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精选16篇)
1.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 篇一
儒家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儒家教育以德智兼修、德才兼备为核心,以知识、技艺、道德和审美情趣的综合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旨在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通才.从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家教育思想的内涵,以求把握其中蕴含的整体综合现和直观模糊性,试图以此纠正现代教育机制中泛科学主义盛行带来的人文缺失现象.
作 者:赖平李丽红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刊 名:怀化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年,卷(期):22(1)分类号:B222关键词:德育 智育 整体综合观 直观模糊性 人文缺失
2.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 篇二
“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由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出,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了在教育中的教育对象应该具有广泛性与普遍性的特点, 并且实现了教育面的扩大, 对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有教无类”在孔子的教学实践中也体现得十分明显, 比如在孔子学生的出身与阶级中, 作为地主阶级的冉求“富于周公”, 作为平民阶级的颜回“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作为农民阶级的樊迟“请学为菌”等;在孔子学生的国籍与地域方面, 由于孔子生活在鲁国, 所以以鲁国学生为主, 但是也不乏如齐、晋、宋、楚等诸国的求学者;在孔子学生的资质方面, 孔子只要求“自行束修以上, 吾未尝无悔焉。”所以孔子的学生有“闻一知十”的颜回, 也有资质较差的高柴。
“有教无类”的儒家教育理念的意义首先在于奠定了公平教育的理论基础, 它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教育等级制度, 并且展示了儒家思想中对教育公平的追求, 实际上“有教无类”是对教育均等论的阐述, 对社会公平机制的完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后世教育家也均将“有教无类”视为重要的教育思想, 如墨家的创始人墨子, 明代教育家、思想家王守仁,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蔡元培等都对“有教无类”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实践与推行, 所以“有教无类”的儒家教育理念无疑是具有进步性的, 乃至今天, 它都对教育理念的革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其意义在于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阶级分化明显的奴隶制社会末期, 孔子敢于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并能够在教学中始终践行这一理念无疑是孔子自身魄力与勇气的体现, 而孔子以“自行束修”为招生标准, 可见孔子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通过智力或者出身优劣来评定, 他认为对待每一个学生只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耐心的教诲就能使每一个人成才, 所以儒家“有教无类”的教育目的在于通过最大化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来实现人的价值, 而这正是对以人为本开展教育的体现。
二、儒家思想中“德育优先”的教育理念
儒家思想强调重视道德教育的价值与重要作用, 孔子认为对一个人是否是君子的评定标准之一为“君子怀德。” (《论语·里仁》) 这句话当然不是说道德品质是评定君子的全部标准, 而是作为基本内容出现的, 所以德育在儒家教育理念中占有优先的地位。而《论语·述而》中记载到“子有四教:文、行、忠、信。”其中忠与信都应当属于德育的范畴, 同时孔子指出了“忠、信”与“行”的先后顺序, 《论语·学而》中记载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则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主张道德教育应该优先于“行”以及“文”, 也就是说道德教育优先于实践以及知识积累, 知识教育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 通过在知识教育中进行道德教育来实现“知行合一”。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也主张“仁政”, 而实现“仁政”的重要手段在于加强德育。虽然随着这种思想被运用于国家统治并且发展为只有道德才能够治理国家的这点观点有失偏颇, 但是德育优先的教育理念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确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这一思想不仅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 同时也是儒家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 对开展现代和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儒家能够“德育优先”的教育理念中, 礼乐结合是其德育内容,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便是儒家思想中将礼乐融入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儒家在仁的基础上提出了忠、孝、直、礼、知、信、谦、勇、惠等道德标准。而实现德育的过程则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 知之次也。” (《论语·述而》) 就是孔子主张学生应该多听、多见、多识, 通过学、思、行来不断实现自身道德水平与修养的提高。而在德育原则上, 儒家主张“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内省外注, 躬行实践”、“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等, 体现了儒家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三、儒家思想中“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因材施教”是儒家思想中倡导的教育理念,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经过历代教育家的完善形成了极具我国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 在现代教育中, “因材施教”仍旧是教育改革中必要遵守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师自身具备的“学生观”, 能够反映出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因材施教”主要体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个性差异, 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地教学方法来进行教育。
在通过“因材施教”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各因其材, 即认识到学生不同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 孔子曾对自己的弟子做出过评价“由也果、赐也大、求也艺、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等, 这是孔子对自己学生特点的认识;其次要做到启发引诱。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启发以此的来源, 而课本中“子路、曾暂、冉信、公西华侍坐”就是孔子对弟子进行启发的典型例子, 在这个过程中孔子激发弟子的想象来实现对弟子智力的开发, 不仅创造了和谐的氛围同时实现了师生的平等交流。最后要鼓励学生由博返约并温故知新。子曰:“博学以文, 约之以礼。” (《论语·颜渊》) 这是要求学生要领悟知识的实质与精髓, 同时孔子主张“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 (《中庸》) 即要求学生通过思考了解疑问并善于提出问题, 从而做到对知识的真正领悟。而“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则说明了对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温习必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儒家思想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
儒家思想中的教育理念博大精深, 本文也只能对其中主要的观点进行研究与阐述, 但是这些观点却能够给予现代教育很多的启示, 如首先现代教育发展应当更加重视人文关怀。无论是有教无类、德育优先还是因材施教都体现出了儒家教育理念中渗透的人文关怀, 在现代教育中, 应当以学生为本, 不仅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而不是单方面的灌输, 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理解与鼓励, 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习动力;其次现代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 应试教育使当前的教育呈现出了重视智力提高而忽略道德培养的目的, 而儒家教育思想为我们呈现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值得借鉴的原则, 所以寻找行之有效的原则与方法重视德育教育的开展是现代教育的努力方向之一;再次要重视通过师生关系的和谐建设实现因材施教。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意义并不只在因材施教, 但是却对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 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来做到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 从而为因材施教提供必要环境与条件。
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儒家思想中教育理念同样是我国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儒家思想中的教育理念博大精深并且延续了千年, 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以及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对儒家思想中的教育理念进行挖掘、研究以及重新审视不仅是重视我国文化遗产的体现, 同时对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以挖掘儒家教育理念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为出发点, 阐述了儒家教育理念的主要观点, 并对儒家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做出探讨。
关键词:儒家思想,教育理念,基本特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 篇三
一、强化人文教育
儒家人文思想认为,教育的本源在于文化对人精神的滋润,能够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给予学生人文关怀的前提下,给学生以社会教化,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及人格,帮助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幸福观和人生观,这也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质性要求。
二、以促进品德教育为基调,实现人的良性发展
初中政治教学不仅能普及基本的社会政治知识,还肩负着现代化背景下塑造及培养合格公民的重任,所以儒家人文思想和初中政治教学并非矛盾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两者实现统一,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社会化。因此,在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借鉴和吸收儒家人文思想的优质经验,在政治教学的范畴内推进学生社会化的完善。
三、以人本理念为支撑,深入改革教学方式
儒家人文思想重视以人为本、因循自然的理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也要落实以人为本、因循自然的理念,深入改革教学方式,积极学习《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掌握初中生在思想认识形成及后续发展中的规律,把“以人为本、因循自然”作为政治教学的基础。
1.以人本思想为基础,活跃教学氛围
初中政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思维能力,所以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人本理念,除了讲授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深入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把学生从枯燥的政治教学中脱离出来。
2.以适应社会化为要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初中生在今后将面对的社会现实日趋复杂,这就增加了中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难度。此外,笔者深切地感知到,中学生具有非常巨大的自学潜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肯定和自信,为提升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综合思考水平。基于此,教师要善于把书本知识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此外,在学生出现偏激或不正确的观点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更正和引导。
3.以教学模式创新为支柱,提升教师素质
现代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知识为主,学生为辅,只注重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内在人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开展教学评估工作时,教师也只是以学生学到的实际内容、对知识的具体理解为标准,把教育的关键置于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上,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是指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秉持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正确做到了儒家思想中的“亲其师,信其道”。此外,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授课技巧、渊博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符合学生学习要求和特点的教学情境,才能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框架下,初中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并把理性教育、理想教育及品德教育有效地融入政治教学中,促使学生在儒家人文思想的熏陶下,真切地感受到政治教育的真谛,并以此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参考文献:
[1]陈曦.儒家人本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3,(5).
