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2024-10-19

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共13篇)

1.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一

河南科技学院高职学院09级装潢艺术设计专业 毕业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方向评价目标及评价标准

评价目标:

1.设计一个系列的广告(最少包括:海报三张、三折页两折页各一张、单页张数多少不限)

2.所宣传的广告内容自选,可以是商品类、服务类、企业宣传、文化类、公益类等。

3.首先创意要符合自身的设计主题,重点突出,设计定位准确,创意新颖,构思巧妙,色彩运用要符合所选的主题,充分表达出广告宣传的主题思想,设计定位的内容要有所体现,如所选商品的品牌形象、图案、标准色等,准确表达出设计效果。

4.所有设计需打印成成品,海报尺寸:90cm*600cm,分辨率150,其它广告尺寸自定。

评价标准:

95分以上:设计定位准确,创意独特,色彩谐调符合宣传主题,色彩文字有层次感,内容丰富,传达的清楚有条理,构图饱满而有创新,设计定位的内容有所体现,设计效果表达准确统一。

95分-90分:设计定位准确,创意新颖,内容丰富,表达清晰有条理,色彩运用符合设计宣传主题,有层次,构图有创新,设计定位内容有所体现,整体设计准确统一。

90分-85分:设计创意符合主题,创意新颖,重点突出,表达内容丰富,清晰准确,整体色彩与宣传主题谐调,设计定位内容有所体现,整体效果统一。

85分-80分:广告创意符合主题,重点突出,内容表达清晰准确,色彩运用于宣传主题谐调,设计定位内容有所体现,整体设计较为统一。

80分-70分:广告创意与主题相符,有宣传重点,内容表达清晰准确,色彩运用恰当,设计定位内容有所体现,有一定的整体性。

70分-60分:设计创意与主题基本相符,有宣传重点,内容表达清晰准确,设计定位内容有所体现。

60分以下:有设计主题,宣传重点不够明确,内容准确,体现部分设计定位内容。

2.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二

1. 综合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综合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院校自身、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问题。

1.1 院校方面

1.1.1 缺少办学经验

大多普通院校由于对设计专业的认识不够, 缺乏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经验;较少考虑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 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没有与其他专业加以区分对待。学校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投入还不够, 专业设施不够齐全, 由于艺术专业的特点决定其教学形式以实践为主, 因此要求学校要有相应教室及配套设备供学生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员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1.1.2 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国内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一直是延续50年代苏联的一种培养模式, 培养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设计专门人才。并未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 从国情出发, 从社会、区域的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来确定设计专业培养目标。

1.1.3 课程结构体系不完善

在学科设立及教学内容设置上多是借鉴国外的经验, 忽视了西方艺术文化与中国艺术文化的差异以及历史背景的不同, 没有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而是直接搬来套用, 使得艺术设计教育无法与国内的教育管理制度相契合。另外, 各个高校间也相互模仿, 使得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及课程安排基本相同, 结果导致培养的学生在方向、能力上没有差异。这也反映现今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特色优势不足的缘由。[1]

1.1.4 缺少相应的“产、学、研”体制

中国的企业还是处在制造业阶段, 国内企业普遍缺乏科学技术、设计开发力量, 学校又缺乏市场和商品化实践基地, 建立互补、互利的“产、学、研”机制对企业和设计教育都有益处。

1.2 教师方面

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思想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知识面窄、信息量不足。同时有部分由绘画、工艺美术等改行担任其他专业方面课程,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还有些教师尽管拥有高职称、高学历, 但只注重科研、论文, 缺乏市场、工程等知识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一些专业教师热衷于搞创收, 教学已成为第二职业, 教师职业道德和自我提升意识淡薄。如何更好地使“产、学、研”三者有效地结合还有待探索。

1.3 学生方面

由于招生方法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设计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较低, 在知识含量、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别, 设计综合素质较低, 很难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另外学生在校期间还热衷于校内团体活动, 争当学生会干部等现象, 由于学生精力有限, 必然影响对专业课学习钻研的兴趣等问题同时存在。

2. 综合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2.1 院校方面

2.1.1 发展眼光要宽广

河南日报评论文章:办一县的事, 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的事, 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的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同样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也应立足于国家、区域、地方、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思考, 院系的学科建设、培养目标也可根据国家、区域市场需求来实施, 尽可能地服务于学校、地方政府。

2.1.2 明确办学目标

制定办学目标必须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调整优化结构、突出优势学科, 并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人才培养方面与市场紧密结合, 避免盲目扩招, 不应片面追求专业的齐全, 做到办好、办精、办得有特色。

2.1.3 加大资金投入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国际上一流大学的师资要求越来越高, 美国大学教授有博士学位的占94.8%, 有硕士学位的占54%。要赶上国际一流设计类院校的水平, 除了要加快引进人才, 还应鼓励在校教师限期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学习实践, 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位与职称等级。

硬件建设为基础:加快基础实验室、图书资料室、“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基地建设等, 为师生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教学环境。

另外还可经常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专家进行讲座, 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间接获取广泛的实践经验, 而且能够开阔视野, 了解更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

2.1.4 建立适合的教学评估体系

当前的高校评估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 但仍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方面。例如, 有些理工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评估体系简单地套用理工科的办学方式或评估模式来建设和评估艺术设计专业学科, 难以充分尊重和遵循艺术设计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 忽视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建设的特点。因此, 构建高校艺术类教学评估体系, 使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按照自身规律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2.2 教师方面

2.2.1 学生艺术专业素养培养

古往今来, 但凡有成就的艺术家, 都知识渊博, 有着高尚的情操。清代的王昱说:“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 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 画虽可观, 却有一种不正之气, 隐跃毫端, 文如其人, 画亦有然。”然而从当前我国社会中的一批设计艺术作品来看, 无论是建筑、室内装饰还是日用产品等大多片面追求利益, 作品存在着追求攀比获得自我满足的心理。因此,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并注重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言传身教, 增加设计评论等, 让学生明白作为未来中国设计行业的生力军, 应具备作为一名优秀设计师应有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为。

2.2.2 转变教学方法与注重学生设计实践

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 由“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以理论联系实际, 增加实践教学, 把课程作业 (毕业设计) 与国内外设计比赛命题或与实际项目相结合, 给学生创造一定的实践机会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职业竞争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 而且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培养其协调能力、决策能力, 以及综合设计能力。

2.2.3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艺术设计教育必须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科学技术生产力相结合, 使其转化为生产力。但现今综合类院校艺术专业的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以外, 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产、学、研”三者很好地相结合, 教师应找准自身专业特长, 明确自身研究方向与目标。

如何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发挥自身特长, 这里给出几点建议: (1) 可将个人研究方向与本地区社会发展需求相统一, 服务于地方社会。 (2) 可将个人研究方向与学校总的发展方向相结合, 服务于学校。 (3) 可跨学院、跨学校进行学术交流, 利用自身专业特长进行学科交叉, 开展创新型学术研究。“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钻研, 定会有所作为。 (4) 还可以通过创建设计工作室, 增加教学上的第一实践点。开发设计研究所, 深化教学实践内容;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道路。创造能提供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的条件, 这样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与业务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教学效果相应也会得到强化。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核心, 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为根本目的。现今综合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想要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就应紧跟时代步伐, 顺应社会发展, 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来执行, 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以培养适应面广、应变能力强的实务型、复合交叉型、创造型的现代高级人才为己任。

摘要:近几年来, 为了加快学科建设步伐, 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与竞争力, 以及拥有充足的生源保障各院校纷纷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目前为止已有超过1000所高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一定规模。但由于现代设计教育在我国历史较短,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要想逐步赶上艺术设计教育领先国家, 综合院校设计艺术专业就应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改革创新, 顺应社会发展。作者从院校自身、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综合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福昌.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设计文摘, 2000.

[2]袁熙.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修养论》.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5:391.

