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安全应急预案(14篇)
1.技能大赛安全应急预案 篇一
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安全应急预案
根据省教育厅、省军区司令部《江苏省学生军训安全工作的规定(试行)》的通知精神,为保证军训的安全顺利进行,根据我校的特点,制定如下预案:
一、成立军训工作小组、建立健全军训工作机制。
(一)成立军训工作小组。
(二)加强对参训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负责老师做到跟班作业,对学生军训过程进行跟踪管理,经常向教官了解学生军训情况,对本专业的参训学生人数、请假、学生身体、心理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三)主动排查军训工作各环节的事故隐患,坚决杜绝事故苗头;处理军训训练场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四)做好教官、参训学生的服务保障工作,教官、老师要保持通信联络不间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高温、雷雨时学生训练的安排
(一)军训期间要根据天气状况调整训练时间,如遇到高温黄色预警天气(24小时内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室外训练可安排在上午11点半前和下午3点后进行。如遇高温红色预警天气(24小时内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9℃)、雷雨天气时应停止室外训练。
(二)遇有上述恶劣天气时,所有参加军训的负责老师必须亲临现场,协助教官转移参训学生到相应的及可遮阳避雨的地方训练。对训练计划作必要的调整,进行室内训练教学项目。
(三)区内可遮阳避雨的地方有:体育场帐篷、女生宿舍及其车库、MBA车库。
三、军训中学生预防和发生中暑的措施:
(一)参训学生必须吃早饭,不得空腹参加训练。
(二)参训学生要注意劳逸结合,中午和晚上要按时休息,保证睡眠充足。
(三)在训练场应配备医生、适量的白糖(葡萄糖粉)、食盐及必要的应急药品,以备应急之用。
(四)军训中学生被雨水淋湿后应及时擦干身体,并擦至皮肤发红。淋雨后如有发烧或全身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严禁大汗淋漓时进行冷水淋浴,待休息片刻无汗时再冲洗,以防感冒。
(五)军训中,参训学生若脸色不对,浑身不适,不能适应训练时,应及时向教官、相关负责老师汇报,根据情况按相关要求处理。
(六)军训中,学生若发生中暑时,应采取如下方法:
1、将病人安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静卧,解开衣扣,通风降温。
2、用凉毛巾帖敷在病人的头部和胸部,降温消暑。
3、用清凉油涂抹病人的太阳穴,服用人丹或十滴水。
4、对高热或昏迷的重症病人,在作降温的同时,应迅速送医院救治。
四、军训中预防和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的应急措施
(一)军训期间,参训学生均应在校内安排指定的食堂就餐,(二)军训中若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1、发现有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的学生立即向教官、负责老师汇报。
2、若患者已经失去知觉,应把患者的头偏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3、老师或教员应及时拨打救护电话,在第一时间送医院救治。
苏州市急救中心电话: 120
西交利物浦大学军训工作小组
二0一0年八月
2.技能大赛安全应急预案 篇二
一、旅游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或浏览过程中放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受空间、时间、地域制约。因此, 旅游是一项受自然及社会环境综合影响的活动, 任何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引起旅游安全问题。常见的旅游安全事故的原因有:
(一) 自然及社会因素
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特定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但自然及社会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具体表现为旅游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这种不安全状态包含:自然环境不安全状态与社会环境不安全状态。比如由于洪涝、泥石流、沙尘暴、游行示威、恐怖活动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 旅游者行为因素
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是诱发旅游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 比如说随意丢弃烟头、或者为了挑战自身极限而参与挑战性、刺激性较强的体育旅游活动, 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三) 旅游管理因素
由于旅游活动是个相对复杂的活动, 一旦管理环节出现任何纰漏都有引起旅游安全问题的可能。如果管理者不依照可持续发展原则, 肆意进行旅游开发, 对旅游地生态环境将造成一定破坏, 可能会给游客带来不安全隐患;悬壁、桥梁等危险地方未设置警示牌或未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可能会诱发游客的不安全行为, 从而酿造旅游安全事故。
二、我国旅游安全救援状态与特点
截至目前, 我国旅游救援工作已经初步形成, 成立了全国性的旅游安全救援机构。但纵观全局, 我国旅游安全救援工作的开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国旅游安全事故应急具有零散性、无序性, 分散的救援机构还不足以确保我国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成功, 需要在旅游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公安、消防、武警、医疗卫生等多个部门联合形成有效的社会救援体系。
三、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旅游业包括:衣、食、住、行、购、娱等多方面内容, 并涉及科、教、文、卫、交通等多个事业部门。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一个结构繁杂的系统。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会使游客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因此, 有必要以市为单位建立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 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首先应对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进行规范及等级进行划分, 其次旅游救援应坚持属地化原则, 根据不同事故级别采用不同级别的政府预案, I级突发事件应启动国家旅游局应急预案, II级重大事故应启动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应急预案。
(二) 组织领导
应该建立以市委领导为主体的旅游救援指挥中心, 负责对整个旅游安全事故救援工作的开展、统筹及协调, 并贯彻整个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执行。
(三) 市指挥中心下设机构
1.办公室
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掌握安全事故发生动态, 及时做到上传下达, 通常应由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
2.救护组
救护组主要负责现场救护及转移伤者的工作, 应由市卫生局局长担任救护组组长一职, 事故生后要及时调动医院的医疗救护队伍奔赴现场, 并在现场建立临时急救中心。
3.保卫组
保卫组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卫工作, 应由公安局局长担任组长一职。事故发生后维持现场秩序, 疏导交通、排查取证, 并协调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
4.安置组
安置组顾名思义主要负责对受害者的安置工作, 应由民政局负责人担任组长一职, 具体来说负责对旅游安全事故伤者及亡者家属的临时衣、穿、住、行的安置工作, 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对伤者的转移, 亡者尸体处理。
(四) 紧急处理原则与要求
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 有关部门应迅速做出以下反应:当事故发生后, 应立即开展现场抢救工作, 并及时向旅游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市旅游救援指挥中心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并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场处理。待旅游事故基本处理完毕后, 由事故发生单位向旅游局等政府部门递交关于此次旅游安全事故的书面材料及总结。
(五) 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案例
2007年7月13日中午, 西藏318国道曲水段桃花村境内发生特大旅游交通事故, 由于此次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5名以上, 事故发生后, 西藏自治区旅游局迅速启动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并成立了“7.13事故善后处理领导小组”, 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妥善接待遇难者家属、安置受伤人员就医及转院, 进行遇难者保险金赔付等事宜, 在“7.13事故善后处理领导小组”的多次协商下, 最终达成赔偿事宜, 做到妥善处理事故。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效协调各相关部门, 将事故危害降至最低, 就是挽救群众生命财产。
四、结束语
为确保我国旅游继续保持健康、持续、蓬勃的发展态势,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疏散避难对策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旅游景观区应建立以市为单位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包括:医疗、卫生、公安、消防、武警、通讯、民政等多部门。其次, 事故发生后各有关部门应及时履行自身职责, 确保将事故危害降至最小化。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立不仅是为了确保旅游者及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 而且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案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天虎, 金海龙, 吴佩钦, 胡明雷.登山探险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以新疆慕士塔格峰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10 (02) .
