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京剧脸谱

2024-10-24

美术欣赏:京剧脸谱(16篇)

1.美术欣赏:京剧脸谱 篇一

京剧脸谱欣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根据自己的喜好动手涂画一个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很热爱戏曲艺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过一过戏瘾,听听大戏。(《说唱脸谱》音乐声起,同时播放变脸表演,师生共同欣赏)

2.同学们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3.这首《说唱脸谱》是很多人都会唱的歌曲,可见京剧已经融入现代化生活中,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外国人到了中国即使不登长城,也要听听这京剧,就像刚才歌曲中所说听的老外拍手直赞,而脸谱艺术是京剧中一种独特的文化语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京剧脸谱》的世界,感受他的独特魅力吧!

二、欣赏脸谱,说来由,谈色彩,了解脸谱。

1、同学们今天可要大饱眼福了,老师给大家带来很多脸谱,他们都急着和大家打招呼呢,你们瞧!灯片演示同学们所熟悉的人物脸谱。(脸谱秀)

2、京剧脸谱真是色彩缤纷、形态万千。那么脸谱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让我们来听一个有趣的传说吧!(指名一个学生讲述:脸谱的由来(脸谱的由来)

3、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脸谱以象征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根据剧目、角色的不同,演员会用各种色彩在面部勾画成一定图案,借以显示人物特点。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收集了不少资料,相信大家一定积累了很多脸谱知识,现在我们就来开展小组脸谱知识竞赛,以抢答的形式组织比赛,获胜的可以获得一个脸谱的奖励。(教师出示脸谱,让学生抢答什么颜色代表什么性格)4.讲解脸谱的谱式。其实京剧脸谱不仅有色彩之差还有还有谱式区别。

5.我们不但了解了脸谱的色彩,还知道了脸谱的谱式,下面谁能试着帮脸谱找主人。(奖励脸谱)脸谱 6.考一考脸谱拼图。

7、大家来找碴。(出示学生的错误脸谱)

三、京剧在现代生活中应用也非常广泛(出示脸谱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动手操作,制作脸谱。(脸谱画一画)

1.你们想拥有一张京剧脸谱吗?让老师来帮助你完成这个愿望吧!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在描好的底版上涂上颜色。2.展示涂好的脸谱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和欣赏了精美绝伦的脸谱,我相信大家也为我们中华民族这伟大的艺术瑰宝而自豪,京剧犹如一幅历史长卷,而脸谱就是最绚烂的一笔,希望同学们以今天为起点,热爱京剧,传承国粹!

小学美术《京剧脸谱》教案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感受京剧脸谱的魅力。

2、实践目标:初步掌握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感受京剧脸谱的魅力。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感知脸谱

谈话: 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很热爱戏曲艺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过一过戏瘾,听听大戏。(《说唱脸谱》音乐声起,同时播放变脸表演,师生共同欣赏)

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脸谱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世人为之倾倒。中国戏曲各具特色的表演形式也深深吸引着古今中外的人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衍变了很多剧种。

同学们知道中国戏曲有哪些剧种?

(出示课件)京剧、越剧、川剧段段精彩,唱功、做功、念功、打功样样绝活!在京剧、川剧等剧种中都有脸谱,京剧脸谱是大家最熟悉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揭示课题:京剧脸谱。

学生欣赏

学生谈感受

学生回答:京剧、黄梅戏„„

二、认知脸谱

宣布开展小组竞赛,调动学习积极性。

老师看到同学们收集了不少资料,相信大家一定积累了很多脸谱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开展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善于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最能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解决问题,每回答对一个问题奖励100分,积分最高的小组获胜,表现突出的同学老师奖给亲手制作的脸谱。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出自己了解的一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脸谱色彩

出示图片,学生对比观察:你发现两组人物的化妆有什么不同?

小结:戏剧人物脸上的化妆更夸张,更有装饰意味

为什么戏剧人物脸上的化妆要这么浓墨重彩呢?

小结:脸谱是中国戏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浓重的色彩是便于观众了解戏剧中人物的性格,因为脸谱的每种色彩就代表一种人物性格。

出示六种性格,请六个小组的组长来抽选,小组里讨论这种性格对应的是哪种色彩的脸谱。商量好了就贴在对应的脸谱下面。

师生共同评价,对同学们有异议的人物性格答案,提供图片,请学生介绍人物,帮助认识人物性格特点。

出示正确画面: 黑色:忠耿正直、粗率鲁莽。

白色:阴险奸诈、手段狠毒

红色:忠勇义烈

黄色:凶残阴险,工于心计

蓝色:粗犷骁勇,桀骜不驯

金、银:用于神怪象征虚幻

学生回答:戏剧人物色彩更鲜明,图案丰富

学生回答:为了突出人物性格

请学生补充介绍不熟悉的人物

小组组长上台抽性格,下面答的同学观察、思考。

请学生介绍人物 师生读性格

脸谱谱式

(打开谱式)你想了解那个谱式?请学生选择

根据学生选择了解任意两种谱式:

整脸: 为什么叫整脸?

小结:象这样脸部的化妆颜色基本上是一个色调,只是在眉、眼部位有变化,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构图简单的谱式叫整脸。

三块瓦:三块瓦在哪里呢?

小结:用深色涂出眉、眼、鼻窝三块颜色,形状像瓦片状,这样的谱式就叫三块瓦脸:

六分脸:这个六分从何而来呢?

小结: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和眼部以下均化成一种颜色形成主色,夸大白色的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故称“六分脸”。

请学生选择 学生回答

脸谱勾画部位

玩一个拼图游戏:这里是一个脸谱的散片,谁来把它迅速组拼出来?

你们拼摆的这些散片分别在脸部的哪些部位?(脑门、眉形、眼窝、鼻窝、嘴形)

这个脸谱左右两边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右大致对称)

请以、一名学生上台拼脸谱散片

学生回答

三:示范制作脸谱

你想用什么方式表现?

欣赏三幅作品,他们是用哪些方式表现的?

小结:是用剪纸,雕刻,水粉三种表现方式。

指黑板上的范品,这件作品是老师用粮食粘贴的。

小结:今天就来学习用彩笔涂画的方式表现。

问:我们首先怎么做?

我们接着怎样做呢?

怎样才能让左右两边画得尽量对称?

老师讲绘画的步骤并示范

1、构思

2、勾形

3、涂色

学生上台演示

四:制作脸谱

作业要求:请同学们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脸谱,要用颜色突出你所画的人物性格特征,同时要注意你所选择的谱式,有选择的进行创作。

学生动手制作

五、评价

1、请作业完成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你表现的这个人是怎样的性格特征 ?

2、你们最欣赏谁的作品?

请几名同学上来展示

请同学评价

六、拓展

脸谱在舞台上使我们的戏剧人物生动鲜活,除此以外,还能在哪些地方展现它的美呢?

欣赏生活中的脸谱

请学生说

学生欣赏

七、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和欣赏了精美绝伦的脸谱,我相信大家也为我们中华民族这伟大的艺术瑰宝而自豪,和着音乐,一起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吧!

