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三大报表(精选5篇)
1.会计基础知识三大报表 篇一
在财务工作中,我们财会人员常常要编制会计报表,苏州会计培训总结了企业会计报表的有关知识,以供苏州会计培训班的学员学习,希望能对苏州会计班的学员学习有帮助。
企业会计报表包括四个报表,除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外还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而利润分配表只需要在年末编制,因为只有在年末企业才会对所盈利的利润进行分配。而现金流量表只是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而进行编制,不同地区不同省要求不同。在四月年检时税务部门会要求对你提出要求的。(管理,财务,营业,制造等费用月末没有余额,结帐方法采用表结法下,损益科目月末可留余额;制造费用如果有余额,是属于在产品的待分配费用,在负债表上视同存货。钟书补充)你要看你在利润表有的东西,只要你的账上有你就结转利润,这样不容易错,利润表的本年利润要和资产表的相吻合。
细节补充:
1、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在国税报(2002年1月1日以后注册的企业才在国税办理;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在地税报
2、月末认证(进项税);月初抄税(销项税)
3、以工资为基数100%,福利费为14%,工会经费2%,职工教育费2.5%,(税法规定: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缴拨的经费,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在税前扣除。凡不能出具《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的,其提取的职工工会经费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4、三险一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
5、流通企业运输费,装卸费,合理损耗,检验费均计入营业费用,工业企业计入成本
6、单位无工会组织的,不能计提工会经费,更不必计提后再调整。所得税只须每季提一次就可,不需每月计提.7、现金一般从“基本存款户”中提取,一般规定结算帐户不能提取现金,如有特殊情况方可(钟书补充)。
8、差旅费的开支范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邮电费,行李运费,杂费
9、出纳日记账保存25年
苏州会计培训捷梯教育希望苏州会计培训班的学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对会计实务中的实践知识有所重视,我们不仅仅是要通过会计上岗证的考试,更需要的是学到真正的知识,希望苏州会计培训班的学员能在会计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2.会计基础知识三大报表 篇二
一、决策有用论
决策有用论强调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相关性, 更注重信息的前瞻性和充分性, 其基本观点就是面向用户, 满足用户的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需求。决策有用论认为所披露的信息要面向未来, 编制财务报告应提供信息, 帮助投资者、信贷者及其他利益者估计有关企业期望的各种情况, 它比以往各种假说更加注重财务报表使用者和他们的决策需要。决策有用理论强调两点:一, 谁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威廉姆·R.司可脱将他们分为诸如投资者、借款者、管理者、工会、准则制定者、以及政府等各团体[1]。二, 报表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决策信息?通过了解它, 会计人员将更好地满足各信息需求者的信息需要。
会计报表附注披露需据以上回答来决定其披露的内容和形式:一, 谁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报表的使用者可以划分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自身 (指经营管理者) 、信息中介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 及政府和准则制定者。报表的使用者如此广泛, 会计报表附注提供的信息一定要和各信息需求者的决策相关。二, 报表使用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呢?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委员会完成的综合报告《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2]在其对用户信息需求分析中, 提出构成用户信息需求的七个基本概念:逐个分析有不同机会和风险的企业分部;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着眼于未来;掌握管理部门的意图;表明企业报告信息的相对可靠性;了解相对于竞争对手和其他企业的业绩;及时了解影响企业的重大变动。该报告对用户信息需求的类型进行了划分: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预测信息、关于股东和管理部门的信息、公司的背景。可以看出, 这些需要披露的内容在目前的会计报表中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而在报表附注中体现的不少。笔者认为, 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披露有助于解决报表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这一问题。决策有用观正是这一观点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受托责任论
公司治理发展到现代股份公司制阶段, 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都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机制,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催生出新的权责理论。市场经济中, 负责经营管理的人都有对其委托人资金“负有一个善意管理人应负的责任”???。受托责任论认为, 会计的目标是向资企业委托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 主要以历史信息为主, 财务报表应以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及其评价为重心。当期的会计信息能够较为客观地体现企业管理绩效的好坏, 并作为利害关系人预测企业的有利工具。由于最有效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信息的是关于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信息, 故而会计报表应以反映经营业绩及其评价为中心, 会计报表中的利润表恰当的反映了管理者的经营业绩:经营收入及利润项目等。
但是, 纯数字性的, 浓缩的利润表中只反映了管理者经营业绩在报表日的静态的表现内容, 远不满足委托者的要求, 在受托责任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下, 旨在提高信息含量的报表的改进已不可避免。经营者应当能过各种可能途径满足所有者的知情权, 笔者认为, 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 将对会计报表的改进起到较大的作用。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是以恰当的形式有效地反映和报告资源受托者的受托经营责任及其履行情况,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报表中不能表达的信息, 使委托人能够更明确地了解受托者的经营业绩, 为其评价提供更广泛、更全面的信息。