[2]岑乔, 黄英.山地景区旅游安全感知与态度研究——基于旅游者和山地景区从业人员的调查[J].技术与市场, 2011 (06) .
3.技能大赛安全应急预案 篇三
但笔者在实际办理一些小型化肥企业特种设备延期检验手续时,由于所在地的小型化肥企业,均由国有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负责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机构精减,相应人员缩减,安全重视不够,所以他们制订的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比较简单,可操作性不强,有些是为了应付办理延期检验手续。为了规范小型化肥企业的特种设备发生安全事故时,不致于手足无措,导致事故扩大或发生次生灾害,笔者归纳整理出一份针对小型化肥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供大家商榷。
小型化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3)《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2、适用范围
(1)本单位内发生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及其更多伤亡人员的特种设备事故。
(2)本单位内发生性质特别恶劣(如特种设备爆炸事故),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的特种设备事故。
3、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1)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抢险工作实行单位统一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单位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①总指挥:一般为单位负责人(即法人)。
②副总指挥:一般为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即总经理)。
③成员:单位各部门负责人。
④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等专业处理组,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理工作。
4、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1)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
在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专业处理组的职责:
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负责,生产技术部配合,承办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各专业处理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专业处理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应指定专人负责。
抢险救援组:单位主要分管生产的领导负责,具体由生产技术部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抢险救援;应指定专人负责。
后勤保障组:由供销部和财务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提供各种抢险救灾物资和通讯保障工作;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联系当地医院急救中心,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理;应指定专人负责。
善后处理组:由办公室负责,相关部门配合,配合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取证,以及上级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工作;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
参与救援行动的全体人员应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安全、高效,有序完成救援任务。
5、应急救援预案
(一)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按下列程序报告
(1)发生事故后,要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综合协调组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名称、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2)综合协调组应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同时尽快通知指挥部其他成员以及各专业处理组,以便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救援处理工作。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指挥及相关人员联系电话,见附件。
(3)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还应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消防、医院,以求得紧急救援。
(二)应急处理措施
收到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后,由指挥部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别和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立即按本预案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1)现场救援:
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综合协调组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并迅速指示,调整必要的人员,车辆及机械设备。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装备齐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设备。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维护秩序,保护事故现场等。
①对事故危害情况的初始评估。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②封锁事故现场。加强现场警戒保卫,防止故意破坏现场。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③探测危险物质及控制危险源。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确认危险物质的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在专业部门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④建立现场工作区域。应当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
对特种设备事故引发的危险介质泄漏应当设立三类工作区域,即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
⑤伤员抢救。在现场首先要及时抢救伤员或者安全转移,最大可能减少伤亡程度,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同时,后勤保障组应立即与当地医院急救中心或邻近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⑥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协助、配合上级救援部门处理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等问题。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时,应当果断迅速地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危险波及的范围和区域。
⑦保护事故现场。确认并保护事故现场,在救助行动中采取紧急措施和移动现场物件应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
消防、救灾时做好路线、方位、位置的选择,尽量保持好现场原始状况。不得随意改变事故现场的地形、地貌,不得移动或取走现场任何物品,不得改变现场设备、管子、管件、阀门、控制或保护装置、仪器仪表的位置、状态以及显示数字或指针的位置等。
破裂设备的断口,如不影响事故原因分析,可以涂机油以保护断口不锈蚀和腐蚀。
(2)事故调查
善后处理组要主动与事故发生地安全监管部门联系,报告事故情况和组织的救援工作,协助核实人员的伤亡情况,按照安全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合、协助事故的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
(3)善后处理
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妥善做好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对伤亡人员的家属做好相应的招待和安抚解释工作。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化学中和等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后处理,防止危害的继续扩大和环境的污染。
(4)责任处理
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在安全监管部门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对事故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编写事故报告,总结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报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
6、预案管理与更新
将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本预案应当每两年或者在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和更新。
7、奖励与责任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规定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
(1)对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瞒报、迟报、漏报、谎报、误报重大事故和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履行职责或者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人员,以及扰乱、妨碍抢险救援工作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本单位负责解释。
9、 预案施行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指挥及相关人员联系电话。
4.技能大赛安全应急预案 篇四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特种设备应急预案新版-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在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实施紧急处置,减少事故损失,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校各校区,对教学、科研、生产和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影响较大的锅炉、配电室、煤气加压站、气瓶、电梯等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设立xx大学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总指挥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校领导担任,成员由校长办公室、校产总公司、后勤管理处、实验设备处、基建处、保卫处和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组成。(二)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由保卫处长担任,成员由校长办公室、后勤管理处、宣传部、实验设备处、基建处、监察处、法律事务室、发生事故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保卫处副处长组成,具体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各种事项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三)指挥部下设5个组。
1、警戒保卫组。由保卫处牵头,负责现场警戒保卫和维持现场秩序、疏导交通等。
2、抢险救援组,由事故发生单位牵头,负责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与地方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处置。
3、医疗救护组。由后勤管理处牵头,负责组织紧急医疗救护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或向地方医院转送。
4、后勤保障组。由后勤管理处牵头,负责提供事故紧急处置所需物资、设备和车辆等。
