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知识

2024-09-05

政治哲学知识(共12篇)

1.政治哲学知识 篇一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2、重要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做到: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二、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

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

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变革社会的实践。

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政治哲学知识 篇二

哲学教学中借助各门具体科学知识, 实行多学科贯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

首先, 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来看, 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有着密切联系。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问题, 哲学研究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哲学是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出来的最一般的知识, 它以各门具体知识为基础, 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又从更高层次上给各门具体科学以指导。正如恩格斯所说, “哲学是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特殊科学”。可见, 在哲学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掌握的具体科学为载体, 是符合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 因而是可行的。

其次, 多学科贯通是解决人类社会复杂问题的需要。当今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诸多复杂问题, 如能源消耗、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问题、人口剧增等, 仅靠单一学科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 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探索事物间的“新联系”, 善于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 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与解决问题。在哲学教学中贯通多学科知识正体现了这一要求。

再次, 在哲学教学中渗透各学科知识还适应了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的需要。我国的课程改革从强调分科到重视综合, 要求跨学科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综合。“3+综合”的高考模式以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辩证分析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哲学教学中找准各学科知识的渗透点, 适当把哲学知识与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有意识地向其他学科辐射、迁移。

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 只要教师善于利用, 实现多学科的贯通并非难事。现试举几个在教学实践中的实例。

例1:在学习价值观中“价值”的概念时, 我先引导学生回忆经济学中“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概念, 抛出问题:“课桌上的政治课本有无价值?”学生都回答“有价值”。这时继续追问:“是什么‘价值’?这个‘价值’是否是经济学中的‘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哲学中的“价值”概念与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是否相同。学生通过讨论比较, 得出哲学中的“价值”概念并不等同于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 而是类似于经济学中“使用价值”的涵义。这一设计着眼于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支架”, 引导学生探索相似概念间的关系和政治学科内在的联系,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例2:在学习“内外因辩证关系”时,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外因的作用, 我引用了杜牧《赤壁》中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作为“支架”, 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热情。学生调用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及火烧赤壁战役巧借东风、周瑜、大乔、小乔等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知识储备, 通过讨论对“外因对事物发展有重大影响”这一观点达成了共识。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综合运用了语文、历史和哲学的知识, 体现了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的要求。

例3:在学习“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时, 我引导学生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中的整体与部分, 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概括出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引导学生分析化学反应式H2+O2=H2O中, 氢气的功能、氧气的功能、水的性质功能, 学生顺理成章地抽象出其中的哲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这两处设计引导学生从自然科学知识中抽象出哲学观点, 沟通了学生的“旧知”与“新知”, 连接了学生的“已知”与“未知”, 培养了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知识分子与政治 篇三

然而,在笔者看来,以一以贯之的态度理解清朝政治运行的复杂性殊为不易,杨念群在他的著作中似乎并未始终彻底地贯彻这种思路,在叙述其主旨时多少显示出了一些犹豫与矛盾。即便如此,笔者还是愿意将他追求对清代政治的复杂化理解看做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政治成熟的一种表现。笔者以为,政治成熟度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分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清朝政治正当性是如何证成的

杨著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早期正统论至少包括三个要素:疆域的拓展,即大一统;时间的循环,即五德终始说,以及种族的纠结与对峙,即华、夷之别。书中梳理了正统论在历史中的演变路径:在这三个要素中,与时间相关的“五德终始说”后来在官方讨论里逐渐被淡化,疆域拓展和族群之别这两个要素逐渐凸显出来,其中疆域一统的规模尤其受到重视,这一思路的形成则大致起始于北宋。北宋由于经历过晚唐五代分裂割据的战乱之苦,故恢复大一统格局的主张最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同。欧阳修认为秦朝虽无德,但仍不失为一统天下的典范,“大一统”由此成为正统论成立的最基本条件,而君主之德行则转居次要位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亦从拥有更广大疆域的角度赋予“三国”之魏国以正统地位。

南宋的状况则与北宋迥异,它偏安江南,经常受辱于北方民族金人,不具备统御广大地理空间的条件,故其证成正统多取《春秋》中的“攘夷”之义,凸显华夷之别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道义力量。朱熹《资治通鉴纲目》较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改尊蜀汉为正统,同时强调帝王更替的“治统”必须由“道统”加以制约,而道统的决定权则完全掌握于士阶层手中,“道统”教化帝王的文化优势在南宋得以确立。南宋朝野上下的共识是,对“道统”的实际拥有远比占领广大疆域更为重要,他们强调文化重于政治,将文化教化的持有和推广看做是一种种族特权,试图凭此文化优势来消弭化解偏安一隅、无法得“地势”之正的心理焦虑。

司马光曾谓“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杨念群指出这句话里完全没有种族论的影子,昭示出的是一种功利史观,这一功利史观影响了元人伐宋的决策过程,南宋降将建议忽必烈南下攻宋的理由即在于此,而元代也正是以“大一统”观念作为入主中原建立其统治正当性的重要理论基石。

明太祖在统有广土的意义上承认元朝曾经具有的正统性,这也就相当于认同了北宋之正统说。杨著指出,从此以后,由于明代与蒙古的对抗几乎贯穿一朝,尤其是经土木堡之变后,华夷之辨重新兴起,故明代思想界亦基本延续了南宋以种族划分夷夏之别的正统论风格。

清朝的雍正乾隆皇帝,均试图以疆域的大一统来消解华、夷之别,这部分可谓是杨著论述之精华所在。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谓汉、唐、宋全盛之时,“北狄、西戎世为边患,从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而“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乾隆帝亦认为汉、唐、宋、明都没有如清朝一样具备统一北方部族的能力。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又谓“不知本朝之为满洲,犹如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这是说华夷秩序中的“东夷”、“西夷”的身份本身是可以随时移动、变化的,“夷狄”在空间上的分布,就像“今人之籍贯耳”,故雍正可以大胆地声称“夷狄之名,本朝所不讳”,以此消解朱子攘夷之义。乾隆同样强调: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说法,仅仅是因为地名不同所导致的划分差异,与江南、河北、山左、关右这些地理概念没什么差别。他又举孟子的话说:“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此无可讳,亦不必讳。”

