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的章节重点

2024-11-17

社会学概论的章节重点(共4篇)(共4篇)

1.社会学概论的章节重点 篇一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変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一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オ是文

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4.非物质文化其中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有先后之分,社会制度首先变革,其次就是风俗、民俗。(lg:-个人到一个新的坏境首先适应地方规矩和地方方式,但是价值观念很难融合。)

七、社会化的含义:(老师PPT)

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内涵和角度只是学习。

八、社会化的内容:

1.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

A.新生儿不断发展其生理潜能的过程,也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B.农业社会,社会化多事在家庭中,通过长辈传授进行的。而且内容简单,变化十分缓慢。

C.现代社会,科学化的发展,使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成为掌握基本生活技能的前提和条件。

D.学校教育成为生活技能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形式。

2.掌握基本的社会规范

A.社会范的学习,是个体増强社会性、适应社会生活的必修课。

B.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属于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

C.价值观念是行为及其目标的基础,社会规范是选择达到目标的各种手段的标准。

D.个体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的过程,就是社会文化渗入人的意识并内化、养成的社会性过程。

3.树立社会生活口标

A.人的最初追求是满足生存需求而在生理方面是和安全方面的追求。这是最简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追去目标。

B.社会化的更重要任务,提高个人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完善、对丰富精神文化成果的享用、成就未來事业等高层次的追求。

4.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A.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中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都要按照社会对该位置的规范要求,表现其行为。

B.社会对每一种角色的行为规范都有明确的要求,即社会期望,它表明社会对处于各种地位的人所赋予的全力和责任。

C.角色不仅取决于行为期望,而且受到个人利益、能力、性格、周围环境的限制这就造成角色实践与角色期望之间的差距

D.一个人能否恰当地扮演好自己角色,是社会化效果的最终检验。

E.个人主要通过地位获得和角色的学习完成社会化任务。

九、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十、复式角色与角色集

1・一个人担当了两个以上的角色,就称为复式角色。

2・当一个人处在某一特定的位置上时,他必须与其他一系列角色发生关系。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即所谓的角色集。(一个家庭可以组成角色集)

十ー、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A·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牛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

角色。(出生是男是女,年龄)

B.口致角色亦称口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2·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A.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观众,因此努力用口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刚刚当选的班干部)

B.不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照习惯行为去做。(做母亲具有的特性)

3.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A.规定性角色只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及对此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警察、法官、医生、教师等)

B.开放性角色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男人、女人、朋友、顾客等)

4.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A.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与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的的社会角色。(企业家、经理等从事生产性、经营性活动的人等等)

B.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效益或者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目的的角色。(志愿者,艺术家,教师,警察等)

十二、社会互动的含义:

社会互动就是通过指社会主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简单说就是社会互动就是社会交往的过程。

十三、社会互动的情景:

1.两人群体、三人群体、多人群体

A.两人群体最明显的性质是两个群体中的互动是直接的,其他性质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出来的。

B.三人群体有可能产生独立于个人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又有可能危及个性发展。这是区别两人群体的重大特点。

C多人群体:在很多人关系中会产生社会网络互动形式更复杂。这就有可能形成亚群体。

2.熟悉情境、工作情境、社交情景(根据目的的划分)

A.熟悉情境,主要是指我们与熟人之间日常交往的场合。

B.工作情境主要包括商品交易、商业谈判、工作会议等。这种情境互动行为往往带有功利性、交换性、手段性。

C.社交情境属于宴会、舞会、郊游。人们交谈轻松。

3.工具关系、情感关系、混合关系

A.感情关系主要是学院关系或者亲密朋友关系,这种关系以表达情绪、联络感情为主要特征。

B.工具关系只构成关系的成员是以事业工作,这种职业目的为联结而建立起来的关系,关系成员之间的交往是依据工具性目的而进行的。

C。混合关系是既含有工具性目的,又含情感性目的的关系。这种多以人情法则行事。

十四、社会组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1.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2.社会组织的特点:

a非人格化特征

b整体合理性和个体非合理性特征

c道德与非道德两重性特征

3.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a一定数量的成员

b特定的活动目标

c明确的规章制度

d完整的权力结构

e一定的技术设施

十五、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存在日常互动关系,具有心理文化认同的居民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十六、社会分层的含义:

社会分层就是根据获得社会有价值物的方式不同,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不同等级层次的现象。

十七、社会流动的含义: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在社会分层体系中,从一个等级向另一个等级的变动。

十八、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特征

1.社会制度的含义:

社会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2.社会制度特征:

a可重复性

b集体约束性

c自我维护性

十九、社会制度的构成:

1.社会价值观

2.社会规范体系

3.权威与地位结构

4.社会机构与设施

二十、社会控制的含义:

广义: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学习符合社会认可的行为模式,以维护社会秩序。

狭义: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是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二十一、社会控制的手段:

1.习俗、道德和宗教

A.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习俗对人们的行为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发挥着社会的控制作用。(习俗有好有坏)

B.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对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违反道德行为具有控制作用。

C.宗教是。种和神或者神圣物联系的信仰和规范体系。

2.政权法律和纪律

A.政权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力组织体系,是国家权力的组织基础。

B.法律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

C.纪律是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为其成员规定的行为准则,是他们用来指导和约束自己和成员,促使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3.舆论和群体意识

