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

2024-09-17

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精选7篇)

1.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 篇一

中国现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划

教学重点是现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曲折(发芽→黄金时代→枯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难以教导,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内部和外部原因的形成和短期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程:组织学生使用教科书目录查看以前学习的线索,回答问题:

1,鸦片战争后,为了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对中华民族什么样的探索?结果如何?(西化运动是自助运动的封建统治者的失败;资产阶级改革者倡导民权,革命者倡导共和国,没有使中国走上繁荣的道路。

2,这些探索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围,他们属于失败,人民开始了新的民主革命,这场革命的开始是什么事件?什么是活动?(1919年五四运动的开始,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胜利)。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百年的现代历史充满了耻辱,抗议和探索的情况。在 我们所学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政治性的,战争的历史事实。今天,我们要从经济的角度审查这门课程。(布置学生要阅读99-103页的全班内容,重要的相关事件,名称,商家名称等,使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索新课程

冠军学者张健

1,你从张健产业拯救国家,想想什么?([鼓励来自张健的学生做生意,感觉,结局等方面的思考]:

一,宗旨:抵制中国人民剥削,发展工商业的权力,恢复中国的利益

B,感情:国家的国家利益比个人利益更重要,主动放弃高级官员胡卢,面临建立产业的风险。

C,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倾销的权力挤压破产。

张建等人建立企业,对国家的爱国情感的产业援助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但历史也证明了中华民族工业固有的不足之处,很难克服内外反动势力压制和阻挠。)2,那么内外的反动力是什么?(有封建势力,有帝国主义。)

教师总结,过渡:我们也在张前面学过这个人 事情。钱和健怎么区分?张倩是西汉制作西部地区的人物,他骑马从西方来,所以插在马下为土[这里应该解释这本书。张健在考验清朝冠军。冠军,一定是好的话,所以插头是字不是马

张健以民族利益为民族的利益,看到了超越个人利益的利益,无情地放弃了高层官员,面临着建立产业的风险。他创立了大原料磨坊等企业,是国家工业的后代,这些企业的兴起,快速发展和快速破产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

中国现代民族工业的曲折

1,黑板中国现代工业发展概要,组织学生根据形式提示,找到答案在书中标出,然后通过接龙类型的实践,理解:

A.从西化运动到清朝末期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D.发芽e。短黄金年龄f。再次沮丧,枯萎萎缩

G.在历史趋势的影响下,官方的自我完善,寻求财富(这一点可以由老??师解释)H.皇帝 1.帝国主义经济因中国经济的传道而复活。

2,总结101阅读文本上的企业上升和下降过程。(提醒学生使用精炼方法: A,创业发展:黄金时代辛苦工作

B,重复挫折:事发后九点八,麻烦;七七事后,毁灭。C,战后胜利:已经恢复,但远离战前水平。)

现代中华民族工业的特点是什么?(发展进程艰难曲折,发展程度非常不均衡[位置集中在沿海沿海工业城市,轻型工业集中在轻工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具有显着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特征。

合并摘要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102页多项选择题:应当选d(帝国主义正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提醒学生复习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2.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 篇二

集成电路业应抓住最后发展机会

电子基础技术主要指电子产品所用元器件, 集成电路是其主要代表, 欧美称为“工业的石油”, 日本称为“农业的大米”, 重要性可见一斑。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都在集成电路上下足了工夫, 日本于1966年开始生产集成电路, 比美国晚了5年, 在LSI DRAM时落后1-2年, 而到VLSI DRAM生产时, 日本便赶上并开始超越美国, 前后用了约15年时间, 并在上世纪80年代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半导体生产大国。韩国1977年开始生产集成电路, 比日本又晚了11年, 以三星公司为代表也是主打DRAM, 大约只花了10多年时间, 无论产品的技术水平或生产水平, 都已可和日、美相抗衡, 成为世界第三大半导体生产国, 今日三星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DRAM第一大公司, 在世界1 0大半导体公司中是仅次于Intel的第二大公司, 成为电子业界学习的典范, 李秉哲的言论三星公司学到做到了。

我国台湾省是在转让当局“电子所”的技术而于上世纪80年代先后成立了以联华电子 (1981年) 和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 (1987年, 简称台积电) 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被称为“台湾集成电路之父”的张忠谋 (原TI高级主管) 当年入主台湾体积电路制造公司之时, 台湾半导体业可说仍是一片荒原, 台积电成立之后带动了台湾半导体业投资热潮。正如宏基公司创始人施振荣所说:“台积电公司是催化剂, 将半导体业一片荒原点化成绿洲。”台积电改写了游戏规则, 主营代工业务, 成为该行业世界第一公司, 联华紧跟其后为老二, 它们另辟蹊径, 搞成特色。不但在世界上站住了脚, 而且很受业界尊重。

