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有感(16篇)
1.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一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2002年,当我刚刚被“如果你热爱孩子,如果你热爱教育,如果你热爱写作,请拿起你的笔”的春风唤醒沉睡的心灵时,就幸运地与《中国教师报》相遇了。那时她还叫做《中国教育资讯报》,记得我当时是冲着“资讯”二字订阅的。我猜想她应当是前沿的、新闻的、独特的。当收到第一期报纸时,我的猜想应验了,她同时传递了亲民的、贴心的、温暖的气息。品读着报纸,我感受到自己是世界上幸运者中的一分子,我预感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多了一位知音。每当我拿起这份报纸,我的脑海中就会响起王刚充满磁性、深沉的声音:“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我的心底也会有一个声音暗暗浮起来,亲切地袅绕在耳:“讲述老师自己的故事”。我在这里认识到很多看似普通、但并不平常的老师,像贺杰、茅卫东、陈小华、焦照锋、袁卫星等等,看他们讲述的好像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会刹那间涌现很多真切的感悟。做一个平常的老师,也可以有自己的快乐。只要有梦,就会有追寻。《中国教师报》唤醒了我好些蛰伏着的激情。因为爱,所以爱。我认真阅读《中国教育资讯报》每期的报纸,认真完成每一期的读者调查,并且把得到的赠报送给自己的好友、同事,希望更多的同行获得这份高品质的精神食粮。在认真的阅读中,我得到了很多收获,除了知识上的积累增加以外,还获得了情感上的愉悦、人格上的提升。特别是在和编辑老师
们的交流中,受到他们人格魅力的熏陶。去年七月,我接受《辅导员》杂志下月刊的邀请,来到北京担任“特约编辑”。在一个阳光火热的上午,我来到了中国教育报刊社,和《中国教师报》的编辑老师们坐在一起。我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二,好些编辑老师都在,他们热情地招呼我,喜气洋洋地告诉我:韩军头一天来了,红霞当天下午也要来,放假老师们都来了。看到他们神采飞扬的样子,我感受得到他们真诚的喜悦。我们就像相识很久的老朋友一样交谈,我记得高影老师当时问我:“你觉得把《中国教育资讯报》改名为《中国教师报》,怎么样?”我当时就摇头,一个劲的不同意。我已经太熟悉《中国教育资讯报》了,她融入我生命,读她成为了我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我害怕变化,害怕变化后的《中国教师报》会和我疏远。可是当《中国教师报》创刊后,我快乐地发现“和教师零距离”的办刊理念落实得更到位了,对教师的生存关注更多了,对维护教师权益关注更多了,对与教师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关注更多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更多了„„《中国教师报》对教师弱势群体的关注表现出比我看到的任何报刊都强烈。我在与编辑老师的交往中,真切感受到《中国教师报》的编辑老师们和一线老师平等、和谐、融洽地相处。记得我有篇稿子寄给了杨伟广老师。杨伟广老师出差一回来后就及时地回复了,诚恳的态度让我肃然起敬。事实上《中国教师报》的每一位编辑老师都是这样做的。试想《中国教师报》编辑老师邮箱中每日会有收到上百封邮件,像这样事必躬亲,认真回复,不能不叫人为之感动。他们用自己的责任,用新闻人的职业道德建筑灵魂的基石。
《中国教师报》,在你快要满周岁的时候,我许下一个心愿,一定年年为你祝贺生日。
2.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二
笔者是一名中职数学教师, 有幸参加公共基础数学课的全程竞赛。现竞赛已结束, 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基础课数学教学基本功大赛概况
本次比赛继承了以往的优良传统, 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完整,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比赛提升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 发掘新人, 培养后备力量, 形成教师队伍梯队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适应优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青年教师搭建了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
二参与基础课数学教学基本功大赛后的感悟
比赛后, 我的感慨很多, 同时收获也很多。也许最后的结果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 但最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让选手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磨砺自己, 提升自己!一次一次的挑战和机遇才成就了名师, 所以本人很珍惜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下面我就谈谈在此次教师基本功大赛中的感悟:
1.态度端正, 团结协作, 共同进步
接到市里竞赛的通知后, 我们学校领导非常重视, 马上召集老师们开会, 宣读比赛通知细则, 安排比赛人选。接到比赛任务的老师们都按照比赛要求认真准备, 先自己看书, 然后互相讨论, 最后写出比赛方案, 反复地强化训练。
比赛当天, 老师们注意着装仪表, 精神饱满, 答题认真, 讲课有条理。从比赛的现场和结果来看, 每位选手都精心准备、认真思考, 努力呈现自己的专长和特色, 较好的呈现了基本功训练的成果, 提高了数学老师的整体素质, 比赛成绩良好。
2.筑牢教学基本功,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在教育学心理学考察和数学专业知识考察中, 我的感触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知识水平的素质迫在眉睫。“书到用时方恨少”, 古人们尚且知道“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对于我们教师而言, 要学的东西太多, 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 教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而且是一桶不断更换的水。本人认为, 教师不仅要有一桶不断更换的水, 而且要是“自来水”。因此, 我们应善于主动性地学习, 使自己的思维更敏捷、更广阔。
在讲题比赛中, 要求每位教师抽签决定讲题的题目, 题目确定后, 参赛教师独立备课, 可借助参考资料, 准备时间为20分钟, 讲题时间为10分钟, 要求:审题分析、解题过程、总结提升。当我站到讲台的时候, 已经感觉到自己没有底气, 临时准备的内容可能是准备得不充分, 上台后我擦了一下黑板, 发现自己已经忘记要讲什么了, 结果语无伦次, 而且没有任何的激情, 本来想好的亮点忘记讲了, 易错点也没有提出来。自己感觉比平时讲课差了很多。我想, 作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站在讲台上不应该那么紧张呀, 可能因为准备不够充分, 或者说太重视这次比赛了。虽然最后综合评定本人获得了二等奖, 但本人对自己的表现, 还是不满意的。安静下来想想要得了二等奖也好, 就说明本人还有进步的空间;对自己不满意, 也说明还有进步的要求。
经过了这一届教学基本功大赛, 使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竞争和压力与进步并存。我觉得平时我就要注意以下教师基本功的训练:
第一, 要夯实备课基本功。在第一轮教学设计环节, 写函数的概念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体会到教师应必备的专业知识。能正确理解教学大纲, 熟悉教材。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指定的课题教案。教学目的明确, 要求恰当, 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注意思想教育, 教学程序合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教案格式规范, 书写文字也要端正。
第二, 强化组织教学基本功。在第一轮中考察教育学和心理学时, 我体会到教师要熟悉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教学层次清楚, 教学结构合理。注意学法指导, 能激发思维,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同时要精选练习, 作业布置批改及时, 认真, 规范。及时辅导, 因材施教。
第三, 修炼语言基本功。在第二轮讲题比赛时, 我体会到:如果教师普通话流利, 声音有磁性, 语速恰当, 学生会更喜欢听讲。教师若能正确使用名词和术语, 语言清晰准确, 具有启发性、逻辑性、趣味性, 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 磨练板书基本功。板书时, 布局合理, 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字迹工整规范。让人看了有一种愉悦的心情, 有一种美的感觉, 学生自然也会喜欢看黑板了。所以平时我们做老师的要练练字, 上课时也要有意识地把字写得更好, 格式更规范, 做学生的好榜样。
第五, 苦练作图基本功。作图要求教师能正确使用各种教具。绘图顺序规范, 迅速, 大小适中, 美观大方。能徒手绘出较正确的草图。具备熟练简笔画技能, 随手画出各种物品, 画图辅助教学, 增强教学直观效果。如本次竞赛讲题环节中的第3题, 就是作函数的图像。此题重点是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 最后得到一条光滑的曲线。教师首先分析题目的隐含条件是说明图像在第一象限或者在第三象限, 又知图像还经过原点, 所以得知画图时取点, 以原点为中心取对称点, 解决了教学的一个难点。但对学生来说取了点, 把点描到坐标系里去, 也是难点。还有一个易错点, 就是学生描点之后, 用尺子连线, 连成一些折线。即使会画的图, 我们也有画的好看不好看、标准不标准的区别, 我们做教师的, 要想把图画的美观, 平时也必须多练习画图, 提高画图的基本功。
第六, 加深解题基本功。解题基本功, 主要要求教师能在规定时间内, 编拟出制定有用的试卷。并能进行试卷分析。会设计试卷的双向细目表, 试题一定要能扣住教学大纲, 知识覆盖面广, 重点突出, 难易得当, 有一定的梯度。
三基础课数学教学基本功大赛的成效
通过比赛后, 我们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 我们数学组的老师更爱学习了, 更爱反思教学了, 研讨的气氛也更浓了。我们要学习名师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技巧, 但不能全搬全套, 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吸收精华。同时, 我们也知道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心态也是获得的好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