[2]佘双好.儒家德育课程思想对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2,(2).
[3]黄彬.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2).
4.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 篇四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爱国古诗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爱国古诗文的审美心境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古诗教学,教师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进行,将对学生学习古诗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爱国古诗文除了对诗人作必要的介绍外,还要注重把学生带入对爱国古诗文的审美心境中。心境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人的整个行动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因而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和体验染上一种情绪色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吟诵时,加上适当的动作,边吟诵边表演,这样可增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使他们与作者的爱国情感产生共鸣。
二、在教授古诗文时要耐心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的壮美山河,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祖国河山的优美古诗文。如:在讴歌祖国山河壮美的自然风光方面,成就尤为突出的是唐朝诗人李白。在讲述隋唐文化时,可让学生找出并朗诵李白描述祖国山河的诗,如描写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长江浩淼无际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描写黄河奔腾气势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以此来让学生切深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通过对这一系列诗文的学习、欣赏,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祖国山河、对大自然的热爱。再如《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在写法上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所有这些诗文自然美与情感美的和谐统一,包蕴着一种催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讲解这些诗文,要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人民勤劳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念。
三、在古诗文教学中更注意运用历史、辩证的观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传统道德有其长久的渊源,许多良好的思想品格,都是在其特定时期内形成的,许多名言、古训又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立身处世的总结,并非绝对真理,加之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如果一味地讲古人,不讲今人,讲一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空话、套话,对学生是没有号召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传统道德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内容,结合展现时代风貌的典型事例,用丰富的信息去充实学生的心灵。如讲孔子的“仁”时可结合讲学雷锋,讲希望工程,讲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传统道德的光芒仍然辉映在我们身边的人群中。再如《出师表》中表现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思想,我们可以继承,但这种爱国思想只是忠于蜀汉朝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良好的爱国思想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5.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 篇五
[摘要]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修身”、“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自省”、“慎独”等内容。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基本道德准则、养成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充实和丰富大学生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儒家思想;大学生;道德教育
我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传统道德思想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陶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至今仍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其中“修身”、“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自省”、“慎独”等内容,如果剔除其消极的功利糟粕,保留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大学生基本道德准则、培养遵守日常社会规范行为,无疑是有益的。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对中华民族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看不到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作用和局限,看不到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影响,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
总括起来,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侧重于政治伦理教育。它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的,它的核心是“有道”。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劝告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天性的“善”的境地,使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那么社会自然就安宁了。所谓“有道”,就是所有的人都按照封建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行其事,不允许越轨。如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孝敬赡养父母,各自遵守基本社会伦理规范和生活规范,讲究礼节礼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意识等。这些观点,在我们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仍然是必不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可以讲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教育大学生牢记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回报父母,推而广之,教育大学生感恩报德,回报社会,关爱他人;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大学生学会谦让、诚实、关爱亲友,培养亲情友情,这样就把传统的正确的道德观、伦理观灌输给了学生。当然这种灌输的方法要灵活多样,要重视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形象性。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运用电影、电视、录音、录象、网络以及其他形式。例如扮演社会角色、参观名胜古迹、考察、旅行等,这样更适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满足其好奇心,增加生动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要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就应挑选既懂得儒家思想又热心德育工作的老师担当专职德育教师。一方面,加强学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开展各种利于道德行为教育内容的活动,丰富大学生活,扩展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积极向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意志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应该注意层次性。首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控制,养成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在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多。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不懂亲情友情。对他们进行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索精神,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学历人群,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貌。把大学生置于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对他们进行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再就是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大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态度。参照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要求,制定严格而又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规校训,从小处着手,优化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如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抽烟酗酒,不嚼槟榔口香糖,不乱扔纸屑;谈恋爱讲文明,交往注意自己的仪表,待人诚实、守信;穿着适合自己的身份,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等。
在德育教育中对大学生灌输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还须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因为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的大学生面对的是开放的世界,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不分良莠冲击着传统道德,企图摆脱传统道德的影响,去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不打破僵硬、封闭的体制,还是“涛声依旧”,就难以为大学生所接受,也就不可能形成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那种简单粗暴、“重专业轻德育”、“重管理轻教育”的方法,只会增加大学生的反感抵触情绪,削弱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父母没有充分认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他们要么对孩子过于溺爱,只重视物质生活,不重视基本道德和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放任自流;要么一味拒绝、压制,长时间不能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因而造成孩子的压抑感,性格扭曲,到了大学仍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告诫家长,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
当然,我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虽然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所裨益,但毕竟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广大德育工作者要明确大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绝不能把儒家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当作或等同于大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本末倒置。大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应该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围绕这个目标,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6.试论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 篇六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儒家思想的“仁”“礼”“和”等概念梳理基础上,找到其和西方社会学概念共同体精神的共通之处,浅析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论文关键词:儒家思想;和谐;共同体;共同体精神
一、儒家思想的实质
