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会议上发言

2024-10-15

在全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会议上发言(共9篇)

1.在全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会议上发言 篇一

在全县企业帮扶支持精准扶贫对接培训

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通渭县盛泰养殖责任有限公司 王照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在座的各位企业人士:

大家好!

我叫王照基,是通渭县盛泰养殖责任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盛泰养殖公司帮扶支持什川乡新庄村精准扶贫工作做一汇报。

盛泰养殖公司位于什川乡新庄村石碑社,建于2011年,占地面积100亩,是一家以肉羊繁育、育肥为主的公司,可同时容纳养羊5000只。为带动新庄村双联和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贫困户找准产业发展路子,县委统战部和什川乡党委、乡政府领导多次到公司衔接动员,促就公司与新庄村“两委”签订养羊发展协议,将全村的养羊业按照“企业+养殖小区+农户”的养殖方式进行,企业与农户签订养羊协议和收购合同,由企业统一供种、统一供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并通过“投母还羔”、“青贮返草”、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方式来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对所有发展的养羊户长期聘请畜牧专业人员从饲料配方、科学养殖、疫病防治等方面全程跟踪进行培训、服务,保证

户投放良种羊30只。通过良种羊投放,让养羊户看到了实效,辐射带动新庄村7社123户农户发展养羊,其中发展40只以上养羊农户40户,10只以上82户。

三是提供防疫治疗,提高防治水平。针对农村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差,村级防疫力量薄弱,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户对因怕疫病受损,不愿扩大规模的现状等,公司在乡畜牧兽医站统一进行常规免疫接种、传染病防治的基础上,义务为养殖户提供流感、普通病、常见病治疗70多次,做到了遇到病不走村、不求医,解决因疫病防控水平低下制约养羊发展的问题。

四是实行秸秆回收,推行贮草返户。结合农户种植全膜玉米多的实际,充分发挥公司现代青贮技术,利用现有青贮氨化池对农户玉米秸秆进行统一青贮管理,根据养殖户需求,对没有贮存条件的养殖户按“交3返1”的标准返草到户,即农户缴纳300斤玉米秸秆可分批次领取100斤青贮草;对有贮存条件的养殖户开展技术指导进行饲草贮存;对有贮存条件,但没贮草设备的农户通过收取加工费的形式进行丝草,由农户自行贮存。解决农民的饲养规模以自己所种作物秸秆承受利用能力为界限,不愿再出钱购卖饲料,没有条件贮草、家庭养殖模式规模难以扩大,作物秸秆弃置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

五是集中组织出售,确保出售价格。公司按照与农户签订的养殖协议、

2.企业在精准扶贫会议上的发言稿 篇二

根据郑部长安排,我就怎样做好我镇精准扶贫工作,讲两点意见,如有不妥,请郑部长指导。

一、总结过去,做到“三个”明确

(一)要明确我镇脱贫目标

按照“20xx年基本脱贫、20xx年巩固提升、20xx年全面小康”的总目标,到20xx年底,确保全镇2324名贫困群众脱贫,10个贫困村“脱帽”。20xx年,我镇脱贫人数为1143人(外加新识别贫困人口),“脱帽”村为1个(脱贫人口中必须含当年“脱帽”贫困村中所有贫困人口)。20xx年,我镇脱贫人数为393人(外加新识别贫困人口),“脱帽”村为2个。20xx年,我镇脱贫人数为393人(外加新识别贫困人口),“脱帽”村为2个。20xx年,我镇脱贫人数为395人(外加新识别贫困人口),“脱帽”村为5个。

今年我镇脱贫目标任务划分依据四个原则:

1.桂花井村为贫困村,由区上直接下达目标任务。

2.老场垭村、硝厂村为20xx年贫困村,按要求全部脱贫,仅老场垭村有20人于明年脱贫。

3.关财沟村为贫困村,但还未启动贫困项目,今年未划分脱贫任务。但有4人办了五保,已脱贫。

4.其他村按比例划分脱贫任务。

(二)要明确脱贫标准

贫困村脱贫标准:有一定规模主导增收产业,基础设施配套,村级活动阵地健全完善。贫困户脱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736元,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有保障。这里的年纯收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扣除生产性投入的农业收入;二是工资性收入;三是资产性收入;四是政策性收入。另外,虽然有些贫困户上报贫困人口只有1个,但实际贫困人口不止1个。

(三)要明确资金管理

贫困村严格按照《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高坪区财政专项扶贫移民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高府办发〔20xx〕66号)和《南充市高坪区财政局、南充市高坪区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通知>》(高财农发〔20xx〕348号)文件精神执行。非贫困村严格按照《南充市高坪区财政局、南充市高坪区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非贫困村)的通知>》(高财农发〔20xx〕347号)文件精神执行。

具体资金使用与管理为:

1.贫困村

项目资金安排:我镇20xx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村为桂花井村,中省财政补助资金暂时为100.5万元。按照群众大会讨论—群众意愿排序—充分协商酝酿—确定实施项目的基本程序,确定了通村公路修建、种养殖业发展等5个项目,具体项目资金分划为:

(1) 基础设施:通村公路修建70万元,塘库建设14万元。

(2) 增收产业培育:种植业6万元,养殖业10万元。

(3) 农户能力建设:0.5万元。

项目实施期限:本次安排的20xx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期限为20xx年6月—20xx年6月。项目的实施要按照相关项目的规定执行。

2.非贫困村

项目资金安排:根据高委发〔20xx〕7号文件下达各乡镇20xx年减贫任务,按照1000元/人扶贫项目,我镇20xx年非贫困村减贫任务数979人,下拨资金97.9万元。我镇按人均800元的标准规划到户,200元于检查前按200元每人以贫困慰问的方式由帮扶干部发放给贫困人员。非贫困村资金支出要由帮扶干部根据帮扶措施签字确定支出项目及资金额,村干部审核后按镇上财经程序进行报账。

(四)要明确帮扶责任

按照区上的统一要求,贫困户近期增收项目所需资金和物资由帮扶干部负责筹措,各帮扶干部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要自觉接受所在乡镇和帮扶部门的工作安排,严格执行“月走访、季登记、年汇总”制度,每月至少一次到贫困户家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和包扶项目计划的实施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纯收入登记工作,对“明白卡”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随时掌握贫困户收入情况,对于不能完成当年收入计划的项目,要及时调整,确保年终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贫困线以上。

1.各村要切实做到家底清、情况明,对辖区内困难群众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如何脱贫要心知肚明。一是要分年、分村、分户,因地制宜细化贫困村、贫困户的规划工作(基础设施、产业等);二是推进扶贫项目实施和产业发展,并做到专款专用,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三是明确干部的职能职责,实行压力传导,层层抓好落实;四是正确引导群众预期,切忌好高骛远,突出群众的主体作用。

2.贫困村要按年度落实好本村脱贫任务,切实将帮扶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确保20xx年底前辖区内无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一是村干部要进一步核实贫困人口数据及致贫原因;二是进一步细化并落实脱贫规划;三是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资金不被挤占挪用;四是发挥好村三职干部和下派村第一书记在脱贫致富工作中的引领、示范、带头作用;五是进一步落实好产业发展与贫困群众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六是制定并落实好村规民约和辖区内的环境综合治理以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

二、注重当下,做到“三个”必须

(一)必须做到“六个”精准

1.扶持对象精准。进一步核实贫困对象,聚焦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对扶贫对象实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做到底数清、任务清、责任清。

2.扶贫项目精准。结合实际编制扶贫项目规划,按照“资源整合、资金捆绑、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部门资源,确定实施内容、投资规模、进度安排、受益对象、责任分解等内容,做到项目规划到户、脱贫效果到户,按照会龙镇精准扶贫帮扶明白卡,根据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效果,由村干部、帮扶干部和对象户,根据贫困户的贫困原因制定帮扶措施,。

3.资金使用精准。非贫困村资金支出要由帮扶干部根据帮扶措施签字确定支出项目及资金额,村干部审核后按镇上财经程序进行报账处理。各村和帮扶干部要对专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使资金精准投放到村到户,到具体项目,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

4.扶贫措施精准。根据对贫困村、贫困户分类梳理甄别,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围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精准制定脱贫计划,精准落实扶持措施,确保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

5.驻村帮扶精准。由我们区镇两级干部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组已经正式成立了。在此,我希望大家针对扶贫工作薄弱环节强化支持、落实举措,整合各部门资源,畅通各部门渠道,立足脱贫扶贫,为我镇多立项目、多扶持资金,为我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集力量。

6.脱贫成效精准。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村、户减贫档案,分年度逐级验收成效,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二)必须填好一张卡

这张卡就是精准扶贫干部帮扶明白卡。我强调两点:

一是扶贫计划进一步明晰。

之前,我镇镇、村干部已根据贫困户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扶贫规划到户,但这仅是给帮扶干部制定最终帮扶计划的建议,请各位帮扶干部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和掌握的资源进行微调。规划要做深做细,到村到户,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细微精准,切实可行,强化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二是扶贫举措进一步细化。

