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主题的诗歌

2024-08-07

五四运动主题的诗歌(13篇)

1.五四运动主题的诗歌 篇一

爱国主义情感在陆游诗中的渗透是一种心灵之间的呼唤, 是心与心的连锁感应, 是心与心的强烈触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诗歌创作中, 陆游是最多产的作家, 他是一位创作力和想象力非常旺盛且丰富的作家, 他一生都在辛勤的写作, 甚至达到“无诗三日却堪忧”的境地。因此, 在我国文学史上他的作品极其丰富, “六十年间万首诗”, 而现今存在的有九千四百多首, 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笔丰厚的遗产。

一、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体现在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上

陆游诗歌的内容涵盖了当时社会的的各个层面, 其中爱国主题是其最大的特点与成就。陆游诗歌的气势磅礴体现在他将爱国情怀表现在“金戈铁马”“气吞残虏”的英雄气魄上。

1. 借助幻想梦境寄托报国理想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 孕育了千万优秀的子孙。华夏儿女热爱和平、注重礼仪、追求真理、崇尚自由、自强不息。每个儿女都有一颗爱国的心和报国的梦。陆游的一生虽然命运坎坷, 却常常在梦境中幻想自己热血报国, 起笔写下现实的冷酷, 陆游热爱人民生活, 常常亲自深入到劳动人民的生活中, 体验人民生活的疾苦, 满怀同情。他的《楼上醉书》中“三更抚枕忽大叫, 梦中夺得松亭关”, 就是将报国理想寄托于梦境中, 他往往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联想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2. 探寻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

陆游诗歌中深刻的爱国情感也源自于他家庭生活的熏陶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影响, 诗歌中体现了护国杀敌的英雄气概和宁死报国的献身精神, 无情地讽刺了南宋朝廷的屈服、妥协的投降态度。所以其诗歌中爱国主题体现在探寻自我理想的从存在方式上。陆游的诗歌《秋思》中有一句“壮心自笑何时豁, 梦绕梁州古战场”, 恰恰解释了他将爱国情怀寄托梦境的原因以及宣泄情感的内容。在这类型的诗歌中, 陆游将自己时而想象为一员大将, 一跃而起, 过关斩将; 时而想象自己成为一名军师, 披荆斩棘, 随帝亲征。当他做一幅草书时, 就好像对敌激烈的作战, 故诗中有闻: “酒为旗鼓笔刀槊, 势从天落银河倾”。当他一听见鸿雁的啼鸣, 便会勾起无限的遐想与感慨: “夜闻雁声起太息, 来时应过桑乾责” ( 《冬夜闻雁》) 。陆游这种借梦境幻想抒发的深刻爱国情怀, 在诗歌中也是一种独到的体现, 他的独特情感注入方式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二、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体现在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关注上

1. 陆游与劳动人民共同生活数年,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陆游于农村的生活长达三十多年的时光, 中国古代没有一位诗人能与之相比。他的目光几乎都投在了老百姓的身上, 不仅与人民朝夕生活在一起, 而且还深刻了解、忧虑人民的劳苦辛酸。他将自己与人民进行对照, 深深查验自我, 对老百姓倾注了深切的同情与关怀, 看到人民群众的疾苦, 他不顾一切地想办法帮助那些贫困的人民摆脱穷困潦倒的生活, 亲自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迈向光明的大道上。在这一点上充分表现了陆游悲天悯人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在诗歌《农家叹》中表现了广大农民辛勤劳作、善良性格以及残酷的剥削阶级对他们的无情掠夺, 表达出作者对农民大众深受劳苦的莫大关心。陆游还曾为融入到人民生活中而作诗表达情怀, “身杂老农间, 何能避风霜。夜半起饭牛, 北斗垂大荒。”他经历着农民的生活, 亲自扮演纯粹农民的形象, 体验真正农民的生活, 用远离尘世、淡泊名利的方式来贴近人民大众的内心。只有像陆游这样切身的去体会广大农民的艰难困苦, 才能发自内心的对农民的生活报以强烈的同情, 才能有感而发写出感人心扉的诗句。在对广大农民的疾苦的同情与关怀方面, 深深体现了其诗歌中的人文关怀。

2. 陆游与人民感情深厚, 同甘共苦

陆游的诗歌中不乏多篇与人民共命运、同生活的内容, 他为平民百姓送医问药、赠送礼品, 忧人民之忧, 喜人民之喜。以“雨”字为例, 他就写了许多关于人民生活的记载, 有久旱逢甘雨的快乐, 有大雨滂沱的忧虑, 还有雨夜不能寐的慨叹。陆游融入人民生活而且还十分虔诚地为自己身为一名农夫而感到自豪, 为自己能够远离喧嚣的士大夫阶层而感到光荣。他的诗中无比热情的歌颂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流露着真实淳朴的感情。其诗作主题涉及到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 草木虫鱼无孔不入, 纷纷被纳入诗中, 正所谓“村村皆画本, 处处有诗材”。

三、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体现在他忧国忧民、心系国家上

陆游所生活的年代是饱经风霜、内忧外患的年代, 由于宋朝统治者的重文轻武, 导致外族的不断侵略, 陆游因此自小从少年时代就饱受流离失所、兵荒马乱的疾苦。但是成年后的陆游也没能摆脱坎坷的命运, 虽然走向仕途, 可也无比艰辛。不过陆游并不委身屈服, 他坚持自己的信念, 励志要成为一名反对投降、决不妥协、坚持抗战的爱国将士。所以他以笔墨代利剑、立场坚定地站在民族大义上, 挺身而出, 不仅不屈不挠地痛斥入侵者的行为, 而且还极力揭穿卖国者的丑恶面目。他坚持身为一名爱国志士该有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坚持“雪耻御侮, 收复失地”。其爱国之雄心并不局限于纸上, 他不满足于以口击贼, 而是要亲临战场杀敌, 将爱国情怀化为热血, 为国效力。陆游的诗歌直抒胸臆, 如“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就是《书愤》中情感的直译。但是他如此报国的丹心并没能得到重视, 没有为国效力的机会, 只能借助诗赋抒发自己的压抑和愤慨, 用慷慨激昂的词句吟唱思国的悲怆。

陆游的壮志雄心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但并不影响他对国家的热爱, 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由衷感慨。在他的心中, 爱国家、爱人民、爱山河这三者是一样的, 并且他描绘祖国的山河壮丽的情感与他的爱国情怀密不可分, 如《思故乡》中“千金不须买画图, 听我长歌歌镜湖”, 诗人无比畅怀的感情抒发。还有《柳桥晚眺》中“小浦闻鱼跃, 横林待鹤归。闲云不成雨, 故傍碧山飞”, 陆游借助描写纯美的自然风光来感叹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再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将黄河、五岳群山这样气象雄壮、意境宽阔的祖国山河十分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 饱含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由衷的赞美以及对沦陷区人民由于国家沦陷而艰难生活的真切怀念。

四、结束语

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 他的充满着爱国思想感情的庞大诗篇给宋代的诗坛特别是给那些迂腐顽化、萎靡不振的南宋封建王朝带来了激情澎湃的战斗气息。但是, 诗人出身在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 避免不了存在着许多时代性的、阶级性的局限。诗人虽然与人民共同生活数年, 接近人民, 并且体会到了他们的痛苦和希望, 但他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 还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与人民紧密结合起来, 所以他的爱国情怀与抱负只是寄托希望在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想法和决策上面, 还要依靠统治者的重用才能建立自己为国奉献的伟大事业。他还把对抗外敌、舍命救国的志愿常与个人的功名成就紧紧纠缠在一起。于是, 当他一旦遭到了最高统治者的厌弃和打击时, 便会顿感失去力量与支持, 而产生一种孤独、空虚、悲观的思想感情。遂他时而面对现实的残酷采取逃避的态度, 时而以“狂放”“旷达”“不羁”的性格从精神上将自己麻醉。所以在他的诸多诗篇中有不少消沉、感伤的情绪融入其中, 有时甚至在他写得那些慷慨淋漓的诗中也避免不了夹杂一些消极的情绪。难能可贵的是, 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直至终寝时候, 还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可见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是多么的深厚和挚烈。

陆游的诗歌以南宋现实残酷的环境为背景, 广泛真切地反映了南宋前期的社会黑暗, 跳动着这一封建时代的脉搏。他的诗歌内容显得颇为丰富、有力, 所涵盖的层面涉及了当时社会的各个生活方面。陆游诗歌中所洋溢的炽热的爱国情怀, 风格多种多样、气壮语豪, 感情真挚、激昂、慷慨, 从诗歌的本质特征来说, 是无比自然地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它就像一泓清灵却看不见底的深泉, 一旦激发, 却具有震人心弦、贯穿人心的巨大艺术力量。后人对其诗歌中爱国情怀的深入研究和宣传, 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精神, 是极其必要而有深远意义的。

摘要:通过对陆游诗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分析, 具体论述了他诗歌中的爱国主题对后人发展爱国主义精神与崇高理想的深远影响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陆游,爱国主义,诗歌主题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2]严修.陆游诗集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 2009.

