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选6篇)
1.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一
人教部编版高中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问题清单 及 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本课必查问题清单:
1、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
3、实行改革开放的意义 4、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5、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本课核心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①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一个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②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基本国情:
①基本国情是什么: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把握基本国情的重要性:把握近代中国的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20 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①具有先进性、革命性、易组织等
特点的工人阶级的产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②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①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3)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①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②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2)我国革命和建设历程:
时间 任务 1949—1952 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1953 年 12 月 党中央得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4 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到 1956 年底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了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意义: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1)时间: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
(2)目的: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意义: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1)新时代内涵:
①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从伟大事业角度看)
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时代(从奋斗目标角度看)
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从人民期待角度看)
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从历史使命角度看)
⑤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从世界意义角度看)
(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第二课 共产党的先进性 本课必查问题清单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指导思想 2、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涵及如何贯彻 3、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4、党应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具体内涵 6、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内涵、原因、要求 7、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8、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一个先进的政党 第二课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一个先进的政党 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性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
工人阶级
的先锋队,同时是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根本立场是什么:
人民立场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3.根本宗旨是什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内涵:
立党为公
,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执政为民
,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6.怎样贯彻党的执政理念:.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根本宗旨
,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
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7.党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①党的性质和宗旨
决定
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
人民利益
放在第一位,同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
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②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③
人民
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
人民主体
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8、党怎样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补)
①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③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关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发挥好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2.2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
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
为行动指南。
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③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体现。
具体知识细化掌握: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具体内涵 解放 思想 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每次重大发展和变革,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理念的更新。
实事 求是 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用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指导方法。
与时 俱进 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求真 务实 就是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行事。
2、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①内涵: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②原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党员好比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每个细胞都健康,党的整个组织就坚不可摧。因此,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是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③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要求共产党员在新征程上更加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学习的模范,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模范,做克已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8 模范)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第三课必查问题清单:
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怎样坚持和坚强党的领导? 6、为什么要从严治党?(必要性+重要性)
7、怎样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 8、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之间的关系 9、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的(意义)
第三课核心问题:怎样坚持和坚强党的领导? ①坚持党的领导主要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②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③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各国家机关、政协等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需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及指导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④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两个才能)
2、怎样坚持和坚强党的领导? ①坚持党的领导主要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②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③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各国家机关、政协等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需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政治领导的含义、体现、要求 ①含义: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
②体现: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③要求: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四个意识、一个自觉、三个始终)4、思想领导的含义、体现、要求 ①含义: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
②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要求: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5、组织领导的含义、体现、要求 ①含义: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
②体现:主要体现于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③新时代的要求: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
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执行最重要的原则、重点,两个着力一个保证)
执行、干部、人才、组织保证 6、(1)为什么要从严治党?(必要性+重要性)
必要性:
①在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四个关系)
③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的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重要性:(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党自身意义)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更好践行党的宗旨,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关系,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人民和国家发展角度)
7、怎样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 ①总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②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③党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⑤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8、科学执政的内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9、民主执政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10、依法执政的地位、重要体现及要求 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重要体现: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要求: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1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者是有机统一的,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1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的(意义)
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
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2.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二
Section A 1.go to the mountains去爬山
2.visit +地点/人
visitor
n.旅游者 3.不定代词:
人:somebody
anybody
nobody everybody
someone
anyone
no one
everyone
物:something
anything
nothing
everything
(1)和every相关的 everybody、everyone、everything可用于各类句子。例:Everything goes well一切顺利
(2)和any 相关的 anyone、anybody、anything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例:Mary doesn’t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news(3)和some相关的somebody、someone、something用于肯定句,表示“某人或某物”。例:Someone is singing.(4)Nobody、no one、nothing本身具有否定意义。例:Nobody knows this important secret.(5)形容词与不定代词相连用的位置:
不定代词+形容词 例:something important anything special(6)不定代词作主语,谓语动词用单数。4.go with+sb 和某人一起去„„ 5.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见
6.quite a few相当多=lots of=a lot of=plenty of 接可数名词a few有一些
、few很少(几乎没有、否定概念)接不可数名词 a little有一些、little很少(几乎没有、否定概念)7.take photos拍照
take photos with 和„„合影
take photos of 给„„拍照 8.what about+名词/代词/动名词 9.Most of the time大多数时间
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取决于Most of 后面所修饰的名词 例:Most of the students go to the beach.例:Most of the water turns green.10.taste/look/feel/sound/smell+形容词
11.一切顺利:Everything was excellent./ Everything goes well 12.你认为„„怎么样?