3.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三

关键词: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研究

引言

我国的工业设计高等教育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繁荣于九十年代末,鼎盛于本世纪初年。目前,有二百多所高等院校开设有工业设计专业,每年从这些院校走出来的应届毕业生将近万人。无论从毕业生的人数上看,还是从开设设计专业的高校数量来看,中国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业设计教育大国。然而这样规模惊人的设计教育,却并没有得到理想的设计成果,相对于迅速增长的中国经济,设计从方方面面都显得异常的滞后。正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柳冠中先生所指出的:“与超大规模的设计教育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设计产业的幼小或畸形。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造成我国设计业的两端大中间小的模式,即设计教育与设计需求的增大,专业化的设计队伍与合格设计人才却相当缺乏。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设计人才被大批量、快速地生产着,另一方面巨大的设计需求却不能得到满足,类似经济学的术语:滞胀。”

当我们仔细探究这“滞胀”的原因时,不难发现办学理念陈旧、专业培养目标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教育教学方法不恰当等,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在总结我校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对我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实施方案。

一、更新办学理念、注重以人为本

我国的工业设计高等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培养模式:一种是以艺术类招生为主的艺术院校的培养模式;另一种是以理科生招生为主的理工类院校的培养模式。此两种模式各具所长,也各有所短,但不管是哪种模式,其所传承的办学理念却沿袭了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办学思想,即以知识传授型为主,以单科授课为主,以若干门单独的课程构成课程体系。注重传统的课堂教学,轻视实践环节;注重教学结果,忽略教学过程等。对于以理论研究为主或研究物与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专业,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以研究人与物之间相互关系为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教育却不适宜。

目前,各高校对我国工业设计高等教育的教学研究开展的如火如荼,各类教改措施和教研论文象雨后舂筍一般层出不穷,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但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许多高校仍丝毫没有意识到我们办学的初衷、最根本的东西即办学的理念和办学思想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存在着偏差,仅对一些课程进行删减、合并或调整,这些表面文章无异于隔靴搔痒,一些根本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

传统的办学思想与设计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培养的人才不同,前者培养的是善于逻辑思维、具有较强推理能力的研究型人才,而后者培养的是善于发散性思维、具有较强创造能力的实践型人才。如果说前者是在培养学者的话,那么后者更像是培养运动员,学者需要通过不断地论证和研究才能出成果,而运动员则需要不断地训练和比赛才能出成绩。因此全面树立以专业为主导、强调在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以学生作为组织和开展一切教学工作的主体,以启发、诱导为主,注重教学过程的体验,注重实践环节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及自主应用是我们设计教育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工业设计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讨论稿)中明确指出: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和技能,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动手能力强、适应当前工业设计发展的新潮流,既有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又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产品开发设计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并在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诸方面有一定能力,具备在设计、管理及教学领域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师职业专长的高级专门人才。从中不难看出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会”设计,而且还要“能”设计、“懂”设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工业设计不断发展的需求。

如何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会”设计,而且还“能”设计、“懂”设计呢?是否学生一门儿一门儿的把规定的课程全部学完之后,就能很自然的达到这个程度呢?现实的情况却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乐观。由于教学观念的偏差,使得我们对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模糊认识:“造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设计”三步走的方式;每门课程各自为营、互不相干的局面;几乎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所有这些就像是现在的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总怕吃不饱、穿不暖、学不会、学不全,但往往愿望是美好的,结果却总不尽如人意。设计教育更多注重的是启发、体会、感悟、积累、实践和创造。因此,专业培养目标的实质可概括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实践为主导;技术与技能并重,重视能力的获得。

三、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工业设计专业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病主要表现在:各门课程各自为营,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使得教学环节衔接不紧密、不流畅,学生学完之后不会用;追求大而全,一方面表现在课程设置的大而全,另一方面表现在讲授内容的大而全,不注重对教育主体的研究,表现出极强的家长制作风;课程体系的构成形式不适合设计教育的需要,从表面上看,传统的课程体系呈金字塔状由基础向专业逐级递进、依次向上,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但它却不符合设计教育“实践——体会——积累”、“再实践——再体会——再积累”这一循环往复的教学要求。因此,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密切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课程群

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对现有的各门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建立如下六个课程群:

1、造型基础课程群

构成情况:结构素描、构成基础、造型基础等

教学目的:训练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解决造型观念问题及对审美能力的初步培养。教会学生在处理形态问题时考虑材料、构造、功能及比例和尺度等因素,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形态创造观,有助于与设计课程的顺利衔接。

实施时间:一年级第一、二学期

2、设计表达课程群

构成情况:设计速写、效果图表现技法、工程制图、电脑辅助设计等

教学目的:训练学生的基本表达技能和学会如何组合资源为设计表达的目的服务。

实施时间:—年级第二学期、二年级第一学期

3、工程技术课程群

构成情况:工业设计机械基础、工业设计工程基础、造型材料与工艺等

教学目的:与设计专题相结合,以生动易懂的有效方式分不同单元解决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和加工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等问题,形成实用有效的技术基础知识训练课程。

实施时间:二年级第二学期至四年级第一学期

4、产品设计课程群

构成情况:产品设计初步、产品设计(1-3)、人机工程学、毕业设计等

教学目的:以设计实践的形式训练学生对产品设计所包括的各种能力的感知、体会、积累与获得,同时分单元完成设计理论和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实践与应用。

实施时间:二年级第二学期至四年级第二学期

5、设计理论课群

构成情况: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设计心理学、设计方法论等

教学目的:为专业设计课程群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形成专业基本的理论框架。

实施时间:一年级第一、二学期。

6、专业拓展课群

构成情况:展示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专业任选课

教学目的:以任选课的形式拓宽专业口径。

实施时间:三年级第一学期至四年级第一学期

(二)调整教学计划和排课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程群为基础,对教学计划和排课方式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订。主要实施方案是:

1、利用一年级第一学期至二年级第一学期三个学期的时间,集中进行造型基础课程群、设计表達课程群和设计理论课程群的学习,完成专业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排课方式采取集中排课和固定排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其中造型基础课程群和设计表达课程群课程的连续性较强,必须采用集中排课的形式,每周以一至两个整天或两至三个半天(8-16学时)为一授课单元,集中进行学习,上课地点主要以工作室(实验室)、画室和机房为主。由于是低年级,教学方法主要以师傅带徒弟的手把手的训练方式进行,注重体验与积累及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设计理论课程群阶段性较强,可采用固定排课的形式,上课地点主要以教室为主。抛弃单纯的课本加板书这种苍白乏味的教学形式,以大量的图片、案例、资料等制作成课件和专题片,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从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至四年级第一学期末,主要进行产品设计课程群、专业拓展课程群和工程技术课程群的学习。其中产品设计课程群主要以设计专题的形式进行,即每个学期形成一个以几个基础课程和工程技术课程群围绕一个设计专题程构成的课程环,每个课程环内形成相互支撑的小系统,重点解决一个层次的设计问题。课程环从低级向高级呈螺旋式上升的循环,不同课程环之间的课程保留一定重复内容。这种方式把四年总的课程系统分解成数个相对完整的小系统。学生学完一个学期,就能获得解决该层次的设计问题所涉及的主要知识和能力。排课方式统一采用集中排课的形式进行,每周以两至三个整天(1 6-24学时)为一授课单元,每一单元主要包括:设计、指导、交流、讨论、参观、调研、实验和专项授课等内容。上课地点不固定,除了专业教室、工作室(实验室)、机房以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在工厂、车间、商场等不同的地方。在教学方法上形成“以设计为主线,以专题为目标”的动态模式,即不以教材上的章节顺序安排教学内容,而以设计专题、设计目标、设计进度、设计重点等指标,动态的组织教学内容并合理的选择教学手段。比如工程技术课程群,围绕设计专题和设计的各项指标,各门课程分解成若干个单元,需要哪个就重点讲哪个,如果下一个专题设计又用到了同一个单元,则以学生自主的应用为主,教师主要进行辅导和答疑或者以课题的不同进行实时的更新。毕业设计鼓励学生到企业或设计公司进行,一方面能接触更多的真题设计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择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它时间主要安排专业拓展课程群的学习,其教学方式基本与专业设计课程群相同,只是学时和教学内容较少。

四、结束语

4.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四

本文主要围绕高职院校艺术与传媒大类专业所开设的广告策划课程的教学设计展开研究。根据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课程所在专业大类的行业面向和目标岗位的需求,针对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内容,课程组与合作企业一起以行动导向教学法来组织教学活动。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紧密结合高职高专课程改革内在需求,区别于学科教育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等相关课程,探索选用适合本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方法,力求在同类专业的课程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1.国内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已经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课程的建设早已摒弃了学科压缩型的理念,开始探索适合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要求的课程体系,与之相适应,相关的研究也比较活跃。但是具体到高职高专的广告策划课程典型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篇文章:重庆教育学院的严亚,2010年12月发表在《当代职业教育》上的文章《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广告策划类课程实训体系构建》,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广告策划类课程的实训体系的构建问题,具体包括实训目标、方法、项目、基地和评价等方面。2011年9月,严亚发表在《新疆职业教育研究》上的文章《广告策划活动的项目化趋势――广告策划类课程实训体系的创新前提》,主要探讨了课程实训体系构建的基本前提条件。2006年2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盛立强老师发表在《大众科技》上的文章《高职广告策划实务课程考试改革初探》,主要探讨了考试方式的改革。专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广告策划课程教学设计的深入研究,目前还比较稀少,本文能够进行空白填补。

2.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可以填补高等职业院校广告策划课程教学设计研究的不足,具有理论意义。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推进和引导力量主要是教师,通过教师的讲授带领学生进入专业领域,而学生常常是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课程改革后,学生需要面对的是每一个项目任务,课堂推进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对完成项目任务方法的寻求,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是导演。每一项目均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开展专业技能的讲授与演示,同时完成项目实操及创意执行,围绕着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的配合,使每一课题项目都能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学生边学边做。学生按照项目制课程管理的要求完成对应的教学内容,以真实的项目训练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实现课堂与实训室的一体化。通过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丰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相关理论。

近年来,广告策划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不断革新,主要方式包括与企业联合开发广告策划课程,从企业聘请教师进行授课和实训指导,与企业合作完成广告项目。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与广告公司合作开发项目,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成果应用五个步骤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加强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对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深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广告策划课程的教学设计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3.高等职业教育广告策划课程设计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对应着相应职业岗位的职业工作领域,专业核心课程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职业技能。要求学生“在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因而课程设计理念也要与之相适应。

