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 科学管理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024-06-14

创新方法 科学管理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精选11篇)

1.创新方法 科学管理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一

践行科学人才观

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XX镇党委书记 XXX

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基本力量;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大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越来越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大批的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这一新的人才观,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突出了“知识、能力、创造、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取向,完全符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大规模、多层次、多领域、多样性人才的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导向性和针对性。按照这个科学的人才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尤其需要加强对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关键,人才培育是根本。

人才工作要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服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人才工作才能有为有位。践行科学人才观,努力建设一支更高素质、更有活力的乡镇干部队伍,是落实科学 1 发展观、提高能力建设推动乡镇工作与时俱进的迫切需要。结合本人在乡镇的工作实践,现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践行科学人才观,重视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和知识化 众所周知,乡镇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地方经济发展问题、农民问题、乡镇规划建设管理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维稳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作为乡镇干部,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水平,不懂行、不了解,工作不可能真正到位,真正切中要害。所以,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乡镇干部队伍,已是进一步提高新时期乡镇干部工作质量和水平的迫切需要。

如何建设一支专业化、知识化的乡镇干部队伍?我认为,关键是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引进人才”,一手抓“改造人才”。所谓“引进人才”,就是要重视引进和吸收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一步优化乡镇机关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近年来,我镇已新招3名本科学历以上的公务员,大大优化了干部整体的年龄层次和文化水平。另一方面,“改造人才”则是要重视对现有乡镇机关干部队伍素质的改造和提高。要在建设学习型机关上用功夫,加大中心学习组的学习力度,激励和鞭策干部加强学习,学理论、学业务、学法律、学经济、学科学、学管理,不断开拓视野、更新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如我镇党委为鼓励干部自学成才,凡自学大专以上学历的,不但在时间上给予保证,而且给予报销一定比例的学费,并将学历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条件之一。这一举措,大大激发了机关干部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坚持自学,目前我镇机关干部中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达90%以上。同时,在内部积 2 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增加干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养成爱学习、勤思考的习惯,逐步改善和提高乡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践行科学人才观,必须注重乡镇干部的交流

古语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加强乡镇机关干部队伍的合理流动,建立起良性循环机制,对增强乡镇机关的内部活力,激发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同一乡镇任职多年的干部可以实施异地交流,交流到其他乡镇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优秀干部的提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让乡镇干部感觉到只要把工作干好就有奔头。这样,可以激励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干好党的工作。另外,就是建立内部轮岗机制。不少乡镇机关的同志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不挪窝,工作缺乏新的挑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惯性和惰性。因此,要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活力和朝气,在大力推进乡镇干部对外交流的同时,还应积极推行乡镇内部的干部轮岗,改变乡镇机关干部队伍“一潭死水”的现状,使乡镇机关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三、践行科学人才观,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以科学人才观指导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在乡镇机关内部建立起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敢于冲破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坚持注重实绩、任人唯贤。要建立全面、客观的量化工作标准和科学的检查、考核制度,对经过实践考核和检验,确实品行端正,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提拔使用,激励干部奋发向上,努力干事创业。要加强机关干部人事工作的制度建设,促进机关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 3 主化、制度化。可以根据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精神,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制定有关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就乡镇机关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程序等方面作明确具体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完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把党管干部和充分发扬民主,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透明度,促进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化。科学选拔任用干部,还应当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进一步拓宽乡镇干部队伍的选人用人渠道。我镇干部的建设,也应当顺应这一时代发展潮流,在公开、平等的竞争中,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到乡镇干部队伍中来。

四、践行科学人才观,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创新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关于“过去是怎样做的”,或者“惯例做法是怎样的”等等之类的话。现在乡镇的干部队伍中,有不少同志工作时间比较长,熟悉业务,有着丰富的经验,可谓老马识途,但往往也正是因此而使得一些同志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经验主义、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问题。对于过去和传统的做法,要辩证对待。实践在不断发展,乡镇工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开拓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队伍必须要有高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推进乡镇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既坚持做到依法办事,努力维护法律的尊严,又勇于迎接挑战,积极开拓进取,善于拓展新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才能使乡镇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向前发展。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迎来重大机遇,同时面临着重大挑战。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踏踏实实的作风服务“三农”,加大城市支持农村、人才服务农业的力度,努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根基,促进我镇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2.创新方法 科学管理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二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进入党校学习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对党校教师的授课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加上党校“一个中心, 四个方面”和“三基本”、“五当代”的教学新布局的实施, 对党校教师的理论素养, 授课水平提出了新挑战。新的世纪, 新的形势, 要求党校教师不仅业务上要精, 而且政治上要清醒坚定, 作风上要深入扎实, 工作上要兢兢业业, 严以律己, 为人师表, 努力成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 成为自觉坚持“两个务必”的表率, 同时,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 党校也面临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 如何吸引教师, 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 提高党校教师的业务和科研水平, 是我们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总体素质

党校教师担负着用理论武装干部, 全面提高干部素质的任务, 要完成这一任务, 没有很强的政治思想素质是无法胜任的。这就决定了党校教师必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敏感性, 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所以, 党校教师必须时刻严以律己, 给别人讲增强党性, 首先自己必须有坚强健全的党性;给别人讲理想信念, 首先自己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给别人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首先自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给别人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首先自己必须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 需要做到这一点, 党校就要积极组织教师学习。

