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2024-08-01

音乐《瑶族舞曲》教学设计(精选12篇)

1.音乐《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篇一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瑶族舞曲》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一.活动目的:

1.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优美欢快热情的节奏。

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颜色、线条、绘画等形式表现乐曲的各段不同特点。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音乐。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笔、画纸、录音机、乐曲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律动进场《真善美的世界》。

2.直接引题:“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不仅山美、水美、人美,音乐也很美。我们一起来听听《瑶族舞曲》。”

3.完整欣赏乐曲。

第1遍: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有几段?

第2遍:哪几段听起来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与第三段感觉是一样的,都是缓慢优美的节奏,第二段是欢快热烈的节奏。

4.音乐欣赏与美术欣赏相结合。

(1)曲子里快的节奏、慢的节奏,我们可以怎么表现?(动作、线条、颜色、绘画)

(2)出示色块图,让幼儿讲讲图上有哪些颜色?快的节奏可以用些什么颜色?慢的节奏可以用些什么颜色?

师小结:红色、橙色、黄色让人感觉很热情,同它来表现快的节奏;蓝色、白色、粉色让人感觉柔和,用它表现慢的节奏。

(3)出示多媒体课件。今天,老师带来了4幅画,现在请小朋友一边看着这些画,一边听音乐,找一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与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A: 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

B: 听第二段音乐,找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和第二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5.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乐曲。

小朋友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看了这么美的画,也想自己动手来画。你喜欢哪一段,就把这一段的感觉画下来。画完了告诉小朋友你画的是哪一段?为什么要这样画?

6.幼儿相互欣赏交流,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幼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虽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对幼儿来说已经是很棒了。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瑶族舞曲》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012字。

2.音乐《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篇二

程丹(职业组标准舞选手)

用中国风歌曲来作为标准舞竞赛的音乐对我个人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问题。因为很多年前身边的朋友们,包括我自己,在日常的一些表演中都会尝试使用中文歌曲。很多时候,相对于英文、意大利的歌曲,中国音乐的含义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跳舞的时候也更能融入进去,所以选择性很广泛。

但如果作为竞赛歌曲来说,相对而言对音乐的要求就格外高一些。首先要对歌曲的旋律进行编辑,节奏要准确无误,剪切也要十分到位。其次就是歌曲的内容与品质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老歌新唱的形式倒是可以借鉴的,当然也不乏一些经典曲目需要保留。

如果有好的曲目编辑出来,又符合当前环境的需要,那么必然可以被广泛使用。毕竟标准舞是舶来品,我们一直用的也是外国的歌曲。其实发展到现在,在欧洲赛场上偶尔也会听到中文歌曲作为比赛曲目的。试想,中国舞者跳了几十年的标准舞,如果有些特别好的中国风音乐,那么可以满足多少人的心愿!

赵明(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国际级资深评审)

在前年的比赛中我看到过使用中国音乐的情况,当时赛场上用的是现场乐队,音乐响起的时候我看到那些国外的职业选手们都愣住了,他们觉得非常不适应。中国音乐对于外国选手来说毕竟是外来文化,当中国歌曲和他们的打击乐融合在一起,加上陌生的中国词,这样一来音乐就和原本的打击乐有很大差异,我感到他们在比赛的时候跳的就不像使用他们原来的音乐跳得流畅了。

但我认为,中国音乐出现在赛场上也是有它的合理性,只要对于音乐的处理把握好就可以,速度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都要按照国际上比赛的规定,一般来说是每分钟28、29小节。拉丁舞想要使用中国音乐,那对音乐的把握和处理就要更加严格和困难一些,对于标准舞来讲,尤其是华尔兹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华尔兹的节奏相对简单一些,就是one two three,重轻轻。而拉丁舞相对来讲有很多打击乐,打击乐还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对于拉丁舞的音乐处理,旋律和节奏的配合要拿捏得准确,让中国歌曲的主旋律和打击乐与外国的保持一致,选手也会更适应。

李尼亚(北京市音乐舞蹈学校摩登舞教师)

很早以前,我做选手的时候,就用过中国歌曲,之后我去英国学习,英国的老师也给我听了一首很特别的华尔兹音乐《日光机场》,她当时是从台湾选手那里得到这个曲子的,我们所有人都觉得这支舞曲很优美,也很喜欢。

其实无论是拉丁舞还是摩登舞都可以用中国音乐作为赛场舞曲,有一些老师也会认为打击乐和一些节奏处理不好,很难让外国选手适应。如果作为比赛舞曲,首先当然要把音乐节奏处理好,我觉得华尔兹、狐步这些舞蹈的音乐节奏比较柔和,也比较容易处理好。

3.音乐《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篇三

主备:张丽霞

执教:张丽霞

活动目标:

1.感受《瑶族舞曲》轻柔、优美的旋律,尝试随音乐做轻柔、优美的身体律动。2.通过观察、倾听、模仿、练习的方法学习简单的手铃舞。

3.在教师示范讲解时,克制自己玩手铃的欲望;活动结束时安静有序地收手铃。

活动准备:

1.将幼儿座位排成1个半圆。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集体复习歌曲《快来拍拍》。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用长素、变速、藏词的方式复习歌曲,感受活泼、欢快、紧张、刺激的游戏氛围。

(二)幼儿倾听《瑶族舞曲》,感受其轻柔优美的旋律。

1.教师:刚才我们唱的是活泼、欢快而紧张的游戏歌曲,接下来请你们听一首《瑶族舞曲》。你们可以随着音乐做适合的动作。听完后请你们说一说对音乐的感觉!

2.教师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刚此案的即兴动作,并引导全体幼儿用“轻的”、“慢的”、“优美的”等相关词汇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3.师幼一起用轻的、慢的、优美的感觉随乐即兴舞动,再次感受音乐。

(三)教师带上手铃,随音乐示范手铃舞《瑶族舞曲》。

(四)幼儿空手,先跟随教师的示范和哼唱伴奏模仿跳舞,然后随音乐跳舞。

(五)幼儿带手铃跳舞。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用轻柔的动作舞动手铃,并根据幼儿实际舞动的困难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在教师讲解示范时,要求幼儿控制自己玩手铃的欲望,不发出声音。

(六)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带大家跳手铃舞。1.教师:有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做动作?

2.教师针对小老师:如果你忘记动作了,可以看谁?(看老师)

(七)引导幼儿有序地收手铃,找到合适的空间,创编各种摇摆的动作,随乐游戏。1.教师请幼儿有序的收手铃。

2.教师:请小朋友到中间找个空位站好。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先双手前平举,看看手会不会碰到前面的的人;再双手侧平举,看看手会不会碰到旁边的人。如果都没碰到,你就找好空位子了。

3.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跳个摇摇舞。想想看,我们跟着音乐除了做摇铃动作,还可以摇摇我们身体的什么地方?大家一起来跳摇摇舞。

活动延伸:

4.音乐《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篇四

活动目标:

1.理解音乐基础上,根据图谱拍出相应节奏。

2.用打击乐器表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瑶族舞曲》。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1. 欣赏《瑶族舞曲》

2.瑶族舞曲配器音乐、铃鼓,圆舞板,木鱼等,图谱、乐器卡片。

活动难重点:

用打击乐相互合作拍出节奏。

根据图谱拍出相应节奏型。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1.欣赏配器乐曲

仔细听一听,演奏的是什么曲子,用了哪些乐器。

2.探索发现配器方式

(1)找找哪些乐器在唱歌

用了哪些乐器?

(2)再次欣赏

听听是不是这些乐器?

(3)找找哪两个乐器在对话(第一段完整欣赏)

这么多乐器,他们是怎么唱歌的?谁和谁对唱?(幼儿说到该乐器,教师要示范演奏)

我们再来听一听,乐器谁先唱谁后唱。(再次欣赏,引导幼儿发现乐器演奏的先后顺序)

那种乐器在中间出来唱了几句?(双响筒)哪种乐器唱歌最多?(大鼓)

这几段音乐听上去怎么样?第三段节奏快的时候哪些乐器一起来歌唱的?(所有乐器一起唱歌)

3.出示乐器图谱

我们听一听小乐器是用什么节奏对话的?(请小朋友试一试乐器节奏是怎样的)我们看着“节目单”一起用拍手的方法来演奏。(幼儿第一次完整地演奏。)

二、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1.自选乐器集体演奏

(1)演奏第一段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乐器,跟着指挥听着音乐开始演奏。

(2)分解演奏

我们再来一次,想想你的乐器是和谁一起对话的,用什么节奏。

(3)完整演奏

瑶族的小朋友现在开始演奏,听着音乐想好节奏。

(4)交换位置,交换乐器,快乐演奏。

结束活动:

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活动反思:

《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幼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虽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对幼儿来说已经是很棒了。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5.《瑶族舞曲》教学反思 篇五

