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比赛实施方案(精选11篇)
1.诗歌朗诵比赛实施方案 篇一
勐混镇中心小学小学“庆五一迎五四”诗歌朗诵比赛
活动方案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展示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学校为迎五一五四开展“庆五一迎五四”诗歌朗诵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组织机构:
1、组长:陈萍兰
2、副组长:刘文忠 爬 大 黄永德
3、组员:岩温来 周志琼 玉香叫 岩坎扁 罗琼英 陶新华 龙有才 黄桑飘 艾婕 刀兰艳 聂美玲
4、评委:刘文忠 岩温来 周志琼 玉香叫 罗琼英 黄桑飘 聂美玲(统分员)
5、主持人:两名学生(指导教师:岩坎扁 罗琼英)
6、场地布置:岩温来 岩坎扁 罗琼英 陶新华 龙有才
7、摄影:岩坎扁
8、音响:陶新华
9、后勤工作:罗琼英 徐国英
10、安全保障:岩 叫 陈永华
二、参赛对象:各班全体学生。
三、参赛形式及要求:
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个人或小组参加。
2、每个班准备1--2个参赛节目。每个参赛节目人数不超10人。13、要求诗歌内容积极向上,思想健康。比赛者表情自然、大方,着装要统一、整洁、美观。
4、比赛的时间:诗歌朗诵不得低于2分钟!
5、比赛形式可采取小组朗诵、个人朗诵等不同的表演形式。
6、各班可根据诗歌内容自行设计动作和准备道具、配乐等。
7、各班于5月1日前将节目单报少先队辅导员岩坎扁老师处后进行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并由岩坎扁老师负责主持人的挑选工作。罗琼英老师负责指导编写主持词。
四、比赛时间:2012年5月4日 早上8:00
五、评比方式:
1、评奖办法:按低(1-2年级)、中(3-4年级)、高(5-6年级)分年级组进行比赛,每年级组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若干名。
2、评奖要求:评委当场打分,当场宣布评比结果。(评比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以剩下总分的平均分为该班级的最后得分。)
六、评分标准(采用十分制,末尾可保留两位小数):
1、出入场井然有序、队形整齐、美观;(1分)
2、服装整洁、统一;(1分)
3、参赛员台风良好,表情丰富;(1分)
4、能正确把握诗歌节奏;咬字准确、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整齐、统一;朗诵完整流畅,无中途停顿现象;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朗诵过程脱稿;朗诵富有创意。(7分)
七、比赛顺序:各年级抽签决定。
八、活动要求:
1、本次比赛力求公平、公正,将采取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取余下成绩的总积分为最后成绩。
2、评委打分要客观公正,各班要尊重评委的评比结果。
3、班主任及副班主任组织学生到指定位置坐好,以保证比赛按时进行,注意维持会场秩序及各项安全工作。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2012勐混镇中心小学年4月26日
2.诗歌的朗诵技巧 篇二
【关键词】诗歌 朗诵 技巧
一、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础
朗诵者应以真挚的情感来深刻感受诗人的感情,再呈现出适当声情技巧。可由以下三个步骤来达到:
解诗:所谓「解诗」,就是正确分析和深入理解诗的思想感情,探索诗人的创作动机及诗篇的构思。可由以下步骤来达到:
1、熟读诗——掌握作者:把握作者对诗篇的创作理念及构思,是最好且最直接的方式。——
2、深刻解诗:「解诗」并不是照着字面上的意义分析一下就够了,除了掌握作者外,而是要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基础,努力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动机。进而分析每段,每句,甚至每个字的内在意义。不仅这样,而且要把诗内所含的思想情感,逐渐变成自己思想情感的冲动,直到情不自禁不能不说的时候,再开始朗诵。
3、掌握基调:「基调」就是朗诵时整首诗的「主题意识」、「主题呈现」的整体方式。诗的基调可能是忧伤的、愉快的、励志的、哀恸的等等,
4、入诗
首先入诗的应是朗诵者。朗诵者因着深刻理解诗句而深受诗意感动,而后藉由丰富且适切的声情表达方式,感动了自己,最后感动了听者,双双进入诗境之中。
为了不使朗诵者误解诗人、诗意,因此,朗诵者在朗诵前有三项功课:一为字音正确,二为根据诗作的主旨,揣摹作者所要表达此字词的状态。譬如「冷」, 是「寒风刺骨」的冷?还是「冰天雪地」的冷?抑或是「春寒料峭」的冷?至于第三层次的抽象体会,朗诵者则需要更多练习,试着把握其中的精微之处。譬如「身冷但心不冷」的雪中送炭的「感激之情」,或是「身不冷心却冷」的世态炎凉的「绝望之情」,思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该如何用声音来呈现。透过这三项功课,用心的朗诵者便可以适切地用声音来传达他所体会到的深层情感的部分。
深刻地体会诗作中的字词意义、状态、境界后,这时朗诵者必须将自己的情感触角导向作者或是作品,从感情的角度再来深刻地理解作者、理解作品,这时需要靠朗诵者平日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累积。因此,若能在选择朗诵的题材时,配合朗诵者本身的年纪、历程等等的生命经验来挑选诗篇,相信必能有真挚的情感作后盾。反之,若相距过大,朗诵者在诠释上可能会十分吃力且容易矫情。
