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2024-10-15

实训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精选16篇)

1.实训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篇一

移动通信设备使用 实 训 报 告

名:

号:

级:

成绩:

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4年11月

一 实训目的和要求………………………………………………….二 移动通信核心侧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 三 移动通信无线侧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 四 实训总结…………………………………………………………

一 实训目的和要求

1.熟悉移动通信等通信设备的构成、性能、作用及运行情况; 2. 通过现场参观和实地操作,了解通信设备的基本组成和运行状况;

3.了解移动通信设备和移动通信网的组成管理和发展规划。

4.认识移动通信设备的外观及结构,了解几种实际设备的型号、参数、性能指标和运行情况;

5.初步了解移动设备的常见几种组网方式;

6.学习移动传输设备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常规维护管理。

二 移动通信核心侧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

(GSM、CDMA、CDMA2000、WCDMA、TD-SCDMA等系统任选其一介绍即可)

三 移动通信无线侧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

四 实训总结

(不少于1页的内容)

2.实训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篇二

1 对航空设备管理办法的认识

中国民航局在1989年颁发的《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设备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设备管理, 使航空设备能够管好、用好、修好, 该办法适用于全民航全民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以下是对该管理办法归纳总结了几点认识, 对于目前我校飞机维修专业设备管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1.1 管理机构配置完整、责任分工明确

根据设备管理应“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原则, 公司、机场、院校、工厂应按照设备分级管理的原则, 设置机构、配备设备管理人员;制定各级管理制度, 对于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使机构人员能够各负其责。

1.2 管理系统完整有效

设备的管理系统分为:设备的前期管理 (采购) 、设备的基础管理 (入库成册) 、设备的使用与保养、设备的修理与备件、改造与更新等环节, 贯穿了设备的“生老病死”。

1.3 注重对人员的培训

规定要对在职的设备管理干部定期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形式的安全、专业技术与管理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对现有设备操作和维修工人进行多种形式、不同等级的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1.4 明确的设备管理指标

设备技术状态统一分为四级。一级设备:符合完好标准,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精度、能力) 能达到原设备出厂标准。二级设备:基本符合完好标准, 各项技术指标仍然可以达到标准要求。三级设备:达不到完好标准, 有缺陷、带病运转和停机待修的设备。四级设备:待报废设备。凡达到一、二级的为完好设备。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设备的完好率来评定单位或者部门的设备管理水平。

2 飞机维修专业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照民航局的设备管理办法, 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飞机维修专业的设备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2.1 管理机构不健全, 职责不清

我院的设备管理工作是由教务处领导的设备科进行设备的前期管理 (采购) 、设备的基础管理 (入库成册) 的管理工作, 而设备的使用与保养、设备的修理与备件、改造与更新等环节下放到二级分院进行管理。

目前二级分院并未设置专职的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 仅仅依靠实训教师利用课余或者上课期间对其管辖的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修, 这样很容易造成设备维护和维修不及时, 甚至使设备闲置利用率下降。另外, 教学设备与生产设备不同, 基本上处于一种公共资源状态, 教师们都可以相互共享资源。虽然我们也把设备管理责任落实到教师了, 企图明晰各自的责任, 但是设备共享的现状使得教师们相互推诿责任, 出现设备问题时往往很难追究责任, 这种责任制度很难推行。

2.2 管理系统并未形成闭环管理模式

对现有的设备管理机构进行分析不难发现, 从学校层面到分院层面到实训教师实行分级管理, 呈线性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属于开路的管理模式, 所有关于设备管理的工作都是由上至下的, 单向的。对于上层领导而言就缺少了基层的反馈信息机制, 导致了对于设备的实际数量、利用率、完好率、规划余量、设备损耗等信息没有得到及时掌握, 长此以往下去必然增加了设备管理决策的盲目性。

2.3 人员培训不足

设备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 需要相关人员掌握设备的维修技术和管理规章, 根据以上民航局颁发的管理办法规定, 要求必须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而目前我们学院并未形成这方面的制度, 因此相关的人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培训, 从而造成了设备管理的松懈和混乱的局面以及不安全隐患。

2.4 没有建立设备管理的指标体系

为了让设备管理更加规范, 我们设计了一些实用的管理表格, 如实训设备使用记录本、实训设备借用手续登记本、实训设备维修维护记录等, 要求负责管理的教师及时填写, 然后我们会定期组织督察组对设备记录的填写情况、设备损坏和维修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设备损坏、丢失等情况应尽快解决, 但是目前我们没有形成管理指标体系, 因此对于设备的损坏、丢失等情况出现时, 没有指标依据去判断其可容忍程度, 对于解决问题缺乏轻重缓急的准确判断, 而且对于管理人员也缺乏配套的激励制度。

3 加强设备管理的对策和探讨

针对设备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强设备管理工作, 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3.1 健全机构, 明确各级职责, 形成闭环管理模式

学校应设置设备管理处, 实行主管副校长领导下的校和分院二级管理体制, 执行统一政策、统一归口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设备管理处为学校的设备管理一级单位, 负责和组织学校设备的常规管理, 负责制订各级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负责对各分院的设备管理进行监督、指导。各分院是设备的二级管理单位, 是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 以下应配置专职的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 减轻教师的设备管理责任, 其行政上归属分院领导, 业务上归属设备管理处领导, 形成两级管理网。设备维修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进行对设备维修和维护工作;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分类、建档、编码、统计、报表、调配资源等业务管理工作。同时利用设备管理系统的相关人员对设备的信息及时收集、汇总和反馈, 形成闭环管理, 形成由下往上的信息渠道, 便于领导及时掌握设备的动态, 为制定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

3.2 建立和健全培训制度和管理指标体系

对设备管理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培训工作可以由设备处计划、组织和检查, 各个二级分院负责按照设备处制订的计划, 对设备管理人员以及教师进行设备管理规范、使用规范、安全规范等的培训, 使人员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 便于推进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

建立设备管理指标体系, 对设备技术状态进行分级管理, 根据指标可以准确判断设备评级。通过设备指标分析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技术层面上及时补救不足, 使设备完好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为了使管理指标的可操作性更强, 应尽快建立一套指标体系, 同时应建立一套激励制度, 对管理工作好、设备完好率高的单位和部门进行奖励。

3.3 利用网络平台提高管理水平

利用学校的网络管理平台提高设备管理水平。设备处应利用网络平台设立设备管理系统, 对于管理设备的采购、入库、使用与保养、维修、改造与更新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另外, 各级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各级管理的权限, 局部掌握设备的相关信息。

对于贵重设备如飞机、模拟器等的使用实行刷卡制度, 在使用设备前教师或者学生使用“校园卡”刷卡, 网络管理系统定期收集相关信息, 这样可以非常方便地统计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率等信息, 使设备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总之, 由于飞机维修专业的设备价值昂贵, 学生班级人数众多, 设备数量不足给设备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更加需要得到校方的支持和配合。设备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 是实训教学的物质基础和基础保障, 是提升现有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的有效途径。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规范的科学的管理, 融“管于学”打造一种企业管理氛围, 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规范我校的设备管理工作, 而且对于学生的技术素养的培养也是颇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设备管理办法[S].1989.

[2]李洁.高职院校机械类实训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15) .

[3]杨锡锌, 王成安.高职院校实训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财专学报, 2003 (4) .