[3]游国恩, 李易选.陆游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4]钱钟书.唐宋诗集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2.五四运动主题的诗歌 篇二

关键词:穆旦;诗歌;主题

中图分类号:I041;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160-02

穆旦是我国著名诗人,同时又是著名的诗歌翻译家,有人甚至认为穆旦在诗歌翻译中的成就要超过其在诗歌创作中的成就。我们纵观穆旦的创作历程可以发现,穆旦的创作呈现出一个断断续续的状态,在20世纪30、40年代曾经创作一批脍灸人口的作品,70年代中后期又创作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而在50到70年代,作者基本没有诗歌创作。其主要原因就是在1953年诗人回国后,深感国内诗歌创作缺乏现代气息,而致力于诗歌翻译,希望把一些西方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思想引入中国。当然,这也与作者自身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从1957年开始,作者与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一样,陷入了一系列政治运动中,使作者不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为舒缓自己的这种被压抑的状态,作者开始把目光投向诗歌翻译。应该说,穆旦在这一时期开始致力于诗歌翻译而“忽略”的诗歌创作,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但也正是近20年的诗歌翻译工作,对作者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作品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色彩,并在艺术成就上达到了个人的最高境界。比如,在当时诗歌界引起广泛关注的《春》、《夏》、《秋》、《冬》正是写于1975年,目前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冬》是穆旦的代表性作品[1]。从数量上看,20世纪40年代是穆旦诗歌创作的高峰,但从质量上来看,70年代后期才是其诗歌创作的顶峰。当前的研究者在解释这一问题时,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穆旦受到长期的政治压迫和人格扭曲,当迎来了生命的又一个春天时,迸发出了无与伦比的创作热情与激情。二是长期的翻译工作使他在思维及创作技巧上产生突破,诗歌翻译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歌翻译对于穆旦诗歌创作影响是多方面的的,但从总体来看,对于创作主题内涵的影响应该最大[2]。

我们首先看一下穆旦诗歌创作前期的主题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批判现代文明带给人的心灵冲击。二是探寻现代人的心灵空间,并对此进行了深层的分析。通过对现代工业文明“罪恶”的拷问,改变生存方式,从而实现人的“从虚无到充实”。此外,还有对当前知识分子心灵的剖析,《玫瑰之歌》、《我》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一主题与作者前20年的经历有关,甚至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前20年经历的概括。作者一方面感叹时代的巨大压力,同时又不停拷问知识分子,在这种情况下,心灵归宿应该在哪里就成为作者诗歌的主题[3]。爱情也是穆旦诗歌创作的又一主题,在《诗八首》中,作者对此进行探索。穆旦作为一个著名的爱国诗人,对民族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在《饥饿的中国》等诗作中,就显露着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深深担扰,而这种担忧背后,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

我们观察穆旦的后期作品可以发现,其主题内涵远不如前期丰富,更多的是表现对人生命题的思索,是关于生命的目的、生命的普遍意义这些人生的命题。在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中,作者表现了强烈的对理想主义的反叛,而在70年代后期则表现出一种平淡的回归,那么这种回归从何而来,仅仅是作者20年的人生经历吗?当然不是,这一转变明显与作者的诗歌翻译有很大的关系[4]。从翻译对象看,穆旦翻译的对象大都为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拜伦、济兹、布莱克等人是穆旦比较关注的。我们分析这些浪漫主义待人的作品可以发现,无论是布莱克对原始生命力的张扬,雪莱对生命生存的忧郁担扰,拜伦对人生的洒脱思考等,无不透露对生命意义的深深思考,这与当时国内的新诗创作中更加注重技巧与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在同这些浪漫主义诗人的精神会悟中,穆旦的精神世界被深深吸引了,并对其后期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我们并不能说这种转变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没有关系,在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中,穆旦追求的是一种神话般的浪漫,在诗歌中无不渗透出对理想的追求,对理想的渴望。虽然在50年代创作的一些诗作如《葬歌》、《问》等也对生命的问题进行过一些反思,但是受民族复兴、祖国建设热情的感染,作者更多的带着一种快乐的、简单的、充满灿烂渴求的心态进行诗歌创作。但是从1957年开始,作者开始经受了长达20余年的政治压迫,莫须有的罪名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穆旦在经受肉体痛苦的同时,更多的感受是一种无助,不知道命运的终点在哪里。穆旦在自己的回忆中曾经提到,在受到压迫的最初的日子里,只能依靠这种理想和浪漫去抵抗命运的捉弄,但是到了60年代后期,整个人都感到了一种虚脱的无助,那种迷惘,那种无助使作者的内心世界受到了严重侵蚀。在这种情况下,使作者不敢再去碰触一些能引起其悲伤的作品,作者急需一些乐观向上的精神食粮来慰藉生命。所以,穆旦选择了热情的歌颂生命价值的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进行翻译,并通过对这些诗歌的翻译实现对自我价值的确认。《唐璜》、《欧根、奥涅余》等诗作能成为穆旦在这个时期特别喜欢的诗歌翻译作品与此有着很深的关系。作者通过对这些浪漫主义诗作的翻译,展现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风骨,在无法通过诗歌创作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现实情况下,通过诗歌翻译表现对一种新生活的向往,对现实不公正的抗争。尽管有的时候可能会带有一些无奈的虚无和悲剧色彩,但从总体看来,作者表达的主体依然是对光明的追求,这都给无望中的穆旦带来了很多安慰和鼓舞[5][6]。

为什么穆旦在后期诗歌创作中浪漫主义色彩会逐渐增加,无论是《智慧之歌》、《友谊》还是《爱情》、《理想》,都表现出对人生美好的歌颂。在诗歌中,作者赞美理想、赞美友谊、赞美爱情,认为人生的价值是无限的,可以有挫折,可以有困苦,但困苦挫折之后一定会是灿烂的彩虹。同时穆旦还认为没有追求的人生是无意义的,人的生命尊严应当得到尊重。在《智慧之歌》中,虽然作者认为“走到了幻想的尽头”,但并没有通常所应有的悲伤,作者在诗作中清醒的认识到,虽然迷人的理想没有了,青春的爱情消逝了,喧腾的友谊流失了,但毕竟这些美好东西都曾经存在过,都给自己带来了莫名的欣喜与激动。人生的痛苦就是一种日常生活,所以诗人不愿意也不能容忍自己随波逐流,而是更愿意在人生的困境中去寻找心灵的智慧[7]。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棵“智慧之树”,通过智慧之树的生长、繁茂来表达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穆旦后期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很难看到沉郁苍老的心态,更多的是体验到一种豁达超然的乐观情怀。endprint

如果说以上这些在《智慧之歌》中反映还不够清晰的话,那么在《理想》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体味到作者浪漫主义情怀。穆旦认为理想在人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可以不穿衣服,但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就没有春天的灿烂,秋天的丰硕;人如果没有理想,就会“生活的四壁堆积着灰尘,外面在叩门,里面寂无声响”;穆旦认为,人的生命是干涩的,但是有了理想、友情、爱情等滋润,才会逐渐丰腴起来。当然,作者没有把理想想象的过于简单,对追求理想的过程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理想是个迷宫”,只有经过艰苦的长期的探索,才能在各方面做好准备,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与同时代的诗歌不同的,穆旦的诗不是一味的表达乐观和从容,在乐观和从容的背后,凝炼了对生活的种种思考,也就是说穆旦的乐观和从容是以抑郁和痛苦作为底色的,这种底色的铺垫就是来源于其深沉的精神内涵。从这一点上看,穆旦也是受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的,拜伦、普希金、雪莱等人对生命生存的思索无一不是以生活的痛苦和艰难为底色的。穆旦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如《冥想》,与西方浪漫主义诗作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虽然感叹生命之无奈、生活之复杂,但是作者并没有沉溺悲凉不能自拔,而是在这种深深痛苦中发掘生命的意义[8]。

可以这么说,从诗歌创作主题内涵来看,穆旦的诗作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袁可嘉就认为,穆旦的诗30、40年代有一种深沉雄健之美,但里面充满了敏感的情绪和焦灼的感情,所以我们说穆旦的诗在40年代更多的是“受难者的作品”;但到了70年代以后,穆旦的诗作中痛苦的人生情结已经有所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宁静肃穆地人生探寻。这种转变,既是作者人生磨砺的结果,也有长期从事浪漫主义诗歌翻译的原因。对于穆旦来说,诗歌翻译推动了其诗歌创作,并对其诗歌创作的主题内涵提炼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论新诗现代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7.

〔2〕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79.

〔3〕(英)弗·科莫德.意象批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56,69.

〔4〕(英)庞德.关于意象主义.规则与尺度[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211.

〔5〕王佐良.论穆旦的诗.穆旦诗全集[C].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

〔6〕(英)庞德.回顾.规则与尺度[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198.

〔7〕(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203.

〔8〕(英)里尔克.诗是经验.规则与尺度[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97.

3.有关五四运动的诗歌 篇三

作者:李永汉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 我们那至亲至爱的家乡

曾经的热血 洒满了我们的边疆

我们那可爱的家乡 你是我们内心的梦乡

能让我们安心的生活

曾经的你 在那战场无尽的点缀出辉煌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让我国人民发出内心的欢畅与激昂

一声____响 惊起了千万爱国人民举起赞同之手

共同 让我们一起在革命的道路上起航

在这北京 我们共同彻底地向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亮出我们火热的剑光

刺眼的光芒 推动着五四的海浪

马克思主义的流畅与工人心潮的澎湃 给了我们爱国涌动的方向

科学 民主 深深地震撼着我们

学生 青年 爱国精神的迸发

为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的精神 彰显出了我们中国好儿女志向

中国 你的伟大是我们中华儿女代代努力的方向

国 我们要有方向

国 我们要兴旺

推翻势力 压倒黑暗

消除忍无可忍 破除我们精神 文化 经济等方向震撼的迹象

五四的日子

我们 这样做

4.七夕主题的诗歌 篇四

天空,悄悄涂上墨色

剧幕剥去

一钩弯月,轻轻

打开了七夕之夜

遥望银河,今还如昨

两颗明星对目闪烁

正在把一段

神话般的爱情故事传说

两个人的名字

故事里的撩人情节

用柔软的手指

松绑了我的思索

今夜不再沉默

眉眼一瞥

天上繁星无数颗

恭请王母一解

那颗是她,那颗是我

但愿

今夜,有些反常

天空的草有些放荒

银河的水太凉

牛郎织女的眼泪

有点太凄伤

我真的不敢想象

搁浅在星星上的爱情故事

能够在人间的长河里

慢慢流淌,永久的泛光

弹去神话故事的尘埃

刷新现实生活中的真爱

葡萄架下的话语

呢喃着谁与谁的情怀

亲爱,今夜

请允许我

再次向你表白

但愿你和我的故事

5.五四运动时的诗歌 篇五

全中国的青年热血沸腾了,

像天火,

一发不可收拾。

浴火重生的新民主主义,

引领数以万计的先贤,

去奋斗,争取,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经久不息。

抵制日货,驱逐列强,

这95年没改的话题,

到今天都没有停下,

而且愈喊愈急。

义勇军进行曲中,

每个音符都包含无尽的斗志,

为民族兴旺而战,

还有什么犹豫?