中国集成电路上手不晚, 只比日本晚2年, 1968年即有集成电路生产, 但一直政策不稳, 投资不足, 产品不明, 问题多多, 始终处于落后状态。发展至今, 成了世界集成电路第一消费大国, 2007年市场计约880亿美元, 占世界生产的三分之一。而据统计, 本国2008年集成电路生产仅略有增长, 达1246.8亿元人民币 (约合183亿美元) , 占消费值的21%。投资不足问题更为严重。据报道, 中国近5年的投资约共70亿美元, 只能建2条300mm生产线。消费很大, 生产很少, 投资又小, 这门工业何以生存?加之面临经济衰退, 无怪近日海外有分析家说, 中国集成电路业有“broken”之危, 或有危言耸听之嫌, 但确可引起居危思危的警醒。

当今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在世界金融风暴中翻身落马, 几家著名市场调查公司都认为今年将下降20%以上, 甚至更坏, 可能超过2001年的惨跌32.5%的幅度, 阴霾重重。世界半导体业正站在十字路口, 厂商不得不努力寻求再生之道。今日集成电路中的主要产品CP U和存储器 (以DRAM和NAND闪存为代表) 都已被Intel (约占80%的市场占有率) 和三星 (分别占30%和40%) 所垄断, 据说连第2大公司都出现生存危机, 新公司当然更难切入。

资料来源:SIA, 2009年

集成电路发展已很成熟, 有关工艺发展的所谓摩尔定律大约只有10年的寿命, 微细化前进举步维艰。集成电路中的三大产品包括C PU在内的微芯片 (占集成电路产值的26%) , 逻辑电路 (占35%) 和存储器 (占22%) , 今后都还有所增长。继CPU、DRAM充当集成电路业的驱动力之后, 据说21世纪或将是逻辑电路的天下。集成电路业的出路无非创新、投资、重组三条。

中国是个大国, 现在时机已嫌晚, 集成电路三大产品看来也不可偏废,

鉴于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几乎都从技术相对较低、应用又极广泛的DRAM切入, NAND闪存又刚起来不久, 能否从这儿着手呢?最新消息, 代工业首先传出了复苏信号, 看来也是可以从事的事业。希望在振兴计划引导下, 加大投资力度, 业界有云:危机是投资发展的好时机。此外, 乘重组之时通过购并或合作引进技术。此时此刻, 对发展中国集成电路实在已是最后的一次机会了, 机不可失, 错过了将后悔莫及, 怕永难翻身。

平板显示是电子工业另一车轮

液晶发明已有百年历史, 但真正进入大规模商用还是近30年的事,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相继进入PC及电视领域, 发展十分迅速。2008年世界平板显示器生产超过千亿美元, 与半导体生产 (2600亿美元) 之比已接近1:3。平板显示器生产上世纪90年代崛起于日本, 90年代中期韩国参与, 2000年左右我国台湾地区进入, 2005年前后中国跟进。现今日本总体上继续领先, 但韩国、我国台湾通过加速投资, 大公司年投资20~30亿美元, 扩大生产, 已形成中、韩、我国台湾三足鼎立之势。三星、Sharp、LG、友达、奇美都已成长为世界级大厂, 中国较大规模工厂很少, 并未登上高峰。去年传出日、韩、我国台湾大厂都要投资8代、10代甚至11代生产线, 中国现在仅有几条6代左右生产线, 且以生产中小尺寸屏为主, 规模相去甚远。国内专家指出, 中国起码要有5条生产线 (每条投资20~30亿美元) , 方有规模可言。

回顾显示器的历史可以发现, C R T、PDP、LCD、SED、OLED、电子纸等有许多技术相继问世。然而, 目前普遍使用的显示器可以说只有CRT、PDP及TFT液晶3种。而PDP又几乎仅限于42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应用, 发展不快。CRT的生产量正在锐减。O L E D公认前途远大, 可目前仅在初始阶段。2008年产值不过6亿美元, 占平板显示器总值还不到1%, 2015年成长到60亿美元, 才占5%。今后LCD实际仍居主流, 发展重点理应放在LCD上。世界平板显示业渐趋成熟, 预计今后8年其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已从以往的两位数放缓到4%, 我国的发展同样显得晚了些。