虽然比赛过程是艰辛难熬的, 但收获还是多多的, 如果还有机会, 我愿意去参加比赛, 使自己在比赛中不断地进步。我也相信, 多参加比赛, 下次比赛时, 我将会显得更冷静、更从容, 赛出更理想的成绩;多参加比赛, 也可以激励我去不断地学习, 从而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为教育事业贡献我的微薄之力。通过教师基本功比赛, 能使教师们多思考、多反思、多交流、多讨论、多总结, 从而筑牢教学基本功,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摘要:笔者参加了2014年广州市首届中职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技能竞赛活动。竞赛的主题是“中国梦·园丁美”——打造优秀双师型中职教师队伍。通过比赛, 笔者认识到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端正态度, 与同行团结协作, 共同进步, 筑牢教学基本功, 才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关键词:中国梦·园丁美,筑牢,教学基本功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 (第四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杜殿坤译)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3.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三
轻资产公司的软肋
和其他本土体育用品公司相比,中国动向是一家典型的轻资产公司,员工最多时也不过几百人,总部就设在北京亦庄开发区的一栋小楼里,多数员工从事设计、品牌运营、渠道服务工作,中国动向没有自己的工厂,渠道以品牌加盟为主。
在中国动向最风光的2010年,区区几百人的公司可以做到42.6亿元的销售收入,其利润率肯定是其他体育用品公司极其艳羡的。中国动向侧重设计和品牌运营,把生产外包,渠道采用合作和加盟方式,这样的企业显然有更高的供应链管理效率。
然而,从2011年开始,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进入一个深度调整期。经过了十年的粗放发展,安踏、李宁等一线运动品牌也都认识到了大批发模式的弊端,纷纷转变零售模式。而像安踏、匹克这样的“重资产”公司,拥有制造工厂,企业资产雄厚,通过参股、收购方式可以掌控渠道的,零售模式更容易转型。而中国动向的轻资产模式对渠道的掌控力很弱,要想进行渠道转型难度很大,尽管它积极转型,却遭到渠道商抵制,很多渠道商放弃Kappa。中国动向成为渠道变革的重灾区。
产品策略摇摆不定
Kappa作为一个意大利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初几年,做得不温不火,随着中国动向获得Kappa中国的品牌授权后,Kappa开始了在中国市场一飞冲天的发展。Kappa当年成功地从运动品类和时尚休闲品类中切割市场,这个定位至今仍未过时,问题只是中国动向没有把握机会把份额做大。
反观现在的Kappa,和风光的时候相比,产品并未有明显的创新,定价却向耐克、阿迪达斯看齐,这让消费者无法买账。Kappa的问题在于没有在抢到市场份额后继续扩张,反而被竞争对手不断蚕食自己的领地。对于Kappa而言,必须在确定好品牌定位后继续做横向扩张,同时要考虑功能属性,在运动专业性上要有所突破,从中找到跨界的突破点。
可以说,Kappa是最没有运动味道的品牌,当别的体育用品企业都在花费巨资赞助国际球星、国际运动队时,Kappa更多地选择在娱乐圈营销而非专业的体育赛事。在一般的消费者眼中,由于Kappa长期忽略在体育营销上的S投入,它更像一个潮牌,而不是运动品牌,其时尚有余,运动和功能性不足。
从Kappa的产品设计看,要保持时尚运动的定位,仅仅依靠大胆的色彩组合和大色块的图案拼接,显然已让消费者产生了审美疲劳。同时,对于体育用品而言,要不断地增加对品牌的投入,尤其是对品牌内涵的挖掘和塑造,Kappa的力度也是最弱的。
4.读《中国教师报》有感文档 篇四
周集中心小学:高琼
我曾在一期《中国教师报》里看到一篇叫做《“老师,我可以唱歌吗?”》的文章,当我读完它时,心情顿时感慨万分。文章讲的是张老师在教学一节一年级语文公开课的过程中,一位清秀帅气却有智障的小男孩突然提出要做一件跟课堂内容完全无关的事——唱歌,张老师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出乎大家的意料,居然让男孩亮起嗓子唱完,结果全班同学一起唱起了这首歌,歌声结束,孩子们继续写字,教师过去摸了摸男孩的头,男孩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故事到此已把张老师的非凡教学能力体现无疑。我的心情跟着听课老师一起产生了好奇,为什么张老师要让小男孩在语文公开课上唱歌呢?
这位张老师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地教育过程。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这是荒谬的,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包容一切学生的一切差异和缺点,对所有的学生公正无欺、一视同仁,不仅要热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和品格不健全的学生更要多一点爱。
张老师的宽容更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心情放松是多么重要,当今小学生背负着家长和老师的希望,所带来的沉重压力太大了!我很少看见现在的小朋友有阳光的气质,曾经校园活动的快乐身影,现在视乎
有些变味了。因此,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具体的教学中,课堂效率的提高,直接决定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
5.读《中国教育报》有感 篇五
在网上,一直听网友们称赞:《中国教师报》是一份宣扬教师情感与智慧的报纸,是老师们自己的报纸,于是,从一开始起,便对《中国教师报》有了一份特殊的亲切感。
作为“全国老师自己的报纸”的《中国教师报》,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像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的教师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贴近我们的实际。因此,无论版式还是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闲暇的时光,总是惬意的,我跟往常一样喜欢随手翻看报纸,今天随手翻开《中国教师报》时,“课改中国行”这几个大标题映入我的眼帘,深深吸引着我。特别报道分为四篇:调查篇、专家篇、志愿者篇和花絮篇。而这几篇里面打动我的是志愿者篇,标题《课改路上,我们一起行走》,从这些志愿者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他们对课改的热情与希望,这与我校一直以来倡导课程改革的观念不谋而合,瞬间触动了我这根麻木的神经,引发我的思考:
一、正确认识新课程理念
学校一直倡导新课程理念,要求老师坚持学习《新课程标准》,坚持每周的听评课活动。现在细想起来,似乎自己只是盲目地跟着别人走,这条路走得很吃力、很迷茫。刚开始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只重视单元里面四篇课文的讲解,甚至将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而忽视园地里面的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四条让人耳目一新的课程理念,听评课活动中,听到专家的评析,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质疑课题,带着疑问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等等。但我有时候发现自己真的只是在走这样的一个形式,没有真正去关注过孩子在讨论什么,没有好的方法去引导他们如何讨论。这样的课堂看似非常的热闹,而实际上还不如以前脚踏实地的学习一点知识。
所以,新课改的第一步,就是要让自己真正认识课程理念,正确解读课程理念,将新课程理念真正意识化。不能盲目地去抛弃旧的教学模式而全面照搬新的教学模式,而应认真思考,取长补短,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每个教学步骤都是在训练学生的一种能力。
二、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课堂上所提的问题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气氛,进而影响学习活动的效果。
在上次执教的《一千根弦》一课中,我问孩子“一千根弦代表的含义?”让学生到文中去找出相关句子,进而学习的重点就在体会句子上,而句子的落脚点是在“含义”二字。这样我的课堂就有着一条很清晰的思路。深切地感受到课堂提问的艺术,而我,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去学习、去探究。
三、以课内阅读为引,拓宽课外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教材随时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能帮助学生了解作品全貌、时代背景、作者平生等,拓展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回想起以前指教杜甫的《春望》时,就没有进行拓展阅读,应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杜甫的其他诗。好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时候,我有做到这一点,我让孩子课后搜集抗日英雄的故事读一读,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把这件事做实来,要是能在班上举行一次抗日英雄故事演讲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应该会非常高,这样还能促进孩子阅读的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由一篇课文引出整本书来读,以充实学生的素材,开阔他们的视野。如在学习《燕子》后,就推荐孩子去看沈石溪的《狼王梦》或收看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人与自然》等等。课内教学只是个引子,只有把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这份报纸带给我的是一份感动,一份启示,一份动力,让我重新认清了自己的奋斗目标,确立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实现自我的成长与发展。我真诚地希望《中国教师报》能依托我们庞大的教师队伍,能依托一批精干的富有事业心、创造性的编辑老师,依托阵容强大的“读者论坛”,以自身先进的理念,周到的服务,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越办越好,真正成为每个教师的精神家园!