二、重视业务能力培养, 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

随着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 党校学员一般都经过中等和高等教育, 又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和提高,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 加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突飞猛进, 这就要求党校教师对任教学科或专业不仅要熟炼掌握其基本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基础知识, 而且还应当有广博的知识面。要掌握相关学科或专业的最新知识。要不断开阔自己的理论视野, 善于汲取丰富新鲜的知识成果, 尽可能多读一点书, 多看几张报, 努力提高外语水平, 及时跟踪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研究动态, 优化和完善知识结构, 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 做到讲课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不能人云亦云。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说明新情况, 新问题。要做到这一点, 我认为党校, 特别是县市级党校要鼓励督促教师自修的同时, 必须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教学队伍的现状, 从实际出发, 订出规划, 分别不同情况, 通过多种途径, 对教师队伍进行培养锻炼和提高。通过业务进修让教师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

三、重视科研创新能力, 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本领

曾庆红同志在党校校长会议上指出,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统领党校工作, 进一步把党校办好, 必须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 以教学带科研, 以科研促教学,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要加强党校科研工作, 在促进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指导实践、解决问题, 推动工作上有新成果, 在促进党校教学和科研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党校教师必须把教学和科研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提高课堂教学的科研含量。我认为, 党校教师只有做到每一个教学专题就是科研专题, 也是调研专题, 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才有生命力, 科研才能出成果。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 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 社会经济生活中涌现出大量热点、难点问题需要回答和解决。党校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些热点和难点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进行科学研究, 将研究成果及时带进课堂, 对学员理论上的困惑和实践上的迷茫给予科学的回答和正确的指导, 才能大大增强教学针对性, 提高教学效果。

四、重视社会调研工作, 增长教师实际知识、积累宝贵的科研资料

党校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 而且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党校教师, 特别是骨干教师, 必须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一定的领导工作能力, 方能更好地掌握培训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发展规律, 教学双方才能知己知彼, 心心相通,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观能动作用。

当然, 教师可以利用与学员相处的机会, 通过各种途径, 向学员学习, 了解实际情况, 增强实际知识。经费和工作时间允许的条件下, 党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组织教师深入实际生活, 进行社会调查、考察。

五、改革选人用人机制, 培养出优秀教学能手

教师的群体优势的发挥是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师队伍, 是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我认为主要做法是:

一是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对于学术造诣深、教学效果突出、又充当学科带头人的老教师, 学校宜少安排教学任务, 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年轻教师方面;对少量表现特别突出的老教师到龄退休后可适当留用, 形成"留住一个人, 带出一批人"的机制。

二是对中青年教师, 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支持, 鼓励他们做好工作, 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对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 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苗子, 早压担子, 多给任务, 大胆启用, 促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早日成为学科的骨干和带头人。

三是积极从社会上公开招聘优秀教师。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 使一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 且乐于献身党校事业的中青年干部调入党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四是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在充分发挥本校教师作用的同时, 采取比较灵活有效的措施, 积极创造条件, 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 根据教学需要, 通过考核、试讲, 有针对性地选聘一批党政部门的领导、业务部门的负责人、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教授, 作为党校的兼职教师, 逐步形成学科门类齐全、个人素质过硬、专职教师为主体和校外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从而优化教师队伍, 推动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在选好用好人的前提下, 要在骨干教师的培养上多下功夫, 重点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扶持有潜力的教学骨干。在培养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从我校情况看, 我们根据教师从教以来教学与科研的发展轨迹, 从其业务能力中认定“苗子”, 考察其政治立场和思想品德, 一旦选定“苗子”后, 着力引导他们处理好政治与业务, 理论与实践, 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对他们政治思想方面严格要求, 对出现的不良倾向及时批评教育, 不姑息迁就。告诉他们在党校的讲坛上, 不但要用坚强的党性原则和党规党纪来约束自己, 还要用良好的道德情操, 用党员干部的高风亮节, 展现师长风范, 成为师德的楷模。同时在业务上给予明确的发展目标, 在教学方法, 教学艺术, 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上提出要求, 使其在知识能力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教学方法上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并对他们的继续教育在时间、经费上优先安排, 并不时向其提出教育教学研究任务。充分信任和使用中青年教师, 让其到教学第一线担任重要的教学任务。要求他们定期争出教学成果, 开办专题讲座, 上公开示范课。

六、做好教师的考评工作, 促进党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离不开管理, 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 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创造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 使整个教师队伍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工作量制和评课活动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我觉得, 工作量制是党校教师、岗位责任制的一种具体形式, 也是实行教师双向聘任制的一种配套措施, 可以有效地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端。当然, 制定和实行教师工作量制, 一定要从党校自身的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到党校教师工作的特点。在讲量的同时, 我们在质的保证上也下功夫, 在全校开展评课活动, 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通过听课、评课, 使教师清楚地了解自己教学的长处和不足, 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帮助, 有利于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 提高教学水平。评课活动具体由教育科负责, 严格按照规定, 对教师讲课的内容, 观点、新意, 甚至板书、语言, 课堂气氛, 时间安排等进行全面评估。评估由教师自评和学员测评两相结合, 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教育科认真对待评课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努力做到准确、如实、客观、公开, 使每一个分数, 每一个建议都做到有据可查, 使教师真正信服, 进而正确对待评课, 提高自己。