学生欣赏

学习新知 1.京剧脸谱欣赏

2.质疑(爱思考的同学有疑问了,为什么京剧中出现了脸谱,脸谱的由来是什么?)3.指名答。齐读。4.脸谱识人。

2.美术欣赏:京剧脸谱 篇二

1.专题欣赏:

就是围绕一类课题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赏析,从造型,色彩,情感方面进行欣赏。这也需要教师在此之前对这一类型的课题有所研究并且归纳重点,以一个系列在欣赏,这样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同题目作画时就不会感到困惑。在四年级我上过这样一课《抽象画——走近米罗》,看到这题目,顾名思义这是一堂抽象画的课,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这课的确很难理解,什么是抽象画,这课到底要画什么?所以在上这课之前,我就让学生欣赏大量的美术作品,有米罗早期的具象画,还有梵高的风景画,告诉他们这是我们平时能体会到的画面,这就是具象画。然后再欣赏抽象画,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特点。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他们以几何形,简单造型绘画的大致轮廓称为抽象画。抽象画的大师有米罗,还有梵高,让学生们欣赏下他们的画作,对比下同样是抽象画,感受他们不同的魅力,又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哪种画法。

相同点:两位大师都有同题画作———星空,他们画笔下的星空是那样大气,赋予了大自然中星空不曾有过的韵味。每位欣赏者都可以从画中找到自己的星空。两位的作品在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空间的同时更彰显出彼此的艺术特色。不同点:梵高善用他独有的思想诠释对星空的理解,黄色和蓝色调贯穿整幅画,象征着梵高心中对绘画,对生命的激情。在画中他得到心灵的一种释放,画面如此洒脱,豪放。米罗是西班牙一位超现实主义画家,米罗从小对大自然风景非常热爱,家乡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艺术传统默默地浸润着这位大师。他喜欢一些自然,无拘无束的东西,他内心追求自由,富有童真的思想,促使他晚期开始慢慢转型,星空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诞生了。他的画里有星星,有眼睛,五角星,长方形,胡须和点,线排列组成的梦境和畅想。米罗的画风抽象简洁,打眼一看,画面中都是点和线,也正是这样简单的线条贯穿构筑了他的简单画面。用一个个简单的几何图形拼成一个做着运动的孩子,非常有趣,随手剪出的一个红色圆圈配合两条横线,组成了扑面而来的活力。让学生从不同中找出米罗大师的抽象画特点,这样不仅从造型和色彩上讲解,更对米罗这个人的一生的情感生活作了归纳,这样让学生的画作更富有情感。

2.随堂欣赏:

利用多媒体工具让学生在随堂课上进行有效欣赏。每堂课在讲授的过程中我都会播放一些实物图片,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绘画元素,再让学生欣赏一些美术绘画的作品,让他们知道怎么样以生活元素进行联想,理论联系实际。随堂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很重要的形式之一,它能让学生很快获益,立马欣赏,有些学生随手就能跟着画,这也就达到了美术课堂欣赏的目的。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以现场绘画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如:我上过高年级的《山水画》一课,在欣赏完图片的同时,主要还是要讲授国画的技法,我会现场准备纸,墨,笔,让学生来围观,画山石是如何用笔的,中锋用笔,提,按,侧锋用笔,泼,染,以及用小笔来画树的画法,用墨的多少,用水的多少都是很有讲究的,只有这样现场的讲授才能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到绘画的魅力。

3.?外出欣赏:就是让学生到大自然,博物院等地方欣赏自然景观,名家名画等,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欣赏的水平。周末可以是在父母的陪同下观看画展,欣赏大自然的淳朴之美,把自己对美的感受说一说。也可以是教师利用写生课带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对观察到的实物进行写生,以书本上的理论联系实际,大家小组讨论,说说你对美的看法,让学生更有感悟的学习,教师也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授课。如:我上过的《风景写生》一课,就是让学生到室外进行观察,观察你感兴趣的地方,它是什么造型,上面有什么样的花纹,是什么颜色,然后选择实物最美的角度,把这种美留在你的画面上。任何美的东西都是来源于生活,选择生活中美的事物,哪怕是一个小小角落里的美,都可以让笔说话,将美的东西记录下来。

3.美术欣赏:京剧脸谱 篇三

关键词:信息技术;音乐欣赏;整合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仅靠老师的语言介绍,或听唱段欣赏,对学生认识其综合性表演藝术特征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能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

2.学生分析:职高学生对京剧了解不多,他们对拖着长腔的京剧不是很喜欢,但他们具有求知欲望强、表现欲望强、好奇心强、积极性高的特点,能熟练使用Internet,有较高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且具备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教学环境分析: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授课,便于使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这是满足学生情感与认知需求的最有效、最实用的途径。

二、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加深感性体验。老师使用多媒体出示京剧的视频片段,为学生创设看得见、摸得着,京剧就在自己身边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跟着媒体示范念一念有音调的京剧韵白、做一做京剧的表演程式,这是学生感受和体验京剧的良好途径与方法,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多媒体视频的演示解决了一般音乐老师无法达到的京剧表演专业水准的难点,体验教学法便于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更好地感受体验京剧的表演特点。

三、课后延伸

为了拓展京剧文化视野,提议学生在班里办个京剧艺术墙报。可提示学生在网络上搜寻有关京剧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京剧故事、艺术家的逸闻,可用文字、图片、唱谱等各种形式。最后以“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为口号,在《唱脸谱》的音乐声中结束此课。

四、教学反馈

1.教学氛围和谐,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上有师生热烈的讨论声,也有学生激情昂扬的发言声和学生发自内心的由衷感叹“京剧,你真OK!”。这一切说明,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在这节课上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2.活动形式丰富,学生实践成效显著。听一听、念一念、看一看、做一做,学生的实践活动串联了本堂课。

3.交流方式多样化,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机交流,生机交流,使课堂生机勃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必将带领学生成为网络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创新点是:凭借信息技术手段,营造京剧气氛,优化音乐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宋海燕.谈谈信息技术如何辅助小学音乐教学[J].新课程:中,2011(03).

4.欣赏《走近京剧》课堂片段实录 篇四

教学目标:

1、欣赏《唱脸谱》,了解并掌握相关的京剧知识。

2、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表现能力。

3、感受京剧的艺术美,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通俗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兴趣以及爱国情感。

4、激发学生探究地方戏曲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欣赏一组艺术图片,初步进行热爱民族艺术即爱国的思想教育,自然导入课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漂亮的图片,看一看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的设计都巧妙的融入了京剧脸谱艺术。

二、欣赏戏歌:《唱脸谱》

(一)、完整聆听感受,了解戏歌体裁和相关的京剧知识。

这是一种新的体裁,叫戏歌,在通俗歌曲里面融入了京剧的元素,这样大家听起来比较容易接受!现在的电视剧主题歌经常用到,比如《中华功夫》《包青天》《康熙》等。

(二)、欣赏第一段,从旋律和动作上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之美!了解相关的京剧知识并感受其表现的赞美之情!

1、从旋律和动作上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之美!

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北京Opera和四击头。有一句也表达了对中国京剧的赞美!北京OPERA,看一看,还有没有不明白的歌词,把它找出来。何谓四击头,请看图片!用大锣小锣钹单皮鼓这四种乐器一起演奏的锣鼓谱就叫四击头!主要用于主角如大将的出场亮相,请看录象认真听!它的背景音乐就叫四击头。我们一起模仿一下大将的出场亮相!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豪骄傲的心情重新欣赏第一段,会唱的跟着唱一唱!

(三)、欣赏第二段,通过听、看、讲、演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关于脸谱的相关知识,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表现,充分感受京剧的艺术美!

1、通过欣赏和讲解了解京剧的两大唱腔:西皮和二黄。

2、通过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3、帮助学生感受净行的阳刚之美。

我们来了解一下京剧的两大唱腔,西皮和二黄

节奏比较慢,表现深沉、悲伤、忧郁情绪的唱腔就叫二黄。它给人一种非常凄凉忧郁的美!

