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了作文(精选19篇)
1.初二了作文 篇一
起风了初二作文
静静地坐着,左手托着下巴,右手抚弄着钢笔,仰望夜空,总觉得缺少什么。眼前的事物为何如此木然,如此死板。仿佛时间就驻留在此刻,把一切的一切都死死的钉住这一刻。一切都沉睡着,远方的夜空中仅有零星几处漂渺微弱的星光。树木一动不动得像个奄奄一息的病人,但面对死亡无论是谁都该作临死前的挣扎吧!也许他疲倦了,也许这对他来说是种解脱……
等待着,等待着,竟不知自己在等待什么。不经意间,一股蕴含着新鲜泥土气流,吹来,吹散乌云,摇曳枝叶,抚过面颊时,我突然想起来了,等待的就是这——起风了。
起风了,令那承载着理想的风筝畅翔蓝天,令那即将远航的.航船扬帆起航,吹绿了人们干枯的心田。
起风了,令那云彩为之飘荡,令那水波为之荡漾,令那枝叶为之摇摆……
无风的日子确实令人受不了,空虚,无聊、平庸、乏味、千篇 一律!没有风,哪能吹起承载理想的风筝;没有风,哪能吹起鼓即将远航的风帆;没有风,哪能净化心田,哪能云飘、水荡、枝摇。无风、空虚、无聊、平庸、乏味、千篇 一律……
人们渴望风,驾驭风、与风同行。就连俄国大文豪高尔基以及那远在千里之外海面上的海燕,都在渴望,都在等待风的到来——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风,传播种子,为自然界传递生命,传播希望,使之生生不息。风,磨练意志,大风大雨中,人们在挑战自己的能力,挑战自己的极限,走出来的往往精品。起风了,点燃希望,传递梦想。起风了,迈向理想,铸就精品。
大风起兮,云飞扬!
无风,世界会怎样?
2.初二了作文 篇二
《我学会了……》
【命题简析】
本次习作是一个半命题的作文, 供学生选择的内容比较丰富, 当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我们学会了走路, 学会了吃饭, 学会了洗脸穿衣;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 我们学会了写字、画画、唱歌;在课余生活中, 我们学会了跳绳、打球、弹奏各类乐器等本领;在与同学、他人的相处中, 我们学会了帮助他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照顾自己等。这样的半命题作文提供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 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与学习、生活贴近的, 有话可说的题材进行习作练习。“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有了活生生的作文题材, 学生的习作才是有话可说、有感而发的。
【习作要求】
(1) 选择自己记忆中最难忘或最有意思的一次“学会”, 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 学会在记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体会。
【目标预设】
(1) 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学习习惯, 引导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并选择写作素材的能力。
(2) 学会抓住人物动作, 以情感变化为主线, 把学习的过程写具体。
(3) 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一件事, 有真情实感。
(4) 在交流、自评、互评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表达的习惯, 激发其写作的兴趣, 并愿意和他人分享写作快乐的习惯。
【设计思路】
根据半命题作文的教学要求,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特点, 我确立了“抓住人物动作, 以情感变化为主线, 把学的过程写清楚”作为本次作文训练的难点。因此,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
(1) 课件展示, 唤起学生的记忆,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为学生习作打开思路, 激发学生对本次作文的兴趣。
(2) 鼓励学生全方面地选择题材, 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使作文的内容更丰富、题材更新颖、情感更真挚。
(3) 以学生的生活为原型,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引出习作中的难点, 借助例文引路, 引导学生揣摩借鉴写作方法, 突破习作中的难点。
(4) 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片断, 让学生朗读, 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 让学生取长补短, 拥有成功体验, 增强写作的兴趣。
【教学过程】
1. 课件展示, 打开话题
(1) 教师描述导入:当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我们便开始了人生的旅途, 学会了走路, 学会了吃饭, 学会了洗脸穿衣, 我们的本领越来越大, 就意味着我们在一天天长大。
(2) 课件播放某个学生的成长史, 有以下特写镜头:学习走路、爷爷奶奶教吃饭、老师教写字、学习画画、练习拉二胡、课后练习跳绳……
(3) 学生看完课件后交流:四人为一小组, 畅谈自己童年生活中的一次次“学会”。
(4) 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当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我们学会了走路, 学会了吃饭, 学会了洗脸穿衣;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 我们学会了, 学会了, 学会了;在课余生活中, 我们学会了, 学会了, 学会了;在与同学、他人的相处中, 我们学会了帮助他人, 学会了, 学会了, 学会了……
(5) 看着这么多的学会, 你有什么想说的?
(成长的过程就是有很多个学会组成的) (自己真了不起, 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 ……
2. 学会选材, 突出重点, 引出难点
(1) “学会”了这么多本领, 让我们拥有了这么多的本领, 这节课老师还要让你们学会一个新本领:学会选材。
(2) 在这么多的“学会”中, 哪一次的学会让你最难忘, 或经历的挫折最多, 或是最有意思呢?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 一起去回忆吧!
(3) 出示交流提纲, 同桌先互相交流, 然后指名全班交流。
(1) 为什么学?当时的心情怎样?
(2) 怎么学?学习过程中最难忘的是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的心情怎样?是否克服了困难?情绪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3) 学习结果如何?学习过程给了自己什么启发?
(4) 在指名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就全班学生不懂或听不清的地方给予帮助, 让学生把话说清楚。 (2名学生)
(5) 根据2名学生的发言, 师生共同小结, 指出2名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6) 师生共同小结:优点是能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不足是学的过程有两种倾向, 即太繁琐或太简单。
(7) 引出学生在说话、作文时共同的难点, 即如何抓住动作, 以情感变化为主线, 把学的过程写清楚?
3. 例文引入, 揣摩借鉴, 攻克难点
课件出示《我学会了跳绳》中“怎么学”的片断:
我拿着绳子来到晒谷坪上, 双手握着绳把, 把绳从后向前用力地甩, 可是脚却没有跳起来。接着重来, 绳子甩到脚边, 却只提起了一只左脚。再重来, 我握住绳子, 向前甩, 同时起跳, 可是我的脚落地太快或者是绳子甩得太慢, 还是没有成功。唉, 想不到跳绳也这么难啊!
爸爸见了, 走过来对我说:“怎么了?学不会了?想打退堂鼓了?”我低着头说:“不是。”脸却感觉到烧烧的。爸爸说:“跳绳也有方法的, 你想象一下自己就是一根单腿弹簧, 双脚并拢, 前脚掌站立。甩动一次跳跃一次, 不要怕失败。”我听了爸爸的话, 就继续练习, 终于学会了手脚动作的协调, 开始可以连跳两下, 三下, 五下……接着是十下, 二十下, 五十下……
(1) 交流:这一片断好在什么地方?