How do you like„?=what do you think of „?= how do you feel about„? 13.buy sb sth=buy sth for sb 14.Seem 看起来„„
(1)seem+形容词 例:Tom seems tired.(2)Seem like “好像” 例:It seems like a good idea.(3)Seem to do“似乎” 例:I seem to have a cold.(4)It seems/seemed +从句
“似乎” 例:It seems that I can pass the exam.15.nothing much to do没什么事可做
nothing„but
出了„„之外,什么也没有 16.Bye for now 到这该说再见了 17.feed----fed 喂养 18.Keep a diary 记日记
Section B 1.到达
(1)arrive in+大地点
arrive at+小地点
(2)get to +地点(3)reach+地点 2.decide to do 决定做„„
3.try doing sth 动作已发生,不一定付出太多努力
try to do sth
动作未发生,付出努力 4.(1)feel like+从句
“感受到„„”
例:He feels like he is swimming.(2)feel like “想要„„”+名词/代词/动名词 例:Do you feel like taking a walk with me? 5.wonder “想知道,琢磨”后接who,what,why等疑问词引导的宾语从句。
例:I wonder who the man is.6.in the past 在过去
pass v.通过
pass the exam通过考试
7.(1)want to do
(2)want sb to do
(3)want sb not to do 8.Start to do =start doing sth=begin to do =begin doing sth Start 作“开始”讲时,start 与begin 两者可以互换,但是start表示“出发、机器开动、创办”讲时,不能用begin 9.wait for+某人/某物
wait at+地点
例:I wair for the bus at the bus station.10.Over(1)结束
(2)在„„上方(3)遍及all over the world(4)超过,多余=more than 11.太多(1)too many+可数名词
(2)too much+不可数名词
太
much too+形容词
12.because of +词组/名词/代词/动名词
Because+句子
13.bring 带来,take带走,fetch去取并且拿来 Bring/take
+ 人/物
+ to +地点 14.Enough(1)形容词+enough(2)名词+enough 或者
enough+名词
15.as(1)像„„一样
(2)作为
(3)按照
(4)当„„的时候 16.forget to
未做
, forget doing已做
17.stop doing 停止做„„
Stop to do 开始做„„ 18.dislike =hate 19.why not+动词原形 =why don’t you+动词原形 20.(1)so „ that„ 如此„„以至于„„
(2)so that 为了
He runs quickly so that he can catch up the bus.(3)so +形容词+冠词+名词
such +冠词+形容词+名词 21.Tell sb(not)to do sth 22.Keep doing sth 一直做„„ 23.Jump into跳入
Jump off 跳离
Jump over跳过
Jump out of 跳出
24.come up 出现,发生
25.What +a/an +adj+可数名词单数+主语+谓语
What + adj+可数名词复数+主语+谓语
26.how+adj/adv+主语+谓语
how+主语+谓语
3.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总结人教版 篇三
1、与父母冲突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2、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出于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3、逆反心理
(1)含义:两代人的分歧,使子女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所提要求,常常产生的反感。
(2)表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偏要说那个好;要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
(3)正确认识逆反心理: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误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
(4)危害: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伤害了父母。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父母。
如何处理与父母的矛盾?
(1)冷静分析(2)商量沟通(3)换位思考,寻求最佳结果
4、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5、与父母交往的艺术有哪些?
4.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四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知识整合】
一、中学序曲
1、新的起点(初中生活有什么新体验?)
(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3)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满怀好奇地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这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2、成长的礼物
(1)生命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
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②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③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似乎每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冲动。
④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2)我们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3)理想的“我”是怎样的?
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二、少年有梦
1.有梦就有希望(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4)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2.努力就有改变
(1)对待梦想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少年的梦想,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2)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③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④努力,需要坚持。如果努力不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只能是画饼充饥。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⑤努力也有方法。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
【易错点拨】
1.进入初中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一个新起点。新起点不仅是指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一个小学生成长为初中生,有新的学习任务,在这个阶段度过青春期,为今后的升学和就业奠定基础,这是我们发展的新阶段,必须要好好珍惜。
2.少年要有梦想,梦想是对生活的盼望,梦想或许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却可以使生活更有色彩;梦想的内容或许会有变化,但梦想的激情可以一直在身体里流淌。有梦想的日子,就有希望在生长。但少年的梦想不是空想,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梦想带给我们动力,而努力才会带来改变。努力,让我们拉近梦想和现实的距离。
【典型例题】
1.告别了小学,我们迎来了人生崭新的起点。在中学里,我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但从“新起点”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面对的新起点主要是指()A.我们身体发育的新起点
B.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C.我们面对的新环境
D.我们面对的新友谊 【答案】B 2.在阿里巴巴公司上市仪式上,马云将带有公司徽标的T恤赠送给了在场嘉宾,上面印着他亲自选择的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启示我们要()A.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B.树立理想,执着追求 C.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D.追求理想,不惜代价 【答案】B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知识整合】
一、学习伴成长
1.打开学习之窗(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譬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如何与不同个 性的人相处,等等。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学习思考,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假如我们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即使身处学校,也可能收获不多。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人有学习的天性,从牙牙学语到能言善辩,从懵懂儿童到明理少年,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5)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2.学习点亮生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二、享受学习
1.体味学习(如何体味学习中的苦与乐?)