3.计算机实训室的使用与管理探讨 篇三

关键词:计算机实训室;管理内容;使用;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08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全世界推广,各类高校也着手建立了计算机实训室。高校的计算机实训室多为Windows系统的网络型机房,CPU也在逐渐由单核转变成了双核和多核,计算机的数量及使用的频率在逐渐地增多,对于机房的维护与管理手段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科学合理地管理和维护机房是高校计算机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有效保障。

1 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内容

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内容还是相对复杂多样化的,针对不同系部的教学内容都要做适当的调整,会有不同的应用软件和设备保障,需要有设备的检修和用电安全保障。计算机实训室还会涉及到网络的联接和机房内外的环境设置等等,这些都属于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范畴,所以,相关的计算机实训室管理者必须要对各个部分的工作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总体上看,我们可以说,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工作既是学院的教学组成又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硬件保证,它是校园网络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 计算机设备使用中的问题

2.1 计算机实训室的环境建设

计算机实训室是各类计算机设备的应用环境,所以,计算机实训室的环境建设是十分关键的。其环境建设要包括了温度、湿度、电源、防尘、防盗、防静电等等。在温湿度的控制上,一般在15摄氏度到35摄氏度是最佳的状态,温度过高会影响机器散热,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元器件击穿损坏。空气如果潮湿,很可能会导致插接件和设备金属部件的锈蚀,严重时会造成整个电路的短路,空气如果过于干燥,又会引起静电效应,威胁到整个通信系统的设备安全。为了保证计算机实训室的温湿度处于标准状况,我们可以根据实训室的实际情况在其中配置抽湿机和加湿器,将机房内的湿度保持在40~60%的状态当中。

2.2 软硬件设备的维修更新

实训室中的计算机经常被频繁使用,而且,为了节约开支,实训室内的计算机通常会处于较为老化的状态,很多操作系统的自身软件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我们必须要时刻关注实训室教学软件的升级以及实训室教学硬件的检测、维修与更新换代,保证计算机的正常应用,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2.3 教学人员缺乏专业意识

实训室内硬件设备的主要操作人员其实就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虽然具备专业的计算机技能,但是,大部分人员都缺乏专业的维护意识,管理人员如果没能同教学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就会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产生很多不必要的冲突,所以,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工作其实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相关院校必须要重视对实训室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可以通过进修、自学等方式来掌握新的技术,实现科学的管理。

3 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问题

3.1 使用不够规范

计算机实训室在被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比如说很多教师随意调换课时和教室,这就给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有时候由于排课人员对实训室缺乏了解就会造成实训室超出容量,机器数不够使用等状况。

3.2 缺乏维护意识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专业教师会存在只教书不管理的现象,因此,对于设备和软件的了解和关注远远不够,对于实训室内管理人员设置的记录本视而不见,部分学生会在实训室内吃东西,在破坏了实训室环境的同时还可能会造成实训室内设备的污染和损坏。在这种缺乏监督和管理的状况之下,实训室的配件设施很可能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损耗,如果学生携带了带有病毒的优盘等设备进入到实训室并且运用实训室内的计算机设备,将会对多台机器总称感染,影响了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设备超过年限

据我院的调查显示,已经有60%的实训室设备老化陈旧,更新的周期过于冗长,这会导致很多问题。一方面,设备的超时使用会导致故障率极具升高。另一方面,软件的发展,会不断地对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市场又在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地更新换代,很多古老的计算机设备已经无法购买适配的配件,所以,很多院校都应该及时更新实训室内的硬件设备,这样才能够保证计算机教学的正常运行。

3.4 人员负荷较大

每一所高等院校都会结合教学的需要,配备很多的计算机实训室,每一个实训室当中都会配置40-50台左右的电脑,而相关的管理人员却少之又少,甚至只有1、2名管理人员,他们不仅要负责软件和硬件的维护,还要保证计算机实训室的内部环境,这势必会造成人员的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压力,我们院校在这个方面是采取了培养学生勤工俭学的方式,尤其鼓励一些具备专业计算机技能的同学,参与到计算机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当中,这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平台,还给同学们提供了施展技能和培养能力的环境,同时也解决了计算机实训室人员配置紧张的状况。

4 计算机实训室的科学管理办法

4.1 完善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实施

在计算机实训室当中,管理人员可以合理地设置一些规章制度。一方面,保证机房的管理更加地规范化,一方面,保证机房始终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规章制度的设置要涵盖各类角色的职责,包括管理人员、上机教师、上课学生等。在实训室内设置各类记录本,及时发现并记录问题,便于管理人员的检查和维修。

4.2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教师意识

任课教师在上机时必须要明确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对新生做好上机前准备教育。开关机的问题,键盘、耳机的摆放,凳子桌面的卫生等等。任课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责任心,及时纠正学会们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在上课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给学生们做好榜样作用,进而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

4.3 合理使用设备,科学安排维护

计算机实训室的设备使用都相对频繁,如果有软件安装和升级等项目必须要及时通知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也要时刻关注每一台计算机的硬件还原卡以及软件还原程序,经常清理硬盘,给每一台计算机做好定期更新和杀毒处理,计算机之间应该设置互联连接,通过服务器,进入校园网。我们还可以在机房的计算机设备中安装一些网维大师、还原精灵等软件来保护好硬盘,以便更加轻松地维护计算机设备。

5 结束语

在计算机实训室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这不仅仅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素养,也需要相关的任课教师以及院校学生来共同努力,共同维护计算机实训室的环境。本篇论文我们分析探讨了计算机实训室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改革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的院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建议。

参考文献:

[1]韩勇.学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浅谈[J].科技信息,2010(10):787.

[2]郭焱奎.浅析计算机实训室的使用与管理[J].群文天地,2012(12):255.

[3]陈泉.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探讨[J].职业技术,2013(12):161.

[4]徐秀军.计算机实训室应采用中心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4).

作者简介:马艳霞(1975.02-),女,内蒙古巴彦淖尔人,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

4.实训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篇四

一、凡学校购置的仪器设备,均需入库登记建帐。

二、实验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允许外借和随便拆改,确需外借或拆改时,必须说明理由,报主管部门批准。

三、对出故障的仪器设备,原则上由各实验室工作人员维修,对超出维修能力的故障,可向教务处或相关部门提出申请联系外协维修。

四、各实训室工作人员要加强仪器设备的保管和维修,按其不同的性能和要求,分别做好防潮、防水、防锈、防腐蚀、防盗等工作,以确保其应有的性能和精密度,使其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五、管理人员对实训室所属仪器设备负有全部管理责任,因管理不善、借用等责任原因造成仪器设备丢失,都要照价赔偿。

六、实训指导教师、管理人员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按实训要求使用仪器设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训习惯。

七、因正常实训教学自然损坏仪器,一律作报废处理,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书面手续。

5.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实训报告 篇五

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实训报告

对于本次实训报告,本人持中立态度。因为本次实训本就没有。但是在学习机械专业这么长时间以及到洛阳一拖实习期间也看到了许多机械的维修以及管理。在学校的车间看到的普通车床、数控车床、钻床、磨床、加工中心等一系列车床,这是在这两年多接触最多的机械,但是对这些机械的维修与管理了解也是不多。但是通过查阅资料,如《机械设备调试与维修》(主编赵仕元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对于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的维修与管理有了更多的了解。以下内容全是参考《机械设备调试与维修》而写的,写的是关于CA6140普通车床的维修保养与故障排除。

首先介绍点机械维修管理的基础知识:机械故障的概念:机械设备丧失了规定性能的状态,称为机械故障。机械故障的分类:按故障发生速度分类(1)渐发生故(2)突发性故障(3)复合型故障。按故障后果分类(1)功能故障(2)参数故障。还可以故障出现的情况分为已发生的实际故障和未发生的潜在故障;也可以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或性质分为人为故障和自然故障等。至于了解机械故障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为合理的维修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进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故障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机械设备故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1)机械设备自身缺陷影响(2)环境因素影响(3)时间因素影响。而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则包括(1)变形失效(2)断裂失效(3)腐蚀失效(4)磨损。以下则是本次实训报告内容:

CA6140型卧式车床维修保养与故障排除

一.CA6140型卧式车床的维护保养 1.日保内容与要求

班前:擦净机床外露导轨及滑动面的尘土,按规定润滑各部位。检查各手柄位置,空车试运转。

班后:将铁屑全部清扫干净,擦净机床各部位,部件归位。2.二级保养内容和要求

保养部位:床头箱

一级保养:拆洗滤油器,检查主轴定位螺丝,调整适当,调查摩擦片间隙和刹车阀,保

持油质良好。

二级保养:拆洗滤油器,清洗换油,检查并更换必要的磨损件。(20保养部位:刀架及托板

一级保护:拆洗刀架、小托板、中溜板各件,安装时调整好中溜板、小托板的丝杆间隙和塞铁间隙。

二级保养:拆洗大托板,疏通油路,清除毛刺,检查并更换必要的磨损件。保养部位:挂轮箱

一级保护:拆洗挂轮及挂轮架并检查轴套有无晃动现象,安装时调整好齿轮间隙,并注入新油脂。

二级保护:检查并更换必要的磨损件 保养部位:尾座

一级保养:拆洗尾座各部位,清除研伤毛刺,检查丝扣、丝母间隙,安装时要求达到灵活可靠。

二级保养:检查、修复尾座套筒锥度,检查并更换必要的磨损件。保养部位:走刀箱、溜板箱 一级保护:清洗油线,注入新油。

二级保养:走刀箱及溜板箱整体拆下清洗,检查并更换必要的磨损件。保养部位:外表

一级保养:清洗机床外表及死角,拆洗各罩盖,要求内外清洁、无锈蚀、无黄袍,漆见本色,铁见光,清洗三杠及齿条,要求无油污,检查补齐螺钉、手球、手柄。

二级保养:检查导轨面,修光毛刺,对研伤部位进行修复。保养部位:润滑冷却

一级保养:清洗冷却泵、冷却槽,检查油质,保持良好,油杯齐全,油窗明亮,清洗油线、油毡,加注新机油,要求油路畅通。

二级保养:拆洗油泵,检查并更换必要的磨损件,精度检查并调整,使其主要几何精度能达到出厂标准或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二、CA6140型卧式车床的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1、车削时工件出现圆度误差

主轴的轴承间隙过大。调整轴承的间隙,主轴轴承间隙过大直接影响加工精度,主轴的旋转 精度有径向跳动及轴向窜动两种,径向跳动由主轴的前后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保

证。在一般情况下,调整前轴承即可。调整后应进行一个小时的高速空运转实验,主轴轴承不得超过70摄氏度,否则应稍松开一点螺母。

主轴轴承磨损。更换滚动轴承。

滑动轴承的主轴轴颈磨损或椭圆度过大。修磨轴颈或重新刮研轴承。

主轴轴承的外径或主轴箱体的轴孔呈椭圆形,或相互配合间隙过大。可更换轴承外套或修正主轴箱的轴孔。

卡盘后面的连接盘的内空、螺纹配合松动。重新修配卡盘后面的连接盘。

毛坯余量不均匀,在切削过程中吃刀量发生变化。在此工序前增加一道或两道粗车工序,是毛坯余量基本均匀,以减小误差,再进行此道工序加工。

工件用两顶尖安装时,中心孔接触不良,或后顶尖顶的不紧,以及可使用的回转顶尖产生震动。工件在两顶尖间安装必须松紧适当。发现回转顶尖产生扭动,须及时修理或安装。

2、车削时工件出现锥度

用卡盘安装工件纵向进给车削时,产生锥度是由于主轴轴心线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相对溜板移动导轨的平行度超差。必须重新检查并调整主轴箱安装位置和刮研修正导轨。

车床安装时是床扭曲或调整垫铁松动,引起导轨精度发生变化。必须检查并调整床身导轨的精度。

床身导轨面严重磨损,主要的几何精度均已超差,及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超差。由于山形导轨和平导轨磨损量不等,使溜板移动时产生倾斜误差,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超差。刮研导轨甚至用导轨磨床磨削导轨恢复这三项主要精度,达到标准。

用一夹一顶或两顶尖安装时,由于后顶尖不在主轴的轴线上或前后顶尖不等高及前后偏移。可调整尾座偏移量,使顶尖主轴中心线。

用小滑板车外圆时产生锥度,是小滑板的位置不正,即小滑板的刻度线没有与中溜板的零刻度线对准。

工件安装时悬臂较长,车削时因径向切削力使前段让开,产生锥度。尽量减少工件的伸出长度或另一端用尾座顶端支撑,增加工件的安装刚性。

由于主轴箱升温过高,引起机床热变形。主轴箱热变形引起车床主轴中心线升高,热量从主轴箱底部传给床身,床身热变形引起主轴中心线的倾斜。主轴箱内主要热源是主轴轴承。检查并解决引起主轴箱温升得各种因素,如润滑油的质量。

3、精车圆柱表面时出现混乱的波纹

主轴的轴向游隙超差。可调整主轴后端的推力轴承的间隙。

主轴滚动轴承滚道磨损、磨粒滚珠磨损或间隙过大。应调整或更新主轴的滚动轴承,并加强润滑。

主轴的滚动轴承外环与主轴箱主轴孔的间隙过大。用千分尺和气缸表等检查主轴孔。用卡盘夹持切削时,因卡盘后面的连接盘磨损而与主轴配合松动,使工件在车削中不稳定或卡爪是喇叭孔形状,工件夹紧不牢。可先行并紧卡盘后面的连接盘及安装卡盘的螺钉。

溜板(即床鞍、中滑板、小滑板)和滑动表面之间间隙过大。调整床鞍、中滑板、小滑板的镶条和压板到合适的配合,使移动平稳、轻便。

刀架在加紧车刀时发生变形,刀架底面与小滑板表面的接触不良。在夹紧刀具后用涂色法检查方刀架底面与小滑板结合的接触精度,应保持方刀架在夹紧刀具时仍保持与它均匀的全面接触,否侧就用刮研发予以修正。

使用尾座顶尖车削时尾座顶尖套加紧不稳固或回转顶尖的轴承滚道磨损,间隙过大。先应检查顶尖套是否夹紧,如不是此原因,则应检查顶尖套与尾座体的配合以及夹紧装置是否适合。如果确定顶尖套与尾座体的配合过松,则应对尾座进行修理。

进给箱、溜板箱、托架的三支撑不同轴,转动时有卡组现象。找正光杆、丝杆与床身刀轨的平行度,校正托架的安装位置,调整进给箱、溜板箱、托架三支撑的同轴度,使床鞍在移动时无卡阻现象。

4、用小滑板移动作精车时出现工件母线直线度降低或表面粗糙度值增大

(1)小滑板导轨底面的平面度及燕尾槽的直线度超差,使小滑板移动的轨迹与主轴轴心线不平行。刮研修正小滑板刀轨。

(2)小滑板导轨滑动面间隙调整不合适。调整镶条使之紧送合适。(3)小滑板丝杆弯曲与螺母不同轴。应校正调直使之同轴。(4)精车大端面工件时在直径上每隔一定距离重复出现一次波纹

(5)床鞍上导轨磨损,致使中溜板移动时出现间隙等不稳定情况。刮研配合导轨及镶条。(6)横向丝杠弯曲。校正横向丝杆。

(7)中滑板的横向丝杆与螺母的间隙过大。中滑板下的横向丝杆与螺母由于磨损面间隙过大,使中滑板产生窜动,应予以调整。

6、车削螺纹时螺距不均匀及乱纹(指小螺距的螺纹)

