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精选8篇)
1.国家发展体育事业 篇一
《规划》这样描述“十三五”期间的教育愿景: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体系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人才供给和高校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民。为实现这个目标,这五年中国教育该怎么走?
明确任务 培养队伍 深化改革
教育质量要提高
《规划》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塑造学生强健体魄,提高文化修养、生态文明素养和综合国防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规划》将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关键位置,提出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潜心教学、终身从教。《规划》要求严把教师入口关,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同时改进教师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能力素质,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课程教学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产教融合、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等一系列重要任务将在“十三五”期间得到关注。同时,教育评价对科学育人的导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将得到健全和完善。
《规划》指出,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手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让优质资源惠及更多学习者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学生。
补短板 促均衡 精准帮扶
教育脱贫促公平
《规划》提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水平。
按照《规划》要求,新增教育资源重点向中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和边疆地区倾斜,加快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教育部门还将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素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针对高中阶段教育尚未普及、学前教育入学率偏低的问题,《规划》明确,将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入园机会和保教保育质量;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重点提升中西部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水平。
《规划》明确,将对经济困难群体实施精准帮扶,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保障其平等受教育权利;做好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健全服务体系,实行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的服务政策。
同时,《规划》还提出,继续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保障招生考试公平公正;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协调区域城乡 服务国家战略
教育结构将优化
《规划》要求,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推进区域、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中西部教育发展水平,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新增高等教育资源向新的城镇化地区、产业集聚区、边境城市延伸。统筹城乡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和建设规模,消除城镇“大班额”。
大国工匠后备人才的培养将成为优化教育体系结构的重要抓手。《规划》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针对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的短板,《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学习制度,创造终身学习、多渠道成才的环境。
在人才培养结构方面,《规划》提出要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更加着眼国家战略需求。《规定》指出,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新增计划主要用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扩大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优化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培养现代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急需人才。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
3.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
4.《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5.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6.国家教育部解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7.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2)
8.《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9.北京两会工作报告解读
2.国家发展体育事业 篇二
一、福利国家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脉络
(一) 福利国家理论的提出
1941年, 威廉·坦普尔第一个提出“福利国家”的概念, 用以区别纳粹德国为统治者服务的“权利国家”, 但当时他对概念的解读较为浅显, 未对这一概念有着明确的界定。1942年, 素有“福利国家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主持制定了《贝弗里其报告》, 这份报告对福利国家的蓝图有了大致的规划, 指出了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对于英国发展的重要性。报告对福利国家及社会保障的发展影响深远, 标志着福利国家理论的成型。福利国家是指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学术界对于福利国家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见解, 有观点认为福利国家是“管理公共物品的一种工具”;也有学者将其看作是一种社会政策, 是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措施的结合;还有学者主张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关于福利国家的作用, 阿萨·布里格斯在《历史视野中的福利国家》一文中认为福利国家的建立是为了至少在三个方向上纠正市场失灵:其一, 保证个人和家庭最低收入;其二, 使个人和家庭能够应对某些突发事件, 如疾病、失业等, 缩小个人社会不安全程度;其三, 对公民地位的确认, 保证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社会服务。虽然福利国家拥有众多的光环,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 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 保证资本主义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 以维护资本主义垄断利益和统治。
(二) 福利国家理论发展脉络
福利国家的思想最初来源于基督教教义和新教伦理理论等宗教理论中, 基督教教义中重要的一条“爱你的国度”成为西方福利国家的理论来源, 从基督教分离出来的新教伦理理论也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这些从宗教教义中表现出的平等的观念孕育了最初的福利由全体国民共同享用的思想。与宗教教义密切相关的宗教人员传教活动和慈善活动传播和实践了这一思想, 成为早期“福利国家”的缩影。意大利开始兴起的文艺复兴强调的人道主义亦成为了福利国家的另一重要来源, 文艺复兴的核心理论在于“三提倡三反对”, 即提倡人学, 反对神学;提倡人权, 反对神权;提倡人性, 反对神性, 这种理论注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强调人的重要性, 这种意识在欧洲迅速传播并深入人心, 有此意识, 福利思想便容易推导出, 这种思想的产生为福利国家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德国新历史学派强调国家的作用, 认为国家可以通过办理社会保险等方式调节劳资矛盾, 并用温和渐进的办法改良资本主义, 通过代议制调整国家结构, 调节经济进行社会再分配, 总结起来, 其认为市场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国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纠正, 这种思想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福利国家理论的形成。在近代, 福利国家理论开始逐步成型, “福利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成为福利国家的重要理论基础。20世纪初期, 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 国家要通过税收杠杆的方式让收入在富人和穷人之间进行再次分配, 以实现贫富差距缩小与社会公平, 达到社会福利。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中“积极国家理论体系”直接催生了“福利国家体制的建立”, 强调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需求, 刺激投资, 减少失业, 提出了收入再分配和消灭食利者理论, 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了现代福利国家的思想, 强调发展经济, 减少失业与增加福利, 成为现代福利国家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的国家。英国之所以能建成福利国家, 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福利国家之父”贝弗里奇及由他所撰写的《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报告 (简称贝弗里奇报告) , 这份报告提出社会福利不仅是特殊群体应该享有的权利, 而应成为全体社会公民都应享有的社会保障权利, 并从英国的现实出发, 指出贫困、疾病、愚昧、肮脏和懒惰是影响英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五大障碍, 并据此提出政府要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工作, 通过社会保障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建议。除此之外, 报告和设计出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制度, 规划了福利国家的雏形, 例如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教育补贴等等, 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福利的巨大飞跃。除此之外, 报告还指出社会保障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 普遍性原则, 社会保障应满足全体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第二, 保障基本生活原则, 社会保障职能确保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第三, 统一性原则, 社会保险的缴费标准, 待遇支付和行政管理必须统一;第四, 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 享受社会保障必须以劳动和缴纳保险费为条件。这四个原则成为福利国家所普遍认同的基本准则, 指引了福利国家制度向前发展的方向。
瑞典是“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 它以高福利为特征得到世界的关注。瑞典建立福利国家的方式是在实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的基础上发展养老、医疗、失业等各种保险。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是通过调节宏观经济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的的宏观调控方式, 目标主要在于充分就业, 价格稳定与经济持续增长, 这种经济政策可以对整个经济生活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 这种政策的执行与实施加之充分的社会保障, 并提供较高的国民福利。除此之外, 瑞典所推行的“合作主义”也使得其福利水平有了进一步的保障与提升。瑞典是世界上劳工组织力量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 强大的劳工组织, 保障着工人权利的方方面面, 从工作时间、劳动保险到在培训与收入平等, 这些都有着充分的监督力量。所有的这些政策与组织, 促使了瑞典“从摇篮到坟墓”式的福利国家的诞生, 并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世界的典范。
日本也是国民福利较高的福利国家之一。日本之所以能建立福利国家, 其原因在于拥有较为完善的福利国家体系, 这个体系有三个重要的特征, 分别是福利政治特征、再分配结构特征和规制结构特征。福利政治特征在于日本国内社会主义民主势力的薄弱与国家官僚制度的强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建立福利国家提供了便利;再分配结构特征在于日本社会支出的薄弱与公共事业的推崇, 有着较为完善的再分配制度, 实行横向的社会再分配;规制结构特征在于社会规制的薄弱和经济规制的强大, 强调经济规制, 这也符合福利国家对经济的巨大需求性。正是由于完善的福利国家体制, 才使得日本跨入了“高福利”的福利国家。
二、福利国家理论的模式及困境
西方学者认为, 福利国家是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 国家利用其职权保护国民使其免受社会风险, 这种保护主要是通过由政府提供家庭和个人因社会风险所带来的收入损失即最低收入保障制度, 并帮助家庭和个人抵御其可能延续的后续危机上 (如疾病, 失业等) 。通过这种方式, 来对整个社会的贫困者和弱势群体给予资助, 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安定。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得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理论遭到社会的抛弃, 凯恩斯把政府需通过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思想, 政府可以通过经济和社会政策调节生产与分配。至此, 福利国家的经济职能得到了普遍的认同。福利国家同样强调了国家的社会功能, 国家通过税收制度把工业社会的财富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集中, 并通过社会再分配的方式将这种社会管理的职能延伸到居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 包括居民的医疗保障, 教育保障以及住房保障等等, 这种社会功能只有福利国家才能做到, 其福利越高, 相应的社会功能将会越强烈。
福利国家的基本模式是以国家为主导, 采取“高税收, 高支出, 高福利”的模式。但因欧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文化不同, 各国采取的福利模式也有一定的差别。艾斯平?安德森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中将社会权利与福利国家有机联系起来, 按非商品化程度的大小, 将福利国家模式分为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的福利制度的非商品化程度最低, 强调个人自由, 私有制与宪政自由, 这种福利制度的救助对象是低收入的工人阶级, 救护的方式, 数量和手段都较少。保守主义的福利制度是以参与劳动的年限和社会保险缴费记录为依据划分福利多少的一种救助制度, 这种制度与个人密切相关。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制度带有普适性的色彩, 这种福利制度下所获得的社会福利与工作表现及缴费关联程度不大, 主要取决于公民资格的确认, 可以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
福利国家的实行虽然给福利国家的民众带来了众多的福利与保障, 但其是一把“双刃剑”, 在带来高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与挑战, 最大的问题在于政府财政负担过于沉重。由于福利国家的众多福利措施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 因此政府在财政支出上要为巨额的福利费用买单。例如,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 欧共体国家 (英国除外) 的社会支出占总公共支出50%以上, 荷兰、前西德、瑞典、丹麦在1981年的社会支出超过GDP的1/3, 这些社会支出福利费用占据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近些年来, 一些国家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 并有国家有了削减福利以缓解财政紧张的意图, 但民众对于这些意图却并不买单, 福利削减异常困难, 政府由此陷入两难的境地。此外, 高福利容易产生养懒汉的现象, 影响经济发展。众所周知, 福利国家的福利是给予民众全方位的高待遇, 这几乎包括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例如失业, 福利国家所给予民众的失业救济金几乎与上班民众的工资水平差不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的人们催生不需要工作也能满足个人基本生活的想法, 这种思想的蔓延使得一些民众靠着政府的福利生活, 并最终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三、福利国家理论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 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2010年我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并已进入小康社会。但纵观全局, 我国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农业人口过多, 人均收入偏低, 社会福利水平整体偏下成为当前额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福利国家理论虽是资本主义国家改良, 缓和社会矛盾的一种手段, 但其中的一些政策和方法对与我国当前增加民众福利,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输理与借鉴, 反思与完善, 这是当前我国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关键所在。
