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风险管理学离线(精选4篇)
1.投资风险管理学离线 篇一
一、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
企业对外投资旨在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投资目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1.企业扩张需要。当企业发展受到资源供给、地域等因素限制, 需在异地投资建厂或进行企业兼并, 以实现扩张和取得规模效益。
2.开辟市场渠道需要。企业为使产品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在产品主要消费地或集散地进行投资建厂。
3.稳定资源供应需要。为保证稳定的资源供应, 企业对占有资源进行的投资。
4.企业战略转型需要。当企业在既有主营业务方面难以取得更大的效益, 或受各种因素影响限制了主营业务的发展, 企业为使生产经营实现重大调整而进行的投资。
5.控制或影响相关企业的经营决策。通过投资控制相关企业, 或者购入相关企业的大部分股票等, 使被投资企业服从本企业自身经营需要, 并取得投资收益。
6.获取技术和管理需要。通过与先进企业合资合作, 便于获取对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 以快速提高本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7.有效利用闲置资金。企业若将闲置的资金长期存放在银行, 将会随着物价的上涨而贬值。企业将正常经营中富余的资金购入可随时变现的证券等, 以获取收益。
二、企业对外投资的分类
为加强对外投资的管理, 企业应根据投资对象的变现能力及投资目的, 对投资进行适当分类。
(一) 按投资目的及变现能力, 对外投资通常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1. 短期投资。
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 (含1年) 的投资。短期投资的主要方式是购买有价证券, 如股票、政府债券、企业 (公司) 债券、基金等。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企业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 利用正常生产经营中的暂时闲置资金谋取一定的收益。短期投资的持有期间通常不超过一年, 但如果企业不改变投资目的, 实际持有时间已超过一年的, 仍应作为短期投资。
2. 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 (不含1年) 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又可按照投资对象分为债券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是指企业购入并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券, 如国债等。其他债权投资是指除了长期债券投资以外属于债权性质的投资, 如委托贷款等。长期股权投资的目的除了取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外, 还意在控制或影响其他企业使其配合自身企业的发展, 或实现在某些方面更好的合作。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对外投资活动最重要的内容。
三、长期股权投资按控制力分类
按照对被投资企业产生的影响, 长期股权投资分为四种类型: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基本无影响。
(一) 控制型长期股权投资
控制型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企业有权决定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并能够据此从该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投资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50%以上的表决权资本。
2. 投资企业虽然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50%或以下的表决权资本, 但通过以下方式可取得对方实质控制权:
(1) 通过与其他投资者的协议, 投资企业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50%以上表决权资本的控制权。例如, A公司拥有B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 C公司拥有B公司30%的表决权资本, D公司拥有B公司30%的表决权资本。A公司与C公司达成协议, C公司在B公司的表决权由A公司代表。在这种情况下, A公司实质上拥有B公司70%表决权资本的控制权。
(2) 根据章程或协议, 投资企业有权控制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例如, A公司虽然拥有B公司49%的表决权资本, 但是根据协议或章程, A公司向B公司派出董事长和总经理, 在这种情况下, A公司可以通过其派出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对B公司进行经营管理, 达到取得对B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的权力。
(3) 有权任免被投资企业董事会的多数成员。投资企业虽然拥有被投资企业50%或以下表决权资本, 但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任免被投资企业董事会的多数董事, 仍可实质上控制被投资企业。
(二) 共同控制型长期股权投资
共同控制型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按章程或协议约定, 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必须由投资双方共同决定。
(三) 重大影响型长期股权投资
重大影响类长期股权投资是指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 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当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20%~50%的表决权资本时, 一般认为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另外, 虽然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20%以下的表决权资本, 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 也应确认为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
1. 在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中派有董事。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在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中派有董事, 投资企业可以通过该董事参与被投资企业政策的制定, 从而对该企业施加重大影响。
2. 参与被投资企业的政策制定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可以参与被投资企业的政策制定过程, 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可以为其自身利益提出建议和意见, 从而可以对该企业施加重大影响。
3. 向被投资企业派出管理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派出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有权力参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活动, 从而对被投资企业施加重大影响。
4. 依赖投资企业的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依赖投资企业的技术或资料, 从而表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
(四) 基本无影响型长期股权投资
