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朱自清散文)

2024-09-30

《春》(朱自清散文)(精选16篇)

1.《春》(朱自清散文) 篇一

《春》朱自清散文

《春》朱自清散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2.《春》(朱自清散文) 篇二

下面从两个方面来阐述朱自清散文的诗化艺术。

一、诗化语言明快婉转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具有诗化特征。其散文中的音乐节奏之美, 是作者内在情绪的涨落, 并与诗化的语言节奏有机统一起来。

(一) 叠词和散句的巧用, 使散文富有诗的节奏韵律美。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大量采用了叠词和散句, 语言张扬着诗的节奏。亨特认为:“虽是散文, 有时也显出节奏之充分存在, 因而它岔出了它的名义上的类型, 而取得了散文诗的名义, 就是在诗的领域里的一种半节奏的作品。”[2]朱自清的《春》就是这样的“半节奏”诗化作品。《春》表现了春的到来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 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匀称和谐。全篇格调表现出“轻悄”的风格, 节奏轻快流利。一份特有的舒美情致充溢于字里行间, 给人以无限自然清新的感受。

首先, 散句的变化使语言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春》一文中多用散句, 在散句中夹以排比、对偶和儿化韵, 它们交错运用, 使语言显得变化多姿、错落有致, 富有节奏感。比如“春花图”中的“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 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以排比、儿化韵的交错构造了一个活泼如流水般的散句, 宛如山间溪流, 清脆悦耳, 富有节奏, 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其次, 文中还运用了17处叠词, 如“绿绿”、“嗡嗡”、“嫩嫩”、“偷偷”、“稀稀疏疏”、“密密”等。这些叠词的运用, 不仅增强了语感, 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而且增添了行文舒美自然的韵味, 使音节舒展悠扬, 富有节奏感, 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 产生音韵美﹑音乐美。

(二) 讲究修辞, 使散文语言具有清新、优雅之诗美。

朱自清的散文注重修辞艺术的运用, 修辞的运用使语言具有一种诗意的美感。在《春》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 比喻、拟人、排比, 使文章语言抹上一种光亮的色彩。比如写春花, 用比拟、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各种花的情态色泽, 一派生机, 花朵之多, 花色之艳, 争春比美, 互不相让。写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如此明艳动人, 优雅清新, 令人陶醉。朱自清先生运用精妙的修辞艺术为我们勾描出一群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 舒美情致充溢于字里行间, 给人以勃发之感。

二、侧面烘托凸显神韵

朱自清是一位在诗歌和散文上都很有特色很有成就的作家。因为深受古诗的浸润, 他的写景散文将我国古诗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烘托运用得炉火纯青, 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烘托, 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 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 作为陪衬, 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 如“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是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 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 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 以草树写之”。 (刘熙载语) 朱自清的《春》很好地采用了这种借此写彼的侧面烘托手法。作者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景物, 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表现出春的神韵, 写尽了春之精神。

(一) 借游春踏青者, 写春之勃发。

春天到了, 小草最先来装扮大地。面对“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茵茵青草地, 人们情不自禁地想全身心地融入其中。他们走出屋子, 到田园里去。在那儿, 他们笑啊, 闹啊, 感觉春草软绵绵的, 还有一丝儿凉爽的风, 多惬意啊。看吧, “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 是春送来的这满眼的绿, 激发起经历过严冬的人们投身大自然的无限冲动。这里通过写游春踏青者的喜悦之情, 从侧面烘托出春草的勃发和它蕴藏着的无限生机。

(二) 借蜜蜂和蝴蝶, 写花之竞放。

“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春天的景象被朱自清描写得多么精彩呀。读了这段文字, 仿佛置身于莺歌燕舞、争奇斗艳的春天之中。远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花色, 近处可听蜜蜂忙碌地“欢唱”;上有蝴蝶的翻飞, 下有野花活泼俏皮地眨眼。远、近、上、下, 浓、淡、干、湿, 看似信笔点染, 无事雕琢, 却成为高妙的艺术珍品。这里借花朵争艳、蜂蝶嬉闹, 烘托春天洋溢着的无限生机。

(三) 借鸟儿和牧童, 写风之和暖。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写风的和暖。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唱出宛转的曲子,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花香了, 鸟叫了, 牧童骑着牛儿来到草滩了。花枝上, 鸟儿欢叫着;草滩上, 牛儿慢慢地走着;牛背上, 牧童悠闲自得地吹着嘹亮的曲子。这是一幅多么浪漫温馨的春风图啊。

这里是借鸟的欢叫、牧童的笛声来表现风的和暖。

(四) 借行人和农民, 写雨之细小。

“在乡下, 小路上, 石桥边, 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 披着蓑戴着笠。”文中借行人的慢走、农民的雨中劳作, 写春雨之润。殷勤的雨点迈着轻盈的脚步说:“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郑愁予, 《雨说》) 俗话说:“一层春雨一层暖。”春雨似乎是大自然发出的邀请函, 于是, “城里乡下, 家家户户, 老老小小, 也赶趟似的, 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 奔向新生活。

春之精神, 春之魂又在勃发的青草、嬉闹的蜂蝶、怒放的花朵、和暖的东风、轻柔的细雨的烘托下, 得以凸显。

三、情景交融诗化意境

在《春》中, 全篇将“情”与“景”两者交融起来, 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诗化艺术意境。

朱自清研究专家吴周文先生说:“在很多散文中, 朱自清惨淡经营诗的意境, 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两者交融起来, 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的构思, 整个地展现自我人格, 以美妙的意象作为人格的外化手段, 于是他的笔下, 自然美成为自我人格的精神拟态, 或象征性的写照;个人特定的情绪、思想, 也因自然美的依附, 得到了诗意的写照, 或者说得到了模糊性的象征。……生成了风格的隐秀与清逸的色彩。”[3]对朱自清散文的深层意蕴, 我以为这些话是切中肯綮的。