机床的丝杠磨损、弯曲。如果丝杠的磨损不严重,仅仅是弯曲,常用压力教直法及敲打法来校直。如果因经常车制较短的螺纹工件而近主轴箱一端的丝杠磨损较严重,就要采用修丝杠、配开合螺母的方法。

开合螺母磨损,因与丝杠不同轴而造成啮合不良或间隙过大,并且因为其燕尾导轨磨损而造成开合螺母闭合时不稳定。调节丝杠和开合螺母的间隙。

由主轴而来的传动链(特别是交换主轴机构)间隙或偏摆过大。检查各传动件的啮合间隙,凡属可以调整的均予以调整,使之啮合良好,传动正常。

丝杆的轴向游隙(包括轴向窜动)过大。进行丝杆的轴向窜动测量。

米制、英制手柄挂错或拨叉位置不对或交换齿轮架上的交换齿轮挂错。检查手柄、拨叉的位置和交换齿轮的齿数是否正确,如果有差错,应予以更正。

床鞍运动的不稳定,如爬行、床鞍手柄的旋转轻重不一,溜板箱内的齿轮缺损或啮合不良。检查齿轮情况,调整相应机构的间隙。

主轴有轴向窜动。调整主轴后端的角接触球轴承,使主轴的轴向游隙控制在0.11—0.22mm,测定主轴轴肩支撑面的跳动允差0.015mm。

7、精车螺纹表面有波纹

(1)因机床导轨磨损而使床鞍倾斜下沉,造成丝杆弯曲与开合螺母的啮合不良。(2)托架支撑孔磨损,使丝杠回转中心线不稳定。(3)丝杠的轴向间隙过大。

(4)用于进给运动的交换齿轮轴弯曲、扭曲。

(5)所有的滑动导轨面(指床鞍、中滑板、小滑板)间的间隙过大。(6)方刀架与小滑板的接触面接触不良。

(7)切削长螺纹工件时,因工件本身弯曲而引起的表面波纹。(8)因电动机、机床本身的固有频率而引起的振动。

8、重切削时主轴转速低于标牌上的转速(甚至发生停机现象)

(1)主轴箱内的摩擦离合器调整过松,或者是调整好的摩擦片因机床切屑超荷,摩擦片之间产生相对滑动现象,甚至表面被磨出较深的沟道。如果表面渗碳硬层被全部磨掉,摩擦离合器就失去效能。调整摩擦离合器,修磨或更换摩擦片。

(2)摩擦离合器操纵机构接头与垂直杆的连接松动。打开配电箱盖,紧固变向机构接头上的螺钉,使接头与主轴之间不能发生松动。

(3)摩擦离合器主轴上的元宝销、滑套和拉杆严重磨损。修焊或更换元宝销、滑套和拉杆。

(4)摩擦离合器轴上的弹簧销或调整压力的螺母松动。检查定位销中的弹簧是否失效,如果缺少弹性就要更换新的弹簧,调整好锁紧螺母后,把弹簧定位销卡入螺母的圆口中,防

止螺母在转动时松动。

(5)主轴箱内集中操纵手柄的销子或滑块磨损,手柄定位弹簧过松而使齿轮脱开。更换销子、滑块,选择弹力较强的弹簧,使手柄定位灵活可靠,确保齿轮啮合传动正常。

(6)主电机传动V带调节过松。调整V带张紧机构。

9、停机后主轴有自转现象或制动时间太长

(1)摩擦离合器调整过紧,停机后摩擦片仍未完全脱开。调整好离合摩擦起。(2)主轴制动机构制动力不够。调整主轴制动机构。

10、主轴箱某一挡或几挡传动噪声特别大

(1)主轴箱内传递这一档或几挡转速的啮合齿轮齿廓有缺损或变形。按照机床传动系统图分别检查齿轮的好坏。

(2)这一当或几挡转速涉及的轴承有异常。如果传动链中有关传动轴的轴承有异常,也可采用上述方法通过传动系统图找出有关的传动轴,逐一检查分析确诊异常轴承所在轴,更换产生噪声的轴承,问题就能解决。

11、车床纵向和横向机动进给动作无法实现

在CA6140车床溜板箱内机动进给时要经过装在轴上的单向超载离合器,在正常机动进给时由光杆传来的运动通过超越离合器好坏,齿轮境Z56逆时针方向旋转,3个短圆柱滚子便槭紧在外环和星形体之间,外环通过滚子带动星形体一起转动,经过安全离合器传至轴。这时操纵手柄板到相应的位置,便可获得相应纵向,横向机动进给。

如果主轴箱控制螺纹旋向的手柄放在左螺纹位置上,光杆为反转,超越离合器外环顺时针方向旋转,就是滚子压缩弹簧向槭形槽的宽端滚动,从而脱开外环与星形体间的传动关系。此时超越离合器不传递力,车床纵向和横向的机动进给就无法实现。

心得总结

通过两年多的机械专业学习以及每学期的实训并且参考《机械设备调试与维修》写下了以上机械管理维修与故障分析实训报告。通过本次实训报告的打写,对于CA6140车床有了更清楚地了解,但是这些了解仍然是理论知识,在没有通过实际实训的情况下还是不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所以希望学校在以后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实训,通过老师讲解与资料查询对于机械管理维修与故障分析有更加清楚的了解。

当然老师在分布任务的时候说可以写生活中的维修管理,那么我可以写的就是修理自行车了。这本没有什么,本不是不可以写的,但是我们学习了两年多的机械专业知识,我觉得 7

有必要写一些车间有的机械的维修管理和故障分析。这应该是对自己学习了两年多的知识的一种负责。若我们没有上大学,没有学习机械专业,那么我相信我仍然可以写一篇关于自行车的维修管理的报告,所以我坚持写一篇有关CA6140的车床维修保养与故障分析。虽然这份报告我的抄袭部分占大多数,但是写在了我的报告上的就是我的,而且我是自己在书上一步一步打出来的,我觉得我的付出与自己得到的知识是成正比的。

6.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篇六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车间特种设备的管理,具体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第三条车间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

第四条车间定期限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使用

第五条使用特种设备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条例和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六条车间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核对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第七条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及时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第八条车间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五)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六)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第九条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车间应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并作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第十条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

第十二条公司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有关负责人报告。

第三章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记录。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第十七条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车间周检、公司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月检的三级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有关部门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和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

第十八条对特种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合理保养,计划检修,巩固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指标的实现。

第十九条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

第二十条定期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第二十一条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第二十二条认真做好设备重点部位的维护保养工作。

第二十三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十四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整改,或报告主管领导处理。

第五章特种设备应急救援

第二十五条对特种设备车间应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对威胁人员生命或造成公司财产损失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一系列抢险救治工作。

第二十六条全体员工在公司发生事故时,应积极参加紧急救援工作。

第二十七条发生事故或人员伤亡,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方式,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

第二十八条员工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

第二十九条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根据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其它有效办法指挥救援工作,不论采取何种措施进行紧急救援,应首先采用减少人员伤亡、减轻伤员痛苦的各种措施。

第三十条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听从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各就各位地对事故进行必要的救援工作,并注意自我保护,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和使用防护器具,避免自身伤害。

第三十一条当事故性质严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应向市各应急救援部门和附近生产经营单位、社区求援。

第五章特种设备事故处理

第三十二条特种设备事故按设备损坏程度分为爆炸事故,严重损坏事故和一般损坏事故。

第三十三条爆炸事故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或压力试验中,受压部件发生破坏,设备中介质蓄积的能量迅速释放,内压瞬间降至外界大气压力以及管道泄漏引发的各类爆炸事故。

第三十四条严重损坏事故是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损坏等导致设备停止运行而必须进行修理的事故。

