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新人教版

2024-11-14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新人教版(精选10篇)

1.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新人教版 篇一

春酒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整体感知与春酒有关的人和事。2.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所蕴含的风俗之美和人情之美。3.深度感悟,理解作者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

品读语言,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作者的思乡深情,并充分感受“乡愁”这一文化现象。教学方法: 朗读法

2、品析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

中华文化,渊源流传,自上古以来,酒文化就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支。酒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这酒里包含着人生百态。朋友相聚小酌的愉悦,家人团圆共饮的温馨,独自举杯的落寞„„在不同的场合下,不同的心境能够品味出酒里带来的人生百味。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琦君走进她的家乡,品尝她家乡的《春酒》。

二、朗读,初识春酒。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

思考:什么是春酒?童年的我对春酒怀有怎样的情感? 读毕,师生交流:

①显示:春酒,又名冻醪(láo是浊酒的意思),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在我国,喝春酒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就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

在文中是指母亲做的八宝酒。

②童年的我是最喜欢喝春酒的。“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

三、赏读,品味春酒。

(朗读指导和训练穿插在对细节描写的品味中)

1、提问:文中的哪些语句能体现出我最喜欢喝春酒?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句做批注,说说喜欢的原因及精彩之处。

(1)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的语句: ①“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手里捧一大包回家。” ②“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③“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2)师生交流:

示例③:“恨不得”是急切地希望,巴不得的意思。说明我内心是非常想喝春酒。“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表明即使我只得到一点点春酒,但还是格外珍惜,舍不得喝。“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说明我对八宝酒的喜爱到了摔倒了都舍不得丢掉酒杯的地步。“直添”表现了小花猫对八宝酒非常的喜欢,添个不停,很是可爱。这一句以我的馋和小花猫的醉来衬的八宝酒的香甜,从而体现了我最喜欢喝春酒。、、、、、、小结: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们感受到了琦君对春酒的喜爱之情,在这杯香甜的春酒中,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童趣,对春酒的怀念之情也尽显其中。

2、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师生交流:不是的,作者怀念的是春酒中蕴涵的浓浓的“道地家乡味”。

3、这“道地家乡味”体现在文中的哪些字里行间? 师生交流:

①“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

因为这喝会酒的人,无论是会首,还是那11个人,大家都是为了帮助那个急需钱用的人,而且这帮助都是主动的,从喝会酒就能看出当时村子里的人们之间是相互帮助的,乡邻之间是和睦相处的,这体现了我家乡的淳朴的民风。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②“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巴结”一词指人做事勤快,这句话写出了阿标叔是个热情好客的人,体现了他乐于助人、勤快淳朴的性格。

③“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足滴酒不沾唇的。”

这里的“得意”一词写出了母亲因自己的八宝酒受到乡亲们的称赞内心的高兴之情。“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作者用的是联想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受到表扬后的兴奋和欣喜,甚至还会有点不好意思、害羞的情态。“其实”一词写出了母亲从不喝酒,她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这样她就会很开心很满足了。从这里看到了一个热情好客、朴实大方的母亲形象。、、、、、、小结:以上的品析,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道地家乡味”,它是从香甜的春酒里飘散出来的,它融化在故乡的点点滴滴里,有我欢乐幸福的童年,有我慈爱能干的母亲,有我淳朴热情的乡邻们。

四、精读,升华春酒。

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在这杯甜甜的春酒中,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童趣,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流淌着乡邻朴实的情意。光阴荏苒,琦君还能品尝到这道地的家乡味吗?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的最后两段。

齐读文章最后两段。师生交流:

“如法炮制”的意思是指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按照现场的方法办事。这说明我是按照母亲做八宝酒的工序泡制八宝酒的。

“家醅”的意思是自家酿的酒。“醅”是指未曾过滤的酒,这里泛指酒。(插入琦君的简介)

PPT显示: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生于温州。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啊„„

明确:作者再不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了,因为她已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3、研读最后一段,感受作者对童年乐趣的怀念和对故乡、母亲的思念。

PPT显示: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跟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师生交流:作者以一个问号结束全文,给文章留下空白,让读者在她的这一声询问中去思考、品味内那份心的浓浓的乡愁。

(指导学生读出作者的那种失落,那种怀念,以及那种不可复得的心情来。)

五、延读,感受乡愁。

过渡:此刻,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琦君透过春酒表达出的对故乡的深深的思念之情。跟琦君有着相似经历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也在他的诗作中表达了自己对故乡深深的思念,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余光中的《乡愁》。

老师范读《乡愁》

思考,这首诗和我们学的春酒有什么相同之处?(PPT显示《乡愁》配乐:思乡曲)师生交流:

①这首诗和课文一样,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②作者都是借助某些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情感。

③把自己的某种情感寄托在某些具体的事物上表达出来,这在写法上可以称作“借物抒情”。

六、总结,推荐书目。

1、推荐几本琦君的其他作品:《细雨灯花落》《橘子红了》《三更有梦书当枕》《一对金手镯》《桂花雨》

2、教师寄语:同学们,通过对《春酒》的学习,此刻我们的内心都被文章所蕴含的深深的思乡之情感染着。不论你离家多远,不管你身在何处,故乡将永远是你心灵深处那份抹不掉的回忆,也许有一天,当你真的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时候,你会发现故乡真的就如琦君笔下的这一杯春酒,醇香无比,回味无穷。最后,让我们一起记住《春酒》,感谢琦君,以及那令人陶醉的乡音乡情。

反思

首先,教学的思路较清晰。以文本的思路领衔教学的思路虽说不无“保守”之嫌,但我以为仍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特别是面对琦君这样的散文大师的经典作品时,不忙于自作聪明地去“肢解”或“大卸八块”,也许更是一种教学的智慧。所谓文从字顺,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一种匠心的体现。

其次,语言的品析较细致。琦君在本文的语言不加雕琢和修饰,文笔清新隽永。我将“品味语言,感悟主旨”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将文本的特色与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机融为一体,充分抓住语言品味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春酒的段落、体现作者对春酒情感的段落,进而结合这些重点段落中句式的特点、词语的运用来揣摩词义、句义,在不断地品味中学生对琦君语言的特点有了深刻认识,也理解了作者所要表现的主旨:借助春酒表达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语言品味”这个教学重点的确定,能使整个教学思路清晰,带动学生对文章题目含义的理解和段落内容的把握,通过赏析作者对春酒情感的字词,引导学生品味隐藏在这些字词背后的丰富内涵,以体现笔者“咬文嚼字”学语文的设计初衷。

最后,朗读的训练落实较好。对于语文教学,笔者一直坚持,充满琅琅的读书声才是最本色的语文课堂。只有“读”占鳌头,才能“读”出心裁。阅读教学,要阅,更要读,在读中进行感悟,才能更好地体味文章的内涵,领会作者的情感。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专注于对学生读的训练和指导,将朗读指导和训练穿插在对细节描写的品味中。为了落实这一个“读”字,可以设计灵活多样的“读”,从而激活课堂,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文章的主旨,在“读”中化解了学习难点,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扎实有效。散文教学,选择恰当而精巧的切入口尤其重要。好的切入,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本设计中,我抓住“最喜欢”这一着眼点,将对文本的解读和对语言的品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文中人、事、情的探讨,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揣摩感情,领悟其中更深层的思想内涵。

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新人教版 篇二

【教学目标】

1.赏析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2.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3.课外拓展,感悟从古到今乡愁中的故乡情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自古以来,酒就是人们逢年过节、好友相约借以助兴的佳品,更是中国文学的催化剂。一杯酒,一种情。它是薛宝钗《对菊》“弹琴酌酒喜相酬,几案婷婷点缀幽。”的高兴;是范仲淹《苏幕遮》“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愁苦;是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悠闲;是李清照《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凄凉……还有一种酒,叫思乡。让我们斟满杯,品一品它浓烈的味道。让我们一起走进琦君的《春酒》

二、整体感知,为“春酒”取名。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目标:

1.勾画你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语。

薏仁米、枸杞、衣襟、煨炖、两颊、如法炮制、家醅、挑剔

2.这杯“春酒”包含着哪些味道呢?能否取一个合适的酒名来体现自己所品尝到的“春酒”的味道?

