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论文(18篇)
1.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论文 篇一
幼儿劳动习惯培养之我见
【摘 要】大力提倡劳动最美的观念,让全社会的人都有一种劳动的意识。形成初步的公益劳动观念,让幼儿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
【关键词】劳动观念 草根教育 事件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95
劳动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劳动改造这世界;劳动为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幼儿园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注意实施的全面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幼儿的劳动素质教育,进行幼儿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探索,为进一步在幼儿园里实施素质教育推向全面与深入做铺垫。
一、在社会中呼吁一种草根革命、草根教育
大力提倡劳动最美的观念,让全社会的人都有一种劳动的意识。形成初步的公益劳动观念,让幼儿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
二、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关键,它将影响幼儿的一生
1.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改变家长的一些不当思想。通过学校、社会对家长进行幼儿劳动的宣传教育。让幼儿在家学会自己动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穿鞋等。不要怕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会的,家长要懂得放手。对于孩子的请求要及时给予帮助,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如:幼儿有时系不好鞋带,请求家长帮忙,这时家长要及时加以指导,给予幼儿信心,不要直接说孩子笨或指责孩子。
2.创造让幼儿动手的机会。比如说幼儿吃饭最基本的劳动问题,现在家庭中几乎所有孩子都是家长喂的,这并不是幼儿不喜欢自己动手,而问题都出在了家长那里。有的家长怕孩子自己吃不饱饿着了;有的是怕孩子动作慢,又把衣服弄脏了,还是直截了当的给孩子喂了来的省事。久而久之,这成了孩子不成文的规定。只是当孩子大了,什么事都不会做了,家长才来抱怨:孩子动手能力差了,不会照顾自己了,怎么会有这么懒的孩子了。往往没有想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我们幼儿园开展了青草香幼儿种植农科社,主要是让幼儿动手,自己劳动,自己分享,让幼儿从农田劳动中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让幼儿从劳动中体会家长工作育儿的辛苦,从而懂得尊敬父母,尊敬父母的劳动成果。对于这个活动,大多家长都表示赞同,有的家长则表示:现在的孩子真的是越来越会享受了,而不懂劳动了。也是因为社会环境关系,孩子都体验了幸福的一面,而缺失了辛苦的一面,在幼儿园能让幼儿体验这个劳动过程,真的是很难得。
3.当幼儿有好的表现时,家长要适时的进行肯定。如:当孩子自己整理了玩具柜时,家长应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赞赏。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言行要一致,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当孩子不愿意劳动时,家长一定要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进行教育,让幼儿明白:劳动是一个人本身就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学会劳动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4.榜样的作用要发挥,孩子越小,就越喜欢模仿大人的一些事。因此,大人在家应给予幼儿正面的榜样作用。当孩子愿意动手的时候,家长要尽量提供给幼儿动手的机会与环境,使幼儿得到锻炼。
最后,家长要明白幼儿也是家庭中的一员,应该为家庭付出一定的劳动。孩子自己该做的事还是应该让孩子自己来做,顺其自然,尊重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
三、在学校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1.在集体活动中开展教育活动。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采用游戏、诗歌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幼儿认识到劳动是一种好的表现,知道是爸爸妈妈的劳动才有了我们的好生活。我园结合实际,以幼儿园特有的条件创建了青草香幼儿种植农科社。通过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等方式进行。如动一动,是让幼儿种青天菜。在适宜的季节中,教师带领幼儿在自己的劳动区域中进行整理、然后把幼儿分组,通过挑种、翻土、播种、施肥、浇水等一系列的活动;想一想,是让幼儿在劳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画一画,是让幼儿把自己想的、做的都在纸上表现出来,努力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让幼儿从中得到劳动的快乐与辛苦。养成劳动的一种习惯。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劳动。
2.开展区域活动游戏时,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在各个活动区域尽量多投放一些能够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材料。如在“娃娃家”让幼儿做“爸爸、妈妈”学着给娃娃穿衣、梳头、喂饭,并给幼儿提供多种用具(如:筷子、勺子、叉子等)让幼儿能够有多种方法操作。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一些日常的自我自理能力。在生活区,摆放爸爸妈妈工作时的照片,让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