A.舆论对特定的社会成员的言行具有一定的指导约束及社会控制作用。

B.群体意识是群体存在的思想基础,是联系群体成员的纽带,它对个体意识起着改造和影响的作用。

二十二、社会变迁的含义

广义:社会变迁可以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

狭义: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的重大变化

二十三、社会现代化的含义和历程

1.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社会现代化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特殊社会变迁过程。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

2.社会现代化的历程:

A.第一阶段是从18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使用标志的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欧国家生产方式。

B.第二阶段是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西方文化转移到西欧和北美取得成功,逐渐扩散。

C.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席卷全球的现代化发展浪潮。

二十四、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1.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现代经济体系取代传统农业为核心的经济体系)

2.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先导)

3.以民主和法制为核心的政治现代化欧。(发展现代民主和建立工作是社会现代的基本内容,又是社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

4.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5.以理性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化。(理性化是人们在明确行动口标和采取社会行动时,根据口标所选择的最合适的手段,力求以最少的付出来获得最大的收益)

6.人的现代化(愿意接受新的生活经历,尊重并愿意考虑各种不同意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有计划性等)

7.全球化。(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过程。)

1.社会学的含义

2.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3.社会的定义

4.文化的含义

5.文化的特点

6.文化滞后

7.社会化的含义

8.社会化的内容

9.社会角色的含义

10.复式角色与角色集

11.社会角色的类型

12.社会互动的含义

13.社会互动的情景

14.社会组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15.社区的含义

16.社会分层的含义

17.社会流动的含义

18.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特征

19.社会制度的构成20.社会控制的含义

21.社会控制的手段

22.社会变迁的含义

23.社会现代化的含义与历程

24.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2.社会学概论的章节重点 篇二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和 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毛泽东思想为什么没包括在内?

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以新的时代条件和我国国情为其基本客观依据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几个部分

答: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除此之外,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6、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思想

7、答: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评价毛泽东: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①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贡献,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②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反对把马列主义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领导人;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对中国革命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杰出代表。③毛泽东晚年犯了“左”的错误。其错误主要是:在党的中心工作问题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在经济建设问题上的急于求成和急于过渡的错误。毛泽东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④综观毛泽东一生,功大于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8、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的内容

答: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 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

8、三个代表

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江泽民在十六大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9、科学发展观

答: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伦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答:在延安整风期间,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主要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联系实际

3、实事求是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毛泽东 1948 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1、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 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2、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答: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 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 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 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 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 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3.社会学概论的章节重点 篇三

第一章 人类学要义 第一节 何为人类学 第二节 人类学的领域 第三节 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章节要点:

人类学有如下概念要点:

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人类学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是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人类学是人类学者和田野调查点当地人进行的有关文化内涵的知识性交流实践,并就文化撰写的结果——民族志素材进行分析、诠释或建构而著书立说(含口传记录和影视作品)。当我们承认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以及总会有共同的可供研究的分析单元与要素的前提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及差异,以及发现某种通则或进行理论概括的跨文化比较法才能得以实现。

在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中,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体质与考古研究的共同旨趣。在此基础上,引起对人类自身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文化诠释。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不尽相同,因此,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在关注同一族群内部的交际的时候,同样注重跨文化互动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意义。而当代的文化研究,因日益凸显政治的、经济的、区域的、国家的、信息的,以及全球化的巨大的系统侵入,不断影响传统人类学旧日的研究领地,为此传统乡土社会和外在力量移入之间的联动过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今日人类学不可逾越的考查要点之一。

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认识论主题。例如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个地理区域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或赞成某一群人的所思所为,而是将其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看待。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同时也是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人类群体的适应还包括教育、创新、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社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人类学主张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从过程的、功能的、综合的(人的生物——文化系统)、认识论的和方法论的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以下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社区和更大的人类社会之总体。上述人类的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等,也和田野工作、参与观察以及民族志一样成了人类学的几个重要学科标记。1

第二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第一节 进化论

第二节 传播与社会、文化 第三节 功能论

章节要点:

人类学兴起之初并没有什么成型的理论,主要是一些商人、传教士、探险家以及没有实际经验的作家所写作的游记或报道。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精致的现代学科,并出现了人类学的第一个系统理论范式:进化论。进化论者认为人类文化沿着单一的直线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文明。作为进化论的代表人物,泰勒和摩尔根也都被尊为“人类学之父”。

然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人类学家发现文化中存在许多变异,无法用单线进化的学说来加以解释。于是,一些新的理论开始产生,着力于解释文化的差异。传播论试图将其归结为文化的采借,认为某些观念和发明通过模仿学习从文化中心向边缘扩散,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周边的文化区域图景。杜尔干则高度强调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的决定性,并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势力强大的法国社会学派。博厄斯等人则高举文化相对论的旗帜,强调对个别文化的研究,注重特定区域内文化特征散布的形态。后来,他的一批学生进一步发展出文化与人格的研究,对国民性格和文化心理展开探讨。

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文化与结构功能研究代表了现实主义人类学的成熟。他们都非常注重田野工作和实地调查,马林诺斯基还基本确立了现代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和规范。在吸收和消化了功能学派基本理论之后,一些新一代的学者对功能论不能解释社会变迁的缺陷表示不满,并提出了不同的修正论。其中,平衡论和冲突论都可以算是新功能论的代表性观点。

第三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续)第一节 自然、结构与符号 第二节 结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理论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的重构

章节要点:

功能主义霸权逐渐瓦解之后,人类学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股强大的重新评估古典进化论思潮,并形成了新进化论学派,其中又以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最为突出。与这些强调生态、能量的学者旨趣完全不同的是象征人类学家,格尔兹和特纳等人将研究的关注点放在了理解公共符号之上。在这以美国为主战场的两大理论学派之外,法国人列维-斯特劳斯几乎只手创建了结构主义人类学,并迅速风靡整个人类学界,甚至成为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导理论。

经过了20世纪60年代众多的社会运动之后,一些人类学家从马克思那里找到了新的思想资源,先后推动形成了结构马克思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派。在西方社会理论界长期被忽视的马克思主义被重新发现,甚至可以说整个70年代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布迪厄等人的实践理论尽管看上去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签,但其目标却在于重新关注社会系统与人的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考察最近几十年的人类学理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全方位冲击。其中反思人类学对传统人类学在方法论上进行了批判,并促成了一股实验民族志的风潮。这一时期的人类学又重新回到了强调田野工作的经验方法上,却更为关注民族志文本的写作。在经过了热闹非凡的反思和批判之后,人类学者又再次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如何重构人类学理论大厦的问题。尽管目前还没有什么确切的构架,然而已经看到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对旧有理论的综合性尝试。

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 第一节 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第二节 生命起源与人类进化 第三节 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

章节要点:

体质人类学试图通过了解当今和过去人类的体质结构,揭示人体结构及特征在人类行为中发挥了怎样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和行为是如何与人类生存环境相整合等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现代体质人类学更多的转向由生物学引起的主题,如基因、进化生物学、营养/适应生物性、生长发育等,这一转变反映了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的成果,也引领人们对人类体质及行为与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现实的应用。

在体质人类学领域,纵向的研究是追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起源与进化过程。蛋白质、核酸、细胞是我们讨论生命现象的基本概念,以赫胥黎为代表的综合进化论者认为,进化包括变异和选择两个过程。而在探讨人类起源时,从古猿到人属的南猿,再到人科的能人、直立人,以及早期智人和现代人,是大多数学者认同的发展线索。与此同时,在人们努力去连缀远古的故事时,伴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各种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我们从生物性与文化性等多重角度考察人类起源历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横向的研究则是探讨族群的多样性、人类生物性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与反应等。在研究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关联时,我们以艾滋病为例,考察人们在应对这一通过破坏宿主细胞CD4细胞而引发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的病毒时,根据其传播途径、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体质特点,对人类行为和防止策略产生的影响加以分析。此外,人类体质特征,如人体节律等也无一例外的展示着人类体质结构与人们观念、生活节奏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五章 考古与博物

第一节 考古学、考古史和考古人类学 第二节 博物的研究

章节要点:

考古学在英美的学术传统中是人类学的四个分支学科之一,其通过对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或者与人类社会相关的遗迹、遗物、遗迹现象的研究来考察人类的过去。考古学通常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按照研究类型和角度来划分,考古学有很多分支。考古学获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主要是田野考古发掘与考古调查。基于田野考古的成果,考古学家最后会通过对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史”的撰写,记载考古研究成果。欧洲和美国的考古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人类学中关于文化变迁的观点对考古学的解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的“新考古学”思潮之后,跨学科合作的方法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后过程考古学”是对“新考古学”反思与发展的结果。“民族考古学/族群考古学”是运用民族志类比分析法从现代社会的民族志资料中去寻求解释、理解过去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中国的考古学研究自诞生之日起即具有自身的金石学传统,同时还引进西方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并且有许多重大的考古发现,积累了大批的考古资料。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出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博物的研究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研究,物质文化因人类克服自然并借以获得生存而产生,故也称为技术文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其涵盖内容丰富而多样。非物质文化是对应物质文化而产生的,实际上并没有严格的“非物质文化”的定义。只是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和实践中,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博物馆人类学包括了人类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以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为主,是博物馆学研究的新领域。人类学对物质文化的研究并不限于物质文化的范畴,常由物质文化入手而涉及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次。

第六章 田野研究的特征 第一节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第二节 田野研究的类别选择 第三节 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

章节要点:

由早期人类学家开创和确立的驻在式田野参与观察的工作模式是人类学重要的学科标志之一。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进入某一社区,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调研工作。田野工作本身既包含一种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实地获得文化理解的方法及其研究技术与工具手段。田野工作是民族志收集的主要途径,是人类学面对多样性文化建立比较理论的基础,同时也加强了对其自身文化的理解。

然而如何自然而然的进入田野调查地点呢?这要考虑到我们作为研究者的角色、地位、目的和日后的研究质量问题。田野工作者首先需要明了自身与他者的学术定位及研究取向。人类学研究对象从部落社会转型到农业社会之后,乡村小规模社会研究需要有新的思考;传统的乡村有时是城乡连续体的一小部分,这就促进人类学扩大到大规模社会的调查研究。

问题研究取向和过程研究取向是人类学家的两种主要研究选择类型。人类学者常常带着某一特点的问题做田野工作,在调查中收集被认为与这些问题相关的资料,通过田野调查寻找人类学的理论切入点,从而获得结论与建议。然而需防止只关心和问题直接相关的要素,而忽略对间接相关问题的注意,以减少围绕中心问题的相关因素之缺失。显然,过程性研究较之前者内容更为宽泛和复杂,表现在时空维度上的过程研究决定了它的社区观察的结构性、系统性与多元问题研究倾向。为此,现代人类学的长时段过程研究常常设计在先,尤其是反复性定点或多点的长时段过程研究,人类学家主导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具有深远的文化探索意义。