读《中国教育报》有感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兴隆山镇金钱小学
6.中国教师报摘录 篇六
1、初一“迈好初中第一步”,重点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初二“迈好青春第一步”,着重进行革命传统、民主法制教育、自尊自爱和青春期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能的理想与责任感,做到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热爱科学、自信自强、奋发向上;初三“迈好成才第一步”,着重进行中国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国情教育,理想与信念、升学与成才的教育。“
2、美国著名人才研究专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85%要靠人际关系即与人相处合作的能力。是的,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
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3、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只有团队成功了,才能体现个人的价值。
4、精诚合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是教师文化的核心。
5、学校流行着以木桶效应来分析学生成长的理论,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今,边校长依据学校实际提出图钉原理——一只图钉之所以能够挤到墙里,是依靠它的钉尖,即核心竞争力。
6、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人才,对每一个学生都不嫌弃、不放弃.7、有一种力量很强大,它叫传承;有一种力量更强大,它叫改变。
8、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思路,分工细致,责任到人,以一个合作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评价者的身份参与全过程,并且科学监控,使合作学习在一种流畅的严谨的氛围中进行,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求知的科学快捷的通道。
9、课堂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拥有智慧、使用智慧、享受智慧。
10、教育需要有战略眼光,不仅要思考学生从今天走向明天,更要思考从明天走向后天。
11、教育不能像行政管理一样条块分割,要有系统思维,战略思维,不能只负责某一个阶段。
12、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人,一定是一位终身读书的人。
13、学习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需要、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就像人生存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不可缺少。
14、一个不读书的教师,是没有希望的教师。
15、课堂的本质不是知识的学习与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在学习中生命成长的过程。学生理所当然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激励与引导。课堂以学生身心条件为基础,以教材为蓝本,以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教师要做“煽风点火”者,善于发动和点燃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要做“画龙点睛”者,让学生在普通平常的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学生在课堂里实现生命的成长,教师在课堂中实现价值的浓缩。
16、校长的智慧在于发现,不仅仅是发现教育的智慧、发现教师的闪光点,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发展中的问题。
17、一位能带出好团队的好校长应有以下4个特点:一是“无欲则刚”。职位无大小,凡事凭一个“公”字,才能立世有威信,改革有底气,才能团结人,干好工作。二是“有容乃大”。厚德载物,宽容得众,心胸宽广,能记人之功,容人之过,能团结各种性格的人才,发挥好所有人才的积极性。三是“爱心工作”。把所有的教职员工作为自己的兄弟姐妹,爱群、乐群、利群,把与同事们共事当作一种缘分,当作一种至高的乐趣。四是“激情创新”。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就应该充满激情,有成功的渴望。
18、每个人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里都是天才,我们忘记了教育原本就是自由和无条件的接纳。在儿童的世界里,儿童也有自己的“规则”,成人对儿童的爱和尊重,就是尽可能减少对儿童
领地的侵占和野蛮开采!
儿童有儿童的天性,他们乐观好奇、争强好胜,渴望被接纳、赞美,他们富有童心、童趣,这决定了儿童的可爱、可贵。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天然”的学习者,都富有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都热爱集体、富有担当、胸怀大志,然而遗憾的是我们不了解他们,我们总在想方设法抑制和扼杀他们的天性和天赋。我们习惯了教导、训斥、强迫,我们以为教育就是“管制”,而认识不到教育恰恰是点燃、激励、唤醒!
错误的教育观导致了错误教育的发生,错误的教学观同样导致了错误的教学行为的发生,错误的学生观导致了教育悲剧的发生,太多的厌学乃至于厌世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源。因此,课改才被说成是觉者的选择、智者的发现、行者的担当,它是有良知的教育者共同的使命。学生才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这种观点要求教育者:1.把学习交付学生,把学习者置于学习过程的“核心”地位。2.为学习者配置和提供可选择的丰富的学习资源、条件。
3.最大限度地使他们获取知识的同时,拥有获取知识的途径和能力。
19、“课堂革命”给教师以崭新的定位:1.不再是一个贩卖知识的“二传手”,而是一个发动学习“一传”的角色;2.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是“平等中的首席”,是一个得到发展的人;3.是一个信仰者,给学生、小组、班级乃至同伴以信念,教育是抵达幸福的途径,而教学不过是一种手段,课堂只是一个载体,教师是完成这个目标的“责任人”。
20、教育能否传递给教师以幸福,决定着教师能否带给学生以幸福。如果教师是一个生活的失败者,那他绝对无法让学生成为一个生活的胜利者。
21、解放学生的个性,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长,相信他们,耐心等待。李雅卿-《乖孩子的伤,最重》
22、语言要生动,幽默、风趣的语句可使教室生春,气氛活跃”。为此,教师应做到“言之动情,言之生趣”。教师情理交融的语言,是学生与教师心灵共鸣的重要途径。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更能帮助学生减少疲劳,变“苦学”为“乐学”。教师语言除幽默风趣外,还要注意语调语音等语感因素,抑扬顿挫要恰到好处,才能避免产生催眠的作用。
23、引万涧清泉,润天下桃李;倾一腔热血,铸人间灵魂。
24、只有教师真正在灵魂深处“从讲台上走下来”,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教学才可能“从低效走向高效”。”
25、良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所有人都参与学习,所有人都参与讨论,所有人都得到收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主动融入到学生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认识、了解学生,并且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启发他们的悟性,真正发挥出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作用。
26、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课堂教学中,高效与智慧是共存的。高效的课堂会时时闪现智慧,智慧的课堂也会处处彰显高效。教师应该作为一名充满智慧的引导者,让课堂更加高效,也让学生更加快乐!
