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休闲农业融合发展

2024-09-24

旅游休闲农业融合发展(9篇)

1.旅游休闲农业融合发展 篇一

农业规划该如何实现与旅游的完美融合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因为休闲农业更加亲民所以有着比较大的市场,目前我国的农业规划也是比较火热,如何将农业规划与旅游形成完美融合是一个难题,两者的融合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农业项目植入休闲旅游—— 从农业的角度看

江苏省兰德土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解析单纯从农业的角度来讲,农业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传播现代农业理念,增加农民收入渠道,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农业项目从本质上而言,还是一个以农业产业为基底的项目,农业作为景观、作为产业是项目的大底盘。而农业如何在项目中做出亮点,做出特色,并做出效益,是项目的重中之重。

针对农业,重点是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做农业如何赚钱?

纯做农业是很难赚钱的,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且产出有限。不论是本地农业旅游,还是国内高端的农业观光项目,亦或是国家农业示范基地,只做纯农业项目,都没有带来适合的经济效益,现在的经营都举步维艰。因此如何在农业的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的产品构架,进而带来经济效益,是本项目亟待解决的问题。

2、农庄项目如何提升吸引力?

农庄项目,虽然看上去产品比较丰富,但是仍然缺乏核心吸引力。江苏省兰德土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解析以自然生态和农业资源为依托的养生农庄,在欧美国家流行已十分普遍。例如法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人前往乡村别墅休养和短期居住,占法国全国旅游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多。在国内,高端“假日农庄”还刚刚起步,属于较稀缺的旅游项目,所以,对于农业项目,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和准确定位,通过对全国的旅游市场,区域的旅游环境及项目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研究,从而得出真正适合本项目的开发模式,将项目打造成为独一无二的特色休闲农业项目,弥补市场缺口,才是项目长远发展之计。

3、农业项目如何提升品质?

如何突破传统的乡村休闲项目,跳出农业生产的原始模样,转变为田园生活方式,让高端消费群体留下来?如何形成自己的软实力,形成看不见的经营模式,形成“可复制战略”与“品牌化整合战略”?这都需要一套成型的经营理念与配套产品构架模式。

农业项目植入休闲旅游—— 从旅游的角度看 对于农业项目而言,应该是通过农业来做旅游,通过旅游来炒热地块,做活项目,最终达到项目扩大盈利的目标,帮助农民增收、保证企业盈利,树立政府形象,促进区域发展。

1、促进农业项目功能升级

农业种植到“田园化”的生活方式——这种升级更多的是从一个田园化景区的角度出发,在兼顾到种植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生活方式,融入更多的体验类项目。如“农业科普园、DIY工坊、有机蔬菜基地、田园生态餐厅”等等,让人们来此除了购买蔬菜外,有更多种类的功能可以体验。

2、促进农业交易市场升级

江苏省兰德土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解析从农业需求者到“休闲”爱好者——农业项目植入休闲旅游后,未来的消费客群除了农业观光、田园度假外,还包含了生态产品供应者、定向会员配送,及包含了项目地附近的自驾游客、休闲会议游客、养生养老度假游客、科普观光游客等等。扩大项目本身的市场潜力。

农业项目规划植入休闲旅游—— 如何“打包销售”?

1、通过视觉效果强的主题景观引爆市场

作为多年专注于休闲农业、旅游园区项目的打造经验,可以通过主题花卉、香草的种植,对于市场的吸引力大,效果明显,模式成熟,文化延展性强。

2、通过主题节庆活动短时间内打开区域市场

节庆活动策划是一项以节日为载体,通过对节庆活动的安排和节庆内容的设置,来达到对当地优势资源的宣传或者获得经济资源收入目的的一种策划方案。通过节庆活动的举办,达到短时间内宣传项目、打开市场的效果。

3、通过水系打造亲水休闲度假项目

充分利用水资源打造环境,提升项目的品质。

4、通过健康安全的生态餐食供应、配送,准确定位会员市场,形成固定客源 通过绿色农产品的的订单供应、会员配送,打健康品牌,与当地各大企业形成会员定制产品,为园区巩固固定客源,并推介园区相应配套项目,如会所、拓展基地等。

5、通过发展木屋产业、营地度假等项目,打造田园生活的标杆基地

生态木屋的生态在于与环境的亲和性,只要是绿植区都可安置,从用材上除了少数金属构件外百分之九十使用的都是自然材料,建筑界称之为会呼吸的房子。在园区一隅,绿植、小岗、清溪、游鱼共同构成一个环境和谐型园区。农业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他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又势必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刺激性作用,因而将两者互相结合不仅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能够产生各类社会效益。

2.旅游休闲农业融合发展 篇二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就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和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正式进入快车道。农村产业融合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和良好环境;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加强了休闲农业的推广。在农村产业融合大环境下,休闲农业市场势必会迎来发展的新高度。

2 发展背景

2.1 休闲经济时代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融合和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人类精神需求不断增加,使得休闲经济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休闲消费存在很大潜力,国内中层阶级的崛起,成为休闲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生产力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整个社会及广大群众闲暇时间增多,休闲经济发展条件将逐步成熟。

2.2 发展休闲农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

2016年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志着发展休闲农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拉动内需,培育国内消费新的增长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措施;是引入扶贫新业态、促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战略措施。中央要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2.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休闲农业市场竞争,提高了对休闲农业创新性、资本及其它要素的要求。休闲农业旅游作为农村产业发展融合体,将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3 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3.1 休闲农场或观光农园模式

利用假期体验现代农业的田园风格,参与农业和渔业、休闲娱乐等,让游客寻求回归生活的基本生活方式。城市人口对乡村生活质量的体验式的消费需求和观光农业和休闲的社会需求的兴起,许多中国的农业科技园区由单一功能的生产示范,逐渐转化为兼具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多重功能。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型、园林观光型、农业科技型、务农体验型。如以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农业、网络购物为一体,强调亲近自然及家庭温馨的日本MOKUMOKU农场;台湾休闲农场的鼻祖———香格里拉休闲农场,集特色文化和农场内涵于一体,强调农场项目和农村生活的参与体验,多元业态共同发展,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

3.2 民俗风情模式

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节庆活动等休闲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乡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如云南民族村旅游区,景区内设立了民族博物馆、少数民族村寨、民族歌舞厅等旅游设施,展示了各少数民族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和宗教习俗,体现了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但在强化旅游项目体验性、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等方面还有待改善;湖南荆坪古文化村民俗文化气息浓厚,村内现存祠堂、古驿道、节孝坊、观音阁、唐代古井等20多处古文化遗址,其流传的如酒歌、傩戏等民俗表演吸引了无数游客。