21世纪进入图像时代, 大多电子产品都已有了显示功能, 平板显示业凸现其重要性。本刊几年前就曾宣传, 应将平板显示器像集成电路一样, 作为电子工业主要基础产品, 两种产品需要共同发展, 齐头并进。日本在电子工业结构中早就这样定义。我国台湾世纪初订立的“双星计划”即以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器视为未来发展之星。三星和夏普都是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一肩挑的。在世界半导体大公司中三星稳居第二, 夏普第十九;在平板显示器领域两家公司是数一数二。这次我国振兴计划中首次明确将平板显视作为发展重点, 令人振奋, 待看中国平板显示器件阔步前进!

太阳能电池需政府特别关怀

太阳电池是50年前美国发明的, 成长于上世纪90年代, 将在本世纪获得大发展。原因很简单, 地球上今日所用的非再生能源都有用尽之日。据报道, 石油还可开采40年, 天然气60年, 铀近90年, 煤约150年, 人类将不得不主要依靠太阳这“取之无尽”的能源。

据iSuppli公司报告显示, 太阳能系统正在从集中式结构向分散化方向发展, 而这种分散化系统需要使用更多的逆变器, 从而为电源管理半导体元件创造巨大的增长机会。预计2007-2012年太阳能相关的电源管理半导体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达36%, 是整体电源管理产业0.3%的平均增长率的100多倍。

在用于太阳能市场的电源管理半导体中, 主要用于开关转换的稳压器, 预计营业收入在预测期内增长60.8%。相比之下, 主要用于500kW或者高于500kW的逆变器中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 , 预计温和增长21.9%。

iSuppli公司预测, 电源管理半导体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将是1kW以下的领域, 电压控制器和分立元件供应商将在该领域找到许多机会。

今日世界太阳电池产业超过1 0 0亿美元, 大约消费了一半的硅材料, 因而与半导体业搭上关系, 尽管市场规模与半导体还不可同日而语, 但前景无可限量。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以日本为代表一些原以汽车电子等为目标的半导体公司, 眼见汽车减产而把目光转向了太阳电池。日本媒体有这么一句话:当下“半导体没辙了, 液晶也没辙, 就剩下了太阳电池”。

对于太阳电池产业的统计数字目前还有点乱, 日本报道它的生产几乎占世界一半, 但iSuppli公司最近则报道德国居首, 占世界产量的27%, 中国第2 (26%) , 日本第3 (16%) , 美国第4 (14%) 。中国太阳能电池自2002年来以超常速度发展, 已有近百家厂商, 产能达封2000MW, 成长为世界第3太阳电池生产国。日本太阳光发电研究会理事长桑野幸德指出, 世界太阳电池产业很快将成长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同时, 太阳电池业也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转换效率需在20%左右继续提高, 成本再降一半, 寿命从20年提高到50~100年, 以及政府补贴政策不断完善。看来目前中国太阳电池产业或许是产量颇大, 技术不高, 改进空间很大, 希望在统一认识和相互协作中能跟上这波潮流的发展。

3.中国发展钢铁工业的比较优势 篇三

未来中国钢铁工业还要增加产能4亿—5亿吨粗钢,发展空间巨大。在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条件下,中国钢铁工业还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未来可能会被其他国家所超越吗?

一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以下比较优势,首先必须有足够庞大国内市场来消化其发展出的产能,比如韩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就严重受制于国内需求市场的狭小,其次在资源禀赋上要具有相当的优势,如在铁矿石资源、焦炭资源和人力资源上,还有最为核心的是必须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具备完善的钢铁工业上下游产业结构,除此以外如果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后进国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以形成高层级创新,使生产技术形成跨越式发展。

中国钢铁内需市场广阔,极具发展潜力。2009年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预计将突破5.65亿吨。根据前面分析,预计未来中国国内钢铁消费总量的峰值约为9.5亿—10亿吨/年。中国钢铁消费市场是一个谁也不愿忽视,也忽视不了的市场,这将为钢铁工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统计显示中国吨钢人工成本为12美元,国际间横向比较日本是中国的2.4倍,美国是5.6倍,德国是6.1倍,英国及卢森堡是4.8倍。

中国煤炭资源储量比较丰富,约有5万亿吨,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1.63%。原煤年产量为世界第三产煤大国印度的3倍,焦煤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3以上。