何谓西皮呢?节奏比较快,表现高亢激昂、明朗欢快情绪的唱腔就叫西皮。

小结:京剧里面分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花脸俗称净行,主要表现比较威猛的男性!在京剧里面不同的花脸代表的人物性格一样吗?我们通过图片来了解一下:蓝脸的 红脸(请学生读)黄脸白脸 黑脸的张飞……代表的人物性格一样吗?不同的花脸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这些五彩缤纷的脸谱漂亮吗?中国的京剧不仅旋律美、唱腔美,脸谱美,连动作也很有象征性,引导学生模仿净行的基本动作!你们开心的时候都是怎样笑的?(微笑 大笑

哈哈大笑

捧腹大笑)我们看京剧里面是怎样表现笑的?和我们平常一样吗?节奏由慢到快,速度由松到紧,比较夸张!了解了京剧里面净行的脸谱、动作、唱腔还有笑。师生总结:净行展现给大家的是一种粗犷、夸张、阳刚的美!

三、拓展活动,小结,引发学生探究地方戏曲的兴趣。

5.大班美术教案京剧脸谱 篇五

本次活动源自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中的一个内容——京剧和脸谱。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很多幼儿并不陌生,大班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另外,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我还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自己喜欢的脸谱。

2、感受脸谱对称、夸张的艺术美,激发幼儿的创作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脸谱对称的特点。

2、运用线条、色彩夸张地表现脸谱特征。

活动准备

1、脸谱成品若干,一段京剧视频,一张有关京剧人物图像。

2、彩笔、空白脸谱、纸的衣服、纸盘、毛线、剪刀、画笔、画纸

3、幼儿日常生活对京剧的了解和对颜色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京剧欣赏,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幼儿回答)

师:老师播放一段短片,请小朋友看完后告诉我,短片里放的动画和平时小朋友们看的有哪些不同?(观看视频)

2、师:短片里放了些什么内容?(幼儿自由回答)(出示字卡“京剧”)

3、师:刚才有小朋友说看到了一张张大花脸,你们知道大花脸叫什么名字吗?

4、师:它呀,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脸谱。(出示字卡“脸谱”)

5、小结:我们都知道脸谱是画在唱京剧的人脸上的,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它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唱京剧的人很特别,不仅唱腔好听而且化妆也很独特,他用各种各样的脸谱来表现不同人物形象和性格。

我们来看这张图片(出示唱京剧人物图像),你们看,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和我们不一样,尤其是他们脸上画的。我们刚才说过他叫什么?(幼儿回答)

师:这个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一下脸谱的秘密呢?

二、基本部分:

(一)脸谱欣赏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彩色脸谱贴到黑板上,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对称。

1、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脸谱,请你把看到有趣的、特别的地方找出来,告诉大家。(个别幼儿回答)

2、小结:你们真能干,发现了很多,这些脸谱每一张的颜色都不一样,我来说一下这些脸谱颜色的作用。

3、师:在京剧里这些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红色、黑色在京剧里代表好人,黄色、白色在京剧里代表坏人,蓝色代表勇士,金、银颜色代表神话里的人物。

4、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

教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5、师: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教师可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的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6、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

(二)讨论制作脸谱的方法

1、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张空白的脸谱,今天我们来做小小化妆师,大胆设计脸谱。我们要帮他化化妆怎么样?

2、师:现在我们先给它添上五官,要夸张、特别一点的,比如来个星星眼,谁来说给还有什么样的眼睛呢?(教师可以适当举例,为幼儿提供参考)

3、师:眼睛添好了,该到鼻子了,大家赶快动脑筋我们能把鼻子变成什么样的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当幼儿回答时教师直接在空白的面具填画)

4、师:嘴巴现在已等不及了,谁来说说我们变个什么样的嘴巴?

5、师:现在脸谱上的五官都画好了,老师想画京剧里好人的脸谱,好人的脸谱是什么颜色的呢?(幼儿回答)

6、师:“脸谱除画在纸上的,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脸谱?”

幼儿1:“在纸盘上画脸谱。”

幼儿2:“衣服上。”

幼儿3:“可以用毛线贴脸谱的胡子。”

幼儿4:“我看见过剪纸的脸谱,可以用剪刀剪。”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1、幼儿自由选择制作材料.2、提醒幼儿作画时注意画出对称的夸张的五官以及图案.3、启发幼儿为脸谱添画上头饰,官帽和胡须等.(其中制作速度较慢的幼儿可以为其提供现成的操作材料;能力强的幼儿也可以和能力弱的幼儿合作,共同画、剪、制作;教师对镂空感到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

四、幼儿相互欣赏、评价作品,老师对幼儿的作品表示欣赏,表扬大胆设计和有进步的幼儿。

五、带上自制的脸谱到“开心舞台”表演

幼儿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如:“变脸”、“走秀”、“唱京剧”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幼儿通过这一主题内容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然而,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与问题:

1、由于幼儿对美术的感受能力不一,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观察并把握脸谱对称的特点,所以装饰绘画中出现了脸谱不对称的现象。

2、由于幼儿对美术表现能力的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较好地运用线条、色彩夸张地表现脸谱特征。比如:线条不够连贯、流畅,色彩较单

一、配色不够鲜明等。

6.大班美术教案:京剧脸谱 篇六

1、通过欣赏京剧脸谱激发幼儿对京剧脸谱艺术的兴趣,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2、通过欣赏使幼儿感受京剧脸谱中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成的图案美。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布置与京剧俩耨有关的艺术角供幼儿欣赏。

2、“京剧脸谱”课件,京剧VCD片段。

3、笔、油彩、镜子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京剧唱段。

1、请幼儿欣赏一段VCD京剧唱段,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问:唱戏的人脸上都画了什么?

3、小结:这是一段京剧,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是国剧。许多京剧演员脸上都画有不同的油彩,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

二、幼儿观看课件“京剧脸谱”。

1、教师分别出示不同的京剧剧照,让幼儿说一说有些什么颜色?说一说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

2、红脸——威武、忠诚;紫脸——善良、正直,是好人;黑脸——公正,包公;白脸——狡猾、阴险。

3、仔细观察脸谱,讨论:由哪些颜色画成?图案是怎样的?(对称、夸张、对比强烈)

三、为自己画京剧脸谱。

1、说一说画脸谱时该从哪里先开始?

2、教师介绍油彩和笔的用法。

3、幼儿只有给自己画脸谱。

四、表演京剧。

幼儿拿一些道具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把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反思:

7.美术欣赏:京剧脸谱 篇七

一、理论依据

(一) 新课程教学理念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 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社会, 倡导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思考与体验, 肯定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的能力。没有体验, 就没有内化, 即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没有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能力、素质的发展。

(二)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习得是个体主动建构的, 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是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其作用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 提供必要的帮助, 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 促进学生的建构过程。

(三) 认识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 就是让学生通过切身实践来认识、掌握所要传授的知识或技能, 或者通过唤起学生以往的记忆表象来实施教学的方法。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 体验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 利用体验的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相较其他教学方式而言, 体验式教学具有寓教于乐和效果持久两大优势。

体验式教学强调教学的动态化, 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 要求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对于学生, 要求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 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 用自己的耳朵听, 用自己的嘴说话, 用自己的手操作, 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 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与感悟。

因此笔者认为, “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 才是有效的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的背景下, 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有必要提倡“体验式有效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的