田野工作之前的理论预设和提出假说是必要的。掌握人类学的理论进程与田野经验是先行良好判断的前提。然而,很多人的经验是,田野工作之前的假说和预设性解释框架也经常被田野中的复杂社会文化情境所否定,这刚好表明人类学田野参与观察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实践意义。

人类学的探索研究、诠释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现代社会,如何把已经获得的部分研究成果转换成国民教育性的和应用性的成果还任重而道远。在人类学家艰苦而悉心的现代田野求证过程中,学术伦理的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人类学家和调查对象是在平等互动的情景中不断认识他者与自我的社会与文化,因此田野伦理和人类学的学术责任不可或缺。

第七章 田野调查方法 第一节 进入田野工作地点 第二节 田野调查方法举要 第三节 田野资料与整理

章节要点:

人类学者从自己的田野研究兴趣出发,选择相应的研究取向并确定主题。在此基础上认定研究对象并需要着手完成田野准备工作。

人类学者以何种方式进入被研究对象居住的社会,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调查结果。通常而言,人类学者可以通过正是行政体制自上而下进入和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进入。由于田野调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人类学者采用何种方式进入田野工作地点并没有固定的形式,有时还要视具体的考察问题和领域的不同而定。但不兴师动众、自然而然地进入田野点的方式是可取的。

即使是今天,田野工作前做好艰苦生活的准备亦是有益的。诚然,现代世界的许多地区的社会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并不需要携带过多的野外用品,或者所说的生存问题也不甚显著,但由于文化差异,人类学家遭遇的文化震荡状态依然存在。因此,做理解文化差异的田野实践准备仍是必要的。

参与观察是指人类学者长时段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的一切活动,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参与观察者以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诸文化事项及其行动的意义,梳理其整个的文化脉络,并加以诠释。因此,参与观察方法的意义首先是提高了从田野工作是中所收集资料的质量;其次是显然提高了民族志的解释力。此外,我们还要区分一下参与观察和观察参与的含义,参与观察的人类学家既是田野生活的参与者,又是他人生活的观察者;而观察参与的人类学家则实地调查中体验和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参与。因此,人类学者和当地人都成为观察和记录的对象,并且强调田野过程中二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访谈是通过向研究对象提问或与之交谈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重要方法。然而,对于报道人的实际访谈技巧和具体方法则由研究者和期望获得的资料而定。人类学的访谈类型可以分成非正式访谈和正是访谈两大类,其中正是访谈又可分为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和个人深度访谈等。人类学者刚进入社区时,运用谱系法是他们认识当地人群关系和地方社会的重要认识途径。人类学者在范围广、人口多的社会从事观察和访谈则需要选取一部分人作为研究对象,这就需要抽样。生活史访谈则提供了社区中个人关于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经验和观点。调查期间,记录调查资料是人类学者的主要工作之一。

当人类学者做完田野调查返回后,田野资料的整理和发表是他的一个重要工作。这当中取舍原则和关系原则需要认真对待。无论是调查还是发表研究成果,人类学者对研究对象、资助者学术职责承担着不同的义务。其中,当地人的权益问题,尤其是知情同意原则尤其需要引起人类学者的关注。

第八章 沟通的意义 第一节 理解语言

第二节 语言的社会文化关联 第三节 交际民族志

章节要点: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包括“能指”和“所指”。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认为这两个方面“彼此互为先决条件”。结构主义是现代语言学的主流,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学。法国人类学者列维-斯特劳斯将结构主义的方法导入未开化社会的亲属组织和神话的研究,提出结构人类学的理论。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可能孤立于社会之外,必然与社会文化发生关系。语言与文化历来是语言人类学者研究的永恒的主题,其中语言相对论的观点影响比较深远。由于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植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实践之中的社会行为规范,因而,语言人类学着眼于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关系的研究。传统的有关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的研究包括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两个领域。话语分析主要对话语的合格性条件(如连贯、衔接)和语言行为规则感兴趣。而交际民族志把语言意义与带有文化印记的交际事件联系在一起,分析语言在社会文化联系中的使用问题,此外,由于民族接触和文化融合而产生的双语现象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除语言交际外,非语言交际亦是语言人类学关注的领域之一。不可否认,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相关的国家政策会影响语言的习得和认知,广泛的文化交流将引起语言的变迁,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第九章 游猎、游耕与游牧

第一节 游猎 第二节 游耕 第三节 游牧

文章要点:

游猎采集队群的常见文化因素是:基于性别和年龄的劳动力分配;频繁迁移;队群频繁迁徙并根据规则的季节变化聚合与分散;互惠式共享;松散而灵活的资源控制权。生态人类学根据他们的迁移、工作时间等素材分析其社会互动,阐述了环境、生计技术和利用资源时采取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环境与文化并不是两个不同方面,而是辨证式的相互关系。

游耕实际是人类适应热带和亚热带林地生态系统的最佳产食方式之一,生态人类学家为这一古老而延续至今的“负面”的生计方式正名。拉帕波特关于仪式循环、牺牲、休战期等保全了自然环境的均衡,维持了地域社群间的秩序,并依据人口关系重新分配土地和资源的著名学说,旨在告诉人们一种值得研究的思路,即在游耕居地总有一套有关文化信仰、人类行为和生态系统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网络的理论。因此,当我们试图改变这一人类生态系统的时候,任何轻率的举动都应三四而后行。

