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控制课堂的方法(精选13篇)
1.教师控制课堂的方法 篇一
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创设活动情境
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每个学生都扮演情境中的一个角色。这样,学生上课就是在情境中参加各个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2、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
3、开展游戏竞赛
1)游戏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注意(有意注意)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如果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课堂气氛妙趣横生,师生感情融为一体。
2)竞赛激发兴趣。
据现代生理学和医学研究认为,当前人脑的功能只有10%左右被利用了,还有90%的潜力有待发挥。通过竞争可以引起大脑某些部位紧张,使处于“休息”状态的部位进入工作状态。竞赛为学生积极参与创造了条件。竞赛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甚为强烈。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引导儿童适当开展一些新颖别致的数学竞赛,让孩子们在“比”中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必将唤起学生的内驱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当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4、动手操作实践
人们首先是利用感觉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学生在接受前人总结的知识时,也要充分运用感觉器官,直接形象地感知学习材料。然后,由感知到表象,再逐步内化成自己的认识。由于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更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个新知识,都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使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把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结合起来,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在引导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2.教师控制课堂的方法 篇二
关键词:课堂教学控制,影响因素,策略
教师的课堂控制是指教师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 实现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 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 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设计、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过程。教师的课堂控制是教学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控制是一门学问, 也是一门艺术, 课堂教学控制得好, 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实现意想不到的效果。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模式决定了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控制有一定的难度, 加强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控制的研究和实践, 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1 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控制影响因素
1.1 教育理念问题
现代教育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 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非常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 忽视教育理念的研究和实践, 导致课堂教学科控制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落后,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接影响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控制的效果。
1.2 教学内容问题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相互传递的主要信息, 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将教学内容与教材统一起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喜欢演绎教材内容, 造成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和目前提倡的高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严重不符, 影响学生兴趣,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
1.3 教学手段问题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教学手段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影响教师课堂控制。
1.4 教学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及学生学的方法, 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的体系。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 制约了学生的思维, 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1.5 教师素质问题
教师素质又称教师专业素质, 是指能顺利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是教师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 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德。教师的专业和综合素养都是影响教学课堂控制的因素之一。
1.6 课堂组织与管理问题
课堂组织与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组织与管理是一项融科学艺术于一体的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由于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学生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 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讲话、玩手机成为一种习惯。教师调节过程中, 由于方法及态度问题会出现一些矛盾, 难以化解, 直接影响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
2 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控制策略
2.1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育技术和教育理论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 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在现代教育视角下, 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 将这一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2.2 优化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2.2.1 更新教材内容, 提高教材质量
教材质量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更新教材内容, 提高教材质量是优化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高职院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需要, 不断整合和优化教材, 讲授最新专业知识, 前沿理论和实践技能, 教师不仅仅要使用教材授课,
2.2.2 列出参考资源, 强化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 能够围绕着教学内容, 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学习书目、参考资源, 并提出相应要求, 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图书、数据库等有目的地去学习专业知识, 增强学习目标性。
2.3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2.3.1 增加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 使课堂教学生动、艺术。因此, 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应适度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
2.3.2 设计教学环节, 提高学习效果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教师课堂要结合教学内容, 采取多样化学习方式, 通过讨论学习法、情境设置法等教学方法, 为学生设计有趣的, 可操作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节, 让学生投入其中, 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控制能力。
2.3.3 因材施教, 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课堂教学控制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学生是具体的, 不同的班级, 学生性格、班风不同, 教师表现也不同。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的演绎方式。优秀的教师要善于根据周围环境的某些变化决定和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 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控制效果。
2.4 提高教师素养和能力
2.4.1 加强教师专业素养
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教师要对课程内容精益求精, 能准确把握本专业发展方向, 参考书, 知识点, 多角度解释, 系统学习高职教育理论, 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教师渊博的而知识和有吸引力的表达可以吸引学生凝神屏息地倾听每一节课。
2.4.2 增加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人格魅力在课堂教学科控制中非常重要, 教师对学生要有责任心、爱心, 觉得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价值, 充分进行自我肯定, 有激情地开展课堂教学, 通过子自己对事业的激情, 对学生的热爱, 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5 加强课堂管理,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5.1 观察学生, 反思自我
教师课堂教学控制就是要不断地收集课堂相关信息, 包括学生对教师讲课的反应, 包括学生的目光、面目表情、体态语言, 回答问题, 学生群体对课程的态度, 教师观察、思考、反思, 与教学目标对照, 不断调整自我, 达到最佳效果。
2.5.2 相互尊重, 愉快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依存, 互相补充的, 教师传授知识, 学生学习知识, 教师是调节气氛的主导, 合理调节课堂气氛, 使课堂氛围达到融洽。为此, 师生之间要互相信任, 互相尊重, 构建和谐课堂。成功的课堂教学控制的基础是师生之间构建起来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马继刚.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 12.
[2]杨胜松.论教师课堂教学控制力[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3.
3.教师控制课堂的方法 篇三
关键词:隐性控制能力;能力结构;能力指标
一、教师隐性控制能力的内涵界定与分析
研究教师的课堂隐性控制能力,首先,要对能力的概念进行界定。我国心理学者李忠孝认为,能力是一个人符合活动要求并且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综合心理特征。郑其恭等学者认为,能力是个体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过程中所具备的影响活动质量和成效的各种心理特征或素质的综合。罗树华等学者认为,能力是不同的个体以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能够保证某种任务完成的能动力量。从上述研究来看,我们可以把能力看作是个体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基于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活动目标达成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其次,对教师课堂教学中隐性能力的分析。作为显性控制的对立面,教师对课堂的隐性控制往往分两种情况:一是被教师意识到的或者所预期的控制效果;另一种是教师没有意识到的或者没有预期的控制效果。笔者以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采用暗含的、间接的、非明示的方式呈现教育内容、施加教育影响而使学生朝着符合要求的方向发展,即为课堂隐性控制的实现。而教师在对课堂教学活动实行隐性控制时所体现出的种种能力,即可认定为教师课堂隐性控制能力。
二、幼儿教师课堂隐性控制能力构成探讨
教师课堂隐性控制能力是建立在合理的能力结构基础上的。所谓结构主要是指教师隐性控制能力组成部分的搭配和组合,体现的是由多种单向能力组合而成的综合力。美国教育家杰克逊把教学划分为“行动前”和“行动中”两阶段,“行动前”是指教师在教学前的备课、评估与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的阶段,“行动中”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阶段。其后教育家克拉克和彼得森提出了第三个阶段,即“行动后”阶段,即教师的课后评价并对下一阶段教学进行决策的阶段。笔者以为,幼儿教师课堂隐性控制能力结构构成如下:
1.教学准备的隐性控制能力
首先是教学规划的隐性控制能力,包括制订教学计划、把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等。其次是教学环境的隐性控制能力,包括教学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的营造与把握。
2.教学实施的隐性控制能力
一是对课堂系统把握的隐性控制能力,主要包括把握教学节奏、调整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以及调整教学策略等;二是对教学技巧掌握的隐性控制能力,主要包括选择提问方法和内容、设置教学图片内容以及处理教学失误等;三是对课堂管理的隐性控制能力,主要包括课堂纪律管理、解决课堂突发问题等;四是幼儿教师自身的隐性控制能力,包括运用体态语言、自我情绪控制等。
3.教学评价的隐性控制能力
主要包括评价时机把握、评价方式选择、评价语言运用、评价场合安排等隐性控制能力。
三、幼儿教师课堂隐性控制能力指标研究
为深入了解幼儿教师课堂隐性控制能力,笔者根据中国学者顾怜玩编写的《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吴康宁编写的《课堂教学社会学研究中的现场观察》、吴也显编写的《现代小学教师教学基本技能》、郑金洲编写的《课堂掌握艺术》等著作中提出的主要思想以及美国国家教师专业教学委员会(BPTS)有关教师教学技巧的标准、美国州际新任教师评价与支助协会(NTASC)有关教师教学技巧的规定标准,编制了关于教师课堂隐性控制能力的指标,目的是从质性的角度展开描述。
参考文献:
[1]李忠孝.能力心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李先国,胡耀华,李忆华.隐性课程研究的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4(12).