对于美术欣赏而言, “欣赏”本身是一种创造, 为使学生完成这一创造性的“欣赏”过程, 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欣赏”,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一种启迪思想、促进理解的角色, 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 鼓励学生独立思索, 启发、引导学生去领悟欣赏方法。在欣赏课教学中, 这种帮助学生画龙, 令其自己点睛的“空白”教学, 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也使学生领悟到欣赏该类美术作品的方法。

三、教学手段、方式、方法研究

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视觉读图能力, 诸如多媒体教学、绘画实践、外出参观、互相合作、交流与创作等, 并在课后做好记录, 形成较为合理的教学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积极探索如何在高中美术教育学中体现“人文性”的教育教学方法, 采取各种形式教育, 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引导和帮助学生关注社会美术现象, 促使其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利用校外艺术展览交流活动扩大学生视野, 融集体智慧开展各种美术创作活动, 让学生在创作体验中更进一步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形式设计

(一) 问题情境中感悟体验

在讲述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美术语言在不同类型作品的不同表现方式, 还有如何鉴赏理解各种具有不同风格流派的艺术作品时, 首先笔者分别选取了学生非常熟悉的宜兴籍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中国画《群马图》和吴冠中的中国画《根扎南国》。随后提问:《群马图》这幅画是徐悲鸿为了表现他的民族意识而创作的, 而《根扎南国》这幅作品, 吴冠中关注的主要是艺术的形式语言。在这两幅作品中, 画家分别采用了什么材料和技法来表现艺术形象?运用了哪些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

笔者特意选取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两位宜兴籍著名画家, 目的是让学生为家乡而感到自豪, 同时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出现了学生踊跃发言的场面。有的同学回答说:“徐悲鸿画的奔马是用墨色以及线条的粗细浓淡变化来表现的, 对马的结构和特征表现得真实而又准确, 材料用的是中国传统的笔、墨、宣纸。”紧接着一名同学补充说道:“这幅画用的是生宣, 因为画面墨色有晕化的效果。”教师在这里要及时给予肯定, 并说明生宣和熟宣材料性质的区别。在描述《根扎南国》这幅作品时, 有的同学回答:“画家运用的同样也是中国画传统材料, 画面表现森林中的树木枝干, 主要用的是长短、粗细、浓淡不一具有丰富变化的线条, 树冠和叶子是用大小不一的彩色墨点来表现的, 画面虽然看上去似像非像, 但感觉很美。”教师在这里除了给予肯定之外, 要对课题进行一下揭示: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呢?广义地说, 美术作品中参与作品表达的一切都具有语言的属性, 而狭义的概念则是指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两个方面。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就是点、线、面、色。语言表现手段是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以及笔墨、章法、皴法等。《群马图》在艺术语言上, 画家将中国传统的笔墨技巧与西方绘画的写实画法结合起来, 把生动有力的造型与画家忧国忧民、密切关心社会现实的思想情感结合在一起, 其艺术形象给人的感觉是真实而又具体。《根扎南国》的艺术形象给人的感觉则是似与不似之间, 画家运用点、线、面、色、构图等艺术语言元素和手段, 来追求和表现画家心目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这两幅作品同时又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美术语言方式或美术类型。这就是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

(二) 讨论思辨中引导体验

1. 观察感受阶段

属于对作品审美的感性阶段。一是侧重于视觉感受, 如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作品, 对其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二是学生对作品是喜欢还是讨厌。以上可作口头发言,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作品中所存在的客观事实。

2. 分析理解阶段

属于对作品审美的理性阶段。主要从色、形、构图等艺术手法角度出发, 理性分析作品造型的特征与艺术特点, 学生作笔记, 可口头发表。同时, 教师提出悬念和问题, 学生积极展开思考, 寻找解答。

3. 解释讨论阶段

对分析理解阶段所作的解答综合思考, 阐述作者用作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学生作笔记, 可作口头发言。此时, 欣赏活动进入作品的深层, 讨论就可以充分展开。

4. 价值判断阶段

学生根据自己的解释、包括与他人的意见讨论交换, 对作品艺术特征作分析, 提出对作品的解释与评论, 并加上喜欢或是厌恶的评价。最后归纳出作品的优缺点, 作出价值判断。

探究讨论法的运用在具体鉴赏过程中, 教师可准备一些悬念, 提出一些解迷般的问题, 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 又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引发其热烈讨论。

例如, 在欣赏《清明上河图》的过程中, 学生对画面主要内容就发生了热烈的探讨。有学生认为作品主要描绘了汴河中大货船通过虹桥的精彩瞬间, 描绘了虹桥上马冲驴惊人慌乱的纷扰场面;有学生认为作品详尽而真实地描绘了京城汴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又有学生认为作品描绘了五百多个人物, 代表了京城三百六十行, 反映了京城的繁荣景象……此时, 教师又可提出问题, 引发讨论:《清明上河图》中大货船过虹桥时, 船夫们怎样放桅杆?怎样使劲挣篱?桥上怎样抛下绳索挽船只?邻近大小船上的人怎样指指点点?虹桥上的人又怎样?这紧张而富有戏剧性的过桥场面在整个画面中反映了怎样的关系?你怎样解释画面呢?

《清明上河图》由于画面内容丰富、布局复杂、情节描写多样, 使得学生对作品的审美感受结合了自己主观的思维想象, 产生了欣赏者对作品多主题、多疑问的现象, 歧义引发了学生的解释与评论, 使其进入了深层次的审美活动中。

(三) 调查探究中深入体验

在鉴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时, 笔者充分利用家乡“陶的古都”的美名, 安排学生按小组在课外调查了解紫砂艺术。调查的内容和办法, 可由教师给出具体的要求, 学生可根据已搜集的资料图片和相关实物, 进行分析讨论, 然后由各组代表分别陈述交流成果。有的小组对如何鉴赏紫砂茶壶介绍颇详, 有的小组对当今紫砂行业所遇到的瓶颈给予了细致剖析, 有的小组对于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紫砂艺术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是教师小结, 肯定每一位同学所做的努力, 并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紫砂艺术鉴赏知识。接着导入新课, 为欣赏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 动手实践中升华体验

假设现在老师布置一项作业:每位同学回去画一张画。你在创作绘画作品的时候会考虑什么问题呢?

画什么, 以及怎么画。

画什么也就是绘画作品的内容。而怎么画就涉及绘画作品的形式。古人有命题画, 给出主题内容, 由画家进行创作。相传有一位老师要考察三个弟子, 出一个题目叫“深山藏古寺”, 命三位弟子分别作画。其中有一位弟子对深山密林和古寺作了精心描绘, 古寺掩映在深山密林里, 若隐若现、尤为逼真;另外一位弟子重点描绘了层层叠叠的深山老林, 在画面深处密林里露出古寺的一角, 以突出画题中的“藏”字;而最后一位弟子只是画了一个在深山脚下挑水的小和尚, 画中虽然没有深山老林和古寺, 但观赏者却可通过画面寓意联想到深山密林中深藏着古寺, 显然最后一个弟子技高一筹。画家在运用艺术语言和形式手段上非常巧妙, 使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了高度统一。

再比如欣赏齐白石的中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 画面并没有直接表现鼓腮嘈鸣的青蛙, 而是状写山涧乱石中泻出的一片急流, 急流中夹着几个形象生动富有生命力的蝌蚪, 高处抹了几笔远山。乱石、急流、蝌蚪、远山, 自然协调, 传神地表现了画题的意境。虽不见青蛙, 观众在画中却能隐隐约约感到如闻十里的蛙声。

通过《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 让学生就绘画艺术的内容作了了解, 明白了题材与主题是绘画内容的构成要素, 也明白了绘画艺术内容的重要性。那么构成绘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那就是绘画的形式。