(1) 抓住人物学跳绳的动作写得很具体。
(2) 把作者的心理活动和变化描述得惟妙惟肖。
(2) 用笔把片断中描写动作的句子划出来, 朗读并体会。
(3) 再以刚才两位交流的同学为例, 抓住动作把学的过程说清楚。
(4) 朗读并体会什么是人物的心理活动。
(5) 学生交流自己在学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心理变化, 掌握写作技巧。
4. 理清思路, 编写提纲, 练习写作
(1) 谈话过渡
同学们, 刚才文章里的小作者, 能将自己学跳绳的过程写得这样生动, 相信这和他的认真观察是分不开的。接下来, 该轮到我们写作了。
(2) 写作提示
(1) 选择材料。我们写作前要先确定横线上填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一下自己, 看看我们到底都学会了哪些本领、技能?
(2) 撰写提纲 (中心、内容、顺序、详略) 。要求学生先列出写作提纲, 教师巡视对其进行指导, 引导学生养成写作列提纲的好习惯。
(3) 写出真情实感。选材一定要求真实, 真实的材料才吸引人, 才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3) 学生习作
给学生30分钟时间作文。要求学生安静、独立完成。五、展示片断, 扬长避短, 分享成功
(1) 教师有选择地请部分学生展示习作中特别精彩的句子或片断, 请学生上讲台大声朗读, 教师当堂点评。
(2) 在学生朗读作文以后, 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指出优点, 提出建议。通过多种评价机制, 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提高写作兴趣。
3.作文评语岂能“简单了之” 篇三
一 “赏”心阅文,鼓励为先
“赏”文方能解文,“赏”其取材新、立意深,“赏”其见解独到、构思巧妙,“赏”其态度认真、善于观察,“赏”其能抒发真情……任何一篇作文都有其可取之处,因此老师不能只冷漠纯客观于刻板的鉴定或纯粹着眼于条条框框的消极处理,而要尽量发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伟大文学家茅盾的小学教师就曾给他写过这样的作文评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这短短的一句夸赞语无疑为茅盾成为一代文豪注入了动力。一次作文《怀念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学生在篇末写成了“爸爸,你快回来,我多么想念你!”明显的离题万里,我这样评语:文贵乎情,以情动人,你是一个很懂事孝顺的孩子,想念爸爸的同时,是不是也想念妈妈呢?学生立刻意识到自己写跑题了,以后的作文明显学会紧跟主题的脚步了。
二 平等亲和,探讨商量
商量、探讨的口吻更能使学生理解并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中学生独立自主意识普遍增强,他们期望与教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长期居高临下,势必望“文”而逃。教师的评语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同一篇作文,不同的老师可以给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教师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容易激发学生再创造的兴趣。与其在评语中写道“内容不够充实”,倒不如说“在我看来,如果你能将更为典型、更为具体的材料充实到你的文章中去,效果可能会更好。你认为呢?”这样的探讨性的评语使学生感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尊重,通常他也会充分重视教师给他的批语。商量、探讨的口吻更能使学生理解并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每次发作文是学生最活跃的黄金时光,或三三两两低头暗语,或因同桌争执拿本询问老师,或一个人苦思冥想。面对不熟练的技法,凌乱的章法,不合理的布局,仍被学生"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期待所感动。
三 瑕不掩瑜,突其亮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语句不通顺,层次不分明,语言欠生动,中心不够突出……”諸如此类空洞程式化的评语,显然无助于学生优势的发挥,有碍于作文水平的提高。作文评语应因人而异,因文而异,让其成为学生作文改进提高的一盏盏明灯。不必从审题立意篇章结构到遣词造句标点符号再到行文格式字数要求,详尽具体,苦口婆心。有的学生作文底蕴欠深厚,不妨旁征博引说看法,有的语言干枯,不妨让文采飞扬的作文进行引导,有的作文假大空,不妨引导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有的感情奔放,不妨评语也一泻千里,有的婉约内敛,不妨九曲连环,流水潺潺。作文训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作文课也不止这一节,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考虑“各个击破”呢?把太多的信息一股脑灌输给学生,“贪多嚼不烂”。我们何不评语只突其亮点,其它内容则通过旁批或直接修改来反映。这样,学生努力有方向,教师批改作文的效率也得到提高。
四 文采飞扬,点燃激情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也是如此,枯燥无味,僵硬刻板,必然必然不能引导学生,而具有文采性的语言必然能成为师生的桥梁,使学生“信其道亲其师”。而用经典名句或把其略作修改后给学生下批语,无疑会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激起了他们对写作的极大兴趣。当看到一篇篇立意高远、构思巧妙、字字珠玑、句句锦绣的佳作时,不妨写上:“春色满园关不住!”;当读到一些语言清新质朴的文章,不妨送上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当面对整体水平不高但不时有三两句精彩句子的作文,不妨用欣赏的口吻写上:“‘一枝红杏出墙来’,多想看‘春色满园关不住’。”这些赞美、欣赏和激励性的批语,使学生耳目一新,自然会带着欣喜,带着骄傲去阅读、去感受、去欣赏批语,写作文的激情也点燃了。
4.起风了初二作文 篇四
先上台的是竞选班长的王欣欣,她一开始就先讲了我们初一(8)班该如何发展,如何搞好班级纪律等等,说得很令人信服。
王欣欣刚下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朝伟,作为男生的代表,男生对他自然有些“偏袒”。众男生一起把选票投给了朝伟,而女生们则把选票分别投给了不同的竞选者,自然每人的票数就少了,最终还是朝伟竞得了班长岗位。
最精彩的要数学习委员的竞争,这顶“乌纱帽”究竟花落谁家?竞选班长落败的女生不甘示弱,男生也分成了几个派别,一时间形势错综复杂,几个人票数不相上下。老班只能按照体育比赛的模式进行淘汰,究竟鹿死谁手?有的男生心太急,没做好准备,一出击就破绽百出,败走麦城;有的女生太小心谨慎,谦虚过度,最后只能泪别讲台。稳重有余的男生许军波和博学多才的女生许倩最终过关斩将,留在了讲台上,成功地进入总决赛。接下来,在学习委员的竞选之中,许军波显得绅士有余,威力不足;许倩则游刃有余。二人票数在伯仲之间,老班只好再给每人两分钟时间拉票。最后的唱票开始了,许倩扭转乾坤,以微弱优势胜出,顺利连任!