[3]王丽菲,颜芳英.开发隐性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2).
[4]刘殊芳.隐性课程建设刍议[J].教育评论,1998(1).
4.教师控制课堂的方法 篇四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依赖才能生存,个人的发展要受到社会、集体以及他人等因素的制约。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开放、互助、真诚的关系,而不是封闭、敌对、猜疑的关系。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高,很多教师不得不被工作、情感、金钱、地位、职称等诸多事情影响自己的情绪,再加上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种优越的环境中,比较叛逆,不容易受管束,更是易让一些老师的情绪难以控制,结果,一触即发,很容易造成危险的局面、极恶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管理班级时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很重要。
1、教师容光焕发,微笑着走近教室,这种热情愉快的情绪就会立即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心理产生一种轻松愉快、自然明朗的情感,造成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心境,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授、加工和储藏。如果教师脸拉得老长,摆出一副冷若冰霜不可冒犯的面孔,学生看到这种“晴转阴”的情况,不知要刮什么“风”,打什么“雷”,顿时情绪就会紧张起来,这样必然会造成学生的思维迟钝、呆板,给传授知识带来不良影响。
2、冷静候再处理。当孩子做了错事犯了错误时,别为了过一把瘾或出于报复的心理而处罚学生,先把犯错误的学生拉到一边晾在一旁,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和再作处理。或许出现风平浪静的结果。
3、让不良的情绪淡化。可以打一场球进行渲泄渲泄等等。
4、学会倾诉。遇到烦恼找要好的同事、同学、朋友倾诉,或许可以得到指点或建议。
5、换位思考。当想到自己的愤怒时,肯定会觉得有道理,若能换位思考,想想自己既是老师又是父母,若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打骂时,自己又将有怎样的反应和感受?将心比心,局面将完全改观,矛盾也不会恶化。
5.教师控制课堂的方法 篇五
教师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促进课堂互动: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与态度
教师如何认识教育活动,如何看待自己的学生,如何看待自己的教师身份,这些教育观念问题是支配教师行为的内在动因。良好的互动必须建立在教师的平等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意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意识上。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教师的职业精神与道德修养是形成教师对待课堂互动态度的主要因素,没有教师职业修养的提高,也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只有持续不断地提高专业水平,加强专业修养,才能更好地沟通与互动,促进课堂的持续改善。
对于遇到各种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学习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并相信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内的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得到较高发展的潜能,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发现学习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建立良好的互动基础。
二、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课堂互动的设计和要求是不同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改进课堂互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构建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如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引人入胜的情境教学,生动具体的演示教学,都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师实现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否实现互动还有赖于教师的工作。针对目前课堂上与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互动沟通困难的情况,可以选择分层教学方法,分层递进教学方法等,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尽可能相协调的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施教,在课堂教学及其延伸部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区别的教学活动。这些都是促进课堂互动的措施。
三、教师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课堂沟通交流的基础,改善课堂互动必须重视课堂人际关系的改善。教师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喜欢谁,大多数学生也会喜欢谁。而师生关系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尊重教师的。除非某个教师为人处事的品德受到学生的怀疑。所以,学生在学校与同学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建立起的,教师要主动创建良好的人际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也非常重要,在课堂中,只有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爱,他们才能把这种爱化作动力,克服无助心理,增强自信心理,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
四、运用恰当的课堂互动策略
课堂互动策略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选择以下课堂互动策略改进课堂互动。一是情感策略,这一策略是通过情感的调节与运用促进课堂互动,如建立合适、积极的教师期望;多表扬、少批评、少惩罚;鼓励学生自尊、自信;加强非语言交流等等。二是教学策略,恰当运用这一策略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基础。如充分了解学生、认识课堂目标与内容,准备教学手段与材料;进行有效提问;提供及时反馈;加强课堂语言修养等。三是管理策略。课堂管理是互动的需要,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促进良性课堂互动,如课堂竞争策略和课堂合作策略。当然,教师在运用课堂竞争,合作的策略时要注意,竞争要有度,要尊重竞争对手,严防陷入义气之争,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进行竞争。
6.教师的课堂点拨艺术 篇六
胡总中心学校
彭立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点评是教师的教学艺术。课堂点评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情感态度等方面给与实事求是的评价。精彩处给与点评,错误处给与拨正。这种评价,言简意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教师的“点”要做到点出真诚、点出要义、点出美感;教师的“拨”要做到拨得及时、拨得恰当、拨得巧妙。
适时恰当的点拨,既可以帮助学生拨正思维航向、点燃智慧火花、激发创造潜能,又可以使语文课上得有文味、有情味、有趣味、有余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留意美、创造美——即抓住点拨的契机,打开学生闭塞的心门,让学生在冬雪春雨的滋润下,感受和体验语文的魅力。
一、“精彩处”点拨,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昂
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安塞腰鼓》时,其中一名学生对老师的朗读这样点评:我认为老师读得抑扬顿挫,短句读得急促,长句读得舒缓,议论抒情读得高亢。特别第十四、十五小节读得各有特色,声音过渡上非常巧妙。另外,老师读得感情丰富而充沛,读出了黄土高原的特有的神韵,读出了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读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与火烈。
像这样比较精彩的点评,老师常常只用“谢谢”二字就过去了,但这位老师作了如下点评:这位同学听得非常细致,非但是从朗读技巧上进行点评,还在点评中包含对这一篇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的的确确,当老师读到“一锤起来就发狠了”一段时,就深深地被充溢着生命力量的后生们打动了。于是老师读时尽量使语势峰峰紧连,扬而更扬,势不可遏。如果要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安塞腰鼓给我的那份感动的话,那只有一个“好”字。无独有偶的是,文中也多次出现了“好一个安塞腰鼓”。那么安塞腰鼓,它究竟好在哪些方面呢?