如今的中国,

已经不是巴黎和会的中华民国,

区区一个凡赛尔条约,

我们怎么会放在眼里。

曹,陆,张之辈,

只不过是蝇苟之蛆,

安培小儿,

跳梁小丑而已。

屹立在东方的巨龙,

沿着五四运动的足迹,

带领亿万充满热血的炎黄子孙,

向更巍峨的山峰走去。

爱国,进步,

团结,民主,

无论什么时候,

6.佛道影响与白居易诗歌的闲适主题 篇六

关键词:白居易,佛,道,闲适主题

白居易,生来本一经世儒生,终生且信佛、道,而归心于佛教。虚怀若谷,学无常师,一生思想变化丰富、驳杂,儒、 释、道杂糅并包,其修行一生而生发、持操着知足任心、委运空净、随缘就境之思想宝藏。

白居易闲适诗是其经历宦海沉浮,饱食人世沧桑之后, 独善其身,吟玩性情,如实反映其个人心性的诚意之作。其起心动念皆发于精诚,我们若要了解白居易其人其思,洞其肺腑,断是跳不过对其闲适诗的研读的。

一.白居易的佛、道渊源

白居易生识之无,天赋异禀,实乃天生文人。《新唐书》 云 :“其始生七月能展书,拇指之、无二字,虽试百数不差, 九岁谙识声律。其笃于才章,盖天禀然。”1又元和十年八月, 贬江州司马之时,“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校郎、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 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与元九书》) 盖才高如白乐天者,本应汲汲于事功,谋兼济苍生之大业,为何消极至此, 弃儒家之“正道”,而栖心佛、道呢?这就不得不联系中唐之政局及其个人之遭际了。

(一)中唐政局

白居易生于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 (846年 ),可谓悉数目睹、感受或经历了中唐(763-840年) 政治之风云际会,元李对立、牛李党争、甘露之变更与之切肤相关。其为人忠厚达观,友人众多且庞杂,他们之间有的政见相左,有的势不两立、分属两党,乐天依违于牛、李之间,个中隐忍苦辛自是不必多言。而太和九年(835年)甘露之变,好友舒元舆等人动辄命丧黄泉,旦夕与之阴阳两隔, 更是给了他巨大的冲击。时乐天感而赋《咏史》诗,诗云 :

秦磨利刀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可怜黄绮入商洛, 闲卧白云歌紫芝。

彼为菹醢机上尽,此作鸾凰天外飞。去者逍遥来者死, 乃知祸福非天为。

政治斗争之中,人似蝼蚁,旦夕祸福之间,生死不能自控,让闻者足戒。历史重现,乐天更清醒地认识到“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心中残留的一丝对政治的幻想逐渐散去。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甘露之变我们概略知中唐党争是何等的凶险残暴。在如此复杂动荡的政局下,乐天不得不搁浅 “兼济天下”的进取之道转而把目光移到佛、道,而懂得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这智慧的由来想必也与其习佛信道不无关系。

(二)个人遭际

元和十年八月因武元衡事贬江州司马为白居易生平一重要分水岭。他在是年十月初贬江州时写到 :

容貌一日减一日,心情十分无九分。 每逢陌路犹嗟叹, 何况今朝是见君。(《重到城七绝句》之《见元九》)

形容枯槁,万念俱灰,逢人便吐胸中块垒,颓丧失落之情状可以想见。其更在《与元九书》中道 :“微之,微之! 知我心哉!浔阳腊月,江风苦寒。岁暮鲜欢,夜长无梦。” 向挚友元稹倾诉衷肠,极言初贬江州之际之彷徨苦痛。闻者犹觉眼热心凉,况乎乐天其人哉?

在江州司马任上凡四年,乐天曾探访柴桑陶潜旧宅,羡他隐匿山丘,抛却官场形役,放弃俗世名利,以至于“每逢陶姓人,使我心依然”(《访陶公旧宅》),而钦迟于陶实际上是尚道家、慕老庄。

亦遍游庐山东林寺、西林寺、大林寺、遗爱寺、大云寺、 宝称寺、慈恩寺等。“乐天好释氏书,用以自理性情,能顺适所遇,不以迁谪介意。立隐舍于庐山,与诸禅德游处,或经月忘归。”2描绘了其游佛寺、结禅友、拜禅师、问禅道, 而忘却尘心,忘归俗家的习佛情状。

一佛一道成为此次困境中的救命稻草而使他不至溺亡于痛苦的洪流。毋庸置疑,这一时期是其信道理佛最勤的时期之一,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完全把佛、道这一套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准则。元和十三年十二月他因友人崔群之力除忠州刺史,为此他感激涕零,有“提拔出泥智力竭,吹嘘生翅见深情”(《除忠州寄谢崔相公》)的告白。尔后他在仕途上一路高歌猛进,而称“纵忙无苦差事,虽病有心情”(《和元少尹新授官》),相比元和十年的“心情十分无九分”,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可见此时他依旧在仕途上有极强的进取欲望,而佛、道之于他的影响多半只是作为一剂良药解救自己、 调理心性罢了。

然而祸福相依,好景不长。长庆元年,重考进士事,牛党李党纷争又起,乐天终彻悟长安是非之地,不可久留,而倦然有了归欤之情。以至道 :“惭见新琼什,思归旧草堂”、“若不休官去,人间到老忙。”(《钱侍郎使君以题庐山草堂诗见寄因酬之》)

之后,长庆二年,居易上书论河北用兵之事,皇帝不纳,又因朋党倾轧,两河再乱,国是日荒,民生疲敝。乐天终心灰意冷,乃请求外任,于是年七月除杭州刺史。后来他又一再提出外任,直至分司东都洛阳,以闲差的方式彻底放弃官场进取。外任闲官后,“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暮节惑浮屠道尤甚,至经月不食荤,称香山居士。”3至此,佛教已经成为他的一种内在信仰、精神追求而不再像以往一样只是作为调适内心的理论工具。

二.白居易的佛、道之途与闲适之思

白居易的佛、道之途与闲适之思从整体来看可以集中总结划分为三 :

首先是其早年不自觉、非功利地初沐佛、道而知足任心 ; 其次是贬江州司马时期借佛、道解救自身于水火而委任空净 ;最后则是晚年外任以降皈依于佛而随缘就境。

(一)第一阶段 :初沐佛道而知足任心

在贞元十九年,他说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一起……》)字里行间洋溢着知足自得。元和二年, 他贴集贤校理,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作《官舍小亭闲望》:

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日高人吏去,闲坐在茅茨。

葛衣御时暑,蔬饭疗朝饥。持此聊自足,心力少营为。

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

人心各自是,我是良在兹。回谢争名客,甘从君所嗤。

庭有翠竹绿槐,旁有清风浓荫,衣可御暑,饭可充饥, 案头无牍,心中无事,闲吟作罢,对坐白雪峰前,闲读一卷陶诗。自知虽作小官、领薄俸、志向并不高远,但并不以为耻, 且“甘从君所嗤”。

此时正研读陶诗的白居易,心慕道家,通体透着一股我自与世无争,笑看世间纷纭的高迈。洪迈在《容斋随笔》五笔中说 :“白乐天仕宦,从壮至老,凡俸禄多寡之数,悉载于诗,虽波及它人亦然。其立身廉清,家无余积,可以概见矣 。”4其虽深谙“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秦中吟》) 的炎凉世态,但为着心灵的恬适,始终不变其寡欲知足的价值观。

此时白乐天也正处于不自觉的习佛阶段。

有《仙游寺独宿》:

沙鹤上阶立,潭月当户开。此中留我宿,两夜不能回。

幸与静境遇,喜无归侣催。从今独游后,不拟共人来。

欣喜欢畅于与此佛门静境不期而至的邂逅,独游之后, 自有谐趣,感叹不共与人来也无妨。可知此时白居易已与佛寺佛门有了一种不谋而合的默契与亲近。

“自‘安史之乱’起,不仅以‘治国平天下’、‘奋力于当世’之积极有为入世态度面对社会人生的儒家思想渐渐失去了市场,而且倡导通过斋醮烧炼,符箓扶乩以消灾得福、 长生不老、甚至飞升成仙的道教也比以前明显门庭冷落。唯独只有佛教,尤其是慧能的南宗禅,却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5白居易正是在此时开始他一生笃信的南宗禅参禅之旅。

南宗禅的实际创始人是慧能,他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慧能之后马祖道一是真正使其南岳禅法声名远播流传千古第一人。马祖道一主张“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 他在大历年间于江西洪州聚众传禅,禅法大盛,号称洪州禅。 而生于大历年间的白居易正是受马祖道一洪州禅影响最深。 在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思想的指导下,他把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无微不至、不厌其烦地记录、表现在他的诗作中。 这一点在他的闲适诗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如这一时期的《春眠》、《闲居》、《晚春酤酒》、《渭上偶钓》、《寄同病者》、《村雪夜坐》等。