5.我后悔了初二作文 篇五
一坐在座位上,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我新买的笔,像白天鹅一样骄傲地展示着,它有一身天蓝色的外衣,上面有一只小巧玲珑的小熊。我十分喜欢这支笔,就像老鼠爱大米一样。我的同桌也有一只和我一样的笔,可他不知道我有一支这样的笔,她小心翼翼地把它的笔捧在手心让我看,他的笔就像宝贝一样捧在手心怕坏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对它的笔爱不释手,情有独钟。
下午上学,我突然发现我的笔神不知鬼不觉的不见了,之后我就和我的同桌开始了一场激烈的争吵,就像警察审问犯人一样漫长的争吵大战。我面无表情的对他说:“你偷了我的笔吗?”他满脸疑惑地说:“没有啊,我自己有笔。”他一脸没事人的样子,我的脸色铁青,像一个发怒的狮子一样,可他怎么都说没有呢?我牙齿咬着嘴唇,凶狠的脸扭曲的皱皱巴巴的,我说:“肯定是你拿了我的笔,不然它怎么会不翼而飞。”他慢悠悠地拿出了一只不是我的笔说:“看这是你的吗?这是我上个星期捡的。”我说:“这笔不是我的,拿我的出来。”我们两个互不相让,怒目相争,争的面红耳赤,就像两只小鸡在争一条虫子一样,非要一决高下。我气急败坏,一下子没忍住,眼泪哗哗的流下来,像水龙头打开了一样,又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夺眶而出,同桌怒气冲天地说:“我把我的赔给你,求你别哭了。”我心想: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他情不自愿地打开他的书包,打开文具盒,他大吃一惊,突然发现居然多了一支,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没有偷我的笔,是两个笔混在一起装错了。我支支吾吾地说:“对不起,怪我搞错了。”我的脸刷地一下子红的就像红苹果一样,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6.初二了作文 篇六
一、习作再现
(一) 平淡如水的情节
1.小猴和小兔想骑自行车, 它们就去找小马、小鸡、小狗, 它们在公园里骑了一会自行车, 就回家吃晚饭了。
2.大灰狼追兔子和猴子, 兔子和猴子拼命奔跑, 把大灰狼甩掉了。
3.猴子去摘桃子, 回家发现兔宝宝被抱走了, 就去大灰狼家里把兔子抱回了家。
4.小兔想找小猴玩, 可是小猴不在家, 大灰狼看到了想要和小兔玩, 可是妈妈说大灰狼是吃小兔的, 小兔就跑回家了。
(二) 缺少逻辑的死亡
1.大灰狼抓来了猴子和兔子, 就在大灰狼要吃它们的时候, 猴子让大灰狼闭上眼睛让它许个愿, 结果, 猴子和兔子趁机逃跑了, 大灰狼睁眼发现这个情况, 被气死了。
2.大灰狼在后面追, 前面有一条河, 兔子和猴子跳了过去, 大灰狼掉到河里死掉了。
3.大灰狼追兔子和猴子, 兔子和猴子往一块石头边一站, 大灰狼在石头上撞死了。
4.大灰狼追到了树下, 猴子叫兔子赶紧爬上树, 猴子把采来的香蕉全吃了, 把香蕉皮扔了下来, 大灰狼滑倒跌死了。
5.小猴看见大灰狼欺侮兔子, 拿了一根棍子就把大灰狼打死了。
6.猴子发现大灰狼把兔子放在锅里准备煮了吃, 就跳进了锅里把兔子抱走了。
(三) 套用名著的情节
1.兔子对大灰狼说有个更厉害的狼要吃它, 结果狼被带到河边, 看着河里的倒影发狂, 跌下河死了。
2.在大灰狼睡着的时候在它的脖子上划了一个洞, 放进了石头, 大灰狼醒来时一走路就死了。
3.送糖给大灰狼吃, 结果把大灰狼的牙齿给吃坏了, 再也咬不动小动物了。
4.大灰狼遇到了小白兔, 说小兔弄脏了河水, 还说它在背后说大灰狼的坏话, 不是它就是它爸爸。
5.大灰狼追上了兔子, 兔子赶紧躺在地上, 一动不动, 大灰狼说:“我不吃死动物。”说完就走了。
……
二、原因分析
想象力就是指人的形象思维能力, 是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 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翻着学生的试卷, 我曾一度反问自己, 这难道是三年级孩子正常的想象发展水平吗?我去咨询了心理老师, 在语文教研组会议上我又提出了这个问题, 大家都和我有着同样的感觉, 这样的想象, 思维狭窄, 受限明显。
我想起不久前在一篇文章中读到:孩子问妈妈为什么公园里的天鹅不能飞上天, 妈妈告诉她那是因为人们剪短了天鹅的翅膀。孩子就像一只只美丽的天鹅, 想象力是就孩子的翅膀, 也是习作的翅膀, 那又是谁剪短了孩子的翅膀呢?经过调查我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 乏味的生活造成了平淡的情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应, 社会生活和客观现实制约着写作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表现, 制约着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制约着写着主体的写作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小猴和小兔想骑自行车, 它们就去找小马、小鸡、小狗, 它们在公园里骑了一会自行车, 就回家吃晚饭了。”其实这样的情节正是很多学生真实生活的映射。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放学回家除了做作业, 没有什么丰富的活动内容, 难得有机会出去玩玩, 也只能约相熟的同学骑骑自行车, 为了回应家长的左右叮嘱, 在小区里晃一会, 就“回家吃晚饭了”。城市高楼大厦也压缩孩子的活动空间, 邻里、同伴沟通少, 无形中就削弱了孩子的生活经历, 因为交流和互动能为想象力、创造力提供较好的环境。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也挤掉了学生的的玩乐时间。前段时间在班级里作了一个调查, 全班42个学生, 参加各类学习班的有40人, 最多的学生双休日要参加五个培训班, 从钢琴、舞蹈、绘画到英语、主持人, 孩子一直在赶场子, 哪里有时间去观察、体验生活?又哪里有时间和空间让思想自由驰骋?可以说乏味的生活造成了平淡的情节。
(二) 无厘头的动画片影响了想象逻辑
打开电视, 有专门的少儿频道、动漫频道, 即使综合频道的电视台也有固定时段的动画片, 但动画片的质量却是良莠不齐。夸张和想象是动画片着重的表现形式, 但很多片子夸张过度, 制作、表现手法粗糙, 缺少了事物应有的逻辑规律。为了制造笑点而夸张, 缺少笑声中的思维张力, 使本应开发学生想象力的动画片反而影响了学生想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于是就出现了兔子和猴子能跳过去的河, 大灰狼却掉进去淹死了的情节。
(三) 狭隘的童话阅读限制了思维拓展
学生的习作中出现了很多套用的名著情节, 从《老虎拔牙》、《狼和小羊》到《狼外婆》, 情节是那样的熟悉。有人不仅要问, 难道读名著不是启发想象力的吗?回答是肯定的。但如果反复听来听去, 读来读去就那么几个故事, 也会成为一个约束的框框。另外就是对童话的阅读引导, 同样是《灰姑娘的故事》, 中国孩子从家长、书本上得到的信息是:后妈都是坏人, 有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灰姑娘就会成为漂亮的公主;而美国的老师和家长引导孩子从中要学会守时, 得到朋友的帮助, 要学会爱自己, 寻找故事中的破绽。可见我们对童话阅读引导缺少开放式的阅读提问, 这样就会限制思维的拓展。
(四) 太多的“规定”扼杀了想象空间
如今孩子多是独生子女, 寄托着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 孩子们在父母和四个老人的注视下长大。大人们在全方位照顾孩子的同时, 也教育其要遵从各种各样的“规定”。没有思想的天马行空, 何来创造力?很多时候, 我们鼓励顺从听话, 而不鼓励独立见解;鼓励中庸、随大流, 而不鼓励竞争、冒尖;鼓励稳妥可靠, 而不鼓励异想天开;鼓励“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而不鼓励个人的独特性;鼓励儿童把成人的兴趣当作自己的兴趣, 而不保护和激发儿童天性中潜在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学校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 要求的是“标准”答案……而这些太多的“规定”扼杀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
三、解决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那么, 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 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 以自由空间换取想象空间
对于想象力的发展来说, “自由”是最重要的因素。这种自由包括时间上、空间上、行为上、思想上等多方面的自由。我们没有必要在孩子一出生就告诉他, 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对于各种补习班, 需要跟孩子商量,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选择性地学习。那种以考级为目的的机械学习只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就像爱因斯坦说的:“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 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我们需要孩子有自由的时间看白云变幻, 看露珠在叶尖上滚落;可以自由地和同伴到公园探险, 在小区研究蚂蚁军团……有自由的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二) 以引导观察丰富表象储存
想象是人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的源头是大脑储存的记忆表象。所以, 想象力的培养, 要以丰富的表象储存为基础。一个人想象力的强弱, 与他头脑中所储存的记忆表象的数量与质量有密切关系。小学阶段是孩子生活意识较弱的阶段, 要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就要引导孩子观察生活。