3.利用环境布置,让幼儿有视觉上的感观。在教室张贴一些关于小朋友爱劳动的图片,介绍一些简单劳动的过程,让幼儿进行模仿游戏。
4.在幼儿园的日常的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教师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关注幼儿的一些表现,如玩具玩好以后让幼儿自己整理,中午让幼儿独立进食,起床自己整理。还让幼儿试着照顾比自己小的小朋友,学会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幼儿在平常的的生活中养成一种良好的劳动习惯。
5.教师要及时的与家长取得联系,经常交流幼儿在家和在园的一些表现,使幼儿园和家庭环境保持一致。以上是笔者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与拙见,为了孩子一生的发展,让我们追求草根教育: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下去。
2.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论文 篇二
一、严格要求, 培养学生规范操作、认真细致的劳动习惯
1. 要让学生形成劳技意识。
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学生体会劳技课和劳技重要性和必要性。我给学生讲古时候小寺庙里的小和尚学剃头的故事, 那个小和尚每次练习完总是将刀往各瓜上一插, 最后习惯成自然, 把头当冬瓜, 犯下杀人之罪, 以反例说明不良习惯。我还让学生搜集因为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 害人害己的真实事例, 请有过程经验教训的学生现身说法,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2. 要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劳动工具。
当前家用电器已十分普及, 初中生必须具备一些起码的家电常识。但与电打交道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在教《电动工具》的一课中, 就必须让学生正确掌握一些常见电工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在学习钳子的使用时, 我让学生对教材, 认识钳工, 钳刀等各个部位, 根据平时的经验说说各部分的用途, 然后动手剪一剪铁丝, 用铁丝弯一弯图形, 使学生对钳子各部分的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还让学生上台演示生活中的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让学生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从中认识到, “把钳子当锤子”, 会缩短钳子的使用寿命, 且容易使手柄处的橡胶部分受到损坏, 造成漏电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3. 教会学生掌握保管常识。
弄清工具盒材料的正确存放、保管方法。例如, 要让学生懂及电源线、有绝缘部分的电工工具要避免与锐器存放在一起, 以免损伤绝缘部分, 小零件之类最好用小盒或玻璃瓶分类存放, 并要做到分类有序。在平时教学中还要注意观察学生使用工具和其它劳技课动手拿工具时注意其方法和要领, 及时指正, 或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醒, 开展“评选安全生产小能手”“劳技操作比赛”等活动, 使学生逐渐养成操作规范、认真细致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引导,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劳动程序的习惯
1. 要让学生学会统筹安排, 巧妙掌握技巧。实践证明
统筹安排熟能生巧是提高效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劳动前让学生开展讨论:完成这次劳动, 在时间上怎样安排最省时, 最合理?按什么样的流程进行操作才能避免窝工?这次劳动中难度最大的环节是什么?长期这样训练, 就能让学生养成从“小”处着手节省时间的好习惯, 比如, 要使用电烙铁在进行其他工作的时候提前两三分钟把电烙铁插上, 利用等待的两三分钟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 如果劳动的过程比较复杂, 先让学生列一个统筹安排流程表, 把时间安排, 劳动过程按顺序列出表, 争取每次劳动前都让学生对安排做到的心中有数, 杂而不乱。
2. 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劳动离不开协作。分小组就是一种较好的合作形式。为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我在安排学习小组时, 注意各个别层次学生的搭配, 让学生学会遇到困难善于发挥集体的智慧, 养成尊重和听取别人的意见, 学生与别人团结协作的好习惯。
3. 传授方法,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热爱创造的劳动习惯。
在劳技教学中, 如果只把劳技当作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 让学生机械地模仿, 重复, 天长日久, 就会使学生懒于思考疏于创造, 这样的学生将来也只能是一个傀儡式的平庸劳动者, 我们的下一代将难以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在劳技课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鼓励学生思考, 去发明、去创造。
因此, 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 教会学生如何在劳动中和生活中去寻找发明的创造的课题, 产生发明创造的灵感。例如, 在使用电工工具时, 让学生讨论如何让插头在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有的学生提出把插头的金属部分隐藏起来, 让人在插插头时不接触到。还有的学生提出最好在插座插孔周围安上一个凸起的防护罩头。最后学生把这两个想法结合起来, 创造了一个改良的防触电安全插头。学生完成这个作品后, 我引导学生总结:在生活中, 我们所使用的许多用品总会有这样或那样不如意的地方, 如何克服这些“不如意”, 就是创造发明的发明点。
总之, 洒下花籽, 将收获鲜花;播下种子, 将收获粮食;播种良好的习惯, 我们将收获效率与质量, 收获高素质的劳动者。