他在元和六年《春眠》中写道 :

新浴肢体畅,独寢神魄安。况因夜深坐,遂成日高眠。

春被薄亦暖,朝窗深更闲。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

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全胜彭泽醉,欲敌曹溪禅。

何物呼我觉?伯劳声关关。起来妻子笑,生计春茫然。

沐浴过后,肢通体畅。日暖被薄,高眠无人扰。生计茫然又如何,窗外伯劳声声叫,室内妻子咯咯笑。好一幅快乐似神仙的春日和美图景。知足和乐,人闲心悠,其乐也淘淘。 可谓任由内心驰骋,外物毫不驻心。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白居易不自觉地游佛寺、读陶诗、 慕老庄,表现在其闲适诗中大体就是怡然自适、知足任心的精神状态。

(二)第二阶段 :求助佛道而委运空净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一到江州就迫不及待地又是宿西林寺 :“心知不及柴桑客,一宿西林便却迴”(《宿西林寺》)。又是游宝称寺 :“可怜幽静地,堪寄老慵身”(《游宝称寺》)。更是前往大云寺求助于智常大师 :“愁醉非因酒, 悲吟不是歌。求师治此病,唯劝读楞伽。”(《春晚登大云寺南楼赠常禅师》)。智常禅师大历中得法于马祖道一,乃禅宗南岳系二世法嗣。此时白居易借禅法疗心伤,试着对一切外物不分别、不执著,心得空净,澄明通达,智慧现前。之后其心常空空,意也淡淡,而外现为一种超脱空净的闲适。

在《望江楼上作》中道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又有《食后》: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瓶茶。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既已到江州,阵痛过后,便应知此心安处即吾家,生活终究要继续向前。退守庐山,作一闲人,食罢睡一觉,醒后两杯茶,悠游自在的日子并不缺少欢乐,心中宁静舒适,若非偶觉心中有志未骋,此时归隐山林也未为不可。

当然这一时期他也曾误入歧途,信道教神仙之说,求不死之药,奢望长生不老。

但是无疑这条路终究是行不通的,他只能在迷途中失望而折返。最后他在《遣怀》中道 :“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

生死有时,长生不得,虽无可奈何但也只能作罢,于是他便又强自拾起庄周齐生死、等祸福的齐物论思想,慢慢学会遵从天道、委运任化。

这一时期他受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影响比较深。其闲适诗极写生活的安闲与身体的快适,事无巨细地描述日常世俗生活的吃穿住用行,借此表达内心的欢欣和喜悦,也以此实现内心的安适和平衡。如 :“空腹一盏粥,饥食有余味。 南檐半床日,暖卧因成睡。锦袍拥双膝,竹几支双臂。从旦直至昏,身心无一事。”(《闲居》)。“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忧。 终日一蔬食,终年一布裘。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适意二首》)还有如 :《春寝》、《垂钓》、《食笋》、《栽杉》、《新栽竹》、《早梳头》、《官舍内新凿小池》、《沐浴》等诗。他开始接受现实,委运任化,万物虽流转于跟前,而我自岿然不动,一任自然,逐渐达到一种不求于外,空净超脱的境界。

这一时期是白居易生平最难熬的阶段,也是其思想最为驳杂矛盾的阶段。心灵的暴风雨让他急需一处遮风挡雨的荫蔽。他急忙求助于佛家、老庄,求得一时安适 ;更曾寄希望于道家长生之术,然失望而折返。从开始的焦躁彷徨,到逐渐抚平、忘却伤痛,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重新找到快乐与自在,而最终大体能融省躬审分、委运任化于己身,且逐渐接近佛家空净超脱的境界。

(三)第三阶段 :皈依于佛而随缘就境

晚年时期,白居易知足任心、委运空净之思想也表现得十分明显,而相比青壮年及中年时期,他因进一步地真正达到了道家超功利性的淡泊和佛家的无欲无求而更加突出地表现为随缘就境。

虽然晚年的白乐天曾依旧不死长生不老之心,陈寅恪先生道 :“白于信奉老学,在其炼服丹药最后绝望以前,亦始终一致。”6乃一语中的,是为笃论。其曾“丹砂见火空”(《烧药不成命酒独醉》) 醉心于烧丹,“朝吞太阳精,夕吸秋石髓”(《戒药》) 营营于服药,但是生的欲望再强烈,到底是天命难违而只能转而投向酒和佛教。所以他在《不如来饮酒七首》中用一生的经验教训来告诫后来者 :深山隐不得, 农夫、商人做不得,长生之术学不得,官场班列入不得,人生如梦如幻,到头来一切皆空,什么都比不上此时此刻杯中酒满实在,更比不上此时此地自心欢喜重要。

到了生命后十几年,他把大部分心力投诸佛教,遍读佛门百部经,参禅学法于南宗禅派众禅师,有机锋对答之语, 且多有慧悟禅思,贯通于心。后更以个人之资捐建龙门香山寺,为一时盛况。

他在佛陀的观照下、佛法的浸润下,对世间万物不再有迷惑,也不再抱妄念,随缘就境而常常能够怡然自足。尤其常常借比下而知足,这在《吟四虽》、《狂言示诸姪》等诗中有充分显现。陈寅恪先生说 :“乐天皆取不如己者以为比较, 可谓深得知足之妙谛矣。”7先生之言良是也。

俯仰宇宙、彻悟人生之后,白居易对现实有了非常清醒的认识,更是收获了极大的精神自由。总结平生事,少有遗憾,多为知足,且尤好顺随环境因缘,苦乐随缘,得失随缘, 死生亦随缘。

大和四年(830年)作《登天宫阙》:

午时乘兴出,薄暮未能远。高上烟中阁,平看雪后山。 委形群动里,任性一生间。洛下多闲客,其中我最闲。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此时洛下的“烟中阁”、“雪后山” 寻常平淡、朴实无华。但慢慢回味,此情此景才最自然、最真切。安然居于洛下,自得作一闲人,他明白了宇宙人生都是因缘和合,而能在迁流变化的无常中,安身立命,随缘就境,随遇而安。

因着心灵上的随缘就境,这一时期的闲适诗歌,结尾鲜有隐藏的块垒要倾吐,只是想说便说,随物赋形,以手写心。 语言上轻描淡写、举重若轻,而内里则是忘我、无心、无烦忧, 真正做到中心纯一,乃臻于佛家真如境界。

7.现代诗歌阅读教学的主题词 篇七

“诗言志”,现代诗歌总是或借助形象含蓄地表达情意,或直抒胸臆。“我”(抒情主人公)和“你”(抒情对象)是诗歌所创造的主要形象。选人高中语文教材的现代诗中,大都“我”“你”共存。苏教版的《发现》《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人教版的《致青年公民》,直接在诗面上呈现了“我”和“你”。苏教版的《相信未来》《北方》《祖国土》,人教版的《六月,我们看海去》则间接地加以表现。这些显性或隐性的“我”和“你”,其所代表的形象各有不同:

诗人通常借助不同的意象将“我”和“你”进行链接,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思考和探究成果,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我是——”的句式将“老水车”“矿灯”“稻穗”等意象呈现。初看,我们便有些似懂非懂——“我”到底指什么?原来,诗人先将“我”具象化为“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用以表现祖国贫困悲哀的特点,接着又将“我”具象化为“花朵”表明祖国充满希望,然后将“我”具象化为“胚芽”“笑涡…起跑线”表示祖国已经走进新时代,最后将“我”转换为经历过“迷惘”、“深思”。现已“沸腾”的一代人,将“我”与“你”之间的血肉联系予以明朗,将“我”对“你”深沉而复杂的爱细密吐露。这看似复杂的“我”,将祖国从悲哀到复苏的过程,以及经历苦难的一代人的丰富情感尽情展示,诗的意蕴由此而深广。

普希金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用“矿坑的深处”“阴暗的地底”“阴暗的牢门”“苦役的洞窟”“沉重的枷锁”“黑暗的牢狱”等意象表现西伯利亚囚徒(“你”的复数)所处的恶劣处境,反衬“你们”的高贵心境,传递“我”对“你们”的挚情;《六月,我们看海去》则以“驼铃”“天空”“大海的喧响”“贝壳”等意象表现“我们”(“我”的扩大)的青春活力,表明“我们”的自信,用“看海去”展现“我们”对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你”)的向往。

现代诗歌中的“你”和“我”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其中,“我”表达的不仅是自我,还有“我”对“你”的情感倾诉。每首诗的内容和形式常常因情而异,抒写的“我”“你”也各有侧重。透过每一个凝练如珍珠的文字,捡拾起“我”和“你”,弄清“我”和“你”的关系,我们便可比较快地走进文本,领略意境,体悟诗情。进而与诗人共鸣。

二,抓住“我”和“你”实施教学的意义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集中解决了这样一组问题:(1)这首诗,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逐节解读)(2)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f3)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这样写对于情感的抒发有什么好处?

应该说,这位教师的教学体现了明确的诗歌教学目标(把握意象及诗人创造的意境、理解诗情及其表达技巧是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两个主要目标),摒弃了诗歌教学常用的套路(介绍背景,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逐节解读,理解意象,分析情感),思路清晰。但设计的问题除了“感情”还是“感情”,在内容上缺乏广度和深度,形式上也比较试题化。课堂上,学生思绪平淡,答题应付,诗歌的美妙无从体验。

如果我们以“我”和“你”为主题词来设计问题,也许能够改变这种状况:(1)诗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称代词?各代表什么?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2)诗中的“我?和j“你”有关系吗?作者是怎样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诗中的“你”全用“祖国”来替换好吗?(3)每节诗末的“祖国啊”的读法是不是一样?应该怎么朗诵呢?