而绘画作品的形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教师展示一幅学生临摹徐悲鸿《奔马》的作品, 让同学们来评价一下, 有的同学说这幅画中马的造型还可以, 就是没有中国画的水墨情趣;有的同学发现画纸是素描纸而不是宣纸。因此教师总结:这幅画失败的原因是绘画材料使用不当。工具材料这些物质媒介是绘画的基础, 它的特性直接制约着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质量。水彩画的润泽透明、油画作品的厚重与精致、木版画作品的木味与肌理、中国画的水墨情趣、剪贴画强烈明快的装饰美感……绘画采用不同的材料与工具, 画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 其形式也就不相同了。

不同的材料出不同的效果, 即使同一种材料所表现的绘画其形式也不尽相同, 画家可通过点、线、面、体积、色彩、光影、明暗、透视、构图等语言手段, 塑造出具有不同风格形式的艺术作品。

在欣赏西方现代绘画作品时, 由于传统绘画中的形象基本上是具象的, 因此教学时有故事可讲, 有具体形象可感知, 学生欣赏时也较易把握。当然美术欣赏课不能上成故事会, 对绘画背后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 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内涵有更深的理解和欣赏。而现代绘画部分, 由于流派纷争, 绘画内容和作品形式抽象, 特别是抽象画语言呈符号化肌理效果, 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在这里除了要分析西方现代艺术产生的根源外, 还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绘画语言的特点, 如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油画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时, 就应该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节奏感上去欣赏, 再结合画家的理论和艺术主张去理解, 此外安排学生自己动手画, 进一步加深对现代绘画艺术的理解, 利用身边所熟悉现有易取的材料, 如玻璃、旧画报、旧牙刷等, 运用印、撕、贴、弹等绘制手段来画具有抽象意味的肌理画, 然后根据已学过的欣赏知识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述。

五、思考与展望

帮助学生打开美术欣赏的这扇大门, 其实就是教师让学生学会欣赏, 学会思考, 学会独立自主学习的过程。课堂不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 离开课堂后, 学生能够独立学会欣赏, 这才是我们欣赏教学的目的。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 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要想在艺术欣赏中得到审美的享受, 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 不但容易储存、巩固, 还便于日后应用。体验教学并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模式, 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教学理念, 作为教学理念它是一种高度关注人的教学思想。

在体验教学中, 教学不是单纯的认识过程, 而是事实与价值、理智与情感融一的过程, 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命对话的过程。体验式教学的提出, 并不是全面推翻或否定现有的教学理论, 而是对现有理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再思考, 这些思考或许能对教学理论的丰富与深化、教学现状的改进起到些许作用。因此体验式教学如何在美术欣赏中体现出学科优势, 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才刚刚开始, 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仍需要不断地努力, 新课改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2.

[2]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美术鉴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8.美术教学要重视美术欣赏 篇八

在美术教学中,实践固然重要,但欣赏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作用更为突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欣赏教学的体会。

关键词:美术教学;美术欣赏;学生;审美能力

一、美术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美术教学中,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是从欣赏能力开始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有所感知是普通的心理现象,但对艺术美的感知却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始能具备。美术欣赏教学就是直接以古今中外美术作品中的精华为学习对象,通过感性直观和富有启发性的手段,把抽象的艺术理论与艺术知识寓于对具体作品分析讲解中,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起来,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高度结合,通过对具体的艺术品的欣赏,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外艺术史上的优秀的思想传统和艺术传统,逐步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养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并深刻得影响自己的气质、品格、意志、信念。显而易见,同一般美术技能教育内容及其他教学手段相比,美术欣赏教学更能利用审美活动的认识意义和教育作用对学生施加影响,从而使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学会通过审美的方式理解世界,认识社会,把握人生,促进学生德、智、美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美术欣赏教学不只是看一些美术作品,更是培养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欣赏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并不是通过几节美术作品欣赏课就能进行美术欣赏的。因此,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而且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引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情感。通过引发出学生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产生真切的审美体验,提高对美术欣赏的兴趣。

三、美术欣赏教学不只是认识艺术语言,更是培养审美态度

作者的一切思想和情感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传达出来的。不同的美术门类,由于它们的基本特征都表现为造型性、视觉性、静态性和空间性,因而在审美要素中,它们表现出的情感要素与意蕴美方面都具有共同特点。然而,不同美术门类作品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及制作方法各不相同,就造成了它们在审美形式要素上有很大区别。如:绘画中表现出色彩、明暗、笔触、线条等;雕塑则表现出材质的体积、量感质感、肌理等。不同时期的作品又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形态。正因为如此,在欣赏学习中,教师应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优秀作品,从中认识艺术语言的作用。对不同美术门类的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采取不同的审美态度去进行欣赏,尤其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有机会比较和体会各种艺术不同语言的特点,锻炼用口述和笔述的方式加强对艺术语言的感受与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四、美术欣赏教学不只是学习美术知识,更是加强学科之间联系和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桥梁

比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其中,最主要的和难度最大的是让学生去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面貌和意境都各不相同,其中,面貌的不同之处比较容易感受,而意境的不同,相对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尤其是对于这些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较强的高中生来说更是如此。为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从体会古诗的意境入手,去体会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因为对于高中生来说,在语文课中已学过大量的古诗,所以对古诗的意境的理解就比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容易多了。而且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与古诗之间的确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例如,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境,就与北宋山水画的意境有很多相同之处,主要是作者都以客观地描写自然景色为主。诗人和画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没有直接表露出来,而是隐藏在所描写的景色之中,所以称为“无我之境”。

五、美术教学的若干特点

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的思维活动,是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它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者始终包含着感性并带有浓郁的主观色彩;二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充满着联想和想象。因此,启发学生的联想和调动学生对欣赏对象的感性投入,进而把握作品的丰富内涵并做出审美评价,是美术欣赏课的基本特色,也是美术欣赏教学的成功的标志。

美术欣赏教学,作为人类的一种认识活动,艺术欣赏固然无法摆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规律,但却不是从感觉到概念的简单逻辑过程,它是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为感知对象,感觉形象逐渐加深,形成知觉,在知觉形象的刺激下,审美主体情感四溢,突破时空界限,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形成审美意象,并做出审美判断。尽管每个人由于知识、阅历和艺术水平的差别,使其对艺术作品领悟程度有所差异,但人在欣赏活动中的思维及心理特征却是相同的。因此,美术欣赏教学不应该机械向学生灌输“标准”鉴赏与分析“结论”,而应充分启发与调动学生进入欣赏过程,尝试形象思维,允许“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激励学生获得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

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中,要注意选择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具体的作品,要引导并教育学生在欣赏中兼顾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学会从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标准分析欣赏艺术作品,避免形成片面追求形式的唯美主义趣味和只要思想不要艺术的“庸俗社会学”观念,培养正确而健康的审美情趣。

总之,只有充分认识美术欣赏教学的作用,努力探索美术欣赏教学的美育意义,才能使其真正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9.美术欣赏:京剧脸谱 篇九

大班美术《 好看的京剧脸谱》活动反思

我园的阳光教育课程是培养阳光幼儿。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幼儿的内心情致,形成阳光的心理;向幼儿介绍祖国传统文化精粹,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萌发幼儿内心对祖国的热爱。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教育活动。而且正切合了我班《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因为里面就包含了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京剧是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的精华莫过于脸谱。他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幼儿。以此为切入点,感受京剧的魅力,让幼儿能欣赏并喜欢上京剧。因为,有喜爱才能有传承。“好看的京剧脸谱”是大班教材中的内容,《纲要解读》中指出:要让教育内容成为幼儿的兴趣需要。由此,我带领幼儿经历了收集京剧脸谱、京剧脸谱工艺品展、制作“京剧脸谱挂件”,欣赏歌曲《说唱脸谱》、京剧片段《战长沙》,为幼儿介绍脸谱人物故事等这样一个过程,一系列准备和铺垫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激发了他们想要自己尝试绘画装饰脸谱的欲望。考虑到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提供了四种不同层次的材料便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进行选择和操作。