清朝皇帝又通过对历史的重新书写,即对《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纲目》、《资治通鉴纲目续编》的解读,以强调“忠”来消解华夷之别,证成其正统性。乾隆组织文臣纂修《历代通鉴辑览》,并亲自加以评点辑成《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乾隆强调臣子守节,而臣子之守节并不在于其是为哪一个种族服务,而在于是否始终坚守其立场,他因此批评降清的明臣钱谦益首鼠两端,为人不耻。杨著尤其提到乾隆对南明史可法之忠节行为的表彰,认为这喻示着新朝自信心的极大提高。乾隆淡化了把“忠”理解为敌对朝代“各为其主”的看法,而将“忠”建构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价值标准,并以之作为士人对本朝认同的心理基础,从而改造了汉人王朝刻意以种族之别塑造“忠诚”观念的传统思路。

与强调“忠”一致的是倡导“孝”这一普遍化的道德标准,以及重建礼仪,复兴“三代”的举动,均可视为清朝对于礼教之建构的重视,借此来赋予清朝统治以正当性,从而淡化以往华夷之别所造成的影响。

杨著进而详尽分析了清朝皇帝解构士人道统的过程。它通过比较经筵会讲在清代与明代的不同来看“士”、“君”教化角色的逆转。经筵乃是士大夫教化帝王之所在,明朝讲官由于拥有“道统”合法性作为支撑,故对帝王居于教化的位置,拥有一定的震慑力,而清代则发生了变化。康熙帝极为重视经筵的作用,他增加了经筵的频率,从康熙十二年开始,改间日进讲为每日进讲,这一日讲习惯坚持了十五年之久,日讲内容包括《尚书》、《周易》、《诗经》、“四书”、《资治通鉴》、《通鉴纲目》等经史之学。大儒汤斌在家书中言及“皇上圣学日茂,近来工夫更加精密。每日讲《春秋》十条,《礼记》二十条,读史五十页”,他感喟“当今官之难称职,未有如词臣者也”,由此可见康熙之经典修养非一般文士可及。

康熙在经筵会讲的形式上做出了相当大的变革,在杨念群看来,康熙是将之改造为“训示汉人臣子的一个逆向互动的形式,同时使讲官和帝王的教化角色开始发生严重的颠倒”。康熙对经筵的效果提出质疑,认为历代讲筵之设,讲臣都是进讲数行,徒了故事,态度敷衍,必须朝夕研究经义,始能贯通义理,有会于心。于是在康熙十四年,他提出在讲官进讲完毕后,由他进行复讲,然后相互讨论。两年后,即康熙十六年,康熙又提出他自己先讲,再由讲官进讲,帝王与讲官的角色从此被颠倒过来。康熙对讲官说道:“但学问无穷,不在徒言。要惟当躬行实践,方有益于所学。尔等仍直言毋隐,以助朕好学进修之意。”杨著认为此时康熙帝的语气已是教者而非被教者,而讲官也习惯了这种角色的互换。如汤斌任经筵讲官,以“我皇上声律声度,言动皆师”来表示自己对康熙的折服。

乾隆则更重视会讲程序的仪式化。他在讲官讲完经典后,会发表自己对经典的诠释,最后由大学士做总结发言,依例称颂乾隆诠释经典之圣明通达,以此作为经筵仪式之“礼成”。杨著指出一个值得重视的细节,有御史提出进讲《通鉴纲目》中有关“治道”者,乾隆认为“可以不必”,杨著对此的解释是:因为讲官进讲《纲目》多依据朱熹的解释,而朱熹的权威在乾隆的释读下已渐渐消退,乾隆早年信奉朱熹之学而到晚年却对之进行批评。宋代士人本来独占传承道统的优势,可在乾隆看来,只有君主才能身兼“道统”与“治统”,他强调“道”不是空谈,离不开具体的行动,“道”之作用只有在化民成俗的过程中才能显现,而这需要用“治统”来落实,这也就是“三代”圣王高于后世君主之奥义所在。杨著由此提出,清代帝王康熙、乾隆集“治统”、“道统”于一身,士阶层无权独立拥有“道统”的话语权。士人不仅无法教化帝王,而且清朝君主已形成一系“帝王经学”,对儒家经典的理解也有一套自己的逻辑,从而逐渐消解了士人对“道”的尊崇。

杨著以袁枚、章学诚等为例来讨论士人对清朝皇帝的反应。袁枚将乾隆与三代之尧、舜并列,并完全认同乾隆将“道统”从士人手中回收于帝王的做法。章学诚认为对于“道”的诠释必须在制度运行的范围内予以定位。他强调学者所习,应该是国家典守制度的遵循和实践。离开了“事”的这一层面,“道”就无所依附。

书中提供了章学诚对于康熙帝的反应的一个重要细节。一位大臣看到康熙帝年逾古稀,在处理政事、苦读经史之余还有作诗的兴致,就劝其爱惜精神,康熙帝的回答是,他作诗是为消遣,“苟于消遣之时,不寻消遣之具,则骄奢淫纵之念得乘间而入,故以诗课为防逸之具耳”。章学诚在其笔记中赞叹康熙道:“三代以后安得闻此,此固非三代以后所及。”章学诚认为康熙帝达到了三代以后的帝王和士子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因为只有“三代”之时,“治统”与“道统”才合二为一,于此亦可见章学诚认同当下制度的合理性。杨著进一步分析章学诚之语的意涵:康熙对“道统”与“治统”所进行的整合混淆了宋以来士阶层所形成的“道”和“治”应各安其位的共识,强化了文化应服从政治的思路,这乃是宋以来士阶层极力批判的观点,但却得到章学诚的赞同,章学诚还以此为例批评同时代士人:“儒生于大臣言行及功令诸书,不可不留意,否则,不异面墙,虽博通古籍,无取也。”

由袁枚、章学诚以及其他诸多例子,书中揭示了清朝士阶层与皇帝的“趋同与合流”,全书的结论是:清朝的正统观之证成恰恰与士阶层的配合无法分开。它亦揭示出清初士阶层与清朝皇帝发生了无意识的合谋关系,如清初士人对明末学风的讲学、门户、党争等导致亡国因素的反省,也被转化为清初帝王确立自身正当性的舆论资源。

杨念群对于章学诚的研究,乃是通过重新引入政治的维度而对章学诚思想做出新的解读,这容易引来包括友人在内的一些学者的质疑,但在他看来,过往关于章学诚的研究多是固守学术史、思想史的研究路径,而不能有所超越。笔者虽相当赞许书中所表述的章学诚对“大一统”政治布局多表认同的观点,却反而更希望他在《何处是江南?》一书中所显示的将帝王政治重新带回士和思想史研究的思路,能再往前推进一步,自然这就更容易引起争议。笔者基于自己对于清朝为君与为臣之道及其政治成熟观念的思考,向作者献疑一二。

政治正当性抑或政治能力?