我们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比如在班级里设立生物角, 种植一株植物, 观察它的发芽、生长过程;养一只小动物, 观察它的饮、食、起、居, 想象它的动作、神态、声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观察夜空中星星月亮的变化规律;还可以观察上学路上街道两旁每天的变化以及遇到的行人等。这种有意观察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指导, 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 从对生活的观察中培养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了对生活更深刻的认识, 想象力就会得到发展。观察多了, 小学生便能准确记录所观察事物的变化, 不知不觉中, 写作能力也在提高。例如本次考试中有个班的老师平时指导比较多, 有个学生在习作中是这样写的:“兔子对大灰狼说:‘狼先生, 你看我这么瘦, 都是骨头, 吃了我说不定会卡住你的嗓子的。再说, 你看这块地的萝卜长得多好, 让我吃点萝卜, 我会慢慢长胖的, 那时你再吃不迟啊。’”这样的想象就有一定的思维在里面。
(三) 以大量阅读渗透想象表达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曾说过:“阅读文艺作品, 这是想象的最好学校, 这是培养现象的最有力的手段。”阅读别人的文章不仅了解知识, 更能够体会作者对生活、对某件事的看法, 就可能引起共鸣, 还能学到文章的遣词造句、表情达意、谋篇布局的方法。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孩子的生活阅历少, 就要从书本上弥补, 不仅要读童话, 还要读寓言、神话、科普、历史、名人传记等。现在出现的大量的绘本就是很好的读物, 不多的文字, 却能够有一定的思考和启发在里面。只有让孩子们读的、听的、看的都丰富起来, 想象才会丰富起来, 而读书相比于电视等媒体来说更具有文字背后的想象空间。
(四) 以多样练笔培养想象逻辑
习作需要大胆想象, 尤其是创造性想象, 但绝不是胡乱瞎想, 要符合情理, 要基于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习作想象逻辑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习作练笔, 一方面可以在课中进行片断拓展性练笔。例如我们教学《哪吒闹海》, 让学生想象龙王在天庭会怎么跟玉帝告状;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 让学生想象没有火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教学《聂荣臻和日本小姑娘》, 让学生想象警卫员如何说服老乡给日本孩子奶喝……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复述课文能力, 又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思维。另一方面, 还可以进行创造性练笔。例如续编故事《狐狸再次遇到了乌鸦》;续编故事《爱之链》, 当乔依醒来之后……学生在不断的想象练笔中就能讲出更多符合逻辑的故事。
7.谁炮制了“神一样的作文” 篇七
学生写作文时,为何想象和推理多于现实生活?为何写一些真实的东西、表述一些真实的情感那么难?其根源就在于我们的学生在长期的教育中,忽略了对生活常识的学习,缺少生活体验和积累,缺少必要的社会交流!
生活,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就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而应试教育,给学生灌输知识,最大限度地让他们掌握书本知识。一个为应试而应试的教育,造就了一大批为学习而学习的学生!而这些学生,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社会,脱离了情感,也脱离了本属于他们的纯真的年代。
再看我们的作文教学,在课堂上,老师把一篇作文分成固定的套路讲解,如同分析一道应用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头、结尾,什么套路,什么写法,不但要学生记下,还要付诸具体操作。再加上猜题、背题这些考试技巧的运用,所以,学生作文呈现应试化、空洞化、技巧化的趋势。
可以说,从学生接触作文的第一天开始,就失去了作文“言为心声”的基本内涵,变成了单纯的技巧练习。如果作文教学继续工具化、功利化,不喜欢写作文的孩子只会越来越多,“神一样”的作文恐怕也会越来越多。
“神作文”,绝不是孩子的错!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当小学生的生活充满了试题、考试而少有游戏、笑声时;当猜题目、背范文、虚构情节牟取高分等“写作技巧”大行其道时;当老师仍以应试的框框来评价作文时,学生的作文怎能不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
8.我长大了初二作文 篇八
像往常一样,放学后我照例回到了家。突然,我觉得家里游人。会是谁啊?这么安静……难道说? 当时我的心里想有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一样,马上就要跳出来了。我感觉两腿发软,第一反应就是赶快报警。我用尽全力拖着我已经发软的双腿,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了电话旁。
“回来了。”一阵即虚弱又熟悉的声音让我除了一剂定心丸。原来是妈妈呀!可是我又想:平时妈妈比我会来得晚,而且说话都没有第七啦。妈妈生病啦!我没有犹豫,直接跑到妈妈的卧室。天气与不错算冷啊!妈妈盖着一床厚被子,脸颊红红的,摸上去很烫手。于是,我找出体温计,学着妈妈的样子,用手甩了甩体温计,放好。然后,把饮水机打开,从药箱里把药拿出来。等着五分钟快点过去。
时间过得真慢啊……
终于到时间了!我把体温计拿出来,下了我一大跳——40度。“妈,你那儿不舒服啊?我带您上医院吧!”我说话显得有点激动。妈妈勉强笑了笑,好像是让我放心。“没事。”我从来没看见过妈妈这样。我马上跑到客厅,把药泡好。我轻轻抿了一下,试试烫不烫。我上手捧着水杯,犹如拿着珍贵无比的宝贝,第一次感觉到水杯对我来讲竟然那么重要。我迈着有序的步伐,小心翼翼的走到妈妈身边。
到了床边,我把杯子放到床头柜上,把妈妈慢慢扶起来,把枕头放到妈妈背后,让妈妈靠在上面。清清的把药端给妈妈。
妈妈吃完药,浑身无力的躺下了,“让闺女真好!我的闺女长大了!”我当时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妈没事了,你学习去吧!”于是,我走出了妈妈的卧室。
9.初二快开学了作文 篇九
唉!七年级没好好学,现在想想都后悔啊!准备八年级好好学,毛爷爷曾经说过一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好好学习不像说说那么简单。我现在连第一步怎么走还不知道。只是听说,七年级班主任可能跟班,如果班主任真的跟班的话,我一定让她看见一个和七年级不一样的我!如果不跟班,我也要好好学习,因为学习是为自己学的,我的班主任曾经给我说过:“现在努力几年,后几十年就不怕前途无量了。我妈妈也给我过,学习不是为别人学的,而是为自己学的。只能有出息了,长大才能养家糊口、才不会让别人瞧不起你,我对现在的社会可以怎么说:“有钱就是爷,没钱你什么也不是。”我不想当爷,但我也不想什么也不是。我只想好好学习,长大以后给国家做点贡献。
河南开封杞县大同中学初二:pz899
10.初二了作文 篇十
八股文有两大特征,一是形式僵化,二是思维僵化。八股文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许多地方要求严格的对仗,类似于骈文,创作难度较大。今天的高考作文教学中,充斥着大量的所谓写作模式,无论是什么样的文章都往这个模板里套。至于写作模式,我倒认为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同学写作能力都不是很强,教会学生几种套路,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为学生以后的写作进步打下基础。我们在提倡创新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模仿是创新的前提。
八股文之弊,弊在考生的观点必须与“朱圣人”朱熹相同,这就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制约了丰富内容的出现。形式毕竟是外在的一种形式,思维是否活跃才是关键。
看看我们现在的高考作文,优秀者甚少。许多考生为了保险,宁可平庸,也不敢写出心中所想,就更谈不上深刻了。要想写出优秀的高考作文,在立意上一定要深刻。今天的高考作文之所以有些近似八股文,就在于思维的僵化。文章肤浅,点到即止。
《考试说明》对作文的要求也是比较明确的,主要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作文想得高分,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基础等级”在这里就不再赘叙了。下面主要谈一谈“发展等级”。“发展等级”分为四个方面,“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其中基础等级占40分,发展等级占20分。
把这些评分点仔细理一理,再结合近几年来的高考情况,尤其是安徽高考的实际,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许多考题审题较难,考生往往难以准确地把握题旨,写出了许多跑题、偏题的作文,至于“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作文就更少了。求稳便成了考生们的基本原则,毕竟南辕北辙是要白忙一场的。但是凡事皆不可走过了头,我们切不可为了求稳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追求的目标很高,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完成,但到达的高度也许不低,但目标低了,想达到较高的水平则很难。因此我们既要教育学生去写符合题意的文章,更要能在切题的前提下写出符合发展等级要求的文章。
要想使文章深刻,就必须使之富有哲理,充满思辨的光芒。那如何才能使文章写得深刻呢?下面就以高考安徽卷为例简单谈一谈。
一、透过现象见本质,并加以演绎
现实生活是丰富繁杂的,事物的本质常常被掩盖,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发现的。我们要能够透过表面的人或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深入思考,挖掘事物的本质。
