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取向的系统内函(共10篇)(共10篇)
1.价值取向的系统内函 篇一
夏剑:目前,有部分教师开设公开课的意图是为了评职称或参赛获奖,这虽然与我们教学评价依据和取向有密切的联系,但如果在开设公开课的过程中过分关注公开课带来的利益和结果的话,那么在这种功利性意图驱动下所开设的公开课,极有可能会造成教师更多地关注其个体的行为,而相对较少地关注学生的行动和心理,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的发挥。
例如,为了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公开课,显示自己是新课改的成功者,有的教师在上课前,安排学生进行多次彩排,而全然不顾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这样取向的公开课可能会给执教者带来一定名利上的收获,但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困扰和烦恼,甚至会给学生对教师和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阻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结果取向
夏剑:公开课带有较强的预设性,执教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有非常熟悉和谨慎的安排,在这种强预设性的特点下,为了体现课堂高效率,教学行为完美,教师往往忽略过程,直取结果。因此,也就会出现“课堂上飞进一只鸟,教师随意处理或视而不见”的情形。殊不知,诸如此类的教学偶发事件出现在课堂上,正是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索和体验的大好契机,如果教师能在公开课上巧妙利用,就算忽略教学预设,也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公开课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为一次独辟蹊径进行教学展示。
因此,如果教师片面追求公开课结果的完美无缺,要求教学行为的一举一动完全按照预设的模式进行,那么,对于课堂的偶发事件,就缺少灵活性和生成性,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探索精神的发挥,也就抹杀了公开课本身所具有的研究性价值。
三、形式取向
2.价值取向的系统内函 篇二
这里讲的“内气”,在中医学和武学上的定义非常相近。实际上,“气”在人体内的意义有二:一是指呼吸之气,二是指人体内在之气。《内经·素问》中说“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咽喉)”,意思是说“天气”从呼吸而人肺,“地气”(即水谷之气)从饮食入于咽。《内经·灵枢》中又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进一步证明了“真气”是水谷之气与呼吸之气合并而成,具有充养全身的功能。由此可见,“真气”就是人体的根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古人认为“精、气、神”为人身三宝,可见“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尤其对人体血液有调和推动作用。中医学讲究“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自行”,而人体若没有血液的循环滋养,就不能产生生命活动。所以说,“气”为生命的基础。《易筋经》中说“精气神乃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因此“练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真气是无形之物,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又客观存在,是生命活动的依赖。“精”、“神”及肉体都通过它才可得到调养。同属无形之物,“精”与“神”我们只能靠意念去调整,而“气”却可以通过形体的锻炼来加强运养,所以说习武提倡练内气是有其实际意义的。
练内气是习武者必下的功夫之一。早在几千年前,庄子就提出“吹吐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之论,同时代的孟子也说“养吾浩然之气”。所以,内练气,外练形,以形运气,以气养形,气形合一,方臻上乘功夫。拳经所说“内三合”、“外三合”是练内气与外形的具体要求,是人身内因与外因的结合。内气足则对人体有滋养、荣润的功能,外形动也能对内气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它们具有互补性,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具体怎样练内气、外形,武术界各家门派各有不同之法,而且内气的练法内家拳与外家拳也有别。但笔者认为,内家拳、外家拳在练气的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方法和操作形式上略有不同。许多现代拳术练气之法过于复杂,把本来至简之理弄成千法百规,有什么神运、运周天、采气、开气窍、内丹法等一系列法理,如同作茧自缚,其实收效甚微。因为练气是一种无形的锻炼,所以不能排除一些习武之人超常发挥,而在练外形上却很少有突破,基本沿用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单一依靠器械练习。实际上,要想证明自己所习之拳术是否有意义,一是看养生效果,二是要体验实战效果,如此一试,便发现所习拳术的高低真伪。
练内气和外形,在内重养生功能,在外则重技击功能,表现非常丰富。首先,内气足则内脏功能强,内力实则心肺功能高,人体耐力好,并可具备一定的抗击打能力;其次在外形上,筋粗、骨硬、皮厚、肌肉弹性好,可具备一定的打击力度,速度反应快,因此在实战中不怕对方捏、拿、抓、打,因此可以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句话高度地概括了习武的整个过程。
李氏形意太极拳在练内气、外形之基础上,吸取了古人习武方法的精华,又从人体生理特点出发,总结出一套适合不同人群锻炼的好方法,既使老、弱、病者得到养牛疗病的效果,又让身强体健之人练出惊人的功夫,是真正意义上的养生与技击齐头并进,“内外相合,阴阳寓理,刚柔相济,气劲一体,形神兼备”是此功法的另一大特点,可以说既沿袭了传统武术精华,又具备了一定的突破性。
李氏形意太极拳法练内气、外形是同步进行的,一般从桩功开始即进行呼吸的调整,努力做到“松胸实腹,呼吸自然,气沉丹田”。它和其它计:多拳种的“意守丹田”有所不同,不只用意,而且调气之法始终贯穿在功法练习中。要真正做到功法中所要求的调气法,也不是简单之事,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因为调气法是以沉气为主。所谓沉气,即是我们吸气时,意念把气沉人小腹的丹田内;而呼气时,意念腰腹之气大部分保持不动,其中一小部分参与呼吸,就是说意念丹田内的气始终是沉住的,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与外界相交换。也就是说,在肺呼吸自然顺畅的情况下,又加入了腹呼吸,省略丁运气打坐等复杂的功法。因为人体自身具有调节气血的功能,只要丹田气海充盈,气血自然布满周身,何须去生运硬搬!
但是,一般初学者很难控制这种腹呼吸,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才可见效。这种调气法与拳理相符;也正适合“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句话。我们在站桩、行拳、练功时,因为运用了调气法,则使身体内脏、气血同时参与调气,而不是单纯的外形训练,这样对人体的整体锻炼都有调节作用,久而久之,身体结实,血充、筋壮、皮厚、骨坚,抗击打能力自然产生,不但腹腰可坚实如铁,周身上下都可承受一定程度的击打,而且因为体内供氧量大,所以不易疲劳,耐力十足。在此基础上,李氏形意太极拳又通过在身体上练指力(捏、拿、抓、点),用手掌拍打周身和功力练习,加强了筋骨皮的锻炼,,
此外,李氏形意太极拳法非常注重“三伏”和“三九”的季节性训练,认为这两段时间是常年习武练功者有突破性进展的好时机,进而提出了“春夏功人筋肉,秋冬功入骨皮”的論点。因为春天为万物生长繁荣旺盛的时期,习武也是如此,功力多由内向外发展。而在中医学里,肝主春,藏血生筋;脾主夏,统血生肌,所以春夏练功对筋肉的健壮有利,尤以“三伏”为最。而秋冬时节为万物养藏蛰伏的时期,习武时功力多由外向内收敛。在中医学里,肺主秋,气合皮毛;肾主冬,主骨生髓,所以秋冬练
功对皮骨的坚
强有利,又以
“三九”为最。
这些观点正符
合“人是自然
的统一体”、
“人与天地相
应”之理,也是
中华民族哲学
思想的具体体
现。
3.价值取向的系统内函 篇三
诺丁斯虽然对教育信仰问题没有作过长篇的专题探讨,但在她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我们可以随处窥见她关于教育信仰的精辟论述。她为我们重构的一幅直面社会生活的教育信仰图景,构成了诺丁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通过对诺丁斯教育信仰的分析,试图寻求其蕴含的教育意蕴, 期待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一、诺丁斯教育信仰的价值取向
这里的体验指的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情感交流的经历。而体验的“临现”指称为主体间经历的“对话”,通过“对话”,使得关怀者和被关怀者某一方潜在的体验在另一方的心灵显性化,或者双方的体验共同生成,最终达成主体间体验的共现。这一状况,正是成功的体验“临现”。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这一体验也正是基于关系性自我。诺丁斯在教育中信奉和推崇体验的“临现”,并以此作为成功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体验间的“对话”
1.结构平等的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
诺丁斯对结构平等的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有如下论述:“‘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并不是以稳定和不同的方式贴在两类不同人身上的永久标签。它们是持续关系中的一次邂逅或一系列邂逅中的双方的标签……当然,一个自私的人将会不断地对试图一直回应的关怀者提出要求,这一情形有可能发生。但是关怀伦理不仅容许关怀者在这样的情境中退却,而且它坚持认为她应该这样做以保持她的关怀能力。”诺丁斯在此论述的是在结构平等的关系中体验主体间的“对话”,“对话”在此隐喻为持续关系中的邂逅。她否弃了“对话”关系中角色的恒性,主张“对话”关系具有相对性。因为,此时的“关怀者”可成为彼时的“被关怀者”,即便是同一关系中的主体身份也是交互的。由此可知,诺丁斯追求“对话”关系中的公平。但最值得推崇的是她在本关系中隐而不现的“补偿原则”,也就是当一方破坏了公平这一游戏规则的时候,另一方可在该关系中退场。这样, 就达到了公平的相对实现,进而达成民主社会对剥削者/被剥削者,压迫着/被压迫者,道德主体/道德客体等二元对立的断裂的消解。