朱自清属于那种感情和感觉特别敏锐、细腻、真挚的人, 对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和山水花鸟等, 又有着特有的亲和情怀和观赏兴致。他的写景, 往往是景中有“我”、“我”中有景, 景“我”合一。他所以要调动起自己的一切感官以及思想和情感, 反复品味、字斟句酌、“用笔如舌”, 正是要把自己的全部人生、人格投入到大自然的形神中去, 让自然的美与他人生的美浑然为一。“总是如此利用意象结构的审美生成性特征, 在纷纭变幻的生活中发现、攫取诗的意象, 组成独特的意象结构, 从而构成一个具有巨大艺术感染力的诗境”。[4]

《春》开头“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通过“山”、“水”、“太阳”三个景物的选择, 在空间上涵盖了全方全位:包括最上面的“天”、最下面的“地”以及立于天地之间的“山”, 意境寥廓, 几多诗意, 几许春色, 便从一幅动态的、立体的画图中溢了出来, 体现了春的无处不在, 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爱春、颂春之情跃然纸上。

写到春草, 作者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 而且摄下了它对人的诱惑力。这里的绿茵, 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 而成了人们生活中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物。在美的自然中, 朱自清深切地体验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灿烂。

在《春》的结尾, 作家这样写道: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 本是无形、无声的“空灵”之物, 一般人要描写出春天的形象, 是多么困难, 而朱自清写出来了, 写得珠圆玉润、浑然天成。他运用诗化情境, 将外物“化”为内心视像, 让所选之物皆着“我”之灵魂与血色。用“刚落地的娃娃”表现春的无穷生命力, 用“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表现春的灿烂斑斓, 用“健壮的青年”表现春的力和精神, 使春天的意象变得更为完整、瑰丽, 赋抽象的“春”以灵动的形、色、神, 放射出诗意的光辉。

摘要: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杰出建树、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他的白话散文对“五四”以后的散文作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是诗的变体, 具有诗的艺术特征。其中, 《春》更是诗意盎然, 以明快婉转的诗化语言、善于运用侧面烘托的诗歌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的诗化意境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春之歌。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春》,诗化艺术

参考文献

[1]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2]郑文波.缘情造境谐情发声——读《匆匆》.http://zhjyx.hfjy.net.cn/RESOURCE/CZ/CZYW/YWBL/ZZQZPPL/16998_SR.htm, 2003-8-25.

[3]吴周文.诗教理想与人格理想的互融.文学评论, 1993, (3) .

3.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三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朱德熙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一言以蔽之,便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择炼”的遣词用字,真正保持了既不“过分的要求自然”也不“过分的忽略艺术”的平衡。

一、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

朱自清的许多散文作品中都有这类文字,《背影》、《给亡妇》更是以这类文字为主的优秀代表。《背影》中叙事的文字,如“我们过了江、进了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等短短几言,既交代清楚所叙之事,又使读者瞬间引起共鸣,于普通中见真情,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给亡妇》用第二人称,平白如话,如泣如诉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真实感人。

二、叠词的大量运用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另一特点是叠词的大量运用。《莱茵河》中描写两岩的古堡,用“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三个叠词将古堡的形态、分布和古老刻画得淋漓尽致。写梅雨潭的“绿”用了“闪闪的”、“汪汪”“松松地”、“滑滑地”、“清清的”,赋予梅雨潭醉人的美。朱自清笔下“脉脉的流水”(《荷塘月色》)、“油油的绿意”(《绿》)、“酽酽的歌喉”(《威尼斯》)、“涓涓的东风”(《歌声》)、“薄薄的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是因叠词的运用而增添了几多诗意和神韵。

三、动词的精心选择

朱自清散文对于动词的精心选择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准确性。如“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绿》)一个“拥”字,体现了三面围的状态。“仿佛蔚蓝的天空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绿》)一个“融”字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天与水融合为一体的画面。“(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的”(《荷塘月色》)一个“画”字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动态化。“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绿》)和“(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两句中,“踞”和“泻”两个动词分别使“亭”和“月光”富于动感。3.人格化。“梅雨潭的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绿》)“招引”使梅雨潭更具人情味。《匆匆》里的“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跨过”、“飞去”、“遛走”、“闪过”把时光写成了似梦幻、转瞬即逝的精灵,表达了在飞逝的时光面前欲留不能、欲追不及的心情。

四、形容词的创造性使用

朱自清在散文中,除了将许多形容词重叠起来起修饰作用外,还善于将量词活用作形容词。如“一丝颤动”、“一带远山”、“一道波痕”、“一两点灯光”、“一团烟雾”、“一粒粒明珠”(《荷塘月色》)、“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一角的巖石”(《绿》)、“一片飞烟”(《白水漈》)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和强化形象的作用。关于形容词的精心择炼和创造性使用的例子有很多,如“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歌声》)、“别致的威尼斯”、“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的建筑(《威尼斯》)等,这些词语既不怪诞,又不是对象固定不变的修饰语,朱自清先生将其巧妙地挪一挪位置,或赋予其某种感情色彩,它便又有了新的含义,而这些新含义又为其修饰对象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人物语言的揣摩

朱自清的散文写景抒情的多,叙事的少。而在他的叙事散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也很少。但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都是经过精心选择提炼,最后才出现在作品中。一般来说,朱自清散文中人物的仅有的几句话,都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和思想。可以说,朱自清对于人物语言的揣摩和取舍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如《给亡妇》中,朱自清只引用了亡妻的三句话:“我死了,这一群孩子可苦了。”“还不知能不能再见了?”“没有书怎么教书?况且他又爱这个玩意儿。”充分表现了她气质的淳朴、善良、无私以及对丈夫和孩子们深深的爱。另外《我所见的叶圣陶》一文中引用叶圣陶先生短短几句话,便将一个心胸宽广、反对虚伪的形式主义、具有高超的文学技艺以及独特个性的老先生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阿河》和《飘零》中他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都或多或少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朱自清散文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艺术可见一斑。

六、丰富的文化底蕴

朱自清的《你我》一文深刻地剖析中国的称谓文化,博古通今,从口语到书面语,从中国到外国,不但列出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称谓,更深刻地透视了这些称谓所体现的深厚文化背景。由于此文的丰富文化底蕴,只有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能深刻理解此文的含义,那些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朋友是很难理解的。相对而言,《欧游杂记》中的多篇散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欧洲文化。所写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罗马等都是欧洲的文化名城,在描绘和说明这此城市时,都或多或少带着某种文化的气息,而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些文章才跟所写的城市一样,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博物院》一文更是精妙。以博物院为中心,将各国文化进行一次大比拼。语言上,自是各有各的风味。另外《乞丐》、《圣诞节》等文也展示了朱自清对欧洲文化的独特理解,表现在语言上,显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总之,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典雅清丽、蕴藉深厚、雅而不俗、柔而不媚,与其刻意出新的口语化、叠词的大量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的精心选择、人物语言的揣摩以及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荷塘月色:阅读和写作(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5.71.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荷塘月色:语文(第一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0.7.