三、有效市场假说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尤金·费玛于1965年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 其基本前提是: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是有效的[3]。该理论认为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上, 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 每一种股票的价格都等于其投资价值, 那么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由于信息披露和传播的完整性和充足度不同, 市场的有效性程度就存在着明显差异。市场的有效性和信息披露的范围及程度密切相关。信息披露的范围越大, 透明度越高, 市场的有效性也就越高。就上市公司来说, 加大公司信息披露的比例, 减少内幕信息, 使公司与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分布均匀, 将会促进市场有效性发展的进程, 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会促进股市效率的提高。而会计报表披露信息的方式和内容是有限的, 因此, 有效市场假说为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于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对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要求。威廉姆·R.司可脱认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给财务会计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其中一条便是直接导致了“充分披露”的概念。有效性意味着证券市场所评价的不是信息披露的形式, 而是所披露信息的实质内容。笔者认为, 在脚注和补充报表中的披露与会计报表的披露同样有信息效力。有效市场假说为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提供了最坚实的理论基础。有效证券市场所要求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客观性和规范性, “规范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在披露真实信息的前提下, 充分披露会计信息会将公司尽可能多的信息传递给资本市场, 会增加投资者对公司和资本市场的信心。因此, 要使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有效的发展, 充分披露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是可取、可行的。
四、信号传递理论
上市公司中, 信息披露及信号传递可以将好坏公司分离开来, 这就是有名的“分离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 高质量的公司将通过传递信号将其与那些较次的企业区别开来, 市场也会做出积极的反应, 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将会上涨, 而那些不披露的企业则被认为是有不好的消息, 其股价将会下降。因而, 企业就有动力进行充分披露, 以向市场传递企业的信号。通过财务报告充分披露企业的信息, 减少了内幕信息的存在, 从而使报表使用者能将不同的企业区分开来, 促进了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 对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相关而可靠的会计信息, 资源提供者可以对不同企业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价, 从而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避免资源的浪费。因此, 会计信息的信号传递作用是证券市场健康运行的一项重要保证。一些会计信息还有间接传递信号作用, 比如内部持股比例、审计质量、资本结构、股利政策、会计政策选择、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等。而这些信息正是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内容, 因此, 信号传递理论为报表附注的披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于信号传递理论对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要求。首先要有会计准则的许可, 获得经济制度的“凭证”是重要的手段。笔者认为, 对于会计报表附注来说, “凭证”有两层含义:一、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披露是信息充分披露在21世纪的一种凭证, 会计报表附注的充分披露为企业在证券市场中的竞争提供了凭证;二、会计报表附注披露要取得“凭证”, 需要我们的准则制定部门制定专门的会计报表附注准则。信号传递理论要求会计报表附注披露更多的自愿性信息, 因为, 信号传递的分离作用使得具有良好业绩的上市公司更愿意披露自己的业绩, 以便使自己的股票信息从大众的混同信息中分离出来, 突显自己公司的业绩, 获得自愿披露的收益。
五、结论
现阶段会计信息的质量在法律前提下受经营者强有力的约束, 其主要目的在于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以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并确认和解除经济责任, 从而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利益、合理社会分配。由于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人数众多, 所需的会计信息各不相同, 又充满着信息不对称和利益非均衡性。所以, 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充分更透明, 对于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要求也就更高。会计报表形式和内容有与时俱进的特性, 信息时代为提供足量披露内容提供了技术手段。目前会计信息可靠性、及时性以及真实性的质量特征, 已经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利益关联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趋高, 这是报表改良的内在需求。笔者认为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能够更充分地披露公司的会计信息, 并为企业向市场传递及时的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服务, 这种观点得到本文讨论的四个理论基础的支撑。笔者并非否认或淘汰传统的报表披露方式, 而是在报表披露基础上的改良和改进, 充分披露报表附注等非数字信息, 以披露简单数字无法表达的部分会计信息。
摘要: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可以给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充分的信息, 满足关联者的知情权。决策有用论、受托责任论、有效市场假说以及信号传递理论从不同的方面给其披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报表附注,披露,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威廉姆·R司克脱财务会计理论[M]陈汉文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33.
[2]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论改进企业报告[M]陈毓圭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8-26.
[3]杨时展.审计的基本概念[J]财会探索1990 (2) :1.
