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英语考试(10篇)
1.公众英语考试 篇一
Preparation Outline Title: Reduce the white pollution, better healthy General purpose: To persuade my audience that we should prefer using environmental-friendly bags rather than using plastic bags when we are shopping.Specific purpose: Comparing with environmental-friendly bags, plastic bags do grave harm to our life and future.Central idea: When we can reduce the white pollution, not only can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can make a good healthy to us.Organizational pattern: Problem-Solution Pattern
Introduction Attention-getter: White pollution lead to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 and at the same time pollute the environment.Credibility: The problem of “white pollution” caused by used plastic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which plastic shopping bags play an important role.White pollution has provided people with a variety of diseases, and pollute the environment.Thesis statement: Today I will tell you about the disadvantage of white pollution, and appeal to us to use less plastic bags.Preview of main points: Today the white pollution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what we can do to.Transition: why don’t we prefer using the environmental-friendly bags?
Body
Ⅰ.There are many disadvantages for using plastic bags A.White pollution lead to many environment problem B.White pollution lead to many disease
Ⅱ.Comparing with the environmental-friendly bags, plastic bags do grave harm to our environment and future A.The material of plastic bags ruins the soil, while environmental-friendly bags do not.B.Since environmental-friendly bags can be reused for many times, they are money-saving as well as making less pollution.C.Deserted plastic bags are very likely to be eaten by animals, which are extremely poisonous to them.Ⅲ.The ban on using plastic bags in mainland China has improved the situ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Conclusion Ⅰ.Based on these following features, we can safely draw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e should prefer using environmental-friendly bags to using plastic bags.Ⅱ.There are several tips for us to keep using environmental-friendly bags in our daily life.Ⅲ.As long as we can reduce the use white tape, that our living environment more beautiful, and good for our health.
2.公众英语考试 篇二
英语公众演讲, 是指用英语在公众场合发表见解。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讲演是指“对听众讲述有关某一事物的知识或对某一问题的见解。”演说是指“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 发表见解。”演讲, 顾名思义, 应以讲为主, 但演讲的对象是听众, 我们发现, 在英语公众演讲中却似乎忽略了听的重要性。当下的英语演讲教材主要强调的是讲, 在教学实践中, 老师主要关注的也是讲, 对演, 对听多有忽略。教学研究中, 研究者关注的也主要是讲, 虽然也关注到听众, 但关注听众与关注听本身是不同的两层意思。我们知道, 演讲的过程就是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 这里的交流必然是双向的、互动的交流。如果只单方面强调讲的环节, 只会让交流缺乏互通性, 肯定会是不成功的演讲。
二、听在演讲六个环节中的地位
广义的演讲就是指的说话, 包括各种形式的言语交际行为, 涵盖对话、面试、主持、辩论等形式。演讲包括听、写、讲、演、答、辩六个环节, 也可称为演讲六艺。“听在演讲六个环节中的地位”和“听与演讲其它环节的关系”是同一命题, 其内容都是讲听的重要性。
1.听与写、讲、演的关系。从听与写、讲、演的关系来看, 听先于写、讲、演, 是后者的预备或准备环节, 也是所有演讲活动的开端。具体来说, 从输入与输出理论来看, 听与读一样, 都是重要的输入环节。Krashen (1985) 认为, 可理解性输入 (comprehensive input) 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 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是获得语言知识的唯一方式。
2.听与答、辩的关系。答是演讲中除了讲之外, 与听众交流的另一种重要方式;辩从狭义来看, 指的是辩论中的辩护, 从广义来看, 更包括所有言语交际场合的申辩言语行为。听是答的前提, 没有准确的听, 如何回答;听是辩的前提, 没有准确的听, 又如何来辩?
3.听与听众的关系。听与听众, 虽然都共有一个听字, 其实, 两者没有必然的直接关联。关注听众强调的是讲的对象, 听的来源, 但并不是听本身。听不仅仅是对听众的听, 更是指对一切信息来源的听吸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听是涵盖了听众的。
总之, 听是演讲活动的起始, 是演讲其它环节的基础。没有听的加入, 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演讲流程;没有有效的听, 就缺乏有效地演讲交流与沟通。既然听如此重要, 那么如何在英语公众演讲课程中有效地学习并运用听呢?
三、英语公众演讲倾听能力的内涵
我们对于倾听并不陌生, 尤其是教师, 倾听被认为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在英语公众演讲场合, 倾听的内涵究竟包含什么?我们并不太明确。笔者长期从事英语演讲教学以及英语演讲比赛指导培训, 通过长期的实践与反思, 余以为:
首要的是倾听的意识。倾听是一种意识, 一种态度, 一种本能。不要让听众觉得你心不在焉, 根本没在听。在所有人类沟通活动中, “心不在焉”、“没有听”都是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是倾听的习惯。倾听是一种习惯。虽然许多人都知道认真倾听的重要性, 在交流的初期也尝试着在认真倾听对方说话或提问, 但缺乏习惯的倾听总是不太持久。因此, “认真听”不但是一种态度, 同时也是一种习惯。
其三是不可或缺的倾听技巧。倾听也蕴含了技巧。首先要让人觉得你在认真听。有些人在交流时似乎确实在倾听对方的发言或提问, 但对方却并不这样认为。魏斯曼告诉我们:“认真倾听提问者的问题, 不要做任何表明你没在听的动作。”或者作出一些表明你在听的动作, 如时不时点点头, 或重复对方的某些关键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抓住对方发言或提问的关键, 并给出针对性的回答, 这是让对方明白你在认真倾听的最重要依据。另外, 倾听的对象应该是全方位的, 既要考虑到主要听众 (在场的观众) , 也不能忽略次要听众 (不在场的听众) 。另一种情况是:在比赛中选手可能只考虑把评委当做主要听, 演讲的内容, 演讲的姿势主要针对他们, 其实广大在场的听众 (评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都是演讲者的听众分析对象。
四、倾听在英语公众演讲中的应用
1.听的分类。狭义的听专指演讲时的听, 包括提问者, 包括其它听众的反馈 (叹气声、现场气氛声音等) 。广义的听包括演讲之前的听, 演讲时的听, 演讲后的听三个阶段。演讲之前的听指通过听, 了解听众对于演讲主题的态度, 赞成、反对或是中立;通过听, 了解演讲主题的相关信息, 这里其实就是指演讲的准备过程。演讲之后的听是听取听众对于演讲的反馈与评价, 即演讲的总结过程。
2.听的精髓。倾听无疑有大量的技巧, 但英语公众演讲课教学中, 摆在首位的应该是“倾听时认真听”, 这才是听的精髓。初看之下, 似乎不值一提, 倾听时不听还能干什么呢?但在演讲实践中, 不少演讲者或参赛选手由于紧张的缘故, 在听时未能仔细地听, 或者说没有全神贯注地听, 更多的思绪可能是在思考如何做出回答, 或者在思考着如何从头脑中已准备的信息中找到相同或相近的回答。其实, 听的精髓就是“听”本身。
3.课堂教学练习中的倾听。在英语演讲与辩论课堂上, 辩论中的听就尤为重要了。由于辩题多已提前公布, 双方辩手均已有了充分的准备, 都希望把己方业已准备的观点亮相出来, 不太乐意去听对方讲什么, 也不管对方讲了什么, 内心最强烈的想法就是一招制“敌”。主动倾听而非被动倾听, 意味着不仅仅只是听到所说的, 也要听到没说的或尚未说出的, 也就是听话听音了。但正如Gary Rybold指出的:The rest of the debate should then be like a table tennis match with refutation of arguments going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teams. (辩论就像打乒乓球, 论辩双方的观点有去有回) 。重复己方观点顶多只像一个说服性演讲, 而只有对对方的回答作出准确回应才是真正的辩论, 而这时有效的倾听就至关重要了。
4.赛场上的倾听。在演讲比赛的问答环节, 许多选手没有听懂提问者所提的问题, 也许是因为紧张漏掉了, 但更多的可能是确实没有听懂或者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这时, 选手容易做出许多错误的反应。反应1:由于担心评委认为自己英语听力理解存在困难, 试图在没有领会提问关键点的情形下匆匆作答。反应2:希望提问评委能够重复所听的问题, 问道:I’m sorry, but can you repeat the question?一般情况下, 评委会原话重复一遍, 这时如果选手是因为不熟悉某个关键单词或短语而没听懂问题, 原话重复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反应3:选手不愿让评委产生没有弄懂题目的不良印象, 试图通过与评委交流问题来得到问题的关键, 结果宝贵的时间一逝而过, 还会给评委留下不真诚的印象。反应4:sorry, I didn’t get your question. Can you make it more clearly for me?这种反应优点有三:其一, 评委会考虑用更简单的方式把题目表述一遍, 而不仅仅只是原题重复。其二, 这样做的话, 就等于是你主动揽下了“没弄明白”的责任, 而不是向提问者提出, 他问的问题莫名其妙, 评委也会因此感受到你的诚实与真诚。其三, 与此相似的是, “外研社杯”、“21世纪杯”等演讲赛事的提问多为针对已备演讲而提, 比赛实践中多有选手提前准备了答案, 只等提问一出, 就将准备好的内容一抖而出, 丝毫不管提问与准备了的答案是否相关, 或具有多大的相关性。其实, 这是评委既考查选手回答的内容, 更是考查选手倾听问题的准确性。
五、结语