2.结构不平等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
除了结构平等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外,诺丁斯还论述了结构不平等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下面是诺丁斯对此的论述:除了展示何谓关怀之外,我们还参与到学生关于关怀的对话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对话是关怀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以至于如果我们不参与对话,就不可能展现关怀。然而,讨论关怀也是重要的,因为关怀可以通过非常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在理解成人的行为时,学生经常需要帮助。
我们知道,成人与学生是处于不平等的结构关系中的。经验不平等、学历不平等、观念不平等、接受的教育内容不平等,等等。在关怀关系中,这种不平等是“对话”展开的障碍。那么,不平等的体验如何达成视界融洽?诺丁斯找到了答案,通过共同语言达成视界融洽。这种共同的语言即“参与对话”。“参与对话”架设了现象世界转向体验世界的桥梁,因为通过参与对话,学生获得了帮助,使学生对成人现象般的认识转化为对成人体验的再体验。这样,经验优势者的历时性与学生的现世性达成了共时关系中理性的交流。这种体验间的“对话”结合了苏格拉底参与对话教学法的精义。
诺丁斯通过结构平等的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和结构不平等关系中体验间的“对话”,对体验间的“对话”进行了现象学的描述,展示了成功的体验“临现”这一情景。但诺丁斯把体验间“对话”置于价值取向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对“对话”功用性的信奉中,因为正是体验间“对话”的功用性决定了体验“临现”的价值取向地位。更重要的是,在对体验“临现”的信奉中,她极力使之普泛化。
3.体验间“对话”的功用性
对体验间“对话”现象的描述导向了诺丁斯对“对话”功用性,即价值取向的考察。她把“对话”的功用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是道德功用性和认识论功能。道德功用性表现为:其一,“对话”的评价性功能。诺丁斯论述过:“从关怀的观点来看,对话在道德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评价我们的关怀努力的效果的一种手段。”由此可知,诺丁斯认为体验主体间的“对话”是评价美德是否达成的手段。也就是她极力主张体验是否成功“临现”是评判道德教育是否达成的重要标准。诺丁斯在道德教育评价实践中极力推崇体验的成功“临现”。笔者认为,“对话”是动态建构的过程,个体无法事前完全预想“对话”的整体,它是一个变量,具有唯一性、不可重复性,是一个价值概念。效果是可测量的,具有可预期性,是一个事实概念。在此,诺丁斯把价值真实和事实真实这对在西方哲学史上许久以来引起争议的概念置于共生共荣的关系中,这是一大创新。这一创新的确值得称道,但诺丁斯对价值真实的追求会不会导向体验的神秘化?对体验的极力推崇又过度强调了人的自决能力,最终会不会走向人类自我扩大和对宇宙关怀的悖论?再者,诺丁斯把“对话”的发生过程和关怀的努力效果结为一体,它们是一方标示着另一方的共生关系。但是,作为评价努力效果的一种手段有追求标准和普适性的倾向,而在诺丁斯关怀理论中,“对话”却是情境性的、变动不居的。那么,标准和普适性的倾向与情境性的变动不居有什么内在性联系?诺丁斯对这个问题没有进行深入阐释。其二,“对话”的生命生长性功能。诺丁斯论及过:“对话有助于被关怀者的成长。”这一论述证明了“对话”的生命生长性功能。被关怀者的成长是美德形成的重要因素,体验间的“对话”正是通过促成被关怀者的成长达成美德,成长即丰富生命性的养成。由此可以看出,一直被传统教育放逐于边缘地位的丰富生命性在这里获得了“自由”,丰富生命性的展示使传统教育中的对被教育者被动的社会规训在体验间的“对话”中,完成了向被关怀者主动的内心精神历程的转向。因此,体验的成功“临现”是促进应然教育所关注的个体生命完善的重要条件。
我们再来看看“对话”的认识论功能。众所周知,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是认识论,认识论的基本点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传统的认识论认为,主客体是分裂的,主体在异域中把握、控制客体,客体是主体的他者。但在诺丁斯的“对话”中,主客体是统一的有机体,因为动物、植物、地球和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这一客体在人类这一主体的关怀中被赋予了主体性。人类在自笛卡尔以来被夸大的自我中主动向客体表示“关注”,进行情感“移置”,客体也在与主体的“对话”中进行回应,人类被置于宇宙和自然的大环境下。所以,诺丁斯消解了工具理性的霸权地位,从而颠覆了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赋予了认识论新的理论元素。主客体的统一在体验的“临现”中形成。可以推断,诺丁斯认为,体验的“临现”影响了教育中的认识论。
诺丁斯把这些功用性磁场的中心最终都归于体验的“临现”。她认为,成功的体验“临现”是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这就把体验的“临现”置于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地位。
(二)体验的普泛化
概而言之,诺丁斯体验的普泛化主要表现为把原始生命的体验由人的本然状态推衍到现世秩序。她论述说:“为了探索将基本态度运用于社会政策,看来应该像分析原初状况那样,将身体作为研究的起点。身体是体验相遇经历的身心统一体,它们是自我表现的起点。”不过,我们知道,基督教把身体当作罪感文化的开始,认为灵魂的超越在于对肉身的控制,拒斥了肉身的合法性,并且把灵魂与肉身置于两极的身位之中。但以上诺丁斯的论述却证明,身体是人类依托于现世的实体,它在自然时间和历史时间中完成自己的使命。身体感受大自然,感受人事,最终,感受宇宙,在感受中体验与他者的相遇经历,它是体验的原点。所以,诺丁斯复原了肉身在宇宙中合法的原初地位。不过,复原肉身的合法地位只是她工作的一个部分,她更多的思考还集中于将身体这一起点的体验普泛化,使之成为社会政策的影响因素,也就是成为社会主体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诺丁斯的体验也就是依托于人事的体验社会学。自我从与身体的“对话”开始,与社会主体的对话,一直到与灵魂的“对话”,都体现了诺丁斯对体验“临现”的信奉。
二、诺丁斯教育信仰的价值主题
伏尔泰说过:“即使上帝不存在,也应该创造出一个来。即使你只统治一个村庄,它也需要上帝。”这里谈到的是信仰的重要性,那么,在教育中,我们应该信仰什么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诺丁斯给我们的教育选择的“上帝”就是关怀。她认为,教育中有关怀才能保证每个儿童能受到适当的教育。因此,诺丁斯教育信仰的价值主题就是关怀。关怀让诺丁斯教育信仰的价值主题这一主语的谓词灵动起来了。进一步追问,诺丁斯又是如何来论证关怀是教育信仰的价值主题的?诺丁斯认为,康德以来的道德“自律”产生了更多消极的责任,只有在爱和关心中主体才会进行积极的道德思索,生成道德行为。所以,“许多人反对责任伦理学的冷酷和清教徒式的口吻。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更愿意成为源于爱、关心或倾向的行为而不是责任的行为的接受者。”这一论断获得了理性的接受。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此论断中的爱和关心是女性在生活中展示的关怀体验的隐喻。因为,“女性主义学者(包括两性学者)一直大力倡导关怀理论。他们将关怀的核心思想归结为女性的关系性体验,认为男性和女性如果分享关怀的酸甜苦辣,便都可以丰富人生。”并且“从本质特征和最基本的原理上讲,建筑于关心之上的伦理道德是女性的。”可以归纳为,诺丁斯以源于女性之关心的关怀作为道德生成的价值取向之核心。
那么,诺丁斯为什么提出要回归这种关怀?她主张回归的目的是什么?在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诺丁斯间接地表达了把关怀视为教育价值主题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为什么回归?诺丁斯认为:“他(卢梭)相信‘人’生来自由并善良,并且在某种理想的自然状态下一直会保持不变。人类不得不和别人一起生活并顺应他们的需求,于是人类的腐败过程就开始了,这种腐败在卢梭的时代达到了极致。”在此基础上,她又提出:“我们相互依赖,这是原初状况的一部分,绝不是什么社会契约的产物。”诺丁斯把相互依赖归于原初状态,论证了人类相互依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依赖在诺丁斯的语境中就是一种关怀关系,也就是说,她论证了关怀的回归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这就是为什么要回归关怀的第一原因。有人说过:“爱的贫穷是宇宙中最神圣的贫穷,是渴望给予和创造的贫穷,是汹涌而无所适从、无所奔腾的贫穷,意味着对创造和创造的秩序的强烈要求。”而且“确定不移的,乃是一切物体都彼此互相吸引,各个物体的一切微粒都彼此互相吸引;乃是这个宇宙中的一切都在移动或激动中,或者同时既在移动中又在激动中。”我们把物理学中的相互吸引存放于诺丁斯关怀理论中正切合了回归关怀的第二大原因。正是因为对于关怀的渴求和关怀本身对生命活力的创造功能促成了回归关怀的缘由。
回归的目的?“谁应该受教育?当今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几乎完全一致:每一个人。我们的争论集中在作为个体的儿童应该如何受教育,今天,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是相当激烈的。”以上论述证明诺丁斯一直试图解决使每个人都能享受适当的教育这一问题。也只有回归关怀这种教育模式才能使“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得以实现。所以,诺丁斯关怀的回归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了作为个体的儿童能在关怀中受教育。
三、诺丁斯教育信仰的晓谕功能