师:从学生取酒名的角度板书:

童心酒

母亲酒

乡情酒。

三、赏读细节,“品尝”春酒

同学们从这杯春酒中尝出了童心的味道、母亲的味道、乡情的味道,那就让我们一一来品尝一下这三种浓烈的味道。(读语句,抓细节,品酒味。)

1.问:先让我们端起这杯童心酒,你觉得哪些细节能体现儿时“我”的童心童趣?

(引导学生关注其中几处细节,感受春酒中“我”童年最纯真的快乐。)

例子

①“其实我没等她说完,……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这里的“偷偷地”写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胆怯与好奇;一个“舔”字活画出一个嘴馋可爱的小女孩的样子,充满童趣。

②“母亲给我在小酒杯里只倒一点点……也是个酒仙呢。

“只”“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感到不满足,充满孩子气的天真与可爱。

“端、闻、走来走去”说明对酒的珍惜。

说小花猫是酒仙以我当时孩子气的心理去揣摩小花猫,可见我也一样馋得要命,足见我可爱的童心童趣。

③我是母亲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问:这个比喻恰当吗?用像小猪像皮球像企鹅不是更可爱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吗?(因为蜜蜂采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为形体小更见我的可爱。蜜蜂到处采蜜、我家家户户到处喝酒;高兴、满足、快乐、幸福)

另外,如“总是”“一马当先”“眼巴巴”等说明我对喝春酒的急切心情。

2.师: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那这种幸福、快乐是谁给我的呢?(母亲)

问:那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来描写。)请同学们找出刻画母亲的句子。

如:聪明能干——母亲酿的酒最好喝。

热情好客——让出花厅、捧酒助兴、分给别人吃自己不吃等

纯朴贤惠——得到别人夸奖,脸红红的 温柔慈爱——对我善意的提醒、闻闻我的嘴巴

教师可问学生“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滴酒不沾唇的。” “得意”是得到别人夸奖后一种甜蜜的神态,更能突出母亲的质朴和贤惠。(课文前还有一处写母亲得意的句子“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读,注意语气词“哟”,再一处语气词“但是你呀,……——温柔慈爱)

3.问:文中除了刻画母亲这个人物形象,还写到了哪些人? 品析“乡情酒”时可明确:

①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巴结”、“亮晶晶”、“呼呼呼”善良纯朴的他正是故乡淳朴浓厚人情的最好体现。(乡情缩影)

②乡邻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时的融洽的气氛

③“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才过瘾。”(大家如此喜爱这个小姑娘,邻里之间亲密随和温馨融洽的气氛令人向往。)

小结:从这杯春酒中,我们品出了童年的纯真快乐、母亲的纯朴热情、温柔慈爱,还有故乡的温馨融洽,其实这三种味道可以归结为一种味道,那就是——家乡味。(板书)四.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1.师:作者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不能)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作者因为对家乡的春酒念念不忘,还如法炮制了春酒,那她尝出家乡的味道了吗?没有,美国货。即使用上当年母亲酿酒的材料,就能酿出家乡味的春酒吗?不能。远离了童年、母亲、家乡)

2.【资料链接】了解作者生平。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她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琦君曾在她的另一篇作品《家乡味》中深情地怀念道:“故乡,我们哪一天我能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品尝呢?”

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

琦君生前终是没能回到家乡去,所以这杯春酒里那美丽的乡愁终是透着一股隐隐的怆痛。

一桌亲人的春酒

载满眼巴巴的渴望

流淌着阿标叔“巴结”的心意

一滴岁月的春酒

盛满幸福童年的愿望

漫撒着杯中的“酒仙¡”的睡意

一指甲缝母亲的春酒

浸满不能多喝的“关爱”

凝结着一遍又一遍的说道与得意

为何无法炮制那家乡的味道? 问你能否掺入:那沾不完的幸福

那说不完的得意

那萦绕心头的叮嘱

那彻夜不眠的守望

师:这甜甜的春酒让我们陶醉,这隐隐的哀愁让我们感伤。

五、拓展感悟从古到今乡愁中的故乡情结。

师:从古到今,思乡都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人作家们往往借用丰富的事物(即意象)来表达对故乡无尽的情思。

问:琦君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甜美的春酒中,除了酒,在思乡作品中常常借助哪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明月、笛、乡音、秋风等)。让学生吟诵有关乡愁诗句。

(课件出示有关乡愁诗句,学生齐诵)

故乡是一道永远也看不厌的风景,故乡是一段永远也忘不了的过去。它让多少游子魂牵梦萦,它让多少叶落不能归根的人想了一辈子、念了一辈子、痛了一辈子?

【资料链接】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若能不再哭, 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琦君

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新人教版 篇三

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教学中以“美”贯穿,引导学生在跟读、研读、美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重点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和句段的揣摩,学习作者环境描写的匠心,能举一反三,课后用本课学习方法学习人物描写及场面描写,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借助音像资料,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体验。体现课标“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利用当地“三月三”民俗,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教学更鲜活,更有趣。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后能运用“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等词语。

2.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片段及精彩的语言。

3.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去感受云南歌会所蕴含的魅力,感受云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去感受云南歌会所蕴含的民俗美、人性美和自然美。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精妙。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图片展示“美”

1.投影云南风光及歌会图片,激发美感,酝酿气氛。从图片中你感受到云南美在何处?(板书:人物美、环境美)

刚才从图片上欣赏到云南美丽的自然风光及云南女孩子美丽的服饰与对歌的画面,现在让我们跟随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一起去欣赏云南神奇美妙的民歌文化,欣赏云南民俗美。下面我们看课文思考。(板书:民俗美)

二、感知文意,文中探寻“美”

1.学生速读课文,整体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速读课文时,如遇不懂的字词可查阅教师印发的助读资料或问老师。如学生课前有预习,速读环节略去。)

2.思考: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共描绘了哪几种不同场所听到的歌会场面?课文描写的这三个场面,在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广泛发言,老师与学生对话,用不同形式的手法引导学生找出课文描绘了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画面,三幅画面描绘的侧重点不同,感受云南人物美、环境美、民俗美。

(投影板书)