(一) 努力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福利国家实施的根本前提就在于经济发展, 没有经济的腾飞, 福利国家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并且福利国家的经验也证明, 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作为支撑和保障, 高福利只会拖慢经济发展的速度。社会福利还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荆轮效应”, 即社会福利只能不断提高不能下降福利或很难降低既有的社会福利水平, 这些都要求我们努力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 只有经济上得到了发展, 才能为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即使在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 各国经济进入“严冬期”的时候, 我国经济也保持着一定的增长势头。但人民对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期待是无限的, 希望拥有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水平和福利水平。当前, 我国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业还处在一个保基本的阶段, 只能满足群众基本的社会保障需求, 部分社会保障项目还出现了资金不足的现象。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我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注重环境的基础上努力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为建立更高水平的福利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建立高福利水平的国家不能操之过急, 需量力而行, 紧跟经济发展的脚步, 一步一个脚印, 扎实逐步地向高福利国家推进。
(二) 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劳动者就业水平, 保障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福利国家的一个明确特征, 也是我国当前需要妥善处理的关键环节。之所以说提高劳动者就业水平保障充分就业重要, 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充分就业可以降低社会保险中失业保险的支出, 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流向到其它资金不足的社会保险项目中, 以提高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另一方面, 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就是就业之后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 越是充分就业, 政府所吸纳的社会保障资金就越多, 保障水平就越高。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的最新统计, 当前我国就业率连续九个季度维持在4.1%, 存在结构性失业, 尤其是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形式非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应加大力度解决失业难题, 努力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劳动者就业水平。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 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援助失业者方面, 给予就业援助, 开展再就业培训, 使失业者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 帮扶弱势群体进行就业。在大学生就业难方面, 努力解决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并鼓励其自主创业, 在解决好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 吸纳更多的劳动者, 促进经济发展。只有解决好就业这一难题, 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 通过各种政策措施,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西方福利国家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对弱势群体采取很大的扶持力度, 保证低收入者和无收入者能够“按社会流行的标准过文明的生活”]。福利国家对于老人及失业者的补助力度是非常大的, 即使退休及失业也能从政府手中领取养老金和保障金, 而这些资金足可以保障其渡过难关并体面的生活。我国现在应着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努力实现全覆盖, 尤其是要建立建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非常重要, 有了这份保障, 弱势群体的生活会相对容易。在社会救助方面也应加强力度, 提高对老年人的补助力度和范围, 特别是保障农村地区没有养老保险的老人们的生活, 并随着经济的发展, 提高补助水平, 让老人们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对失业人口也应给予一定的补助并给予技能上的培训, 帮助其实现再就业。只有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扶助力度, 我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才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四) 政府应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发挥主导作用, 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政府在社会保障中发挥主导作用是关键的, 政府要担任供给的角色,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使民众拥有良好的社会保障。政府要担任监督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对社会保障各个方面进行完善的经营管理, 并进行监督。政府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到社会保障制度中来, 以此提供民众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水平。当前,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着较为完善的体系, 处在正常发展的轨道上, 但是还存在保障水平过低, 没有实现城乡全覆盖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不断推进社会保障水平来得以改进。此外, 我国人口众多是我国面临的最现实国情, 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光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 政府需努力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民间力量流入到社会保障制度中来, 增加他们的积极性, 充实社会保障水平, 这种做法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进步, 也可增加人民的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1]袁群, 安晓敏.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 2006 (11) :139-142
[2]乜琪.浅议福利国家的产生[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7) :104-107
[3]胥丽.债务危机背景下西方福利国家模式的困境与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 2012 (6) :186-190
[4]叶美玉.“福利国家”的理论和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社会纵横 (新理论版) , 2010 (2) :63-64
[5]华迎放.“福利国家之父”的传世之作[J].中国社会保障, 2006 (7) :32
[6]武川正吾, 龚剑.日本的福利国家体制[J].社会保障研究 (北京) , 2005 (6) :86-95
[7]曲明影.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述评[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11 (4) :8-17
[8]朱荣科.中国成为福利国家的可能性分析[J].求是学刊, 1997 (11) :54-58
[9]李唐宁, 方烨, 陈晨.城镇登记失业率九季度维持4.1%, 大学生形势严峻[N].经济参考报, 2012-10-26
3.国家发展体育事业 篇三
一、发展环境
“十一五”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显著,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全面实現,有力支撑了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发展实现重大突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继续教育进一步发展。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科技三大奖中一半出自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三分之二成果由高等学校完成。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民族地区教育快速发展,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缩小,国家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教育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教育投入明显增加,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一大批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语言文字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开放呈现新格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开始实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上新台阶,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输送了近6 000万名毕业生,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左右,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一代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体。我国教育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迈上由大到强的历史新征程。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教育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描绘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全国上下积极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相继启动实施一系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和重大教育工程项目,完善了公共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出台了若干重大教育政策,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教育,社会各界更加关心支持教育,广大教职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开启了教育改革发展全新的历史篇章。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看,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增加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供给。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和科技创新的新突破,迎接日益加剧的全球人才、科技和教育竞争,迫切需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高等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更加有力地推进教育公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迫切需要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承创新作用,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总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从教育发展看,我国已进入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新阶段。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必须在“十二五”时期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人才基础和条件基础。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推进教育科学发展迫切要求把重大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作为着力点,改变一切不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积极引领教育的变革和转型。教育要发展,关键在人才。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迫切要求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教育要发展,条件是基础。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迫切需要加大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增强教育的发展实力,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往往能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也是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根本所在,事关人民福祉。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必将加倍回报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民族未来。“十二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克服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使教育更加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望,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人才和科技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服务,为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宏伟目标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根本要求,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先发展为保障,以重大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坚持尊重规律、科学发展和依法治教的原则,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优先发展与服务全局、促进公平与注重效率、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等重要关系,力争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奠定坚实基础。主要目标是:
1.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农村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0%左右,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达到50%以上,基本实现远程教育班班通,实现县(市)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职业学校专业实训基地达标率达到8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毕业生就业率进一步提高,一批学科进入世界前列。义务教育阶段新增教师具备高一级学历的比例达到85%以上。完成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能力。