第三十五条一般损坏事故是指锅容管特在使用中轻微损坏而不需要停止运行修理,以及压力管道发生泄漏未引起其他灾害的事故。

第三十六条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部门应迅速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设备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报告。如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向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七条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并在事故现场采取加拦绳,张贴“严禁入内“,“严禁破坏事故现场“标志,设人监督等措施,保护好事故现场。

第三十八条属于一般损坏事故发生后,由领导对事故发生前设备状况,事故伤亡、设备损坏及经济损失情况,以及事故原因和性质等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建议。事故调查结束后,由事故调查组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

第三十九条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由公司领导、设备部门以及事故有关人员联合成立事故调查小组,确定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建议。事故调查结束后,由事故调查组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对造成员工重大伤亡事故或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构成犯罪的责任人,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本制度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提出。

第四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END

7.实训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篇七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领导层重 视不够。 长期以来 ,学校管理层将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忽视实训仪器设备管理, 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训室建设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存在学校达标升级、迎检时关注实训室建设的现象;在建设中盲目追求仪器设备存量和高精尖,对管理不管不问;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手段陈旧落后。

1.2利用率不高 。学校多以院系为单位 ,院系又分不同专业,由不同领导和部门管理,因此出现仪器设备配置追求小而全、高精尖,为了局部利益实行占有制管理,大量重复购置校内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不高。有的仪器设备购置前缺乏科学论证,造成高价低效的严重浪费。特别用于教学的精密仪器设备,不但有局限性还有时间性,淘汰更新速度更快;一些设备使用时的配套物品缺失,致使设备不能使用,导致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下。

1.3管理制度 不健全。 主要没有建立仪器设备管理档案 ,对仪器设备说明书、使用软件、配套维护工具等保管不到位,遗失、缺损现象时有发生;忽视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记录。同时,管理、使用和丢失赔偿制度等不完善,出现只管使用、不管养护,多人使用、无人负责的现象。即使建立了制度也存在执行不到位、力度不够现象,形成人人都能用、人人都不管的局面。

1.4使用环境 不符合要求 。医学仪器设备尤其是现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其使用、放置的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在日常管理中,将其与一般办公用品对待,普通设备与尖端设备一样对待,不注意卫生,室内灰尘、湿度大;空调、稳压器、抽湿机等设备不足,等等,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1.5人员素质 不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仪器设备的使用者——学生在使用前不了解、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使用时存在责任心不强,随心所欲,甚至不恰当操作现象,损坏仪器设备;使用后不能清洁、归位仪器设备。二是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不能全面了解仪器的总体性能,不能熟练掌握其使用、维修的方式,使得仪器设备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利用。

2.对 策与建议

2.1提高对实 训设备管 理工作的认 识。仪器设备管理是仪器设备申购、使用、维护等规范化的保证,是确保实训教学活动正常有效进行的前提。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室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是整个教学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管理层要关注实训室建设,不仅购置先进仪器设备,还要重视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实行专人专责,强化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好实训室的作用。

2.2制订和完 善仪器设 备管理制 度。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实训室仪器设备,提高利用率,降低仪器设备的人为损坏率,应制订《实训室管理制度》、《大型模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实训室学生管理手册》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人员的职责, 约束或防止学生随意操作造成损害仪器设备的行为,保证实训室正常运行。

2.3强化对仪 器设备的 管理。首先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对仪器设备进行固定资产统计(数量、价位、型号和购置日期)、技术信息建档(仪器购置申请或计划、验收资料、产品说明书)和登记(仪器放置地点、维护人、责任人以及维修保养、停用、报废记录),全面掌握实训室的仪器设备情况。其次强化使用方面的指导,对每一台仪器设备,尤其操作复杂的要制作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卡片, 方便教师和学生对仪器的安全和正确使用。同时师生需严格执行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做到课前预习,课中严格操作规程,课后清洁、归位,减少仪器损坏频率,延长仪器使用寿命。最后加强维护与保养,是仪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日常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每台仪器的特点、结构,制定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养。对疑难故障和问题部件应请专业工程师上门维护保养。

2.4提高管理 和使用人 员的素质 。首先提高管理者的水平。仪器维护和管理工作由实训教师担任,他们的专业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仪器的使用寿命, 每台仪器设备必须实行“四定”(定人、定岗、定任务、定房间 ),仪器设备负责人要“三懂”(懂原理结构、懂操作方法、懂简单维护)。其次在使用者学生方面,上实训课之前对学生做好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宣传,然后做好仪器设备的功能特点、实训目的和实训设计步骤的说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规范有序地做好实验。

3.结语

8.强化实习设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篇八

在分析影响设备使用率原因的基础上,加强实习设备管理、提高使用率,推动技工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影响设备使用率的主要原因

1.设备使用出现问题的原因

由于技工学校的学生开始上实习课的时候,对设备的使用一无所知,大多数学生甚至从未见过。尽管实习老师再三讲解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操作、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等知识点,但仍有不少学生在操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设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2.设备技术状态

设备的使用周期普遍比较长,有的已使用20-30年,使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加工精度较低,故障增多,维修不及时或不彻底等问题使设备不能顺利正常使用。

3.日常维护保养方面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注意保养,有的同学还会违反操作规程,对设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这都严重地影响着设备的使用率。

二、加强设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1.重视设备的基础管理

根据学校各专业和各种设备的不同特点,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即分为A、B、C三类。对于A类设备实行定点检修管理,设备的检修采用主动维修和预知状态维修;对于B、C类设备,在确保实习课的前提下,以预防维修或事后维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修。采用“一体化”管理,对不同专业的各类设备进行整合和优化,建立一系列设备管理制度,做到既有实效性又具科学性。

2.强化设备的运行管理

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各维修人员结合实习指导老师对正在运行的设备以“听、看、摸”的方法,随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进行维修。

3.采用诊断技术,保障设备运行状态稳定

有些设备,靠“听、看、摸”不能完全排查故障,要自备一些诊断仪器(如侧振仪、水平仪、轴承故障不拆仪、测温仪、油品分析仪等),尤其是对一些精密设备或精度要求较高的数控加工中心实施精密诊断。

4.强化设备的综合治理,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的综合治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备隐患分级管理、档案管理、动态管理、全过程管理。

三、强化设备管理必须加大创新力度

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推动设备创新不断进步的制胜法宝。由于职业技工学校专业的不断更新,各实习设备也随之不断更新与换代,所以对设备的管理也要创新。

1.创新设备管理必须创新管理理念

现代化的设备管理重点在“管”而不在“修”,管的多、管的好就修的少、修的好。设备管理就是经营设备,要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树立全员设备管理的观念,完善设备管理网络。为此要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管理思想。结合学校各专业的特点,明确学校实习教学设备管理的指导方针。各专业分责任人定期巡查、巡检,以设备的安全、稳定、正常运行为目标,强化管理,落实到人,开拓创新。

2.强化设备管理必须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设备管理人员的学习与培训。第二,应用设备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第三,在搞好设备实物状态管理的同时,加强设备的经济管理,特别是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手段的实施,有效地节约成本,降低维修费用。第四,完善计算机管理手段的推广应用,以信息化带动设备管理的现代化。

3.设备技术创新是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实习设备的使用率,加强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从而不断完善设备管理,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设备管理在各技工院校实习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化,也越来越重要。只有与时俱进,坚持以科技培养人,提高设备使用率,延长使用寿命,强化管理,加大创新力度,才能不断提高设备管理的水平。

9.设备使用监督管理制度 篇九

对实施生产许可证的特种设备,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对未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特种设备,实施安全认可证制度。未取得相应产品生产许可证或安全认可证的单位不得制造相应产品。

(对锅炉制造厂的锅炉产品实行出厂监督检验制度。监督检验工作由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或其授权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进行。锅炉制造厂应缴纳检验费。)

