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程总结

2024-07-28

管理会计课程总结(共14篇)(共14篇)

1.管理会计课程总结 篇一

《基础会计学》课程总结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入门课,是管理类各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非管理类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公共选修课。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重要作用,是一门影响力大、受益面广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是系统地研究各行各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学科。根据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基础会计学》一般安排48—64课时。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掌握会计和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掌握进行初级会计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会计的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取得了一批教学成果:

1.在教学内容方面,构建了一套以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主线的《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

2.在教材内容方面,采用了适合于会计专业教学的教材;

3.在教学方法方面,近几年,课程组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为基本目标,实行“讲

一、练

二、读三”,结合传统教学方法普遍开展启发式教学、会计实务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进行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①会计实务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课程组教师积累了一批适合学生专业特点的会计实务模拟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将过去以业务单元为主线的专业知识融会于一个案例中,提高了学生融会贯通能力,拓宽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会计学基础课程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应用会计信息的能力。②主动式讨论教学。通过讨论课,为学生搭建一个关注、参与专业热点的平台,激发学生参与探讨问题的热情和语言表达、观点表述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③教研活动中针对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多次讨论。对各章切入点的选择、重点与难点内容的阐释、案例的引用、课中及课后应讨论的问题、学生在课后应阅读的文献等进行了反复设计,以保证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④多媒体示范教学。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课程制作PPT课件,保证本课程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⑤模拟实验。通过手工和计

算机模拟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⑥实行课程负责人责任制。除统一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案及PPT课件外,安排了答疑、课外辅导时间,进行作业讲评。

5.在教学手段方面,经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本课程已制作了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全部教学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了大量的会计凭证、各种格式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会计实务模拟教学案例,使晦涩抽象的会计理论更直观易懂和结合实际;

6.在考试方面,建设了一套成熟的试卷库,实行教考分离,提高了考试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2.管理会计课程总结 篇二

目前, 社会需求的日益多样化, 要求生产运作管理的组织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观念也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从而出现了制造资源计划与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价值链管理、无库存生产方式等先进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技术, 目前, 生产运作管理已经成为管理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因此,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考虑到现代企业竞争对生产与运作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 本门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 将现代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 采取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式教学方法, 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研究型教学法

研究型教学方法, 包括如图所示的体系结构 (见图1) 。

其中, 研究型讲授是研究型教学的基础, 学生通过教师的研究型讲授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 这些知识都是前人积累的成果。SRT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 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学到第一手的经验和知识。前沿讲座则通过教师在课程中所从事的前沿研究, 向学生介绍课程领域内的研究热点, 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专题讲座则邀请企业界的人士深入课程内容的某些重要方面开设讲座, 引导学生体会基本理论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互动式的启发教学法

它是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针对要传授的一个知识点, 首先提出一个来自于实际生产的问题, 然后与学生交互地分析问题, 引导学生逐步地解决该问题。例如, 笔者在讲到生产线的U型布置时, 首先从现实车间生产线布置的现状出发, 和学生相互交流如何才能布置出最大柔性的生产线, 最终引导学生思考U型生产线布置的好处。该方法富有启迪性,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思考、分析中学习,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景式的现场教学法

生产运作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而一般学生又缺乏生产的背景知识。为了增强教学实践, 教师主要依托自己所参与的科研项目、教师个人的企业资源、学院的各种活动以及其他渠道, 积极促成和安排学生到企业现场观摩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 在现场观摩的过程中教师来讲解相关知识点和方法。

对于参观企业的选择最好是2家-3家, 其中有生产运作管理做得好的, 有做得差的, 也有做得一般的。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所比较, 知道什么样的企业才是最好的。例如, 笔者选择了位于广州南沙的丰田汽车厂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同学的参观对象。丰田作为世界领先的汽车制造厂, 导入了堪称最正宗的TPS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的生产方式, 拥有全球最先进、世界顶级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这次参观学生们主要了解丰田雅力士小车的生产、装配及测试流程, 亲眼看到了全自动机械手操作的生产流程, 学生们无不为广州丰田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精细的管理方式所震撼, 也更加深了对本课程如何与实践的结合的理解。

四、项目驱动教学法

依据基层生产运作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要求, 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被严格整合成了六个项目模块, 各项目模块所包含的能力要求、实现的方式以及项目最后的结果展示 (见表1) 。

以模块四生产系统设计中, 对于厂址的选择和布局做为举例。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所熟悉的便利店、书店、餐厅、工厂等四种不同类型的企业, 选定其中一个做为调查对象, 结合企业的地理位置、人流量、交通情况以及同类企业的竞争激烈程度等周边环境因素, 分析企业在此选址的利与弊, 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本项目的实施, 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设施选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并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的运用能力。项目结束后, 学生需要提交一份调研分析报告, 教师根据学生对报告的讲解以及现场回答问题的情况做出最后的评价。

五、案例讨论法

案例是对一个复杂情景的记录, 必须把这一复杂情景解剖分析再如实复原才使人们能够理解它。一个好的案例是一个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 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 它可以使得课堂讨论一直围绕着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管理课程。生产管理的教学不应该仅限于理论和方法上, 现代企业管理在生产方面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 教师应结合科研项目和实践经验, 编制和选择一些较多的富有实战性和启发性的案例, 加大从知识性教学为主向案例教学为主发展的力度, 要求学生在企业的实际案例的背景下, 学习和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方法和工具, 通过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企业运营决策问题的实战能力 (陈志祥, 2006年) 。

六、视频录像教学法

录像的方式比较简单, 现在很多教材都配有相应的录像教学光盘,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flash动画, 可以更直观更生动地了解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流程。例如, 在讲到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时, 笔者就引入了米其林轮胎是如何从橡胶材料转化为轮胎产品全过程的录像;在讲到质量管理专题时, 笔者就播放了美国著名酒店的全面质量管理录像。总体来讲, 视频录像教学法的使用关键就在于录像内容的选择, 这就需要依靠课程组教师平时的经验和录像资源的积累。