11.初二物理教学策略初探 篇十一
关键词:初二物理,教学策略,学生
物理这门学科虽然是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才开设的一门基础学科, 但在小学的《自然》或《科学》里面已经涉及一些最基础的物理学常识, 初中物理学习内容包括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及其简单计算, 还有一些基本的物理现象及其理解等基础知识。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理解这些物理知识, 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学习好这门学科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战术、策略,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对初二物理教学提出一些措施并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是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源泉。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知识, 就要让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造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讲课, 应创造一个让学生熟悉、惊喜, 简单明了, 生动具体, 舒心愉悦, 又留有悬疑的情景, 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 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比如, 在讲到《物体浮沉条件》时, 可以创造一个“鸡蛋沉浮”的情境, 首先让学生们从感性上, 直观上去认识, 从而激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中的物质形态, 大大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让讲课变得轻松自如。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造, 对学生们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一旦对物理这门科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便会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从而使他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将学习知识当做一种需求、一种享受。
2.合理使用教学手段, 促进学生的兴趣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从教学的效果出发, 精心组织设计授课内容, 在讲课过程中融合最新的教学理念, 将最新的物理科学研究成果穿插在教学内容中, 重点介绍给学生们,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根据物理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 讲解物理科学知识对经济建设的重大作用, 激发学习兴趣。另外, 教师可以教会学生采用实验法、调查法、谈话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 使学生不再被动学习, 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促使学生对物理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还有, 就是教师也可以转换一下传统的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3.加强实验课, 提高学生的兴趣
观察与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应该加强实验课的教学,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 领悟一些物理原理及知识, 让较为枯燥的物理理论在实验中得以化解。实验课一定要客观实际,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通过让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认知, 为提高其理性思维做好铺垫。通过实验, 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帮助其进一步消化、吸收。另外, 也有必要增加一些趣味性实验, 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是教师, 课下是朋友。对待学生, 我们教师不可以冷眼相对、熟视无睹, 而是要用满腔的热情, 尊重、信任他们。在课堂上多给他们一些赞美, 多给他们一些鼓励、鼓舞, 多给他们一些自信, 让学生对你有一种亲切感, 这样也就会使得学生们会“爱屋及乌”, 从喜欢老师而喜欢上这门学科。因此, 会非常愉快的接受老师的教诲, 增加学习主动性。
另外, 就是加强与学生们的沟通, 沟通一直以来是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催化剂。在沟通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困难充分了解, 并且可以尽量帮助他解决困难。在沟通的同时, 教师也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 及时改正, 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教会学生学物理的方法, 让其养成学习习惯
物理要以数学为基础, 但又不同于数学, 在计算时要列出写公式以及单位, 物理逻辑性较强。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主要方法, 教师要教会学生们根据猜想进行仔细观察和认真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 可以清晰、明确的了解到物理事实、物理现象以及物理过程, 通过对大量的感性认识及数据的积累, 从而进一步对实验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教材是物理学习的基本依据, 也是学生们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初二物理教材图文并茂, 形象直观, 通俗易懂, 联系实际, 符合学生们的实际需要。在初二的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资源将学习方法逐渐教给学生。比如, 边看、边勾画、边想、边批注并提出质疑。另外, 要教学生主动阅读教材,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归纳总结、发挥想象、应用知识。学生只有学会了怎么样读书, 读懂、读进, 才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仅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而且还能够让他们准确理解以及应用物理知识, 提高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的领悟能力。从而让学生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分层次进行教学
1.分层次布置作业, 考试难度适中
在物理教学中, 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以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就要求要适当适量地给学生们布置一些练习题, 在布置联系题时, 就应该注意难度要有一定的层次、梯度, 难度较大的题最好以选做题的形式, 以便照顾那些学习成绩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考试是检查学生平时学习质量的主要措施, 考试题目难度要合理, 尽量让学习中下等学生能考试及格, 但是, 也要有一定的难度, 让中上等学生也不容易考90分。要让学生形成只有学习了, 才能及格, 只有努力学习了, 才可以取得好成绩的思想意识。
3.对优差学生分别施教
对待中、上等学生要加强他们的作业辅导工作, 而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则要更注重心理辅导, 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随着学习的深入, 知识的综合性逐渐增加, 知识的理解难度也逐步增加, 此时, 学生就会出现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的差异, 而分化为上、中、下三层。对待中上等学生, 我们应该加强其知识巩固、深入掌握, 主要是通过对练习作业中出现的较难问题的辅导, 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并掌握方法。但是, 有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 考试成绩不理想, 甚至不及格, 从而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逐渐对学习物理失去兴趣。对待这类学生, 我们应该和他们多交流, 帮助他们扫除心理障碍, 让他们重拾信心。
四、结束语
初中二年级是物理学科的启蒙阶段, 该阶段的教学质量将影响到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习, 甚至会影响到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 将物理这门基础学科学好。
参考文献
[1]田海军.浅谈初二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 2009, (02) .