[3]梁实秋.论散文[J]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38-39.

[4]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6.

4.朱自清散文《春》阅读题 篇四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1.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

2.问题:(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近”)“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3.探究质疑:(第二部分)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2)“一切••••••”这个自然段的怎样描写春天的?(3)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5.朱自清散文《春》读后感 篇五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的国家已经充满了温暖的感觉。近日的四川大地震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忘不了救援的战士们为了拯救生命而日夜工作,忘不了自主前去灾区救灾民的那些好心的人们。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内心有一种在沸腾的感动,让我想落泪却又有种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让我更坚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两个感叹号还不足以形容我的心情!)

我一度觉得20xx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太重要太重要的一年了,8月份奥运圣火就要抵达首都北京,掀起奥运的荣光了,在那之前却发生了那么多起天灾,就不禁要担忧起来。但朋友很坚定的告诉我:面临了这样的灾祸才能向全世界证明我们民族举办奥运会的资格!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是团结一心的,不屈不挠的!

所以我说灰色的地带已经变的很淡很淡,因为我们民族的团结凝聚了阳光,撒遍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

6.《春》(朱自清散文) 篇六

无极县七汲学区

王立英

《春》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讲完这一课,我好像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既熟悉又亲切。我又一次带领学生感受作者清新优美的语言,欣赏大地春回的动人景象,体会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在教学设想中,我首先理清了本文的内涵:本文是一篇由妙词、佳句、锦段构成的美文。从词的角度讲,文中语言使用准确而妥贴,很值得学生去体会和积累。从句方面讲,文中大量使用了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从段落布局讲,各段落之间安排整齐有序。如:最后三段用三个比喻句来歌功春,表现出春的新、美、力。单独成段构思巧妙。对于这类文学性文章的学习,本人认为应上文学欣赏课:让学生学会欣赏至关重要。用品、背写来体会、感悟其美及美有何处、为何美。调动听、说、读、写各种能力来学习,同时在学习中锻炼、提高能力,得到一种欣赏文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是导入新课巧妙。“同学们正处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但想到马上到来的寒冬,总是希望春天早点来到,因为春能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希望、给人自然勃发。所以,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如唐朝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涌旗风”。这些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的赞美的散文。”这样的开场白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是理清课文结构。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盼春、绘春、赞春。在绘春中又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部分同学搞不清这几部分的顺序,针对这一点,我把以上蓝色的字打印出来,贴好不干胶,颠倒顺序摆放在黑板槽上。为了给同学一个完整的印象,我只安排了一个同学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听同学读课文后,看谁能按照文中的顺序给这些词语找出恰当的位置?”我找了班内的两个学生进行操作,反馈的结果非常让人满意。同时又为解决教学难点铺平了道路。

三是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比较到位。我选取的教学内容为五幅春景图中的两幅:春草图和春花图。其中有两个句子是教学重点内容。“小草偷偷地从草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的处理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从小草的情态、质地、颜色等方面分析的很透彻,使学生体会到了小草的生命力。“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中“闹”字到底比“叫”字好在哪里,除了语言上的表述,还找了几名同学模仿了蜜蜂和蝴蝶的“叫声”及“闹声”,从听觉和视觉多方面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深刻理解作者

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建设人

类美好的春天而发奋努力的崇高理想。

7.朱自清的散文风格 篇七

一、隽永的意境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以这样说, 没有哪一首诗歌、哪一篇散文是单纯为写景而写景的, 而是或明或暗、或隐或现地表现着作者自己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主观感情。同样, 朱自清的散文的“景语”也交织着“情语”, 充满了浓郁的艺术魅力。

比如说《春》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了春景的特点, 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个起笔, 抒写了盼春的热切心情, 为下文绘春奠定了活泼、轻快的抒情氛围。接着又抓住了春天的主要特征, 以诗一般的笔调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作者抓住了春山、春水、春日的特征, 宏观勾勒了春天的轮廓, 给下面的具体描绘的五幅图画创设了广阔的背景, 抹上了一种迷离的色彩, 创造一个隽永的意境。

二、清秀的语言

朱自清先生是现代散文大家, 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散文以笔触细腻、语言清丽而著称。他善于提炼口头语言的精华, 创造出新鲜活泼、亲切自然的散文语言。“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知不觉地出现, 不知不觉地生长, 活泼可爱。“嫩嫩”、“绿绿”从质感、色彩两方面准确地写出了初春的小草的特点。“钻”用了拟人的手法, 表现小草破土而生的挤劲, 洋溢着勃勃生机, 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如果用“长”字, 就太俗了, 只是一般的说明, 表现不出小草的活力。“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闹”既写出了嗡嗡的声响, 又呈现出春天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 的确这一“闹”字, 而境界全出。又如《绿》中写到“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 上下都空空儿的”。以动写静, 一个“踞”字把梅雨亭写活了, 也突出了此处险峻的气势。朱自清先生对语言的精雕细刻, 表现出了他深厚的语言功底。