七、上机实验

本课程引入了ERP沙盘模拟实训软件进行生产运作管理决策的仿真和分析, 很受学生欢迎。ERP沙盘模拟是非常好的学习工具, 它作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是继传统教学及案例教学之后的一种教学创新。它可以强化学生的管理知识、训练管理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们置身于商业实战场景实地中去体验商业竞争的激烈性。更重要的是, 沙盘模拟教学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 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在整个沙盘模拟操作过程中能够极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锻炼学生们的全局观念以及规划能力。

以上七种方法就是本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的方法。《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组的教师, 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 不同的教学内容, 可以灵活应用上述教学方法。例如, 讲到“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时可以采用互动式的启发教学法, “流程分析、作业排序”等采用案例讨论教学法和视频录像法。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不仅使学生能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知识, 又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 培养他们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

摘要:作为近年来管理科学中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大量涌现与表现活跃的一个分支,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为了改善教学质量, 文章从该课程的实际出发,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 就如何提高学生对学习《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兴趣, 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讨。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组合使用项目驱动法、现场教学法以及生产与运作管理沙盘模拟教学软件等七种教学方法, 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新婷, 刘新艳.《生产运营管理》的三维方法论教学改革思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15) .

[2]、吴敏.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9 (9) .

[3]、李芳, 叶春明.《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工业工程, 2009 (4) .

[4]、冯根尧.《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1) .

[5]、熊璐, 杨凤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生产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今日南国 (理论创新版) , 2009 (1) .

3.高中生物新课程新课改教学总结 篇三

【关键词】新教材 改革 高中生物

随着我省,作为生物教师,我们经历了渭南市教育局2007年暑期的培训,以及接近一年的教学实践,现根据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反思,归纳以下几点教学体会供大家交流学习。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

经过对新教材的使用,我们深深地领会到要转变教育观念、教学理念,适应新课程、新教材的改革,并且将新课标、新理念贯穿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新教材知识构架的简单化,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更容易,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新教材注重知识的引导、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形成过程,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知识的趣味性和形成过程,自主构建知识,通过自身的体会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新教材更加适应提高普通公民的生物学素养,它利用图文并茂吸引学生产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新教材中有很多的探究实验、探究过程,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实验技能,很多内容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积累,创造性的学习教材中的内容。

二、对教材的处理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于教材中有不少实验材料和教学中涉及的有关文字、图文等资料都需要提前准备和搜集,因此教师必须提前备课,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将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资料准备好,才不至于临时慌乱、不知所措影响正常教学。建议教师的备课最好是提前备出一至两周的课时。需要学生课前准备的工作,最好提前一周布置,而且要做好落实工作,例如:课前检查,或指定课代表进行检查、记录等,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三、教學教法的体会

(一)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先学后讲”,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备课时我们应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不暗示,这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时间不足的问题。

(二)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诱导学生学

生物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前一个知识点往往是后一个知识点的基础,而后一个知识点又是前一个知识点的延伸和发展。任何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诱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依照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发展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己发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为迁移而教”,应该成为我们备课时处理教材的出发点。

(三)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学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他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以后再吸收。对于一些稍难一点的内容,可以适当创设机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主要记录三点:①总结成功的经验。每节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②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③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五)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加大课堂容量

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整个课堂贯穿为一个整体,从教学目标的展示、教学重难点的引导,到课堂小结和课堂小练,都可以全部容纳在多媒体课件中,这样既节省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的要求。而且多媒体课件中包含的动画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教学目标。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4.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总结 篇四

这学期学习了一门新的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感觉很新奇,认为这门学科似乎比较高级,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发现,信息系统知识可以和管理知识联系起来,这就让我们更有学习的动力了。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具有边缘性、交叉学科性质的课程,它需要综合运用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等多门学科的概念和方法。我就先谈谈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知识,以便自己真正地理解和掌握。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解和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的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还是一个社会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向着网络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等趋势发展。依托国际互联网的“大信息环境”,企业管理正由内部走向外部,正在对组织产生深刻的影响,引发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如今,成功的企业都离不开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说,信息的管理已经成为新世纪重要的管理内容。

在完成小组实训时,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我们学会了通过使用计算机绘制组织结构图;学着如何分析系统开发的背景、意义、目标以及可行性分析,借助计算机绘制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功能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等。

众所周知,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它是一个由人、计算机、通信设备等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可促使企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使企业处于一个信息灵敏、管理科学、决策准确的良性循环之中,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而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2)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各项事务中有着普遍的应用,促进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提升,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管理信息系统将管理工作统一化、规范化、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使现代化管理形成统一、高效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将大量复杂的信息处理交给计算机,使人和计算机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组织一个和谐、有效的系统,为现代化管理带来便捷。

(3)在现代化管理中,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帮手,它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和越来越复杂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有必要建立高效、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保障,这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4)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它不仅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作用:

1、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提升公司形象,建立现代化信息管理体制。

2、规范并优化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办事机构的业务流程,再造业务规范,对重点业务实行全面质量监控。

3、达到公司内部各部门、使用权限明了,杜绝互相推诿现象。

4、开发决策支持系统,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图形化、报表化的市场分析数据,能够对未来的公司业务发展、市场发展、客户需求作出预测。

5、信息化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全面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提高公司整体运作效率,大幅拓展业务,争取企业利润最大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经过系统的学习并结合实训的体会,我对管理信息系统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基础课程,因此它的概念多,理论性较强。课程的内容由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组成。所以老师在介绍中会有意穿插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与多学科交叉联系,来提高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基本概念、尚在研究的理论,会先从直观意义或具体实例直观解释着手,经常举案例来让我们易于理解。

5.会计学基础课程总结 篇五

姓名:李伟波 学号:0909141025

会计学基础的课程总结

——李伟波

不知不觉本学期已基本结束,《会计学基础》这门选修课也到了结束考察的阶段了。虽然这门课不是我们专业的课,但我觉得还是比较贴近生活,比较实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而且相对于工科类专业来说,会计的学习本事就是提高其专业技能的一种很好的很有效地途径。所以基础会计知识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上几点也是我最初选修会计的原因。