(1)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平面广告设计师和广告策划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相关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设计。八把相应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2)以工作流程为导向。

(3)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与合作企业联合进行广告策划学习项目设计,把课程改造成为开放的广告策划真实项目的平台,通过完成真实的广告策划项目构建学生的职业能力。

4.高等职业教育广告策划课程设计方法

(1)与企业联合开发。“四个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要求,应当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把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改造成为适合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行动领域课程。

(2)组建课程开发小组。要把企业项目真正转化成为适合学习的课程项目,还需要教学专家和课程开发专家参与完成,因而必须组建由企业一线策划人员、本专业实践专家、教学与课程开发专家、课程组教师等人组成的可乘开发小组,承担具体的课程开发任务。

5.高等职业教育广告策划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需要根据课程设计理念与方法具体进行,具体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广告策划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当遵循以下思路。

(1)企业真实项目驱动。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学习项目,引进真实企业项目,进行改造。企业人员把策划的要求向学生说明白,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方案,专兼职教师辅助指导,最后企业人员进行验收。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

(2)专业大赛促进。选择性参加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协会举办的企业真实命题的广告策划大赛,企业人员和行业评委来评判作品。专业大赛中的营销策划项目也是真实项目,并且还有全国同类专业学生的比拼。因而也非常适合作为课程学习项目。

(3)通过学生社团向课外延伸。在课程没有开设的学期和时间,如果合作企业有合适的项目,我们需要通过专业学生社团来承担具体工作,实现向课堂外的延伸。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为《高等职业院校广告策划课程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编号:GJXH2013-42。

5.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五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本文以南阳理工学院为背景,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出发,就当前南阳理工学院在教师专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指出当前南阳理工学院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自主意识比较淡薄、方向出现失衡、发展制度不健全和功利化心理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国家、学校和教师等层面提出解决的方式,从而提高南阳理工学院本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成为提高高校办学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现代教师发展理念认为,高校发展的本质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发展的缩影,更是作为教育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专业化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发展研究的重点,也是热点。本文着重就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供有利探索。

一、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对地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它们改变传统的千篇 一律的研究型大学,逐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和应用型教育及职业型教育的均衡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更加接地气。从研究型大学往职业教育或应用教育方面的转型,必然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有所突破。因此,高等教育改革必然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出现转型,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也为高等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一,自主性为教育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自主性是指教师结合自身在专业知识和理念方面所具有的一种抉择和判断的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要素。因此,教师自主性通常被认为是一名教师在专业方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通常体现在大量的教学设计中。与传统的中小学教师相比,高校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自主性要大。同时具备将外在影响转变为内在动力的条件,其专业性要强于中小学教师。因此,高校教师在改革的背景下,更有动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第二,选择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随着教育质量的提升,再加上教师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在专业发展上面临着不同的选择。例如,当教师的专业发展超过其所能够承受的能力和范围时,会选择主动放弃,面临淘汰的问题。在一些地方性院校中,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这对教师在科研能力、职称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一些教师处在比较劣势的地位,不得不调离教育教学岗位。因此,对教师来讲,专业发展选择不恰当,会对自身带来非常不利的后果。而教师专业发展的选择性,也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改变的外在动力。

第三,多样性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条件。与传统的中小学教师相比,高校教师面临的工作更为复杂,由此使得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加多样性。通常认为,专业发展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过程。同时,由于很多地方性高校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素质方面的训练,在教育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相对缺乏。对地方性本科院校来讲,很多教师是通过实践的方式,如课堂观察、教学活动、教学反思等,逐步掌握教学经验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同时也是与其他教师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

二、地方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

为了进一步地了解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采取访谈、问卷等方式,对南阳理工学院的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以下问题。

第一,自主意识薄弱。当前,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更加强调和关注教师的声音,这其中不仅要求教师更加重视自我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对教师自主意识的培育。著名教育学者陈玉琨认为,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可见的物质实体来展现,更多的是对教师内在精神的反映,不能将教师作为传统的经过专业培训的技师,他们更多的是一群具备批判意识和自主意识的高级知识分子。因此,没有自主意识,就不可能保障教师未来专业发展的可持续。

第二,教师结构不合理。当前,作为南阳市的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南阳理工学院在师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存在教师准入门槛低的.问题。根据调查,当前南阳理工学院专职教师612人,其中教授62人,副教授201人,博士及以上学历77人,硕士学历490人,占整体师资力量的80%以上。通过访谈,却呈现出下列问题,一部分教师初期学历不高,专业知识并不丰富;一部分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大多是南阳理工学院为加快发展而引进的优秀人才,在专业发展方面刚刚起步。教师结构不合理是阻碍南阳理工学院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第三,专业发展方向失衡。对南阳理工学院来讲,它主要承担教学和科研两个重要任务。其中,教学是根本,主要实现对人才的培养。科研是对教学的深化,是社会创新的一种手段。当前,很多社会创新是通过高校科研的方式来推动,并服务于地方经济。

第四,专业发展制度不健全。当前,南阳理工学院专业发展方面主要以职称、教学成绩、科研水平、管理等作为考核指标。但这些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注重数量而缺乏质量,论资排辈、轮流坐庄的问题很多,大大削弱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因此,构建一种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方式,以教师的实际专业发展和成绩作为导向,才能更好地促进南阳理工学院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质量。

三、地方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建议

1.国家层面。第一,加强制度建设。要推进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应该改革地方高校管理体制,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参与度。因此,教育部门应以制度的方式赋予地方院校更多的学术和专业自主权,从而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参与到高校的决策中来,激发教师职业动力。第二,构建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基础,是高校发展的保证。教师专业发展要以具体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为指导,激励广大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都有具体的参照。因此,进一步加快和建立我国高等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2.学校层面。其一,建立符合本校的发展评价机制。评价机制主要包括:改善教学质量;对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质量的检验;提供相关评聘和晋升依据;为学生选课提供参考。当前,由于地方性高校发展程度不同,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评价也有所差异,通常采用的是定量方式,因此,在评价机制的选择方面,既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同时也要加强“终结性评价”,从而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动力。此外,在评价方式方面,要更多地体现专业性和开放性,从传统的单一评价转变为多维度评价,使评价更加客观和准确。在评价方法的选择方面,采用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二,多种培养模式相结合。教师专业发展中,涉及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教师,因此,必须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比如,对刚进入教师行业的教师,可以采用高密度培训的方式,采取“导师制”,尽快帮助他们构建不同的教师角色,获得一定的教师感,加深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提供专业能力。对于中青年教师,可以建立教师发展激励系统,激励他们能够向更加高层次的方向前进。

3.教师个人层面。对青年教师来说,提高自主意识是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合理地制定个人发展专业规划,基于对高校教师专业性发展的充分理解和学校真实情况的判断,制定符合个人专业与职业的发展规划。同时,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充分借助各种资源,促进个人专业发展。最后,确定自我发展的长、中、短期目标,并保障其顺利实施。

四、结语

6.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六

设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以下简称高职专业)设置管理,指导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其他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和管理,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四条 教育部负责全国高校高职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受教育部委托,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负责对本行业领域相关高职专业设置进行指导。

第五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校高职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高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

第六条 各地和高校应做好高职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和区域产业发展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第二章 专业目录

第七条 教育部负责制定、修订和发布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是高校设置与调整高职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组织招生、指导就业的基本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高职专业布局、安排招生计划、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就读高职专业、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第八条 专业目录按专业大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划分。部分专业可设置专业方向。第九条 涉及医学、教育、公安和司法等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特殊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为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应在专业目录中单独标注。

第十条 专业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每5年修订一次;每年增补一次专业。

各高校和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可对增补专业提出建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提交的增补专业建议汇总,于每年6月1日前向教育部提交本地区增补专业建议材料,内容包括:专业相关行业(职业)人才需求报告、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专业简介等。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可直接向教育部提交建议材料。教育部组织专家研究确定增补专业,并于当年9月1日前向社会公布。第三章 专业设置条件与要求

第十一条 高校设置高职专业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详实的专业设置可行性报告;

(二)有科学、规范、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和教学辅助人员,且“双师型”教师应具有一定比例;

(四)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和校舍、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

(五)有保障开设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各地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教育部公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各专业特点,进一步明确上述基本条件的相关细化指标,使专业设置条件要求具体化。

第十二条 高校设置高职专业应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注重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重点发展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相一致的专业。

第四章 专业设置程序

第十三条 高职专业设置实行备案制,但设置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须依法经过审批。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工作每年集中进行一次。教育部设专门网站作为本项工作的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第十四条 高校设置高职专业应以专业目录为基本依据,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一)开展行业、企业、就业市场调研,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

(二)进行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教学文件;

(四)经相关行业、企业、教学、课程专家论证;

(五)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或审批。

第十五条 高校设置高职专业,须每年通过专门网站将拟招生专业(次年招生)及相关信息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当年10月31日前,将本地区专业设置情况报教育部。教育部对各地上报的专业信息进行汇总,并于当年12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

除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以外,高校可根据专业培养实际,自行设置专业方向,无须备案或审批,但专业方向名称不能与专业目录中已有专业名称相同,不能涉及国家控制专业对应的相关行业。招生录取和人才培养一致的专业方向可在学历证书中注明。

