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诗词赏析

2024-10-16

采桑子诗词赏析(精选14篇)

1.采桑子诗词赏析 篇一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赏析: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在这两句中,从近处看,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从远处看,前句是主,后句是宾;前句中“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于此,必须弄清楚以下三点: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古诗词中伤春怨秋,嗟贫叹老,这种作品是太多了。但在这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思想感情,这里着重说的是“天难老”。其次,“天难老”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生生不已,光景常新。

“天”就是片段,“难老”就是指发展变化的过程无穷无尽。这三个字简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的诗的说明,必须注意。再次,明白了“天难老”的涵义,也就明白了“人生易老”的说法,不但不是慨叹人命朝露,而且恰恰相反,在这里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以有涯积为无涯,尽可能多地发些光和热,但这又何妨?天是难老的呀。这意义是丰富的,这情绪是昂扬的。它揭示出不朽的历史发展规律,它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象格言一样精警,真是耐人寻味。在这壮大,它是由“岁岁重阳”这一自然现象或客观现实生发出来,是通过具体感性而显现的抽象理念。所以,前主后宾,后句是前句的申说,却不意味着后句较之前句不重要;因为,从另一角度着眼,便又看到:前虚后实,诗意乃是由“岁岁重阳”逗起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则是升华,两句是有机合成的精金,缺一不可。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岁岁年年,都有重阳,重阳是过不完的。古人每逢重阳,也往往作诗填词,大约不外花酒空愁,一片萧瑟,满怀岑寂。只有毛泽东此词不达意,意趣横生,戛然独造。假如说“今又重阳”,犹略似“日月依辰至”;而“战地黄花分外香”,那就横扫千古了。为什么“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呢?战地播种着英雄的头颅,灌溉着烈士的鲜血,在炮火连天中野菊挺立开放,绽黄吐芳,使人看了怎能不感到格外美丽,怎能不感到加倍喜悦?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紧承上片意,写景,写的是真实感受。自是秋风劲厉,不似春光妩媚。但却绝对不是“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假如说在这两句中,于秋风春光,尚无所轩轾;那么,紧接着写道:“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这就于秋风春光,已有所抑扬了。为什么“胜似春光”?春天里哪能有这天高气爽、江净波平的既鲜明又绚丽的寥廓景象呢?“寥廓江天万里霜”,这可同杜甫的“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大不相同。同是秋霜,杜甫联想到的是“公堂”,毛泽东联想到的是“春光”。而以秋比春,所作出的审美评价,显然根据不全然在于春与秋的自然属性,关键还是在诗人的战斗性格更喜欢劲厉,不接近妩媚。因而在这种借景抒情之中,自然便有了寓意,有了寄托。“秋风劲”使人联想到如花似锦的和平生活。于是“胜似春光”,便是合乎逻辑的推论了。“江天”句则预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胜利信心的坚定。这些寓意和寄托,都是在写景言情中的“言外意”,“味外味”,其妙处是“味在咸酸之外”。不得把诗的形象看作某种概念的象征,这比那种托物言志的手法又高一筹,是真正的诗意与精深的哲理的统一,是浓郁的诗意中放射出的巨大哲理光辉。它首先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并从而又给人以刚毅的意志的鼓舞和智慧的理性的启发。这是诗的最高的意境。

2.采桑子诗词赏析 篇二

看《寻路》感怀——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

天日无光黎庶困,

群英立志拨云。

八仙过海浪翻腾,

生搬舟楫折,

壮士几多沉。

详察山河知路径,

夯基建厦农村。

燎原星火遍光明。

阳光千古照,

华夏万年春。

临江仙

重阳聚会

国庆放歌方谢幕,

又逢佳节重阳,

连台喜事乐心房。

黄花香四野,

金谷满粮仓。

翁媪一堂身健壮,

欢心笑语家常。

举杯相庆颂辉煌,

党恩铭肺腑,

美德要弘扬。

满江红

保岛檄

怒火燃烧,

满腔愤,

雷霆霹雳。

东洋鬼,

又掀狂浪,

狼烟漫袭。

魔爪四伸多国怨,

妖风频刮万民激。

握铁拳,

亮剑对顽凶,

除妖孽。

钓鱼岛,

原我业;

被侵占,

民愤极。

新仇加旧恨,

怒难平息。

怀德中华天道养,

祸人倭寇罪当灭。

保山河,

为国立奇功,

坚如铁。

越调·天净沙

游小三峡 (二首)

斜坡陡坎悬崖,

白云迷雾风沙。

曲径险峰深峡。

令人牵挂,

荒凉咋种庄稼。

能歌擅舞金花,

悠扬悦耳喇叭。

栈道悬棺木伐。

令人惊讶!

旅游富了农家。

苏幕遮

赞毛岸英

睹荧屏,

知往事。

治世良才,

百炼精钢美。

原则坚持由党指。

勤政清风,

俯首尊民意。

友邦情,

家国利。

跃马横枪,

惩恶扶危势。

血洒沙场酬壮志。

国际高歌,

镌刻垂青史。

好事近

雀鸟回归

秃岭哪堪栖,

携子偕妻奔北。

地冻天寒难忍,

念家乡情激。

东风化雨绿千山,

植被誉全国。

鸿雁双飞传喜,

赏城乡春色。

钗头凤

田边老牛劳役死

山垭处,

弯弯路。

弟兄姐妹比谁富。

勤耕读,

衣食足。

重财轻命,

竟连耕畜。

役!役!役!

墙边树,

常栓住,

昼劳夜作不停步。

梢行弱,

皮鞭促。

累饥交迫,

倒于田角。

3.古诗词赏析三法 篇三

“知人论世”,诗评术语;就是说学习前人的作品,必须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对一些作品,不知其人其世,就不能够理解,就看不出其佳致。“知其时事,知其境遇,而后知其诗命意之所在。如子美《丽人行》,岂可不知五杨事乎'试看《本事诗》,则知篇篇有意,非漫然为之者也。”解读一些隐晦蕴藉的典故,更应该注重对典故原意的追寻和诗人择典使用时当下语境的重建。

杜甫在《兵车行》中借典故,既讽刺时政,又有效地避免了潜在的危险。“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借汉武帝穷兵齄武讽刺唐明皇的开边,“在这样强烈、尖锐的讽刺下,若不托之古人,而直言‘我皇,或‘今上,那就杀头有分”。辛弃疾在怀古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占》一词中一共用了孙权、刘裕、宋文帝、北魏太武帝、廉颇五个典故,历来的评论家对此颇有不同看法。只有清楚这首词是65岁高龄的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力劝韩惦胄自立即北伐的主张不成,反被调离抗战前线,报国无门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后,才能对这些典故有更透彻的理解和正确的评价。李白则直接用典故来比况,突显诗人的“自我形象”。例如,意气高扬时,诗人自况为扶摇青云的鲲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典出《庄子·遣遥游》),尽显自信豪迈之气。遭罹打击时,诗人自况为受辱的韩信和蒙谗的贾谊,“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肝路难》,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和《屈原贾生列传)。长安放还之后,诗人心情苦闷,就将自己比作消极避世的楚狂接舆,“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典出《沦语·微子》),借对孔子的嘲笑,表达了诗人愤懑的心情和狂傲叛逆的精神。应募永王之前,诗人热情又起,矢志报国,就将自己比作“东山再起”的谢安,“但得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典出《世说新语·排调》),借在淝水之战中大胜秦军的谢安石自比。表达了他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地去面对敌人、平叛立功的心愿。由此看来,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等各个方面,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政治、风俗民俗等情况,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用典和鉴赏诗词。