(1)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2)学习是多方面的,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3)学习中也有辛苦。尽管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4)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2.学会学习
(1)如何学会学习?
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
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意味着要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比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2)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有什么关系?
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标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即便对有些科目内容暂时不感兴趣,也可以在坚持中摸索出适当的方法,逐渐培养起探究的兴趣。
【易错点拨】
1.学习并不是多余的,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大、更精彩;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今天的学习,正是为明天的发展积蓄力量,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好现在学习的机会。
2.学习过程有苦有乐,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出现科目多、作业难、成绩不理想等问题,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压力,让人苦恼。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典型例题】
1.小明总是抱怨:学习真是太苦了,我甚至都不想上学了。你认为小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还没有认识到()
①在学习中,我们能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②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 ③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
④学习中的困难和辛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2.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下列属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是()① 学习有主动性,无须家长和老师的督促
② 在学习上,有科学合理的计划,并能持之以恒 ③ 喜欢边吃零食边做作业
④ 学习很用功,经常三更睡、五更起,终日书本不离手,死记硬背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答案】C
第三课
发现自己
【知识整合】
一、认识自己
1.人贵自知(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2.多把尺子量自己
(1)我们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
①我们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如自己的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气质等;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如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
②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A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B 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2)自我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①自我观察和分析。可以观察自己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讨厌的事情等,可以分析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自己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等。例如,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日记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内心活动,描绘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评价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表现。
②与他人比较。比较的内容,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单方面的;比较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的人,也可以是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尤其是通过把自己与同龄伙伴作比较,可以加深对自身特点的认识和了解。
(3)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①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②用心聆听,虚心接受。重视他人的评价,不过早下结论;感谢他人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③勇于面对。在他人评价中,有些是我们不愿意听到的,但当我们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这些评价时,不仅能更好地看清自己,而且可以不断提升自己。
④平静拒绝。有时我们会听到别人带有贬抑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也许并不能真实地表明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们可以经过理性思考后平静地拒绝,不让这样的评价伤害自己。
二、做最好的自己 1.接纳与欣赏自己
(1)我们为什么要接纳自己?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随着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会越发清晰。
(2)我们怎样接纳自己?
①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②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是容易的,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有时候会很难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3)我们怎样欣赏自己?
①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②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2.我要飞得更高
(1)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改正缺点需要决心、信心、勇气和毅力,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2)如何认识人的潜能? 每个人的潜能都不尽相同。就智力方面而言,我们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多种智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需要我们探索、尝试、发现并激活它们。(3)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4)改正缺点的方法有哪些? ①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
②从小的缺点、对你来说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
③只要做到了,哪怕只是做到一部分,都给自己肯定或奖励。④请一个信任的人来协助你。
⑤在公开场合做出改正缺点的承诺。⑥运用自己以前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
【易错点拨】
1.我们要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2.做更好的自己,并不意味着完全改变去迎合别人的喜好。做更好的自己,需要发现并充分运用自己拥有的资源。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改正缺点需要决心、信心、勇气和毅力,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做更好的自己,还需要探索未知的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
【典型例题】
1.数学课上,我婉转地给老师指出了课堂上的一个小错误,老师表扬了我,说我很细心,也挺勇敢。这种认识自己的方法是()
A.自我观察
B.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C.与人比较
D.自我反省 【答案】B 2.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光„„”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要看到自己身上尚待开发的巨大潜能 ②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想象更好的自我形象 ③要相信自己就是一个天才
④ 要在实践中发掘潜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知识整合】
一、和朋友在一起
1.我的朋友圈(进入初中,我们的朋友圈发生了什么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要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友谊的力量(朋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会关注;朋友觉得有趣的事情,我们会去尝试。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
③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二、深深浅浅话友谊
1.友谊的特质(如何正确认识友谊?)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和需要不尽相同,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和朋友在一起,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2.友谊的澄清
(1)友谊是一成不变的吗?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变了,对方变了,或者环境变了„„在这些改变中,有些友谊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谊则逐渐淡出。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竞争会伤害友谊吗?
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3)朋友相处需要原则吗?
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讲义气”、“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人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易错点拨】
1.交友不能只索取不付出,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2.交友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哥们儿义气要不得,不能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当朋友误人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渡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典型例题】
1.“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一网络流行语启示我们()
A.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友谊
B.珍惜友谊,用心呵护友谊 C.朋友之间应该坦诚,毫无保留
D.切莫轻交甚至滥交朋友 【答案】B 2.下面对友谊的认识正确的是()
在原则不重要,对待朋友可以让步
B.不能与朋友竞争,竞争就会失去朋友 C.我只找对我有好处的人做朋友
D.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成长而出现新友谊 【答案】D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知识整合】
一、让友谊之树常青 1.建立友谊
(1)如何建立友谊?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建立友谊的过程中,会有惊喜,也会有意外,还有一点儿冒险。无论怎样,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② 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在行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即使对方拒绝,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好。如果一次尝试不成功,别气馁,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找到朋友的机会。(2)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有哪些?