儒家思想的实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方面: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节、和、勇、让等。本文主要从仁、礼、和几方面举例浅析儒家思想的共同体精神之所在。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言“仁”从“爱人”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恕、孝、悌等内容,而以“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实行的方法。所谓仁爱就是:要想自己立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立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同时也要别人行得通。凡事都能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实行仁爱的方法。“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从“孝悌”到“泛爱”的人类之爱。“孝”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它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尊敬和服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儒家提倡的“仁”出于血亲之爱的博爱思想。且儒家提倡的仁爱是有原则的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讨厌那种无原则的爱,称左右逢源毫无原则的人为“乡愿”。当然,这是儒家伦理思想情感具有阶级性的体现。
(二)儒家思想的行为准则是“礼”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与内在诉求,是为人之本。而“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是儒家思想的行为准则。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在汉朝之后,特别主张以“礼”教化异族,提倡和睦共处。孟子提出的“仁者无敌”,主张“以德服人”,其中就包含着以礼服人,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的思想,即反对以武力作后盾处理国际关系;主张利用和平手段,通过在国际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而扩大自己的影响。
(三)儒家思想的终极目标是“和”
孔子以和作为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核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也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就是矛盾对立面或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结合;同,就是人为地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而强求简单的同一。儒家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作为其行政伦理的规范要求可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其一,儒家强调和而不同是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能不顾原则、标准地盲目随从及人为附和。其二,儒家认为和而不同是真正的团结而不是相互利用和勾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其三就“和”的重要性,儒家也作出了论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
二、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
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进程中,共同体一直是其存在的主要形态。但是,从学术上专门对共同体进行探讨却是社会学产生以后的事情。从“共同体”概念的提出者滕尼斯以及后来的学术研究中可以看到,共同体代表的不仅仅是传统社会,它更代表了一种社会结合方式和一种特定的精神实质。在滕尼斯看来,“‘共同体’这个概念是指那些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其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这种共同体关系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造成的。”更为重要的是,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使得他们之间逐渐形成了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风俗习惯,并最终形成一种与这种社会结构相一致的文化特征——共同体精神。从滕尼斯的这些经典论述中,我们大致可以认为,所谓共同体精神,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内涵:
(一)共同体精神表现为一种彼此的亲密性。这种亲密性造成了生活在共同体中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认同,难分彼此,对自己的群体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形成了共同体中无形的凝聚力,以至彼此的依赖到了不可分割的程度,最终使得共同体几乎成为一个个凝固的整体。
(二)共同体精神主要包含了“共同”和“共有”的内容。由于有了“共同”,才有可能对所有物的“共有”。就像在家庭生活中,由于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是生活在一起的,所以才会不分彼此,共同拥有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三)共同体精神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既是共同生活的结果,也是共同体精神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
1、以“仁(人)”为本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彼此的亲密性
7.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 篇七
语文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课堂讲授科目,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科学和联系现实生活的纽带,也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交流思想的工具。“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因此,学好小学语文这一基础性学科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古今中外,许多文学大家、一线教师在研究儒家思想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上付出了大量心血。叶圣陶[1]以学生素质发展为目标提出小学语文基础性教学的富有内涵的生本思想体系;李廉方[2]主张国语与常识结合,倡导在情景中识字,由“义”到“形”再到“音”等。围绕孔子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理念,阐述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师生平等、启发式教学等教学理念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旨在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强有力的教学实战经验。
二、儒家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应用
儒家思想以其博大精深的精旨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可谓中华文明之精髓。孔子之教育倡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上仍有应用,主要表现如下:
1. 因材施教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同学习场合、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孩子的表现能力也是极不相同的,因而出现成绩优劣之分。这就需要教师凭借人生智慧,灵活设计教学方式,关注学生性格差异和不同学习要求,鼓励学生择善而从之,使其具备良好的语文学习素养。众所周知,在中国教育史上长期秉承的是一种“齐步走”的方式,不仅是家长,教师也是恨铁不成钢,生怕孩子学不会、学不懂或者少学了知识,往往不顾孩子自身特点而硬性灌输,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但抹杀了孩子的体化差异,还形成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这绝不是我们一线教育者所希望的。如果我们只顾眼前的单一目标,就没有时间去展望,塑造整个的生命[3]。“一视同仁”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词汇,在小学语文基础性教学中,我们也要用关怀生命、塑造全人的教学理念来区别对待所谓优生和后进生,切不可抹煞了孩子的自尊心。“墉基不可仓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但只为追求成绩、追求所谓教学质量而在充满阳光、青春活力的生命中一谓的堆砌理智与知识,进行“填鸭式”教学并以卷面成绩评判孩子的优劣,无异于欲速而达、急功近利、伐根以求木茂、赛源而欲流长也。摧枯拉朽,其成事乎?
2. 有教无类
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口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格局。打破了氏族宗法制的限制,扩大了教育对象,而顺应了宗法制崩溃的必然趋势。虽然世人对“有教无类”的见解不同,但并不能遏制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的地位,穿越了25个世纪的历史长河,在峥嵘岁月里见证了教育史的浪涛几簸,闪烁着耀眼的人文光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教无类,平等为先。”虽然我们一直呐喊着倡导教育资源公平,孩子们受教育机会平等,但透视当下中国的教育,并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展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取而代之的是“有教有类”。教育在城乡间、地区间有扩大的趋势,有些小学教师甚至因“分”施教,因“财”施教。为此,应统筹区域资源,促进不同地域间教育的均衡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消解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大力提高基层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孩子,提高其文化素质水准,切不可违背教学原则只青睐优生而摒弃劣生,让每个孩子都动态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扎根在“有教无类”中间,一名小学教师也能获得精神上的营养和心灵、情感上的震撼,这种与儒家思想骨肉相连的理念同样是对学生的最好滋养。
3. 师生平等
孔子重“礼”,孔子也重“仁”,长期以来以礼为基础的师道尊严与以仁为基础的师生平等理念就打的不可开交。师生平等,不仅指教师与学生人格地位相等,还包括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之间始终处于和谐氛围。教与学的过程并非教师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被动接受,其实质是师生在精神上的交融、思维上的碰撞。
打开孩子心结,改变教学方式,走出讲台这一狭小领地,积极引导孩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勤于学习,给予孩子以积极的情感支撑。这样,孩子就有感于“我”才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上帝。孩子在心理上有了随和感、安全感,精神上得到了鼓舞,积极性便可得到调动,思维便更加活跃,敢于挑战困难的信心更加充足。扎根在“师生平等”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之中,与孩子打成一片,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认同孩子的主体地位,这种民主、平等、宽松、友爱、自然、和谐和合作的教学方式解决了教学中长期以来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机械式教学所带来的缺憾!
4. 启发教学
启发教学是孔子教学思想中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原则,同时也是相生相长、无休止的学习过程。启发教学即教师启迪式和激发式教学,指导孩子勤于学,主动学并参与到课堂教学进程。教为不教,自求而得是启发教学的最高境界,靠自己的力,端自己的碗,在学习过程中自力更生、自能、自问、自解、自会、自知、自乐。古往今来,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大家都长期致力于启发诱导式教学的探究中。蔡元培倡导启发教学,阐释了启发教学理论,践履启发教学实践;叶圣陶提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教师是语文基础性教学的灵魂,传播的是科学真谛,弘扬的是真善美,引领的是师德道德,若能始终不渝地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启发教学思想,能令孩子思维处于巅峰状态,与孩子思维共振、情感共鸣、智慧交相辉映,以启发性教学模式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素养。无论从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身上,都能清楚地看到此教学精旨之所在。
三、结束语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特别是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师生平等、启发教学等教学思想得到了教育界同仁的共识。研究其精神实质,可以深化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也能很好地解决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如何教好孩子,促进其为社会主义蓝图发展进程贡献力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茂才.论叶圣陶语文教育的生本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0(02):54-56.
[2]陈来.考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2005,(05):198-204.
[3]马群仁.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2,(01):30-33.
[4]李启谦.孔子的政治思想和在教育上的成就.
[5]王本全.小学教师现代人格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学科学研究,2004,(02):41-44.