《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认为这对整个会计学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会计学对我的影响也才刚刚开始……。

没有接触会计学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同学和我一样只有感性的认识。死板,以前这个词我们总定义给会计,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已经同会计打过交道,或者已使用过会计凭证,或者阅读过会计报表。但问到我们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但通过对《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会计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自从学习了会计学后,知道活学活用才是实质。所谓活学活用,是指对课程内容不要理解过死,如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账户分类等。具体说如我们作一笔会计分录,并不是说就一成不变,而是要定期调整账户的记录,使各账户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而在调整时,要用权责发生制。当然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吃透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会计学要求我们在学习基础理论时,注重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具体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处理一般经济业务;掌握企业经济业务的基本会计处理方法,要求学生能正确编制企业共同业务的基本会计分录,学会必要的计算及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对于我们,目前来说主要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体系。由于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在学习上更应联系实际,方便与掌握应用。

在课程学习当中,最为关键的是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在做好笔记的同时能够及时思考相关问题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并快速理解老师所给出的例子。如过能对老师上课中已经提及,但又未充分说明的东西能刨根问底,就更好了。这里需要特别讲到的是老师所发的课本。虽然上课的时候不用,但在课下,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更能全面,深刻的理解老师上课所讲到的内容。另外由于课本提供了不少例子和练习,方便我们做基础训练。在学习内容上,我认为首先应弄清楚各个基本概念,不要在一知半解的时候就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或者练习。这样一是容易由于基本概念不清的产生问题而让进一步的学习进行缓慢,二是避免因基础问题产生不必要的困惑。对于基本概念良好的理解同时还能帮助我们区别会计学当中许多分类问题。在实际学习中,我发现同学们很多时候问的“为什么”都是由于对基本概念的不熟悉。其次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实际的练习。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准备的题目,我们需要靠自身的能力独自完成,同时尽量在练习的时候少看或者不看讲义。如此,我认为才能起到练习的基本作用,并发现自己在之前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错误,以便今后改正。课下,可以选择课本练习进行更多样化,更复杂的练习,已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遇到不懂的时候一定要问,而且要弄精确了。对于会计学这么一门精确的工具性学科,不精确往往就意味着错误。

在学习中我发现,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所以对于它的学习,要按教材章节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只有弄懂了每一种方法,才能掌握方法之间的联系,才能掌握整个方法体系。对于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账簿组织、账表结构以及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都要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不能嫌琐碎,不能烦躁,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例如,我们在确定费用是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时,一定要认清是厂部发生的,还是车间发生的。再如,只有当购入材料验收入库注明后,才能记入物资采购。而这样特别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许多内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同学在学了一些内容后,就有了放弃的想法,更有甚者还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会计本身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问,它不像其它的课程那样形像,有些同学学习起来觉得相对比较难,尤其是编制会计分录。有些同学到学习最后仍然搞不清楚有关业务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倾注自己的热情。热情,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不可或缺的一点。教师的热情,自然会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其次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应该让他们认识到会计学知识对他们将来的就业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用的。另外就是努力让学生觉得会计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体会会计的艺术美,发现会计学习中的乐趣。这方面我们的老师做的相对较好。在教学方法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老师重视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提高了我们的参与意识和学习能力。

另外,会计学告诉了我一些企业经营中的一些原则和处理方法,这和我过去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不一致,要适应市场,必须理解和遵守这些游戏规则。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并且他们最关心的是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物资财富,这也就让会计学产生有了充足的理由。同时我们也慢慢认识到会计学发展史的内涵决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历史,它展现了人类用聪明才智创造了最有价值的经济事物。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学就有多大。当我们接触了这门课程后,就会清楚的发现会计和国家是相辅相成的,退一步来说,企业自始至终也要依赖于会计。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并不会遗忘会计,相反会计将成为全球性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必将在会计学国际协调工作中,在治理整顿全球性经济秩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会被凸现出来。

6.工程项目管理沙盘课程总结 篇六

通过连续两天的团队工作,沙盘课程很快就结束了,大家都感觉在娱乐中有了很多收获,沙盘课程不仅是一个过程,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知识和感触。总而言之,大家都是获益匪浅的。

个人职责

本次沙盘项目是关于凯旋门的工程项目,老师将我们分为6个小组,每组5人。每一个组都是一个项目团队,都是有项目经理、财务经理、经营经理、生产经理,采购经理五人组成。我们团队是第二组,我们团队的名字是“宏达”,而我在团队中担任生产经理一职,我的职责是:受项目经理领导,是项目施工现场全面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和指挥者,对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负有直接的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实施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既定的方针目标;组织施工人员严格按施工程序、科学安排施工作业。在本次沙盘课程活动中,我作为生产经理,是个非常重要的职务,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员都积极参与,因为这样的工程总是缺一不可的,少了谁都不行。所以大家分担协作,工作就简单多了,在此过程中我的工作不是最忙碌的,但也不是最简单的,因为我要时刻监督好大家的工作,时刻集中精神,防止出现更多的纰漏。

个人工作及成绩

我作为生产经理,在团队中必然举足轻重,既要落实好工程施工又要处理好项目经理指示的工作。在这次活动中,大家都是很积极的,讨论无比的激烈,因为大家都很认真,都想把这个项目做到最好,做到更省,当讨论到劳务班组进出场与待工费的成本分析时,我认为待工一周费用为3万,进场费2万,出场费2万。那么何不当如果待工两周及以上的就应该考虑进出场了,两周的话就可以省下来2万块钱,这样的话,可以减少财务支出。我认为要及时的投入雨季施工与安全施工的费用,避免到时候紧急补救措施,以备不时之需,防范于未然。虽然有些不属于我的工作范围,但是我也会积极帮助解决,毕竟大家都是这样的,因为整个工程项目是大家的,工程的好坏和完成进度都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积极性,我在团队中的工作和努力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使我倍感欣慰。大家的工作热情很高,这也成为我们更好完成工程项目的良好助力。最终我们快速有效的完成了这次沙盘项目活动。个人感受及收获