以上是对诺丁斯教育信仰价值取向和价值主题的阐释,这种经过诺丁斯重新解释的教育信仰还具有学理价值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其一,康德认为,在经验世界里,“德性”和“幸福”是荒谬的结合,有德性的人不一定有幸福,幸福的人不一定有德性。所以,他乞求于超验的世界来达成“德性”和“幸福”的统一。笔者认为,诺丁斯的教育信仰正试图在经验的世界中解决“德性”和“幸福”合理的结合。因为她始终信仰关怀,认为在其中实施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既有“德性”又“幸福”。这是对我们德育工作者一个重要的启示。其二,在物理学中,我们知道,物质是异质的。自然中有无数不同的元素存在,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因其不同之点而有其天赋的不变的永恒的不可毁灭的特殊的力。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也面临着这一生存境况,每一个个体都是特异的,都有自己的特异场域,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对我们所能发现的个体的特异场域进行的回应,这一点也只有在坚信关怀的教育信仰的指导下才能变为现实行为。在她的教育信仰中,我们能推衍出,她不承认“宏大叙事”般的普遍原则,而是着重在关怀中对教育中的特异需要进行回应。这是我们教育中的亮点。其三,诺丁斯的教育信仰回到了对苏格拉底式的“认识你自己”的原始回归。笛卡尔以来的工具理性指向的是对自然宇宙的探询,诺丁斯转向了对人内在性的探询。笔者认为,“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才堪称诺丁斯教育信仰中的翘楚,因为它是一种反思性认识,这种反思性认识已经“悬置”了所有对象性认识,只剩下纯粹的认识形式、意识形式,这种反思性认识告别外在世界回到自身、回到认识的起点,但又以“善”作为它的终点。在诺丁斯的关怀论域中,不仅人类自身,自然甚至于整个宇宙世界都是外在的主体。只有“认识你自己”才能达成认识自然甚至于整个宇宙。在“认识你自己”中,处于孤独的原初状态的在世经验之人,进入到异己的心灵,从而体认他者的精神。在此,教育不再仅仅是隐于自身,它是在关怀中开始,以超验的“善”为终极价值目标的,它是生成于大环境中的。这种教育信仰对大全教育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其四,诺丁斯隐去了把教育诠释为一种手段。在对关怀的信仰中,教育既是自身的手段也是目的。诺丁斯主张,在关怀中完成个体的塑造,又在关怀中达成民主社会要求于公民的素质。因为它的理论设定就是人具有向善本性。这一向善本性是个体塑造与民主社会统一的前提。教育的手段与目的在这里具有了同一性。而且应该且必须把这同一性的归属理解为“共属”才能理解她的教育意蕴。“‘共’是一种共同的秩序和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是人与存在内在的更高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来自思与存在在自由中的让渡自身,超越自身,或者说敞开自身,深入自身,回到并呈现自身,在各自的自身中的呼应为‘一’;‘属’是使这让渡与呼应成为可能的‘成为着’,或者说使这让渡与呼应为‘一’者。”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探求。只有教育手段与目的的共同生成才能完善对教育内在精神的探求。在诺丁斯的教育信仰中正在完善。这是值得我们教育研究者们借鉴的。其五,在诺丁斯的教育信仰中,教学不仅仅是认知过程,还是师生共同创造生命意义的日常生活过程。这种教育信仰改变了传统的对学生与老师、知识的心物二元分裂的关系的看法。认为教育应该是师生双方“自我意义”的生成。这对教师教学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奈尔·诺丁斯.教育哲学[M].许立新, 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奈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4.科学的价值取向新视角 篇四
[关键词] 科学应用; 科学价值; 价值取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 ,科技早已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处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人们在享用科学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慢慢意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科技方面已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一、有关科学价值的观点
(一)悲观主义观点。以美国学者梅多斯为首的学者关于科学技术负面效应与人类面临困境提出的观点。他们指出,假如维持现在人口增长率和资源消耗速度,那么,由于世界性的粮食短缺、资源耗竭或环境污染等因素中的任一因素,都会导致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发生突然和无法控制的崩溃。因此,他们提出了“零增长”的出路,即“需要使社会改变方向,向均衡的目标前进,而不是增长”。
(二)乐观主义观点。赫尔曼•卡恩与布朗等人作为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类利用科技过度开发自然,造成了人和自然环境对立的全球问题,但是依靠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可以弥补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的,生产的不断增长能为更多的生产提供潜力。,这种观点它只看到了现代科技进步的威力,对资源的潜力抱有希望,对保护环境充满信心,却忽视了全球性问题不仅是一个科技层面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三)现实主义观点。这一观点实际上是从现实出发持谨慎的乐观主义态度。《综观世界全局》一书是著名环境和人口专家莱斯特•布朗主编的一本报告文集。这本书的前言指出: “这份报告的基调既不打算写成乐观的,也不准备写成悲观的,没有事实根据的乐观主义或者不适当的悲观主义都不能为制定政策提供坚实的依据。现实主义才是正确的。”他们认为世界明天的好坏并不是由命运注定的,也不是科学技术本性决定的,取决于人类今后20年做出的决策是否明智。这一观点比前两种观点,显然更可取。
二、科学的价值取向
1.正确认识科学应用的两面性。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光明, 使人类憧憬未来,但也同时给人类罩上阴影 。科技进步和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 ,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 ”, 一方面为创造人类的幸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力 ; 另一方面也使人类拥有了可以毁灭地球上一切能力 。 争取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最伟大主题。
2.走出科学偏激的误区。对待科技发展负面效应上,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都不可取。 前者将一切社会弊端归于科技本身 ,对科技持否定态度 ,主张停止发展科技 ,实现“零增长”战略 , 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同时,技术乐观主义主张通过科技解决一切也是站不住脚的 ,这将造成科技应用中的功利主义泛滥,导致科技误用、滥用和恶用。
3.确立科学的“中性”地位 。科学是知识体系和由知识体系所转化生产实践活动的统一,其本身并不存在功利性,即它本身是中性的。它可以服务于任何目的,它从“善”还是向“恶”取决于操控这些工具的人 。爱因斯坦说过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 ,究竟是给人类带来灾难还是幸福,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可以用来杀人。”科学技术应用的“善”与“恶”,是人们对科学技术选择与应用的结果。因 此 ,即使科学应用的后果不是中性的,科学本身也是中性的。
4.科学家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人文交流与合作。倡导科技道德与人文精神。应在科学家和广大群众中普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让科技人道化。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时,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同时兼顾其对人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利益 。以人为本,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对科学价值取向的评析
价值反映的是客体存在与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它由主体内在尺度来衡量。主体的内在尺度,即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要正确认识和全面评价当代科学技术的价值,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应当看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给人们带来未曾预料的消极后果。第二,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社会限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后果,不全是科学技术本身的因素,也受科学技术以外的多种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不能把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仅仅归于科学技术本身。要限制和克服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消极后果,我们不仅靠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改革。世界状况的改变不依赖科学知识,而是依赖于人类的传统与理想的实现。只有通过社会变革,通过正确科技政策和科学的管理,才能使人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使科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环境宣言[C].1972.