在那些不利于农耕的地区,游牧降低了人们在不可靠环境中的生存危险。赫斯科维茨、施奈德从社会经济体系入手解释东非家畜联合体是对生物群系的有效利用;在考察努尔人政治制度后,埃文斯-普理查德则指出环境决定了努尔人大部分文化;巴斯将历史资料、生态学概念以及文化资料结合起来的方法,对牧业与农业族群研究贡献甚多。而中国的农牧业交接处,呈现了牧业和农耕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快速涵化过程,引发了土地所有观念变化、异族通婚、家庭与继承制的巨大变化,生态环境过度开发与文化急剧涵化导致在蒙汉交汇地带的双向文化中断现象,远没有达到文化相互适应。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纷纷将游猎、游耕和游牧民族作为定居化对象看待,忽视了上述三种游徙不定的特定社会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之间长期磨合达成的整合性文化关联的意义。轻率地决定定居的社会政策,且不考虑社会转换的适应期,结果在多数情况下造成了他们的文化生存危机,并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十章 乡村与城市 第一节 精耕农业与乡村人类学 第二节 城市社会

章节要点:

精耕农业使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控制力加强,并能够生产出剩余产品。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文明”在新、旧大陆的许多条件适宜的地区出现。被精耕农业所支持的文明和城市生活导致书写、专业化、大型建筑、道路、艺术、复杂政治体系等新发展相继出现。但是,农民阶层自身常常难以享受到文明带来的好处。

对前工业时代和当代小农社会的研究中,恰亚诺夫的理论认为,小农经济依照农户的家庭人口周期而分化,家庭结构决定了家庭经济规模的大小,人们无需度量农户内部的单位生产成本与利润,因此证明了小农经济不能以资本主义学说来解释的结论。进一步的研究注意到小农家庭容忍最低物质生存水准和小农的边际报酬递减的特点,成为分析从古至今的农民运动的原因的重要依据。斯科特主张的农民的“道义经济”让我们意识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发展绝不可忽视农民文化和农民行动。

我们看到了世界性乡村都市化的进程,但人类学关注城市是处在一个文化变迁的中心地位,因此城市的各种功能、本质和社会关系的讨论,都离不开城乡文化的持久互动。在早期西方都市研究中,社区研究方法提供了看待今日发展中国家程式化进程比较的出发点。其中,中西和古今比较研究、网络分析、情景分析、时间历史分析等都是人类学都市研究的著名方法。

古今中国城乡关系的一致性和紧密的联结性,部分原因在于城居者与其农村的家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特点在当代城市的扩张以及农民流入城市的过程中一再表现出来。其中,关于中国“城”和“市”的产生、区域体系中的镇和市,以及县治一级文化特点,均可以考察和解读中国城乡文化连续性的过程特点与成因。在现代中国,都市边缘呈现了城乡互动的一幅“农民的终结”的图景:随着城市化进程,一方面是农村包围城市式的农民进城(农民工、移民等);一方面是城市蚕食农村(城市圈占农民土地带来农民非农化和农村都市化)。这两种方式带来了当前中国都市化所有人类学议题的重心。

各国在城市发展道路和都市化过程中既表现出人类社会的共性,又体现了不同发展程度、不同社会制度所带来的文化特性。第一,其共性提示我们,乡村的发展是都市化的量变基础,城市是文化变迁的中心。所以,城乡连续体理论包括的区域体系观察、推拉理论之跨文化理解等,都是人类学研究的有益参照。第二,基于中国城市的文化特性,人类学一方面对欧美农民进城方式与发展中国家的模式进行对比,也对中国农民进城方式做制度的、文化的比较。第三,都市阶层和都市族群新的变化过程,以及旧有的都市生活方式如何转型,涉及城市未来的顺利发展,因此,上述课题之深入研究对预估城市未来发展状态十分重要。

第十一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第一节 性别与社会性别 第二节 婚姻与家庭

章节要点:

从民族志的材料看,任何社会对生理上的男人和女人都有不同的社会期待,因此“性别”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相较而言,生理性别指的是人类身体的二元生理特征,而社会性别指的是生理性别的不同社会文化建构。女性主义人类学注重两性关系的社会历史建构和两性不平等的根源的研究,引发了人类学对性别研究的深刻反思。

婚姻是制度化的性结合。人类婚姻的缔结与人类生物、文化和社会适应的策略相联系,具有双方利益上的经济、政治意义。婚姻的发生与存在的理由似乎还和性别分工、婴儿对母亲的依赖,以及规范性的关系等相关。

家庭是一种具有共同居住、经济合作及生育等特征的社会群体单位。包含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其中至少有一对可以发生经社会准许的性关系,以及他们所生育和收养的小孩。家庭形态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个家庭形态并存。常规的家庭分类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扩大家庭/组合家庭。家庭过程中可以发现其扩张、分散与分裂和取代的转换现象。在世界各地还有一些动态的家庭类型不好归类。

用于亲属关系的各种称谓中,划分了包含自我的血亲和姻亲的亲属位置范畴。但亲属关系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创造,它并不简单地对应于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关系。亲属制度不仅是一种称谓,而且体现了人们的相互关系、所承担的义务和应有的行为态度。世界上存在的主要六种有规律的亲属称谓制都独立的出现在不同的社会中,但重复出现的情形表明,每一类别出现的条件的相似性,以及不同系统称谓涉及的群体和地位,无论在初民社会还是在当代社会都是重要的研究素材。