2.教育体系和制度建设目标。初步建成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基本适应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加强社会建设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体制更富活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制度创新取得重要突破,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并保持稳定增长。教育法制更加完善。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和参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氛围。
3.教育支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目标。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重明显提高,初步建成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强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左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以上。进城务工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受到基本职业技能培训。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参与率达到40%左右。高等学校若干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科技创新成果,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发明专利授权数大幅增加。高等学校成为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的重要基地。
4.教育服务社会和文化建设目标。城乡之间和东中西部之间教育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义务教育择校问题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满意度显著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辦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85%以上。形成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在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教育资助和保障体系基本覆盖到所有困难群体,保障水平不断提升。青少年健康素质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有较大改善。基本构建起大中小幼有效衔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德育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断深入,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作出新贡献。
(三)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改革创新,抓好工作落实,提升基础能力,促进协调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和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各级教育有效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改革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着力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和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系统推进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学校制度、招生考试制度、投入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为《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提供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抓好工作落实。推进目标落实,将长期目标落实到今后五年的目标,将总体目标落实到分领域的目标,将全国目标落实到不同区域的目标。推进投入落实,完善教育经费保障制度,落实增加教育经费的各项政策,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推进项目落实,稳步推进各项重大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项目,确保取得成效。推进政策落实,优先解决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社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提升基础能力。完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加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科研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支撑教育现代化、服务国家现代化的人才和物质基础。
促进协调发展。按照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强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等薄弱环节,努力实现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服务国家战略。将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和理念贯穿到教育工作全局。进一步发挥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大力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扩大紧缺人才特别是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的能力。推进区域教育发展与国家区域发展、城镇化战略的紧密结合。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学校成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三、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关键和薄弱环节,着重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推进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到2015年,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一)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按照基本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要求,巩固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的教育保障政策体系。基本建成服务全民的教育信息与资源共享平台。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和信息化建设。根据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水平、群众意愿,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总供给水平。探索多样化提供形式,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供给体制。
建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评价机制。研究制订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以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重点,开展对地方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监测评价,引导地方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推动各级政府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作为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的核心指标。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建立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和分配方式。政府一般性转移支付向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倾斜,重点扶持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困难群体,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按照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完善职业教育的层次、布局和结构,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快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系统培养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加强职业教育内部的有机衔接。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坚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实行学校职业教育、企业职业教育和社会化职业教育并举、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并重、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完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明确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定位,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專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积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和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的衔接。统筹职业预备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建立开放沟通的职业教育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工学结合、学分认证为基础,创新学习方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学校实行联合招生(招工)和培养。
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着力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建设,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完善政产学研的协作对话机制,推进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集团化办学机制。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根据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开放衔接,推动职业院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有效发挥行业在建立健全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行业人才规格标准和行业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改革机制等方面的指导作用。鼓励各地、各行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实行多种形式的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建设同步协调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
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相互沟通。建立学分银行,完善学分互认、累积制度,探索同一层次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之间的课程互设、学分互认、学生互转的机制,推动应用型本科课程进入职业院校。鼓励开放实训基地、示范专业、名师名课、精品课程等职业教育资源,为各类学生提供职业教育课程和技能培训。适度扩大高等职业学校单独招生试点规模,扩大应用型普通本科学校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规模。建立社区和职业教育联动机制,鼓励职业院校探索社区化办学模式,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需求。有效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统筹城乡、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切实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
专栏3 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试点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开展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9+3”免费试点,改革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优化高等教育宏观布局结构。将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按照国民经济布局和城镇化体系建设要求,完善中央部属高等学校和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战略布局,加强区域高等教育中心建设,形成与国家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发展需要相衔接的高等学校布局结构。
推进高等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发展。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探索建立科学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的修订工作,研究制订核定普通高等学校规模暂行规定。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宏观政策,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为高等学校创造开放、公平、有序竞争的发展环境,使各类高等教育都能涌现出一批有特色的一流学校。
支持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制订实施“十二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支撑能力,优化地方高等学校布局结构。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促进区域内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社区的紧密结合,中央各项工程计划加大对办学有特色的地方高等学校的支持。进一步落实对地方所属行业特色高等学校的支持政策。
改进研究生培养体系。有序推进学科设置权下放,取消对研究生院设置的行政审批,优化研究生培养的布局结构。积极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展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探索科教结合、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面向重大科技专项需求,开展工程博士培养试点,逐步形成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均衡发展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加强高等学校创新服务体系。加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科研创新重点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的跃升。建设一批综合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前沿技术实验室和区域创新中心。按照“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组建一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协同创新长效机制。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中长期重大专项,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以重大現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组织开展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实施高等学校“数字人文”建设计划,加快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理论和方法创新。鼓励高等学校开展战略决策咨询研究,瞄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建设服务政府决策的智库。深化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改革,推进重点学科基础研究改革试点,加快科研组织创新,促进科技教育资源共享,完善以科研成果质量和贡献为评价导向的激励机制。
发挥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将中华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融合到教学和学术创新活动中。建设一批高等学校文化创新平台。实施学术文化工程,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积极研究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推出一批对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专栏4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原则,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以学科为基础,以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建立一批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国家创新团队的主力阵营。