5、善后工作组。由校长办公室牵头,由保卫处、宣传部、监察处、法律事务室和事故发生单位组成,负责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抚恤和善后处理工作,负责处理因事故引起的法律诉讼、保险索赔等事宜。
三、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分布情况
(一)学校锅炉房、主配电室、燃油罐、气瓶间、燃气加压站、电梯等
(二)上述危险目标分布在后勤管理处、校产总公司、实验设备处等部门。
四、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立即向分管校领导和校园110报告,分管校领导接报后应立即向学校主要领导报告;
校园110接到后要立即向保卫处长汇报,保卫处长接报后应立即向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二)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2、发生事故设备的有关参数;3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5、事故处理情况及采取的措施;6、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处理的其他有关事宜;7、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三)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积极组织人员本着救人第一的原则进行人员救护和事故抢险,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事故现场;
保卫人员接后应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现场警戒和维持治安秩序。五、事故的应急处置
(一)学校主要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大小和影响范围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由校长办公室负责联络,立即按本预案组成指挥部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二)应急处置措施
1、抢救受害人员。事故发生后,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移伤员,尽最大可能降低人员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
2、控制危险源。根据事故性质迅速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故造成损害的进一步扩大,需要地方有关部门给以支援的,要迅速与地方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提高事故的抢险效率。
3、事故可能造成有害物质扩散的,要尽快进行人员疏散和转移,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同时做好自救和互救工作。
4、进行现场清理,消除危害后果。
应急处置指挥部成员联系表(略)
5.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篇五
为了做好学院的消防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防范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力保消防安全事故发生时损失减少,危害降低,能快速、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置消防事故,落实消防工作“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原则,结合学院消防环境建设与准备的实际,特制定本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责任人:院
长
主管人:分管副院长
成员:各处室、系(部)、中心负责人
负责人负责定时召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与会议精神,部署、检查落实消防安全事宜。
主管人负责各具体负责组织对紧急预案的落实情况,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保证完成校领导部署的各项任务。
主校区消防安全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如下:
总
指
挥:分管副院长
副总指挥:后勤保卫处处长
成员:院办公室主任、学生处处长、各系主任及后勤保卫处副处长
各校区综合办公室负责各校区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应急指挥工作,制定切合本校区实际的消防应急预案。
消防应急指挥部职责:指挥协调各应急小组和义务消防志愿者开展工作,迅速引导人员疏散,及时控制和扑救初起火灾;协调配合公安消防队开展灭火救援行动。总指挥务必在发生火灾的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挥。
二、任务分工
学院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由灭火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组成,具体分工如下:
1、灭火行动组:由学院安保办人员和志愿消防队员组成,安保办主任任组长,并兼任火场临时指挥员,安保办消防专管干事任志愿消防队队长,消防志愿队主要负责本院一般初级火灾的扑救工作。
2、通信联络组:由学院总值班员、各部门、重点要害部位负责人组成,学院办公室主任任组长,负责通信联络及各部门工作的统一协调。
3、疏散引导组:由学生处和各系部(中心)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校卫队员组成,负责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财产的安全转移。
4、安全防护救护组:由总务处领导及部门人员组成,总务处副处长任组长,负责火灾时医疗救护等后勤保障工作。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山东省的消防法规、本院消防安全制度为依据,严格依法实施。
三、接警程序
1、报警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对全院的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动静态全方位24小时监控。
2、监控中心收到监控区的火警信号及火警电话后,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安保办值班人员、巡逻员赶赴现场,并电话通知值班领导。
3、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后,如未发生火灾,应查明警示信号的报警原因,按照“5、30、60”应急机制处理,并做详细记录。
4、如有火灾发生,应根据火情,立即拨打“119”报告消防队,并将信息反馈监控报警中心,同时进行灭火及疏散工作。
5、监控中心根据火灾情况,调集有关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预案。
6、当遇到突发火灾后,应当马上报警并迅速离开火灾危险地区。
四、应急疏散
1、为使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顺利进行,安保办应加强日常性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2、公共聚集场所(学生公寓、活动中心、餐厅、图书馆)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出入口有明显标志,消防通道及安全门不能锁闭,疏散路线有明显的引导图例。
3、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人员应迅速赶赴火场,利用应急广播、扩音喇叭等指挥人群有组织地疏散。
4、疏散路线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要平均。
5、疏散引导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统一指挥。
五、通信联络
1、所有参加灭火与应急疏散工作的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应打开通信工具,确保通讯畅通,服从通信联络组长的调遣。
2、后勤部门通知值班水工、电工在火场待命。
3、医务室人员在现场及时救治火场受伤人员,必要时与地方医院联系救治工作。
4、学院车队应调集车辆,确保交通畅通。
5、后勤人员对被抢救、转移的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登记。
六、采取措施扑救
1、当火灾发生时要沉着冷静,针对起火原因,采用适当的方法组织灭火、疏散行动。
2、对于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战机,迅速消灭。
3、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再开展全面扑救,一举消灭。
4、火场如有人受到围困,要坚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全盘考虑,制定灭火疏散方案。
5、火场扑救要采取“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6、火灾扑救要服从火场临时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当消防人员赶到后临时指挥员应将火场现场情况报告消防人员,并服从消防人员统一指挥,配合消防队实施灭火、疏散工作。
七、善后工作
火灾扑灭后,由学院消防应急指挥部配合安保办协助公安消防部门:
1、保护火灾现场;
2、查明火灾原因;
3、调查火灾损失。
八、责任追究
6.机房安全应急预案 篇六
安全应急预案
美术系机房是我系重要的教学活动场所。里面存放主机、显示器、各种连线及相应软件配置,设备价格教高,是学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机房里使用人员相对集中。因此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财产保护和负责的态度特制定相应安全应急预案,一但发生火灾事故、触电事故或设备损坏等现象,应按照如下方案实施。
一、触电处置步骤
(1)如发生触电事故,任课教师应迅速安全切断电源,切忌直接接触触电者。(2)即刻通知校医务室及相关部门,同时开展现场应急救护。
(3)教师要稳定课堂秩序安抚其他学生的情绪,必要时及时有序疏散学生。(4)协同电工查找原因,本着解决问题妥善处理问题的态度与事件起因,当事人进行公正、公开、公平地协商解决事后问题。
二、火灾处置
(1)任课教师及机房管理员一日发现火情后,即刻切断电源。
(2)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疏散并自救,疏散时机房前三排学生走前门,后两排学生走后门。
(3)即刻通知保卫科及相关部门,根据火情大小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报告内容为:“某地二楼机房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扑救”,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
(4)在向系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各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5)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以校安全消防组织成员为主,其余人员(尤其是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6)消防车到来之后,一切听从消防指挥人员的指挥,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7)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①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②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8)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内的岗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三、设备问题
(1)应每周检查机房的设各软硬件,确保事件早知道、早报告、早解决。(2)出现软件问题自己解决(回复、杀毒、安装、同传等)。(3)找到硬件问题原因,并协同教辅组老师一同解决。
(4)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本着实事求是,以合作的姿态解决问题(5)在正常工作日期间管理教师在规范使用的前提下,设备由于配件使用寿命到期等自然原因造成的损耗应作设备自然损耗处理。该机房管理教师只负置及时记录和报修。
(6)在非工作日期间机房出现问题。比如说周末、寒假和暑假如何处理。需要建立工作日与非工作日交接制度。在非工作日期间由机房接收人负责管理并做相关记录,防止出现管理空白。
四、隐患问题
(1)学校要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任课教帅坚持每次上机要开两道门,保持室内空气流畅。
(2)学校备齐安全相关装备。
7.技能大赛安全应急预案 篇七
一旦遇到监控故障,中心站值班人员通知井下监控值班人员现场马上检查处理,步骤如下:检查分站是否有18VDC或24VDC输出,如果没有则更换电源板,检查线路电缆是否断线、短路故障,检查电缆接线盒内是否虚接断开、短路、受潮及氧化锈蚀,检查传感器航空插头是否松动、损坏,如果上述措施仍不能解决,可以确定传感器故障,更换传感器,汇报区值班及矿调度,中心站监控值班人员做好记录。
2 误报警应急处理预案
2.1 传感器超差误报
中心站值班人员汇报通防调度及矿调度,安排现场瓦斯检查人员,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光学机确认瓦斯是否超限。如果不超限,即为传感器超差造成误报,更换传感器或现场使用空气样和校准气样对传感器进行零点和灵敏度标校。如果仍超差,马上更换传感器,并再进行一次零点和灵敏度标校,汇报通防调度及矿调度,同时中心站值班人员认真做好记录。
2.2 线路短路、传感器故障误报