在欣赏课《瑶族舞曲》中,进行到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时,我第一次是这样设计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完成以下三个问题:拍子(3/4);速度(中速);力度(较弱)。学生听后,老师按顺序逐个引导回答。实践后,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但由于受到关闭式问题的局限,学生的表现为两种:一是根据提问都不会的学生干脆不说;二是知道个别答案但顺序不对的也静止不动。由于没有空间让学生去畅谈,所以整个课堂陷入了冻结阶段。轻松、愉快的情绪一时被紧张、恐惧取而代之,结果以失败告终。之后,本人经过请教别人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第二次试教,把这个问题设计为: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并说说你的感受。欣赏音乐后,课堂真是像炸开了花,精彩不断,想说的同学非常多,既分别答出了以上的答案,又增添了很多个性化的见解。如:“这一部分主题速度较慢,力度较弱,旋律悠扬,让人听后的感觉是悠闲自如,心情舒畅,所以我很喜欢。”我给予肯定鼓励说:“谈得真好!掌声谢谢他的精彩回答!”又如另一位同学说:“这一部分是以木管乐器独奏为主,音调统一,音色清晰、悦耳,让人陶醉其中。”我也及时给予表扬说:“听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完整,掌声表扬!”??虽然这些说法有时会出现大同小异,但是它是学生自己独立感受的结果,是开放课堂产生的效果。学生高兴、自由,老师轻松、自如,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这节课前前后后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努力学习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课堂,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最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是最容易的环节。

6.音乐《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篇六

马祖卡 (M a z u r k a) 是1 8世纪波兰的一种三拍子的民间舞曲, 它发源于波兰中部风光明媚的玛祖维亚地区。肖邦创作的马祖卡与作曲家自身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 而音乐中高度辉煌技巧的旋律风格则源自意大利歌剧。肖邦的5 8首玛祖卡中每一首都具有独立的风格特色, 但是它们均蕴含了三种波兰乡村舞曲, 这三种舞曲分别是玛祖尔 (M a z u r) 、库亚维亚克 (Kujaviak) 和奥别列克 (Oberek) , 它们大多与波兰民间的舞蹈有着密切联系。

肖邦对于马祖卡的青睐是一种最原始的感触, 它像血液一般在肖邦的身体中循环升华, 直到作曲家生命的最后一刻, 而这种交融也造就了马祖卡体裁的辉煌。肖邦对于马祖卡舞曲的创作, 从来不曾生搬硬套, 他总是把握住马祖卡的精髓, 进行重新加工创造, 这样既发扬了民族精神, 同时又令其耳目一新。

一、曲式结构

马祖卡舞曲 (O p u r 7.N r.1) , 降B大调, 创作于1 8 3 0—1 8 3 1年, 出版于1 8 3 2年, 题献给约翰斯先生。这首作品诞生于肖邦创作生涯的早期, 乐曲中洋溢着浓厚的乡土音乐情趣, 因此可将其归类于田园风格的马祖卡。全曲共6 5小节, 运用回旋曲式写作而成:A (b B大调) —B (F大调) —A 1 (b B大调) —C (f和声小调) —A 2 (b B大调) 。

主部A (1-2 4) :降B大调, 乐段结构。可划分为两部分:乐段 (1-1 2) 和乐段重复 (1 3-2 4) 。

主题动机的歌唱性较为明显, 曲调活泼流畅。作曲家在第一小节处将主调的属和弦作为引入和弦, 随即在下一小节进入降B大调的主和弦, 明确调式调性。之后, 乐曲来到了降B大调的下属和弦上, 这一手法简洁巧妙, 带有小调色彩的下属和弦与之前的主和弦构成了变格进行的倾向。其后, 乐曲一直在主属和弦的反复交替中进行, 简洁的和声布局反衬出旋律声部精妙的舞曲节奏, 恰当地映射出了当时作曲家的创作心态以及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下面谱例为此作品的4-1 2小节, 乐思在主属之间反复交替, 和声的功能性得以强调。

第一插部B (2 5-3 2) :F大调, 乐段结构。这部分乐音的情感基调延续了主部的素材, 但是较主部而言, 曲调更为明朗、情绪更为激烈, 从而使得两个乐段的对比性得以彰显。谱例

第一插部由两个乐句组成, 均在降B大调的属调F大调上呈示, 两乐句结构平衡, 均为四小节。此乐段的和声连接在主和弦与下属和弦的交替中进行, 而作曲家在伴奏声部标注“l e g a t o” (连奏) 来强调T—S的变格进行的细腻, 使得这样传统意义上的功能进行平添了一份浪漫的情愫。

主部A 1 (3 3-4 4) :降B大调, 乐段结构, 再现乐段A的全部 (完全再现) 。虽说是完全再现, 但是力度的变化会略有不同, 这也充分显示出了肖邦的玛祖卡舞曲中伸缩性的特点。

第二插部C (4 5-5 2) :f和声小调, 乐段结构。此乐段在音乐情绪上与主部形成了对比, 并且较此前的第一插部的对比度更为强烈。第二插部由两个乐句组成, 第一乐句 (4 5-4 8) , 旋律上有向f和声小调和弦半终止的停顿。第二乐句 (4 9-5 2) , 最后一小节和声进行到f小调同主音大调式和弦上, 结束第二插部。所以这部分乐段开放性较强。虽然在旋律的组织上和前面没有很大对比, 但由于色彩的变化, 使之对比度稍大。此乐段的别具匠心之处在于伴奏声部, f和声小调的降二级音和六级音叠置成的空五度音程持续, 如下图所示:

降Ⅱ级音属于调内降号变音的引用范畴, 属下属方向领域, 它作为主和弦的小七度音倾向于Ⅵ级音, 具有细腻的和声表情。随后, 和声进行至f和声小调的下属和弦, 并最终结束在同主音大调式主和弦上。在这样的变格进行中结束, 使人感到有一种双重调性的复合感, 使得乐曲色彩带有暗淡而抑郁的表情。

再现部分A 2 (5 3-6 5) :降B大调, 乐段结构。完全再现乐段A, 再现后再次与C段一起反复。

二、节奏特征

节奏是马祖卡舞曲的灵魂, 肖邦对于这一点的把握相当地精准。这首作品的节奏强烈多变, 旋律活泼跳跃, 和声丰富多彩, 是一首不可多得的钢琴小品。作品节奏自由浪漫, 自由速度 (rubato) 屡见不鲜, 朝气蓬勃的乡村氛围在这样的自由速度中弥漫开来。值得一提的是, 肖邦的“自由速度” (r u b a t o) 是其音乐风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rubato”【意】, 自由速度, 字面意义为“被劫持”, 指有控制的灵活速度, 有些音符的长度因速度略为减慢或略为加快而有所增减。对于肖邦而言, 玛祖卡舞曲是可以充分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并可以彻底激发自己的表达灵感的一种艺术手段, 自由速度的运用使得乐曲旋律的变化更加丰富, 节奏的律动更富生机。

主部A部分中, 乐曲风格灵活多变, 非常适合马祖卡特质的发挥。节奏音型采用马祖尔舞曲的附点音型节奏, 强拍基本上落在小节的第二拍上, 将马祖尔舞曲的欢畅奔放的特征表露无疑。2 0岁的肖邦带着一种诚挚的民族情怀与稚嫩的艺术激情将这首作品的清新风格演绎的十分到位。

而音乐转入第一插部B部分时, 2 5—2 8小节中三连音与附点节奏的融合, 夹杂着波兰民族古老的库亚维亚克舞曲的舒缓与忧郁, 彰显了田园风格的马祖卡的纯朴而清新的色彩。

作品中, 节奏的对比来自于音乐自身风格的转换, 但是活泼轻快的基调始终贯穿全曲, 肖邦的民族元素支撑起了整首乐曲, “自由速度”自然地融入, 既体现了肖邦式的创作风格, 又恰到好处地迎合了马祖卡舞曲体裁本身的意境。

三、调式调性

波兰民间旋律中, 除一般常见的大小调式之外, 里第亚、弗利几亚等中古调式也很常见。肖邦在他的马祖卡舞曲中便常常巧妙地运用这些中古调式, 赋予音乐以民间音乐所特有的古朴、清新的气质。

主部A部分中, 肖邦在第一小节处将主调的属和弦作为引入和弦, 随即在下一小节进入降B大调的主和弦, 明确调式调性。之后进入下属和弦这一手法的运用十分巧妙, 带有小调色彩的下属和弦与之前的主和弦构成了变格进行的倾向, 而主和弦在属和弦与下属和弦的中间出现不仅起到了明确调式调性的作用而且造成了功能进行的断层, 使作品活泼灵动的韵律感得以充分释放。

乐曲进入第一插部B时, 作品引入了F大调, 即主调的属调。肖邦在这里很典型的展现了五度循环的传统规律。正统的调性布局使得这首马祖卡舞曲在展现自身风格的同时, 又在同一的循环中彰显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规矩”的一面。

结语

尽管肖邦并未一直生活在祖国波兰, 但他多年来在国外的创作同样弘扬了波兰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他将自己的爱国情感通过钢琴作品渗透给每一位听众。正如舒曼给予肖邦的评价所言:“如果北方的专制君主知道在肖邦的作品中, 在他的玛祖卡的朴素的旋律中, 有一个多么危险的敌人在威胁着沙皇, 他会禁止肖邦的音乐。肖邦的作品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玛祖卡对音乐学习者的益处不仅表现在音乐本身, 更表现在对我们的爱国之情的培养上。

肖邦的这首作品顺应着历史时间将其早期玛祖卡舞曲的创作风格较为合理地展现了出来, 简洁流畅的和声语汇、充满乡土情趣的旋律织体, 无不将这一时期肖邦音乐的清新感与幽默感展现的淋漓尽致。肖邦的音乐不受高高在上的形式法则所支配, 迷人的旋律以及丰富多彩的和声织成了幻想般的形式, 而这种形式恰恰迎合了这种音乐的本质, 这种艺术是独创的、自由的。肖邦通过这些波兰民间音乐家们而积蓄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富于创造性地将波兰民间音乐优美的曲调和珍贵的表演艺术都融入了自己的创作, 并赋予了它们更永久的生命力, 也正因如此, 肖邦的音乐才能真正获得不仅本民族而是全人类的永恒价值。