基本无影响型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是为维持某种经济关系, 对被投资企业进行一般性的股权投资, 主要表现为:
1. 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20%以下的表决权资本, 同时不存在其他实施重大影响的途径。
2. 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20%或以上的表决权资本, 但实质上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例如, A企业拥有B企业结对控制权的资本, 但B企业已宣告破产, 正处于破产清算过程中, A企业对B企业的控制能力受到限制, A企业对B企业不再具有控制能力。
四、企业对外投资决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企业对外投资应遵从“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 并努力做到三者最佳结合。在进行对外投资决策时, 要多维度科学、缜密地研究影响对外投资的各种因素, 在达到投资目的的同时, 努力降低投资风险。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决策需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总体发展规划, 避免盲目投资、分散投资。
2.合理销售半径内产品市场情况。
3.对外投资的盈利与增值水平。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与增值水平应高于对内投资, 是进行对外投资的先决条件。对外投资收益率要高于非风险投资。
4.对外投资成本。对外投资成本是对外投资从分析、决策开始, 到收回投资整个过程的全部资金支出。对外投资盈利或回收额必须大于投资成本且高于非风险投资。对外投资成本主要包括:
(1) 前期费用, 即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调查、评估和准备工作等所发生的费用。
(2) 实际投资额。
(3) 资金成本, 筹措对外投资所需资金而发生的手续费、利息、股利等筹资成本。
(4) 回收投资费用。
5.投资管理和经营控制能力。通过投资获得其他企业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经营控制权, 以服务于本企业经营目标, 是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需考虑获取经营控制权的投资代价、取得控制权后如何实现权利等问题。
6.筹资能力及偿还能力。对外投资需企业能够及时、足额、低成本地筹集到所需资金, 需对不同的融资方式及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 并作出偿还计划, 避免因对外投资而引发自身资金风险。
7.对外投资的流动性。要求对外投资的资金尽量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较快的速度转换为货币资金。为此, 必须合理安排对外投资的结构。通常情况下, 短期投资的流动性高于长期投资, 证券投资的流动性高于非证券投资。
8.对外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指影响企业投资活动的内外因素的总和。良好的企业投资环境, 应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交通、通讯及能源供应条件, 靠近资源地和用户市场, 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等。
9.对外投资风险评估。对外投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对外投资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或者不能取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可能性。企业进行对外投资, 需对政策风险、利率风险、价格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外汇风险等进行综合评估。
五、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机制
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机制主要包括:对外投资决策的权力结构、对外投资决策组织保证体系、对外投资决策评估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三个方面。
(一) 明确对外投资决策的权力结构
企业应该在内控制度上明确对外投资决策的权力机构及职责分工, 这是企业做好对外投资工作的基础。按照《公司法》规定, 股东会决定投资计划 (对于不设股东会的一人公司, 该权利由股东行使) 、董事会决定投资方案、经理负责组织实施投资方案, 因此企业对外投资的决策机构是股东会和董事会。根据《公司法》规定, 对外投资需事先获得股东会同意, 方可列入公司对外投资计划, 经营层负责根据股东会批准的对外投资计划, 制订科学可行的投资方案并报董事会审批。董事会在对外投资决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董事会决策是否科学, 关系到对外投资能否成功, 能否为企业带来投资收益。
(二) 建立对外投资决策组织保证体系
企业要做好对外投资决策, 需建立相应的决策咨询评估机构, 负责对方案进行评估、论证, 并提供及时、准确、适用的信息支援等。对于重大对外投资决策, 企业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聘请相关机构和专家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 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三) 建立对外投资决策评估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
《公司法》中对上市公司董事会决策承担赔偿责任有明确规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致使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的, 参与决议的董事对公司负赔偿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曾表明异议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 该董事可以免除责任。”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决策责任, 《公司法》中未作出规定, 但为增强董事的责任意识, 大部分有限责任公司在章程中均作出了与上述相同的规定。对董事会决策的责任追究问题, 客观上要求企业建立对外投资决策评估机制。
2.投资风险管理学离线 篇二
关键词 投资效益 投资决策 投资风险防范 投资项目评估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risk management and investment benefit of shallow discussion
HuoYun Cheng Shanghai's investment co., LTD., Shanghai 200941
Pick to investment is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necessary means, is to enhance the enterprise core value and the wa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but investment risk exists. Therefore, the enterprise can put the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high income, rapid, risk small project up, to enterpris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Improve the benefit of investment, we need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choice of investment project decision level, and improve effectively guard against all kinds of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ability.