扶贫举措要在扶贫计划上进一步细化。比如:扶贫计划为种花生1亩,扶贫举措就要细化到是为其买种子,还是买化肥,还是提供技术指导,或者是为其打通销售渠道。另外,对种养殖业帮扶等建议帮扶干部回收(购买)一部分帮扶户农牧业产品作为自己家庭使用,回收的资金用于帮助帮扶户来年发展种养殖业的种子资金。但要杜绝发生购买农产品不给钱的违纪行为。

针对贫困人口脱贫,我们要采取:

(1)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力度,因地制宜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扩大专业就业培训和就业对接服务,通过发展生产和务工实现稳定脱贫。要积极发展特色增收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领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作为各村,蔬菜产业、干果产业、规模养殖业、专业大户、乡村旅游业等方面要规划到村、到户,因村施策,因户施法。

(2)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后面待省上把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后,逐步把低保线提高到扶贫线标准后脱贫,在供养对象自愿前提下,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扶养人的特困人员,要加快养老设施建设,对这部分人员实行集中供养。

(3)医疗救助扶持一批。要加大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资助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等重点救助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探索财政支持贫困户购买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办法;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要加大对贫困户、残疾人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在国家补助政策范围外进行政府兜底,区政府对特困户、困难户住院,取消住院费起付费,床铺费减50%,检查费减10%,同时给予一次性20xx元至3000元补助,另对特困户每月每人100元补助。

(三)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和严格奖惩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镇成立领导小组,我为组长,党委成员为副组长,驻村干部、帮扶干部为成员,各村也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设稽查组、维稳组、工作落实组。稽查组,由人大主席邓斌和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唐志伟组成,负责对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不作为,工作不力,中饱私囊的人和事进行严肃查处。维稳组,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舒明君和信访维稳办主任伍现海组成,负责向群众解释,协调矛盾纠纷。工作落实组,由扶贫分管领导李高荣为组长,武装部长赵必胜为副组长,扶贫办公室具体落实。

二是严格奖惩机制。对扶贫工作做出特殊贡献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于完不成扶贫工作任务的帮扶干部,一律不提拔、不重用、不评优;对于完不成扶贫工作任务的村,对其当年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对帮扶工作推动不力、考核不达标的各村负责人和帮扶干部进行问责。

另外,对帮助我镇的区级单位提出点请求。一是要加强对各支部第一书记到岗到位的支持力度,尽量少安排他们单位工作。因为组织部对他们考核很严。

二是恳请你们对联系村的工作予以支持,特别是你们手中的项目,多向联系村及会龙镇倾斜。

三是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已做好该村的信访维稳工作。

3.在全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会议上发言 篇三

今天的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关于畜牧、精准扶贫、天麻工作,在今年2月22日全县农业农村暨扶贫畜牧工作会议上已作了全面安排部署。今天又开会再作安排,这充分说明了县委、县政府对这几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希望我们各乡镇、街道和各部门把工作重心及时调整到这三项工作中来,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刚才,永刚局长、黔中主任、永直局长分别就春防、精准扶贫和天麻生产工作作了很好发言,讲的都很实在,很到位,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畜牧渔业工作。畜牧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县畜牧渔业工作,经过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拓宽了农户致富增收渠道,加快了全县减贫摘帽和同步小康步伐。全县已发展养殖小区36个、养殖企业23个、养殖大户1939户。2013年,实现肉类总产量3.56万吨、禽蛋产量5410吨、水产品产量3870吨,同比分别增长19.8%、28.2%和15.6%。出栏猪29.45万头、牛3.16万头、羊26.83万只、家禽74.28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3.8%、24.6%、26.2%、15.6%。实现畜牧渔业产值11.7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完成畜牧扶贫资金2250万元,为企业和农户争取国开行养牛贷款7800万元,启动了煎茶镇新场、堰塘乡井头坝、荆角乡角口三个大闸蟹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园区建设完成总投资3.24亿元,园区功能进一步提升,通过了省级考评。良种良繁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全年未发生畜产品安全事故和渔船安全事故。单从成绩看,固然可喜,但从发展现状和今后奋斗目标来看,我县畜牧渔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总量还比较小、质量还不够好。要真正实现“畜牧大县”,达到“畜牧XX县”,以畜牧渔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来加快整县脱贫、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社会,在扶贫攻坚示XX县创建上做出示范效应,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一,必须在园区建设上狠下功夫。虽然长丰米阳山这个畜牧园区通过了省考评,但还在评审中,结果尚未公布。结果我们暂且不管,但这个园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农业工作,抓园区是大方向、大趋势、是主要载体。如果长丰米阳山这个园区真被淘汰了,我们要找准工作中的不足,总结经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大建设力度,以更好的建设效果,争取重新挤进全省示范园区之列。这个勿庸置疑。此外,我们还要集中力量创建煎茶石板塘畜牧产业园区。要建设好这两个园区,真正使园区在全县起示范作用,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共同参与,需要你们帮助宣传,需要你们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懂技术、愿投资的企业参与园区建设,打造畜牧业新亮点。同时,我们要创造条件,大力组建合作组织,发展规模养殖场,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园区畜牧产业发展。园区乡镇、县直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县畜牧局开展工作,县畜牧局、园区办也要主动与乡镇和相关部门沟通联系,以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抓好园区建设。第二,必须在产业发展上狠下功夫。要大力抓好猪、牛、羊、渔业、家禽“五大”产业。围绕“一区三线”(一区:示范园区,三线:326国道、303省道、乌江沿线)因地制宜规划布局畜牧产业,全力打造畜牧产业上台阶。抢抓省政府出台扶持生态畜牧业发展政策,加快生态畜牧业大县建设。一是在乌江流域大力发展环保养鱼,建设好1100亩大闸蟹养殖基地。二是新建年出栏牛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5个,出栏牛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35户,争取启动建设投资600万元的种牛场。三是发展标准化规模养羊场5个,发展存栏20只以上基础母羊大户430户。四是新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1个、生猪规模养殖大户100户。五是发展存栏5万羽以上蛋鸡标准化养殖场2个,蛋鸡规模养殖大户30户,年出栏10万羽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个。六是逐步实现草畜配套,今年要完成人工种草5万亩,其中高标准牧草示范基地0.5万亩。全年实现畜牧渔业产值12亿元以上,增长16.5%。任务当头,责任重大。各乡镇(街道)规模发展任务已在2月22日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安排,请大家围绕目标任务,认真做好规划,精心选好点,不断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找准切入口,加快畜牧产业发展步伐,确保目标任务完成。既要对现有养殖户、养殖企业进行改造、壮大,促进规模升级,又要加大发展新养殖户和企业,不断扩大总量,壮大规模,提升质量,把畜牧产业推上新台阶。政府已将煎茶镇新场村的大闸蟹示范养殖基地作为畜牧业的一个亮点来打造,在全省项目现场会召开前,县畜牧局和煎茶镇要督促建设方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迎接现场会召开。

第三,必须在畜禽良繁体系建设上狠下功夫。当前,我县畜牧业发展重点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扩充总量。要保证质量,扩大总量,就要加快畜禽良繁体系建设,实行良种良育。近年来,大多数养殖户已尝到了良种的甜头。全县农户发展养殖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从事养殖的农户越来越多,现有的良种场满足不了全县养殖的需要。县畜牧部门要全力指导泉口波尔山羊、长丰贵州白山羊、高山湖羊和凉桥坪种猪场等良种养殖场,认真开展良种繁育工作,为全县发展优质肉羊、肉猪提供种源。同时,要加大改良点建设,加强人工输配工作,大力推广良种良育,从种源上提升畜牧产业发展质量。有条件的乡镇要也加强良种场建设,提升良种场发展规模和质量。