摘要:肖邦的马祖卡舞曲极具波兰乡土气息, 这种来源自波兰民间的舞曲体裁被肖邦在钢琴上再现出了其独有的神韵。本文论述了肖邦《降B大调马祖卡舞曲》的曲式结构、节奏特征、调式调性三方面特点, 力求探析出肖邦早期马祖卡舞曲的创作特征。

关键词:肖邦,《降B大调马祖卡舞曲》,音乐特点

参考文献

[1][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杨燕迪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8。

7.瑶族舞曲反思 篇七

首先,教师通过《快乐的啰嗦》导入创设情景,活跃气氛,随着音乐节奏、速度、力度、拍子的变化,不断变换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方式,如:拍手、跺脚、拍书、敲桌子等,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音乐的快乐,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提高了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其次,欣赏《瑶族舞曲》,聆听、感受《瑶族舞曲》音乐情绪和音乐要素特点为教学重点。并与《快乐的啰嗦》进行比较,学生更直观,更感性的形成了对音乐的深刻印象,这样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加丰富,分析与评价音乐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再次,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安排了教学环节,让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获得音乐感受和知识。每个教学环节都环环相扣,每一个要素的学习都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的过程,教师的语言,音乐,课件的设计都不错,都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做了准备。

最后,通过师生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采用了生生互评,在教师引导下的全体同学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分工合作,个别同学负责演奏乐器、其他同学认真的听、思考、回答,在积极的活动参与中完成了知识的巩固。

8.艺术活动:瑶族舞曲(演奏) 篇八

【活动目标】

1.感受瑶族音乐的优美和欢快,以及瑶族鼓点的节奏特点。2.学会边看指挥边运用乐器演奏乐曲。3.体验和教师、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幼儿已欣赏了瑶族服饰、瑶族舞蹈等图片,初步懂得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2.幼儿已学习了瑶族语“门胞”(小伙)、“门煞”(姑娘)。

(二)材料投放:小鼓一面,小铃若干、音乐《瑶族舞曲》、图谱《瑶族舞曲》。【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说瑶族语“门胞”“门然”,引发幼儿回忆,说说它们是什么意思,是哪个民族的语言。

二、视听结合,引导幼儿欣赏音乐。

(一)组织幼儿安静倾听《瑶族舞曲》,并说说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二)出示数字资源《<瑶族舞曲>图谐》,引导幼儿边观察图片边再次欣赏乐曲。

三、组织幼儿玩声势游戏,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一)启发幼儿阅读图谱,理解图谱上“手掌”“脚丫”两种图形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区分“小手掌”与“大手掌”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二)引导幼儿集体跟随音乐练习用拍手、跺脚的声势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

(三)组织分组游戏,启发幼儿尝试运用摇晃身体等动作语言与教师、同伴交流,学习较有感情地表现音乐,充分感受与教师、同伴共同玩节奏游戏的乐趣。

(四)引导幼儿在画有8个“小手掌”的乐曲图谱处,用“门胞”“门煞”语言节奏替代拍手动作玩节奏游戏,再次调动幼儿兴趣。

四、师幼互动合作演奏。

(一)播放音乐,教师拿小鼓随乐敲击强拍,幼儿用声势动作回应,师幼进行合作演奏。

(二)引导幼儿用小铃替代拍手动作,跟随音乐与教师的小鼓互动合作演奏乐曲。【活动延伸】

9.七年级音乐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篇九

七年级音乐第四单元

《班级演唱组合》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体”的原则,依据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结合本课教材内容,围绕学生为中心,紧扣三个目标创设情境,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每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在音乐中做主任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课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班级演唱组合》。本单元教学内容较多,共安排了三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歌曲《青春舞曲》,让学生初步了解演唱组合,为后两节课的班级组合活动做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对歌曲进行艺术加工,创造性的表现歌曲;对组合演唱有个最基本的了解。

2、技能目标: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学习歌曲,珍惜美好时光,昔时如金,好好学习。

【学情分析】

经过小学六年的音乐学习,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但他们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尤其对与来自农村中学的学生,特长生极少,大部分孩子表演方面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教学策略】:七年级音乐第五单元《班级演唱组合》中的《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在学习演唱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文地理风光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强大 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学歌曲的热情。并通过随后的各种类型的组合的演唱视频介绍,激发学生创作班级演唱组合兴趣,达到本节课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琴