「完美的朗诵」是对朗诵者不间断的考验,要把握「诗情」、「声情」的轻重。重要的是,朗诵者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础,而听众是不是已经接收到朗诵者所传递出去的「诗情」。至于「声情」的技巧应该在不着痕迹之中,称职地扮演推手的角色。
二、以丰富的声情为方法
声音是很有「表情」的,不过一般人并没有特别注意它。仔细想想,我们经常能藉由别人的说话声调与语气中,探知他人的喜、怒、哀、乐。这也就是所谓的「声音的表情」。
用来表达诗情的一种方式。
1、字正:
2、腔圆:就是要求吟诵时声音饱满、圆润、优美和腔调婉转、圆活、动听。「腔圆」是对声音的再要求。若朗诵者只做到了「字正」而无「腔圆」,就算所发出的字音十分正确,但是听起来却缺乏了感情、不动听,就像是机器人说话般平述的口吻。因此,「腔圆」就是朗诵的第二重要的基本要求。
三、以适当的仪态为辅佐
任何需要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形式,如戏剧、舞蹈、相声等等,表演者整体的体态所传达出来的肢体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戏剧的舞台上,表情和动作是「主」;而在诗的朗诵舞台上,表情和动作是「宾」。表情和动作是不能喧宾夺主,损害了诗的「朗诵」,于是这期间的尺度就须是恰当的掌握。
在整体的仪态中,以眼神最为重要。眼神生动,是所有肢体动作的最基础的要求。若眼神恍惚、不专注,就算表情再逼真、仪态再自然,也让观众觉得缺乏真实感。但是,就团体朗诵而言,要所有人的眼神生动且专注,训练起来将十分不容易。
但是,经过严格训练后,眼神生动便可以有以下三种传达的效果:
(一)专注度
由朗诵者的眼神,我们可以立即地看出朗诵者的专注度如何?再藉由专注度所呈现出来的深浅,可以看到朗诵者的态度,是否恭敬地、全心全意地诠释诗意?若朗诵者自身十分专注地进入诗境当中,这也才能带领着观众进入诗境中。若朗诵者自身眼神恍惚、四处飘荡,又如何能说服观众呢?在方法上,可以藉由处理眼神视线停止处及眼神流转的方式来传达专注度。
(二)形象传达
在朗诵中,形象的传达当然绝大部分是由声音的感情表现来呈现。不过,眼神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譬如:当朗诵者正慷慨激昂时,眼神的传达却是柔弱无力的;当朗诵者正哀凄悲痛时,眼神却是炯炯有神的。这时,不论朗诵者的声音呈现如何丰富恰当,眼神一不对味,整体的感觉就走味了。对观众而言,更感觉到声情与诗情的格格不入。所以,朗诵时,眼神要配合诗意呈现,传达出诗中不可言喻的鲜明形象。
(三)增加意象
对朗诵而言,舞台上的道具布景呈现并不是重点。而在舞台上,也不太可能将所有的道具布景一一备齐。这时,便可善用眼神的暗示来让观众想象。藉由想象,不但可以使舞台的空间无限加大,更可容易地使观众进入他自己所想象的诗中世界。譬如:朗诵到「高山」时,朗诵者的眼神自然就会往上看。如果是很高、很高的山,还要将眼神的视线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延伸,以展现「很高」的意象。在方法上,朗诵者可善用眼球转动的方式或眼神停止处的方式来达到增加意象的效果。
3.“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篇三
一、活动目的:
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陶冶同学们高尚的道德情操,锻炼同学们的口才能力,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交流,特举行“祖国好•家乡美“诗歌朗诵比赛活动。
二、活动时间:2013年5月17日
三、活动地点:甘堡小学学校操场
四、参赛人员:面向甘堡小学全体同学
(要求:每班最少要有一支参赛队伍,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参赛,团队赛成员不得多于三人。
五、参赛形式:诗歌、散文
六、主题:祖国好•家乡美(说明:让我们在六一这个节日里,爱祖国,爱家乡,抒发对祖国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七、参赛作品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名家名篇也可以,原创酌情加分。
八、比赛要求:要求使用汉语或英语朗诵,作品形式自由创新,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朗诵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反映诗歌的内涵。
九、奖项设置及安排:
分年级组进行评比:
1、一,二年级
2、三,四年级
3、五,六年级
一等奖1名:奖状每人一张
笔记本每人一本
二等奖1名:奖状每人一张
笔记本每人一本 三等奖1名:奖状每人一张
笔记本每人一本(6月1日颁奖)
十、前期准备:
1.做好比赛前期宣传工作,通知下发到每个班,最大程度让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比赛,积极参与进来。
2.各班在5月10日前统计参赛名单及参赛作品,并在5月15日前上交所需配乐,配乐以mp3格式上交。
十一、比赛程序:
1.5月14日下午组织参赛学生抽签,确定抽签顺序。2.比赛活动前1小时工作人员进入比赛场地,明确比赛进程和责任划分、注意事项。
3.评委及嘉宾入场
4.校长致辞
5.比赛环节:
A.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 比赛开始
B.第一组(人)结束表演节目 统计分数 主持人宣布选手比赛成绩