老师这一“点”,准确点出了朗读“激荡着生命和磅礴力量”这样段落的技巧——语势峰峰紧连,扬而更扬,势不可遏;老师这一“拨”,巧妙拨出了文章整体感知的问题——那么安塞腰鼓,它究竟好在哪些方面呢?更可贵的是在情感上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瓶颈处”点拨,让教学流程一路顺畅
教学中,在新知出现的时候,学生的理解常常会走入“绝境”,思路堵塞。这时,老师无需兜圈子让学生走弯路,而应在充分肯定学生自我表现的同时,要及时巧妙地说“不!”以利于纠正其偏差。
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时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翻译: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当学生把这一句理解为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时,老师马上点评:按一般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你理解得很不错了。可是这一句就有点出入。你想知道吗?好,今天老师就向你们介绍一种特殊的修辞方法——叫作“互文”。这句的意思是:到各处集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这里,老师的“点”,肯定了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认识,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贵的是老师抓住学习新知识的最佳时机此时一“拨”,把学生引向学习“互文”这一修辞手法上来。突破了这个难点,学生就会很顺畅地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解理解全文内容了。在老师讲解清楚这一知识点后又出示了这样一个句子让学生翻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翻译。
以上点拨是在学生无法正确解答新知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行为发生的方式是点评到点拨。这样,经过老师的直接点评——讲解新知——半扶式的翻译——自主式的练习,既纠正了“不懂新知”时偏差,又自然地把学生领进了学习新知的境地。因此,打通“瓶颈”可使课堂流程顺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疑问处”点拨,让文本阅读个性张扬
中学生智慧技能的习得、发展与问题情景相伴而生。课堂疑问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有疑而问——学生的提问;二是无疑而问——老师的提问。可喜的是很多课堂上老师都在引导学生质疑,在质疑中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但也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提问不予理睬,甚至在关键处也不能提出疑问引起学生探究。
在教学《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课就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你觉得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于是就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的事?”老师随即点评:你的提问太棒了。你问了一个我们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就懂得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了。好了,谁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无人回答。这时,老师开始启发引导:当你用无比惊人的毅力走出困境、眼前便会展现“柳暗花明的境界”,这时你内心会有一种什么感觉?生齐呼:“快乐、幸福!”“当中华民族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走过崎岖险阻的道路的时候,哇!这是怎样一种感觉?”生又齐呼:“快乐、幸福!”师归纳点评:对呀!快乐、幸福!文章最后就是号召大家拿出“雄健的精神”走过“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艰苦奋斗中体味振兴中华这“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在评价学生朗读《安塞腰鼓》第18段时这样点评:非常精彩!我觉得你努力地用自己的音色,用自己的感情来诠释你的理解。不过,在这位男同学读到这么一句话的时候,我产生了一个疑问,“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请问同学们,这个“居然”是什么意思? 于是学生各抒己见。这时老师启发引导:小明平时读书不用功,这次数学考试,居然也考了80分。这个‘居然’和课文中的‘居然’一样吗?”学生答:“不一样。例句中的‘居然’只是对普通的事情而发表的一个普通的意见,而文中则是对安塞腰鼓的力量所带给自己的震撼。它包含着作者对安塞腰鼓的震惊,以及对这种的艺术的赞叹。”老师点评:呵,你真不简单!“居然”读出了一种赞叹!所以这个“居然”,不仅要读出出乎意料之外的感情,更应该读出那种赞叹的语气。它是惊,但它更是叹,惊叹!
以上点拨,老师故意无疑而问,挑逗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矛盾中生疑,在解疑中启智。这样,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缺漏处”点拨,让课堂教学尽显芬芳
在欣赏品味文章的时候,学生往往抓不住文章关键处咬文嚼字地读进去、在回答问题时表达也不够规范或精炼,这时老师就应该及时补充点拨。
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自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写黄河的?看看这些词语写出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于是学生便找出了这样一些词语:伟大坚强、惊涛澎湃、万丈狂澜、浊流婉转、九曲连环、一泻万丈、浩浩荡荡;这些词语写出了黄河势不可挡、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从学生找的这些词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视角和思维都限制在四字短语上了。于是老师点评:同学们刚才找得很准确,理解得也很到位。但是,除了用直接描写黄河的四字短语,还有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被大家忽视了,这些词语也能够准确形象地写出黄河的特点,谁来说说看?老师这一“拨”,学生就把欣赏的触角伸向文章各个角落,很快,“劈”“掀”“奔”这样准确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便纷纷跳动起来。师生们带着感动的心穿梭在字里行间,尽情地欣赏,欢快地玩味,使课堂教学在黄河雄浑豪迈的气势之美与师生壮怀激越的情感之美中尽显芬芳。
五、“高潮处”点拨,让课堂更显魅力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语文《社戏》时,让学生体验“那夜似的好戏,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学生在思考一段时间后,只是感到戏没那么好看,豆也不是那么好吃。但是,“我”却有另一种说法,为什么呢?课堂上,我在黑板上,写上大大的六个字“戏外戏,豆中豆”。很快学生的思路打开了。那偷豆,剥豆,吃豆,岂不正是一场戏外戏吗?