第十六条 高校新设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须通过专门网站填报相关材料,取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后,于当年10月31日前,将拟新设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次年招生)申请材料报送教育部。教育部依法组织审批,并于当年12月31日前公布审批结果。

第五章 专业设置指导与监督 第十七条 教育部负责协调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以及高职专业设置指导建议等信息,加强高职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

第十八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由行业、企业、教育等方面专家组成的高职专业设置指导专家组织,充分发挥其在高职专业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应设立学术委员会或高职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定期对高职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审议。

第十九条 高校应加强对所开设高职专业的评估、监督和信息公开,出现下列情形的应调减该专业招生计划或停止招生,并对该专业点进行整改:

(一)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下;

(二)人才培养明显不适应社会需求,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60%、对口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50%;

(三)须参加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应届毕业生考试通过率连续3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3年不招生的专业点,高校应及时撤销。

第二十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本地区高职专业设置情况加强指导和监督,组织或委托第三方定期对高职专业办学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存在第十九条所列情形的,应及时督促学校进行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可采取调减、暂停招生等措施;情节严重的,应责令撤销该专业点。

第二十一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本地区高职专业设置的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把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完成率、报到率、就业率、生均经费投入、办学情况评价结果等作为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的基本依据。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办法要求,制订本地区高职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报教育部备案后实施。

7.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七

1954年新中国第一所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成立, 新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舞蹈专业教育。1978年北京舞蹈学校升格为北京舞蹈学院, 再一次为新中国的舞蹈教育翻开了新的一页。因此很多地方舞蹈院校办学模式也纷纷仿效北京舞蹈学院。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我国的舞蹈教育从单一的专业化模式开始朝着普及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舞蹈特长生”招生, 在很多原先的综合性大学中, 相继出现了艺术系, 以及学生舞蹈艺术团。总体上说, 目前全国已有200多所艺术院校开设了舞蹈教育专业, 近百所普通大学开设了舞蹈高等教育专业。

在看到发展和规模扩大的同时, 我们应该要时刻关注到舞蹈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当今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内地的舞蹈教育发展中, 由于历史惯性, 以及相关资讯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溃乏, 造成全国各地舞蹈院校和普通大学学的舞蹈学科建设, 都盲目照搬了北京舞蹈学院的模式, 导致舞蹈教育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我们应该认识到舞蹈普及教育与舞蹈专业教育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对于我国当今的舞蹈普及教育而言出现了很多由于照搬专业教育模式出现问题。“舞蹈普及学科是一门涉及生理学、心理学、舞蹈学、教育学等多门类知识的学科体系。”然而当前很多的舞蹈普及教育工作者没有这种完整的知识体系, 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更是凤毛麟角。实际上相对于星光熠熠的舞蹈专业教育来说, 舞蹈普及教育完全没有发挥属于自己的光华。

本文通过对于高等院校中专业舞蹈教育与普及舞蹈教育的对比研究, 旨在深入的了解舞蹈普及教育当中的问题并试图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际的研究中选取了北京舞蹈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所学校为例进行比较研究。笔者对于舞蹈的普及教育的发展现状产生了很多的思考并且也希望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但是研究舞蹈的普及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在本文中选取高等舞蹈教育中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的立足点进行研究, 目的是以小见大的反映当今舞蹈普及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 提出自己的相关看法及对策, 因此进行了这样一个比较研究的研究设计。

(一) 理论回顾

吕艺生教授观点:“2008中国高等舞蹈教育发展论坛”会议中, 北京舞蹈学院的吕艺生教授从舞蹈普及教育从舞蹈普及教育的角度谈到:“改革开放以来, 素质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主题, 舞蹈教育也在那时进入普通高校。今天虽然舞蹈素质教育受重视的程度已有很大提高, 但它还没有摆脱‘精英教育’的范畴。离面对全体学生的真正的素质教育还有相当一段差距。值得注意的是, 全面强调艺术教育并将艺术课程纳入核心课程中, 不只是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参与力, 而更应提到素质教育和智慧开发的高度上来。” (吕艺生, 2008)

片面重视舞蹈教育的专业化, 教育的“精英化”却忽视舞蹈普及工作的做法, 制约了舞蹈普及教育乃至整个舞蹈事业的发展 (孙光言, 2007) 。

舞蹈普及教育存在“普及教育专业化”和“少儿教育成人化”倾向。许多从事普及教育的人简单的宝把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移植到舞蹈普及工作中来, 没有充分的考虑青少年的心理, 生理特点 (欧建平, 2006) 。

(二) 研究问题及目的

研究问题:在当今的舞蹈普及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是一直存在普及教育专业化的倾向。针对当今舞蹈普及教育现状当中出现的普及教育专业化;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观念滞后及培养导向不到位, 等等问题, 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舞蹈普及教育发展的道路, 在寻找这条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舞蹈普及教育与舞蹈高等教育之间要相互区别又要相互渗透。因此在选取舞蹈普及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高等教育中的舞蹈普及教育与专业舞蹈教育进行对比研究, 剖析其中出现的问题。

研究目的:通过具体实例的对比研究, 对于当今舞蹈教育中舞蹈普及教育的薄弱环节, 试图在剖析问题及寻找原因的基础上, 寻找到一条适合高等院校中舞蹈普及教育发展的道路, 目的是为促进舞蹈高等教育 (包括舞蹈专业教育和舞蹈普及教育) 的良性健康发展尽一份力。

二、名词解释

舞蹈专业教育:舞蹈专业教育凡人培养目标是以培养适应舞蹈专业领域需要的人才的教育, 也就是以职业训练为目的的职业教育, 目的是为人才走向社会之前提供相关的职业知识技能及职业资格。这种教育是与职业的准备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在舞蹈专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方向基本上为四种, 即以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舞蹈编导、舞蹈教师以及舞蹈理论研究人才为方向。课程设置完备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训练性。

舞蹈普及教育:舞蹈普及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舞蹈进行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审美的教育。在这种意义上强调一种通识教育的知识的广博性与包容性, 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和娱乐健身性, 重在对于学生的美育教育。舞蹈的普及教育在综合类大学中往往以选修课和社团形式出现, 一般为形体训练课、舞蹈作品赏析课或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流行舞交谊舞等课程。

三、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比较法、文献分析法、观察法。

(二) 研究物件

1. 抽样方法及选择样本原因

首先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舞蹈专业教育的最高学府, 已有55年的建校历史,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是国内高级舞蹈表演人才、舞蹈教育人才、舞蹈创作人才和舞蹈理论研究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 肩负着向全国各地输送专业人才的重任。

首都师范大学舞蹈系分为首师大音乐学院舞蹈系和首师大科德学院舞蹈系, 前者以培养职业舞蹈表演人才以及职业、非职业舞蹈教学人员为目标;后者重培养大众舞蹈艺术工作者以及舞蹈相关产业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舞蹈团是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业余舞蹈团体, 舞蹈团每年推出大量优秀舞蹈剧目, 自创建以来囊括了历届北京市高校舞蹈比赛所有一等奖。

2. 信度效度

信度方面:选取的三所学校均为国家公立大学, 具有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丰厚的教学成果, 具有研究价值。笔者在实际研究中以自己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进行研究具有可信度。

效度方面:在实际调查中直接联系学校中相关专业的有代表性的调查物件, 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节约时间。

(三) 研究工具

相关资料研究、学生调查问卷、教师及学生访谈记录。

(四) 研究设计:

1. 阶段设计

(1) 阶段一:研究筹备阶段

内容:在筹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收集与研究内容有关的相关资料、编写调查问卷和访谈计划, 收集研究物件学校的资料以及联系相关采访物件。

时间:两个月

(2) 阶段二:深入考察阶段

内容:深入考察三所学校, 对研究物件学校的相关课程进行考察收集课程表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针对性访谈和随机访谈。

时间:两个月

(3) 阶段三:资料整合阶段

内容:将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 并把计算相关调查资料的结果。

时间:两周

(4) 阶段四:报告撰写阶段

内容:将整理后的资料与搜集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攒些论文。

时间:一个月

2. 研究内容涉及

在资料的整合过程及对比分析中, 对于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内容, 以及学生反馈进行了相关整理及研究, 对比分析如下:

(1) 问卷一调查内容

问卷一共制作30份发放于五所学校, 主要侧重了解五所学校的学生是否有机会参与到舞蹈教育中来, 也就是舞蹈教育在五所学校中的普及问题。

(2) 问卷二调查结果

问卷二共制作30份分发于四所学校, 回收12份有效问卷。在发放问卷期间对同学们进行随机采访, 并且对个别有想法的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问卷回答及相关访谈情况如下:该问卷的侧重点实际上想要寻找舞蹈专业教育与舞蹈普及教育之间的交集。

(3) 对于舞蹈专业教育的院校课程设置及课程安排进行对比分析

这里选取的是北京舞蹈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舞蹈系。比较两所学校课程设置不同的原因, 也就是两所学校办学目的不同的原因。

3. 分析原因

(1) 对舞蹈普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针对舞蹈普及教育的重视程度问题笔者认为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对于舞蹈普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眼光主要集中在了舞蹈的专业教育上, 因此导致了前文中提到的“普及教育专业化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中由于没有意识到舞蹈教育所带来的提高审美能力与健身健美的功能, 因而不注重对于普通大学生的舞蹈普及教育。

