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5化工原材料使用管理规定

2025-01-27

09.105化工原材料使用管理规定

1.09.105化工原材料使用管理规定 篇一

化工设备 (Chemical Equipment) 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仪器和设备的总称, 涉及的领域较多。化工设备是化工机械 (chemical machinery) 的一部分, 也称非标准设备, 主要是指部件静止的机械, 如塔器等分离设备, 容器、反应器设备等。在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化工机器和化工设备没有严格的区分。例如一些反应器也常常装有运动的机器。化工设备种类繁多, 按化工企业使用功能分为化工容器类、分离塔器类、加热炉、反应器、换热器等。化工设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是一个复杂化、综合化的体系, 而且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的事故, 如果不能快速有效处理, 会导致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 提高化工设备的管理, 保证化工设备正常有效地运行是化工企业安全稳定生产的重要保障[3]。

1 化工设备的损坏形式及危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化工生产领域在进一步扩大。甲醇体系能源化工、煤化工、玉米等生物化工产业成为中国化工行业最有前景的方向, 也是宁夏地区化工行业发展的重点。其中焦煤炉气制甲醇的关键技术包括焦炉煤气转化为合成气、焦炉煤气、合成气的净化脱硫以及合成气制为甲醇等;煤化工行业指的是以煤为主要原料的化学工业, 宁夏地区的煤化工主要是煤制油、煤制甲醇二甲醚等项目, 以及开发煤基液体燃料, 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玉米等生物化工指的是用玉米加工生产乙醇、氨基酸、有机酸、抗生素、酶制剂、淀粉糖等, 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造纸、饲料、化工等。化工生产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生产原料和产品多样化、生产方法多样化、使用的化工设备多样化、操作条件多样化, 这些都使化工生产使用的化工设备难免不出问题, 并且其损坏形式也多种多样,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4]。

1.1 腐蚀和冲蚀

大量储存在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原料及化学产品与金属容器表面发生化学和电化学作用会造成腐蚀现象, 在流体输送过程中对材料会造成冲蚀,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腐蚀与冲蚀现象会同时发生。腐蚀在化工厂一直以来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从化工生产过程来看, 腐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生产过程中来自化学药剂的腐蚀、来自原料组分的腐蚀及环境的腐蚀。在化工生产过程中, 加入的各种酸和化学试剂, 都会对化工设备造成损坏, 主要有硫酸、磷酸、烧碱、苯酚、氨等。

1.2 疲劳裂纹

机械转动的时候, 特别是在往复运动的部件上经常会发生疲劳裂纹。更加严重的疲劳损坏通常发生于管道与压力容器上, 是周期性的温度变化和压力引起的。机械的疲劳裂纹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首先是金属表面出现裂纹, 然后裂纹逐渐扩张, 前期裂纹发展比较缓慢, 之后发展加速, 最后导致化工设备或零部件的损坏。

1.3 渗漏

化工设备有大量的管道存在, 管道上有大量密封点, 在压力、温度、腐蚀和冲蚀的共同作用下管道逐渐老化, 使液体或气体向外流动造成渗漏。在化工厂, 引起渗漏的原因多为介质腐蚀、高压、焊缝沙眼等, 有时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渗漏。例如煤气管路、氨气管路、水管路等形式的渗漏。

1.4 振动与运转故障

润滑不良、工作中加料不均衡, 可加速轴承损坏、运转件磨损和整个转子不平衡, 使振动加剧, 噪声增大, 严重时造成设备损坏, 生产不能顺利进行。

1.5 温度异常

温度异常主要指温度过高或过低, 金属在高温条件下强度减弱, 金属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如晶粒增大、石墨化、脆化等使设备发生永久性的变形甚至彻底损坏。在低温条件下, 设备内的水及化学试剂会冻结造成管道和容器破裂损坏。对于间断操作的设备、消防水线及排放水线, 特别容易损坏。还有高温下的氢腐蚀、高温蠕变、热膨胀不一致等问题。