中心站值班人员马上汇报通防调度及矿调度,等瓦检员检查确认现场瓦斯不超限后,检查传感器是否有故障、受潮、进水,是否被崩伤或强烈震动使催化元件几何尺寸发生较大变化,是否被扒矸机大绳甩坏、甩伤或强烈震动,检查传感器航空插头是否脱焊短路、受潮进水,检查施工地点电缆是否有明显短路故障,检查接线盒内是否受潮进水,检查传感器周围是否有能挥发可燃性气体的物品存在。如果以上都正常,表明传感器催化元件稳定性变坏或电路故障,则需要更换传感器。线路检查正常及更换传感器后,如果仍存在误报,则检查分站航空插座是否脱焊短路、受潮进水,如果是此种情况则要更换分站,不然,更换分站主板。
3 馈电异常应急处理预案
3.1 在断电试验条件下出现馈电异常
中心站值班人员检查控制录入是否正确,并下检查分站控制输出是否正常。如果异常即更换分站,分站控制输出为电平信号,检查断电器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则要更换断电器。检查断电器内的控制输出继电器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则要更换继电器。检查断电器与被控设备之间控制线是否有问题。
分站控制输出为触点信号,检查分站与断电器之间的电缆,检查断电器与被控设备之间电缆。检查被控设备,汇报矿调度,监控值班员认真做好记录。
3.2 在瓦斯超限情况下发生馈电异常
中心站值班人员首先要汇报矿凋度,通知采区变电所切断超限区域电源,撤出施工人员。同时,中心站值班人员检查主机控制录入是否正确。等瓦斯不超限时,中心站值班人员马上通知井下监控值班人员进入现场,按每旬断电试验情况下出现馈电异常步骤检查处理。
4 分站通讯中断应急处理预案
4.1 突然通讯中断
检查分站是否死机,如果分站死机,重新开启,不然按下面步骤进行检查处理:检查变压器初级保险管,检查次级保险管和次级线圈交流电压,发现问题即更换变压器或电源箱。若12V直流电压发现问题,则更换12V电源板和分站主板+5V和5V电压,出现问题更换分站主板。
以上检查如果一切正常,表明分站主板某个芯片出现故障,则需更换分站主板。如果更换主板后仍不能正常通讯,则要按以下方法检查:检查支路线路是否有开路或短路故障,支路接线盒内是否开路、短路、受潮或氧化锈蚀。随时汇报矿调度处理结果,监控值班员认真做好记录。
4.2 有计划停电超过2h,影响分站运行
停电检修前,就近选择分站供电电源开关,如果分站附近有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开关,可选择备用局部通风机开关作为分站供电电源开关,按《停电搭火》申请单要求,对分站重新搭火,并满足电气设备管理要求。搭火完毕后,人员要检修开关位置处。在检修完毕后,应急人员把应急停电牌挂在刚检修过的开关送电手把上,返回应急处理位置处,根据《停电甩火》申请单要求进行甩火,恢复分站原来供电电源,摘掉停电牌,通知矿调度及中心站值班员做好记录。
5 通讯全部中断应急处理预案
采用电缆传输模式的监控系统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热切换备机运行,若系统仍然中断,检查数据接口及其航空插头、保险管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给予更换。检查中心站线路防雷装置及其快速熔断器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给予更换。检查地面主线路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现象,检查入井口处线路避雷器及其快速熔断器是否正常,如不正常给予更换。检查地面主线路接线盒内是否存在短路、断路,是否受潮进水,接线柱是否氧化锈蚀、接触不良。同时检查井下主线路是否存在短路、断路,接线盒
摘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矿井监控技术的发展,监控设备的不断完善,监控设备使用和维护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阐述了煤矿监控系统传感器故障或断线应急处理预案、误报警应急处理预案、馈电异常应急处理预案、分站通讯中断应急处理预案、通讯全部中断应急处理预案等方法。
关键词:监控系统,故障,应急处理预案,方法
参考文献
[1]马维绪.煤矿机电技术基础[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2]梁南丁.矿山机械设备电气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8.技能大赛安全应急预案 篇八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三、《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
工作原则
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指导下,根据职责分工,依法开展工作。
一、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各自的职责。
三、科学决策、依法应急
采用先进技术,实行民主决策,依法规范程序,确保事故处置的科学、有效。
四、加强监测、群防群控
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检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五、及时反应、快速行动
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态发展,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
事故分级
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分级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相应分为四级。
一、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Ⅰ级)
(一)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二)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
(三)发生跨境(香港、澳门、台湾)、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四)国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Ⅱ级)
(一)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地)级行政区域的;
(二)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三)造成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
(四)省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Ⅲ级)
(一)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地)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二)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三)市(地)级人民政府认定的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四、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Ⅳ级)
(一)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2个以上乡镇,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二)造成伤害人数30—90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三)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一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组织体系
一、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根据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要求和工作需要,启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一)职责:在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1.协助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3.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相关技术鉴定工作;
4.根据需要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
5.审议批准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应急处理工作报告等。
(二)总指挥: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担任。
(三)成员单位:根据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性质和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确定,主要有:省农委办公室、市场信息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科技教育处、农业处、农机处、农垦处、乡镇企业处、监察室,以及事故发生地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机构图见附件一)。
相关部门职责如下:
1.办公室:负责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及对外口径,组织、协调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汇总和报送等工作。
2.市场信息处:负责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落实该办公室各项职责;拟定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收集信息,分析动态等工作。
3.发展计划处:负责协调相关处室编制事故应急处置所需固定资产的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发改委追加应急处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
4.财务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资金保障及管理。
5.科技教育处:负责应急处置教育培训的归口管理,将应急处置相关知识作为农民培训的内容加以落实。
6.农业处:负责组织与种植业领域农药残留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7.农机处:负责组织涉及农业机械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业机械造成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8.农垦处:负责组织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9.乡镇企业处:负责组织与加工食品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0.监察室:负责对政府公务员和政府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在造成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以及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失职、渎职等违纪行为的调查、督查督办,并依法依纪提出处理建议或作出处分决定。
二、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启动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立即启动。
(一)职责
1.贯彻落实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检查督促各地区、委各处(室)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防治蔓延擴大;
3.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4.向省政府、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5.为新闻机构提供事故有关信息,必要时接受媒体的专访;
6.完成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主任与副主任
1.主任: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市场信息处处长担任;
2.副主任:由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农委办公室、市场信息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科技教育处、农业处、农机处、农垦处、乡镇企业处、监察室主管处长(主任),以及事故发生地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管负责人担任(见附件二)。
(三)联络员、联系人
1.各成员单位设联系员(见附件二)。
2.各市(州)农业主管部门设联络员、联系人,联络员由主管负责人担任,联系人由主管科室负责人担任。
3.吉林省受理举报电话:0431-88906017。
4.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邮编 130051;
電话(传真):0431-88906017 82711364。
三、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工作小组及其成员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要求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并随时将处理情况报告给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将有关事故以及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一)事故调查组
