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反思的报告

2024-10-20

英语教学反思的报告(共16篇)(共16篇)

1.英语教学反思的报告 篇一

《鸟儿的侦察报告》教学反思:

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感慨颇多。有较为理想的地方,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不得不承认,教学一是门遗憾的艺术,当我们就是在这一次次遗憾中成长,从而接近不断完善自己。本课是一课时完成的略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课文内容及主题是大部分学生都能读中理解的。加上平时对本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预习能力的训练较多,所以我的总体思路就是,把文本的学习交给学生。剖析文本不是重点,重点是通过文本引发学生对文中提及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深思,并用文中的语言表达形式把保护环境的心声写出来。达到实现语文课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避免单纯的语言文字分析,也避免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每个环节的设计都遵循这些原则。这个方向我认为是可取的。再者,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来说,每个环节都较为顺利的进行。前半部分的效果非常好,衔接过渡简洁流畅。而指向性明确的问题,让学生易于发挥,从字词的学习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寻找每份侦察报告的共同点,学习写法和最后的揭示主题,都较为顺畅。构成了兼顾听、说、读、写的学习链条。但课外延伸和练笔部分,我的语言较为琐碎,使得时间不够,只得把写侦察报告的课堂作业留到家里完成,展示的只是学生对于保护环境的呼吁。精彩未来得及绽放。最后谈谈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一贯的预习,使得学生对字词掌握和课文的理解都很有效地完成。通过文章的眼睛——题目,学生就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流利地朗读课文后,分享自学成果,自信地教读生字、多音字。告诉大家每份侦察报告的内容,言简意赅,表达准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文本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总结出了三份报告都有着相同的主题——保护环境,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人类导致的,在表达感受时都愤怒指责人类的自私,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重点和难点都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迎刃而解,老师退居幕后,学生成为主角。课堂上大量的读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功不可没。我庆幸自己注重了读的训练。后面的拓展,我既让学生说自己对破坏环境的所见,又让学生看我精心准备的破坏环境图片、视频,带给学生的震撼感觉,使文章主题更得到质的体现。练笔时,学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自己总觉得,越到后面自己的语言就越缺乏感染力,学生被激发的面不广,课堂的生成是我这节课的最遗憾之处。后面时间把握不当,超时也体现出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但路总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样的一节课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和自己的进步,也看到了我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知道了自己的方向。以后我将继续努力,让语文课堂绽放出应有的魅力,引领孩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鸟儿的侦察报告》评课记录:

罗婷老师:

听了石老师的课,觉得收获非常多。这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让学生所获非常多的语文课。这堂课的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室个人综合素养高。

2、教学设计把握住了重点、难点。还充分体现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激发出内在的潜能,课堂上表现精彩。

3、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读的时间比较多,朗读指导比较成功,使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得到增强。

4、在引导学生仿写之前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会遇到的困难。分析课文是就设计了总结三份侦察报告相似之处的环节,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写的方法,为后面的写做好了准备。

个人建议:

1、揭示课题后的齐读课文浪费时间,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读。读得时间比较多,但读的方式有些单一,课练习分角色朗读,默读。

2、学习课文后可以再理出为什么会造成文中出现的悲惨后果,让学生明白是由于人类不同的破坏方式造成的,如果不说,中下生可能在理解时会存在困难。

3、课后练习可以改为写标语,写的时间会充分些,写调查报告所花时间多,可以放在家中完成。

4、要理出怎样做才能保护环境,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措施,而不仅仅是知道这种现象。

丁筱烨老师:

石老师的课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学习的地方非常多。首先,课设计得好,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了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目标理解透彻。每个环节都围绕这点展开。教学思路清晰、新颖。与学生课前的游戏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鼓励,及时,中肯。但最后仿写的环节有点乱。如果调整一下,在观看图片,视频之后学生感受很深,趁热打铁,让学生写标语,效果更好。调查报告再放到家里完成,能保证课堂时间,不用拖延时间。

姚校长:

石老师上课花费的心思非常,教学水平较高。不同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上。针对略读课文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更学生一起读,一起训练怎样读,每个环节放手较多,这是非常好的。运用文章来仿写,学习方法指导到位,渗透了写法的概括。而不是强加让老师概括出来。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石老师注重了这一点。概括主要内容效果好。学生能将三个侦察报告内容说得非常准确、完整。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到位。评价表扬学生的语言很有感染力。会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成长。

建议:拓展训练时让学生讲人类怎样破坏环境的。有学生讲“酸雨”,如果能表扬学生,会学习,看电视看的都是有益的知识,爱看课外书进行表扬,效果会更好。如果用导学案来上,就不会在做时局限于几个人在做,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学生读自己的答案会更好。

2.英语教学反思的报告 篇二

一、找出错题原型并对其进行分类

在每一单元或每一章的学习任务完成后, 让学生把本单元或本章作业中出现的错题找出来, 并按概念型、计算型、应用拓展型来进行分类。对同一类型的题目, 通过分析、比较, 找出具有代表性的1~2道题写入错题分析报告。错题一定要找出原型, 原来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 因为只有在错题原型中, 教师才能看出学生思维的全过程, 只有错题原型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分析出错的原因

学生做错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的是对概念理解不准确而造成的, 有的是对知识的迁移不够而造成的, 有的是由于粗心大意而造成的。不同的学生由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不同、思维的方式与解题的习惯不同, 出错的原因也不相同。在分析错题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反思, 还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查漏补缺, 找到了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 并尽快弥补, 力求在以后的解题中不出错或少出错。如, 一位学生在错题分析报告中这样写:

题目: (-36-911) ÷9

类型:计算题

错误的解答:

错误原因分析:在计算这道题时, 我前面都做对了, 只是在写- () 时, 忘了加括号, 结果做错了。我知道是怎样做的, 就是在计算时疏忽大意导致出错。

三、更正并寻求帮助

学生通过认真分析, 找出了出错的原因, 更正是必不可少的。通常情况下, 学生只是更正了做错的某道题, 他们很少反思为什么出错。要让学生以后不出错或少出错, 关键是对缺失的知识点的弥补。大部分学生通过复习、查阅资料或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 就能够弥补所缺知识, 但个别学生就需要特殊的帮助。这时, 教师就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意见写在错题分析报告里, 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从而为他们解疑释惑。如, 一位学生在错题分析报告里这样写:“老师:有理数加减法计算这一节里, 在计算时我一用运算定律就出错了, 主要是在交换位置时符号写错, 有的算式里明明有减号, 怎么又叫和式呢?我想问其他同学, 但又怕他们说我笨, 您能不能给我再讲一下。”看了这样的错题分析报告后, 我就这节内容单独对其进行了辅导。在以后的计算中, 再没发现他犯过类似的错误。

四、效果反思

以前的练习课我都是从学生平时的错题中选取典型, 进行讲评与练习。让做错题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这部分学生练习的兴趣比较浓, 学习效果较好, 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显得很茫然。运用错题分析报告这种改错方式后, 学生自主反思、自主写错题分析报告、自主分析出错的原因、自主选择练习, 他们都能在充分了解自己学习情况的前提下, 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对改错有了浓厚的兴趣。事实上, 让学生“学会学习”本身要比学生“学会什么”更为重要。教师不仅应传授给学生知识, 使其提高技能, 还应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积累了练习的经验, 形成了初步的反思意识。

总之, 错题分析报告为教师打开了一扇通向学生心路的大门, 在错题分析报告上, 教师更清楚地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需要, 利用学生的错题分析报告, 教师可以适时地调整教学进度, 改进教学方法, 从而实现学生反思自己的学和教师反思自己的教的双向目标。

3.英语教学反思的报告 篇三

游戏文本汉化是翻译领域中比较偏门的部分。汉化翻译的特点很明显,首先,游戏汉化的翻译题材广泛,没有固定的范畴。但同时这也给翻译初学者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可以接触大范围不同题材的材料。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译者变换翻译的着重点,根据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进行合理的理论应用;其次,汉化的评价依赖大众评价,也就是由玩家来评定。汉化的评价不严格。这一点上要求汉化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笔者在翻译中主要遵循严复的信、达、雅原则。同时借鉴了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Nord,2006)。诺德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目的论理论。诺德认为由于文化模式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译文的好坏看法不同;诺德就提出了忠诚原则来解决文化差异及译者、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该原则的另一方面则是要求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译者应尊重原作者,协调译文目的语与作者意图。同时笔者在翻译时采用较多异化翻译。施莱艾马赫认为翻译应该“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劳伦斯·韦努蒂认为异化翻译是译者突出翻译作品中外国文本的外来身份,并保护原文本不受译入语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译者不是翻译中的隐形人。(Venuti,2007)笔者认为汉化翻译更多的是使玩家享受游戏的乐趣,所以在翻译中充分调动译者的主体性,目的是使游戏内容更富乐趣。

二、文本分析

汉化文本的任务文本发送者通常是游戏公司或民间自建的小型游戏汉化组。文本目标功能是达到英译汉或日译汉的目的。接受者为广大玩家,对于玩家来说,游戏汉化的最低门槛是不影响游戏操作和游戏兴趣。文本通常为书面形式,(某些大型游戏会根据汉化文本进行配音)。文本翻译的原因主要是迎合中国玩家的需要,促进外国引进游戏在中国的发行。本文当中所采用的文本是某二战题材游戏的一段独白。词汇上涉及众多地名及人名。内容上符合历史事件。句型结构上看,有较多状语与插入语。

三、翻译反思

在汉化任务交稿后,笔者进行了一些反思,下面截取其中的几句话,总结这次任务的心得。

①His legs badly injured,Isakovich spent months recovering in a military hospital; he would not return to combat.

句子①的翻译有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人名Isakovich的翻译。笔者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查找,没有相应的广泛接受的翻译。通过几个已有翻译的类似人名的对比,最后翻译为“伊萨科维奇”。没有突兀的翻译腔,效果较好。第二,汉化任务的一个很大的弊端是,大所数情况都是团队合作,分工完成一整部游戏的汉化工作。这就存在翻译时断章取义的风险。在句子①中就存在这种情况。“would not do”在句子表达的是不想回去战斗,不能回去战斗,还是单纯的陈述不会回去战斗呢?句子中上下文之间没有办法推测出这个句子的潜台词。处理方法是,根据前文提到伊萨科维奇腿伤严重,结合“would”本义,定为“他不会回去战斗了。”第三,标点符号。英语原句中分号连接两个分句,在翻译中改为两个完整的句子。并且调整主语和人称代词的位置。翻译如下:

伊萨科维奇的腿伤的很重,在军事医院里恢复了数月。他不会回去战斗了。

②Ivan Pozharsky,a fellow patient,befriended Isakovich and shared his experience in breaking the Siege of Leningrad.

句子②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位置调整问题。Ivan Pozharsky 属于新信息,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调整了语序,翻译为“他与一名叫伊凡·波扎尔斯基的病友成了朋友。波扎尔斯基讲诉了他们突破列宁格勒包围圈的经历。” 原文中用“and”连接两个并列分句,翻译中处理成两个独立的句子。通过这样的调整,句子表达上更流畅了。

③Pozharsky fought on the Volkhov Front,pushing west into the town of Shlisselburg,while soldiers from the Leningrad Front pushed east across the frozen Neva River.