摘要:良好的劳动习惯不仅影响着劳动的速度, 也影响着劳动质量。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劳动技能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3.注重劳动教育 培养劳动习惯 篇三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教育理念;教育契机;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作为班主任,该如何端正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突出一个中心,端正教育理念
如今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据调查,现在的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大约只占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的学生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大多数学生懒得铺床叠被,收拾桌子、书包,甚至不自己洗衣服,教室桌椅歪了无人过问,黑板脏了无人擦净,地上有了纸片无人拾起……這种种现象告诉我们,学生缺乏的不是劳动时间,而是劳动观念。
新形势下应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劳动是生存的基本能力,是做人的起点。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自理自立能力都没有,将来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呢?因此,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学生品味劳动后所产生的胜利喜悦,带着劳动的喜悦与成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为实现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生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必须让学生深入理解劳动及进行劳动教育的意义,必须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学阶段是形成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强勤劳节俭教育,学生经过劳动的磨练,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才可以承担重任,才能成为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吃苦耐劳、尽职尽责的合格的劳动者。朱德同志在回忆童年生活对自己的影响时说:“我在家庭生活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过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没感到过劳累。”
二、注重两个时段,抓住教育契机
一是有关劳动方面的节日,如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创设热爱劳动的氛围。如在植树节前的一天,我组织学生举办一次“植树节故事会”,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收集关于植树节的故事和古代有关植树造林的事例、名言警句,上课时让各小组长上台进行讲述,然后其他组员再补充,通过这样,对学生进行一次植树总动员。
二是在暑假、寒假期间,引导学生去体验父母生活的艰辛,了解父母的职业特点,为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创造条件。在放假前,我布置学生的假期作业就是要他们了解家长的职业特点,力所能及地帮助家长做一些家庭劳动。
三、强化三项劳动,养成劳动习惯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要通过一定的劳动实践来进行,光说不练是不行的。首先,教育学生参加家庭劳动。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应如此,我要求家长要给学生安排一些固定的劳动岗位,如吃饭前拿碗筷,饭后扫地、倒垃圾,每天早上起床整理自己的床铺,折叠好被子,整理好房间等。同时我还把周日设立为家庭劳动日,每周日给学生安排一定量的劳动,由简单到复杂,不光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要求“家里的事情主动干”“不会的事情学着干”,让家长检查学生的劳动质量,并将结果公布在家庭光荣榜上。
其次,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劳动。包括学校范围内的日常劳动和特定劳动周内的劳动,建设校园,美化校园环境,如班级大扫除、拔草等,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通过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学生。同时,通过评选“班级劳动之星”,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再次,积极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让学生参加自愿性质的社区服务和援助劳动。如让学生到工厂、社区等地方去劳动,参加绿化和保护园林的劳动,维护公共场所卫生,到敬老院、光荣院帮助军属及孤寡老人干家务活,对伤、残、弱人士提供体力和智力援助等,引导学生在更广更深的领域接触实际,手脑并用,既发展智力,又培养勤奋简朴的作风,同时,制作学生公益劳动记录卡,卡上记录每学期每个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时间和次数,在这种劳动中,学生们转换心态,以他人的需要为中心,急他人所急,学会关心他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
总之,通过“一二三”(突出一个中心、注重两个时段、强化三项劳动)的劳动教育模式,让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一切,劳动最光荣。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姜宗慧. 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J]. 中国科技纵横,2012(4).
[2] 李运定. 落实素质教育不容忽视劳动教育[J].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4).