C.第二组(人)结束表演节目 统计分数 主持人宣布选手比赛成绩
6.比赛内容
A、选手须在诗歌朗诵前30秒完成自我介绍
B、朗诵时间2到4分钟,计时员计时,超时举手示意 7.统计结果,主持人宣布结果;
十二、评分规则:
1.满分为10分;
a)
作品内容健康向上,中心明确,紧扣活动主题;(3分)b)
自我介绍(1分)
c)
朗诵富有感染力,辅助性动作表达合理并增强了表达效果;5分)
d)
服饰大方得体,仪态自然庄重;(1分)
2.每位参赛选手朗诵结束后,评委即亮分,工作人员进行分数统计;
3.选手最后得分:评委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选手的最终得分将在下一个选手比赛结束后公布;
4.诗歌朗诵比赛策划方案 篇四
活动举办小学生诗歌朗诵比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普通话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
活动主题:朗诵诗歌,书香校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借优秀诗歌朗读的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对诗词浓厚的兴趣。
活动时间:20XX年4月30日早上8:00—11:00。
参赛对象:学前班,1—6年级。
活动要求:
1、本次活动要求各班必须有一个集体朗诵和两个小组或个人朗诵,分低年级组(学前班,1—2年级)和高年级组(3—6年级)。学生参赛的诗词是学生认识的或感兴趣的,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少年儿童朗诵。从诗词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综合评分。
2、参赛采取抽签为序。
3、参赛选手学前班,1—3年级可以看稿朗诵,4—6必须脱稿朗诵。
4、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
5、选手朗诵时间为3—5分钟。
6、各班可在朗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播放背景音乐,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
7、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活动评奖:
1、本次活动集体朗诵设三个奖次:一等奖1名,奖150;二等奖2名,奖120元;三等奖3名,奖100元;优秀奖1名。
2、小组或个人朗诵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发放相应的奖品。
活动步骤及过程:
1、主持人宣布诗歌朗诵会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
2、校长宣读评分规则;
3、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并要谈谈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
4、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
5、选出对诗歌有一定欣赏能力、有一定文学基础的同学担任评委,并宣布优秀诗歌评选的标准;(也可请相关老师担任评委)。
6、在班级中举行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评委选出优秀诗歌朗诵者名单;
7、请老师或学生给获奖的同学颁奖;
8、将学生选出的部分优秀诗歌贴于班级布告供其他学生欣赏;
5.庆元旦诗歌朗诵比赛方案 篇五
为迎接新年,经学校研究决定,举行“庆元旦诗文朗诵文化艺术”活动,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升学生诗文朗诵水平及语文素养,展示童年活力,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在元旦到来之际开展以“书声琅琅庆元旦”为主题的诗文朗诵比赛活动,为使活动有序高质地进行,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内容和形式参考
1、内容以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家乡、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诗歌或散文。
2、形式可多样,可以是独诵、双人朗诵或小组朗诵、集体朗诵,可适当配音乐和表演,形式尽量多样化,但要突出朗诵,朗诵可脱稿也可看稿,倡导脱稿。
二、活动的有关事项如下:
1、参加对象:全体学生。
2、程序:12月11日始选体裁、内容和形式,选定朗诵人员并组织排练;12月24日把参赛节目表按年级报大队部,大队部将在12月28日抽签,确定比赛出场顺序。12月31日下午正式比赛。比赛结束后,将朗诵的作品交至大队部。
3、比赛时间:2012年12月31日下午1:00—3:30
4、比赛地点:西操场
5、会场布置:陈勇 赵小龙 崔启发 芮德锦
6、会场秩序: 各班班主任
7、主持:周 全、孙宇玥、朱雨木、姚紫欣
8、音效:赵小龙、芮德锦
9、采相:邓小燕
10、评委:二-四年级组:邓小燕、王道木、崔启发、黄晨光、陶圣玉、陈 勇
五六年级组: 齐先忠、芮德锦、王晓霞、王道木、黄晨光、陶圣玉
11、统分:各评委
12、颁奖:邓小燕、余继林
13、评分办法:本次演讲比赛中采用100分制进行评判,具体参见评分表,每个节目表演完毕后,各位评委当场进行比赛评分,统分时采用平均分。