二、语境意会法

就是指赏析典故时要善于进入诗词的意境,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准确理解。从读者这方面来看,由于每个典故都凝聚着某些不断发生的心理体验,沉淀着许多人类的文化意识,所以,当读者读到诗歌中的典故时,在他们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会浮现出典故的原型故事,在这一连串联想中,诗歌意境得到了凸现和丰富。在这里,典故已成为读者欣赏具体作品进入审美过程的一种重要导引。只要善于展开丰富想象,进A诗人创设的诗情画意,便能揣摩典故所包蕴的含义。《锦瑟》一诗通过“迷”、“托”、“思华年”,“情悄然”等漏表达了一种困惑、失落和幻化的内心体验,渲染了一种悲剧气氛,创造了一种感伤凄美的艺术氛围,一个迷离、恍惚的意境。有了这一整体把握,对庄周梦蝶,望帝魂化杜鹃等典故化实为虚的创造性活用便有了深入的体悟。

诗人创作时并不是把典故生拉硬搬地放进诗里,或拘泥于典故原意,而是重新赋予它新的意义,使它与自己的诗情诗意浑融一体。如《贾生》这首诗表面上和典故类似而实则构成了反讽的效果,貌似合理的命题在主体意识的反思下被揭示出它的荒谬性。这个典故的本义是说贾谊深受皇帝的宠幸,只要领会“可怜夜半虚前席”是说汉文帝与贾生谈话到夜半时分,不是问他黎民百姓的疾苦,治国安邦的大事,不是真正赏识和重用贾生,才会清楚这个典赦原来是反其意而用之。

三、源流鉴别法

诗人们常常以前人作品的语句为基础,加以增减改造,从而锤炼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富于表现力的句子,我们对这种原句与化用句加以比较鉴别,则更能鉴赏出其中的妙处。

王勃《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其春旗一色”而成。与原句相比较,不仅语言更为优美,而且意境更为阔大,不愧为“惊人之语”、“神来之笔”。

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脱化自五代南唐诗人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比较两句诗,只改动了两个字,“竹影”改为“疏影”,“桂香”改为“暗香”,但它们所创造的意境和表达的主题却不大相同。江为诗写的是竹子和桂花,但并未抓住它们的特点,并且两种事物之间也没有内在的联系。但他锤炼出的“桂香浮动月黄昏”却是具有某种典型性的艺术意境。林逋只改动了两个字,用来咏梅就成了千古绝唱。因为竹影在水中只有黑糊的一片,只有梅影才具有稀疏横斜的姿态。桂香浓烈,梅香幽渺,只有梅香与月下的寂静环境有一致性,因此林通赋予诗句的新的形象、新的意境。

4.采桑子诗词赏析 篇四

教学目标:

1、体会词句中的重点词语含义及词句的内容。

2、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词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体会词句的含义及思想感情。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出词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1、板书课题:

2、引入语:本首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所作。词人所作《采桑子》共十首,是一组联章小词,从不同角度歌咏西湖四时美景,从中折射出词人挂冠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情怀。该词是组词的第一首,写泛舟西湖的总体观感,具有“引言”的意味。全词以轻快淡雅的笔调,描写春天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词人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移景换,风景与心情,动态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将“西湖好”的题眼诠释得淋漓尽致,读来清新可喜,充满诗情画意。

二、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三、熟读并背诵该词。

四、释词正音: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

棹[zhào]:桨。西湖:这里指颍州(今安徽阜阳)的西湖。逶迤[wēi yí] 形容道路或河流弯曲而长。堤[dī] 笙[shēng ]歌: 琉璃:一种光滑细腻的釉料,多覆在盆、缸、砖瓦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涟漪[lián yī]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五、翻译词句内容。

1、上片: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译:驾轻舟划短桨,西湖风光多么美好,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笙歌好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上片写泛舟湖上所见。这几句描写,词人运用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方法,并把形象与声音结合,营造出西湖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

2、下片: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译: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下片着重描写在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感受。“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这里”,以静写动,写出了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的景象。“惊起沙禽掠岸飞”却是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这样以动写静,使得西湖水面愈显其幽静。词作是以景结情,水鸟的飞翔不但增添了词作的情趣,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同时,更表现出词人追求如同水鸟一样的自由自在,闲情逸致的生活态度。

在艺术上,词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出西湖之美景,犹如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同时,注重了动静结合的方法,特别是以动写静的方法,把西湖清新可爱之美表现得美不胜收,并寓情于景,令读者想象而思考。

六、巩固练习:

1、词的上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1)上片第一句总摄全篇,为该词的题眼,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上片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1)词的下片运用了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前一句将平静的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衬托出水面之“静”。后一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西湖之“动”。动静结合、相互映衬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5.陈永祥诗词赏析 篇五