Keywords investment benefit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and investment risk investment project evaluation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7 061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必须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的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使用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在未来五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之一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将经济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
1 投资效益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投资目的的中心内容
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投资活动具有当期的投资需求效应,即通过对各种投资品和资源的需求(包括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成果,将成为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满足将来社会可能的消费需要,这就是投资活动的供给效应。
就企业投资而言,投资(直接投资)就是把资金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性资产,比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购买生产原材料等,以便获得投资利润。它是企业运用资金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从投资活动全过程看,每个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整体目标,即在一定时间内,按投资预算的要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搞好项目建设,使其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选择分析投资项目时,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围绕投资效益这个核心,把项目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2 投资项目决策依据和若干标准
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取舍。而且,投资项目决策,是服务服从于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和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相关。投资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决策信息、正确的决策原则、科学的决策程序和优秀的决策者素质。
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個工作环节,也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进行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分析论证项目的方法,已普遍被世界各国采用。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专业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投资环境,即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环境。具体内容有:①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首先是了解项目所在地(国)的政治环境,包括项目的审批程序、审批手续、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物资流通体制等与政府的管理体制相关;②经济环境对投资项目的影响;③法律环境。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既得利益,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④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指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⑤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应分析交通便利程度、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对于自然资源,应分析各种满足投资需要的物资资源的情况等。
因此,利用工程经济和系统分析原理,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是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合理的投资组合,选择满意的投资决策方案,保证企业取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必要前提。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要围绕取得经济效益服务。通常,在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一般有两大类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即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用于项目方案的初选阶段。静态评价方法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但有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的差异以及资金时间价值的缺点。常用的有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和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动态评价方法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使评价结果更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