专栏5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试点
推进高等学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探索中央高等学校与地方高等学校合作发展机制,建设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构建高等学校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发挥行业优势,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行业高等学校特色发展,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完善来华留学生培养体制机制,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探索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国家紧缺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加强内地高等学校与港澳知名高等学校合作办学,探索闽台高等学校教育合作交流新模式。
(四)推进继续教育体系建设。
把发展继续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终身学习框架内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学习者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统筹学历、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面向社区、农村、中西部和民族地区的继续教育,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紧缺专门人才的继续教育,形成“广覆盖、宽领域、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以卫星电视、互联网为载体,联合高等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建设开放、共享的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继续教育功能,努力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高质量的教育和学习服务。
发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机构。继续办好学校继续教育机构,发展社会化职业培训机构,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开放大学,大力建设社区教育中心,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办好老年教育机构,形成覆盖城乡的继续教育网络。以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专业组织为重点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建成一批示范性学习型组织。
制订和完善继续教育发展政策。推动各级政府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研究起草推进终身学习的法律法规。制订各领域继续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各级政府、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建立继续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促进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搭建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成才的“立交桥”。
专栏6 用终身学习理念构建继续教育体系
四、创新国家教育制度
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突破口,以制度建设为导向,积极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公平和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制度化,推进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学校制度改革,着力完善教育标准、绩效和招生考试制度,强化教育督导制度,基本建立起科学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管理运行体制和质量保障体制。
(一)落实教育“三个优先”的保障制度。
推进教育“三个优先”的制度化建设。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形成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制度规范。把教育“三个优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落实到政府的规划编制、年度计划、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政绩考核等各项工作中。加强区域教育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化规划、国土开发利用规划、产业振兴规划、科技规划和财政支持政策的有机衔接。
推动全社会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优先于物力资本投资的导向,研究人力资源积累和人力资本投资核算方法,促进全社会改变重物力资本投入、轻人力资本投入的倾向,加快国家人才储备、知识积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自主发展、科技自主创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作用。
建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监督机制。建立教育优先发展问责制度。对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各级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努力程度进行年度评价,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完善政府及有关部门向人大、政协及其专门委员会定期报告教育工作的制度。
(二)完善教育公平制度。
建立保障教育公平的制度体系。健全法制保障。把依法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制定和修改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原则,清理有关行政规章和管理制度,完善教育行政执法制度和权利救济制度。完善资源配置制度。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建立区域、城乡和校际差距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教育资源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困难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以扶持困难群体为重点,建立全面覆盖困难群体的资助政策体系和帮扶制度。
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规则程序。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重大教育政策及改革举措前,要制订实施程序、规则。对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政策调整、规则变更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各级各类学校要公开办学条件、招生章程、规章制度。继续推进高等学校招生“阳光工程”,促进招生考试制度更加完善。规范高考加分政策和特殊类型招生工作并向社会公开。
(三)完善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的制度。
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推动各级政府统筹区域发展和教育发展、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科技創新和创新人才培养、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教育体系建设、城乡建设和城乡教育发展。建立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优势学科对接机制,促进人才培养链、科技创新链和产业价值链紧密结合。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推动高等学校与企业、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与高新区和开发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办好大学科技园,探索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效机制,促进创新型中小型企业的孵化和发展壮大。支持高等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和科研基地。鼓励各级政府出台引导高等学校开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惠政策。
推进职业教育产教合作、工学结合制度化。建立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发挥国有大型企业在产教结合中的示范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工作,出台促进校企合作办法。企业支付给职业教育学生的实训实习工资支出,符合条件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健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发展以骨干职业院校为龙头、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紧密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探索职业教育集团的有效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积极推进对生产教学过程一体化、校企一体化、职教基地和产业集聚区一体化的探索,把车间办到学校,把学校办到企业。
强化实践育人制度。制订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办法和高等学校实践育人办法,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把学生走进科研院所、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农田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列入教学安排。推动建立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服务机构接收学生实践的制度,推动各级政府出台进一步扩大实施公共文化、教育、体育设施向学生免费开放或优惠的政策。把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等各类人才请进学校,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完善民办教育制度。
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推动各级政府履行发展民办教育的职责,建立健全民办教育综合管理与服务体系,加快解决影响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法人性质、产权属性、教师权益、会计制度、社会监管等重点和难点问题。制订和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收费、土地等政策。完善民办学校教师参加社会保险的办法,探索民办学校教师职业年金制度。对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的民办高等学校,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批。推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国家对发展民办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学校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逐步建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按照“学校自愿选择、政府分类管理”原则,开展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新建民办学校必须符合法人条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法人财产权。重点完善民办学校章程建设、理(董)事会制度建设。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强化财务监管、风险监控和财务公开制度,完善民办学校学费收入监管制度。建立民办学校变更和退出机制。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支持力度,将非营利性民办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政府采取购买服务、资金奖补、教师培训等办法,支持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加快发展。
鼓励和规范社会化教育服务。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发展职业技能培训、专业资格教育、网络教育、早期教育服务。培育教育评估、监测、考试、管理等教育中介服务组织。有序开放和规范教具、教材等相关市场,完善产品和服务标准。
专栏7 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
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清理并纠正对民办教育的各类歧视政策,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的具体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改革民办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
(五)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健全学校管理的法律规章制度。开展《学校法》的调研起草工作,依法理顺政府和学校的关系,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制度。以公办学校财政拨款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为重点,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民主管理权。发布实施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办法,加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明确学校的基本定位、服务面向、治理结构、基本管理制度,保障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到2015年,高等学校完成“一校一章程”的目标。
完善各类学校治理结构。制订“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健全重大问题学校党委集体决策制度。积极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董)事会制度,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制度。建立民主选举产生的学术委员会,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健全高等学校的管理制度、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推进高等学校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设,克服学校内部治理上的行政化倾向。加强中小学校管理能力建设,推动中小学全面设立家长委员会,并使家长委员会有重大事项知情权、参与决策权、评价权、质询权、监督权。探索行业企业参与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积极探索实行理(董)事会决策议事制度和监督制度。
提高各类学校的服务管理能力。把育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以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教师为导向,改进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教学管理和安全管理。推进校务公开,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研究制订信息公开的考核指标体系,畅通群众反映问题、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
专栏8 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试点
探索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办法,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符合高等学校特点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推进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改革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机制。建立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制度,完善高等学校内部财务和审计制度。改革学科建设绩效评估方式,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构建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健全高等学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六)创新教育家办学制度。