前述乾隆时有御史向皇帝提出进讲《通鉴纲目》中有关“治道”的内容,乾隆认为“可以不必”,杨著对此的解读是:因为讲官进讲《纲目》多依据朱熹的解释,而朱熹言论的权威意义在乾隆的解读之下已经消退。这一诠释放在全书的叙述架构下自然是成立的,不过在笔者看来,似乎也可以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对此现象加以释读。我的看法是,乾隆作为政治实践者与词臣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治道”涉及帝王的政治实践,自有其一套复杂、独立的逻辑,非词臣所能言及和想象,亦非词臣所能取代。故乾隆以为词臣缺乏“治道”之实践经验,自然不必和他们讨论“治道”的涵义。这在受过西方现代思想洗礼的中国学者眼里,很自然地会被视为是帝王专制之举,因为中国学者所重视的是士人是否具有针对专制皇帝的批判意识(他们所理解的知识分子实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士”,乃是西方现代意义上必须具备批判思想和能力的所谓“知识分子”),而甚少去反省中国传统政治尤其是帝王政治是否真能用“专制”的标签就可简单概括,更甚少去思考帝王政治实践本身是否存在着某种自洽的脉络。即使如杨著这般具有相当自觉的政治敏感度的著作,也难以完全实现对于政治运作的复杂理解,在作者的内心深处,或许依然难以摆脱政治权力是丑恶的这种刻板看法,而似乎缺乏政治也可具有其伟大作用一面的新思维。

作者在《何处是“江南”?》中多处征引王船山的言论,尤其在有关“文质之辨”的讨论中,更是对船山之论做了相当细致的梳理,不过作者在讨论清初士人对于政治的态度时,却没有引述船山极力强调朝廷政治之伟大的一段非常关键之论,这段话说的是:“君子之学修,虽耕钓而有天下之志,然必上宾于廷,乃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以先王经世之大法,广其见闻之不逮。故虽衰世之朝廷,犹贤于平世之草野。”无独有偶,喜谈古今之争的当代西哲列奥·施特劳斯倒有一段话与船山的想法颇为接近。施特劳斯指出,人性的完全实现存在于受到政治家恰当指导的活动中,“对于完善一个共同体的郑重关切,比之对于完善一个个体的郑重关切,需要一种更高的德性”,统治者比之常人有着更加伟大和崇高的机会来开展正义的行动。他赞扬政治的伟大性,认为“政治乃是人类优异性使自身得到充分发展的领域”,并且在“他们的精心培育下,所有形式的优异性都会以某种方式相互依赖”。与施特劳斯如此推崇政治的作用相比,不知那些以批判政治为高明、以逃避政治为自然,却多少流于自恋的各类学者精英会有何感想,施特劳斯的话逼迫着当代学人不得不严肃思考重返政治的问题。

在集中全力诠释“政治正当性”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花费心思关注“政治能力”的作用,是笔者想专门拈出来献疑的另一看法。杨著全书的核心论点是阐述清朝皇帝如何运用高超、复杂的治理技术成功确立了其统治地位,不过由于全书是以正统论的构造和统治正当性的确立为探索中心,故而书中讨论朱熹《通鉴纲目》的角度亦是紧扣书中的正统论议题,但在笔者看来,统治的正当性问题固然是清朝皇帝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却并不是帝王政治的全部,政治的作用和实践除正当性问题外,还包括政治治理能力以及治理效果等问题。此外,套用杨著将清代士人之“经世”思想与常态的社会治理,以及对当下制度的认同勾连于一起进行通盘思考的进路,清代帝王的所谓常态政治行为到底又是什么呢?通常来说,帝王更多的是要处理日常的治理问题,“治道”的内涵由此应该被拓宽,即至少还应包括政治成熟、政治能力和政治后果等问题。

如果引入笔者所强调的政治实践所涉政治成熟、政治能力这一视角,则书中有些材料或许可作另外层次的解读,如前述关于康熙的两段话,即“日讲原期有益身心,增长学问,今止讲官进讲,朕不复讲,但循旧例,日久将成故事。不惟于学问之道无益,亦非所以为法于后世也。嗣后进讲时,讲官讲毕,朕仍复讲。如此互相讨论,庶几有裨实学”,以及另一段话:“但学问无穷,不在徒言。要惟当躬行实践,方有益于所学。尔等仍直言毋隐,以助朕好学进修之意”,书中均从“士”、“君”教化角色逆转的角度加以解释,无论从字面还是从实质而言都可谓准确无误,不过再度解读的空间或许依然存在,这两段话所言“实学”、“躬行实践”亦与帝王政治之实践相关,这恰恰是康熙帝不满足于讲官进讲方式和内容的最重要原因。

杨著讨论到清初士人对明末学风中流行的讲学诱发门户党争最终导致亡国的反思,与清朝皇帝对晚明的反省合流激荡,从而被有效转化为清初帝王确立自身正当性的舆论资源。与此同时,杨著在对《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的讨论中强调乾隆帝彰扬“节义观”的重要性,如对降清的钱谦益痛加批判。不过,乾隆帝除了提倡“节义观”,在学风方面对晚明做出反省之外,他在《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中更着力于在政治上对明中后期的政治进行针砭,尤其是批评明代朝纲之倒置,将它作为明亡的重要原因,乾隆认为权柄当操之于上,而不应下移于阁臣、言官以及众臣。乾隆又批评明代政令、法令、军令等各方面纪纲之宽纵、废弛。

在乾隆帝看来,明代之亡乃与其政治之无能、败坏直接相关,如此则清代取代明代亦有其正当性;与此同时则是乾隆对于天命、人心转移的解释,他认为明失天命,天命转移于清,这其实亦属儒家固有之解释。故在证成清代统治的正当性方面,对于明代后期政治无能、败坏从而导致亡国而失天命的诠释,亦是绝不可轻忽的一环,可惜杨著在这点上百密一疏。由此可进一步延伸的是,书中讨论之议题与现代中国的曲折关联值得深究,如清代正统论证成中对于大一统观念与实践的强调,对于前代政治的批判以及一套天命、人心转移的解释,在三百年后的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论证中,依然可以看到几乎一样的论述,即构建“大一统”话语与诠释人心向背的重要性。