这组问题内容集中而具有整体感,由易到难连贯递进。它涵盖了对诗歌形象、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发展性。

课堂上,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脱口而出:“我”和“你”;“你”代祖国,“我”指诗人。这时,教师抓住机会反问:“我”真的是指诗人吗?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人文本解读。在逐节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抓住“我”不松手,启发学生分析意象。使迷雾渐散,“我”的形象逐渐明晰,感觉到“我”是“你”的特征的具象化,是“你”希望的化身。是生活在“你”的怀抱里的孩子,“你”养育了“我”,“我”要用生命来报答“你”,“我”和“你”血肉相连、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于是学生对诗中用系列意象链接“你”“我”的技巧颇为折服。诗中的“你”当然可以还原为“祖国”,但没有“你”来得具体可感,来得亲切,因为“你”是“我”情感的倾诉对象。第三个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解基础上的朗诵,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感的丰富、细腻、复杂。祖国由“你”而抽象,情感由“你”而深聚于对祖国的呼喊,或痛苦,或深沉,或欣喜,或自豪,朗诵使学生体验到了诗人之心的激越跳动。

用“你”“我”来建构现代诗歌阅读教学的内容,易于教和学。因为找出“你”和“我”,就找到了诗歌抒情的主客体;理解“你”和“我”,就基本理解了诗歌的核心内容;把握“你”“我”之间的关系。诗歌的内涵就掌控在你的手中了。抓住“你”“我”来解读诗歌。我以为即抓住了诗歌教学的关键。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抓住并理解诗歌中的“你”和“我”,就等于开启了学生理解诗歌文本的路径,有了与作家对话的核心话题。这有利于学生愉悦而快速地亲近诗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鉴赏诗歌的一种非常经济的方法——抓住抒情主客体探究诗歌的意蕴和风格。

三,“我”和“你”教学模式的普适性和灵活性

选人中学语文教材的现代诗歌,大都可抓住“你”和“我”进行教学。

教学《发现》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称代词?各指代什么?把“你”改为“祖国”好不好?(2)“我”发现了什么?“我”与“你”有什么关系?(3)“我”这样赤裸裸地表达情感,是不是有些矫情?第一个问题引出抒情主客体,提醒学生准确把握“我”和“你”,特别是“你”的含义。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研习文本,读懂诗歌内容,体会意象的链接作用。第三个问题重在启发学生探究诗风,可结合背景,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情感。

教学《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诗中的“我”和“你”有关系吗?(2)诗中的“你”还有哪些称呼,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是不是给读者的阅读制造了障碍?(3)本诗的诗句排列样式有些特别。你能看出其中的玄机吗?这与“我”“你”有关系吗?这里,第一个问题旨在要求学生明确诗人对领袖的深爱与领袖的伟大和崇高,第二、三个问题旨在引领学生分析“怎样写”并深究其表达效果。

“你”“我”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深刻理解。在于对学生知识结构现状的了解和关注,在于教师对学习目标的恰当定位,在于围绕“你…我”来设计由浅入深、由表象而本质的富有启发意义的系列问题。但如果把“你…我”当成套话,无论什么诗歌都一味的以“你”“我”来提问,就恐怕会牵强附会或令人生厌。比如教学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如果重点探讨“我”和“你”的关系,就显得教学目标和重点定位不当,因为这首诗抒情的主体是年轻人而不是“我”,·客体是那个时代的祖国,诗人着重表现的是年轻人与那个时代的祖国的关系,而“我”只是对青年人提出希望的诗人而已。实施“你”“我”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文本实际来构建恰当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诗歌教学的最佳效益。

显性呈现“我”和“你”的诗歌,可以用“你”“我”直接提问。对于隐性呈现“我”或“你”的诗歌。就要细加斟酌了。如《北方》中的“你”似乎是隐藏着的,但不难看出这“悲哀而古老的国土”就是“你”,我们设计这样的问题可能比较恰当:(1)诗中描述的是何时的比方?如果你是一个行走于那时那地的人,你会有怎样的感受?(2)若你是画家,根据这首诗,你的组画中将会出现哪些画面?表达什么样的意境?(3)对于这样一个悲哀的“你”(北方),“我”消沉了吗?“我”为什么会这样?(4)诗中“悲哀而古老的国土”用“你”来替代可以吗?为什么?

关于隐性呈现“我”或“你”的诗歌的教学,宜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关于“你”和“我”的问题,这符合文本阅读循序渐进的规律。设计关于“你”和“我”的问题的目的在于提醒学生把握诗歌抒情的主客体,体会诗人雪藏起“我”,或“你”的用意,从而体会诗歌样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抓住“我”和“你”实施教学,能简洁课堂教学内容,明晰教学脉络,有利于学生对现代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快速把握和鉴赏,从而提高阅读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改变现代诗歌阅读教学长期不受重视的状态。而欲行此,需要教师提高现代诗歌的研读、鉴赏能力,认识到诗歌中“你”“我”的重要意义和教学价值。0

8.古代爱情主题诗歌的特点 篇八

古诗中爱情诗歌大多采用比喻、象征、双关等手法间接的表达爱慕之情,这也是最为明显的特点。

中国古代爱情诗五大特征如下:

1间接的表达爱慕之情。

喜欢一个人,却不能对她说出口,只能借词抒情,如:

青素眉,柳叶飞,冬日风寒心萧瘦。暂别离,牵思念。两眼望穿,几年离索。过!过!过!

人归旧,春归求,前世续缘情依旧,桃花开,雁啄头。执子之手,白头共袖 。若?若?若?

2自我代入。

如:君似明月我似雾,雾随月隐空留露。君善抚琴我善舞,曲终人离心若堵。只缘感君一回顾, 使我思君朝与暮。 魂随君去终不悔, 绵绵相思为君苦。 相思苦,凭谁诉? 遥遥不知君何处。 扶门切思君之嘱, 登高望断天涯路。

3借物喻人。

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苦情。

如: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5春色。

注意几个关系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需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点和面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大范围的面,它可以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又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对这个大范围的面,我们可以找一两部中国文学史和历代作品选读翻阅,对各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是应当具有的古典文学常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举例说,初唐诗、盛唐诗等等是局部缩小的面。至于李白、杜甫、王维等,那就是一个个点了。要深入理解点,理解某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必须放在他所处时代的文学环境中去考察,还要放在文学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去考察;因此,不能孤立地研究一个个的点,必须把点和面结合起来。

二是左右前后的关系。所谓左右关系,就是指一个作家同时代的与之比较密切的人物,他们在创作上常常互相启发,互相影响,应当把他们联系起来研究。例如白居易,他与元稹、张籍、刘禹锡等诗人友谊很深,具有某些共同的创作倾向,就应当联系起来研究创作上关系密切的.作家,经常形成一个流派,我们要把研究单个作家和他所属的那个流派放在一起来考察。所谓前后关系,是指某个作家对前代文学的继承和对文学的影响。比较说来,了解与前代文学的关系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评价作家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比过去时代的文学家多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如果对过去的文学家不了解,我们就不能在这方面作出判断。我在研究李白诗歌以前,曾经有一个时期研究汉魏六朝文学,仔细阅读了《昭明文选》和《乐府诗集》,因此对李白诗歌如何继承了汉魏六朝文人诗作和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发展,就理解得比较清楚。

9.五四运动主题的诗歌 篇九

关键词:王维 华兹华斯 自然诗 意象/主题 对比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255-02

1 华兹华斯和王维自然诗的意象对比

尽管华兹华斯的自然诗语言简单,却不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华兹华斯善于塑造生动鲜活的自然意象。比如,在Lines Written in Early Spring这首诗中,诗人写道:“The budding twigs spread out their fan/To catch the breezy air;/And I must think, do all I can,/That there was pleasure there”这里的“清风”就是一个自然意象,喻指对人的鼓舞和指导,自然界中的风类似人的呼吸,渗进人的心灵,把人的灵魂和自然的精神合二为一。此外,风还能帮助人摒弃傲慢自大麻木不仁,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思想境界。

云也是华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自然意象。在Daffodils(《水仙花》)中,诗人写道:“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在这里,云指代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正如我们所见,云在天空没有固定的位置,飘无定所。华兹华斯直到晚年才安定下来,云这个意象极好地表现了他在现实世界里毫无目的的游荡状态。除了风,云,山谷,华诗中还有许多自然意象,比如暴风雨,洪水,河流等等。华兹华斯非常善于在其诗歌中创造各种不同而又独特的意象来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

和华兹华斯诗中的自然意象相比,王维诗中的意象更自然,换言之,王维自然诗中的意象更少打上诗人的情感烙印。

我们以王维一首著名的自然诗为例。在《山居秋暝》中,王维营造了许多自然意象,如空山,新雨,明月,清泉,莲花等等。所有的这些自然意象结合在一起,向我们呈现一幅静美的深山晚秋图。诗眼是个“空”字,笼罩全诗。王维用“空”来修饰山,其实山并不“空”,山中有许多景物:松树,清泉,石头,竹子,女孩,莲花,渔船等等。然而读罢全诗,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对山的“空”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因为诗中所采用的意象是如此静谧,纯洁,清透,丝毫不带人的感情色彩,给我们一种空灵的感觉。这正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一个秋日的夜晚,当王维在山间面对如此静谧的景象,他的内心如此宁静,没有任何杂念,不带任何个人感情和私欲,只是默默地享受着这份寂静。他心若无物地客观描写目之所见,因而所有的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空明的静的气氛。