继嗣群实际上是一群根据某种继嗣规则限定的、具有共同祖先的血亲。这其中既包含血缘的遗传基础,也包含文化的传承和规矩。中国汉人社会的宗亲和大家族就属于这类父系继嗣群,其中,个人的权利、义务、财产、社会地位,以及民族属性等等都是通过继嗣而先天获得的。继嗣群还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宗教功能以及文化功能等。继嗣规则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就是婚后居住模式。不同的居住模式在聚拢某类亲属的目标上产生一种张力,成为建构地方群体时极为重要的因素。

这样,我们需要进一步关心各种亲属称谓制、继嗣群和居住法则的相互关系。问题在于,有时血缘关系并未改变,但是文化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的亲疏远近。这正需要加以人类学的文化分析。

第十二章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第一节 人性与人格 第二节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第三节 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

章节要点:

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及人类所特有的生物、心理、思维与行为特征。它是由人的生物性、文化濡化与社会化等整体性内涵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性的研究主要循着两种角度:一是从人性的转变方面做理论的探讨;一是从文化的传递角度做社会的观察。

濡化强调个人或群体内化某种文化类型的过程,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探讨该过程的特点和条件;社会化则强调个人按社会的某种规定和要求行事的过程,这就包括了更大范围的多种文化类型,两者有侧重点上的区别。涵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迁。涵化指在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传递,即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使得其中一种文化采用其他文化的全部或部分,获得新的文化模式。

从整个文化体系来考察,文化适应不仅是个体对文化传统及其变迁的不断调适,而且是一个建立新文化模式的过程。它不仅存在风俗、信仰、制度等的再解释,而且存在着目标与价值、行为与规范的再取向;有时候,因政治、经济、伦理等多种关系复杂交织在一起,故而需加以整体考虑。

文化的适应与连续性是指个体在长时间获得了文化的期待与责任,而文化的中断则意味着文化期待与交流滞障;在异质社会中的文化中断则主要指文化间交流活动的误读与中止。

现代社会的文化中断和文化适应的问题还反映在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的过程中。文化输入对异文化的吸纳,文化输出对文化的传播过程所发生的文化涵化的过程与结果,和文化当事人的主动与被动性相关,亦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实力、战略、组织、计谋、教育、创造等相联系;而文化相对性、创造性和多样性原则是寻求现代世界文化适应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人类学提供的文化“整体观”、“比较观”和“相对观”可以辅助现代人不断反思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社会,把人的学习和教育过程看作是对社会化的一种选择性获得过程,并通过持续的跨文化观察,寻求文化中断的解决之道。

第十三章 族性与社会分层 第一节 族群与族性 第二节 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第三节 社会分层

章节要点:

族群成员认同和分享他们与其他族群相区分的祖先、历史和文化传统。其成员在族籍诉求上带有主观文化认定和场景的变动性。族性是关于族群认同的感受、族群象征和族群关系等观念的复合体。这是基于文化特征的一种分类图式。对文化方面的族群认同不会消失,族群认同感通常通过选择性的符号来表达。每一个族群都有族界标志,包括语言、宗教、体质特征以及其他文化特质。人类学界主要流行两种族群认同理论:原生论与场景论。当今世界的许多冲突是族群/民族之间的冲突,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平等与和谐需要通过政治调适来实现。

社会分层虽然有时与族群的区分有关,却是区分人群的另一种方式。每个社会中分层的程度和种类皆有所不同,但社会等级是不同社会组织中的一项重要特征。社会分层的三个主要层面是权力、财富和声望。据此,人类学家已经辨认了三种社会体系类型。

分层最不明显的是平权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平等接近基本资源、权力、声望。平权体系主要见于游猎和食物采集社会。在等级社会中,人们被区分为不同的等级而在声望上有所不同。在分层社会中,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是制度化的。最为彻底的分层社会是那些基于阶级或世袭等级的社会,其成员不平等地接近财富、权力和声望。阶级社会与获致地位相联系;世袭社会则与先赋地位相关联。关于社会分层,功能主义理论强调分层体系的整合性质;而冲突理论则聚焦冲突与变迁。

第十四章 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政治组织 第二节 社会控制

章节要点:

政治组织和社会控制是权力分配与嵌入社会的方式,通过政治组织,维持社会秩序、管理公共事务以及解决冲突。政治组织主要研究诸如政治角色的分配、政治整合的层次、权力和权威的集中、社会控制的机制以及解决冲突的手段一类的话题。

为了恰当地理解社会的政治组织,需要根据生态、社会以及意识形态脉络进行考察。政治人类学根据复杂程度(政治整合)、领袖性质(政治角色的转化)以及集权,通常区分为四种基本不同形态的政治组织(体系),依次是未集权的队群、部落与集权的酋帮、国家。

在缺乏政府的正式机制的情况下,许多队群和部落社会通过一些非正式机制维持社会控制。除了利用社会控制的非正式手段之外,社会还通过正式的机制维持社会秩序和解决冲突。战争则是群体或社会之外的一种主要的社会控制机制,其主要原因是自身社会问题、外部威胁、政治目的以及道德地位。