3.3 农家乐模式

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特色农产品、田园风光来吸引游客进行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型、民俗文化型、民居型、体闲娱乐型、食宿接待型、农事参与型。典型的如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四川成都碑县农科村农家乐,依托种植花卉营造的良好环境,开展垂钓、曲艺、骑马等休闲体验活动,突出发展以乡村酒店和高档花卉盆景为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村内成立了农家乐旅游协会,提高了农家旅游的规范化和组织化,并且在国内率先推行农家乐星级评定。近年来洋家乐———外国人办的农家乐正渐成风尚,因其遁循环保理念而受到外国友人和都市白领的青睐。如由部分外籍人士创办、结合中西方文化特色的浙江莫干山裸心谷度假区,内设有骑马、射箭、露天泳池等娱乐活动,崇尚回归自然,坚持低碳旅游。

3.4 村落古镇模式

旅游古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式,以具有文化、历史、艺术等价值的核心旅游资源实体构成古村镇的特色旅游吸引力体系,开发休闲农业旅游。主要类型有占民居和占宅院型、民族村寨型、占镇建筑型、新村风貌型。如乌镇在原有模式基础上,打造了休闲游和夜间游两方面核心产品,秉承“以存为真”理念,对休闲旅游品牌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雅安市雨城区在地震灾害重建以来,将休闲农业与产业发展、新村建设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雨城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之路。

3.5 市民农园模式

市民农园,又称社区支持农园,指农民承包土地建立休闲农园,由城市市民出资认购并委托农民代种或亲自种植花草、蔬菜或经营家庭农艺,其收货的产品为市民所有,期间体验享受农业劳动过程乐趣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和休闲农业旅游形式。这些城市市民被称为周末农夫。该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后演变成多种类型的经营方式,如市民种植纪念树、市民租赁农舍经营农家乐等。典型的有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和日本仙台园艺中心,市场供不应求,备受消费者青睐。

3.6 休闲度假模式

利用农业资源,如森林、草原、果园等,开展农业体验、农业观光、住宿度假等多种休闲度假活动。如以“奢华与朴素混搭,舒适和自然结合”为特色的北京密云山里寒舍度假酒店,将城市化星级酒店享受与自然农村生活融合,并配套游泳池、高尔夫球场、多功能娱乐中心等休闲度假项目,形成了山里寒舍创意休闲度假区;台湾新光兆丰休闲农场———集农、林、畜牧、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花莲民宿与饭店,依托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提供了多样化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农场内设立的亲子戏水区、生态鸟园区、迷你马场等主题区,强化了农场综合性功能,也为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度假体验。

3.7 科普教育模式

利用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为游客提供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旅游活动。农业园区兼顾生产、科技示范与科普教育的功能,其主要类型有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体闲教育农业园、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农业博览园。如北京小汤山农业科技示范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高效开放,依据“科技示范、辐射带动、旅游观光”的功能定位,形成了以温泉文化、高科技农业观光为主的都市农业观光旅游区;以“人与植物共生共融”为主题的英国伊甸园,集科普教育、休闲体验、生态观光等功能为一体,是具有极高科研、产业和旅游价值的植物景观性主题公园。

4 发展策略

4.1 坚持政府引导,完善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投融资体制机制

加强政府在政策支持、规范管理、创造环境中的作用,协调和制订促进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和部署重大活动和工作措施。组织制定和完善标准的休闲农业旅游服务体系,加强对各类休闲农业产业协会等合作组织的管理和支持,增强行业自律性。推进休闲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休闲农业旅游企业和项目的财政支持,调动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合作与政府合作,吸引国际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开发。

4.2 坚持以农为本,深入挖掘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涵

休闲农业的发展应密切联系农业、农民和农村地区,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单位,以促进当地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为目标。根据农村产业一体化的要求,深入发展了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文化内涵,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习俗和特色。弘扬传统文化休闲农业,利用深厚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拓展多元功能、环保友好、丰富文化休闲农业旅游。大力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推进农业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城乡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休闲旅游环境。

4.3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水平

适应休闲农业旅游向综合产业和综合服务升级的客观需求,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村集体或农村旅游合作社对农村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对农村土地和闲置农宅统一管理打造,实现规模经营;对休闲农业项目开发进行规范和管理,鼓励村民自愿参与;对农村公共空间进行统一营造,组织村民开展旅游接待活动,提供完善的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在管理实践方面,依据“组织化、标准化、特色化、智慧化”的总体要求,调动村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和开展旅游接待活动的积极性,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休闲农业旅游的经营水平。

4.4 坚持因地制宜,推进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品牌建设和吸引物塑造

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县创建,着力培育一批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县;将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与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整合起来,打造一批美丽休闲村镇;开展休闲农业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推介,发挥媒体作用进行宣传;积极鼓励各示范点因地制宜地促进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新形式,举办特色鲜明的农事节庆活动,形成规范有序、联动协调的品牌建设机制。加快特色提炼,创建区域精品旅游品牌,逐步实现品牌延伸和品牌输出,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品牌复制。对农村休闲资源进行系统化整理,通过鲜明的文化主题导入转化为旅游吸引物,创造性地塑造具有竞争力的休闲旅游核心产品,增强休闲农业旅游吸引力。

5 结语

3.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篇三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青海具有良好的资源和基础。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最年轻的高原,她所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雄浑的山河湖泊以及丰富的高原生态赋予青海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目前,我省8个州(市、地)43个县域单位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有8处,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有383处。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6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9个,历史文化名城3座。全省已建成各级各类森林公园17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处、省级森林公园10处;自然保护区11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省级自然保护区5处;各类型湿地面积约为8355万亩。已建成国家地质公园7处,国家矿山公园1处。全省已建成A级旅游区57个,其中5A级1个,4A级16个,3A级35个。青海许多景观景点令人叹为观止,有些还是全球绝无仅有的“精品”、“极品”。

近年来,青海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实际工作中,把旅游品牌与文化品牌有机融合,成为吸引人们旅游的重要动力;把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有机融合,成为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进行融合,成为提升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源泉。可以说,青海的文化旅游已逐步迈向蓬勃发展期,一个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势头正在形成。据统计,2011年,全省接待国际国内游客1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5.2%;国内旅游收入91亿元,增长30.1%;接待入境游客5.17万人次,增长10.5%;旅游外汇收入2659万美元,增长30%;实现旅游总收入92.3亿元,增长30%。

青海的文化旅游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开发规模与深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提升,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文化与旅游存在“两张皮”现象,融合程度不高,协调配合不够。其次,对各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内涵的挖掘还不够,有些景区景点甚至不能正确地展示自身的文化内涵。第三,青海文化旅游没有形成以各类文化类型为主导的旅游线路。第四,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多样化、多层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总体来看,青海的文化旅游业基本上处于“弱”、“小”、“散”的状态,竞争力强的文化旅游企业少,文化旅游规模化、品牌化尚未形成,整体实力不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努力把青海打造成为文化和旅游名省,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充分认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增值空间,赋予传统产业巨大的品牌效应,并且以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等特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由二者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文化和旅游都是为人们提供精神消费服务的,这是共同属性,具有天然的偶合性,也是两种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同时,它们具有互动关系,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将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开发和利用好旅游资源,实现景点外观和文化内涵统一,用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诠释旅游,才能使旅游更具吸引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挖掘文化、优化文化、丰富文化和保护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提升旅游资源品位和知名度以及附加值和可持续发展力,同时文化也通过旅游得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实现两种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当前,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面临着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历史任务,旅游产业发展也已进入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丰富和拓展文化内涵不断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要求,提升旅游产业素质,通过借助旅游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化发展,以旅游独特的宣传方式更好地传播青海特色文化。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有助于扩大青海特色文化和特色旅游的影响,提升青海软实力,促进文化名省和高原旅游名省建设。