句子③中有一个难点,首先句子中出现的地名是真实的。需要仔细的核查并给出公认的翻译。句子翻译起来比较容易,难点在于大量的文本对比找寻最公认的翻译。句子③中还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词性替换。如“fought”翻译成“参加战斗”;“from”翻译成“在某地战斗的……”。本句翻译如下:

波扎尔斯基参加了在沃尔霍夫前线的战斗,部队往西向什利谢利堡镇方向推进。同时,列宁格勒前线上战斗的士兵们穿过冰封的纳瓦河往东推进。

总之,汉化翻译对翻译的质量要求还是比较低的,在翻译时译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团队合作中相互配合,使整个翻译有连续性。不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同时对于地名、人名、历史事件等需要仔细查证。翻译中措辞要尽量优美!尽量多进行校改,在每次的校稿中,笔者都能找到不足之处,经过改译后,译文质量就会有一定的提升。这足以说明对翻译初学者来说,校译是翻译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忽略的环节。

参考文献:

[1]Nord C.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Theory,Methodology,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M].2.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4.教学反思报告 篇四

对于本节设计,有优点也有不足。其优点是:一、巧妙导入。本节课的开端由教师的引导进入正题,最大限度的吸引了学生,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注意力引到了课堂上来。二、教与学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灵活地教,也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指导性的完美结合。三、注重合作学习。整堂课的设计都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应用的机会,可使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及交际策略。

不足之处是:一、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做听力练习时,我没有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而是一味的让学生认真听,把有关信息记录下来,其实这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我在听之前稍微降低一点难度,效果可能会好得多。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中要多关注这部分学生。二、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重视。处于青少年初期的初中生对这要求体现的尤其强烈。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联想,甚至引发他们的情绪,使自信心受到打击,课堂中我忽略了这一点,以后应该多考虑这些学生个体、心理以及年龄等各种因素。

5.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报告 篇五

常常与同事在聊天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感受:在我们教过的已经毕业升往初中的学生中,能够记得自己的小学老师,见面能够热情主动打招呼的,往往都是曾经令我们头疼的“后进生”们。后进生,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从事教学工作三年多以来,每一个学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尤其是这个学期。

在我带的六(3)班和六(6)班中,每个班都有2-3个让人无能为力的后进生。他们课堂上不听课,因为听不懂;课下不写作业,因为不会写;课文不会背诵,因为他们连读也不会读;考试不及格,有时候甚至只能考到十几分…....整整一个学期以来,我每天为这样的问题苦恼着,困扰着。在我读过的教育著作中,几乎每一位教育专家都要求我们要“爱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曾经尝试过爱他们,耐心地辅导他们,可是一日复一日,我的热情与耐心渐渐磨灭,我不再是过去那样,对他们和声细语耐心讲解,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冷漠的表情,越来越没有感情的话语。回顾这个学期自己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我发现我虽然努力克制自己没有用语言去中伤他们,可是我的表情我的语气,已经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班的魏希浩每一次在校园里看到我都很热情地打招呼“Hello, Miss Zhang!”,可是自从那次月考成绩出来,我对他的态度越来越严厉,甚至有点苛刻以后,他每次在校园里看到我都是躲躲闪闪,再也没有了曾经的童真与可爱。

意识到这个现象,我悚然一惊!我们的“后进生”们有的可能是完全不愿意学习,有的却完全是听不懂。但是不管他们属于哪一种,我们都应该以爱心待之。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小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而应该尊重学生,民主地对待学生。后进生是让人很头痛,可是如果能用爱来与他相处,再加上适当的教育方式,严格而不苛刻的要求,他们未必不会进步。也有一部分后进生的确是完全不懂,有限的理解能力决定了他们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正常人的水平。既然这样,我们严格地苛求他们,又有什么效果呢?不如去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即使听不懂课读不好书,可是老师仍然没有嫌弃他们没有放弃他们,他们才不会自卑,才不会放弃自我。

6.教学反思报告会发言 篇六

今天我们召开了一个教学反思的工作会,为什么要召开这个会,因为它关系着教师的生存与发展,联合国提出,生存与发展是当前的两大主题,具体到生活中的我们,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如何生存,很简单,适者生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所处的环境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要紧跟形势,熟悉环境,才能更好的生存;

为了更好的生存,我们必须发展,但发展的方向是什么,需要我们结合当前的形势,学生变了,家长变了,社会的要求变了,那么我们就应顺应这种变化,谋求发展,从教书、教知识转变为为学生全面发展着想,从当前新课程改革来看,其实就是顺应这种形势。

面对新的情况,新的环境,新的形势,谁适应的快,谁主动适应,谁适应的到位,谁就掌握主动,其实现在很多人已经这样做了——鹤壁的“三勤四环节”教学法,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授课效果好,在这一方面,就超前一步,就成为了旗帜,专家,其实里面的工作我们也做了,但不足之处,是往往缺了一步,仅仅是经验型的,我们的很多工作没有保留教案,没有反思,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这只能是教师,离专家只是一步之遥。

好在我们已经有老师在思考这个问题,贾惠敏老师已经为我们指出了发展的方向,需要指出的是:反思不是为反思而反思,案例不是为记录而记录,这应是发自内心,思想经过撞击而形成的。

伟人的伟大,在于精神思想,绝不是仅仅完成某项工作。画家、书法家的造诣绝不是画了多少画,写了多少字,而是透过这种形式折射出某种精神。齐白石的作画的原则为“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他画的虾,充满灵动,否则他就是一名画匠。

我们要成为教育学的专家,就要反思:“当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学校,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发展!”,只要有思想,认真落实,其实就很简单。

这几年,我校新近教师较多,但几年下来,尽管都有发展,但发展快慢不同,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我是来找份工作还是来干事业,动力不同效果就不同,我们是怨天尤人,愤恨世间不公,还是耐住寂寞,厚积薄发,脱颖而出,其实就在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认识是否到位,是否满足社会、学校、学生的需求,是否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何春生老师就很有思想,此次外出参观学习回来后,主动要求向各位教师汇报学习心得,和大家分享成果。此时,看到这个场面,我就想,这次展示机会难得,平时哪有机会让全体老师坐在这里听你讲,这就是个机会,而且,通过这个平台,我相信所有老师都会认识何春生老师,这次,我们的何老师就在众多的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

所以,我们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应得到大家的认可,如何得到大家的认可,就需要我们迅速、健康地成长。早发展,快发展,出成绩,现实力,这就是我们学校对广大青年教师的希望。而且,学校提供一切途径,为各位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