[2]赫尔曼•卡恩,威廉•布朗,利昂•马特尔.今后二百年[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3]德内拉•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詹姆斯•博特金.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5]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 篇五
关键词:合唱艺术 审美价值取向
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审美价值取向发挥着主导作用,它既是美的本质体现,又为探索美学指明方向,进而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帮助人实现自我塑造,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由此得以进步。本文主要探讨了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一、培养合唱审美能力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作为一门多声部声乐艺术,合唱追求的是高度谐和与统一。在培养合唱能力时往往有较多要求,具体内容包括如下:(1)音准良好;(2)发声方法统一;(3)节奏准确;(4)语言清晰;(5)音色变化丰富;(6)音响均衡协调。合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而合唱审美所具有的风格、意态、形态以及情态也极为丰富。合唱并不单纯是培养审美能力的艺术,更是引导人实现自我升华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合唱训练可以视作一项系统性较强的育人工程,因此合唱指导教师应重视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确保其审美选择合理性。例如合唱发声方法,众所周知,合唱能力训练以发声方法为基础,而合唱训练在训练声音方面时通常选择美声唱法。从技术层面来说,美声唱法属于真假声结合,演唱者必须有一定气息支持,确保声音圆润丰满,实现人声、共鸣、音域以及音量的完美扩展;从审美角度而言,美声唱法重视对人声本质情感体现的追求,并与合唱和谐的本质相符。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商业化演出导致被包装的歌手缺乏最本质的人声力量,进而经过宣传形成一种导向,导致青少年审美观受到影响。这些声音混杂了太多音响设备的加工,大部分是“喊声”和“气声”,如果青少年去盲目模仿,则会影响到原本良好的歌喉,甚至毁损。在合唱中,“气声”和“喊声”不能为用声技术提供支持,同时对于人声所具有的细腻或雄伟无法予以体现,更不能展现音乐美独具的层次与细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和训练合唱时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结合作品,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正确用声、为什么要正确用声以及如何正确用声。学生一旦通过合唱实践确立科学合理的用声观念,并逐渐内化构筑出牢固的审美价值体系,进而会对流行歌曲中存在的反审美现象予以自觉抵制。
二、合唱行为体验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在参与合唱行为过程中能够产生合唱审美体验,而合唱行为体验中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取向对于参与者的审美体验产生引导作用,因为参与者在体验合唱审美时不仅能够实现感情愉悦,同时还可获取某种理性启迪。
(一)合唱指导者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合唱行为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选材、准备、排练以及演出。合唱参与者能够通过选材和准备环节对合唱指导者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取向有所体会,指导者的审美趣味、理想以及审美价值取向均会对作品选择产生影响。同时指导者审美取向也会对参与者的体验、审美追求产生影响。换而言之,合唱作品若韵味生动、情趣高尚且格调高雅,那么参与者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情趣自然也会相应提升。以《哈里路亚》这部合唱曲为例,它是对十八世纪英国人民所具有的民主意向的一种反映,距今久矣。我们演唱这样的作品时同样也会激发内心深处对美好与崇高的向往,对往昔人类豪迈、进取、乐观以及自信的推崇。而合唱参与者也会产生特殊的人类情感魅力体验。
(二)作曲家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取向
从排练到演出是整个合唱过程中参与者对作曲家审美价值取向的体验与再现。作曲家将自身情感、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审美体验内化为音乐符号,然后高度浓缩传达给受众。音乐作品的世代传唱是因为它承担了作曲家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当时世界的审美观与精神状态,同时也是对现代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审美需求的一种体现。例如1939年冼星海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给予中国抗日军民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该作品具有博大而坚强的精神气象,内涵深刻,体现了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趣味。冼星海对于反映主题精神美的那些崇高、壮阔和雄伟的作品极为推崇,善于表现人民群众的理想追求以及生命状态,他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雄浑博大的精神气象通过音乐淋漓尽致地传达给世人,当后世的我们传唱他的作品时,不仅能够对冼星海的个人情感体验与审美追求、精神气象有所认识,更感受到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共御外侮的悲壮豪迈之情。
(三)合唱审美价值取向的傳播
合唱演出本身就属于实质性的传播,在此过程中,传播者的审美价值判断以及审美理想也得到弘扬。表演者在参与合唱时不仅能够向观众呈现自己的合唱作品体验,引导听众对音乐作品内涵有深层次体验,还能够将个人审美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传达给众人。这是一种影响面广泛且深远的审美价值取向传播方式,传播者在合唱演出过程中能够受到来自听众的赞誉和认同,就审美体验和审美选择与听众展开互动。表演者能够通过评论、掌声等反馈体会到他们的情感波动,同时,传播者和听众在合唱互动过程中实现了审美价值取向、理想以及情感等不同方面的相互影响,进而营造出一种双方公共的审美氛围。当我们不断扩展这一审美氛围时,我们的学生就会由此受到影响。社会整体在追求和探索美的过程中促使自己无意识地遵循美的规律来追求审美理想,对于审美价值取向而言,这同时也是其目的本质所在。
三、结语
音乐作品中历来就不乏审美价值取向,艺术教育也同样如此。我们在追求美以及追求社会理想之美上有着密切关联。而审美价值取向属于实践活动课题,合唱教师应对合唱艺术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取向予以深入理解与体会,通过合唱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鉴别能力和评价能力,引导其实现精神世界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育霖.合唱艺术审美价值与心理教育价值[J].大众文艺,2012,(24).
[2]阎宝林,周振宇.虚拟合唱在互联网上的现代呈示——实现所有热爱合唱者的梦想[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1,(10).
[3]朱燕芝,刘文青.合唱艺术的功能探析[J].群文天地,2012,(05).
