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鉴定、导师意见、现场指导老师意见、学校指导老师意见、中期考核意见

2024-09-12

教研室鉴定、导师意见、现场指导老师意见、学校指导老师意见、中期考核意见(精选8篇)

1.教研室鉴定、导师意见、现场指导老师意见、学校指导老师意见、中期考核意见 篇一

该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服从分配, 尊敬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人员,虚心听取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能将所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同时,该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经过实习期间的工作和学习,该生认真完成了单位交给的各项任务,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达到了实习的目的。

该生在实习期间,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恳,负责,责任心强,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扎实,在专业知识上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生活积极向上,举止文明。与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善于与领导沟通,积极主动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总体评价为优,希望该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继续发扬。

2.结题报告指导老师意见 篇二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由于组织单位,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开展时间,活动方式等差异和参与者(学生)的活动经历,心理体验,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的不同使得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描述和评价有太多的差异性。请老师们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与整合。

一.研究性学习评语 课题导师评语1:

从选题、开题、实施、研究到结题,该小组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题研究活动,能及时将自己的活动过程和情况反馈,与指导老师经常保持联系。该小组同学在xx同学带领下,组内成员能较好地分工合作,基本达到研究目的,取得了比较好的研究结果。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研究性学习注重的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参与和投入,从中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很高兴地看到,我们小组同学能得到这样的活动结论和观点,希望在后续学习中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绩。初评意见:优秀 课题导师评语2:

在研究性课题实施过程中,该课题小组成员能够充分应用查找资料、采访专家、实验等多种研究方法,积极组织、参与社会宣传活动。表现出了勤于思考、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体现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成果汇报方面,小组成员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等手段,报告条理清楚,内容严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体现了她们良好的素质。由于第一次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成员都没有经验,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存在着一定不足。如:某些问题考虑的不全面、细致,做事缺乏信心。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初评意见:优秀 课题导师评语3:

该研究小组选题比较明确,目标也较清晰。在实施过程中也积极做了不少实际事情,体验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有了初步收获。该研究小组的研究计划比较周详,做到了分工合作,相互之间配合较好,基本上完成了研究任务。由于小组成员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不够强,在多次催促和谈话之后才有所行动。在成果提炼和结题阶段,经多次督促指导,仍然难以提高,成果研究质量不够高。初评意见:合格 二.社区服务评语

1.在服务期间,该同学以爱心和热情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2.通过社区服务,拓展了知识,增长了经验,增进了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 3.能主动参与社区服务,体现了良好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4.培养了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

5.通过社区服务,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6.进一步理解了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

7.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 8.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9.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10.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 11.促进了自我了解,肯定了自我价值。三.社会实践(军训评语)

1.在军训期间,该同学吃苦耐劳、严于律己、顽强拼搏,表现出色; 2.站军姿,满头大汗,文丝不动;

3.队列操练,停止间、行进间,动作、步伐规范; 4.在步伐一致,行列整齐的队伍里有你的飒爽英姿;

5.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不怕吃苦、受累,训练认真; 6.尊敬部队的教官,一切行动听指挥;

7.集体观念强,得到了部队教官的好评。篇三: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及指导老师意见样例

3.教研室鉴定、导师意见、现场指导老师意见、学校指导老师意见、中期考核意见 篇三

为了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博士研究生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深化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研究生院于2006年12月31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若干规定(试行)》(西交研[2006] 91号)文件,决定对博士研究生实施中期考核,并要求各学院结合文件精神和学科特点制定实施细则。为了规范各学院制定的实施细则,加强学校的统一管理,2007年5月10日校学位委员会和相关专家召开了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专题研讨会,根据会议精神制定博士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的指导意见如下:

1.博士生中期考核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各学院务必要高度重视博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工作,在“严格要求,确保质量”的原则下,按照西交研[2006] 91号文件精神以及此指导意见,结合本院特色和学科要求制定本院的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

2.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应包含:考核组织、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考核时间安排、考核评分准则、考核结果实施和保证整个考核工作“公平、公开、公正”进行的保障措施。3.各学院应成立博士生中期考核委员会,委员由各学科具有丰富博士生指导经验的教授组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委员会分成若干个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时,每个考核小组参加成员不得少于5人。