①面带微笑。微笑,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微笑,是一种自我介绍,它展示了你的热情、快乐和亲和力。谁都愿意看到一张灿烂的笑脸。
②记住对方的名字。准确地说出对方的名字,会令对方觉得被你关注和尊重。
③真诚夸赞。想与一个人成为朋友,他身上自然有吸引你的地方。真诚的称赞是对他的肯定和接纳,他自然也会愿意接纳你,因为人际交往中的喜欢与疏远是相互的。
④寻找共同之处。找到了共同的地方,自然就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找到共同点并不难,如都热爱某支球队,去过同一个地方,等等。
⑤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鼓励对方多谈自己,可以更多地了解对方,也可以让对方感觉到他很重要。⑥要保持好奇。他是什么样的人呢?有着怎样的生活?与自己相似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带着好奇走近对方,你更有机会了解对方。2.呵护友谊(1)如何呵护友谊?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在朋友需要的时候站到他的身旁,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
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朋友之间需要坦诚相待,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给予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
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冲突发生时,可以相互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如果处理得当,冲突可以把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
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当朋友背叛了自己,或者做出了伤害友谊的举动,我们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两者都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聪明的我们要学会选择:哪些朋友可以深交;哪些朋友可以保持较好关系;哪些朋友可以慢慢疏远,甚至要保持距离。(2)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①保持冷静。在做决定前先想办法稳定自己的情绪。必要时,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②坦诚交流,不回避。否认问题的存在,只会导致误解和怨恨。与朋友坦诚讨论,给朋友也给自己一个解释的机会,③及时处理。时间拖得越久,会使问题的解决越困难。
④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不把过错全部推给对方。如果自己错了,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如果对方错了,向自己道歉,也要能够谅解对方。
⑤换位思考。不要只忙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二、网上交往新时空
1.网上交友(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
(1)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让人们自由地宣泄内心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舒缓压力,拓展人际交往圈。(2)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2.慎重结交网友
(1)我们为什么要慎重结交网友? 在网络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对于交友而言,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2)我们如何做到慎重结交网友?
①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②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3)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①在网络中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②不管网络生活多么精彩,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这里。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奠定友谊更可靠的基础。
【易错点拨】
1.友谊是需要经营和呵护的,我们要学会呵护友谊的方法。
2.来自朋友的伤害让我们难过,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当朋友背叛了自己,或者做出了伤害友谊的举动,我们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两者都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3.网络交往有利有弊,我们要发挥网络的利,尽量避免网络的弊。要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认清现实交往的重要性。【典型例题】
1.“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交友时应该做到()
①宽容他人,理解他人
②热情大方,广交朋友 ③不讲原则,迁就对方
④真诚相待,用心呵护 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答案】C
2.现在网络交往中,有很多人为了防止隐私泄露都会提供虚假信息,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
A.提供虚假信息,以免泄露个人隐私
B.既要谨慎、真诚、守信,又要区分是非善恶 C.对长期交往的网友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
D.只在网上交友,绝不私下约会网友 【答案】B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中考考纲】
【知识整合】
一、走近老师 1.了解教师职业
(1)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2.风格不同的老师
(1)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我们为什么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3)我们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
①承认老师的差别。因个人喜好而喜欢某位老师很正常,但是,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老师。
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从多角度了解老师的职业和生活,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
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尝试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初衷和用意,更好地理解老师。④主动交往。试看主动和老师交往,从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开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问的距离。
二、师生交往 1.教学相长
(1)我们为什么要与老师相互交流?
古人云:“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流?
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2.亦师亦友
(1)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3)与老师发生分歧该怎么处理? 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变。如果是老师的原因,要思考怎样与老师沟通。
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相信老师的善意,愿意理解老师,做到有理恰当表达,无理主动认错。
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主动找老师交换意见,清晰、冷静、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如悄悄说、写个纸条等。
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师生间的分歧多因沟通方式不当引发。要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尊重、关心老师。
【易错点拨】
1.我们不能只接纳自己喜欢风格的老师。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2.我们不喜欢受到老师的批评,但其实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与老师发生分歧或者冲突不应记恨老师,而要主动与老师沟通,求同存异,主动关心老师。师生问的分歧多因沟通方式不当引发。要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尊重、关心老师。
【典型例题】
1.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有()①小强向王老师提出班级管理的建议
②小刚不服刘老师的批评,顶撞老师
③晚会上,王老师和小丽表演的哑剧让同学们好开心 ④放学后,小敏和张老师交流自己与同学交往中的烦心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2.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偶尔被老师误解,也会与老师发生矛盾,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找来家长质问老师
B.拒绝听课,与老师对抗 C.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
D.主动与老师沟通 【答案】D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知识整合】
一、家的意味 1.生命的居所(1)什么是家庭?