王维生活在中国的盛唐时期,道教和佛教都已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诗佛”,王维深谙道教和佛教。道教认为人的情感,欲望,理性,以及任何主观的感情都是区分人与自然的特征,因而这些都会妨碍“天人合一”。与道教相似,佛教教义之一就是要求人们禁欲,对人的欲望和情感持消极态度。佛教教义把人在现世世界里所受的苦难归咎于人的情感和欲望,人因为太纠结于物质和情感因而达不到思想上的超然。因而,当王维在描述自然景物时,几乎不表现人的情感,人被认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遵从自然法则。在王维的诗中,自然是无意识的,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其间找不到人的理性和情感。故王维自然诗中的意象没有情感,只起到一种功能性的作用。他们的作用就是向我们传递诗人的人生哲学。

华兹华斯生活的时代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非常迅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华兹华斯受到基督教,泛神论以及卢梭倡导的“回归自然”的影响,因而把人和自然都看成上帝的创造,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以及人类都具有神性。在他看来,自然并不是指他生长的北部湖区,而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能够唤起人本来的人性。华兹华斯认为科学像一把枷锁,禁锢了人类的思想,情感和人性。他认为只有在自然中,人才是自由的,有人性的。然而,华兹华斯从来都不提倡人类摒弃自身独有的特点和大自然合而为一,因而,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自然意象从来不仅仅以自身的形象示人,而是明显染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换言之,情感是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意象中最重要的因素。每一个自然意象都和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

2 华兹华斯和王维自然诗的主题对比

华兹华斯自然诗的主题大多是歌颂大自然的美景。对华兹华斯而言,大自然是纯洁思想的栖息所,是心灵的保姆,向导和守护神。作为一个成功的自然詩人,华兹华斯无可争议地以其对大自然的精妙描写而闻名,他创作了许多经久不衰的诗歌如 Lines Written in Early Spring,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Daffodils,Tintern Abbey等等。

华兹华斯自然诗的另一个主题就是表达对贫苦和不幸的人们的遭遇的同情。这些诗包括Michael,The Last of the Flock,Simon Lee, the old Huntsman等等。以Simon Lee, the old Huntsman为例,Simon Lee年轻时是如此强壮的一个猎人,现在却是老迈不堪,贫困潦倒,连老树的树根都掘不动了。

华兹华斯的自然诗中还描写了他对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回忆。To the Cuckoo向我们讲述了诗人同她妹妹在树林里度过的欢乐童年,在Tintern Abbey一诗中,诗人的怀旧情绪被勾起。

华兹华斯的自然诗体现了大自然对诗人思想感情的强大影响:在My heart Leaps Up一诗中,看见彩虹使诗人领悟到三岁定老(“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在The Simplon Pass一诗中,诗人去爬山游玩,突发灵感开始思索什么是永恒。自然成为永恒的象征和客观显现物,自然具有神性的力量,它以精神的永恒映照人的短暂。

王维的自然诗大多也是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题。王维在描写自然景物时不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他的诗里事物是客观的。《山居秋暝》《鹿柴》《田园乐》等许多诗歌都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

在王维的许多自然诗里,讴歌友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在《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中,诗人的朋友即将奉朝廷使命前往西北边疆,诗人描写了和朋友喝酒饯行的伤感时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中,王维描写了和友人裴迪的闲居之乐。

描写隐居生活是王维自然诗中另一个常见的主题。在一些自然诗中,诗人表达了他对佛教和道教的信仰。如在《秋夜独坐》这首诗中诗人写道:“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在《终南别业》中作者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华兹华斯和王维都是伟大的自然诗人,他们的诗中充盈着对大自然美景的精妙描写。然而,两位诗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度,在自然诗主题方面存在许多差别。

首先,歌颂儿童的纯真是华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而王诗中并未言及此。华兹华斯许多著名的论断都来源于他的儿童观。最著名的就是他提出的“三岁定老”,而在王维的诗中,儿童从来都不是诗歌的中心。

其次,华兹华斯很少在诗中描写友情,而在王维的自然诗中,友情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王维喜欢描写和友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以及表达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感情。

再次,华兹华斯经常在诗中表达他对生活的看法以及他个人的情感。正如他自己所说“诗歌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他非常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只是欣赏自然美景,很少或几乎是不表露自己的情感。正如他在《终南别业》中所写到的那样“中岁颇好道”,也许只有“道”才是他关注的,而不是自己的情感。

最后,在华兹华斯的自然诗里,农民和普通民众在生活中遭受了大量的苦难,而在王维的自然诗里,农民却是生活在大自然中最怡然自得的一群人。这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关,华兹华斯生活在动荡的革命时期,而王维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中。

3 结语

本文对华兹华斯和王维自然诗歌的主题和意象进行了对比。受基督教和泛神论的影响,华兹华斯认为人与自然都是上帝的创造物,大自然的一切和人都具有神性,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的。因而,华兹华斯自然诗中的意象不是纯自然的,它们明显打上了诗人的情感印记,换言之,情是华兹华斯自然诗歌意象最突出的特点。而王维受中国道教和佛教的影响,视自然为无意识的存在,不具有理智和情感。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遵从自然法则自然化。因此,王维自然诗歌中的意象不掺杂人的感情却渗透着佛理和禅意。就两人的自然诗歌主题而言,华兹华斯多以儿童的纯真,劳动人民的苦难以及自己的回忆和沉思为主题,而王维多在其自然诗中描写友谊和禅理。

参考文献

[1]Chen Jia.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Page,Judith W.Wordsworth and the Cultivation of Women [M].Merkeley and Los Angele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

[3]Tang,Yihe.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300 Tang Poems[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Wang,Zuoliang.An Anthology of English Verse [M].上海:上海翻譯出版社,1990.

[5]姜明德.略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消极思想[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6(3).

[6]刘新民.华兹华斯儿童理念初探[J].外国文学研究,1999(2).

[7]聂珍钊.论华兹华斯的诗[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8]苏文菁.重读经典:本世纪60-90年代英美华兹华斯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 1999(2).

[9]苏文菁.批评者笔下的华兹华斯[J].广东社会科学,1997(5).

[10]王富仁.古老的回声[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1]谢文玉.论华兹华斯的妇女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6).

[12]许颖.论王维的禅风禅骨[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10.论赫尔曼·黑塞诗歌中的孤独主题 篇十

一、叛逆者的孤独

叛逆使得青少年的黑塞走上了一条孤独的成才之路。成年后的流浪生活让其对孤独作了更加深刻地思考,虽然他也常常想要摆脱孤独,寻求出路,但是他最终还是识得孤独,让自己处于默默孤独的思考之中,他认识到孤独之不可避免,也认识到孤独之于人之重要性,艺术文学多半成就于孤独之中。

二、独醒者的呼声

信仰的丧失让欧洲陷入前所未有的战争灾难,黑塞想要摇醒人们的疯狂,但当时的世界是掌握在大多数盲从人的手中,少数的清醒者是无力对抗的。诗人呼吁人们返回自己的精神家园,他认为欧洲应该向东方学习,有自己真正的信仰;同时,他呼吁人们寻找失落在众人里的个体主义,找回“自我”,黑塞毕生坚持守护个体心灵。

1、孤掌难鸣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的疯狂波及全国上下各个阶层,诗人们在书斋里为战争高唱凯歌,教皇为战舰下水举行首航庆典……黑塞为此写了一篇时文《朋友,请换个调子吧!》其中他强调了文人和艺术家在战争时期作为中立者的立场和任务,文学艺术没有国界,人们所要做的是努力建设超国界的文化,而不应抵制敌对民族的文学艺术作品。

面对战争,黑塞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始终是不足以抗拒这个你争我夺的世界,他转而反省自己在整个纷乱和罪愆中所担当的角色。但是黑塞的文章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和出版社的嘲讽和攻击,一下子使他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此时,孤独在诗人是一种误入,误入到一个异己的世界中。他反躬自省,觉得自己“一切磨难都是自找的”,他服役期间在德国战俘辅导中心工作,其间父亲病逝,妻子精神病日益恶化,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上帝死了”,在尼采发出这样的感慨后,黑塞也无奈道“上帝死了,我还该活着?”他写了许多有关战争带来的恐惧和对和平向往的诗歌,诗歌传达出对前途无法把握的迷惘之感,将自己的身心暂寄在美景、酒和徒然的空虚中,如《和平》《多难的年代》《战争第四年》《日子是多么难过》《躺在草地上》等。

2、朝圣者的呼唤

但对战争的沉痛反思,黑塞得出结论:对物质的理性崇拜已经使欧洲的文明走向没落,没有真正的内心信仰,然而怎样才是出路呢?

同时,黑塞还在致力于思考欧洲的前途,他又把眼光伸向亚洲,大脑中构想出他的“亚洲式的理想”。黑塞认为改造欧洲,更重要的在于文化的自新,而欧洲自新的方式上主要采取休养生息、顺其自然和自适其性的方式,而这正是老子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实践论的体现。那么拯救欧洲就是任现有的没落走向死亡,死亡而后新生,这便是庄子《方生说》对他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蕴含着内在的超越精神,不仅仅超越死亡本身,还在于极力在死亡的荆棘丛中开辟一条通向生存的希望之路。《在埃及的雕刻收藏品中》他说“我们的目的就是死亡,我们的信仰就是无常,我们的乞怜的形象/难以跟时间的破坏力对抗……在易逝的日光尘埃之中,时时刻刻,面向新的喜悦和痛苦,性急地永远复活。”这是东方朝圣的结果,却唐吉诃德似的不被当时的人们所理解。

但是当战争终于结束,服役期满,1919年春,黑塞立即迁居到瑞士卢加若湖畔的山上蒙塔纽拉。从此黑塞彻底地走进了艺术中,诗人完完全全沉浸在对自己命运的思考之中。虽然他常常感到,他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类的命运的问题,但是正面的冲突后果是灾难性的,他在战争中的经历证明了作为一个生活在艺术中的人,对现实生活的冲击力是渺小的、不堪一击的。这就是独醒者的孤寂,一种误入。战争的遗留病让黑塞觉得自己只有一种选择,即不计一切,投身文学创作,只生活在文学创作中。他开始学习作画。在他看来艺术生活未必就比现实生活轻松,而自己的这种进入也是被迫无奈。“在我们这个时代,作家是被赋予灵魂的人中最纯洁的一族,而今在机器世界和繁冗的知性世界的左右夹击下,我们被挤压进了一个真空的空间,陷于窒息的境地。”这时的黑塞无疑是孤独、苦闷的。