坚持教育家办学。培养造就一批热爱教育、熟悉教育规律、拥有系统教育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家。制订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的任职资格标准。改进高等学校主要领导选拔任用与管理、培训制度,努力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探索建立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资格制度。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要具备丰富的教学(保教)经验,一般从教学一线选拔任用。鼓励从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员中聘任职业院校领导干部。
改革校长选任制度。推动各地制订实施办法,开展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和校内民主选拔各类学校校长试点,取得经验后加以推广。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校长选任范围。
创造教育家成长的环境。健全校长考核评价制度,引导校长潜心办学。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和校长、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校长任职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和专题培训。实施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计划,修订《特级教师评选规定》。教育科研经费向实践性教学研究倾斜,鼓励教学科研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在教学一线长期开展基础性、持续性的教学实验。提高教学成果奖励中基层教学实验成果所占的比例,为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七)完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明确各级政府教育管理责任。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完善高等教育以省级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探索经济较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支持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的有效机制。
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方式。减少和规范政府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教育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综合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进行管理的能力。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完善中国特色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好申诉和行政复议工作,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等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
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完善教育決策咨询制度,充分发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和各类教育决策咨询机构的重要作用。建立重大教育决策出台前充分论证和公开征求意见的制度。依托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一批教育科学决策研究基地,加强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
(八)健全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制度。
明确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的职责。省级政府统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明确省以下各级政府的教育职责。明确省级政府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统筹规划职业教育的责任。积极推动中央部委院校的省部共建,推动部属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施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推动中央各有关部门向省级政府下放审批权。进一步明确教育部、其他中央部委和省级政府管理高等学校的职责和权限。研究制订省级政府依法审批设立专科学历高等学校的具体办法。
加强重大教育改革试点的省级统筹。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国家分期分批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省级政府加强试点工作领导,建立改革试点指导、监测、评估、交流机制,及时推广改革试点取得的重大成果。
建立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评估省级政府发展教育的努力程度和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效,着重考察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推进和重大教育工程的实施。建立省域教育现代化评价体系。
专栏9 重点领域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在一些地方开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等重点教育领域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通过加强地方政府统筹和系统配套改革,探索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特别是一些重点领域深层次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九)建立健全教育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
建立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立标准修订机制,定期对相关教育标准适用性进行审查。设立国家教育标准中心,加强教育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到2015年初步形成国家教育标准体系。
完善标准实施和检验制度。开展教育标准的宣传、培训。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标准的责任。鼓励教育中介组织积极参与标准的研究制订和实施检验。通过实施标准,推动学校达标建设,完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推进教育评估科学化,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
专栏10 完善国家教育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具有国际视野、适合中国国情、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六大类别:
一是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标准。包括教学、生活、体育设施、劳动和实习实训场所以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国家配备标准。
二是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标准。包括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等标准。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包括校(园)长、教师的编制标准、资格标准、考核标准、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教育标准。
四是学校运行和管理标准。包括学校生均拨款标准,学校行政、教学、服务行为的标准。
五是教育质量标准,包括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六是国家语言文字标准。
建立教育绩效评价制度。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制订科学评价政府、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鼓励社会、家长、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教育绩效评价。将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绩效评价同绩效工资挂钩,并作为业绩奖励、职务(职称)晋升等的主要依据。将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的绩效同政府对学校的奖励性、竞争性教育拨款挂钩。加快科研评价制度改革,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核心的科研评价机制,切实减少行政对学术评价的干预。
(十)健全教育督导制度。
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推进教育督导条例的制订与实施工作。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小学教育质量和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督导评估制度。建立和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推行督学巡视、督学报告制度,实行定期督导制度和督导结果报告公报制度。
推进督导机构建设。推动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督导职能。建立督学资格认定制度,优化督学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专业化的督学队伍。
建立教育督导问责制度。坚持督学与督政相结合,加强对地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督导检查。健全教育督导监测机制,强化限期整改制度,建立与督导检查结果相结合的奖励和问责制度,将督导检查结果作为考察干部和评价学校的重要依据。
(十一)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整体设计和评估论证,指导考试改革试点。开展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改革,实行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种方式。有条件地区可对部分科目开展一年多次考试和社会化考试的试点。加强专业考试机构能力建设。推进国家考试题库建设。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有机纳入高等学校招生选拔工作。支持各地推进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改革。由省级政府确定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办法。开展具有高中学历的复转军人免费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单独招生试点。健全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非全日制研究生试行一年多次资格考试、培养单位自主录取的制度。
深化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省级政府制订改革方案和时间表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完善中等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将初中毕业生有序输送到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综合高中。
五、调整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
按照服务需求、调整供给、完善机制的要求,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到2015年使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增加4 25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 400万人,农村实用型人才总量达到1 300万人,对现代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一)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和布局,鼓励高等学校参与国家产业创新发展工程,自主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国家支持在高等學校建立一批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加大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力度,超前部署基础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差距。
加快培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推动各地根据国家和区域重点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制订高等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规划。加大对地方高等学校和行业特色高等学校工程、技术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对能源、交通水利建设、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等基础产业相关院校、学科的支持力度。加强装备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加快培养面向“三农”的急需人才。加强农林水利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建设,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人才、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面向重点产粮区、蔬菜生产区、畜牧区、林区和渔业区,重点支持一批以设施农业、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现代林业、现代牧业、远洋渔业等领域现代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为特色的职业院校。联合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建设一批农民工文化补偿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加快培养文化、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急需人才。支持高等学校面向基层和社区加快培养公共管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城镇规划、文化创意、文化遗产保护、社区管理、健康服务、防灾减灾、心理咨询等各类公共服务与社会工作急需人才;推动职业院校面向县镇农村,有计划地培养提供公共服务、社区服务、家庭服务和养老服务的技术技能人才。
加快培养应对国际竞争的经济、管理、金融、法律和国际关系人才。通过产教结合、中外合作,吸引一流人才,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设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
重视培养国防人才。推动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国防人才培养、国防科技紧密结合。加强高等学校国防科研基地建设,鼓励高等学校积极参与军民结合产业发展重大科研项目,构建军民结合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推动军地两用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国防重大科研项目。落实补偿学费和代偿国家助学贷款、退役后入学等优惠政策,鼓励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加强国防生培养基地建设,探索高等学校与部队紧密结合、接力育人的有效机制,逐步推行国防生“3.5+0.5”培养模式,提高国防生军政素质。
(二)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扩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比例。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左右。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科专业建设。明确应用型、技能型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和学位授予标准。普通本科学校要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应用性、实践性的课程,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职业院校要完善专业教室、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相结合的技术技能训练流程。优化师资结构,鼓励从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专兼职教师。改进招生办法,社会经验和实际技能要求比较强的学科专业,逐步增加面向基层和一线工作者招生的比例。
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校加强学科专业整合,逐步提高高等学校按学科专业大类招生的比例。将结构性过剩学科专业改造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和双学位制,拓展复合型人才培养渠道。
(三)建立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调整机制。
完善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机制。整合政府部门和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建立人才需求的预测和预警机制。建立分区域、分类别、分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监测体系。完善人才需求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强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就业信息服务和指导机构建设,实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计划,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加强学科专业结构的宏观调控。完善以目录指导、规划引领、分类评估、计划调控、拨款引导为主要手段的调整机制。研究制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下放研究生学科目录二级学科设置权,建立和完善新增学位授予单位服务特殊需求的学位授权项目审批制度。省级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制订学科专业布局和建设规划。建立分学科、分专业的评估体系,引导学校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规模。对培养规模供过于求、就业水平持续过低或市场需求萎缩、就业面狭窄的学科和专业,实行招生计划调控,减少招生规模直至暂停招生。教育经费向培养急需紧缺人才以及艰苦行业人才的学科专业倾斜。