第四,必须在牧渔安全监管上狠下功夫。牧渔安全主要是肉食品安全和渔船安全。刚才,各乡镇(街道)与县政府签订了有关安全工作责任状,各乡镇(街道)要对照责任状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措施到位。在肉食品安全上,要把好“三关”:一是源头关。要做好兽药、饲料和添加剂的市场准入登记,凡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一律不准进入市场,不允许在生产中添加瘦肉精、氯霉素等违禁药品。二是检疫关。要认真开展产地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工作,严禁未经检疫的肉品上市。三是市场关。开展经常性的市场检查,一旦发现假劣兽药饲料和不合格肉品,必须从严查处,净化市场。县畜牧、卫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执法合力,有效打击违法行为。在渔船安全上,重点是乌江沿线5个乡镇和楠杆乡,涉及乡镇要加强渔船安全隐患排查,做好渔船维修保养,确保全年无渔船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同时,在禁渔期要加强违禁捕捞的查处,依法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违法行为,保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第五、必须在动物防疫上狠下功夫。防疫工作是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不抓防疫工作畜牧业就没有保障。去年,多个省市发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给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我县钱家、堰塘等乡镇也发生过小范围的疫情或染疫畜产品。今年以来,广东、浙江、上海、湖南等省市有发生禽流感病例的报道。这说明动物疫情形势还是十分严峻。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站在保障生产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看待防疫,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工作要求,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全力做好春防工作。今年的春防工作方案已下发到各位参会人员手中,会后,请你们立即行动起来,全力做好春防工作。春防工作要做到“五个到位”:一是重视到位。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动物防疫工作,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到位,确保春防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措施到位。各乡镇(街道)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春防工作方案,明确防疫目标、包片行政干部、防疫人员,制定考核办法,对技术干部和村级防疫员实行考核,兑现绩效工资。三是人员到位。防疫工作涉及面广,部分养殖户认识不到位,防疫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不愿接受等问题,为保证防疫密度和质量,要继续实行行政干部带队打针、技术干部指导防疫技术的工作方式。春防期间,所有行政干部必须集中精力开展防疫工作。县畜牧局要抽派技术干部到乡镇指导乡镇开展防疫注射工作,帮助解决免疫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参与春防的县、乡干部,要认真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全县疫病发生趋势,开展疫病风险评估,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四是督促到位。县政府要组建督查组,对各乡镇(街道)的春防工作进行督查。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督查组,对包片行政干部、技术干部、村防疫员的到岗到位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进展、先进典型、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及时通报。五是投入到位。县财政已将春防药品、物资、防疫员报酬列入了预算,各乡镇也要筹措不少于5万元的资金用于防疫工作,解决应急反应补偿资金和防疫队伍的必要开支。同时,县林业部门要加强对迁徙候鸟停歇地、野生鸟类驯养繁殖场所的观测、巡护和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县卫生部门要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监测,互通情况,将禽流感和人畜共患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二、关于精准扶贫工作。今年的扶贫工作比历年来任务都要多、责任都要重。既要实施精准扶贫,又要创建扶贫攻坚示XX县,还要整县脱贫。三项任务囊括了全年扶贫工作的所有内容。在全县农业农村暨扶贫畜牧工作会议上,下发相关扶贫工作文件,对工作任务、工作要求进行了明确。目前,精准扶贫工作已到了全面实施阶段。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今年习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的“干部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惠”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确保干部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户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和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要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准确识别扶贫对象,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作用,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改“输血式”为“造血式”,不断提高扶贫的精准度,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增强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使其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

一是摸清贫困对象。扶贫工作的关键是摸清贫困对象,只有摸清了贫困对象,扶贫才有落脚点,才能扶贫到点子上。因此,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德府办发〔2014〕46号文件要求,结合各自减贫情况、发展基础等因素,组建工作队,开展进村入户的调查工作,全面摸清农村现有贫困人口情况,包括贫困人口总数及分布、构成、特点等事项。

二是准确识别贫困人口。各乡镇(街道)要按照贫困户申请、入户调查、村级评议、回访统计、乡镇审核、县级确认、信息处理、建档立卡八个识别程序,对照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将2013年末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且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认定为扶贫对象。农村居民中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贫困人口(包括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农村低保对象)是扶贫对象。同时,尽快将各项表册报县扶贫办汇总,并上报省,形成“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信息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省市有信息平台。

三是分类落实帮扶措施。对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各乡镇(街道)要制定脱贫帮扶计划,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和“六个到村到户”要求,落实帮扶资金和项目,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活,发展生产,逐步脱贫致富。要深入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党建扶贫、对口帮扶和定点扶贫等活动,实行分类指导,通过政府支持、社会帮扶和农民自力更生,全面落实各种帮扶措施,实现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有效扶持。要认真落实好“654321”帮扶措施,确保各项帮扶工作落实到位。

四是加大产业扶贫。各乡镇(街道)对有劳动能力又愿意通过劳动脱贫致富的扶贫对象,要结合实际,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带动、科技引领等方式,帮助他们发展蔬菜、精品水果、茶叶、天麻、核桃等种植业,以及肉牛、肉羊等养殖业,多渠道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三、关于天麻生产工作。今年,我县天麻生产迎来了三个新的发展机遇。一是第三届全国天麻产业大会将在我县召开;二是通过积极努力,今年争取到了天麻发展项目资金1100万元;三是企业在天麻产品深度研发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洋山河“麻王智酒”成功上市,给我县天麻产业引向了深入,延长了产业链。目前,还有一家企业准备到我县来研发高端天麻酒。这些条件和机遇,必将引领我县的天麻产业从政策主导向企业主体、农户主动方向发展。根据县“十二五”天麻产业发展规划,今年,要完成天麻生产发展栽培面积22.2万平方米,其中新增扶持贫困农户发展面积14.7万平方米,滚动发展面积7.5万平方米,全县累计实现天麻生产发展面积80万平方米以上。今年的发展任务已分解到11个乡镇,请项目乡镇认真落实好。在此我想重点讲几点: 第一,在发展方式上,今年全面实行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农户主体的发展方式。往年,我县天麻发展是企业引导农户发展基地,麻种菌种由企业发放给农户。而今年,则是由乡镇为主导,农户为主体,企业只负责技术服务、回收天麻和有偿提供麻种菌种。

第二,在资金安排上,从今年起,天麻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全部从县扶贫办拨付到项目乡镇,项目乡镇再根据农户实际完成的任务数补助给农户,对供种和技术指导企业,根据农户实际购买培植的麻种菌种数进行支付。

第三,在责任主体上,全面转向了乡镇。前些年,我县天麻总体上是企业在发展,并在政府确定的保护价之内进行回收,乡镇在天麻发展过程中,没有发挥更大的主体责任。今年,企业只负责有偿供种、技术指导和回收产品。如果其他企业愿意以高于供种企业的回收价收购农户的天麻,则按市场规律进行。今年发展主导是乡镇,如果乡镇完不成任务,要承担相应责任。会上,各种麻乡镇已与县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希望各种麻乡镇认真抓好落实。

鉴于上述发展思路的调整,各项目乡镇要转变对天麻发展的观念,高度重视天麻生产,落实分管领导的责任,安排专人和包村干部共同抓好天麻产业。要认真落实好天麻种植农户,组织引导,督促农户按技术要求进行生产操作与管理。要与有关部门、企业密切协作,切实做好天麻种植户的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县扶贫、科技等部门要主动加大技术指导,密切好企业、乡镇与农户关系,以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天麻持续健康发展,为11月全国天麻产业发展大会暨国际天麻高峰论谈在我县召开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

4.在精准扶贫会议上讲话 篇四

同志们:

6月9日至1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高规格、大范围的专题会议,对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广泛动员和全面部署。省上会议召开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扎实筹备,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省上会议精神,结合陇南扶贫攻坚实际,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强化保障,奋力开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入研判形势,增强精准扶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精准扶贫是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重点和关键举措。多次就精准扶贫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要扶真贫、真扶贫,更多地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扶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对陇南这样的贫困落后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既有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普遍意义,更有自身基础、条件和环境所决定的特殊意义。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凝心聚力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第一,精准扶贫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迫切需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清晰地描绘了我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新蓝图和新愿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首位战略,指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是小康社会建设最大的短板,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这充分表明了精准扶贫对于小康建设的重大意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现在全国实现小康已经进入倒计时,但我市小康建设进程还整体滞后,目前实现程度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据测算,20xx年小康指数居全省倒数第一,从农民人均纯收入单项指标看,20xx年我市为4024元,增速虽然居全省第一,但绝对值仍是全省倒数第一,仅为全省的70%、全国的40%。陇南要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焦点是农村贫困人口。按照以往“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的做法,很难完成脱贫任务。实施精准扶贫是千家万户的共同愿望,是陇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机遇和最大的民生,是各级党委政府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必须并拢五指,瞄准靶心,精心组织,精准发力,坚定不移地走精准扶贫之路,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第二,精准扶贫是深度落实“433”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433”发展战略中,市委把“扶贫攻坚”放在“四个快速推进”的首要位置,一方面,贫困是陇南最基本的市情,决定了扶贫是陇南最根本的任务,必须摆上位、抓上手;另一方面,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其它工作关联度高,牵住了这个“牛鼻子”,其他9个方面的工作就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比如,我们把扶贫攻坚与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富民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互利共赢;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探索出贫困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陇南模式”;与金融发展相结合,拓宽扶贫融资渠道,强化金融支撑,等等。所以,深度实施“433”发展战略,必须把精准扶贫放在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强力推进。

第三,精准扶贫是有效改变贫困现状的现实选择。陇南的农村发展史就是一部扶贫史。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在不同阶段干出了成绩、创出了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20x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立足现有基础,充分考虑贫困实际,适应形势发展,创造性地实施了25个特困连片地区集中扶贫攻坚,整合项目资金、放大投入效应,创新扶贫模式、拓展攻坚途径,逐户建档立卡、聚焦贫困对象,成功走出了一条扶贫开发的新路子,为全省特困片区扶贫攻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是精准扶贫在陇南的有效探索和积极实践。近三年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6.52万人,摘掉了476个村的贫困帽子,贫困发生率由53%下降到26%。但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面对水、电、路等量大面宽的基础设施短板,我们必须定向弥补;面对贫困人口在25个特困片区集中分布的特征,我们必须定点发力;面对贫困群众复杂多样的致贫成因,我们必须因户施策;面对较大的扶贫资金缺口,我们必须精准投入。正因为这些特殊情况,决定了我们在推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必须在精准扶贫上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