7.对“教学反思”的反思 篇七

一、总结“成功之举”,促进自身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每上一节课总有自己最满意的地方,这就是“成功之举”。例如,一次自由对话中,我用“How old is your mother?”和一位女生对话时,这位女生高兴地回答“My mother is 44.”突然一位男生叫起来“Too old!”。这是一个未曾预料的问题,但我没有批评男孩的“捣蛋”,而是用赞许的目光望着这位同学,笑眯眯地说:“My mother is 60.She is very old.But I love my mother very much.”然后我用汉语告诉学生:每个人的妈妈都有年轻的时候,但她们一样都会变老,可是她们依然是我们亲爱的妈妈!班上每一个学生都使劲儿地点点头。

课后,我记下了这一成功之举。每个学生都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充满人文精神的小故事。这一环节也提醒着我,只有充满智慧的老师才能从尴尬中捕捉契机,化平庸为精彩、化腐朽为神奇,才能奏出和谐的育人旋律。它也督促我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反思“败笔之处”,探索改进

“教,然后知不足。”即使是自己觉得非常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B关于国家的话题时,为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前我自制了相关国家的国旗、不同国籍的人的图片等。英语的学习讲究“以词带句”“词不离句”,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重点句型的操练。

Where are you from?

I′ m from…. I′ m …. I speak….

这样反复操练,为了关注全体,我一遍又一遍地替换国家。我想以熟悉的国家过渡到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可是农村的孩子对这些国家的国旗不熟悉,对他们使用什么语言根本不知道,只能猜,因此后半段的课堂活动气氛沉闷,孩子缺乏热情。

好好的一节课,为何上成这样?我反思并作了总结:一方面,我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不熟悉,备课时没有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宗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于是,我重新调整了教学方案,打算在另一班使用修改后的教案。课前让学生们查资料,了解六个国家的概况(位置、国旗、官方语言、标志性建筑、特产或标志等),了解所熟悉的这六国的名人、伟人、卡通人物,并制作他们的“名片”。授课时,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准备,我顺利多了,他们还踊跃把自己了解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对话操练时,班里一下子出现了30多位“中外伟人”“中外名人”。当你有做名人的机会,你会拒绝吗?肯定不会。连平时羞于开口的肖同学,也在课堂上圆了一次明星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一节有趣、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贯通互补,共同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新奇甚至怪异的想法出现,一个学生有一个奇思妙想,50个学生就有50种想法,教师可以从中选取有益于教学的想法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做到教学相长。

在教授有关昆虫的一些单词时,我手中只有一些图片,如果单独教学,不免单调乏味,所以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联想,说一说昆虫的特征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学生们畅所欲言,较自然地运用了所学句型如A butterfly can….It lives….Bees work very hard.在不断联想中,既学会了这些单词,还学习了和这些单词有关的知识,如学习蚂蚁团结和努力工作的精神。课后我是这样写教后反思的:“本课的教学设计在学生的联想和创新之下,变得活泼有趣。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不断的启发中,思维不断得到开发,从而更加敏锐。”学生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学生们让我“经常有惊喜”“经常被难住”,改变了教师的权威地位,迫使我主动“充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8.对“教学反思”的反思 篇八

一、教学反思的现状

时下,许多教师的教学反思存在一些通病,出现以下几种状况。

“完成任务”型。一些教育管理者将教学反思作为一种目标和任务强加在教师身上,量化考核,与奖惩挂钩。有些教育管理者为了便于操作和管理,或应付上级检查,展示本单位教师在课改中取得的成就,对相关反思文章的篇数、字数甚至格式都作了明确要求,这样就导致教师缺乏真情实感的投入,没有基于实际问题的思索,为任务而反思,穷于应付。有的教师在反思中说得情真意切,找原因、寻策略、觅途径,头头是道,但完全是移植别人的东西,东拼西凑而成,没有个性,也没有自己的思考。

“无关痛痒”型。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反思都这样开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绝大多数同学已经掌握了……,但仍有部分同学没有掌握……”这类反思,教师只是在简单罗列问题或现象,没有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欠缺或者不足。还有很多教学反思游离于自身教学实践之外,对改善教学行为毫无意义,更无法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自我封闭”型。一些教师认为,教学反思是自己个人的事情,不愿与他人共享,表现在行动上就是自我封闭和独自冥思苦想。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教学反思是开放性的,要面向专家、同行、学生全方位地开放。排斥与专家、同行、学生的合作交流,不愿与他人共享的封闭式反思,研究问题时就会显得视域狭窄,层次肤浅,不够深入。

二、教学反思思些啥

只有明晰了反思内容,才能增加教学智慧。一堂课可能成为成功的经验,也有可能成为失败的教训。教师将教学感受及时记录下来,可能成为最有价值的第一手教学研究资料。教学反思,我个人认为,应当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1)课前反思要思些啥?

课前反思应从教学理念上、预设过程中进行反思,从而不断充实完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思:教学理念。思想决定高度,理念决定方向。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就要多反思教学是否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思我们教师是否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探究、去体验、去解决,反思课堂教学是否营造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反思教学中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体现了学生的自主、互动和创新精神。

二思:备课过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包括:研究课标,读懂教材,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预设教学过程,编写教学方案。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钻研教材是备课最重要的一环。教学这法那法,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备课的关键。备课要做到把教材读“厚”,也需要做到把教材读“薄”。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反思备课内容“厚薄”的取舍,反思备课是否备了学生、是否备了教材等环节,以便于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三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靠的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文本的解读,靠的是理念的支撑。设计是蓝图,设计的完备与否,需要在实践中去调整,或者通过反思去矫正。在经历了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又螺旋上升的过程之后,教学设计就会越来越完美,课堂教学就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2)课后反思要思些啥?