4.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 篇四
——家长委员会工作随想
李菲菲
关键词: 劳动,家庭教育,劳动习惯的培养。
去年暑假,学校组织学生和教师清理操场上的杂草,有的学
生怕脏、怕晒,借口身体不舒服躲回教室;更有甚者让家长来带
回家,而家长居然赞同这种逃避劳动的行为。
今年开学第二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六年级的同学划
锄花坛的空闲地,结果近一半的学生家长不支持。我在不理解的同时,感慨他们失去了一次与小伙伴共同劳动的宝贵经历。
打扫卫生是学生每天都要进行的卫生劳动,虽然在教师的多
次示范、指导下,学生的动作、姿势比之前稍有进步。但仍有很
多学生在打扫卫生时只会站在那里,条帚、铲子等都不会用,究
其原因,是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缺乏参与劳动的意识。
小学生的劳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我国的学
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少。这与年轻家长认为 “现在学生小,等
他长大了自己会劳动”的观念不无关系。其实,从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学生进幼儿园后,他就慢慢懂得了讲卫生、爱清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道了帮
助小朋友和做一些扫扫地、擦桌椅等的劳动。这些自小养成的劳
动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会受用终身的。
一些家长会说,“不会干,怎么干”。说实在的,眼下的小学
生学习任务确实轻松了,他们一回家就忙于看动画,吃零食,这也是事实。一些明事理的家长把子女从事家务劳动,看作是学生勤劳肯干品德的培养,每天固定一些家务让学生作为任务来完成,甚至是有偿劳动。学生有了明确的任务,在忙完作业后,就会认真地去完成家长规定的家务劳动,例如扫地、洗碗、擦鞋子等等,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国内外很多名人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家务劳动意识。美国富翁洛克菲勒就鼓励学生从小学会家务劳动,还以部分零用钱作为对学生从事家务劳动的奖励,例如擦双皮鞋五美分等等,使学生一空下来就抢着做家务,从而有属于自己的“小金库”。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对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是不无好处的。
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说,由于他们好动,往往都很乐意自己动手干点什么。如果因势利导,让学生参加些力所能及的轻微劳动,对他们来说犹如在进行一场特别有趣的游戏,但久而久之能使学生懂得劳动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懂得生活的艰辛,使他们的意志得到磨炼,所以要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习惯。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可以从三方面进行。
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和尊敬劳动者,让他们认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社会价值,并从小立志做个光荣的劳动者。
其次,要教育学生爱惜劳动果实。要让学生知道他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是叔叔、阿姨或其他长辈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
简单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小就有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观念。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呢?学生的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一,身教重于言教
人的一生部处于受教育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应以身作则,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例如做家务,父母要让学生觉得做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像吃饭、睡觉一样的自然和必要。学生是家里的一员,当学生参加了一些家务劳动后,对家的感情就不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生,常常不会理解父母的治家之难。“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有些学生常常埋怨父母这个菜烧得不好吃,那个汤调得不鲜美,有时饭菜备得晚了还耍脾气。可是当学生参加了家务劳动后,他们则会更多地谅解父母,感到父母挑起这个“家”不易。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要教给学生学会自己穿脱衣服,穿鞋系带,自己铺床叠被,自己吃饭,自己洗脸洗手,自己收拾整理玩具。
一般说来,从二三岁开始就可以慢慢教学生学做自己的事
情,五六岁,学生就可能做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了。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还能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更能促进学生独立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尤其独生子女)能及早摆脱对大人的过分依赖,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
三,制订适当的奖惩规则
规则作为共同遵守的生活规范和行为准则,常常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是潜在的强大教育力量。制订明确、合理、可行的家规,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它可以约束、帮助和教育子女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每天起床后必须自己叠好被子,清理房间,打扫卫生等,家规也应随着学生的成长而作出调整。聪明的父母总是让学生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担当责任,履行职责,让他们在战胜困难中日益成熟起来。
四,鼓励是最好的教育
许多家长曾说,孩子刚会走路,就想拿着扫把扫地,就要洗菜,就要帮奶奶洗衣服。这说明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应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对学生做的家务活,要及时肯定,并给予表扬。人都有一种要获得别人肯定和赞许的心理。及时鼓励学生,并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肯定,这对他们的成长有一定的好处。比如你得知学生洗了碗后,可称赞说:哇,这碗是谁洗的呀,这么干净,真棒。学生听了,心里肯定乐呵呵的。
五,放手让学生参加劳动
我曾作过一次调查,表明学生不参加劳动并非他们不愿意劳动,而是有些父母不愿让学生参加劳动,连拖个地也以为学生干不了,稍重一点的活就怕学生累坏了身体,稍花些时间的活又以为会浪费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业,更不愿让学生参与。许多父母在学生上学期间包揽了所有家务,只让学生一心一意学习。殊不知,从小会劳动的人的生活比不会劳动的人要充实、幸福得多。教育的秘诀就在于:劳动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的身体锻炼、思想锻炼、能力锻炼互相调节。只有让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培养,学生才会健康成长。
六,参加公益劳动
5.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论文 篇五
----陈梅 摘要:现在的孩子深受家长的溺爱,在生活上独立性差,缺乏基本的劳动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认为在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中,必须要养成学生自觉的劳动意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关键词:培养劳动习惯劳动技能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在家庭中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们在生活上独立性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爱劳动,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更谈不上具有一定的劳动习惯与技能。自己的事情不能自己做,偶尔的学校劳动也是怕脏嫌累,甚至有的小学生连值日也让家长代替。针对这种现状,我认为要十分注重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与劳动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个性素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促进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
马克思也曾经教导他的女儿“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所以:劳动最光荣!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由于从小深受家长的溺爱,不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有的甚至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从小注重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是至关重要的。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呢?