6.论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误区 篇六
过分追求时效性, 忽视信息的准确性
网络舆论监督报道的时效性显而易见, 网络技术在为及时性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闻资源的丰富性。但是, 网络舆论监督报道把这一标准发挥至极限, 则极易走向极端。为了吸引受众、制造轰动效应、追求高点击率, 淡忘了“速度往往是准确的天敌”, 盲目强调争分夺秒的新闻报道, 在缺乏求证和思考的情况下, 把一些刚刚发生、未经核实的新闻发布出去, 甚至把道听途说的谣言当做事实来报道, 使网络成为谣言传播的工具和虚假信息泛滥的主要场所。
2008年12月2日, 荆楚网刊登《网民爆料称河南新乡市设11个副市长, 副职扎堆超铁岭》的报道, 此报道来源于当天荆楚网东湖社区网友“朝北”的爆料:称河南省新乡市副市长编制比铁岭还多了两个, 有11个副市长, 16个副秘书长、6个调研员。 (1) 顿时, 新乡市被网民称为“中国最多副职城市”。第二天, 新乡市政府就此事作出回应, 在市政府网站发布《关于新乡市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副秘书长情况的说明》以辟谣, 称“新乡市政府实际上只有副市长8人 (其中1名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1名国家机关挂职副市长) 、市长助理4人, 而副秘书长中5人为兼职、1人为挂职, 至于调研员、副调研员为非领导职务。因此, 帖子所发内容不准确, 仅笼统地均说为副市长及政府领导, 给广大网民造成误解”。报道为了追求时效性而造成信息的失实, 给当地政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类似的报道还发生在汶川地震期间。5月20日, 一标题为《绵竹团委书记范小华挪用救灾帐篷打人导致车被掀翻》的帖文, 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该帖描述到:“一个70岁左右的太婆看见有人在五一广场上搭建救灾专用帐篷, 来人开着车牌号为川BD3732的现代车。觉得很奇怪的太婆上前问了几句, 结果被一个很拽的女人扇了几耳光。周围的人去帮太婆, 又被四个男的打了。最终这帮人在广场上惹发众怒, 上百人上前主持正义。事件持续了好几个小时, 其间现代车多次被砸, 最后被掀翻在地。”尽管很快就有网友查证出川BD3732的现代车主, 是家住江油市中坝镇花园中路的范小华, 并不是身为绵竹团市委书记的范晓华所为, 但这样一个不实报道使舆论纷纷将矛头指向范晓华, 斥责她利用职权挪用救灾帐篷, 更逞威打人, 最后迫使共青团四川省委迅速将此事上报四川省委宣传部, 请求有关部门协助澄清谣言。
冲突性把握失当, 报道出现非理性倾向
与传统媒体客观、平衡的报道法则不同, 网络舆论监督报道似乎偏离了客观、中立的报道模式, 呈现出非理性的倾向。过分强调事件本身的冲突性, 网民甚至自己通过叫骂与争吵来为事件添加冲突性元素。网络新闻报道中充斥着情绪化甚至偏激的言论, 这容易引发网络群体心理机制的“失控”, 进而产生“网络暴力”现象, 并对公民的一些合法权益构成威胁和侵害。目前, 由于网络舆论监督在法律约束方面存在不足, 使得它与网络暴力之间无法清晰地界定, 尤其当网络舆论中那些只为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占有主导地位的时候, 一些缺乏主见的群体成员的情绪势必受到影响, 造成“群起而攻之”的混乱局面, 正常的监督行为也会演变为“网络暴力” (主要表现形式有“不文明的粗口”、“人身攻击”或“失去理智”等网络行为) 。
从网络上关于李明佳事件的报道,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舆论监督中语言的情绪化倾向造成的“网络暴力”。李明佳是济南大学法学院2007级学生, 因被指在百度“仙后”吧作出侮辱周总理的回复, 遭到网民的攻击, 诸如“李明佳, 原来不是好东西”、“李明佳滚出中国去”等字眼充斥于论坛和网民的博客日志中, 尽管最终证明李明佳是被冤枉的, 但网上责骂与人身攻击给李明佳本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
接近性失度, 报道呈现媚俗化倾向
网络新闻媚俗化是指网络媒体运用醒目、夸张、刺激之词报道一些非主流 (不能真实反映社会全貌) 的事物, 利用大众猎奇心理, 片面夸大新闻事实, 意在追求感官刺激, 造成轰动效应, 从而吸引受众眼球, 借以提高点击率。激烈的竞争使受众成为媒体争夺的对象, 贴近受众、尽量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也成为媒体新闻报道的出发点。但是, 过分追求点击率, 导致网络媒体变满足需求为迎合需求甚至是引诱受众的非理性需求时, 新闻语言的媚俗化倾向便开始出现。我们仅从2008年众多网络舆论监督报道的标题便可以看出, 如《男子为骗50万元保费开车碾死干兄弟》 (2) 、《昆明男子为漂亮女孩让座遭拒张嘴咬破其右手》 (3) 、《摄影店出租裸体女模供拍照300元可拍摄3次》 (4) 、《面包车挡道引发冲突车上人员冲运钞车撒尿》 (5) 等。
关注当事人身份的重要性, 忽视其作为公民的个人隐私
在近年众多网络舆论监督事件中, 对公共权力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占据很大的比例。“一夫二妻”区委书记董锋、“天价烟”事件主角周久耕、“猥亵女童”的林嘉祥, 他们有一个公共特征:都是具有一定级别的国家公务人员。网民对这些事件关注的焦点正是在于他们身份的特殊, 官员的身份是网民觉得事件具备了重要的新闻价值。但是, 作为国家公务人员的同时, 他们还有一种身份——普通公民, 他们应当拥有隐私权, 即使是他们的行为构成了犯罪。网民在对此类事件进行报道时, 经常会使用“人肉搜索”。所谓人肉搜索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 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 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6) 人肉搜索在推动舆论监督报道的开展、获取新闻真相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如果站在公民隐私保护角度, 人肉搜索导致的公民大量个人信息的外泄, 会对公民的隐私权造成侵害。近年众多网络舆论监督事件和人肉搜索的使用密不可分, “天价烟”事件就是一例。
网民关注天价烟事件的核心在于周久耕的职务———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局长, 而忽视了周久耕作为普通公民应有的个人权利。人肉搜索推动着事件的发展, 最终周久耕丢官, 受到法律应用的制裁。但是, 在整个事件当中, 对于周久耕本人隐私权的忽视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参考文献
[1].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年版。
[2].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第一个十年》,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杨保军:《新闻价值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4].董天策:《网络媒体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的变化》, 《现代传播》, 2004 (6) 。
7.雏议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 篇七
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交汇的时代, 我们会发现许多孩子手中捧着卡通漫画、通俗故事、作文选编和流行杂志等。这种感性化、浅层次的功利性阅读, 占据了他们许多课余时间。功利阅读的需要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放松, 二是应试。放松是因为学生学习生活紧张, 读一些轻松休闲的图文, 可以调节情绪。为应试而读则更为明显一些。家长把作文选、作文辅导用书当作孩子最好的读物, 认为对提高作文成绩有用, 于是累案的作文书包围了孩子, 最终导致他们阅读兴趣的失落。
功利性阅读是需要的, 但绝不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主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 只有多读经典作品, 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 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 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这已是形成共识的了。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经典的醇香, 从功利阅读向经典阅读回归。
回归经典阅读, 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新课标中推荐了一些经典篇目, 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经典作品阅读计划, 提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在实际阅读中, 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 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利用课外阅读指导, 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 赏析精彩章节, 为学生阅读经典提供帮助。教师除了指导之外, 还应创设一个阅读经典的氛围, 如在班级张贴作品的插图, 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 摘抄作品中的名言警句等, 让学生在这种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中成长。
二、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转变
兴趣是阅读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是阅读动机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对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讲, 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 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 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很少顾及。实际上, 仅靠兴趣来维持阅读是不长久的, 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 学生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难以完成的。然而, 这规定的阅读量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 是必须完成的, 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就要求学生有高度的阅读自觉性、自制性, 需要他们用意志来支撑, 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这一点来看, 阅读指导不能完全迁就于学生的兴趣, 应该在激发兴趣的同时, 注重阅读意志的磨练, 促使他们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转变。
培养阅读意志,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年段、每个学期, 甚至每一天, 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其次是要运用阅读成果来强化意志的培养。阅读过程是艰苦的, 学生很容易半途而废。因此教师要定期举行读书节、报告会等阅读活动, 让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 以成功的体验来补偿过程的辛劳, 增强战胜阅读障碍的信心。三是要发挥阅读兴趣与阅读意志的相互促进作用。学生在阅读开始阶段往往受兴趣的支配, 随着阅读任务的加重, 困难越来越多, 兴趣就渐渐失落。这时就需要意志来维持阅读活动的进行。学生在意志的支撑下, 阅读取得明显成效的时候, 又会增强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注重阅读兴趣的激发, 又要注重阅读意志的培养, 充分发挥两者的互动作用, 推动阅读活动持续深入地进行。
三、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同步
阅读是语文教师的立身之本, 不爱阅读的语文教师肯定是不称职的。只有热爱阅读的教师, 才能充实自己的课堂, 体验学生阅读的甘苦, 找到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话题, 及时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 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大力倡导学生阅读的同时, 也要自我反思一下:自己的阅读状况如何?读了多少书?读了哪些书?