课后反思,“思”什么?经历教学实践后,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

一思:“特色”是什么?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教学评价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特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思:“精彩”在哪里?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应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等。

三思:“偶得”有哪些?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

四思:“缺失”在何处?在遗憾中反思收获最大。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对教学之中“缺失”之处进行认真回顾、梳理,并对其作出深刻反思,找出形成的原因,探究解决的策略,才能形成教学经验。即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那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等。总之,我们教师应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经常进行反思,寻找差距,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五思:“效果”又如何?每一节课教学之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再教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9.读书报告学习笔记和教学反思 篇九

自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的教师们热情高,信心足,积极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为了更好地研究该课题,更为了经验和方法上的不足,老师们积极地查阅资料,参考有关课堂互动方面的书籍,深入撰写读书报告及学习笔记,并且及时交流沟通,资源共享。老师们在原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老师们也大胆的将学习到的经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组内人员互相听课,评课,查找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优势和不足,查漏补缺,对每堂课写好教学反思,做好详细的记录,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学生的评价反思及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效果调查问卷的总结,发现学生对数学互动式课堂存在一些困惑,如: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对纪律控制不好,让个别学生存在上课开小差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安排好学生之间互动,让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监督学生,这样就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纠错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每做完练习或小测之后,要求学生把错题总结在错题本上,之后,错题本天天更新,天天丰富,并且我们要求学生天天复习,这样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了如指掌。在反复的加强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培训相关记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所有的教师将每节课的心得体会和优秀教案,放在教研会上讨论、研究形成相关的文件资料。对于每次教研活动前我们都预定好活动目的,提前准备,教研时认真做好记录。每位教师都有一本学习笔记和一本教学反思,详细的记录了教学中的点滴。每次教研会时,老师们都积极发言,提出宝贵的交流意见,并做好研讨记录。

课例光盘

10.《平方根》教学设计反思报告 篇十

一、对《平方根》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效果的反思

这是一节概念课,前面学习了算术平方根,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是在算术平方根的基础上扩展到平方根,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等过程,教师适当引导和总结。

1、教学设计在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方面的优点

承接算术平方根的内容,把范围从“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扩展到“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学生通过练习和探究得知,当a为正数时,x的值有两个,而且它们互为相反数,从而感受到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学生经历从探究中发现问题,从合作学习中理解知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与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概括的能力。例题中的思路引导,让学生明白解题的思路和格式;通过练习,让学生发现自己掌握知识中还存在的问题,以便查漏补缺。

2、教学设计存在的缺点

教学设计过多的是从教者的角度出发,“导”的程度不够,还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究其原因,是教师还放不开,生怕学生学不懂、学不好,所以没有很好地训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基础差的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学完后仍然是一知半解,掌握较差。

二、教学设计优化的设想 我们学校实行学案导学的课改模式,要求“三案合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下功夫研究学案的编写,要精而实用。这节课上完过后,认真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这样优化:

1、大胆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当然,传统教学中一些有效的方法要融合进来。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自主探究出来的东西才是印象最深刻的,也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学习。

2、认真思考并做好“导”的工作。首先,编写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学案的实用性,即:学案要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案要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指引学的方向。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导”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有序地开展课堂学习活动。

3、面向全体,重视后进生的发展。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发展,不能只管学习好的学生。在作业设计中也要体现层次性,不能让后进生望而生畏。

三、教学设计作为衔接教材与课程桥梁的作用

11.英语教学反思的报告 篇十一

一、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阶段和作用

1.数学教学反思的阶段

数学教学是一个智慧的教学过程, 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有出彩的地方, 有教学的灵感, 也有失误的地方, 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都会觉得教学得很精彩。究竟教学情况怎样才需要课后去思考和总结, 教师通过对实际教学的回忆和总结, 就有可能发现教学中自己得意的地方, 也能意识到自己教学问题的存在, 并且明确问题的性质和结构。如果不去反思和总结, 就不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也不能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 教学就可能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循环过程。

教学反思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 下课后, 老师可以通过回忆, 对照自己的教学方案, 检查教学过程。二是分析阶段, 通过教学实际过程与教学方案的对照, 检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教学智慧。例如, 在指导学生测量水桶底面周长时, 发现学生有的用米、有的用分米、有的用厘米作单位。教师意识到测量的准确度与计算方便二者要结合, 而且计量时一般要有合适的单位, 如远距离一般用千米, 短距离则用米、分米或厘米等。通过反思, 教师知道了学生在学习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以后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提升阶段, 通过反思, 找出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 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数学教学反思的作用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是一个不断完善教学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加法与减法的运算统一, 反思就是找出不足, 克服缺陷, 增加教学智慧。例如, 在学习对分数概念的认识时, 自己根据分数的定义:把单位“1”或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分子表示这样几份的数。教学中举例的数字是1/3, 讲解时再三强调是把一个数分成几份的结果, 但学生讨论时说2/3也是分数, 是2被3分成3份, 实际上分数就是除数和被除数的商, 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接着学生自己举例来认识分数。效果很好, 课后, 老师就可以很好地反思一下, 为什么学生能发现比书本传统的说法更容易接受的方法呢, 这说明学生比老师有时候更有智慧。

教学反思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 只有不断地去发现, 才能总结出教学中成功的经验, 不断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教学过程更完美, 更有效。在反思中, 对学生的调查和了解, 使学生不仅参与了教师反思的过程, 也经历了一个自我学习和巩固的过程。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 教学反思对他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反思过程就成了强烈的继续探究的内驱力。因为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生的话,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请一个中下游学生表述思路时, 老师经常没有听明白他的意思, 但优生举手了, 说, 我知道他的意思了。以前我认为分析错误是浪费时间, 其实不是, 在这个过程中, 很多联系都融进去了, 思想的结在最佳的时间内解开了。如果巡视发现有很多方法, 尽可能给一类方法取一个适当的名字, 便于学生记忆, 容易提取。找不同类方法之间的联系, 能沟通的一定要沟通, 不要贪多, 最后要回归基本, 不至于让后进生看得眼花缭乱, 一种也没有学会。

二、反思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完美

新课程实施以来, 总有一些老师“羞”于直接用讲解法, 怕被误认为是灌输。我认为教师的示范讲解是必要的, 尤其是当学习材料是相对独立或是第一次出现时, 需要用新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 这一类问题可以让学生尝试, 但更多的需要教师清晰的讲解与示范。对于第一次出现, 又较难的知识, 我们需要步步引导理解, 因为如果用不恰当的方式产生的错误, 等于我们在课堂上提供了时间帮助学生强化错误。所以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 其实, 这就是效率。清晰讲解的过程中, 一定是在课前精心设计的一串问题的引领下, 备课时做充分估计, 学生可能怎样思考, 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 老师该怎样启发, 怎样评价?心中时刻装着学生。课堂上争取每一个问题, 每一个练习, 都要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前我一个问题提出后, 请一个学生回答过了, 老师最多再重复一次, 就算是讲过了, 为了课堂的流畅, 经常是钓鱼式的, 配合式的, 那不是真正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有的学生连想的机会都没有, 你根本就不可能及时看到学生思路上的错误。有时我可能会说:我再讲一遍。其实无论教师讲几遍, 都是老师在操练, 让学生模仿着说一次, 写一次, 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 我不忌讳模仿。