总而言之,通过此次的沙盘活动的学习,我了解了很多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呀。当真是受益匪浅,也让我坚信了团结协作是度过一切困难万变不离其中的硬道理,这次活动中,我觉得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比如在讨论过程中大家表现得过于执着,每次都需要拿出十分肯定而充足的理由才会妥协,所以导致浪费了一些时间。还有在财务派发费用

7.新课程视角下语文教学反思与总结 篇七

一、以“教学观”和“智能观”的转变带动自己教学思想的更新

从教学观念上来说, 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对此有专家提出, 巧设教学情境, 妙提问题引导, 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其产生“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弗能”的求知欲望。笔者以为, 应该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积极想、自发做和主动说的过程中完成从质疑、探索到认知的学习过程, 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奋度和积极性, 扩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

从智能观的转变来说, 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坚持知能并重、方法先行的教学策略, 以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通过读精品、讲经典、论生活、练口语等形式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智力, 使学生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 最终学会学习。

基于上述讨论, 我们可以看到:在备课环节中, 新课程语文教学应该将教学过程归还学生, 突破教学思维的惯性, 以学生的认知曲线为依据, 构建张弛有度、波澜起伏的教学模式, 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智慧, 适时地调整教学的节奏与进度。在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时, 应该以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作为教学评价标准, 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为教学底线。

二、以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说明为基准, 科学、准确地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 教学的最终目标已经不再只是授予学生知识, 与知识相比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更为重要。因此, 我们应该用尽心智去打造一个有深度, 有厚度, 有温度的课堂。这就促使教师必须细读课程标准和高考说明, 以此为基准,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心得, 科学、准确地制定教学预案, 有效把握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当我们面对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同一问题的分歧时, 应该抓住其中共同的和最核心的内容, 避免或少涉及过难、过偏的知识以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高考复习阶段, 我们应该认真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变化趋势, 适当讲解具有代表性的试题, 让学生真正能够做到“学一懂十”。

三、以学生已有的认知为基础, 精心准备、动态生成,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实行新课程以后, 课时少、任务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说想完成教学任务, 就必须根据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紧抓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突出教学特色, 让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中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 逐渐形成对高中语文核心知识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深入研究教学内容, 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来创设问题情境, 消除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和畏惧感, 产生探究的欲望。对于新授课来说, 就要发挥师生双方的创造性, 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或开放性的问题, 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对于习题课, 我们就应该注意学生对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掌握, 注意对典型例题的共性分析,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方法与对策。对于复习课, 我们应该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来审视所学知识, 结合已有的知识网络来对所学知识加以比较和分析, 并在针对训练中提升对该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 坚持正面引导

与传统教学评价相比, 新课程不再过分强调评价过程中的选拔与甄别, 而是更注重评价对学生的促进功能。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观念,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为最终目标, 以多元化、发展性的理念为宗旨, 强调评价策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显性结论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将评价作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诊断的手段, 更应该将其作为促进学生发展、了解学生需求、找出学生个性差异使其认识自我的途径。

8.管理会计课程总结 篇八

《汽车维护与保养》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完成《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传动系统检修》等专业基础课后开设,为后续的《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实务》等课程搭建专业技术平台。本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纵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企业岗位工作中横向可借助本课程学习完成独立的汽车维护与保养相关工作任务,为其后的课程学习及毕业后的实践工作提供直接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改革概述

《汽车维护与保养》于2014年1月立项,按照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程先后完成了课程改革的调研阶段、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情境工作、开发工学结合特色教材、教学资源开发工作,并于2015年3月开始进行课改试点工作,现课程已按照立项书的承诺完成全部任务,进入到最后的验收阶段。

三、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经过课程改革,已完成项目立项书中的全部任务,并进行了试点实施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现将课程改革的具体成效总结如下:

(一)更新了教学理念

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

为保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其全面发展,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设计上不但重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更注重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与沟通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育人以德育为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面发展的毕业生才能适合社会需求。在课改过程中,我们深入贯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

课程改革小组认真学习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基于汽车维护保养工人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保证了学生能够适应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因此,课程内容选取上,我们突出使学生获取完成此工作的过程性知识为主。

3.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德国已采用并获得了良好成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人才培养质量需经企业检验,只有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开放式办学,使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4.以学生主体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设计开发了职业氛围浓厚、工作任务明确的一体化教学情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在真实的或“摸拟真实”的情境中完成课程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5.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实施理念

我们努力构建基于工作过程来进行行动导向的课程结构,使教、学、做一体化,以体现出课程设计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二)改进了教学方法

在课程改革实施中,我们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在制订实际检测任务计划和决策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师生、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建立学习的共同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和对话,产生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交锋,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

在每一个学习任务中我们都采取任务驱动法,即以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倡导“以人为本”。教学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三)开发了新的课程标准

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高级汽车修理工证书、汽车维护保养技师证书、配件营销员证书等考核内容,结合企业典型案例,开发了包括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学习情境、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实施建议内容在内的课程标准。

(四)开发了特色教材和教学资源

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在企业技术专家和校内高职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开发了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一本,并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职业院校汽车类“十二五”规划教材《汽车美容与保养》一本。课程资源包括教学录像、特色课件、演示动画、维修资料、图片、企业案例组成;还包括与每个教学情境相匹配的任务工单、学习手册和特色校本教材。

(五)“学中做”、“做中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了解企业的需求,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我们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情境,每个教学情境中设置不同的任务,在每次课中给学生分派任务,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学生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而学习,这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也培养和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对每个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提示引导,最终帮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

(六)学生参加大赛获奖和教师参加比赛获奖增多

2012年参加“风向标”杯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单项一、二等奖;2012年“依维柯”杯全国高等学校汽车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汽检团体一等奖、单项一等奖,代表黑龙江参加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场地赛汽车故障快速诊断项目全国第一名;2013年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单项一、二等奖。

课改小组教师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化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教师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同时获得全国机械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全国机械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七)课程改革提高了年轻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研究水平

通过课程改革项目的建设和完成,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现《汽车维护与保养》课改小组共发表课改相关论文3篇,申请立项哈尔滨市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项目两项;教改立项1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项。