促进学校积极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推动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引领,制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调整结构性过剩学科专业,整合专业面过窄的学科专业,改造落伍陈旧学科专业。加强新设专业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建设。对不适应学科调整的教师进行转岗培训。
专栏14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计划
建立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统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开辟和拓宽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农村基层等就业的渠道,完善服务期满有序流动的相关政策。建立完善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的就业统计工作体系和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建设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和监测服务体系,实现就业状况实时监测以及就业手续办理自动化。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体系,实行实名动态援助机制。重点建设500个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督导检查機制。
4.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篇四
“十一五”时期,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我县体育事业承前启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决定》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新时期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适应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了指导全县体育工作,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结合实际,现制定我县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基本依据,牢牢把握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服务。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以“突出群众体育,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搞活体育产业,改善体育设施,深化体育改革”,全面实施《体育法》,努力实现体育与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同步协调发展为思路,深化体育改革,扩大开放,立足实际,尽力加快我县体育事业发展步伐,全面提升榆中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为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奋斗目标
“十五”期间,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体育事业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体育产业和体育基础设施变化不大,城市和农村群众从事体育健身锻炼的场地少,体育人口增长较慢,群众体育开展不够广泛,人们坚持从事锻炼的意识还不够强,业余训练有所滑波,竞技水平不高。
(一)在“十一五”时期,要以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为根本任务,把群众体育放到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和《榆中县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发展规划》。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通过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体育理念、体育活动去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为全县人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创造条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体育服务。认真抓好“三个环节”,即:建设群众健身场地,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举办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突出“三个重点”,即: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使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普及,全县国民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0%以上。其中,城镇人口达到50%。竞技体育实力稳步提高,形成注重效益与后备人才培养的竞技体育的发展格
局。体育基础设施有一个较大的改善,在“十一五”期间,下大气力,努力完成“榆中县体育健身训练中心”的配套设施和“榆中县体育馆”工程、“榆中县游泳馆”工程、全县建成“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民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径”等基础性项目10个以上,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资的基础上,以体育彩票公益金扶持资金为引导,多方投资,加快体育设施建设,使全县体育基础设施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基本适应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和体育训练比赛的需求,缩小与全市兄弟县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加强体育法制和道德建设,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体水平,加快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进程,使体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体制,符合我县实际的体育管理运行新机制,使体育真正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体育工作者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事业为已任,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在“十一五”时期,全县群众性体育活动更加广泛开展,人人享有体育权利,国民体质普遍增强。竞技体育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在全市乃至全省体坛上有较高的竞争力。积极发现和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做出较大贡献。努力开发扩大体育产业,增强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劲,使全县体育事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高。努力实现体育工作的科学化、社会化、生活化、普遍化、产业化、法制化,实现体育与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推进体育事业全面进步。
三、任务与指标
(一)群众体育
全面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坚持以青少年为实施为重点,通过更加广泛、多层次、多形式地宣传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广大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经常性的从事科学的健身锻炼。大力促进体育消费,普及体育科学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建立起符合榆中实际,政府调控组织,依托社会、服务群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群众体育工作新格局,在全县形成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良好风气,使全县国民体质状况有明显提高。
1.体育人口在“十一五”时期,达到全县人口的30%以上,国民体质合格人数增长15%;到2010年达到全县人口的40%以上,国民体质普遍增强。
2.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更加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努力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掌握2—3种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全县中、小学施标率100%,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按照《学校体育场地器配备目录》逐步
配齐体育器材,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校每年举办1次以上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有条件的学校组建2支以上不同项目的运动队,搞好课余体育训练。根据条件积极创办九年义务教育体育班。
3.积极促进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要以乡镇和经济条件好的村为重点,积极开展以场地设施、健身指导和科普知识为内容的“体育三下乡”活动。有条件的乡镇至少每4年举行1次全乡镇性的农民运动会,每年举办1次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和单项体育竞赛。要充分利用农闲和传统节假日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一些农民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体育比赛和文体表演。有条件的乡镇硬化篮球场1块并配备器材、各村民委员会要建有简易篮球场或文化体育活动室1处以上。
4.加快县城体育发展步伐。社区要构建起日常、双休日和长假三个体育生活圈。建立健全体育组织机构,积极争取政策性扶持资金,每个社区开辟建设1块群众健身场地,组织开展各类健身竞赛活动。要引导群众更新观念,积极倡导“健身就是素质,健身就是品位,健身就是发展机遇,健身就是生活质量”的新理念,向“小康体育”迈进。每年要利用“全民健身月”活动和节假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各社区每年举办1次以上的健身竞赛活动,县上每年举行1次社区运动会。同时要认真组织开展以工间操为主的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努力做到全面普及,积极开展争创“体育先进社区”活动。
(二)竞技体育及业余训练
要以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发挥优势,集中力量,巩固提高”的思路,以全市运动会为目标,切实加强运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与作用,以发现和培养输送体育优秀后备人才为重点,尽力提高全县竞技运动水平。
1.运动项目保持在3—5个,其中参加市级竞赛的重点优势项目2—3个,参加全市运动会所设竞赛小项,力争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2.竞赛成绩:力争每年坚持参加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名次在“十一五”期间争取排列前四名,中学生篮球保持全市前三名、全省前四名的位次,参加全市运动会,金牌数和团体总分名次在“十一五”期间争取达到中上等水平。
3.在业余体育训练工作中,要坚持“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不断提高”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少年儿童体育训练和后备人才培养。
4.县级体育、教育主管部门要紧密配合,继续抓好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学校)的业余训练工作,走好体教结合的路子,力争有条件的县属中、小学校和初级中学都能开展1—2个特色业余训练项目。要积极恢复县业余体校,开展业余训练,抓好1—2个传统优势项目的训练。
5.要积极拓宽业余训练渠道,抓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及个人自办或资助兴办业余训练。要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竞赛训练休系。
6.“十一五”时期,坚持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生篮球比赛的基础上,再新增加1—2个重点项目的少儿比赛。恢复全县综合性运动会的举行,并形成每四年一届的竞赛制度。
(三)体育产业
1.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发挥体育多功能带动作用。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把体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到全县经济建设上来。
2.要按照“以体为本,多业助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依靠体育特有的潜力和优势,发展以体育健身、竞赛表演、培训咨询、技术服务、体育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产业。
3.做好体育彩票的销售工作。要继续抓好宣传、网点建设,电脑体彩销售在目前7个点的基础上,再扩点3个,在目前每年销售电脑体育彩票额度70多万元增长到100万元以上。正确树立体育彩票品牌,不断壮大体育彩民队伍,为建设全民健身工程积极筹集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四)体育设施建设
1.在“十一五”时期,要按照“合理布局,功能完善,设计新颖,建造精美,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思路,尽快的完善“体育健身训练中心”的配套设施,在2008年以前建成“体育馆”和“健身训练房”,到2010年完成田径场观礼台及看台的建设工程和“游泳馆”工程。
2.要按照国家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按照全县统筹规划、区域均衡布局、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切实把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纳入城市规划之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建设并大力协助协调规划、建设等部门,在新建居民小区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在“十一五”时期,力争在县城4个社区各开辟一块群众健身活动场地,并配置健身路径1条。
3.积极指导企事业单位,机关、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建设的规划和建设,使体育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到2006年争取每个乡镇有一块硬化的篮球场和建有一处文体活动室,条件好的小城镇建设1条健身路径;全县50%以上的村委会建有乒乓球活动室;企事业单位、机关有条件的建修硬化篮球场或乒乓球室;学校普遍有田径运动场、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场地及器材。
四、对策与保障措施
发展新时期体育事业,是我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关系到全县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和任务。
(一)要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把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抓紧抓好。作为体育主管部门,充分运用体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主动的取得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真正把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一并落实。发改、财政、人事、教育、规划等部门,也要结合各自的实际,在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和规划时,根据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我县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对体育事业给予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
(二)要主动会同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人民团体,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结合各自的优势做好群众体育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同时要通过新闻媒体的特殊功能,加大对我县体育事业的宣传力度,努力为体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全社会形成热爱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
(三)要切实增加对体育事业经费的投入。《体育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各级政府确实严格执行法律规定,落实体育事业经费的增加和投入。