3.创新方法 科学管理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三

——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体会

张石松

苏荣书记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指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关键在加强党的建设”、“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要更加注重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提供坚强保证。”对全省组织工作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组织部门在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上,必须牢固树立“四种”理念,切实加强“四支”队伍建设,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必须牢固树立“为政之要在于用人”的理念,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谋事先谋人”。选人用人历来是一种敏感的风向标,干部关心、群众关注。组织部门要坚持把解决好“人”的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始终坚持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用人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把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在优化领导班子内部结构上下功夫,要在完善领导班子运行机制上下功夫,要在创新识人选人用人方法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报告中指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仍然是一项重要紧迫的任

务。”要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组织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不懈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内容,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在实际行动上与省委保持步调统一,切实凝聚起 “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发展战略的强大合力。

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必须牢固树立“统筹兼顾”的理念,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是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也是政策执行的最中坚的力量。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必将带动和带领全省人民奋勇前进。要扩大党组织履盖面,增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要构建城乡统筹、相互促进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增强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发展能力。只有充分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我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事业的力量之源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报告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强省之基、崛起之本。”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储备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组织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要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要求,以求贤若渴、海纳百川的胸怀,大胆选拔使用各类优秀人才,努力形

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要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尤其是要认真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重大项目、重点任务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工作。要切实抓好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管理和服务工作,努力开创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要创新人才评价和选拔使用机制,以业绩和贡献论英雄,真正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伟大事业中来,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4.创新方法 科学管理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四

焉耆县委基层办王福国

近年来,焉耆县把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措施来抓,以务实创新精神,突出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拓宽视野抓选拔。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界限,先后从机关干部中选派农村党支部书记32名,从大学生中选拔5名,从退伍军人中选拔6名,跨村选拔任职3名,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二是创新方式抓培训。将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县委党校主体班次,每年集中轮训一遍;依托示范村、示范基地,建立培训基地5个,就进分类现场培训27场次;组织农村党支部书记到内地和疆内先进地区学习考察5批80余人次。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优势,制作专门课件、定期组织党支部书记开展交流讨论,增强了培训效果。

三是典型引路抓示范。县委评选优秀村党支部110人次,1

从中遴选特别突出的5名村党支部书记组织巡回宣讲25场次,现场听报告的农村党员干部2500人次;在焉耆电视台、焉耆流沙河网等新闻媒体开设“优秀村党支部书记风采录”专栏,先后刊发10名优秀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

四是改变后进抓帮扶。县委把帮扶后进作为加强农村党支部队伍建设的突出重点来抓。先后从30个县直部门单位选派80名干部驻村,实施以“强班子、选路子、促增收、强村富民”为主要内容的“帮扶工程”,对思路窄、观念旧、发展路子少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重点帮助理路子、教法子,增强发展信心。从乡镇机关选派120余名素质好、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的同志担任党建特派员,对能力弱、方法少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实行“一对一”帮扶。帮扶工作既提升了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水平,又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五是践诺奖惩抓考核。在农村党支部书记中普遍推行以“承诺、践诺、考诺、对诺”为主要内容的“四步”绩效考核机制。乡镇党委书记与村党支部书记签订《任期目标承诺责任书》,明确任务目标、完成时限和奖惩措施;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半年召开一次通报会,督促履行承诺;考

核为“好”的,给予一定奖励;对综合评定为“差”的,由乡镇党委诫勉谈话。制度实施以来,全县已谈话诫勉村党支部书记4名,调整6名。

5.创新方法 科学管理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五

中央纪委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自觉做到“五严守五禁止”,这是新时期对纪检监察干部自身职责的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是全国纪检监察干部的行动路标。唐河县纪委监察局认真学习对照“五严守五禁止”要求,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工作实践中切实注重实际,强化管理,不断创新,打造了一支政治觉悟高、工作纪律严、作风正派,拉得出、战得胜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以学习为基础坚定信念。我们把“五严守五禁止”的要求始终融汇于干部队伍的经常性学习教育中。今年以来,在纪委监察局机关开展强化“六种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保密意识、廉洁意识、争先意识)集中教育活动,采取开展一次演讲比赛、撰写一篇心得体会、举行一次法纪考试的方式,确保学习实效性。增强了纪检监察干部“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坚定了落实“五严守五禁止”的立场;同时,采取办班培训、以会代训、以案代训等方式,督促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把党政纪条规、廉洁从政规定、惩防体系建设等相关法规政策稔熟于心,准确把握,增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底气和信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五严守五禁止”的要求转化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干部廉洁从政、形成反腐高压态势的实际行动,县纪委监察局室主任以上干部每年到县直单位和乡镇指导工作不少于两个月,乡镇纪委副书记、县直单位纪检监察干部轮流到县纪委跟班学习一个月以上,切实增强办文、办事、办案能力。开展了以提高办案人员整体素质为主题的“案件突破

1年”活动和办案能手竞赛活动,加大查办大要案力度。多渠道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做实功、务实效,取信于民。