三、精巧的结构

朱自清十分重视结构艺术, 讲究谋篇布局。《背影》这篇叙事散文的结构十分精美凝练。作者抓住瞬息间的生活感受, 以最令他感动的父亲的背影为行文线索, 将父亲这一瞬间的形象———背影加以诗化。文中四次提到背影, 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包含了一次比一次更深浓的感情。第一次是开篇点题。第二次是写父亲过铁道为作者买桔子, 是全文的重点。作者怀着对父亲的无比深情, 具体而细腻地刻画了父亲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离开车站时, 虚带了一笔。第四次是作品的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篇末的背影把通篇的情感推向高峰。结尾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平淡一语, 既和篇首形成呼应, 又蕴含着作者无限的哀思。作品到此戛然而止, 曲终情在, 令人久久回味。从这篇作品中可看出, 朱自清的散文笔触开阔, 挥洒自如, 把放松和严谨、自然气势和艺术匠心完美地结合起来, 显示出驾驭作品的功力。

四、真挚的情感

古语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朱自清散文的抒情风格, 不是以雄浑旷放的气势取胜, 而是以深致绵密的情韵赢得读者。如《背影》通篇不满一千五百字, 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魅力, 并不是凭借宏伟的结构, 华丽的词语, 而是凭了它平实真切、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来的父子亲情。

从不放心茶房而决定自己来送, 拣定座位, 叮咛嘱托, 亲自去买橘子, 等等, 都真实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爱。这样以一连串动人的小事, 以父亲的一再改变主意来渲染父亲的放心不下, 其作用是逐步地增大抒情浓度, 以便自然推出那个“背影”的抒情高潮。在真实细致地写完父亲对“我”的关心后, 才把高度集中体现父爱的“背影”展现在读者面前。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经典镜头, 感人至深。

8.浅论朱自清散文的风格 篇八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他对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许多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匆匆》、《背影》、《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这些作品细腻华美、婉转清新,从内容到形式都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气,这些特征或通过朴实地叙事流露出来,或蕴藏于生动明丽的景物与清雅疏朗的意境中,或融注于充满女性味的人性光辉中,或通过蕴藉新鲜的语言表达出来。

朱自清的创作活动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作为文学研究会早期的重要成员之一,朱自清在创作中严格地恪守着“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原则。他写过小说,写过散文,写过诗,虽各有所成,但相比下,他的散文创作更为成功,影响也最大,曾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他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委婉细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相映成趣。他的亲情散文以叙事写意为主,别有一种韵味。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认为“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优美,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优美的语言艺术

(一)善用口语,朴实无华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他自己非常重视对语言的锤炼。“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成为自创的语言。”的确,口语化是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色。

(二)巧用修辞,新鲜贴切

讲究修辞,特别爱用新巧和富有诗意的比喻、比拟,从各种角度来启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这是朱自清语言的又一特点。如《春》中,把“春”比作“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神似地描绘出“春”的活力、明媚和力量;《绿》中的人化自然描绘,便可深感朱自清比喻神似的技艺高超了。

(三)是节奏鲜明,和谐生动

朱自清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也同样具有诗的韵味,散文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和谐的旋律,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音节和谐是通过押韵和叠音来实现的。中国古典诗歌和骈文是很讲究平仄和押韵的。朱自清先生古文功底深厚,所以,他不由自主的吸收这一传统而体现在他的散文语言中。朱自清散文的音节和谐动听,还在于叠字叠词的大量运用增加了散文活泼自然的韵味。

朱自清还善于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富于变化的句式,运用反复、回环、排比等修辞方式来调节语言节奏,能根据写景和情感变化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句式。叙述、议论、设问、反问、感叹句交叉并用,相错成文;长句、短句,整句、散句舒卷自如,错落有致;语言有徐有疾,欢快跳跃。

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善于把对客观景物的描绘同自己的主观情感的抒发紧密结合起来,使景物既写得细腻自然,又具有纯真朴实的情致,悄无声息地将读者引入他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之中,在清新疏朗的意境中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朱自清在意境的塑造中,另外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是善于运用女性意象,使散文充满浓郁的女性味,笼罩着温馨的人性光辉。瘦西湖的烟花三月、小桥流水,秦淮河的桨声灯影、晓风残月,扬州悠久的人文文化,妩媚、优雅了朱自清的诗文。常常给人一种异常真挚的亲和力,具有独特的抒情魅力。

真挚、深厚的感情投入

朱自清的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是毫不矫饰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和心灵的艺术品。有的人说他“文如其人”,有的人赞扬他的散文“富有至情”,正道出了他散文的可贵特色。

抒情的生命在于真实,作者抒发的感情愈真实,就愈能见其真挚的美。朱自清是真诚的,肺腑中饱蕴着至真至诚的感情。

总的来说,朱自清的散文呈现出“轻灵澹远”的风致。“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中出来。”读他的文章如品清茗一般,须细细品味方能品出那平淡之中透出的那份真、那份情。《荷塘月色》也好,《绿》也好,还有那感人至深的《背影》,等等,无一不给人留下了美好的艺术享受。真所谓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诗香远,文章百代金。

【注释】

朱自清:《荷塘月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322页。

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见《完美的人格》,三联书店,1987年第124页。

蔡清富:《朱自清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第1页。

英子:《狂狷之间》,《江苏地方志》,2004年第3期第50页。

【参考文献】

1、朱自清:《荷塘月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2、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三联书店,1987年。

9.春 朱自清 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抓住春天景物的主要特征,欣赏作者描绘的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春天的景物、抓住能表现春天景物的主要特征、有层次地描绘景物的写法。

2、找出文章中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作用;深入理解本文词语、句子使用的准确和巧妙。

3、练习精读的技能;学会用摘录的方法来积累词语。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三、范读、疏通字词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2、学生齐读。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薄(bó)烟 应和(hè)酝酿(yùn niàng)黄晕(yùn)蓑(suō)衣 巢(cháo)

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拟人句。

五、布置作业

10.朱自清 春 教案 篇十

中文师范091

吕婧

朱自清《春》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对景物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句子,掌握课文用江南春天典型景物来描写春天的写景方法。

2、了解写景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初步掌握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方法。

3、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热爱大自然和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大体脉络,了解作者所写的春天的具有象征性的几幅春景图。

2、了解写景散文的特点,掌握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方法,并能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并通过对课文最后三个比喻句的解读,感受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教学方法:朗读欣赏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5分钟)

大家来说说,你能想到哪些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例: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那么春天,在朱自清的笔下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写景散文《春》。