金秋迷人, 色彩斑斓。

金秋宜人, 不曝不寒。

金秋净人, 明月高天。

金秋爽人, 心旷神安。

金秋养人, 运动康健。

金秋诱人, 果红瓜甜。

金秋喜人, 万家团圆。

金秋可人, 重阳望远。

金秋催人, 岁月无闲。

金秋激人, 奋勇登攀。

神奇九寨沟

翠峦飞瀑诺日郎,

杂而纳山观谷幽。

碧空湛蓝云飘逸,

植被完整景色柔。

浩渺旷远世天外,

奇湖错落花满沟。

翩翩起舞彩蝶飞,

悠扬婉转鸟亮喉。

千姿百态山寒水,

仪表万方展锦绣。

多情山水神莫测,

百处海子竞风流。

动静形色相辉映,

盛景叠出醉心头。

奇山异水融色美,

出诗入画九寨沟。

游武陵源

人间仙境武陵源,

峰峦叠翠蕰奇观。

南天一柱龟探海,

唐僧师徒形象全。

秀才藏书神态窘,

沟壑巧现御花园。

金鞭溪水随山绕,

游人欢歌伴笑谈。

智慧的鲜花处处开放

敖包山下, 沐沦河旁,

美丽的校园书声朗朗。

团结、奋进、求实、多思,

青春的豪情在心中激荡。

阳光哺育美好人生,

智慧的鲜花处处开放。

紧跟时代阔步前进,

壮丽的事业我们开创。

挥毫泼墨聚庆堂

梧桐轩内聚庆堂,

富丽堂皇荡墨香。

书法绘画艺术家,

挥毫泼墨共欣赏。

书画院长王涵之,

遒劲大字落纸上。

心存教海千重浪,

和谐致祥字流畅。

乡土作家张子说,

中国瓜博任馆长。

疾书警句五六幅,

清华校训显高尚。

相声演员杨晓弟,

伏案绘画不张扬。

肥嫩螃蠏群虾舞,

招财猫咪眼发亮。

欢声笑语夜过半,

握手话别祝吉祥。

人生难得这般聚,

名人精神刻心上。

创业路上勤磨练,

拼搏敬业不彷徨。

感恩家乡

我是上京人,

家乡山水亲。

碧野涌绿浪,

花艳绕楼群。

人民勤为本,

百业诚做根。

赋我凌云志,

常怀报国心。

教坛铸基业,

情寄栋梁人。

余热酬盛世,

再报养育恩。

七十抒怀

沧桑岁月七十年,

勤奋敬业少休闲。

盛世激人思进取,

好雨滋心愿登攀。

五尺讲台送春秋,

舌耕笔种别华年。

呕心沥血蚕无悔,

培桃育李绣江山。

教坛改革瞻远景,

治校创新开画卷。

展志抒怀拓新境,

教海远航奏凯旋。

退休寻求新起点,

兴办民校书新篇。

收藏奇石杨华韵,

如歌夕阳别样天

咏雪

多姿雪花漫天飘撒,

热情亲吻辽阔地面。

无数梨花缤纷洒落,

亿万玉碟迎风飞旋。

从容不迫飘舞自如,

洁白轻柔纯净冷艳。

无私覆盖山川原野,

情令人间纯洁无限。

思帝乡

——学生春游

春郊游, 杏花满枝头。

尽是时代孩童, 显风流。

幼苗正逢雨润, 多奇秀。

何惧有险阻, 朝前走。

赞书画家聚会

精英欢聚梧桐轩,

扬笔洒墨荡云烟。

一片深情生笔底,

满怀逸兴入毫端。

狂草美其断续处,

意境妙在空灵间。

笑纳千古生新意,

喜融百家见大观。

流水行云惊四座,

涂山泼海震群贤。

笔点江山抒志趣,

书林艺苑友谊篇。

办学兴校

——嵌校长陈永祥、申凤山

永愿育人做园丁,

祥和求真趣无穷。

凤舞龙腾兴基业,

山水齐颂乐教情。

小路

我喜欢各种各样的路,

更喜欢曲径通幽的小路。

喜欢它那种清静,

喜欢它那种安逸。

公路上不断的车流,

有太多不舍昼夜的奔逐不息,

马路上拥挤的行人,

有太多无暇旁顾的匆急。

人们应该去田间荒野的小路走走,

对喧闹的环境进行一次逃离。

人们应该去林荫下的小路走走,

体验一下生活中的另类情趣。

走走小路,

去听听美妙的鸟语虫鸣,

去看看碧绿的静默草地。

走走小路,

去进行一次必要的休整,

去淡化累积起来的恩怨和压力。

走走小路,

让我们的生命多一点逍遥,

让我们的忙碌多一些更替。

走走小路,

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悠闲,

让我们的事业多一些诗意。

抽点时间,

走走小路。

因为我们需要:

小路带来的那份淡远;

因为我们需要:

小路独有的那份神秘。

游联峰山公园

千姿百态迎客松,

疗养院所林中红。

古刹钟声伴鸟语,

望远攀寻观海亭。

海边

阳光尽照海水暖,

游人戏水白沙滩。

海菜随潮任飘荡,

浪花在后绿在前。

白音敖包高中四十年校庆感言

伴随岁月的歌声,

白中走过了光辉的四十年,

经过师生员工的拼搏,

白中谱写了动人的壮丽诗篇。

有过汗水的浸润,

过去的记忆才值得收藏,

有过心血的付出,

过去的日子才需要纪念。

感谢校庆,

又一次把白中的阳光,

洒向校友的心田;

又一次让校友们,

享受到了欢聚的甘甜。

相信白中学子,

会背起母校的行装,

沿着金光大道走的更远;

相信白中校友,

会在不同的角落,

热心关注白中的明天。

祝愿白中的每一年,

都有史诗性的发展;

祝愿白中的每一天,

6.初中古诗词赏析技巧 篇六

古代诗词,我们知道它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缩影,是诗人情感的倾泻,也是诗人智慧的结晶。正如孔子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赏析好的诗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丰富阅历,美化心灵陶冶情操。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把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培养能力上来,在诗词赏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诗词,让学生激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会去死记硬背,唯书唯师是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一、标题入手

俗语说:看报看题,读书读皮。许多诗词的主旨常常通过标题即可体现。诗题中的一些诸如“怨、哀、恨、喜、送、别、忆、赠、答”等字眼,即有鲜明点睛作用。如《行路难》、《梦江南》、《天净沙·秋思》、《别云间》《相见欢》等,观其标题,已可略知其情感倾向和内容旨要。

二、找准诗眼

诗眼就是集中体现该诗情感及艺术水准的词句,诗歌就是通过这些关键词来点明该诗的思想感情。如杜牧《泊秦淮》,诗眼就是“犹”字上,蕴含丰富的情味,令人生发联想,生发忧虑之情,作者对国家的关切和忧虑,对世道的愤慨,尽寓其中。再如李商隐的《无题》,诗眼就在“别”字上,描写了别离的伤感和别后悠长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所爱好执著而缠绵的强烈感情。

三、反复吟诵,披情入文

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词赏析一如散文赏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认知、想象、记忆、思维。带着情感去阅读,思考体会作者在此时此境中会有何思何想。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诗文的词义、句义,把握诗的内容。再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歌的感情美。作品蕴含的究竟是悲?是欢?是忧?是喜?通过认真地读去细细地揣摩。读时应读出情感,读出节奏,读出含蓄,读出韵味,这就是美读。如《观沧海》是曹操凯旋而归,途中登临碣石。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那种踌躇满怀、壮志凌云的气概凝聚于笔端,挥洒在字里行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想象奇特的诗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自己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朗读时,自然用高亢喜悦的语气,读出诗人的沉浮,读出诗人的豪迈,读出诗人力挽狂澜、主宰一切的雄心。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感,才能引人入胜,激发学诗的乐趣。

四、分析意境,发挥想象

意境就是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可以借助景与情的对应规律,分析诗中景物描写所折射出的感情,并进而判断全诗的感情。欣赏诗歌,就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借助形象思维的方法,再现其中的事物,领会诗歌的意境,倘若缺乏想象,就不会有真正的艺术感受。如《如梦令》,李清照在这首词中描绘了一次郊游流连忘返的经历。全词仅33个字,郊游的趣味、景象却写得栩栩如生,如临其境。从字面看,出现的景象似乎只有溪亭、暮日、藕花、鸥鹭和醉人。但借助画面展开想象,我们会发现一道道情趣盎然、绚丽多彩的景观:远处是一座掩映于落日余晖中的溪亭;近处是一位醉入藕花丛中的女子。伴随在女子周围的是亭亭玉立的红花,摇曳多姿的绿叶,展翅惊飞的白鹭,幽深湛然的湖水。色彩清新,情致动人,景象优美!词中一个“误入”,一个“惊起”,使动景静景交相辉映,声音色彩融为一体。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既描绘了美的境界,又展示美的心灵。

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这首词是作者被免职闲居江西上饶所作的一首词。在一个晴朗的江南夏夜,月光皎洁,照耀如同白昼,栖息在绿枝杈上的喜鹊,以为日光照临了,“呀呀”地惊飞起来,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弄得树杈还簌簌作响呢!清风徐来,树枝轻摇,惊得沉睡的夏蝉也在深夜里鸣起。在这醉人的晴朗月夜,我们词人踽踽独行于黄沙道中,耳听着蝉鸣鹊叫,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青蛙也为他奏起欢快的交响曲。就从这青蛙的一片合唱声中,我们诗人已听到丰收的消息。明月、清风、惊鹊、蝉鸣、稻香、蛙声,诗人看到的、嗅到的、触到的却令人心旷神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笔调生动、活泼、欢快、灵活,勾勒了一幅江南夏夜图。它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借助画面展开想象,感知直观提供的形象与鉴赏者脑中储存的其他表象,意象相融合,往往出现新的形象和相应的审美情境,从而产生审美顿悟,只有在这时,文学鉴赏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五、联系生活,启示人生

在诗歌赏析中,联系现实生活品读,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诗人所蕴含的哲理。如陆游的《游山西村》,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流畅绚丽,开朗明快,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间漫步,山泉溪流曲折穿行,蜿蜒的山径也依稀难辨,正在迷惘之际,忽然看见柳暗花明中,有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视野和心胸豁然开朗。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也会遇到山回路转、扑朔迷离之境,顿生茫茫之感,但如果锲而不舍,繼续前行,也会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7.从标题入手赏析古诗词 篇七