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的人类学研究有不同的特点。从早期的进化和功能的权力研究,权力的规则、实践与形式研究,到文化与象征在建构政治关系的认知与意义上都有建树。值得提及的是政治研究的过程范式。这一范式将冲突置于政治分析的中心,放弃将诸如政府和世系群这样的政治结构作为政治分析的聚焦点,成为人类学视角的政治研究的区分点。而中国的权力与政治的研究也已经从单纯的村落研究达到国家与地方关系的关联的和多视角的观察与诠释。

第十五章 宗教与仪式 第一节 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 第二节 仪式与巫术 第三节 社会中的宗教

章节要点:

宗教是信奉超自然存在的任何一整套态度、信念和习俗。人类学的宗教研究不仅关注制度化的宗教,也关注那些相对不甚系统的民间信仰。其中包括它们的社会功能、目的、事件、进程、场所、实践者、组织者的内容与性质;也包括宗教神明、经典、祷词、读本及伦理与道德表述。宗教信仰在过去和现在的社会位置以及众多难解之谜,促成了相关学科不断探索,获得了积累性建树。

宗教对主神、祖灵和非人精灵等超自然存在的信仰,实际上是人类生存的适应性策略表现。在宗教活动中,我们注意到专业宗教师——祭司和借助巫术力量使人神沟通的民间宗教师——萨满存在的社会文化意义所在。

仪式是人类学研究宗教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原因在于仪式过程所集中展示的内容容易把神、人、社会、祈望和利益等的关系网络呈现出来。生命仪式是与个人的生命周期相应的过渡与转变性仪式,而强化仪式是在群体生活的关键时刻用以团结和认同社会成员的仪式。

宗教仪式总是充满象征的意蕴,但象征的意义却是文化的建构。在这里,象征把身体性的、道德性的、政治经济性的力量作为现实化的手段,象征又是不受社会规范约束的人性的情感与冲动。然而,需要从不同层次理解宗教是一套行动的象征制度,仪式象征性地提供人生与世界的理解,以及获得精神、灵魂和情感的交融而摆脱世俗。

宗教一方面包含着有关环境的知识与暗示,成为当代道德意识与社会关怀发展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宗教和科学之间存在着冲突和紧张关系。如何看待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对立、分离和相互关系,是人类学的重要关注之一,其中包括不同文化对科学与宗教的不同理解。在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上,宗教通过一系列的对道德和伦理信仰之内化,以及忏悔和奖惩,创立并维持社会控制;人类还记录了宗教运动与社会重整的重要关系,认为宗教运动是造成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十六章 文化展示 第一节 人类学与口述 第二节 文化撰写 第三节 影视人类学 第四节 艺术解读

章节要点:

民族志的资料主要来自田野工作中所获得的口述资料,目的是对文化或社会现象做出解释;人类学的口述传统(民间文学)研究倾向于把文学放在它们发生作用的社会场景中研究,探讨它们与现实的互动。人类学在民间文学研究方面存在几种主要理论。历史-地理方法认为,不同文化中有着相似内容的神话传说代表着相似的文化现实,因此,研究者的任务就是通过对照不同的版本,重建这种现实。与忽视了意义问题的历史-地理方法不同,自然比喻方法以探讨民间文学中过去的意义为主题。在人类学对口述传统和口头艺术的研究中,结构主义方法要去发现神话传说背后隐含的结构和意义。博厄斯、马林诺斯基等人则强调口头文学在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和思想中的重要性。

人类学家从事田野调查,之后要写出一部作品,描述那里的文化,这就是人类学的文化撰写。人类学中存在着三种文化撰写的模式。现实主义民族志是强调作品的真实可信。这种模式的文化撰写与马林诺斯基的功能主义和“文化的科学”是紧密相连的。与之不同的是,解释人类学民族志是对社会活动进行具有丰富意义的、全貌的描述。在“深描”的过程中,文化撰写的技巧从堆砌事实转换为象征意义的细腻的解释和交流。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人类学对以往的文化撰写模式进行了反思,出现了“多声道”的后现代主义民族志。他们认为,民族志是文化的创作,所有的真实都是被建构的,从而强调文化撰写要提倡对话和多声道文本。因此,人类学的百年理论变迁过程总是展现出不断反思和质疑的学术发展意义,这也是每一个人类学撰稿人坚持理论创新与学术伦理原则的出发点。

文本与影像作品的区别在于,文本通过概念等抽象性描述和概括来陈述,而影像则是直接形象的表现。人类学影视作品和文本民族志一样,它们都是对某种真实状态的陈述。影像不必模仿文字,文本书写也不可以直接套用到影视表达上。这也决定了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影视人类学是以影像和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跨文化比较的学问。随着影视技术发展和人类学理论转变,民族志电影先后出现了解说电影、观察电影、真实电影等传统。民族志电影的拍摄原则也跟随着人类学理论进程而发展。当前,民族志影片的美学意义与应用性成为新近发展的重要取向。

人类学研究艺术的概况,显示了它的独特视角和方法:它从更宽容、多元、存异的角度,“激活”艺术品,还原至其产生场景,强调其多重维度:艺术理念、艺术家、艺术品、艺术的再生产和消费等等。人类学将艺术视为文化的提喻性表现,所以艺术在其生产和消费中成为想象他人/自我或被他人想象的媒介。正因为如此,艺术成为族群认同、身份诉求的表述途径,艺术品的产生和消费体现了不同群体、阶层、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冲突,艺术品的收藏更展示了艺术品、生产者、消费者及其所在的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十七章 人类学的应用 第一节 人类学的应用历程 第二节 人类学应用实例