【教学重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努力帮助学生克服羞涩情绪,积极地参与歌曲表现并获得丰富的个性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克服心理恐惧,有表情地演唱所学歌曲。

【教学难点】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控好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展示:课题《班级演唱组合》

一、激情导入

播放维吾尔族歌舞图片,请学生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并能说出这个民族相应的风土人情以及地方特产——如:哈密瓜、葡萄等(教学课件

二、课件三)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几幅图片,考一考同学们的眼力,看看谁

能认出这是我国哪个民族?(播放课件2,请学生欣赏图片)

课件二

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欣赏少数民族图片并回答):新疆维吾尔族。

师:谁能描绘一下维吾尔族地区的地方特产

生:(争先恐后)——哈密瓜、葡萄干、烤羊肉等。师:通过图片以及日常观察。我们可以看出维吾尔族是一个载歌载舞 的民族,那他的舞蹈动作都由什么?

生:动脖子、抖肩膀、捻步?? 一起随音乐跳几个维吾尔族的舞蹈动作,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件四,播放新疆音乐mp3)

课件四:

请班里学过舞蹈的同学做几个示范动作,调动全班同学参与。

(课堂气氛此时达到一个小高潮,教师趁机到处本节课的课题——《青春舞曲》。)

师:看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啊,今天老师就带来一首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五:

接下来,我们共同欣赏一下这首歌,在欣赏的同时希望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播放音乐,展示课件

六、课件七)

课件六: 课件七:

师: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谁能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篇二: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青春舞曲》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天山之音》

第一课时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方案

周次:第8周 班级:七年级1-12班

执笔审核:科组长 科组成员 上课班级:七年级1-12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教学过程和方法:通过对课件的欣赏,知道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通过表现创造,培养

学生们的创新与协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体验作品的内涵,知道珍惜宝贵的青春的道理。

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的情绪。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歌曲的理解作节奏创编活动,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手段: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多媒体播放新疆歌曲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掌握旋律之后,采用伴奏法,律动法为歌曲伴奏编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会和创造音乐。师生互动学习歌曲,用舞蹈和器乐的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自编节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及创作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与步骤解析: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你们都累了吗?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轻松一下吧。(多媒体放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请大家随着音乐击拍或者律动吧。(师生随音乐律动)

1、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音乐呢? 生:新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新疆的地理位置。(课件出示)

生:我国的西北部。师:对,这节课我要和大家一起走进神秘而美丽的新疆,同学们能谈谈你们所知道的新疆吗?(民族信仰,服饰,小吃,土特产,乐器,民族舞蹈等)

2、体会新疆地区语言特点:

师:新疆的语言很有特点,哪位同学能模仿一下陈佩斯演的小品《羊肉串》中的那句台词:哎新疆的羊肉串,味道好极了!(学生模仿)

师:同学们知道维语中的“好”该怎么说吗?(亚克西)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上的导入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了新疆歌曲的风格,初步了解新疆的一些风俗,学习简单新疆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师生互动 学唱新歌

同学们在欣赏完刚才的歌曲之后,应该对新疆的音乐有一定了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洛宾改编的维吾尔族的民歌.(一)介绍王洛宾的生平及艺术成就.1 王洛宾(1913-1996)在他的一生中,有62年致力于音乐艺术的创作与实践,由他创作的歌曲流传了一代又一代.大家知道他创作过哪些歌曲吗?(《达板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出来》,,《在那遥远的地方》)他创作过这么多的描写西部的歌曲,“西部歌王”的称号对于他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二)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创作的《青春舞曲》。

1、听范唱。让学生试着随着节奏击拍。4/4拍,并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活泼,欢快,青春活力)

2、节奏练习。听伴奏做节奏练习。(课件出示)

(1)4/4拍节奏型

a x — — — |x— — — | bx — x — | x — x —|(集中精力)xx │ xx│

x x x ‖(此节奏可多练习几次)

3、学生试唱谱。(根据学生情况,先用“拉”模唱)

4、学生试填歌词。(指导学生“别”字语气要加重,老师可以范唱。要求吐字清晰有弹性,唱出欢快情绪。)

5、完整连唱歌曲,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唱出积极乐观的情绪。

【学唱歌曲环节,设计了节奏练习,解决难点,为下环节的节奏创编做铺垫,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学习乐谱和歌词,做出指导和示范。】

四、合作探究 集体演唱

1、肢体律动(老师教简单新疆舞蹈动作,比如动脖子,挽花,托帽等)

2、创编节奏

多媒体出示节奏型: ax b c x-d x(1集体节奏联系。2分组创编节奏。3学生展示分组创编的节奏型。)

【以上内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利用简单肢体律动和节奏创编进行音乐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