一、从标题看诗人写诗的缘起及情感的触发点

感弄猴人赐朱绂

罗隐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

“弄猴人”是驯养猴子的杂技艺人。黄巢起义爆发,唐昭宗逃难,随驾的伎艺人只有一个耍猴的。这猴子驯养得很好,居然能跟皇帝随朝站班。唐昭宗很高兴,便赏赐耍猴的五品官职,身穿红袍,就是“赐朱绂”,并给以称号叫“孙供奉”。昭宗赏赐孙供奉官职这件事本身就很荒唐无聊,说明这个大唐帝国的末代皇帝昏庸已极,亡国之祸临头,不急于求人才,谋国事,仍在赏猴戏,图享乐。对罗隐来说,这件事却是一种辛辣的讽刺。他寒窗十年,读书赴考,十试不中,依旧布衣。与孙供奉的宠遇相比,他不免刺痛于心,于是写这首诗,用自己和孙供奉的不同遭遇作鲜明对比,以自我讽嘲的方式发感慨,泄愤懑,揭露抨击皇帝的昏庸荒诞。

这类标题还有很多:“逢入京使”、“剑门道中遇微雨”、“江南逢李龟年”、“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夜上受降城闻笛”、“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二、从标题探寻诗歌的感情倾向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而白居易这首《惜牡丹花》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此怜惜之意、伤春之感从标题中的“惜”字可见一斑。

这些标题都可以用来推测诗歌的感情倾向:“悯农诗”、“伤田家”、“春怨”、“书愤”、“哭晁卿衡”、“怀吴中冯秀才”、“桃林夜贺晋公”、“汾上惊秋”、“望鹦鹉洲悲祢衡”。我们要找准凝聚着诗人情感的那个字眼,看其词性、成分、情感特征、内容、涉及对象。

三、从标题看诗歌的意旨,即诗人写作本诗的目的意图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有两个标题,标题不同大异其趣:

标题为“闺意”。这个标题可以暗示读者此诗写的是闺中新妇的心意。首句写成婚,次句写拜见公婆。由于拜见是一件大事,所以她一绝早就起了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礼。这时,她心里不免有点嘀咕,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时髦呢?也就是,能不能讨公婆的喜欢呢?因此,后两句便接着写她基于这种心情而产生的言行。在用心梳好妆、画好眉之后,还是觉得没有把握,只好问一问身边丈夫的意见了。由于是新娘子,当然带点羞涩,而且这种想法也不好大声说出,于是这低声一问,便成为极其合情合理的了。这种写法真是精雕细琢,刻画入微。

此诗又题为“近试上张水部”,这个标题可以帮助读者明白诗的作意,唐代士子在参加进士考试前,时行“行卷”,即把自己的诗篇呈给名人,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而与韩愈齐名。朱庆馀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写下此诗,看看是否投合主考官的心意。此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

又如: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标题是“酬朱庆馀”或者是“望洞庭赠张丞相”,所表现的感情便大不相同了。

四、从标题看诗歌的题材类型

很多标题会反映出一首诗的题材类型,不同题材类型的诗往往有不同的情感内容、不同的写法。

1.以地名(包括亭、台、堂、馆)为标题

如:“隋宫”、“金谷园”、“乌衣巷”、“石头城”、“赤壁”、“苏武庙”、“马嵬坡”、“台城”、“焚书坑”、“西施滩”、“江亭”、“琴台”、“鹿砦”、“竹里馆”、“黄鹤楼”等。

以此为题的诗大多是怀古诗,表达的感情常常是借古讽今、吊古伤今或登临揽胜、即景抒怀。

2.以动植物或事物名为标题

如:“蝉”、“菊”、“早梅”、“孤雁”、“柳”、“蜂”、“云”、“流莺”、“石灰吟”、“海棠”、“子规”等。

这类标题一般都是咏物诗,多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也有摹写物态、托物寄兴的。如有定语,定语是诗歌立意的重点。

未展芭蕉

钱翊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含苞待放的芭蕉色泽光润,仿佛翠脂凝成的蜡烛一般,却没有蜡烛的烟尘,超凡脱俗,清爽宜人。春寒料峭的时候,芭蕉还未开放。芳心犹卷的芭蕉如一卷书札,真不知她内心蕴藏了多少心事,而风儿会捷足先登知道芭蕉满腹的心思。此诗细致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芭蕉画面,并联想到了含情不展的少女的感情与气质,塑造了一个别具新意的艺术形象。

3.以人物为标题

如:“山中寡妇”、“里中女”、“贫女”、“赠妓云英”、“蚕妇”、“代卖薪女赠诸妓”、“西施”、“王昭君”、“息夫人”、“贾生”、“渔翁”、“剑客”等。

这类标题中的人物如果是下层人民,那么该诗多表达对其命运的同情;如果是历史名人,多表达的他的景仰或同情或身世之感。这种类型的诗多为代言体,即诗人代人设词,假托他人的身份、口吻、心理、语气来创作构思,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抒发情志的一类写法。

五、从标题推知诗歌的具体内容

如:“过故人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早发白帝城”、“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晚泊润州闻角”、“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酬乐天频梦微之”等。

这类诗歌的题目往往对诗歌的内容有明显的提示或概括作用,诗人常常会把诗作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起等内容在题目中向读者作交代。因此,赏析诗歌时抓住题目中交代的主要事件,便可比较容易地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综上,研究诗歌的题目,分析其包含的信息,对提高诗歌鉴赏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诗题都具有以上功能,不要让下面这些标题引入歧途。

8.李惠铭诗词赏析 篇八

你将近百天的生命

说着

用没有字词的句子和

单一的音节

“呃”“呃”地

和我谈

我“嗳”“嗳”地

应着

我二人你一言我一语

说到投机处

你笑了

倏尔专注

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

那容颜神情举止

在倾诉中

突然自我

我懂了

你在讲述你诞生的原由和

胎腹的履历

告诉我:

你非你

你是我生命的继续和

表达

梦 境

我的心

在老远的地方

弯曲

把愁苦的姿态

放在残缺的地界儿

安睡

今夜虽无雾霾

但从睡眠的方向望去

模模糊糊

我不想看清楚

我想生活在雾霾里

看不清楚

有半个希望

看清了

整个的心碎

二踢脚

它从地面跳起来

到天上一响

吓了我一下

悦了我一下

然后

是一群从空中污向大地的

碎屑

你看

它在下边的所有努力

都是为了在上边的一响

而在上边的那成功的一响

不就是那一吓一悦

和那一群污天染地的

9.采桑子诗词赏析 篇九

采桑子·彭浪矶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①:这首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题目:

1、本词的上片和下片在感情抒发上各具特点,试分别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①上片侧重记事抒情。词人独驾扁舟,避乱江南,如同失群旅雁和孤零飘荡的浮云,兴起浓重的羁旅孤寂之感。回首北望烽烟弥漫的中原大地而泪洒“满巾”,直接抒发了无限的国破家亡之痛。

②下片偏重写景抒情。暮色笼山,芦根残存,枫叶飘零,景色冷清黯淡,表露了词人国家残破、颠沛流离的情绪。日落时分,作者的寂寞感、凄凉感更加强烈;江面平缓恰恰反衬了词人难以平静的思乡心绪。

2、试析词人因何而愁”?