二、科学制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科学规划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青海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前景广阔。要坚持高标准规划,对全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从历史渊源、文化寓意、科学价值、艺术特点等方面入手,科学制定青海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我省未来5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在规划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突出特点、品牌引领、项目支撑、市场引导的原则,着力把握“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按照“一核三带四区”特色文化发展格局和“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框架的要求,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深入挖掘青海特色文化和特色旅游的丰富内涵,注重整合和优化文化旅游资源,正确处理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关系,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一流文化旅游景区为载体,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以骨干文化旅游企业为支撑,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撑产业,力争用5年至8年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深入发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在于文化旅游资源。各地的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和各具特色,因此应找准本地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开发,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要发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深入研究昆仑文化、彩陶文化、羌戎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唐蕃古道文化等历史文化,加以挖掘运用,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和感受青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亮的文化形象。要发掘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旅游资源,依托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大力发展互助土族风情游、循化撒拉族风情游、河湟民俗游、环青海湖藏族风情游等文化旅游业态,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和感受多彩的各民族风情。要发掘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儒道文化资源,打造成中国宗教文化旅游圣地,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和感受我省多宗教和睦相处、各民族团结和谐。要发掘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坚持从青海生态环境特点出发,着力提升大众生态旅游产品、科教生态旅游产品、探险生态旅游产品、人文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使旅游者充分体现和感受生态文化旅游之美。要发掘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传承轮子秋、射箭、赛马、摔跤等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登山、攀岩、滑雪、探险等现代体育运动,壮大环湖赛、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世界攀岩赛等高原体育赛事,发展高原体育健康旅游,使旅游者充分体会和感受惊险快乐和康体养生之美。

四、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品牌是文化旅游业的名片,要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使青海文化旅游具有更鲜明的总体品位和整体形象。要坚持统筹谋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着力抓好品牌的创意、设计和开发,进一步构建文化旅游品牌体系。要重点打造景区景点品牌,结合生态旅游、避暑旅游、宗教文化旅游、体育健身旅游、自驾车旅游和民族风情园体验等新兴旅游产品的培育,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合文化创意,充分体现文化之魂。对青海湖、塔尔寺、原子城、藏医药文化博物馆(群)等已经具备较好发展基础、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景区,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凸现亮点,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和体验项目,成为引领青海文化旅游发展的品牌;对黄南热贡文化和贵德休闲游、丹噶尔古城、柳湾彩陶、祁连草原风光、坎不拉地质公园、孟达天池、年宝玉则、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观赏基地、盐湖工业游等发展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景区景点,要从历史文化底蕴、地域文化特色、民族民俗风情等多方面、多层次突出和彰显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开发其文化特点,提高旅游产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重点打造文化节庆活动品牌,按照定位准确、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梯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做大做强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三江源国际摄影节、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等文化节庆活动品牌。同时,要搞好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管理,提升各地节庆活动水平,通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形成省、州(市、地)、县(市、区)文化节庆活动网络,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向外界宣传和展示青海绚丽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

五、着力实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带动战略。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作为示范和支撑。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地方独有或特有资源,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和抓手,加强文化旅游产业软硬件建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内涵,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要重点抓好文化旅游景(园)区建设,着力建设西宁多民族文化旅游区、湟中“八瓣莲花”旅游文化产业园和宗教文化旅游区、湟源丹噶尔古城文化旅游区、青海湖文化旅游区、海北金银滩—原子城文化旅游区、海南贵德黄河文化旅游区、黄南热贡文化生态旅游区、海东河湟文化旅游区、互助土族民俗文化旅游区、撒拉族绿色家园文化旅游区、海西昆仑文化旅游区、都兰吐谷浑古墓文化旅游区、玉树康巴民俗风情和宗教文化旅游区、果洛格萨尔文化旅游区等。要重点抓好文化旅游线路建设,以黄河沿线为依托,建设体现源远流长黄河上游文化和神奇独特高原生态景观的文化旅游线路;以唐蕃古道为依托,建设体现青海悠久文明史和民族民俗风情的文化旅游线路;以青藏铁路、公路为依托,建设体现生态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的文化旅游线路;以宁张公路为依托,建设体现高原生态和自然景观,民族文化体验、自驾车旅游与观光、登山和滑雪及探险的文化旅游线路。要建立和完善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库,对重点项目要坚持集中布局、集约发展、集群带动,使重点项目建设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先导性、战略性、支撑性作用,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要依托重点项目和精品工程建设,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和线路,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引领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六、坚持以独特魅力文化装点景区景点。从旅游产业的角度看,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资源基础,旅游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青海独特魄力的文化不仅是高原旅游名省的基本标准和重要内涵,也会使青海在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影响力和创造力。必须在旅游中注入文化元素,要注意改变文化资源展示、阵列的单一模式,把静态的文化资源、分散的文化元素、高深的文化内涵转化为贴近游客、美味可口的文化大餐,转化成为既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又有很强参与性和很广消费面的文化休闲娱乐产品。通过对传统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改造、包装、升级,使其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益。要着力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投资融资为纽带,整合旅游演艺资源,促进演出单位、演出场所、旅游公司强强联合,共同培育旅游演出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积极鼓励和支持艺术表演团体,把“花儿”、藏族“拉伊”和“锅庄舞”、回族“宴席曲”、土族安召舞、服饰表演、说唱艺术等民族民间经典歌舞表演作为演艺的主要内容,创新演出形式,提高节目创意,打造体现青海民族地域特色的旅游演出节目。旅游景区景点要广泛吸纳文艺演出团体和艺术表演人才以多种方式灵活参与景区经营,不断提高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既要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和本真性,又要通过旅游开发向游客进行宣传和展示,鼓励和支持景区景点把热贡艺术、湟中堆绣、土族盘绣、贵南藏绣、加牙藏族织毯、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藏族黑陶烧制、藏刀锻制、木雕石雕等传统技艺表演及其产品展销体验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文化广电和旅游部门要做好景区景点的宣传推介展示工作,结合各景区景点实际,创意并开展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创作和制作一批高质量的介绍景区景点的图书、光碟,增强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七、不断提升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和价值。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旅游产业则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和途径,但实践证明,通过旅游产业带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相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文化的发掘和传承,而且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保值增值甚至创新,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为此,要实施文化旅游创意战略,善于研究旅游市场,下功夫解读和整合文化资源,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包装,用现代的、创新的、商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提升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和价值,为旅游者提供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提高能力的机会和别样的文化体验。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展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着力抓好大遗址和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利用工作,实施喇家遗址、热水墓群、柳湾遗址、明长城等4处大遗址修缮和利用工程,实施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以及塔尔寺、隆务寺等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和利用工程。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博物馆在文化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各类博物馆要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优化结构,进一步丰富馆藏文物,提高陈列展览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博物馆参观。要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依托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通过文化项目的空间整合和优化,着力建设一批具有示范、集聚、辐射并具有旅游功能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要将文化资源纳入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围绕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产品,整体捆绑、合理布点,使青海特色文化资源成为旅游者关注的热点。