2.安装、维修保养与改造

安装、维修保养、改造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向所在地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或其授权的特种设备监察机构申请资格认可,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承担认可项目的业务。该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改造业务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包和分包。

3.使用与管理

(1)注册登记制度

新增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必须持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到所在地区的地、市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上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

(2)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验制度

使用单位必须按期向所在地的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安全技术性能,及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中的有关内容。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的特种设备不得使用。

(3)使用管理制度

使用单位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包括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规检查、维修保养、定期报检和应急措施在内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运营的管理制度,必须保证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特种设备档案是从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检修全过程的文字记载)

(4)报废制度

标准或技术规程中有寿命要求的特种设备或零部件,应当按照相应的要求予以报废处理,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后,使用单位应向负责该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5)应急救援预案

10.电教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篇十

1、电教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由播放员负责。

2、使用电教设备要严格按程序操作。电教设备应存放于专柜,要时刻做好设备的防潮、防磁和防盗等工作。

3、所有电教设备都要按名称、型号、规格、购买日期等登记造册,建立档案资料。

4、电教设备只能用于党员教育,一般不准外借,如遇特殊情况需外借的应事先向有关领导报告,批准后方能借出。

5、电教设备要定期清洗和保养。

11.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及维护管理 篇十一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主要能源就是来自于煤矿,但是煤矿资源一般是来自于地下。为了可以将其开采出来就必须要运用煤矿机械设备来进行帮助。为了可以有效的将煤矿进行开采并且做到安全生产就必须要保证煤矿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这也是加快煤矿资源开采的关键点。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矿机械化的程度也随之不断提升。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却发现,有些单位在进行煤矿资源开采的过程中相关机械设备过度长时间超负荷使用,给煤矿开采工作造成的严重的安全隐患,随时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为煤矿生产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一、现阶段我国煤矿机械的使用情况以及问题

1、煤矿开采设备水平参差不齐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煤矿开采设备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总体来说我国的煤矿开采设备水平较低,甚至大多数的煤矿开采的机械还处于解放初期的水平,与此同时相关的企业对于煤矿开采设备方面的观念还存在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煤矿机械的水平落后。所以要对当前形势下的煤矿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的改革,注重机械化设备和手工作业合作的多层次模式。我国一些重点现代化的机械企业一般是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在这个阶段我国的综合机械一般较为先进,整体化水平较高,在这其中占主要地位的都是国产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在这其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并且其安全性能较高。

2、工作环境较为恶劣

在现在的煤矿开采行业中由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比如:阴暗潮湿、空间狭隘、粉尘水汽过多,从而使得相关机械施工使用的过程中安全性能急剧下降。甚至有的机械在高速、冲击等环境下长期进行工作,造成了设备的严重损坏。在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换或者维修,就造成了工作安全性能的下降,对于生产的安全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工作设备的维修管理方法

1、煤矿工作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

目前情况下的煤矿工作设备的维修诊断技术主要包括无损检测技术、振动检测诊断技术、红外测温检测技术以及油气磨损分析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又称为非破坏性检测技术,也就是在进行检测的时候不破坏被检测物质的原先技术,从而获得被检测物体的相关内容以及化学成分等物质来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已经开始获得了各个工业领域以及科学部门的广泛关注和注意。这项检测技术不僅仅在产品的质量监控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设备的检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振动检测诊断技术,就是通过被检测设备的振动参数以及其相关的特征来对被检测设备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确定设备的状态以及故障的原因。这种检测设备的技术因为具有准确性、直观性以及时效性的特点并且其操作十分简单而得到广泛的使用。红外测温检测技术就是通过特定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用来对工作设备的性能进行盖申,来确保工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油漆磨损技术的检测就是从工作机械设备的液压中提取出来的样品进行铁清和光谱的分析处理,从而可以对设备的磨损处以及磨损程度的轻重进行确定。

2、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认知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机械化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煤矿管理人员对工作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有着更新一层的认识,使得管理人员明白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对各个组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于机电设备的认知程度,管理方式要进行明确的改革,将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摒弃,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要做到与时俱进。

3、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应该对相关的设备的性能以及操作进行了解,对设备中存在的一些简单的故障可以进行修理。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到求同存异。在对一些技术专业度较高的设备进行操作的时候,必须要求其工作人员的技术较高才可以进行操作。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一技多能、一岗多职,让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做到量体裁衣,不能进行盲目的适应,工作岗位应该做到具有针对性。

4、对维修工作人员的技术进行定期的培训

要将设备的使用以及维修做到最好就必须有一个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就必须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相关的工作设备也在不断的进步,要想对设备进行更好的维护,就必须要加强对维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在工作的时候要建立好工作人员之间的日常关系,在实际的工作中将培训的相关理论知识付出时间,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使得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减少设备因维修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我国的煤矿事业中针对煤矿机械设备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必须要加强对于煤矿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维护意识,才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因为煤矿设备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最终达到保证煤矿事业的安全生产。

12.医疗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效益探讨 篇十二

1 设备管理内容

1.1 设备购置管理[1]

大型医疗设备应进行购置前适宜性、可行性论证及成本效益分析,各科室对拟购设备上报可行性论证报告。多方确定可行性后,坚持“货比三家”的指导思想,比品牌、比价格、比服务,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购置设备,努力增加购置过程中的透明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1.2 设备使用过程管理

建立完善的“三账一卡”制度,医院财会部门负责建立医疗设备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建立二级明细分类账,使用部门负责建立台账,同时对大型贵重设备实行责任制,指定专人管理,制定操作规程,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和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在这三级管理模式中,医疗设备管理部门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为细化管理,设备管理部门需要给每台设备编号、贴标签。标签上注明设备的名称、规格、编号、购进日期、使用单位,使人一目了然,也便于对账和清点。

1.3 设备报废管理

如果设备报废不及时,不销账,不利于明晰固定资产的情况,造成医院的家底不清,必然会影响整个医院的管理。凡符合设备报废条件之一的,由使用科室负责人提出报废申请,再由设备科技术人员、设备使用人员及管理人员组成的设备报废鉴定小组进行鉴定。鉴定后,确实需要报废的设备,报院长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予以报废处理。报废后的设备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可将一部分尚能使用,不影响诊断治疗,只是机型落后的设备无偿支援给下级医院;对几乎没有利用价值的设备,按废品处理;对具备一定残存价值的设备,可拆件或折价卖给需要的单位;有放射性、传染性的设备,根据相关规定妥善处理。

2 设备效益评价

随着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不断增加,设备效益分析评价工作也提上了日程。通过对大型设备进行效益分析,可以使医院和科室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各种大型医疗设备的收入、成本和盈亏情况,掌握实际利用率,为设备管理和更新提供依据。应对哪些设备进行效益分析,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规模小、设备少的医院可以将5万元以上的设备列为评价范围;规模大、设备多的医院可将50万元以上的设备列为评价范围。刚开始时可选择科室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院推广。

2.1 确定技术指标

这些指标主要包括:业务量、治疗有效率、业务收入、营运成本、盈利额、投资回收期等[2]。

2.2 建立设备使用情况日志

设备使用人建立设备使用情况日志,每天详细填写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月末汇总。

2.3 填制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情况月报表

设备使用人在当月末时依据设备使用情况日志填写报表。月报表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启用年月、购入成本、业务量、业务收入、营运成本等。

2.4 对月报数据进行审核

设备科负责设备效益分析人员会同相关部门就月报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或抽查,确认无误后将其作为评价的依据。

2.5 编制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表

该表的编制可借助有关软件进行。从该表上我们可得到日均业务量、治疗有效率、收入、成本、盈利、累计盈利、投资回收期等信息[3]。

2.6 编写设备效益评价报告

报告中应指明评价的范围、时限和总体情况,总结取得的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改进设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的建议。