[2]曹国栋.初二物理启蒙教学管见[J].中小学电教, 2008, (08) .
12.失去了_初二作文 篇十二
有雨没有资金,他们历来只请一位雨夜员工。
他既做门卫,又做保安,又做清洁工。他日日夜夜都住在狭小的门卫室里。因此,这种有苦又累的,工资又低的工作,一直是退休的老人在做。妈妈从小就教育我,要敬重他们,因为他们看似卑微,但是是小区和谐的维护者。
如今,门卫没了,业主委员会也没了。原因很简单:没钱。
十几年来,业主委员会一直是亏损的,几年来的亏损更是越来越大。很多人都不交物业费,60%的收缴率已经是他们最好的预算。每年40000元的物业收入,却要用于二十万的建设投入中。
13.我上初二了作文 篇十三
刚过半期考试,而成绩下来后我不知如何面对,是逃避还是接受?
我复习得最多,最努力的科目却考了最差的分数,更不说其他的科目了,所以我总结出了六个字:很努力,很失败。我不知该继续还是该放弃。我仿佛矗立在了一个岔路口,不知如何抉择,只是感觉很累、很疲倦。唯一爱好就是望着天空发呆,脑子里一片空白。
初冬,我喜欢站在凉台上,望着对面的山上一片片树叶被寒风吹起。寒风刺骨,好像自己也是一片枯叶,任寒风吹来吹去,不知自己将来的命运如何,不知自己现在能做什么,只是彷徨。
14.初二女生体育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篇十四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随机抽样四所初二女生400人, 向她们发出问卷调查表, 回收361份, 回收率90%。调查表共设12个体育项目, 要求学生各选择2个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体育项目, 并简要说明理由。然后, 就调查结果分析其原因。
二、结果和分析
(1) 结果。据调查统计, 发现学生对问卷中设置的12个体育项目的兴趣强度有很大差异。下面列出最喜欢与最不喜欢的百分比:篮球-22.2%、5.5%;排球-8.3%、9.7%;足球-5%、15.7%;羽毛球-45.2%、2.2%;武术-3.6%、22.4%;跳跃-3.3%、11.6%;体操-1.9%、32.4%;短跑-2.5%、21.6%;中长跑-4.2%、63.9%;游戏-33.8%、6.1%;棋类-49.3%、2.8%;跳绳-20.8%、5.8%。
(2) 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女生对棋类、羽毛球很感兴趣, 但对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主要项目如田径、体操却不感兴趣, 而且被她们认为是最不感兴趣的项目。究其原因,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自身因素。女生的特点是胆小、怕羞、爱面子, 对自己的能力往往估计过低、信心不足, 怕动作做不好让人笑, 参加体育运动总是选择一些带有娱乐性的项目如:棋类、羽毛球等。这些项目运动量小, 体力消耗小。甚至有不少学生认为, 现在进行锻炼, 以后不锻炼会胖, 影响体形美, 所以体育很难引起兴趣。另一方面, 处于青春期的女生, 由于生理、心理上的变化, 喜欢艺术体操、韵律体操等这些有音乐节奏, 而且要求上下肢协调灵活的配合项目。 (2) 教材内容的因素。体育项目各有特点, 体操器械上练习时, 由于有一定的威胁性, 学生不敢都练或干脆不练。而羽毛球、跳绳这些项目之所以被学生接受, 是因为这些运动的运动量可大可小, 一般每班都有几副羽毛球拍, 这样练起来很方便。如花样跳绳、民间游戏有一定吸引力, 学生兴趣浓, 又不受力量及场地器材制约。 (3) 社会因素。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对子女要求也在提高。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 认为搞体育没有什么前途, 搞体育的是“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 对女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更是不赞同。认为女孩子应是端庄、秀气, 在教室里看书、写字、下棋, 不应在操场上跑、跳, 不应参加那些耗体力的活动。另外, 家长们对全民健身意识不强, 不重视学生的身心素质, 认为各科文化一定要达到多少分, 先抓文化学习, 到初三第二学期再准备体育锻炼。认为只掌握文化知识就行了, 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浓。 (4) 学校的因素。学校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主要取决于学校体育的位置。由于社会上很多人普遍忽视体育, 加上场地、器材条件受限制, 使得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流于形式。况且, 初中升学体育成绩只占总分的30分, 这样更使一些学校教育侧重于文化课而忽视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5) 教师的因素。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众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教师的工作量过大, 既要上课又要带运动队, 还要加上中考体育辅导和处理学校的体育事务。这样, 教师在上课时精神不佳, 情绪低落, 不积极指导, 对体育基础差的学生重视关心不够, 易忽视练习过程。有些教师, 教学技能低下, 讲解动作过程不得要领, 学生无所适从。教师示范出现错误和发生失败, 以及教学手段陈旧、缺乏新鲜感, 在教学上组织形式单调, 没有很好地引导, 致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和形成错误观念, 都会使学生的兴趣减弱。
三、结论和建议
(1) 加强教育, 激发锻炼热情。学生之所以从事身体练习活动, 一般都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初二女生正值思想观念建立的不稳定阶段, 动机呈现不稳定、随意性等特点。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内在因素。因此, 要结合运动生理学讲清“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的影响, 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可举体操运动使体型优美的实例, 来说明它不仅可以增强女性体质, 同时对培养匀称的体型仪表美都有特殊的意义, 还要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 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 提高学习效率。要着重强调体育考试的重要性, 用以提高她们的认识, 激发她们锻炼热情和调节她们从事体育锻炼的行为。
(2) 根据女生特点, 多启发、多诱导、多鼓励, 激发她们的学习信心。女生心理上趋向于喜静厌动、怕脏、怕累。在实际教学时, 我们应做到条理清晰、安全措施得当。在技巧教学时, 要先将垫子扫干净、摆放整齐。另外, 选用场地摆放器材时, 尽量避免男、女生相隔太近或面对面, 以便女生随心所欲、无戒备地进行练习。在跳高教学时, 应改变作业条件, 用橡皮筋代替竹竿, 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3)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调整教学组织形式。教材的选择和安排上, 要根据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基础、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分组。各组练习形式、教学要求, 紧扣着学生的基础情况和接受能力, 给予不同强度和运动量。在耐久跑教学中, 除了练习密度的循序渐进外, 还应注意练习形式和方法上的变化, 才能使学生保持参与练习的欲望。
(4) 注意教师自身表率作用。教师在上课前, 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尽可能排除其他杂念, 提高上课的兴奋性, 不应该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在教学中表露出来。在课上所做的示范性动作, 要准确、优美、协调而有节奏。在教学中, 对于身体素质差、运动技术水平低的学生, 要注意发现她们身上的闪光点。当学生做错一个动作时, 说声“没关系、重新来”, 使学生重新鼓起勇气, 努力去做好每一个动作。