与对政治、帝王政治的理解取向有关,全书似乎潜藏着写作意图的矛盾。作者一方面肯定清朝皇帝确立正统观的成功,并将正统观的建立视为一种“华化”的表现,而清朝皇帝在此过程中显示出了超越前朝的政治技巧,作者有针对性地批评西方学者的新清史研究范式强调清朝统治的成功源于彰扬了“满族特性”的观点。另一方面作者也对士人坚守气节之难以及部分士人被皇帝改造、收编的过程充满怜惜怅惘之情,不过他又强调帝王与士人之间的关系乃是一种相互试探、谈判最后达成相对妥协平衡状态的过程,诚可谓一波三折,充满矛盾。这一矛盾自然是学术研究对象本身所具有的。作者在接受报纸采访时指出,士人是在与政治发生纠缠不清的动态关系时,更确切地说,是在一种与政治互相妥协、谈判和对话的关系中才建立起认识世界的基本框架,才真正确立了自己的身份,因此,如何处理其与帝王、政治的复杂关系,应是探寻中国历史发展的最重要线索之一。但这一矛盾同时也是作者自身处境的投影,其书中潜藏的问题意识乃是:今天知识分子所扮演的角色到底应该与国家政权维持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值得深思的是,今天的知识分子是完全站在纯粹的批判立场上,还是能超越其自身身份,而同时有心、有能力站在国家政治的立场上去解析问题,仍应视为其是否趋于成熟的标志之一。与此相应,目前对于杨著的评论,除去一些小打小闹专挑硬伤的读客,评论者多着眼于士人被收编的一面,而对于正统论本身及其证成过程则相对缺乏重视,这说明评论者难以超越自身的知识分子身份角色,而很少站在国家政治能力的培养这个立场上发言,故对于正统论本身及其证成是否重视,取决于心是否在那里,心量是否打开。

在笔者看来,对于现代中国政治正当性之证成的探索可谓是思想学术界极为紧要的一件大事,目前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对此一研究取向根深柢固的质疑与抵拒,不过此种姿态实则是一种浪漫主义政治态度的表现,实质上是要取消政治的意义和作用。杨著中的确蕴存有对当代政治的反思意向,笔者自然也并不讳言自己的评论同样蕴涵有对当代问题意识的考量与追问,那就是应充分考虑现代中国政治正当性之证成与政治成熟(充分考虑政治后果的政治现实主义)、政治品格(合德性与能力为一体)、政治判断之养成之间的关系。

刚才提到杨著将正统观的确立诠释为一种“华化”的表现,并指出清朝皇帝在此一层面彰显出了高超的政治技巧,并以此批评西方新清史研究强调清朝的成功源自其“满族性”的观点,这显示了作者试图摆脱西方汉学的议题设置,在研究进路上力求回到中国史学固有的最重政治、政治史的研究思路和历史叙述中去,处理西方汉学所难以置喙的中国历史内在精微之处的问题意识,笔者所提出的对于政治实践及其相关的政治成熟、政治能力的处理,亦属于此探索题域。因为包括清代政治在内的中国政治传统在今天仍与我们的处境紧密相关。

4.高考时政热点与政治知识复习知识 篇四

高考时政热点与政治知识复习1

经济生活

1.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产业的经济意义。

①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决定,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②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产业发展。

③扩大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⑤增强国际竞争力、软实力、综合国力。

2.怎样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调,保证财政收入力度。

③发挥财政促进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⑤消费的反作用,提高文化产业消费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引进外资人才,学习优秀文化成果。

3.怎样建设诚信的市场经济?

①市场经济有法制性特征,要求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法律体系。

②政府应加强宏调,注重自身信用建设。

③产品经营者提供职业道德,遵守交易规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④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经济生活分析我国文化企业发展如何适应新形式?

①文化企业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拓国际市场。

②文化企业制定正确经营战略,迎合市场需要。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④诚信经营,生产高质量产品。

政治生活

1.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社义文化的政治意义?

①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发展社义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

文化生活

1.加强文化建设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意义?

①文化对社会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对人的作用: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综合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④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文化生活分析如何推动社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义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义精神文明。

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吸收其他优秀文化成果。

⑤高举中国特色社义伟大旗帜,弘扬主旋律。

⑥个人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哲学生活

1.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因。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由我国面临的现实矛盾决定的。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现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深化文体改革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③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社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义的强大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高考时政热点与政治知识复习2

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文化生活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义荣辱观?

①文化的作用。

②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现金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③社义荣辱观是社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社义荣辱观给社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做出道德选择提供基本价值取向。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①大力发展现金文化,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

②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③建设社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义荣辱观。

④建设社义精神文明,发展教科文事业。

⑤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⑥重在实践,脚踏实地。

3.简要说明国家重视道德模范表彰的文化依据。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的作用,对社会;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经济建设,对个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全面发展。

③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政治生活

1.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党和政府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的理由。

这个从党和政府的性质、地位、宗旨、原则、职能、执政方式和理念等去套,很简单,所有涉及党和政府的都这样。

高考时政热点与政治知识复习3

加强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经济生活

1.我国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

①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为确保经济请问运行需加强宏调。

②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社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加强宏调。要把人民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

③当经济发展出现严重供需不平衡时,需加强宏调,才能使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2.我国怎样对经济发展实行宏调?

①制定正确财政政策,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

③制定正确货币政策。

④完善市场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⑤加大对市场秩序的监督,建立问责考核机制。

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⑦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

3.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

①价值决定价格,农产品成本上涨引起其他商品价格上涨。

②供求影响价格。

③国家政策影响。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刺激经济投入大量财政。

④经济全球化使风险全球化,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引起国内价格上涨。

4.农产品价格上涨对生产生活影响。

①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涨需求下降,但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需求影响不大,必然加重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负担。

②促使生产者调节生产规模。农产品价格上涨收益增加,扩大生产规模。

③食品支出比重上升,恩格尔系数变大,影响居民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

④有助于人民树立正确消费观。

5.稳定物价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居民实际购买力和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增加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支出。

③为企业发展和生活消费创造良好环境,避免经济波动、混乱。

④有利于稳定汇率,树立国际信誉,提升国际地位,促进外贸发展。

文化生活

1.从文化角度谈谈如何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政府应加强正面宣传,让社会全面认识价格形式,增加稳定物价的信心。

②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消费观。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义荣辱观,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2.文化生活分析我国加强网路文化市场管理的原因。

①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政府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腐朽落后的文化会污染文化环境,必须对落后文化加以改造和剔除,对腐朽文化坚决打击,依法取缔。

③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部分国家借世界多极化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有利于国家安全。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加强管理有利于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⑤文化对人的影响,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有利于生产更多优秀文化产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

哲学生活

1.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要求调整宏调政策。

②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③体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宏观调控与经济、人民生活、物价等密切相关,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⑤矛盾的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⑥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认识,完善宏观调控。

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国家重视物价上涨问题的原因。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路线,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5.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篇五

