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共2篇)
1.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 篇一
随着中国境内外旅游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旅游英语的桥梁作用也随之突显。旅游英语(Tourism English)是英语教学的一个专业分类,它是为涉外旅游活动而设置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的分支之一。词汇是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基础,因此旅游英语词汇在旅游英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了解和掌握旅游英语的词汇特点对于学习和运用旅游英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词汇研究方面,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普通词汇及其教学,如:PE(Public English,公共英语)、GE(General English,普通英语)、ESP等,而较少研究旅游英语词汇及其教学。另外,在翻译、语用领域结合词汇的研究,大多与普通词汇及其教学相关,较少涉及旅游英语词汇及其教学。本研究将旅游英语的词汇特点与词汇翻译策略结合起来,实质是将词汇学理论与翻译方法论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旅游英语词汇的特点
(一)具有行业范畴属性
旅游英语词汇以普通英语词汇为基础,内容大多涉及地理学与交通经济、酒店登记入住、餐饮服务、景点介绍、货币兑换、购物、商务会议等与旅游活动有关的专业词汇和语句。它涉及到的许多词汇和短语都是都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词汇,即特定行业和领域的专用词汇,比如旅游业的分类有ecotourism(生态旅游),culinary tourism(美食旅游),adventure tourism(探险旅游),cultural tourism(文化旅游)和agritourism(农业旅游)。在机场有security check(安检),carousel(机场的行李传送带),luggage tag(行李牌),boarding pass(登机牌)等特定词汇;在宾馆有reservation(订房间),Check-in(登记入住),Check-out(结账离开),deluxe suite(豪华套间)等特定词汇。在其它场所如高铁上、旅游景点等,也有许多相应的特定词汇和短语,它们都属于行业特定用语。所有这些词汇和短语,既起到传递相关信息的语用功能,又彰显了传递该信息的行业范畴。
(二)具有外来性和创新性
英语词汇具有外来性。从英语起源以来,它就在不断的吸收外来的词汇。公元600年前,英语起源时的词汇量还少的很,而现在它已已达17万个单词之多,并且还将增多。旅游英语词汇当然也不例外,同样具有外来性,其中有大量词汇来自法语词。如:Will you dine a la carte or take the table d'hote?你是点菜呢还是吃套菜?这个句子中a la carte和table d'hote都是法语词。还有deluxe(豪华的),国内的很多商品上常印的词,酒店也常用deluxe suite。旅游英语中的法语词指经常出现在旅游说明,而很少在日常英语中看到的法语词汇,如aperitif(开胃酒),gourmet美食,crème乳酪,奶油,éclair一种指形小饼,haute cuisine高级烹饪术;还有口语中经常用到的Bonne chance(祝好运),Bon appetit!(愿你胃口好),Bon voyage(旅途愉快)等。除此之外,缘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汉语中的一些旅游词在英语中还没有找到适宜的对应表达词汇,出现了词语的“真空地带”,因此新的旅游英语词语便会顺势而生。新词的产生既符合一般的构词方法,同时又存在特殊性。
(三)具有文化属性
语言是文化之舟,是文化的重要组分;同时语言深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语言的众多要素之中,词汇同文化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可以说文化的每一个方面都会渗透到词汇系统当中。旅游英语同样具有文化属性,它以语言作载体,向国外游客传播我国的历史文化、山川形胜和民俗民风,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窗口和纽带。旅游英语词汇很多源自于文学著作、历史典籍、神话传说和民间风俗等,其特殊的意蕴以及同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得旅游英语词汇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
二、旅游英语词汇的翻译策略