14、奖项设置:每组取前五名。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按时参加开会、抽签、比赛。
2、选手参赛必须使用普通话,倡导脱稿朗诵并有感情色彩及丰富的肢体语言。
3、每位选手比赛时间不限。
4、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中途不变更顺序。
5、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在比赛过程中,若有疑义,由评委会裁定。
6、全体学生要遵守会场纪律,做文明观众,对每一位选手的比赛都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没有班主任准许不得提前退场或中途走动。
芜湖市汤沟秀石小学
6.两河小学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篇六
一、活动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盐亭县教育体育局关于“中国梦统领跨越发展,建设生态经济强县”主题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读书氛围。两河小学决定于2013年5月24日上午8:20举行学生诗歌朗诵比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热情。表达学生的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在参与比赛中,“放飞梦想,青春励志”,充分享受读书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同时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诗词文化。
二、活动主题:我的中国梦
三、参赛对象及内容
对象:一至六年级各班
内容:唐诗、宋词、现代诗、儿歌。
四、比赛时间:2013年5月16日上午8:20
五、比赛地点:学校操场
六、评委:
组长:顾德君
组员:各班语文教师
七、比赛规则:
1、朗诵内容唐诗、宋词、现代诗,一、二年级可以朗诵儿歌。(朗诵时间不超过3分钟)
2、所有朗读均不配乐。
3、比赛分三组:低年组(1-2年级)、中年组(3-4年级)、高年组(5-6年级)。
4、比赛形式不限。(单人、多人、全班都可以)
5、评委打分时按评分表逐项记分后再合计总分。(见“朗诵比赛评分表”)
6、比赛顺序为一年级(1、2、3班),二年级(1、2班),三年级(1、2班),四年级(1、2、3班),五年级(1、2班),六年级(1、2、3班)。
八、具体要求:
1.穿着整洁;态度认真、有礼貌,充满自信; 举止稳重大方。2.朗诵正确、流利、有感情,停顿适当。
3.使用普通话,语速适中,轻重缓急合理,能朗诵出作品的韵味。
4.比赛时,各班语文老师组织好该班的学生,注意学生安全。
两河小学语文组2013年5月15日
7.诗歌朗诵比赛实施方案 篇七
一、活动主题:
凝聚青春力量,展示青春风采
二、活动目的:庆祝“五四青年节”,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升学生诗歌朗诵水平及语文素养,展示青春活力,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三、参赛对象:
初
一、初二年级学生
四、时间地点:
时间:暂定2013年5月3日,每组时间为4~5分钟
地点:待定
五、比赛规则:
1.每班报名1~2组,每组人数三人以上(含三人)2.文体形式:诗歌或适于朗诵的抒情散文。诗歌要求切合主题、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可以是个人或集体原创作品,也可以是优秀经典诗歌。
六、评分标准:
1、作品形式自由活泼、符合要求、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20分)。语言流畅自然,主题深刻富有感召力(10分)
2、语言表达:发音标准,语调准确(10分);节凑优美,富有感情(10分)。
3、技巧表达:动作恰当(10分);感情处理得当,感召力强,富有创意(10分)。
4、形象风度:上下场致意、答谢(5分);服装得体,自然大方(5分)。
5、综合印象:由评委根据选手的临场表现作出综合素质的评价(20分)。
8.诗歌朗诵比赛实施方案 篇八
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弘扬传统文化,营造富有激情、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为展现当代小学生风采,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为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们阅读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更为了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学校特举办爱国诗歌朗诵、歌唱比赛。
二、活动主题
彰显爱国情怀
三、比赛要求
1、以班级为单位,从各班级推选出2个节目参赛。
2、朗诵篇目:诗歌或散文诗,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可原创。
3、歌唱曲目:内容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优秀少儿歌、爱国歌曲一首。
4、着装要求整齐得体、大方。
5、参赛选手发音清晰,声音富有表现力,达到一定朗诵效果,朗诵时要求配乐朗诵。