(四)坚决杜绝任意削减和挤占体育经费的现象。同时要管理使用好体育彩票公益金和体育专项资金,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要适应市场经济和体育社会化的客观要求,研究制定有关方面的优惠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发挥社会兴办体育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体育事业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五)以学校体育为重点,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切实工作。从青少年是21世纪建设人才的战略出发,抓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之机,确立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狠抓落实,进一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六)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观念,求真务实,切实改进思想作用和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衡量全县体育工作的标准。凡是有利于榆中体育发展的大事,有利于提高榆中体育整体实力的事,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全县人民健身活动的事情都要敢于拍板,敢于冒险,敢于创新。
5.国家发展体育事业 篇五
关于印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税[2015]9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闻出版广电局、文化厅(局):
为了规范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支持电影事业发展,根据《电影管理条例》的规定,我们制定了《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财政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5年8月31日
附件: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电影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支持电影事业发展,根据《电影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电影专项资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电影专项资金属于政府性基金,全额上缴中央和地方国库,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第四条 中央和省两级分别设立国家和省级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
国家管委会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组成,负责研究提出电影专项资金管理政策和制度,提出电影专项资金使用方向、支持重点和对特殊贫困地区电影事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审核中央分成的电影专项资金预决算,指导省级管委会相关工作,监督电影专项资金征缴和使用。
省级管委会由省级电影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组成,负责电影专项资金征缴管理,研究提出本地区电影专项资金管理政策和制度,提出本地区电影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审核省级分成的电影专项资金预决算。
省级管委会人员组成报国家管委会备案。
第五条 国家和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分别设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省级电影行政主管部门。
国家和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配备人员,具体负责电影专项资金征收、缴库、预决算编制、账务核算、票据使用、报表报送、电影票房收入监管、业务培训等工作。第六条 电影专项资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第二章 征收缴库
第七条 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应当按其电影票房收入的5%缴纳电影专项资金。
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包括对外营业出售电影票的影院、影城、影剧院、礼堂、开放俱乐部,以及环幕、穹幕、水幕、动感、立体、超大银幕等特殊形式电影院。
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的电影票房收入按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记录的数据核定。
第八条 电影专项资金由省级管委会办公室负责按月征收。
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应当于每月8日前,向省级管委会办公室申报上月电影票房收入和应缴纳的电影专项资金,并按省级管委会办公室指定的账户足额上缴资金。
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当对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上缴电影专项资金情况进行审核,发现申报不实、少缴纳资金的,应当要求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限期补缴。
第九条 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征收电影专项资金时,应当使用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第十条 电影专项资金按照4:6比例分别缴入中央和省级国库。
应缴中央国库的资金,由各省级管委会办公室于每月20日前,缴入财政部为国家管委会开设的中央财政汇缴专户,并由财政部及时划转中央国库。
应缴省级国库的资金,具体缴库办法按照省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各省级管委会要确保将中央分成的电影专项资金收入及时足额上缴中央国库,不得截留、占压或者拖延上缴。
第十二条 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应当按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电影票房收入情况,并按规定如实申报缴纳电影专项资金。
第十三条 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当核实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全年电影票房收入,在次年2月底前完成对其全年应缴电影专项资金的汇算清缴工作,并向国家管委会办公室书面报告本地区全年电影专项资金征缴情况。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减免或缓征电影专项资金,不得自行改变电影专项资金的征收对象、范围和标准。
第十五条 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当将电影专项资金的征收依据、征收主体、征收标准、征收程序、法律责任等进行公示。第三章 使用管理
第十六条 电影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包括:
(一)资助影院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
(二)资助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
(三)资助重点制片基地建设发展。
(四)奖励优秀国产影片制作、发行和放映。
(五)资助文化特色、艺术创新影片发行和放映。
(六)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维护。
(七)经财政部或省级财政部门批准用于电影事业发展的其他支出。
第十七条 国家和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开展电影专项资金征收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由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第十八条 电影专项资金纳入中央和省级政府性基金预决算管理。国家管委会办公室应按规定编制电影专项资金支出预算,经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核后报财政部,经财政部审核后,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并按程序报经批准后批复下达。国家管委会办公室应根据电影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编制决算,经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核,并经财政部审核批准后,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决算。
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按规定编制电影专项资金支出预算,经省级电影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级财政部门,经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后,纳入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并按程序报经批准后批复下达。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根据电影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编制决算,经省级电影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经省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纳入省级政府性基金决算。
第十九条 电影专项资金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国家和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电影专项资金支出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擅自减免电影专项资金或者改变电影专项资金征收范围、对象和标准的;
(二)隐瞒、坐支应当上缴的电影专项资金的;
(三)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电影专项资金的;
(四)不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将电影专项资金缴入国库的;
(五)违反规定扩大电影专项资金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
(六)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不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电影专项资金的,取消对其安排电影专项资金奖励或资助。
第二十三条 对不及时足额上缴、不按规定使用电影专项资金的省(区、市),将视情况减少或停止对其安排中央电影专项资金补助。
第二十四条 电影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在电影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商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 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115号)及其他与本办法不符的规定同时废止。
6.某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区文化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体育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服务的方针,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文体事业,提高居民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努力促进精神文
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二、总体要求
从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生活需求出发,围绕建设和谐、精品、魅力**的需要,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找到适合区情的发展方赂,以基层社区为重点,以社区文化体育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为基础,抓阵地、抓设施、抓队伍、抓活动、抓发展、抓管理,与时俱进。
三、我区文体设施建设发展思路及措施
城市文化是展示城市现代化文明与进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我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我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影响我区加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利因素,因此,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围绕我区现代化城市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文体建设投入逐年递增,全面加强文体阵地建设,合理配套文化体育设施,完善区、街、社区三级文体网络,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的群众性文化体育骨干队伍,努力培养、输送文体后备人才,积极引导群众文体消费,逐步实现文化体育产业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强化健康文化的引导和加强文化市场的监控,使产业管理和繁荣先进文化同步。
(一)开展创建文化、体育先进区(街道、社区)的活动。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创建文体先进区(街道、社区)活动,借此推动和加快城市社区文化体育建设步伐。卫文体局每年要重点抓好1-2个街道创全省文化先进街道1-2个街道创全国城市体育先进街道。各街道每年要重点抓好1-2个社区创全省文化先进社区和1-2个社区创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争取到2010年,我区进入全国文体工作先进区,且又有一批街道和社区进入全国、省市文化体育先进街道(社区)的行列。
(二)加强文化体育阵地设施建设。
积极协调资金,加大对社区文体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拓展文体阵地,使居民能就近参加文化活动或体育煅炼。力求两个街道均建立相当规模的文体活动中心,三分之二的社区有专门的社区文体活动室,加大区级文体场馆的建设力度,把原**游泳池改建成**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根据其功能设置,充分发挥文体活动中心作为全区群众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和文化产业管理中心的龙头作用,全面推进社区文体建设。
(三)加强对街道文化站基层文化的管理,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街道文化站、图书馆是基层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应当加强管理与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对街道文化站、图书馆的建设,增加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增添设备。二是理顺街道文化站的管理体制,规范文化站的名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文化经费纳入我区财政预算,并根据我区文化事业发展需要按比例给予逐年递增,设立专门经费,为街道站、图书馆发挥功能提供经费保障。要建街道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对街道文化的奖励和政策性补助,按照街道文化站、图书馆建设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建设街道文化站和图书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各街道文化站、图书馆硬件设施的建设,解决好文化站、图书馆硬件设施不达标的问题,投入资金改善和完善街道文化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增加街道图书馆的藏书量。
(四)增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1、加强阵地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农村宣传文化阵地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村入户的桥梁,是巩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有效途径。认真实施“百乡千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解决农村看不到电视、看不好电视的问题,加强集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并逐步向中心村、自然村延伸。巩固有线广播数量,加强村级广播室建设,尽力做到村村有正确的舆论声音在空中荡漾。继续完善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创办宣传教育中心(站)的经验,统筹管理乡镇文化站、广电站、图书室、科技推广站等阵地。建立宣传网络和队伍,完善管理和运作机制。应加强村级宣传、文化和政务公开栏的规划和建设,使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与农村新村集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相同步。
2、加大科技含量,开展“三下乡”活动。文化下乡活动满足了农民的一些文化需求,但要使“三下乡”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同时又要跳出娱乐型的“小文化”框框。必须加大科技含量,引入科技、教育、扶贫、普法、计生等人文学科、构筑“大文化”框架,更多层面地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做到以娱乐型教育农民,以实用型引导农民。
(五)加快文体网络和文体队伍的发展。
7.论国家发展与社会体育关系 篇七
社会运动在他们的空闲时间是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强体质有趣的心身, 增加交流为主要目的的自主运动活动。社区体育管理是体育组织在社会资源的整合, 通过一定的方式来管理, 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体育的发展目标进行规划, 组织, 管理, 控制新的综合活动。