四、课程改革取得的不足之处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让我们觉得很有压力,也正式这些压力给我带来强大的动力,激励着我们一定要把课程改革进行好。通过试点实施并与对比班级比较,我们的课程改革确实很有效果,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仍需改进的地方,我们也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了,关于课程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1.实训耗材损耗严重

在我们实施过程中发现,实训室的耗材如汽车使用的各种油液包括:润滑油、变速器油、制动液、转向助力液、发动机冷却液等,汽车空气滤清器、空调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汽油滤清器等由于学生反复操作练习,包括课下很多同学在晚上或者节假日仍到实训室练习,使用频率的增加使得我们的实训耗材损耗严重,在实车的很多螺栓、拉筋等很快就坏掉了。我们建议增加实训工位数量,加大对实训耗材的投入,同时满足学生的练习需求。

2.网络资源开发薄弱

目前我们还没有更好的进行网络教学及网络资源的共享利用,在后续的课程建设中将重点进行这方面的完善,开发网络课堂、论坛、专家在线指导等。

9.《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总结 篇九

在我们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学期里,在李爱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接触了这么课程。虽然我们都是技术班的同学,但这门课程仍对我们将来的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这门学科我们了解到,一个建筑物竣工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性物体,验收时只能从外观上加以评价,内在的施工质量及质量管理实施情况,只能通过验收整个施工过程的有关质量、技术资料是否清楚齐全、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来检验。按照规范的要求积累而成的完整、真实,具体的工程技术资料,是工程竣工验收交付的必备条件;可以为工程的检查、维护、改造、扩建提供可靠的依据;一个资料合格的工程必须要有一份内容齐全、原始技术资料完整、文字记载真实可靠的技术资料;而且对于优良工程的评定,更有赖于技术资料的完整无缺;做好建设工程文件和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文件和档案资料是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依据。

而且我们发现,资料和施工工序是同步的,施工到哪道工序就要做什么资料,比如材料进场就要报验、取样送检;土方开挖,你就要做土方开挖检验批、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报验单等;钢筋绑扎,就要做钢筋安装检验批、浇筑混凝土时,就要做混凝土石块检验的资料、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报验单、隐蔽工程报验单、工程竣工时要做竣工验收工作等。更细致的说,我们通过学习这门学科,我们更熟悉和了解工程施工从项目立项到工程竣工过程的每个步骤和细节,对工程的施工进程能有个具体到位的认识,可以让我们步步跟进,紧跟工程进度确保施工质量。

在学习这门课程期间,我们也接触到了通过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软件,通过合理的运用这些软件可以对我们的工程资料进行更加详细、规范、妥善、科学的管理。对此我们刚刚接触时就以深有体会,输入资料时更简单更轻松,不需繁重累人的手写,而且更易于保持和携带,只要存如UP去到那都可以随时调出资料,只要有电脑。更为关键的是,当我们需要调出资料时,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在一堆纸堆中苦苦找寻,只要轻轻的点点鼠标即可。而且只要电子资料可以永久保存。

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训,接触到更详细的资料,并能亲手进行整理收集,我想这样会对我我们学习这门学科会有一定的帮助,毕竟我们亲手整理操作过,会有更为深刻的印象。

感谢在这一学期里,李爱珠老师为我们辛勤的付出!我们铭记在心。我们会认真学好这门学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好这门学科!

组员:廖基雄、蒋涵波、赵宇旋

10.初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总结 篇十

《初级财务会计》实习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系别

专业 商学院 会计学

班级406

学生姓名周新宇

指导教师

成绩评定

一、实习目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二、实习时间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十六周——第十七周三、实习地点

四、实习内容(可参照以下内容)

《初级财务会计》实践教学是以一个中型工业企业——长春市万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12月份的经济业务为例,通过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工作环节,全面地、系统地、连续地完成企业基本业务处理。

(一)实习操作过程

(二)操作要领

1.期初建账:

(1)建总账时,(2)建明细账时,(3)建日记账时,2.审核或填制原始凭证

3.编制记账凭证

4.登记日记账,5.登记有关明细账。

6.编制科目汇总表

7.登记总账

8.对账

9.结账

10.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11.整理归档

五、实习体会

11.管理会计课程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教改

0 前言

在计算机技术的带动下,三维动画技术得以快速发展,为做好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社会企业逐渐提高了对三维动画人才的需求。但优秀的三维动画人才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但在很多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教学中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展开研究,并联系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教改措施。

1 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自从我国各大院校扩招以后,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尽管学习动画设计与制作的人数在增多,但不少学生只懂得理论知识,很少具有实践能力。这样一来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动画毕业生无法适应企业工作,很多都要重新学习,尤其是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中,不仅需要学生懂得动画知识,还要懂得计算机知识,这样一来就降低了企业的满意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现代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有关。很多学校在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中依然采用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验教学相分离的方式,不少教师错误地认为实验教学是理论知识教学的辅助,所以,很多教师并没有将实验教学作为重点,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课堂教学效果滑坡,学生学习成绩不高,无法满足社会企业需求的情况。[1]

1.2 组织教学存在问题

很多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师在组织教学阶段,只是根据教材编排顺序向学生传播知识,也就是先为学生介绍一下与三维动画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针对某点做详细讲解,整个课程均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程结束后多数学生都很疲惫,所学到的知识也很少。

2 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与教改措施

2.1 注意新型教学方法的引入与实施

为做好三维动畫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需要引入新型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法,让学生参与到项目设计中,转变师生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教师在适当时机为学生提供指导,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将项目目标告知学生,然后将总目标划分成多个小目标,然后划分到各个小组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与实验。这样学生就会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如让学生利用三维技术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动画形象,让学生回忆制作动画形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等,逐步深化学生的理解。[2]最后,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注重期末考试成绩,还要将学生实验课程表现作为评价一部分。