八、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能否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直接关系文化旅游业发展成效。要依托资源优势,制定青海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发展规划,促进工艺品(纪念品)系列化、档次化、品牌化。要实施品牌工程,创意制作符合地方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工艺品,挖掘旅游品牌的形象价值,拓宽旅游品牌的产业链条,逐步提高精品份额,扩大具有竞争优势的工艺品种。要加大文化旅游工艺品的挖掘、研发、策划、包装、展销力度,重点开发唐卡、堆绣、刺绣、木雕、藏毯、奇石、昆仑玉等工艺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从事工艺品的创意研发、生产销售,大力扶持以基地(公司)+农户、专业户等从事工艺品制作、生产和经营的文化能人。要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工艺品生产基地,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不断推出民族民间艺术精品,极大丰富旅游工艺品市场。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文化旅游工艺品的市场推广,逐步提高工艺品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坚持举办全省文化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大赛,引导企业及从业人员在质量、品牌、传统与创新上下功夫。鼓励有创新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加强对文化旅游工艺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依法维护文化旅游工艺品的良好形象。

九、全力抓好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和营销传播。文化、旅游产业是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推介、营销传播等市场开拓环节具有较好的融合性、互补性。要紧紧围绕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开展多层次、高水平和全方位的宣传营销活动。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传媒手段,组织开展文化旅游品牌推介和展示活动,形成多角度、高密度、立体式的宣传阵势。积极争取中央媒体、兄弟省区市媒体、境外国外媒体对我省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形象的宣传、推介和展示。积极邀请国内外新闻记者、旅行商及艺术家来青采访、考察、采风,积极与国家驻外机构合作,多渠道宣传青海旅游目的地形象。继续办好“青洽会”、“藏毯节”、“环湖赛”、“摄影节”、“诗歌节”等品牌活动,办好各地独具特色的会展、节庆和文化活动,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旅行社企业要积极组织和宣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实施文化旅游品牌“走出去”战略,做好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包装,加强与国内外旅行社的协作,针对不同国家、地区和群体加强宣传营销。发挥市场推广优势,将反映我省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充分展示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增强宣传效果,不断扩大我省文化旅游品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十、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有力支撑。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决打破就文化抓文化、就旅游抓旅游、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等落后保守观念的束缚,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协调机构,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重点在行业发展规划衔接、扶持政策制定、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统筹,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无缝连接,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同步。特别是要建立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协作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制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定期通报文化旅游综合发展的最新动态,加强文化和旅游的紧密合作。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群众受益、永续利用”的发展战略,加大引导性资金的注入,鼓励多元化经营与多元化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社会资本、民营资本以及海外资本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做强做精一批具有创新性竞争力、专业水平高、特色明显的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企业,促进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形成,聚集社会各种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要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的智慧和才能,挖掘潜力,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促进我省文化旅游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4.大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 篇四

高亚芳 刘爱丽

旅游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将文化内涵贯穿到行、游、住、吃、购、娱等各旅游要素和环节,实现旅游要素外在吸引力和文化内涵统一,用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诠释旅游,才能使旅游更具吸引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是挖掘文化、保护文化、传播文化、优化文化、丰富和创新文化的途径,是文化传承、教化功能与休闲、娱乐功能的价值体现,同时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创意源泉、市场空间、资金支持和交流平台,推动了文化产业实现高科技化、尖端创意和精品化。

甘肃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甘肃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市场认同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入境旅游者对甘肃文物古迹、民俗风情、文化艺术资源的兴趣的比例分别为60%、42%、34%,国内旅游者对这三项资源的兴趣的比例分别是62%、35%、38%,文化已成为甘肃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截至2011年底,甘肃省162家A级景区中,文化型旅游景区107家,占总数的66%。在甘肃省对外推广的重点旅游线路和旅游区域中,文化型产品是绝对主力。目前,我省正在全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甘肃已进入文化旅游产业大融合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甘肃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有效引导产业融合的价值取向,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

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适时制定出台诸如合作机制建设、产业集群打造、龙头企业培育、品牌项目开发、管理体制改革、专门人才造就、投融资改革等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的政策,有效发挥政策的驱动和激励作用,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坚持对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进行系统筹谋、总体规划,实现发展理念、定位、目标的全新突破。强化规划先行理念,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尽快组织完成《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力求突出规划的创意性、文化性、高端性和品牌性,有效发挥其指导、控制、提升作用,凸显规划顶层设计的引领意义。

二、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互利共赢

通过多种旅游载体,把无形的文化形象化,零散的文化集聚化,让高雅的文化雅俗共赏、精英的文化大众分享,让文化在保护前提下“旅游化”,成为大众的公益品和消费品,在“旅游化”过程中实现文化产业化;充实旅游产品规划、目的地建设、吸引物开发、服务接待等重点旅游领域的文化内容,让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高旅游档次、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使旅游产业“文化化”,有效促进两大产业全方位、多层面、广角度的融合发展,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共赢。

三、拓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领域

以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为上游规划和设计,确立甘肃特有的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生态文化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重点领域,促进两大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同时,在文化、旅游资源普查,旅游景区建设、旅游市场促销、精品旅游线路设计、特色餐饮推荐、主题酒店、旅游商品开发及从业人员培训、定点文艺演出单位设立,重大旅游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组织策划等方面,旅游与文化部门应保持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围绕适应和满足广大旅游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注意从历史文化底蕴、地域文化特色、民族民俗风情等多方面、多层次赋予更多的甘肃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突出和彰显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品位,提高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吸引力、生命力和发展力。

四、实施文化旅游品牌引领战略

采取各市州申报,省文化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共同认定的方式,编制《甘肃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建立陇原文化旅游品牌工程数据库,对列入名录和数据库的文化旅游项目在行业政策、项目审批、信息服务、投融资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给予一批以资本、文化创意、产权交易、产业集聚为纽带的文化旅游企业必要的政策扶持,支持其向集团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引导和支持优秀旅游市县规划建设旅游文化名街、名镇、名村,推进文化旅游示范县(区)、镇、村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和陇原文化旅游品牌工程,发挥品牌辐射带动功能,全面推进文化旅游向纵深化融合发展。