在实际教学中, 语文教师的阅读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之间要努力形成“共生”效应, 达到相互依存、彼此有益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是共同阅读。推荐给学生的必读书目, 教师要先去读。同时, 教师的阅读面一定要拓宽, 既要读好经典作品, 还要关注当代作品, 及时为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不仅要阅读原著, 还要阅读一些相关的评论文章和背景材料, 以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其次是共同感悟。师生在阅读中都有体验和感悟, 但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差别, 他们的感悟和体验是有区别的。因此, 师生及时交流, 进行心灵的对话, 不仅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 而且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充实。第三是共同打造班级“阅读文化”。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师生合力打造的“阅读文化”, 能对阅读活动的推进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文化”的打造可以从氛围营造、环境布置、活动开展等各个层面进行。这种浓郁的书香将引领学生踏上与书为伴的人生之路。
摘要: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 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 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 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 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 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8.民本社会的新法治价值取向 篇八
与以往年度签约不同的是,老板们普遍愁容满面,职工们普遍欢欣鼓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反差,是因为新的《劳动合同法》即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而这一新法较为鲜明的价值取向是:加大保护处于劳资关系弱势群体的员工的合法权益。
一个合同文本内容不足两页的新法规却在岁末年初的中国社会掀起轩然大波。而这样的新法治价值取向不止于此。2007年的中国人享受到了更多的以“民本社会”为核心的新法律法规带来的实惠与权益。
物权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全面免除农业税政策对农民的关怀、劳动合同法对职工权益的支持等等一系列政策的接连出台,立法和关系民生的重大事项通过听证会征集百姓意见,这一切都让民本执政理念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注重协调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新理念,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针对物价上涨可能对百姓生活带来影响而实施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的“双防”决策,这些内容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那就是符合“民本社会”思想的新价值取向。
凡善治天下者,必能重民、爱民、利民、安民、富民、教民,从而惜民之力,察民之性,恤民之苦,得民之心,取民之信。目前我国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
通过新的法治价值取向实现民本化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路径。相对于民本思想,过去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官本和商本的价值倾向。比如在新政权建立初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法律法规内容中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要高于个人利益;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给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法律法规内容中政府利益、企业利益在一定情况下就会大于个人利益。
而一个民本社会的法治过程,必须要在首先尊重个人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民利就会成为确立法律法规内容的基本价值取向。
因此,与过去过于注重CTDP指标、财政税收成为考核官员的主要内容不同,民本社会中政绩考核更加关注国民幸福指数、环保等绿色指标,也就是将国民利益最大化。同时,在官利、商利与民利产生冲突时,优先考虑民利;在财政收入等国家财富的再分配中,优先考虑教育、医疗、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财政支出,让更多的国民享受到改革的成果。
实际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其民本的价值取向体现在法律中,就是要把人当人看,使人成其为人,不能把人当成神或当成奴隶,实现人人平等的原则;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对人予以尊重和关怀,对人权给予保障和实现,对权利予以保护,对弱势群体予以支持,对强势权力予以制约。
9.价值取向的系统内函 篇九
关键词:大学排行榜,终极价值取向,工具价值取向,价值哲学
在过去几十年里,“大学排行”这一事物在世界范围内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随着第一个正式的大学排行榜由《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于1983年推出,到如今大学排行榜已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性事物。名目繁多的各类大学排行有不同的类型,有的如墨尔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学术机构所制作,还有的由一些非营利性机构诸如德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HE)或美国的国家科学院所主持制作,但是大多数大学排行榜由营利性机构所制作,这些机构旨在为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提供选择标准和建议。大学排行榜有的对大学综合实力进行排名,有的对大学的学术实力进行排名,还有的对诸如MBA和法学等专业学科进行排名等。如第一个由《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刊》推出的大学排行就是基于大学校长和系主任对大学学术声誉整体的评价。
一、问题提出
合理的大学排行榜能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认识,能对各大学的办学成就有客观的评价,从而通过形成社会舆论促使大学进行办学行为的自我调整,并最终实现其良性发展。目前,大学排行榜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往往一个排行榜的问世便会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高校获得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诸如生源、师资、社会捐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等。因此,大学排行榜的功能不仅在于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对大学形成客观、全面、准确的认识,更在于通过排行榜传递符合高等教育本质、发展规律、未来发展方向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对这些价值取向的传递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使高等教育积极地进行办学行为的调适,使其不仅能坚持高等教育的本质、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还能积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当前无论国际还是区域性大学排行榜都存在一些争议,其最显著的表现是不同排行榜之间存在着过大的差异性。同一大学在不同排行榜上位置不同,细微差异尚可理解,但诸如将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和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相比较,其中一些大学的排名位置则有极大差异。以我国香港地区的香港大学,内地的北京大学为例,在泰晤士报2012年的排行榜中香港大学排在世界第34名,而在上海交大的排行榜中则排在151-200名之间;北京大学在英国泰晤士报的排名为第49名,而在上海交大的排行榜中则同样为151-200名之间,前后之间的差异达到了100多名。我国国内的大学排行榜同样存在类似问题,表1具体展示了几所大学在几个不同排行榜中所处的位置。
不同排行榜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性既反映了其内在科学性问题,也反应了外在公信力问题。从内在科学性看,在对同一所大学进行评价和排名时,其基本依据是各种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依据不同指标便会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而排名结果过大的差异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各排行榜在选取指标时缺乏基本统一的范式。评价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基本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完善的方法论,方法论决定具体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一门学科的基础性内容,关于研究方法的自觉反思,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关于研究方法的创造性探讨,是该学科走向深入的路径[1]。对于大学排行这一领域来说同样如此,其发展是否成熟的基本依据便是其是否有完善的方法论,大学排名的方法论决定对具体指标体系的设计、各指标赋值等具体操作程序。同时,同一所大学在不同排行榜上存在过大的差异,还会严重影响大学排名这一行为的公信力。所谓“公信力”的基本涵义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便是指大学排名这一行为所具有的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公众能从大学排行中得到对大学进行准确定位和评价的信息。而当前存在的同一所大学在不同排行榜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性,使得公众难以对大学进行准确的认识和定位,其公信力必然受到严重损伤。
因此,提高大学排行榜的内在科学性以增强其外在公信力刻不容缓。影响大学排行榜结果最直接的要素在于具体指标体系的设计,其基本依据在于大学排行的方法论基础,成熟的方法论的形成基于评估主体一定的价值取向,而影响评估主体价值取向则源于对大学本身的认识和理解。基于以上逻辑,提高大学排行榜的内在科学性以达到增强其外部公信力的根本要义就在于,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大学本质的基础上,明确大学排行的价值取向。基于价值哲学的理论视角,对大学排行榜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入理解和研究,是提高大学排行榜内在科学性和外在公信力的基本前提。
二、大学排行价值取向探索———基于价值哲学的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范围内,各类大学排行榜层出不穷,其广泛地存在说明其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大学排行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诸如各排行榜之间结果过大的差异性、外部公信力缺失等。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则在于排行榜设计者的价值取向,为此,有必要就大学排行的价值问题做深入的哲学性思考。