二、牢牢抓住重点,开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局面

做好顶层设计,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先导。我们研究制定的“1+19”专项方案,不仅贯彻了省上“1+17”方案的精神要求,更多地体现了对陇南整体性特点和阶段性特征的考虑,目标明确,导向突出,措施务实,是新时期陇南精准扶贫的行动总纲。后面,陈青同志还要围绕落实“1+19”专项方案作具体的安排部署,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实施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到20xx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00元以上,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到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抓重点、聚焦点、攻难点,以点带面促进精准扶贫措施落到实处。特别是要持续深入推进特困片区扶贫攻坚,按照每县区每年主攻一个特困片区,分步骤、有计划地强力推进,不断放大特困片区攻坚的成功经验,力争打造在全省叫得响、全国有影响的扶贫示范区。

第一,着力弥补基础设施短板。基础设施是贫困地区激发内力、借助外力的根本保障。在“1+19”专项方案中,涉及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改善的占了很大比重,各专项方案都作出详细安排,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落实。具体实施中要把握好三点:一要把握好精准性。项目资金投入要紧贴贫困乡村实际,把最需要弥补的短板找出来,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科学配套,精准施策,真正解决好贫困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二要把握好协同性。注重贫困村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同步解决好事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综合配套,如水利建设,不仅要解决好安全饮水问题,还要对农田水利进行配套;交通建设,不仅要建好通村路,也要配套产业路、打通联网路;电力建设,不仅要解决群众照明等生活用电,而且要架通开展生产的动力电等,逐步形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三要把握好前瞻性。坚持以小康标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对每一个建设项目,要考虑长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建设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低层次重复建设,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第二,加快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产业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的希望。在精准扶贫的新阶段,要以“三个坚持”推动产业扶贫融合发展。一要坚持多元取向。走出产业扶贫就是单纯扶持种植业的认识误区,凡是能给群众带来经济收入的都要当产业来培育,比如劳务输转、乡村旅游、特色种养、服务业等都要扶持。目前陇南的现状是,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快的地方,基本上已经脱贫了,特困片区大多还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在整村推进、片区攻坚中,要紧密结合贫困乡村资源特点,谋划布局培育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特色富民产业。培育和发展产业,既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要另创新路,培育新兴业态,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二要坚持提质增效。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改革经营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综合管护,扩大产业收益。围绕乡村旅游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挖掘民俗文化,丰富旅游业态,不断增加乡村旅游收入。同时,支持创办家庭手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开展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试点工作,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新渠道。三要坚持品牌引路。鼓励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注册产品商标,申请专利保护,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努力扩大品牌市场占有率。积极适应大众消费心态,加快开发一批绿色天然有机无公害特色农业品牌,培育一批生态游、休闲游、观光游、农业体验游、保健养生等乡村旅游品牌。紧跟市场需求,加强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礼贤妹”等劳务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放大品牌效应,切实发展好劳务这一群众增收的“铁杆庄稼”。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品牌知名度,以优异的品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

第三,着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既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更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必须下大功夫、花大力气,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向贫困村覆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统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科学布局完全小学,加快乡村幼儿园建设,让广大农村适龄儿童就近就地入园入学,“不能让贫困地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农村疫病防控体系,加强贫困地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基本医疗制度,减少因病致贫发生。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加大贫困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惠民活动,丰富贫困乡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新农保和临时救助制度,推进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水平。

第四,稳步开展异地移民搬迁。异地搬迁是从根本上解决极贫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治本工程,各县区要结合扶贫实际,扎实有序推进。要科学统一规划,对生态保护区、林缘区、地质灾害多发区、深山独居户和扶贫成本过高的村社,认真调查研究,编制搬迁规划,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分年度、分批次予以搬迁安置。要广开安置渠道,把异地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农民进城进镇经商创业转移一批;与常年劳务输转结合起来,通过用工地接纳户口迁出一批;与中心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独居户下山入川整合一批;与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常年务工吸纳一批,切实解决好安置空间狭窄的问题。要强化后续保障,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有效整合各类专项资金,优先安排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对搬迁群众跟进后续保障,着力培育发展稳定的致富产业,让搬迁群众发展有基础、增收有保障、致富有路子,真正做到实施一个搬迁项目,安置好一方群众,实现一方人脱贫。

第五,纵深推进电商扶贫工作。电商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20xx年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我们要抓住“电子商务扶贫试点市”这一机遇,站在为全国全省探路子、树标杆的高度,在电商扶贫融合发展上再创佳绩。一要推进平台建设。利用国内著名电商服务平台,积极创建自己的电商销售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和销售力度,加快建设特色产品专业市场,积极举办各类产品展销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畅通销售渠道。进一步完善特色中国·陇南馆,强化与全市广大网商的沟通、协调、合作,提升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集聚带动作用,把陇南馆打造成陇南农产品、网店、供货商的优质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成县县委、政府要强化措施,加快市电商孵化园区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运。二要强化基础支撑。加强贫困村的信息、交通、物流基础建设,着力解决电商扶贫中通讯网络、物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强化电子商务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网络平台,建立市级电商扶贫产业孵化园,不断完善电商扶贫行政推进体系、网店服务体系、网货供应体系、网络物流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提高电子商务在贫困乡村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三要丰富陇南模式。在电商扶贫中体现精准扶贫的理念,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通过现有产业提质增效、培育民族工艺品和手工艺品,挖掘和开发一批优质网货;组织有条件的群众开办网店,探索一店带一户、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等不同的发展形式,借鉴阿里巴巴农村电商“千县万村”计划的运营模式,大力促进农产品进城和网货下乡,力争在培育富民产业、提高贫困群众致富能力、探索电商扶贫发展模式上创造新经验。

第六,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克服“重资金支持、轻智力支持;重自然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的倾向,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把智力开发和提高人口素质摆在重要位置,整合好各类培训资源,实施精准培训。在培训对象上,要紧紧围绕全市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和重点群体,以青壮年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两后生”、农村致富带头人为重点,优先进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职业学历教育。在培训内容上,要瞄准市场和就业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分类预测用工需求,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社会就业、科技致富、外出务工、自我组织、防病治病、当家理财、自立自强和发展创新“八大能力”。在培训效果上,开展培训满意度调查,对培训质量进行评估。大力推行定向、订单、订岗培训,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行培训鉴定输转一体化模式,做到培训与鉴定、劳务输转和维权服务紧密结合,努力实现培训一人、鉴定一人、输转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个家庭。

在抓好以上六个方面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精准扶贫是一项涉及各个方面和领域的综合性工程,必须融入工作大局,把精准扶贫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各项工作统筹起来,与“433”发展战略其他任务兼顾起来,努力开创大扶贫开发的良好格局。要注重精准扶贫与县域经济发展融合推进,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引导各类建设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和布局、各方力量向扶贫攻坚集中和汇聚,依托各类产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继续抓好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富民多元产业、区域首位产业的培育壮大,抓好县域经济与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的协调联动,切实做到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要注重精准扶贫与城镇化融合推进,把推进贫困片区中心村镇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充分用好中心城镇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机遇,推动贫困人口向城镇聚集。各县区、各部门当前要充分把握武罐、成武、十天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建成的机遇,加强科学统筹,加快交通节点型、物流集散型、商贸繁荣型小城镇建设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投资拉动效应,推动农民转移就业,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致富。要注重精准扶贫与生态文明融合推进,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各县区、各部门要把保护生态环境贯穿到扶贫攻坚全过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真正做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利双赢,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特别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依托陇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深入挖掘地域资源特色、文化特色,开发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各类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要注重精准扶贫与社会治理融合推进,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引导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发挥先进典型在社会治理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把激发贫困群众的干劲活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立村规、订民约、办夜校做起,引导群众学习文化知识,提高道德修养,树立良好风尚,培养文明习惯。要从“下一代”工作做起,加强贫困青年教育培养,实现新生代的社会化转型。