27、在课堂上,教师除了组织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更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教师的作用不应该局限于对学习内容的讲解和重复,更应该引导学生展现学习方法,最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8、在教学中,个体学习与小组合作相辅相成。个体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字词意思、理解文章内涵、解决基本问题、记录疑难问题。在小组合作中,更重要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检查、经验心得的交流、疑难问题的解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共同解决。解决好个体与小组的关系,学生与教师的经验、认识、智慧在课堂上就可以最大程度共享,得到充分的交流和提升。
29、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想方设法让教师人尽其才、人尽其力、人尽其心,千方百计动员教师相互协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力量。同时,学校管理者要身先士卒,起到先锋、表率作用。
30、教育不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还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构建。只有教师的思想光明才能让学生的精神灿烂。
31、学校管理者要做到“三当”、“三尊重”、“三宽容”。所谓“三当”是指要把教师当凡人,把教师当伙伴,把教师当依靠;“三尊重”是指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独立性、主体性和创造性;“三宽容”是指要宽容教师的过失,宽容教师的差异,宽容他人对教师的批评、指责。
32、学校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作为教师,只有多思善问,才能敏行创新,只有勤干才能善干。教师要勤干、善干,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意识,因为这是教师成长的重要保障。
33、校长应该姓“校”,即校长要始终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服务。校长应该姓“教”,即校长要始终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校长应该姓“管”,即校长要始终致力于优化管理,并通过优化管理塑造学校品牌。校长应该姓“学”,即校长要始终是一个爱学习者,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丰富和提升自己,以适应飞速发展、充满竞争的时代。
34、一定要相信教师,他们都想把工作做好;必须充分信任教师,他们都能够把工作做好。
7.地铁报:中国报业的“新兴媒体” 篇七
地铁报是以地铁作为主体发行通路, 主要面向特定时段 (多为上班高峰时段) 的地铁乘客, 无须付费即可获得的报纸, 该类报纸以刊登新闻、信息和广告为主, 追求盈利, 以广告收入和活动营销为大部分收入来源。无疑, 地铁报是地铁的延伸。
进入21世纪, 地铁已成为大城市人口稠密区的主要客运交通方式。迄今为止, 发达国家的主要大城市纽约、芝加哥、伦敦、巴黎、柏林、东京、莫斯科等已完成地铁网络的建设。近年来, 亚洲地铁在世界的排名有所上升。中国是世界上地铁建设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国家,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沈阳等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总长1740公里, 居世界首位。
历史视角审视之
地铁报在世界。全球首张免费的地铁都市报乃是瑞典的《地铁报》 (Metro) 。1995年年初,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街头出现一张免费日报。瑞典地铁国际集团 (Metro Int ernat io nal, 现总部在卢森堡) 敏锐地觉察到其中的商机, 立即决定利用地铁垄断的有利条件, 将其发展成一份免费的地铁都市报。于是, 世界上第一份旨在为上班族服务、每日出版的免费《地铁报》 (Metro) 于1995年2月13日应运而生。该报的盈利模式是:通过购买通讯社、特稿社的电讯稿及少量自采新闻, 将短小精悍的文章编辑成一份可供速读而成本较低的小报免费向读者提供, 再向广告商承诺一定数量的发行量以获得广告。而对乘客川流不息的地铁系统来说, 要达到广告商要求的发行量并非难事。
《地铁报》很快就占领了斯德哥尔摩的地铁市场, 并在其他3个城市发行当地版。地铁国际集团趁热打铁, 攻城略地, 先后与多个国家的重要地铁城市签订合作协议, 以统一供稿 (地方新闻除外) 的形式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新闻资源的共享。[1]据瑞典地铁国际集团提供的最新数据, 每天全世界有2200万读者阅读该集团旗下15种语言发行的地铁报。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邵培仁教授说, 纵观世界报业发展走向, 免费报纸已经成为一大发展趋势, 全球免费报纸总发行量已逾4000万份, 涉及40多个国家。在新媒体如日中天、传统报业每况愈下的大背景下, 现代高速交通工具特别是地铁的出现, 是传统报业一次创新经营机制和发行模式的绝佳机会。
地铁报在中国。2002年4月15日, 中国香港首份地铁报《都市日报》创刊, 系与瑞典的地铁国际合办, 沿用《地铁报》的报头、Logo (标识) 、开本与版式。地铁报在中国, 肇端于香港的《都市日报》。该报周一至周五早上于港铁站免费派发, 运作仅14个月后就实现了盈利。
一年后, 上海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将《I时代报》“改造”成“地铁报”经营。《I时代报》有幸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张地铁报。尔后随着地铁运营线路长度的高速“延长”, 特别是在特大城市、大城市, 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南京、台北、成都、武汉、深圳等地纷纷办起了地铁报, 可谓雨后春笋般发展繁荣。我们的大中国, 11年时间, 惊现18家地铁报。现如今, 中国地铁报家族拥有“18员猛将”, 真乃“人丁兴旺”时期;就发展阶段而言, 处于“正青春”年岁。
聚焦我国地铁报
内容, 与收费报纸不一样。传媒竞合, 内容是金。作为新锐纸媒的地铁报, 面对地铁空间里的大多数———职场人群, 众地铁报祭出“差异化的内容”, 明显有别于其它收费报纸, 以“错位竞争”, 用《东方卫报》副总编辑于洁尘的话来说就是办报“不惜出位”。一些重大的时政新闻, 《东方卫报》会背离新闻主体, 而选用这一事件某个背景故事或细节, 进行内容制作。该报曾用诗歌体裁报道一次火灾。新闻的小切面、小角度、小细节, 是《东方卫报》的第一选择。《城报》新闻板块的设置分为十大块, 分别是微消息、爱地铁、大事情、搜城、商业新闻、看天下、中国新闻、世界新闻、体育和娱乐等, 明显有别于传统报纸。《武汉晨报》在内容选择上有三大原则:第一, 只刊登很重要, 或者与生活紧密相关、对读者有用或有趣的新闻;第二, 同样的新闻, 发掘和读者贴近, 能够传递正能量的一面来进行放大与传播;第三, 在行文风格上, 遵循“说人话, 写短稿”的准则, 即平时怎么说话就怎么写作。
严控发行量事关经营成败。地铁报在经营模式方面, 严控发行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免费的地铁报为什么能够盈利呢?秘诀在于通过对发行地域、发行对象、广告客户的细分, 实现乘法效应。发行量关乎报纸成本, 传统报纸增加发行量, 所获收益约为:广告收入增量+发行收入增量-印刷成本增量。但地铁报增加发行量, 不会带来发行收入增量, 所以在准备提高发行量时, 应保证广告收入增量-印刷成本增量后为正值。正是由于缺少发行收入, 地铁报在发行量上的控制, 应比传统报纸更加严格、更加精准。
为求新突破, 借力新媒体。当下之中国早已步入“每个人都是传播者”的新媒体时代。那么, 什么叫做新媒体呢?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给出的答案是:现在的所谓新媒体, 主要指微博、微信和客户端。2012年以来, 移动化和融合化成为中国新媒体发展与变革的主旋律。身处新媒体环境中的地铁报, 务必借力新媒体发展壮大自己。《东方卫报》、《羊城地铁报》等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东方卫报》开发有手机阅报客户端及“地铁寻TA”、APP两款手机应用, 可提供给下载者报纸阅读, 查询线路、在线交友聊天等多项增值服务, 有效地增强了读者与该报的粘合度。与新媒体共舞, 是地铁报一族寻求新突破的不二路径。据笔者了解, 长沙地铁报有望于今年年底亮相, 其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包括筹建地铁报网站、创办地铁APP等新媒体项目。