二、作者简介(2分钟)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概脉络,并尝试给下列词语加拼音。(2分钟)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 niàng)应和(hâ)笼(lǒng)着黄晕(yùn)蓑(suō)衣巢(cháo)

四、学生自由朗读,感受春天的独特美,分别画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8分钟)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2-7节):绘春

第三部分(8-10节):赞春

五、默读课文,找出文章中对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尝试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句子特别之处。

这些景物写的乱不乱?对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15分钟)

例如:

①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体现急盼的心情)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如果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只能理解为小草本来就是这样,课文的说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让小草充满生机,显得极为可爱)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④”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⑤”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应当把握时机,奋发向上)

⑥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选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这些比喻非常形象、贴切,春天给人以新生命,给人以美丽多姿,给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在这里,我们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点)

六、齐声朗读课文。

要求:①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的理解;②用明快的节奏,读出热爱赞美的感情。

七、作业

①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请说出理由,下一节课交流)

②熟读课文,背诵1-5段,鼓励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10分钟)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1-5段;

3.让能背诵全文的同学表演。

二、研习课文(15分钟)

1.齐声诵读课文

2.讨论:文章一共描写了几幅春景图。

例如:

第2段: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用拟人手法勾画大自然“刚睡醒的样子”,为下文具体的春景描绘提供了美好的背景;山、水、太阳最能向人显示春天气息,作者选用“朗润“、”涨“和”红“分别描绘山、水、太阳睡过一冬而醒来的情态,非常传神。

第3段:春草图。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后侧面写,第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

第4段:春花图。首先,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树上-花下-遍地;其次,这一段文字注意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由与前后照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们相映衬;第三,巧用拟人、排比、比喻,写春花竞相开放。总之,画面五彩缤纷,富有立体感。

第5段:春风图。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触觉:引用诗句,又打一个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风是无形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第6段:春雨图。引出春雨后,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导读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处:细密、闪烁、绵长;亲吻着”树叶儿“、“小草儿“;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夜“;滋润着乡间的行人与农民,这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7段:迎春图。“风筝”是春天的信使,写风筝渐渐多了

实质是写屋外的人多了,因为春天来了。全段都用短句,读来富有节奏感,让人感到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充满力量。

三、这几幅春景图分别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8分钟)

板书设计:

特点层次

春草图钻鲜嫩

春花图繁茂 艳丽树上-花下-遍地

春风图和煦 轻盈触觉-嗅觉-听觉

春雨图细密平和植物-人

迎春图赶趟儿

思想感情:赞美喜爱

四、再次研读课文,文章末尾为什么用了三个比喻句?它们的内涵分别是什么呢?(3分钟)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新” 新的开始,给人以希望

“春天像小姑娘”--“美”春天装扮大自然,美化人间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强”象征春的强壮的生命力,清纯活力。

五、作业设置

11.谈朱自清散文中的比喻 篇十一

她(指绿)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温州的踪迹二·绿》(1924年)

水面常如镜子一般。风起时,微有皱痕;像少女们皱她们的眉头,过一会子就好了。

——《阿河》(1926年)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1927年)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1932——1933年)

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松堂游记》(1935年)

在这些喻体的词语里有小姑娘(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乡下姑娘等)、少女、处女、少妇、美人和舞女等。作者在比喻中用女子作喻体,除了贴切之外,还增强了比喻本身的美感。

朱自清在比喻中之所以对女子情有独钟,是因为他将女子看作是美的化身。他在《女人》一文中写道:“我所追寻的女人是什么呢?我所发见的女人是什么呢?这是艺术的女人。……艺术的女人便是有着美好的颜色和轮廓和动作的女人,便是她的容貌,身材,姿态,使我们看了感到‘自己圆满的女人。这里有一块天然的界碑,我所说的只是处女,少妇,中年妇人,那些老太太们,为她们的年岁所侵蚀,已上了凋零与枯萎的路途,在这一件上,已是落伍者了。”也就是说艺术中的女人才是他理想中的女人:因为她们是自然健康且有生气灵动的女人,如同“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歌声》1921年)。给人带来温馨和活力。

朱自清写健康女子的文字:

柏林市内市外常看见运动员风的男人女人。女人大概都光着脚亮着胳膊,雄赳赳地走着,可是并不和男人一样。她们不像巴黎女人的苗条,也不像伦敦女人的拘谨,却是自然得好。有人说她们太粗,可是有股劲儿。司勃来河横贯柏林市,河上有不少划船的人。往往一男一女对坐着,男的只穿着游泳衣,也许赤着膊只穿短裤子。看的人绝不奇怪而且有喝彩的。曾亲见一个女大学生指着这样划着船的人说,“美啊!”——《柏林》(1933年)

朱自清写一个生气灵动的“舞女”跳舞的场景:

我看了一个意大利女子的跳舞:黄昏的电灯光映着她裸露的微红的两臂,和游泳衣似的粉红的舞装;那腰真软得可怜,和麦粉搓成的一般。她两手擎着小小的钹,钹孔里拖着深红布的提头;她舞时两臂不住地向各方扇动,两足不住地来往跳跃,钹声便不住地清脆地响着——她舞得如飞一样,全身的曲线真是瞬息万变,转转不穷,如闪电吐舌,如星星眨眼;使人目眩心摇,不能自主。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1925年)

由此可见朱自清在比喻中选用女子作喻体,并非只是取其自然的美态,更有主观上的对生气勃勃而不是病恹恹的女子的偏爱。因此造就了朱自清的比喻中用女子作喻体时表现出来的活泼可爱的特质。

朱自清喜用女子作比喻中的喻体不能不说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和滋养,特别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它是朱自清非常喜爱的作品。《聊斋志异》写了很多妙龄女子,年龄大多是十三四岁到十八九岁,容色娟好,好似荷粉露垂,杏花烟润,嫣然含笑,媚丽欲绝。而朱自清比喻中的喻体写美人的胳膊、体态和神情等都能从《聊斋志异》中见到它们的影子。如:

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着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923年)

那花真好看:一缕缕垂垂的细丝,将她们悬在那皴裂的臂上,临风婀娜,真像嘻嘻哈哈的小姑娘,真像凝妆的少妇,像两颊又像双臂,像胭脂又像粉……——《一封信》(1927年)