明确:“山野对歌”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主要写唱歌人。通过外貌和神态的刻画,突出人物美;“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通过对花、鸟、人的刻画突出的是环境美,以优美的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动听的歌。“村寨传歌”突出的是传歌的场面、特点和目的,有全景描绘,有局部刻画,场面宏伟,气势壮观。展示的是云南的风俗美。

三、精段品读,赏析品味“美”

美点赏析第四自然段段,深入理解文中最精彩的片段。1.听范读,跟视频读。

2.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对这一段文字进行“美点欣赏”。(1)要求: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从美词、佳句、修辞、技巧、画面、含义、情感……各个方面的体味中说说这一段写得好、写得美、写得动人的地方。

(2)教师举例:

①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

这个句子写得好。“晨光熹微”写出了时间,“人家屋脊”写出了地方,“郭公郭公”写出了声音,“欢喜”和“坐”将鸟儿拟人化了,鸟儿鸣叫的情景好像就在我们眼前一样。

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

这个片段写得好。色彩美,声音美,动静美,画面美。3.学生活动,教师深入学生之中指导。4.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评。5.小结:

(1)这段文字美在“有声有色”。花儿是那样美丽,粉蓝色的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鸟儿是那样的可爱,戴胜鸟叫个不停,云雀在不住地唱歌,还有赶马女孩子歌声在飘荡……

(2)这段文字美在“点面结合”。写“各种山鸟呼朋引伴”是略略的一笔,写戴胜鸟是简笔的勾勒,重点是写云雀,写云雀是精致的描写,是工笔的描画。

(3)这段文字美在“详略得当”。写赶马女孩子唱着好听的歌是略,写美丽的景物是详。这里的景物描写起烘托作用,女孩子的歌在这样的环境气氛里,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纯朴本色美,这就叫做烘托,景美人更美。作者这样写是有用意的。如果将赶马女孩的唱歌再生动地描绘一下,第一段生动地描写对歌,第二段生动地描写唱歌,第三段生动地描写传歌,那么文章节奏就没有多少变化,而这一段以景物描写来烘托歌声,文章就有了一点波澜。

(4)这段文字美在“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洋溢着赞美和喜爱之情,歌声是美妙有情的,是悦耳动听的,还充满一种纯朴本色美;山花的蓝色竞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戴胜鸟姿态美丽,云雀是最有意思的小鸟……在这里,作者为读者画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山花烂漫,山鸟齐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四、迁移拓展,课外发现“美”

1、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如何赏析环境描写,课后根据这节课学习的赏析方法自己再去欣赏山野对歌人物描写片段及村寨传歌场面描写片段。

2、展示白沙“三月山歌”篝火大狂欢活动图片,布置学生课后上网浏览相关网页,查找资料,了解海南黎苗“三月三”民俗,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实践活动,课后写一篇有关“三月三”民歌或体育比赛等民俗的练笔片段。

板书设计

山野对歌:才智

外貌

神态

人物美 云南的歌会

山路漫歌:

环境美

村寨传歌:场面

特点

目的民俗美

美在“有声有色” 美在“点面结合” 美在“详略得当” 美在“情景交融”

《云南的歌会》助读资料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后能运用“蹲踞”等9个词语。

2.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语句,能欣赏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3.领略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感受云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二、资料助读 1.读准下列字音

蹲(dūn)踞

酬(chóu)和

熹(xī)微

譬(pì)喻

忌讳(huì)

迤(yǐ)西

糯(nuò)米

铁箍(gū)

2.了解下列词义。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譬喻:打比方。忌讳:忌怕而隐避。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龙吟凤哕:龙在吟啸,凤在鸣叫。形容非常美妙,抑扬顿挫的声音。

3.沈从文(1902年—1988年),原名沈岳焕,湘西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边城》。读过两年私塾,正规教育仅是小学。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给他的。

三、资料延伸

4.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新人教版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教学重点

1.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云南民间歌舞的文字及音像资料(如《小河淌水》等)

2.教师与部分学生根据教学需要,整理、剪辑音像资料。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几个场面,并学习本文的人物描写。教学设计

播放剪辑好的云南民歌音像资料并导入

1.播放《小河淌水》等民歌,让学生感受气氛 2.教师导入: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云南是聚居了最多的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了各个领域。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云南的民歌,这就是——《云南的歌会》。研习新课

1.检查预习情况

迤西

酬和

譬喻

柞木

熹微

龙吟凤哕

即物起兴

2.学生自行朗读课文,要求读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通过本文对云南的歌会有了哪些了解。

本文以老练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绘了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这是读者初步感知课文就可以获取的信息,大多数学生也不会例外。

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应引导大家注意每种歌会形式的特点,并总结归纳: 山野对歌——才智大比拼; 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 金满斗会——民歌传承。

2.学生根据以上感知整理全文结构: 总起全文(1)

山野对歌(2~3)分写三种场合的歌会(2~5)

山路漫歌(4)

金满斗会(5)

3.学习“山野对歌”。

a.指名朗读2~3段,要求其余学生思考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山野对歌。学生不难看出“山野对歌”这一片断首先介绍了对歌的地点和内容,然后主要通过描写对歌中的年轻女子的动作、神态、外貌来表现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快。教师在 组织学生研讨时应引导大家注意“山野对歌”的民族特色,比如,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丛林里,所以对歌的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参与对歌 的多是年轻男女,所以“唱的多是情歌酬和”,不少年轻人还因此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文中对唱歌的女子的描写,特别是对她的衣着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位 聪明、开朗、勤快的少数民族农家女子。

b.比较阅读,交流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二:沈从文的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开放性,只要学生能看到两处人物描写的差异在于第一段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真实细致,第二段着力描绘人物的神韵气度,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喜欢哪一种写法,只要言之成理,都应肯定和鼓励)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小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可以直接描写,可以间接描写;语言可以朴素自然,也可以浓墨重彩。选择哪一种方法,全看表现人物的需要和自己的喜好,但核心一定是让人物符合人物的特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c.集体朗读2-3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本文的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并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教学设计

研读品味4-5段

1.学习“山路漫歌”。

a.默读第4段,勾画出好词好句,并与同学分享。学生勾画出的好词好句大多是文段中的环境描写,如“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最有意 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等等。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修辞手法赏析好词好句,如:

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的修辞,显得活泼生动,它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了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起飞”“扶摇”“盘旋”“唱歌”“钻”等动词把云雀轻捷的身姿、悦耳的鸣叫描绘得栩栩如生。„„

教师在让学生说得尽兴时提醒学生注意:本段要表现的歌会形式是什么?写人们唱歌的有几 2 句话?写环境的又有几句话?目的是引入下一环节的讨论。

b.讨论:本段写赶马女孩唱歌仅三句,却用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这是否偏离了“山路漫歌”的“歌”字?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白:这些优美的语句描写出了当地优美的环境,自然环境之美与歌声之美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只有这一方水土才能孕育如此美妙的歌。c.齐读第4段。

2.学习“金满斗会”。

a.老人常说“十年难逢金满斗”,默读第5段,将“金满斗会”与前两种形式的歌会比较,说说“金满斗会”的难得之处在哪里?

“金满斗会”与前两种歌会形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场面盛况空前

人多: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时间长: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

盛妆: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传承民族文化——由老一代汇集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 b.齐读第5段。

拓展探究

本文对云南歌会的介绍,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让我们知道生活中有歌就有欢乐,有歌就有美。而人们用歌来表达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请欣赏和比较以下三种歌会,你能发现它们各自的特色吗?