以作风为重点锤炼党性。我们把机关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对照“五严守五禁止”的要求,积极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提出必须要倡树六种作风,力戒六大弊病。即,倡树亲民之风,力戒害民之举;倡树实干之风,力戒形式主义;倡树严明之风,力戒我行我素;倡树创新之风,力戒循规蹈矩;倡树节俭之风,力戒奢侈浪费;倡树廉洁之风,力戒腐化堕落,集中解决了干部队伍在党性修养、道德品行、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纪委监察局机关全体同志实地学习焦裕禄精神,体味他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感悟深刻而又伟大的焦裕禄精神,提高了为民意识,增强了党性观念。纪委机关干部不但在移民安置、抗旱保苗、“保民生、保增长”工程一线,而且在严查沿路违章建房等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严惩党员干部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案件中,都表现出过硬的作风,坚定的党性,树立了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以制度为保障砥砺品行。“五严守五禁止”的要求是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做到的行为规范。纪检监察干部在维护党纪、惩治腐败第一线面临着更多的诱惑和考验,如何保证纪检监察干部在诱惑面前不迷失方向,我们坚持强化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观念,从严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办案纪律、保密纪律、廉政纪律入手,规范制度15类132项。在案件办理上,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纪律的若干意见》、《县纪委监察局办案工作保密规定》、《关于加强全县纪检监察

案件监督管理的暂行规定》等文件,严明“十条工作纪律”,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坚决贯彻执行党纪国法,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同时,要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公开办案程序、办案权限、办案职责等,慎用“双规”“双指”措施,维护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不准有瞒案不报、压案不办,越权办案、干预相关案件的处理等行为,不得利用办案之机,收受钱财、敲诈勒索、人情消费、推销商品、插手建筑工程招投标、挪用违纪款获利,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建立健全了保密制度,明确要求不得泄露举报内容、传播案情、随意对案件以组织名义表态,杜绝了失密、泄密事件的发生。在机关建设上,出台了《关于加强纪委监察局机关制度建设的通知》,健全完善了文秘工作、会议议事、机关管理等规章制度,各项制度都悬挂上墙,责任到人,强化执行力,实现了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按章办事,形成了规范纪检监察干部行使职权的有效约束机制。以完善的制度保障了纪检监察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保持了纪检监察干部政治严明、刚直不阿、清正廉洁的本色。近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办案事件。

以创新为动力激发干劲。今年以来,我们在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上求突破,在思路创新上,既抓宣传制度监督,更抓惩治改革纠风;把执纪执法放到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考虑和把握;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坚持既查处违纪违法者,又管好自己。坚持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工作理

6.创新方法 科学管理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六

为进一步增强科级后备干部培养和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期,肃南县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四个环节,切实加强副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扩大民主严格选。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培养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民主推荐、组织推荐和领导干部个人署名推荐的方式,进一步扩大提名推荐范围。一是民主推荐。召开推荐大会由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下属单位负责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无记名投票推荐后备干部,进一步扩大参加推荐人员范围。二是组织推荐。在会议推荐的基础上,由单位领导班子对推荐出来的人员进行集体研究,按照分配名额和后备干部队伍结构比例要求提出后备干部名单。三是领导干部个人署名推荐。由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署名直接向组织推荐后备干部,疏通后备干部提名的民主渠道,扩大民主范围,充分发扬民主,切实改变了“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真正实现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今年2月,通过对全县科级后备干部库进行补充调整,新入库科级后备干部344名,共储备科级后备干部464人,初步建立起了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科级后备干部队伍。

二是注重提高系统训。把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先后举办2期后备干部培训班,有计划、有步骤地调训后备干部参加县委党校(行政学院)以及市内外其他各类培训班,强化理论培训,提高后备干部综合素质。在培训方式上不断创新,采取专题讲座与研讨交流相结合,辅以课前演讲等形式,以及参观民族博物馆、红西路军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而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采取下派挂职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后备干部派到情况复杂、困难较大的乡镇、社区和信访部门挂职,强化实践锻炼。

三是建立机制科学管。通过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和后备干部跟踪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后备干部信息库,对后备干部个人信息、考核、教育培训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及时更新,坚持开展后备干部定期调整,结合工作需要,每1—2年对副科级后备干部进行一次调整充实,使其保持一定的常数和合理的结构。同时,结合干部考核,经常性了解后备干部的思想、工作状况和廉洁自律情况,多渠道了解后备干部在八小时以外“社交圈”、“生活圈”的表现,多视角、全方位地考察后备干部的情况,从而实施有效管理。

7.创新方法 科学管理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七

软实力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和谐平安娄底,按照市局、分局关于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平、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要求,长青派出所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全所党员民警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在辖区深入开展“走基层、访民情、转作风”专题走访调研活动。长青派出所党支部“集思广益、广辟渠道、开门纳谏”,深入辖区企业、学校、社区、在建工地等调查研究,征求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客观分析辖区治安现状,主动解决辖区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回应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做辖区企事业单位的护航者、人民群众的贴心人。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使全所党员民警认识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解放,工作得到了启迪,为下步各项警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更好的服务于民,为营造更好的辖区治安环境奠定基础。

一、辖区现状

长青辖区地处娄底城西,辖区6.9平方公里,辖区居委会9个,常住人口59125人,有行政、企业事业单位281家,其中,市属行政、事业单位49家,区属行政、事业单位98家,中央、省属市属企业88家,区属企业13家,民营企业33家。长青辖区地处娄星区委、区政府等党政首脑机关所在地,辖区商业发达、人流量大、社情复杂、社会治安状况复杂,治安管理难度大、维稳工作任务繁重。