(5) 社会、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和支持。社会应重视体育, 摆正体育在强国富民中的重要位置, 提高全民健身的意识, 人人参与锻炼, 多组织些体育项目的比赛。家长和教师应消除那种认为体育“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的错误观念, 对子女参加体育运动应给予支持和鼓励, 并适当引导。另外, 学校要把体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落到实处, 有计划地改善体育场地, 不断更新充实体育器材, 为学生们开展体育运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15.初二了作文 篇十五
关键词:正确使用;严谨书写;养成习惯;终身受用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无论是答题,还是写作都不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这有悖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阶段要“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另外,近年来,中考对标点的要求是: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出现错误,每个扣一分,扣到三分为止。所以,初中语文教师更应严格要求学生使用标点,以引起学生对标点符号的重视,养成良好的用标习惯。
一、学生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原因
1.书写态度不端正。书写不认真,首先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导致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
2.学生不会正確地使用标点符号。标点使用不正确源于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不理解,不掌握其作用所致。
二、教师教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方法
1.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清什么是标点符号(标点表示语言中的种种停顿。其中逗号、顿号和分号是表示句中停顿的符号;句号、感叹号和问号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感叹号和句号又分别有表示感叹和疑问的特性,所以它们又称标号。),点号有哪些,各自有什么作用,怎样正确地进行书写。例如,由于学生不认真书写,错把逗号写成顿号,把句号写成着重号,这样,便把其意给完全改变了。
2.点号所点的格式,点号必须放在语句的右下角,它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不许放在一行的开头。
3.标号的使用也是重点强调、重点要求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标号,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双引号,在什么情况下用单引号,而是把它们一律写成双引号。这就要求教师向学生讲清,表示引用的部分用双引号,表示特别指出的部分用单引号,引用完毕后句号放在引号内。另外,标号中的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个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个不能放在另一行的开头。省略号和破折号各占两个格,不应分作两截而分放在上行的末尾和下行的开头。省略号、破折号的使用,引号、书名号、括号的使用,所点的字格要求等也要向学生讲清,使他们能够弄明白、弄懂,对其严格要求,认真使用。
综上所述,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能帮助读者分清句子结构、辨明语气,正确地理解文义。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必须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灵活使用,使我们的文字语言更加规范、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中学校)
16.初二了作文 篇十六
“沙沙沙”又是这个熟悉的声音,每年此时,你都会来这儿开演唱会,春雨是你的鼓槌,叶片是你的鼓面,你的鼓槌从天而降,轻敲着嫩绿的鼓面,一曲清新自然的乐曲,从你这艺术家之手演奏出来,轻快活泼。
远远望去,那是什么?哦,是农民忙碌的身影。脱去了冬装的农民在田野里劳作,死气沉沉的田野,顿时热闹了起来。为什么要劳作?哦,这是你为人们提供的时机,种下去才会有收获,这是你带给人们的道理。
前面金黄一片的是什么?那是代表你的使者迎春花。在你即将到来之时,你的使者开出了精致的小花,向人们预示着你的到来。你的使者不畏严寒,人们还未来得及脱下冬装,它却冒出了金黄的尖尖。然而,似乎只是一夜的时间,山坡上,公路旁,小河边,都镶上了金色的花边。
与远去的冬不同,你的到来让世间仿佛多了一个新的词生命。
你如同一个艺术家,为大地染上了不同的颜色。
你如同一个初生的婴儿,为大地带来了新的生机。
17.我长大了初二作文 篇十七
"对不起,请让一下,您妨碍到我们了“。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亲最爱的妈妈,被那些穿着白衣服的人给推上了救护车,我却什么也帮不到,我站在马路边,即使有明亮的路灯照着,此刻我也觉得,自己伸出无尽的深渊中,眼看着他们一个个远离我,我想伸手抓住他们,却抓不到。”师傅,去市里医院”。姑姑说。我一下子回过神才想起妈妈被送进医院了,我才想起问:“妈妈怎么了,他怎么突然晕倒了,她之前还是好好的。”我觉得现在的我想一个没人要的孩子,没有了依靠,心在痛也没人知道。
到了医院,妈妈正在抢救室里,我们都在外面等着,我觉得这段时间是我这辈子等过最长的时间,每秒都好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无比的煎熬。手术灯灭了,医生走了出来,赶紧上去问情况,“医生,我姐怎么样,她有没有事?”我舅舅紧紧地攥着医生的袖口。“请您别激动,没什么大事,她本身有低血糖,又由于过度劳累造成的,没什么大碍,住几天院就可以了。“听完医生的话,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下了,走进病房看见她以前原本红润的脸,现在看起来苍白无力,好似和床单一种颜色,非常刺眼,看到母亲这样,我忍了一晚上的眼泪终于流了出来,那种感觉我很害怕,好像下一秒就会失去中重要的东西,我妈妈抬起她插满针孔的手,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哭什么,我这不是还没死吗?“”妈,我再也不让您生气了,再也不和您顶嘴了,我听您的,我好好学习。“我抽泣着说。妈妈欣慰的笑了”我的宝贝终于长大了。“
回到家里,好像觉得周围所有的东西都染上了缤纷的色彩,我在家里帮她拖地、洗碗,帮她洗菜。自那以后,我好像觉得自己长大了,变得不再那么依赖别人,变得独立,变得听话,变得更加孝顺。
18.初二了作文 篇十八
记笔记(note taking)是将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记录以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是学生听课和阅读时普遍使用的学习策略。围绕记笔记活动本身来探索记笔记学习效果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记与不记[1];2.记笔记的技术类型(主要涉及传统型、线型和矩阵型)[2];3.提供辅助的类型(主要涉及提供的先行组织者类型和提供的笔记细节的多少等)。这些实验室研究往往是通过录相视频方式呈现授课,学生并无相应的学习材料。但在真实课堂中,学生在听教师讲课时,可以边看教材边看教师板书边记笔记,即,一听、二看、一记。学生在真实课堂中记笔记,可以在专门的笔记本上记,也可以在书上记(如划线、做符号、补充词语或例题等);笔记可以全部写在书上或笔记本上,也可以部分写在书上或笔记本上。那么这些不同的笔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会有什么影响呢?