英语公众演讲, 讲是必要的, 听却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们也许都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但在实践中却做得并不理想。有一个年轻人, 去拜访苏格拉底, 向他求教演讲术, 苏格拉底刚开口没说几句话, 这位年轻人不但不认真听, 反而打断老师的话, 自己滔滔不绝讲了许多, 以显示自己的才能。苏格拉底说:“我可以教你演讲, 但必须收双倍的学费。”年轻人问:“为什么要双倍呢?”苏格拉底说:“要教你两门课, 除演讲外, 还要上一门课:怎样闭住嘴巴听别人说话。”苏格拉底幽默的话道出了听在演讲中的重要性, 也是对我们在英语公众演讲教学中应加强“倾听”能力培养的一个最好的诠释。
摘要:当前的英语公众演讲教学、研究主要强调的是“讲”, 但对同为重要环节的“听”却没有予以相应的重视。其实, “听”在演讲的六个环节 (听、写、讲、演、答、辩) 中居首位, 是先行的。倾听是一种意识, 一种习惯, 也蕴含了技巧。课堂教学练习中的倾听与赛场上的倾听无疑是英语公众演讲教学中的“倾听”能力培养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英语演讲,汉语演讲,教学,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2]文秋芳.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3]杰瑞·魏斯曼.闾佳译.魏斯曼演讲圣经2:答的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4]Gary Rybold.英语辩论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3.公众英语考试 篇三
关键词:英语演讲课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公众演讲;大学教学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日趋深入,特别是最近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强调加强大学生对外交流能力的培养,以及各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都在推进的国际化进程,要求我们学校为学生提供培养其国际交流能力的课程,使他们将来能够承担起国家对外交流的任务,而公众英语演讲课程就是有效培养学生对外交流能力的课程之一。
公众演讲作为一种沟通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的修辞学,特别是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他们都以修辞学为基础对演讲进行过探讨,比如亚里士多德在其《修辞学》一书中就对修辞中的隐喻在演讲劝说功能进行探讨,并认为“隐喻性演说不仅比传统式表达更为明朗,还能唤起听众生动的联想。”(陈朗2011)美国著名的演讲学家卡耐基认为,公众演讲具有无限的由内至外的感染力,可以从精神到身体全方位地影响听众。(卡耐基2010)美国公众演讲学家卢卡斯教授在谈到演讲与跨文化沟通能力时也认为,在“面对文化背景不同的听众时,尤其需要注意文化因素将如何影响听众对你演讲内容的反应”(卢卡斯,2013)。
如果把演讲和演讲课程放在西方国家背景下来考察的话,我们就会注意到无论演讲或演讲课程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以美国为例,演讲是各行各业在职人员的必备基本素质,无论是在公众场合下的大型演讲或是单位内的小型讨论,都随时需要职业中人能够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并能自如地回答演讲后听众提出的各种问题。由于这样的需求,美国的大多数高校都把演讲课设置为必修课程,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正规的演讲学的训练,其内容包括演讲者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交际语言能力以及演讲的基本能力等(Lucas 2005,Carnagey 2013)。
我们再来看国内演讲及演讲课程的设置情况。与英美等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演讲在国内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大学中也基本没有开设专门的演讲课程。英文演讲由于没有外部语言环境,重视的程度更差一些。就英文演讲的课程设置来看,目前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选修课程,受益学生较少。有些学校的英语演讲只作为外教口语课的简单拓展,甚至只作为一种口语的练习活动,或一项课外活动。(陈朗2010)国内部分学者和教师对英语演讲在学生的素质培养、沟通能力培养、语言能力培养、语音能力培养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做过了探讨,认为英语演讲课对这些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文2007;王琳2008;王立非等2009;鲁修红等2010;金双军2011;黄滔等2012;江桂英等2013;叶萍2014)。
二、英语演讲课程普及的必要性
大学中英语演讲课程的普及的必要性可以从国家发展需要、大学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人能力发展需要三个方面来论述。
(1)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谈到高等教育时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在谈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时又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我们看到,纲要中提出的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是国家不断深入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中对于人才培养所提的要求,而外语能力也应是高级人才所具备的必要能力之一。从外语能力培养来看,国家发展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不仅仅是能用英语进行一般性的会话交流,而是能用英语将自己的观点、主张、想法、项目、研究成果等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中、在限定的时间内、在听众的疑惑的目光中、在专家的注视下阐释得清楚、合理、逻辑性强,并在其后的问答环节中对听众所提问题能够应对自如。这是更大意义上的沟通能力,但对学生来讲也是巨大的挑战。国家对外开放的另一层含义是对国外科学、技术、文化等的直接引进,并进行本土化消化与吸收。这就要求未来在工作第一线的大学生们,无论他们在什么行业工作,都要与国外相关单位的人员在本土进行直接交流,将自己的优势介绍给对方,同时也学习在本土落地生根的国外企事业单位的长处。这些需求都向大学提出新的要求,即我们需要培养当今的大学生具备将来承担此重任的沟通能力。
(2)各大学是根据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布局的。因而外语教育上也要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法以满足国家人才储备的需要,特别是大学公共外语教育的改革应朝着培养国家紧缺人才及紧缺技能的方向发展。这种布局也是学校与国家发展需要协同发展的方法之一。学校的外语教学中增加演讲教学的元素,无论是以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都是学校外语教学与国家发展相向而行所做的有效改革,也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改方向。
(3)学生个人外语沟通能力的发展也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课程,其中演讲能力的培养就是目前最为重要的能力培养之一。演讲课与传统英语听说课或许多学校开设的外教口语课是完全不同的课程。广义上讲,演讲课是听力课、口语课、写作课甚至英美文化课等的高度凝练和统一,可以培养学生全面的语言能力。根据Lucas教授的分析(Lucas 2013),英语演讲课可以帮助学生在主要的六个方面发展其能力。第一,演讲课可以提高学生演讲本身的技能并增强其演讲的知识。演讲课并不是如有的同学以为的一样,是英语口语课的变形或延伸,而是拥有自身知识体系及特定技能的专门课程,是包括了演讲发音、讲稿写作、分析听众、理解文化、注重学术规范、有效传达信息、礼貌反馈听众等一系列内容的知识体系。从技能上讲还包括了语音音高的随时调整、音调的实时掌控、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可视设施辅助的应用等一系列技能的训练。第二,演讲课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自信心。公众演讲是人类信心最显不足的行为之一,中国学生用所学的外语进行演讲又增加了对语言准确度把握的不确定性,因而信心会更加降低。而演讲课通过系统的演讲练习设计如从句子、段落、短篇到长篇等由简到繁的演讲训练过程,让学生逐渐掌握演讲的技能进而能够熟练应用。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就是逐渐增强学生自信心的过程。第三,演讲课程可以改善学生的英文写作技能。乍看起来演讲课似乎与英语写作没有关系,而实际上写作是演讲的基础,是成功演讲的必备能力。我们知道,演讲在大部分场合下是有准备的演讲(即是prepared speech),是需要事先准备好演讲稿的,而这个讲稿就是对演讲者写作能力的检验。演讲课程中设计了演讲稿的写作方法,包括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提出和发展观点并提供论据、如何润色语言、如何运用修辞等,演讲稿写得如何直接决定了演讲的效果。经过这样系统的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自然会有一个质的提高。第四,演讲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英文听力理解能力。演讲中的“听”和“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听懂他人的表达或提出的问题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演讲课程中的“听”与一般英语听力理解是不同的,一般听力理解强调听懂大意和主要细节即可,而演讲课听的训练更强调一种“分析性”的听力理解。除听懂演讲的大意和细节外,还要能够听出演讲文本的逻辑结构、文章组织、过渡性词语、中心点、分支点、缺陷及不足、要提的问题点等等,是一种综合性的听力理解。从演讲课的时间安排来看,学生“听”的时间要多于“讲”的时间。以一个演讲班15位学生来说,一个学期平均做5个约为5分钟的课堂演讲,一个学生最多只能讲25分钟的时间,而要听350分钟其他学生的演讲,以及几乎相同时间的老师的点评,因而演讲课上完全可以有效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从沟通的有效性来讲,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与提高演讲能力是同等重要的。第五,演讲课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目前英美各大学非常重视的学生能力培养之一,它在解释、分析、评估、推论等方面表现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演讲课程中讲授的主题的选择、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分析、讲稿的写作、学术的引用、听众的分析以及演讲传递与问答等各环节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有意地潜移默化在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在学习演讲的过程中自然地获得批判性思维能力。第六,演讲课可以增强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演讲课程培养的重点能力之一,这包括理解语言与文化间复杂的关系、包容各民族文化差异、鼓励使用本民族文化等。上述前五个方面对于演讲课程来讲固然重要,但跨文化沟通的内容也同样重要,不解决好这一问题,学生的能力发展是不平衡的,或者因跨文化能力欠缺也可能导致演讲中的沟通障碍。演讲课程应有意识地将文化内容融于其中,以达到演讲课堂不仅可以解决语言流畅的目标,也可以达到解决文化流畅的目标。综合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来看,英语演讲课程的确是一门外语综合类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学生的自信心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是其他外语类课程无法达到的目标。
三、英语演讲课程普及的可行性