8.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 篇八
【关键词】儒家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62-01
一个人智育不过关是次品,体育不过关是废品,德育不管过则是危险品。大学生担负着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健康、全面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全面教育不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儒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如果能将儒家文化融入其中,不仅能够加深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缺陷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逐渐滑坡,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诚信的缺失。大学生不诚信的行为到处可见:考试作弊、迟到早退、欺骗师友、伪造证书等等现象愈演愈烈,甚至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常态。
二是价值观出现偏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大学生出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倾向,对缺乏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而是热衷于追逐金钱和名利,价值观物质化、庸俗化现象严重。
三是心理素质薄弱。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差,遇到一些坎坷和挫折便容易想不开,甚至轻生。这种对生命的否定感是大学生思想意识中的大蛀虫。
二、将儒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将儒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儒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十分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帮助学生重塑道德意识,提高其人文素质。
第二,有教无类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维。在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第三,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教学思维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实效性。儒家文化重视学生的个体性,强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擅长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学与思的辩证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儒家文化强调在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学与思的循回往复中实现知识的渗透和精神的领悟。
三、探索儒家文化融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儒家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而现代教育理念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二者不谋而合。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应该吸取儒家文化的精髓,有的放矢、全面系统地对学生展开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继承传统、把握现代。
(一)引进儒家经典,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将中国传统文化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针对学生特点进行的一次课堂完善,能够在提高课堂吸引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这不仅是课堂和教学方法上的完善,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过程。因此,我们要将儒家经典融入思想政教育内容中,让学生领悟儒家文化价值,将儒家文化精髓内化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二)注重知行合一,促进儒家文化从理论走向实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儒家文化追求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要求学生不仅能领悟某一真理,更要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具体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举办经典文化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促进儒家经典文化的传播,学以致用,将内化于心的文化修养外化到行动中。
(三)营造校园文化,形成浓厚广泛的儒家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要想将儒家文化彻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营造出深厚广泛的儒家校园文化,润物于无声,充分发挥文化渗透的作用,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标语、社团等方式,使学生每时每地都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另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平台,不遗余力地进行儒家文化传播,营造出真正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我们应该充分地吸收儒家文化中的精华,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春晖.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J].中州大学学报.2014(4):102-105
[2]周捷.将儒家文化精髓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
[3]王晔华.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J].黑龙江史志.2009(24)
作者简介:
9.对外汉语教学对儒家思想的渗透 篇九
【摘要】一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托而存在的,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繁荣的根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单方面传授汉语言知识,而忽略语言文化所具有的差异性、民族性、历史性及不可替代性。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语言、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均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从“仁”、“和”、“中庸”三个方面来分析儒家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儒家文化;文化全球化;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由来已久,从最初对汉语言的教授、研究、翻译,到我国民族文学、历史的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除去单纯的语言教学之外,文化教学在近十年来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设立,为汉语言教学与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搭建了有利平台,它秉承儒家的经典思想与核心价值理论,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中心。儒家“五常”的“仁义礼智信”中,“仁”居于首位。仁者,人二也,爱人也。即要求人与人在相处时,能够做到和谐融洽,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移,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不再是那么纯洁与单纯,许多人一心扑在物质上、金钱上,忘记了怎样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行为出轨,道德偏向,失“仁”失心,因此,难免成了人的“半成品”。儒家思想的“仁”,是对做人处事的一种行为规范,倡导做人要有礼有德,诚实有信,知廉耻守忠孝,做人有节,处事有度,而这些正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妙药,是奠定事业成功的基点,是实现管理成效的良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多向留学生渗透“仁”的理念,引导学生将语言的学习与领悟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突破语言差异带来的文化冲击,实现价值的和谐统一。
儒家提出的“和为贵”的思想,在中国历史发展史上影响甚远。中国人历来讲求“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的人丁兴旺,需要“和睦”,一个人事业的蒸蒸日上,需要“和气”,一个国家的繁荣强大则离不开“和谐”。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儒家思想的“和”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和”既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所遵循的准则,也是人们做事方式的一种原则,同时还是社会建构所需要的一种策略。“大乐与天地同和,大官与天地同节”强调的就是国家、民族、人民妥善处理“公”与“私”之间的关系,保证其利益的三位一体,实现人人“兼善天下”到“天下为公”的理想。外国学生在接触这些思想时,可能会受其自身文化的约束,难以深刻体会到儒家思想的真正内核,这也会导致其对于简单的语言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故而从文化根源着手,引导学生构建本民族文化思维的框架,是学好汉语言的基础。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部分,是后世儒生修身养性的方向盘。现代很多人将中庸思想简单地理解成中立、平庸之意,背离了这一思想的实际指导意义。中庸不仅属于道德范畴,同时也是儒家对世界万物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得出了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态度与方法。中国人常说的“过犹不及”、“无过之无不及”,即是典型的中庸思想。它要求我们做事能够不偏不倚,公正自守,中正平和。信守中庸之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处在自己该处的位置,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奢望自我价值以外的东西,对于富贵贫贱认知泰然,安分尽伦,顺乎自然、等待时机。这种做事方式与西方不同,西方文化更多提倡个性的张扬与自我的解放,在这种文化的冲突下,适当把握留学生心理,激发留学生探求不同知识的渴望,是对外汉语教学成功进行的技巧与手段。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对中华民族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政治的联系、交流更紧密,文化的输出与输入也更加的频繁。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儒家文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文化之一,而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和开创者,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推崇,孔子学院更是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和文化互通的见证者,据国家汉办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全球有10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孔子学院349个,孔子学堂400余个,注册学员约50万人,儒家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教育理念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如何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儒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同,更好地将儒家文化渗透到对外汉语教学中,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到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当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要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就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层次性、阶段性、针对性、科学性。儒家文化对中国人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所涉及的典籍之多、内容之丰富,要求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儒家文化导入的“度”和注重教学的层次性。
首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要针对不同汉语水平的外国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所掌握的词汇量有限,故而教师不能大量、繁杂、系统地对他们进行儒家文化的教学。可以在遇到一些带有文化含义的词语时,简单地加以解释,或通过自己的行为方式让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感受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特点。对于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汉语词汇量的积累,新接触的词汇、课文中,会涉及儒家文化中“仁爱”“礼仪”“中庸”等思想,为帮助他们理解,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些有关儒家“仁学”“中庸”等方面的知识。但这时的介绍不能过于专业化,需要老师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用与学生汉语水平相对应的语言将儒家文化较浅显地表达出来,也可以适当介绍一些经典的语句,如《论语》中关于治学、仁爱、孝等方面的言论。对于高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他们的汉语知识及中国文化知识都有了一定的储备,前面两种方法可以继续进行。另外,也可以以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沙龙活动、文化考察等方式,向学生全面系统的介绍儒家文化,提供更多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让他们全面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处世哲学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其次,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海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被亲切地冠以“丰富的中国读本、美丽的中国名片、友善的民间大使”等称号。毫无疑问,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都是海外或国内留学生群体中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途径。课堂知识的传授、待人处事的方法,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会直接影响外国人或留学生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
另外,在外汉语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儒家文化导入的规范性和注重教学的科学性。这就要求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教师自身首先要熟悉中国文化、熟悉对中国人影响至深的儒家文化,能在必要的时候向学生系统规范的介绍儒家文化,也能将儒家文化的精髓贯穿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当中,让外国人看到在中国文化、儒家思想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有着完善的人格、丰富的内涵,从而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消除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惟有这样,汉语学习者才会在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下,继续保持学习汉语的热情,尊重中国人、中国文化,完整、客观、真实地了解中国,不断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关注中国文化、儒家文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在向海外学生或留学生传授中国文化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教学的科学性和态度。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一种平等、开放的心态向学生介绍儒家文化。既不能自命不凡、目空一切,也不可妄自菲薄。要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到教学环节当中,做到不同文明的平等对话,让留学生不会感到老师在把自己的文化强加给他们。同时,对于留学生提出的儒家文化的消极方面,也要客观对待,勇于接受。只有这样,留学生才能打破语言、文化疆界,更热情地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
10.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 篇十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洛阳市伊滨一高
孙改平
【教学重点】孔、孟、荀等早期儒家思想家的主张;道家、法家、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教学难点】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视; 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学在民间”(私学)出现。
2、“百家争鸣”的含义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各派主张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德;道家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精神。
3、“百家争鸣”意义(略)
二、早期儒学思想家的思想
1、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材料二: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卫灵公》 材料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①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②根据材料二归纳实现这一核心思想的途径是什么?