7.教师控制课堂的方法 篇七
一、高校教师的素质现状
当今高校教师队伍其主流是好的, “双高”教师 (学历高、职称高) 不在少数, 整体素质结构优良。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少问题: (1) 重学历不重学力、重职称不重学识的现象十分普遍。正如且东先生所言:“大学在乎的就是学历, 整个中国认的也是学历。现在即使有钱穆和沈从文那样的人, 恐怕也同样是无业游民, 大学是不会破格邀请他们做教师的。”[1]这些人的学历职称上去了, 但其实际水平并没有上去。正如一教授自嘲为“驴粪蛋” (外面溜溜光, 里头一包糠) 一样, 这种现象虽非全体, 但也并非个别。当今高校“拥有教师头衔的人也是满天飞舞, 可是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2]这是不争的事实。连中学、小学都教不好的教师, 从没站过讲台的行管人员都可以给大学生上课, 只要他有一张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因为现在高校的公共选修课多, 且随意性大, 而专业教师往往都不愿上, 所以学校对任课老师的任教资格的审查力度并不是很大。另外, 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 不断开设新专业、新课程, 教非所学、教非所研的现象并非个别。 (2) 部分教师专业相对陈旧, 知识面相对狭窄。尤其是他们的知识结构没有及时更新, 除了所教专业, 其他门类的知识则知之甚少或一概不知。 (3) 重科研不重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大部分教师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能给他们带来实际好处的科研上, 教学则只要能对付得过去就行。所以现在的高校, 全身心投入教学, 认真研究教学, 潜心教学改革的教师少之又少。 (4) 部分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严重缺失。在当今的高校, 不论是一线教师, 还是教育行政领导, 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的风气是越来越淡薄了。师范教育出身的, 还靠多年以前所学的那些残缺而浅薄陈旧的教育教学理论支撑;非师范出身的, 则完全凭经验、凭个人的理解和主观意愿来行事。 (5) 大部分教师对市场社会缺乏了解。他们不知道学校以外的世界, 不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 不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 学校教育完全是闭门造车, 严重与社会脱节。 (6) 部分教师负担过重, 工作压力过大, 而责任心不强。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总的说来, 高校教师队伍鱼龙混杂, 参差不齐, 现状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任重道远。
二、教学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1.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在当今社会中, 尤其是部分高校中, 不少人简单地认为, 一个人只要懂什么、会什么就可以教什么, 教师不过是“吃开口饭”而已, 没什么了不起。这种认识实在可悲, 更可悲的是一些已经做了教师的和准备做教师的人也有这一类糊涂认识。自己知、自己会的与将其转化为他人知、他人会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全是两码事。这之间有一个如何有效地转化的问题, 有一个如何促进人发展的问题, 有一个如何遵循与尊重人的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问题, 有一个如何保证受教育者的身心愉快和正当权益不受侵害的问题。[3]事实正是如此, 正如张楚廷先生所说:“即使是硕士、博士, 如果不是教育专业方向的, 那么, 他们并没有受到过教学的专门训练, 没有相关的教育学知识。然而, 大学教师基本职能的教学 (教师职业的主要工作) , 是可以不必接受这种专门的职业训练就可进行的吗?教学本身并无特别的原理、原则和技巧可学吗?它的职业性不值得被关注吗?回答都应当是:不一定!”[4]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从科学的层面讲, 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 是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与原则的;从艺术的层面讲, 它具有很强的方法性与技巧性, 独特性与个性化的东西很多, 内涵很深, 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挖掘。同时, “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教学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你懂得某一个学科并不等于你能教好这一学科”。[5]因此,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就必须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系统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循章办事, 依法从教。否则, 就很难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一个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与引领的, 教学同样如此。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邢永富教授认为:“教育思想能够认识和把握教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能够揭示教育发展和变化的未来趋势。”“人们一旦掌握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就可以改变教育实践中的某种被动状态, 获得教育实践的自由。”[6]“就可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少受挫折, 从而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活动, 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7]“人们学习和研究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 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包括教育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等, 自觉地分析、评价和指导我们的教育行为及活动———这是提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水平、管理的水平及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8]“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作用, 就是促进人们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等, 使教育者客观而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育行为及结果, 从而增强自己的自我教育意识, 学会自我调整教育目标、改进教育策略完善教育技能等, 最终由一个自发的教育者变成一个自觉而成熟的教育者。大量事实表明, 一个人由教育外行变成教育行家, 都需要一种自我反思的意识、能力和素养, 这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必要条件。”[9]“理想的和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能够以此统率文化知识的传授、驾驭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实际上就是能够用教育思想感召人、启发人、激励人、引导人、升华人。缺乏教育思想, 教育活动就成为没有灵魂、没有内涵、没有精神、没有人格、没有价值的过程, 也就很难说是真正的人的教育。”[10]
教学方法的改革, 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 没有现代人才观、价值观、发展观, 没有市场意识、服务 (社会市场学生) 意识, 就不会有时代感、责任感、使命感。当代社会需要的是智能型人才 (而不是知识型人才) 、高素质人才 (而不是书呆子) 、实践型人才、创新型人才, 而传统的注入式、灌输式课堂教学是无法培养出这些人才的。为了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人才培养使命, 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主体式及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教学思想, 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注重学生的思维开发,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鉴于此, 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和掌握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并始终把这些思想与理念贯穿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只有这样, 教学方法的改革才有实际性、针对性与时代性, 也才能收到应有的成效。
3.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 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去实验、去实施。如果教师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对所教专业的热爱、没有对学生的挚爱, 没有高度的责任感与起码的良心, 对教学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 而只是将它作为一种谋生手段, 那么教学中就会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 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就会是一句空话。在现在的教师队伍中, 在外办公司的、搞投资的、设工作室的、从事第二第三职业的人可谓比比皆是, 跑课题跑职称跑官成风、休闲娱乐成风, 对教学、教改则少有人问津, 对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前途出路和未来发展则基本没放在心上。且东先生在《大困惑》一书中引述他人之言说:“在市场欲望蛊惑下的欺骗性教育里, 我们除了残次品和市侩外, 我们还能向社会输送什么?在学校迅速脱贫奔向小康的路上, 我们看到的是大学教育被金钱强奸后的奄奄一息, 是理想被践踏过的尸横遍野。”[11]此语虽然尖刻, 却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催人警醒。
教学方法的改革, 需要教师们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认真敬业的职业态度、高度的职业责任、应有的职业道德心、饱满的职业热情、无私的奉献精神;也需要教师们严谨治学, 廉洁从教, 严于律己, 为人师表。如果教师想到的只是去挣钱, 只是去搞科研, 只是去搞学历搞职称, 而对课堂教学敷衍了事, 不去认真研究教学, 不去努力改革教学方法, 那么, 不仅会戕害学生, 亵渎自己, 教育也会因此而步入歧途, 走向末路, 甚至误国误民。
4.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 就是破除旧的, 建设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陈旧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倡导并使用自主、合作、探索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 需要教师具有开拓进取的个性特征, 勇于探索的冒险精神和永不满足的求新求变品格。正如扈中平先生在《现代教育学》一书中所言:“积极进取和创新的精神是教师在履行职责时所应具有的活动取向, 包括不断变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等不断超越自己的愿望和冲动。创新精神是教师的专业精神的重要体现, 只有具有创造性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 因此, 教师要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者。”[12]由此可见, 创新精神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的教师, 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没有不满现状、不落窠臼、无私无畏的人格品质, 没有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胆识与豪气, 就会因循守旧、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安于现状, 就不会大刀阔斧地去改革, 他就不会勇敢地去破旧立新、标新立异。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同时也就不可能培养出时代与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所以, 高校教师一定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积淀创新教育素质, 贯彻创新教育精神, 研究创新教育方法, 推动创新教育发展, 争做创新教育的实践者与先行军。