(一)音译加直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语中的一些旅游词在英语中还没有找到适宜的对应物,出现了词汇的“真空地带”,因此新的旅游英语词语便会顺势而生。如翻译中国的人文景观时,通常在该名称之前用汉语拼音方法给出英语对等词,并在汉拼之后加上表示人文景观属性的词。表示湖,江,池的用lake,river;表示山的用mountain,hill;表示塔的用pagoda,tower;表示寺庙的用temple等等。例如滇池Dianchi lake,九华山Jiuhua Mountain,黄浦江Huangpu River,豫园Yuyan Garden等。此外,旅游英语中的一些景点名称可以按照文字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过来。例如:黄鹤楼Yellow Crane tower,大理古城Dali Ancient city,白族村Bai Ethnic Village等。又如:花港观鱼翻译成Hua Gang Guan Yu(Viewing Fish at Flower Harbor)这种翻译方法能让外国游客了解它们本身的字母意思,增加译词的趣味性。也曾有人把花港译为Flower Harbor,其实该景观虽然名曰“花港观鱼”,但是从古至今当地就没有过“港”(habor)。又因为在宋代,内侍卢允升在花家山下兴建别墅,故又名为“卢园”。园内亭台水榭,花香鱼跃,风光迤逦。当时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一,名之为花港观鱼......”因此也有译作“Viewing Fish at Flower Pond”。
(二)意译法
文人墨客喜欢运用排比对偶等写作手法,在翻译的时候就需要准确的提炼出文化精髓。例如船移景换each turn of the boat affords a different scenery,山峦叠翠range upon range of green hills,相映成趣form delightful contrast,八方来客tourists from all parts of the world。还有一些景点名称也可需要用到意译法,如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映月”应译为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而不能直接音译为Santanyinyue,否则就失去了其内涵。又如紫来洞是道教景点,不能音译为Zilai Cave,而应意译为“Purple Source Cave”,含有紫气东来之义。
(三)解释性翻译法
中国特有的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因其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时需要对专有名词的历史典故或文化含义进行解释性的说明,使游客更易于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比如:昭君出塞可以译为Wang Zhaojun’s Marriage to the King of the Xiongnu,这样翻译对出塞进行了解释,是远嫁匈奴的意思。又如:端午节那天人们都要吃粽子和赛龙舟。The Dragon Boat Festival,also called the Duanwu Festival,is celebrat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alendar.For thousands of years,the festival has been marked by eating zong zi(glutinous rice(糯米)wrapped to form a pyramid using reed leaves)and racing dragon boats.在译文中,对“端午节”和“粽子”作了解释性说明,增加了相关背景信息,便于外国游客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旅游材料多与历史事件、人物等有关联,如果不熟悉我国历史,没有相关知识信息,国外游客便不易理解。
(四)类比翻译法
所谓类比翻译,系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在目标语言文化中实在找不到与原文本相匹配的表达语时,有时会用目标语情况下意思表达相近的事物来替代译语读者对原文本不熟悉的事物,即使用英语中不同文化概念的词(cultural substitution)。这样处理通常会让游客产生一些愉悦和亲切感,进而能使外国游客更加广泛地接受中华文化,从而达到中西文化的水乳交融。这种翻译方法在对中国历史人物和景点介绍中极为常见。在翻译人物类的名称时,例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是讲解杭州西湖文化的名句,虽然西子在国内是家喻户晓,但外国游客根本不知其人,如果直接把西子简单译为Xizi,就会使此诗的意蕴和西湖之美一落千丈。相对西方人而言,Cleopatra(埃及艳后)是他们心中的旷世美女,此时我们若用Chinese Cleopatra来表达西子,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成Romeo and Juliet。济公翻译为Jigong,Robin hood i n C h i n a。类似的用法还有月下老人或红娘翻译成C h i n e s e C u p i d。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佳期,喻指相爱的男女相聚的纪念日,意义恰好同西方情人节相吻合,因此可译为Chinese Valentine’s Day。人文地理类如“鱼米之乡”泛指物产丰富的地方,与圣经中描述的人们所追求的“land of milk and honey”相类似,我们所称的鱼米之乡就可解释为land of milk and honey。不过很多情况下直译为the land of fish and rice加上解释效果更好。城市类的名称如苏州可译为oriental Venice.