用多元化解盈利模式单一。为了解决盈利模式单一的痼疾, 地铁报群多方出击实施多元化经营, 顺应“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规则。多元化战略的实招有:品牌活动、构建立体营销模式等。如《地铁第一时间》的地铁报联盟创新精英大赛、《武汉晨报》的书香地铁系列活动, 《城市快报》除和地铁集团联手外, 还与邮局、航空公司、交通集团和公交集团携起手紧密合作, 协同力推地铁报媒的立体营销模式。
挑战和机遇并存
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其它类型的纸媒一样, 地铁报一族亦面临诸多挑战。诚如“媒介军师”喻国明先生所言, 相对于传统收费媒体而言, 地铁报是一种外部依赖度较高、运营模式较为脆弱的媒介形态, 所仰仗的社会生态系统及媒介生态系统内部制约因素较多, 各方博弈平衡的结果作用于报纸的编辑方针, 形成了地铁报独特的风貌与特征。由此生发开去, 笔者认为言挑战、谈短板大概包括如下若干方面:一、相对于同城众媒体, 地铁报是“新手上路”, 已有的都市报、晚报不少已成熟到“领导者品牌”阶段, 如何从中夺食、分一杯羹?不得不直面!二、地铁报属免费快餐, 先别想着挣钱, 能够先赔多少银子应有充分准备。三、广告及活动收入能盖过成本多少?是实施一切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地铁报与地铁集团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 此外因影响报纸长远发展;对于地铁报来说, 地铁渠道堪称“生命线”, 务必争取到地铁集团方面的全力扶持。五、地铁报的成长与所在城市的地铁长度正相关, 忌盲目投入。六、新媒体绝对是传媒发展的大方向, 但往这个方向砸钱, 大投入必然带来大收益吗?没准会结赔本赚吆喝之果。
历数众优势、成功者。机遇或曰优势视角审视地铁报。首先, 作为中国报业的“新兴媒体”, 其是一支生力军;第二, 地铁报一族在报业市场中, 充任的是鲇鱼的角色;第三, 从宏观视野看国际新闻界之报业, 西方免费报纸市场业已稳定, 而亚洲还方兴未艾, 属于免费报纸的地铁报, 在中国“正青春”, 所以说总体上中国之地铁报家族, 具一定的发展潜力。
观察现有的18家地铁报, 解码其中的佼佼者。《都市日报》拥有国际背景, 在香港的免费报纸中先声夺人。《I时代报》、《东方卫报》、《深圳都市报》、《羊城地铁报》、《新城快报》、《都市热报》、《地铁第一时间》、《武汉晨报》、《城报》等均表现不错, 探其成功之道, 有内容、版式创新, 和新媒体良性互动, 活动办报, 品牌营销, 党政部门、所在报团全力支持, 所在城市经济发达, 等等因素。
未来路漫漫:唤政策东风
我国的地铁报群欲更上一层楼, 亟待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地铁报是营造书香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推动地铁报一族大发展大繁荣。
地铁报群这股报业新势力会升级至主流报纸吗?回答是不太可能。去年年底, 《武汉晨报》在改版宣言中写道:“武汉是中国美食之地。但提起武汉美食, 人们第一个说出口的, 往往是‘热干面’———它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全新的武汉晨报, 不求成为‘满汉全席’, 但求是百万市民每天早晨手捧的一碗热干面———香喷喷, 热腾腾。方便实惠, 不可或缺。”注意, 这里《武汉晨报》给自己的定位是“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美食之一, 并非市民午餐、晚餐的主食。
再换一个维度分析, 《深圳都市报》发展态势良好, 发行量不愁, 广告增长势头强劲。其东家深圳报业集团考虑是否放手让其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因为该报所获得的广告, 有相当部分取自本地广告市场中原属集团其他收费报纸的份额, 这里面有个此消彼长的关系问题。《羊城地铁报》等同样遭遇类似的尴尬局面。
与传统付费报纸比较, 地铁报对广告的依赖程度更高。幸好内地免费地铁报纸的竞争并不激烈, 原因在于地铁营运部门对最先入驻的地铁报的保护。“特许授权”为此类地铁报的健康发展贴上了一道“护身符”。
参考文献
8.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八
《中国日报》是我国创办最早的权威性英文日报,其手机报在2008年推出,为了向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游客更好地展示中国形象,帮助外国人员通过英文手机报了解中国。在此,我们将以《中国日报》手机报作为研究对象,来阐述手机新媒体对于新闻汉英翻译的制约以及应对策略。
新闻标题
一篇好的新闻要想吸引读者,必须具有一个好的标题。在新闻业内,标题被当做是“新闻报道的眼睛”。在传统媒体,我们看到新闻标题字体突出醒目,格外引人注目,具有导读的功能。然而,在新媒体上却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情况。首先是标题字数方面的问题,普通的手机每行显示的字数受到屏幕宽度的限制,只有13.5个汉字,如果标题过长,则无法在一行内显示全部内容,需折行显示。针对这种情况,《中国日报》手机报在对英语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将中英标题提取出来,放入表格中进行对比,将英文的字数进行限定,并将表格的宽度进行限定,使其能够显示的字数与手机每一行的字数相同,这样就能够清楚地看到哪些标题不能完全显示,进而对标题进行修改和调整。在对英文标题和中文标题的长度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发现造成字数过长的原因是题目当中都含有标点符号。所以,我们能够看出中文新闻标题过长的原因之一是含标点符号。所以,在汉英新闻翻译中,将英文翻译成汉语标题时,应该尽可能地不使用标点符号。除此之外,英文标题过长往往是因为标题中的单词数较多,或者某些单词较长引起的。
对于汉英新闻标题的翻译,还可以采取减少信息点的策略。英语不同于汉语,汉语的语意比较广,在内容的浓缩方面比英语更为出色。英文标题要想能够概括全文的内容就会字数较长,所以可以采取减少信息点的方法,只对文中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进而来吸引读者。对于新闻标题而言,简洁十分重要,所以一般情况下避免使用数字。但是,数字却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在中文手机报新闻标题中引入数字是为了起到凸显的作用,如在经济型的新闻中更加具体,在体育赛事的报道中呈现比赛结果,在灾害新闻中报道伤亡人数等。在社会新闻标题中,汉语标题翻译成英文时,数字的作用并非核心内容,所以应该采取不翻译的策略,或者换成其他的方式替换表达。在经济型新闻中,由于内容往往比较专业,理论枯燥,不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而在标题中使用数字,能够增加形象感,将一些量化的信息体现出来,反而使标题更加简洁。在体育和灾害类新闻中,数字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同时标题中出现数字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所以应该予以保留。
新闻导语
一篇新闻导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兴趣,抓住或失去读者,都取决于新闻的导语。导语的长度一般较短,它是整篇新闻报道的浓缩。在导语中,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在新闻报道中,时间是表明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在中文还是英文报道中,时间都是不可缺少的。手机报中的新闻为了节省空间,时间会被替换压缩,利用一些其他的语意词进行替换,比如“近日”“明天”等词语。在对中文新闻进行翻译时,经常会涉及到“最近”这种类型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让读者不太满意,似乎是旧新闻改头换面加工而成的新闻。英语新闻则不同,它能够通过时态来表示新闻的发生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所以这种类型的词在导语中可以不翻译,这样也照顾到了英文读者的习惯,节省了空间。在中文新闻中,一些专有名词或者固定表达背后带有一定的背景语意,将汉语新闻翻译成英语时则必须要考虑到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比如,据新华社报道,“为适应未来战略发展,中国三峡总公司……”。英文读者对于其中的中国三峡总公司并没有理解,而《中国日报》对此段导语进行翻译时加入了“the largest hydropower plant in China”,这一句信息将三峡公司的作用凸现出来,能够吸引读者,并且达到了注释背景的目的。由此可见,虽然导语的简洁非常重要,但是为了能够将内容更好地传播,让读者看到全面的新闻,就必须在导语中的某些地方进行注释。同时,考虑到手机报的特点,为节省空间,并非每一个组织名、公司名都需要添加注释,一些国外读者较为了解的内容甚至可以删除。