播放电影《刘三姐》片段、流行歌曲演唱会片段和三高紫禁城演唱会片段。

5.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新人教版 篇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材料很多,写作的材料源自生活。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各类人物,遇到的各种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时的直接材料;而读过的书籍、文章等,还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间接材料。当然,在所有的材料中,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亲身的经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如何选材,详略安排材料。文题展示

一、如果围绕你熟悉的某条街道写篇作文,你准备表达什么中心?选择哪些能反映街道特点的材料?仔细思考,写出你准备表达的中心,列出需要选用的材料,并注明详略安排。

二、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你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一、1.首先确定要写哪一条街道,这条街道的特色是什么,是清幽、热闹,还是环境优美,富有地方特色等。

2.然后要对街道做素描,展现街道的自然环境,为文章写作设置一个场景。

3.缺少人的画面是单调的,加入人的活动,画面才会灵动起来。因而写街道还要选取一定的故事情节,这样写出的街道才会灵动。

二、1.这是一道写人的命题作文。写作时先确定“牛人”是什么。通过提示语的介绍,这一点不难确定,但选材上一定要体现人物的“牛气”,即要表现人物超出一般人的才能。2.要确定写几位“牛人”,可以写一位,也可以写多位。写一位要抓住其“牛”的特点,写出其“牛气”;写多位可采用并列的方式构思,展现班级群体面貌,但要注意每位“牛人”只写一件事,且每个人各有不同。

3.写作时要注意紧扣“牛”字来表达,语言要幽默、诙谐,甚至带点儿调侃,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趣味性。

三、1.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写作前首先要确定这是怎样的一天,然后要思考这一天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围绕这一感受,然后从这一天中选取最典型的素材来表达中心。

2.这一天可以是特殊的,如旅游、获奖、生日等,也可以是平常的一天,如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

3.无论选取怎样的一天,都不能从早到晚,写成流水账式的文章,而应学会剪取素材,剪取这一天中最动人、最扣中心的事件入文,这样的文章才会详略得当,中心突出。范文示例 【示例一】

街道

一列高耸的楼房像一条巨龙静卧中央,把街道分开两半。一半明媚,一半忧伤。

两条平行的街道被“巨龙”阻隔,风景不一。每当太阳升起,前街的高楼反射出交错的光芒,街上的人群熙来攘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后街相对安宁,柳树、松柏的枝桠相触在高空中,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倩影,只有一辆辆货运车辆频繁驶过,却不见什么人的踪影,偶尔也会有乡下来的马车悠悠的经过。每日迟暮,前街亮起了一排排整齐的街灯,楼房上也亮起了装饰的彩灯,整个街道华灯璀璨,流光溢彩。街边店铺林立,歌舞升平。车辆依旧是穿行不息,更有打扮入时的妙龄女郎和帅气挺拔的青年才俊成为街上的流动风景。后街安宁,除了返程的货运车辆,只剩夕阳西下,晚风渐起,树叶沙沙作响,小虫啮草低鸣,夜莺传唱着归家的呼唤。

前街有庄严的政府大楼,有富丽堂皇的饭店,有开阔的校园,有大型超市,有现代化的银行。人们都生活在这里,享受着现代的繁华。人们在前街学习,工作,交往,然而前街的繁华来自于后街的补给,所有物资都从后街运送。每个月都有几天集市,地点就是后街。每逢集市,来自四面八方的菜农早早的汇聚在这里,瓜果蔬菜油粮,应有尽有,而且多是新鲜绿色,价格公道。每逢集市,赶集的人们蜂拥而至,后街顿时多了一些人气,人们多是采购足量的粮食蔬菜,以备生活之用。

就是这样的前街和后街构成了小镇的心脏,就如同人的心,如同人们的生活。当你习惯于奔波劳碌,不要忘了心底的那份安宁;当你追逐得心浮气躁,不要忘了心底的那份沉静;当你喜悦的得意忘形,不要忘了心底的那份宠辱不惊;当你沉醉于世间的浮华,不要忘了心底的那份云淡天青。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条前街,一条后街,前街有一切繁华和美好,而后街才是我们的人格,那里有一切淳朴,宁静,那里是力量的源泉,无比丰饶。

【名师点评】小作者对前街和后街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语言简洁,详略得当,是一篇不错的佳作。【示例二】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我们班可是集尽天下英雄之地,各路英雄才华横溢武功盖世。现在我就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小天才——寇高阁

说起寇高阁,我们班的同学没有不心生仰慕的。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一次,上地理课时,老师让我们回答问题,提问的话音刚落“A”。他的答案便脱口而出,满怀自信的眼神让人羡慕。老师卖了一回儿关子说“A”。只见寇高阁满脸微笑,心花怒放。如此镜头就这样循环下去……没办法,只要有他在,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老师们见了他,都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这时候他是玫瑰,我们这些绿叶只需点缀,衬托一下就行了。每次看到小巧玲珑的他,就想了那句:浓缩的都是精华。

铁嘴巴——刘志

刘志在我们班是叱吒风云的人物,他油嘴滑舌,经常用他的谬论与老师斗个你死我活。一次,上政治课的时候,他在下面小憩。老师见状蹑手蹑脚走到他身边。刘志哪里知道老师就在身后,感觉不对,扭头一看,吓了一跳,质问老师:“你上课不好好上课,乱转什么呀,吓得我魂都丢了。”“你在干什么呢?”“我在养精蓄锐。”对待铁嘴刘志,老师也无可奈何,只好让他面壁思过去了。

美术达人——王晓慧

王晓慧,在“美术界”可是赫赫有名啊。记得那次,王晓慧画完后走到我身边,飞快地抢过我手中的毛笔:“让你看看,什么是徐悲鸿转世,马良附体!”说完,她在纸上挥毫泼墨,写了一个大大的“龍”字。我看过之后对她赞不绝口,她也毫不谦虚。当然,王晓慧的绘画不仅有一手,她的光荣事迹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令她骄傲的是她编的科普报荣获市比赛一等奖,还被发布到网上呢?真是叫人佩服。

我们班的牛人还有很多,想一睹其牛事吗?且待下回。

【名师点评】小作者以幽默的笔调展示了本班学生的风采,内容真实,人物形象鲜明结尾语言简练。【示例三】

我的一天

周六早晨,我和妈妈坐上了开往舅外公家的汽车。这次是我第一次来农村,可得好好看看这里的风景。道路两旁,一排排树木站得笔直,好像一队队精神抖擞的士兵在接受检阅。偶尔散着几丛不知名的五彩缤纷的野花,它们有的弯腰说笑,有的抬头挺胸,有的低头哭泣,真是千姿百态。透过树林,我看见宽广的田野里,农民正在收割金灿灿的水稻。青翠山脚下,一幢幢漂亮小楼房分外亮丽。

车子在一座红砖房子前停下,妈妈说这就是舅外公家。舅外公笑着迎出来,拉着我的手走进屋内。舅外婆端来满满一盘白嫩嫩的花生米。舅外公说:“瞧!这是自己家种的,刚挖出来的哩,可新鲜了,你们尝尝!”我赶紧捏起一颗,放进嘴里,“呀,好脆!”再一嚼,满口生香,令人回味无穷。

几个小表弟围着我叽叽喳喳叫着“姐姐”,拉着我的手在家里参观。爬上第三层大露台,往下一看——红得耀眼的辣椒,黄澄澄的玉米,拼成一幅幅色彩鲜艳、线条浑圆、形态饱满的图画。

我想:如果现在拍张照片,应该取名《丰收》还是《比美》呢? 我正满怀诗兴欣赏美景时,听见舅外公在楼下大喊:“快点儿!我们去采红辣椒!你们几个比比看谁摘得最多!”我们几个飞奔下楼,“采摘乐”可是我的一大夙愿啊!