(2) 照搬舞蹈专业教育模式的不合理性

在前文中很多的教育专家提到舞蹈普及教育当中出现的“普及教育专业化”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在长时期的舞蹈教育教学实践中, 舞蹈专业教育无论是从教材到大纲再到教学实践都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系统的教学体系。对于舞蹈普及教育来说,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 往往喜欢以照搬专业舞蹈教育来进行普及教育。这样既有一个已成体系的教育模式作为蓝本, 又可以在实际教学水平及教学成果无法达到专业水平的现实下用“普及教育”来当挡箭牌。实际上对于舞蹈普及教育来说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由于舞蹈普及教育不需要专业化, 因此对于教学内容及教材应该具有针对性, 而不应该生搬硬套专业舞蹈教育的模式。

(3) 舞蹈普及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对于第二点中提到的照搬专业模式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舞蹈普及教育的相关人才不足。首先是相关的研究人才不足, 针对舞蹈普及教育的特点应该有一定的专业人才对于这个方向进行相关的研究找到一些针对舞蹈普及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成功经验的借鉴等等, 为普及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其次, 对于舞蹈普及教育的师资培养力度不够, 现在舞蹈普及教育者的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是专业院校毕业但是没有从事专业舞蹈事业的老师来承担, 有些是原本学习舞蹈但是没有进入专业院校学习, 之后有通过各种管道进修的热爱舞蹈普及教育的老师。由此可见, 之所以出现“照搬模式”的问题也是因为从事相关普及教育的老师在“专业舞蹈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针对舞蹈普及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尚未形成。

4. 针对问题提出措施

(1) 借鉴制定并完善舞蹈教育的标准

笔者赞成部分专家呼吁的建立《中国舞蹈教育标准》的建议。众所周知, 法国作为舞蹈教育的大国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法国舞蹈教育双轨制”的实施。这个双轨制也就是在态度上对于舞蹈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同等重视, 并且完善的教育和选材培养机制使舞蹈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之间架起了桥梁, 对于舞蹈的普及教育具有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和考核制度, 并且在完善的制度下普及教育中的优秀人才可以进入专业教育的行列,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促成法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和薪火相传。我们可以借鉴法国舞蹈教育双轨制的教育理念和一些成功经验, 但是切记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千万不能照搬模式。应该在专家论证, 大众代表论证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完善我国的舞蹈教育标准。

(2) 重视舞蹈普及教育师资培养

实际上制约舞到普及教育的最大瓶颈就是真正的普及教育教学人才的匮乏。笔者建议可以借鉴首都师范大学舞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培养, 并且致力于舞蹈普及教育人才的培养。

由于舞蹈事业是一项残酷的事业, 因此对于从业者来说有很严格的先天条件的制约, 但是普及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进行美育教育和健美健身的功能, 因此对于相关的教师要求程度再专业程度上就会略低一些。因此在专业舞蹈教育范畴中有针对性且根据实际情况来培养学生避免舞蹈教育偏向专业技能化的趋势, 同时避免挫伤学生从事舞蹈事业的积极性, 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带有自身学科特点的教育体系。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很多的综合类大学中的舞蹈系学生, 在专业技术以及研究程度上无法与艺术院校中的舞蹈学生相比, 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这个问题是与招生机制, 考核机制等等因素有关的, 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建议一些现在已经划到专业舞蹈教育范畴的综合类大学可以不必事事都要向舞蹈学院看齐, 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导向在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就要求这些院校在给自身教育准确定位的基础上, 进行相关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实践。

(3) 调查研究适合舞蹈普及教育的方式和教学内容设置

基于以上的两点建议, 笔者认为在构建好方向的基础上, 应该针对舞蹈普及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研究。这就需要相关研究人才的支援和深入调查。我国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因此针对舞蹈普及教育的教学目标我们应该以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扩展知识和健身健美为主。因此, 要真对这些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 才能够使舞蹈普及教育健康发展。

5. 研究评估

舞蹈普及教育的发展成果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实施的效果不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到的, 因此如果要进行相关的成果及效果研究可能要对研究物件进行跟踪调查。而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对实施改革及创新的学校和接受教育的学生进行定期的访谈和观察, 这样可以使研究具有连贯性并且实现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五) 研究限制与缺陷

由于时间限制以及其他综合因素限制, 笔者只能够选取一些自己认识范围内所了解的代表性物件进行比较研究, 没有进行网络式的研究。但是在丰富程度以及问题反馈上依然不够全面。

另外, 本次研究设计只选择了北京的一些著名的并且在舞蹈专业方面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对于舞蹈教育相对薄弱的其他院校或者是教育资源不如北京地区的地方院校的相关资料都没有进行收集和研究, 也可能会使研究的结果具有片面性。

四、研究总结

舞蹈教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不仅仅局限于学生阶段, 在社会当中舞蹈教育实际上具有自娱和娱人的两种功能, 并且对于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文化修养的和艺术气质的培养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舞蹈教育的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笔者来说自己能够意识到本项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跟踪研究, 不可能仅仅通过三个学校的对比分析就把舞蹈专业教育和舞蹈普及教育中的问题说清楚, 笔者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持续性的关注, 争取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当中完善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设计实际上是为笔者今后的研究打开了一扇窗户。同时笔者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对于舞蹈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的现状有很多的专家学者、从事教育的老师、学生及家长都很关注这个问题, 这不仅给笔者的研究带来动力更让我明白这个研究是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笔者会不断努力, 争取在学术研究中更加完善并且有新的突破。

摘要:在当今的舞蹈普及教育中, 出现的问题一直存在普及教育专业化的倾向, 针对当今舞蹈普及教育现状当中出现的普及教育专业化, 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观念滞后及培养导向不到位等问题, 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舞蹈普及教育发展的道路。在寻找这条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舞蹈普及教育与舞蹈高等教育之间要相互区别又要相互渗透, 因此, 在选取舞蹈普及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高等教育中的舞蹈普及教育与专业舞蹈教育进行对比研究剖析其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舞蹈教育,舞蹈普及教育,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4.

[2]李炜, 任芳.对高等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的思考.《艺术教育》, 2001 (02) .

[3]欧建平.21世纪内地舞蹈教育的成绩、问题与借鉴.《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6.2.

[4]汪建根.舞蹈普及教育的喜与忧.《中国文化报》, 2007.8.

8.论陶艺专业在高等院校的发展 篇八

关键词:陶艺专业;高等院校;人才;发展

陶艺包含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也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它既有使用价值、观赏价值,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然而就目前来看,陶艺的推广与普及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是培养陶艺创作型人才的摇篮,它培养的人才的优劣将对陶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推动陶艺专业在高等院校的发展势在必行,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学生就业的自信心。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陶艺创作人才,这对整个陶艺事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一、高校陶艺教育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趋势

面向21世纪的国际教育研讨会确定了素质教育的标准:①积极进取,开拓精神;②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③在急剧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④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⑤学会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⑥有多种个性和特长;⑦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中国传统教育严格按学科专业分设,课程体系相对封闭,学科之间很难实现交叉与跨越,致使学生的思维狭隘。而现代课程要求把先进科学、技术、文化成果完整及时地充实到学科中,促进各学科高度融合,走课程综合化和多元化发展之路。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规定: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践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求真,艺术求美。人文是科学的导向,科学是人文的基础。陶瓷艺术涉及自然、社会领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是一门综合交叉的学科。陶艺作为一门艺术,属于人文范畴,但它却打破了文理专业壁垒,融合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改变了学生知识的单一结构。

(二)陶艺教育的模式

陶艺不像音乐、绘画仅有欣赏价值,而且具有实用价值,是文理艺工融合的典范。陶艺教育有利于资源配置、观念更新,教育模式可概括为:一条主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实践能力;一个动力:优化陶艺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两个方式:实施层次化、开放式教学,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支撑平台:一是教学管理机制平台;二是人文资源应用平台;三是创作实践保障平台;学生要增强创新精神,强化探索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促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学院要通过实验研究,锤炼师资队伍,使陶艺特色教育水平步入新台阶。在社会层面要形成陶艺教育的新模式,为实践型教育改革提供范例。

陶艺教育兼顾造型、制作与原料、烧成,从“由技入道”到“由理入道”,重技法,有思想,强调体验性,做到科学和文化结合、实践和理论结合、中西和古今结合。陶艺创作指导分三个步骤:①创作选题,依据陶艺创作原理,首先选择设计性题目,学生可用手工或计算机完成;②不仅要考虑到科技的先进性、完整性,还要估计艺术创作的可行性;③考虑学生的差异和实践的难度,安排难易不同的选题,让自学能力强、兴趣浓的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反之进行基础设计。

二、高校陶艺教育教学的改进策略

1.在高校陶艺教育中,首先应该应当通过规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加强教师队伍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和人文修养,使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爱国主义相结合来提高认识。在当今青年教师队伍中,有些教师自身的国学文化还十分薄弱,尤其对传统陶艺文化还知之甚少,对西方的现代陶艺文化也是一知半解。因此,要提高和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是我国陶艺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另一方面,在现代陶艺教学方法上,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传统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陶艺的宣传和全面再认识,并坚持不懈地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挖掘和整理,并用之于陶艺教学中。