2.2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开展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时,还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完成有关软件的操作。为此,还应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以便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进而为学生后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按照设计思路,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安排学生完成三维动画的创作,使学生将获得的材料作为素材进行动画编辑。在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应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对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的培养,以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3]而三维动画的制作需要多人配合,所以还需将教学目标细分为多个目标,并将每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多个小“项目”。根据这一思路,可以进行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的构建。首先,还应完成工程标准的制定,即结合学生职业任务取向完成三维动画制作内容的定制。而结合课程标准,还应完成知识目标的树立,即利用项目引导法帮助学生掌握动画制作的3DMAX理论,并学会运用数据库知识,从而完成动态网页的制作。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还应树立加强学生运用动画开发工具实现动画设计开发能力培养的目标。在工作任务上,应制定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三维动画设计开发的任务。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完成动画基本理论、开发工具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能掌握三维动画设计开发的实践知识,并能更好地实现动画定位,从而得到知识的扩展。为确保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些内容的学习,应将课程总学时设定为90学时,理论和实践各占30学时和50学时,机动占10学时。

2.3 做好课程项目设置

想要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开展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还要做好课程项目的设置。在项目选择上,还应确保项目具有实用价值,并能完成课程知识覆盖。结合这些内容和学生培养目标,教师还应对市场进行就业调查,然后结合职业能力目标进行学生职业需求的确定,以确保项目的设置能够起到加强学生岗位职责培养的作用。为此,教师还应随着市场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而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并进行相应的能力目标设定。[4]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项目设置落脚点,则能在设置课程项目的过程中将知识点和学生需要掌握的部分融入学习过程,进而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项目实践中,并得到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进行项目设置时,还应进行小“项目”的实践操作设置,并在其中引入相关理论知识,进而使学生在具备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学习。而采取该种项目设置方法,则能引导学生完成三维动画设计开发能力的逐步构建,进而使学生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首先,教师设置的项目应能完成情境因素的充分利用,从而完成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其次,教师还应以典型三维动画工作任务为例,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该类任务的完成方法。再者,在学生掌握任务方法后,还应进行实践任务的设置,并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学生完成技术实践知识构建后,则应进行相关理论体系的归纳,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技术理论知识。[5]最后,还应围绕技术理论提出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利用自身技术实践经验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够成功解决这些问题,说明学生已经完成了能力构建。

3 结语

在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项目设置完成知识面的覆盖,并通过构建项目体系完成新的教学布局。采取该种教学方法,需要始终利用问题进行学生的引导,并利用项目实现学生的驱动,进而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项目为载体进行知识的联想和应用,所以能够避免一味进行枯燥理论知识的学习。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成果来看,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妍.基于任务驱动的《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08):111-113.

[2]朱喜基. 2+1项目驱动模式在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08):230- 231.

[3]李丽,刘淑芝.以能力为导向的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5(08):71+73.

[4]曹琨.高职院校3DSMAX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探讨[J].福建电脑,2011(07):195-196.

12.管理会计课程总结 篇十二

一、考试方法

本课程的总成绩由五部分组成,平时出勤100分(占总成绩5%);平时安排两次考试,每次考试总分50分,共100分(占总成绩20%);课内实验100分(占总成绩10%);设计论文100分(占总成绩20%);期末考试100分(占总成绩45%)。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平时出勤,无故缺勤一次扣10分,迟到和事假扣5分,有医院开设证明的病假不扣分;无故缺勤周学时,取消考试资格;平时考试,第三周和第六周各安排一次小考,用时10~15分钟,考题类型为客观题,考试内容分别为前三周的重点知识和第三周到第六周所讲重点知识。平时小考要端正考试态度,为了严格杜绝抄袭现象,考试题出A、B卷,学生必须一人一座,若有抄袭及雷同现象,该次考试成绩为“0”。两次考试平均成绩不及格者取消考试资格。课内实验:(1)学生每五人一组,利用声压计对辽宁工业大学校内及周边地区的若干测试点测定声压,对其噪声污染情况加以计量和评价,并利用所学知识给出响应的控制手段,加深学生对噪声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2)学生需要上交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及控制手段,排版以国家标准期刊标准格式排版,打印上交。(3)成绩评定主要根据提交的实验报告。设计论文:(1)教师根据班级学生人数,给出相应设计题目,每个设计题目都给出详细的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每组4人,选出一名组长,题目抽签选。(2)设计论文内容要求写明设计目的与意义、设计任务、设计原则、详细设计步骤及自我评价。设计说明书排版按照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格式。(3)设计时间安排两周时间,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完成。(4)最后一次理论课安排学生答辩,每组通过抽签形式选派代表进行答辩,老师和同学可以根据改组同学所作的内容自由提问,提问过程中组内其他成员同时参与问题回答。(5)根据设计说明书和答辩情况给出综合成绩。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内容包括讲授的全部内容,以主观题为主。

二、实施效果

此次《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是在原有考试方法改革“课内实验+期末考试”基础上,增加了平时成绩、阶段性考试和设计论文。原有的考试方法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与实践联系不紧密,本次改革通过设计论文的形式,将噪声源的测定与噪声控制两方面内容紧密结合,更好地锻炼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同时,本次改革弱化了期末考试成绩,将原有的知识导向性观念逐渐向能力导向性观念转变,最终实现“知识、思考、实践”三位一体。《物理性污染控制》考试方法改革后与改革前相比,可以达到如下效果:第一,通过对室外交通噪声污染的测定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习知识面,尤其是通过网络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有关噪声污染的控制方法,达到了学有所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提高了学生采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第二,通过对论文格式的简单排版,使学生掌握了有关Word的使用方法,为学生将来进入毕业环节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阶段性考试缓解了学生期末考试压力,同时,对学生平时学习也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作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复习及时消化,避免了期末考试“临阵磨枪”。第四,设计论文部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最初按计划每四人一组分组完成,但有两名同学主动要求自己一组,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其中有两组设计和课内实验结果紧密结合,较好地完成了从噪声源的测定到噪声控制一系列训练过程。同时,通过课内实验和设计论文,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建立了有关噪声污染控制的设计思路。通过设计论文最终答辩,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了PPT制作,为毕业论文答辩打下良好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 存在的问题。