而《聊斋志异》中写女子:“视之年十八九,仪容秀美,袍服炫丽,温婉可爱。女出臂挽之,臂腻如脂,热香喷溢;肌一着人,觉皮肤松快。……乡中少年闻其美,神魂倾动。”(《绩女》)“呼妹出拜,年约十三四,肌肤莹澈,粉玉无其白也。”(《素秋》)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朱自清曾在《女人》一文中详细地写了自己心仪的艺术中的美女,就如同《红楼梦》中的晴雯:

《红楼梦》里说晴雯的“水蛇腰儿”,都是说腰肢的细软的;但我所欢喜的腰呀,简直和苏州的牛皮糖一样,使我满舌头的甜,满牙齿的软呀。腰是这般软了,手足自也有飘逸不凡之概。你瞧她的足胫多么丰满呢!从膝关节以下,渐渐的隆起,像新蒸的面包一样;后来又渐渐渐渐地缓下去了。这足胫上正罩着丝袜,淡青的?或者白的?拉得紧紧的,一些儿绉纹没有,更将那丰满的曲线显得丰满了;而那闪闪的鲜嫩的光,简直可以照出人的影子。你再往上瞧,她的两肩又多么亭匀呢!像双生的小羊似的,又像两座玉峰似的;正是秋山那般瘦,秋水那般平呀。肩以上,便到了一般人讴歌颂赞所集的“面目”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她那双鸽子般的眼睛,伶俐到像要立刻和人说话。在惺忪微倦的时候,尤其可喜,因为正像一对睡了的褐色小鸽子。和那润泽而微红的双颊,苹果般照耀着的,恰如曙色之与夕阳,巧妙的相映衬着。再加上那覆额的,稠密而蓬松的发,像天空的乱云一般,点缀得更有情趣了。而她那甜蜜的微笑也是可爱的东西;微笑是半开的花朵,里面流溢着诗与画与无声的音乐。

这是作者陶醉于艺术中的女人的自白,在这种意犹未尽的描写中,作者已无暇顾及其中比喻的斧凿之痕迹。因此叶圣陶在评论朱自清

的散文时说:“他早期的散文如《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有点儿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12.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诗性 篇十二

一、朱自清的诗性人格

朱自清人格完美, 温润如玉, 是标准的谦谦君子。他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表现了自己一以贯之的“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与孤傲, 以自己的死警醒世人。当年毛泽东给朱自清以很高的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 宁可饿死, 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还说:“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 写朱自清颂, 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文如其人, 诚为“积极的狷者”, 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反动统治者的恨, 对劳动人民的爱, 对幸福未来的盼, 逼真似画, 清隽如诗, 或亲切抚慰, 或金刚怒目, 如椽巨笔谱写出生命的华章, 人生的绝唱。其诗性人格在散文世界里光照千古, 彪炳日月, 使人徜徉其中, 感受无边无际的诗情画意, 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养分。正如当代学者陈剑晖先生所言, 诗性“是一种难以把握, 甚至只可意会, 难以言传的社会生活、自然状态和精神感觉的复合体”, 读者可以从散文中感觉朱自清的完美人格所散发出来的博大宏阔的诗意。

二、朱自清散文的诗性意境

朱自清认为书与画是同源的, 诗与文也是同律的。他借鉴盛唐“诗佛”王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写作技巧, 有意打破诗与文的界限, 刻意追求诗情画意, 使散文变作有形的画与无声的诗, 创造了和谐丰满的诗性意境。

1.情与物融的诗性意境

《春》借鉴了“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写作技巧, 是满贮诗意, 情与物融的名篇, 文中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相交融, 诗风款款。他深情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与春雨图这四幅卷轴, 悬于春天的天空, 供观者把玩, 令游者动心。“草”“花”“风”与“雨”已经不仅是“草”“花”“风”与“雨”, 而是饱蘸作者厚谊与浓情的审美意象, “春天的天空”也不仅是“春天的天空”, 而是寄托作者感奋与行动的审美意境。“‘一年之计在于春’, 刚起头儿, 有的是工夫, 有的是希望”一句道破天机, 《春》原本是作者“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 不再低头看白水, 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 打上深深的脚印!”的一阕心曲。

此外还有《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荷塘月色》等名篇佳作。

2.情与人会的诗性意境

《背影》是情与人会的名篇, 文中人格美的“情”, 与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相融, 诗情荡漾。他敏锐地捕捉到父亲传统的、权威的正面的“背影”———新式的、平等的、温柔的、母亲般的父爱, 并将之烙印在登爬月台为儿买橘的“背影”意象之中。他所褒扬的新时代的父爱就这样浮出水面, 《背影》成了作者精心营造的讴歌人格美的一首颂歌。

此外还有《冬天》《白采》和《给亡妇》等经典美文。

3.情与理交的诗性意境

《匆匆》是情与理交的名篇, 文中表现了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 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 匀称和谐。文章饱含人生哲理, 传递了抓住“刹那”, 本本分分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的生活理念, 诗思和合。

此外还有《新中国在望中》《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和《飞》等理趣奇文。

三、朱自清散文的诗性结构

1.锦绣文章片段织

朱自清散文喜用横式结构, 组织片段, 营建意境。文章类似诗歌的意象跳跃, 在不经意之间, 带读者进入诗性王国, 领略人生万象, 品尝生活百味。中国当代朱自清研究专家吴周文先生就盛赞朱自清散文“擅长在作品的风景画面或生活片段之间贯穿线索, 使他散文的结构具有紧凑、完整的特点”。如《冬天》一文, 貌似散散漫漫地记叙了三件关于“冬天”的小事:小时候在家里和兄弟几个围着小锅, 等着父亲搛豆腐给他们吃, 后来与两位朋友一起月下放舟西湖, 再后来见到妻儿守着一扇大方窗张着笑脸候他回家。似乎全无章法, 然而细细回味, 这正是他别出心裁之处, 一是父子情, 再是朋友情, 三是夫妻情, 无论“冬天”怎么冷, 有了这些人间“温情”, 心上总是“温暖”的。他以“温暖”为文眼, 聚焦全篇, 自成一体, 建筑诗性大厦。