2.在高校陶艺教育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的文化理论、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创作设计的能力。在陶艺教育中,人的理论、人文修养是至关重要的,而其影响则是深远的。我国早期的艺术教育家们,大多有较好的国学功底,又有较好的西方文化的功底,他们都普遍注意到文化理论修养的重要性。“艺品如人品”,艺术到最后,就是看一个人的思想和涵养高低层次了。而在一定的情况下,陶艺的艺术创作和设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又有难以分开的模糊性。在陶艺的创作中,又常常会涉及到造型的设计,整体的装饰设计,而且往往是至关重要的。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看,一切艺术创作都是设计艺术,即使是雕塑、绘画、建筑,都是视觉艺术设计的组成部分。而陶艺教学中的设计意识,其艺术水准的要求也与时俱进,愈来愈高。但不要单纯地停留在设计的要求上,而应该在培养学生的陶艺综合性创作能力上。

3.在高校陶艺教育中,应该主张以坚实的美术基础教育作为陶艺专业的基点。特别是关于造型基础训练,它是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因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都具有优秀的创造能力、高雅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学识修养。实际上,坚实的美术造型基础,并不仅只体现在绘画和雕塑的造型能力上,更重要、更内在、更深入的是体现在对其他诸多艺术形式的形式美感、审美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上。这种能力和修养的培养,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对学生进入陶艺领域之后,提高其陶艺创作、设计的审美判断能力,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对于我国陶艺教育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陶艺教育相比较来说,诸如韩国、美国,他们对于入学的学生,首先是重在陶瓷工艺技术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注重技术的学习和把握能力,是西方陶艺教育的优势之所在。尤其是在韩国,陶艺教育的重点在手艺、技艺上,而我国的陶艺教育重点则是在艺术的造型和整体把握上。艺术和技艺,虽然内涵有相近之处,但其本质的文化内涵是有差别的。我们应当将两者相结合,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文精神为特质的文化内涵所具有的东方文化精神。

高校陶艺教育促进了如火如荼的现代陶艺的发展。人的美感本能和智能都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而艺术教育和美术创作也在发展着。在开拓独创性的陶艺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去创造新的艺术表现语汇,拓宽陶艺创作和设计的表现手段,运用中华民族独特的造型体系去表现,创造出既富有审美价值的又具有现代魅力的陶艺。

【参考文献】

[1]吕品昌.现代陶艺[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2]白明.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

9.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九

来源:http://

成都许博士早教中心

高等数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工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既为理工类专业后继课程提供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又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很好的基础.作为一门学科,高等数学有其固有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学习高等数学,学生能够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获得严格的逻辑训练和抽象的思维训练,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改革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育家华罗庚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就能在学习中自主地发现、解决学习中的各类问题.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好,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而无趣的学习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种负担.而且我们知道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层次不齐并且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底子薄,因此他们一接触较为抽象的高等数学,就会觉得很难,听不懂,时间长了就会对此学科产生厌学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第一,注重上好高等数学的第一节课,第一次课上教师应系统地介绍高等数学的知识结构、高等数学与中学阶段数学的区别、高等数学应该怎么学等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知道高等数学学什么以及怎样学好高等数学.第二,教师在讲数学概念、定理的同时,可适时插入一些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有关的事例.例如想象三角函数中的正弦曲线,就像茫茫大草原上,疾风吹动后而泛起的绿色波涛具有节奏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草低”和“见牛羊”的地方,正是曲线上的峰谷之处,不仅有和谐美,而且有神秘美.二、应用直观教学

对于高职数学,应该尽量减少繁琐而又难以起到启发思维的逻辑证明.教师要尽量运用画图、类比等直观性教学法,将高等数学抽象的概念直观化、简单化,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讲定积分概念中求曲边梯形面积,我们所采用的是局部“以直代曲”的数学思想,如果我们直接来讲曲边梯形的面积,学生听起来有点抽象,而且很容易厌烦,那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讲,我们可以这样来类比: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但为什么我们平常看到的却是平面呢?其实这就是局部“以直代曲”,曲面上微小的局部可以认为是一个平面,一条弯曲度很小的曲线也可以认为是直线.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三、与专业结合

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应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应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放在教学首位,教师应让学生更多了解数学在后续专业课当中的一些应用,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和实际问题,满足就业上岗后岗位职责所需的数学基础.各个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都参照了职业资格标准,并且改革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各专业对高等数学的所需有所不同.我认为在不影响高等数学课程连贯性情况下,将那些支撑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讲深、讲透,而将那些与该专业联系不大的内容删去不讲,充分体现基础课够用为度的原则.例如,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对曲线的凹凸、函数图形的描绘、曲率及变力做功、液体的压力等知识有较高的要求,而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这些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涉及很少,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些内容上花较多的时间,而应把重点放在今后工作中常接触的单利、复利、最小投入、最大收益、最佳方案等知识上.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我们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灵活选用教学内容,强调高等数学为专业学习服务,促使高等数学与相关专业有机结合.四、应用现代技术教学

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高等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可以迅速地把课程资源显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大量节省教师讲课、板书的时间,又可以使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定积分的定义,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演示一下,这样既比黑板上画图省时间,又能形象地将定积分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思想展现给学生.这种方式既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又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引入数学实验

10.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十

中文摘要: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的介绍了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特征,展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道路。

一、前言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个相对崭新的教育领域,它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出现并逐渐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教育领域。近二三十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使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生相伴,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其所揭示的规律逐渐为人们所理解、接受、运用,对规范和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可否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历史还不长,理论探索还不深入,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象还很严重,许多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还亟待研究解决,许多研究也还停留在一般现象、经验的层面上。因此,如何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深入地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世界各地区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自60年代以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尽管进步不是太明显。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96年撒哈拉以南非洲职业教育学生占中等教育阶段学生数的比例为5.3%,阿拉伯国家15.3%,远东及太平洋13.6%,南亚1.5%,拉美及加勒比26.3%,欧洲26.7%,世界平均13%。情况表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同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中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也就是收入水平和中等教育水平越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这反映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受着外在和内在需要的拉动。撒哈拉以南非洲自60年代以来,南亚自8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下降的趋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国别间的差距也很大,高的达到60%以上,如德国、部分东欧国家及个别拉美国家,低的不足10%,如一些非洲、南亚国家及个别拉美国家。在经济增长强劲的国家和地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它对促进就业增长起的关键作用。欧盟的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越高,失业的风险就越小,青年人的失业率高于年长的人,1995年欧盟国家20—29岁年龄组中仅受完义务教育的人的失业率为22%,而具有高中学历的人为14.1%。在30—59岁年龄组中,仅受完义务教育的人的失业率为11.4%,具有高中学历的人为7.6%,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为4.7%。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年轻人的职业教育被视作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确立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一级教育相互衔接沟通。

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职业教育被看作是人整个一生中所接受的一部分教育,一个阶段性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是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变终结性的中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的教育,为职教学生提供继续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的机会,大力扭转中等职业教育入口大、出口小的局面,进一步拓宽出口,解决等值承认职教普教学历资格问题,允许中等教育学生报考高等院校。

2.发展综合高中,推迟分流时间,提高学生普通教育水平,兼顾升学和就业。高中阶段选择什么样的办学模式是由各国教育传统和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的。目前各国高中阶段大致有这样四种办学模式:普高、职高和综合高中并举,普高和职高二分制(含双元制模式)、普高占主导和综合高中占主导。在高中阶段办学以综合高中为主流形式的国家都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发展综合高中主要是解决好高中学生特别是职业定向学生的升学与就业的关系。综合高中的特点是:分班不分校,一所综合高中一般分为普通班和职业班,两班学生都在同一所学校就学,不再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所有学生在第一学年都学习相同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定向性课从第二年开设,形成高二分流,比初中后分流推迟了一年,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普通教育水平;实施宽口径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有效机制,处理好职业班学生就业与升学的关系,职业班学生的毕业出路是面向就业,兼顾升学,允许职业班学生直接或经过补习后报考高等院校,增强职业班的吸引力。瑞典和挪威发展综合高中具有代表性。

3.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教育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各国改革的重点拓宽专业面向,增强适应性,注重加强职业教育中的环保教育和外语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特别是把创业能力的培养摆在突出位置。

4.加强企校结合,发展现代学徒制度。

学徒制是一种传统的职业教育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国家在吸取借鉴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学徒制度,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以进一步密切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面对日益严峻的青年就业形势,许多国家高度重视学徒制培训在增加就业机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学徒制培训。为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除传统产业外,一些国家开始在朝阳产业实施学徒制培训。不少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学徒制培训是实现产教结合的一种好形式,在个别国家它已成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主流形式。1996年欧洲理事会要求欧洲委员会就“学徒制在增加就业机会中的作用”进行调研,受欧洲委员会委托,1997年荷兰经济研究所提交题为“学徒制在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中的作用:学徒制培训在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性”,报告的结论是学徒制培训对改善青年人的就业前景起着关键作用。1996年欧洲委员会发表《教与学:迈向学习化社会》白皮书,强调大力加强企校结合,发展各种形式的学徒制培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欧盟各成员国建立学徒制培训网络中心。