中国钢铁产业经过60年的发展与积累,具备了相当的制造能力优势。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有能力制造各种高档次、高技术含量的钢材,钢材自给率极高;与科研单位的密切合作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产品结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钢铁工艺的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

“十一五”期间,中国已经形成9座3000立方米以上大高炉,37座2000—2999立方米大高炉,大高炉年生产能力达到10585万吨。而且,宝钢、武钢、马钢、首钢、济钢、攀钢、鞍钢、邯钢、唐钢、本钢、酒钢、太钢等近30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先后实现了企业信息化。这充分表明中国钢铁产业的工艺装备技术水平正在向大型化、现代化发展,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制造能力正逐步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4.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篇四

(详见网址:http://)

中国工经联简介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英文名:CHINA FEDERATION OF INDUSTRIAL ECONOMICS,缩写:CFIE)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简称中国工经联。

中国工经联前身为1988年成立的中国工业经济协会。1998年10月,经国务院领导同意,有关部门批准,更名为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作为全国工业行业的联合组织,林宗棠同志担任会长。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中国工经联题词、作指示和写来贺信。

2003年11月中国工经联召开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换届。经中共中央批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同志兼任中国工经联会长,顾秀莲同志、林宗棠同志为名誉会长。新一届全国理事会理事顾问107名,理事399名,其中常务理事219名,副会长45名,主席团主席36名。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对中国工经联工作分别作了重要指示。

中国工经联是全国工业行业协会的联合组织。由全国性工业行业协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工业行业骨干企业为主,同时吸收部分科研设计单位、国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工业经济界知名人士自愿联合组成。

中国工经联的宗旨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通过加强调查研究、指导行业协会工作,为政府、行业和企业服务,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中国工经联的主要工作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中国工业的现代化进程。推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和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通过调查研究,向政府反应有关情况和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工业大奖”评选、品牌战略、行业协会建设和国际贸易争端协调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开展同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工业、商贸等经济团体和组织的交往与合作;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利用多种形式和平台,切实提高为会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为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组织的改革与发展,使中国工经联真正成为代表企业利益的行业联合组织,逐步与世界相应组织接轨,中国工经联从2002年4月起实行主席团制。主席团是常务理事会闭会期间中国工经联重大事项的决策机构。主席团目前由36位主席组成,徐匡迪会长任执行主席,另一位执行主席由企业家轮流担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魏家福任2004执行主席。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任2005年、2006执行主席。现任执行主席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原董事长谢企华和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高宁。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章程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

(2003年11月22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名称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简称中国工经联。英文名称China Federation of Industrial Economics,缩写为:CFIE。

第二条 中国工经联是全国工业行业协会的联合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全国性工业行业协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和行业骨干企业为主要成员,同时吸收工业经济研究团体、科研设计单位、国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工业经济界知名人士联合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 中国工经联的宗旨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通过加强调查研究、指导行业协会工作,为政府、为行业和企业服务,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第四条 中国工经联是经国务院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工经联接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可同国内国外相应组织签订有关民间的经济、科技、人才等交流与合作的协议、协定和其他文件。

第五条 中国工经联会址设在北京。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中国工经联的业务范围

一、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生产和流通的结合上,对工业发展战略、工业管理体制、工业行业组织建设、产业政策、工业技术进步、市场动态、国外工业发展趋势等进行调查研究,向政府反映有关情况和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为行业、地区、企业提供法律、信息和研究成果等咨询服务。

二、积极为工业行业协会、地方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工业企业服务;在服务的基础上,对联合会的会员单位进行指导、组织和协调。

三、做好名牌战略推进工作,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实施名牌培育工程,提高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配合政府部门和各类中介组织,为协调反倾销等国际贸易争端的应对工作提供服务。

五、开展工业经济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六、协助有关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协作,促进行业间、地区间、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合。

七、举办展览,交流国内国外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

八、编辑出版经济类出版物,宣传政府的工业经济政策。

九、发展与国外境外经济团体的联系,促进工业行业、地区和企业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十、培训工业经济管理人才。

十一、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任务。

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中国工经联采取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制。

第八条 全国性工业行业协会、工业行业骨干企业、科研设计单位、工业经济研究团体,凡承认本会章程,愿意参加本会工作、缴纳会费,则可提出书面申请,经常务理事会批准,即成为中国工经联的单位会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城市的工业经济联合会,经事前协商,自当地相应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之日起,即为中国工经联的单位会员。