4.博士生中期考核着重考核博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发展潜能。博士研究生应事先向学院考核委员会提交课程学习成绩单、选题报告和研究中期进展报告,课程学习成绩和选题报告是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研究中期进展报告是考核的重要内容。研究中期进展报告应包括研究计划与研究进展等内容,研究中期进展报告的正文部分字数为8000~10000字,具体规范由研究生院统一制定,博士生可在研究生院网页下载。5.博士生中期考核一般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每个博士生的自我陈述时间为10分钟,考核小组专家提问5分钟。考核小组根据答辩情况、课程学习成绩和研究中期进展报告评出考核结果。6.博士生中期考核的时间一般在第四学期末进行,各学院可在此时间期限前确定具体安排,考核结果必须在第五学期前两周内报送研究生院。

7.各学院应制定详细的中期考核评分细则,并事先予以公布。制定评分细则时要注重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考核,要体现自身的学科要求。

8.中期考核通过者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博士学位论文工作。中期考核未通过者可以参加半年后一年内学院组织的重考。指导教师应指导博士研究生认真做好整改工作,协助博士研究生做好重考准备工作。

9.对于重考仍未通过者予以分流,具体途径有:

(1)对于硕博连读研究生,取消其硕博连读资格,可以继续按硕士培养,达到硕士毕业与学位标准后,学校发给硕士毕业证,并授予硕士学位;

(2)对于已有其它学科硕士学位而跨学科攻读博士学位者,可以继续按博士生所读学科的硕士培养,达到该学科学位标准后,学校授予该学科硕士学位。

(3)对于在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原学科攻读博士学位者,可劝其改为相近学科攻读硕士学位,达到该学科学位标准后,学校授予该学科硕士学位。

(4)对于不愿改学科攻读第二硕士学位者,劝其退学,退学时发给所在学科博士研究生肄业证书。

4.实训辅导老师工作指导意见 篇四

实训课是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员实际技能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实训课取得好的效果,现对实训活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实训课的目的和要求

1、培养学员茶叶加工、茶艺、茶叶感官审评的实际操作技能,教给学员正确的操作方法、步骤和要领。

2、培养学员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要求学员遵循理论指导、坚持科学方法,严格操作规程和检验标准。

3、培养学员良好的工作习惯,要求学员遵守教学秩序,爱护设备、器材。要求学员从实操准备到结束整理,做到程序规范、工作严谨、一丝不苟。

4、明确每次实训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及学员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注意事项,达到增进知识、规避风险。

5、教给学员本次实训课内容包含的要点、操作的步骤、操作要领、操控尺度;明确提出衡量学员是否掌握操作技能的标准。

二、实训辅导教师职责

1、实训辅导教师要按照理论教学内容,依据课时分配及教学进度,认真编写实训辅导教案。

2、实训课前,实训辅导教师必须充分备课,检查实训器具、样茶、器材以及相关机械等是否配套、充足、安全,确保实训课顺利进行。

3、在实训过程中,实训辅导教师应努力培养学员对实训的兴趣,第1页 严格训练学员的基本技能,帮助学员安全操作,及时答疑解惑,使学员从理论认识迅速提升到感性认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三、实训辅导教案标准格式(参考)

1、实训专业:

2、教学内容:

3、实训题目:

4、实训目的:

5、实训准备:

6、实训步骤:

7、技能要领:

8、注意事项:

9、实训结论:总结通过实验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10、成绩评定:

5.教研室鉴定、导师意见、现场指导老师意见、学校指导老师意见、中期考核意见 篇五

为扎实推进公司“青年职业生涯引领计划”活动,充分挖掘蕴含在职工队伍中的人才优势,强化队伍中优秀骨干力量的传、帮、带作用,从人才储备和队伍有效接替出发,带动青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引导青年职工弘扬优良传统,重塑良好形象,为实现公司稳健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公司工会、人事处和团委决定进一步深化青工导师带徒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范围