6、演唱形式多样化,可采用齐唱、合唱、领唱、朗诵加演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歌曲内容要求健康活泼、积极向上,体现当代小学生的生活和特色,以及各类名曲和民歌。
7、每位选手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
四、参赛对象
全体学生
五、比赛时间
2014年12月31日
下午2:00-3:30
六、比赛地点
学校大操场
七、参赛形式
由各班班主任在班上发动并推选出参赛选手,由大队部向各参赛班收集参赛人员的参赛作品以及伴奏。
八、比赛评委(非班主任)
主持人:黄家福
吴悠(暂定)
九、评分方法
满分为 10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求平均分。由各位评委当场对各参赛队打分。附1:朗诵比赛活动评分细则
分朗诵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综合印象四部分对演讲选手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委打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汇总后取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若出现同分,则精确到
后三位,依此类推。a、朗诵内容:40分。要求演讲内容紧扣主题,主题鲜明、深刻,格调积极向上,语言自然流畅,富有真情实感。b、语言表达:30分。要求脱稿演讲和歌唱,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当,表达流畅,激情昂扬。讲究演讲技巧,动作恰当。c、形象风度:20分。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上下场致意,答谢。d、综合印象:10分。由评委根据演讲选手的临场表现作出综合演讲素质的评价。
附2:歌唱比赛活动评分细则
评分标准:采用100分制记分。
1、选曲:选曲得当,紧扣主题(20分)。
2、台风:队形整齐,着装统一、整洁;上下场井然有序,展示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20分)
3、演唱技巧:能准确地把握音准节奏,咬字准确、吐字清晰,演唱的歌曲必须完整流畅,声音整齐、音色统一,无中途重唱、停唱现象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40分)。
9.诗歌朗诵比赛实施方案 篇九
古城学校
一、活动目的:
1、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喜迎国庆,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继承发扬诗歌文化;
2、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美化校园语言环境
3.配合少先队弘扬民族精神活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4、配合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比赛地点:会议室
三、参赛对象:2——6年级学生,每班两名。
四、活动规则:
1、各参赛选手以班级为单位,各班主任具体负责。
2.朗诵要求:
(1)所选诗歌,思想内容应积极向上;
(2)运用普通话,声音洪亮;
(3)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
(4)表达感情准确、自然;
(5)时间根据所选内容在7分钟以内。
3.内容以歌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歌颂家乡的诗歌、散文及古今诗词均可;形式以朗诵为主,可配表演,尽量多样化。
4、所需音乐自备,诗歌内容于9月20日前交到辅导员处。
五、活动时间:
9月29日上午8:30-11:00
六、评委名单
各班语文教师
七、评分办法
总分为1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
八、奖项设置:
以班级为单位参评,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庆国庆62周年诗歌朗诵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郭雨(五年级)
二等奖:郭欣雨(四年级)郭双慧(六年级)
10.诗歌朗诵比赛实施方案 篇十
“祖国在我心中”主题诗歌朗诵比赛方案
一、活动指导思想和目的为弘扬传统文化,营造“经典诵读”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隆重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展现北三中青年风采,引导青年学生继承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增强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朗诵水平,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展现青春风采提供舞台,活跃校园的学习气氛,学校特定于2009年5月21日举行“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经典诗歌朗诵比赛。通过此次活动来陶冶道德情操,激发同学热爱中华灿烂文化的热情,激励广大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祖国的富强而不息奋斗!