作为一个哲学流派的价值哲学,即狭义的价值哲学创始人是洛采(Hermann Lotze),而作为一种哲学理念和哲学立场的价值哲学的创立者不仅有洛采,还有马克思[2]。价值问题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是对实践主体行为本质特征的理解,对其价值意义的挖掘。在价值哲学看来,人类活动的根本特点,就是为了享用价值而创造价值。价值问题是人类生活和人类活动的核心问题[2]。价值哲学主要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中外哲学家很早就对价值进行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的本质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任何价值都有其客观的基础和源泉,具有客观性。价值既是客体属性的反映,又是对客体属性的一种评价和应用。价值是人的某种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客体属性的特定方面的交接点。人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现实的人同客体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即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价值与人们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需要、利益、兴趣、愿望密切相关。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价值标准或价植规范受其阶级地位的规定和影响,不同阶级对利害、是非、善恶、美丑等往往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价值哲学的根本使命就在于对人类实践行为的审视,站在一定立场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做出价值发现和价值判断。
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他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3]。不同主体根据不同的立场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会形成各异的价值取向类型。关于价值取向有许多分类方式,较有影响的是心理学家Rokeach的分类,他把价值取向分为两大类: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4]。终极价值指的是反映人们有关最终想要达到目标的信念;工具价值则反映了人们对实现既定目标手段、方式方法的看法与选择[5]。受这两种不同价值取向支配的主体在实践行为中对同一事物就会形成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持终极价值取向的实践主体将其关注的重心放在了行为结果之上,而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经典的“黑猫、白猫”论就是典型的终极价值取向。相反,持工具价值取向的实践主体则更多地关注实现最终目标所需要的手段、过程或路径,而实现同一目标可以依赖多种手段、通过多种路径并经历不同过程,目标的唯一性和手段、过程、路径的多样性是工具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
同理,大学排行榜的行为主体的价值取向也可分为终极价值取向和工具价值取向。所谓大学排行行为者终极价值取向是指评价主体对高等教育最终所要达到的办学目标的认识,即高等教育办学行为的结果,而高等教育最终的目标和结果体现在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之上。因此,大学排行榜终极价值取向就是指通过具体的指标设计对这三大基本职能的结果直接认识和评估。大学排行工具价值取向是指对实现高等教育最终目标所依赖手段、工具、路径的看法,即对实现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手段、工具、路径的评价,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对大学规模、学科数目、教师数、重点学科数等的重视。因此,大学排行主体基于各自认识,采取不同评价指标对大学进行评价便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终极价值取向也有工具价值取向。
三、大学排行价值取向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的研究对象是目前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各大学排行榜,然后选取其中较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并有一定争议性的几个排行榜作为的研究对象,如表2所示(1)。
2. 具体研究方法。
解析各排行榜指标体系,分析各具体指标所代表的具体内容,基于前述对大学排行榜终极价值取向和工具价值取向概念和内涵的阐释,判断各排行榜价值取向。
(二)具体分析
1. QS大学排行榜价值取向分析。
QS(Quacquarelli Symonds)是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信息分析和调查机构,从2003年开展世界大学排名以来,至今已经是第8届。其编制世界大学排行榜时参考的指标包括科研、教学、就业和国际化。科研领域由“每位教授论文被引用次数”(20%)和“学术声誉”(40%)组成。在2011年的学术声誉评估中,该机构向全球33744名学者提出的问题是“您认为在您的学术领域水平最高的30所大学是哪些”。在“毕业生评价”(10%)中,该机构向全球16785名企业家询问了“喜欢雇用哪所大学的毕业生”。另外,对教学通过“每位教授的学生数量”(20%)来评估,国际化程度通过“外国学生比率”(5%)和“外国教授比率”(5%)来评估。
从QS大学排行的指标设计和对各项具体指标的赋值情况看,直接对大学办学终极目标进行评价的指标有:论文引用次数(直接反映大学学术生产力)、毕业生评价(反映对人才培养这一大学终极目标的评价)。其他所有指标均未直接就大学办学目标进行评价,其中“学术声誉”这一指标是对实现学术成果工具效力的评价;“每位教授的学生数量”这一指标是对师资情况的评价,而师资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同样,对大学国际化程度的评价也具有工具性价值取向。因此,通过对QS大学排行榜各具体指标价值取向的分析,该排行具有很强的工具价值取向。
2.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价值取向分析。
从该排行榜的指标构成看(见表3),各项指标均是直接对大学终极目标的评价,诸如对“教育质量”评估以校友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数量为具体指标,直接评价了一所大学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质量越高,毕业校友也就越能取得更大成就。其他各项指标诸如教员质量、学术成果等也通过各项具体指标的设计,直接对一所大学的办学成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因此,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具有强烈的终极价值取向。
3. 网大版大学排行榜价值取向分析。
基于对大学排行榜工具价值取向和终极价值取向的阐释,笔者认为网大大学排行榜具有强烈的工具价值取向,其指标设计中对实现大学办学终极目标的手段、工具和路径的比例占到78%之多,仅有22%的比例用于对大学终极目标的评价(见表4)。
4. 校友会版大学排行榜价值取向分析表。
校友会大学排行榜的指标设计中,具有终极价值取向的指标所占比例为55.69%,其比重大于工具价值取向指标的比例,因此,笔者认为校友会大学排行榜终极价值取向较为明显(见表5)。
5. 人大版大学排行榜价值取向分析。
由于人大排行榜未能查到各项指标具体权重,所以在此仅计算各项指标的数量。从表6统计结果看,代表工具价值取向的指标一共有5项,而属于终极价值取向的指标仅有“科研论文”这一项,依此,可以初步判断人大版大学排行榜持工具价值取向明显。
(三)问题分析
基于前述对5个不同大学排行榜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排行榜在价值取向上具有较强的工具价值倾向,其中诸如英国QS、网大、人大版这三个排行榜都持工具价值取向,也就是说这些排行榜在对大学进行评估时主要是通过相应具体的指标设计对实现大学终极目标的手段进行评估,诸如:学科数量、学术声誉、学生结构、校园面积、图书数量等。另外两个排行榜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和校友会则是较多涉及终极价值取向,即这两个排行榜通过具体的指标设计对大学的终极目标进行了评估,诸如人才培养结果、学术生产结果等。由此可以发现,持不同价值取向排行榜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同一所学校以不同价值取向而设计的具体指标进行评估,也有不同的评估结果。较之于工具价值取向,持终极价值取向的大学排行榜对大学的评价更具客观性,体现在对各大学的评估和排序均基于其办学行为的客观结果,诸如学术成果、校友成就等。而持工具性价值取向的大学排行榜更多是间接地对实现大学办学目标的手段的评价,任何目标的实现都可以借助多个工具、通过不同路径和手段实现,因此,这就决定了持工具价值取向的大学排行榜在进行指标设计时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同的指标体系设计就会相应地形成不同的大学排名结果,因此难以科学、客观地反映大学的真正办学实力和成就。正是因为各大学排行榜之间价值取向所存在的差异而导致排名结果的差异,并最终影响到大学排名这一行为的社会公信力。
(四)工具价值取向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特征分析及排行榜制作者内在动机探究
基于前文对大学排行榜价值取向理论研究和实证考察,持终极价值取向大学排行榜借助一定指标体系对大学办学行为的结果进行直接评估并排名,使其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和公平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持工具价值取向大学排行榜因重于对大学办学行为所借助手段、路径和工具的关照而造成在指标设计时过大的随意性和差异性的缺点。但从前文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很多大学排行榜制作者持工具价值取向,既然有此缺陷,为何还有如此多大学排行榜持有此种价值取向呢?其内在动机是什么?为深入揭示其根本原因,有必要对持工具价值取向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有所分析。
通过对各大持工具价值取向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汇总,可以总结出这些指标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巨大差异性。从表7可以看到三个不同大学排行榜所使用的具体指标种类达到了十余种,对其中不同具体指标的选取与排列组合便形成了不同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这是大学排行结果存在巨大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因此排名结果缺乏外在公信力。二是过大主观性。诸如网络知名度、同行评价及专家评价这样的具体指标,这些指标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便是容易受主观倾向及偶然因素影响(诸如网络知名度就极易受偶发社会关注度大的事件的影响),因此,在大学排名中不具客观性和公平性。三是过度外显物质性。上标所列举具体指标中有诸如图书数量及人均图书数、校舍面积及生均面积、国家重点学科数、院士数、博士点数等,这些具体指标共同的特征是外显性和物质性,易于通过数据进行量化统计并得到结果,但这些物化指标并不能客观体现大学办学实力,诸如其中的校舍面积和人均校舍面积至多能反映一所大学的规模,而与其办学实力并无直接关系,因此,这些类似指标的过度使用严重影响大学排名的内在科学性。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持工具价值取向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三个基本特征:巨大差异性、过大主观性和过度外显物质性。为此本研究便可得出这样的一个核心观点:即持工具价值取向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其本质反映了排行榜制作者指标体系设计时对具体指标选取具有可控性,也就是说排行榜制作者可以基于自己的主观意愿通过特定指标的选取和使用,最终得到带有主观倾向的结果。因为,首先,具体指标的巨大差异性使排行榜制作者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排列组合,从而选取其中具有倾向性的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并得到具有倾向性的排名结果;其次,过大主观性也使得排行榜制作者倾向于选取更易于达成期望排名结果的具体指标;最后,过度外显物质性同样可以造成前述两个特征所造成的结果。
因此,持工具价值取向的大学排行榜不具客观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排行榜制作者对大学排名结果所具有的主观可控性,基于利益驱使通过对具有过大差异性、过大主观性和过度外显物质性指标的选取和使用,从而得出差异性巨大、不具内在科学性和外在公信力的大学排行榜。
四、重构大学排行价值取向