将汉语新闻翻译成英文新闻与单纯的汉译英有着很大的不同,后者仅仅是字面意思的翻译,而新闻则需要重视传播效果。针对于此,可以采取调整导语结构的对策。在汉语新闻当中,导语中的主题总是从次要内容到主要内容,如果按照这种结构进行翻译的话,就会造成英文导语主题不明确,所以英译中必须对导语结构进行调整,将重要的信息前置。在汉语新闻的导语中,一些字眼非常笼统,概括性较强,如果将这些词进行直接翻译的话,其说服力会下降,显得更加抽象。所以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要对导语的信息进行重组,通过扩展将导语的内容变充实。
消息报道是手机新闻报中最为常见的报道,在对这种类型的新闻进行翻译时,只需要根据对应的导语类型进行直接翻译。但是有时候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变换导语类型,增加灵活性,才能够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新闻正文
首先在对中文新闻中修饰词语的翻译中,一些修饰性词语并没有实际的含义,只是为了加强语气,对于此类型的词可以不翻译。比如:“高度重视”这样的词,是加强了语气,说明了重视的程度,属于汉语新闻的表达习惯,如果将它进行直译,翻译成英文是:attach high importance to,这样不仅增加了字数,浪费了手机报内容的空间,也显得过于生硬。所以,只需要将它翻译成“attention”即可。
在对中文新闻英译的过程中,会面对一些中国特色的词语,但是在英语当中并没有能够与之对应的词,这种情况就被称为“词义空缺”。比如中国的一些机构名称,这些机构在英语国家是不存在的,所以在翻译时往往采取直译的策略。《中国日报》手机报整理了一份中国机构英文翻译的对照表,机构名称的翻译很少采用直译加注释的,这与手机报空间的限制有着很大关系。
在新闻正文中,会牵涉到成语的翻译。汉语成语语意浓缩,字数较少,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所以,对于新闻中成语的翻译也成了一个难点。对于成语是按照其字面的含义进行直译,还是根据比喻义进行翻译,需要对汉语成语进行研究。一般采用四种翻译对策:采用形式相似的成语来进行翻译,采用含义相同形式不同的成语翻译,解释性翻译和不翻译。不翻译的情况并非没有表达成语的意思,而是在正文的字里行间,已经包含了成语的意思,再进行强调就显得多余,也不利于节省空间。
新媒体环境的逐渐形成与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尝试着把手机媒体作为其新闻刊发的重要渠道之一。手机媒体下的新闻的篇幅和信息的引导功能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编排与控制。具体来说,手机媒体下的汉英新闻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使得新闻标题中的字数做到根据新闻的类型进行合理的取舍,如果出现单词过长的情况,则应该进行合适的变更或更替。同时,对于新闻导语的信息翻译则应该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把一些较为重要的新闻信息放到英语新闻导语的开端之处。此外,对于新闻正文的翻译,则应该采取成段翻译的方式,遇到中国特色词语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翻译分析与应用。无论何种情况,手机媒体下的汉英新闻翻译,都应该在保证传播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节省空间。
9.我与《中国教师报》征文 篇九
学校:赣南教育学院
系别:中文系
年级:2011级
班级:五语文1101班
姓名:温欣
联系方式:***
一年前来到这所师范专科。之后,我就养成了读报的习惯。学校里总会定期给每一位学生发几期《中国教师报》。说起与教师报的交情,可就不止这一年而已。
我是中考完选择来师范院校继续学习而不是去读高中。在中考那段报志愿的时间里,我的心情异常沉重。是的,我的不服输的性格让我不甘心去做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填完志愿的那几天里一直郁郁寡欢,最爱说话的我也沉寂了下来。一所学校惟一一个报师范专科学院,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那一种空落落的没有安全感的感觉一直干扰我的情绪。有一天,父亲手里拿着几份报纸,将我带到他的办公室里去。他看着我,眼里都是心疼的神情,但却又有那么坚定的目光。我站在一旁静等着他开口。终于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女儿啊,我当了20几年的老师,要你继续走我走过的老路,我也很难过。当老师苦,当老师累,每天要担心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备课,要比学生起得早睡的晚而且待遇又不是很理想。我做了20几年了,还有十几年就该退休
了。可是你还年轻,你要走的路还好长。虽然我心疼你,但毕竟选择了一条路,再难也要坚持走下去。我这儿有几份报纸,你拿去看看。其实当老师累但也幸福着。当你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你的学生给你的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来。当老师其实也是快乐的。”父亲递给我几份报纸——《中国教师报》。
那应该是我第一次怀着崇敬的心去读报纸。突然觉得报纸伟大了起来。如今时隔一年多,我已忘记那天看的是哪一期报纸、哪一篇文章了。但就在那时,我手捧报纸坐在父亲办公桌里,看见父亲办公室门口一棵古树在阳光下落下几片枯叶。那唯美有意境的印象,让我坚定一个信念。若我被录取,在踏上师范学院那一刻,不管这条路多艰难,我要好好地辉煌地走下去。
与《中国教师报》的再次见面,便是来到这所学校的第一个月。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一个月,迷惘灌入我全身心的那一个月。这些报纸的是让我对未来稍微清晰坚定一点儿的东西。那一期中有一篇是介绍一位教师就自己当上教师后的感受发表的文章。在那个时候,这位教师的这一篇文章打开了我通向未来路的计划。就像拨开了大雾后的蓝天,清澈澄明。
感慨一点点的透进我的心里来。教师报让我坚定起了我接下来要走的那么多年,从那落叶飘下里的一个小心思到如今时间不长,但是味道却更浓郁。
是你让我在迷惘中,明确了方向;是你让我在无助时,看到了希望;是你让我在恍惚时,坚定信念。谢谢你,你如亲人般在我身畔不断给予我正能量,在外读书的日子,你的相伴是我最好的安慰。《中国教师报》,虽然现在我还不是一名教师。但是我相信你会伴我走今后的每一月每一年。
10.中国教师报优秀征文 篇十
20**年10月,我去石家庄参加中国教师报河北省推介会。当时觉得这只不过是一个广告性质的见面会,局长吩咐我去应付一下。会议议程非常简练,没有夸夸其谈和长篇大论,更没有一个领导讲话超时。看着会上发给我们的样报,听着各级领导的讲话,不知不觉间会议按时结束。我开始感觉这份报纸的不一般,并渐渐收敛了自己的“吹毛求疵”。
返程路上,我认真研读会议资料里的《中国教师报》,觉得这份报纸就像我的朋友。随后的几次投稿,叶飞站长都会亲自打电话给我,告诉我稿件的优缺点和修改方向。看惯了颐指气使、拿腔作调小报记者的作风,我觉得中国教师报这个朋友我是交对了。我对她开始刮目相看了。
随着几篇文学稿件和教育论文的发表,我和叶飞渐渐熟悉了,于是,有了为献县教育做点儿有意义的事情的想法。
在201*年全省通讯工作会上,我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在会上,中国教师报发出了“以阅读促进教师成长”的倡议,并向农村教师赠送了一批教育书籍,鼓励教师进行阅读、反思、交流。回来后,我立刻着手进行组织工作。考虑活动的总体设计,遴选学校和教师,对稿件真伪进行甄别,忙得不可开交。两个月后,稿件见报了,承办学校的校长和发稿教师欢呼雀跃,我县作为当时承办这一活动的全国唯一县级行政部门,还被解成君编辑以编者按的形式进行了肯定。先前的所有劳累和烦躁一扫而光,我终于为献县教育做了一件事,为中国教师报尽了一份力!
随着我县对中国教师报的了解,全县各校开始踊跃订阅,并开展各种形式的读报用报活动。每逢投递员来到学校,最先被“抢”光的就是中国教师报。校长们都说这份报纸订得太及时了,太有价值了!
两年来,我又接触了《中国教师报》的几个编辑老师,他们让我享足了“孟尝君客我”的待遇。因为中国教师报,我戒除了以前的妄自尊大和趾高气扬,几近泯灭的教育理想复活了。
201*年7月初,我有幸参加了香山会馆的开馆仪式,并引导全县教师加入“香山会馆·读者俱乐部”,收看李炳亭主任的课改视频报告。7月底,在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有幸邀请到雷振海总编和“课改中国行公益宣讲”专家团来我县进行课改宣讲,全县六百余名骨干教师聆听了教诲,开阔了眼界,明确了课改的方向。会后,雷总编握着我的手亲切地说:“陈枫,干得不错!”