3、个体心灵的守护者但是黑塞仍没有停止探索人类命运问题,他呼吁个人要成为自己灵魂的主人而不是理智的奴隶。

黑塞认为面对力量强大的集体,无论是国家、家庭、学校还是宗教、政治团体,相比之下,个人是脆弱而渺小的。战争的疯狂更多地因为个人失落在了众人的尘土之中。于是他致力于个体心灵的守护,他写文章为个体主义呐喊,其理想是通过“个人的人道化”达到“世界的人道化”。

黑塞继承了印度婆罗门教对于自我的认识,由“我”引向“自我”的认识是一条通往内在的道路,“我”是个体的、利己的,而“自我”是宇宙和谐的一部分,黑塞认为我们作为人的任务是:在我们独一无二的个人生命中,在远离兽性,接近人性的路上前进一步。他在《通向内部之路》中热烈呼吁这种行为。在《自白》和《书》等诗歌中同样地体现了他这一理想。但是这种通向“自我”之路只是黑塞自己在走的路,这个道路是孤独的。同时他深信这样的道路是正确的,会引导人们走向永恒。经过了充满磨难的心灵漂泊,黑塞带着他的读者们重新返回自我,在新拓展的精神乐园里得到了提升。对于现实世界,诗人完全逃开了。1923年,他主动放弃了德国国籍,此后从不主动在公开发表的作品里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在旅游、作画的隐居生活中,诗人一直生活在自我营造的和谐氛围里,达到了“自我”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但是诗人依旧是孤独的,也许这要归结于一种对长时间地沉浸在自我的孤独状态下的厌倦。

三、孤独者的守望

黑塞开启了通向自我内部的道路,他坚持自己的作品是为个人心灵呐喊摇动的旗帜。在艺术的天堂里,他逐渐地思索自己的历程,“我自以为不受时事的影响,其实时事对我的影响比我想象的严重,我总感觉到有义务反抗……”他反省自己建立的这个“使人觉得作为诗人生活在其中是值得的”的精神王国。

厌倦了孤独的呐喊的他正像《最后的玩玻璃珠游戏的人》中描述的那样“这老人/休憩在废墟上,手里拿着珠子,/连从前有许多含义的象形文字/现在也只剩各色的玻璃粒屑,它们从这位高龄的老人手里/无声地流落而在沙地里消逝。”黑塞想要走出既定的生活状态,也许是预见到一个脱离现实的纯粹的精神世界是危险而没有生命力的,更大的危险是世俗世界的自身堕落的危机。既然要走出去,黑塞觉得,具体来说是走出道家的庭院篱笆,走向社会。他的理念带着他的读者转变了方向,但是他已经无法去实现了,行动上,诗人依然守望着那片心灵的故土,他没有触入现实社会的生活中,一直到逝世他都是处于隐居状态。只是在思想上,他已经开化,不再唯老庄的回归自然之道是尊了。

多数研究者都认为,黑塞最后的思想超越了道家无为思想对其大半生的影响,然而他依然是孤独而徘徊的,他没有最终走出逃避现实的隐居生活。超越了死亡的诗人,当他审视自己的现实生活时,总是怀着自己理想的人生价值,默默地守望。孤独是诗人的本性。

四、结语

艺术中的人们总是生活在自我构建的理想化天堂里,有着庄子般的天真,而现实生活却又像庄子般的狼狈。黑塞逃避现实的做法是能让人完全理解的,比他早几十年的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也曾经因对路易·波拿巴发动的政变绝望而宣布脱离政治,逃避社会,甚至“决定此后不介入人类的任何论争”。可是他不得不承认:“我有二十次相信我不再对政治发生兴趣了,但是任何重要的事情又引动我的好奇和热情。”作为一个正直的诗人,黑塞对社会总怀有内在的责任心。

11.泰戈尔诗歌的爱情主题特点 篇十一

泰戈尔一生著作浩海,爱情主题只是其博大思想殿堂中众多席位之一,研究泰戈尔诗歌中的爱情,不能将其与泰戈尔泛神论的思想分割开来,下面、我们从爱的等待、爱的试探、爱的旋律、爱的痛苦、爱的毁灭方面解读他诗歌的爱情主题。

(一)爱的等待

我是果园中硕果累累/挂满枝头/阳光下懊恼于自己丰满的蜜汗欲滴/我的女王/请骄傲的走进我的花园/坐在树荫下/从枝头采下熟透的果子/把这甜蜜的负担/卸下在你的双唇

《爱者之饴》第二节。泰戈尔将爱情视作是随着人生逐渐成长的果实,在对爱情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愈渐丰腴。将对爱情的渴望,比作甜蜜的负担,含蓄的表达了对爱情的崇敬,同时借用了果实甜蜜的意象,向女王表明,诗人献给女王的爱意,是成熟而甜蜜的。

当我的爱来了/坐在我身旁/当我身子颤抖、眼睫下垂/夜更深了,风吹灯灭

云裾在繁星上曳过轻纱/是我自己胸前的珍宝闪闪发光/不知道该如何遮起

《园丁集》第一节。园丁集是一本关于爱情的诗集,泰戈尔是他钟爱的女王大人辽阔疆域中繁华都城女王富丽宏伟的宫殿后花园中的一个园丁。将军战功卓著,文官勤政爱民,他们更能得到女王的青睐,可是泰戈尔是女王的园丁。于是当文武百众退去,女王卸下龙冠凤羽,赤脚踩在后花园铺满花瓣的小径,佩戴泰戈尔采撷晨露晚风中孕育的花瓣,精心编织的花环,纱裙在怒放的素馨花和夜百合上掠过,这就是泰戈尔对于女王大人爱的所有诉求。白天的诗人是不说话的,在女王赐予的花园中辛勤劳作,调整节令,为的是在黄昏,女王从花园走过,恰好园中鲜花盛开。

等待爱情的忐忑是痛苦又充满希冀的,带着东方人特有的含蓄羞涩,爱情来临,太漫长的等待反而让人不知所措,身躯颤抖,眼睫下垂,哑口无言,但是心中的跳动暴露了所有的欣喜,不知该如何遮起。

(二)爱的试探

他为什么特地来到我的面前/年轻的游子/在天色黎明的时分/七月的阴夜黑沉/秋日的天空浅蓝澄澈/南风吹拂的春天烦躁不安/他每次都带着新的歌谣/我放下活计满眼雾水/年轻的游子/为什么特地来到我的面前。

《园丁集》第八节。爱情是两个人各执一头的橡皮筋,放手会松,拉紧会断。爱情伊始的试试探探,小心翼翼,欲盖弥彰。年轻的游子在夏天,秋天和春天来到诗人的庭院,哼唱着不一样的歌谣。爱情是随着时间逐渐成熟的果实,逐渐醇香的藏窖,游子心在诗人的院子,却甘心四处流浪,在异乡放逐爱情肆意发酵,把游子的思念写在一首首歌中,在精心设计的偶遇中无心的哼唱给院中的诗人,为了一份更加成熟的爱意。泰戈尔相当一部分诗歌的立意是十分模糊的,想要表达的意图十分隐晦,如同密码一般,其中“爱”的性质也难以界定,在《园丁集》第八节中,通篇没有一个关乎爱情的字眼,诗人宁愿花费笔墨描写七月暴雨的夜,秋天的天空和春天的南风,也不会交代诗人和游子之间的故事,全文唯一能够透露情绪的是“我满眼雾水”,这种极为隐秘的写法恰恰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去窥探和感受诗中没有表达出来的东西,这种试探还不是爱情,是一种困惑。 亲密无间的爱人之间也是充满各自秘密的,泰戈尔在一百年前就教导我们:

同一条河在我们中间流淌/向它两岸低唱同一支歌/我躺在星光下的沙滩上,倾听着/你坐在河岸边,倾听着/只是河水对我唱了什么,你不知道/它倾诉给你的/也将是一个永久的迷

诗人选择使用“河”来表示爱人之间的关系,同样的爱情主题对于男人女人却是全然不同的解释,男人和女人来自两个不同的星球,相同的事情在男人女人眼里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女人心里的秘密是男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追索的,恋人彼此是最相知的人,却往往相处时间越长,彼此的真实模样越让人吃惊,诗人用河水的歌来诠释恋人之间性格的磨合,形象而富有神韵。

(三)爱的旋律

泰戈尔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巨匠,他不仅在文学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同时还精通绘画和作曲,并且有着很高的成就。艺术和艺术之间,艺术和科学之间往往是相通的,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中,小提琴拉的最好的。泰戈尔在诗歌创作过程中重视音律的安排,印度语原文朗读起来朗朗上口,然而当前研究的泰戈尔的文学作品,比较常见的是冰心和邓振铎的译本,还有泰戈尔自己的英文译文,虽然冰心和邓振铎在译文过程中格外重视韵律的变化,但是还是难以一窥其印度语诗文中格律精妙安排的全貌。音律的工整显示了泰戈尔深厚的文字功底,正如他自己描述“只有经过地狱的试炼,才能拥有天堂般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绝唱”,所以,泰戈尔的诗歌,是诗,也是歌。

12.我心中的抗疫英雄主题诗歌 篇十二

——致敬默默奉献的逆行者

你这小小的杜鹃,

为何总在金黄的幕布下,

不住地歌唱?