10.美术欣赏:京剧脸谱 篇十

【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感受京剧脸谱夸张的色彩和形象。

2、能用填彩的版画形式表现京剧脸谱。

3、体验填彩版画活动的乐趣。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音乐。

2、绘画工具:吹塑纸、铅笔、白颜料、黑卡纸、油画棒、底纹笔。

3、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欣赏京剧音乐:请小朋友们听一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就是京剧,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是我们的国粹。

2、播放多媒体课件,感受京剧脸谱的特点

(1)脸谱的颜色:说一说这些脸谱有些什么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如:红脸——威武、忠诚;紫脸——善良、正直,是好人;黑脸——公正,包公;白脸——狡猾、阴险。)

(2)脸谱的对称:图案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对称、对比强烈)

(3)脸谱的夸张:脸谱的五官发生了什么变化?(夸张)

3、讲解示范填彩版画的制作过程

出示范画:画上的印法和我们以前的制作方法一样吗?它是怎么印出来的?

(1)构思定稿

示范用铅笔在吹塑纸上画自己喜欢的一种脸谱,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有趣、滑稽的脸谱。画的时候注意设计的图案要对称,造型要夸张,线条要加深加粗。

(2)拓印

用底纹笔刷上白色水粉颜料,先顺着一个方向从上向下,或者从左到右刷,刷好颜料后覆上拓印纸,用手轻轻来回磨印,然后将纸轻轻揭开,若不满意,可重新刷色再拓印,最后打开、晾干。

(3)填彩

用油画棒涂上自己喜欢的脸谱颜色,色彩的选用要突出京剧脸谱的特点,色要鲜艳、浓烈。

4、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边欣赏边作画,构图时五官的设计突出脸谱的特点。

(2)用底纹笔刷色时要刷均匀,注意卫生。

(3)拓印纸与底板在拓印时候不要错位,可以用夹子夹好。

(4)将拓印底色的作品用剪刀沿着外轮廓线剪下。

(5)待画面干后,再用鲜艳的颜色(油画棒)进行涂色。小朋友在涂色的时候,涂得要均匀,注意黑色的线条不要涂色。根据幼儿能力的强弱,帮助个别幼儿选择颜色。

5、作品评析

将所有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师生共同欣赏、评析。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脸谱是什么样的?

活动延伸:

将面具放在区角里,游戏时孩子带上面具表演。

反思:

这个活动是在认识京剧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对称、夸张的方法绘画出脸谱上的五官。由于孩子有一定的感知的经验,本次活动通过回忆、再次的感知等形式激起了孩子绘画的兴趣。

11.浅析美术欣赏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美术欣赏;趣味性;创造精神;领悟作品内涵

美术欣赏是依靠人的理解力的增强发展起来,理解力是一种领悟各种关系,攫取事物本质的能力。因而学生知识的积累,教师的博引广论,促使欣赏教育有效地进行。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发现作品外部的诸种关系以及更为深邃和复杂的内涵。这要求教者不仅知识要更新,能广泛涉及中外古今美术史知识,而且要求教师的知识必须准确。

那么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而且是一个从来未能形成共识的学术问题。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笔者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常见类型

一般说来,常见的美术欣赏教学有以下四种类型:

1.解说型——教师对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讲解、说明。

2.问答型——教师就作品或欣赏知识、原理提问,学生回答。

3.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教师作为援助者。

4.自由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

解说型的美术欣赏教学是最常见的。但一味由教师讲解,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容易陷入知识灌输型的模式之中。如果能在欣赏话题方面下功夫,对作品作出好的选择,并具有高超的解说技巧,那么,这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问答型和讨论型的方法有相互关联之处,但相比之下,讨论型的欣赏教学方法更理想。

自由型的优点在于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时间、喜欢的作品,按自己的方式来欣赏。这种方法最理想,但是很可能导致只有一部分的学生掌握了欣赏的能力,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引导,欣赏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课业欣赏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对教材要有充分的认识

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美点分析应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应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应侧重于造型材質的表现力;有的应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应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有的应侧重于某种造型形式因素的运用。

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三、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这样也改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2.欣赏与绘画、工艺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

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欣赏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后,他们就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只有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优点和美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美术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应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正确地去认识作品,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美术欣赏教学发展到今天,总的来说时间不是很长,成功的经验也并不多。总结经验,是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希望同行与专家们都来研究探索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达到和谐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秦.发挥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寓教于乐”作用[J].皖西学院学报,2000,(01).

12.美术欣赏课初探 篇十二

一、激发情感

高中欣赏课的第一节课十分重要。第一课不给学生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学生是绝对不会重视美术欣赏课的, 那也就谈不上愿意上欣赏课了。因此, 我的第一课留给学生的不是“读书课”“看图课”, 而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讨论课。为此, 我围绕四个问题:即1.什么是欣赏课?为什么高中要开设欣赏课?2.欣赏课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何好处?3.你了解哪些中外知名的艺术家、画家及其代表作?4.二十一世纪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何新的发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 讨论第四个问题时, 同学们普遍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的世纪、艺术的世纪, 如果没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鉴别能力是绝对不能适应的。因为生活离不开艺术, 如衣——有服饰艺术, 食——有烹饪艺术, 住——有建筑艺术, 行——有仪表美等。当然, 我们将不一定都成为艺术家, 但必须掌握一些艺术常识, 学会欣赏艺术作品, 学会美化自己的生活。在讨论第二个问题时, 我强调学习历史、地理、语文时经常碰到与美术相关的问题, 如果在欣赏课中学好有关知识, 对学好其他课程一定会大有益处。例如, 一幅画的历史背景涉及历史、地理等许多知识。一幅名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时代。学会欣赏, 学会观察, 对写作中描写人物、景色, 提高观察和想象能力大有益处。同学们认识到欣赏课不能片面理解为趣味课和消磨时间的课, 而是知识性强、应用面广、实用性强的课, 它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建筑、雕塑、工艺、绘画诸方面的知识, 及其对艺术家、艺术作品的评价。我还讲一些名人轶事, 吸引学生, 为今后的美术教学奠定基础。

二、培养兴趣

课堂教学的成功, 要靠师生共同努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引导者, 为此, 我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上。只有熟练掌握教材, 才能在课堂上居高临下, 驾驭课堂, 才能精讲精练, 增加趣味性,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习兴趣。比如, 讲解中国宏伟的宫殿建筑时, 将它和中世纪欧洲建筑艺术进行串联讲解, 首先提出问题, 要求学生带着几个问题仔细阅读这两节内容, 找出东西方建筑在指导思想、建筑时间、地点、基本格局及显著特征的不同点, 通过讨论, 同学们对东西方建筑艺术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再介绍几幅彩色建筑图片 (幻灯) , 加深学生的理解。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高耸挺拔、轻盈灵巧、构造美观, 内部空间大;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体系, 具有重要地位, 它是东方建筑的典型代表,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们应该为之骄傲和自豪。学生既容易接受, 又觉得生动活泼, 培养了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