五、加大信息技术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

5.旅游休闲农业融合发展 篇五

――黄陂区乡村休闲游工作情况汇报

黄陂区乡村休闲游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2月8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向,依托近近郊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坚持把乡村休闲产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导产业来培植和发展,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角、农民主体”的原则,突破性地抓了景区档次向上提升、产业发展向“农”延伸、市场营销向外扩张、战略目标向全国旅游目的地瞄准,取得明显成效,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主要成效

(一)乡村休闲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乡村休闲产业已成为黄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兴农富民的重要产业。2010年,全区共计接待旅游507.9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0.16亿元,带动全区4万农民直接或间接吃上了旅游饭,涉及乡村休闲游产业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5%。乡村休闲游被誉为全省的一面旗帜,武汉农业生态园成为武汉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园区,农业观光旅游已成为全省最重要的农业旅游精品线路,2010年,我区被省政府正

游,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我区已建成全国首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两家,即生态农业园和谦森岛庄园,还有农耕年华风情园、武汉开隆高新农业园、田田生态园、武汉花卉中心等一批以观光为主的农业园区。狠抓乡村休闲游商品加工、包装、销售,开发出了木兰茶叶、木兰葛粉、豆丝、野菜、蜂蜜等土特乡村休闲游商品共有30余种。共有乡村休闲商品销售网点98家,销售网点遍布全区。同时还有部分龙头企业的产品进驻全国各大超市,产品远销省外乃至国外。销售网络的不断扩大,使乡村休闲游商品销售成倍增长。2011年全区乡村休闲商品加工产业迅猛发展,产值达2.1亿元,较上年的1.1亿元增长了1亿元,增幅近100%。

(四)乡村休闲品牌创建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区以北部生态资源和南部近郊农业资源为依托,深入推进“木兰八景”开发建设和观光休闲产业发展,以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木兰古门、木兰清凉寨、木兰草原、木兰云雾山和锦里沟等景区建设为重点,促进乡村休闲游产业上档次、上水平,形成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增强了旅游核心竞争力,推进了乡村休闲游的突破发展。

二、主要作法

(一)坚持政府主导,引领乡村休闲产业科学发展。区委、区政府牢牢把握全区旅游发展的方向,科学制定全区乡村休闲游发展的方针,使全区旅游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成立区、乡两级乡村休闲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二是以规划指导发展,先后聘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高等和规划设计单位制定完成乡村休闲游产

游办公室切实承担管理职能。一是指导农民按照乡村休闲游发展规划,搞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建设。二是加强行业规范,对照省市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制度,并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对全区乡村休闲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进行了检查,有力地促进了我区乡村休闲游的提档升级。抓好从业农民的培训,每年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培训乡村休闲游从业人员300多人次。三是加大对乡村休闲游的整体宣传和推介。区政府和企业联手每年投入资金近千万,在省市主流报刊上登载宣传营销资料,在《湖北卫视》上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黄陂旅游形象宣传,提升黄陂乡村休闲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2012年乡村休闲游工作计划

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上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将围绕旅游兴农富民战略,积极推进全区乡村休闲游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做好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的各项工作。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对乡村休闲游进行合理布局,同时根据资源特色,突出重点,树立品牌。抓好扩面串联成片连线开发工作,不断推动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真正使得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

2、抓好乡村休闲游项目工作。一是区委、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事业的支持,计划将投入资金近3亿元,完成研子到大余湾、木兰天池到素山寺、木兰天池到云雾山的旅游公路建设,启动黄陂前

积极走出去营销,在省内外开展2-3次乡村休闲游推介;三是举办一次全区旅游农副产品专题推介会。

8、办好会节活动。一是办好第十三届木兰旅游文化节;二是办好第四届木兰山登山节;三是办好第四届武汉云雾山杜鹃节;四是大余湾油菜花节,五是办好木兰山金秋庙会。同时,积极做好信息反馈和纳入市级绩效目标的乡村休闲游调查统计工作。

三、几点建议和请求

一是加大市政府对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斜。建议建立乡村旅游专项发展基金,以农民为受惠对象,加大农舍住宿设施、农家饮食设备、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的投入和改善。完善公交线路、交通道路、停车场、乡村环境、标示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建设。加大对休闲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让乡村休闲游投资商感受到政策扶持力度大。此外,乡村旅游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是用地指标难以落实,受其制约,乡村旅游的建设往往难以落实和操作。乡村旅游的接待设施、活动项目、休息场所、住宿条件、购物商点与旅游设施建设等,也难以得到正常的用地指标,使不少项目不得不延期实施或流产,或项目仅停留在规划之中。请市办协调解决。

6.旅游休闲农业融合发展 篇六

带动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

休闲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和休闲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林牧渔及加工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休闲者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休闲度假方式发生了新的转变。休闲农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改善农民就业结构,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乡风文明建设。

濒临海洋的沿海地区,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便利的交通,独特的自然风光,为发展了休闲农业提供了客观基础。河北省环抱京津,秦皇岛、唐山、沧州沿海三市毗邻京津。唐山更是具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北京市到唐山市150公里,唐山市距天津市120公里,天津市到北京市137公里,处于“一小时经济圈”。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现在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美元以上,北京、天津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远超过这个数 1

值,这些都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客源。

一、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我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相对于南方有些省份的发展相对较为落后,主要是面相对较小,点相对较少。2011年初,唐山市的迁安市被授予2010年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成为我省第一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同时,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有:迁西县渔夫水寨休闲农业观光园、秦皇岛市北戴河集发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另有承德市的滦平县周台子现代农业休闲园区。今年,迁西县申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已通过审核验收程序,将成为河北省沿海地区秦唐沧三市继迁安之后的第二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迁西县京东胡子板栗大观园申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也已验收通过。到目前,唐山市荣膺“河北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有14个,主要分布在迁安、迁西、丰润、乐亭、遵化等县(市)区,以迁安、迁西为主。

二、对发展休闲农业的建议

休闲农业是立足于乡村,服务于市民,最终达到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新型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关系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开发和农村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对此,就发展我省沿海地区休闲农业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政府引导。虽说发展休闲农业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但在发展初期应以政府引导为主要力量。沿

海地区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沿海资源,积极引导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各级各类行政主管部门都应该将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抓手,积极主动地把休闲农业发展列入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去年底,省农业厅和省旅游局举行了推进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沿海市各级政府特别是沿海区县(市),要成立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建立领导分工责任制,同时,建立旅游特色村(点)发展专项扶持资金。