特别是进入2009年后,在世界金融危机浪潮的席卷下,辖区部分企业破产、倒闭、裁员、改制等造成社会闲散人员急增,加之近几年因征地拆迁赔偿问题所激发的“民怨”,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对于派出所来说,在积极应对社会复杂治安环境、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民生的同时,及时的对照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找准问题、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辖区社会稳定来策应和谐平安娄底的发展。

二、辖区治安防范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服务民生、构建和谐过程中,长青派出所始终以科学发展为指引,恪守“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努力践行人民公安核心价值观,主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积极营造良好和谐氛围。按照分局关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长青派出所在积极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紧密联系派出所各项基础警务工作,认真对照检查存在的不足。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反映出派出所维护辖区稳定,服务“产业园区”、推进“城乡统筹”和打造和谐平安娄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

(一)认识不足,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辖区正处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渡阶段,社会矛盾较为突出,致使辖区治安管理形势相对严峻。在开展各项警务工作中,特别是处理群众纠纷过程中,部分民警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方式简单,不能正确认识警民之间的关系。为此,如不正确正视该问题,极易激发一些群众不满,导致一些针对政府及公安机关的“非正常渠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等,造成恶劣的社会危害和不良社会影响。

(二)基础设施不健全,辖区规范化管理难。由于辖区各项基础设施尚处在完善阶段,治安防控硬件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且人口流动性大,待建工地多,闲置土地多,无疑都在治安管理上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盲区,给日常辖区规范化管理增加了难度。派出所虽投入大量警力物力,但面对辖区经济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双重压力,其取得的实效是在是捉襟见肘、杯水车薪。

(三)警力不足,制约各项警务工作的开展。公安部制定的基层派出所社区民警配备标准是每1000户或是3000人配备一名社区(责任区)民警,而从实际情况上看,长青派出所的社区民警配备达不到这个比例,而且差距甚远。就以扶青社区为例,扶青社区位于甘桂路以东,乐坪西街以南,娄邵铁路以西,新科街以北,面积零点四四平方公里,常住户口居民6000余人,1500余户。实际居住人数达20000余人。拥有娄星区人民医院,城区供电局,娄星区卫生局,娄底市工程建设总公司,城市客运管理处,娄底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单位。另外有娄底市毛巾厂,植绒厂,金都商业总公司,金属材料公司,金属回收公司,外运公司等破产改制企业,在建工程项目四个,大小店铺400余家,经济繁荣,社情复杂。这样的社区却只配备社区民警1名。就在这样的高强 3

度、超负荷的工作环境下,还要担负值班、警务备勤、处置突发事件等各种警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派出所警力匮乏,严重制约派出所各项警务工作的开展。

(四)群众基础薄弱,社区警务建设推进难。按照市局、分局基层社区警务战略要求,派出所在实施社区警务建设工作中,在利用社区警务室等平台为企、为民服务过程中,由于社区基础设施和群众基础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派出所虽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加强对社区“三防”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完善,强化对保安、联防队伍的专业培训力度,开展全民性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活动等,有效地提高了辖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但面对社区治安管理和社区警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警民凝聚力合向心力的问题,切实打牢群众基础,社区警务建设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五)警民联系机制不健全,制约和谐警民关系发展。由于辖区群众在征地拆迁赔偿问题上与政府存在很大争议,导致辖区群众对派出所开展正常警务工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思想,致使“警、民、政府”三者之间联系上存在隔阂,不利于派出所各项警务工作的开展和便民措施的落实,直接影响警民和谐关系的建立。

三、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平安娄底的认识和思路 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能有效引导全所党员民警深化对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观战略的认识,增强学习实践的自觉性,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

新,强化认识、拓宽思路,努力构建和谐平安娄底。

(一)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一是积极教育和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是认真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不稳定因素,认真梳理,切实增强广大民警责任心、事业心,加强自身修养和职业道德建设,改变工作作风,克服精力外移的现象,正确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增强广大民警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要强力推进从优待警措施落实到位,认真落实各项有抚政策,使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二)加强与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针对辖区治安防控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与各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一是尽最大限度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进一步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群防力量(组织)在群防群治社会综合防控体系下的作用,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综合能力。

(三)加强警民联系,构建警民和谐关系。“警护民、民拥警”是警民和谐关系的具体体现。构陷和谐警民关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在进一步深入到党政机关、企业、学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别是普通群体当中开展大走访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模式,将管理和帮扶与开展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群众对公安机关及其民警的认同感,取得辖区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打牢群众基础。二是在走访过程中积极排、化矛盾。在全球金融浪潮的席卷

之下,要走访困难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化解其对社会的消极不满情绪,增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在走访过程中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出租房屋、行业场所等流动人口聚集区的走访力度,重点核对流动人口的身份信息,排查重点人员,从信息员反馈信息和走访时搜集的情况综合分析,全面摸排有无影响辖区稳定的治安隐患。四是在走访过程中建立弱势群体帮扶机制。在走访中,要以切实改善、服务民生为本,把大走访当做“贴近、服务、联系”弱势群体的桥梁纽带,关注、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的真实生活情况,尽最大努力为其解决实际生活苦难,融洽警民和谐关系。五是利用“大走访”活动,进一步拓宽信息采集渠道。信息是主导警务工作的前提,因此,基础工作成效开展如何,完全取决于基础信息是否扎实全面,要做实基础信息,就必须树立基础信息是主导基层基础工作的理念,民警要善于在走访中发现和获取情报信息,增强对信息的敏感性,积极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和情报。