第九条 从事工业经济工作有一定经验、从事经济理论研究有一定造诣的人士,承认本会章程,愿意参加本会工作,缴纳会费,可提出书面申请,经常务理事会批准,即成为中国工经联个人会员。经济理论界的个人会员参加联合会学术委员会的活动。第十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常务理事会批准。

三、由本会常设办事机构发给会员证。

第十一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会组织的有关活动。

三、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会的工作进行批评和监督。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二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会章,执行决议。

二、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

三、承担本会委托的工作。

四、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提出建议。

五、缴纳会费。

第十三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两年与本会没有联系,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四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的产生、罢免

第十五条 中国工经联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审议和批准全国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二、讨论并决定联合会的工作方针、任务和重大问题,通过重大提案并形成决议。

三、制定和修改联合会章程。

四、选举和罢免理事。

第十六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代表半数以上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七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五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并经民政部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八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理事会领导联合会工作。全国理事会会议每一年或两年召开一次。必要时,可采取理事通讯会议形式。全国理事会职权是:

一、贯彻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三、审定中国工经联的工作计划,讨论和决定中国工经联的重要工作。

四、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含常务副会长,下同)、秘书长和常务理事。

五、推举名誉会长,聘请顾问。

六、筹备和召集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七、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 全国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 在全国理事会闭会期间,由常务理事会行使全国理事会的职权。常务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必要时可采取通讯会议形式。常务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全国理事会的决定。

二、向全国理事会提交工作报告和联合会工作计划。

三、处理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提案。

四、讨论并决定中国工经联重要工作。

五、审查、接纳新会员。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七、增补理事,提出增补副会长、常务理事和聘请顾问的提名建议。

八、选举和罢免主席团主席。

第二十一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二条 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工业经济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会长、副会长最高任职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的。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三条 会长、副会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四条 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五年(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最长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代表大会2/3以上代表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五条 本会秘书长应是中国工经联业务主管部门所管的干部,其产生和罢免,由会长提议并征得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再提交全国理事会选举通过后生效。

第二十六条 中国工经联秘书长为本团体的法定代表人。本团体的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七条 贯彻“企业家办会”的精神,中国工经联在2002年至2003年进行了主席团的改革试验后,决定实行主席团制,继续改革探索。

第二十八条 中国工经联主席团由常务理事会选举产生。

中国工经联主席团由25至35人组成。其成员包括:本会会长、在本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的现职领导人,同时包括本会高级副会长和常务副会长。主席团成员统称主席。

中国工经联主席团企业成员的条件:1.所在企业的规模、地位和作用在本行业中具有代表性;2.所在企业须是中国工经联的常务理事单位;3.备选人是企业现职领导人,在行业和社会上有较大、较好、较重要的影响;4.本人自愿积极参加中国工经联的工作。

主席团设执行主席二人,一人为中国工经联现任会长;另一人从企业成员主席中推选产生,轮流担任,任期一年。

第二十九条 常务理事会闭会期间,主席团为中国工经联重大事项的决策机构,其职权是:

一、执行全国理事会的决定。

二、向全国理事会提交工作报告和中国工经联工作计划。

三、讨论并决定中国工经联重要工作。主席团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

第三十条 在会长领导下,由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办公会议,负责领导中国工经联办事机构和所属单位,处理中国工经联的日常工作。经常务理事会授权,中国工经联办公会议可审批新会员并报请下次常务理事会确认。

第三十一条 中国工经联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专业委员会,研究或处理专门问题。专业委员会的设立与管理另行制定具体办法。

第五章 资产管理与使用原则

第三十二条 本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政府的资助。

三、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四、国内国外有关组织和个人的捐赠。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三条 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会费标准的制定或修改须经会员代表大会讨论,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三十四条 中国工经联依法占有和管理本会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第三十二条所形成的资产及其收益均为中国工经联资产,由中国工经联办公会议统一管理。

第三十五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六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第三十七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八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九条 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前必须接受社团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四十条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四十一条 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二条 对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十三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代表大会通过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四条 本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五条 本会终止动议须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六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第四十七条 本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四十八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团体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本章程经2003年11月22日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五十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的全国理事会。

5.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 篇五

及对策

制约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资源因素及对策2007-02-10 16:48:4

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隆重召开。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叶永茂发表题为《制约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资源因素及对策》讲话。(内容有删节)

一、资源因素严重制约“十一五”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十一五”总量需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各类原料仍会有较大缺口

⒈根据正在编制的纺织化纤“十一五”规划总量目标,新增产能所需原料总量可能超过万吨。

到年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由

××年的万吨(××年预计万吨)规划发展到万吨,其中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用量为万吨,使用化纤用量将达万吨,比××年增加。新增各类化纤原料将可能超过万吨。