2、做好发展规划。休闲农业发展要重视科学规划,在建设中强化规划意识,切忌凭一股热情,一哄而上。在休闲农业建设上要重视项目设计。设计主题鲜明,功能区分明确,科学规划景观搭配和基础设施建设。精心选择经营项目,研究市场需求,策划经营模式;所涉休闲农业经营项目,挖掘其历史、经济、科学、精神、民俗、文学等文化内涵,将民间传说、故事、典故、散文、游记、诗赋融汇其中,突出文化塑造。规划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做到高起点、有特色、规范化。由于目前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专业人才比较少,可从国家、省聘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做出规划,以确保休闲农业发展更加科学规范。特别是已经有部分点的地方,如何将原有点串线成面更需要专业人员的设计论证。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大、通达性强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乡村公路建设也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这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但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对乡村旅游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乡村网络通讯、供电供水、医疗卫生服务等条件,配套抓好旅游信息服务网络、停车站场建设和农村改水、改圈、改厕工作,特别是旅游村的村容村貌、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建设。旅游主管部门、环保部门、农业部门、林业部门、水利部门、城建部门、文化部门、卫生部门等要各负其责,共同为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尽职尽责。让游客感受到这里既有农村安静的优美环境,又具有城市水平的生活条件。

4、依托资源,突出特色。休闲农业发展要在认真分析本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确定发展重点。可以将休闲农业发展与“三色”旅游结合:在具备红色旅游资源的乡村开发休闲农业,让游客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认识、了解或掌握农业常识;在具备海河资源的地方,打造“华北垂钓之乡”,开办海上旅游观光项目,发展蓝色旅游;在一般的地方,可以重点突出绿色、有机和生态,以绿色有机食品的果蔬采摘等活动为主,发展绿色旅游。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发展城市郊区型、景区周边型、基地兼容型;从功能上可以有所侧重,如发展观光观赏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等。同时要注重文化品位,继承和发挥地方文化特色,挖掘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的内涵。针对北方冬季特点,冬天将滑冰、滑雪和温室大棚建设溶入其中,以满足一年四季人们对休闲农业旅

游的需要。

5、加强教育培训。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是一个新兴产业,这方面的人才缺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弥补高层人员的缺失,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初中级人员的素质。农业、教育、旅游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强化对乡村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训,结合项目开发制定出人才培训方案,重点对乡村旅游项目策划开发、景区管理、家庭旅馆的经营管理、活动组织、市场促销、烹饪烹调、语言表达、传统技艺、民俗文化讲解等各类人才进行培训。培训对象包括休闲农业旅游村镇(企业)分管领导,乡村旅游点经营和从业人员。要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资金支持,开展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

7.旅游休闲农业融合发展 篇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5年一号文件强调要从纵向、横向、深度、创新四个方面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为辽宁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加深产业融合,创办辽宁特色休闲农业

从目前辽宁休闲农业经营情况看,多数经营方式属于粗放式,项目基本上处于为休闲农业原始需求而运作,产品与服务简单化,缺少辽宁特色,这与当前消费者消费与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存在着很大差距,这种无特色服务也造成了省内消费者居多现象。项目对消费者缺乏吸引力,甚至于有些项目成为“一次游”项目,广而告之的目的很难达到。辽宁休闲农业的特色,体现如下。

1.体现特色资源。辽宁省自然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而且这些自然资源项目可开发潜力较大,如辽宁境内的本溪绿石谷的国家森林公园、丹东大梨树世界上最长的植物长廊。

2.体现特色产品。在具有特色的地区,进行特色产品创新,在第一产业基本农业产品生产的基础上,注重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生产出创新性、标志性产品,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3.体现特色文化。在特色项目和特色产品的推出过程中,要注重与地方特色文化的结合,提供特色服务及精品服务,加强农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二、提升休闲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水平

规模经营是休闲农业实现各项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辽宁省休闲农业的开发主体以分散的农户为主,通常是小规模经营,短期经营特征明显,不利于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休闲农业是集生产、销售、休闲、生态保护等融为一体的产业,具有规模经济性质。因此,休闲农业应该实现规模化经营,采取新型的组织形式。

1.建立休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农民以承包土地投资入股,成为农业组织的股东,这样既实现了土地的集中化管理和规模化生产,又提高了休闲农业的组织化水平。

2.建立休闲农业合作社组织。这也是2016年一号文件特别强调的内容,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将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按照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原则进行生产经营与服务活动,也就是建立与完善农业产业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三、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旅游环境

休闲农业的基础设施包括乡村旅游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但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具有带来多倍收入的“乘数效应”,更是休闲农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1.加强休闲农业的基础设施必须注重建设的规划性。目前,辽宁省的休闲农业基础建设自发性项目多、重复性强,而且建设多地呈现混乱局面。因此,需要在区域内进行科学的设计及合理的布局,使资源更好地整合。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问题,又可让休闲农业更好地向功能化发展。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多层次需求,营造休闲、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的投入。可以采用多种融资渠道,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鼓励社会资本向休闲农业进行投入,如采用公私合营方式(PPP方式),一方面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另一方面更好地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硬件建设。

四、加强休闲农业的行业管理,健全相应管理体制

对于休闲农业的行业管理,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1.加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充分发挥行政管理部分的政府职能,除了对休闲农业进行统一规划以外,加强对休闲农业发展的宏观协调,对各类休闲农业企业或个体经营者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指导,如加强食品、卫生等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指导、规范市场行业秩序、建立安全通道等。

2.建立能够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的行业协会组织。凭借其独特的行业公共利益代表性,充分发挥其信息服务、教育与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的行业监督、协调行业、经营行业等职能,促进休闲农业有序发展。

五、提高服务质量,引进人才,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目前,辽宁休闲农业自发性强,从事休闲农业经营的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通常是未经培训的农业生产者,并缺少甚至没有管理观念,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而且短期经营意识强烈,没有行业发展的长远目光,大多数人员缺少培训,服务质量差,从整体上讲素质偏低,休闲农业从业人员服务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1.从培训教育入手。对现有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配套的、定期的职业教育,其中包括文化水平提高教育,服务理念及服务态度教育以及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教育。

8.旅游休闲农业融合发展 篇八

关键词:创新;现代农业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关注焦点锁定为“发展现代农业”,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既体现了持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以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敢于求异,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进行新的尝试;它是解决前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不是简单模仿和再造;在创新过程中,因为不可能准确无误地预测未来,完全把握事物变化的方向和趋势,这就使得创新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以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定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统领全局,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道路,重点突破,逐步推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新规范观念,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用现代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把工业经济在长期发展内中形成的适应社会生产、符合市场规律、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经营思想、管理方法、组织形式,导入和应用到农业领域,大力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步伐。

第一,借鉴工业组织化程度高的理念,推进农业企业化、产业化进程。长期以来,我国分散的自我封闭式的小生产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农户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分工协作,生产经营经常处于盲目状态;农户势单力薄,市场渗透力弱,竞争力差,在交易谈判过程中处在弱者的地位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增收目的的实现。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通过这些社会化服务组织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企业化、产业化进程。

第二,借鉴工业效益至上的理念,强化集约经营,提高农业改造。农业生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追求其最大效益,要实现最大效益,首先就是要降低其生产成本。如何减低其生产成本?根本途径就是推进农业的集约经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第三,借鉴工业注重科技创新的理念,加速农业科技进步。要加快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机构的改革,建立面向生产实际、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催生大批农业科研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要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提高农民及时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使大批农民向科技能人、商人、经纪人、企业家转化,培养造就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四,借鉴工业注重资源配置市场化理念,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既要力求做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同时也必须解决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乡差别大的问题。只有在农村和农业中大力推进市场化,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和城市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真正做到城乡和谐发展。