五、知识升华 感悟青春。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生回答,师做总结:告诉了我们有事物是可以去而复返,有些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大家应该珍惜宝贵的青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六、小结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西部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在我们正处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时代,美丽的西部在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衷心祝愿同学们能珍惜时光,立足现在,拼搏进取,在不久的将来加入西部大开发的队伍,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同学们在《青春舞曲》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知识的升华,告诫我们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努力学习】

七、作业:回去唱熟歌曲,下节课请同学们演唱。

八、教学反思: 2 篇三:七年级音乐《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七年级音乐第四单元

《班级演唱组合》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体”的原则,依据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结合本课教材内容,围绕学生为中心,紧扣三个目标创设情境,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每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在音乐中做主任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

义务教育初中音乐课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班级演唱组合》。本单元教学内容较多,共安排了三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歌曲《青春舞曲》,让学生初步了解演唱组合,为后两节课的班级组合活动做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对歌曲进行艺术加工,创造性的表现歌曲;对组合演唱有个最基本的了解。

2、技能目标: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学习歌曲,珍惜美好时光,昔时如金,好好学习。

【学情分析】

经过小学六年的音乐学习,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但他们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尤其对与来自农村中学的学生,特长生极少,大部分孩子表演方面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教学策略】:七年级音乐第五单元《班级演唱组合》中的《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在学习演唱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文地理风光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强大 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学歌曲的热情。并通过随后的各种类型的组合的演唱视频介绍,激发学生创作班级演唱组合兴趣,达到本节课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琴

【教学重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努力帮助学生克服羞涩情绪,积极地参与歌曲表现并获得丰富的个性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克服心理恐惧,有表情地演唱所学歌曲。

【教学难点】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控好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展示:课题《班级演唱组合》

一、激情导入

播放维吾尔族歌舞图片,请学生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并能说出这个民族相应的风土人情以及地方特产——如:哈密瓜、葡萄等(教学课件

二、课件三)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几幅图片,考一考同学们的眼力,看看谁

能认出这是我国哪个民族?(播放课件2,请学生欣赏图片)

课件二

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欣赏少数民族图片并回答):新疆维吾尔族。

师:谁能描绘一下维吾尔族地区的地方特产

生:(争先恐后)——哈密瓜、葡萄干、烤羊肉等。

师:通过图片以及日常观察。我们可以看出维吾尔族是一个载歌载舞 的民族,那他的舞蹈动作都由什么?

生:动脖子、抖肩膀、捻步?? 一起随音乐跳几个维吾尔族的舞蹈动作,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件四,播放新疆音乐mp3)

课件四:

请班里学过舞蹈的同学做几个示范动作,调动全班同学参与。

(课堂气氛此时达到一个小高潮,教师趁机到出本节课的课题——《青春舞曲》。)

师:看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啊,今天老师就带来一首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五:

接下来,我们共同欣赏一下这首歌,在欣赏的同时希望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播放音乐,展示课件

六、课件七)

课件六: 课件七:

10.音乐《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篇十

活动目标:

1、能合着音乐《欢乐舞曲》,用打击乐器x x x x ︱x x x x︱和x x ︱x x︱等节奏型。

2、能把随音乐律动的动作节奏用手拍出来。

3、学习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并在活动中保持欢乐的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已学过《欢乐舞曲》随音乐律动。

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练习随音乐律动《欢乐舞曲》。

(1)、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边做律动边进教室。

(2)、自由找空间站立,练习随音乐律动,并表现乐曲的欢乐情绪。

活动实录:

孩子随音乐进入教室,刚开始的时候就熟悉的音乐,老师也有了很好的开场白。[.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孩子在音乐中体验了旋律和节奏的不同,脑海里有了一定的印象。而且孩子的情绪被优美的音乐调动起来了。

点评:

第一部的开场使幼儿与老师的互动升华到高潮,老师与幼儿一起用一种很轻松的氛围,熟悉了旋律。

二、学习抽取随音乐律动中的节奏型。

(1)、教师随音乐律动,要求幼儿边看老师做动作,边根据动作的不同快慢,用双手拍出动作的节奏。(练习前教师提出特定要求:老师做“双手高举转动手腕”时,大家和老师做一样的动作。)

(2)、请部分幼儿上来做随音乐律动,教师和其余部分幼儿一起边看表演边拍出律动的节奏型。

(3)、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拍整音乐曲的节奏型。

(4)、教师带领大家随音乐拍整音乐曲的节奏型。

三、学习做分声部动作。

(1)、将全班幼儿分成三部分。教师讲解指挥手势并与幼儿的理解相呼应。

(2)、教师指挥幼儿随乐曲分声部做动作。(指挥前,确定“说手高举转手腕”动作,由那一部分幼儿担任,其余节奏动作根据指挥要求做出反应。)