一、让孩子在生活琐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从古至今,家庭、学校中存在一些让我们深思的现象:你这次考得太 1
差了,罚你这周洗全家的衣服;你上课不听讲,罚你打扫卫生……劳动竟然成为了一种惩罚的手段!试想一想,我们的孩子这样长期下去,对劳动会有怎样的看法?“我又劳动了,因为我犯错了。”、“嘻嘻……他又劳动了。”、“劳动是可耻的!”……我们怎样去鼓励孩子参加劳动?
家长、教师应教育孩子懂得,劳动的果实来之不易。劳动是光荣的,不劳而获是可耻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劳动,不仅用脑来劳动,而且要身体力行。因此,不能轻视体力劳动。让孩子在与父母、老师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和公益劳动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劳动观念,养成自觉劳动习惯。
二、让孩子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来。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我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给班里的每个学生都布置了劳动岗位,包括学生在学校里和家里具体负责的事务。如:在学校里的岗位,有的学生负责讲台的卫生,有的负责饮水机的清洗,有的负责擦黑板,有的负责开关窗户等;家里的劳动岗位,包括洗碗,扫地,倒垃圾,洗袜子,喂鸡等。
除了结合学校开展的“孝心争章”、我是劳动小能手等活动外,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经常利用班队会课给学生讲一些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故事,如《寒号鸟》,《两只小猫》等,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有时候,我还让学生通过参观等方法了解农村的变化,在农忙季节,到周围农田里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辛勤劳动的……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衣食住行,农村的发展变化,处处都离不开劳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我还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帮助同学系鞋带、缝纽扣比赛、比比谁的课桌最干净等,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培养能力,受到教育。同时,我还让学生学唱一些好听的劳动歌曲,如《劳动最光荣》、《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小蜜蜂》等,让学生知道,不仅仅是我们人类,许多小动物也都热爱劳动,小蜜蜂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酿造了甜甜的蜂蜜;小燕子用自己的辛劳搭建了温暖的家;蚂蚁在秋末冬初,都要搬运和储备大量的食粮以准备过冬……不劳动就不能生存,不劳动,就没有幸福的生活。
三、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娴熟的劳动技能。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老师应指导孩子从小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如叠被、钉扣子、系鞋带、梳头洗脸、整理书包等。孩子开始做这些事情时,难免不像样,家长、老师及时给予鼓励,肯定孩子的动机,然后耐心、亲切地指其出差错的原因,并当面示范,教给孩子一些劳动的方法和技巧。而不能讥笑责骂,否则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从而诱发厌恶劳动的心理。我在班级举行的大扫除活动中,带头劳动,并指导学生如何擦窗户,如何拖地,如何洒水……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
2、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我经常教导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吃饭时排筷子、端饭菜、洗碗、扫地、倒垃圾、购物等。不论事情的大小轻重,每一件家务事尽可能都让孩子参与,每一件家务事都让孩子试一试。这样,孩子不但会提高做家务事的动手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会逐步增强责任感。同时要求孩子把自己劳动的经过和心情写在日记里。如在母亲节那一天,让学生回家帮妈妈做一件事。在学生交上来的日记里,我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进步:有的孩子在节日里,为妈妈梳头;有的孩子给妈妈洗袜子;有的孩子给妈妈择菜;有的孩子把家里收拾地井井有条……孩子们在劳动中都体会到了妈妈的不易,也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3、公益劳动抢着做。家长、老师应支持鼓励孩子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公益劳动,如打扫室内外卫生、植树种花、帮助孤寡老人以及各种社会公益劳动。这是培养孩子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我班的学生每天到校后,只要看到地上有垃圾,就会马上弓腰捡拾;看到纸篓里的垃圾满了,就及时把它倒掉。不要误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多做集体的事是吃亏的。孩子为集体为社会服务得多,得到集体和社会的回报也会多。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到劳动过程的乐趣,享受到劳动成果的甘甜!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也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小学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人生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但我们不难看到,有不少学生成了家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缺乏劳动的意识,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如果不从小学阶段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训练他们的劳动技能,无论是对他们本人,还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后果都将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担负起这种教育的责任。