(四)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一是密切警企联系。派出所要树立服务发展的意识,建立民警与企业长效联系机制,加强与辖区重点企业以及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的沟通联系,积极做好为企业保驾护航的思想准备和制定切实有效地服务措施。二是做好防范预警。派出所要及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进行了解和掌控,便于做好防控措施。同时,对辖区社会稳定形势进行评估,及时将评估情况向挂钩企业和有关方面公布,及时向社会发布防范预警,增强企业抵御不良社会危害的能力。三是

提高服务水平。采取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需要公安机关帮助解决的款,认真办理落实,切实提高服务于民的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社会面管控,增强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预防、制止和打击违法犯罪时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责。社会稳定,经济才能得到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呈现和谐祥和氛围。为确保社会稳定,“苦练基本功,加强社会面管控,增强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则是摆在我们基层派出所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是苦练基本功。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各警种专业技能素质,进一步深化“三大主题”学习成果,加强人才队伍、技术手段、工作机制建设,切实增强队伍战斗力。二是加强社会面管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巡逻防控机制。科学划分巡防区域,合理调配巡逻力量,灵活运用巡逻方式,提高巡逻防控快速反应能力。要充分运用以派出所民警为主,各类群防力量为辅的“专群结合”联勤机制,最大限度的屯警街面,提高街面“见警率”,严密社会面防控网络,保持水严打高压态势,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三是增强打击犯罪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整体优势,建立以刑侦为主,各警种通力协作配合的打击犯罪整体作战格局,坚持信息共享、责任共担、区域联动的协作原则,切实增强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

四、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提升派出所软实力的“四个”要求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放在首位。公安机关各基层派出所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 的思想和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坚定不移地做好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各项工作。确保不发生敌对势力、敌对组织、敌对分子和邪教组织、邪教分子制造的捣乱破坏事件,不发生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案件,不发生在全省全市有影响的“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制造的重大破坏事件。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是控制社会治安局面的首要措施,公安机关要始终不移、深入持久地坚持用好、用足这一措施,并随着治安形势的变化和不同时期刑事犯罪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新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的问题突出就解决哪里的问题,把集中行动、专项斗争和经常性打击有机结合起来,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进攻态势,不让治安突出问题出现反复,不让倾向性犯罪案件反弹,确保打击违法犯罪能力明显提高。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预防和减少犯罪。要强化专业预防犯罪机制,强化社会预防控制机制,强化专项预防犯罪机制,加强对犯罪侵害重点目标的防护,加强对主要犯罪对象的控制,加强对“两抢一盗”、严重暴力性犯罪、严重经济犯罪的预防,形成稳固的专项预防系统。

8.创新方法 科学管理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八

人才队伍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有力手段,是建设和谐文化、营造诚信友爱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师宗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等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全省、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营造人才工作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目前,全县拥有各类人才9317人,其中:党政领导人才1431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66人,专业技术人才5335人,高层次人才195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290人。

一、营造“三个环境”,奠定人才工作基础

全县各级党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奠定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强化舆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确保人才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按照省、市委的要求,师宗县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组织、人事、劳动、计划、经贸、科技、财政、教育、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组织部门专设了办公室,并制定各成员单位和人才办公室的工作职责,进一步理顺了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为全县人才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各级党委通过召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各类新闻媒体和网络宣传等形式,深入学习和传达党和国家及省市的人才政策,并对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制定措施,完善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县委把制定政策和完善制度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县委先后制定下发了《中共师宗县委师宗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师宗县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任务分解》,对创新人才理念、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形成良好的机制和体制,以及人才的学习、培养、开发、培训、使用、引进、管理、流动、激励、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办法。结合省、市委制定“十一五”人才规划有关文件精神,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对全县各类人才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

面进行了深入系统地调研,建立了包括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高层次人才等在内的人才资源信息库,制定了《师宗县“十一五”人才规划》。

9.浅谈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篇九

浅谈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开滦铁拓重机公司人力资源部-----么宪芳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源,更主要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高级管理人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人才资源。特别是需要建设一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归根到底,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

关键词:转变观念 引进培养 创新机制 优化配置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首先要定位何谓人才,人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分类和概念,人才按类型可分为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按层次可分为一般人才、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学术界对人才表述的概念是广义的。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具体的指出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那么,创新型人才就是人才队伍中具备良好创新素质、具有研发和创新能力,能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做出创造性工作和创新成果的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通常是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并做出巨大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取得了重要科技成果或重大经济社会效益,他们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这一宝贵的群体资源,让他们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企业建设之中,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科技进步,为企业产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们人力资源工作者必须加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开滦是有着百年基业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在企业转型发展,在践行“一基五线”的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方针的新形势下,建设一支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开滦不断壮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开滦人才队伍建设的挑战。多年来我公司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企业发展的首位,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的引进了各类、各层次的人才,但是,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匮乏。就如何建设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而言,主要是从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引进培养、创造优良环境等方面着手,为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一、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建设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首次把人才强国战略纳入其中,这说明我国对人才的发展和开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形势下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既需转变理念,又需创新体制,只有把观念的力量与制度的威力结合起来,才能开创生气勃勃的新局面。要做好上述工作,首先要树立以下五个方面观念上的转变:

㈠ 更加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引领作用,以创新型人才带动关键优势产业,以人才的集聚与培养引领战略性产业的发展;

㈡ 更加重视企业创新人才的开发培养,落实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保证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型研究,突破和掌握带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型技术,实现产学研更紧密结合;

㈢ 更加重视创新型人才选拔培养,充分利用人才市场,广揽英才,建立健全学术科技的交流合作机制;

㈣ 建立公正、透明的人事制度,特别是要建立让潜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破除人才选拔培养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

㈤ 要充分运用各种激励杠杆,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健全完善符合企业特点的人才选拔评价标准,注重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成果产业化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使之成为承担产业关键性共性技术研发和引领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努力形成一支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

二、以用为本,利用多种渠道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

㈠ 加快培养造就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带头人队伍。健全完善分层次、多渠道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年轻优秀人才为重点,以培养关系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领域、技术发展前沿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完善选拔评价手段,优化队伍结构,改进培养方式,采取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实施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活力,破除论资排辈,使培养与使用有机结合,创造有利于中青年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㈡ 要明确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任务。要结合企业特点制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计划,围绕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优先引进具有领军作用的学科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优先引进能够在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实现突破的实用型人才,优先引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创新创业人才。

㈢ 大力推进人才继续教育。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联手组建人才培养基地,推进平台、技术、基地和人才的有机结合。要建立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机制,构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互相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

程”。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提高人才跟踪科技发展前沿的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创新型人才继续教育制度,以定向培养方式,企业培训科技创新人才。

三、创新机制,创造有利于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

㈠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人才学研究表明,人才成长经历着从“潜人才”→“显人才”→“领军人才”等基本发展阶段。潜人才阶段的创造性实践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人才成长的可能性与潜力空间。当前高层次人才开发远远不够。各项人才培养工程,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为年轻人才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充裕的研究时间和配套资金,以及各种深造的机会,切实增强他们自我开发的能力。进一步完善选拔、培养、考核、使用等环节,体现制度的公开、公正、公平。

㈡ 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进一步激活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完善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社会保障、项目扶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成果申报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促进创新人才在充分发挥作用。

㈢ 创新激励机制,增强人才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一要创新分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元化分配体制,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大胆探索和实践科技成果转化的分配形式,充分体现贡献多

少收获多少的原则,体现人才的市场价值。二要完善人才奖励机制,激发创新型人才的潜力。奖惩制度应该是一种以开发激励人才潜能为中心的科学模式,实施到位就能够很好地激励人员规范、高效地完成工作目标,让那些碌碌无为、滥竽充数、胡乱作为的人员无驻脚之地。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重奖。三要建立和完善人才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用激励机制,作为人才自主创新的动力,要充分发挥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把提升企业科技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放在优先地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战略支点。

㈣ 完善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要按照发展的标准,克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片面平衡等条条框框的制约,多加关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采取分批选拔、定期考核、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办法,建立优胜劣汰的选人用人机制,在一定的范围和岗位,引入竞争上岗制度、任前公示制度和引咎辞职制度,扩大群众对选人用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推进创新型人才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进程。

四、创新科学评价考核体系,不断优化人才配置。

㈠ 创新人才评价考核体系,使之成为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标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快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建立以岗位责任制要素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创新型人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手段。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手段及时准确地发现各种类型的人才。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优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体制环境,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区分创新型人才的层次和专业,依据其成长、发展的规律,细化各职各类人才在品行、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方面的要求,加快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能力、行为、专业、知识、年龄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推荐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责任制。促使各类创新型人才能够在岗位上尽快脱颖而出,发挥其最大效能。

㈡ 优化人才配置,首先要建立健全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健全市场配置机制是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环节。人才支撑进步,发展孕育人才。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才资源、资本资源有效结合,优化配置,并产生客观效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发挥特有的支撑作用。一般

情况下,人才市场配置机制主要是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三大机制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共同决定人才市场配置功能的强弱。而就企业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及其队伍建设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第一,首要的是健全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作为市场配置的实现机制而起作用的。人才市场的竞争包括供给主体的竞争即人才之间的竞争和需求方的竞争即用人单位的竞争。在透明、公开的前提下,把企业创新型人才的选用交给市场。第二,要建立健全与市场配置相适应的管理培训体系,促进创新型人才市场发展,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创新型人才资源实际上变成了稀缺资源。建立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后,还应保证人才培训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合格人才,实现与国际人才市场的接轨。

总之,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工作业绩直接体现企业双文明建设的成果和发展方向。这就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创新型人才开辟展示才华的广阔平台。搞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把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与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聚集人才的创新优势,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

10.创新方法 科学管理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十

【发文字号】

【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法律效力】文件通知

【颁布日期】 2014-01-22【生效日期】 2014-01-22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规划委、水务局、市政市容委,天津市城乡建设交通委、水务局、规划局,上海市城乡建设交通委、规划和国土局、水务局,重庆市城乡建设委、规划局、市政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工作部署,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促进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形势好转,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红线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守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清醒认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事故易发高发的严峻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加强安全监管制度改革创新,狠抓已有制度的落实。着力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建设,增强工作实效。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相关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特别是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防范和先期处置主体责任。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切实增强所有岗位、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化关键岗位职工技能。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应急救援扎实到位。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带好头、作表率。