⒉在化纤生产中,涤纶产能仍将可能占到总量近,届时涤纶产量约万吨,配套聚酯若包括瓶用、非纤,则总量约万吨,(约需万吨,万吨),锦纶产量万吨(使用量约万吨);腈纶产量万吨(使用量约万吨);估计、等需求量均将超过万吨。

(二)全球石化原料“紧缺”,“高价”影响长远,提高中国资源利用效能,迫在眉睫。

⒈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伴随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资源”的短缺,与油价大幅上涨,高位振荡,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影响深远。

我国能源消费位居世界第二,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原油占,××年中

国进口原油万吨,比上年增长;净进口原油万吨,增长,进口量占表观消费量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对国际原油需求依存度将继续增大,预计年有可能突破;

我国石化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绩卓著。我国炼油能力超过亿吨年,位居世界第二,乙烯产能达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五大类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位居世界第四,轮胎世界第二、涂料世界第三位。但由于多种原因,总体竞争能力及综合成本与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原油加工企业约家,平均规模仅万吨(世界平均规模万吨年),最大的炼油厂规模也只有万吨,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我国个乙烯生产企业的套装置分布在个省份,相对分散,平均规模万吨(××年世界平均规模就已达万吨),乙烯装置作为龙头装置,由于规模偏小,导致下游石化产品链规模小,成本高,这也导致我国合纤原料成本偏高,竞争力差。

目前,我国三大合成材料及部分有机化工原料市场占有率只有一半,另一半要依靠国外进口,显然,石油化工产品的紧缺、高价,影响是多品种的、全局的、长远的,事关产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这必须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

⒉由于技术、资金、管理等多种原因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使中国能源和资源利用效能低下,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率约为,比发达国家低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耗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倍多,是美国的倍,是德国、法国的倍,是日本的倍;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外先进水平约高;我国化纤行业也是能耗、物耗大户,与国外消耗水平差距较大,亟待在“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提高整体资源利用水平。

(三)生物资源技术发展迅速,全面推进已初露曙光

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化石资源”短缺乃至枯竭的严峻局面,世界各发达国家,正从战略上全力研发以可再生的

玉米、大豆、甘薯、秸秆、速生林材等农林资源为主体的生物质工程技术等新材料、新能源。目前已取得多项产业化成果。如多元醇等。国内也在加紧研发,目前在生物酒精车用燃料,竹浆、麻浆等已实现产业化,在,多元醇,兰胺、玉米秸秆等生物质技术研发上,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十一五”期间,要从战略高度加强国内外高新技术合作,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努力建立海内外人纤浆粕基地,特别是加快兰胺、竹、麻等速生林木资源产业化技术项目的研发。探求与国外进行技术合作的可能,利用好我国广西、海南等地区兰胺等速生林材。

二、政策建议

(一)采用多种形式,进一步推进化纤原料工业快速发展

采用多种形式,推进化纤原料工业的快速发展,结合行业“十一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从战略全局上深层次研究相关产业政策,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

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最佳组合。新上的原料项目,一定要追踪借鉴国内外最新技术,坚持先进实用,高起点、低投入,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产能。

(二)工贸结合,协调运作,推动国际化、现代物流商贸网络建设

目前,我国化纤原料进口量已超过万吨,约占世界贸易量的(不计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这么大的商贸活动,一定要重视工贸结合,协调运作,推动国际化、现代物流商贸网络建设探求长期合同和期货交易的可能性,减缓国际市场上可能的价格波动空间。同时,随着“十一五”期间,国内原料项目的快速发展,也要高度重视相关的烯烃、芳烃、苯、二甲苯等基础石化产品信息的快速捕集和动向研究。

(三)严控能耗高、污染大、水平低的各类常规品种项目过快发展

严格控制低水平常规品种的“趋同”性超速发展,严格控制能耗高、污染大、水平低的各类项目(包括招商引资

等进口项目)的建设实施。加强行业产业政策研究和投资预警系统定期发布,以指导行业在新时期“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升级”。推动化纤行业真正由数量型向效益型实施战略转变,向技术强国奋进,推进可持续发展。

(四)加速生物质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研发,建设海内外人纤浆粕基地

按照国家发改委战略部署,“十一五”期间,要切实推进生物质工程技术产业化研发,借鉴国内外高新技术,扶优扶强,突出重点,对技术研发较为成熟,市场应用前景较为广阔的要优先安排,如聚乳酸,丙二醇、竹、麻纤维等等。