答:日晚夜冷,岁暮将至,波平舟阻,羁旅他乡,山河破碎

3.本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寓情于景。如用“旅雁”“孤云”抒发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

注释:

⑴彭浪矶:在江西省彭泽县长江南岸。

⑵扁舟:小舟。

⑶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译文:

乘舟避难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独的浮云。穿梭在连绵的烟尘之中,回国中原已泪满斤。

碧山对着水边的平地有丝丝凉意,看着枫树叶和芦苇根。太阳落山了水波平静了怨恨离开了家乡。

赏析:

《采桑子·彭浪矶》是宋代作家朱敦儒怀念中原故土的一首词。整首词于清婉中含沉重的伤时感乱之情,流丽而有沉郁之致。

这是一首怀念中原故土的词,题为“彭浪矶”,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全词上片着重抒情,而情中带景;下片侧重写景,而景中含情,整首词于清婉中含沉重的伤时感乱之情,流丽而有沉郁之致。彭浪矶在长江边,与江中的大、小孤山相对。

起首二句叙事即景自寓身世经历。乘一叶扁舟,到江南去避难作客,仰望那长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飘荡的浮云,不禁深感自己的境遇正复相类。两句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亦赋亦比亦兴,起得浑括自然。“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两句写回首北望所见所感。中原失守,国士同悲。这两句直抒情怀,略无雕饰,取景阔大,声情悲壮。

过片“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两句,收回眼前现境。薄暮时分,泊舟矶畔,但见江中的碧山正为暮霭所笼罩,矶边的汀洲,芦根残存,枫叶飘零,满眼萧瑟冷落的景象。这里写矶边秋暮景色,带有浓厚的凄清黯淡色彩,这是词人国家残破、颠沛流离中的情绪的反映。“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两句总收,点明自己“辞乡去国”以来的心情。日落时分,往往是增加羁旅者乡愁的时刻,对于作者这样一位仓皇避难的旅人来说,他的寂寞感、凄凉感不用说是更为强烈了。渐趋平缓的江波,这里恰恰反托出了词人不平静的心情。

10.诗词赏析教学之我见 篇十

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中描绘的情景进行想象

学生默读作品并对作品所呈现的景象进行独立的联想和想象。然后教师进行提问,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与想象。在学生叙述自己的感受时, 要求他们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具体描述, 描述出一个具体的场景, 将自己心里的感觉描述成一个画面, 或是用形象化的比喻说出自己的感觉, 而不是泛泛地抽象地概括。以此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描述力。诗人的情感隐藏在诗歌表面的意象中, 这些意象有的是自然界的景象, 有的是人世间的事象。对于以描写自然界景象为主的诗歌, 在欣赏时就要紧扣诗中所描绘景物的特点, 进行准确的还原。

比如,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景的名句:“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创造了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对于长江景、赤壁矶, 每个人都会根据文字描述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印象和感受, 但如何把自己的联想和苏轼词中所描绘的景象统一起来昵?这时, 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针对作品中景物的特征作更加具体细致的想象, 提醒他们这三句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赤壁的景色的。句中的“乱”“惊”“千堆”等形容词, 注意它们赋予了景物什么感情特征。此外还应注意诗中“穿”“拍”“卷”等动词, 这些动词又赋予了景物什么样的行为特征。仔细体会这些景物所具有的特点在阅读时所产生的心理感觉。这样, 一步步使学生的联想逐渐与诗中所呈现出来的雄奇壮阔景象接近起来, 一点点体会作品所呈现之景象与诗人内心之情感相交融的密切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准确捕捉诗中的关键词语所赋予景物的种种特征, 而且要由景物所具有的种种特征触发联想并仔细品味它们在人的心里所唤起的种种感觉以及感觉的强与弱, 然后再由自己的感觉去遇合诗人的感觉。

二.自由讨论, 启发想象

在阅读欣赏诗歌时, 探求作者的原意是第一要义。但探求的结果却并不一定是统一的。诗歌既有它立意的确定性, 又有它含义的丰富性。这主要是因为欣赏者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不同的欣赏者, 因为阅历、学识、观点、兴趣等方面的不同, 欣赏时心境、处境以及对诗歌欣赏的角度的不同, 都会产生感受上的种种差异。另外, 从诗歌的艺术特点出发来看, 诗歌的意象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这种反映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瞬间统一, 是诗人内在情感和外在物象的天然融合。它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同时又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由于诗歌意象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给读者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因此在阅读欣赏时往往会出现意象的多义, 因此也促成了对同一首作品的不同理解。尤其是那些情景妙合无垠、意境浑融的作品, 欣赏的空间就更为宽广。

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描写了傍晚落日时分山林的幽静。诗人摄取的是大自然刹那间的一个特写镜头:一缕返照的夕阳照射在山林中的青苔上, 用以客观真实地再现山林的空静。那么在这首诗中诗人要表达的“意”是什么?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 是诗人当时与环境猝然而合的空静的心境, 这种心境的表达完全是直观的、形象化的。由于诗人没有以理性的思索将这种感觉明确化, 所以也就没有为人们欣赏的思路指明一定的方向。人们在阅读这样的作品时, 自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丰富的、或者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当然, 感受虽然不尽相同, 但是却不能完全脱离作品的整体意境, 这是由作品的内在意蕴所决定的。

三.对典型意象进行解释

由于历史文化的积淀, 古诗词中的一些意象具有了某种特殊的、较为固定的含义。对这些意象就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进行想象和理解, 而应融进历史文化的因素。比如, 通常诗歌中出现的“柳”这一意象, 就不仅仅是指一棵柳树, 而含有“送别”之意。这是因为从汉代开始民间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影响到诗文创作, 就使得“柳”这一名词产生了一种物质属性之外的文化意味。例如, 相传为李白所作《忆秦娥·箫声咽》词中有“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之语, 以年年如故的灞陵柳色概括了人生代代无穷已的离别感伤之情。读者如果没有较为丰富的文学、文化知识积累, 是不能明了这些意象中所蕴含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味的, 当然也就影响到对诗歌情意的深刻理解。

11.从诗词歌赋中赏析辽代乐舞 篇十一

关键词:契丹;音乐舞蹈;诗词歌赋;赏析;贡献

中图分类号:K2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01-02

与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辽王朝存续二百多年,在这二百多年里契丹人雄踞在北方,不但建立了疆域广阔的国家,还大力发展了军事、政治及经济。此外契丹人利用和汉、女真、高丽和回鹘等民族的杂居,对各民族文化兼收并蓄,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辽王朝建立之前,契丹人活动的核心区域是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他们沿着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游牧、狩猎,“车马为家”、“居无常所”。而音乐和舞蹈舞却是契丹人的“平生之好”。上自契丹贵族,下至贫民奴隶,从隆重的祭祀场面到出场放牧的转徙途中,几乎都离不开音乐舞蹈。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和契丹人萧总管创作诗《契丹风土歌》中的一段则详细地说明了这一盛况。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

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见红。

大胡牵车小胡舞,弹胡琵琶调胡女。

一春浪荡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①

《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②因此,辽代乐舞的兴盛直接影响到一大批的诗人学者,他们借辽代乐舞以抒情,发泄内心的快感,反之也进一步推动了辽代乐舞走向辉煌。与此同时也为因史料匮乏而难以为人们所了解的辽代乐舞提供了大量的珍贵的资料。

在后世流传下来的诗歌辞赋中留下的辽代乐舞气息,笔者就音乐和舞蹈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一、辽代音乐的记录