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2.中国人的“家”
(1)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2)我们如何孝亲敬长?
①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③倾听。与双亲长辈保特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④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争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度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
二、爱在家人间 1.体味亲情(我们如何体味亲情?)
①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份情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②亲人之间的爱,有的是细致入微的照顾,有的是脉脉温情的牵挂,有的是设身处地的体谅„„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③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2.爱的碰撞
(1)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2)我们为什么会与父母产生冲突?
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3.沟通传递爱
(1)我们如何与父母沟通?
①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的相貌、性格、贫富,也无法选择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和教育我们的方式,但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②爱是需要呵护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③我们要学习应对冲突的方法。如果和父母发生冲突,我们可以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我们毕竟是晚辈,应该尊重父母、有礼貌,尽量避免对父母使用生硬的语言,特别是过激的语言,把握行为底线。(2)和父母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①注意事实。清楚自己想要和父母沟通什么,沟通要达到什么结果,不为彼此的态度和情绪所干扰,避免“情绪烟雾弹”。
②把握时机。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沟通,沟通是在冲突发生时还是在冷静后。
③留意态度。如果希望父母能够接受自己的想法,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态度表达?有时候采用的态度比语言的内容更重要。
④选择方式。用什么方式与父母沟通,是面对面沟通,还是通过文字沟通?如果面对面沟通有困难,可以尝试通过文字沟通。
⑤考虑环境。选择在什么环境下沟通,是在家中还是户外安静的地方?环境不同人的心境就不同,沟通的效果也不同。
三、让家更美好 1.现代家庭面面观
(1)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中国的家庭结构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
②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2)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2.和谐家庭我出力
(1)家庭中为什么会存在矛盾?
在—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家庭和睦。(2)怎样建立和谐家庭? ①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②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3)如何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或冲突?
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如果家庭成员在发生矛盾时情绪过激,可以适时地成为他们的倾听者,并表示理解。
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在家庭成员发生矛盾时,明确自己的任务是解决矛盾,而不是制造新的矛盾,解决矛盾时不偏袒某一方。
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家庭成员聊天,引导家庭成员全面看待家庭关系,看到对方的优点。
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圈境。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后,都有和好之意却又碍于面子时,可以充当搭桥人,帮助双方和好如初。
【易错点拨】
1.孝敬父母不仅仅是成年子女的责任,未成年子女也要承担责任。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2.孝敬父母不是长大以后的事,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3.我们与父母产生冲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厉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4.家庭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同时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典型例题】
1.下列行为是孝敬父母的表现是()A.为了买一件衣服,我大闹一场才得到 B.我的脏衣服留给妈妈洗,谁让她下岗没事 C.抽空和父母聊天,夸夸他们的优点
D.考试成绩不理想是我的隐私,不能让家长知道.平时,我们与父母之间经常会产生矛盾与分歧,即所谓的代沟现象。要跨越代沟,实现和谐相处,我们与父母之间最好()
A.相互尊重,平等沟通
B.保持沉默,减少冲突 C.放弃自我,顺从对方
D.各执一词,绝不退让 【答案】A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知识整合】
一、生命可以永恒吗 1.生命有时尽
(1)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
①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2-1-c-n-j-y ②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每天都过得充实,不错过美好的青春年华。
(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
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2.生命有接续(生命的接续有什么意义?)
①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②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③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
二、敬畏生命 1.生命至上(1)我们为什么要对生命有敬畏之情?
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2)我们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2.休戚与共(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
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②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易错点拨】
1.我们要珍惜生命,不可轻生或自残。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每天都过得充实,不错过美好的青春年华。
2.生命会消失,但生命的接续永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3.我们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其他生命,尤其是其他人的生命。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典型例题】
1.从2015年12月25号矿井坍塌,到2016年1月29号获救升井,山东平邑石膏矿的四名矿工,在井下度过了生死煎熬的36天。而在垂直距离200多米的地面上,近千名救援人员也在严寒中日夜坚守„„从中感悟到()①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只能珍爱自己的生命 ②我们要珍爱生命,决不放弃生的希望
③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 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2.2015年12月9日,王先生在昆明海埂大坝拍摄到有游客抓海鸥自拍留影,游客无视被抓海鸥的挣扎和其他海鸥呼救鸣叫的行为让王先生非常气愤,他在将虐鸥过程记录下来后,立即上前对此行为制止,游客抓海鸥自拍留影的行为)
①是一个普通人热爱大自然,亲近动物的表现 ②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
③是一种漠视生命的行为,有可能对海鸥的生命造成伤害 ④是有悖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知识整合】
一、守护生命 1.爱护身体
(1)我们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如何看待轻生或自残的行为?
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尊严、自由、被接纳等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住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3)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 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些人为灾难。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2.养护精神
(1)我们为什么要养护精神?