章节要点:

虽然主流人类学的主要旨趣在于理论诠释,但人类学家一直都没有停止探索如何将人类学知识应用于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应用人类学就是所有借助人类学的理论、观点、方法与研究成果来探讨、评价并解决社会文化问题的工作。应用人类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应用人类学只是把人类学的概念、知识与研究方法直接应用于行政管理及个中国发展项目,以解决社会、经济、文化与技术问题的活动;广义的应用人类学则指人类学者在任何非学术机构,如政府机构、国际发展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发展机构等从事的工作。综观应用人类学的历史,早期的殖民地管理,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农业、卫生、教育、环境等问题,是人类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当今,应用人类学主要研究现代化与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社会和文化问题。

4.社会学概论的章节重点 篇四

二:法律的特点与作用

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

三: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

第三节 管理的行政方法

一:行政方法的内容和实质

内容: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实质:通过 行政组织的职务和职位来进行管理,特别强调职责、职权、职位而并非个人的能力或特权 二:行政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1:权威性----行政方法所依托的基础是管理机关和管理者的权威。

2:强制性----行政权力机构和管理者所发出的命令、指示等对管理对象具有程度不同的强制性,行政方法就是通过这种强制性来达到指挥与控制的目的3:垂直性----行政方法是通过行政层次来实施的,基本上属于“条条”的纵向垂直管理

4:具体性

5:无偿性

行政方法的作用:

1:有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同意意志。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 3: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4:行政方法便于处理特殊问题

三: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

1: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

2: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为领导者水平所制约

3:信息在运用行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4:行政方法由于借助了职位的权力,所以对下属有较强的约束力,这种特点使得上级在使用行政方法时忽视了下属的正确意见和合理的要求,不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四节管理的经济方法

一: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经济方法: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不同的经济手段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一)价格

价格是计量和评价劳动的社会标准,价格体系合理是社会经济活动能良性循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二)税收

税收是国家取得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经济重要手段之一

(三)信贷

信贷是最为灵活、有效的经济杠杆,是银行存款、贷款等信用活动的总称,具体的手段主要有:多贷、少贷、差别利率和贷款期限等

(四)利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是反映经济组织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利润把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职工的经济利益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结

三:计划的性质

(一)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计划工作”是对“决策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进一步的展开和细化

(二)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

(三)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四)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

一: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的发展方向和方针,绘制了组织长期发展的蓝图

短期计划:具体的规定了组织各个部门在目前的各个较短的时期阶段,特别是最近的时段中 二: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从职能空间分类,可将计划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三: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

战略性计划:指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较长时间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

战术性计划: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目标

四: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不存在模棱两可

指导性计划:规定一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大的自由处置权

五:程序性计划、非程序性计划

西蒙把组织活动划分为:

1: 例行活动:一些重复出现的工作,如订货,材料入库等,解决这类问题的计划叫程序性计划

2: 非例行活动:不重复出现或新出现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决策方法和程序,解决这类问题的决策叫“非程序性决策”,相应的计划叫“非程序性计划”

上述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的类型,一个计划包括组织将来行动的目标和方式

哈罗德·孔茨从抽象到具体把计划划分为一个层次体系

抽象——具体

(一)目的或使命

指明一定的组织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它决定组织的性质,决定此组织区别于彼组织的标志,如:大学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

(二)目标

进一步为组织一定时期的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如:某大学最近3年培养了多少学生,发表了多少论文

(三)战略

通过一系列的主要目标和政策去决定和传达指望成为什么样的组织的情景

(四)政策

政策是指导或沟通决策思想的全面的陈述书或理解书

(五)程序

是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要方法的计划

213:可事先评价达到的目标的可能性

4:便于组织与控制

5:易于操作,适用于各行各业和各种任务

第四节 企业资源计划

一、物料资源计划及制造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1990年代初提出,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1)1960年代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MRP)

MRP的基本任务:

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 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

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的时间。

MRP的基本内容: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2)1970年代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 MRP

闭环MRP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纳入MRP,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3)1980年代制作资源计划(MRP11)

1980年代,人们把销售、采购、生产、财务、工程技术、信息等各个系统进行集成。并称该系统为制造资源计划。

MRP11最大的成就在于把企业经营的主要信息进行集成1、在物料需求的基础上向物料管理延伸,实施对物料的采购管理,包括采购计划,进货计划等

2、由于系统已经记录了大量的制造信息,包括物料消耗等,在此基础上扩展到产品陈本核算,成本分

析,MRP11在企业实践中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二、企业资源计划概念及其管理思想

(1)1990年代企业资源计划(ERP)

我们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理解ERP1、ERP是一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在是在MRP11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

思想。

2、ERP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关系数据库结构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以管理企业整体资源的管

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3、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1))ERP与企业资源

在企业发展中,人员、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信息、自然资源以及财务资源等相互作用构成了企业的资源系统。ERP系统的管理对象就是上述的各种资源及生产要素。通过ERP的使用,使企业的生产过程能及时、高质地完成客户的订单,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作用。

2))ERP与MRP、MRP111、在资源管理范围的差别:MRP11主要侧重对企业内部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ERP系统在MRP11的基础上扩展了范围。

上一篇:转业军人学历教育网上学习方法下一篇:运动员加油稿拼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