如前所述,大学排行榜对大学进行评估并排序这一行为有两大价值取向,一是终极价值取向,二是工具价值取向。持终极价值取向的大学排行榜通过设计具体的指标对大学办学结果给予直接评估并排序,具有较强客观性、内在科学性和外在公信力,能尽最大程度地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成就,因此应该是未来大学排行榜应持有的基本价值取向。而持工具价值取向的大学排行榜由于其指标体系所具有的过大差异性、过大主观性及过度外显物质性特征,导致其排名结果易于受排行榜制作者主观控制,因此,一定程度上缺乏基本的客观性、内在的科学性和外在的公信力,是应该受到摒弃的价值取向。同时,要全面评估一所大学的办学实力,需要综合考核大学所具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项基本职能。因此,笔者提出在对大学进行评估并排名时,要持终极价值取向,并对大学所具有的三项基本职能进行全面评估。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1.应对大学人才培养行为的结果进行直接评估。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判断一所大学质量高低的基本标准便是其在各个时期是否培养了一大批能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由于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有不同标准,因此难以用统一标准衡量不同发展时期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大学来说,其培养的人才既要立足于能对民族国家内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全球化背景下还要有国际交流、沟通与解决跨国性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对大学人才培养职能进行评估时,就要在持有终极价值取向的同时关照大学对学生国际国内两方面能力的培养结果。其基本内容包括:在校学生参与并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在校学生国际交流与沟通及问题解决能力、学业完成能力、就业能力、毕业生到国外就业及跨国企业就业能力;毕业校友在各行各业的工作成就等。如获得诺贝尔奖及菲尔兹奖数、一定时期内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文化学者数等。
2.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另外一个重要职能,因此,要对大学科学研究的成果有客观和直接的评价。大学是推动人类社会科学进步的重要力量,不仅能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科学人才,而且还是科学研究的直接承担者。在此背景下,科学研究能力的高低是判断一所大学综合实力高低的核心指标。据此,在对大学进行排名时,要持有终极价值取向对大学科研行为的结果进行客观的、直接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对科研手段和条件的评估。具体来说主要通过以下一些具体指标进行评估:在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数、高被引用论文数、专利数、科研成果转化获得资金数、在校全职研究人员及教师获得诺贝尔奖等学术大奖数等。
3.社会服务也是现代大学不可或缺的职能,在进行大学排名时也要将其作为评估对象并设计具体指标对其评估。随大学“围墙”被逐渐拆去,大学与其置身其中的社会发生着日益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大学需要从社会获得办学所需的各种资源,另一方面大学也利用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服务社会。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便是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也是衡量大学实力的重要指标。从当前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一流的大学往往具备一流的服务社会的能力并做出巨大成就,如耶鲁大学就是一所通过不断向所在社区提供高质量服务而改变所处社区形象和命运的典型[6]。而在当前的各类大学排行榜几乎都忽视了对大学这一职能的评估。因此,在未来的大学排行榜中要在终极价值取向导向下通过具体的指标评估大学的社会服务水平和成果。具体指标诸如大学参与社区发展和管理的项目数、大学参与解决社区公共问题项目数、大学参与非营利性自愿者活动数等。
大学排行应该是一个集科学性、客观性、公平性等价值诉求为一体的行为,而这些价值诉求获得的关键在于行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即大学排行榜制作者的价值取向。当前各类大学排行榜之所以引起广泛争议,其外部公信力严重受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内在科学性、客观性、公平性的缺失。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就是工具价值取向广泛存在于各类大学排行榜之中,排行者重于间接地对实现大学办学根本目标所借助的手段、工具和路径的评价,而疏于对大学办学终极目标和结果的直接认识和评估。而一项目标的获得通常有多种实现路径和手段,这就导致了持工具价值取向的排行榜指标制定的过大的差异性和主观性,通过对排名指标的控制得到主观倾向的排名结果,并最终影响排名结果的内在科学性外部公信力。因此,为避免此类问题,提高大学排行榜的内在科学性并重新获得外部公信力,需要大学排行榜制作者秉持终极价值取向,对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行为结果直接评价并排名。
参考文献
[1]孙伟平.价值哲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8:前言.
[2]冯平.重建价值哲学[J].哲学研究,2002(05).
[3]价值取向.百度百科[EB/OL].[2012-03-26]http://baike.baidu.com/view/1151623.htm.
[4]Rotech Milton.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M].New York,NY,US:Free Press,1973.
[5]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1-122.
10.谈谈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 篇十
[关键词] 数学教育 文化教育 文化价值取向
数学教育不可忽视数学的人文价值
首先,虽然数学课程不等同于人文课程,但它具有人文课程的特点,能起到一定的人文教育作用。一方面,数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不断地向人文社会科学辐射渗透并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数学的思想方法、思维品质、意识和精神,包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独特的作用。
数学的思维是一个无穷的宝库,可以提供各种思维的艺术而不是一个个模式,它对人文素质的影响力乃至更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是任何一个具体学科包括人文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而数学的观点、意识和信念,同样会改变人的能力与品质,使人受益终身,它们本身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个组成因素,其作用是其他文化难以替代的。
其次,数学直接讨论真理性问题,其中的一次次肯定、否定,代表着人类认识的一次次重大飞跃。以非欧几何为例,在非欧几何诞生之前,每个时代都坚信存在着绝对真理,数学就是一个典范,因为数学殿堂中汇集了所有真理,欧几里得是殿堂中最高的神父。非欧几何的创立扫荡了整个真理王国,数学的绝对真理性被动摇,人类获得精神的解放。非欧几何在思想史上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个理性的智慧摒弃感觉经验的范例,使人们的认识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第三,数学不仅可以使人聪明起来,而且可以使人变得更为虔诚和纯正。当直面数学时,最理性地感悟到了“求真”、“求实”、“崇尚真理”,这种经历体验的教育效果远远胜过一些空洞的说教。众多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确信,数学教育能树立一系列具有道德色彩的品质,包括正直诚实、不轻率盲从、尊重真理、遵纪守法、严谨认真、顽强自信等。在数学活动中,人们在错误中认识真理,人越接近自然,人们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所以,宽容和谦卑的美德是数学精神的产物。
数学教育应该通过科学与文化的融合体现真善美
数学活动就是对真善美的崇高追求,数学文化是求真、求善、求美的结果,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体现着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从而数学教育就是真善美的教育,在解读真善美、体验真善美中形成真善美。
数学于真是显而易见的,数学与善、美同样有密切的联系。长期接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态度,便可迁延到人性的内在倾向性即人格,形成善的道德观。求真本身就反衬着善意。早在古希腊时柏拉图就讲过,学了几何就更易于认识善这个观念,几何会把灵魂引向真理。毕达哥拉斯学派也认为“数学和音乐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数学美不仅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性,而且它还具有艺术美的某些特性;不仅具有逻辑美,更具有奇异美;不仅内容美,而且形式美;不仅思想美,而且方法美、技巧美。数学史一再证明,数学美一直是指引数学家前进和奋斗不息的一盏明灯。当然,获得数学美感还需要更深入的感受与体验,这便是教学教育的职责。数学美育的作用可以从更广阔的领域里去观察,其功能可以更全面地去把握。教育不总是让学生认知,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欣赏。
数学的真善美是构成人的精神与外部世界相融合的基本中介,因而对数学真善美的认识是对数学文化认识的关键部分,体现真善美的统一是数学教育的真谛。存在于数学中的真善美,不仅要依赖文化整体才能发挥现实的作用,而且其本身的存在也要依赖其他文化要素才能得到表达,如语言、符号等文化形式。这就是数学的教育价值对于文化整体的依赖性以及文化整体所赋予数学教育价值的生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育人文价值取向的基础
数学思想就是用數学知识处理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反映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中的一般性观点。数学方法则为数学活动提供思路、逻辑手段和操作原则。数学思想方法是联系各类数学知识的纽带,是数学的灵魂。与知识相比,思想方法是活的,它与大脑思维的联系更加密切,是问题解决的理念性成果,其中既有规范化成分,又具有价值意义,能授予人以能力、增进人的信念。
数学知识中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固定之后,便可形成数学意识,而数学精神则是数学意识内化的结果。数学教学如果只是简单地陈述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似乎没有文化意味。但若要问“为什么要研究这些概念、这些定理?”马上就会涉及文化价值。例如,函数是数集之间的一种对应,表面好像没有文化意义。但是,当你看到牛顿创立微积分的社会需要,哲学上对应物质运动的学说,宏观的变量说、微观的对应说、形式的关系说等等。函数的文化底蕴就在其中了。
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认为,“成功的数学教育,应当是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深深地永远地铭刻在学生的头脑里,长久地活跃于他们日常的业务中,虽然那时,数学知识可能已经淡忘了”。事实上,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用到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很有限的,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却是广阔无限的, 并且使人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数学文化与人的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3):3-4.
2]张顺燕. 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J].数学通报,2005,44(1):4-9.
[3]祁平.文化观下的数学教育的实践与认识[J].数学通报.2003,42(1):2-5.
[4]张雄.数学教育学概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张雄,卢锷.论技术、文化、人格三重性数学教育目的[J].数学教育学报,1995,4(4):21-25.
【价值取向的系统内函】推荐阅读:
从实际工作看公务员的精神价值取向06-13
爱问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分析10-18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新取向论文07-01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取向10-28
农业信息分析工作意义取向探讨06-18
研究分析大学生健全人格取向心理健康论文09-20
医院视频监控安防系统在行业的推广价值09-12
教师的价值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