①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②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另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2)我们如何养护精神家园?
①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②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二、增强生命的韧性 1.生活难免有挫折(1)什么是挫折?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2)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3)如何正确认识挫折?
①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②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2.发掘生命的力量(1)如何面对挫折?
①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相反,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基本的人生态度,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品质。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2)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哪些?
①欣赏、培养幽默感,可以帮助你放松肌肉,缓解压力,同时可以从中体悟生活智慧、人生哲理。
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和信任的人谈自己的问题,可以舒缓紧张感,在增进信任感的同时获得心理的支持,以及一些具体的经验、建议。
③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预料挫折情境可能带给你的最糟糕的结果,接受它,你就已经开始转向问题的解决。
④关心、帮助他人。向处境不利的人们提供帮助,可以让眼前的挫折显得不是那么严重。⑤培养某方面的兴趣。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技艺,加以培养和发展,使之成为自己的专长。有了这项专长,你自然就自信心大增,耐挫力也就增强了。(3)我们为什么要寻求他人的帮助?
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易错点拨】
1.我们在养护精神的过程中,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另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2.人们面对挫折采取不同的态度,有会不同的结果。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3.挫折对我们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4.遭遇挫折,情绪低落时不要独自承受,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典型例题】
1.以下户外活动,符合“珍爱生命”要求的有()①小李骑车郊游,其自行车除了铃声不响,全身都响
②“六一”那天,小王在妈妈及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游览了“龙王洞” ③暑假,小徐经常在父亲的陪伴下游泳
④每次在户外遇到雷电天气,小赵都会立即跑到大树下避雷
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A
2.最美孝心少年高雨欣常说:“生活虽然苦了点,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过风风雨雨„„”。这启发我们在生活中要()
平等待人
B.直面挫折
C.理解他人
D.张扬个性 【答案】B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知识整合】
一、感受生命的意义
1.生命的追问(什么是有意义的生命?)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发现我的生命(如何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二、活出生命的精彩
1.贫乏与充盈(人们对待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①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②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2.冷漠与关切
(1)我们为什么要彼此关切?
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2)我们为什么要关切其他的生命?
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3)我们怎样关切他人?
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平凡与伟大(如何看待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①在历史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伟大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生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②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③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易错点拨】
1.人生到底值不值得,我们要看: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社会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关心自己,也要与其他人彼此关切。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3.平凡人的生命也是有意义的。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典型例题】
1.初中学生闫森,因急性脑干出血抢救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15岁.其父母强忍巨大悲痛,将他的两肾一肝和双眼角膜捐献出去,他的生命在5个人身上得到了延续.闫森的父母说:“儿子虽然走了,但他救了5个病人,也等于他还活着,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闫森父母的做法,引起了人们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思考,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是()
①生命是可贵的,必须珍惜生命②生命太脆弱了,它经不起任何风浪的冲击③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④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2.扬州好人刘卫国,部队当兵,抗洪抢险屡立战功,退伍创业,10多年捐赠50多万元,还自掏腰包资助困难退伍军人和群众,刘卫国的事迹告诉我们()关爱自己更重要
B.做大事才有价值 C.人生意义在于奉献
5.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人教版 篇五
1.文学常识
《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宗璞,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
2.文章思想内容
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3.重点词语
挑逗(tiǎo dòu):撩拨;逗引。
枯槐(kū huái):槐树意思:枯了的槐树。
终极(zhōng jí) :最后,这里指的是(生命)最后的终点。
迸溅(bèng jiàn):向外四溅。
繁密(fán mì) :繁多,密集,繁茂。
伫立(zhù lì):长时间地站着。
凝望(níng wàng):目不注目远望。
伶仃(líng dīng):孤独,没有依靠。
稀零(xī líng):稀少,零星,形容稀疏的样子。
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īn):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xiān lù qióng jiāng):神仙所喝的饮料和美酒,多喻美酒。后比喻酒非常鲜美。
蜂围蝶阵(fēng wéi dié zhèn):指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
盘虬卧龙(pán qiú wò lóng):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如龙一般。
发端(fā duān ):开始,起头。
依傍(yī bàng ):依靠。
4.重点句子
(1)从三个方面写紫藤萝花
答:A、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C、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的轻轻笼罩着我。”作者为什么写气味还带着颜色,是梦幻吗?
答:作者将香气写成浅紫色,写成梦幻,是为了突出紫藤萝的茂盛,进而引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与思索。
(3)怎样理解:“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的眼前,也在我的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
答:作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感动,紫藤萝花那么繁茂的气势,灿烂的色彩,欢乐的情态,和蓬勃的无限生机,震撼了作者的心灵,所以作者觉得这流动着的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5.重要问题
故事情节脉络梳理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主要用了些什么方法?