5.发展全民技术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机会均等

机会均等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全民教育概念后,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发展全民职业教育概念,并作为大会的6个议题之一。按照大会的《建议书》,全民职业教育概念是指建立全纳性职业教育制度,面向全体,满足全体学习者的需要,努力发展面向边缘群体的职业教育,增加妇女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同时转变观念,鼓励男性进入以女性为主导的培训和职业领域,培养男女职业教育教师积极,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

全民职业教育就是要拓宽覆盖面,特别是要面向边缘群体、妇女群体和残疾人群体。边缘群众指的是失业者、过早离校的学生和失学青年、边远地区人口、农村贫民、土著居民、城市贫民、在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但不具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劳工,从事有害工作的童工、难民、移民和经历武装冲突的退伍军人。《建议书》指出:“技术教育是使社区全体成员能面对新的挑战和发挥他们社会生产性成员作用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是实现社会聚合、整合和自尊的有效工具。”《建议书》还指出,实施全民职业教育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措施,增加投入,实现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男女职业教育机会均等,提高职教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企业参与。

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大环境下的发展现状

1.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法律法规上来看,我国高职教育由高等教育的补充地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主渠道的组成部分。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问题。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第一次确立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这就真正确立了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从经济社会发展上来看,发展高职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因此,我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强调要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走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使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2.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经过近几年探索,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日益清晰。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推进高职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高职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高职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推动高职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这些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已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和高职教育界的共识,并引导着高职教育不断深化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3.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规模迅速形成。在办学体制方面,打破了单一的政府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这种办学体制促进了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快速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在数量、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等方面与本科院校持平或超出,因此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占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1999年,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探索以多种途径发展高职教育,国家决定改革现行管理办法,以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职教育。经过积极探索,目前形成了“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速度;有利于扩大省级政府对发展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和统筹权,使得地方政府更积极探索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和多种机制发展地方高职教育。200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5]。目前,全国多数地方都建立了省级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强化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领导,促进了政府有关部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沟通与协调,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体制创新,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展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之路

根据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拟提出以下若干政策建议: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地规划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合理确定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学生的比例。从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学生的比例差异很大,目前仅有少数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如德国和奥地利及部分东欧国家达到60%的比例,象韩国和芬兰在40%左右,而日本仅为24%。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基本是以学校为主的、终结性的教育,缺乏吸引力,供给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衡,高中阶段职教学生比例目前确定在40%左右为宜,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高的地区还可适当降低,分流的重点放在高中后,其他地区则放在初中后。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职业教育作为人生中接受教育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结性教育,建立职业教育纵向横向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新机制,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有关政策,等值承认职教和普教学历资格,允许优秀的职教学生报考普通高等院校,打通、拓宽职教出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持续保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

——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理顺办学管理体制,加大地方统筹力度,形成以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职业高中为主的办学模式,逐步将中专、技校调整合并为职业高级中学,同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同现代比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调整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拓宽专业面向,增加适应性。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议,开发编写面向21世纪的,反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课程和教材。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要把创业能力的培养摆在突出位置,开辟就业的新途径。注重环保教育和外语能力的培养,了解各国优秀文化传统。建立和完善职业指导和咨询制度。

——大力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建立一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加快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步伐,形成和完善重点和一般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网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同国外联合培养培训职教师资,进一步提高教师全面素质。

——加强产教结合,发展现代学徒制培训,逐步扩大实施规模,争取到2005年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学生接受现代学徒制培训的比例达到5—10%,提供实训的企业要录用其中大部分学生,建立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强有力联系。同时借鉴国外经验,以法律的形式硬件约束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提供必要的实训场所、设施和人员。参考文献:

11.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高等院校 专业发展 英语教师 影响因素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并不是单纯的教师继续培训或进修,而指的是在专业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通过训练、自身学习等方式,不断进行发展、完善的过程[1]。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涉及的活动非常之多,包括在职教育、继续教育、个人发展、培训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师专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教师内在专业素养、结构不断完善的一个动态过程[2]。要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个人因素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有两个推动力:其一,系统的推动力,它包括社会、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其二,自身的推动力,比如教师个人的生活经验、教师生涯发展阶段[3]。由此可见,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自身个人因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既是专业发展的对象,也是自身专业的主人,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自主意识。

(二)学校因素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现阶段的高等院校中,英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学任务繁重,备课量大,学生多等,同时还要批改大量的试卷等[4]。目前,英语教师的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均与教学课程实施衔接不当,在语言课堂中,存在语言“被标准化、分类化”等情况,教与学之间缺乏互动等。

(三)教学观念因素

时代在不断发展,要求教师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依旧落后,教学不注重知识拓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等。在陈旧的教学观念下,学生的逻辑思维难以得到良好的培养,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且学习的都是一些零碎的内容,不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二、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具体策略分析

针对现阶段影响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因素,教师需从自身出发,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从而促进专业发展,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素养。

(一)教师加强总结、反思

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自我反思非常重要,与专家型的理论研究相比,它属于一个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过程,可以不断增强自主意识。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需加强总结、反思,比如对教学方法、考试、教材等进行评判、反思等。长此以往,教师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尽量开拓自主决策的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与其他教师的说课研讨等,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正、调整存在的问题,包括教材处理、师生互动等,从而可以超越教与学的局限,更好地服务学生,同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深刻钻研、利用教材

在实际的教学结构中,主要包括三大要素,即教师、教材、学生。其中,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托。因此,英语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需重视并加强对教材的钻研和利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第一,正视教材。教师应采取积极的心态来理解教材,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调适,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方面,需忠实于教材,尊重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将教材视为一种工具,最终目的是服务学生,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第二,适当补充教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等,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英语教学过程包含两个活动,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同时反馈教学成果,从而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自身角色,即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逐渐转变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需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第二,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教学法等,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英语教师责任重大,即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其专业能力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了解影响自身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比如个人因素、学校因素、教学观念因素等,从自身出发,做好教学过程中的总结、反思;深刻钻研、利用教材;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整合,形成自己的教学智慧,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竞辛,孙树文.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06):100-102.

[2]张珂珂.影响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与应对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3):56-58.

[3]邱蕴琛.影响高校英语教师发展的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2):245-247,254.

12.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十二

教学督导是指高校为保障教学质量, 邀请专家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并为其提供咨询、沟通、评价与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活动, 从而促进全校教学管理的制度。长期以来, 教学督导制度在提升办学水平、确保教育目标实现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的教师督导制度能够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予以及时而有区别的监督和指导, 不仅保障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改革的顺利有效实施, 更能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提供及时的支持, 帮助教师建立或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调整自身专业发展策略,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高等师范院校不仅与其他高校同样担负了高等教育扩招的重要使命, 亦供应了我国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主要师资, 因而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广大公民的素质和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在高等师范院校构建高效教学督导体系, 有助于完善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监控体系, 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 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1.1 教学督导制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教学督导员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督导员可以从学科专业的角度, 帮助教师找出优势、分析不足, 使其能够以清晰的思路和正确的策略来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督导员还可以凭借自身的丰富教学经验, 针对学生成长的个性化和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从师范院校的教育特色方面提供监察和指导。

1.2 教学督导制度激发教师的主动性, 促进教师的团体合作与自我督导

教学督导是针对教与学双方以及教学过程, 发挥参谋和顾问的作用, 提出改进建议。既要“督教”, 也要“督学”和“督管”。督只是手段, 导才是目的。教学督导对于引导高校的教风、学风、校风, 帮助教师强化专业意识和敬业精神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督导过程中, 不仅有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督导, 还包括以教师团队学习为主的群体性督导, 教师们在团体学习中各自发挥所长、取长补短、自我督导、共同进步, 从而促进整个教师团体的凝聚力和相互监督。这对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建设和改革、教学建设和改革、对教师素质的培养、对教学管理都起到良好的保证作用。

1.3 教学督导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等师范院校的青年教师学历普遍较高, 学科理论知识熟练, 但由于大多非师范生, 没有经历系统的师范专业训练等原因, 教育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所欠缺, 导致影响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学技能纯熟的教学督导员通过与教师深入接触, 了解教师教态、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课堂管理能力等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并及时与教师进行意见反馈和交流, 客观评价教师的表现, 帮助教师纠正缺点。教学督导员与教师的经验交流, 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快速提高;同时, 督导员的评价和对教育工作的严谨、热情也能够激发和感染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促进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督导工作

2.1 创新教学督导方法

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任务繁多, 不仅要对教学管理的诸多方面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督促和指导, 还担负着对全校教学运行的监督和引导。因此, 教学督导的工作方法应当积极创新。

1) 在督教方面, 教学督导需要日常督导与重点督导相结合。日常督导是督导员不定期、不定对象地随机听课、抽查教学大纲、教师教案、参加教研室活动等等, 了解教师的常态教学状况。重点督导则是在日常督导的基础上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包括走进课堂, 详细记录听课过程中发现的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问题并找出症结, 指导实践教学工作。还包括组织教学研讨会, 真实评价教师教学, 着重商讨改进教学的措施。