1.组成: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环节,明确省农委市场信息处、农业处、农机处、农垦处、乡企处等部门负责或其中一个部门牵头负责。监察室视情况参与对重大事故的调查。同时,根据需要成立专家咨询组,协助调查事故(专家库见附件三)。
2.职责: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组织协调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实施应急处置工作,监督相应措施的落实,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专家咨询组负责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帮助,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和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及造成的危害,为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参考。
(二)事故处理组
1.组成:由事故发生环节的具体监管职能部门为主负责。
2.职责: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监督召回有毒有害农产品,严格控制流通渠道,及时移送相关案件,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三)综合组
1.组成:由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规定,根据事故的类别等情况确定具体成员。
2.职责:迅速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及时采用适当方式组织信息发布。在发生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涉外事件时,及时组织对外发布,并视情况通过有关部门向我驻外有关使领馆、港澳台地区通报情况。负责受理事故发生地现场的记者采访申请和管理工作。负责互联网有关信息的管理和指导。
运行体系
一、监测、预警、报告、举报、通报
(一)监测与预警
吉林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省农委市场信息处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综合协调、归口管理和监督检查。各相关处室和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组织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等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吉林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告制度,及时发布有关农产品农药残留等质量安全监测信息。
各有关处室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尤其是高风险农产品种养殖过程的质量安全日常监管。
(二)报告
吉林省建立健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包括信息报告和通报,以及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信息采集和报送等。
1.责任报告单位和人员
(1)农产品种植、养殖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
(3)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单位;
(4)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5)消费者;
(6)其他单位和个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慌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2.报告程序
遵循从下至上逐级报告原则,允许越级上报。鼓励其他单位和个人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对口处室报告。
(1)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控制措施,及时向所在地乡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收到报告的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2)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并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向省农委报告。
(4)省农委各处室在接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程序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并及时通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报告要求
(1)初次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2)阶段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必要时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总结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事故处理后10日内做出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包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三)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省农委举报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
省农委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对举报事项的调查处理工作。
(四)通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之间应当及时通报。
1.通报范围和方式
(1)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可能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风险信息报送省农委。根据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险源监控信息,对可能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险情,省农委应当及时通报有关市(地)级人民政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必要时上报省人民政府。同时,视情况向社会及时通报,避免风险和危害范围进一步扩大。
(2)省农委接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及时与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沟通情况;有蔓延趋势的还应向相关地区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加强预警预防工作。同时,应当立即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
2.特殊通报
涉及港、澳、台地区人员或者外国公民,或者事故可能影响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机构或者有关国家通报时,经省人民政府或省应急指挥部批准,由省农委及时通报省港澳办、台办或省外办,有关部门按照相关预案实施。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
按照《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分四级,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Ⅰ级)由国家应急指挥部或办公室组织实施;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Ⅱ级)、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Ⅲ级)、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Ⅳ级)行动的组织实施由省及地方人民政府决定。
(1)响应的升级:当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及时提升预警和反应级别;
(2)響应的降级: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会进一步扩散的,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相应降低反应级别或撤消预警。
(二)指挥协调
1.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
按照省应急指挥部或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启动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协调指挥应急处置行动。
2.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
协调省农委有关处室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出应急处置重大事项决策建议;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加、指导现场应急处置指挥工作;协调、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及时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处置行动的进展情况;指导对受威胁的周边环境的监控工作,确定重点保护区域。
(三)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力量。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事态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时,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跨省(区、市)、跨领域、影响严重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紧急处置方案,按照《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施。
(四)响应的终结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终结,应急处置队伍撤离现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经现场检测评价确无危害和风险后,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批准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汇总之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情况报告,可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建议。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及时跟踪处理情况,随时通报处理结果。
三、后期处理
(一)善后处理
省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处置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陪工作。
造成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二)责任追究
对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提出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的建议。
省农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对整改和善后处理进行监督。
(三)总结报告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应当及时总结分析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处置总结报告,报送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抄送省农委各相关处室。省农委根据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提交的应急处置总结报告,组织研究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措施。
四、应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省农委建立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专项信息报告系统,由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承担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传递等工作。
(二)技术保障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当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或者其他单位的委托,承担任务的检测机构应立即采集样本,按有关标准要求实施检测,为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定性提供依据。