二、活动主题
“祖国在我心中”
三、活动时间
复赛时间:6月10日下午3点10分,以班级为单位比赛。
地点:水泥场地;
参加人员:初
一、初三年级朗诵诗歌人员,评委老师、指导老师、各级领导。
四、具体活动要求:
1、诗歌朗诵主题必须围绕主题,必须围绕“祖国在我心中”以及爱党爱国等内容。每支参赛队伍时间不超过10分钟。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脱稿朗诵。
2、参赛人数不限,朗诵形式不限,每支参赛队伍可根据诗文内容特点及表达需要,自行设计组合形式,独颂和合颂相结合,可配乐、伴舞,PPT图文作背景,使朗诵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鼓励新颖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
3、在诗歌的形式上,长短不限,古今各一首;在内容上可以中华经典诗歌,也可以是以抗震救灾、北京奥运、改革开放为主题的诗歌。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中学生朗诵。
五、活动形式
1、由年级组长负责发动和组织本年级的各班准备参加比赛,以班级为单位参赛。参赛采取抽签为序。5月14日下午4:30各班班长或团支部书记到团委抽签,报参赛题目及指导教师姓名。
2、每班自选朗诵材料两个(其中一首为古典诗词歌赋等,另一首为现代诗词)。各班可以在班级内先进行选拔,各班语文老师、班主任对各班推荐的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做好辅导,并上报指导教师姓名(1至2名),然后参加学校比赛。专设有辅导奖。
3、现场评分。
4、本次活动由校团委会承办,学生主持。
六、评委名单
评委组长:秦美兰
评委:庄砚华 宣文玉 孙晓华 董春堂 刘晓宇 张德利 冯明炎 任凤英 王红军 陈志英
记分:于洋张敬美
七、参加人员1、3年级全体学生,八、参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附:诗歌朗诵比赛评分标准.doc
九、活动流程:
1、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2、校团委书记致辞
3、主持人介绍评委与到会领导。
4、宣读比赛评分标准、正式比赛。
5、评委组长点评
6、请校领导讲话。
7、公布比赛成绩。
11.建团90周年诗歌朗诵比赛方案 篇十一
一、活动主题;肩负时代厚望,贡献青春智慧。
二、活动时间;2012年5月18日
三、参见对象;机械装备系各班同学。
四、活动形式;
我心中的共青团——迎接建团90周年诗歌朗诵比赛,我系团总支以建团90周年诗歌朗诵的形式,生动、简介而时尚使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团史,了解团史重大事件,和重要任务,发动我系各班团支部从不同角度对共青团史进行朗诵,同学们自己准备PPT及背景音乐,进行自己的朗诵,由学生会委员对其进行点评。
通过各班专业特色鲜明的主题班会进行深入宣传,不断加强其宣传力度,让建团90周年纪念日真正进入每个同学心中。
【诗歌朗诵比赛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迎春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10-05
庆元旦诗歌朗诵比赛方案11-10
2024学年国庆诗歌朗诵比赛方案10-02
诗歌朗诵比赛致辞11-12
小学诗歌朗诵比赛策划10-01
红色诗歌朗诵比赛串词10-28
“师恩难忘”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总结08-19
2023年建党节诗歌朗诵比赛01-25
教师节诗歌朗诵比赛稿03-24
学生英语诗歌朗诵比赛评分表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