5.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新时代的大学教师, 不仅要是专家, 同时还应是杂家。这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首先, 广博的知识结构可以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不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 而且深化学生的理性思考, 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 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其次, 在学生的学习探讨中, 对学生各种质疑的引导解答, 教师均可以做到应对自如, 给予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恰到好处的指点;最后, 还能增强教师的威信, 赢得学生的尊重, 等等。但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 教师的学识修养应该是专、精、深、尖, 应该是心无旁骛, “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这种认识从某种角度来说, 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 面对科学日新月异的事实, 我们不能不说尚存不足。扈中平先生在《现代教育学》一书中指出:“认为教师不需要什么宽厚广博的知识———因为教师不可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都教给学生———这种看法未免有些浅薄。知识广博的教师与知识面狭窄的教师, 知识深厚的教师与知识浅薄的教师, 学历高的教师与学历低的教师, 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教师与没受过严格训练的教师, 其层次、境界、眼光、思维, 乃至其人格魅力, 肯定不在一个层次上, 对学生潜移默化和深刻持续的影响肯定是有区别的。”[13]现代社会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 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学科间的融合等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 如果教师不去学习研究、没有深入了解, 就不能做到由博返约、厚积薄发。
大学教师, 对所教专业有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透彻详尽的把握, 是很必要的, 同时也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刘献君教授曾说:“大师级学者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 开讲前说:‘前人讲过的, 我不讲;近人讲过的, 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 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 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14]要达到陈寅恪先生这样的境界, 没有对专业研究的通盘了解和透彻把握, 是绝对做不到的。但是这还不够, 当今教师除了应具有渊博的专业学识以外, 还应熟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 例如, 你不懂教育学, 就不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不懂心理学, 就不懂得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不懂学科教学法, 就不了解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不懂社会学与市场学, 就不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懂未来学, 就不了解未来教育的发展走向及未来人才之素养要求与培养方向;不懂方法学, 就不了解方法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就不能站到哲学的高度, 运用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哲学思维去考察教育, 从而培养出具有哲学思想的思辨型人才, 等等。可以说, 课堂教学方法改什么、怎么改、为什么要改, 既与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密切相关, 又与教师的学识是否渊博、眼界是否开阔、思想是否深邃、思维是否活跃密不可分。
6.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黑格尔说, 方法学是所有学问中最高明的学问。课堂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改革, 是关乎人的教育、培养及其发展的学问, 既涉及教育学、心理学, 又涉及思维学、方法学、社会学与未来学;既是方法技巧问题, 又是理念原则问题;既是学校教育问题, 又涉及市场人才需求问题;既是课堂教学效率问题, 又是学校教学质量问题;既是教师的教学问题, 又关乎学生的前途出路与持续发展问题;既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又不能脱离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问题既复杂, 涵盖面又广, 待探讨的东西又多, 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聪明才智, 没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教学方法的改革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举步维艰, 难有成效。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有闻其言、察其色、观其情、知其心的敏锐观察力, 有敏捷的感知力与随机应变的反应力, 有丰富的想象力, 有深邃开阔灵动的思维力。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 有效掌握教学第一手资料, 并及时作出调整;也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不断反思每次课堂教学方法的成与败、得与失、有效与无效, 并针对具体实际进行研究, 从而作出改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教学方法的改革, 无论是开场白的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步骤的安排、专业知识的学习 (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为何学) 、问题的讨论设计, 还是技能的训练、板书的设计及作业的布置, 都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去思考、去研究;至于教学中是以教师讲为主, 还是以学生学为主, 师生如何配合、怎样协调, 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实现有效互动与和谐沟通, 建立什么教学模式才能达到高质优效, 等等, 都离不开教师的比较思维、辩证思维与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因此,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需要教师高度重视自我智力的培养, 不断完善自己的智能结构, 不断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只有这样, 才能深谋远虑, 出奇制胜, 常教常新。
除此之外,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还需要教师具有对市场与社会的深入了解。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服务社会, 为社会培养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为达此目的, 高校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走向社会, 深入社会实际, 全面了解当今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层次要求, 明确认识当今社会需要的已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知识型书生型人才, 而是能力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而过去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培养出这样的人才的, 只有面向社会、贴近市场, 彻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把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学而能用, 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才能迅速适应社会, 熟练开展工作, 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过去那种高校与社会严重脱离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否则, 高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其生存与发展也只能是痴人说梦。
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还需要教师具有自由、民主、开放的思想与态度。自由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 民主开放是自由精神的集中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突出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中心地位。书让学生自己看, 问题让学生自己提, 思考讨论由学生自己组织;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自主选择学习的组织形式, 自主拓展学习空间, 自主组织学习效果的评价考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思考, 大胆探求, 不断创新, 勇于提出不同见解, 发表不同看法。那种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书本的奴隶、应试的玩偶做法完全违背了大学教育的初衷, 必须坚决废止。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养的高低、认识的正误、态度的积极与否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教学方法改革的成败。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事关教育的生存发展, 事关人才的培养, 事关国计民生。故此, 高校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鞭策自我、激励自我, 大胆学习, 努力提升自我素质, 大刀阔斧地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把高等教育不断向前推进, 以不负人民和社会的重托。
参考文献
[1][2][11]且东.大困惑——当代教育何去何从[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6, (11) , 第1版:97-96-95.
[3][12][13]扈中平等.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6) , 第2版:212-211-213.
[4]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 2002, (12) , 第1版:60.
[5][14]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4) , 第1版:18.
8.教师控制课堂的方法 篇八
【关键词】过程控制;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一、引言
过程控制是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必修课之一,是以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自动化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内容涵盖了系统建模方法,工业过程特性控制理论和算法,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不仅研究简单的单回路系统,也涉及复杂系统控制,先进控制系统等。由于课程理论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涉及面广且深,对学生理论基础有较高要求,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难以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令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降低学习机进行,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从教学方法,教案设计等方面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过程控制系统”的教学做了简单探讨,寻找更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调整和仿真软件的运用