《物理性污染控制》的考试方法改革暴露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声级计数量少,一组学生人数过多,报告数据相同,造成数据处理部分雷同。第二,报告分析讨论部分不深刻,只是泛泛讲述常规的控制方法,未能结合本实验数据,就测定点的实际情况给出切实合理的控制措施。第三,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很高,但实验报告的处理不认真,要加强学生实验报告的处理指导。第四,由于改革对象为大四学生,学生这学期面临着考研、找工作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实施起来并没有理想中那么完美,如果能将课程提到大三,改革效果会更好。

2. 改进措施。

与以往的考试方法改革相比,弱化了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其主要目的是督促激发学生的平时学习兴趣,提高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学生能力确实有了较大提高,但仍未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薄弱,下一轮设计要加强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实验部分重视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上交的报告已经重复修改了三次,但大部分同学的讨论部分仍然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建议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苑丹丹,刘江红,荆国林,等.环境工程专业《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4):226.

[2]顾莹莹,王志伟.环境工程专业《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2):156.

[3]邓辉,武占省,曹鹏,等.《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19):158-159.

13.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总结 篇十三

校:

院:

级:

号:

名:

指导老师:

期:2015.4.15

总结报告

计算机财务管理总结

一、总论: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与财务管理有效的结合,为财务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开辟了广阔道路,这也是财务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西方许多先进国家,计算机财务管理技术方法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并且它为公司的经营也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计算机财务管理是以现代化财务管理理论为依据,将当今财务人员普遍采用的EXCEL软件工具与国际通用的财务管理模型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在EXCEL环境中建立筹资决策、投资决策、流动资金管理、销售预测及利润预测管理、财务计划、财务分析等计算机模型的设计方法。通过对《计算机财务管理》的学习和对技术方法的实习运用,我们不仅能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建模能力、定量分析能力,而且能有效地培养我们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就是我对计算机财务管理学习的总结。

我在学习计算机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所做的实验可大致分为基本知识、财务报表分析模型、流动资金管理模型、投资决策模型、筹资决策模型、销售预测利润管理模型、财务计划编制模型这几大内容,这些模型的运用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这几大内容就是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报表分析模型是帮助我们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进行更好的经济决策。流动资金管理模型运用规划求解来制定最优决策,从流动资产入手来降低管理成本。投资决策模型帮助我们在约束的条件内选择最佳的项目投资决策,获得最大收益。筹资决策模型能帮助我们在筹资资金时了解各种筹集方案的成本,并通过分析作出最优的筹资决策。销售预测利润管理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对其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管理,以适应竞争日益增加的时代。财务计划编制模型是根据已确定的经营宗旨、经营范围、经营目标、经营环境等因素对未来活动进行筹划,它是企业财务预测的一个重要手段。下面我将就其中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型为例对课程作出学习总结。

二、实验举例(财务报表分析模型)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等资料为基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进行研究和评价,以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为评价和改进财务管理工作,并为未来进行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财务分析的方法有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综合分析,它主要的目的是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管理水平、获利能力和发展趋势。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导入外部数据(导入一张资产负债表);(2)建立完整的财务比例分析模型(3)单元格命名、杜邦分析图

2、实验内容:

(1)导入ZZ数据表。该数据表要通过菜单栏中的数据选项下的导入外部数据选项导入,在导入过程中可以根据要求作出选择。

(2)根据导入的数据表编制资产负债表。在(1)中已经导入了数据之后,先从网上下载一张资产负债表模板,根据已有的数据表直接在模板上填制资产负债表。在填制资产负债表过程中要用到以下公式: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借)+预收账款(借)-应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存货=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存货跌价准备;待摊费用=待摊费用[除摊销期限1年以上(不含1年)的其他待摊费用];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原价也包括在内];累计折旧=累计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已提折旧也包括在内];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为贷方余额,以“-”号填列];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将于1年内(含1年)摊销的数额”;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借)+预付账款(借);应付账款=应付账款(贷)+预付账款(贷);长期借款=长期借款-1年内到期的负债;预收账款=应收账款(贷)+预收账款(贷);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弥补的亏损,在本项目内以“-”号填列]-本期发生额-本期应交税金;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其他应交款(应付职工工资附加费等支付给个人款项)+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经费)。

(3)根据已编制好的资产负债表求财务比率分析。现将资产负债表中要用到的单元格分别命名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然后要求出平均资产、平均流动资产、平均应收账款、平均存货,并将它们重命名。最后在新的工作表中建立财务比率分析模型,在计算比率时可直接根据下面公式求得,不必再去其他工作表找要引用的单元格。其中要用到的比率分析公式有: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表;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一无形资产净值); 己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一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4)建立杜邦分析图。对于已经求出的比率可直接填列,然后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分析图。而杜邦分析中的关系为: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资产总额 / 所有者权益=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销售净利=净利润/销售收入;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净利润=销售收入-全部成本+其他利润-所得税;全部成本=制造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流动资产+平均长期资产;平均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

3、实验重点:

在建立财务比率分析模型的整过操作过程,首先要注意的是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要正确填制各项目,比如货币资金是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之和;其次,在建立财务比率分析模型时要先将需引用的单元格命名,再直接输入公式即可;在建立杜邦分析图时要理清各比率之间的内部关系,再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步一步进行填列和计算。

三、整个实验期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这门课程实验期间,我对老师安排的所有实验都进行了操作练习,而在此期间我也在实验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解决了。在最初时,输入公式时会因不熟练而导致错误的引用不需要的的单元格,现在对于这种小问题差不多能够避免了。在后来的投资筹资决策模型及其他模型中,遇到最多的是公式输入错误问题,因为有的公式很长,不容易理清思路,所以在输入时难免出现错误,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参照书本提示或者其他途径解决。总的来说,在整个做实验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不过都会通过自己研究或请教别人的方式来解决。

四、学习心得:

14.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总结 篇十四

工管2班

Hkaitai2014

2014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总结

我们经常听到HR之类的用词,但一直是没有什么认知的。跟随刘老师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五个多星期,刘老师从打造高效的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招聘管理、建立人力资源科学考核薪酬激励机制的策略、培训与开发还有劳动关系等六个篇章以及使用参与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带我们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初探。我们对人力资源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记下了刘老师跟我们讲的:“人的问题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犹如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一样!”