随着国家的发展, 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居民强身健体的意识进一步提高, 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着增加, 改善城市和农村公共服务的健身房以及健身器材使其拥有更强大的系统。经常锻炼的居民人数进一步增加, 在城市和农村地区, 进一步提高体能, 更大的发展, 体育和健身设施, 健身丰富的活动, 全民健身更加的丰富, 健身指导和服务队伍志愿者进一步发展;科学健身指导, 继续改善服务, 增加全民健身服务。社会的日益发展, 带动了现在各个行业的兴旺, 人民收入的提高, 从而使人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 使人们的目光关注在体育健身这一行业中, 国家也更加注重体育设施以及体育行业的发展。
二.社会体育以及体育社会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体育作为一个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的普及和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在国家体育事业进步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中国, 社会体育是健身, 娱乐, 休闲, 医疗及文体活动指定范围内体育活动为目的。在一般情况下, 社会体育就是公民自身提高身体和心理健康为目标的群众性、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它的参与者主要是广大的群众, 进行其他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 跨越广阔的领域。从理论上讲, 社会体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繁荣和改善人的生活标准。老人与残疾人也有具体的体育设施, 城乡体育组织的体育机构和企业, 以及传统的民间体育体育蓬勃发展。然而, 社会的实际质量和运动性能的角度来看, 它是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公民个人以提高质量的要求, 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们不否认社会转型期, 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体育社会发展有消极的一面。它应该指出的是, 在我们的社会是由体育事业的发展缺乏理论也是体育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体育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我相信运动的原则应该是社会发展的社会化理论作为中国体育的逻辑起点, 作为一个社会的基础体育, 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者相互关联, 相辅相成的。
三.发挥宣传和导向作用, 为社会体育发展提出支持
社区体育发展应该真实地反映全国设立了体育的概念, 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健身和其他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 社会运动模式下的操作灵活性, 并在一定程度上的随机性, 影响效果。当然, 发挥作用的社会运动面临的一个问题, 外部条件是有利的。目前, 我们必须加强传统体育, 民族体育的宣传, 传播现代体育理念, 提取的公共政策因素, 体育法及相关法规, 以加强社区体育发展的建设, 以确保支持和保修政策。同时, 克服虚假宣传运动的社会现象, 形式主义, 完善相关政策, 量化之间的体育管理各方面的政策, 保护和管理额外的约束机制, 相辅相成的。此外, 它应该理顺劳动关系, 认真落实合同制度, 劳动就业制度根据有关规定, 参与社会运动的操作措施, 提供及时的休息时间。
四.坚持走向社会体育产业化之路, 带领社会体育为其提供经济依托
社会体育的活动和长期效应的发挥, 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经济环境。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优化环境,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运动性能体育产业手法被广泛采用。目前, 中国的群众体育, 体育产业, 社会体育也不容乐观。例如, 社区体育和竞技体育属性是不明确的, 面临极大的困难, 在社会体育管理, 体育和娱乐已经成为主流的社会体育, 体育基础设施不足, 现有设施的开放, 使用足够的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并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 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运动的作用油然而生, 社会体育应努力探索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我相信, 我们的社会运动产业加以克服和解决的一些困难。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 适应社会需要的运动。在发展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海外分散和杂乱无章的体育事业和体育组织成为主力军。社会体育, 群众体育和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品味, 提高其他方面发挥作用。总之, 社会体育, 增强造血功能,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 我们必须创建体育产业在其发展。
五.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并为此作为社会体育的长期发展目标
1995年6月28日, 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社会体育的发展。在实践中, 全民健身计划的时间, 地点和广泛的应用并不意味着实施, 体育的社会功能。由于经济条件和地域上的差异所造成的差异违反了国家计划的实施。成为阻碍社会体育的整体发展的巨大障碍。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任务比较重要, 范围较广, 我们应该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 社会发展领先的体育和运动。全民健身计划以事先的全国人民为对象而实施, 专注于青少年和儿童。关于这方面的需求,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体育的发展, 体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一部分。健身计划, 创造一个不一般的中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经过社会体育学校的渗透, 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运动的一部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社会运动之间的关系是明确的, 社会体育健身应该是科学的指导和认真审查, 健身意识的行为带动的社会角色的扩展漂移运动的决定性因素。
六.大众体育的发展将会为社会体育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十二五”规划将更加关注有关生活方式的问题, 加快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重要的策略计划, 和城市化, 人口较为集中, 和不同的公共服务, 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将有很大的发展。实践证明, 全民健身活动的表现超过十年的时间里, 社区体育, 体育广场, 娱乐, 体育, 休闲体育, 户外运动俱乐部, 健身中心和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 组织运动等无处不在的形式, 而随着消费者的逐年曾加, 还将设立一个健身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中国最优秀的和最迅速的, 有钱有闲的人越来越多, 所以体育欲动也将成为公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多元化, 体育生活, 运动的个性化将成为健身的发展趋势。在追求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和运动的过程中, 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培养体育人才的人群单独或集体, 指导和辅导。不用说, 社会体育专业的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只有现实训练学生的需求, 具有很强的能力, 以适应社会, 毕业后在很宽的区域, 而提供一个广泛的, 就业机会将更加乐观。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些老的职业生涯会消失, 而一些新的就业机会, 将正式脱颖而出。如家庭健身指导, 康复, 运动假期, 学习时间, 运动技术技能教学, 传统的健康指南, 减肥健身, 体育教练旅游, 户外运动, 休闲, 运动, 休闲, 等等。总之, 社会的进步, 经济发展是要改变人们的态度, 表现之一就是他们积极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的人, 健康状况改善, 更好地享受幸福, 快乐, 高兴。在社会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但也为未来体育和社会未来的国家, 充满光明和希望。
参考文献
[1].李新建: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方向体育函授通讯
[2].李实等: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模式研究[J].体育成人学刊, 2005, 21, (2) :18-20.
[3].荣俊杰等: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9, (4) :74-78.
[4].浅谈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看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前景源于网络
8.国家发展体育事业 篇八
关键词:桎梏 体育事业 和谐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199-01
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是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提前下进行的,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无形之中带动了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人们通过对竞技体育的关注也无形中提高了体育意识,提高人们的健身、消费的意识,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在这种竞技氛围中去偏重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会更有成效地缩小与两者之间的差距。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在政策导向方面要加大力度,各地方各部门在具体实施操作方面要加强协调,而且要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也要求我们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长抓不懈。
1 狠抓基础,学校体育仍然是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的很多政策文件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的把握是很正确的,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倡导“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等等,并且出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习惯,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和健全人格,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意识等等这些都对我国的学校体育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学生体质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根据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整体下降。2005年与1995年相比,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已连续10年下降,耐力素质已连续20年下降。
更让人迷惑的是许多体育教师们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台后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上体育课了,从2000年开始以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到2007年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补充和修订,期间反反复复地被提出很多质疑,理论学者和实践专家们是各执一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在雾里云里中摸索。
2 稳步推进,完善体制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一步
我国的体制改革要缓慢深入大胆地进行,针对管理体制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要针对重点,管理法规要完善,监察要到位,部门分工要明确,职能要充分发挥,各司其职,各就其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面临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推进。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以及机构改革,既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总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项配套改革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同时还是理顺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总会、奥委会、项目管理中心、单项运动协会及其他社会体育组织关系的前提。因此,在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体育公共决策应实现由微观直接干预(包揽一切体育事务)向宏观间接调控(分级管理、授权监管)的转变。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2年8号文件中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的要求。要完善就必须进行改革,要改革就必须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才能达到“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的目标。我国的国情国力要求坚持竞技体育管理举国体制。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基础是我国竞技体育坚持举国体制的客观社会基础。中国的举国体制再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会继续的,但是是在完善中发展和坚持的。当前我国体育体制在多方面存在问题,完善势必会改革,但是不能盲目进行,按照科学发展观,立足国情,找准问题进行我国的体育改革才会卓有成效,所以缓慢推进,完善体制是我国体育发展今后要走的重要一步。
3 重在落实,推进建设体育强国路径中全民健身是重点
目前,我们国家的体育政策导向或是工作重点正在发生转变,在竞技体育要继续保持的同时,体育强国的战略就是要加大全民健身的力度,提过国民体质,倡导科学健身的理念,为此刘鹏在2010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努力实现群众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要积极推动政府履行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争取更大的重视与支持;立即启动各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研制工作;大规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政府的正确的导向给大众体育注入了活力,有利于大众体育的发展,实施并且要积极开展是下一步的行动。
4 脚踏实地,体育事业大发展面向社会化、生活化
由于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运作都是由政府统一计划、组织、实施的,然而随着人们对体育需求的增加,这种政府管办合一的状态,无论是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体育经费问题等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所以向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具体微观运作体育赛事或是体育活动的一种符合体育发展的趋势和状态。体育的生活化就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体育的观念、形式、内容等要素广泛地渗透到我国社会各个方面,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种趋势和状态。
我国体育的社会化和生活化的发展是越来越明显,现代体育日益成为一项全球化的社会性活动,各国都在大力推广和发展体育项目,随着我国大众体育健身的来临,我国的体育发展也必然会沿着这一趋势发展,而且现代体育正在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的重点内容,体育运动的实践性和观赏性是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去的基本特点,通过体育满足人们的内在需求,这是我国体育在发展中所要注重的。
参考文献
[1]唐宏贵.对中国体育消费的社会学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
【国家发展体育事业】推荐阅读:
国家档案事业历史发展回顾11-04
文化与国家发展06-10
国家命运看个人发展12-12
党的建设与国家发展07-05
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制度缺陷11-10
乡镇体育事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12-20
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度)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