以往的“过程控制系统”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公式和推导过程,理论性太强,使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枯燥难懂,失去学习兴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调整了教学内容,将学习重点从原来对理论知识的大量复杂的推导过程,转移到从工业生产实例引出理论知识上来。同时应用Matlab仿真软件来验证过程控制的理论,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使学生能够掌握过程控制的核心知识,并加深过程控制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为了体现课程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特点,在教学当中引入与实际相关的控制方法以及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际应用背景,具有更大的知識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地学习这门课程。另外,由于科技的发展,过程控制系统更新快速,因此在上课过程中,除了必须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该引导学生了解过程控制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了解该学科的最新信息,让学生更加了解所学知识在本专业领域的地位,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程学习当中。
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应用为过程控制教学提供了便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仿真软件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能够为学生直观地展示控制系统的结构,工作过程,以及控制效果等。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多变,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而Matlab仿真软件丰富的工具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让学生充分理解相似的概念和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带来的影响,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仿真软件的用法,一举两得。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
网络技术现在飞速发展,通过网络架构教学平台,将课堂教学延伸至互联网,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够加强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和理解。通过网络平台,将详细的教学课件,仿真软件、程序和使用说明,教学日历,课程通知,教学问卷,以及测试复习题等内容上载,供学生下载使用。采用网络平台,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并实现最大限度的信息共享,同时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实现答疑,学生间互相讨论和交流等。可见网络教学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具有重要帮助。
四、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多听学生的体会和意见,了解他们所需的知识量,为学生制定更好地教学内容。另外作为老师,除了关心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之外,还应该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提出建议和指导,尽量帮助学生的成长,尽量做一个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五、结束语
过程控制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与生产过程关系密切,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改进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与仿真软件相结合,根据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引入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有代表性的实例,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重点讲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了过程控制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俞金寿,孙自强. 过程控制系统[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郭阳宽,王正林. 过程控制工程及仿真[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杨为民. 化工过程控制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2007(1):9-11
9.教师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九
在中国文化的谱系中,鱼有着特殊的地位本课首先强调对鱼的基本特征的把握,运用自己的想象能力对鱼的某些部位进行概括、夸张,从而创造出天真、古朴的鱼形纹样。
在教学的一开始,我通过猜与鱼有关的成语方式来引出课题《你啊念有余》,同时又拿出学生喜爱的福娃贝贝作为一个刺激点,让学生观察福娃贝贝上的头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由此自然过渡到了鱼纹陶盆上的鱼纹,让学生欣赏几个代表性的鱼纹后,将陶盆上的鱼纹与年画中的鱼进行对比,“你观察到了什么不同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图观察得到陶盆上的鱼纹更简洁,概括,那么教师就进行小结:“中国传统鱼纹具有概括,夸张,象征等特点。”同时我又进行现场示范如何来绘制鱼纹,学生经过观察后会发现要抓鱼的基本特征就可以使鱼活灵活现了。
在本课中我也略微讲了鱼的基本形体结构来巩固学生的旧知,为了使学生完成作业时更有兴趣性,我将学生的白纸剪成圆盘状,让学生把圆盘当做家里的餐盘,想想如何在餐盘上设计鱼纹,美化餐具。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学生在绘制鱼纹时显的更积极些,会觉得真的在给自己家的餐具设计花纹,绘画兴趣更浓厚。
10.教师控制课堂的方法 篇十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法是指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法是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任务、保证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顺利进行、取得教师道德评价良好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概括起来,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有自我评价法、学生评价法和社会评价法。
一、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是指教师个人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原则等一系列评价体系,对自己的道德所进行的一种自我认识、自我判断、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道德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评价的主题,又是被评价的客体。教师的自我评价的内在动力是教师的内心信念。所谓内心信念,就是指构成教师行为的内在动机而形成的思想、观点。它是教师对自己行为判断的主导力量,是教师个人精神生活的道德向导,对教师个人从事教育事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调节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是提高教师职业水平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运用自我评价法时,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一方面是通过形成强烈的内心信念,另一方是要求教师端正的态度,提高认识,认真对待评价工作。
二、学生评价法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的学生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学生依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对教师的行为予以判断的一种道德评价方式。学生评价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评价,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评价,这是由教师与学生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一方面,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朝夕相处、长久共事的关系。学生最有条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价。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彼此平等的关系。
三、社会评价法
社会评价法是指行为当事人之外的个人或组织如学校或其他社会方面的人员,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道德状况所做出评价的一种方法。社会评价法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对教师的道德进行评判。社会舆论是指众人的议论和评判。它是人们用语言或文字对其所关心的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事件或行为所发表的某种带有倾向性的意见。社会舆论评价的内容多样,如政治舆论、经济舆论、道德舆论等。运用社会舆论的方法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必须的,一方面,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当中,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到社会舆论的监督,教师也不例外。另一方面,通过社会舆论的评价,可以使学校和老师及时获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为学校和教师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在运用社会舆论的方法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首先要广泛收集来自各方面的舆论,充分占有大量的信息;其次,要正确地分析、处理和评价这些社会舆论;最后要重视有组织的、自觉的社会舆论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评价。
四、加减评分法
加减评分法是根据国家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日常行为要求,找出一系列评语式的测评项目,对每一测评项目作一些具体规定,指明达到什么程度加多少分或减多少分,最后计算分文章来自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hifeng.offcn.com
数以表明其等级。我们应当根据《师德规范》和《教师法》、《教育法》等文件中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定出一些应予提倡的良好思想行为(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等)项目为加分项目,依据其好坏程度,确定应该加分的分值,列出一些应予取缔的不良行为(如追求拜金主义、体罚学生、以罚代教、以权谋私等)项目为减分项目,依据其危害程度确定扣分的分值,然后计算总分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其一,把教师职业道德的质量评判转化为数量评判,对每一行为的评判都有统一的、具体的标准,评价结果比较客观、精确。其二,有利于教师树立明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好坏、得失、激励作用大。其三,便于领导及时获得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手段进行调控。其缺点是考核量标和加减分值的确定难以科学、合理;对教师行为限制较多,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创造精神;偏重行为评价,容易忽视道德意识和思想动机等。科学地确定各项指标及其所占分值是运用这种方法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这种方法能否取得成效的一个基础。因此,在具体评价工作中,首先要根据《师德规范》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手段确定各项指标及其分值。其次,要注意评价过程中的思想教育。最后,评价时要特别注意考查教师的行为动机,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
五、模糊综合评判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吸取与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思想,全面镶理地考虑到所有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因素,采取模糊计量法,通过计算的形式,得出评价结果。具体来讲,教师职业道德的模糊综合评判法是把整个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看成一个集合,各个评价项目和评语等级都包含有许多因素,可以各看成一个模糊子集,这些模糊子集,可用其隶属度所构成的一个矩阵来表示。为了进行综合评判,还要确定各个项目的权重。这些权重因素与整个集合,也存在一种模糊关系,可用一个模糊矩阵来表示。最后,将两个模糊矩阵相乘,把其乘积加以归一化,就可得出教师职业道德的综合评判成绩。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求评价者要有一定的模糊数学的知识。其次,各个评价项目的确定必须合理,等级不能过多,权重的确定要有充分的科学根据。最后,要借助事先编制好程序的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如果仅靠人的脑力进行计算,不仅比较繁琐,引起人们的反感,而且也容易出现错误,影响评价的精确性和科学性。