辽代的音乐以广泛吸收各民族的先进成果为特征。处于北方草原,疆域广阔,不但造就了契丹人英勇善战,还具备了草原民族宽阔和博大的胸怀,善于学习总结其他民族的乐章礼法。

在这一方面体现在诗词歌赋中的具体有如明末著名学者赵士哲在《辽宫词》第五首中所描述的内容。

全晋舆图属大辽,太宗新莅紫宸朝。

汉家礼乐真堪羡,从此坤仪改姓萧。

诗文译为:全后晋的疆域已归属大辽,太宗初次临视汴京紫宸朝。汉家礼乐法度实让人羡慕,从此契丹后族一律改姓萧。

此外公元947年3月,辽太宗耶律德光攻占后晋都城开封,晋主石重贵投降。辽太宗下令将晋都诸司官吏、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诸宫县卤薄、法物及铠仗等统统送往首都辽上京。此在《辽史·乐志》中有记载:“汉乐,辽太宗耶律德光灭后晋,将……太常乐谱,诸宫悬……悉送上京”。“大同元年(947年)太宗自汴将还,得晋太常乐谱、宫悬、乐架、委所司先赴中京”。“辽雅乐歌辞,文阙不具,八音器数,大抵因唐之旧”。

从史料记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辽史》中所说的汉乐,其实就是中原的雅乐。宫悬,也称编钟、编磬,是雅乐的主要乐器。包括雅乐八音、歌辞、乐谱都被太宗耶律德光亲自带回了大辽国。

《辽史·乐志》中有记载:“辽有国乐、有雅乐、有大乐、有散乐、有饶歌、横吹乐。”契丹的国乐,中原人称之为“番乐”是契丹祖先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乐舞风格。所以说是犹“先王之风”。国乐和雅乐的规格要高于其他诸乐。多用于宫廷册礼、宋史来朝、祀神仪等等。如《辽史拾遗补》卷4《皇后生产仪》条记载:“若生男时……戎主着红衣服,于前帐内动番乐,与近上契丹臣僚饮酒……若生女时,戎主着皂衣,动汉乐,与近上汉儿臣僚饮酒。”再如,清人史梦兰所著《中元节诗》:

行宫宴饮过中元,番乐声残汉乐喧。

佳节迎来还送去,一天月色正黄昏。

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契丹语为“赛离舍”,意为月好。是契丹人非常重视的重大节日。今人庖丁有《辽代风俗歌》流传于上京故地:

七月十五过中元,前后四日不消闲。

十三夜行三十里,扎下毡帐睡梦酣。

十四迎节设酒宴,番乐声声五更天。

十五张筵奏汉曲,美酒笙歌尽欢颜。

十六早起众西行,齐喝三声送节完。

《辽史》卷53《礼志六》岁时杂仪一节记曰:“七月十三日,夜,天子于宫西三十里卓帐宿焉。前期,备酒馔”。翌日,诸军部落从者皆动番乐,饮宴至暮乃归行宫,谓之“迎节”。十五日中元,动汉乐,大宴。十六日昧爽,复往西方,随行诸军部落大噪三,谓之“送节”。

在辽代历史上也出现不少契丹的教坊乐人和音乐家。史上留名者大多是契丹贵族。例如辽景宗耶律贤(公元948~982年)雅好音律①;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72~1031)“晓音律”②;辽兴宗耶律宗真(公元1016~1055年)“通音律”③;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公元1075~1128年)能“亲御琵琶”④;耶律倍,其人“知音律”,征渤海胜利后“作歌以献”⑤。在契丹贵族中最著名的当属辽道宗皇后萧观音,王鼎《焚椒录》说她“幼能诵诗,旁及经子,而弹筝琵琶,尤为当时第一”。萧观音的传世之作是著名的《回心院》。

唐玄宗时,杨贵妃与梅妃江采苹争宠,梅妃失宠,遂命宫院为“回心院”,希望玄宗回心转意。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定诗体的名称。萧观音所创“回心院”,用以谏阻帝之游畋无度,被疏远失宠。这是一首凄丽哀婉的宫怨词,例如词中写道:

张鸣筝,

恰恰语娇莺。

一从弹作《房中曲》,

常和窗前风雨声。

待君听。

诗文译作:弹响心爱的古筝,象黄莺娇羞的叫声。每当奏起《房中曲》的音调,常和窗前风雨声和鸣。弹响心爱的古筝,等待君王来聆听。

二、辽代舞蹈的描述

音乐和舞蹈就像是孪生姊妹,音乐在舞蹈中的位置尤为重要,舞蹈离不开音乐,好的音乐震撼心灵的同时,也让人翩翩起舞。

辽之乐舞包括音乐之中,契丹有乐舞不分之说,即乐人亦为舞者,这实际上是一种边演奏边舞蹈的形式。如臻蓬蓬舞,这是契丹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有《臻蓬蓬歌》⑥为证:

臻蓬蓬、臻蓬蓬,

外头花花里头空。

但看明年正二月,

满城不见主人翁。

“臻蓬蓬、臻蓬蓬”是象声词,是双手击打腰鼓发出的节奏声。“臻蓬蓬歌”又名“蓬蓬花”。臻,手击打鼓边发出来的声音。蓬蓬,手击打鼓芯发出的声音。“外头花花里头空”明指腰鼓外部华丽的装饰,暗喻辽朝末年统治外强中干。“满城不见主人翁”,指辽天祚帝弃城出逃。

此歌的演出形式是用腰鼓伴奏,击鼓舞蹈,以鼓点助舞兴。以后广泛流传于辽东京、南京、西京等地。

同时该舞蹈也在据《宣政杂录》记载:“宋徽宗”宣和初(公元1119~1120年)收复燕山,以归朝辽民来京师,其俗有《臻蓬蓬歌》,每扣鼓和臻蓬蓬之音节而舞,人无不喜闻其而效之者。

古人云:“宴饮无乐,不无欢乐。”两国交往使臣来朝之时,好客热情的契丹人都要举行隆重的宴饮歌舞场面来显示对汉使的尊重。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多次出使契丹,留下了很多生动表现契丹人车马为营、宴饮歌舞的诗作。如《出塞诗》云:

涿州沙上饮盘桓,

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语巧催燕泪落,

蒙蒙吹湿汉衣冠。

再如宋代诗人、诗评家朱竹坨所作《席上观倒刺诗》云:

雪后风灯焰之寒,

云韶旧部走伶官,

一双手技从客入,

胜舞银貂小契丹。

“倒刺”为契丹语“歌舞”的意思。清《历代旧闻》记载:“元有‘倒刺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一人弹之,又顶瓷灯起舞。”辽宋时期的手技类舞蹈疑似蒙古族的灯舞,盅碗舞。是表现手之技巧的歌舞,属散乐。手技用于契丹皇帝生辰乐次:“酒二行,歌,手技入”;曲宴宋国使乐次;“酒三行,歌,手技入。”⑦

另一位北宋使臣王曾记载:“渤海俗,每岁时紧会作乐,先命善舞者数辈前行,女士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号“踏锤”。渤海归辽后,渤海的乐舞在契丹流传很久,并在金、元还经常出现。

此外现存的大榆树堡竹马舞,这是濒危的契丹人狩猎舞蹈。目前在锦州市义县东部山区还有最后一批竹马舞的艺人。

基于上述辽代音乐和舞蹈描述和记录,辽代乐舞的传承与发展,与辽代的君主开明,经济,政治发达紧密相连。辽代乐舞不仅继承了旧唐音乐,而且受到鲜卑音乐的影响,并传播到后来的女真,蒙古。为中华多元一体化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赵永春.奉使辽金行程录[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3]巴景侃.辽代乐舞[M].沈阳:辽宁万卷出版公司,2012.

[4]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M].长沙:岳麓书社,1992.