③根据材料三分析孔子认为这一核心思想的根本(基本准则)又是什么?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材料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①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思想主张,如何评价这一思想主张。②根据材料二分析孔子的治国主张。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材料二: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思则殆。” 材料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①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孔子的教育思想。
②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请写出几个。
2、孟子、荀子对孔子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①根据材料一归纳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材料二:“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说:“是不然,人之性恶。” ②根据材料二:归纳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二、道家和法家
1、道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 ①根据材料一归纳老子的主要思想。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夫大地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②根据材料而归纳庄子的思想。
2、法家的思想主张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 ③根据材料三归纳韩非子的思想。
3、墨家的思想主张
材料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墨子,辞过》“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兼爱上》“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尚贤下》“有力疾以助人,有财勉以分人,有道劝以教人。” 《墨子,尚贤上》“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④根据材料四概括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三、课堂小结
11.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 篇十一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儒家思想 人文精神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后,配合新课标的新教材,增加了文言文的分量,因此新教材的古代文学作品篇目约占4%,新编教材所选篇目比以前更具有典范性,淡化了语文工具性和训练性,突出了审美性和情感性,文学性和人文性,文质兼美,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文学作品占课文总数的60%,这一方面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需要。仔细审视新教材所选文言文中,宣扬儒家思想的作品又占了很大篇幅,这样,探讨和挖掘儒家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对于语文课开展人文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并以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
一、以和谐为主题
孔孟主张统治者要实行“王道”,反对“霸道”,也就是号召统治者实行仁政,而仁政的核心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见梁襄王》《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等。
1.自然的和谐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以上是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见梁襄王》两篇文章中反复描述过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自然是伟大的,人类如果顺应自然规律,大自然就会给你赐予无尽的物产。《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道:“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郭橐驼的植树经验,就是顺应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
2.社会的和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以上是《寡人之于国也》《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两篇文章中描写的社会和谐的画面。社会和谐,统治者就会达到垂拱而治的目的,儒家提倡的“王道“也就自然实现了。
3.人与人的和谐
(1)亲情是家族和谐的基础。家族成员间的亲情。孔子认为子女要尊敬、顺从父母、长辈,弟对兄要恭顺。反过来,父母对子女必须慈爱,兄对弟要友善和爱护。这是“仁”的出发点,因为一个连父母兄弟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爱其他人的。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触龙的最大成功之处是他并没有把赵太后看成是一位高高在上的执政者,而是看作与自己一样有着喜怒哀乐、烦恼忧愁的老人,作为老人,他们最关心的有两件大事:健康与子女问题。正是抓住了这一“软肋”,触龙才不失时机地用“父母应为子女计深远”这一点说服赵太后。抓住这一环节教学,学生从中学到的不只是触龙高超的语言艺术,更主要的是体会到了一种沉甸甸的亲情。这样的篇目还有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等,从中让学生体味养育之恩、反哺之情、手足之情。
(2)孔子认为要用对待家庭成员间的友善态度来对待一切人。具体表现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宽容他人。孟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由己及人的思想。如《勾践灭吴》中写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其目的就是和谐人际关系,形成同仇敌忾,为国雪耻的爱国主义观念。
(3)“仁”表现在统治者身上就是要有爱民之心,实施仁政和德政。具体说就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孔孟谈到君臣关系时,多是从相对关系着眼的。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说的更情绪化一些,“君之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孟子见梁襄王》中写道:“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都是在强调“民贵君轻”。
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见梁襄王》等篇目中反复倡导要实现霸业,就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核心就是可持续发展。如“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如“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三、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个人情怀
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陶醉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惬意中。在诗人的笔下,田园风光秀美而自然,徜徉于其间的诗人淡泊宁静,志趣高洁。
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提倡个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主张个人情感与家国之情的统一”是教材中具有人文底蕴的内容。如: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杜甫常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所以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杜诗中的忧国忧民的主旋律。《蜀相》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五、理解他人,宽容他人
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是人文精神在人与人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在教学第五单元的《触龙说赵太后》时,可能很少有人会从人文性的角度去挖掘触龙说服赵太后的原因,有不少论者,包括《教学参考书》都把触龙说服赵太后的原因归功于其对国家利害关系的阐述、语言艺术的高超巧妙。这实际上仍把赵太后作为一位政治元首,没有作为饮食男女的“人”来看待。透过课文我们知道,触龙的最大成功之处是他并没有把赵太后看成是一位高高在上的执政者,而是看作一个与自己普通的老人,然后抓住一位老人关心子女的心理,以关爱子女的方式打动了赵太后,使赵太后由“盛气”而“色少解”直到最后“笑”,避免了谈话可能出现的僵局,谈话也由最初的触龙问太后答,到后来的太后主动与触龙探讨起有关子女的问题。在气氛融洽的情况下,太后说出“妇人异甚”,触龙才不失时机地用“父母应为子女计深远”这一点说服赵太后。抓住这一环节教学,学生从中学到的不只是触龙高超的语言艺术,更主要的是体会到了一种亲情的力量。所以触龙之所以说服赵太后,最主要的是因为触龙理解赵太后,能站在赵太后一边设身处地地为她着想,最终解决了这一棘手的的问题。作品告诉我们,在待人接物,處理问题时,要更多地理解别人,多一点人情味,多一点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新教材所选篇目中儒家作品数量较大,而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内蕴十分丰富,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善于挖掘人文内涵,用人文精神教育学生,陶冶性情,塑造人格。
12.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 篇十二
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 学生听起来似乎离自己也比较遥远。初中语文教材《最后一课》讲的就是法国人民爱祖国的故事, 其中有两处关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第一处是当小弗朗士得知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的心理描写, 我在课堂上作了有感情朗读:“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 旷了课去找鸟窝, 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 我多么懊悔!”念到这儿, 课堂上一片寂静。我抓住这段心理描写体现小弗朗士懊悔的心理特点, 语重心长地说:“小弗朗士是多么令人同情!他没能好好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 以致于后悔都来不及了,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堂课。”紧接着, 我又重点朗读并讲析了第二处心理描写:“奇怪, 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问:“为什么呢?是不是老师今天讲的是最简单的部分呢?”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小弗朗士认真听课的原因!”“是小弗朗士出于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有了责任心!”……这时我及时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点拨这课堂的重要性:“同学们!我们不该忘记历史, 而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品德就是爱祖国。从现在做起, 关心集体, 爱护他人,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 也是爱祖国的具体表现。”而后, 我结合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在东三省建立伪满帝国、禁止中国人民学汉语的事实告诉他们, 国家兴亡, 人人有责!可见, 语文教学中, 进入课文情境, 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再加上教师紧扣现实的巧妙点拨, 学生们真切感受爱国思想就会水到渠成了。
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十三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呢?本文试从以下几点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利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依然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利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 透,是充分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对初中一年级学生,主要对他们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 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对初二的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是他们了解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培养学生的护法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须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初三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内容都是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