在确定投资项目的投资方案时,应用系统分析原理,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全面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综合能力,确定投资目标。然后,从分析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入手,为实现投资既定目标,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证,选择静态分析指标(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以及动态分析指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作为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以减少投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果,达到其经营目标。在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时,需要对产品的成本情况和市场销量以及销售价格进行预测与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的来说是由其购买动机的推动而发生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企业因素等,另一类是内在因素,即个性心理因素。因此,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影响投资的实现程度。
3 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当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预期回报,还必须分析比较投资风险。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回报的波动幅度的大小。通过恰当的投资组合,利用投资资产的多样化,能够分散非系统风险。投资组合的结构包括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的最优化,以此来实现既定投资目标下的最佳回报。
由于项目投资特有的时间长、金额大、决策复杂、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投资项目风险较大。投资项目风险表现为政治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等方面。按投资项目的进度划分,项目投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首先,在项目前期开发阶段可能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因素有:情况不明,仓促决策;方法不对,估算有误;考虑不周,缺项漏项;弄虚作假,不负责任;审查不细,把关不严等。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建设施工工期拖延;工程与设备存在质量问题;项目建设组织管理不严。最后,项目投产运营初期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忽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培训;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重视项目投资风险预测,仅局限于不确定性分析中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甚至只凭借经验和直觉主观臆断,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测不够,为项目的实施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强化投资风险意识,做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制定防范和化解措施,是避免决策失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以及实现投资项目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市场风险。如果不了解市场和变化趋势,项目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只有梳理清楚投资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后,才有可能避免重复建设,才有可能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做出最佳决策,获得最好的投资效益。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不代表投资项目所占的市场份额,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和组织实施,同时对行业竞争状况及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准确发现适合于项目产品的市场机会。
(2)资源及原燃料、动力供应风险。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企业的投资活动需要统筹资源和投资的关系。首先,要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客观要求出发,研究资源的约束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其次,也要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投资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投资项目,并减少各种浪费,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对原材料,尤其是资源性原材料的储藏量、开采量或生产量、消耗量及供应量予以高度重视。对项目所需原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供应方式能否既满足项目生产需要同时经济合理地加以利用,认真加以落实。
(3)技术工艺风险。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既要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问题。又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基础上的自主创新空间。通过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消化吸收,有可能产生自主和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并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集合一定时间内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会较快产生经济效益。
(4)资金风险。对投资项目而言,资金筹措是先落实投资项目资本金后,根据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筹集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外商资金等。加强投资项目筹资风险防范,需重点分析筹资渠道的稳定性,并严格遵循合理性、效益性、科学性的原则。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筹资途径,减少筹资风险。