二、创新政策体制,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环境。

农业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弱质产业,又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晴雨表”,迫切需要得到支持与保护。在当今世界农业发展问题上,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通过“输血”式的农业政策,给农业生产以各种补贴和优惠贷款,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给予大量的投入,以弥补农业资本积累的不足,提高农业生产率。而我国建国以来,长期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形式,实行“以农补工”的发展战略,农业得到的是弱化的支持,甚至是负保护,从而扩大了农业的弱质性,降低了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需要借鉴发达国家保护和支持本国农业的做法,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的支持与保护体系。具体做法是实现“以农补工”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放弃现行的保护价收购制度,采取以“绿箱政策”为主的支持与保护。科学制定好并切实执行好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实施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与此同时,要加大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健全重要农产品的储备调节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建立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三、创新发展道路,促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做大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出现了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伊利集团、蒙牛乳业、双汇集团、鲁花集团等。这些企业以国内外市场为依托,以现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和营销技术体系为支撑,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大生产,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应通过政策、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扶持,不断发展、壮大这些龙头企业,并不断发展新的龙头企业,使它们在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大力扶持依托园区建设。全国各地相继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农业园区,这些园区大都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样板,而且发展势头很好。大力扶持依托园区建设,促进农工晌企业集聚发展的规模农业发展。各地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资源优势,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建立更多的农业园区,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探索创新农业发展的形式(如种羊大户型、股份合作型、产加销一体化型等),创新农工商企业集聚机制。通过农业园区的带动、辐射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是创新农产品基地建设。“基地”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优质麦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基地、棉花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等。这些基地建设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应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之一。要形成大宗农产品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新技术农产品基地等多层次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农产品生产带的合理空间布局;各地要按照农业部的整体规划,从本区域实际出发,制定本区域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1]查英青.科技创新与中国现代化[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10):1-4.

9.旅游休闲农业融合发展 篇九

一、汉中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现状

所谓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是指以农村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选择、新亮点。我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最初兴起以钓鱼休闲、品农家菜、赏农家景等为主体的“农家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特色农业景观、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农家休闲、田园风光、特种动物养殖为主体的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产业。到2008年底,我市已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从事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规模以上企业12户,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园6个、农业观光采摘园6个,全市共有农家乐306户,休闲农庄35户。全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从业人员2500人,资产总额4.5亿元,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实现利润4000万元,上缴税金800万元,年农产品销售收入1.5亿元。

我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主要类型有:

(一)特色农业观光基地类。近年来,我市围绕“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战略,大力发展“猪、药、茶、菜”及粮油加工等几大主导产业,突出抓了“三个六”(60万亩高产密植生态茶园、60万亩优质柑桔和600万头生猪)建设,做精做细优质粮、油、中药材、蔬菜、花卉五个特色产业,涌现了以西乡县万亩有机茶园、城固县20万亩桔园、汉中百万亩油菜花、洋县千亩梨园、汉台宗营万亩花木基地、西乡县樱桃沟等为龙头的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基地以及以西乡县午子绿茶有限公司、城固泛亚绿色食品公司、城固县磷光食品公司、宁强县羌州食品公司、西乡县鹏翔茶叶有限公司、留坝县佳士森药业公司等为龙头的汉中农产品及土特产品加工企业。

(二)秦巴民俗风情类。汉中地处秦巴山区,民俗资源丰富,依托巴山民歌、陕南剪纸、陕南号子、汉中曲子、民间婚俗、镇巴唢呐、洋县木偶汉调桄桄剧、龙灯社火(跑旱船、狮子舞、跑竹马、龙灯舞、社火)等特色秦巴民俗风情,涌现出民歌村、诗歌社、剪纸村、社火村及宁强青木川、汉台苏景园、汉中民俗村、汉中奇石馆等一批特色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场所。

(三)城郊田园风光类。近年来,随着我市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发展,一批田园风光类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在城市周围勃然兴起,且各具特色。如汉中荷花园、汉中牡丹园、陕南珍稀植物园、南郑县花果山、汉中楠竹园、南郑圣水桃园山庄等企业,这些企业特点是围绕中心城市,营造特色田园风光,在城市近郊发展,方便城市人群周末或假日旅游。

(四)特种养殖类。近年来,随着农家乐和各种休闲山庄的兴起,我市特色养殖业悄然

兴起,满足了人们的垂钓、捕捉乐趣和多样饮食文化需求。汉中的各种鱼塘在各城市周边星罗密布,可以满足人们的垂钓乐趣,大鲵、火鸡、鳖、野鸡、野兔等特种动物养殖在部分地方成为一种时尚,如城固香格里拉、白杨寨狩猎场、南郑县新集鳖养殖场等富有特色的休闲农业企业,让游客在自己垂钓鱼类和捕捉野味的的同时,也品尝到其特有的风味。

(五)景区周边农家乐类。我市民胜古迹众多,目前已建成国家A级景区13家,其中4A级景区1家,3A级旅游区6家,这些旅游资源给有经济意识的老板和景区周边的农民带来勃勃生机,他们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开设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水上游乐等活动,兴建一批休闲、娱乐、餐饮设施,兴办“农家乐”、“度假村”,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让游客在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同时品尝汉中的特色风味小吃。

二、我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和周边地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缺乏科学有效规划。一方面是一些县区重视不够,没有把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战略以上缺少研究,工作中找不到抓手,导致部分县区休闲农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当前我市的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发展基本处于自发生存、无序发展的状态,缺乏整体规划,定位不准确,导致在发展过程中项目设计雷同,功能不配套,简单仿效,粗放经营。

(二)产业规模小,发展不平衡。我市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经济总量依然很小,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占比低,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少,规模企业更少,旅游农业带动能力弱,产业要素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在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及营销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县区间发展不平衡,除城固县桔园和西乡县樱桃沟、茶园形成一定品牌效应、定位准确外,其余县区的休闲农业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

(三)公共服务不完善,设施建设滞后。在我市已经形成的几个主要的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景点,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投入不足,导致链接景区的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有限,景区停车泊位少、厕所少,供电、供水、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不到位,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设施卫生状况差,安全保卫措施不到位。其余休闲农业设施、条件更待加强。

(四)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我市休闲农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整体建设水平低,规模小,设施简陋,内容单调,基本处于低、小、散乱状况,缺少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休闲园区。另一方面,休闲农业经营者自身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不足,往往凭经验决策,明显跟不上市场对其发展的要求;同时,多数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缺少必要的培训,素质和服务水平低,管理水平差。个别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企业还存在环境卫生差、经营秩序乱、诚信缺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三、汉中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的资源和条件

汉中有特有的自然条件、浓郁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日益改善的交通环境,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提供了诸多有利的条件。