答:按花瀑--花穗--花朵,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个体的顺序和层次来写的。主要抓住色彩、形象、情态几个方面来写。
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2)作者生动形象地给我们描绘出紫藤萝花的一些什么特点?
答:写花瀑,突出其繁盛;写花穗,表现其活泼热闹;写花朵,描绘出它们的美丽娇媚的特征。让人感到这一树紫藤萝花,是那么繁茂,那么热烈,那么欢乐,那么活泼,那么妩媚,那么充满了无限生机。
(3)这时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答:看花前,作者因她的弟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痛”;看花后,“我沉浸在这繁茂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心情慢慢的愉悦了
(5)怎样理解后两段的一连串比喻句和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呢?
答:“花舱”的比喻引出其中装的是“生命的酒酿”比喻,正是这“生命的酒酿”让花儿张满了帆,航行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不幸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儿正用得上我们才学过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于是作者“加快了脚步”,融入了这永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之中,去创造更加灿烂的人生。
(6)文中表现认识升华和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7)本文的第二部分的倒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这些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由每一个个组成,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8)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答: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对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9)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作者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想告诉人们什么?
答:作者借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赞美生命的顽强美好,表现对生命的永恒的感悟。告诉人们,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自己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第18课《一颗小桃树》
1.文学常识
《一颗小桃树》选自贾平凹的《平凹散文》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2.结构梳理
眼前场景:小桃树被风雨摧残。
回忆过去:栽种小桃树的经历。
现在:赞美小桃树顽强生命力。
3.重点词语
矜持( jīn ) 摇撼(hàn ) 淅淅沥沥(xī lì )恍然(huǎnɡ )
忏悔(chàn ) 猥琐(wěi suǒ ) 赤裸(luǒ ) 服侍(shi )
伫立:长久地站立。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矜持:拘谨,拘束。
楚楚:娇弱柔美。
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
猥琐:(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含贬义。
祸不单行:形容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祸:灾难。
4.重点句子
(1)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答:摹形,突出小桃树的瘦小、薄弱,生命力不旺盛。
(2)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小桃树虽单薄弱小,却顽强地开了花,只是仍显得那么孤单病态。
(3)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5.主旨归纳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并成长的小桃树,虽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第19课《外国诗两首》
1.文学常识
(1)普希金
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俄国文学的始祖”。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2)弗罗斯特: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2.重点字词
瞬息(shùn ) 涉足(shè ) 荒草萋萋(qī )
3.文章主题思想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时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光明的。
(2)《未选择的路》借助自然界之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4.重要问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答:第一部分: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镇静和乐观;第二部分,面对未来,需要充满信心和希望。
(2)《未选择的路》既然写了自己选择的路,为什么却把诗题和重点定为“未选择的路”?
答:A、感叹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B、深化主旨——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C、未选择即是选择。
(3)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两首诗都饱含哲理与人情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教人笑面人生;
而《未选择的路》则以其深沉的感叹,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
1.文学常识
(1)陈子昂,(今属四川射洪)人,唐代文学家,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有诗集《感遇诗》《陈伯玉集》等传世。
(2)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谥号“文”,世称王文公。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代表作有《剑南诗稿》《放翁逸稿》等。
(5)龚自珍,清代思想家、史学家、诗人,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2.重点字音
怆然(chuànɡ ) 涕( tì ) 岱宗(dài ) 决眦(zì ) 凌(línɡ )
吟鞭( yín ) 拄杖(zhǔ )叩门(kòu ) 箫鼓(xiāo )衣冠(ɡuān )
3.重要问题
(1)《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2)《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尾联是整首诗的主旨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阐明了怎样的哲理?
答: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4)《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妙在何处?
答:妙在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且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上句通过“疑”字把徐行山西村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之感,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所见的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
(5)《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该如何理解?
答:落红”喻辞官,“春泥”喻平民百姓,“花”喻朝廷,诗人看到落红想到自己,虽然花儿已谢,但没有终结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回到滋养它的泥土中去,化为春泥,为养护来年新开的花朵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这里,诗人以落花自比,在形象的比喻中表现出一种不甘自弃、昂扬奋进的精神。
4.主旨归纳
(1)《登幽州台歌》: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典型的社会意义。
(2)《望岳》: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
(3)《登飞来峰》: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
最后一句用的是“反问”的表达方式。用以点题,强调主题思想:有的人只关注事情的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思考分析其中的道理。
(4)《游山西村》: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6.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六
1 be kind to sb 对某人友善
It’s kind of sb to do…eg,It’s really kind of you to let us use your computer.
Would you be kind enough to do sth? 劳驾,请您…好吗?
=Would you be so kind as to do sth? eg,Would you be kind enough to close the door,please?