1.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有三种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熟读P12:“五行说”、荀子、王夫之的哲学观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具有两种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作世界的本原。

【典型代表: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慧能的“仁者心动”;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典型代表:朱熹的“理生万物”;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一切宗教鬼神观念;儒家的天命观。】

6.政治知识案例 篇六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局第四小学二年级教师张某,为惩罚考试不合格学生董静,将董静叫到台前当众用教鞭抽打她的手心,并让董静自己数着。董静疼痛难忍,把手收了回来,张某一气朝董静的后脑打一教鞭,董静的脑袋立即耷拉下来,这时又打一鞭,董静的嘴里、鼻孔里冒血,瞳孔扩散,失去了知觉,生命垂危。送到齐齐哈尔医院治疗已脱险。董静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治病,花费了人民币8万多元,误工半年之久。

侵犯公民名誉权的案例

事情发生在2002年10月19日,北京某高校学生吴某在搜狐网校友录上发现同班同学白某对其发表了大量侮辱人格的留言,语言龌龊,不堪入目。吴某气愤至极,在与白某理论中双方发生争执。当晚,白某再次在校友录上对吴某进行辱骂,并表明事件起因系吴某有意挑拨其与女友单某感情,致使二人分手。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吴某2002年10月将白某告上法院。法庭经审理后认为: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校友录是同学间相互交流、沟通的载体,任何成员不得在此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白某的行为致使吴某的社会评价降低,给吴某的名誉造成损害,对此,白某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院最终判决白某在班级内及搜狐网校友录上公开向吴某道歉并向其支付精神赔偿金5000元。

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案例

原告王龙江曾在某风景区工作。在此期间,风景区组织王龙江等员工拍摄旅游项目演示照片,王龙江配合拍摄了持枪、射箭的照片。风景区将包括王龙江的照片在内的一组照片印制成宣传画页随门票发给游客,随后风景区又在景区显要位置设巨型广告牌,将王龙江持枪的照片喷绘在广告牌上。对于风景区的上述行为,王龙江承认知道并未提出异议。2002年风景区将王的照片提供给该市的旅游局,旅游局将这些照片印制成扑克牌作为纪念品发放给游客。王龙江却诉称:风景区和旅游局未经我允许,在巨型广告牌、宣传册、扑克牌中使用了我的肖像,且以营利为目的,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拆除、销毁含有我的肖像的广告牌、宣传册和扑克牌,并分别赔偿经济损失2万元和5千元、侵犯公民姓名权的案例

1995年3月底,江某(被告,女,24岁)为能赶上参加男友林某(被告,男,28岁)所在单位的分房,以购买进口药品需用某市居民身份证为借口,通过他人向张某(原告,女,28岁)借用身份证,谎称自己的身份证已丢失。随后,江某假冒张某之名到其单位开出婚姻登记介绍信。并拿走张某户口所在地的公共户口簿。与林某一起到区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同年6月,江某再次冒用张某的名义到其单位办理其他手续时被发现。张某遂向有关部门要求撤销有关结婚证明,宣告该婚姻无效。区民政局于同年11月确认此婚姻关系无效,撤销了张某和林某的结婚登记,收回了《结婚证》。张某为此向某市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由于姓名被冒用,其不能及时登记结婚,丧失了参加单位分房的机会,同时还

承受了强大的社会压力和精神打击,要求被告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5万元,支付精神抚慰金4000元,并登报向其赔礼道歉。被告未作答辩。

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案例

16岁的少女王雪终于向学校讨回了自己的尊严——北京市首例女中学生状告班主任和学校侵犯名誉权案2001年9月尘埃落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定被告向王雪作口头赔礼道歉并给予一定的精神抚慰金。去年暑假,邱女士发现女儿近来电话频繁,还有个男孩常在她家楼下徘徊,便找到班主任苏某反映。没想到这却将女儿带入了痛苦的深渊。苏某发现王雪和班里一个男生关系比较密切后,便在课堂上、教研室里多次翻看其书包、日记以及给其他同学的信件,还下令不许同学和她说话。性格活泼的王雪顿时成了“孤家寡人”,同学们远离她,不敢和她说话。王雪在日记里写下:“苏老师经常侮辱我,逼我转学。我一想起这些就害怕,夜里常做噩梦……”由于无法承受完全被孤立的痛苦,王雪于去年6月4日离家出走。4天后,当邱女士接到女儿的电话,在南京找到她时,王雪哭着请求妈妈搬出北京。这场“**”给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阴影——身为公司副总经理的邱女士被迫递交了辞职报告,家里的老人也住进了医院。去年8月1日,王雪将班主任和学校告上了法庭,诉讼的请求很简单,只要求老师的一声道歉。法院认为,班主任苏某在对王雪进行教育管理中,确有翻看其书包、日记等歧视性行为,侵害了她的人格尊严,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应向王雪作口头赔礼道歉并给予一定的精神抚慰金。

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案例

小华在课堂上打游戏机,被老师发现后,赶紧把游戏机藏在身上,矢口否认带有游戏机,老师一怒就搜他的身,没收了他的游戏机,并命令小华到教室外面罚站一个星期。小华父母得知情况后向老师说情,但老师表示非要严惩小华不可。次日下午,小华忽感身体不适,在父母陪同下来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出他有潜在的脑功能紊乱,最近加上外界压力因素,因而发病。小华父母获悉后,一纸状词把老师和学校告上了法庭。

侵犯公民财产权的案例

王侠为讨债强行扣押他人车辆,结果债未讨回反赔钱。日前,安徽省涡阳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王侠将所扣货车返还给原告王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600元。7月21日下午,王侠率人到工地找到正在拉砖的王强,向其讨要欠款。王强称手头暂时没钱,请求再宽限几日。为使王强主动还钱,王侠遂强行将王强用于营运的北京JB2310P8型货车扣押。王强几次托人交涉,要求王侠返还车辆,但王侠拒不返还。王强无奈,遂将王侠诉至法庭。法院认为,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被告王侠无合法依据,私自扣押原告用于营运的货车,侵犯了原告的合法财产权,应立即停止侵权,对所扣货车予以返还。因被告的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损失,被告应酌情予以赔偿。