徒弟范围:公司35岁以下青年员工,重点是新入职员工。导师条件: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能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承诺,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引导徒弟岗位成才;有较强的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优先考虑将中高级职称和技师以上人员或业务骨干聘为导师。

二、活动内容

从帮助青工全面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以思想带动为统领,以传授SOP技能为核心,以作风传承为纽带,全方位、多视角确定导师带徒内容,重点是:带思想、带技能、带作风。

(一)带思想。引导青工深刻领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新时期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现实意义,紧密结合本单位、本岗位实际,带动青工把思想统一到企业发展愿景目标上来,帮助青工树立远大理想,着力培育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理论素养过硬的— 1 —

青工队伍。

(二)带技能。以SOP为基本内容,坚持岗位技能和安全生产要求相结合,坚持理论辅导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对青工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既传授基本知识、工艺流程、安全规范和业务本领,更注重传授方法、经验和技巧,帮助青工尽快适应岗位需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安全操作水平,着力培育一支技能过硬的青工队伍。

(三)带作风。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引导青工感悟“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石油工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受到公司典型群体的感染和熏陶,并自觉践行到岗位实践中,帮助青工规范自我行为,加强习惯养成,着力培育一支作风优良的青工队伍。

三、重点环节

各级团组织要针对青年员工入职后的各种困惑,做好新生入场教育和职业生涯设计等工作。按照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人才需求,扎实开展导师带徒活动。

(一)组织师徒结对。师徒结对可采取组织指定和师徒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师徒关系通过签订《导师带徒合同》(参照样本见附件1)予以明确。师徒合同期限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带徒时间在一年以内的,签订一次性合同;超过一年的按年度签订,以后逐年续签,便于及时调整合同相关内容。合同期内,由于师徒岗位变动或师徒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约定,需重新缔结师徒关系的,另行签订师徒合同。

(二)日常跟踪管理。对导师带徒实行日常跟踪写实,根据实

际需要,建立相应台账,选择周、月、季等不同周期,记录导师带徒实施过程中的阶段目标、传授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效果,使关键环节都留有痕迹,确保导师带徒的各个环节、各方面任务落到实处,同时也为考核评价导师带徒情况提供基础依据。各单位团委要定期对写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督促和指导有关情况的整改和落实。

(三)评选表彰和激励。要结合徒弟实习期间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操作技能和劳动纪律等情况与师傅带徒工作开展情况定期开展优秀实习生、优秀师徒等评选活动,逐级评选优秀实习生和优秀导师,表彰金牌师徒,并根据单位实际建立和完善导师带徒活动激励机制。

四、保障措施

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导师带徒工作体系,细化业务流程,明确管理职责,确保青工导师带徒活动有效落实。

(一)实施导师队伍动态分级管理。为适应不同层次青工对导师的需求,更好地发挥导师在带徒工作中的现实作用,导师队伍总体上按照高、中、初三个等级建立。在此基础上,选拔、界定出清晰明确的导师队伍,并分类登记造册。实行导师资格动态管理,每年对导师队伍进行一次综合评价,重新确认导师资格和所在等级,对于带徒效果好、成效显著的导师,保留其导师资格或晋升为上一等级,对于不能较好履行职责的导师,降低资格等级或取消导师资格。同时,根据需要对导师队伍进行适当补充。

(二)强化工作协同推进。建立由相关领导牵头,工会、人事、— 3 —

共青团、生产、科技、安全、宣传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导师带徒活动组织机构,围绕青工导师带徒活动总体目标,扎实推进活动有效开展。团组织负责组织协调、评选表彰、基础资料管理等工作,负责配合人事部门做好导师队伍的建立和管理以及相关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定与实施;协调生产、安全、科技等部门做好日常跟踪管理、考核评比及各个环节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效果的认定等工作。通过多方面的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实现导师带徒活动的不断深入。

五、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把导师带徒活动作为引导青工弘扬优良传统,提升综合素质,重塑良好形象,助推稳健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本单位青工导师带徒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二)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要把握活动的重点环节,层层抓好落实。要组织青年职工广泛参与,及时签订《导师带徒合同》,确保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覆盖率达到100%。要加强工作组织协调,协同相关部门定期对基层单位导师带徒活动进行检查指导。要完善工作机制,保证活动有序开展。

