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2024-09-16

二年级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9篇)

1.二年级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篇一

《19古诗两首》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学生纷纷自由背诵)[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师:谁愿意先背一首

生:“泉眼无声惜细流……” 师:你能告诉大家背的是哪一首吗? 生:《小池》。

师:背得不错。谁能比他的声音更宏亮? 生:“春种一粒粟……” 师:你背的是哪一首(生沉思)师:谁来提示他 生:他背的是《古风》。

师:对,背诗还要记住诗名。还有谁想背? 生:我背《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师:刚才听了几个同学的背诵,她的声音是最洪亮的。(学生举手踊跃,又一位同学背诵。)

师:不错。今天我们还能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李白的,一首杜甫的。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这两位诗人有了哪些了解

[注意了课内外结合,教师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学会这两首古诗。〕 生: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师:李白呢

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们的诗篇喜爱之极,所以给他们这样的称号。还知道别的吗? 生:我知道李白多少岁死的……(众人笑)师:应该说病逝。生:李白是61岁病逝的。

师: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还了解些什么 生:我知道李白写了九百多首诗。

师: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九百九十多首。知道杜甫吗 生:杜甫一生不得意。

师:他一生是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这一首诗却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写的,这在他一生中也是很少见的。这一次,李白畅游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同时板书)

第 1 页 师:我们已经学过《瀑布》一课,在叶圣陶先生的笔下,瀑布好像是一座珍珠的屏。李白是怎么描写庐山瀑布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学提纲。(打出投影片)谁来读一读(生读自学提纲。自学提纲:1.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生”“遥”“川”“疑”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记下不懂的问题。)

师:打开书,翻到51页。按照自学提纲一步一步地学,学完一道题再学一道题。(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又读,有了进步,群体练读。)

(公开课上再次给读得不够的学生以时间,让其练读,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教风朴实。)师:就这样边说边读,还有读懂的内容吗 生:我把整首诗都读懂了。师:可以说印象最深的那句。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瀑布从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飞快地流下来,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的。

师:他有一个词理解得非常准确,知道是哪个词吗

[启发学生注意听,及时发现同伴的长处。同时,不追求统一的答案,注重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生:……“飞”,他说的是飞快的意思。

师:不错,对刚才那位同学的解释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三千尺”并不是真有三千尺那么高,它是夸张。师:那你想怎么说

生:瀑布飞快地流下来,大约有三千尺那么高,就像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了下来。师:他也有一个词补充得好…… 生:“好像”!

师:对。就是这个“疑”字,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好似”。生:“可能是”。生:“如同”。生:“就像是”。

师:都可以。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自己读一读这两句,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学生再次练读。)师:谁再试试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 2 页 师:读得好!再现了瀑布宏伟的气势。齐读这两句。

师: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何等壮观。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了“疑”字呢(板书:疑)

生:不是真有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了个“疑”字。师:对,这不禁使我们想到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中,好像也有这样的笔墨。“床前明月光……”

(温故而知新。这里不但扎实地解决了“疑”字,而且通过运用,使学生感悟到李白诗词的风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师: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想象这景象,自己带着感情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读)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为什么这里说“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不说“像是银河落九天” 师:谁帮他解决

生:因为“疑”就是像的意思。

师:(转向提问的学生)你比较一下,同一个意思,用哪个字好呢可以读一读,体会一下诗人的想象力。生:用“疑”更好。

生: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

[这两个问题提得多好!质疑环节得到落实。值得称赞的是,对学生的提问,老师发动全班同学思考,解答,不包办代替。]

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想(板书:生)生:因为这里还有产生的意思,所以用学生的“生”。师:对,可以综合着理解,先产生而后升起。明白了吗(学生会意点头)

师:随着大家的想象,我们眼前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千丈青山衬着一道银白的瀑布,这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这么壮观的景象只有远望才能一览无余。那么该怎样读这首诗呢请你们想象这景象,自己放开声音读一读。(学生自由练谈,指名读。)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景象 生:(齐喊)想!