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例

李某与女友元旦在柘城县某大酒店举行婚礼,宴请各方宾朋。肖某乘兴与同桌划拳斗酒,因拳技不佳,频频输酒,肖某只好将瓶中酒一饮而尽,他顿时觉得喉咙

7.借助互联网打造知识型政治教学 篇七

一、为什么政治教学不受欢迎

政治教学当前面临的最大尴尬在于学生不喜欢政治课, 就如同失去了观众的演员一样。笔者以为导致政治教学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内容存在着先天缺陷。目前的教材本身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书本薄, 内容少, 有效内容更少, 并存在脱离实际的倾向。如经济常识中对于现实经济现象关注太少, 且原则内容多而具体内容少, 缺乏可操作性;哲学常识对于哲学史上的基本观点涉及太少, 历史上那么多的哲学大家被全部屏蔽, 大大地削弱了哲学常识的思辨性;政治常识中对于我国政治体制的运行和改革涉及太少, 对目前国家发展的状况涉及太少等。内容上的缺陷给学生留下了“政治就是条条框框”的印象。有人认为因为政治太抽象所以学生不喜欢。其实抽象性是政治的最大特点, 没有抽象性政治学科就失去了灵魂。对这些高度抽象的东西学生却表现出高度的兴趣, 下课之后还有学生追着要和我辩论。所以解决政治课的困境不在于如何把抽象的东西变成直观的, 而在于如何把抽象的东西讲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 所以政治课目前的困境是由教材的内容缺陷所决定的, 只有改革和充实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的知识含量, 打造知识型政治教学, 让学生觉得学习有用, 政治教学改革才有成功的希望。互联网就是我们充实教学内容, 打造知识型政治教学的强大工具。

二、借助互联网打造知识型政治教学

互联网拥有其他教学工具所不具备的特点:开放性、互动性和共享性。因其开放性和共享性可以作为师生资料共享的平台;因其互动性可以作为师生交流情感和经验的虚拟空间等等。互联网还拥有强大的搜索功能, 可以为我们提供巨量的教学信息。这些传统教学工具所不具备的特点和功能为我们打造知识型教学提供了可能。

1. 互联网是提高备课质量的便捷工具。

高中政治课包括经济常识, 哲学常识, 政治常识三部分, 涉及学科十分广泛, 每一册课本所涉及的知识也是包罗万象, 这对政治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往政治教师备课时所依赖的是自己已有知识的积累和手头有限的参考资料, 如果备课中遇到一些陌生的专业知识就束手无策, 现在则可以通过对相关专业网站的搜索和浏览轻松解决。互联网凭借强大的搜索功能为政治教师提供了一个庞大无比的资源库。

2. 互联网使我们的课后作业内容更有创造性。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伸, 以往布置作业总是局限于知识的再现和理解, 少有创造性。互联网时代, 我们布置作业可以更有时代性和创造性。我在讲“国有大中型企业”布置作业时, 要求学生到网上查找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信息。结果学生查到的信息包括了利润、规模、历史、现状、名称, 甚至老总的名称等多方面的内容, 通过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使学生对国有企业目前的状况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我也曾经建立过个人网站, 利用个人网站对一些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

3. 互联网为时政教育开辟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新途径。

8.政治哲学知识 篇八

下面,笔者结合第一和第五个特点来谈谈2012年政治科在基础知识复习方面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复习

基础知识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学生在高考中丢分的主要原因。要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都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只有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才能准确地把握试题要求并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高考政治“考纲”所列的考点共有167个,其中经济学57个,哲学66个,政治学44个。这些考点内在关联,而教材并没有直接反映出其相互联系的整体结构。如果老师在复习中只是简单地重复解释知识点,学生就会感觉知识零乱,这不仅影响其对知识的记忆,而且会导致学生在做题时很难快速提取相关知识。为此,在基础知识复习环节,老师应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脉络,把同类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或网络,教会学生在答题时如何搜索、筛选知识,并运用相关知识多角度或深层次地分析问题。

(一) 经济学

1. 按照基础理论和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这两部分来复习。基础理论主要是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教材在第一课和第二课进行了论述。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主体是企业、产业、经营者、劳动者,这些内容在教材的第三、第四课;生产过程完结后,要进行分配,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涉及财政、税收、银行、储蓄,主要内容在第五、第六课;第三环节是交换,交换要通过市场,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这些内容在第七课第一节和第八课;最终环节是消费,消费分为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第七课第二节主要讲个人消费。

2. 依照主体来整合基础知识。经济学部分主要的主体有国家、企业、个人,其中个人还可以细分为劳动者、经营者和消费者。

对经济学的知识进行以上分类后,下一步便是找出不同类别之间的联系。比如,价值规律的作用归结为一点,就是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样就把第一课的价值规律与第二课的市场配置资源和第三课的提高经济效益联系了起来。再比如,复习“国家宏观调控”时,在掌握宏观调控的概念、目标、原因、手段等基础知识后,还应把握宏观调控在教材相关内容间的联系和渗透:经济手段会涉及第四课的产业政策、就业政策、调整经济结构以及第五课的财政、税收政策和第六课的货币政策;法律手段与第二课的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第四课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第七课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有联系。学生只有了解了知识间的联系,在答题时才能由一个知识点联想出相关的知识点。

(二)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重点把握唯物论中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辩证法主要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角度复习。发展的观点有五个方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矛盾的观点要掌握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认识论部分,重点掌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对于历史唯物主义,重点要把握的原理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群众的观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等。人生价值观主要观点有:正确价值观的标准和导向作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从知识体系来看,哲学相对来说较有条理,学生们较容易忽视的是知识间的联系。比如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是统一的,这样就会有一些观点既是唯物论,又是辩证法或是认识论。再如有关规律的观点,既属于唯物论,又属于辩证法,在认识论中也有体现,区别在于唯物论侧重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辩证法侧重强调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在认识论中,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又比如,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既是唯物论观点,也是认识论观点。再如,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从实践主体的角度看,又是认识论的观点。

(三) 政治学

1. 按照我国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宗教政策、外交政策这几个方面来复习。我国的国家制度,主干知识有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职能、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对于我国的政党制度,着重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宗旨、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党的建设、党的指导思想、多党合作制度等内容。关于民族宗教政策,要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关于外交政策,注意把握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国际组织、当今时代主题、当代国际竞争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2. 按照几个常见的主体整合知识:中国共产党、政府、公民、人大、人大代表、政协、民主党派、国际组织等。以上主体在试题中经常出现,把与这些主体有关的知识点分别整理、归纳起来,在做题时就可以快速地从已有的分类中搜索知识了。

nlc202309022110

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理清线索,把看似杂乱的知识条理化,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解答主观题要想多得分,答案要点既要准又要全。这要靠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知识网络,而这个知识网络的运用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它需要学生自己去“悟”,死记硬背老师归纳的知识网络,学生不理解最终也是用不上的。所以,知识网络的构建,主要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做。如果学生能力有限,老师可以先提供一个思路或范例,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思路去整理,不足的地方老师再补充并说明理由,这样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的知识网络更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只有理解了,在答题时才能灵活运用。