6.教研组活动指导意见 篇六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基层组织,是教学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为全面提高初中部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我们应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组织、指导等各项功能。同时,学校对各教研组提出宏观的指导意见。

一、教研组活动内容

可以写教学论文、组织听评课、集体备课、观看优秀的完整的教学视频、组织交流研讨会、研讨学困生的转化措施等。各教研组也可以自由组织一些活动。比如:

语文教研组可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汉字书写比赛、读书活动、作文(或小作文)比赛。

英语教研组可开展小作文比赛、口语交流会、情景剧编排、单词书写赛或者是听力方面的活动。

数学教研组可开展全体数学老师或者学生参与的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理化生教研组可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制作水杯琴、水瓶琴、甩纸炮)、自由探讨小实验(以课本上的为主)、查阅资料获取新知、趣味小论文等。以及物理、化学、生物老师或者学生参与的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

政史地教研组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组织有实际意义的活动。探讨如何发挥政治课德育功能,增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解决学生自己面临的问题。组织政治、历史、地理老师或者学生参与的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研组活动要求

(一)听评课

1、课前充分备课,对如何讲,如何突破重难点,以及知识点的处理方法上都要考虑到便于学生接受、理解、掌握等。

2、一人讲授,全组人员参加听课。

3、课后有教研组组长组织评课,并有书面材料记录,及时上报教务处。

(二)集体备课

1、由组长选择课题,原则是处理不好把控的、较难的章节内容。

2、集中讨论本节课的授课方式、重难点的突破方法、以及在讲授本节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3、教研组组长记录讨论的焦点问题及解决办法,授课教师总结授课效果和教学反思。

(三)观看教学视频

1、选择优秀的、典型的教学视频,确保影像清晰,播放过程流畅。

2、观看后,认真组织讨论,充分交流,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吸取精华,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写出心得体会,并以文字材料上报教务处。

(四)其他活动(包括组织的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

要有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活动过程的安排,实际效果,活动影像资料,活动总结等。以上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文字材料,教研组长负责整理,并以书面形式上报教务处。

7.教研室鉴定、导师意见、现场指导老师意见、学校指导老师意见、中期考核意见 篇七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推动我县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根据涞水县文教局教研室《涞水县文教局教研室关于推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并结合我县教学研究工作的具体情况,特提出如下简要框架式指导意见。

一、校本教研的目标和任务

教育部《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积极推进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对于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在教学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因此,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工作,组织和鼓励广大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成为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给予高度重视。

我县校本教研工作的目标任务是:改进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进一步建构完善具有涞水特色的“以校为本,片区协作,网络支持”县域教研模式;总结、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探索新课程实施后的教学规律,提高中小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经过2年的努力,到2011年,全县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校本教研体制,逐步形成“研讨会议、学术团体、教研网站、学科竞赛、科研课题、教研刊物”六位一体的校本教研平台,绝大部分学校都能形成较为完备的教学研究制度,具备组织和开展校本教研的能力,能比较规范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中一部分学校达到市级或省级校本教研示范校的要求。同时,在教学研究的方式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在各个层次级别的教学研究上形成一些有价值的经验,涌现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教科研成果。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涵义

1.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对象,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三大核心要素。

2.学校要凸显以校为本的理念,树立“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的意识,切实做到把学校作为研究基地,将教研重心置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境中。

3.要把解决学校教学实际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核心,尤其应围绕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变革、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评价的改革等,开展具体而深入的教学研究。

4.要使校本教研服务于新课程的实施,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塑造、关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5.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研究方式;从实践论角度看,校本教研是以选定问题为课题,引导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从本体论角度看,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工作方式和特征。

三、校本教研的组织实施

1.校长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把校本教研作为学校工作的大事来抓,组织建立科学的校本研究导向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要负责各种教研力量的整合,建立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要以教科研机构为依托,成立专门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组”,协调全校校本教研工作的组织开展。