12.英语教学反思的报告 篇十二

一、问题的提出

1.教育改革的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一词在西方发达国家被人们越来越多的加以引用,并很快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教学。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反思性教学”以来,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各国的教育改革的大量实践证明:教育改革的成功必须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拥护,必须使教师在教学与课程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与责任,而反思性教学认为教师“能提出并解决与他们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而我区自2003年秋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课标理念,是否有利学生的发展。

2.教师成长的需要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的深入,各国都在改革和寻找教师成长的模式。学术界倾向于把教师的主体的自身实践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根本动力[1]。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著名的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教师成长=教学过程+反思;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正如肖川博士所说: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理当作为教育的探索者,其探索的最佳门径就是从自我反思开始[2]。随着广州市城市中心南拓战略计划的实施,我区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我区中学生每年以2千多人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教师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一方面大量师范院校毕业生进入我区从教,他们教学经验欠缺,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脱接,反思性教学能为他们快速成长找到一条捷径;另一方面从外地引进的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学能手,毕竟不熟悉广州学生的学情,反思性教学能使他们尽快适应广州学生的教学。同时即便是老教师也需要再提高,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学的“研究者”。

3.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教育所关注的是到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它有这样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相互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观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3]。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这三个子过程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反思力。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发展”,反思性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益。

4.目前我国反思性教学研究的不足之处

十多年来,研究者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我国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①考虑老师因素多,考虑学生因素少;②理论探讨多,实践探讨少;③研究通用型反思性教学多,研究具体教学情境下反思性教学少;④理论与实践研究“两张皮”现象严重。

二、数学教学反思的界定和理解

数学教学反思是指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活动的反思,是指教师借助数学课程念、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策略来研究自己的教学,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经验进行思考,从而改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完善自我、学会教学的活动过程。它立足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回顾、考察、诊断、反馈和调整,强调数学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不良行为或不合适宜行为的改善和优化,以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水平,并不断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从而适应发展变化的数学教育要求。

三、研究现状与现实意义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开展教学反思的思想在教师队伍中已有所渗透和体现,但是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①反思意识淡薄的教师占多数。老教师靠经验不反思,新教师只教学没有反思意识。②只反思解题经验和方法,发表的多为解题经验反思方面的论文,缺少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组织方面的反思。③只注意教后反思,不注意教前和教中反思,不注意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反思研究。这种研究大都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系统性,星星之火,未成燎原之势。

新课程的实施要在学校进行,教师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重心,也即教师由知识传授的角色向学生的促进者和研究者的角色转变。这一变化是通过促进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其原有经验进行升华,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对自己新教学身份进行确认。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还要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背景和意义的社会的道德方面的内容进行反思。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上,教师需要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进行反思,这一过程表现为探索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思”不仅要“思”,如何教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去“思”如何创造一个富有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活,这是思之“本”。

作为课程改革主体的教师,其素质状况至关重要。开展反思性教学,进行积极有效的教学探究,纠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实践日趋合理,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和提升一线教师自我持续不断的发展,也有助于改变过去的“苦教”、“苦学”、“向时间要质量”的教育现状,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逐步走上“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科学化的教改道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开展数学学教学的反思性研究应当而且也能够成为激发课堂教学蓬勃生机的动力源泉,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学效果,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展数学学教学的反思性研究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来看都有着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四、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或技术难点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1.高中数学的教学全程的实践反思 2.高中数学的反思性教学模型研究

3.高中数学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能力发展途径研究 ﹙二﹚关键问题与技术难点

1.反思性课堂教学的组织开展和效果评价.2.个人能力的有限和时间的短缺.3.研究的长期坚持和效能的保证 ﹙三﹚预期目标:

1. 初步探索并形成一套对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具有实际意义的反思性教学模式

2. 积累一定的反思性教学资源

3. 积累一定的反思性教学实践经验,形成一定的反思能力 4. 发表几篇高质量论文

五、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校内外注意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表现,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

2、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反思习惯和态度,支持该项研究的理论基础。

3、文献研究法。阅读和学习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思想和视角,是该项研究的重要保证。

4、个案研究法。对一个教学专题、现象进行跟踪研究,进行解剖分析,写出个案报告。

5、行动研究法。积极进行自身实践,进行实验总结。

六、预计论文创新点

1.在新课程改革中,对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实践反思,优化教学效果具有指导价值

2.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培养高中数学教师的反思习惯,提升数学教学反思力具有指导价值

3.利用个人博客进行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研究及其资源的积累

七、课题研究的时间与步骤(一)准备阶段

1、研读反思性教学方面的理论文献。

2、在调查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

1、查找有关资料。

2、调查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反思习惯,得到本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3、组织参与教科研活动,积极进行自身实践,进行实验剖析和总结。

4、撰写心得体会及经验论文,并做好每一阶段的小结工作。(三)总结阶段

1、做好资料分类归档,整理出完整、规范的实验资料。

2、撰写相关的论文与结题报告。

3、申请课题结题。文献综述

13.党的反思剖析报告 篇十三

松庄小学联合党支部

2015.1.19

进入2014年以来,山西接连不断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件,八名副省级领导纷纷落马,地市级领导已达十多人,县处级几十人的腐败案件,令全国震惊,令世界瞩目,由此山西的官场地震,山西的民怨沸腾。党中央高度重视并批准同意,在山西全省党员干部当中开展为期四个月的以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学习讨论落实活动。

在此背景下,按照省委、市委、区委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的要求,立足联合支部实际,在认真组织学习,深入开展讨论的同时,密切联系工作实际,深刻进行反思,查找制度缺失、工作漏洞、自身不足,深刻剖析根源,提出具体整改举措。现将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开展以来的反思剖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围绕目标,扎实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