二、强化规划管理,将安全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前置条件

各地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要对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作出评价,对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关系城市安全生产的要素进行专项研究。要在城市防灾规划中完善城市用地风险评估和安全布局、防灾设施规划、应急通道和紧急避难场所规划,提高城市防灾能力。要将保障城市安全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新区、开发区等相关规划审查审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危险性项目选址和布局管理,合理划定重大危险源区、次生灾害高危险区、安全防护距离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风险防范措施,完善配套安全防护设施布局。对建设项目实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前,规划部门应会同人防、消防、交通等部门对其是否符合安

全要求进行审查。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及时查处违法建设,消除城市安全隐患。

三、强化建筑市场监督执法,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各地要严肃查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和围标、串标等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曝光。加强资质资格动态监管,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制度,将安全生产相关指标纳入市场准入标准。完善施工现场和建筑市场两场联动机制,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及人员,引导建立诚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机制。

四、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各地要以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为重点,督促施工企业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认真排查治理深基坑工程、隧道支护结构、建筑起重机械、高大模板等部位和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落实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易发事故防范措施,切实防止重大及以上事故发生。继续深入开展以预防建筑施工起重机械、模板支撑系统坍塌等事故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加大事故通报和查处力度。

五、强化市政设施安全监管,保证市政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各地要认真开展油气管道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城市燃气安全监督检查,推进城镇燃气和集中供热老旧管网特别是管龄超过15年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管网改造。地方燃气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燃气事故统计分析制度,举一反三,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同类事故发生。要落实燃气经营者安全主体责任,督促燃气经营者对燃气经营、供应的安全情况等进行检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加强城市道路桥梁、生活垃圾处理、供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安全监管。36个大中城市要在2014年底前,完成城市桥梁安全检测并公布检测结果。加快省级城市桥梁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城市窨井盖管理,落实窨井盖维修、养护和管理责任。督促垃圾处理运营企业加强垃圾处理设施检查维护,认真排查垃圾处理渗滤液导排及处理等配套设施,填埋场填埋气导排、防爆、灭火设施,焚烧厂管道、阀门等设备的安全隐患,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加强《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督促有关企业落实供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督促公园、风景名胜区管理单位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合理控制游客容量,做好节假日期间游客疏导分流,加强对客流集中、情况复杂区域的监控,完善应急预案。

六、强化房屋使用安全监管,切实防范房屋使用安全事故

各地要重点组织检查建筑年代较长、建设标准较低、失修失养严重的房屋,督促房屋产权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积极推进旧住宅区整治改造,根本解决老旧住宅安全隐患相对突出的问题。创新维修资金使用机制,优化使用规则,简化使用程序,提高维修资金应急使用效能。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做好消防、电梯

等公用设施设备和公共通道、地下空间等共用部位的日常巡查和维修养护,完善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

七、强化村镇建设安全监管,提高村镇建设工程安全水平

各地要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和抗震设防的指导,严格落实抗震安全基本要求。对没有政府补助的农民自建住房,要研究建立农房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加强乡镇政府的农村危房改造管理能力建设,加强村镇建设管理员培训和农村建筑工匠培训、考核及监管。

春节和两会期间,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结合实际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开展安全检查,坚决制止盲目抢工期,及时排除市政设施故障隐患,严防发生安全事故;落实应急值守责任制,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做好应急队伍和物资备勤保障,确保突发事件及时妥善处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11.创新方法 科学管理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十一

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集中体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目标。共产党员要自觉增强先进性意识,明确先进性标准,实践先进性要求,树立先进性形象,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着眼于保持共产党员的时代先进性,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为完成党的新时期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共产党员先进性

党员的先进性是与党的先进性要求相一致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准确把握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实现形式和时代内涵。

(一)必须准确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共产党员始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诚实践者,既扎根于群众又要求高于群众,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是必须一致要求和长期坚持的。

(二)必须准确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不同实现形式。由于每个党员面临的环境、任务不同,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现形式也就不同。共产党员要自觉延展先进性的时空要求,树立“一种身份,多种舞台”的党员角色观念,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必须准确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党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从来都是和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肩负的任务紧密相连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前列;必须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立足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总体要求。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

(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地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

(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强化宗旨意识,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坚持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弘扬昂然正气,在危急时刻敢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目标,探索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各级党组织要从新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一)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根据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所肩负的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使命,对党的建设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正在有关省市抓试点,取得经验后将全面铺开。要按照中央、省委要求,紧密结合深圳实际,充分借鉴和运用“三讲”教育、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立足正面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党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的关键。要教育引导党员科学分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的客观现实,不因此而迷失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要教育引导党员善于识别各种反科学、违背唯物论原理的思潮、现象,做坚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三)帮助解决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解决党员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做思想政治工作,要讲道理,但光靠讲道理是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党组织必须多关心党员的生产生活情况,既要讲道理,又要办实事;要在加强思想教育中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深入进行思想教育。既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党员,不能降低标准,又要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党员,满腔热忱地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四)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建立健全吐故纳新、纯洁队伍的有效机制。要坚决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发展党员,把坚持标准作为前提,把保证质量作为关键来抓,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遵循“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方针,严肃、及时、妥善地处理不合格党员。针对当前现实,要明确规定疏通出口的对象和途径,认真研究解决疏通出口的一些疑难问题,建立健全疏通出口的规范化的制度和操作程序。

上一篇:实验室项目概况介绍下一篇:高三英语百词竞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