(5)投资建设风险。投资项目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及城市规划要求,并靠近原料、燃料或产品主要销售地,靠近水源、电源,交通运输条件及协作配套条件要方便经济。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满足项目厂址选择需要,总体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投资设施布置应符合国家的现行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及环保生态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通过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多厂址比选,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投资项目还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不可抗力等。实质上,风险贯穿于整个投资项目的始终。通过提升投资决策水平,减少因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在狭小领域的同业过度竞争,则完全有可能从投资源头上控制投資方向和金额,减少各种投资浪费,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也只有加强投资风险防范,避开形形色色的隐性或显形的投资陷阱,才有可能减少损失,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汉亚.当前投资领域的效益问题[J].投资研究,2004(9)
2 王庆水.企业投资决策怎样才能科学化[J].经济论坛,2004(15)
3 陈佳贵.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 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企业年金投资的风险管理 篇三
建立企业年金后, 其保值增值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企业年金基金必须实行市场化运作, 即通过有年金管理资格的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来进行运作, 不允许企业自建自管。这种制度设计的目的, 是为了保证年金基金的安全, 控制风险。目前, 取得年金管理资格的机构都是国内资本市场上实力雄厚的机构, 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都有较为健全的风控系统和风险把控能力。即便如此, 作为委托人的企业而言, 要提高年金基金的风险控制水平, 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1 正确把握年金的属性, 确立正确的收益目标
企业年金具有养老保险的属性, 每个月都有新增缴费和退休等待遇支付, 因此, 年金基金净值不能有大幅度的波动, 需要长期稳定的增值。这就要求年金基金要在无风险的投资活动中博取高收益, 必须坚持安全稳健的投资理念。国内年金市场在经历了2011年的惨痛教训后, 对企业年金追求绝对正收益的属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企业在确定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目标时, 不能简单归纳为“在安全的前提下收益越高越好”, 这是绝对正确的废话, 会让投资管理人无所适从。
年金运营是一个复利增值的过程, 每年能够实现超过三年定期存款利率或者跑赢CPI即可。追求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通常我们认为短期国债收益率就是无风险收益率。近两年能够实现每年5~6%的收益率就是非常不错的目标。作为委托人, 对投资管理人在收益方面的要求一定要明确, 一定要淡定。特别是在资本市场行情好的时候, 面对实现较高收益年金投资组合, 不要觉得有太大的遗憾, 实现高收益的年金组合极有可能就是面临巨大亏损的投资组合。资本市场出现大牛市的机率毕竟不会太多, 而风险则永远相随。从长远的来看, 一定会是每年实现5~6%的收益率的投资组合的累计收益最高。
2 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
正确的目标确定后, 要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来保证目标的实现。国家对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范围、比例、投资标的信用评级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 是控制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 需要企业与投资管理人共同制定投资策略。首先是大类资产配置策略。重点是固定收益类和权益投资的比例、固定收益类中可交易资产的比例等。一般由投资管理人提出, 委托人也可以提供意见。然后是对各类投资的具体要求。例如, 在股票投资时是否可以投ST股?是否可以投创业板?又比如在债券投资中的信用债是放在AAA还是AA+?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对手是否要有所限制?等等。
笔者重点介绍一下对股票等权益类产品投资比例控制的看法。国家规定, 股票等权益类产品投资比例不得超过企业年金基金净值的30%。试想, 假定我们的投资管理人就按这个比例配置股票, 只需两个跌停板, 就会损失掉基金净值的6%, 这是年金基金投资绝对不能承受的, 也不符合安全稳健的投资理念。所以, 很多企业会选择要求投资管理人将比例控制在10~15%以内。结合这两年资本市场的表现, 通常投资管理人会将仓位控制在5~8%左右。这样既控制了股票等权益类投资带来的风险, 也给自已留有当市场上行时博取高收益的余地, 同时也解决了基金的流动性问题。
3 配置安全性高的基础资产, 垫高安全垫
按照人社部11号令和23号文所规定, 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债券回购、万能保险产品、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 以及金融债、企业债、可转换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等18个大类产品。我们按其估值方法不同分为基础资产和交易性资产:凡其估值不受市场波动影响的金融产品称为基础资产, 如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万能保险产品等;凡按市场价格估值的金融产品称为交易性资产, 除基础资产以外的金融产品都可以视同为交易性资产。
近年来, 受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及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等因素影响, 国内资本市场持续低迷, 企业年金基金收益水平普遍偏低。当前企业年金基金可投资的18类金融产品中, 大多属于交易性资产, 市场价格波动大、风险高。为最大限度地抵消因权益类产品收益不确定性波动带来的投资损失, 需通过锁定部分固定收益类产品, 降低投资管理人自由支配投资额度, 增强抵御投资运营风险的能力。主要是提高基础资产的配置比例, 将该比例提高到基金净值的50%以上, 最大限度的锁定投资收益, 提高抵御系统性风险能力, 垫高安全垫。
4 督促投资管理人建立风险预算
投资就有风险, 就要承受风险, 更要控制风险。在进行大类资产配置以后,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主要集中在交易性资产中的股票等权益类产品投资。对股票等权益类产品投资实行风险控制制度, 就是要确定对风险的容忍度。这个容忍度, 也就是允许股票等权益类投资亏损的最大幅度, 同时也就决定了年金基金年度投资收益的最低水平。
由于各投资管理人对管理资产的属性认识不统一, 对年金投资追求绝对正收益的业绩标准认识不统一, 对股票等权益类产品投资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手段不统一, 对投资止损条件不统一。因此, 需要对投资管理人提出统一要求, 控制投资风险, 也就是要求投资管理人建立风险预算。