(三)物资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应急处置资金,所需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四)演习演练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形式,组织开展突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习演练。
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统一组织突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习演练。
有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应急处置演习演练。
(五)宣教培训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广大消费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风险和责任意识,正确引导消费。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9.春运安全应急预案 篇九
为了确保春运期间客运生产安全,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更进一步强化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保春运期间行车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紧急救援对象
1.1 公司所有客车在营运过程中,如发生交通事故或因天气、道路等情况受阻,不能正常运行,都属应急救援对象。组织领导分工
2.2 成立安全生产应急预防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
2.2.1 组长、副组长负责及时掌握事故的确切情况,并将事故概况、损失及时汇报集团公司及主要部门,根据事故大小程度及时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到事故发生地指挥处理。2.2.2 负责交警、保险、医院等部门的联系协调及善后处理。
2.2.3 负责安排人员和车辆的调派,伤亡人员的安置,其它旅客的疏散。2.2.4 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2.2.5 其他成员组织车辆救援现场施工。应急救援的工作程序和要求
3.1 事故救援值班电话:,确保24小时开通。
3.2 值班人员接到报警电话后,一定要将事故的地点、概况询问清楚,并立即将详细情况向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3.3 领导接到报案后,立即召集主要成员,按分工要求通知各救援人员,以最快速度集中队伍,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概况。
3.4 赶赴现场后,配合交警、120等部门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救护,交涉相关事宜,安排具体处理事宜,并对滞留现场客车上的其他乘客要及时调配车辆转乘。
3.5 因天气变化道路情况恶劣客车受阻不能继续前行时,值班室要及时就近组织车辆疏散受阻旅客转乘。
安全生产预防措施
4.1 认真落实《运输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上级对春运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切实把确保春运安全事故应急预防工作为当前首要工作,保证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4.2 值班人员要认真分析、预测春运期间客流量及流向,及时与各车站联系,科学调度,组织加班,加强对客运班线车辆动态监管工作,充分利用GPS加大对驾驶员和车辆的动态监管,尤其是对夜行车辆、加班车辆的动态监管工作,要切实强化驾驶员安全防范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促使全体职工提高警惕。
4.3 强化安检报班和营运车辆加班各项手续的查验办理等措施,确保所有营运车辆各项手续合法、齐全、有效,确保加班驾驶人员配备充足,确保旅客走得及时、走得好。
4.4 领导小组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在春运期间不定期上路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督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同时通过电话、安全例会、GPS平台短信温馨提示等形式教育驾驶员注意安全行车。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应对雨雪灾害天气应急预案
为高效、有序的做好雨雪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轻雨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救援对象
公司所有营运客车在运输过程中,凡发生因雨雪天气受阻、人力不可抗拒的灾难等情况,都属应急救援对象。
二、组织领导分工
(1)成立雨雪灾害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机科,任办公室主任,值班电话:
(3)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雨雪灾害应急救援、抢险及善后工作,雨雪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并确定应急救灾工作方案,负责组织做好应急救灾工作。
(4)办公室:按照雨雪灾害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进行紧急救援。
三、应急措施及要求
(1)对所有车辆的技术状况要随时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客运规定的“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安检合格报班和发车前的安全告诫制度,充分利用GPS信息平台,强化安全监督,确保所有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安全运营。
(2)认真落实车辆强制二级维护、安全隐患排查,对所有营运车辆进行冬季普查,尤其是车辆要害部位,防滑设施(三角木、防滑链),对不符合要求的车辆立即进行整改,“两防”设施放在方便顺手的位置,以便于使用。彻底消除因车辆技术性能和雨雪天气造成的事故隐患,绝不允许有一辆安全性能不达标的车辆从事营运。
(3)特殊时期要加大驾驶员安全教育力度,在雨雪天气车辆停运时,有效利用安全例会和驾驶员安全培训班,加强对驾乘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驾驶员在雨雪路面及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警惕性和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严禁雨雪天气停运车辆的驾乘人员酗酒,保持足够精力,保证随时出车,运送旅客。
(4)冬季遇雨雪天气及人力不可抗拒的灾难时,安机科要随时和运调科、周边车站密切联系,及时掌握路况信息,科学调度,合理发班,对不适宜发班的班线,要视具体情况及时通知运调科停发车辆。
(5)领导小组成员在遇雨雪天气时,必须在6:30分在办公室集合,加强与兄弟公司和兄弟车站的联系,确定停发班次,并做好旅客宣传解释工作,保证冰雪天气安全运送旅客。
(6)在灾害发生时,领导小组成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看灾情,果断处理,采取强有力的应急措施,实施救援方案。已行驶在途中车辆,要通过电话及时告知驾驶员灾情,加倍小心注意安全行车或停驶。
(7)在接到雨雪灾害及人力不可抗拒的灾难报告时,要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按分工负责,赶赴现场及时组织疏散施救,积极与公路、交警、运管等部门协调配合处理事件,疏通交通,清除障碍,确保车辆畅通旅客安全。
10.汛期安全应急预案 篇十
汛期安全应急预案
营口市鲅鱼圈区市政公司
二0一一年五月七日
汛期安全应急预案
为确保在汛期时期能及时、迅速、高效地处理灾害;确保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正常施工,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建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机构
(一)成立汛期安全领导小组
为了加大对汛期灾害的防范力度,加大领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范。成立汛期安全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范业静
副组长:钱兴文
成员:孟冬
一、刘迎东、姜永升、陆旭、陆义
(二)相关机构:
1、宣传教育组:
组长:姜永升
成员:刘军、刘新全
主要职责:
(1)做好汛期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教育。
(2)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2、汛期安全防治监督组:
组长:刘迎东
成员:陆旭、陆义
主要职责:
(1)检查防汛的宣传教育工作。
(2)督促领导小组开展工作,监督执行情况。
二、采取的应急措施:
1、坚持24小时值班,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及时做好上传下达。
2、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3、遇重大问题及时处理地同时,向上级主管及时汇报。
4、经常做好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
5、及时向工人做好汛期安全防范措施,与工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6、安排专人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做到早知道,早预防。
7、做好重点部位的防范工作,专人负责。
三、工作要求
1、相关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整体配合,协同作线,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2、必须保证遇到突发事件时各项救援工作正常运转。
11.技能大赛安全应急预案 篇十一
2009年3月11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与重庆市政府相关领导就重庆市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工作交换了意见, 并签署了《支持重庆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备忘录》。这是全国惟一的一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 从而奠定了重庆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在全国先行先试、率先发展的重要地位。
在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市政府的指导下, 重庆市安全监管局按照“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要求, 结合全国“安全生产年”相关活动和按照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的工作部署, 制定了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四年规划, 确定了“一年强化、两年突破、三年攻坚、四年巩固”的应急管理工作思路和年度目标, 科学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程序, 努力提升应急预案编写质量, 加强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拓宽培训演练渠道, 使重庆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统一思想细化任务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2009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重点督导方案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按照“314”总体部署、建设“平安重庆”和创建“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的要求, 结合重庆实际, 在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督导和支持下, 重庆市安全监管局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和《重庆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
重庆市成立了以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安全监管局局长肖健康为组长、副局长金正德为副组长、市应急指挥中心全体职员为成员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组织计划、工作协调和督促检查与实施。根据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的工作要求, 结合重庆市实际, 各区县 (自治县) 制定了详细的预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 对预案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把各区县 (自治县) 中型以上企业、实行安全许可的高危企业及市级以上的重点工程项目作为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重点, 从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和培训演练等工作入手, 推动应急预案建设, 带动促进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同时, 通过动员、研讨、典型引路和试点, 确保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的完成。