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思想品德课基本上是一节课灌输一个道德观点或观念,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亲身体验,用心感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例如:我在上《做诚信的人》这一课内容时,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撒谎、作弊、违纪等不守诚信的现象,开展了一次《诚信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活动。在班会活动中,学生们对身边各种不守诚信的现象进行分析,就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踊跃发言,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更真实、更深刻地体会到诚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从而增强了诚信意识。
又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结合学校每周一升旗仪式,组织学生开展“国旗下的讲话”活动,面对庄严的国旗,把自己心里想对祖国说的话,热情洋溢地说出来,从而在学生心里逐渐树立起对国旗对国家的神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升华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再比如:结合学校“爱心助学会”成立七周年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爱心一小步,道德成长一大步”的专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以后要把每月的一些零花钱省下来捐给“爱心助学会”,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同学,还有更多的学生通过捐书,收废品(将废书、废纸、饮料瓶积攒起来)等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参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体验,只有在实践中体验,不断获得自身感受,并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三、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德育教育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就是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领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理论知识源于生活的需要,是从实践经验中抽象出来的,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初中生虽然涉世不深,但对生活已有自己的经验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强化理论灌输的同时,更要通过联系实际,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学生对生活实际的了解、认识和感受作为认识理论知识的基础。特别是用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一些事例去教育学生,极具亲和力和说服力,很容易和他们产生共鸣。比如在教学“如何拒绝诱惑”时,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先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因势利导,把好的想法推广给全班同学。这样既摆脱了课本上条条框框的束缚,也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了拒绝诱惑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常常采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意义重大,作为德育一支中坚力量的思想品德课,要充分发挥和强化它的德育功能,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提升青少年整体道德水平,为国家建设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14.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 篇十四
2010年10月11日至12日,我们对市区四所学校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由崔秀梅副院长带队,由政治教研员耿帅老师、潍坊十中牟庚国校长、奎文区南苑中学李勇副校长、广文中学邹立新主任共同组成,邀请潘永庆副院长参加并给予指导。调研的主要内容是听课、学生问卷、学生访谈和教师座谈。调研前调研组设计了学生问卷及访谈提纲。
本次共调研了文华国际学校、潍坊十中、高新区东明中学和潍坊平和学校,共听初一和初二的课8节,进行学生问卷597人次,访谈学生122人次,座谈教师42人次,搜集到学案、试卷、学校经验介绍等12份。
一、主要优点
(一)大多数教师都能较准确地定位本课程的学科价值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合格公民”。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课程实施基础,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对于这些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大多数老师能够知晓,并且承认本课程的育人价值是第一位的,其践行功能远远大于简单的掌握知识。
(二)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所用教材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对学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现在使用的山东人民版教材是以生活主题为单元设计的,它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课标内容,搭建起以生活逻辑为主,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有机结合的内容体系结构,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创新精神和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道德践行,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的成长记录,启发、鼓励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及时做好成长记录,鼓励学生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三)有的教师能够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单纯地“教教材”
作为品德课教材,无疑也具有滞后性,尤其需要教师进行教材的整合、加工和拓展,以保持思品课程的时代性、鲜活性、实效性。不少老师理解并运用了我市提出的思品教学“四化”要求,即“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活动化、活动系列化”,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和改造,更加适合学生的特点,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四)有的教师教学方式生动活泼,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减轻了记忆负担
有的老师较好地运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共享智慧;有的老师引用小游戏、情景剧、辩论赛、现场访谈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生动活泼,高效愉悦;有的老师采取主干知识网络化的方法,理清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总结规律,简化记忆知识点,易于学生记忆;有的老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孩子有效、高效地学习。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思品课的核心问题是教法陈旧,育人功能发挥不够。
思想品德课的核心功能是育人。思品课是最贴近学生生活、最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生活的一门特殊课程,课程中的不少内容,尤其初一初二的内容,学生从小就从家长、小学老师或其他途径中有所了解,只是不够全面系统,缺少深刻体验。初中思品应立足于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系统了解自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社会等方面的基本常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深入生活实践及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的深入剖析等方式,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做人处事。但是多数老师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不敢放手让学生感悟体验,不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分析研讨,过度重视知识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靠说教进行或受不到应有重视,致使以明理、修心、导行为主要价值追求的思品课演变成一门纯知识传授学科。访谈中,几乎所有学生一致认为,最犯愁、最不喜欢的是思品课有太多要背的东西。在对四所学校、初一初二各4个教学班、393名学生的学科兴趣问卷调查显示,思品是孩子们兴趣水平最低的学科之一(图1)。在“不喜欢思品课程的原因”的调查中,“不喜欢学科内容”排首位(图2)。我们很难想象,如何让孩子们去接受那些根本就不喜欢的“道理”,更谈不上在生活中践行!这是思品课程目前最大的问题。请选择你喜欢的学科(可多选)喜欢某个学科是因为(可多选)
(图1)(图2)通过调研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一)教师教育理念不够先进,缺乏育人为本的强烈责任感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是在体验和感悟中明理、导行,其生命力在于解决学生自己成长中所遇到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问题。而不少思品课老师把思品课当成普通文化课处理,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方法,阻碍了学生学科思想的形成,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浸染与落实,甚至采用传统的划书、背诵的方法,导致不少学生心生厌烦,疲于应付。从中可以看出老师们育人为本理念的欠缺。
(二)对教材的挖掘、整合严重不足,还不能做到“用教材教”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学生在成长,而教材仅仅是提供了基本的教学素材,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少老师不能把大量的鲜活的事例、视频、学生存在的困惑等所关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入课堂,更不会把“生活主题”看作一个整体统筹安排组织教学,导致知识体系被肢解,一节课往往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缠不休,让学生心生厌烦。另外,还有的老师害怕直面问题,不敢、不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毋庸讳言,当前社会现实中的确存在与教材上的规范、观点不相符合的现象,甚至有相悖的地方,面对这样的疑问,有的老师刻意回避,而不是运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剖析根源,展望未来,从而让思品课在生活中显得“假、大、空”,其威信大大降低。
(三)对于“345”优质高效课堂理解片面,导致课堂机械套用模式
有不少老师对“345”优质高效教学模式理解片面,认为课前延伸、课后拓展就是布置课下作业,而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也导致教师的教学思路由正确的归纳式教学回流到传统的演绎式教学,从而不能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观点和价值追求来源于学习过程,缺乏了对知识和观点的理解,记忆起来就显得很困难。
(四)考试评价方式不够科学是导致学生记忆负担重的重要原因
调研中几乎每个老师都反复谈到“考试评价”对教学的影响,事实证明,现行考试评价是导致老师们不敢放开手脚让学生探索体验的最重要原因。
一是单一的纸笔测试评价方式,导致教师更加重视知识教学。由于思品课程的考试评价和其他学科一样仍然采用纸笔测试,而最具有思品课学科特点的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未能纳入对学生的思品评价,也就是说,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是思想品德知识学习情况的评价而不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纸笔测试的局限性也决定着无法真正考察出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二是采点计分的评卷方式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尽管我们每年的WAT阅卷都强调“采意给分”,但实际操作中很难落实。老师们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记住”的重要性,许多老师面对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回答”的询问,明明知道可以,却不得不强调答案的规范性。
三是初一初二阶段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命题欠规范。调查组随机抽取了几份学校月考试卷发现如下问题的存在,一是直问直答,没有情境铺垫;二是“两张皮”,设问和材料根本没有关系,不能做到答案从材料中来,是在解决具体的情境问题;三是设问的切口过大或过小,为了所谓的开放性,就漫天发问,让学生不知所云,为了所谓的具体化,就钻牛角尖,考查生僻的角落知识,让学生不知就里;四是情境假、大、空,不能采用学生身边的、鲜活的事例来考查,让学生不感兴趣。五是设置的参考答案不与具体材料结合,干巴巴地答教材上的内容,只采点不采意。
三、思考与建议(请大家讨论其可行性!)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大教育观
鉴于思品课是以“践行”为价值追求的学科,在学习中就应该围绕着这一目标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思品课教师要担当起这一历史责任,通过思品教学较好地解决学生自己成长中所遇到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问题,努力做到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动情、明理、导行。
(二)彻底改造思品学科教学模式 1.整合课程资源,拓展育人渠道
(1)整合学校育人资源。把思品课教研组与德育处联合办公,把品德课育人与团队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双导师制”,思品课教师担任或兼任班主任,参与主题班会,把学科教学和学生管理结合起来;整合综合实践课,把思品行为养成的内容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把两种课程结合起来;参与公民养成教育项目,每个年级分解出几个生活主题,用公民养成教育的形式开展研究活动。