在我心里,中国教师报像个侠士,扶危济困、雪中送炭;如同诤友,挚语诤言、心心相通;是我兄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更如一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我能时时感受职业的荣耀,快乐幸福地成长。
11.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十一
美国《化学文摘》检索收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检索收录
学术性 权威性 应用性 信息性 国内外公开发行
增强全民族安全科技文化意识 促进安全减灾环保科学综合发展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为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学术性刊物,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 全国性一级学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原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主办,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991年1月创刊。
本刊宗旨:保护大众在生产、生活、生存领域进行各类活动的身心安全与健康;预防、消除或减少意外风险与灾害给生命、财产及社会文明带来的损失;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和安全文化科技事业的发展, 努力创建一个安全、健康、舒适、少灾的文明社会;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学术民主、求实作风, 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N 11—2865/X, ISSN 1003—3033, CODEN ZAKXAM) , 大16开本, 全年12期, 每期176页, 每月底出刊, 国内每册售价25.00元, 全年300.00元。本刊自办发行, 无邮发代号, 编辑部常年办理订阅手续。
【订阅方法】请将征订单回执填写清楚后寄回《中国安全科学》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邮编:100013
联系人:石艳红 发行部电话/传真:010-64464783
E-mail:csstlp@263.net cssj@cosha.org.cn
【银行汇款】户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账号:0200006309026400165
12.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篇十二
《中国教师报》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一份具有影响力和亲和力的新锐专业报纸,是专门为中国教师服务的周报。
作为“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中国教师报》不仅倾力报道与教师、教育有关的人和事,也请广大一线教师来评说、讨论自己关心的话题。
第一次走近《中国教师报》,你那丰富的板块,精美的设计,贴近教育一线的教学案例,高屋建瓴的专业文章„„深深地吸引着我,在字里行间中得到了你赋予我灵魂的浇灌。在你这里,我细细品味同行们那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刹那间也让我涌出真切地感悟。原来当一门普通的教师也可以这么快乐,这么精彩,就在这不经意间仿佛也唤醒了我那掩藏在心底里的那份萌动和激-情。让我明白教师不光是“教书育人”,更要有一颗赋予责任、承载宽容的心„„
是你——《中国教师报》让我带着一颗童心更加疼爱我们的孩子。负有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重任的幼儿教师,应该像天使一样把母爱和园丁的心融为一体,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颗爱的种子。如果把幼儿比喻成花朵,幼儿班就好似一个小花园,在这小花园中会有娇贵的玫瑰、淡雅的兰花、华贵的牡丹、无畏的腊梅„„而作为园丁的我们除了要精心呵护它们,还要适时地给花儿们施肥、剪枝、除草,不断地因“花”施教,才能享受“百花齐放”的收获。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孩子的眼中,老师就是神,她无所不能。因此,一个的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都将成为孩子们眼中爱的传递方式。是你,让我更加懂得教育的艺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犯错的机会”,用关注和欣赏来处理好每个细节。
是你——《中国教师报》让我带着一份责任去宽容我们的孩子。他们就像一张张白纸,纯洁美好,想着这最初的一笔将由我用心来描绘,我顿时就会感到肩负着的使命是多么神圣。是你告诉我,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气度。就象法国19世纪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的那样“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我们的孩子年幼,难免会做些有别于常规的事,而我们的宽容既要保护他的自尊,又要指出他的不足,尤其在常规要求与孩子愿望发生冲突时,更要对孩子要有更多的宽容之心与宽容之举。
13.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篇十三
作为“全国老师自己的报纸”的《中国教师报》,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像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的教师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贴近我们的实际。因此,无论版式还是资料,都令人耳目一新。闲暇的时光,总是惬意的,我跟往常一样喜欢随手翻看报纸,这天随手翻开《中国教师报》时,“课改中国行”这几个大标题映入我的眼帘,深深吸引着我。个性报道分为四篇:调查篇、专家篇、志愿者篇和花絮篇。而这几篇里面打动我的是志愿者篇,标题《课改路上,我们一齐行走》,从这些志愿者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他们对课改的热情与期望,这与我校一向以来倡导课程改革的观念不谋而合,瞬间触动了我这根麻木的神经,引发我的思考:
一、正确认识新课程理念
学校一向倡导新课程理念,要求老师坚持学习《新课程标准》,坚持每周的听评课活动。此刻细想起来,似乎自己只是盲目地跟着别人走,这条路走得很吃力、很迷茫。刚开始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潜力的培养,只重视单元里面四篇课文的讲解,甚至将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而忽视园地里面的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用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四条让人耳目一新的课程理念,听评课活动中,听到专家的评析,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质疑课题,带着疑问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等等。但我有时候发现自己真的只是在走这样的一个形式,没有真正去关注过孩子在讨论什么,没有好的方法去引导他们如何讨论。这样的课堂看似十分的热闹,而实际上还不如以前脚踏实地的学习一点知识。
所以,新课改的第一步,就是要让自己真正认识课程理念,正确解读课程理念,将新课程理念真正意识化。不能盲目地去抛弃旧的教学模式而全面照搬新的教学模式,而应认真思考,取长补短,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每个教学步骤都是在训练学生的一种潜力。
二、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课堂上所提的问题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气氛,进而影响学习活动的效果。
在上次执教的《月光曲》一课中,我问孩子“贝多芬为什么会弹琴给盲姑娘听?”让学生到文中去找出相关句子,进而学习的重点就在体会句子上,而句子的落脚点是在“感动”二字。因此,评课时,熊校长推荐提问可否改成:“贝多芬为什么会弹琴给盲姑娘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孩子就会说出感动一词来,然后让孩子到文中去找令你感动的句子。我当时一听,就恍然大悟,一下子把我课堂中感觉到吃力的分散点给联系到一齐了,这样我的课堂就有着一条很清晰的思路。深切地感受到熊校长课堂提问的艺术,而我,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去学习、去探究。
三、以课内阅读为引,拓宽课外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务必配合教材随时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推荐与课文资料有关的书籍能帮忙学生了解作品全貌、时代背景、作者平生等,拓展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回想起以前指教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时,就没有进行拓展阅读,就应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如《沁园春雪》等。好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时候,我有做到这一点,我让孩子课后搜集抗日英雄的故事读一读,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把这件事做实来,要是能在班上举行一次抗日英雄故事演讲会,学生的参与用心性就应会十分高,这样还能促进孩子阅读的用心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由一篇课文引出整本书来读,以充实学生的素材,开阔他们的视野。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后,就就应推荐孩子去看法布尔的《昆虫记》或收看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人与自然》等等。课内教学只是个引子,只有把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到达相辅相成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4.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十四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不收取参赛中学生任何费用的全国性公益大赛, 由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办公室、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和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 并由全国80余家中学报刊承办, 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等在内的全国20多所著名大学提供后援支持。参赛对象为全国初、高中在校学生, 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大赛旨在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写作能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担任大赛组委会名誉主席,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高洪波担任评委会主任。该赛事已成为目前全国教育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作文大赛, 并发展成为覆盖全国 (包括港澳台) 的作文盛会。
●竞赛安排及奖励办法简介
本次征文时间截至2013年1月3日 (以当地邮戳为准) 。投稿方式有两种:1.手写稿件请用方格稿纸誊写清楚, 来信请寄: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81号附1号思达数码大厦中学生学习报社作文大赛组委会 (高中组) 收, 邮政编码:450000。2.网络投稿:登录中学生学习报社网站 (http://www.zxsxxb.com) 提交稿件, 并填写相关信息。稿件中务必注明个人详细地址、邮编、学校、班级、联系电话及辅导教师姓名。为了避免信件在邮寄过程中丢失, 建议您采用网络投稿。咨询电话: (0371) 87071640 (高中) 、87071622 (初中) 。
本次征文中学生学习报赛区分初中、高中两个组别, 各设一等奖40名, 二等奖200名, 三等奖300名。获奖者的辅导教师均可获得辅导奖。本次征文另设组织奖若干名, 欢迎广大教师、文学社团及学校集体组织参赛。所有获奖者及其辅导教师均颁发证书, 获奖作文将择优在《中学生学习报》和中学生学习报社网站上发表。
●高中组赛题 (共21题)
一、命题作文
1.缓慢而优雅地成长2.有德自然香3.善“辨”4.人生是自助餐5.也说“性相近, 习相远”6.痛苦也美丽7.我的陋习
二、半命题作文