2.各地要结合自己实际,在教研室领导下,围绕我县校本教研工作的目标任务,确立针对性、实效性强的相关课题,并以此成立相关学术团体,开展能够切实解决困扰本地教学工作瓶颈问题的教学研究工作,并将阶段性成果定期上报教研室后,在当地教研网站(或博客)和教研刊物上展示,也并可视情况召开研讨会议交流。

3.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研究各学科《课程标准》,弄清教学研究的定位、实施的前提、问题的确立、方案的制定、共同体的产生和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导力量,要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拥有教研的潜质,赋予教师教研自主权,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积极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创造条件。要逐步发现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形成目标一致,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优秀教师群体。

4.校本教研的执行部门(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应依据学校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原则,积极组织参与课题研究,加大课题过程管理,确保科研管理规范化,课题研究实用化。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捕捉值得探究的“课题”,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要遵循问题——设计——行动——总结的基本流程,体现研究的基本性质。要以研究小组为基本单位,以集体备课为基本形式,以典型案例为基本载体,以全员参与、行动跟进、全程反思为基本要求,以密切合作、深化交流、张扬个性、融合吸收为基本准则,确保校本教研务实、求真、高效。

5.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要学会开发和利用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资源,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成为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而且成为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

6.校本教研特别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要通过集体备课、对话交流、教学观摩、案例分析、专家报告、专题研讨、课改论坛、教育沙龙、教研年会等形式,及时总结、交流、反思教学情况,充分体现学术民主,求同存异,鼓励创新,在探索实践中实现信息交换、深度思考、经验分享。

7.教科研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者、支持者、合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各级教研部门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整合,改变学科本位的教研倾向。要强化以校为本的研究意识,使有组织的区域性教研活动能够植根并服务于校本教研工作。

8、结合我县实际各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务必做到“一统一,二分类,三固定,四到位”:

一统一,即统一思想,全县必须统一思想,必须把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作为切实解决本地教学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并以此带动教育教学工作整体进档升级;

二分类,指按学科、按层次分类推进教研工作开展; 三固定,指校本教研工作无特殊情况应做到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并对人员具体分工,以保障教研工作有效地进行;

四到位,指总校和学校领导要到位,考勤制度要到位,量化排队要到位,奖惩办法要到位,以保证以保障教研工作有序的进行。

四、校本教研的保障措施

1.加强校本教研工作,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各学区、研训基地、总校和学校都要充分认识和重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作用,对各级教研人员的有关工作予以有力支持,特别是在人事制度和教育质量评估导向方面要为教研机构和学校提供政策保障。要针对本地区校本教研的基本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总结成功经验,标树先进典型,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调整改进的意见。

2.学校要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校本教研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做好校本教研计划、组织、监督和评价工作,融合校内外教研资源,确保校本教研经费的到位,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音像素材和良好的教研场地和设施。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经常邀请专家到校开展讲座,寻求专家教授的指导,适当组织外出学习,考察走访教研典型。要定期检查校本教研制度的运行及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情况,对校本教研的基本情况进行定期汇总,并明确存在的问题,排查原因,不断改进教研工作。要通过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切实把学校建设成为优秀的学习型组织。

3.教研室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具有活力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队伍;要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尊重教研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特点,保证他们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教研工作中去,注重教研员的进修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要保证教研工作所需的经费投入,建立教研成果的奖励制度,鼓励教研员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4.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校本教研成果考核评价与奖励办法》,规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计入专业发展成绩。要采用逐级自评考核的动态评价方式,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晋升、职务评聘、业务进修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学校要定期召开“校本教研工作交流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激励人人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促进教师不断发展。涞水县文教局将每年召开一次校本教研工作会议,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推动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五、2009年上半年涞水校本教研工作重点和进度: 1月:拟定涞水校本教研工作简要框架指导意见; 2月:针对指导意见,内部修改; 3月:宣传发动,指导培训

1)成立涞水县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2)结合保定市校本教研工作汇报会通知,到全县四个试点校,了解情况,交换意见,对校本教研工作硬件建设和平台搭建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方案;

3)对各试点校校本教研工作负责人进行首次培训;进一步建构完善涞水校本教研工作“六位一体”交流平台;