(2)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人老师,身教胜于言教。充分利用“亲子共成长”“家长学校”等平台,教给家长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做孩子的道德导师,并定期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3)开发社会育人资源。把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名家、义工组织等资源整合起来,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相结合,每学期开展1至2次活动,培养学生接近社会、走进生活、服务他人的能力。
(4)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如好书推介;收看《大家》《心理访谈》《焦点访谈》《新闻联播》《道德人物评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等;浏览有关网站等。在此基础上,再开展跟进式活动,如心得体会、成果展评、我在行动等,深化活动效果。
(5)根据教材德目设计参与体验类活动菜单,制定部分必修模块,其余由各学校自选进行。鼓励学校形成学校特色。
(6)尝试义工形式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先从服务教育内部开始,逐步与当地的企业、机关、特殊学校等单位联系,开展义工服务基地建设。纳入学生的平时考查。2.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
(1)灵活运用模式,优化教学流程。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课堂上,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发现自己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入手,综合运用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人生发展释疑解惑。
我市凝练出的“345”优质高效教学模式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课前延伸不是单纯对教材知识的预习,而是对学习材料、学习背景、学习组织进行必要的准备,是为课堂探究做准备的。课内探究要分析教材,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三讲三不讲”,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课后拓展作为课堂的延伸,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设计发散思维性、观察思考性、实践体验性、调查研究性、迁移应用性为主的作业,让学生走进生活,为自己或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服务社会。四环节是指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要研究好设置各个环节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五课型是根据思品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个课型:①新知探索课;②复习巩固课;③测试讲评课;④时政点评课;⑤综合探究探究课。
(2)奏好课堂“四部曲”,落实育人主旋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走好“四部曲”:自主感悟----合作探究----走进生活----实践平台。
第一步:自主感悟(创设情境、整体感知)。需要思考、讨论、认识、解决的问题是来自社会生活的,面对社会生活的,具有思考的价值,能够触动、震动心灵,感动、感化学生,启动学生的思维。在实例分析中体现观点、规范。
第二步:合作探究(活动引领、参与体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原理、观点、价值标准。在价值冲突中辨别、选择观点、规范,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规范。
第三步:学以致用(运用所学、分析辩识)。在学生经历合作探究、发现原理观点、价值标准和规范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注重价值判断和行为实践。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发现、在价值冲突中内化观点、规范。
第四步:实践平台(走向社会,动手实践)。在学生了解了生活主题的内容后,还要让学生走向真实的、更加复杂的社会中去,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自己已有的能力解决社会问题。在践行中验证、完善、实践、强化观点、规范。
(3)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四个充满”。教学中,要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着重坚持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倡导讨论式教学,促进教学互动,着力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加强研究性学习,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搞好主题探究活动等。具体教学方法可参考认知法、讨论法、操作法、行为改变法等。在此基础上,让思品课课堂充满观点、充满智慧、充满文化、充满民主和尊重。
(4)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实现智慧共享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精神的有效方式,是锻炼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因此,应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合作小组建设,细化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在互助中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听课,学会讨论,学会质疑,学会评价,学会归纳,学会批判。
(三)改革考试与评价
1.改变评价结构,把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1)把行为测评纳入考查范畴。在初一初二年级期末测试时,把50%左右的分值拿出来放到学生行为测评中去。学生行为测评每学期可以进行2次,具体做法是:排查所有适合于行为考察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研制“学生思想行为测评表”,组织学生、任课教师、思品课教师、家长、社区工作者等进行多元评价,把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弥补单纯纸笔测试不能完全考查行为的不足。
(2)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把学生行为考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思想品德课部分的细目要求与思品课的培养目标整合,使思想品德课的行为考查得以量化,纳入中考等级作为录取的依据之一。或者把7-9年级各个学期的12次平时行为考查取平均值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或中考成绩中。2.改革纸笔测试命题形式
(1)调整主客观题目比重,落实能力立意。加大客观题的比重,创设新情景、新材料,考查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减少主观题目的比重,并力争使试题内容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用开放性、探究性的设问来考查学生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达标情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尽力改变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就能得高分的状况。(2)真正落实“采意给分”的原则。对于客观性试题,允许、尊重考生有切合题意的自由发挥和多角度的思维,对确有创见和特别优秀的答案可从优给分。评卷时要把采意评分和采点评分有机结合,以采意评分为主,不要过分追求措辞及顺序的完全一致,只要答题方向、观点正确即可。对较为复杂的主观题,建议在试批的基础上,实行2人独立评分,再取平均分的办法评分。(3)精减考试内容,切实减负增效。对于模块一“成长中的我”和模块二“我与他人的关系”(主要分布在7年级、8年级)的大部分内容原则上不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进行书面考查。重点考查模块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3.加强日常考试管理
取消学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由市区统一组织命题。消除老师因惧怕平日考试不得不让学生死记硬背的顾虑,用考试评价引导教师的教学改革向育人方向发展。
(四)建立促进教学改革保障机制
1.组建思品教学研究项目组。组成由市教科院分管院长主抓、思品教研员负责的市区思品课教学研究项目小组。
2.开展思品课教学改革试点研究。在市区部分实验学校开展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在课堂教学、命题考试、行为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探索思品课育人为本的高效教学模式。建立区域内集体备课制度。以市区实验学校为龙头,组建虚拟课改教研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把各个年级教材进行集体研究,形成活动式教案,集结成册,发放到各校供老师们参考使用。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市教研室经常性地组织活动,并及时指导、总结经验,不断深化研究。
15.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 篇十五
一、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外均要做到行为世范、以身作则
历史教师除了要有改革创新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 还应具备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并且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及准确、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基础上, 历史教师要在课堂内外做到行为世范、以身作则, 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生当中去。
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它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道德关系。一个人如果不具备爱国的品质和情感, 那他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也不是一个共和国的好公民。感情是心灵的火花。要使学生对祖国产生最深厚的感情, 必须有鲜明而生动的内容去拨动他们的心弦, 从而触发他们心中蕴藏着的激情。
如在讲授《戚继光抗倭》一课时,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楷体字部分, 其中有这样一句:“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从这一句中感受到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树立对国家、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充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 独生子女占很大比重, 而这些独生子女普遍是在温室里成长, 在长辈们的溺爱中, 他们无忧无虑, 养尊处优, 缺乏进取心和创造性, 心理承受力差, 普遍缺乏吃苦精神。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许多教师是用这样的语句来教育学生的:“苦不苦, 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 想想革命老前辈。”笔者认为“吃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并非一定要走长征路, 一定要去抗洪抢险, 一定要去保家卫国, 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自律是信心和力量的体现;能自我约束, 需要与自身的懈怠、放任颓丧进行不懈的抗争。战胜自我比战胜外物更需要坚强的意志。战胜不了自身的顽疾, 就不能达到自律的境界。现代社会的学生, 能经常战胜自我就是一种很好的吃苦锻炼。
3. 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许多学生都是在长辈们的溺爱中生活, 不经常与外界接触, 独来独往, 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往往不强。在问及当今社会的道德观念是什么时, 列在第一位的是个人利益, 第二位的是“一切向钱看”, 而作为社会主义主导道德的“为人民服务”却列在倒数第一位。为此, 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 是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比如在历史教学中, 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讲授《“药王”孙思邈》一课时, 可以给学生讲“药王”孙思邈是怎样关心百姓的疾苦, 怎样“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讲述当代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是怎样为了人民而不顾自己等。
二、教师要善于在历史课程教学和课题研究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历史教材本身具有思想道德教育的丰富内容。因此, 如果教师能紧紧围绕大纲的教材, 结合实际, 运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艺术和教学形式, 在较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一定能达到很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历史教材中的显性德育信息, 还应该深入地挖掘历史教材中的隐性德育因素, 然后将德育目标的突破和渗透寄托在典型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上, 从而最大限度地拓展和延伸德育渗透的效果。
1. 利用典型历史人物进行渗透
历史总是由具体的历史人物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的。因此, 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就离不开特定的历史人物, 我们可以从这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历史人物入手来强化德育渗透。这些历史人物可能是有名的政治家、民族英雄、革命家、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 历史教材给我们历史一线教师提供了可供自由发挥的更大的德育渗透的空间, 但前提是必须具备科学的善于挖掘和捕获课本中各种德育资源和信息的能力和方法, 并以此为突破口来强化渗透。