(放录像,同时点出画面中的“生紫烟”、“挂前川”。)

师: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再

第 3 页 次练读)

师:做诗人还可以自然些,你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学生有表情带动作地练读统背,后集体背诵。)

师:通过读诗,我们看到了一很壮美的图画。那么《绝句》又会把我们带入到怎样的情景中呢你们自己读几遍第二首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学生自由练读)

师: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比如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这一环节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受到他们的欢迎。](学生选择各自喜爱的方式自学《绝句》,老师巡视指导。)师:画画的同学可以继续画,选用其他方式的同学能先汇报一下吗

生:我用说的方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终年不化的积雪…… 师:谁能帮忙

生:应该说远处的西岭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师:(转向前—学生)可以这么说吗 生:可以。师:请你继续。

生:门口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的东吴去的船只。

师:不错。其他同学想一想,如果把“含”字的意思加进去,可以怎么说 生:在翠绿的柳树上,有两只黄鹏在自由自在地唱歌…… 师:描述得非常生动。

生:一行白鹭悠闲地飞上了蔚蓝的天空。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岭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的东吴去的船只。

师:(赞许地点头)理解得好。谁知道“含”的本义是什么 生:(抢着答)包含!

师:刚才这个同学的描述好在哪儿

(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同时加深了理解。)生:他说得自然生动,不死板。

师:对,这样解释就把诗的意境描述出来了。还有用其他方式汇报的吗 生:我用读的方式……

师:画画的同学停下笔来,我们一块儿来欣赏。生:(大声)“两个黄鹂鸣翠柳……”

第 4 页 师:两只小鸟欢叫跳跃,这句诗该怎么读呢你们试一试。(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一生读)师:对前两句,有没有不同的读法 生:(轻快地)“两个黄鹤……”

师:(赞许地)好啊!连诗人愉快的心情都读出来了。大家再试一试。(学生再次自由练读)

师:这景象在同学的笔下也已经画了出来。谁来展示(实物投影展示一学生的简笔画)

[这几个回合中,老师的激励语言很精彩,学生学得很开心。] 师:请你用诗句描绘一下你的画。

生:(指着画上的景物)这是“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师:那诗人在哪儿呢(众人笑)生:(沉思片刻)诗人应该在房子里。师:干什么呢

生:在望着窗外的景象做诗。

师:(满意地点头)你真正理解了“窗含”的意思。师:如果我们给这幅画添上颜色,可以加上哪些颜色呢 生:柳树可以添上绿色。师:什么样的绿

生:翠绿。黄鹤可以加上黄色。

师:好,这样的色彩才够明快。再看诗句,还有没有 生:天要画成蓝色,白鹭和积雪是白色的。生:船是土黄色的。生:房子是……

师:千万种颜色都画得出来,你们再看诗句,诗中有什么是画不出来的呢(学生们沉思)生:黄鹂的叫声画不出来!师:对,这是听不到的。继续找。

生:“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白鹭飞时的动作画不出来。

师:诗人不是画家,但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的想力。咱们来一次画配诗,同学们可以用诗句来描绘这幅画。[总结得准确、适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启发学生体味古诗的内涵和魅力,感受到语言的深蕴,这种审美教育对学生终生有益。]

第 5 页 生:(看着图画,练习背诵,纷纷举手。)

师:不少同学想试一试,咱们一块儿来背诵。全体起立,背诵时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全班同学放声背诵)

师:回去继续背诵这两首诗。李白流传至今的诗大概有九百九十多首,杜甫流传下来的大约有一千四百多首,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好吗下课!

[这种作业改变了传统的作业内容,使课内学到的知识延伸到了课外,扩大了信息量,培养了自学能力。]

第 6 页

2.二年级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篇二

302班

周月红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二年级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篇三

xiaoxue.xuekeedu.com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为了改变串讲串问的教学结构,我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两首古诗没有平均地使用力量。《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相比,第二首易学好懂。于是我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的后两句为重难点来突破。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自学时间充分: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自学提纲的设计,符合三年级的要求,同时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2、质疑环节落实:

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水平。如,“疑’是“像”的意思,为什么这里不用“像”?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我当时并没有急于解答这些问题,而是把问题转向全班学生:“谁帮他解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想?”很巧妙地把“球”又传给了学生。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二首古诗:

基于《绝句》浅显易学的特点,学习这首古诗时,我宣布:“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还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录像片中真实的庐山瀑布,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

xiaoxue.xuekeedu.com

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主导作用发挥得当

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如,观察点的巧妙解决:“我应该站在哪儿望着庐山瀑布来吟诵这首诗呢?”当一学生没有说准时,问:“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当学生能联系诗句说准观察点后,仍引导到“再看一看题目,还有补充吗?”这些指导与点拨,及时、准确、到位。另外,激励语言的运用,也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五、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

4.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 篇四

一、复习检查

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

1、板书课题,领读。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

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教师介绍粟。

2、学生查字典,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所以讲一讲。同桌试讲,共同纠正。结合讲解板书:春一粒秋万颗饿死

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

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锄禾〉、〈悯农〉的意思。

3、背诵〈锄禾〉、〈悯农〉。

4、再次朗读〈古诗两首〉,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禾午粒辛苦农收闲夫。

2、这几个字里,你认为哪几个比较好写?说说你是怎么写好的。学生自学后逐字讲每个字写时的注意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和小结。

3、按笔顺描红。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5.二年级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篇五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读出碧玉、妆成、裁出、剪刀“4个词语。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拓展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诗歌的意境,想象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虽然春天悄悄地走了,但春天的美景总让我们挥之不去,请看:(出示春景图)看了这美丽的春色,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天吗?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 一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看老师写(1板书诗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2释题

师:谁来读课题?齐读课题,(1)学习咏(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识忆字形)(2)理解咏

师:咏字是口字旁,那么咏就是(生尝试说:歌唱、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生说歌唱、赞美柳树)

师:我们来读读课题。(齐读)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 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让我们在诗中寻找吧!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2)指名分行读(四人一人一句,开火车读)(3)了解似的两种读音

(4)学习绦:正音、识忆字形、理解绦的意思(绦是绞丝旁,那么就是与丝织有关,那绦的意思就是)生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看注释是读懂古诗最好的方法。读绿丝绦理解绿丝绦(出示实物)

(5)下面我们来读读古诗,看谁读得正确通顺。齐读古诗 2读出节奏,听了你们读,老师也想读

听出了老师与你们读得有什么不同吗?

(有节奏)读的有高有低叫韵律,有快有慢叫节奏 好,请你们也用这种节奏读一读自由读

指名读1中1好、带读齐读古诗。这次老师听出来了,有点像古人读诗了。三理解诗意,品读诗句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来。你读完《咏柳》这首诗,如果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柳树,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师:请大家轻轻地读,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从诗中的哪个词或那句话读出了柳树的美? 1学习一二句(1)理解一二句意思

(a)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出示一二句),说说你从这两句诗中的哪个词读出了柳树的美? 预设:

生:我从碧玉(板书碧玉,解释碧玉就是绿色的玉)读出柳树很绿。

师:哦,柳树是那样的绿就像是被(碧玉装扮成的一样)。齐读:(第一句)还读懂了那个词?

生:我从绿丝绦(板书丝绦)知道柳条像绿丝带一样漂亮。(出示实物)师:当千万条柳条垂下来就像绿色的丝带一样柔美。齐读(第二句)(b)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读1、2)(2)创设情景读

师:早春二月,春风拂面,柳树展现她迷人的风姿。一行行婀娜多姿的柳树倒映水中,柳树翠绿翠绿的,长长的柳条随风飘舞。(课件出示垂柳图)你们看柳树像什么?(亭亭玉立的少女)刚刚我们知道碧玉是指绿色的玉,但还有另一层意思,想知道吗?老师告诉你们:在古代碧玉是指年轻美貌的女子。这里用年轻美貌的女子来形容什么?如果说柳树像美女,那倒垂下来的柳条又像什么呢?(少女的头发)看到这样的柳树,你心里有什么感受?那我们就美美得读吧?个别读、齐读。师相机指导。2学习三四句

(1)多美的柳树啊!诗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师读(出示第三、四句),谁来读?你读懂了哪句? 预设: 生:我读懂了“二月春风似剪刀”就是说二月春风像一把剪刀。师:它剪出了什么?对,裁剪出细细的柳叶。(2)品味“裁”

a出示柳叶图,问这是怎样的柳叶啊?你能用一个词说说?(精美、可爱、嫩绿)b这精美、可爱的柳叶是春风裁出来的,(板书裁生看老师写,注意笔顺)裁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用裁呢?如学生有困难,可引导学生用裁组词(裁缝),裁缝是做什么的?普通人做得出来吗?