2 be honest with sb/about sth对某人、某事坦诚
To be honest/Honestly speaking坦白说 make/earn an honest living正当谋生
3 be loyal to…对…忠诚
4 表喜欢:I like/love/enjoy/prefer/am fond of /am into/am keen on(热衷于)/am crazy about…
5 surf the Internet上网 chat online
6 be cast away(因沉船)流落(荒岛) a castaway一个流落荒岛的人
7 a car/bus/plane crash车、飞机撞毁,失事 crash a car/a plane 撞毁车,飞机
8 survive the crash在空难中幸存下来
9 land on a deserted island 降落在一座孤岛上
10 hunt for food/hunt for a job寻找食物,找工作
11 make/build a fire生火 light/put out a fire点火;灭火 catch fire着火 be on fire在燃烧
set sth on fire=set fire to sth放火烧,引燃… start a fire/fight a fire放火,纵火;救火,灭火
A fire breaks out.火灾爆发 play with fire玩火,做危险的事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赴汤蹈火,冒一切危险
12 in order to do(句首,句中)=so as to do(句中)为了
13 develop a friendship with sb= make friends with同某人交朋友
14 even though(=although,though)虽然,尽管
eg,We decided to part,even though we loved each other.
even if (=no matter if)纵然,即使
eg,Even if I sell my house,I’ll keep my bussiness going.
15 treat/regard/look on/think of him as a friend把他视为,当成朋友
16 share happiness and sorrow分享痛苦和欢乐
share an interest/opinion有共同兴趣,持共同意见
17 care about 关注,在乎,在意
eg,The only thing you care about is money. eg,He doesn’t care about clothes.
care for①(否定,疑问句)喜欢,想要eg,I don’t care for coffee.
eg,Would you care for a cup of tea?
②照顾,照料eg,She cares for her sick mother.
18 表责备,遗憾:should(=ought to ) have done本该做(事实没有)
should not(=ought not to) have done本不该做(事实做了)
need have done本需要做(但没有) needn’t have done本不需要(但却做了)
19 be quick in mind=be quick-minded反应快
have a quick temper=be quick-tempered性情急躁
20 go outing外出郊游
21 be/get angry with sb生某人的气
22 drop sb a line=write a short letter to sb给某人写封短信
23 keep/bear sth in mind记住
have sth in mind在想,心里想 have sth on one’s mind有心事,担心
make up one’s mind(to do)下定决心(做) change one’s mind改变主意
come into one’s mind=come across one’s mind=cross/enter one’s mind
=strike sb(sb’ mind)=occur to sb(想法,念头)浮现,掠过脑海
bring/call sth to mind使想起,忆起
eg,The photo brings those good old days to mind.=…brings back those good old days.
这张照片使我想起过去的好时光。
a heavy load off my mind卸下包袱
my mind goes blank.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
二 重点句子:
1 I don’t enjoy singing,nor (neither)do I like computers.
Rock music is OK,and so is skiing.
Mary enjoys pop music,and she is also a bookworm. So it’s with me.
2 One day Chuck is on a flight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 when suddenly his plane crashes.
I was about to cook when the telephone rang.
I was making coffee when the doorbell rang.
3 In order to survive,Chuck develops a friendship with a volleyball.
4 Even though Wilson is just a volleyball,he becomes fond of him.
5 Friendship is about feelings and we must give as much as we take.
6 Just write your message and click it away.(点击鼠标)
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一 重点短语
1 all the way(一路上)一直,不停地eg,We flew all the way from Seattle to London.
2 make yourself at home别客气 help yourself (to sth) 请自己取用
3 drive sb crazy使发疯 Got it. 明白,懂了 Make it成功做到
4 forget to do忘记要去做(还未做) forget doing 忘记做过
remember to do 记得要去做 remember doing记得做过
regret to tell/say…遗憾地告知,说… regret doing 后悔做过
mean to do 意图,打算做 mean doing 意味着…
try to do 努力去做 try doing尝试着做
go on to do接着做(另一件事情) go on doing接着做(同一件事情)
4 the majority of …=most of ….大部分
5 in total=in all总共,总计
6 be equal to①与…相(平)等②能胜任的(able) eg,I’am sure she’s quite equal to the task.
7 a number of 大量的(谓语动词用复数) the number of…的数量(谓语动词用单数)
8 mother tongue/native language母语
9 global culture全球文化
10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非常熟悉,充分了解 have a good command of 精通,掌握
11 turn down the radio调小(音量)
turn down one’s offer(request,invitation)拒绝某人提议,请求,邀请
12 stay/sit up(very late)熬夜
13 come about 产生,发生
How did it come about that… ? 对比:bring about导致,促成
14 stay/remain the same保持不变
15 end up with/as/in/doing以…告终
eg,British English started borrowing words from other languages,ending up with different words.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推荐阅读:
高中政治高考知识点必考总结07-26
2018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总结12-31
政治学科2014年高考备考重点专题复习08-02
高考政治生活知识体系11-03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12-04
高考政治必背的知识点11-10
2020年成人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01-31
2024年高考《政治生活》主干知识08-15
高考人教版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