2.回环往复诗意来

朱自清十分善于将诗歌的重章叠句的特点运用到散文中, 一唱三叹, 回环往复, 诗情浓烈。如《绿》, 开首“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中间则以两大段描写前瞩后顾, 映衬对比, 层层开拓, 煞尾又说“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文章起于“惊诧”, 终于“惊诧”, 以“我”的两次“惊诧”, 烘托出“梅雨潭”国色天香的“绿”之迷人醉人;读者的阅读心理得到两次强化, 自然情不自禁, 陶然怡然。

3.对立统一中和美

朱自清信奉正宗的中庸之道, 行文不偏不倚, 材料处置各得其所, 讲究对立统一, 中和为上。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以秦淮河六朝金粉的遗留“艳迹”———歌妓卖唱, 与作者恪守的“道德律”的矛盾作为结构全文的框架, 波澜迭起, 意境横生, 综观一篇, 自有平衡对称的诗性之美。再如《航船中的文明》, 连续描写了两位妇女的反抗和臣服, 以及封建卫道士的压迫与征服, 相反相成, 矛盾统一, 结构独特, 中和协调, 也是自有一番圆润柔和之美。

通过以上的简要论述, 我们可以看出, 朴实又新鲜的诗性正是朱自清散文的重要特征, 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以救时文粗疏浅鄙之弊, 以传中国散文薪火。

参考文献

[1] .朱金顺《朱自清研究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蒋荫楠、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 福建教育出版社。

[3] .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朱自清研究论文集》, 扬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13.朱自清《春》教案 篇十三

盼春: “盼”、“来”、“近”

春醒图——自然醒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草:偷、钻、嫩、绿、满

春草图——草报春 人:坐、躺、打、踢、赛、捉

态:桃、杏、梨、赶趟儿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绘春(2—7) 春风图——风唱春 柔、暖

形:牛毛、花针、细丝

春雨图——雨润春 状:密

景:树叶绿、小草青

迎春图——人迎春

城乡、老少

颂春: 三个比喻句(8—10)

该文的主题思想即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朱自清当时虽置身在污浊黑暗的旧中国,但他的心灵世界则是一片澄澈明净,他的精神依然昂奋向上。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把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将他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铸到文章中去。熔铸到诗一样美丽的语言中去。从而使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春》——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不是他故乡江浙一带的那种温暖潮湿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种壮阔而盎然的春景,更不是如画家笔下那种如实临摹的写生画,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启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灵酿造出来的一幅艺术图画。在这幅图画中,隐藏了他太多的心灵密码。

三、写作手法

修辞艺术

朱自清的散文《春》充满了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他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在一起,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朱白清在这篇仅仅30个句子的简短散文中。运用了二十多处修辞手法,频率之高,令人惊诧。作品是以“春”贯穿全篇,由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组成,逐层深入、环环相扣。而作者正是以修辞格来作为《春》的“颜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那幅五彩缤纷的早春图。[4]

1、殷切盼春归

2、热情绘春景

3、春之礼赞

三个比喻句组成了“排比”修辞格。作者用三个形象化的比喻,渐次排比,讴歌春天,使作品气势迭起,也使整幅春景图更加丰润。作者还要以此印证:春天是新鲜、美丽、欢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作品以这三个比喻句收束全文,言简意赅,节奏明快,生动活泼,表现力极强。

纵观全篇,《春》鲜明地表现出田园牧歌式的清新格调和欢快情绪。它是一曲赞歌,唱出了春的美妙旋律;它是一首热情的诗,抒发了对春的企盼和眷恋;它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展示出春的气息与魅力。

第一部分(1-1) : 盼春

第二部分(2-7) : 绘春

第三部分(8-10) :赞春

四、研究课文:1、第一部分——盼春 ①作者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用一个不也同样可以表达作者期盼的心情? 明确:这种叠用,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

②为什么只是春天的脚步近了,而不直接写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明确:此时春天还没有到,所以一个“近”字非常准确。写它的脚步,把春天拟人化, 让人倍感亲切。

五、练习巩固1.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酝酿( ) 胳膊( ) 抖擞( ) 应和( ) 支撑( ) 摇曳( ) 宛转( ) 傍晚( ) 抚摸( ) 嘹亮(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⑴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 īn x īn r án ( )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⑵ 鸟儿将ch áo ( )安在f án hu ā nn y( )当中,高兴起来了,h ū png y ǐn b àn (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⑶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 ō( )着,戴着l ì( )。他们的房屋,x ī x ī sh ū sh ū ( )的,在雨里j ìng m ò( )着。 3、填空。 ⑴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 )、( )、( )、( )、( )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六、课堂拓展:搜集有关春天的俗语、成语、歌曲、诗词等。

14.朱自清春反思 篇十四

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图画,学生在下面认真地作笔记,尽管学生把笔记写得密密麻麻,我想,这惯。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诗意盎然、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授,机械地、繁琐地逐一分析五幅也无疑是对新教材的一种背叛,是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结果肯定收效甚微。

因此,我在第二课时将品位语言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采用“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对本课的优美语言有真切的体会,加强思维与语言的训练。先给学生做样子,就春草、春花描绘进行分析,明确写了些什么,从哪些角度描绘的,哪个词或哪些词用得特别精当,描绘时主要运用哪些方法。然后帮助同学自读课文,有条理的进行分析。学生把理解、口述、朗读结合起来,学习的效果比较好。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自主实践,合作讨论,探究疑难的方式学习后几部分的内容,使学生人人都在这节课中“动”了起来。这样,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理念,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如为了赶课时,后面三部分要挖掘的的内容也很多,可我只给了学生十五分钟时间就进行填空验收,效果不太理想,后又给了节课讨论进行补漏,完成教学任务。

15.读朱自清抒情散文艺术随想 篇十五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随想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继他之后,中国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一、构思精巧,剪裁得当