3 注意的问题

当今,许多医院多多少少都存在这样一些情况:有的设备很长时间不开机或用过几次就不用了;设备买了不到2 a,因为又购置了更新、功能更先进的设备,原设备便闲置不用了;设备配置缺乏科学性,导致设备在不同的科室之间重复配置,使用率降低。针对这些情况,首先应该根据设备的折旧年限计提折旧费或大修理费用,直接计入科室成本,与科室效益挂钩,这样科室在购买设备时就会慎之又慎[4]。其次,医院应成立设备配置中心,对医院的部分闲置医疗设备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使用,或实行租赁式使用管理模式,建立“医疗设备调配租赁中心”,医院各科室可随时向“中心”租用设备。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设备使用率,增加医院收益,减少医院的投入,最大限度发挥医疗设备的效能。

总之,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对促进高科技技术人才与高精尖设备的有机结合,形成先进技术与现代管理相结合的医、教、研优势意义重大[5]。随着时代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对于医疗设备的购置、管理和使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这一方面还需要深入探索,以适应医疗设备现代化管理不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段益荣.强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效率[J].医疗卫生装备,2004,25(6):156-157.

[2]黄炳梅.浅析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5):36.

[3]王政.医疗设备管理之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2):58.

[4]李敏.论医疗设备管理与医院效益[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5):53.

13.嵌入式开发实训室设备维修制度 篇十三

为做好分院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完好,特制定本制度。

一、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人员应熟悉仪器设备,会正确操作使用,平时要做到精心维护,认真保养,加强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二、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要根据其性能进行,认真做好防锈、防火、防潮、防震工作,同时还应做好清洁润滑、紧固、通电、更换易损零部件等工作。

三、仪器设备出现故障隐患苗头时,应停止使用,及时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四、仪器设备的维修必须在认真做好故障诊断记录的基础上,由管理人员向分院提出维修申请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修理。仪器设备的修理采取鼓励校内修理,控制校外修理,尽可能减少异地修理。

五、仪器设备修理后,必须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测试鉴定,并写出鉴定结论,经确定为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六、仪器设备的维修记录,应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七、实验室各类技术人员都要认真学习修理技术,增强修理能力,做到仪器设备的一般故障,本室即可排除。

14.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篇十四

班班通设备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设施,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师生必须倍加爱护、按规定流程使用与操作。为了加强对“班班通”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确保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具体如下:

1、班主任为该班班班通设备的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班通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班主任要经常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报告给学校领导,以便及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如发现设备硬件损坏或丢失,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如保管不善造成设备损坏、丢失,除照价赔偿外,还要追加班主任责任。班级任课教师为第二责任人,应协助班主任管理。

2、各班要指定一名班级信息管理员(班主任可指派一名品德优秀、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学生担任),负责检查班班通设备是否关闭,确保教师上课完毕设备立即关闭。对班班通设备进行清洁除尘,切忌用湿抹布清洁,保持多媒体讲台下地面的干燥;不得用手触摸电子白板和投影仪,更不能让硬物触及电子白板和投影仪等。

3、粉尘、不按程序操作、机器运转时受到震动是损害机器使用寿命的大敌。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进行教育,未经教师允许学生不得乱动和使用各类设备,以免发生危险和设备损害。要保持教室内卫生,桌面洁净,减少粉尘,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保证多媒体讲台桌面干净、整洁,不乱放书本、杂物等。严禁将水杯、黑板擦等物品摆放在多媒体讲桌上。

4、任课教师使用前应先向班主任申请,课前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如需拷贝文件的应先进行杀毒处理,授课完毕后将文件移到指定个人文件夹。不使用外来磁盘、劣质光盘。使用完设备后,及时清理桌面、将电子笔等整理归位,再依次正常关闭电脑主机、投影仪等班班通设备,严禁直接关闭总电源;及时填好教师使用记录,班主任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如果班主任不做检查,出现问题由班主任负责。班主任每月底将教师使用记录交学校教务处检查。

5、授课教师要注意系统的维护保养,发现故障或计算机有病毒应及时清除或向班主任报告处理,确保正常使用。授课教师不要在放置主机的操作台上放置其它杂物,保障主机能够正常通风散热。严禁在电脑桌面与C盘上保存资料。不得随意更改计算机设置,严禁随意拆卸设备,不得擅自在计算机上安装和卸载软件。教学需要的软件,由学校管理员进行安装。

6、教师使用班班通设备须规范操作,不得在教室计算机中使用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自觉抵制有害信息,不在网上浏览有害信息及网上聊天、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严禁利用网络制作、发布、传播各种有害信息。杜绝学生非法操作设备,教师不得擅自允许学生单独使用多媒体设施,严禁学生随意开关总电源、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

7、打雷时和雷雨天气各班禁开电源,严防雷击。

8、班班通钥匙不得随意转借他人使用,遇到周五或学校放假,班主任必须认真进行检查,做到电脑关机、电源关闭、多媒体讲桌上锁、教室门窗关紧等,做好设备的防潮、防损、防盗工作。

9、每到新学期开始,新老班主任要对教室内的班班通设备进行交接,新班主任要对照原教室内的班班通设备配置表检查设备是否齐全,是否损坏,有问题由原班主任负责,新班主任不做交接由新班主任负责。

10、班班通的所有设施未经学校领导许可,不得由任何人带出教室。

11、凡违反上述规定对相关设施造成破坏者,应照价赔偿,情节严重者将按校纪校规给予处理。(正常损耗除外)

15.实训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篇十五

关键词:900t架运设备,保养,安全施工管理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武广、郑西、福夏、京沪、贵广等客运专线铁路工程的相继开工建设,用于大型混凝土整孔箱梁架设的900 t运架设备得到广泛地使用,其技术越来越成熟。但随着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展开,运架设备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安全问题,甚至是安全事故。绝大多数事故与运架设备的使用、保养、管理不当有直接的关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里我仅就900 t架运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谈谈自己的经验与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1 900 t架运设备保养的管理

1)例行保养(日保、班保)。900 t架运设备的例行保养主要是设备在运行前、运行后所进行的保养作业,以检查、清洁为主。主要有以下内容:各部位基件是否完整;重要部位焊缝是否出现裂纹和变形,关键连接处螺栓是否牢固稳定,铰板、轴销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轮组的紧固情况,轮缘、轮胎是否出现裂纹变形及磨损情况,轮彀是否出现裂纹和变形,轴承有无异响、振动;油泵和液压马达运转是否正常,油液是否变质,液压油管连接是否牢固可靠、无泄漏,减速箱是否有漏油和异响;发动机、发电机运转是否正常稳定,电器操作系统是否灵敏可靠,限位、限速开关和紧急制动是否灵敏有效,照明装置工作是否正常,各电器保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吊具焊缝有无开裂,吊杆有无变形,钢丝绳的固定装置是否牢靠,钢丝绳是否有松股、断丝的损坏情况(每天用目视、手摸、卡尺测量检查),运转是否平稳等。2)初级保养。900 t架运设备的初级保养主要以检查、润滑、调整为中心,内容包括:将设备的各个润滑点加注润滑脂(油)、清洗各部位滤清器或更换滤芯;检查液压系统的连接件、紧固件有无松动并及时紧固,检查油位、液位,不足的予以补充(液位为2/3为宜);检查操纵转动、转向、制动、变速、行走、限位、限速、急停等机构,并进行调整、排除故障;对架运设备的连接螺栓进行30%抽检,对不合格点多的部位100%紧固;对设备进行清洁、防腐(尤其是焊缝部位);对钢丝绳利用TCK等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磨损情况并涂脂润滑。3)高级保养。900 t架运设备的高级保养以消除隐患为中心,除进行初级保养的全部作业外,对设备的主要部位进行检查,目的是发现和消除隐患。主要内容是:对所有连接件的高强螺栓进行100%检查和紧固;利用专业仪器设备对钢丝绳进行严格检测、分析,必要时进行更换;对磨损严重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洁和防腐(注意进行有效彻底的表面处理,采用防腐性能好的环氧酯类底漆);对所有的电器连接处进行检查、紧固、防腐(防潮、防尘),对操作、安全及照明装置进行检查、调整、更换;检查各系统的油、液,必要时进行更换和添加,紧固所有的液压连接件及各仪表的清洁、检查、调整等。