三、引导欣赏

美术欣赏, 除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外, 还需进行较深入的艺术分析, 包括形式美要素和技艺方面的知识, 只有使学生感受和鉴赏美的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增强, 才可能更深刻地认识作品的内涵, 只有使学生真正掌握分析作品的方法, 才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感悟, 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使他们在参与中体验作品的内容、思想, 运用比较的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对作品的分析、评论。如何教学生欣赏作品呢?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从分析美术作品的形式和形象入手;第二步是对内容的理解、体验;第三步是对作品的内涵的探究和领悟, 要求学生欣赏艺术作品时均从这三个方面去理解、去分析, 才能全面。例如, 在分析西班牙现代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时, 首先介绍《格》是一幅巨幅油画, 画中表现的对象是人和动物, 并配有其他物体, 整幅画具有恐怖感和战争创伤的气氛。学生对这幅作品的形式与形象有了初步感受和了解;其次介绍《格》是一幅为抗议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创作的巨幅油画, 但油画中的形象对于不了解现代派美术特点的人来讲, 则是相当难理解。根据画家的自述, 画面中发生嘶烈哀鸣的马, 是象征着西班牙人民, 画面左上角露出狰狞笑的牛头, 是残暴与黑暗的象征, 画面中还有表现人民所受到的种种苦难的形象, 以及这些苦难造成暴力恐怖气氛。通过分析, 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再次分析一般油画作品色彩都比较丰富, 而毕加索的这幅油画打破了传统油画的惯例, 全部只用黑、白、灰三种颜色, 并对各种形象进行极度夸张和变形。他是运用象征的手法, 表达他对德国法西斯的仇恨, 逐步让学生领会作品的内涵。通过这三步的讲授, 同学们基本懂得分析美术作品的方法, 后来我让学生分析《开国大典》、《蒙娜丽莎》等作品, 都取得成功。

13.美术欣赏:京剧脸谱 篇十三

活动目标:

1、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3、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来画京剧脸谱,并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塑封好的半张脸谱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

3、脸谱形状的纸人手一份、勾线笔、水彩笔、蜡笔等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京剧欣赏教师放一段京剧片段让幼儿欣赏,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提问:

1、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京剧)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中国)老师 小结:京剧,以前是专门在皇帝生日的时候演出的,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表演京剧的人不但要有一副好的嗓子唱戏,而且还必须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如翻、滚、跌、打、滚、爬等等高难度的动作。大家都非常的喜欢看,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外国人也很喜欢我们的京剧,所以中国人都为此自豪。

(二)脸谱课件欣赏通过课件欣赏多彩的京剧脸谱。

引导语:京剧人物脸上化的妆也很特别,叫脸谱。脸谱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通过课件欣赏脸谱)边欣赏边提问:

1、你喜欢这些脸谱吗?为什么?

2、京剧脸谱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样的人呢?(欣赏四种颜色的脸谱)小结脸谱的特点: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彩鲜艳、图案夸张,两边对称。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充满智慧;黄色表示凶狠、残暴;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坏人。为幼儿后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三)第三环节: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半张的脸谱,请小朋友拿着半张脸谱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变成一个完整的脸谱,贴在旁边的白纸上。

请几对好朋友上前介绍,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找到的?

教师小结:京剧脸谱两边的颜色、图案、位置是一样的,所以京剧脸谱的两边是对称的。

(四)联想创作引导语:京剧脸谱真漂亮,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京剧脸谱呢?

1、再次观看课件,进行提问,怎样来设计京剧脸谱?谁有好办法?

让幼儿通过观察,经验提升:最容易的一个办法是在眼睛中间找到中心点--就是鼻子。然后再画其他图案就很容易。

2、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然后示范操作。

教师请幼儿先观察后再示范。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夸张的线条表示。

*在脸上可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涂色时先涂小的色块,最后刷上你喜欢的水彩颜色。

3、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展示交流幼儿作品。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有所偏向,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同时每个环节的衔接也稍显急促,没有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时间,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地把握每个环节。

14.脸谱美术教案 篇十四

1.尝试利用鲜艳的色彩和对称的图案设计脸谱,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2.欣赏了解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京剧脸谱范例

3.京剧音乐磁带

重点:能用对称的方法表现脸谱。

难点:理解对称的美,并能有创意地表现脸谱。

活动过程:

一、老师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昨天我们听了京剧,又看了京剧演员的服饰,今天我们来看看京剧演员,脸部的化妆好吗?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京剧脸谱

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

三、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京剧脸谱,了解其特点。

1.观察脸谱颜色: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像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个性多计谋的,还有黄色的,表示坏人。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

2.观察脸谱的对称:左边和右边脸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老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请幼儿来看一看。

3.观察京剧脸谱的夸张: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这么大,这样画是为了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

4.观察额头上有特殊图案的脸谱:额头的图案也表示一个人物

如:包公:半月代表他清正廉洁,办案公正,月亮是包公的象征。

四、幼儿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1、师:现在有许多艺术家把京剧脸谱制作成艺术品,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大艺术家来制作京剧脸谱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吗?

2、提出要求:

1)脸谱要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

2)可以选择一种底色来表现人物

3)可以自由创作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作

五、将画好的脸谱剪下后表演京剧给家长看。

15.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例谈 篇十五

一、欣赏模式的探究

一幅美术作品,直面的鉴赏很难细致地体现作者的思想,而运用感悟式鉴赏切入思维和激情投入画面的观看方式,使思维不断翻滚,融合诗的意境、音乐的美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不仅能冲破单纯美术学科的视觉欣赏,而且能糅合语文学科诗词的意境思维体验,以及音乐学科乐律的听觉激情。经过这三者的分层体会和融汇感受后,一幅美术作品会变得景随人迁,人随意动。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的鉴赏,如中国画等。

以南宋马麟的中国画绢本《静听松风图》鉴赏课为例。首先,展开画卷,印入眼帘的是苍松、青石、远山、暮霭、小溪、流水、文士、童子……不一而足,两株青黛的苍松古韵虬曲、姿势苍劲、枝叶潇洒。画家绘画其树并不写顶、脚,更显松针和枝上蔓藤随风向一个方向拂动。深山溪流间,四野空旷,针藤的摇曳愈发瑟瑟。松底青石采用了大斧劈皴法绘制,突兀嶙峋。斜倚在松根大石上的文士,他的衣襟微开,翘着左腿,姿态非常随意而悠闲。文士轻便的服装,书僮手中的扇子,以及青翠的松针,都提醒我们这是炎炎夏日,他们正在松林里乘凉。文士看上去似乎是在望着侍立一旁的童子,但仔细再看,那种神情淡漠的样子显露着视而不见的神色,虽然将脸侧向左边,但眼睛却瞟往风所吹来的右边,耳朵也被特别强调,他似乎正在凝神倾听风拂过松针的飒飒声响。这时一种静定闲适观察自然最细腻幽微的变化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们能感受到画卷清凉而安详的气息。

从上节美术的角度欣赏后,思维开始被画卷激发,与画意相关的声音缓缓进入欣赏者的大脑,小溪流水的潺潺,风吹松动的絮絮,自然界的声音如一首乐曲悄然而至,乐声初发,远山暮霭,徐徐微风,但听小溪流水,微风拂动松枝的声音,宛如置身于飘渺幽远的妙曲缭绕之中,感情的潮水,不禁随着弦音的颤动而起伏激荡。突然风骤大,松枝应而乱颤,风吹松声压盖了小溪流水,此时乐声忽变,一变而为气宇轩昂的骑士,在填然骤响的鼓声中,跃马驰骋,不可阻挡。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其音色的雄壮磅礴可想而见。接着风忽大忽小,炎炎的暮夏中振颤着婉转错杂的啁晣之声,瞬息间高音突起,曲折向上;瞬息间转向艰涩,好像走进悬崖峭壁中,手登脚攀,步履维艰;瞬息间音声徒然下降,恍如一落千丈,飘然坠入深渊,弦音戛然而止。