我抬腿跨进半人高的辣椒树丛里,拍拍这边的辣椒树,摸摸那边的辣椒树,仿佛寻宝一样想找到最大的辣椒王。郁郁的叶子间散发出浓浓的辣味,红色、青色、酱紫色的辣椒们,一个个骄傲地翘尾朝天。平时有些怕辣的我,这时却好像不怎么怕辣了,“哈哈,你们还会翘尾巴呢!等一下,我请你们都到我的篮子里!”

“比赛,开始!”舅外公一声令下,我和小表弟们开始奋力比赛采辣椒。我双手齐下,管它什么颜色,连叶子带辣椒全揪下来,一会儿就装满了一个小篮。冠军非我莫属了!正当我暗自得意的时候,舅外公提醒我,只采红的。“呀!”我嘟起嘴,“白努力一场,冠军泡汤了!”其实,我心里是美滋滋的!

晚上,夜很静,只听见蝉的欢叫声。我们几个在三楼露台上一会儿聊天,一会儿数星星。满天星斗就像无数颗钻石在深蓝丝绒上流光溢彩,时而有流星划过,留下灿烂的瞬间。夜深了,我睡意渐浓,朦胧间好像又看到一颗流星带着长长的尾巴飞快地闪过。我喃喃地祈祷:“今天过得实在太美了,真希望天天都这么开心……”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中心突出的佳作。小作者记述自己第一次来农村的所见所闻,着重描写了“采摘乐”,其他部分则略写或一笔带过,是一篇佳作。技法攻略

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选材如何,直接决定作文的高低、成败。那么中学生到底应该如何选材才能写出自己的锦绣华章呢? 1.真实材料我选它,选材决不选虚假。

材料的真实一是指严格意义上的“生活真实”,二是指本质意义上反映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唯“真”才可情感充沛饱满,激情洋溢,感人肺腑,荡人心魄。情感是在“真”中孕育,情感更是在“真”中升华。2.典型材料我选它,以一当十是技巧。

典型材料就是某一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材料。它既是具体的、个别的,富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普遍意义。典型材料不是轻易可得到的,需要在许多可用的材料中进行精选,“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最大量的思想”。材料越典型,作品越能产生强大的说服力。3.新颖材料我选它,抒写时代显精华。

“新颖生动”,就是不落俗套,摒弃千人一腔、千人一面的公式化、概念化,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风格。可以说,材料不新鲜就不能感人,而新颖生动的材料就像带露水的鲜花,能对广大读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更能增强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4.意义突出我选它,主题积极最关键。

6.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新人教版 篇六

精品

教案

试卷

19.《登勃朗峰》

教学目标

1.感知文意,了解作者的游览经历。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法。3.品味精彩语句,感受景物之美。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游历,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法。难点:品味精彩语句,感受景物之美。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阿尔卑斯山和它的主峰勃朗峰的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

勃朗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勃朗峰地势高耸,冬季积雪,夏不融化,白雪皑皑,颇为壮观。勃朗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为登山运动胜地,是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4810.90米,为阿尔卑斯山脉最大的旅游中心。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著名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游历勃朗峰后如何描绘勃朗峰的美景的。

可参考【媒体资源】

二、整体感知 1.了解文体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它以叙述为主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具有形式灵活、文情并茂的特点。

2.了解作者

马克·吐温(Mark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这个笔名是当时船上的水手常用的一个术语,意思是“水深十二英尺”。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3.检查预习,积累生字词,注意字音字形。(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翌日(yì)辚辚(lín)俯瞰(kàn)皑皑白雪(ái)巉峻(chán).....拾级(shè)灼灼(zhuó)霓裳羽衣(ní)(cháng)颠簸(bǒ)打嗝(gé)......(2)解释重点词语。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翌日:次日。巉峻:险峻陡峭。

逗留:打断旅程,中途停留。浮躁:指急躁,不沉稳。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轻歌曼舞: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曼:轻柔。轻:轻快。

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可参考【知识总汇】 4.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1)读课文,在文中标划出作者所经过的地点,理清作者游踪。(2)依照“上山——下山”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参考:

(1)马蒂尼——黑首——勃朗峰——河谷——沙蒙尼旅馆。(2)第一部分:(1—6段)登勃朗峰沿途、峰顶的所见所感。第二部分:(7—结尾)下山后遇到的奇人奇事。

三、局部探究

播放【音频课文】,探究课文。

1.快速阅读第一部分,小组自主思考:作者先后描写了哪些景物?

参考:登峰途中络绎不绝的游人、抵达高峰沿途的美景、耸入蓝天的勃朗峰、勃朗峰四周奇形怪状的山峰、逗留高地仰望峰巅的独特美景。

作者运用多变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游览勃朗峰所看到的美丽景象,显示出它作为欧洲第一高峰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2.在所描写的景物中,哪一处景物最为精彩?并谈谈理由。学生思考,交流,展示。

参考示例:“逗留高地仰望峰巅的独特美景”这一处最精彩。作者抓住峰巅周围满目华彩、变幻无穷的特点,用生动的语句,勾勒出云的色彩、形态、气质,令人不由产生无限的遐想。

3.结合具体景物,作者是如何对景物进行描写的?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指名回答。

参考:以第2段为例:作者描述登峰途中所见美景,先总说景色秀美,然后具体描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展现景色的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4.课文第6段作者由观赏到峰顶的美景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参考:美丽迷人的景物如同肥皂泡,并非时时存在,有时稍纵即逝,需要人们好好珍惜。这样独特的感受更突出勃朗峰上景物的神奇美妙,变幻莫测的特点。

5.本文的题目是《登勃朗峰》,但文章的后半部分是记叙下山时的经历。这部分内容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参考:不能删掉。旅途中不只有风景,奇人奇事亦可乐也。后半部分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这样写,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6.从修辞、用词、写法等角度赏析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提示:可按下面的格式进行——

(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这句话中××词语用得好,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生思考,交流,展示,评价。

师生总结:一篇精美的游记,除了选取优美的景物进行描写,文章精美的语言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学们大声朗读你喜欢的写景语言,再次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四、总结拓展 【精品课件】

(一)课堂小结 1.复习检测。给加点字注音:

翌日(yì)辚辚(lín)俯瞰(kàn)皑皑白雪(ái)巉峻(chán)拾级(shè)......灼灼(zhuó)霓裳羽衣(ní)(cháng)颠簸(bǒ)打嗝(gé).....