(一)特有的自然环境。汉中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被誉为“西北小江南”,是西北第一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也是我国首个野外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国家“南水北调”汉江水源头保护地;洋县华阳风景区、黎坪国家森林公园、紫柏山旅游风景区、午子山、褒谷口石门景区、红寺湖、南湖等自然景观各具特色、引人入胜。汉中有西北最大的柑枯生产基地,城固二十万亩枯园,金秋时节桔红橙黄,游园采桔,其乐融融;汉中有全国第二大樱桃基地,西乡樱桃沟花开时节,山林尽染,绚丽多彩,十里飘香;汉中还有百万亩油菜、六十万亩的茶园,每到春季,沿江两岸百里金黄,蜂飞蝶舞,令人心旷神怡。这些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汉中的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二)浓郁的民俗风情。汉中民俗,特别是秦巴民俗绚丽多彩,诸如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生礼仪、信仰崇拜、娱乐游艺等,是汉中文化遗产的立体史籍。汉中地处秦岭和巴山之间,处于荆楚、巴蜀、秦陇三大文化的撞击之中,其特产、饮食、习俗都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历史上“湖广填陕南”,南北移民,五方杂处,从而使汉中的民俗兼四方特色。汉中传统戏曲种类很多,有京剧、秦腔、汉剧、歌剧、话剧、汉中曲子、相声等。跑旱船、狮子舞、跑竹马、龙灯舞、社火(分高跷、芯子)等民俗别具风情。特有的秦巴民俗风情,为我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三)悠久的历史文化。汉中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是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的发源地,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汉中市是国务院于1994年第三批颁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06又获“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殊荣。独特的城市名片,悠久的古文化底蕴,使其在整个西北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显示出汉中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四)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汉中处于川陕交通联系的枢纽地带,是陕西的南大门,自古就是关中通往巴蜀的咽喉,自周朝起在各不同历史时期开通了陈仓、褒斜、傥骆、子午、荔枝、金牛和米仓等著名古栈道,汉中因而成为闻名遐尔的“古栈道之乡”。西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改善了汉中市的交通条件,缩短与西安、成都的距离,并被纳入西安、成都都市辐射圈内。十天高速、宝巴高速,还有西汉蓉客运专线、新飞机场的建设,对休闲农业发展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政府通过县乡公路砂改油和村村通建设,通往各景点小交通条件明显改观,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为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四、加快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型产业之一,它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有

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有效促进农业资源要素整合,是较理想的农业转型升级目标模式,符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特别是对于属于南水北调汉江源头保护地的汉中来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保护要求标准较高,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既符合汉中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要求,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富集的资源优势,取得多重效益。因此,各级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将其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远工程抓好抓实。

(二)科学规划,健康发展。一是搞好科学规划。要切实制订好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发展规划,明确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尽量避免盲目发展、无序发展,坚持与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合理选点,科学布局,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县域经济的重要内容。二是规范管理。尽快理顺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的管理体制,加快制定管理办法,规范项目开发中服务设施占地、准入资格、经营范围、活动内容、经营单位的服务质量标准、星级评定行为。加强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帮助提高素质和服务水平;组织休闲农业业主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提升服务手段和拓展服务功能。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市外资本投资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四是鼓励农民工返乡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发展地方经济。

(三)突出特色,综合开发。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农业特色结合地理特点、人文景观、资源优势,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各县区要确定自己的产业特色,汉台、南郑应围绕中心城区和“一江两岸”景带,在中心城市周围,积极发展城郊田园风光类、特种养殖类休闲农业,要依托汉台花卉基地、褒河鲜鱼一条街及天台山、南湖、红寺湖、黎坪森林公园等旅游风景区,大力发展景点周围农家乐;城固要继续在柑桔上下功夫,加大对桔园景区的投入力度,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和项目,丰富旅游内容;西乡县继续打造樱桃沟和茶园两张名片,做精品牌,扩大影响力;洋县要持续打造梨园品牌,在梨园面积、景区开发上下功夫,同时搞好华阳风景区建设;勉县要依托武侯祠、武侯墓两大知名旅游景点,围绕景点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留坝县继续打造古栈道漂流、高山草甸旅游等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宁强县要依托羌州文化和青木川古镇,突出民俗风情类休闲农业;略阳县要依托嘉陵江纵贯县境,形成广阔水域和悠久历史文化的资源优势,开发以观光游憩、休闲度假为主,集水上娱乐、森林探险、农业观光、地貌欣赏、商务会议为一体的综合休闲农业;镇巴县要发掘巴山民歌、陕南号子、汉中曲子、镇巴唢呐等秦巴风俗文化,形成产业;佛坪继续开发好山茱萸旅游项目。各地要在突出区位特色、依托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同时,根据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创新发展模式和项目、形成旅游新亮点。

(四)打造精品,示范带动。要抓好精品示范样板,为发展高品位的休闲农业打好基础,做好示范。在此方面,我市西乡县、城固县等县区探索出一条新路。其中,西乡樱桃沟连片种植12300亩,已成为我国第二大樱桃生产基地、国家级农业示范观光园。近年来,西乡县政府依托樱桃沟资源,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设计樱桃沟旅游规划,制定了集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高水平建设规划;采用德国风格,修订了景区建房、旅游设施等开发项目;

新建三条通景区的公路,加大了景点设施建设力度;2008年樱桃节期间,有41.1万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旅游综合收入达2179.5万元。城固县依托近20万亩无公害绿色橘柑基地,按照“生态游、休闲型、农家式”发展模式,精心设计“桔园一日游”和“桔园农家游”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改造柑橘观光园环山道路15公里,在橘园景区规划建成两个1000至2000泊位的大型停车场,重点扶持柑橘主产区橘园镇刘家营村、杨西营村2个农家乐集群点,帮助橘农建起60余家“农家乐”。相继建成荷花园、天逸园、湑水苑、香格里拉休闲中心等19处乡村农业观光点和郊区休闲场所。推出登山、漂流、垂钓、荡舟、赏橘游园、品特色腊肉等特色乡村游项目,游人既体验到采摘丰收金橘的愉悦,也领略到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的惬意。2008年,该县农家乐累计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0多万元。挖掘西乡、城固县经验,将精品做精,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其它县区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快速发展。

(五)落实政策,营造环境。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建议市上尽早出台有关支持和鼓励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明确有关优惠政策和措施。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市级要建立和安排专项资金,对休闲农业发展好的县区及一些经营特色明显、带动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足、运作规范的休闲农业企业给予扶持和奖励;对一些重点休闲农业景点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进一步优化服务。要切实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休闲农业项目审批、办证等过程中提供方便,减免相关费用,坚决防止“四乱”发生。四是要加强宣传。各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重要意义、重大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汉中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重视形象策划与包装,打造品牌,吸引游客,从而促进我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做大、做精、做强,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汉中市乡镇企业局

上一篇:消防系统整改下一篇:磁选工岗位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