师:春风像一位高超的裁剪师裁出了这样美的柳叶,这是怎样的裁啊!(神奇、出神入化)一个剪字怎能代替!(3)了解修辞方法

再读诗,看看有什么发现?(你真会发现)预设:生上一句是问,下面是回答。

师哪一句是问?(不知细叶谁裁出)谁来问问?个别读、齐读。

师哪一句是回答呢?(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仅是回答吗?更是咏叹春风的神奇啊!。在这句中有个似,这似就是(像)的意思。这个句子是个比喻句,把(春风)比作(剪刀)。这样一比,写的句子就更美了。好,我们一起来读读。(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男女生合作读)3师生合作读诗

师:老师描述,同学们读相关的诗句,可不要读错哟。

迎着徐徐的春风,诗人信步来到小河边,看到柳树翠绿翠绿的像碧玉装扮成的一样,无数柳枝垂下来像绿丝绦一样柔美,诗人不禁吟诵——--诗人来到柳树下看到精美纤细的柳叶,惊喜万分,不禁自问——,哦,原来是春风这把剪刀裁剪出来的呀,诗人赞叹道—

4能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吗?对着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说好了吗?带着你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四想象画面

师: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配乐朗诵),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在河畔有一棵高大的柳树,垂挂着无数根细长而柔软的枝条。师:你只看到了翠绿翠绿的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随风飘舞吗?再想想,在这美丽的春天,(柳树旁、山脚下、花园里、小河边)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播放高山流水)这些美景都是春风裁剪出来的,诗人只是在赞美春风吗?还是在赞美春天,大自然

师:是啊!春风一吹,给我们带来多姿多彩的春天,大自然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板书春风------春天——大自然)五链接诗句

师: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啊!让小草发芽生长,柳树那长长的枝条随风飘舞,还在抚摸着堤岸呢(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那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没有长成树荫呢?(出示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这样美的春景吸引了黄鹂在枝头间唧唧喳喳的叫着,白鹭也展翅高飞(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大自然的的美景真令人陶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大自然的美景无处不在,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春江水,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六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师:大自然是多么吸引人啊!(示图,这是谁?他正在做什么?让我们跟着诗人一起来赞美的春天柳树吧!指名读:小诗人你来赞美吧!贺知章你来赞美吧!齐读:小诗人们,大家一起来吧!(课件出书诗和图)读得这么好,能背出来吗?我们一起来试试。齐背(配乐)七小练笔

在诗人贺知章的眼中,春天最美的是柳树,在你的眼中,春天最美的是什么呢?请写一写。

师:老师也写了自己眼中春天最美的景物出示:

春天最美的是水,水碧绿碧绿的,像一块块无暇(xiá)的翡(fěi)翠。(是什么)(怎么样)(像什么)

孩子们在你眼中春天最美的是什么?(花、草鸟)拿起笔写一写吧 春天最美的是—,——————,像——-——————————。总结:是啊,春天是生机勃勃的;春天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美景真令我们陶醉,大自然真神奇啊!让我们再一次吟诵《咏柳》齐背古诗。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外去收集收集,积累下来,好吗? 板书 咏柳 碧玉裁 丝绦

6.二年级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篇六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第一首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4.强化语感训练,提高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1.播放名曲《送别》,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2.初读本课两首古诗,大致了解异同。

3.引导先学第一首诗。板书诗题,了解有关“送”的内容。

4.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板画长江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交流资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谊的故事。

(评:在师生交流中,通过画面──黄鹤楼雄姿、简笔画──黄鹤楼及广陵位置、故事──李、孟交往的生动内容,使学生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达到了解题入境的效果。)

5.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二、初知诗意,质疑梳疑。

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指读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或注释了解诗的大意,并激励学生质疑。4.集体交流。