(二)拓展延伸

用精美的语言介绍你游览过的一处景点。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训练测试】中“基础训练”的部分。

2.请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可参考【训练测试】

六、板书设计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登勃朗峰 马克•吐温 内容:登山所见美景

7.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新人教版 篇七

平均数

教学内容:第90-92页的例

1、例2.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 初步认识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征,探求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课外时间同学们应留心收集矿泉水瓶,这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让废物得到利用,为我们的生活节约资源。

二、探求新知 教学例1 小红,小兰,小亮和小明正在收集矿泉水瓶,小红收集了14,小兰12,小亮11,小明15。小明问:“我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你能用什么方法让他们四个人的矿泉水瓶一样多?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请这位同学来说一说,哦,他是把小红多出来的一个移到小兰这里,小明多的这两个移到小丽这里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同样多,都是13个。也就是说把多的给少的,这样就平均了,13就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法。是不是这一小组的每个人实际都收集了13瓶呢? 不是。

13只是14、12、11、1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这里面有比13大的,如(14、15),有比13小的,如(11、12),13只是代表了这一组同学的总体水平。求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呢?

请这位同学来说说。对,把4个小朋友他们收集的数量总数量求出来,再平均分成4份。怎样计算呢?自己试一试。14+12+11+15=52(个)52÷4=13(个)

谁能把它们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呢?对(14+12+11+15)÷4 =52÷4 =13(个)

师:这里52表示什么?总数量。4表示什么?份数所以数量关系是? 板书:总数量÷份数=平均数 现在请你拿这个平均数“13”跟原来每位同学收集的个数作个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对,它比小丽,小兰收集的数量要多,比小红,小明收集的数量要少。所以我们说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它比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

三、解决问题。教学例2 操场上这些同学在踢毽子比赛,下面是第四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子比赛的成绩。

哪个队的成绩好? 指名板演,集体纠正。

小结:所以我们说,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四、练习

生活中处处都有可能遇到求平均数,我们带着平均数这个好朋友一起到生活中去看看。

92页做一做1-2题

五、总结

好,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是的,我们学了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还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在数量比较少得时候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在数量较大时,我们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先把各个部分的数加起来求出总数量,再除以份数,求出平均数。在我们生活中,平均数无处不在 1.三清山旅游人数平均每天为1万人。2.上饶5月21日平均降雨量为22毫米。3.上饶全年平均每天气温是17摄氏度。4.我校三年级学生平均年龄是9岁。5.我校三(1)班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6.苏老师家2013年平均每月用电85千瓦时。

7.西部最缺水的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只有3千克。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数。

六、板书设计

平均数

移多补少

总数量÷份数=平均数

(14+12+11+15)÷4

=52÷4

=13(个)

第二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口吗?

出示例3复式统计表

这里有一张人口统计表,反映某地区1980-201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复式统计表。

师: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

师:还可以用哪种形式来进行数据统计呢?

揭示课题,板书——条形统计图

师:以前我们学过将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将这个统计表变成统计图呢?一起动手试一试。出示两张统计图

师引导学生说出:标题;纵轴:代表人数,单位:万人 每一格表示10万人;横轴: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应该年人数的条形图和数据。

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 师:你们会画吗?请大家把城镇人口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再完成乡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师:现在我们完成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 两种量。请你们观察比较后告诉我1980年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相差多少?

师:在比较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师:为什么可以合二为一?

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在相同项目内容下,才可以进行此操作。

2、师:我们刚才完成的城镇和乡村的人口统计图可以合二为一吗?怎么合呢?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绘制统计图,并展示作品学生互相评价。师:老师这里也将他们合起来画了一张,你们看看感觉如何? 为了区分开乡村和城镇,应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作用,感受图例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重要性。板书:图例

PPT出示完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揭示课题,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3、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1)哪年城镇人口数量最多?哪年最少?(2)哪年乡村人口数量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哪年最少?(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4、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成96页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97页做一做。

四、全课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三1题

第三课时

复式条形图练习课

练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解答。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练习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练习难点: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98-99页练习二十三)

1、第2题

某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如下图(看图回答)(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调查本班同学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并根据小组同学的数据制作一个条形统计图。

2、第3题

下面是某市人均寿命统计表,并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统计图。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提高训练

100页第6题小组讨论、汇报,集体解答。

三、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要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三4--5题

第四课时

《营养午餐》

教学内容:

第101-102页。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教学难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准备

菜谱、计算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㈠谈话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和父母一起去饭店吃过午饭吗?可能大多数情况下是父母点菜,你们想不想自己当家作主点回菜呢?

师:不过老师要告诉你,点菜也是一门学问,你们想不想成为一名特棒的点菜员、营养师、美食家呀?学过这节课后,你的愿望就有可能实现了,大家有兴趣学好这节课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运用数学知识合理配菜,使午餐符合营养标准,我们吃了才能身体健康,也就是解决营养午餐问题。(板书课题: “营养午餐”)㈡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到学校食堂去看看。今天,食堂的师傅们为我们准备了哪些精美的菜肴?(出示午餐菜谱,师生边看边说菜名)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㈠ 小组合作探索交流

师:看到这么多精美的菜肴,同学们想不想去尝一尝呀?

师:那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点菜员吧。想吃什么就点什么,请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从学校食堂提供的午餐菜谱中点出自己最爱吃的三种,制作出你们小组午餐的菜谱。为了简便起见,可以只写每种菜的编号。

(小组合作,确定本小组午餐菜谱)

师: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选择了哪三种菜?为什么选择这三种菜?其他同学能发现他们选择的菜有什么特点吗?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菜谱)

(引导发现选择的是全是荤菜、或者全是素菜、或者荤素搭配)`师:通过统计,你发现了我们班大部分同学的饮食习惯了吗?但哪一种配菜符合人体需要的营养标准呢? ㈡ 共同优化 形成结论

1、了解营养成分

师:为了了解哪一种配菜符合人体需要的营养标准。我们有必要做一个小小营养师,了解每种搭配的营养成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营养专家是怎么说的

(课件或小黑板出示营养专家讲话的文字,学生齐读)师:听了营养专家的话,你知道10岁左右儿童每餐午饭的营养标准是多少?结合生活再说一说如果我们长期获取的热量和脂肪过多、过少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良的后果?

师:数与数之间的相差关系有大于、小于和等于三种,而营养专家说的“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板书)中的“不低于”是什么意思?“脂肪不超过50克”(板书)中的“不超过”又是什么意思?请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1分钟,然后说给小组同学听,比一比谁理解得好、说得对。(各组讨论后汇报)

教师小结:“不低于”就是不小于,也就是大于或等于。用符号表示大于或等于时,可以将“>”号和“=”上下对齐并简化写成“≥”。(师边说边板书:≥);不超过就是不大于,也就是小于或等于,用符号表示小于或等于是≤。(师板书:≤)

2、分析菜式营养

师:按照专家提供的这两条基本的营养标准和10种菜肴的营养成分表(出示营养成份表或指导学生看书)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检验一下,看看自己刚才点的菜符不符合这两条营养标准。(先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怎样检验。)

3、探索配菜策略

师:我们再通过举手统计的形式,看一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点的菜不符合两条营养标准。

师:那么怎样配菜才能容易达到这两条标准哪?

(请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这些问题)

⑴如果三道菜点的全是荤菜,热量和脂肪都能符合标准吗? ⑵如果三道菜点的全是素菜,热量和脂肪都能符合标准吗? ⑶怎样配菜才容易使热量和脂肪都符合标准?