(五)维护产业安全,加强政策研究,解决关税倒挂问题

加强后过渡期维护产业安全政策研究,尽快解决好化纤原料与纤维产品进口关税倒挂,影响行业健康合理发展。

在原料发展严重滞后的同时,化纤原料与其对应纤维进口关税却存在倒挂。虽然入世后,化纤原料关税也在逐

年降低,但部分品种关税倒挂十分严重。例如××年承诺税率为,与涤纶纤维倒挂,到年降到,也倒挂百分点;而(已内酰胺)承诺税率已经降到后不再下降,而锦纶纤维已降到,倒挂高达个百分点。(丙烯腈)与腈纶纤维倒挂个百分点。原料关税倒挂,既不符合国际惯例,更不利于合纤工业健康合理、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下游纺织、服装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六)加强各级复合人才培养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加强新时期化纤原料行业各级复合人才的培训和科技队伍建设。要特别重视科学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各项法规的建设。

随着新时期众多化纤原料项目的实施,作为一个有别于化纤生产的石油化工企业,科学管理和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面对国内外新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化纤原料企业领导和各级班子都要十分重视,知识更新、管理升级和国内

6.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 篇六

☆2008年4月3日,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主任陈士能、副主任步正发出席了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召开的《中国手工业合作化和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第四卷)审稿会。会议听取了该书执行副主编凌晋良所作的第二次编委会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听取了缪维信关于主要问题的说明、听取了中共党史出版社社长张琦关于出版方案的设想。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致辞,陈士能主任作总结讲话。李玉娟、范大政、吕坚东、高波、康培莲、王福岭、冯丽栾等也出席了会议。

7.中国铜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篇七

关键词:制造业;加工业;发展;竞争力;投资

中图分类号:F4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76-02

1.中国铜加工现状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铜加工业跨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2004年铜加工材产量达到416.5万吨,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54.11亿美元,消费量达到500万吨,已成为世界铜加工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正在向生产强国迈进。2004年年底,我国有规模的铜加工企业700家,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产量416.5万吨。2004年常用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企业资产总计1471.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987.7亿元,利税113.9亿元,比2003年增长47.2%,利润72.3亿元,比2003年增长55.3%。2004年常用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30.3亿元,其中基建投资86.9亿元,更新改造投资35.4亿元,比2003年增长200%。

2007年全球经济将继续稳步增长,全球铜供需将趋于平衡或小幅过剩;受到中国进口增长的支持,2007年中国铜消费比2006年增长已成定局。预计2007年我国精铜产量将增加30万吨至327万吨,增幅有所放缓,精铜消费和2006年相同,将达到400万吨左右,仍有73万吨的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满足。同时,中国内地在面对铜精矿供应短缺的情况下,将增加从海外收购废铜,从而满足国内对铜的需求。

2.产业布局合理

铜加工材的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环渤海地区,而这些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是我国加工制造业三个生产中心,也是我国铜消费集中地区。2004年,江苏、浙江、广东三省铜材产量占全国的67%。

2.1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生产集中度大幅提升。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涌现出了一批规模大、专业化水平高、经济实力强的铜加工企业。如河南金龙、高新张铜、浙江海亮成为我国三大铜管专业生产企业;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宁波兴业、上海金泰、安徽鑫科、宁波金田等企业成为铜板带主要企业;建滔实业、铜陵中金、苏州福田等企业成为电解铜箔主要生产企业。同时,我国铜加工材生产能力利用率也在迅速提高。

2.2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我国改革开放前的落后生产技术和设备已被迅速取代,其中大锭热轧卷坯、高精冷轧和水平连铸卷坯、高精冷轧板带生产法、大铸锭挤压、高速轧管、盘拉和水平连铸管坯、行星轧制、盘拉高精管材生产法、上引和连铸轧光亮铜杆生产法等,已成为我国铜加工业代表性技术和方法。我国铜加工业通过引进和国产化,装机水平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我国铜加工设备制造水平也有重大进步,设计和制造重型和精密生产设备能力增强,国产设备以质优、价廉的优势,受到国内外用户的欢迎。