知识框架和网络建立好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识记和运用。学生在备考政治时常常感到“两难”:难记、难用。难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知识不理解,二是需要记忆的知识量太大。针对前一个难题,要求老师深入浅出、形象化地讲解各个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对于第二个难题,老师可分层要求:对优秀生,要求167个考点毫无遗漏全部掌握;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要求把80%的精力放在既是基础知识又是主干知识的考点上,重点掌握20%的主干知识(据统计,试题80%的分数集中在20%的主干知识里);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把100%的精力集中在20%的考点上就行了,需要重点记忆的知识减少了,学生就会有信心。

抓住了重点,老师还要做好计划,每个主干考点都要求学生能默写下来或背诵出来。虽然记了会忘,但是老师还要告诉学生遗忘是正常的,所以只能反复多次记忆。填空、复述、默写都是非常有效的记忆办法。学生先要记得住,答题时才能想得到,然后才能写得出。

二、 把握好新教材学习的度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推开,近几年的广西高考政治试题也出现了新课程的内容。原有教材与新教材相结合的命题思路越来越清晰。据统计,2009年全国Ⅰ卷涉及新教材知识约有13分,2009年全国Ⅱ卷约10分,2010年全国Ⅰ卷有8分,2010年全国Ⅱ卷有8分,2011年大纲全国卷约16分。

从以上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高考在一步步向新课标靠拢。预计2012年高考政治试题里也会渗透新教材的内容。目前广西仍然使用人教版教材,我们在备考中如何处理两种教材的关系,如何把握好新教材学习的度呢?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在一份试题中,涉及新教材的知识仅占10分左右,比重不算太大,因而,对新教材的学习要重视,可也不能着力太多,因为大量的考查内容主要出自现有教材。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必须立足现有教材,再结合新课程标准,适当补充新内容,尽量地让学生掌握最新的提法。那么,可以给学生补充哪些内容呢?笔者以为,要遵循三个原则来选择:第一,补充既是主干知识又与时政热点紧密联系的新内容;第二,补充对现有教材主干知识的新提法;第三,补充现有教材没有但有助于解题的新知识。根据以上三个原则,我校选取了以下新教材的内容补充给学生。

1. 经济生活。(1)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意义;(2)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3)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经营的影响;(4)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及消费结构;(5)大力发展生产力;(6)劳动和就业;(7)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8)国家财政作用的新表述;(9)加强宏观调控必要性的新提法;(10)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2. 生活与哲学。(1)哲学的基本问题;(2)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4)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5)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6)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7)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8)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9)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0)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3. 政治生活。(1)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政府的职能;(3)政府的责任;(4)政府依法行政;(5)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以上这些新教材的知识与我们现有教材是紧密联系的,只要老师稍加点拨,学生基本上就能理解和掌握,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基础知识的复习还是以现有教材为立足点。

夯实基础知识,是老生常谈,但也是根本。一些学生希望老师教给他们答题模式,希望有一个答题模式就可以包打天下。但对于政治学科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唯一有效的答题模式。高考题非常灵活,应对“活”题,只有加强基础,练好基本功,以不变应万变。这里说的基本功,不仅指学生能够记住哪些知识点,还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共性有所认识,对规律有所把握。只有共性的东西,才能还原到特殊性之中。

(责编 韦力)

9.高考政治知识 篇九

第一,经济生活

1.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原因。

①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的。

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③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④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

⑤有利于提高自助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⑥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2.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①提高自助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义新农村。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

⑤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⑥调整内外需结构,逐步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倒经济增长新局面。

3.经济生活分析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原因。

①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增加居民消费有利于促进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②是社义生产目的和社义本质要求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倒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当前我国外需不足,需要扩大内需。

4.经济生活分析如何扩大内需,让人民放心消费?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加居民收入。

③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保障社会公平,完善一个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两个举措(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以及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⑤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⑥扩大就业。

⑦企业要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

⑧劳动者树立正确消费观。

第二,政治生活

1.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人大角度分析应如何履行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①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转发的议案,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并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相关部门质询监督。

②政协委员: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对相关部门民主监督。

10.政治哲学知识 篇十

1、选举方式的选择

(1)直接选举:

①直接选举定义: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②直接选举优点:能更直接的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③直接选举的局限性:在选民人数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高。

(2)间接选举:

①间接选举定义: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上一级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选举方式。

②间接选举的优点:选举成本低,便于组织。

③间接选举的局限性: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

(3)等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等额选举在确定候选人时,能够考虑到代表性和代表结构的合理性,但会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4)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差额选举能够为选举人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选举方式。

在差额选举中,候选人按照既定的规则,采取演讲、答辩等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的选举方式。有助于选民了解选举人,但若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

(5)怎样选择选举的方式:

①必须体现国家性质

②必须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③必须采用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④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确定。

(6)我国选举方式的选择: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的选举方式。

(7)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

①县以上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实行间接选举。

②乡镇一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行直接选举。

2.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公民只有切实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只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①政府的决策涉及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很重要。

②通过民主选举,选举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决策能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我国公司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表现:

①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这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决策)

②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这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决策的有关内容之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对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还可以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3)我国目前几种民主决定制度: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决策机关在决策前,广泛征询民意,集思广益,使公民通过多种方式,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积极参与决策的制度。能够使决策既合乎公众的需要和愿望,又切实可行。

②公示制度:

决策机关通过公示板、公示卡、微机触摸屏、公众宣传单、办事指示卡等形式,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公示出来的制度。有利于公众了解决策内容,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③专家咨询制度:

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通过举行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决策中的作用的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发挥专家学者们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和科学预测方法,在决策过程中起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④社会听证制度:

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行政处罚事项、重大行政许可事项等的决策,听取有关团体、专家学者及其与该决策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的意见的制度。有利于决策集思广益、有科学根据、有制度保证。

11.哲学常识教学中知识的拓展问题 篇十一

关键词:哲学常识;知识拓展;作用;内容;原则

现在正统的学校哲学教育起始于高中,但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上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于哲学中抽象的思维方式还不适应、不习惯,因此他们学习起哲学来觉得很困难,常常是教师讲解得很细致了,但是在学生听来仍不知所云,一头雾水。另外,我们现行的课本本着精练的原则并未对某些引用的哲学观点进行详细的介绍,这样就使得学生在遇到这些哲学观点的时候觉得很突兀,在他们心中形成了许多的疑问,如果教师又没有恰当地处理这些问题,就会一方面打击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伤害到学生学好哲学的自信心。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试图从对课本知识的适当拓展方面寻找到一条解决的途径。