[4]Eugene·Fama.fficient Capital Market: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Journal of Finance1970 (5) :383-417
3.会计基础知识三大报表 篇三
伴随电力体制改革,国网公司开发应用了集团“一键式”报表,会计信息的集中度、及时性显著提升。“一键式”报表的应用为财务深度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奠定了重要基础,更好的满足了政府部门监管要求和公司精细化管理需求。不断将会计基础工作精益化推向深入,为财务报表高效生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财务报表是披露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的重要书面文件,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分析质量的高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是进一步提高报表信息的时效性、全面性、准确性的基础。
加强财务报表质量管理目标及概念描述
财务报表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自下而上的管理流程,提高數据报送的效率和质量,建立服务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为核心的数据系统,对信息进行智能化加工、处理和反馈,提升会计信息的广度、深度和集中度,强化决策支持能力,实现“标准统一、信息真实、内容精益、过程高效、分析智能”。
提高报表质量的主要做法
利用凭证协同和集团对账功能,提高报表编制效率。为了保证省公司的合并报表能及时汇总,要求所有业务人员月底前必须完成全部账务处理工作,严格按照公司关联交易抵销处理原则,充分利用凭证协同和集团对账功能,完成对账记录的补取、对账等操作。认真做好跨单位交易核对,确保内部关联交易抵销及时、准确、完整。每月27日前完成1~25日生成对账记录的对账工作,次月1日前完成当月全部对账工作。对于跨数据中心对账记录中“对方已对账,我方未确认”的记录,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确认工作。提高合并抵销工作质量和效率为“一键式”报表出具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加强账务处理规范性,确保账表数据一致。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致使财务报表的质量无法提高,逐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实现会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才能使财务报表质量日益提高。
规范自制原始凭证格式及填写要求,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根据内控制度的要求和本单位实际需求明确了各级层职责和功能定位,细化管理工作界定,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完善了操作性极强的业务流程,对差旅费报销单、付款审批单和原始凭证分割单等单据从格式设计到使用中的填写要求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建立了科学、规范、高效的的工作机制,原始凭证和会计凭证规范化不断提升。
规范会计核算方法,提高会计报表质量。目前,财务报表基本实现了自动取数及运算,为了提高报表取数的正确率,在公司“六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细化会计政策、规范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使会计科目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充分满足报表编制需要,为会计核算和准确提供会计信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强损益类科目账务处理规范性,通过系统配置对其科目借贷方核算进行控制,遵循账务处理规则,确保账表数据一致。
规范各专业的核算流程及标准。对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的管理予以重视,通过实现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实现会计信息真实可比,规范成本列支渠道,提升成本管理的科学化、精益化水平,形成纵横有序、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工作流程体系。进一步归纳、整理、补充、细化、规范核算流程。结合公司成本管理规定,梳理成本费用项目,明确归集的业务范围,统一支出标准。
加强日常对账工作,确保科目汇总表的数据源于真实的业务。财务集约化工作的深入推进和“一键式”报表的上线使用,使得报表编制质量和效率均有大幅提升,报表编制的工作重心已发生转移,即从以往对数据的汇编整理,转向对前端信息及业务数据的审核把关。加强财务主数据管理是财务报表真实准确的前提。我公司在快报上报前完成全部账务处理工作,确保sAP和管控系统数据核对一致;加强与营销、物流等前端业务部门的沟通,定期核对账目,提高数据质量,确保主数据完整、唯一;定期开展往来账项清理工作,通过对往来账项的梳理进一步规范客户、供应商、往来单位主数据,同时,对虚拟客户、供应商进行全面清理;按月编制内部往来调节表并及时调整各项未达账项。
与各部门加强沟通,做好数据的核对工作,保证各项指标填报准确。为了确保会计报表按时编制完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各部门间配合,减少环节,明确责任,建立了高效的会计报表信息收集渠道。财务部积极联系生产业务部门,就有关财务数据获取及数据准确性问题加强沟通协调。在接到各部门提供的信息后,认真核对,保证编制会计报表基础信息的质量,并与相关部门做好数据衔接,例如:“人员及薪酬情况”指标要与人资部门的相关数据衔接一致。在报表编制过程中重点关注报表中售电量、用户欠费、存款及利息收入、人数、薪酬、税费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资本性收支完成情况等项目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加快业务信息传递与处理,提高报表的时效性。全面梳理典型经济业务事项,对原始凭证在各部门之间的传递、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传递、财务部门对业务信息进行会计处理、对上级财务部门信息传递时间提出了明确的及时性要求:一是及时收集业务信息,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及时传递、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凭证;二是及时处理业务信息,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及时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编制会计凭证;三是按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限,及时编制财务报告并传递至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4.生活中的三大财务报表 篇四