[5]叶隆礼.契丹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2.采桑子诗词赏析 篇十二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原文翻译及赏析1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注释

[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濛濛]今写作“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阑干]横斜,纵横交错。[去]离开,离去。[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帘栊]:窗户。栊,窗棂。

赏析

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甚爱颍州西湖风光。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特别是前后两片,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

欧阳修或结伴同游,或乘兴独往,经常徜徉于画船洲渚,写下了十三首纪游写景的《采桑子》,并有一段《西湖念语》作为组词的序言。本篇是组词中的一首。它写湖面饮酒赏曲。平波泛舟,云影倒映湖底,澄澈透明,仿佛别有天地。本词描写了暮春西湖迷离的美,语言清丽,风格空灵淡远,全词充溢着悠然闲怡之趣。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原文翻译及赏析2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濛濛:今写作“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去:离开,离去。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濛濛:今写作“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去:离开,离去。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濛濛:今写作“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去:离开,离去。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译注参考:

1、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41-42页

2、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xx年11月版:第231页

3、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xx年11月版:第187-188页

4、刘长贺.宋代诗词典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年:508

译文及注释

译文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显示全部

赏析

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特别是上下两片,纯用白描,却颇耐寻...显示全部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这年六月,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到颍州。暮春时节来到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显示全部

赏析二

这首词,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下片写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天地。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下片写醉后俯视湖水,只见白云朵朵,飘于船下。船在移动,云也在移动,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飘飞。“空水澄鲜”一句,本于谢灵运《登江中...显示全部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原文翻译及赏析3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

百花凋零之后西湖的景致依然很美,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飞扬的柳絮好似细雨迷蒙。垂落的杨柳纵横交杂,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

笙箫歌声渐渐消歇,游人也已尽兴散去,才开始觉春日空寂。回到居室,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放下帘栊。

注释

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

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

濛濛:今写作“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去:离开,离去。

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赏析

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特别是上下两片,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

这首词是欧阳修晚年居住的颍州西湖的暮春景象,从而表现了作者异常的、幽微的心理状态。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这首词上阕是说,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丽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飘舞,柳枝在和风中随风飘荡,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西湖花时过后,残红狼籍,常人对此,当是无限惋惜,而作者却赞赏说“好”,确是异乎寻常的。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湖上一片实景,笼罩在这篇实景上的是寂寞空虚的气氛。落红零乱满地,杨花漫空飞舞,使人感觉春事已了。“垂柳阑干尽日风”与上二句相联系,写出了栏畔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单是这风中垂柳的姿态,本来是够生动优美的,然而著以“尽日”二字,联系白居易《杨柳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来体会,整幅画面上一切悄然,只有柳条竟日在风中飘动,其境地之寂静可以想见。在词的上阕里所接触到的,只是物象,没有出现任何人的活动。眼前的是自然界,显得多么令人意兴索然。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下阕前两句是说,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笙歌散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游人去后,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词,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得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籍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末两句是说,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直到双燕从蒙蒙的细雨中归来,才放下了帘子。

最后两句,写室内景,从而使人揣想,前面所写的一切,都是词人在室外凭栏时的观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栊”。着意写燕子的活动,反衬出室内一片清寂气氛。“细雨”字还反顾到上阕的室外景。落花飞絮,着雨更显得春事阑珊。这首词从室外景色的空虚写到室内气氛的清寂,通首体现出词人生活中的一种静观自适的情调。

这首词是欧阳修颍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的第四首。诸词抒写作者以闲退之身恣意游赏的怡悦之情,呈现的景物都具有积极的美的性质,如“芳草长堤”、“百卉争妍”“空水澄鲜”等等。独此首赏会的是“狼籍残红”。整组词描写的时节景物为从深春到荷花开时,“狼籍残红”自然是这段过程中应有的一环。如果说诸词表现了词人作为闲人对各种景物的欢然会意,本词却不自觉的透露出来他此时的别样情绪。作者这时是以太子少师致仕而卜居颍州的。他生平经历过不少政治风浪,晚年又值王安石厉行新法,而不可与争,于是以退闲之身放怀世外,这组词总的是体现了他这种无所牵系的闲适心情。但人情往往也有这样的矛盾,解除世事的纷扰固然觉得轻快,而脱去世务又感到空虚。本词“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却是极其微妙的反映出这种矛盾的心情。结尾“垂下帘栊”两句,乃极静的境界中着以动象,觉余情袅袅,表现出对春的流连眷恋意识,不免微露怅惘的情绪。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这年六月,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到颍州。暮春时节来到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本词即是其中之一。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注释

⑴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

⑵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

⑶濛濛:今写作“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⑷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⑸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去:离开,离去。

⑹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赏析:

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特别是上下两片,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群芳过后”本有衰残之味,常人对此或惋惜,或伤感,或留恋,而作者却赞美说“好”,并以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人心情舒畅则观景物莫不美丽,心情忧伤则反之。这就是所谓的移情。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道理也正在于此。

过片表现出环境之清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笙歌散尽游人去,”乃指“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的游春盛况已过去,花谢柳老,“笙歌处处随”的游人也意兴阑珊,无人欣赏残红飞絮之景;“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惜春恋春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最后二句,“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拢”。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

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此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尤其最后两句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全词取境典型,叙事抒情结合。章法缜密,构思严谨,意象鲜明。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这年六月,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到颍州。暮春时节来到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

赏析二

这首词,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下片写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天地。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下片写醉后俯视湖水,只见白云朵朵,飘于船下。船在移动,云也在移动,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飘飞。“空水澄鲜”一句,本于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言天空与湖水同是澄清明净。这一句是下片的关键。兼写“空”、“水”,绾合上句的“云”与“舟”。下两句的“俯”与“仰”、“湖”与“天”,四照玲珑,笔意俱妙,虽借用成句,而恰切现景,妥贴自然,如同己出。“俯仰留连”四字,又是承上启下过渡之笔。从水中看到蓝天白云的倒影,他一会儿举头望天,一会儿俯首看水,被这空阔奇妙的景象所陶醉,于是怀疑湖中别有一个天宇在,而自己行舟在两层天空之间。“疑是湖中别有天”,用“疑是”语,是就其形貌来说。说“疑”者非真,说“是”者诚是,“湖中别有天”的体会,自出心裁,给人以活泼清新之感。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里写的“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

13.初中古诗词内容赏析 篇十三

一、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

从公元前六世纪前产生的第一部诗集《诗经》, 公元前三、四世纪之间的《楚辞》, 到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革命民主派的爱国诗篇, 在诗人们跳跃的诗行里, 沸腾着火热的爱国激情, 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特征之一。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安史之乱后的至德元年, 羁居长安的杜甫眼见沦陷后的京城一片荒凉, 触景生情, 写下了伤时感乱的爱国名篇《春望》。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 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

在封建社会里, 真正的爱国者又常常是受到压制得不到重用的, 许多诗人胸怀大志, 报国无门, 诗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倾吐方式。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陆游在六十八岁时写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一生追求的是为国效力, 收复中原, 他对壮年在南郑前线那一段短暂的戎马生涯始终怀念不已。如今他已是垂暮之年, 孤处荒村, 然而老诗人那报效祖国之心未曾少衰, 以致梦中又回到了前线。

二、振聋发聩的民众呼声

同情人民的疾苦、为被压迫、被剥削、被蹂躏的劳苦大众向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人道主义的抗议, 是中国古诗词又一优秀传统, 涌现出了无数震撼人心的传世名篇。

白居易《观刈麦》“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写出了农民为生计所迫的矛盾心理,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 岁宴有余粮。”通过对比描写反映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剥削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突破自身悲哀而心忧天下人的苦难, 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张养浩《山破羊·潼关怀古》“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 概括了封建王朝兴废相继, 百姓悲惨命运的历史规律,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浅吟低唱的情诗恋曲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 古诗词中许多爱情诗歌以真挚、热情、健康歌唱, 反映了人民爱情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感情, 这些诗词常常为各阶层的人们所共同爱好。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描写爱情的诗。“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以河洲上形影不离的雌雄水鸟和鸣起兴, 写河边采荇菜的姑娘引起男子的思念之情, 求之不得而日夜不眠的苦闷与焦灼, 求而得之的欢乐。