“布谷,布谷,布谷”

歌唱太阳的光芒,

歌唱清爽的雨露,

歌唱激进的溪流,

稻麦也同你伴舞。

不论春夏秋冬,

任凭时光流逝,

在你眼里,

时光不变,

岁月永恒。

你总错过太阳,

却在夕阳的余晖

和群星闪耀时

放声高歌。

“布谷,布谷,布谷”

金黄的晚霞,

深蓝的夜空,

闪烁的繁星,

但世界上最美的颜色

是无色

我不愿用红黄蓝绿涂抹纯洁的心灵

“布谷,布谷,布谷”

你是逾越冬天的

13.五四运动主题的诗歌 篇十三

Martin(1984:25)认为,语篇体裁是一项有阶段、有目标方向、有目的的社会活动。从文化语境角度看,每个语篇都可看作是属于特定的语篇体裁。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任何选择都是有意义的。从语篇分析方面看,“形式是意义的体现”(黄国文1999:106-105);一定的形式便表达了一定的意义。

本文将以及物性系统为基础,对狄金森的自然主题诗歌“We like March”进行分析,研究诗歌的语言形式是如何体现诗歌的意义的。

1 关于功能语篇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产生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韩礼德(1994)曾经说过构建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可以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黄国文(2001a)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个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因为“它是一种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语篇分析理论。

韩礼德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为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对现实经历和内心世界的事物和状态的描述;人际功能是说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从而建立人际关系、影响他人行为、表达自己观点或是引出、改变他人的观点;语篇功能指人们使用语言时的组织功能,使一条信息符合另一条信息,而且还显示信息的传递与发话者所处的交际语境之间的关系(Thompson 1996:28)。

本文主要涉及概念功能里的及物性系统。“及物性”(Transitivity)是经验功能里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一个语义系统,它把人们的所见、所闻、所想等等的活动区分为六类不同的过程(Process),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韩礼德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Material)过程、心理(Mental)过程、关系(Relational)过程、言语(Verbal)过程、行为(Behavioural)过程和存在(Existential)过程(Halliday 1994)。

2 诗歌的实例分析

2.1 诗歌的语篇结构分析

General

We like March.

Particular

His Shoes are Purple–

He is new and high–

Makes he Mud for Dog and Peddler.

Makes he Forests dry.

Knows the Adder Tongue his coming

And presents her Spot–

Stands the Sun so close and mighty

That our Minds are hot.

Summary

News is he of all the others–

Bold it were to die

With the Blue Birds exercising

On his British Sky.

Descriptive poem of nature-themed Poem 1312–“We likeMarch”描述性文本是描写物体或者某些背景的。受超验主义影响的狄金森,虽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在家里,但是却与自然为伴,描写了大自然中的很多景和物。诗歌1312––“我们喜欢三月”就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以下我们将会分析大自然的魅力是如何在狄金森的笔下体现出来的。

Hoey(1983)提出了三种语篇模式,分别是“问题–解决办法”模式,“假设-论证”模式,以及“概括-具体”模式。根据分析,该描述性诗歌的语篇体裁模式是“概括-具体-(总结)”模式。其中文中的“具体”部分是体裁结构中不可或缺的。

2.2 诗歌的及物性分析

通过对该诗歌的分析,我们知道在该诗歌的11个小句中,有5是个属于关系过程,其它的分别是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和心理过程。关系过程几乎占了该诗歌全部经验过程的50%,而且大部分的关系过程都是分布在“具体”部分。这个现象可以从描述性文本的社会目的来解释。根据Halliday(1994),关系过程是用来构建“being”的过程,它倾向于静态的描写而不是动态的叙述;关系过程的语义内容与描写性语境的一致导致了在描述性诗歌中,关系过程占主导地位。

本诗歌中所有小句的参与者,尤其是“具体”部分中的大部分载体都是“he”或者“something about him”,从这可以知道,这些小句都是为了描写三月份。因为根据语境,这里的“he”是指拟人化了的三月;其它小句中的参与者基本都是其它生物或者人类,这旨在通过其它生物来描写三月。在环境成分方面,整个诗歌的11个小句中,只有3个小句是有环境成分的,这可以从描写性文本的目的来解释。描写性文本是为了描写事物是什么样的,而不是叙述在某个背景或者情况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环境成分相对也会少。在这3个环境成分中,“具体”部分中的2个分别表示“目的”和“程度”,在“总结”部分中的则是表示“伴随”。

“概括”部分是简要介绍这个描述性诗歌将要给读者介绍什么。本诗歌中的“概括”部分只有一个小句,属于心理过程。“We”是感知者,“like”是心理过程,“March”是现象。从心理过程“like”可以知道这首诗歌的基调和作者的语气---赞美三月,在接下来的文本里我们将能感受得到三月的美丽。感知者“we”是第一人称复数,这里用复数而不用单数,表明不仅是“我”一个人喜欢三月,而且很多人都喜欢,甚至连其它生物都是。从这个小句中的感知者和过程可以知道,三月是美丽动人的,接下来的“具体”文本将会描写三月究竟有多美。

“具体”部分是对三月进行详细的描述。这部分的第1个小句是关系过程,载体是“his shoes”,属性则是“purple”。载体中用了“his”,而不用“its”,这是把三月拟人化了,他的行为和衣着都像人一样,与人非常亲近;“鞋”是穿在脚上的,这意味着三月的生命和活力;“紫色”是一种象征高贵的颜色,这里使用紫色是为了展现三月的高贵和无限魅力。第2小句也是关系过程,属性是“new and high”。“new”表明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三月终于到来了,呈现出一派崭新的现象,这让人和其它生物都感到无比的兴奋;“high”则指的是高贵,身材高挑,是拟人化了的用法,表现春天的青春和魅力。第3小句是物质过程,动作者是“he”,目标是“mud”,而“for dog and peddler”则是表示目的的环境成分。“Mud(泥土)”是春天到来的象征,当春天到来时,万物苏醒,到处都弥漫着新鲜泥土的芬芳。这个环境成分说明了三月的到来为很多生物带来了崭新的一切,呈现出一派喜悦的现象。第4小句是使役句,在这个小句中,载体是“the Forest”,属性是“dry”。作为使役句,它意味着森林是不能够自己变干的,而是“he”的作用,这里的“he”指的是三月,三月到了,阳光出来了,受到太阳的照射,森林也会变得干燥一些。这些变化都是因为三月份的到来而带来的。第5小句的感知者是“The Adder Tongue”,“knows”是心理过程,“his coming”则是现象。“knows”也是把“The Adder Tongue”人性化了。事实上,在狄金森的世界里很多生物都是具有人性、会感知的;这是狄金森和大自然亲近的结果。连感知者“The Adder Tongue”这么细微的生物器官都能感受到三月的到来,说明三月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无处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第6个小句是物质过程,从过程“presents”可知,动作者“The Adder Tongue”被拟人化了,它能像人一样行动,由于天气暖和,所以“The Adder”敢从泥洞里出来了,告诉人们它在那里过了冬眠。第7小句是属于行为过程,行为者是“the sun”,经验过程是“stands”,而环境成分则是“so close and mighty”。行为过程通常是指人的,但是这里用来指“the sun”,而且这个过程还要放在句首,起到强调作用,突出太阳的活力,从表示程度的环境成分“so close and mighty”可知,大自然与我们是多么的亲切,太阳与我们近距离接触,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这些都是三月的到来所给我们带来的。这部分最后一个小句里,载体是“our minds”,从属性“hot”可以看出,此时此刻,我们的思维也会变得温暖和热烈起来,三月不仅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还让人也感到开心和兴奋,对“我”来说,目前的这一切都是振奋人心。

“总结”部分只有两个小句。第1个小句是关系过程,载体“he”依然是指三月,但是这个小句中的载体“News”放到了句首,起到强调作用,强调三月给生物都带来了好消息;从范围“all the others”则可知道,三月不仅仅给上文提到的所有生物带来了消息,而且还给这里没有提到的其它生物也带来了好消息,三月带来的变化无处不可以感受到。这表明了狄金森对三月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第2句是行为过程,过程“die”也是把三月人格化了,三月就像人一样,感觉特别亲近,但是它也有离去的时候;当三月离去时,它依然会给大自然留下美好的景象---“With the blue Birds exercising on his British”。三月直到自己离去,也会给人间留下一丝美好,多么亲切和美丽的三月!

3 结束语

对于狄金森的自然诗歌,甚至是狄金森的所有诗歌,国内很多学者主要是从文学批评和文学分析的角度出发,本文是通过语篇体裁结构、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理论对狄金森的这首自然诗歌进行分析,试图来探究深受超验主义影响的狄金森对大自然的情感。

通过对首诗歌的分析,发现在狄金森看来,大自然是美丽动人的;另外,通过分析诗歌的及物性、语篇结构等,可以知道一定体裁的文本与及物性之间是有一定关联的,在不同体裁的文本里,某些经验过程会被前景化;此外,每种体裁的文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语篇结构,这对于我们的体裁教学等都是有一定的启示的。由于本文只是选取了狄金森诗歌中的一首,而且还仅仅是自然主题的诗歌,取材范围比较窄,因此所作分析只是就这两首诗歌的分析而已,但从以上分析已经可以看到功能语法给狄金森诗歌分析带来的启示。

参考文献

[1]Martin J 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Philadelphis/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2.

[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Publishers)Limited,1994.

[3]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Thompson,Geoffrey.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96.

[5]Hoey M.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M].London:Allen and Unwin,1983.

[6]Juhasz,Suzanne,Ed al.Feminist Critics Read Emily Dickinson[M].Bloomington:Indiana UP,1983.

[7]胡壮麟,朱永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李国庆.文化语境与语篇[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上一篇:德育主任考核个人总结下一篇:实习幼儿教师个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