2.3随着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铜加工材产品质量也随之提高。

洛铜开发、生产的“电子铜带、耐蚀热交换器铜合金管材和高精度空调制冷用无缝铜管”三大类产品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列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河南金龙继去年通过日本JIS产品认证之后,今年又顺利通过了美国卫生间用管路的UPC认证和厨房饮用水管路的NSF认证,取得了通往美国市场的“绿卡”。高新张铜“张铜”牌铜管系列产品荣获“全国铜管产品质量公证十佳品牌”。许多企业注重生产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加快企业技术进步,许多企业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中心,加强了与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联合,部分企业还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形成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不断加快,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2.4外贸增长迅速,产品在国际具有一定竞争力。

2.5铜管实现贸易顺差,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

3.高铜价后中国铜加工的发展

受高铜价等因素的刺激,近年国内铜加工投资大幅增长,我国铜加工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新一批投资上马的铜加工项目起点高,产品档次高,这些项目一旦如期投产,国内铜材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将出现过剩,加工费将进一步下降,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步伐将加快。对此,企业应充分认识当前高铜价的中国铜加工业走势,谨防投资和经营风险。

3.1铜价高位变化对铜加工业的影响

铜价创历史最高水平,影响下游企业的消费,对铜加工企业生产产品售价造成一定的影响;铜价高,增加加工企业流动资金的成本;加工企业对承担精铜市场价格变化风险加大;铜材加工费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3.2我国铜加工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已形成。

综合冶炼企业重点发展铜加工;单一加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外资企业资本进入;民间资本进入。

3.3多元化投资迅速推动铜加工业整体水平提升。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多元、多行业、多部门投资铜加工工业,投资的热点集中于高精铜板带、光亮铜杆连铸连轧、高精电解铜箔、铜及合金线材、超长冷凝管、专业化特种产品生产等项目,这些投资项目的完成将缓解国内市场供需矛盾,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实力,全面提升全行业整体水平。中国铜加工业的强劲发展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国外资本不断涌入。目前,世界主要的大型铜加工企业已在中国投资或将在国内投资建厂或建立合资企业,世界铜加工中心开始向中国转移。

3.4铜加工投资热的原因分析

我国国民经济将持续高速发展,为我国铜加工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创造了我国铜加工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特别是电子、通讯、钢铁、汽车和交通、建筑、家电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为铜加工工业的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形势和好机遇。

3.4.1铜板带--供需矛盾催生投资热潮。

随着我国电子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铜带、汽车水箱铜带、变压器铜带、电缆铜带和接插元件用铜带等高精铜板带材的市场需求迅速增加。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铜板带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都较低,面临着重组、改造的任务,亟待进行技术提升改造,高精铜板带的进口量超过国内产量的1/3,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生产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3.4.2铜管--开始向外向型经济发展。

从市场供需方面看,目前中国铜盘管已经供大于求。一方面,我国空调产业的持续发展,拉动了国内铜管消费的持续增长,为铜盘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随着空调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铜盘管的要求愈来愈高,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促使铜管市场的竞争一天天升级,迫使各生产企业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在产业规模和产品质量上寻找出路,市场成为配置我国铜管生产要素的主体。

3.4.3电解铜箔--市场广阔。

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电路板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内铜箔生产行业的总生产能力与PCB制造行业对电解铜箔的总需求量基本接近。但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用于纸基板PCB的普通铜箔产需已经基本平衡,而高档电解铜箔严重短缺,90%来源于进口。

3.5冶炼企业产品战略多元化。

大型铜冶炼企业上马铜加工项目,将铜加工项目作为其产品延伸发展的战略,一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企业的产值和利润;二是解决产品销售单一的格局,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

3.6今后我国铜加工的发展趋势

加工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加工费将进一步下降;企业规模扩大,产品规格及档次提高;向外向型经济发展;企业的竞争力提高。

今后投资上马的铜加工项目起点高,产品档次高,若这些项目能如期投产,国内铜材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将出现过剩,一方面大大减少相应产品进口;同时要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企业规模扩大,产品规格及档次提高,将直接威胁中小企业的生成和发展。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将加快步伐。

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加工费用下降,利润空间减少,未来新投资增长将趋缓。

企业的竞争不仅面临国内市场,而且直接面向国际市场,企业的科技研究将加强。

4.结束语

目前,我国铜加工业宏观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针对铜冶炼能力快速增长以及部分新上项目规模偏小、工艺落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国家今后将继续在严格市场准入、巩固清理整顿成果以及加大淘汰落后能力等方面,继续加快铜加工业的结构调整。铜价的上涨给下游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加工企业的集中度将会增加,而一些中小冶炼企业将被淘汰。

上一篇:团队素质拓展训练下一篇:药品安全宣传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