11.数学课堂中教师提问方法探析 篇十一
[关键词]提问方法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问题情境 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42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恰當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一个精心设计的富有吸引力的问题,通常能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气氛过于呆板
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通常比较活跃,但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知识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样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低。
2.教师的提问方式过于形式化
在很多的数学课堂中,教师经常问学生“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提问虽然可以为正式教学预留出更多的时间,但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却不用思考,直接回答“对”或“是”就可以了。这样的提问往往没有实质性的教学意义,教师也不能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有没有真正理解这一课所学的知识。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方法的改进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优化数学教学效果。例如,复习“混合运算”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模拟小商店的情境,通过买卖商品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同时,教师可利用学生已有的书本、文具等物进行提问:“买2本练习本和1支铅笔总共需要多少钱?”“现在老师想购买30本数学课本和20本数学练习册,前面购买的2本练习本和1支铅笔不想要了,需要给多少钱?”……由于“小商店”里面的物品都是学生所了解的,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不难算出答案。这样教学,将原本枯燥的混合运算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
2.联系新旧知识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如果提出的问题太过片面,不易使学生从提问的环节中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应适当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让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引导学生在根据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一课时,由于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所以教师可以联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关知识来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吗?”“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呢?”学生在利用三角尺进行边、角的测量之后,不难从测量的数据中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教师可追问:“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似乎和长方形相同,那为什么平行四边形不叫长方形呢?”学生通过角度的对比,可以得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一结论,进而推导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融入生活实际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很多数学知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为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能够被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教学“位置和方向”时,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将提问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一样吗?” “我们的教室相对于学校大门来说处于哪个方位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将平面方位图放到具体生活中来进行思考,既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总之,要想让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需要教师对提问的内容进行选择、甄别,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挑战性。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何裙裙.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2] 田应庭.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调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12.浅析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方法 篇十二
一、导课的艺术
一堂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一堂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 教师会讲的索然无味, 学生也很难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很难顺利地进行。
1. 故事导课法
运用故事、传说创设一种情景引入新课。由于故事、语言生动活泼, 富有一定的趣味, 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情境导课法
所谓情境导课, 就是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用语言、绘画、投影、电脑等手段创设一种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教师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是, “激”情“引”趣。
3. 设疑导入法
思起于疑, 这种疑问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它能使学生思维由潜伏转入活跃, 进入积极探索状态。教师导课时设置疑问, 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 从而达到启迪思维, 增长智力的目的。
二、讲课的艺术
无论是新课、复习课, 还是习题课, 都要求教师精心备课, 确定要讲的内容。讲课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更主要的是引起学生的思考,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 讲课要以学生为主体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 知识不是只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动手动脑学会的, 学生的技能是靠自身的体会得到的。教师在这一认识下, 在课堂上教师就不再是师长, 而是一个学习的组织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学会的东西, 能做的事情, 能讲的道理, 就应让他们自己去做、去说, 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与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应当用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深奥的哲理形象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引导学生在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掌握基础知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讲课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上, 学生的活动应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完成的。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的巩固、提高的过程, 又是一个融会贯通、熟练应用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本节内容和涉及到的知识技能进行归纳, 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知识网络。新知识讲完后, 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布置练习, 进行课堂处理或口答或板演, 依难度大小分别指定不同的学生解答。然后师生一起评议, 正确地给予肯定和表扬, 错误的进行分析, 鼓励学生给出多种解法。
三、组织学生活动的艺术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己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 讨论要精心策划
课堂讨论是在老师的监控下, 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论证。讨论的专题应该是老师精心策划的, 深思熟虑过的, 而不是信手拈来的。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 提出事实和论据, 有效地说服别人的机会。因此, 学生在讨论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2. 讨论要量力而行
一节的讨论不宜过多, 一般一到三个为宜。讨论的题目表述要精炼, 论证正确规范。内容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知识能力, 选择的内容能引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既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 又不局限于已有知识。
3. 教师要善于调控
在讨论中,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中心发言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讨论中, 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调节者和参与者。教师经常要做的事情是鼓励、邀请学生大胆发言, 参与讨论, 要求学生进一步讲解自己的观点, 总结讨论结果, 解决问题中的疑难。
四、结课的艺术
每一节课都要以适当的方式结课, 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目标和知识结构, 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教学过程, 或对知识作总结概括, 或对教学内容进一步延伸, 拓展知识面。结课的方式一般常用归纳式、比较式、练习式等等。
1. 归纳式结课法
归纳式结课, 是数学课堂上常用的结课方法。即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 由学生或老师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使之条理化。让每一位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达到巩固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归纳的语言不是对讲述内容的简单重复, 归纳的内容应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和基本方法。教师通过对小结的巧妙设计, 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整体思路。
2. 比较式结课法
比较式结课, 就是在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 对教学内容采取辨析、比较的一种方法。目的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3. 练习式结课法
练习式结课法, 是数学课堂上最简单的一种结课方式。在师生共同探索学习后, 学生领会一种新的结课技巧或方法, 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来巩固新方法。检验学生对新方法的掌握情况,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总之, 课堂教学的组织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精心备课, 将各环节组织好。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 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更好地理解知识,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创新品质。