这里参考一家企业制定的股票等权益类产品投资风险预算就可以说清楚了:当年股票等权益类产品投资损失达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的2%时, 只能卖出不能买入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当年股票等权益类产品投资损失达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的2.5%时, 必须将持有仓位降至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的5%以内;当年股票等权益类产品投资损失达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的3%时, 持有的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必须全部清仓;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全部清仓后, 当年不得再进行股票等权益类产品投资。
按上述规定, 假设:基准收益参考5年定期存款利率5.25%, 年金基金除股票等权益类产品以外的投资全部按此标准计算收益, 投资管理人股票等权益类产品仓位为基金净值的10%。当股票等权益类产品投资损失达到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的2%时, 当期投资收益为90%×5.25%-2%=2.75%;当损失达到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的2.5%时, 当期投资收益为95%×5.25%-2.5%=2.4875%;当投资损失达到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的3%时, 当期投资收益为95%×5.25%-3%=1.98%。
因此, 建立风险预算, 实质上就是要求投资管理人建立类似强制止损制度, 确保年金投资绝对正收益。当然, 强制止损制度也是个双刃剑, 既能在市场低迷时保证不发生亏损, 但也可能在市场产生恢复性行情时错失良机。
5 建立绩效评估制度, 激励和约束投资管理人勤勉尽责
企业年金绩效评估主要根据合同约定的对各管理人的绩效考核指标, 和依据托管人提供的托管数据和与各管理人的日常业务过程记录信息等, 对各管理人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绩效考核, 重点是投资管理人投资业绩的考核评估。
绩效评估以业绩衡量和风险衡量为基础, 形成对投资管理人企业年金资产运营的绩效与能力判断, 并使用绩效归因模型分析超额收益的来源, 形成对投资管理人的行为评价与建议。正确、及时地评价企业年金基金历史投资管理的状况, 有助于投资管理人的投资运作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 使企业年金基金更好地实现增值。一般情况下, 企业会采用新增资金向投资业绩优秀的投资管理人倾斜, 收回投资业绩差的投资管理人管理的资金的方式进行激励和约束。
6 强化企业年金投资运作监管
在各项投资政策和考核政策制定后, 企业作为委托人不能就此万事大吉, 还应实行“前期计划、中期监管、后期干预”相结合的监控, 及时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比如根据每周年金资产分布情况及单位净值波动情况, 分析年金资产配置及具体投资产品盈亏状况, 向投资管理人针对性地提出业绩改善意见或发出风险警示。对于投资业绩排名靠后的投资管理人, 增加年金资金赎回力度, 调动投资管理人的积极性, 进一步防范投资风险。投资业绩持续下滑、长期低于业绩比较基准的, 可根据情况开展诫勉谈话, 并向投资管理人提出特定产品配置建议, 以稳定投资业绩避免给年金投资带来损失, 达到资产规模调减条件的, 可进行部分或全部调减其管理的资金。
4.论旅游投资项目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篇四
关键词:旅游投资项目;项目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182-03
一、引言
1998年,旅游业被中央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激发了旅游投资的热潮。根据2003年统计数据,中国旅游业吸引海内外投资的总规模已达到8 600亿元,其中,宾馆饭店等住宿设施投资规模为6 400亿元;景区景点开发为1 000亿元;旅游车船、文化娱乐、旅行社等1 200亿元。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调动了各方面投资旅游的积极性。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顾朝曦在2005年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上表示,2010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总量将累计达到19 000 亿元,2020年将超过60 000亿元,在未来5—15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总量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伴随着旅游业投资的热潮,投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旅游投资中出现了投资热情与投资回报背离,宏观发展趋势与投资企业微观收益背离的怪圈。旅游投资失败案例的增多说明作为大投入大产出的旅游投资项目具有较大的风险。
二、旅游投资项目的特点
旅游投资项目是为旅游活动或以促进旅游目标实现而投资建设的项目,从建设内容可划分为景区景点项目、饭店建设项目、游乐设施项目、旅游餐饮项目、旅游商品开发项目、旅游交通建设项目、旅游培训教育基地项目及其他辅助项目等。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项目不同于其他投资项目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具体表现在:
1.关联性。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各行业、各领域都有很强的相关性。某一种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需要其他配套服务的支持。因此,旅游业某一领域的投资必然需要其他相关领域的投资,受其他领域投资的影响,否则,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对其他配套服务的依赖,成为旅游投资项目无法自主控制的重要风险。
2.敏感性。旅游业的敏感性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制约。影响旅游业的因素很多,既有行业内部的又有外部的。其中,许多是企业不能预料和控制的,如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主要指旅游文化消费)的变迁、战争等。这也使得旅游投资具有了很大的风险。
3.专用性。旅游投资不像工业投资那样可以随意转产,它的投资一旦形成,若无人使用,其产品价值就不能转移而被消费,容易成为无法回收的沉淀成本,退出门槛高。越是有特色的项目,越是不易改变其内容与功能,或者改变内容与功能的成本代价过高,给风险转嫁带来困难。
4.季节性。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淡季资产闲置浪费,财务上入不敷出,旺季资产又常常超负荷运转;旅游资源的功能也受到季节性的限制。
5.依托性。旅游投资项目依托性强,紧紧依托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1)经济环境。一是受旅游市场依托,也就是受旅游资源市场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双重影响;二是受旅游产业依托。(2)社会环境。旅游项目受到旅游政策、旅游法规、文化氛围和和平稳定的环境影响。(3)自然环境。目前,我国的旅游投资具有很强的资源导向性,要充分考虑到所在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考虑地理位置、选址是否合理等。