为了满足国家、学校、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普及英语演讲课程在目前的环境下是具有可行性的。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将其设置为必修课,即所有在校学生应安排英语演讲课的教学,保证学生接受专业技能的训练。条件不允许的学校也可以开设小规模的选修课程,至少让一部分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有机会得到演讲的训练。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英语演讲课程的普及就会变为可能并逐步拓展,惠及更多的学生。下面以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英语演讲课程的建设为例,讨论一下普及演讲课程的可行性。
人大的公共英语演讲课程始建于2005年,经过一年的准备于2006年开设了全校第一门英语演讲课程。经过十年的努力,演讲课程目前已建成为一门较为完备的全校本科生必修课,它与其他如综合阅读课程、听说课程、语音课程、口语课程、文化课程、写作课程等一样成为本科阶段学生的英语基础课程。下面我们主要从课程负责人的培养,演讲课教学大纲的编写,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教材教的改编,教学平台的开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演讲协会的成立和课程评估的方法等八个方面来讨论。
(1)课程负责人的培养。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对于课程进行全面设计和协调的课程负责人。他们应对课程建设有宏观的规划和细致的安排,他们应了解该课程的国内外发展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拟定课程教学大纲,协调教学过程并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适当的评估方法等。人大的课程负责人的培养上基本按上述规则进行,其中一位负责人身攻读过演讲学方向的博士学位,专门跟随演讲学专家Lucas教授在他执教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做演讲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专业学习与研究,并有着多年的演讲课的教学经验。
(2)演讲课课程大纲的编写与制订。人大《英语演讲课程大纲(英文版)》①是根据人大学生特点、教学目标、学校对课程的要求以及在参照了美国哈佛大学演讲学课程、威斯康星大学演讲学课程、华盛顿大学演讲学课程等较早开设演讲课学校的课程大纲的特点后而编写的,是一个综合性课程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时间表、教学任务安排、教学与学习诚信要点、课程评估方式、教学与学习资源、参考书目等九个部分。该大纲是指导课程实施的指南,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共同参照标准。正是由于有这样一个指导性的课程大纲,才保证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3)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充盈和专业化是这门课程的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拥有足够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课程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完整有效地落实,学生才能真正从这门课中获得知识、得到训练。为了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和为每年2800多名本科生开设演讲必修课,人大首先解决师资的问题。一是培养在岗教师和招聘有演讲学背景的青年教师加入教学团队,二是聘请外籍教师加入教学团队。近几年来,学校每年聘请约22~25名全职外教为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演讲课,完全解决了师资问题。其次解决教师本身关于演讲学的知识与技能等的“专业化”问题。人大主要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的办法来解决。“请进来”主要是请国外演讲学、英语教学与评估方面的专家如Stephen Lucas教授、Andrew Cohen教授等来做讲座和培训。我们也聘请了国内演讲学方面的知名教授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培训中外教师,并给学生做讲座。“送出去”就是利用国内各种演讲教学的培训机会派中外教师出去参加培训,学校也定期派老师到英美澳的名校进行一年、半年、三个月、一个月等各种时长不等的专业培养。如2014和2015年暑假期间派40名教师赴牛津大学参加暑期口语及演讲教学法集中培训,受训教师在课程设计、课堂管理、练习设计、教学评估等方面得到了强化训练,增强了教学能力。
(4)引进教材的改编。一本好的教材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系统地组织知识体系,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地接受知识,使师生双方互动更加简化、更加规范,也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为了保证教材的品质,我们从英美知名出版社选择了数十种多次再版的优秀演讲教材,最后确定了两种教材进行引进改编,出版了一本基于原版教材内容而又增加了针对中国学生特点章节的全新教材——《大学公众英语演讲教程》。这本教材保持了国外优秀演讲教材的主要章节如演讲概述、演讲种类、主题选择、谋篇布局、学术引用、演讲呈递、辅助应用等内容,增加了讲稿的写作、修辞的运用、演讲中的语法等中国学生知识点与技能相对较弱的章节。同时增加了演讲术语的中英文注释、英美文化现象的随文解释、总词表、与各章内容配合的经典演讲样例、音视频多媒体资料等内容,使该教材成为中西合璧的、适合中国学生使用的立体化教材。
(5)教学平台的开发。人大英语演讲课程从建设开始就注意将信息技术与演讲课程结合起来,从最早利用邮箱辅助教学到利用互联网收集资源,再到开发课程教学网站和多媒体资源库,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的教学平台发展过程。②该平台包括了教学课程大纲、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课程教案、教学参考、学生作品、演讲策略、经典作品等板块,还开设了师生交流平台,为教师和学生课下交流提供了非实时信息交流空间。
(6)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人大演讲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课程大纲规定和教材内容,搜集整理了100篇英美经典演讲(文本和音频)。内容主要为informative和persuasive两大类,也包括了部分介绍性、答谢性、宣讲性等的篇章,并对部分与课堂教学紧密的篇章做了仔细的题材、体裁、结构、修辞等方面的分析。二是搜集了100篇学生演讲(文本、音频或视频),包括正式演讲比赛的篇章和教室的练习性篇章,其中部分优秀篇章作为课上教学的样文。三是搜收集了100篇TED③公共演讲平台上的各类演讲,男女演讲者各50篇,时长在适合教学使用的10分钟左右,内容涉及社会、经济、金融、生物、历史、语言、文学等,作为课堂教学范例使用。四是搜集了20门英美名校公开课,如牛津大学的“大众哲学(General Philosophy)”、剑桥大学的“发展(Development)”、哈佛大学的“正义(Justice)”、耶鲁大学的“欧洲文明(European Civilization)”等系列课程。这些优秀的公开课程的每一讲都可作为一篇精彩的演讲,其丰富性、逻辑性、生动性以及非语言交流手段的运用不亚于一个专门准备的演讲。我们把公开课视频主要作为学生拓展文化知识的“泛视听”材料,个别演讲特色突出的章节,如Justice的第一讲皆具有课程介绍及informative型演讲特色,用在课上作为演讲范例来加以分析。
(7)演讲协会的成立。演讲课程即使设置成必修课也只有每周2学时的课时量,一学期最多也只有18周共36学时的教学时数,课上演讲的知识讲解、技能的训练、经典演讲的分析等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实际用于学生课上演讲练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好学生课外演讲练习和比赛就是极为关键的问题。人大以半官方的形式组织了学生社团性质的“英语演讲协会”,旨在完成这样一个课堂教学延伸任务:把学生演讲练习以学生组织的形式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评价等系统活动组织起来,使学生将课上所学的演讲知识与技能在适当的场合得以练习和巩固,通过实践真正将其掌握。演讲协会通过制定协会章程、组织协会人员机构、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担任指导老师等手段,使学生的演讲实践更加规范、更加有效。协会还承担组织校内各类讲座、培训项目、演讲比赛、选拔学生参加国内和国际各类演讲活动和竞赛等工作。
(8)课程评估的方法。人大演讲课程的评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基于《英语口语能力标准》(2013)④开发的《英语能力水平测试大纲》(2013)⑤中第三部分——即兴演讲构成,占总评成绩的50%,也是以学分管理的、学生必须达到的英语口语能力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根据课程大纲的规定,由课程负责人协调教学小组所制定的统一课堂评估方法,是由一个演讲知识笔试、平时演讲稿作业和几个连续的课程阶段性课上演讲构成的,占期末总评成绩的50%。
总之,通过如上八个方面的课程建设,英语演讲课程成为人大一门系统、规范、专业的必修课程,一门惠及每一位本科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大学、学生三者发展的共同需要,英语演讲课程设置和普及是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一门设计良好的英语演讲课程能够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本身的能力。将演讲话语组织得有深度、有广度、有逻辑、有感染力、有说服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治力、思维力、判断力、想象力和跨文化的沟通力。当今大学生是未来承担国家发展的主力军,通过大学的演讲课程使其有效掌握好英语演讲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能在未来的国内外各行各业的职业中为国家建设出力,也为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从新时期的发展来看,英语演讲课程应在各学校校级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向国家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方向努力,这样既可以为本校学生提供资源更加丰富的课程内容外,也可以让其他高校的学生共享课程资源,还可以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学习英语演讲的平台,为实现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做出一份贡献。
注释:
①《中国人民大学英语演讲课课程大纲》是指导该课程教学的基本文件,该大纲现已放在人大英语口语能力标准网的演讲专区,其网址为:http://sope.ruc.edu.cn/。
② 中国人民大学英语演讲课教学平台,暨学校高级英语演讲精品课程网站,其网址为:http://sfl.jpkc.ruc.edu.cn/gjyj/。
③ TED是Technology,Entertainment and Design三个英文单字的缩写,是一全球性非营利机构,其宗旨是通过演讲来传播每个人的想法(ideas),以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当今世界,其网址为:http://www.ted.com/。
④《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标准》是基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而开发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口语能力标准,它与欧洲标准接轨,能力等级分为1-6级,分别对应欧框的B1-C2六等级别,具体细节见该标准。
⑤《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水平测试大纲》规定,学生在学习完成“英语演讲课程”后要参加全校性即兴演讲测试。该水平测试是一项标准化口语测试,考官经过标准化测试培训,考场按标准化形式设置,考生全校打乱教学班随机安排考场,外籍考官随机抽取考场等,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具体细节见该大纲。
参考文献:
[1] Carnagey, D.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M]. New York: Tredition, 2013.