三、创新推动落实,务求精准扶贫抓实见效

再好的政策不落实终究在纸上,再美的蓝图不行动就是空想。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牢固树立精准理念,围绕建设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市,紧盯“1+19”专项方案,创新方式,强化举措,把心思花到落实上,把精力放到落实上,把本领用到落实上,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扎实推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一要坚持分类指导。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战略重点在片,战术关键在村,战果体现在户,要求我们必须区别对待,精准施策、精细管理、精确定位。要分区域布局,综合考虑不同片区贫困特征、资源分布,分类别规划,对症下药,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切实做到贫困底数清楚、扶贫规划科学、攻坚措施对头,真正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的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的精准性扶持。要分行业谋划,精准扶贫关联度高,涉及面广,今后无论哪一个部门、哪一个行业、哪一个领域安排部署工作任务,都要首先考虑扶贫工作,都要严格按照19个专项方案执行。19个专项方案各牵头部门、各相关单位要共同发力,把这项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积极向上级对口部门争取政策和行业项目支撑,盯紧盯牢,确保各个专项方案落地生根,按期完成任务。要分类别考核,全市25个特困片区之间、县区之间、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层次水平各不相同,扶贫工作的考量不能把条件好的与不好的划等号,必须实事求是,分类别考核,不搞一刀切。省上对扶贫攻坚任务实行“一票否决”,对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片区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我们也要参照省上严格执行。今年的扶贫工作必须做到考评精准,以扶贫的实现程度和成效衡量工作,对考核指标合理分类,对考评对象合理划分,在确保下达任务、争取更好成绩、执行奖惩办法上建立健全严格的兑现机制。要分梯次推进,我们的精力和资源是有限的,扶贫攻坚不能一次把摊子铺的太大,要把有限的资金、精力用在刀刃上,按照前三年集中攻坚、后三年巩固提高的要求,综合考虑特困片区、插花型片区等不同区域各县区、各乡镇的扶贫攻坚任务、工作难度、扶贫成本、资金投入等因素,制定到村到户减贫计划,合理确定脱贫时序。对今年计划脱贫的人口要尽快纳入大数据管理,进一步完善精准脱贫数字动态管理平台,确保攻坚一片、交账一片。

二要全面深化改革。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我们面临的体制瓶颈、机制障碍和深层矛盾会越来越多,只有靠改革创新的思维去统筹、靠改革创新的方式去破解。要完善推进机制。在继续实行领导包抓贫困片区、部门协作等一系列好做法的同时,鼓励支持各级各部门大胆探索有利于实施精准扶贫的办法措施。对“1+19”专项方案中确定的改革事项,有关方面必须抓实见效,力争创造出新经验,确保推进举措与时俱进,保障有力。要加强资金监管。瞄准特困地区、特困乡村和特困群众,把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真正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用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扶贫对象发展能力和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决不能挪作扶贫之外的用途。要按照省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改进扶贫资金项目申报、拨付办法,做到简政放权。要建立常态化、多元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厉问责,做到扶贫资金绝对安全。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金融“3+1”融合新模式,深化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盘活贫困户资产,探索贫困户产权抵押担保贷款办法,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入股、租赁等方式发展合作经济,促进贫困群众以资产资源换资金。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开发,支持能人大户出资创办能够惠及贫困群众的经济实体,不断强化资金支撑。

三要继续整合资源。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各方资源和力量是基本依托和重要保障,资源聚集的程度、资源倾斜的力度、资源使用的精度至关重要。要坚持发展项目向贫困乡村集结,在生产力布局上,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向贫困地区安排,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落地,优先向贫困地区引导。在招商引资上,优先推介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和独特优势,优先为贫困地区引进合作者和投资者,增强带动致富能力。发展规划的制定上、重大发展平台的建立上都要向贫困地区延伸,充分发挥政策利用的最大效益。要坚持帮扶力量向贫困乡村集合,进一步强化双联力量,完善扶贫和双联深度融合机制,加强驻村帮扶工作力量的整合和管理,确保双联单位责任到村,双联干部责任到户,充分发挥双联对精准扶贫的促进作用;统筹社会力量,用好对口帮扶力量,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多种形式的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加快精准扶贫进程。要坚持涉农资金向贫困乡村集中,继续发扬“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资金整合机制和“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良好工作局面,落实项目资金整合机制,精打细算,严格管理,真正使有限的扶贫资金产生最大的扶贫效益。

四要全力保障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共同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必须以舍我其谁的担当,以攻城拔寨的决心,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保障,抓好目标任务落实。要强化组织领导。尽快调整加强市县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由市县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 ;扩 大成 员单 位, 强化 职能 作用,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精准扶贫的组织推动。要立足选好配强干部和培养开发人才,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将扶贫攻坚工作成效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注意在扶贫攻坚主战场考察识别、选拔使用干部。重用一批精准扶贫工作努力、考核名次进步明显的“减贫摘帽”县(区)的党政班子成员,提拔一批扶贫任务重、成效显著乡镇的党政主要领导,使用一批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充分、“双联”与扶贫深度融合、表现优秀的市县直部门干部。要对完不成扶贫攻坚任务的严肃追究责任, 调整 一批 在扶 贫攻 坚中 工作 不力、作风不实的领导干部,问责一批在扶贫攻坚上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效果不明显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处理一批弄虚作假、完不成阶段性扶贫任务的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落实。市级主要负责指导协调、督查落实、初步评估;县级承担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全面负责本县区扶贫任务的落地见效。各级党政主 要领 导要 坚持 重大 问题 亲自 研究、难点事项亲自协调、任务落实亲自过问,切实把扶贫开发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构建省市县配合联动、行业部门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分管领导要引导和约束部门构建“上下衔接、左右联动、加大倾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扶贫攻坚摆在重要位置,分行业、分领域、分层级明确具体的措施和倾斜力度。县区要健全扶贫机构,配备和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肯吃苦的扶贫干部队伍。要进一步细化和靠实各级责任,真正做到责任到人、任务上肩,建立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要强化舆论宣传。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动态地、系列地、持续地抓好对精准扶贫的宣传报道,广泛宣传政策,挖掘先进典型,总结推广经验,提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精气神,为精准脱贫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要强化督促检查。抓紧制定精准扶贫督查办法和工作台账,紧盯工作推进的时间节点,通过跟踪督查、随机抽查、定点检查等方式,动态掌握工作进度,推动工作落实。要强化工作作风。各级干部要把扶贫攻坚与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结合起来,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与市委“工作落实年”活动结合起来,不断转变工作作风,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人人抓落实、事事讲落实、层层促落实的良好局面,确保“1+19”专项方案落地生根,抓实见效。

5.在全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会议上发言 篇五

2010年03月06日 星期六 16:49

青岛市人民政府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电视会议上的发言

来源:山东省安监局发布日期:2010-2-

21根据会议安排,我将青岛市网格化安全监管情况汇报如下:

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政府安委会的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7号文件精神和省政府“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各项工作部署,以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为总抓手,推动政府、部门和企业安全责任等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全市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明显下降,未发生重大以上事故。

一、精心谋划,着力打造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新模式

青岛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提出的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安全生产格局的要求,总结安全生产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谋划了“一格三网九定”的总体框架,实行责任制与属地化和信息化相结合,全力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一格”,即市、区市、镇街、村居、企事业单位逐级健全监管网格,逐一明确安全责任,从组织领导、安全承诺、风险控制、规范标准、专业管理、专家咨询、联动推进、社会动员、绩效评价等九个方面健全监管体系,优化安全生产治理结构;“三网”,即建设以监督网、管理网、信息网为主体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平台,将控制指标、重大隐患等重大事项挂网公示,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分级、分层、分行、分类,将各

类信息进行整合,实行行业管理、层级管理和动态管理,完善安全监管运行机制,提升治理能力。“九定”,即实施领导定点、全员定责、监管定位、排查定级、应急定制、配置定量、培训定岗、信息定时、奖惩定格九项工作制度,实现安全生产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规范基层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夯实治理基础。将区域的网格化监管与行业的专业化监管互动推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监管格局。

二、精密组织,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扎实开展

在实施过程中,实行“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强力推动。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网格化监管工作,市政府将网格化监管作为安全生产1号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安排63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保障,市委、政府督查室会同市安委会办公室,对网格监管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推动区市、镇街、村居等各个层级全面展开。

二是坚持整体谋划,实施分类指导。制定《关于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行整体规划,分层级建立责任区,明确责任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突出区域监管和行业监管特点,对政府、部门、企业等提出不同要求,保证全面有效覆盖。

三是坚持试点先行,发挥典型作用。分别在市南区、城阳区进行试点并召开现场观摩交流会议,对七类事故形态应急处置进行三维模拟演示,总结推广网格划分、网格运行、网格考评和网格平台建设等经验,鼓励基层大胆实践,探索创新。

四是坚持舆论导向,强化安全意识。在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开设12区市政府、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一把手”安全生产网格化系列访谈节目,面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监督。邀请国务院参事、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安监局领导、中国安科院院长等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大规模培训企业、镇街领导干部和基层安监人员,强化“安全是责任、安全是文明、安全是业绩”的意识。

五是坚持内外发力,实行辨证施治。配套实施为期三年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专项行动,制定危险化学品等18个行业安全等级标准,确定610家试点单位,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引导企业强化“社会公民”意识,保持自我约束和持续改进状态。

六是坚持科技支撑,推动数字化监管。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依托“金宏网”电子办公系统,建设以监督网、管理网、信息网为主体的监管平台,将基层和企业隐患、重大危险源等信息定量、定情、定位到单元网格中,进行动态监管,初步形成安全生产数字化监管模式。