一、知识拓展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哲学理论表面上看来比较枯燥,但是要是引入哲学史的知识,讲解起来是很有意思的。如在讲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时,我给学生引用了一个古希腊著名的哲学悖论,即阿基里德追龟的故事。古希腊著名的长跑英雄阿基里德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德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行了一段,当阿基里德再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向前爬行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德永远也赶不上乌龟。学生的反应是这个故事讲的道理好像是对的,可是又同现实生活明显有矛盾。这是为什么呢?在这种疑问的推动下,学生就想去探寻答案,研究的兴趣也就高了。这时再去讲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讲解矛盾构成运动,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抽象的东西很不容易理解,这根源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待发展,同时也源于学生对抽象思维方式的陌生,而适当进行拓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最早的历史形态,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这个哲学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典型代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哲学观点,我们可以拓展相关的背景知识:泰利斯生活在古希腊,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处于环爱琴海周围,也就是说泰利斯对水的直观经验最丰富,同时他仰望天空,海天一色,所以他认为天空也是水,日月星辰在水中游动就很容易理解了。另外,充满生机的东西似乎都不可以离水而生存,生发万物的种子也只有在水分中才能发芽,进而生长万物,所以他认为水为万物的本源。泰利斯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追寻世界本源问题的人,但是由于受生活的地理环境限制、受直观经验的限制,他只作出了朴素的结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具体而生动地理解唯物主义早期“朴素”的含义,使得这一哲学概念不再抽象而干瘪。

3.有利于培养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的思维方式最大的特征是抽象,而这一点正是学生思维薄弱的地方。抽象思维方式的培养首先在于给其提供抽象思维的机会,而哲学观点往往就是训练学生哲学思维方式的有效载体,这种机会要把握利用。

4.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关注。我们在哲学知识的适当拓展过程中有时会联系到其他学科,这对引发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无裨益。例如关于泰利斯的理论拓展中,我们涉及到古希腊地理位置,这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常识。

二、知识拓展的内容

1.哲学家的生平。哲学家的生平往往和哲学家的哲学观点密切相关,理解哲学家的哲学观点就要了解哲学家的独特人生经历、人生追求。例如我们讲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而慧能则认为仁者心动,把运动看作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要了解这个哲学观点就要去了解慧能的生平,如他是佛教哪一宗派的代表人物、他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这一理论、这种世界观与慧能的哪些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等。

2.哲学观点的形成历史。某种哲学观点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许多的争论、问难不断发展而成的,适当地拓展哲学理论形成的历史有助于学生对哲学观点的理解。

3.哲学观点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每一种哲学观点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凝结,社会背景是理解一种哲学思想的金钥匙,拓展哲学观点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是理解该观点不可或缺的方法。例如“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观点,它的形成与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文革”刚刚结束,面对“两个凡是”思想的禁锢,真理的评定标准问题迫在眉睫,实践标准的发表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大解放。这些历史背景知识的拓展,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哲学观点,同时还让他们学习了相关历史学科的知识。

三、知识拓展的原则

1.相关原则。拓展的知识在理论上一定要与需要掌握的哲学原理有密切的关系,要保证知识的拓展有利于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与掌握。离题较远的理论不是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只可作为课后阅读材料,不宜在课堂上宣讲。

12.政治哲学知识 篇十二

关键词:知识经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化

何谓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之上的一种新型经济。简而言之, 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主要标志为:知识、智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并如同劳动力和生产资源一样直接存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知识可形成产业经济, 即以高科技产业为标志的产业化经济。

知识经济影响全社会的各行各业, 必然也影响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知识经济, 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两方面来开展:一方面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职能来看, 要为发展知识经济服务;另一方面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身发展来看, 要主动接受知识经济,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和新方法, 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知识化, 也就是说, 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 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 要有为政治经济服务的本领。

一、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关键在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也在人。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 思想政治工作将承受巨大的挑战。

1.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稳定性的挑战。

思想政治工作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有着特殊的要求, 不仅要求工作能力强, 而且要求有坚定的信念, 有丰富的经验。这样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长期从事这一工作, 积累经验, 经受磨练, 培养职业观念, 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总体上要保持稳定。

2.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受到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挑战。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要求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 一方面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训练, 另一方面应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从我们工作的实际情况看, 有学历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部分毕业于理工科专业, 知识结构不够合理, 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 使其尽快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3.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受到先进技术的挑战。

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先进技术群及其网络化发挥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以不可阻挡的成功进入社会各个领域, 发挥技术的作用。与某些领域相比, 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不仅装备落后, 而且应用先进技术的意识淡, 应用能力很弱。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除上述以外, 还有思想观念、心理状态、适应新环境能力、建设方略、管理体制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同当前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思想理论水平不适应;二是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不适应;三是科学文化不适应;四是年龄结构不适应。这些说明, 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有的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应有的素质有两类。一类是以原有素质要素为基础, 要求达到更高的水平, 人们称这一类为“高素质”;另一类是知识经济时代特需的新的素质, 要求学习和掌握, 人们称这一类为“新素质”。

1.“高素质”要求。

简单的说就是要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水准”。就拿学历来讲, 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在所有的学历基础上提高一个档次。思想政治工作, 应当有较高的学历和学位, 具有深厚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 有很高的政治理论与政策水平, 系统专业技能训练, 很强的社会交往与组织管理能力, 善于学习, 并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变化。

2.“新素质”要求。

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具有关于知识经济的知识、观念和价值观, 应当具有技能, 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方法, 应当具有思想政治工作所需要的新知识, 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等, 这就要在社会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今天, 善于学习, 不断做到知识更新。

不管是“高素质”或是“新素质”, 就是要求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增加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知识含量”,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战斗力。

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化的措施

1. 要明确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基本任务, 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

2. 要建立正常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流动制度。

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流动要形成制度, 把一些学历高, 专业相对对口, 有志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人才引进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 同时允许一些学历低、年龄偏大的人员流向其他行业或岗位, 使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既保持相对稳定又能进行流动。

3. 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养工作。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 必须加强培养。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要从制度上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 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制度化。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人员, 采取脱产进修, 在职培训, 组织研究班等方式, 使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更新知识, 提高科研能力。

4. 要完善思想工作队伍的考核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考核是重要的环节, 有了考核, 还要对考核结果进行品评和处理, 长期坚持可形成激励机制。要把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先进手段应用到考核中, 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 逐步实现规范化。

5. 要增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物质投入, 建立物质保障制度。

上一篇:大学生入职计划下一篇:电化学专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