[2] Lucas, S.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M]. 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3] Lucas, S. English Public Speak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f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3.
[4] 陈朗. 公众英语演讲课程内容、活动及评估规划——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新课型探索[J]. 外语研究,2010(6).
[5] 陈朗. 概念隐喻能力对突破中介语石化的核心价值——公众英语演讲教学跨学科探索[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9).
[6] 卡耐基. 演讲的艺术. 王红星译.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88.
[7] 黄滔,刘莉,陈婧,秦丽莉. 基于建构主义的“模拟会议”英语公共演讲教学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6).
[8] 江桂英,王容花. 外语研究英语演讲中言语-手势多模态隐喻的融合研究[J]. 外语研究,2013(5).
[9] 金双军,杨小刚. 学习者培训对降低大学生英语演讲焦虑效果探析——一项基于英语演讲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 外语界,2011(2).
[10] 鲁修红,黄晨晨. 中国大学生英语演讲中的语块使用特点研究[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1).
[11] 任文. 英语演讲课与能力素质培养[J]. 中国外语,2007(6).
[12] 斯蒂文·卢卡斯. 演讲的艺术. 顾秋蓓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6.
[13] 王立非,马会军.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演讲话语立场构块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5).
[14] 王琳. 从话题结构分析的角度分析英语演讲语篇[J]. 英语研究,2008(1).
[15] 叶萍. 同伴互评法在英语演讲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 外语教学,2014(7).
[16] 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标准项目组. 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标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7] 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标准项目组. 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水平测试大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市“共建—教育教学改革—外语综合能力提高”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1730200-11730210]
[责任编辑:陈立民]
2016年《中国大学教学》征订
本刊是高校教学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重要交流平台,也是广大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与一线教师推动教学改革、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资料。
读者订阅2016年本刊可通过当地邮局办理。本刊邮发代号为2-467,单价8元/期,全年每份12期共96元。
欢迎教务处为各教学院(系)集体订阅本刊。凡直接向编辑部订阅全年30份及以上者,每份84元;50份及以上者,每份72元。编辑部还可根据教务处提供的名单直邮各院(系)。
汇款时务必注明发票抬头及“《中国大学教学》期刊费”字样。银行账号信息: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0200004109004616104,北京工行东四支行。
4.百万公众网络学习考试及答案 篇四
测试次数:1 最高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总共 23 题,每题 4 分)
1、据统计,火灾中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 您的作答:B 正确答案是:B 得分:4
A、被火直接烧死 B、烟气窒息致死 C、跳楼摔死 D、惊吓致死
2、吸烟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引起冠心病,比如会影响血管的舒张功能,会促进的凝聚而容易形成血栓等()
正确 您的作答:A 正确答案是:A 得分:4
A、血小板 B、红细胞 C、血红蛋白
3、自然保护区内严禁任何直接利用自然资源,但是可以进行一些生产性经营活动 B 得分:4
A、对
正确 您的作答:B 正确答案是: B、错
4、腋温36~37℃是()
正确 您的作答:C 正确答案是:C 得分:4
A、低热 B、中度发热 C、正常体温
5、哪种是人畜(禽)共患病()
正确 您的作答:C 正确答案是:C 得分:4
A、艾滋病 B、普通感冒 C、禽流感
6、现代化的激光窃听系统出现了,只需要把通过发射器把激光投射到房间的玻璃上,玻璃随着说话的声波产生的轻微振动,就会反射到接收器转化为信号,可以从耳机里听得清清楚楚由于红外激光无法用肉眼看见,而且窃听的距离可以达到(),着实令人防不胜防
正确 您的作答:C 正确答
案是:C 得分:4
A、50米 B、100米 C、500米 D、1000米
7、中国()有世界最早(公元前2137年)的日食记录
正确 您的作答:A 正确答案是:A 得分:4
A、书经 B、论语 C、诗经
8、一节1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废旧电池是有害垃圾,它的回收方式()C 正确答案是:C 得分:4
A、放在不可利用的垃圾一起 B、放在可再利用垃圾一起 C、专门回收
正确 您的作答:
9、人体增强技术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正确 您的作答:D 正确答案是:D 得分:4
性增强 强 C、永久性增强、持续性增强、外在增强、内在增B、短暂性增强、永久性增强、外在增强、内在增A、永久性增强、短暂性增强、持续性增强、结构
强 强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把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在()这是人类历史上原子弹第一次用于实战 D、短暂性增强、持续性增强、外在增强、内在增
正确 您的作答:D 正确答案是:D 得分:4
A、横滨 B、长崎 C、东京 D、广岛
11、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不合理用药人群中发生不良药物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约5%的患者因药物中毒而死亡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4
A、药物越昂贵,疗效越好 B、服药剂量越大,疗效越快 C、进口药疗效一定比国产好 D、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正确 您的作答:D 正确答案是:D 得分:
12、地球的构造,看上去和鸡蛋有点相像“蛋壳”就是(),由岩石组成,平均厚度为17千米
正确 您的作答:B 正确答案是:B 得分:4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地心
13、经济环境决定了发达国家制造业战略的两大趋势是()
正确 您的作答:C 正确答案是:C 得分:4
A、占据制造业高端、解决就业难问题 B、发展智能制造技术、解决就业难问题 C、占据制造业高端、以智能化代替人力 D、发展智能制造技术、以智能化代替人力
14、基于基因水平进行的诊断和治疗,称为()
正确
您的作答:B 正确答案是:B 得分:4
A、基因诊断和疾病治疗 B、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15、普通感冒和流感的最大区别()A 正确答案是:A 得分:4
A、对人体的危害不同
正确 您的作答: B、病发的季节不一样 C、症状不一样
16、合理膳食,每天蔬菜类摄入()克
正确 您的作答:C 正确答案是:C 得分:4
A、100-200 B、200-400 C、300-500 D、600-800
17、WWW是近几年来迅速崛起的一种服务方式,它是()的缩写
A、World Wide Wait B、World Wide Web C、World Wide Window D、World Wide Way
正确 您的作答:B 正确答案是:B 得分:4
18、未来,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将体现出的主要趋势是()
正确 您的作答:D 正确答案是:D 得分:4
材料 A、并行打印、连续打印、大件打印、多材料打印 B、智能材料、功能梯度材料、纳米材料、非均质
C、软件集成化
D、精密化、智能化、通用化、便捷化
19、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的部门是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即各级环境保护局
正确
您的作答:A 正确答案是:A 得分:4
A、对 B、错
20、灭火器是英国的海顿兄弟于1671年发明的,是吗?()
正确 您的作答:B 正确答案是:B 得分:4
A、是 B、不是
21、工业生产与互联网和()结合以后,原料供应、产品制造与物流配送都变得“智能”起来
正确 您的作答:C 正确答案是:C 得分:4
A、信息技术 B、通讯技术 C、物联网 D、计算机
22、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合理膳食,每天鱼虾类摄入()克
A、5-20 B、25-50 C、50-100 D、100-150
正确 您的作答:C 正确答案是:C 得分:4
23、感染“超级细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疾病严重性主要取决于()
康状况 D、感染方式、感染的细菌种类、感染者自身的健A、感染部位、感染的细菌种类、感染方式 B、感染部位、感染方式、感染者自身的健康状况 C、感染部位、感染的细菌种类、感染者自身的健正确 您的作答:C 正确答案是:C 得分:4
康状况
二、多项选择题(总共 2 题,每题 4 分)
24、观看电影使用的3D眼镜主要应用的光学原理有()
正确 您的作答:A|B 正确答案是:A|B 得分:4
A、偏振 B、分色 C、凸透镜成像
D、小孔成像
25、自然界中的生物主要分为()A|B 正确答案是:A|B 得分:4
A、原核生物 B、真核生物 C、细菌 D、病毒