三、精细管理,着力保证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取得成效

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级监管网格1632个,177个镇街(含工业园区)、5507个村(居)和3万余家企业、学校等有效纳入监管体系,市、区市、镇街三级监管平台实现联网运行,安全生产监管开始步入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轨道。

一是安全生产新的格局得到确立。市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总体部署。阎启俊书记、夏耕市长不仅定期听汇报、提要求,而且亲临高新区、海底隧道、跨海大桥等

重点工程建设工地进行调研检查,着重强调安全生产工作。政府副职领导按照分工,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市安全投入逐年加大,2009年增至2100万元,区市均设立了100—1000万元不等的专项资金。安全责任、安全保障、安全基层基础建设等难题得到较好解决。二是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得到提升。针对不同行业领域、不同时期特点,组织开展“治隐患、保安全”等专项行动,对消防、建设施工等进行重点检查治理。对危化行业进行风险评估,引导企业在危险工艺加快安装自动控制和安全联锁报警装置。对水、暖、气等城市生命线管网进行改造,提高城市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对204国道、滨海大道等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推行智能交通监控技术和增设中间隔离设施,据统计,204国道安装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后,事故明显下降,起数比安装前降52.2%、死亡人数降40.2%。

三是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得到完善。成立了专职的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并安排1566万元用于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和应急物资器材配备;组建了以大中型企业为基础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对市、区两级政府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和危险源重点单位预案进行评审;组织危化品泄漏、非煤矿山停产撤人等大型演练,增强了实战能力。

四是安全生产法治建设得到加强。《青岛市安全生产条例》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审议、当年完成的目标,在建设项目安全审查、高空作业安全监管、经济功能区授权执法、镇街安监机构委托执法等方面有所创新。全市177个镇街(工业园区)全部设立3-14人的专门安监机构,专职安监人员由545人增加到951人,比上年增加406人,增长74.5%,并

且配备了车辆等执法检查装备。同时,涌现出了市安监局督察专员李适同志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一支思想坚定、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安监队伍正在形成。

6.精准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六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成绩,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动员全县上下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硬措施,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全力加快平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跨越式发展的步伐。等一下,市扶贫办主任李赐军同志和县委书记汪涛同志将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在中央、省、市的关心支持及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下,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整村推进为主要方式,大力推进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社会扶贫,圆满完成了扶贫开发工作阶段性目标任务。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xx年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80.7%,在全省48个扶贫开发县市中排名第18位。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自以来,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3万人,其中至20xx年减少贫困人口近4万人。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两年来,各帮扶单位共投入5700余万元,帮助贫困村硬化村组公路153公里,修建桥梁19座,新建水利工程326处,完成14个贫困村电网改造,南桥乡汤塅村、永联村贫困农户危房改造经验在全省贫困县中得到推介。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实施“雨露计划”,惠及1283户贫困家庭子女。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贫困农民2100人次。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引导贫困农户发展高山有机茶3056亩,平江高山有机茶被纳入全省扶贫开发重点产业项目。民生保障明显加强。第二轮“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持的18750名贫困对象顺利实现脱贫目标,贫困村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社会事业均取得新的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基层堡垒明显巩固。通过支村两委换届选举和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在扶贫攻坚中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扶贫合力明显增强。两年来,先后有1家省直单位、32家市直单位、82家县直单位对全县34个贫困村进行重点帮扶,社会各界共计捐助资金3000多万元,为我县扶贫开发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平江扶贫开发的各级领导、各帮扶单位、驻平扶贫工作队员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虽然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未来几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我县扶贫开发的集中攻坚期。新一轮扶贫攻坚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务必认真研判形势,全面准确把握新任务、新要求。

第一,要看到扶贫开发政策变化,牢固树立精准扶贫的核心理念。首先,扶贫开发指导思想发生变化。中央将国家扶贫标准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把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作为首要任务,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以片区为重点,锁定扶贫对象,着力提高帮扶的准确性、针对性,扶贫开发工作更加细致入微。其次,扶贫开发主要任务发生变化。扶贫开发内涵进一步拓展,从解决温饱为主转为温饱与发展并重,不仅要保障贫困对象不愁吃、不愁穿,还要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不仅收入增幅要上去,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指标也要上去。再次,扶贫开发方式方法发生变化。20xx年11月,在我省湘西自治州考察扶贫工作时首次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后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快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实行精准扶贫”。也指出:“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扶贫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的现实要求。大家一定要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的主旋律、主基调,吃透精神,调整思路,转变观念,把精准扶贫的理念贯穿到扶贫开发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要按照“扶真贫、真扶贫”的基本要义,痛下决心,改“大水漫灌”为“滴水灌浇”,用数据说话,用指标说话,用案例说话。比如,帮扶贫困村有多少贫困对象,贫困程度如何,收入多少,公共服务标准是多少,辍学的孩子有多少等等,都必须搞清楚、弄明白;无论是发展产业,还是发展社会事业,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每一个项目、每一笔投入都要体现在帮助多少贫困人口、增加多少收入、解决多少实际问题上,确保扶贫开发具有更强的指向性、精准性。

第二,要看到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充分发扬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从贫困面看,省扶贫办核定我县重点扶持的贫困村191个,占全县总村数的23%,占全市贫困村总数的46%;已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对象17.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8%,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41%。从贫困程度看,全县贫困人口重点分布在三大片区(连云山、幕阜山、复兴山片区)、七大库区(黄家洞、徐家洞、大江洞、白水、尧塘、黄棠、秋湖库区),其中8万多人生活在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耕地不足,生存环境恶劣,每年返贫人数4000人以上,脱贫成果难以巩固。从基础条件看,全县70%的面积为山地,地形地貌复杂,人居分散,大部分贫困村路、电、水、校、医等基础条件非常落后,全县还有4700多户无房户和2.2万户D级危房户,超过38万人饮水不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从发展能力看,贫困群众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扶贫产业没有形成特色和“拳头”,90%以上的贫困村为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级组织和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不强。从考核指标看,去年我县全面小康提升幅度、经济强县、经济快县三项考核在全省48个扶贫开发县中分别排名第47位、43位、42位,特别是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4项指标差距较大,按照省定三类县标准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压力非常大。可见,新一轮扶贫开发趟的是“深水区”,啃的是“硬骨头”,打的是“攻坚战”。只有始终保持迎难而上、克难奋进的斗志和善作善成的作风,才能夺取扶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最后胜利。

第三,要看到扶贫开发机遇难得,坚定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决心。我县既是财政部对口帮扶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市扶贫攻坚主战场,新一轮扶贫开发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领导更加重视。党的以来,以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贫困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心,并多次强调:“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扶贫工作要只争朝夕,绝不能让贫困地区群众掉队”。省市对平江扶贫开发特别重视、特别关爱。去年,守盛书记、家毫省长在平江视察指导工作时,再三叮嘱我们要加快扶贫开发、全面小康进程。今年起,从岳阳走出去的兰香副省长亲自联系平江指导扶贫开发工作,省直帮扶单位由1家增至5家。岳阳先后有8任市委书记连续在平江示范扶贫,今年又有包括渐伟书记在内的7位市领导到平江联点,市直帮扶单位由32家增至45家。二是政策更加利好。继去年被列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联动发展规划之后,今年3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平江定位为与通城、修水合力建设次区域合作示范区。同时,我县正在争取进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如能获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将大幅增加。最近,省委、省政府正式确定我县为全省13个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并被列为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县。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我县新一轮扶贫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平江将会得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三是条件更加成熟。未来几年,是我县完成“十二五”规划、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县将有蒙华铁路、平益高速、华电平江电厂、抽水蓄能电站等多个重大项目启动实施,新型工业、生态旅游、城镇开发、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环境和条件更加有利。此外,长期的扶贫工作实践使扶贫资源和发展要素更加集聚,贫困群众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更加迫切,扶贫开发内生动力将得到全面激发。面对新机遇、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挑起新一轮扶贫开发的责任和使命,大胆向摆脱贫困宣战,快步向全面小康迈进。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以强有力的工作举措推进精准扶贫