(讨论后进行汇报)

4、检验午餐菜谱

师:今天,食堂师傅们从10种菜肴中为大家提供了三种午餐菜谱,并且做到了荤素搭配,让我们用刚学到的知识检验一下这三种午餐菜谱是否符合两条营养标准。

5、调整配菜方案

师:同学们真聪明!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科学、合理的配菜方法,而且还会检验是否符合两条营养标准。这样,每个同学就能成为营养专家了。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数学应用能力的比赛吧。请首先调整一下自己的菜单,使它符合营养专家所说的两条标准。还可以找出更多的符合营养标准的菜单,比一比三分钟内谁找出的符合两条营养标准的菜单最多。

2、评选最佳方案

师:下面就来展示一下大家探索的成果吧,汇报一下你们找出的符合两条营养标准的菜单,并让汇报学生并说出求出的热量总和和脂肪总和,其他同学用计算器检验 师:在这么多的菜单中,你最喜欢哪种搭配?

师:为了将同学们最喜欢的午餐菜谱情况反馈给食堂师傅们,课后做一个小调查,统计评选出全班同学最喜欢的5种搭配方案,并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完成后交给老师进行评比,听清楚了吗?

3、建议科学饮食

师:同学们,不科学的饮食一定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你认为我们班偏胖和偏瘦的同学,有可能在饮食上有什么不好的习惯?你对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师:老师也建议你们:在日常饮食中要克服偏食、挑食、厌食的不良习惯,可以做到吗?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这节课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帮助或启发?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对自己的评价如何?

五、实践作业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很好,老师非常高兴,给同学们留了两实践作业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用今天所学习的内容去完成? 每组任选其中的一道题,通过小组合作或独立来完成。

1、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小调查,统计评选出全班同学最喜欢的5种搭配方案,并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了解你家庭的饮食习惯,给你父母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午餐或晚餐菜谱。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案

教学内容:103-10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列方程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

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道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抽生回答。(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有谁知道这类题我们把它叫做什么问题吗?(鸡兔同笼)板书。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三大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3、会做“鸡兔同笼”这类题吗?会做的我们今天进一步来学习,不会的也没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老师相信今后你一定会做了。那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把这节课的内容学好呢?

二、展示情境,尝试探究

(一)出示情景,获取信息

1.“鸡兔同笼”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呀?(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题目里的数字改小一点。“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说明:为了便于分析时叙述,把“26只脚”改成了“26条腿”)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

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

④兔有4条腿。

(二)猜想验证,1、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学生猜测,老师板书

2、怎样才能确定同学们猜的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6。)

3、和学生一起验证,找出正确的答案。(只有这一个正确答案吗?)

4、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举法。(板书:列表法)

5、你们觉得用猜想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样?(生:麻烦,而且当头和脚的只数越多时,越不容易找出答案。)

6、那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

(三)尝试假设法

1、、为了研究老师把所有的可能按顺序列出来了,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不是)那就是把里面的兔也看成鸡来计算了,那把一只4条腿的兔当成一只2条腿的鸡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少算两条腿)

2、假设全是鸡一共就有16条腿。实际有26条腿,这样笼子里就少了10条腿,为什么会少了10条腿呢?(把兔当了鸡在算。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少两条腿,那把几只兔当成了鸡算就会少算10条腿呢?即10里面有几个2。就把几兔当成了鸡算,5个2,用五只兔当成了鸡算,这个五就表示应该有5只兔)

3、上面的过程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试看。(学生试着列算式,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去板演。)

4、假设全是鸡:(板书)

8×2=16(条)(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条腿)

26-16=10(条)(把兔看成鸡来算,4条腿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算,每只兔就少了两条腿,10条腿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假设全是鸡,是把4条腿的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所以4-2表示是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条腿。)

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条腿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

8-5=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8-5=3只鸡)

5、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谁愿意口头检验。生:3×2+5×4=26(只),5+3=8(只)。师:看来做对了,最后写上答语。

6、假设全是兔

7、、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8和0是什么意思?(笼子里全是兔)那是不是全都是兔呢?(不是)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兔。那把兔当了鸡在算。那就是把里面的鸡也当成兔来计算了,那把一只2条腿的鸡当成一只4条腿的兔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多算两条腿)

8、先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又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能自己解决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边或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写算式,然后指名板演。)

8×4=32(条)(如果把鸡全看成兔一共就有8*4=32条腿)

32-26=6(条)(把鸡当成兔来算,两条腿的鸡当成4条腿兔算,每只鸡就多了两条腿,6条腿是多算了鸡的腿)

4-2=2(假设全是兔,是把两条腿的鸡当成有4条腿的兔。所以4-2表示是一只鸡当成一只兔多算了2条腿。)

6÷2=3(只)鸡(那要把多少只鸡当成兔来算就会多算6条腿呢?就看6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鸡当成了兔算,所以6÷2=3就是现在鸡的只数。)

8-3=5(只)兔

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这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板书:假设法)

(四)列方程解

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除了假设法外,还有别的方法吗?(方程的方法)要用列方程的方法就必须找到等量关系式。通过得到到信息能写出哪些等量关系式呢?

(兔的只数+鸡的只数=8;兔的腿+鸡的腿=26条腿)这里我们需要求兔的只数和鸡的只数,共有两个未知数。那我们可以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把另一个表示出来。这道题我们可以设兔的知数为X只,根据兔和鸡共有8只。那鸡的只数就可以表示成:(8-X)只),因为一只鸡有2条腿,所以X只鸡就共有2X条腿。一只兔有4只脚,(8-X)只兔就有4(8-X)只脚。又因为鸡和兔共有26只脚,所以2X+4(8-X)=26

解:设鸡有X只,兔有(8-X)只。

2X+4(8-X)=26

在解的时候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将减变成加,分别加上4X,再来解。②

解:设有兔X只,鸡有(8-X)只。

4X+2(8-X)=26

同样抽生说出自己想法。那种方程好解一点,(设兔的只数为X好解点)所以我们可以设脚数多的兔为X,在解的时候容易一点。

列方程的重点是找出等量关系:设头数,以脚数相等来列出方程;

小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列表法,假设法和列方程)

三、练习

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这些方法来解决《孙子算经》中原题,你会做吗?用你喜欢的一种方法做

四、延伸、应用 1.出示“做一做1”

鸡兔同笼问题传到日本时就变成了“龟鹤问题”,你认为“龟鹤问题”与“鸡兔同笼”有什么相似之处?(龟相当于兔,鹤相当于鸡)

2.看来鸡兔问题这类问题我们不只局限算鸡和兔的只数问题上,只要能用“鸡兔同笼”问题来解答的问题都可以统一叫做“鸡兔同笼”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鸡兔同笼”方法,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3、出示“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五、课后总结:

8.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新人教版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3)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培养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

2.教学难点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小时候都学过一篇课文《日月潭》,请问她是哪个省的美景?