2. 利用典型历史事件进行渗透
历史是由历史人物创造的, 然而历史也是一幅由一个个历史事件所串联成的画卷。伟大的历史人物可以让学生心灵为之震撼, 而重要的历史事件也能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 关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结合教材和思想道德教育目标适时地穿插这些生动的历史事件。比如,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联合国宪章》和《日内瓦公约》制定的历史背景, 可以补充长平之战、珍珠港事件、卢沟桥事件、南京大屠杀、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等事件, 从而让他们理解战争的残忍性和它带给人类文明的灾难和破坏, 从而珍视和平、维护和平, 拥护党和国家实施的维护“和平和发展”大局的一系列国家政策。
3. 在历史课题研究中进行渗透
课题研究是历史教学在课外的延伸, 也是历史学科思想道德教育在新空间的继续和拓展。教师可以将历史课程中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难点问题作为研究型课题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指导学生在课堂和课外完成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收获感悟、培养能力, 从而达成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渗透。
研究型课题重在学生的研究过程。教师要在指导过程中引导他们开展研究, 更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科德育特点渗透并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比如曾经有教师给学生提出“崇明传统婚礼习俗的调查研究”、“指南针的西传与地理大发现”、“某县乡土文化”等课题, 学生就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个学生在完成了课题研究后在结题报告中写下了这样的收获与体会:“我们通过这次的研究调查, 了解了不少家乡的传统婚礼习俗、风土人情, 让我们对家乡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也激励我更加热爱家乡。这次的调查研究让我们真正地体验到了什么是‘自主’。从资料的收集到社会的调查, 什么问题的解决都要靠自己来想办法, 这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为我们以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会调查让我们走出校园, 走出家庭, 走向社会。它锻炼了我们的社交能力, 也丰富和加强了我们的实践经验和行动能力。同时论文的撰写, 数据的分析、归纳和统计都带给我们极大的新鲜感和能力的提高。当然, 加上老师的鼎力支持和指导, 帮助我们共同完成了这个课题。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 无论是文献资料, 还是网络资源, 对崇明的传统婚礼习俗, 都诠释得很不透彻, 我们希望在今后, 用自己的力量收集更深入的资料, 把它提供给有关方面, 使之更完备。”
三、历史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形式与艺术, 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教学“岳飞抗金”这一历史内容时,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 然后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修坟筑庙来纪念岳飞呢?在现代社会, 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一个人?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本着“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观念, 引导学生理解流芳百世的含义,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这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作用。
2.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观念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提高他们的素质尤其是科学素质, 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关于“指南针和火药”内容的教学中, 引用鲁迅先生的话, 指出我国虽然是这些发明的创始国, 但古代却更多地将其用于看风水、敬鬼神等迷信活动, 而这些发明传播到西欧后, 却被用于航海, 用来推动资产阶级革命, 用来造子弹抵御敌人, 让学生从中懂得爱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的社会性表现为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历史课的教学中, 笔者紧密地结合课文内容和具体事例, 引导学生联系“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等古训, 理解仁人志士在历史危急关头以民族大义为重, 勇敢地承担起国家、时代所赋予的责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一课的内容时, 教师可让学生在激烈辩论中形成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 学习历史人物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今后承担起社会责任奠定思想基础。
4.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自强不息的心理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辉煌灿烂的艺术文化时, 应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做出过伟大贡献的优秀民族, 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5.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需要教师在历史课的教学中联系现实, 引导学生理解与分裂民族、分裂国家的行径作斗争的深刻意义,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例如, 在教学“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内容时, 可以首先让学生回顾祖国宝岛在不同历史时期地名演变的过程及与祖国大陆荣辱与共的历史事实, 认识到台湾历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是祖国不可分裂的一部分;让学生认识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正义性, 并联系当前实际理解我们坚决反对陈水扁之辈搞“台湾独立”等行径的正义性。
总而言之,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 历史学科思想道德教育, 除了要做到以上三点提法和遵循学科的特点外, 还要做到细水长流、潜移默化。
参考文献
[1]曲淑贞.浅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 (5)
16.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篇十六
[关键词]思想教育;挖掘;持之以恒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育中,首要的是思想教育。随着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到来,学生受网络的影响严重,加之大多数中学生都进人叛逆期,父母由于种种原因疏于管理,他们的思想教育就必须重视起来,那么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就落在我们老师的身上。只进行思想教育,空洞乏味的宣讲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很重要的身教之外,还需要各个学科的渗透教育。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课本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德育的渗透,使许多宝贵的德育资源白白浪费了。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
教材中每一篇文章中都蕴含着启迪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就看我们怎样去发掘,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到语文知识,又要综合照顾到思想教育,有机会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对教学来讲,如果注意了思想教育的渗透,是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比如我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课时,学生们开始读时,很难读出情感,尽管在技法上作了很多指导,如声调要低沉,速度要慢一些等等,可还是不行,甚至有些学生会感到可笑,我意识到学生们远离那个年代,对周总理可以说非常的陌生,根本谈不上有感情,对此我要让他们“认识”周总理,于是我暂停朗读,而是开始介绍周总理,我举出了我以前听过的总理故事和一些文章,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等,然后我又非常动情地介绍了课文所描述的情景,如海的人潮,悲恸的哭声。学生们边读边想象,仿佛看到了总理的和蔼可亲,为祖国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人形象跃然纸上,学生们感动了,接下来就好办多了,有些学生竟然流下了热泪,这节课上的顺利超乎我的想象。我有了一种成就感,思想教育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思想教育渗透在教学中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
二、思想教育要适时合理
文章思想教育内容不定,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讲课灵活掌握。根据课文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做到水到渠成。如讲《捕蛇者说》时,不要一开始就急于讲社会怎么样,剥削怎么样,不要强加给学生,而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感悟,感到“苛政猛于虎”,这是我们再去渗透我们的社会怎么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感到封建社会的黑暗,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如果再加以引导,会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团结互助等等。反过来,如果一味的宣讲,不仅失去了语文课的本质——可能会变为政治课——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思想教育的效果。
三、思想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这一点很重要,教育不是落实在口头上的,不是你教育了就是完成了任务,要让学生领会,感受,并形成在自己的思想、信念、理想之中,才是真正进行了思想教育。语文教学中更要注意,我们绝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只做表面文章,新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教学目标中的第三点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于是有些老师就不管什么课,什么内容,都要说几句大道理,好像就完成了教学目标,这不就是纯粹的形式主义么?有害而无益。所以,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要结合课文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感。真正的领会在心里。比如在讲《黄河颂》这课的时候,如果对学生大讲特讲怎样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要怎样学习,这一定是枯燥和乏味的,而如果让他们谈谈他们的见闻,谈谈他们见过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想,他们一定会口若悬河,乐讲乐听,进而会产生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会热血沸腾的朗读《黄河颂》,会产生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这就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才使德育落在了实处。
四、思想教育要持之以恒
许多老师对教学的随意性太大,对思想教育的认识也不够深刻,所以对思想教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了兴致,不管课文是否适合,就生搬硬套。没了兴致,就只捞干的(只教知识)。这种教育对教学是十分不利的,一是使学生形成了不好的习惯,在学习中只重积累,而缺少感悟和领会。(启迪思想不正是感悟和领会么?)二是教师也不能形成成熟的教学经验。影响教学效果。
语文是各科教学中更适合思想教育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语文教材主要是文质兼美的古今中外名家作品,他们的思想渗透在他们的作品中,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深刻的领会这一点,把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好,要达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玉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推荐阅读: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境创设06-09
初中思想品德工作中的困惑与教学反思10-15
初中语文思想工作总结06-27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0-19
创新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08-26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09-28
试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表达论文08-29
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0-10
浅谈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