20xx—,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以三大片区、七大库区为主战场,以191个贫困村和17.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为帮扶重点,以增加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收入为首要任务,以精准扶贫为主要方式,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我发展相结合,整体推进、分类扶持、统筹发展相协调,更加注重扶贫开发与产业培育、城乡统筹、生态保护、社会治理协调推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确保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有保障,贫困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小康目标如期实现。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全县上下必须通力协作,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突出规划先行谋思路。规划是龙头、是引领,对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争项争资,增加扶贫开发的底气和砝码。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也是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启动之年。县委、县政府在组织多次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是全县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指针,相关责任单位务必认真研读,全面落实。特别是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要根据中央、省、市政策导向和群众的急迫所需,对照《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十项重点工作”,策划包装一批事关长远、推动发展、惠及民生的大项目和好项目,加强协调汇报,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规划笼子,把各类资源和各种力量汇聚到扶贫开发中来。另一方面,要因村制宜科学制定扶贫规划,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驻村扶贫工作队要把制定扶贫开发工作规划作为首要任务,全面深入开展调研,摸清扶贫村现状,找准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原因症结,科学制定三年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新一轮扶贫开发做哪些事情?每年具体抓什么?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资金怎么保障?优势怎么发挥?短板怎么补齐?等等,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盲人摸象,不能好高骛远,确保项目实施一个、见效一个、老百姓受益一个,防止摊子铺得太大、收不住场,避免好心办坏事、留下烂摊子。不少驻村扶贫工作队与帮扶村工作非常主动,已经拿出了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规划。今年起,各村的扶贫开发规划要报县扶贫办统一审查把关和备案管理,并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扶贫办要在6月份之前组织对各村制定的扶贫开发规划进行一次评比,规划编制水平高的,扶贫开发项目安排和资金拨付可以优先考虑。规划编制草率马虎、不科学、不合理的,要减少项目安排,防止资金浪费。

(二)要突出精准扶持提实效。立足贫困村和贫困对象全覆盖,对191个贫困村实施驻村帮扶、整村推进,对17.2万名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包户帮扶。整村推进方面:20xx—20由5家省直单位、45家市直单位驻村帮扶21个贫困村,安排128家县直单位帮扶76个贫困村,安排27个乡镇帮扶94个贫困村;—20,乡镇帮扶村改由省、市、县驻点单位帮扶,省、市、县帮扶村改由乡镇继续帮扶,确保每个贫困村连续六年都有单位帮扶。包户帮扶方面:20xx—年,由省、市、县驻村帮扶单位重点帮扶97个贫困村的2.77万名贫困对象,乡镇和村级重点帮扶94个贫困村的2.53万名贫困对象,同时要发动社会各界帮扶大面上587个非贫困村11.88万名贫困对象。2018—年,由省、市、县驻村帮扶单位重点扶持94个贫困村没有脱贫的对象,乡镇和村级重点帮扶97个贫困村没有脱贫的对象,并发动社会各界帮扶大面上587个非贫困村没有脱贫的对象。相关单位要安排党员、干部职工采取“手牵手”、“一帮一”、“一帮X”等结对帮扶方式,重点帮助贫困户制订脱贫计划,择优发展1-2个增收项目,提供政策、科技、信息等服务,给予力所能及的资金和物资支持,确保精准扶贫对象在2020年基本脱贫。

(三)要突出产业培育促增收。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支撑。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贫困村的现状看,不少贫困村交通偏僻,但是生态比较好,资源也比较丰富,都有隐性或潜在的产业,只要引导好、发掘好,就一定能形成新的产业、新的集体经济增长点。各帮扶单位要综合考虑气候、地形、土质、资源等因素,指导帮扶村依托自身资源和优势,做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茶则茶、宜游则游,大力发展既能促进农民增收又能促进财政增收的特色产业,培育支柱产业。今后几年,县产业扶贫项目将重点支持海拔800米以上的贫困村发展高山有机茶,力争三年内新发展亩;重点支持旅游景区及干线公路沿线贫困村发展特色优质水果、花卉苗木、名贵树木,力争三年内发展5000亩;重点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新栽和低改油茶,力争三年内发展2万亩。要通过连续几年的扎实帮扶,使191个贫困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至少参与1项产业增收项目。要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市场规律。具体到每一个村的产业发展,一定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走市场化的路子,不许盲目开发,不许对贫困农户下指令性种养计划和任务。要广泛宣传发动,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群众参与产业开发,加快形成“一村一品、户户参与”的产业开发新局面,逐步解决贫困农民增收难、致富难、发展难的问题。要创新帮扶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探索“产业+基地+农户”扶贫模式,由普惠性扶持向差异化扶持转变,改给钱给物为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济组织与贫困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促进贫困农户稳步增收。

(四)要突出智力扶贫治穷根。扶贫的根本在于扶智。要把扶素质、富脑袋作为治本之策,采取有力措施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要认真实施“雨露计划”。对精准扶贫对象中特困家庭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每人每年帮扶500元;对精准扶贫对象子女在读职业学校的,每人每年帮扶1500元;对精准扶贫对象中特困家庭子女在读普高、大学的,每人每年帮扶2000元。同时,对全县孤儿由教育、民政、扶贫等部门合力救助,不让每一个孩子因贫失学或辍学,不让贫困对象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由扶贫办牵头,全面整合劳动技能培训资源,结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科学确定劳动技能培训科目,5月底之前发布到村。各驻村工作组要在6月上旬之前摸清贫困对象劳动技能培训的底子,组织培训对象分期分批参加培训,力争每年培训3000人以上,并要核发相关技能培训证明,切实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要搞好创业就业服务。搭建贫困农户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及时为贫困农户提供创业就业指导和服务,让贫困劳动力能就业、就好业,实现稳定增收、持续增收。

(五)要突出金融援助强支撑。金融扶贫是推进精准扶贫最具活力的要素,是确保精准扶贫取得实效的重要举措。人民银行县支行要牵头组织县内各商业银行积极参与金融扶贫工作,加大放贷力度,重点支持“三区一片”(园区、景区、城区、现代农业示范片)的发展,通过扶持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来有效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县农村信用联社要按既定方案,认真实施金融扶贫试点项目,既要防控风险,又要积极支持贫困农户开发产业,积极支持带动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开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使贴息扶贫贷款既准又好地发挥作用。此项工作全县5月下旬要全面启动,6月底之前要高标准完成评级授信工作,年底前要完成5000万元贴息扶贫贷款的投放。

(六)突出基础建设补短板。重点围绕《实施意见》中明确的“十项重点工作”,推进路、电、水、气、房、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和教育、医疗、养老、低保、五保、村级集体经济“六个落实”。村级公路建设方面,确保到2017年,没有完成公路改造的12个贫困村到村公路通畅,其他76个贫困村人口较为集居的到组公路通达;到2020年,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公路通畅。水利方面,确保到2017年,全县第一轮驻村帮扶的97个贫困村农田水利灌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77个贫困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到2020年,全县基本农田灌溉保证率得到明显提高,100%的乡镇集镇通自来水,列入“十三五”规划的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电力方面,确保到2017年,没有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20个贫困村电网改造到位;到2020年,对10个没有完成电力改制的贫困村搞好接管和改造升级,实现同网同价。危房改造方面,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和新农村建设,引导集中居住,每年重点帮助10个贫困村100户贫困农户改造危房,对其余无房户和D级危房贫困户按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实施援建,确保到2020年全县全面完成无房户、D级危房户改造,并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风格,切实解决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住能安居的问题。

三、落实责任,强化保障,全力确保精准扶贫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扶贫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惠泽民生、造福社会的民心工程。新一轮扶贫攻坚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省、市的总体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务实苦干,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一,要明确工作责任。关键要强化四个层面的责任:一要强化“以县统筹”责任。县扶贫办要发挥好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综合协调部门的职能作用,牵头抓总,抓好指导、统筹、协调等工作,当好参谋和推手。二要强化“部门参与”责任。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共同推动扶贫开发任务的落实。省、市驻平单位和县直部门是精准扶贫的后盾单位,要按照时间节点选派精干力量,重点帮助贫困村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兴产业、解难题、办实事、树新风、促和谐。三要强化“乡村落实”责任。各乡镇、各帮扶村要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担当精准扶贫的主体责任,把扶贫开发摆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扶贫责任到位、规划安排到位、资金投入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扶贫成效到位。四要强化“驻村队员”责任。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要做到“人到、心到、情到、行到”。所谓“人到”,就是要按照要求和规定,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所谓“心到”,就是要真心实意,真真切切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所谓“情到”,就是要带着特别的感情扶贫,把帮扶村当成自己的家,把贫困乡亲当成自己的家人,把扶贫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所谓“行到”,就是要以迎难而上的决心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把帮扶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第二,要营造良好氛围。外部帮扶是条件,自身努力是基础。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文艺团体的宣传作用,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中央、省、市扶贫开发政策,大力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广泛宣传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创造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营造重视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激发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贫困群众增强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要传播社会正能量,强化对口支援、村企共建、结对帮扶工作,广泛引导和积极鼓励社会团体、慈善组织、民营企业、能人大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扶贫济困活动,凝聚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第三,要创新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建立精准动态管理机制。县扶贫办要在去年完成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测,建立健全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脱贫群众及时退出信息网络,因灾、因病致贫群众及时建档立卡得到帮扶,切实提高扶贫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分配方式和管理机制。投向贫困村的项目资金,除省、市驻村帮扶单位和社会人士直接投资的外,原则上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纳入政府投资项目统一管理。同时,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解决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要出台投资投劳激励办法,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进一步调动群众自力更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加强资金项目的监督管理,加大公示与审计力度,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第四,要严格督导考评。要把扶贫开发作为衡量帮扶单位和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绩效考评方案中扶贫开发工作的考核权重,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细则。要定期开展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各扶贫工作队驻村扶贫开发情况和干部职工包户帮扶情况,并要及时通报情况,在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公开公示。对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也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各乡镇要加强对村级和乡镇站所的绩效考核,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平衡开展。