2) 在督学方面, 教学督导需要分散督导与集中督导相结合。分散督导包括督导员不定期、不定对象随机抽查学生的作业、考卷、实验的操作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成质量等常规学习情况。集中督导则是为避免主观性、片面性, 督导员按专业分组, 在听课的基础上集体评议教学。还包括以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 获取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及时汇总研究, 并以书面形式整理通报学校有关部门。针对调查中反映的问题, 要多方面观察, 并采取谈话、开座谈会等方法, 耐心教育学生, 与之建立起平等、相互信任的关系。发现教学效果显著、有特色以及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也应当表彰嘉奖, 多方推广。

3) 针对常规教学运行的监管方面, 教学督导需要一般督导和专项督导相结合。一般督导是指督导员协助教务处对学校的教学运行、日常教学秩序等方面的督导。专项督导则是通过对学校教学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 定期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会议, 对学校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重大决策, 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考纪考风的巡查开展等问题实施专题调查, 做出调研报告。也包括提出规范教学秩序、改进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督导工作实际运行中, 一般督导着眼于面, 专项督导着眼于点。相对于一般督导, 专项督导的目标更加明确集中, 组织实施相对简便。总之, 二者可统一安排、相互渗透、相互配合。

2.2 丰富教学督导形式, 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

高校的教学督导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 其开展的形式也有待丰富。现今教学督导的主要形式上文已经解释过, 以下提出几种有助于督导作用发挥、提高督导工作效率的方法。

开展示范课是组织教师间学习交流的一种方式。一方面, 教学督导员就自己的专业开展示范课, 组织教师们旁听学习, 既树立了自身的威信, 也促进了教师们的相互交流。另一方面, 教学督导员在工作中发现新颖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也可以组织教师开展示范课, 分享高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在为教师们树立榜样的同时也鼓励了创新精神。

举办教学技能大赛是组织教师间学习交流的好方式。许多教师的专业文化知识都相当扎实, 但是教学技能还没有经过磨练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教学技能大赛以比赛的方式激发教师实现自我突破, 既展示了自我的风采, 也是探寻应对课堂教学的更适合的方法。

举行教师座谈会也是组织教师间学习交流的方式。调查表明, 教学督导经常性地组织教学经验交流会, 开展教学研究的各种活动是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教师们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 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值得注意的是, 不论是开展示范课、教学技能大赛还是教师座谈会, 都需要高校其他相关部门的帮助配合方能落实。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是顺利进行教学督导工作, 将其作用最大化的前提。

2.3 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 优化督导员个人素质

研究发现,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教学督导人员比例, 多不能满足复杂的督导任务。所以加强队伍建设, 优化个人素质从而帮助完成当前的教学督导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督导员是教学督导工作的直接完成者, 督导员的个人素质和队伍结构将影响教学强督的工作成效。因此, 教学督导应当是资深的教师或经验丰富的教学管理者, 对学校的资源配置情况、教学环境熟悉, 具备为学校提供发展、管理、决策、教育改革方面咨询、建议的水平。

在校级教学督导的基础上, 成立院系一级的教学督导机构, 两级教学督导机构共同开展教学督导工作。校级教学督导着重统领全局工作, 以保障全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 院系教学督导的工作细化到本院系督导工作的方方面面, 重在促进教师自身提升与专业发展。另外, 调查发现许多青年教师认为目前我国的教学督导队伍多由退休的资深老教师返聘组成, 很多时候难以接受青年教师的新教法新理念。高校可以考虑选聘一些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教学督导员, 从“老带新”的导师制开始, 用以改善督导员老龄化的问题, 也可以补充督导员数量, 丰富督导员的专业。

参考文献

[1]蔡映辉, 庄东红.教学督导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中坚[J].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5) .

[2]王明洲, 李稚琳.教师督导的类型及其选择[J].教育研究, 2006 (6) :499-505.

13.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篇十三

原 文:

1997年2月24日我们代表团下榻日月潭中信大饭店,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已是次日凌晨3点了。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披衣走到窗前,往外看去,只见四周峰峦叠翠,湖面波光粼粼。望着台湾这仅有的景色如画的天然湖泊,我想了许多,许多…… 这次到台湾访问交流,虽然行程匆匆,但是,看了不少地方,访了旧友,交了新知,大家走到一起,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强盛。虽然祖国大陆、台湾的青年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但大家的内心都深深铭刻着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印记,都拥有着振兴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在世纪之交的伟大时代,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海峡两岸人民也将加强交流,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世纪之交的宝贵机遇和巨大挑战将青年推到了历史前台。跨世纪青年一代应该用什么样的姿态迎接充满希望的新世纪,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日月潭水波不兴,仿佛与我一同在思索……

参考译文:

The current visit to Taiwan for exchange, brief and cursory as it is, has enabled us to see many places, to visit old friends while making new acquaintances.Whenever people gather together, an important topic of discussion has been how the Chinese nation can become prosperous and powerful in the 21st century.Although the young people on the Mainland and in Taiwan live in different social contexts(environments / milieus), with their individually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life, in the innermost recesses of their hearts are wrought an indelible mark by the fine traditions of the Chinese culture.They all cherish the same ideal to rejuvenate the Chinese nation(They share the same ideal to rejuvenate the Chinese nation).In this great epoch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our motherland is developing toward greater prosperity and powerfulness.Peopl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are bound to strengthen their exchanges and will mutually promote the earliest possible achievement of the great cause of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The precious opportunities and the tremendous challenge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have pushed the young people to the foreground(forefront)of the historical arena(stage).At this transitional phase between the two millennia, in what way the young generation should embrace the forthcoming new century replete with hopes is a question to which we have to seek an answer.1998

The current visit to Taiwan for exchange, brief and cursory as it is, has enabled us to see many places, to visit old friends while making new acquaintances.Whenever people gather together, an1

important topic of discussion has been how the Chinese nation can become prosperous and powerful in the 21st century.Although the young people on the Mainland and in Taiwan live in different social contexts(environments / milieus), with their individually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life, in the innermost recesses of their hearts are wrought an indelible mark by the fine traditions of the Chinese culture.They all cherish the same ideal to rejuvenate the Chinese nation(They share the same ideal to rejuvenate the Chinese nation).In this great epoch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our motherland is developing toward greater prosperity and powerfulness.Peopl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are bound to strengthen their exchanges and will mutually promote the earliest possible achievement of the great cause of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The precious opportunities and the tremendous challenge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have pushed the young people to the foreground(forefront)of the historical arena(stage).At this transitional phase between the two millennia, in what way the young generation should embrace the forthcoming new century replete with hopes is a question to which we have to seek an answer.Section B原 文:

I agree to some extent with my imaginary English reader.American literary historians are perhaps prone to view their own national scene too narrowly, mistaking prominence for uniqueness.They do over-phrase their own literature, or certainly its minor figures.And Americans do swing from aggressive over phrase of their literature to an equally unfortunate, imitative deference.But then, the English themselves are somewhat insular in their literary appraisals.Moreover, in fields where they are not pre-eminent — e.g.in painting and music —they too alternate between boasting of native products and copying those of the Continent.How many English paintings try to look as though they were done in Paris;how many times have we read in articles that they really represent an “English tradition” after all.To speak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hen, is not to assert that it is completely unlike that of Europe.Broadly speaking, America and Europe have kept step.At any given moment the traveler could find examples in both of the same architecture, the same styles in dress, the same books on the shelves.Ideas have crossed the Atlantic as freely as men and merchandise, though sometimes more slowly.When I refer to American habit, thoughts, etc., I intend some sort of qualification to precede the word, for frequent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merica and Europe(especially England)will be one of degree, sometimes only of a small degree.The amount of divergence is a subtle affair, liable to perplex the Englishman when he looks at America.He is looking at a country which in important senses grew out of his own, which in several ways still resembles his own — and which is yet a foreign country.There are odd overlappings and abrupt unfamiliarities;kinship yields to a sudden alienation, as when we hail a person across the street, only to discover from his blank response that we have mistaken a stranger for a friend.参考译文:

那么,要谈论美国文学,倒并非意欲断言,它与欧洲文学全然大相径庭。广而言之,美国与欧洲一直同步发展,协调一致。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刻,旅行者在两地均能目睹同一样式的建筑实例,相同款式的服饰,书架上相同的书籍。在大西洋两岸,思想如同人员与货物往来一样自由交流,尽管有时会略显迟缓。当我提及美国式的习惯、思想等概念时,我意欲在“美国式的”这一词汇之前加上某种限定,因为欧美(尤其是英美)之间的差异往往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已,并且有时候仅仅只是微乎其微的一点程度差异而已。差异的多寡是件极为微妙的事务,这极容易使一个英国人在审视美国时大惑不解。他所审视的那个国家,从某些重要的意义上来说,诞生于他自己的国家,并在某些方面仍与他自己的国家相差无几——然而,它却实实在在是一个异邦。两者间存在着某些古怪的交替重迭,以及令人甚感突兀的陌生感;亲缘关系已让位于一种突如其来的异化与疏远,这种情景仿佛就像我们隔着马路向另一个人打招呼,结果却从这个人漠无表情的反应中发现,我们原来竟将一个陌生人误认为我们的熟人。

上一篇:老北京的婚礼习俗下一篇:2024年高三历史备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