5.公众英语考试 篇五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微信应用的普及,微信公众平台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行各业。本文结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搭建英语阅读资源库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将微信公众平台有效地应用于课外的线上教育教学。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 英语阅读资源库
课 题:本文系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项目研究成果。
一、背景
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如何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学习特点和优势,已日渐成为教师们探索的课题。
在移动互联网呈井喷似的发展过程中,微信这一款由腾讯公司于2011推出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无疑是普及最快、拥有最多用户群体的软件。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全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 5.49 亿。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课间休息时全班有超过70%的学生都在利用微信发消息或查看朋友圈,可见微信已经成为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提高离不开阅读量的积累,如果能基于微信让学生做到随时随地阅读英语定能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基于上述想法,笔者对于依托微信平台建设英语阅读数字资源库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二、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基础上新增的衍生功能板块,在2015年年底微信公众号已经突破1000万的规模。通过这个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并可以和特定群体进行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上述功能,教师可以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及时发布,供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以利用发送群消息每日向学生推送新的微学习资源,学生也可以将问题发送给平台,实现教师和学生一对一互动。此外,学生登录平台后,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在平台后台的数据库中予以保留供教师汇总分析,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微信公众平台的利用是对教师线下教学的有效补充,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或充实学习者的知识结构。
三、微信平台下阅读资源库的建设
1.准备工作
(1)调查学生微信使用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在笔者所教授的班级中所有学生都在使用微信,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24小时在线,超过65%的学生每日在线时长超过8小时,该数据证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建设阅读资源库具有很好的应用基础。
(2)寻找并整理建设资源库所需素材。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考试主要围绕“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专升本考试”开展,针对这两个考试笔者在资源素材上主要整理了A级、B级及专升本三个模块的素材。考虑到分值比重,以及学生在阅读答题所表现出来的不足,阅读的题型选取了学生普遍失分严重的“四选一”题型,每个级别各选取30篇阅读文章,每篇文章5个选择题。为增强同学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同时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每篇阅读都配有简短的视频资料及附加阅读资料。视频及附加资料的选取既要考虑与阅读理解文章的相关性,也要考虑到难度及趣味性。此外,所有素材都取自国外视频网站及文章,保证了语言的纯正性和准确性。
(3)申请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微信公众平台的账号分为订阅号、服务号及企业号。考虑到申请人的实际情况,笔者申请了适合个人用户的订阅号,其主要功能包括:
①群发推送:公号主动向用户推送重要通知或趣味内容。
②自动回复:用户可以根据平台公号指定的关键字,主动向公号提取常规消息。
③一对一交流:公号针对用户提出的特殊疑问,为用户提供1对1的对话解答服务。
2.平台的搭建
(1)流程方案设计。根据对现有素材及学生阅读需求的分析,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笔者对资源库的使用流程及功能进行了如下设计,如图
1、图2所示:
(2)平台的搭建。
根据资源内容及拟实现的功能设定微信平台的自定义菜单。微信平台可以设定3个一级菜单,每个一级菜单下可以设定5个二级菜单,根据整理的资源笔者设定了如下一级及二级菜单,如图3所示。
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将资源库中的文本素材以多个动态网页的形式部署在服务器上,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开发。同时,将学生的答题情况(包括学生姓名、班级、学生答案、标准答案及所用时间)在服务器上进行记录,供教师查阅分析。
对于信息的推送,需要教师将文本、音频、视频等学习资源按照教学需要,使用“单图文消息”或者“多图文消息”格式编辑成素材存入平台素材库;此外,也可以通过提供链接的方式,直接访问原文的网络出处。作为订阅号的用户,教师可以每日向学生群发一条信息。对于教师群发的信息,学生可以回复,实现课下的一对一互动,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需要对关注用户进行分组管理,以便实现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
教师也可以使用“自动回复”功能,使用关键词为用户提供信息导航。自动回复功能分为三种:被添加自动回复、消息自动回复和关键词自动回复,其功能分别为:
①被添加自动回复:当学生关注公众账号时,系统会向学生发送此处设置的消息信息。教师可以利用该功能设置平台的欢迎信息和简介等。
②消息自动回复:当学生向平台发送信息时,系统会自动向学生发送此处设置的消息信息。
③关键词自动回复:当学生向平台发送关键词消息时,系统向学生返回相匹配的消息信息。
四、微信平台资源库的应用
资源库搭建完成后,笔者在所教授的三个班级进行了试用。首先,学生登录手机微信,扫描平台二维码并进行关注,同时将自己的微信名、姓名及所在班级等信息发送给平台,供教师将学生按班级进行分组。然后,学生根据平台的菜单提示,选择适合自己的栏目。在“技巧篇”的菜单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高职高专常用阅读技巧”的微课视频及文字材料了解阅读理解常见的题型及解题技巧。在“实战篇”的菜单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分别进入B级、A级或专升本菜单。进入菜单后学生输入姓名、班级及学号,以便教师在后台对每个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汇总。然后,学生从30篇阅读理解中选择任一篇进行实战,点击“提交”后,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答案及正确答案,了解自己的做题情况。在实战的同时,学生也可以观看每篇阅读理解附加的相关视频资料及文本资料,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并拓展阅读。
经过近2个月的试用后,笔者对平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目前平台关注人数为102人,其中笔者班上的学生有71人。根据对70份有效问卷分析,笔者有以下发现:
1.微信平台的使用频率
22.2%的学生表示每天都在使用,40.1%的学生表示每2~3天使用一次;对于阅读理解题目的完成情况,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表示已完成了一个级别(即30篇)的阅读量,且80.7%的学生认为微信平台可以有效地增加阅读量,因此不难看出平台的建设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对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2.同学们对微信平台的兴趣
针对这种新的阅读理解形式,74.2%同学都表示了对于通过微信平台进行阅读的兴趣。绝大多数同学认为通过微信平台做阅读理解更加便捷,更能够与老师展开互动,同时也可以方便教师对资源进行扩展和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跟踪。
3.微信平台资源利用情况
对于平台中提供的视频资源及补充阅读资料,有75.4%的学生观看了视频资料,74.2%的学生认为这些资源对于阅读是有帮助的。
4.学生的建议
对于现有的微信平台资源库,学生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例如:增加更多的线上互动、增加针对错误集中题目的讲解、增加累计积分的功能、设置阅读时限、将平台拓展到英语的其他方面等。
五、小结
微信公众平台以其使用的便捷性、互动的有效性及资源的整合性越来越多被利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在教育教学方面,微信必会成为教育领域的助力。首先,微信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建立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平台,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平台,而教学本身就是围绕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展开的;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可以将图文、语音、视频的资源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有效的整合,加之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覆盖以及各校对于校园无线网络的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课外线上学习。笔者相信随着微信公众平台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高职教育领域辅助教学的应用前景会非常广阔。因此,教师们更应该增强实践和探索,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出更多适合学生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6.公众利用需求与档案信息服务公众 篇六