6.投资额大、回收期长。旅游的属性和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项目具有投资额大的特点。旅游景区景点项目属于资源依托性强的旅游产品,如果把旅游资源的价值考虑在内,旅游业就是高投入的产业。特别是随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旅游活动带来的外部性需要企业来承担,势必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额。旅游产品消费又具有不可储存性、非完全排他性、临时使用性、节律性等特点,消费额度有限,回收缓慢,导致投资风险增加。
7.市场导向性。旅游项目投产后的运作和企业一样,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一方面,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具有非常多样化的细分,希望一个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这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旅游者市场需求趋向是动态的,特别是处于快速致富的过程中的中国,游客需求在快速转换之中。特殊性需求要靠敏感的市场洞察力才能发现和把握,才能适时地推出适应需求的产品。对市场把握不准,就会失去产品消费的主体,从而产生投资风险。
三、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
旅游项目投资风险来自于各个方面,我们要具体分析各种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就要从项目投资进行分类分析。根据投资者能否直接控制可将旅游项目投资风险划分为项目环境风险和项目核心风险。项目环境风险是指那些对所有的旅游投资项目都产生影响的因素引起的风险,与市场的整体运动相关联。企业无法直接控制此类风险,但可以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其损害程度。项目核心风险是发生于个别项目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来自于投资项目内部的微观因素。企业可以控制该类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或采取预防措施规避风险。
1.项目环境风险。
(1)政治风险。主要表现为国家政策法律的稳定性风险,特别是项目所在地的稳定性。旅游业是典型的敏感性产业,旅游活动又是通过旅游者从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的移动才得以实现的,投资项目所在地政治环境不稳定将给旅游者等市场主体带来顾虑和阻力。
(2)经济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生活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和档次。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人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之后,才有可能选择旅游消费,这决定了旅游投资项目未来的市场需求状况。经济环境应是旅游项目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因素。
(3)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利率风险。市场利率决定投资项目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其生产经营成本,最终决定项目的赢利水平,并对投资者是否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旅游项目中、投入到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中以及投入的程度等起着根本性作用。
(4)自然风险。这是指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如环境污染和自然景观的退化,旅游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超标准等。许多旅游项目对自然环境有很高的依赖性?熏特别是休闲、疗养、观光类项目,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质量对旅游投资项目有直接的影响。
2.项目核心风险
(1)主要内容
①完工风险。存在于旅游项目建设阶段。主要表现在为:项目工期延长;项目建设成本超支;由于种种原因使项目可能迟迟不到设计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在极端情况下,由于技术和其他方面的问题,项目完全停工放弃等。
②设计风险。指旅游项目在概念、设计阶段,由于技术问题使项目的主题、策划或布局存在某些缺憾。旅游资源越独特,价值越大,吸引力越大,但是资源不等于产品,真正构成游客吸引力的,是产品的吸引力。在这个结构里,资源如何转化为产品,是旅游产品设计的关键。设计风险将直接关系到旅游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经营的持续性,这种风险一旦发生对旅游投资项目影响深远。
③管理风险。旅游投资项目承包之后,一般由项目管理师全权负责。项目管理师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尤其是管理师个人的风险偏好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项目建设的风险。因此,项目投资者和管理师都应具有优化配置(即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并协调和充分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和资源的能力。
④市场风险。指旅游投资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市场的适应情况。由于旅游投资项目自开始时的市场分析到建成后进入市场,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差,当初的市场分析是否符合现在的情况、目前市场竞争状况、旅游者需求的变化等都会对旅游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造成影响。许多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时轰动,建成后经营惨淡?熏就是市场风险的一种体现。
(2)影响因素
旅游项目核心风险受到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性。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企业思想准备不足。旅游项目投资比其他产业的项目投资具有更大的风险性,作为投资企业,认识与了解这些特征是其进行投资以及风险规避的基础和前提。而目前一些企业在进入旅游投资领域时,看中的只是旅游投资中有利的一面,如易产生轰动效益、品牌效益,科技含量不高,进入行业的门槛低等,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投资是一个关联性强、投资大且回报周期长的行业,在资金准备与人才准备上严重不足;②项目投资决策失误。旅游项目投资一般数额较大,如果未对项目的可行性作充分地研究分析,一旦失误后果严重。可行性研究是旅游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以项目建议书为基础,针对拟建项目,从项目建设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考察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其内容包括旅游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开发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优化等。这是一个由粗到细的分析研究过程。可行性研究的欠科学性是造成决策上的失误的重要原因;③创新观念不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类同的其他企业的竞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旅游企业也需要注意推向市场的产品是需要升级、换代和更新的,是需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这就要求在观念上必须有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品位,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因循守旧是导致风险加大的重要原因。