本次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净化政治生态”,是落实党中央对山西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的首要任务,也是山西改革发展稳定的根本保障;“实现弊革风清”是净化政治生态的直接目标,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重塑山西形象”是面对当前特殊形势,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责任;“促进富民强省”是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根据局党委的部署,结合教育实际,紧紧围绕目标任务,联合党支部首先制定了在联合党支部各校深入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的实施方案,从四个方面安排部署了学习活动。

1、突出学习重点。联合支部于2014年12月26日召开学支部全体教师学习讨论落实动员大会,随后采取中心组学习、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重点引深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崇尚实干、敢于担当、廉洁自律、率先垂范的优良作风和崇高风范,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刘云山同志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补足精神之钙,筑牢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切实增强法治思维、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

2、全面落实“两个责任”。认真落实教育系统 “两个责任”的实施意见。认真执行支部主要负责人向局党委全会或纪委全会述纪述廉述作风述责任落实情况的制度,认真执行局党委主要负责人对支部主要负责人重点约谈制度,认真执行严格问责制度。

3、强化案例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典型腐败案件的警示作用,采取组织学习警示教育资料、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党纪政纪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注重运用发生在身边的、近期的腐败案例,增强教育的震撼力和实效性,警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防微杜渐、廉洁自律。

4、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等优秀党员干部的情操风范,积极选树一批新时期廉洁从政、一心为民的先进典型。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深入借鉴以于成龙为代表的山西历代著名廉吏的典型事迹。大力加强红色传统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注重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广泛传播廉政文化,营造拒腐防变的育人环境。

二、深入讨论,深刻反思剖析。

随着活动深入,1月13日、14日、15日,连续三天,支部成员及各校领导班子在督导组成员指导下又召开了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交流会,立足教育实际,联系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身,认真组织讨论,重点讨论四个问题:一是讨论党中央严肃查处山西严重腐败问题、对省委班子作出重大调整、对山西工作提出重要指示要求以及省委决策部署特别是开展本次活动的重大意义;二是讨论我省政治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的突出表现、主要特征、严重危害、原因分析;三是讨论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的工作重点、主要措施和治本之策;四是讨论制约山西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主要障碍和对策建议等,深刻反思、深入剖析导致政治生态恶化的根源,深入查找制度缺失、工作漏洞、自身不足,提出铲除腐败土壤和条件的整改举措。领导干部们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形势下,领导干部如何处理人情与党性的关系,如何处理交情与原则的关系等。

三、狠抓落实,提出整改。

着眼于解决联合党支部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解决制约农村教育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统筹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结合当前教育实际问题,从以下方面提出整改措施:

一、从严治党,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认真落实“两个责任”,联合党支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各校要严格履行监督责任。要牢固树立“抓好党风廉政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是渎职”的意识,依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要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旗帜鲜明地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廉为基”的用人导向,把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作为刷新吏治的核心,把严肃党规党纪作为刷新吏治的关键,把整治为官不为作为刷新吏治的重点,打好“三个一批”组合拳。我们要以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更严的措施管住干部,确保党的纪律成为刚性约束。特别要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使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二、始终保持“三个高压态势”。首先是坚持把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作为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深刻反思剖析教育系统存在的问题,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腐败,严肃查处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巩固正确的选人用人风气,继续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其次是认真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优良作风,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党的各项纪律,持之以恒反“四风”,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违反师德师风行为,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继续保持狠刹“四风”的高压态势。第三是坚持落实山西省规范办学行为“十二条”措施,落实督学责任,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不断促进教育公平,继续保持查处不规范办学行为的高压态势。

三要强化专项整治。我们四所学校,位于城乡结合处,既关系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又关系百姓的家庭幸福,因关注度高,所以,需进一步加强专项整治的力度,提升服务效能。我们要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四个问题,强化四个专项治理活动。第一,严禁乱订教辅材料;严格“收支两条线”规定落实,杜绝“小金库”、“账外账”、“坐收坐支”等违规违纪行为。第二,继续深化教师有违职业道德行为专项治理,重点整治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行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行为,收受学生、家长和服务对象的财物、购物卡、有价证券等行为。第三,继续深化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专项治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规定课程计划,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严格控制中小学生作息时间,规范考试和评价制度。

四、推进“六权治本”。围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约束权力、阳光行使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努力形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各单位要全面理解准备把握“六权治本”的内涵,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统筹落实“六权治本”要求,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教育局将加快梳理机关各科室的权力清单,明确权力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和监管方式等,依法履行职能。作为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权力由人民赋予,行使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监督,要战战兢兢、心存敬畏,秉公用权、廉洁自律,真正形成法治思维、纪律观念、规矩意识。

五、推动“六大发展”。要加快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以推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为目标,以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动力,将深化学校内涵发展、推进教育公平贯穿于办好党和人民满意教育的全过程,最大限度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期待。要把校园安全工作摆到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校园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强化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安全责任制,充分运用校园安防系统,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影响校园安全、和谐稳定的问题和因素,合力推进校园安全工作。

14.中职英语教学的反思 篇十四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生英语基础普遍差, 学生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 心理压力大, 口语表达能力差, 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中职校英语的教学质量, 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这些问题, 只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从根本上处理好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正确认识, 采用切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就能把英语学好。

一、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英语教学观念

所谓素质教育, 是一种以充分启迪、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个体潜能为手段, 以为社会培养各种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 最高目标是学会发展, 即学会创造。素质教育是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和各个年龄段的教育。

中职英语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最佳学习策略。

二、改革英语教学内容

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英语课程, 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 改革英语课的教学内容, 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 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教师要注意把体现学生专业特性的多学科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例如,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 生产现场使用英语的机会日益增多, 如机械、汽修专业的进口设备、仪器的说明书和使用手册, 国际通用技术标准等, 旅游服务专业的各个旅游景点的英文介绍等都可纳入教学内容, 使其成为中职英语教学实用而生动的教学内容。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 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围绕所学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 沟通思想, 交换意见, 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设计灵活多样的任务, 尽力设计真实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和反思等活动,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还要注意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 引导学生遵守英语交际的基本礼节, 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四、因人而异, 实施分层次教学