2 操作人员的管理

1)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操作人员应为中技以上学历,身心健康、反应机敏,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熟悉架运设备的结构组成、原理、性能、安全操作规程、保养规程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而且要有故障快速诊断能力和一定的维修能力。2)操作人员的道德修养要求。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感、能动性对架运设备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合格的操作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服从领导的管理和指派,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架运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步骤,安全生产,并出色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3)操作人员的组织管理。首先对操作人员进行有组织的职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较高的操作水平和应变能力。其次必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道德素质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认识到架运设备施工的重要地位,懂得自己的工作会极大地影响施工进度和全机组的安全,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甚至是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责任感,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3 架运设备的安全施工管理

1)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各单位要加强对架运设备的安全工作的领导,经常性地组织操作人员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排查设备故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隐患。对架运设备的操作人员要坚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即安全法律法规教育、本行业安全基本知识教育、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的岗前教育。由于架运设备的操作人员接触的不安全因素多、危险性大、安全技术知识要求严,对培训教育的内容应该更加的详细和严格。2)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落实。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订并落实安全操作规程、设备保养制度、安全培训考核制度、持证上岗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班前教育班后讲评制度、报告应答制度、交接班制度、事故处理及奖罚制度、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并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对于以上的各项规章制度须由专人负责,安质部门检查督促,专职安全员和班组长组成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切实分解、认真严格落实,确保架运设备施工安全,杜绝发生伤亡事故。3)安全施工的后勤保障。由于大多数架运设备的施工现场都处在偏远地区,设备的材料供应和日常生活用品的购置等问题都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操作人员的正常生活,全面、及时的后勤保障对安全施工生产也是至关重要的。架运设备的配附件品种多,对质量要求高,应建立良好的配附件采购、保管制度,确保配附件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得到很好的保证,避免因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尺寸不一致和数量不够等因素造成设备的停机或者使设备工作异常而影响施工安全、施工进度。因施工环境的因素,架运设备的操作人员经常要经受酷热、严寒、大雨、蚊虫叮咬等情况,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短缺。单位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到一线施工中去,广泛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关心职工的日常生活,配发充足的劳保用品和药物,鼓舞广大操作人员的士气和干劲,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4)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必须有1名值班领导现场值班作业,2名以上专职安全员负责设备及现场的安全工作,并负责班前安全教育和班后讲评。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操作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高空作业时,严禁往下或向上乱抛物件。检查各部位安全装置是否灵活有效,在操作设备时,监视人员应分别位于前、后支腿、提梁小车等监视岗位观察和监听,如果发现不正常现象或听到不正常声音时,应及时报警,并停机检查,排除故障。未找出原因,不能开机。设备运行期间,任何人不得私自离开工作岗位。夜间作业一定要保证照明充足,时时提醒,避免侥幸心理,做好安全操作规程规定的每一步操作施工单位不得使操作人员身心疲乏,为赶工期而图快图省事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杜绝架运施工人员为赶工期而省略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虽然900 t架运设备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偶发因素较多,易发生安全事故,但我们只要加强设备、人员、现场施工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提高工作积极性,细化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并认真有效落实,一定会又快又安全的完成架运施工生产任务。

参考文献

16.实训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篇十六

1、现阶段筑路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筑路设备的技术方面存在不配套

因为筑路机械的设备生产和使用是分开的,在这些设备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开发的技术人员并不在其中进行相关的操作,而是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处理,这样就造成操作人员不能很好的对机器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深入的了解,许多的功能不能很好的掌握更不要说对相关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处理,这样就造成了对相关技术设备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工程的成本。同时,由于对技术掌握不充分,使得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造成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

1.2设备的引进没有考虑实际需要情况

许多施工单位为了效率的提高,往往盲目的购置国外的先进设备,并没有考虑这些设备是否真的符合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在引进先进设备的时候,不能只是考虑对于工程进度提高的影响,还要综合许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例如:工人对于设备开发程度的掌握、市场的消耗能力和资源环境等全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只是盲目的进行技术设备的引进而忽略了对实际应用情况的分析,就会造成相关成本的增加,与引进技术的初衷是不符的。

2、现阶段筑路机械设备技术保养存在的问题

2.1保养技术落后

传统的对机械设备的保养观念是“以养代休”,即在故障发生以后再对机械设备进行相关的检查维修,忽视了日常对设备的维修保养。这种传统的机械保养技术对机械的科学管理是极其不利的。因为有些通过日常的保养就能够轻易解决的问题却要等到出现重大的故障以后再进行维修,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影响了相关工程的进度。同时,因为没有对设备进行时时的维修保养,也不能够了解设备的真实情况如何,因为筑路设备都是大型的机械,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发生危险,对操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2传统的保养观念依然存在

没有对先进的保养技术理念进行推广,在目前的工作中还是采用传统的保养观念,即进行时候的保养。相关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树立相关的时时关注,预防为主的保养理念,对设备的日常保养并不重视,机械设备使用前没有进行相关的检查,不了解设备的真实情况如何;在使用中,只是单纯的使用,没有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关注,容易造成对简单问题的忽视;在使用后也没有进行维护,对于小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这样就避免不了在问题发展的初期就将问题解决,而是等到问题较为严重以后才被发现,增加了维修成本。

3、針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3.1完善设备在管理和保养方面的制度规范

在技术引进和设备保养方面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设备管理方面,在引进设备的时候要通过对各项因素的综合评估以后再进行相关设备的引进,不能仅仅只是为了工程进度的快速展开就盲目的引进不符合自身实际的机械设备,这样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在技术保养方面,要制定科学的保养规范,对设备在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的相关要求进行规定,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械保养方法,保证对于机械的管理和保养能够提升到一个科学层面,使得机械设备的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也可以促使机器设备的故障能够尽早的被发现,及时得到解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2提高技术水平,改变传统观念

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提高使用者的技术水平,安排设备的使用者积极和厂家进行设备使用技术的沟通和学习,在充分掌握相关技术的水平下进行各项操作,这样才能使机械设备的利用达到最大化,还可以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在技术保养的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保养观念,对机器设备进行时时的保养维护,在使用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使用中,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不要忽视问题的存在;在使用后,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在使用时对设备的损害情况并进行相关的处理,这样全方位的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成本的消耗。

3.3设备管理和技术保养进行结合

设备的管理和技术的保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相互的配合才能取得收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现阶段的管理中,要积极的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提高,开展各项培训活动,与厂家沟通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技术,对技术设备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技术保养方面,也要改进现阶段的技术水平,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得其有能力对设备进行改进。而且在管理中,要把设备的管理和技术保养进行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对设备进行一套整体的设备管理体系,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4、结语

筑路机械设备的管理效果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工期和效益。在道路建设中必须重视机械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合理的安排人力和物力进行维护保养,保障道路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投资,提升机械维护保养技术研究,让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落实好设备管理任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的现场和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使得设备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工程可以顺利的开展下去。

上一篇:培训管理考核制度下一篇:施工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