为此,本实验将笔记方式分为四种:只允许记在书上,只允许记在笔记本上,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部分记在书上、部分记在笔记本上和不记笔记。以上四种水平分别对应四个被试组:书上组、本上组、兼有组和不记组。以初二学生为被试,在真实课堂条件下,研究四种笔记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2. 实验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取江苏省镇江市某县级市区初级中学初二年级一个班的全体学生作为被试,共53人,均龄12.96岁。其中男生27名,女生26名。
2.2 材料。
师生所用课本为2007年苏教版初二物理教材(8年级上册),学习内容为《4.1光的折射》;学生记笔记所用工具;一份《4.1光的折射》的测试卷,该试卷由两位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的高级教师共同拟定,并经过预测修订,包含回忆测试题6题,近迁移测试题2题,远迁移测试题1题。
2.3 程序。
2.3.1 步骤
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分组阶段。将53名被试按物理成绩和性别分层分为四个组,随机分配到书上组、本上组、兼有组和不记组。第二阶段为听课记录阶段,时间为一节正常课时(45分钟),每组学生根据各组的要求记笔记,课后不回收笔记。第三阶段是测试阶段,实验课结束后,休息10分钟(正常课间休息),学生进入教室进行测验,同时采取措施保证学生之间没有交流,确保测验成绩的真实性。
2.3.2 计分
回忆测试题,每题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近迁移和远迁移测试题,每对一步就计“1分”。两位初中物理高级教师独立计分,对差别显著的地方,重新商议达成一致,并求出评分者信度。
2.4 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对最近一次物理测试成绩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四组不存在显著差异(F=0.083, P=0.969),表明四种记笔记方式被试先前组物理成绩相当。
由表1可知,四种记笔记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4. 分析与讨论
4.1 真实课堂条件下,初二学生是否记物理笔记,以及记笔记的方式对学习效果没有影响。
先前的研究表明,讲课速度是影响记笔记效果的直接因素,当材料呈现速度过快或信息密度过高时,记笔记活动与集中精力接受需处理的知识活动相矛盾,记笔记会妨碍有效的编码。在材料呈现速度过慢或信息密度过疏时,不论记与不记,学习者都会自然地进行加工编码。只有在中等呈现速度或被试自定步子的情况下,记笔记对学习才有积极影响[3]。而在真实课堂条件下,教师语速往往都很适中,信息呈现都存在冗余现象;讲课都经过精心设计,特别是对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授课大部分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透彻;特别是对物理这门学科,大部分现象、概念和规律等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观察总结得到。因此,初二学生在物理课堂时间内仅仅听课就足以掌握所能掌握的内容,记与不记笔记对学习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即刻的促进作用。再加上有详细的、精心编制的教科书的辅助,记笔记方式也对学习没有产生明显的即刻的促进作用。
4.2 真实课堂条件下,记笔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外部贮藏功能上。
真实课堂条件下,是否记笔记,以及记笔记的方式对学习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课堂时间内记笔记是没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对于少数注意力差的学生来说,记笔记可以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记笔记可以记下当时听课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总结及个人的思考,防止遗忘,为以后整理笔记或复习提供正确完整的信息贮备。
4.3 提高学生记笔记技术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
记笔记对学习效果没有产生影响,可能还存在另一个原因:学生记笔记的技术较差。Kiewra等指出记笔记既可能产生生成功能又可能产生非生成功能,关键取决于记笔记活动的质与量[2]。而初二学生记笔记大都复制教师板书,处于低水平的信息加工能力状态,因此,提高学生记笔记技术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
参考文献
[1]Keiichi Kobayashi.Combined effects of note-taking/re-viewing on learning and the enhancement throung interventions:Ameta-analytic review.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6, 26, (3) :459-477.
[2]胡进.关于记笔记策略的研究综述.心理学动态, 2001, 9, (1) :47-51.
19.“初二现象”之我见 篇十九
初二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容易产生“两级分化”现象所谓“ 两级分化”是指初二学生由于功课增多,难度增大,学习竞争趋于激烈,而学生的身心发育较快,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生活常识,部分学生在自身生理、心理的快速变化中感情丰富,兴趣广泛,好奇求异心强,在短时间内放松学习,学习成绩由优秀变为一般,由一般滑为差劣的现象。
初二学生思想上容易被引诱 外界环境错综复杂,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由于初二学生生活阅历浅,理智性不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弱,部分学生放松学习,将精力和兴趣投入到玩耍、交友上,容易结识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一旦与这些人混在一起,学生很快沾染上吸烟、喝酒、打游戏机、看黄色淫秽书刊、录像、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进而发展到厌学、逃学。部分原来在初一时用功的学生,健康发展的学生,到了初二却变成品学双差生,这种现象多有发生。
初二学生在学习功课方面容易出现偏科 偏科是学生对某些学科愿意学,学得好,对个别学科不愿意学,学得不好。产生偏科的原因一般是因为某科的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或因缺课未及时补课,遇到学习困难等。这种现象对正在全面发展中的初二学生无论从升学角度,还是从人生的整体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初二学生在情感交往上容量出现过密现象 初二学生的情感交往由疏远期向靠近期过渡,往往出现交往过密现象。中学生的交往和友谊主要指在学校集体学习、集体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同学友谊。主要的交往方式是群体、公开模式。成年人的交往方式和内容,在初中学生中是不提倡的。部分初二学生由于生理、心理发育,容易产生青春萌动现象,部分学生对青春期知识了解不多,自控能力较差,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区别,模仿性地单独以其他形式交往,情感交往过密,以致发展到早恋,影响了学业身心的健康成长,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初二学生容易受社会上偷盗、敲诈犯罪行为的危害 偷盗、敲诈行为是严重的犯罪行为,青少年应从小严加防范,防止社会上偷盗、敲诈行为的腐蚀和影响。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初二个别学生容易沾染上小偷小摸或参与敲诈别人钱财的行为。其原因是初二学生人生的理想、意志、道德观念还未真正建立。若这时家庭的管教稍有松懈,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不努力学习,以致产生厌学情绪,一旦跟不健康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不求上进,经不住物质引诱,就可能为满足钱财欲望,参与偷盗、敲诈。
【初二了作文】推荐阅读:
今天我下厨了_初二优秀作文_初二作文07-04
那次我流泪了作文初二09-01
我收获了感动初二作文12-16
太阳堤我来了初二作文08-04
那次,我把握住了自己初二作文06-15
春天来了初二优秀作文650字10-27
我上初二了日记12-05
接受与付出初二作文初二作文06-16
耐心作文500字_初二优秀作文_初二作文10-08
生活告诉了我初二记叙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