《蒹葭》是《诗经》中影响最大的一首情歌,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它从蒹葭、白露构成的秋色图入手, 让人进入迷恋而感伤的季节氛围之中, 并以此作为衬托, 抒发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及思念不得的忧愁。李商隐是写相思的圣手, 他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以朴素的语言, 深挚的感情, 写两地相思, 真切感人。他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则对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真挚情爱表现得缠绵悱恻。温庭筠《忆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以景衬情抒写痴情女子期盼情人归来未见归来的失望与痛苦。

四、历久弥坚的友谊之歌

友谊是世界和中国诗词的传统主题。古代的文人非常重视交友, 互相切磋砥砺, “以诗会友”是那个时代常见的聚会形式, 由此产生许多脍炙人口的吟咏友情的佳作, 其中抒写朋友离别之情的诗尤为突出。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反古代送别诗所表现的黯然消魂的伤感情绪, 以气势雄伟、意境开阔之景, 抒乐观开朗、鼓励劝慰之情, 透露出一股强烈的奋发向上的时代气息。“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一联, 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秋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将心中的关切、牵挂、不安和怜惜, 托付给“明月”, 给处于困境的友人带去温暖与安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友人已远, 送别的人仍独立于雪地之上, 言虽尽而意未绝。

五、由景而生的真情旋律

“诗以意为主”, 古诗词多是古代作者真实性情的自然流露, 或恬淡闲适, 或激情昂扬, 或乐观旷达, 或郁闷低沉, 而这种感情的抒发, 往往会是有感而发, 即由眼前所看到的景物, 所处的环境而激发出的感情。

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诗人看到万物自由自在随性而动的和谐景象, 不禁心旷神怡, 那种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流于诗外。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高望远, 红日喷薄, 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难免会生出“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怀抱负。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面对山水相连、海波涌荡, 风萧气杀的不凡景象, 诗人生发出气吞山河, 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

14.如何引导学生赏析如画的诗词 篇十四

一、初步感知诗情画意

对于初学赏析诗文的学生,应先引导他们调动自己的生活、学习积累,从简约的文字中把一块块拼图找出来,而后再拼起来,这样他们对诗情画意便会有初步的感知。这个阶段老师没有必要强求学生展开太多的联想和引申,只要能“依样画葫芦”即可,否则会欲速不达。

以引导初学者赏析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上片为课例。我们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以下几块拼图:“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自一个人站在湘江之畔的橘子洲上,看着湘江水,奔腾不息的向北流去,凝望沉思。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处的岳麓山上是层层叠叠、漫山遍野红如火的秋林。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眼前是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中是雄鹰展翅,自由翱翔。俯瞰:“鱼翔浅底”,清澈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然后我们把这五个拼图拼成一幅画,就可以看到一幅立体的秋水长天、寥廓万里、绚丽多彩、动静结合、生机勃勃的江南秋景图,宛如当代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的大手笔。它与作者的另一首《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再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更是充满诗情画意。解读时我也是先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把以下拼图先找出来: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羡煞旁人。而后再用“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来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背景,接着再加进繁忙的飞燕,闲适的鸳鸯,这样一幅阳光和煦、春意萌动、春光旖旎、生机勃勃、明丽和谐的春色图就出来了。引导初学者解读此诗,只要学生能感悟出杜甫对充满诗情画意的秀美的成都草堂周围环境的喜爱之情,能把春色图拼出来即可。总之,第一阶段由于学生初学赏析,无需要求他们展开太多的联想,关键是引导学生从诗中悟出画来,把整幅画面拼出来,对诗情画意有初步感知即可。

二、灵气地创设诗情画意

学生对诗文的初步感知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之后,就要告知他们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拼图上,而要更加灵气地解读诗文,要灵气地创设诗情画意。在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透过简约的诗文,通过人情物理去解读这个世界,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喜怒哀乐。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描绘羁旅游子的极品佳作,是对诗如画的最好诠释。元人周德清称它为“秋思之祖”,王国维更誉它“纯是天籁”,并在《人间词话》中高度评价它“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因而它是教学生灵气地创设诗情画意的绝佳课例。

全诗前三句只有九个简单独立的名词,即九块拼图,如果只是把它简单地排列组合在最后一句的大背景中,构成一幅图画,那还只是初步的感知,还不是灵气地创设出的诗情画意。要灵气地创设诗情画意,就要求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生活积累,更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融进自己的人生感悟去创设。我觉得像以下这么解读就属灵气地创设诗情画意。

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就要想象出:在一颗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蔓。黄昏时分的乌鸦站在树上哀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诗人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萧瑟荒凉的意境。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如果说第一句是一幅浓郁凝重的油画,那么,第二句则是一幅清新淡远的水彩画。二者相得益彰。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单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地走在羊肠古道上。第四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正逐渐沉到地平线下去,此时正是人们停止劳作,从田间,从作坊归家歇息的时候。连乌鸦也在此时纷纷回飞,到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寻找自己的窝巢。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也飘出了袅袅炊烟,等待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回到温馨宁静的家。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痛欲断肠了。总之,如此解读,想象的翅膀就会为每一个同学创设出一幅幅充满灵气的、融进自己个性及人生感悟的图画来。

如果说从诗中悟出画来是量的积累,那么灵气地创设诗情画意就是质的变化。是融入了自己人生感悟的再创造。如果我们的学生在从诗中悟出画拼成图的基础上,学会创设诗情画意,那我们的诗文课就将充满悟性与灵气,就将由量变到质变。

三、在创设诗情画意中体悟主旨的升华

诗言情、诗言志,我们读诗不但要感其情,更要明其志。读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往往叫人忘情其中,这时要顺势把学生的情感推向更深层次,体悟其主旨的升华。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可以作为解读的课例,诗的前两句就可以创设出一副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白日依山尽”是诗人看到落日衔山的“白日”奇景。“黄河入海流”的入海的“黄河”,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流光溢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景。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而黄河入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律动,它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的“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而是一副灵动的山水画。

解读至此,我们应顺势引导学生进一步体悟:诗人并不是俗手丹青,仅以描摹为能事。我们的诗人还兼有哲人的气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视野开阔,胸怀宽广,意蕴深远,余韵无穷。“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惟愿其愈高,望远者惟求其更远。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只有哲人才能赋予它哲理性的意蕴。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进取与探索精神。从而使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和谐统一,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如果学生能在初步感知与创设诗情画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悟那在诗情画意中升华了的主旨,那么我们学生的心灵就将在诗情画意美的陶冶中得到净化。

四、简约而不简单

广告语“简约而不简单”算是对诗文特性的最经典的解读。诗文从字数上看,是最简约的,所体现的是:浓缩的是精华,取舍之间,彰显智慧;然而意蕴上来讲并不简单,因为诗如画。

为什么唐诗宋词能传颂千年,因其简约而不简单,因其充满诗情画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从解读诗文的角度讲,就是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诗文简约的文字中,去品味其并不简单的诗情画意。从初步感知诗如画的妙境,到引导他们灵气地创设诗情画意,最后引导他们在创设诗情画意中体悟主旨的升华。这样,我们学生就将在品味诗文的过程中历练自己的审美能力,他们的心灵就将在诗情画意的美的熏陶中得到净化。最终我们将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上一篇:白鸽之死高中优秀作文下一篇:小班专题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