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①关联企业的影响。旅游投资项目的开发需要投资、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的参与和配合,其他参与方的资信状况、技术和资金能力、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等及其变化都会对项目的成败产生影响。②竞争对手的变化。与食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不同,旅游消费的可替代性很强,同类产品的竞争和不同产品的竞争同时存在,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或者竞争对手的条件发生变化都会导致自己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使产品缺乏竞争力而缩小市场,造成盈利下降。
四、加强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建议对策
鉴于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企业的不当行为会导致风险加大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认识、观念和方法等对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全局上产生对策效应,从而进一步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良策。
1.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与其报酬是成正比例的。如果对风险一概加以排除或逃避,就无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因此,投资者应树立投资风险意识,不仅要从理论高度认识到项目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且还要从旅游投资项目本身特点角度进行探索;对项目投资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外部环境对投资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摸清产生风险的各种要素,寻找风险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克服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提高企业综合决策水平。
2.正确识别与估量风险。旅游企业不仅要认识风险,还要学会正确识别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周密地分析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剖析企业投资活动中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及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同时,应科学地估量风险的大小,掌握风险的程度,包括各种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发生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对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生态环境、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等。通过风险估量,为今后投资风险决策、预防和控制以及处理等提供准确依据。
3.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监测。首先,旅游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风险监测。风险预警系统是对风险进行识别、监测、评价和预测的信息系统,其内容包括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可分为内部报告子系统、市场信息子系统、风险分析子系统和风险预警子系统。前三个系统主要负责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预警子系统则通过建立预警模型,监测反映投资状况的各项投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做出评价、预测,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其次,旅游企业应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旅游企业内部应建立规范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和投后管理程序。规范科学的内部运行程序是及时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重要保证,用程序化、规范化防止盲目投资和偏颇。
4.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强化对风险的控制和处理。风险控制的实质,就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技术减少或消除风险损失。旅游企业控制和处理投资风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一是回避法。指设法避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远离风险源,从而消除风险损失。二是分散法。即通过旅游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投资风险。三是转移法。风险转移就是旅游企业以某种方式将所面临的某些风险转移给他方。具体包括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四是自留法。这种方法是指旅游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风险损害后果自负。旅游企业可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计提风险准备基金等。
参考文献:
[1] 王莹.旅游区投资风险规避和决策探析[N].中国旅游报,2005,06-13.
[3] 翁刚明,张海燕.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6).
【投资风险管理学离线】推荐阅读:
风险投资业10-07
风险投资建议10-14
风险投资公司11-21
怎样找风险投资11-22
风险投资报告范文12-21
股权投资合作协议书(设立风险投资企业)08-04
风险投资结课作业11-13
风险投资行业爆发离职潮11-16
信托投资理财风险大吗12-21
风险投资的激励约束机制论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