四、打击乐器演奏。

(1)、根据指挥着的暗示,做好演奏准备。

(2)、随乐演奏打击乐器,注意用合适的力度,正确的方法演奏。

(3)、演奏时,保持欢快的情绪,享受演奏活动的快乐。

活动实录:孩子在演奏时由于经验不足在合奏时有点混乱,这一段音乐旋律可以说是比较欢快的。孩子的情绪很活跃,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打击乐器配合的比较默契,演奏水平提高了许多。

点评:打击乐在音乐活动中不是常见的课程,但是本学期打击乐的课程很多,孩子水平不够,没有前期的经验,演奏这首音乐可以说有点难度,而且孩子的演奏的姿势也欠缺。总体说目标是勉强达到了。但是不是很完美。

教学反思:

孩子经验 不足和老师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一般在教研课的时候才上音乐打击乐的活动,应该将它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区域中。在孩子生活中不断的给孩子充足经验,提高孩子的演奏水平。增长孩子对节奏的感受!本节课目标虽以达到但是效果不是预期的完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多的去尝试音乐活动的方法。使孩子在音乐方面功能有更大的进步。

11.音乐《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篇十一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旋律的变化,感知 ABAC的曲式结构。

2.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创编故事情景和表演方式。

3.乐意与同伴协商共同解决问题,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加速圆舞曲》音乐(节选)、音乐图谱。

经验准备:课前幼儿多次熟悉过《加速度圆舞曲》音乐,并随乐初步尝试想象创编故事。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乐曲的旋律变化。

活动难点:根据乐曲旋律的变化能用肢体动作表达故事情景。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加速圆舞曲》全曲,引导幼儿表达感受。

师:这几天小朋友听了一首音乐,今天再来听一听,要一边听一边想,你觉得这首音乐里好像讲了什么事情?

教师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倾听。

师:听完音乐你想到了什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你觉得音乐里发生了什么事?

……

(二)分别请幼儿随乐用动作表达自己聆听后的感受,初步感知乐曲中旋律的变化。

请幼儿集体随乐表演,初步感受乐曲旋律的变化。

……

(三)出示图谱,借助故事情景帮助幼儿理解乐曲旋律变化。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好像在表演某某的故事,那我们来一边听音乐一边想这个故事里到底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分段讲解图谱,引导幼儿随乐用动作表现,感知乐曲abac的段落结构。

……

(四)幼儿自由结伴选择不同情景的小组,创编情景表演,感应乐曲旋律的变化。

1.按故事情景分成三个小组,幼儿自由选择相应的小组。

师:现在,我们来分组表演一下好不好?

2.各小组创编,教师巡视指导。

(五)集体分享各小组成果,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师:现在有请我们各组小朋友把你们的合作表演展示给大家,哪一组先来?

……

今天小朋友们不仅听了音乐还创编表演了故事情景,你们表现得真好!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活动区继续表演。

教学反思

《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音乐欣赏活动《加速度圆舞曲》,旨在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

12.欣赏课《瑶族舞曲》教学反思 篇十二

音乐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其中蕴涵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在欣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乐曲,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泛的时间、空间里遨游,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一般来说,音乐有打动自己,感动别人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音乐的内涵上。在这节课上,我没有过分的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是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创作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兴趣。我认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以情感感人,尽量把教学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的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兴趣和欲望。

在欣赏课《瑶族舞曲》中,进行到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时,我第一次是这样设计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完成以下三个问题:拍子(3/4);速度(中速);力度(较弱)。学生听后,老师按顺序逐个引导回答。实践后,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但由于受到关闭式问题的局限,学生的表现为两种:一是根据提问都不会的学生干脆不说;二是知道个别答案但顺序不对的也静止不动。由于没有空间让学生去畅谈,所以整个课堂陷入了冻结阶段。轻松、愉快的情绪一时被紧张、恐惧取而代之,结果以失败告终。之后,本人经过请教别人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第二次试教,把这个问题设计为: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并说说你的感受。欣赏音乐后,课堂真是像炸开了花,精彩不断,想说的同学非常多,既分别答出了以上的答案,又增添了很多个性化的见解。如:“这一部分主题速度较慢,力度较弱,旋律悠扬,让人听后的感觉是悠闲自如,心情舒畅,所以我很喜欢。”我给予肯定鼓励说:“谈得真好!掌声谢谢他的精彩回答!”又如另一位同学说:“这一部分是以木管乐器独奏为主,音调统一,音色清晰、悦耳,让人陶醉其中。”我也及时给予表扬说:“听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完整,掌声表扬!”……虽然这些说法有时会出现大同小异,但是它是学生自己独立感受的结果,是开放课堂产生的效果。学生高兴、自由,老师轻松、自如,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篇:疾控中心个人总结范文下一篇:给客户的中秋国庆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