1.6 超压与超负荷

超压与超负荷是造成化工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正常情况下, 单纯超压不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因为在超压时安全阀会泄放, 对设备予以保护。如果安全阀失灵或泄放通道过小, 或者设备的腐蚀使壁厚减薄过多, 或存在裂纹凹陷等缺陷, 就会导致设备损坏, 超压时甚至会引起设备爆炸, 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1.7 脆性断裂

很多原因会使金属材料变脆, 在无鼓胀、无变形、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发生裂纹并迅速扩展断裂, 后果非常严重。在一些化工厂的设备损坏中会经常遇到。例如换热器抽出管束时, 将基础拉坏;起吊管束操作不当, 将管子撞坏等。这些损坏大多是由工作马虎或不遵守操作规程导致的。

1.8 自然灾害

地震、地基下沉、大风等自然灾害也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设备经受这种不正常的条件, 对设备的损坏也非常严重。

2 化工设备故障分析

化工设备是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机器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修理都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设备故障是指日常或不按操作规程而造成的设备损坏, 使其不能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针对化工设备故障, 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5]。造成化工企业中的设备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2.1 设计不完善

化工设备的设计不完善, 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适应生产需要, 导致设备工作时不能满足工艺流程的需要, 使设备的强度、稳定性等受到影响。化工设备设计不完善的常见表现是:相对运动零件材料配合和润滑方式选择不当, 对使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考虑不全面。

2.2 原材料的缺陷

为了节约成本, 很多零部件的材料不符合技术条件, 材质不符合规定标准。比如一些设备的阀门材料不符合标准, 会产生磨损、腐蚀、变形等现象, 这也是化工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之一。

2.3 制造过程中的缺陷

从毛坯准备、加工、热处理、焊接到设备完成的每道工序中, 都有可能积累应力集中, 或产生细微裂纹, 经过装配使用时才能显现出来。

2.4 工作过程中的问题

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过热、高压、过载都会使化工设备出现故障。腐蚀、润滑不良、渗漏、不遵守操作规程、维护不当都是引起设备故障的原因。

3 化工设备保养维护措施

化工设备维修的技术基础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监测和故障诊断, 在运行时对每个零部件进行监测, 观察记录机器运行的相关参数, 如流体输送设备中的流量、压力等的监测, 机器发生振动或机械损伤的原因, 机械零部件使用期限等, 从而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影响程度, 确定维修方案。设备维修有状态预防维修、定期维修、维护几种方式。其中预防维修是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所进行的维修, 可以减少停工损失, 减少设备重大事故的发生, 能切实有效地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定期维修是在固定累计产量或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 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维修活动, 是减少设备故障的主要方式。维护是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 首先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设备维护意识, 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勤检查、勤观察、勤记录, 根据设备的状态监测数据提供的信息,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化工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在企业生产过程中, 应辩证地分析设备维修和预防之间的关系, 设备维修是被动的维修, 而设备预防是保证其在一定阶段内不发生故障的有效措施。

化工设备是企业生产的原动力, 其安全平稳运行是保证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重要前提, 掌握设备故障的原因及其发展规律, 定期有效地对设备进行维护是企业和员工的重要职责, 也是保证企业生产安全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化工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基础, 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化工设备产生的原因、故障等进行分析, 使读者了解设备产生的原因、故障的规律及保养维护措施, 从而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维修方案, 及时解决问题, 为化工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随刘杰.化工设备故障分析与维修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10) :20-22.

[2]邓肇东.浅谈化工设备管理[J].化工管理, 2013 (9) :162-164.

[3]王军等.化工工艺设备维护与保养[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05 (10) :85-87.

[4]刘应波.论化工设备的损坏形式与保护[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1) :93-94.

上一篇:甘肃省2018年网络安全员考试试卷下一篇:南通市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