编制文件确保质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相关工作, 重庆市安全监管局印发了《贯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意见》和《重庆市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数据库工作方案》, 编制出台了《重庆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细化了预案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建立了季度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将预案管理工作作为汇报的一项重要内容。
重庆市安全监管局首先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公司和全市各大中院校、中小学校抓试点, 按《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对全市303家危化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形式审查, 备案186家, 指导轨道交通公司修改完善了轨道交通运营应急预案116个, 指导各大、中院校和中小学修改完善各类预案13826个。通过抓典型, 树样板, 以点带面, 全市共编制修改完善了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64033个, 提高了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 切实把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实做好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重庆市安全监管局将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纳入区县 (自治县) 人民政府和企业年度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采取督查、抽查、互查和调研等方式, 加强对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执法检查, 对于消极懈怠、敷衍了事的生产经营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停产整顿, 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厉查处。全市高危行业和重点企业应急预案全部实现了备案管理, 其他类型企业做到了全部有预案, 区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急预案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做到互相衔接, 形成了覆盖各区县 (自治县) 、各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科学有效”的预案体系。
宣传教育提高认识
为了切实提高对贯彻落实《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预案规范化管理的认识, 提高应急预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重庆市安全监管局制定了《重庆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计划》, 建立完善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体系, 组织编写了系统的应急管理培训教材, 建立了应急管理培训师资库。
在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的支持下, 重庆市安监局有计划地对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干部进行系统培训, 先后组织举办了全市区县 (自治县)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分管领导和市级部门或单位分管领导、应急办主任和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应急预案管理人员和重庆市国有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分管领导、预案管理人员5期培训。通过培训,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分管领导和预案管理人员系统掌握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本知识和应急预案编制方法, 掌握了应急预案基本情况数据库建立和使用方法, 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规定的内容, 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为扩大应急预案宣传面, 在开展培训的同时, 重庆市安全监管局在局公众信息网和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上, 充实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预案管理等内容。除此之外, 重庆市安全监管局还组织区县和企事业单位应急和预案管理工作人员, 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及其他宣传教育活动, 广泛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提高了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与此同时, 他们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墙报、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方式, 在学校、社区、厂矿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广泛宣传应对突发事故灾难常识, 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进人心, 提高公民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组织演练建设体系
重庆市安全监管局为确保应急预案质量, 强化了应急预案培训演练工作, 要求各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要求, 在应急预案评审备案前, 对编制的应急预案, 必须开展一次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活动。演练坚持“突出重点、不求大求全, 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 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的原则。
市和区县 (自治县)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 提高区县 (自治县) 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并对应急预案演练结果进行评估, 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 分析存在的问题, 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12.校舍安全应急预案 篇十二
一、指导思想
为推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维护学校师生人身安全,有效防范校舍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消除校舍事故隐患和事故发生后,立足于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并且在第一时间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投入抢险救助工作,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教育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因为学校人员集中,具有经济损失大、人员有伤亡和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中应充分调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实施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行动,采取各种有效,快速的抢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果有事故发生,学校领导要及时赶赴现场,加强指挥,协调有关力量,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决策。相关人员也要及时到达事故现场开展工作。
二、成立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组织我校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救援小组名单:
1、组长:
2、副组长:
3、成员:
三、应急组织的职责
1、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和资源的调动。
2、及时向上级部门通报事故情况和解决求援事项
3、负责事故的调查和善后工作,服从专业部门的指导意见。
4、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5、根据事故的急救预案,在事故现场指挥救援行动,把事故消灭在初始状态。
6、维持现场秩序,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有序疏散无关人员,负责救护伤员和寻找失踪人员。
7、与有关专业部门合作,提供建议和信息,负责应急救援任务的分配和人员调度。
8、负责事后的现场清理工作。
四、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1、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在5-10分钟内向教育办公室报告(突发安全事故报告联系电话:(教育办公室);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要本着“先控制、后处理,救人第一、减少损失”为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2、学校接到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在2小时内及时向教育局汇报,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
故现场,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理工作。
3、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党纪、政纪处分。
五、对突发事故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发生校舍安全事故,各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2、抢救过程中,组成人员要相互配合,团结一致,树立全局观念,提高抢险救援的效率,组长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保证抢救任务完成。
3、加强组织纪律,各组成人员要严格听从现场指挥部,积极履行职责,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4、抢救过程中和抢救结束后,各组成人员不得擅离职守,更不得擅自离开。
5、抢救过程中要切实做好各项安全措施,保证抢救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强化责任制,预防发事故发生
13.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篇十三
应急处理预案
安全工作是当前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维护学校师生安全,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校内发生的意外安全事故应做好及时妥善处理,为此,特制定以下应急处理预案。
一、对于因打架斗殴导致的恶性事件,按情节严重程度,应做到以下几步:
1、保留事故现场。
2、及时将伤者送往当地卫生院,若伤者严重者拨打120援助
3、及时和班主任、校领导取得联系。
4、班主任和校领导及时要和家长联系。
二、对于因交通事故,拥挤、追逐打闹导致的意外事故,按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理。重者参照打架斗殴事件步骤进行处理;轻者依据学校管理制度进行妥善处理。
三、对于因偷盗而导致财产安全受损失的事件应做到以下几点:
1、保留事故现场以供调查处理。
2、及时汇报学校。
3、偷盗严重者,由校领导及时上报当地派出所处理。
四、对于火灾事故,应做到如下处理:
1、确保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2、及时消除火源,严重者拨大119援助,及时向学校汇报。
14.技能大赛安全应急预案 篇十四
关键词:大功率中短波发射台站,安全播出突发事件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1引言