朱自清的散文,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精密构思,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经济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荷塘月色》的结构艺术可谓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先写荷塘水面的田田相挨的荷叶、零星点辍的荷花,以及投在荷叶上面的疏影和笼罩在荷花上的薄雾; 再写荷塘四面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柳树; 最后写从远处射来的一两点灯光和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这种构图布局上的精美,使得画面层次分明, 各种景物,错落有致,呈现出立体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他还把动静、虚实、浓淡、疏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色彩均匀悦目, 富有浓郁的诗意。

同时,他的散文还选择了最新的构思方式,如《背影》这篇文章就有明显的特点。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画眼睛”成为人们认定的使人物传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画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这是用诗的方法来构思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

二、写景抒情,紧密结合

朱先生散文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的抒情散文,写到了风花雪月,也要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 以抒怀抱。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作者当时所“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想通过自然之景超脱而又不能忘情于社会的矛盾心绪, 十分微妙地流露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使自然风光反被抹上了作者浓郁的感情色彩。故而散文一开始是作者“疯狂似的不能自主地”沉醉在灯月辉映、桨声悠扬中,神往六朝金粉、笙歌彻夜的繁华与艳迹,最终却由于现实的丑恶黑暗,“清艳的夜景为之减色”,“那不安的心愈显活跃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惆了。”

三、语言凝练,精雕细刻

朱自清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散文中也不乏饱含优美、浓郁情致的篇章。他前期散文《绿》就是典范,读其文可以看到,他用清新朴素的笔调赋予天外流云、枕石亭阁、凌空瀑布、凝碧深潭以鲜明的形象和色彩,形成了色调柔和、神形毕肖的画面。又紧扣“绿”字对梅雨潭那令人“惊诧”、令人留连和陶醉的绿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读者看到了“闪闪的绿”“奇异的绿”“似荷叶铺着的绿”“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皱缬着”“滑滑明亮”的绿,且有了质感———“那样软,那样嫩”。更甚者,“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与其比,“似乎太淡了”; 杭州跑马寺近旁的“绿壁”与其比,“又太浓了”; 同西湖的碧波比,“太明了”; 和秦淮河凝香溢脂的波涛比,“又太暗了”,因而作者说“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以至于把这“神妙”的绿虚幻成温柔而恬静的姑娘,情不自禁地向“绿姑娘”扑去,使自己激荡的心魄栖息在清澈、碧绿的潭水里。

四、追求口语,雅俗共赏

叶绍均在《朱佩弦先生》一书说: “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文学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学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语言艺术方面的建树,这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一种新的审美追求,也是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美学的一大贡献。

朱自清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部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一种堪称典范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 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虽说仍属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五、手法多样,技能精湛

作者擅长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观察,对声音、色彩有独特的敏锐感受, 并尽力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多种手法,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

以《荷塘月色》为例,出水的荷叶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白花象“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里的喻体都是秀丽雅致的。“不仅如此,作者的比喻手法又常与通感、拟人等交融到一起。如写清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花( 嗅觉) 比喻成歌声( 听觉) ,立体化了花香给人的感受性,借歌声的特点写出了清香的幽幽渺渺,增强了空寂辽远的情味。此外,作者选择的所有喻体都依附于清幽宁静、悠远美丽的基本情调,可见笔致之精细。

16.浅析朱自清散文中独特的语言风格 篇十六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风格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向来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是通过怎样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呢?语言的运用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突出表现在独特语言风格的运用上。

一、精选口语入文,体现朴素美

朱自清先生为使口语入文,把北京话作为挑选和提炼口语的标准。在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中,始终恪守这个标准,因而他的散文语言与今天的普通话几乎一样,活跃在中国人的交际生活中。

(一)善于使用富有个性化的北京话口语

《春》里,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轻悄悄”写出了春草的柔和,“软绵绵”写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劲儿表现出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孩子们为春光增添无限生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二)善于使用北京话独具特色的简短句式、反问句式

《松堂游记》里,“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来得好。”《吃饭》里,“可是法律管不着他们吗?官儿管不着他们吗?干吗要怕任呢?”、“谁怕谁?”,句式简短,充满感情,朴素自然。

二、巧用叠字叠词,构成音韵美

叠字叠词,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

《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茫”、“走走”、“来来去去”、“老老实实”、“疏疏落落”等,使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荷塘月色》里,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是表示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渐渐”,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迷迷糊糊”写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

《绿》里,“仿佛一只苍蝇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等,句中“仿佛”是双声,“晶莹”、“温润”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也使作品构成一种音韵美。

三、运用缤纷修辞,铺展装饰美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咏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

(一)善于运用多种常见修辞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反问、对比、夸张、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段,把语言装饰起 来,以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则写出雾在深夜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摇曳之态。《绿》里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

(二)善于运用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手段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四、慧聚等闲言语,洋溢绮丽美

朱自清亲情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以感情表达的真挚动人取胜,他的每篇亲情散文都是他表露自己感情的艺术品,也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琐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抒情、叙事、描写、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绮丽动人。

《背影》叙写的是平常生活中一桩桩平凡无奇的事,但一旦将注入“真情”的一件件小事汇总起来,凝聚到“我”身心为之一震的年迈父亲的“背影”上,那种子对父的一往深情便找到了“喷火口”,从而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如话家常般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厚的感念之情。作者面对的不是一场单纯的父子别离,而是父与子,子与父的灵魂交流、人格碰撞、伦理顺逆、代沟差异的重新审视与评估,多角度、多层面地洋溢出人性的绮丽光辉。

另外,新奇的想象,形象的比拟,是朱先生写景抒情类散文创造绮丽美的另一妙法。朱自清极善用女性意象来比喻景物,不但使他所描写的景物形象可感,而且使他的文章中弥漫着一种甜美的温馨。《荷塘月色》里用“舞女的裙”、“美人出浴”来比喻出水的“荷花”;《春》的末段用朴素天真的小姑娘比喻“春天”等,朱自清一写到风景,这些女性形象似乎很自然地就跑到了他的笔底。这种“女性拟人格”笔法和语言,以及用异性的联想来影射风景,通过借用女性意象对山山水水的尽情渲染,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美与善的追求与向往无不闪烁着摇曳多姿的绮丽美。

上一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月讲话稿下一篇:名言励志警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