间性存在”。

由此, 我想到了“安排时间”与“时间安排”这一电影美学的本源冲突, 而且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这一最珍贵的电影美学理论。

二、展现艺术性, 运用多种电视手段, 强化声画技术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视听艺术, 所以电视艺术价值还体现为具体的电视手段运用。镜头语言、声音语言等都是增强节目艺术价值的重要元素。

(一) 镜头语言的正确运用。

电视纪实艺术不仅用纪实镜头完成对人和物的纪录, 而且还要善于用纪实镜头完成意境的创造, 完成情感的抒发和内心的揭示, 只有将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是真正的艺术。例如, 在本片中, 一些航拍的镜头、水稻田的远景、中景、近景及水稻稻穗的特写画面不仅真实纪录着红兴隆美丽的丰收景象, 还折射出这里人们丰收的喜悦、生活的美好以及取得这些成绩背后所付出的努力。让观众在认同丰收成绩的同时也找到了取得成绩的原因所在。

(二) 声音语言的有效应用。

电视声音艺术包括三大元素, 即语言、音乐、音响。我们先来看语言。

1. 语言

语言种类很多, 有对白, 同期声, 解说词等等。在这里我以本片的同期声为例, 进行艺术性的分析。

同期声是一种当事人现身说法的语言表达方式, 它由当事人向观众直接倾吐自己的心曲, 抒发情感, 揭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访谈类节目当中, 同期声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还是以本期节目为例, 这里有主持人现场提问同期声, 嘉宾解说同期声, 现场农户同期声, 现场观众同期声, 外景记者出镜同期声, 外景采访当事人同期声等等, 尤其是开篇包装里大量策划设计了同期声。这些同期声的采访与运用不但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现场感与观众的参与感, 还可以丰富片子的信息量, 增加真实性与可视性。

2. 音乐

音乐具有渲染环境, 深化主题, 调动情绪的作用。一个电视片中如果音乐运用的合理、恰当、到位、巧妙, 就可以为片子增色不少。例如本片中, 《中华大粮仓》这一背景音乐在最开始的包装里, 中间的小短片里, 还有结尾滚屏里的运用都恰到好处地升华了主题, 让人看后听后心潮澎湃, 思绪万千, 记忆深刻。还有, 外景主持人在大豆田整地现场出镜时, 我也运用了一小段“向着快乐出发”的音乐间奏部分, 并把她的行走画面做成了快镜头, 这样的声画结合在一起不但风趣幽默, 还起到了节省表述时间, 省略动作过程的作用, 而且和前后情节衔接起来也很流畅。不知不觉中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 音响

同期拍摄中的音响语言是除了人声语言和音乐语言之外的所有音响, 它具有传达信息、交待环境、表达情感的作用, 例如本片中的现场观众来宾的阵阵掌声、外景采访时机械作业的轰鸣声等音响语言的运用, 就有力地增加了片子的现场感, 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实感觉。因为访谈节目的艺术价值往往决定其作品对观众的感染程度, 尤其是农业访谈节目就更需要接近作品与农民朋友们的距离。

上一篇:帮爸爸戒烟的优秀作文下一篇:公司房屋租赁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