2009-03-20 11:57:27|分类:|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公司的三大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说的是企业的现有资产、债务情况,反映企业的家底怎么样,所以也叫“底子”; 利润表说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收入多少钱,挣回这些收入必须要花费多少钱,剩下的就是净利润了。反映的是企业能挣多少钱,所以也叫“面子”; 现金流量表说的是企业的现金状况,看看眼下在运营中有多少钱可以直接用来支配,所以也叫“日子”。
“底子”、“面子”,再加上“日子”,一句话,家底怎么样,能挣多少钱,日子过得怎么样。想想,这居家过日子,其实跟企业经营没什么两样,也得有自己的三大报表。资产负债表——家产有多少?有没有外债?反映出自己的家底儿(底子);
利润表——一家人一月收入多少钱,必要开支大不大,开支完之后能有多少剩余?跟周围的人对比,觉得自己算不算一白领儿?有没有地位就在这儿了(面子);
现金流量表——家里的现金是否充足?是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直接反映出日子过得怎么样(日子)。
某天跟一朋友聊天得知,其有房产有两套,轿车一辆。房子是住一套,出租一套,银行有贷款,住的一套的房贷基本上是出租的那套的房产总值,就是把银行的钱贷出来又买了一套房,又出租出去,用租金来还贷,属于常说的以房养房的那种情况。将这些套入他的资产负债表中,咋一看来,资产优良,负债合理,其实是一车一房,但长远看来,资产能升值,也可能会是资本化运作(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总体来说,资产负债表也算不错,——“底子”还可以;
看看他的利润表,夫妻二人月收入合计税后一万五,加上房子租金,也有一万七八。但一说到必要开支,从赡养老人,供孩子上学(小学,有不少的课外辅导班),购买寿险,到还房贷,加上生活开支,招待应酬等等,“净利润”已所剩无几,但“面子”还说得过去,毕竟,年收入已达到十大几万;
说到现金流量表,其实从他的“净利润”已能看出,手头已并不宽裕,典型的现金流不足,朋友自己也讲,虽然生活已达到小康,但想奢侈一下,或增加点个个人理财的项目,还是比较拮据,财务达不到基本的自由。
5.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篇五
计算有关报表数据每年的金额变化,可提供有意义的资料,再同时计算金额变动的百分比,使分析更有意义。所谓金额的变化,是指比较年度与基准年度某一数据的金额差异。利用上述比较利润表的数字,以销售收入与净利润两项指标为例,下面将说明金额变动与变动百分比法的基本原理。
(1)计算金额变动与变动百分比。
(2)对金额变动百分比进行评价。从上述表的计算可知,该公司的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但净利润却逐年下降。计算一个公司某年至次年的销售收入、毛利及净利润的变动百分比,可得知该公司的成长率。
但是,要确定该公司的经济实力是否真正在增长,还要看其利润的增长率是否高于通货膨胀率。例如,假设某公司的销售收入在通货膨胀率为10%的时期增加了6%,则其销售收入的增加可能完全来自通货膨胀的影响。事实上,该公司当年所销售的商品可能比以前年度还少。
3.2 趋势比例法
趋势比例是以基期的数据为100%,分别将以后各期的数据换算为基期的百分比。其大致步骤是:首先确定一个基期,然后将各期会计报表的每一个项目换算为基期相同项目百分比。
3.3 结构比例法
结构比例或结构百分比,是指总额内每一项目的相对大小。例如,资产负债表上的每一个项目都可表示为总资产的百分比。利用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很快地反映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相对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反映企业从长期债权人、短期债权人和所有者处获得资金的相对大小。
通过计算连续各期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比例,可以发现企业的哪些项目变得重要,而哪些项目变得不重要。
3.4 比率分析法
比率是某一项目与另一项目间关系的简单数学表示法。比率有许多不同的表示方式。例如,流动比率这个指标,用来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如果流动资产为100 000元,流动负债为50 000元,则可以说流动比率是2:1,也可以说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200%。
在计算两项目之间的比率指标时,必须要求两个数值之间确实具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要充分说明一项比率,还必须深入了解所有资料。比率只是用来帮助分析与说明的工具,它不能也不应当取代适当的思考。
总之,在许多情况下,如果独立地去看报表上所列示的各类项目的金额,可能对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没有多大的意义。对于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来说,比较重要、有意义的资料是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数字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动趋势与金额。并指出它们的变动趋势和金额,从而提高报表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参考文献
[1]王文琪等.财务与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张翠荷.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理论的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
【会计基础知识三大报表】推荐阅读:
会计从业资格基础会计分录07-07
基础会计章节练习06-20
会计基础试题答案06-26
2009会计基础试卷07-14
基础会计项目作业08-25
会计基础解析题11-16
广东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模拟试题07-11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强化试题12-21
中职基础会计论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