英语教学在坚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应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实施分层次教学, 提供具有选择性的课程内容。通过开展分层次教学, 适应学生不同学习基础的学习需求, 满足其不同的个性和兴趣的发展需要。教学组织形式上, 可根据需要采用固定班级授课制或走班制, 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小组活动和社会实践。最终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发挥潜能、学有所得, 获得相应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五、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扩展语言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兴趣出发, 在教师的指导下, 选择和确定某一专题, 在语言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运用知识并解决问题, 并通过实践增强创新意识,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

课外活动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如朗诵会、演讲比赛、参观访问、实地调查、英语角、情景剧等, 都可适时地引入英语教学。通过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更贴近学习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信息资源;学生的参与意识随之不断增强, 交流方式也将由课堂内活动的单、双向交流, 转为多向交流的方式。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结合本地条件组织课外活动, 并在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六、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 拓宽学习渠道

教师应积极利用语言试验室、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 努力改善英语教学环境, 并积极参与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丰富、补充课程资源, 拓宽教与学的渠道, 增强教学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刺激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们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课件中的跟读、模仿、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等交互式训练, 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和思维训练。多媒体的运用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 生动直观, 还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境, 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 能改善教学环境, 优化教学结构。这样, 给学生提供的语言实践机会更多了, 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七、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应结合中职英语教学现实, 研究现代英语教学体制, 研究学生, 吃透教材;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 培养智能型、创造型的现代人才;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 不断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能够熟练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语音室等教学设备, 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资源, 力争更佳的教学效果。此外应重视自身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 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提高专业水平和信息素养, 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5.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查摆反思报告 篇十五

——我的数学课改的反思

王日新

如酷暑盛夏中吹来一丝丝清凉,如冰天寒冬中带来朝阳的温暖,如万木萧条中带来春日的清新,“解放思想大讨论”使我们认识到,继承是重要的,但更重要是创新。反思我们的工作中成就与不足才能有进步,有发展。

杜郎口归来后,对杜郎口的现象触动了我,“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理念的落实,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信心。结合我校的情况,我尝试了教学的改革,但一段时间后,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教学的环节中,设计环节是“预习展示,课堂巩固,课堂自测”,预习展示过程中,问题停留在读念答案的情况,缺少讲题的情况,下面的同学反应不强烈。思考原因预习问题设计有的比较浅显,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困难,没有深度,或连贯性不强,并且学生在开始阶段,还没有形成这方面的素质。在总复习过程中题目设计的过多较难。课堂巩固过程中,学生完成还是比较吃力,在自测过程中根本完不成内容,下一节在预习中问题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考试成绩没有多大好转,甚至某些同学出现退步。因此我又出现了徘徊犹豫不决。

通过本次解放思想大讨论使我更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是重要,更重要的是更新思想,不怕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更要有对前景充满胜利的决心。因此我深入思考查摆问题。

一、查摆问题

1.学案设计严谨性不够,注重强调所学所考的知识点,对学生了解不充分,观念虽改变,但改变不够,依然对学生不放心,强调收但放手不够。课堂上引导的艺术性不强,起到画龙点睛的问题少。

2.对于现代教学理论专著读的少,特别是教育教学中学科中实践专著少。

3.课堂反思少,注重知识性问题的反思,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呈现的本质问题

4.实践少,5.行为方式转变少,二、改正措施

⒈要勤于学习。应时刻不忘学习,正所谓“学海无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⒉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仅仅学习而不思考,那将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思考是一种能力,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去粕留精,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⒊要勇于实践。就是要牢固树立“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的理念,要将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目的是要促进发展。

⒋要敢于转变。

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只要我们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从自身做起,认真履行职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稳定、更和谐。

⒌进一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心理水平,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爱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持久的。基于这一点,教师更应该不断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爱和关心,需要教师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关怀备至。教师首先应与学生交朋友,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

⒍自己积极反思,在学案设计上进行反思;在课堂上反思,在教学后进行反思,在作业批改后反思,在单元测验后反思。

⒎积极指导学生反思① 在解决问题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学生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没有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解题,导致解题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回顾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② 在集体讨论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动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所以认识相对有限。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重视意义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调记忆,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争辩,来促进个人反思,实现自我创新。③ 在回顾知识获取时反思,提炼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比较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其实,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

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受具体情景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反思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解答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方法,并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数学思想。④ 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体验优势: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

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优化解题过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⑤ 在寻找错误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反思,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16.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反思报告 篇十六

通过这次信息技术研修,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实践,我感觉到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价值。下面就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具体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

一、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新鲜刺激的事物,最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语文课中巧用信息技术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形式创设情境,对学生形成刺激,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唤起学习兴趣和欲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变抽象内容为具体生动的画面。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由于受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的限制,抽象思维才开始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单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抽象的讲解,学生就会感到很难理解课文。这时,就要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动画,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能够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 着别的手段所无法实现的优势。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很便捷地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资料,把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与课内语文教材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使教材更加完善,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变抽象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易于学生理解,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知识,多媒体更能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营造氛围它可多角度地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觉等,也可运用多种手段来营造切合文章主题的环境,使学生亲临其境,亲历其事,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远的拉近,把虚的变实,把难的变易,从而突破难点,使难点在生动有趣的气氛中迎刃而解。难点解决了,教学也水到渠成了。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能够有的放矢进行阅读训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的前提。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广泛阅读,是语文课堂的一大亮点,也是提高孩子阅读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使用这个教学平台时,应该做到有的放矢。以阅读教学为例,多媒体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出示语 段的同时,若能配以相应的轻音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我相信,在巩固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阅读课文时,我们在文章拓展部分,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寻找与本课主题相关的文章,低年级如果是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配上一些插图,而老师在选择时也可以进行修改,尽量符合孩子的阅读口味。

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能够激发灵感,培养写作能力。

上一篇:物业费催缴的问题统一下一篇:请示与报告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