4)以教研组为单位完成各试点校校本教研网站(博客)的基本建设工作。

4月:正式启动,规范完善

1)各试点校总结以前校本教研工作成果,出版本校校本教研刊物;

2)上报我县和各试点校保定市校本教研工作汇报会材料;

3)着手成立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保定教学研究中心;

4)结合各校实际,申报校本教研课题。

5月:下乡视导,稳步推进

1),结合“剖析式”下乡调研,参与教研工作,并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指导完善;

2)协助各校成立相关学术团体;

3)协助各校完成校本教研课题申报工作;

4)各校教研组积极发挥集体备课优势为单位,在部分学科内开展“同课异构”式教学设计大赛。

6月:阶段检查,分类推进

1)继续结合“剖析式”下乡调研,参与教研工作,并针对“三固定”和“四到位”下乡检查;

2)利用网站和和教研刊物着手组织“涞水教研论坛”素材征集工作; 3)结合各校教研网站和教研刊物对各地教研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予以展示。

8.教研室指导意见 篇八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办学条件的改善,我县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应看到,我县在教学工作中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管理粗放、课堂效率低下、教研氛围不浓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对今后一个时期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各学校要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转变观念,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转变教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目前,我县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效率极低,各学校要把转变教师理念、提高课堂效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积极探索“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自学 交流 反馈”“自主 探究 合作”“小组教学”“激情课堂”“小单元 快节奏”等各种课堂教学模式。要处理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之间的关系,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2、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全面深入教学一线

学校校长要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积极推动本校课堂教学改革,要按照有关规定兼课、听课和参加教研活动。兼课的校长每学期至少听课15 节;主管教学副校长和不兼课校长每学期至少听课30节(其中德育副校长至少听班会课5节);校长、副校长每学期参加每个年级组或学科组教研活动1次以上,但总数不少于6次。

3、加强教学常规检查

学校要定期对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量、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考核等教学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全面掌握教学情况。学校每学期对教师教学检查指导不少于4次。检查教师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时,应涉及所有年级和作业种类,检查要有记载(写清时间、地点、人员等)、有分析、有小结,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提出指导意见。教学常规检查结果要记入教师绩效考核,不能走形式,走过场。

4、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工作

各校要不断加强校本研修制度建设,认真开展校本研修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各校要根据学校规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以上校内教学评优与观摩研讨活动。学校要进一步落实主题教研制度,今后教体局将把主题教研开展和《主题教研手册》记录作为教师职称评审依据之一。

二、教体局将加大对各学校教学的指导和督查力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确保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1、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和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 拟定《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和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研组评选标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和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要求各学校扎实开展乡(校)级优秀教研组的评选工作,并在此基 础上,积极参加市县级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从而切实发挥教研组服务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的作用,把课堂教学改革推向纵深。

2、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评比活动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课程实施能力,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明年起,结合省市工作安排,每学年举办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评比活动,原则上各学科每两年举办一轮次。

3、初中段成立学科中心教研组

下学期,教研室将在初中段成立中考学科中心教研组。学科中心教研组将在教研室的统一安排下,深入研究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策略及方法,结合学科实际情况,开展不同规模、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并提高成员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学科教学改革。

4、设立“送教下乡活动周”,把送教下乡活动常态化

为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传播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经验、校本教研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将每年10月第三周定为“送教下乡活动周”。教研室每年选拔优秀教师,建立送教下乡优秀教师人才资源库,参加送教下乡教师作课按县级示范课对待。

5、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结合教学质量抽测调研结果,教研室将重点调研质量评价偏后的教师、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教研室要对那些质量评价偏后的教师、学校实行以单 元检测为重点的教学全程跟踪。质量评价落后的学校必须向教体局做出书面报告,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6、加大督查力度,督查结果记入学校年终考核

教体局将对各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档案以及各校校长的备课本、听评课记录本、参加教研活动记录等进行不定期检查,教体局领导也将进行抽查,检查结果记入学校年终考核和学校教学评估。

上一篇:知荣明耻树新风之我见下一篇:工业盐执行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