(1)结合板画弄懂“西辞”的含义,理解“下扬州”“孤帆”“尽”“唯”的意思。(2)提出疑问,并梳理出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三、赏析佳句,入境悟情。

1.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为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情作好铺垫。

2017.3.1 最新版

(点评:讲解李、孟之间交往的生动故事,为学生理解后两句诗埋下伏笔,可谓讲在“关键处”,有画龙点睛之妙。)

2.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

(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

(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意蕴,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笼罩在淡蓝色的薄雾中,雾气时聚时散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3)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烟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点评:抓住“烟花三月”的“烟”,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先让学生感受、理解,再表达美的感受,融理解运用为一体。)

(4)拓展理解:“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5)指导朗读前两句。

3.品析“碧空尽”“唯”的含义。

(1)品第三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体会诗人仁立凝望远帆的情景。(2)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朋友感情之深。

(3)从最后一句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对挚友的一片深情。(4)指导朗读后两句。学生自读,自评,评后再读。师引读,板书:情深意长。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读。2.展示个性指名读。3.师生互动背诵读。

(评:自由组合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教师引读,可点拨学生如何读出抑扬顿挫,触发学生深入体会;展示个性读,可引发学生展示自身独特体会,因此多样化的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

五、回顾全诗,归纳升华。

1.归纳总结全诗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2.略读第二首诗。

3.激发学生体会第二首诗及其他送别诗的兴趣。

7.二年级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篇七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默写两首古诗。

3借助注释读懂古诗,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并用说说诗

句的意思。欣赏夏日情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难点:借助注释读懂古诗,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欣赏夏日情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自己的理解。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3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读诗,正音。2默读古诗,思考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背诵,积累语言

1背诵、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2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创设意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你能感受到诗歌写了什么?

2简介作者。

二、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3运用学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4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小组轮读,相互欣赏;全班感情朗读。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到课外找一找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8.二年级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篇八

课前透视: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课前准备: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三、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用心爱心专心 1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四、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六、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

(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

(一)。

二、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三、细读

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四、诵读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五、写字

1.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学生练习。小组点评。

六、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备课资料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描写秋景诗两首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书河上亭壁(寇凖)

9.二年级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篇九

baiduwenku

课前透视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但教者应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信息资料: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课文插图、《春江花月夜》古筝、绘画材料。

3、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么?是什么季节?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所见》

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背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如“所”读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而不是p”等。

3、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真实、扎实应是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

细读(抓住重点字词,了解诗句大意。)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学生可能有出的问题,如:“樾、意欲”的含义等。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问题的答案。

3、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理解,粗略讲讲诗意,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诵读(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1、采用范读、领读、对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诗句的韵律,停顿等。

2、自由练读,体会感悟。

3、借助插图,以及古筝曲,创设意境。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描绘,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理解。

4、背诵诗句。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写字(自主写字,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1、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可让学生参与指导范写,为大家讲解。如“木”字旁的写法等。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本节课可重点指导写“诗、林、童”。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小池》

回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学新知做准备。)

1、指名背诵《所见》,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内容。

2、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激发学生,回顾体验,简要概括也学习方法,为学习《小池》做准备。

自学(尝试自学,合作交流,培养能力。)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分配角色,分解任务,明确方法。

2、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以吸收反馈,调整教学。

(依据课标的要求,正确处理师生的角色关系,处处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自读自悟中,不断积累,不断迁移。教师则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注意指导、引导、诱导、辅导。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主动地,生动地学习,从而有效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汇报(各组汇报交流,发现共性问题,强调重点问题。)

1、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学习情况及学习收获,可引导学生当小老师,到黑板前讲解。如:字音“柔”应为rou不是you,多音字“露”的两个读音,以及词语的意思。“细流”“树阴”等。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同时抓住共性问题。如“毕竟”“惜”“无穷”等,采用“读、看、想、议”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诵读(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1、采用自读、对读、齐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背诵。

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读背。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注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

实践(创意表现,促进理解,发展个性。)

1、引导学生结合着自己的阅读理解,观察感受,谈一谈对夏天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夏天。如语言描述、绘画、背诵诗歌等均可。

3、交流评议。

写字(自主选择难点字,提高书写能力。)

上一篇:金秋助学主持词下一篇: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