三、结语
2.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 篇二
关键词:青岛;公共标识语;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63-01
一、中文公共标识语翻译现状
(一)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Chinese English)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影响和干扰,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的英语或不符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1]例如,暂停收款被译为Stop Cashier,这就是将中文逐字翻译的结果。而实际上,只要用Closed即可。
在青岛市内设立的双语标识语也大量存在这个问题。比如,在著名的大珠山风景区设有这样一块标识牌,上书:来珠山,爱珠山,保护环境靠大家。其给出的英文翻译为:Come Zhushan,love Zhushan,protect Zhushan depending on everyone。这就是典型的字对字翻译,从而形成了令外国游客迷惑的中式英语。暂且不论中式英语问题,上述翻译还存在严重的语法错误。但凡学点英语的人都知道,come是不及物动词,其后跟地点时必须加介词。
(二)措辞不当。
所谓措辞,简单地说就是词汇的选择和使用,用词准确才能如实反映现实,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达到交流的目的。有很多标识语由于使用不准确的达方式,导致信息失真,所要传达的信息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比如有的大街小巷里的公共厕所采用“W.C.”作为标识。“W.C.”是英文“Water-Closet”的缩写,指的是最简单、设备最差的乡间厕所,国外的公共厕所早已不用此标识了。在外国友人眼中,“W.C.”等同于中国的“茅坑,茅厕”,根本不能登大雅之堂。为此,笔者建议用“toilet”、“restroom”或“washroom”来替代。另外,男、女厕的英文标识,也存在问题。如位于青岛市台东路的利群超市里面,其卫生间的标志牌上使用的是man和woman,而根据国际惯例却应该是men和women。
(三)不规范化。
在公共标识语的英译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译文的规范化问题。译文规范化,是指译文要与通用标识语的表达法一致,与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保持一致。而在中国,由于公共标识语的英译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标识语的英译出现了很大的随意性,同一名称经常出现不同的英译版本。以地名为例,同一地名往往出现多种英译。例如,青岛著名的“香港中路”就有两种译法:“Mid Hong Kong Rd”和“Hong Kong Zhonglu”。这也许会让外国游客误认为是两条不同的路。
其次青岛市标识语不规范的地方还体现在直接使用汉语拼音上。比如在位于青岛香港中路的新华书店里面,其悬挂的“公共场所请勿吸烟”的标识牌,其对应的翻译直接就是这几个汉字的汉语拼音“Gonggongchangsuoqingwuxiyan”。如果外国友人看了,肯定会大呼不解。其实根据国际惯例,将其翻译为“No Smoking”便足够了,既简洁明了又会让外国友人一看就懂。
二、中文标识语英译策略
在翻译标识语时,应根据标识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特点和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将原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传递给目的语的接受者。对比汉、英两种语言的标识语,我们不难发现两者都有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形式简单、一目了然的特点。同样的意思在英语中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翻译策略,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别往往在于语气和情感,所以标识语的翻译一定要考虑具体的场合与对象,根据不同的语境做不同的处理。通过分析青岛市标识语英译存在的问题,笔者加以总结,对标识语的英译提出以下几点翻译策略:
(一)程式化翻译。
汉语表示禁止的标识语一般用请勿+动词结构,而在英语标识语中常用No+名词或动名词的形式。例如:禁止吸食摇头丸No Drugs;请勿将软包装的饮料带入场内No Drinks from Outside;请勿乱扔废弃物No Littering;禁止停车No Parking。汉语中表示专用,英语可采用名词+ONLY的形式。如员工专用Staff Only;公交车专用Buses Only;贵宾专用VIP Only;会员专用Members Only等。
(二)反向翻译。
翻译时,汉语里有些从正面表达的词,译文中可从反面来表达;汉语中有些从反面表达的词,译文中又可从正面来表达。如请勿将头伸出窗外,如果将其译为Dont put your head out of the window,则会让人感觉语气强烈,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和认同。而如果从相反的角度来传达同一信息,Keep head inside vehicle,这样更符合英语的习惯表达,也更委婉,让人容易接受。
三、结论
英语公共标识语是国际化都市、国际化旅游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英文公共标识语各具特色,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不同,使得中文标识语的翻译出现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而标识语的翻译,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因此,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加强标识语翻译的研究,提升标识语翻译的质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作为译者,在进行标识语翻译时,应当准确择词,理解原文含义,尊重译文读者,遵从文化习俗,从而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双语环境,方便外国友人在青岛更好地生活学习,利于青岛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蔡丽华.浅谈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几点问题[J].科技文汇,2006,11.
[2]陈淑莹.标识语英译的语用失误探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67.
[4]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8-24.
[5]李玉良,于巧峰.汉语标识语的英译原则[J].上海翻译,2008,1.
[6]王守仁.公共标志 英文译写指南[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6.
[7]赵玉璋.浅析公共场所英语翻译谬误[J].大学时代,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