一、公民档案利用需求动因分析
1. 证据型利用目的。
生活中, 普通公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 尤其是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时, 档案就成为了一把“利器”。档案利用的两次高潮, 一次是1979年, 主要是由于党和国家开展了平反冤假错案等落实政策活动, 另一次是在1985、1986年再次形成了档案利用率大高潮, 其主要原因是国家劳动人事部门规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间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 查档人员增多。从上述典型例证可以看出档案作为第一手材料的证据性价值, 此外可以看出档案作为证据性价值的利用目的是很广泛的。这类利用者利用档案一般只是查询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相关的档案信息, 多是为了处理婚姻、财产、房产、遗产等民事纠纷, 或为证实个人履历、学历。
2. 决策参考型利用目的。机关工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因工作
需要, 往往要利用档案进行决策。这些利用者多数为了工作的实施, 或针对某一特定项目, 需要一般包括计划、指令等方面的档案资料。
3. 学术积累型利用目的。
据调查资料显示, 近年来, 学术型利用者占年总利用人数的比例保持在38%左右, 甚至有大学生感叹:“在我们班, 到档案馆来查档案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正如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为了提高科研的效率, 科研人员一般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 如同接力赛跑, 将科研的成果不断推进。同时对于大学生而言, 在课题研究或撰写毕业论文时, 档案馆都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宝库。北京市档案馆开放档案, 为广大学者, 尤其是各大学的在校学生提供原始资料, 契合了研究者的利用需求。
4. 探究型利用目的。
近来, 利用档案的目的, 从单纯的解决待遇、维护权益发展到寻根探祖、研究家史, 这股风潮可以说风靡国内外。中国人在传统上讲究认祖归宗, 重视纂修家谱就是例证。所谓“家之有谱, 犹国之有史也”。如今, 家谱热悄然升温。在上海, 热衷于修家谱的人士正逐渐增多。修家谱的市民大多是离退休老人, 他们为寻根不顾劳累, 数年奔波。在国外, 寻根热也愈演愈烈。美国寻根网站“埃利斯岛”在自由女神像所在的埃利斯岛上开通后, 来自全美的1.2万名信奉摩门教志愿者花了7年的时间, 仔细研究了由微缩胶片拍摄的一个世纪前的原始文件, 最后整理出了1892—1924年间共2200万个乘船抵达纽约港的客人的资料。档案馆所存原始资料的丰富性, 对家谱等的开发利用具有优势。
二、公民档案利用需求特征分析
公民利用档案类似于消费者进行商品消费, 借鉴市场营销学消费者需求特征, 以及上述的公民档案利用需求动因的分析, 总结利用需求的特征如下。
1. 利用需求的层次性。
从利用档案信息的形式来看, 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具有层次性。由于档案利用者需求目的的不同, 需求档案信息的内容不同, 有的档案利用者需求一次档案信息, 有的则需求二次档案信息或三次档案信息。
2. 利用需求的可诱导性。
公民档案利用需求的可诱导性是指公民对档案的需求是可以引导和调节的。公民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分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无论是潜在利用者还是现实利用者都具有对档案的潜在需求, 这部分潜在需求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被诱导的。
3. 利用需求的伸缩性。
公民档案利用需求的伸缩性是指利用需求具有弹性, 即利用需求随内部或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内因主要是指档案利用者本身对档案信息需求的程度和实现能力, 外因是指社会环境、输出档案信息的状况以及社会档案意识等。两者都会促进或抑制档案利用者的需求, 使之产生伸缩性。
4. 利用需求的发展性。
公民档案利用需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需求层次的发展变化。二是利用需求随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变化。时代的进步往往产生许多新的档案形式、新的观念、新的社会风尚, 这必然引起利用需求的发展。
三、基于公民利用需求的档案开放服务
1. 加强服务公众意识。
(1) 档案馆的功能定位。2009年10月28日至31日, 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在会上指出将打造“五位一体”公共档案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档案馆工作的重点, 这意味着国家档案馆将愈加重视发挥其服务公众利用需求的功能。从中, 我们看到档案馆的服务领域在不断延伸, 服务内容更加多元, 被注入了许多现代化的元素。我们透过档案不仅限于了解过去、服务现在, 也越来越多地去预判未来。我们看到的档案也不仅限于发黄褪色的老旧纸张和物件, 还有现代化技术产生的电子文件和数字影像。查阅档案的程序变得更加快捷, 埋头反复翻阅目录的时代成为历史, 电脑一键式查询让“老档案”配上了“新武器”。利用档案的群体正在悄然改变, 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走进档案馆寻求帮助, 他们正逐渐成为国家档案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 档案馆要坚持“五位一体”的新定位, 不断拓展档案服务大局的广度和深度。 (2) 注重面向公众的档案宣传。档案作为承载人类文化、延续人类记忆的重要载体, 浩如烟海的档案信息资源长期埋没在档案库房中, 一方面其重要的价值没有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另一方面, 用户对档案的需求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因此, 档案部门有必要就其利用对象进行档案意识、档案信息及服务业务以及档案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和规定等方面的宣传、介绍, 提高档案和档案工作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加强档案宣传一方面可借助于各种媒介形式, 像比较普遍的电视媒介就是加强档案宣传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电视媒介普及广, 受众面宽, 易于接受, 对于公众档案意识的加强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 档案展览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宣传形式。观察美国和加拿大国家档案馆的做法可以看出, 档案展览是其档案开放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档案的宣传不仅仅在于档案本身, 档案利用的法规、政策的宣传亦不可忽视。档案产生于社会, 每个公民都有合法利用档案的权利。但是, 由于档案的特殊性, 并不是所有档案、所有内容都能无限制地向公众开放, 档案的利用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档案部门还应该积极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 既保证用户利用档案的权利, 又使国家利益、档案安全不受到侵害。
2. 档案利用方式的转变。
(1) 档案开放利用方式的远程化。公民利用档案时, 会对档案服务的手续、方式和方法提出一种主观要求, 尤其是对于出于证据型利用目的的利用者, 档案利用者有短暂求快的心理, 为了满足利用者需求, 档案馆应为档案用户创造便利的利用条件, 努力简化手续, 加大开放力度。公众查档的急迫性, 查档距离也是影响档案开放利用的一大因素。办事场所分散、往返次数较多、办事流程繁杂、办结时限较长, 都会造成公众查阅档案信息的成本过高。许多群众, 特别是特殊群体来回奔波于档案馆, 查阅利用档案并非易事, 改变传统档案查询方式, 成为许多百姓的现实诉求。近期, 一些地区实施的“民生档案远程利用服务”机制, 直接简化了档案开放利用程序, 对方便公民利用档案极为有效。如上海市徐汇区档案馆积极启动民生档案“就近查档、当场出证”新举措, 区档案馆与全区13个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以利用者所在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为前台, 受理查档申请, 以档案馆为后台, 调阅案卷以供利用, 双方协同出证, 形成远程服务系统, 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查到所需的申报户口、申请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房产买卖、出国留学、遗产继承等方面档案。另外, 上海市嘉定区档案局 (馆) “民生档案远程利用服务”的软件系统, 目前在安亭、马陆两镇开展试点, 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2011年开展至2011年11月, 已经接受了131次远程查档服务。“民生档案远程利用服务”机制为公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查档方式, 符合公民利用档案的需求特点, 对于档案的开放利用是有益的, 也是值得推广的。 (2) 档案开放利用手段的信息化。档案开放服务公众水平的提高与新型档案服务模式的实现, 需要以档案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为基础。针对公众利用需求, 相关档案机构应研究借鉴国外先进做法, 以提高我国档案信息服务手段。
借助新媒体开展档案信息服务。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档案利用者和档案人员可以利用其交互性强的特点, 进行互动, 有针对性地解决公众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档案的开放利用是档案工作的归宿, 档案部门应以公众的需求作为推动档案利用工作的重要出发点, 了解了公众需求动因和需求特征, 为公众提供快速、准确的档案信息服务, 档案工作才能得到公众认可, 并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论档案馆档案的开放与利用[J].北京档案, 2010 (6) .
[2]邓曼, 丁璇.档案利用者需求分析[J].黑龙江档案, 2006 (5) .
[3]王娟.谈档案馆普通用户需求的特点与满足需求的途径[J].四川档案, 2010 (4) .