8.戒______ (浮躁、自卑、虚伪、骄奢……) 9.品性源自_______ (内心、磨炼、教育、责任……) 10.给______ (习惯、时间、心灵……) 涂上一抹色彩11.请管住你的________ (嘴、手、脚、言行……)
12.将思考交给电脑, 把沟通交给手机, 将行走交给汽车, 把健康交给医药……诚然, 现代科技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 无形中也让人们遗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反思生活, 反省自我, 我们是否遗失过什么?生活中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成长过程中的自尊、自信、自强……
请以《不可或缺的__________》为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三、话题作文
13.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的一首诗《痕迹》是这样写的:“把每一个黎明看做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充实的痕迹”。痕迹是一种经历, 一种见证。
请以“痕迹”为话题, 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选材,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4.哈佛的博士生, 可能每三天要“啃”完一大本书, 每本几百页, 还要交上阅读报告。
哈佛的医院, 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 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只是图书馆的延伸。
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 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 不见华服, 不见化妆, 更不见晃里晃荡, 只有匆匆的脚步, 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
请以“哈佛告诉你”为话题,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5.一位生活并不宽裕, 但几十年如一日默默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的退休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媒体误读了他, 他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做很悲情, 相反他一直很快乐, 想到那些坐在教室中读书的孩子, 想着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想到能帮到别人, 便觉得非常充实和幸福。
刘思宇, 这位上大二时就拥有自己的公益团队的年轻人, 为了递交《西双版纳环境保护报告》, 冒着大雨一连5天等在政府门口。刘思宇在中山大学演讲时说道:“改变是要自己行动的, 因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你怎样, 你的中国就怎样, 你光明, 中国就不黑暗!……公益不是简单的活动, 不是高调的作秀, 也不是一种悲情的苦行。公益是一种习惯, 举手之劳就能帮助人。让别人生活得更好,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请以“道德心的来源”为话题,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四、材料作文
16.这是一个关于“一元套餐”的故事。小餐饮公司“畅饮畅食”的老板简耀辉, 承包下河南一所大学的餐厅。为了打响“畅饮畅食”的知名度, 在推出26个饭菜窗口后, 他推出了27号特殊窗口———“一元套餐”。这是专为贫困生提供饭菜的窗口。学生仅花一元钱, 就可享用以下食物:一个二两重的馒头、一碗菜、一碗粥 (或汤) , 外加一小份荤菜 (鱼或肉) 。加上人工费, 每卖出一份“一元套餐”, 简耀辉会净赔三四毛。不少非贫困生纷纷光顾27号窗口。三个月下来, 简耀辉已贴进去两万多元。就在简耀辉扛不住打算拆掉27号窗口时, 另外26个窗口销售量大增, 27号窗口销售量却直线下降。原来在两天前有一场征文比赛, 一篇没有署名的文章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 写的正是“一元套餐”的故事。大家被27号窗口感动了。于是, 大部分学生不再光顾27号窗口, 他们希望“一元套餐”能真正被派送到那些贫困生手里。善良感动了善良。“畅饮畅食”从此接到了很多学校、企业的餐厅承包邀请。27号窗口也变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温馨窗口”。
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7.“经过一阵乌云的打磨/我眼中的那一轮月亮/更亮了//就像我手中的这把刀/在经过石头反复打磨之后/终于变得锋利起来//看来, 打磨是必要的/就像命运/需要苦难打磨/而一个人的一生/究竟要多少次打磨/才能闪光呢” (《打磨》)
这首诗启发我们: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打磨”。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及感悟,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8.“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首诗给我们很多启迪, 告诉我们怎样与人相处, 怎样对待人和事。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9.“右手写字/没有人会惊讶/左手提笔/众人嗤之左撇子/土里点豆/没有人会惊诧/水中种瓜/惊讶之外是惊诧”
生活中, 这样的惊讶、惊诧还有很多, 面对这些并不算新鲜甚至很普通的事物, 我们为什么会有惊讶、惊诧的心理感受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0.一个骑手, 让他的马儿接受了彻底的训练, 因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唤它。只要把马鞭子一扬, 马儿就乖乖地听他支配, 而且骑手说的话, 马儿句句都明白。
“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他认为用言语就可以把马驾驭住了。有一天骑手出去时, 就把缰绳解开了。当知道什么约束也没有的时候, 英勇的骏马就越发大胆了。它不再听骑手的斥责, 愈来愈快地飞驰在原野上。
不幸的骑手, 此时已毫无办法控制他的马, 他想把缰绳重新套上马头, 但已经无法办到。完全无拘无束的马儿撒开四蹄, 一路狂奔着, 竟把骑手摔下马来。而它还是疯狂地向前冲, 像一阵风似的, 什么也不看, 什么方向也不辨, 一股劲冲下深谷, 摔了个粉身碎骨。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1.明代吕坤曾说:“有过是一过, 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 一不认则两过不免。”其实公众大都通情达理, 自古至今, 很少有人去纠缠一个闻过则改的人。 (注:“过”, 过错, 过失)
请根据材料立意,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备注:由于版面有限, 此处仅刊登21个赛题。全部赛题详见中学生学习报社网站。
15.中国教师报征文荐读 篇十五
其中一篇《我走出了困惑》引起了我的注意,读后让我心境逐渐明朗:工作中的一点不如意怎么就如此消极呢?文章作者遇到挫折并未埋怨消沉,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去面对新的旅程,迅速走出困境,结果收获了许多成功和感动。想想平时教育学生说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可自己遇到这么点不公平,难道就可以否定世间的公平吗?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接下来的日子,我与《中国教师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它身上了解了更多的感人事迹,认识到教师的人生价值不是让人看到自己
的成绩,而是敬业地默默付出。是《中国教师报》坚定了我为师的脚步,让我对教育更加执着。
我自小信奉“严师出高徒”,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一点也不宽容,也常常令自己不开心,影响情绪。又是《中国教师报》,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生气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宽恕是一种风范,要学会宽容对待学生。当渐渐蹲下来看学生,赏识学生时,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他们都有巨大的潜能的,正等待着老师去发现,去挖掘。特别是“班级在线”、“教师教育”、“创新课堂”,报中所载老师们对教育教学的做法让我受益匪浅,并借鉴到我的班级工作中。陶行知就曾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中国教师报》的文章让我放下严师的架子,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学生,以成长、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问题。岁月在流逝,而我从未停止对《中国教师报》的阅读,也没有停止对自己的反思,“热爱、宽容、理解学生”的理念也融入了我的灵魂。现在,我与学生的和谐关系,首先要归功于《中国教师报》。
当人心变得浮躁,当读书渐渐成为一种奢侈的行为,我对《中国教师报》却情有独钟,在读懂了她的同时也读懂了自己,读懂了人生。这里是通向世界的窗口,除了了解教育信息,还有更多人文化的东西,她没有让众多像我一样热爱读书的读者失望,她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了情操。在这里,教师的文学趣味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精彩纷呈,教师的成功与艰辛一路随行,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工作不再是一种养家糊口的需要,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最近又看了一篇《老师最害怕的七件事》顿感震撼!老师有很多害怕:一怕考试;二怕出事;三怕家长;四怕学生;五怕投诉;六怕评比;七怕耽误学生。但最害怕的还是教不好学生!看到“中国教师报”能采用此文,如此大胆地公开老师们的痛处。可见贵报刊敢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能为广大一线教师代言!也让教师们深感慰藉!
教师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中国教师报》的人文情怀打动了我、吸引了像我这样的一线教师。正因为尊敬的报刊工作者们用心灵和才智奉献着真诚的爱,才会有《中国教师报》的一片蓝的天!使得战斗在一线的教师也有“露脸”的机会,从而网络了众多经验丰富的教师。这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有着大量的“缄默性教育教学知识”:首先他们已经对教材了如指掌,有时间来考虑比“如何讲明白”更高一层的“如何讲生动”的问题。其次他们有了丰富的经验储备,能够很快地对学生的需要有所回应和即兴发挥,一句话,他们有了给学生“点穴”的本领。因为“共同成长,共同分享”让教师们爱不释手!
16.中国教师报征文 篇十六
报纸有很多板块,我最喜欢的板块是“新观察”。这个板块引领我的思想走在了教育的最前沿,让我更清楚地了解了当代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诸多利弊,也把一线教师心中的酸甜苦辣展示在大家面前,让你去品味,去深思,尤其是遇事不走弯路子。其实,“班级在线”、“杏坛春晓”、“阅读”、“健康人生”等栏目,我也都是很喜欢看的。这些栏目的文章选得非常贴近一线教师的心理与工作状态,文章写得实在、现实,还透着风趣。
在“海内”“海外”栏目中,我了解到了最新的国内国外教育动态,让自己的观念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节拍和步调;在“深度访谈”栏目中,我从别人的见解中学会了理性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创新课堂”中,我领悟到了教师们是怎样把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在课堂教学中的;在“教师教育”栏目中,我认识了许多像我一样平凡而且普通的基层教师是怎样成为名师的,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一步步前行,也激励着我更认真更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 中国教师报征文
★ 读报心得
★ 读书读报心得体会
★ 中国颂征文
★ 我爱你中国征文范文
★ 美丽中国征文
★ 读报评报剪报
★ 中国图书馆年会征文
★ 我为你骄傲,中国!征文
【中国教师报有感】推荐阅读: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12-05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定10-29
我与中国教师报征文10-17
中国教育报2011教师暑期推荐阅读书目10-06
中国新闻报广告投放06-08
中国梦教师征文10-09
我的中国梦教师06-16
中国教师节的来历06-30
中国梦做最美教师09-17
中国梦与教师梦同行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