7.在全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会议上发言 篇七

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深入调查贫困户对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使用情况,及时掌握资金对贫困户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分析研判如何切实管好用好专项贷款,按照天水队的安排,我队于3月7日—3月10日,从全县4个乡镇抽取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本次调查100%的调查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40户调查对象有39户申请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占比97.5%。

3、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建档立卡户申请贷款金额都为5万元整。

4、调查户申请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使用期全为3年期限。

5、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主要用途包括种植高原夏菜、种植苹果、发展养殖、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盖房买房等,即个人发展贷款型占比为62.5%,企业带动性贷款占37.5%。

6、在贷款户中,当年有收益在1万元左右的约有50%,主要是种植蔬菜和畜牧养殖,12.5%的户收益在1万元以下。

7、家里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如果存入商业银行,以农行为例,一万元一年收益330元,那么5万元年收益合计为1650元。如果按理财利率3.5-4%计算,收入是1750-2000元左右。

8、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这一惠农政策对贫困户家庭帮助作用,85%的调查对象认为帮助很大,15%的调查对象认为有一定帮助。

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对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用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贫困户调查覆盖全,知晓度较高。从40份调查问卷统计发现,调查户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百分之百知道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这项工作,并且对贷款对象、金额、使用期限、贴息政策、申请和办理流程等都非常熟悉,说明各级各部门对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宣传效果明显。

二是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对贫困群众发展生产作用明显。调查数据显示,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主要用途中,100%的已贷款户将贷款资金用于从事生产经营,其当年有收益在1万元左右的约有50%,主要是种植蔬菜和畜牧养殖,12.5%的户收益在1万元以下。

三、政策满意度和群众建议 通过对国家精准扶贫专项的政策满意度调查发现,贫困户基本上满意这一政策。首先,贷款资金扶持了当地产业发展,帮助群众拓宽了融资渠道。针对群众发展资金紧张、银行贷款难等问题,国家落实这项贷款,帮助一部分贫困户利用资金种植经济作物,如种植大麻、半夏、菜籽、马铃薯和中药材等,逐渐成为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贫困户收入。一部分群众利用资金发展养殖业,养殖肉驴和肉牛等,使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养殖结构进一步稳固,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创新了经营方式,清水县针对自身实力发展不足贫困户,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出了“财政+金融+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就地选择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通过带资入股、就业分红的方式,使农户既能参与企业务工,又能分红,有效的保障了贫困户农民收入的增加,创新推动了贫困户发展。

另外,此次调查中贫困户提出了很多意见,通过归纳梳理,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金扶持产业力度要加大。尽管贫困户有5万元贷款,但是依旧不能满足贫困户发展产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普遍呼吁产业帮扶资金额度加大一点,贷款周期更长一些,以期更好的发展。二是种植养殖类科技培训要实用,贫困户殷切希望科技下乡技术人员能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关于经济作物种植、养殖以及先进科学生产技术,但是科技下乡次数少、技术人员有限且传授面窄,难以大范围普及。因此贫困户期望科技培训次数多一些,培训内容新颖一些,培训面广一些,培训效果好一些,让接受培训农户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三是期盼国家惠民惠农政策多一些,调查对象普遍表示国家的惠民惠农政策多出台一些,以帮助其脱贫致富。

2017

8.在全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会议上发言 篇八

一、强化责任意识,保障均衡发展稳步推进

我市坚持把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落实政府责任,完善保障措施。一是明确工作任务,坚持长抓不懈。市政府提出了“科学规划,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关注薄弱”的均衡发展思路。市人大常委会

批准了中小学校舍建设长期规划,提出了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一样好,内部设施一样全,校园环境一样美,管理水平一样高的建设目标。市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相关工作。定期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认真听取意见。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提供经费保障。市政府始终把教育看作是“洼地”,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优先保障均衡发展所需资金。以来,教育投入年均增长20.5%,保证教育转移支付和教育费附加足额到位,每年还落实各种专项资金200万元。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形成联动格局。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乡(镇)和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和部门予以重奖。

二、实施专项工程,加快办学物质条件改善步伐

以来,我市先后投入2.1亿元,重点实施了五项工程。一是布局调整工程。到底,共调整、撤并中小学校270所,中小学校由383所减少到113所。二是集中办学工程。在农村新建寄宿制学校教学楼20栋、宿舍楼16栋,维修改造校舍80多栋,全市16个乡(镇)中小学全部实现楼房化,配套设施齐全,有10个乡(镇)实现了小学寄宿制集中办学,有7个乡(镇)建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三是薄弱校改造工程。按照“硬件一步到位,设施一步配齐,班子一步配强”的思路,分批对7个乡(镇)的9所薄弱校进行了彻底改造,达到标准要求。四是校舍安全工程。对全市中小学校舍进行安全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进行了维修或新建。五是学校食堂设施设备装备工程。为全市中小学食堂统一配置了不锈钢厨具、餐具及其附属设备,为保障学生健康创造了条件。

三、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按照均衡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实行校长交流制度。从教育局机关干部、现任校长中选派了25名优秀同志到农村薄弱校担任校长,全市校长交流任职的比例达到50%。二是优先为农村学校配备教师。以来,新毕业的151名大学生全部分配到农村任教,有110名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支教教师由市财政拨专款每人每年补助6000元。三是加强教师业务交流。将城乡教育按地理位置划分四个区域,小学和初中分别确立了4个研培联合体,建立了 “三级研培网络”,联合体的教师分学科集体备课、交流上课,形成了互帮共进、柔性流动的联动链条。

9.在全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会议上发言 篇九

一、因势利导,激发群众兴办小水利的积极性 有了群众工作基础之后,我们及时出台了《关于鼓励兴建小型水利工程和改革水利设施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及细则,并把兴建小型水利工程作为今年“三冬”工作的重点,因势利导,加大工作力度,一方面广泛地宣传政府的鼓励政策,通过召开群众会议,赠送宣传资料,使群众吃透了政策;另一方面通过以点带面加以引导,各乡镇都开辟了一个小型水利建设示范点,县六家班子领导都分别参加所挂点乡镇的小型水利建设义务劳动。同时,强化督察,县领导带领水利部门同志亲自督察进度和质量,定期通报各乡镇水利冬修工作进度。为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及时召开现场会,要求各乡镇切实搞好水利冬修,真正体现“亲民、为民、富民”。县、乡、村干部真正把兴修水利作为“三项创建”中致富群众的实事来抓,大家热情高,干劲足,都想在这项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工作中争作更大贡献。由于我们工作思路明确,措施有力,激发了群众兴建小型水利的积极性,在全县迅速兴起了民办小水利的高潮。仅两个月的时间,全县就完成了小型水库63座,超过了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新建水库的总和,爱民乡土塘一组群众,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号召,把准备修建祠堂的2.8万元,用于修建水库,解决了100亩田的灌溉难题。(市委、市政府对我县的水利建设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10月10日,市政府副市长XX同志在我县召开全市水利冬修座谈会,肯定了我们的工作,使我们倍受鼓舞,干劲倍增。)目前,水利建设仍在不断推进。在鼓励群众兴建小水利的同时,我们还组织群众对现有的灌溉渠道进行了清淤,全县已清淤疏通渠道18公里。

二、政策激励,激活民间资金兴办小水利 为确保民间投资兴建的小水利能充分发挥抗旱功效,我们明确要求经营者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防洪安全与工程效益的关系,经营者必须服从防汛抗旱的统一调度,服从水务部门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全面承担起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和监测责任;二是处理好灌溉与水面开发的关系,经营者必须按要求界定防洪限制水位和养殖保鱼最低水位,确保抗旱用水的需要;三是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经营者只能按照不超过物价部门核定的水价向用水农户收取水费,不能人为抬价,增加农民负担。

三、跟踪服务,确保水利工程质量 水利工程,安全第一。为确保每座水利工程万无一失,我们一是严把选址关。对不适宜兴建水利工程的地段,坚决不准修建;对兴建后技术上存在一时难以解决的安全隐患的地段暂缓修建。二是严把建设关。每一处水利工程,从大坝的清基、涵管的埋设到坝体的填筑,全部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每一座水利工程安排一名技术人员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三是严把验收关。我们制定了统一的验收标准,对达不到验收标准的不予验收、不予奖励,并责令加以整改,直致达标。四是实行严格的安全责任制。我们建立了乡镇领导负责,技术人员包干的安全责任制,乡镇具体责任领导、提供技术指导的技术人员对所新建水库的安全负终身责任。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深知,离省市领导的期望,离上级部门的要求,与兄弟县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认真贯彻好这次会议的精神,认真落实好危省长重要讲话的要求,认真学习兄弟县市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力度,扎实工作,努力把我县水利建设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谢谢。

上一篇:武胜县特殊教育学校庆祝六一活动安全预案下一篇:证券反洗钱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