7.公众英语考试 篇七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开发不断深入,除了传统的多媒体技术运用、网络资源开发等,“移动学习”的概念被提出并得到实践。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引入微信公众号,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打破传统教学格局,提高听说教学效率,推进英语教学全面发展。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大学英语教学 听说教学
引言
微信自2011年出现至今,已经影响到人们通讯、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开发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学习,不仅能有效提高当前高校教学效率,还能为日后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英语听说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或者是“被忽视”的部分,将英语听、说教学与微信公众号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扩充听、说学习时间,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推进教学工作的变革。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微信公众号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当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制于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影响
英语听、说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但非重点,根本上是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的。在应试教育下,学生英语成绩最终都落实到试卷中、笔头上,如何获取高分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目标。一方面,对于试卷中可能涉及的听力部分,尽管学生会有所练习,但在考试中分值低、需要练习时间长等特点,决定了为考试成绩而奋斗的学生并不可能抽出大量时间进行练习。近年来,部分地区非英语专业高考听力成绩不计入总分的制度,更使得从教师开始的全体对听说练习的忽视。另一方面,对于说,尽管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输出手段,在缺少交流环境并且完全与不涉及考试的情况下,很少能引起足够的重视[1]。
(二)受到大学英语学习时间及资源限制
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必修课,在教学安排中所占有的时间是有限的。在通常情况下,大学英语会采取大班授课,几个班的学生坐在一间教室,这就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位学生的情况,听说练习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展。在课时安排上,一般英语课每周仅有两节大课,这就决定了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英语听说练习。在时间紧、任务多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教师在教学中就会进行一定的取舍,考虑到时间因素、效率因素等多种因素,加之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通常会将英语听说练习作为学生自学的部分交给学生自行处理。
(三)学生实际情况不同
进入大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实际上是不同的,有时甚至差距甚大。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普遍采用大班授课,教师对学生情况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了解,大部分学习工作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事实上,“一刀切”的统一安排的教学形式也已经不再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教学的必然,当前的矛盾就是教师没有精力对学生进行统一安排与学生自己缺乏足够的学习经验间的矛盾。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匮乏已经很是严重,需要以一种灵活、新颖的方式解决。
二、微信公众号及其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影响
(一)以微信为载体的移动学习的开展
微信自2011年由腾讯公司推出的智能终端,得到了使用者的认可,几年之间已经发展成为最火爆的通讯软件。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中一项集通讯服务、自媒体服务渠道于一体的服务号,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便利,并且能够实现使用者与服务者的双向互动。将为新公众号运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本身属于移动学习中。所谓移动学习就是指利用移动技术为媒介,可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教育信息化下的产物[2]。
(二)微信公众号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1.通过公众号平台推送学习资料及方法
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平台,提供服务者可以提供一些内容,这些内容是简单的几篇文章,可以包括英语听说学习方法、用于听力练习的一些资料,以及英语听说学习的练习内容。大学教学中师生交流本就较少,通过公众号的建立,将课堂上未对学生讲解的技巧或者学习方法等传递给学生,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对学生学习工作的开展起到指导作用。
2.通过公众号平台的签到功能促使学生坚持
英语听说练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通常情况下,没有三个月的坚持,看不到学生听说能力的进步,然而当前大学生最为缺少的就是持之以恒的信念,许多学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就会失去英语学习兴趣,不再坚持。微信公众号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学生通过每天签到打卡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最终看到自己的坚持。
3.通过公众号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在微信公众号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并且通过设置,学生可以先进行解答,再进行核对答案。在大学阶段,教师不再像中学教学中会提供给学生一定的练习题,而学生实际上是不懂得如何寻找练习题的,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简单的练习推送,能够有效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并且由于并不占用较多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学习之余的零散时间完成,极大地节省时间[3]。
4.运用微信公众号提供专题训练
在大学期间,学生首要面对的就是英语四六级考试,有些学校甚至将四六级与学位证直接挂钩,四六级考试中包含听力部分,在学习中,学生对四六级考试等实际上是存在误区甚至恐惧的,在课堂上教师也难以就这个问题与学生进行细致的沟通,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四六级充分“出谋划策”,帮助学生克服压力。
(三)微信公众平台运用的意义
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能够有效推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发展,不仅有可行性,还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如下: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习寓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听说练习本身就是一项耗费时间场长的事情,因此,通过微信公众号能够将教师、学生相互联系起来,共同坚持英语练习,共同攻克英语学习难关。
结语
将微信公众号运用与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是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微信中已经形成商业群体,微信也能成为广告营销的阵地,同样,微信也能作为教学平台而存在,并且以全新的面貌推进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桂清扬.M_learning——中国外语学习的未来[J].外语电化教学,2003,3(5):91.
[2]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及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9):102-103.
8.公众号宣传语 篇八
爱玩微博?爱发微信?
如果你是达人,敢不敢接受来这里管理官方平台的挑战,和我们一起玩转微世界!
爱剪视频?爱好摄影?
如果你有丰富的经验,敢不敢创造出更有意义的作品,和我们一起丰富线上资源!
爱好写作?爱做策划?
如果你又有优美的文笔,敢不敢毅然执起笔杆,写出真相与现实,留下华丽诗篇!
爱交朋友?爱做策划?
如果你有机智的头脑,创意的点子,敢不敢让你的头脑风暴更加猛烈些,玩转新
媒体的明天!......如果你可以,或者如果你觉得应该可以,我们都会毫不犹豫的欢迎你!接纳你!拥抱你!
......作为校内关注人数最多的微信平台之一 关注人数近
70000人!!
作为教育部20家入选培育的网络工作室之一 我们的实力
不容小觑!!
......来到这里
获得的是一群如家人一般的挚友 一个能充分展示你实力的平台
一段难己忘怀的记忆 一份奋斗过的足迹
.......同样渴望飞翔的你,一定要加入我们,让我们的梦想流光溢彩,璀璨斑斓!
你就是你,我们正需要,是真的需要QAQ!
加入我们,玩转微信!!玩转线上!!
玩转新媒体!!
9.公众演讲课程大纲 篇九
【培训日期】5月27日 14:00-17:00(试讲 5月12日)
【培训地点】成都厅
【培训对象】初级专员
【课程大纲】
一、如何突破演讲的紧张恐惧情绪
演讲的四个阶段
1、怕讲
2、敢讲
3、能讲
4、会讲
克服紧张训练
1、心理紧张的8个原因
2、突破紧张的7个方法
公众演讲的准备
1、材料内容的准备
2、分析听众的准备
3、目的态度的准备
4、了解会场的准备
5、身体状态的准备
6、心理情绪的准备
分析听众的准备
1、身份地位
2、年龄大小
3、男女比例
4、文化背景
5、文化水平
6、经济收入
7、听讲目的8、了解程度
9、所持态度
二、如何运用演讲的三种表达语言
演讲的三种表达语言
1、文字语言
2、声音语言
3、肢体语言
感染力训练——语音语调语气
1、声音穿透力训练
2、声音响度训练
3、肺活量训练
4、声音的三感把握
5、停顿的运用
6、情绪感染力
肢体语言
1、眼神
2、表情
3、站姿
4、手势
5、着装
三、如何设计演讲与组织语言 如何设计有吸引力的开场白
开场白应解决的三个心理问题
1、你主要讲什么
2、我为什么要听你讲
3、你讲的对我有什么好处
开场白应达到三个目的:
1、拉近距离
2、建立信赖
3、引起兴趣
八种开场白
1、开门见山
2、巧问问题
3、制造悬念
4、讲个故事
5、做个活动
6、引用名言
7、列举事实
8、赞美听众
演讲新模式—故事演讲会
1、描述细节
2、进入角色
3、要有参与感
4、总结提炼,得出感悟
如何选择演讲内容的4S法则
1、身体力行
2、深受其益
3、深信不疑
4、声情并茂
如何让演讲更有条理性
1、运用一二三理论
2、几点理论的妙用
演讲语言要实现“四化”
1、具体化
2、通俗化
3、故事化
4、情绪化
具体化——再现场景生动的叙事
1、要简短
2、运用五何公式
通俗化——生动形像的说明情况
1、常用比喻
2、多用换算
3、借用工具
情绪化——以情动人如何描述一个人
1、列举事例
2、指名道姓
3、引用对话
4、情感字眼
六种结尾模式
1、总结式
2、号召式
3、故事式
4、幽默式
5、对联式
6、诗词式
四、如何做即兴演讲
即兴演讲
1、衔接词的运用
2、即兴演讲三段式万能公式
魅力问答——刁问巧答
1、先不要下结论
2、立刻举例
3、题目大:从小处入手
4、题目尴尬:谈别人
5、一无所知:谈相近的四、演讲控场互动技巧
演讲控场技巧
1、目光的控制——定点强化目光
2、声音的控制——高低声停顿
3、动作的控制——出示道具大幅度动作
4、内容的控制——调整内容
各种问题解答
1、有人挑刺怎么办?
2、忘了词怎么办?
3、时间到了没说完怎么办?
4、突然被叫起来说几句怎么办?