二、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

(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2、活动:1.请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量算,写出过程)。

3、阅读p34:蓝色内容,填出下面空格:

材料______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

材料______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材料______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补充、台湾省,简称台。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岛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

高雄距厦门,基隆离福州都非常近。若在两地之间修建海底隧道,乘特快列车仅需2至3小时即可到达,足见两地距离之近。而且种种史实资料和证据证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首先,从地缘关系上,台湾原本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大约l万年前,相连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这从台湾海峡的海底地形可以得到证明,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且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所以,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其次,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广东、福建。即使是台湾的“土著”居民高山族人,他们的根也在大陆。据专家考证,台湾高山族是我国古代於越族(简称越人)的一支,他们的根在中国大陆浙江、绍兴一带。约在4000年前,绍兴一带的部分越人因某种变故,乘船渡海,迁入台湾繁衍生息,成为台湾最早居民。今天台湾高山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原始的宗教崇拜,与古越人极其相似,如二者都有断发纹身的习俗,都崇拜岛神,以鸟为图腾。高山族与越人先民在遗物方面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80年,台湾台东卑南乡发现的大批石棺、石器、陶片和玉器,与百越族遗物非常相似。更令人惊讶的是,台湾大坌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印纹陶器,与河姆渡的印纹陶器仿佛是同一模子里出来的??这一切都说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血脉相通。

2

最后,从行政区划、文化渊源上来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早在公元230年,三国时东吴国君孙权派大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元统一后,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琉球,台湾正式为中央政权所控制。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正式收复台湾,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清政府更加珍惜这块宝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设置台湾省。但隔十年之后爆发了甲午战争,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综上所述,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殷切地盼望台湾回家,祖国统一,都希望看到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祖国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我们相信,那一天为期不远了。

承转;刚才我们提到从明朝开始,列强就多次进犯台湾,他们主要是看重了台湾之“宝”。4活动:请大家阅读p3,课文“美丽富饶的宝岛”及图6.24,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概况台湾自然环境的特点。

(2)台湾之“宝”主要指台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说说台湾有哪些农林产品,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对农林产品分布的影响。

(3)看看台湾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台湾岛多山,山地丘陵占2/3。其中玉山最高峰3952米,为全省最高点,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

台湾岛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20℃~22℃,年降水量2200mm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岛上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但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较短,最大河流为浊水溪,最大湖泊日月潭。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其中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因此台湾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

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因此台湾又有了“东南盐都”的美称。从图上我们还可得知,台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承转: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

9.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新人教版 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教学过程:

一.导入:直接导入

二.出示目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谁能正确标注拼音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并注音释义,10分钟后谁先完成,请举手示意。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皓月()姮娥()2.解释下列词语。姮娥: 皓月: 露台: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

自学指导:认真读课文,结合文章的背景,认真回答下列问题,10分钟后抽生展示

1.月亮在文中带给人们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你能联想到哪些诗句?

明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冰冷.譬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 “面对凉月.” “我望着明月,总觉得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月光冷得很”“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使人联想到,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高处不胜寒”等.2.“姮娥象征什么?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明确:象征着那些希望可以用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人们.引用传说结尾是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语气,但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 3.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写月的冷和死有什么含义?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感情色彩强烈,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冰冷世界的憎恶与厌倦,对温暖和光明的无比向往。五.当堂检测:(8分钟)

1.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材料二:“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类别:借月抒情诗

编号:0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南唐·李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明确:中国有悠久的“月文化”(中国人喜欢借月寄情)。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明确:月,传悠久文化;月,寄人间真情。(或:月,你如一位翩翩仙子,款款走进多少文人墨客的梦中。)6.请完成下面的有关“月亮”的问题。(18分)(1)“嫦娥奔月”中的“月”指月亮,你还知道月亮的其他称呼吗?请写出五个。明确:银钩、玉盘、玉轮、桂月、婵娟等。

(2)请写出有关“月亮”的成语、典故、民间传说等(不少于三个)明确:闭月羞花、月下老人、月中折桂等。

10.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新人教版 篇十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中蕴含的丰富的哲理。2.领悟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3.理解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的对人生的思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文章中蕴含的丰富的哲理及海浪和雨的形象。难点: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的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现实世界中,人会唱歌,鸟也会唱歌,那么其它的动植物或一些物象会唱歌吗?而黎巴嫩诗人、画家纪伯伦却唱出了一曲《浪之歌》《雨之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一下作者为它们唱出了怎样一首歌吧!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学生搜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 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

3.检查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三、听读《浪之歌》,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是靠形象来传情达意的,读诗,先要感受诗中的形象特点。1.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第一首《浪之歌》,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诗境,听后谈一谈你所感受的浪是怎样的形象。

思考:(1)“浪”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他们分别唱出了怎样的歌? 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5—7节:人世间的守护神,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2)听读了《浪之歌》,我想,大家的心中一定都充满了对浪的感慨,那么就试着来完成老师的题目吧!《浪之歌》中海浪具有什么样的情怀?诗人与海浪有什么关系?

(3)美读技巧:

语音――轻重;语速――缓急;语调――抑扬;节奏――顿挫。

四、自主学习《雨之歌》

1.通过刚才对《浪之歌》的学习和朗读,同学们应该掌握了朗读诗歌的基本方法。现在,请大家自主学习《雨之歌》,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

一读:感知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

二读:体味情感。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三读:进入情境。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2.学生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形象——奉献者,传情使者。

情感——慷慨无私的爱。3.思考:(1)《雨之歌》中作者用了哪些事物来描绘雨?(2)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作者通过雨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第1-4自然段﹚ :写雨是一个奉献者的形象,滋润万物,传递信息。第二部分: ﹙第5-6自然段﹚ :写雨水意味着一个循环,暗示尘世人生也是一个循环。第三部分: ﹙第1-4自然段﹚ :写雨来到了人的世界,而叹息、泪水和微笑只是人的世界运动过程的各种形式。

五、研讨探究,深入理解

1.你知道在本文中,浪和雨各代表着什么形象吗?谈谈你对它的理解。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雨:奉献者的使者形象。

2.你能够说一说两首诗的异同吗?

(1)两首诗都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2)诗人借“浪”和“雨”的物象,抒发的是(博大的“爱”)的情怀。(3)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3.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和“雨” 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如:热情洋溢,一往情深,无比忠诚,多情浪漫,温柔善良,缠绵任性,痴情„„的浪。如:让山河欢乐,让花草欢笑,滋润万物,传递爱情,充满爱心,启迪心扉„„的雨。4.作者借浪和雨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借雨之歌,表达诗人愿为万物付出爱心和愿为万物传递爱的信息的意愿。5.这两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散文诗,是具有散文抒情特点的诗.它首先必须是诗,其次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它不同于格律诗或自由诗,不仅仅在于消极方面,它更在于积极方面.它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它不同于诗意的散文,它更在于篇幅的短小和诗质的致密,或者不如说,诗意的散文归根到底是散文,而散文诗实际上就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

6.语言特点:

(1)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2)用拟人手法赋予“浪”“雨”人的灵性,想象新奇。(3)成语、文言词的使用,有文采。(4)押韵,朗朗上口。

六、拓展延伸

1.《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文诗中的佳句。

2.以《„„之歌》为题目,仿照《浪之歌》《雨之歌》的形式,歌颂一种事物或自然现象。

七、达标检测 1.学生独立完成。

2.以小组为单位,互批互改。3.教师搜集学生的共性问题集体解决。

八、作业

上一篇:教师国培个人发展计划下一篇:微商运营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