身体在画境中感受着乐的韵律,心潮澎湃,思绪开始飘动,古时文人骚客的灵感这一刻在我们身上复活闪现。“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炫”。山川流水,时光转换,林壑优美,并非永远保持原状,然《静听松风图》却将此绝妙美色,美妙乐曲留之绢面,如果不是对于大自然的造化之工有着真切的感受,无论如何也不能臻于此景。

如此一节课,横向引用了美术、诗歌、音乐的教学内容,从画而乐,画乐而诗,一堂鉴赏课横贯画乐诗的境界,不仅使学生陶醉在画的优美中,更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在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学习美术知识。

二、欣赏扩展到思想深化

对于一些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美术作品,我们要从作品的时代背景、画家思想和社会意义方面展开欣赏。

首先,选择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融入画家的思想,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接受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更重要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如十九世纪画家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首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去观察,观其色察其型。讲述大师绘制此画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及所属画派,让学生从中找出“六个人、一头牛、一匹马”的形象图型。这样学生就会边欣赏边思考,小结时告诉学生毕加索正是通过作品中怪诞的造型和黑白灰地狱般的色彩,六个被肢解的人体、一头凶猛的牛、一匹嘶鸣的马来揭露法西斯的罪行的。既表达了人民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慨,又表达了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所有形象都是超越时空的,并蕴含着愤懑的抗议声。通过这样的欣赏,学生不但会对立体派有新的认识,而且能运用立体派欣赏方法去欣赏其它立体画派的作品。著名艺术史家艾瑞克·牛顿将艺术品比作一层层剥开的洋葱,表皮是“再观层”,表层之下一层为“诠释层”再往里一层则是“审美层”……他的这一妙喻,清楚地告诉我们: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的再创造和再认识,因此加深对名作研究,能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其次,在进行鉴赏教育时,让学生充分地了解中国的艺术,如彩陶、青铜器、石雕、秦陵兵马俑、汉画像石、壁画、帛画、版画,以及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作品等,提高民族荣誉感。只有了解了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学生才能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因此,教师应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三、成功的欣赏会激发学生自我的表达

学生通过对大量美术作品的欣赏,从各个角度、各种方法去鉴赏,对作品、画家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等多方面的了解,必定会对美术有新的认识。在欣赏美的同时,学生既会自觉地接受美术知识,又会接受思想教育。最终学生也会以各种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愿望。

16.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抽象美术教学 篇十六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抽象美术作品。学生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总是以像与不像来评判,或者说看不懂,难以理解和接受。故而抽象美术一直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最感莫名其妙,又最需要解惑的问题,也是大家争议较大的课程内容。下面谈一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画教学。

一、审美观念的转变

要了解和认识抽象美术,首先就应转变审美观念。因为作为现代艺术中的抽象画和西方的传统艺术相比较,其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l)艺术家从以前的表现客观现实世界走向主观精神;(2)放弃了传统的统一的美的标准;(3)传统的艺术十分注重艺术的认识和教育功能,而现代艺术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4)现代艺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而不是继承传统的内容和技巧。抽象艺术是艺术家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等各个领域中探索和创造的结果。它是以纯抽象的语言表现精神及形式意味的美术,而这种纯抽象的美术对于高中生来说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因为传统的艺术观念再加上长久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欣赏抽象美术作品时,仍然用是否同客观对象相似及作品是否优美为标准加以判断,所以会有疑惑不解之感。对于抽象美术作品,学生要了解传统艺术与现代抽象艺术在创作观念上的转变,使自己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也转变自己固有的传统审美观,站在现代艺术的立场和标准上来看抽象的艺术,以全面认识和理解抽象美术。

二、抽象美术的特点

欣赏抽象美术作品时,除了要抛弃传统的艺术观念外,还要让学生注意把握其主要特点。

1.形象的抽象性

抽象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中的视觉经验的某种感受予以抽象的心理的一种表现。它以纯粹的点、线、面、形、色等构成画面内容含蓄,形象抽象,给欣赏者的感受是一种朦胧的印象。所以学生在欣赏抽象艺术时不要以像与不像来评价,要尽量根据作品运用主观感受来调动自己的情绪,而不要刻意去辨认画家究竟画的是什么。

2.画面有强烈的动感

许多抽象的绘画,以强烈的笔触,奔放的色彩来刺激人的视觉,动感强烈。例如:康定斯基的作品,以点、线、形、色依情绪随意作画,挥洒自如,使人产生运动、奔放、热烈不安等情绪感受。如产生某种情绪,获得某种狂热、高亢等视觉感受就是看懂了这类绘画,也称为热抽象绘画。属于冷抽象的欧普艺术以形的有规律的变化产生出奇异的流动、变幻的感觉。这些动感很强的抽象艺术是传统的具象绘画无法比拟的。

3.趋向音乐性

抽象画家利用色彩与声音产生的联觉,将点、线、形、色构成无标题的音乐,直接作用于欣赏者,使观者在看抽象画时,在心理上引起某种难以言传的情绪。如蒙德里安的作品《红、蓝、黄构图》。画面用直线分割成不同的方形,再填上原色,并以黑直线将它们分开。画面显得和谐而有变化,如同一首音节长短起伏,但却有自己主旋律的歌。

4.意蕴的含混性

抽象绘画以点、线、面等符号元素组成不明确的物象,其含义也是不明确的,欣赏者从中获得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它排除了具体的物象,其内涵不可能像具象绘画那样表现艺术家对所描绘的事物的认识、态度和评价,只是用抽象的手法表现艺术家的某种情感或追求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的“绝对抽象”。

三、教学方法設计

1.图案肌理的制作方法

高中学生理解能力强,再加上不需要写实绘画那样有严格的技艺,因而,可让他们动手制作抽象画。在制作中去体会抽象画所带来的乐趣。如:让学生在板面(如玻璃、塑料板、纸板)上,用水粉、油墨等颜料随意涂画,色彩要饱满,水色要淋漓,以此构成丰富而微妙、自然的肌理效果,然后根据画面效果命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充分发挥色彩的丰富性、表现性,而不是具体事物的真实性。这种让学生动手创作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画的理解,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对比欣赏法

在欣赏国外现代的抽象画时,许多学生会说看不懂,如果把中国的草书拿出来与之对比欣赏,就会发现部分学生虽然不认识其中的字,却能欣赏它的形式意味。中国的草书,特别是狂草,由于其语义的可识性程度降低,欣赏者更注重它的节奏变化及虚实浓淡的笔墨效果。实质上,抽象美术作品中夸张的线条和刺激的色彩与变幻莫测的中国草书是一致的,都是一种平面的抽象艺术,能给观者在视觉上引起某种情绪感受。抽象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把两者对比起来欣赏,能起到解惑的作用。此时,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其中的形式意味。

3.打散组合法

打散组合的练习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对抽象画的审美表现力。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观察要画的对象(如花、草),将花草的原形平面处理类似剪影,然后根据画面需要或个人的审美趣味将其分解、组合,使其构成一个新的形态。也可将小组或全班学生的作品重新组合成一幅抽象的美术作品,最后画面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一篇:《倾城之恋》读后感体会下一篇:医疗器械战略规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