如何应对演讲中的错误
1、掩饰错误而不是强化错误
2、不要慌张,要镇定
10.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 篇十
一、公众人物的含义
公众人物(Public Figure)一词来源于一起在美国新闻史上里程碑性的案例--1964年沙利文诉《纽约时报》案,法官威廉·布伦南认为沙利文作为警长,社会地位特殊,媒体对其进行批评不构成诽谤,从而树立了"确有恶意"原则。为了把这样一类人归集起来,最早有人称他们为"公众官员",但"官员"一词的涵盖面似乎又不够宽,于是又找到"公众人物"这个词。公众人物是指公众非常感兴趣或熟悉的人物。"公众人物"应视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时间、地点、事件而变化。因为特定因素的消失或存在,公众人物可以变成普通人,享受普通人相应的权利,拥有更多的隐私权。普通人也可以变成公众人物,此时隐私权受保护的范围大大缩小了。所以可细分为自愿跻身重要公众辩论中希望影响舆论的人物,即自愿性公众人物,如官员、政客、名人、商界领袖、电影明星和体育明星等和那些在特殊情况下非自愿地成为社会公众人物的普通公民,即非自愿性公众人物,如违犯了法律、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或卷入了社会关注的特殊事件的普通公民①。公众人物的行为活动,一般都与社会公共生活密切相关,并且构成了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公众自然在心理上会产生知情的渴望,希望关注和了解这些公众人物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其私生活。在人们密切关注和各家传媒密集报道下,他们的隐私得到曝光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在所难免。到底是尊重公共人物的隐私权,还是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二、隐私权的含义
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cy)的理论产生于美国。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二条和1966年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七条也做了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有关规定。到1974年,美国通过的《隐私权法》第二条规定:"隐私权是受合众国保护的基本人权。"
一般认为,构成隐私权有两个要件:一是"私",二是"隐"。前者指纯粹是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这是隐私权的本质所在;后者则是指某个事物、某个信息不为人知的事实状态。因此,隐私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②。笔者比较赞同王利明先生对隐私权下的定义: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生活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权利。我国对隐私权属于间接保护的方式,并没有制定明确的保护隐私权的法律,即未将隐私权作为一项具体的人权,我国《民法通则》虽然没有对公民的隐私权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宪法、刑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都证明承认公民隐私权的态度。
三、知情权的含义
知情权(The Right To Know)是一项较隐私权更晚提出的权利,是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最早是由美国一位著名的新闻编辑肯特·库柏在1945年1月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该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尤其是获悉政务信息的权利③。《世界人权宣言》确认:人人有权享有通过任何媒介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和思想的自由。通常知情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众知情权,即社会大众了解国家机密的活动、国家官吏和公众人物的个人情况以及社会事件内容的权利;另一类是个人知情权,即公民个人了解虽为他人所有但涉及自己利益的他人情况、资料的权利④。
四、公众人物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
隐私权重在保护个人信息,避免他人对个体的干涉和侵入,具有保守、封闭、自控的特点;知情权重在公众了解社会各种信息,包括他人私人信息,具有公开、开放、外向的特点。因此可以说二者具有天然的对抗性。这一矛盾反映到公众人物身上就更加突出和尖锐,难以协调和解决。笔者认为公众人物因为社会地位特殊,对公众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的言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左右社会,关系着社会利益。事实上,他们的出名和获利非常需要借助传媒的报道,因此他们有必要让出部分的个人隐私,接受媒体的监督。具体到不同职业、不同类型的公众人物应有不同的原则。
1.政府官员:所谓"高官无隐私",政府官员的事业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公众的。公众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心理期许,希望了解政府官员学历、出身、行动、背景、财产状况、个人品德,因为只有对这些情况的清楚了解,公众才能正确地行使选举权和罢免权。而政府官员并不希望自己诸如背景不佳、财产来历不明、行贿受贿、桃色新闻等信息为传媒报道,让公众知道。他们也希望享有普通公民所应享有的隐私权。恩格斯在同彼得·拉浦罗夫的论战中提出过一个原则:个人隐私一般应受到保护,但当个人私事甚至隐私与最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活动发生联系的时候,个人的私事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事了,而是属于政治的一部分,它不受隐私权的保护,应成为历史记载和新闻报道不可回避的内容⑤。因此,为了广大公众的利益,政府官员对这一部分隐私权的牺牲是必然的。大众传媒在满足广大公众知情权的同时,起到了作为"社会公器"舆论监督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政府官员高效廉洁地工作。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莱温斯基之间的绯闻案中,面对桃色新闻公布于众,克林顿总统从来未以侵犯其隐私权为由同传媒相对抗。因为美国总统是美国权力的最高拥有者,他的一举一动同公众关系密切,美国人民有权了解自己总统的品行。如果单方面地保护总统的隐私权,人们就不能监督他的言行,这就可能对公众利益造成潜在或现实的危害。所以,出于公众利益考虑,美国人民的知情权优先于克林顿总统对其私生活保护的隐私权。
2.娱乐界的明星:同一般不愿意暴露自己私生活的公众人物不同,娱乐界的明星喜欢借助大众传媒,公布自己同意的各类信息,包括个人隐私。但困难的是媒体对娱乐界明星们隐私"度"的把握,一方面明星们是不介意让公众知道自己的部分个人隐私的,如工作计划、婚恋、兴趣爱好等,希望以此引起受众的注意,提高知名度,以便比普通人更多地从社会中获取更大的利益。但另一方面,在享受传媒带来利益的同时,作为代价,娱乐界的明星们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他们的隐私权成为公众知情权指向的对象,公众获得更多的知情权成为必然。人们有权知道明星们唱歌、拍戏、踢足球的收入是多少,有没有偷税漏税,是否吸毒、酗酒等。特别在追星族当中,这些报道能让青少年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明星也是普通人,从盲目崇拜中清醒过来。《北京新报》在《假如高枫真的与AIDS握手》一文中认为"一个公众人物,当你从社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时,你就应该想到自己同时赋予的责任"。该文在"如果高枫真的与AIDS有关"的前提下,对公众的知情权进行了支持。"在我们大谈保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的时候,有谁替那个请高枫做广告的服装企业想过?假如真如推测,高枫当时已经知道自己身患艾滋病,那他有没有告知对方的责任?那个企业有没有知道高枫病情的权利?"魏永征先生在2000年5月31日《检察日报》谈到周而复诉某刊物侵犯名誉权案时认为弱化公众人物名誉权(在周案中,可视为隐私权,因该刊物文中有关周的政治错误的叙述与历史事实相符)保护,是因为公众人物出名很大程度靠媒体报道,那就不能只报道好事不报道坏事,而且公众人物的抗侵害能力一般大于普通人。媒体跟踪高枫病情,透露高枫家庭情况、从艺轶事,这些与公共利益或公众兴趣密切联系,对这些事实予以披露,笔者认为不构成侵害隐私权。但是弱化名人隐私权保护不等于剥夺其隐私权。在对高枫的报道中,有关他得艾滋病的猜测,写到其私生活时,以暧昧语言指向他是同性恋者。这些报道有损高枫人格尊严,有侵权之嫌⑥。
更值得人忧虑的是,各大报纸娱乐版上有关娱乐界明星的报道许多已无从估计新闻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了。对这些似是而非、亦真亦幻的娱乐新闻,多数明星多半是沉默,不予回应,也有站出来澄清的,但很少有人与这些娱乐新闻较真去诉诸法律,公众也表现出惊人的宽容和接受,这样,这些虚虚实实的娱乐新闻已成为许多报端合理的存在。一些娱乐记者干脆作起了新闻策划,帮助明星们包装炒作。先是一件耸人听闻的隐私被揭露,然后是明星们或遮遮掩掩或模棱两可或三缄其口,等整个事件达到高潮时,再出来否认,最后由记者澄清事实。如此运作下来,报纸的版面充实了,明星的知名度也提高了。这时的公众知情权沦为满足少数人的窥私欲和增加传媒利润的工具。
3.非自愿性公众人物:在美国的詹姆斯·希尔诉《生活》杂志发行人时代公司侵犯隐私权案中,《生活》杂志把一出戏剧的情节说成是希尔一家悲惨遭遇的重演,并配以希尔住屋的照片以增强感染力。希尔据此起诉时代公司侵犯其隐私权。纽约最高法院判希尔胜诉,时代公司不服上诉,联邦最高法院最后以《生活》杂志文章的内容合乎公众兴趣,以满足公众知情权,改判时代公司胜诉。希尔一家在一起绑架软禁案中迅速由普通人变成了非自愿性公众人物,他们本来纯属私人的事情,同公众生活发生了联系,就要牺牲掉部分隐私权。
当然,无论是自愿性的公众人物还是非自愿性的公众人物,他们对隐私权的牺牲不是无限制的,应有一定的界限。戴安娜事件促进了英美等国对公众人物隐私权进行有效的保护。尤其让人注意的是,2003年3月27日,世界名模纳奥米·坎贝尔赢了她与英国《镜报》的官司。《镜报》在2001年2月一次头版配图新闻中报道坎贝尔刚刚结束某次匿名戒毒治疗,被坎贝尔送上了法庭。尽管坎贝尔当庭承认吸毒,最后莫兰法官仍裁定:被告《镜报》破坏信任关系和信息保护法罪名成立。这件事标志着"公众人物"起诉媒体侵权从此有法可依,它将向各国传媒敲响警钟,不能再捕风捉影,大肆炒作名人的隐私以牟取暴利了。英国媒体律师罗德里克·达达克告诉路透社说:"这项判决强调,每个人,包括行为不良的名人,在涉及到某种与健康、个人关系或者金钱方面的信息时都有隐私权和保密权。"
尽管如此,当相关法律规定量化到具体的人和事时,新闻记者常常处于两难的境地:到底多大范围、多大程度的报道才能既满足公众知情权又保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常常让人无所适从。人们对公众人物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任何有关他们的生活琐事都非常感兴趣。一旦再遭遇发行量、销售额、利润、受众眼球这些词时,被舍弃的往往是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注释:
①翁国民、汪成红?押《论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社会版),2003年第3期。
②王利明:《人格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80-490页。
③⑤王利明:《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46、149页。
④徐筠:《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校报》,200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