打造高效的团队。在这个篇章的学习里,主要讲述了团队里根据成员的个性和能力形成的角色,比如有老黄牛、追随者、创新者、协调者和表现着者等角色;描述了团队的成长从学习型到协作型再到创新型最后到竞争型的进级逻辑关系;提出了高效团队的九个特征,即团队拥有清晰的目标、一致的承诺、相互的信任、开放的沟通、恰当的领导、相关的技能、有效的结构、分享成果和外部支持等九个特征。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本篇章分成人力资源的含义及特征、人力资源管理定义及特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渊源、人力资源管理为何如此重要等七个方面来学习。人力资源的含义,从内涵角度来看,将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来看待;HR它的特征主要有这几点:(1)人力资源属于人类自身特有,具有不可剥夺性;(2)存在于人体中,是一种活的资源,具有生物性;(3)其形成受时代条件的制约;(4)在开发过程中具有能动性;(5)具有时效性;(6)有可再生性;(7)智力与知识性。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现代人事劳动管理。它是在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使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激励和控制的活动。它具有:(1)人事管理的领域进一步扩大,由人事管理传统的狭隘内涵延伸到整个社会环境。(2)强调组织的开放性与适应性重视同社会的交流和联系。(3)人事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4)人事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的现代化等特点。HRM的原理主要有:以人为本原理、要素有用原理、个体差异原理、互补增值原理、同素异构原理、能级层序原理、激励强化原理、公平竞争原理、文化凝聚原理、信息催化原理、动态适应原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这方面,我们学习了体会了获取、整合、保持、评价和发展这五个HRM的职能的含义和妙处。我们也学习和了解了HRM系统的制定人力资源计划、有效地配置各种人员、员工个人发展和员工生活福利等4个方面。不仅如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渊源上,还补充了我们关于在这方面的人文知识,知道日本企业为何能够在上个世纪后半期发展如此蓬勃的重要原因之一,我想跟他们率先在企业管理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是有很大关系的,知道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从自然状态历时两个世纪到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后正式进入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期;还知道人力资源管理之所以如此重要,在通过大量的实例证明后,是因为它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是做一家长寿公司应具备的“DNA”、可以提高职业生活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招聘管理,就是对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展开招募、选拔、录用、评估,并加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借以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员工队伍,满足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系列活动。招聘管理的内容。从招聘的定义来看,招聘是一个包含招募、选拔、录用和评估四个阶段系统性的管理和实践过程。招聘工作是一个技术活儿,能选到合适自己公司的员工对公司的发展来说有着很大的作用,比如甄选出那些和我们公司的组织文化、价值理念相近或相同的员工,不仅可以使他快速融入集体,减少离职率,还可以使他能够尽快拥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在招聘的策略上,分为招募策略和甄选策略。招募策略包括招募的地点策略、招募的时间策略、招募的渠道策略和招募的组织宣传策略。在招聘这项工作中,我们要遵守合法性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开原则、真实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合适原则、效益原则。

建立人力资源科学考核薪酬激励机制的策略。顾名思义,本篇章主要学习的是HR的考核方法和激励机制,加一个关键词的话,那就是——策略。激励机制的建立,大的方面关系到企业能否取得长远、强健的发展,小的方面关乎到一个小小的会议能否进行。激励机制,它是建立和保持公司文化的一种手段,比如一家倡导节约的公司,那么它会奖励节约而惩罚浪费;一家追求创新的企业,它就会极力支持、鼓励创新行为。激励机制,它是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力的管理工具。无规矩不成方圆,它也是公司规则的实施的有力保障。在一个组织中,招聘进来的人可能不都是我们价值所追求的那一类型,或者在日后的发展中,旧的员工处事观念发生不符合公司需求的变化,那么“乌合之众”和团队就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区分开来。在薪酬系统的构成中,一般而言是基本薪+浮动薪。站在个人的立场是希望基本薪越高越好而浮动薪越低越好的这么一个比例关系,企业则刚好相反。影响经济性报酬的因素主要有员工工作实效、岗位价值、组织政策和劳动力市场。与激励机制相关的就是激励理论了。激励理论有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有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内容型和过程型两者的特点是,前者是对引发动机的因素进行研究,后者是对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选择的过程进行研究。学习了激励机制方面的知识,本篇章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绩效考核了。学习中我们知道绩效评估是依据一定的评估程序,运用相应的评估办法,按照岗位规范的内容和标准,对员工的工作实际绩效,实施经常的或定期的正确评价,要注意要使激励水平最大化,就要让员工们意识到他们的努力能够导致良好的绩效评估成绩,而这种成绩能够为他们带来被认可的奖励。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绩效评估的几个误区,它们是晕论效应、近因误差、集中趋势、暗示效应和考核者的偏见。绩效评估的理论依据是期望理论。

培训与开发。本篇章主要学习了培训与开发的定义、流程、方法和两者的差别。加里德斯勒说,培训就是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雷蒙德A诺伊说,培训是公司有计划地实施有助于雇员学习与工作相关能力的活动。这些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或对工作绩效起关键作用的行为。培训的流程主要是做培训需求分析、确保员工做好受训准备、选择培训方法、实施培训和培训项目评估。培训的方法有演示法,包括了讲座、视听、观摩;还有参与教学法,包括自我指导学习、师带徒、仿真模拟、案例研究和角色扮演。在人员的开发方面,主要是指以促进员工成长、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对员工进行的综合培养与开发活动。培训和开发,它们之间的差异有三个方面,一是侧重点不同,二是培养目标不同,三是参与的强制性不同。

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在就业组织中由雇佣行为而产生的关系,是指劳动力的所有者与劳动力的经营者之间结成的以经济利益关系为核心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本篇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梨树性、经济性和社会性。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上一篇:终止调解通知书下一篇:专科制剂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