(编辑:李敏)
2013.6 56
摘要: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上, 教师要通过新颖的导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启迪学生的思维。在讲课过程中,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在自己探究或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思维。
13.课堂是教师成长的舞台 篇十三
《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5月号实践版卷首,登载了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特级教师杨九俊的文章,题目叫“课堂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拜读了杨院长的精辟论述颇有同感。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教学是我们的天职,教学是我们生存的本领,教学是我们不断成长的铺路石。我一直认为在学校里,一个教师教学提不上手,课上的让学生昏昏欲睡,让学生倒味口,让学生记恨一辈子,那不仅仅是教师的悲哀,教师的失败,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是对学生前途的扼杀。
我常说一个青年教师成长的黄金时期在刚工作的前三年,在这三年里,如果你不能给自己确立成长的目标,不能虚心学习,不能很好地把握实践的每一次机会,你就会丧失发展的良好机遇。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课堂无疑是主阵地,是教师锻炼成长的舞台。教师在课堂里实施自己的教学思想,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才华,与学生共成长。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有的人用半小时或一小时备一节课,就教材备教材。有的人一生都在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既备教学设计,又备作业设计;既备课前准备,又备课后反馈。有的教师课堂上驾轻就熟,收放自如;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照葫芦画瓢;有的教师讲课抑扬顿挫,娓娓动听;有的教师语言贫乏,平铺直叙;有的教师课听起来是一种享受,有的教师课听起来是遭罪受。这当中的差别除了先天的因素外,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教师是否用心,是否用情。
杨九俊副院长说:老师要用研究的眼光审视课堂,要把教学当学问做,既教且研。如梁启超先生当年所说,做教师一方面可以教学生,一方面可以做学问,能够享受两种人生的趣味。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舞台,教师就要守住守好这个属于自己的舞台,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益,让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学习,让学生一辈子记住你精彩的课堂。
、、学会欣赏学生
朱永新教授说俄国著名的艺术家、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能成名,是因为自己的第一篇小说得到大作家屠格涅夫的赞赏而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下去,终获成功。朱教授在他理想的教师中曾说到:我们不少老师不是担任育人教书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学生们非常正确、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们的问题“放大化”。他觉得我们很多老师扮演的是一个“刽子手”的角色。在我们教师的身上,不知道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知道失去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
朱教授说:我们校园里可能有无数个托尔斯泰。只要我们老师学会欣赏,只要我们老师学会发现,就会为无数个学生找回他们的自信,寻回他们的梦想。
有人说,欣赏是一种善良,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是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对于欣赏者来说,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温馨的抚慰,都可能让被欣赏者铭记终身,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他说: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学会欣赏,我们的教育就会改变模样,学生们的心田就会充满阳光。
我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像朱教授说的那样欣赏我们的学生。
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的“大”
本报记者李炳亭
本报去年10月15日,以《课变》为题,报道了兖州一中的课改经验。兖州一中一“变”成名,“循环大课堂”迅速风靡全国,这是继杜郎口、昌乐二中之后,山东省在较短时间内破空而出的第三个典型,其三所学校,被教育界并称为山东课改的“三驾马车”。在报道发出后10月份仅半个月里,兖州一中就接待了来自全国的17000余人。
人们评价说,兖州一中是“师法”杜郎口,“发展”了杜郎口的典型,其“循环大课堂模式”的建构,是对集体授课制弊端的“矫正”,从而真正实现了“课上”和“课下”学习的“双效”。
报道发出之后,兖州一中一直紧揪“大”做文章,他们的“大目标”是,不仅要让课堂的容量、思维量、训练量“大”起来,而且要敢于把“人”立起来、“大”起来。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兖州一中提出来,要敢于告别成就,把教育做“大”,做“大”的教育。
“学管会”说了算
走进兖州一中绿草如茵的校园,最醒目的是教学楼前的一溜展板。
“科室工作评价”、“教师工作评价”,甚至就连办公室、校长室都要忝列评价之中。老师评价学生不稀罕,可学生评价老师甚至校长的则不多见。可兖州一中就是这样,所有的工作都有学生来评。
不仅评,而且评了就即时公布。被学生亮了“黄牌”的科室或者某个人,尴尬是难免的,可还得要“承认”错误,并且“老实”地拿出整改意见。假如不改会怎么办?不改肯定不行,因为这所学校的“主人”是学生。
由学生管理学校,兖州一中的学生“自治”正是得益于“课变”的结果。课变培养了学生的“主体”、主人和主角意识和能力,进校门一切事,不再需要任由老师“安排”和决定,“学管会”不仅成为学生自己的“首脑机关”,也成为学校管理的“最高”行政机关。
学校的事学生说了算,卫生的事学生说了算,体育锻炼、就餐纪律、活动策划、社会实践,一切的事都由学生说了算,甚至就连对教师的工作态度、行为举止等的考评,也由学生说了算。
学管会的部门设置对应学校的部门设置。学管会具有独立的组织机构和高度的自治权利。
学管会每两周由一名学生校长主持,“小校长”由“大校长”郑重任命,并在全校师生面前发送正式的聘书。小校长然后“组阁”,面对全体同学任命不同的助理角色,每个“内阁长官”再任用自己的“官员”,“阁”司其职,全校工作就被这帮“小领导”担负起来了。
每一任“小校长”都必须重视记录任内的工作,并在卸任时,举办“权杖”交接。每一任“班子”的工作,都要接受全体同学的评价,学期或者年底时,则评选“优秀小校长”和“优秀班底组合”,披红戴花接受同学和老师的祝贺。学管会还拥有自己的“机关媒体”——《工作简报》月刊,主要用来总结自身工作得失,呈现各科室工作效能的动态变化,向全体学生汇报学管会的工作、收获和体会。
学管会与学生会、团委一起,形成校内学生三大组织。其真正实现了三个还给,即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班级还给了学生,把校园还给了学生。
“三率”与“出模”
循环大课堂是从“两率”调查开始的,两率即“精力流失率”和“高效学习率”。可后来,杜金山校长发现,高效课堂要真正实现“高效益、高效率、高效果”,仅仅“两率”还不够,还必须要学生学会如何在一天之内,“平均分配”精力,“精力使用率”则成为继“两率”之后的第“三率”。
循环大课堂以“展示”为手段来调动和解决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假如第一节课“用力”过猛,势必会造成在后面课堂上的“精力不济”,以至于出现溜号、打瞌睡现象,杜校长说,这就叫“第七节课现象”。因此老师们才都热衷于抢“第一节课”。
学物理出身的杜校长,喜欢用数据说明和表达。兖州一中每天七节课,“精力使用率”调查表逐节对课堂学生的“精力”使用问题和“表现”与“感觉”进行调查,事实胜于雄辩,学生们明白了该如何“分配和合理使用”精力了。在兖州一中,老师们再也不抢着上“第一节课”了。
循环大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师生“角色”的转变,这个“角色”不仅是针对“教学”关系上的的定位,而是指以生命对生命,用真诚换真诚,师与生都需要去除“戏服”和“油彩”下的伪饰,要体现出思想的碰撞,生命的律动、狂欢、尊重,主张课堂必须是“生命的”、“生活的”、“生态的”,简称“三生课堂”,最终师生都成为共同发展的“学”者。
在本报报道之后,兖州一中成为山东省课改示范高中,并承担了省教育厅课改十大研究课题之一的“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高中自主选择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旨在通过实施学生的“自主选择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需要,自主选择A、B、C、D类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消除班内同一目标下不同的基础起点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和心理压力,让强者更强,弱者不弱。
而在教师教学层面上,兖州一中要求教师做好“入模与出模”,“入模”是建立规则意识和课堂标准,让每一个老师通过模式这个载体,找出课改的途径和方法,增加可操作性。“出模”是指不拘泥于模式之“形”,把高效课堂思想内化为师生的教与学行为,“教无定法”,使机械的、呆板的、被动低效的传统教学,转变成主动的、高效的、自觉的学习方式,实现从“形似”到“神似”的嬗变。
循环大课堂的“新概念”
循环大课堂的核心是“三教”,即“教育”、“教学”、“教师”。教育的第一使命是让人像人,让人更高大,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教育是引导,不是左右;教育是影响,不是支配;教育是感染,不是教训;教育是解放,不是控制。人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教学中腰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以人为本,这是教育的基本价值。
教学的前提是“师与生”,既包括生产关系(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也包括生产力(人、方法、资源)。改变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是建设新教学的根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避免旧教学的弊端是根本出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师生的所谓“角色”定位,让教学变成生命和生命的对话、智慧和智慧的交流;改变原来的学习流程,通过“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实现学生学习由被动便主动,有效解决教与学的衔接和针对性问题。教育的全部奥秘在“师生关系”中。
好的教师从不同层面有不同表达。
在课堂层面上,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的老师是好老师;从员工层面,敬业爱岗、有很好的团队意识、能够在工作中做到组东子发的老师是好老师;从教育工作者角度,好教师不仅要有教育良知、教育良心、教育良能,还要有不断突破自我发展的强烈诉求和能力。
校长是课改的领军人物。师生是课改的“主体”,校长应该是课改的“主导者”。校长对学校的领导,包括三个方面:思想的领导、行政的领导、课堂的领导。校长应该“胸怀应然目标,办好实然教育”。
校长之难和其他专业、行业领导之难是相似的,都是在眼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看似对立的价值取向之间寻找到统一性的问题。
校长应该始终,甚至每一天都要思考:教育是什么?教育的终极责任是什么?教育的途径到底在哪里?我国基础教育有哪里成就值得继承,又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警惕?教育下一步的突破口会出现在哪里?
校长在课改中遭遇到家长的不理解,要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是邀请家长来“校访”,让家长走进客厅,真实了解学校的课堂模式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二是通过学生的真实感受对家长进行一定的沟通和教育;三是也是最根本的,通过已经取得的优异成绩,说服家长,以取得家长的支持。
打造高效课堂,确保“没有闪失的关键前提是找准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的前提是“先建立一个关于新课的标准!”
【教师控制课堂的方法】推荐阅读:
教师研究课堂的基本方法10-27
工期控制的措施及方法11-03
新教师初中课堂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12-06
园林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与应用09-25
工程进度控制方法07-15
护理质量控制方法10-03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方法08-19
人工控制报春花花期有哪些方法?09-20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集料加工控制方法12-01
距离控制技术在电梯控制系统的应用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