随着无线传输发射事业的不断发展, 建立传输快捷、管理科学的技术运维新体系成了事业发展的核心要求之一。安全播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作为技术运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受到各级安全播出责任单位的重视。安全播出突发事件事故应急预案是有效应对处置各类安全播出突发事件事故的指导性文件。制订时必须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真正起到规范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工作。
大功率中短波发射台站 (以下简称“发射台站”) 相对于小功率发射台站而言, 占地面积更大, 播出系统设备更复杂, 职工数量更多, 安全形势更严峻。科学实用的应急预案无疑将能够更好地指挥协调多方力量各种资源处置安全播出突发事件事故, 提高发射台站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保证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 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影响和财产损失的作用。
目前, 各发射台站按照无线局的统一部署, 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结合各自具体情况, 开展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从2003年至今, 作者所在台站编写成了《国家广电总局724台安全播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以下简称“台站应急预案”) , 并先后6次修订。从编写修订的经验和实际应急情况来看, 台站应急预案在编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框架结构与层次不合理;危险分析不全面, 使应急准备工作不到位;应急组织机构层次较多, 设置不合理, 无法高效运行;运行程序缺乏标准化规定等。
在修订2012版时, 作者梳理了思路, 根据台站实际情况明确了目标, 调整了结构, 立足于危险分析, 设计了应急指挥, 强调了操作性, 规范了完善程序。相对于以前的版本做了很大的改变。本文在总结以往编制应急预案经验的基础上, 探讨应急预案的编制要点, 为发射台站编制应急预案提供借鉴。
2安全播出突发事件事故及应对
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62号《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和广技办字[2008]2号《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事件/事故管理规定》的规定。安全播出突发事件事故分为事件和事故两大类, 其中事件包括破坏侵扰事件、自然灾害事件、技术安全事件、其他事件, 事故包括特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
积极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事故有三层含义:一是预防,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将一切可能导致突发事件事故的隐患、危险源一一列出来, 确立突发事件事故发生的指标体系, 实施重点监控, 使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不发生;二是预警, 在预防基础上, 建立健全并完善突发事件事故预警机制, 将监督与预防措施结合起来, 做到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三是预案, 突发事件既有人为因素, 也有非人为因素 (包括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 , 从这个意义上说, 要想完全避免突发事件事故是不可能的。因此, 我们必须把防范突发事件事故的基点放在准备工作上, 而制订应急预案就成了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3应急预案的通用要求
应急预案指事先预测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预案充分考虑现有物资、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 使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应急预案编制的内容要求参见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通用要求有:一要建立反应迅速、处置果断的指挥体系;二要内容设立包容性强、涵盖面广;三要在具体处置过程中, 措施具体, 便于操作;四要整体做到反应灵敏、决策果断、综合协调、行动迅速、处置有方。
4台站应急预案编制中的要点、难点
台站应急预案在编制时既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又要符合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行业特点。作者立足发射台站的工作实际, 不断摸索、实践, 提出了编制中的几个要点、难点及建议意见。仅供参考。
(1) 统一思想, 明确编制目标和要求
要编制一套适合发射台站的应急预案, 必须确立编制目标和要求。以往几次修订, 都是各编写人员各自领任务, 分头编写, 最后汇总时才发现因为理解不同, 所编写的预案结构不一样, 出发点、侧重点相差较大, 很难统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建议发射台站成立由台领导任组长, 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编写工作组。工作组成员首先要收集并翻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尤其是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然后再通过会议等多种形式, 使工作组成员都深刻理解安全播出突发事件事故的定义、内涵和外延, 熟悉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 明确从发射台站安全播出工作可能造成的危害出发, 结合本台实际情况, 根据危害程度分级响应, 依法处置破坏侵扰、自然灾害、技术安全和其他等四类安全播出突发事件的编制思路。
根据应急预案要实现的功能, 所提出的应急预案不仅要实现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 避免在岗人员不知所措或错误操作, 防止因组织不力或现场混乱而延误应急救援行动;还要指导台站内应急人员的日常培训和演练, 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的要求。
编写工作组统一了思想, 明确了编制目标和要求, 编写成的应急预案才更具系统性和规范性。
(2) 借鉴活用, 调整预案结构
经过近10年的不断研究, 我国的应急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很多行业根据本行业的特点都制定了应急预案。在制定过程中也形成了几种成熟的应急预案结构。
“1+4结构”:这种应急预案的结构就是综合预案=基本预案+ (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支持附件) 。
总预案+专项预案结构:这种应急预案的结构中, “总预案”就是阐明应急整体框架结构及应急的基本原则;“专项预案”是根据总预案的要求, 在危险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事故的种类、现场区域位置等因素, 确定的子预案。
总预案+应急程序+应急处置指导书结构:这种应急预案的结构, 是由整体到局部, “总预案”概述应急体系框架和应急基本原则, “应急程序”则明确各突发事件的应急流程或各应急部门应急工作流程, 而“应急处置指导书”是具体的应急行动指导。
单一的应急预案结构:这种应急预案的结构是指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将应急预案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等所有内容都融合成一个文本。
这四种常见的预案结构, 各有优缺点。如何选择合适的预案结构呢?这还需要从台站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考虑几个因素。一是与市县区的距离。距离的远近决定了在发生突发事件事故时, 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响应时间。从而决定预案结构的复杂程度。如果距离较远, 就必须立足于自救, 所以对于突发事件事故的应急范围, 指挥系统设计, 应急处置人员组织应急物资贮备等台站应急预案都要统筹考虑。二是台站各部门的情况。发射台站内应急处置人员工作岗位相对分散。各重点防护的技术部门往往是布局各不相同的独立建筑, 现场应急环境复杂, 且往往是事故/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因此针对不同的技术部门应有符合部门实际的专项预案。三是各技术部门的工作实际。各技术部门担负着发射、节目传送、供电、天馈线、网络等不同的任务, 所在的工作环境和设备特点决定了安全播出事件事故的处置方法不尽相同, 所以在预案中必须有不同技术部门的应急处置指导书。
考虑到上述因素, 建议台站应急预案采用特有的混合结构——总预案+专项预案+应急处置指导书 (见图1) 。这种结构既有“总预案”阐明应急整体框架结构, 应急的基本原则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 应急行动、措施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又有需要全台动员应对的事件专项预案;还有针对各技术部门内部突发事件事故的部门专项应急处置指导书特别是各技术部门的专项预案, 既有针对传输发射的安全播出应急处置指导书, 还有针对部门内部的突发事件的前期处理应急处置指导书。比较符合发射台站的实际情况。
(3) 危险分析, 找准预案基点
危险分析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 主要是通过危险辨识、风险评价, 确定台站或部门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事故及其性质、危害后果等, 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提供决策依据和足够的信息。
危险分析应全面。根据台内近10年的播出故障、各种事故记录, 无线局历年来的安全播出事件事故汇编, 当地的灾害记录, 结合事故预想, 基本做到了对台站各种突发事件全面考虑。
危险分析应客观。发射台站主要的危险来自于所处的工作环境, 也就是技术安全中常讲的三高——高空、高频、高压。这些危险源都是在技术系统建成后就客观存在的。维护区域内的危险分析, 就是辨识和评估在进行操作和维护工作时, 这些危险源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的危害。具体可参见《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724台应急预案 (2012版) 》中《变电站专项应急预案》第二章的危险性分析。
建议在应急预案编制应做好以下危险分析工作:
全面分析本台站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 预测和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
确定事故危险源, 进行风险评估;
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 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客观评价本台站的应急能力;
充分借鉴国内外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4) 科学分工, 设计应急指挥
突发事件事故发生时, 高效的应急指挥是积极应对, 科学处置, 减少损失的重要保障之一。根据突发事件事故的不同等级, 应急指挥分为台站和现场两级指挥系统。台级应急指挥应包括指挥领导小组, 现场处置组和台站内应急响应部门 (台办室、技办室、发射机房、监控中心、维修室、变电站、保卫科、财务科、行政科) ;现场应急指挥应包括指挥人员、应急处置人员和各自的岗位职责。其中现场应急处置人员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 但是必须明确日常工作转换成应急工作的模式转换条件和转换后的岗位要求。
对于应急指挥系统的职责划分, 应组织台领导和各部门的专业人员参与的讨论会, 针对不同突发情况, 根据现有处置手段, 设想处置步骤, 明确应急处置岗位的职责。同时建议各部门应急岗位的职责基本与其日常工作中承担的职责相对应, 便于平战结合。
(5) 立足实际, 加强预案操作性
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是对应急预案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也是最终目的。要使应急预案具有可操作性, 必须将危险性分析和台站、各部门应急能力评估得到的有关信息结果融入到预案的内容中, 使应急预案符合台站的实际情况。怎样融入呢?实践经验表明, 在预案中必须明确“5W1H” (为什么、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怎么干) 要求, 其中总预案和专项预案中, 通过危险性分析说明“为什么”是这些应急任务, 如地处陕西关中地区的724台就没有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预案。应急处置指导书中明确执行应急任务的人员、时间、地点、具体的应急行动、行动步骤和行动标准等, 使任何参与应急的人员都能有效、高效地开展应急工作, 而不会受到紧急情况的干扰导致手足无措, 甚至出现错误的行为。
(6) 规范程序, 完善预案管理
为了规范应急预案的管理, 在总预案中的应急管理一章, 专门针对宣传教育、培训与演练、责任与奖惩、预案管理中预案编制与解释、预案修订、预案实施做了详细规定。在专项预案的附则一章, 也规定了专项工作和重点技术部门的预案演练和修订的要求。确保了应急预案作为安全播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重点工作不断完善。
结束语
台站安全播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 以上就是编写台站应急预案过程中的一些认识、思路和经验。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
[2]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Z].200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