6.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论文 篇六
高青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杨翠娟
常规习惯就是日常行为规则的习惯。我们的常规习惯教育一般是与幼儿的安全,礼貌和行为规范等直接相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时会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班级常规比较乱。于是我在工作中反思及找原因并想怎样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我认为幼儿常规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耐心细致的培养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进餐习惯、睡眠习惯。
1、做好幼儿饮食与睡眠的护理,增强幼儿体质。
做好幼儿午餐、午睡的管理工作,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幼儿午餐时要鼓励幼儿吃饱,将碗内食物吃完,教育幼儿不挑食、不浪费,保持桌面、地面干净,餐后要关注幼儿漱口,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午睡时要教育幼儿将衣服、鞋子放整齐,并盖好被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及正确的睡眠姿势。
2、做好幼儿的生活习惯培养,饭前便后要洗手,并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不大声喧哗,轻拿轻放椅子、玩具,看书、礼貌等习惯,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的 生活自理能力,自己吃饭、穿脱衣服、鞋子,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教师要做好榜样引领。幼儿好模仿、好学习,这为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俗话说: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影响至深。他们不仅把周围的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有板有眼的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做好孩子的表率。不要只顾自己喜欢,却让孩子放任自流,孩子会看在眼里的。
7.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篇七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
我们大家知道,幼儿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幼儿教师与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长,是他们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幼儿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观察最细,而且由于他们年龄小,会对教师的言行不加选择地模仿,他们认为教师的话就是圣旨,就是“最高指示”,我们经常听到他们说:“老师这样说的”“老师让这样做的”等等,因此教师就应该对自己的言行提出较高的要求,就应该严于律己,从自我做起,比如,吃完饭主动擦桌子、洗手;在教室里不大声喧哗;下了课轻声走路;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等, 这些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决不违反,如果违反了,也要勇于承担错误。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两个幼儿在走廊内大声喧哗,于是我当场批评了他们,可能是我的态度有些暴躁,声音大了些,其中一个小朋友委屈地说:“老师,您不也是大声讲话吗?”我当时一愣,真是这样,于是,我这样说:“孩子,对不起,谢谢你给老师找到了错误, 我改正。”他也扬起可爱的笑脸说:“老师,我也会改正的。”这正好应了“言传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古训,可见,教师的表率作用何等重要。
二、对幼儿提出合理要求
幼儿天真幼稚,即使是一些看似极其简单的要求他们也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如果教师给他们提出不合理要求,幼儿很可能接受不了,就会导致我们的要求落空,久而久之,幼儿会对自己丧失信心,会对教师的话产生怀疑。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幼儿教材时,我总是用明确、具体、简练的语言对幼儿提要求,告诉幼儿对教师、同伴要有礼貌,早晨入园要向教师和小朋友好;放学时要和教师说“再见”;回到家要和爸爸妈妈打招呼;别人说话要专心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要讲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不要随地大小便,衣服要放在固定位置等等,这样的要求明确具体,幼儿很容易做到。
三、采用鼓励原则
幼儿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我常常采用鼓励原则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因为幼儿很在意教师和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对幼儿进行及时评价, 以便于让他们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例如,有一次在课堂上,我正和幼儿做游戏,平时爱哭闹的张×又哭了起来,这时,李×小朋友走到他跟前哄他,看到这一幕,我及时鼓励李×,说: “你真是一个爱帮助人的好孩子,你的行为值得大家学习”,我又转向张×说:“上课哭闹是不对的,可是,李×一哄你,你就不哭了,你的进步也很大啊”,正是这鼓励原则让幼儿眉飞色舞。
8.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教育;进餐习惯
目前,各年龄段的幼儿在就餐活动中或多或少都伴有不好的就餐习惯,而成人在处理幼儿进餐问题的过程中所用的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良好的就餐习惯的养成,既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来说帮助也非常大。我个人认为,孩子的发展主要是身心和体魄的健康发展,这种健康主要来自于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的养成。作为幼儿老师,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地教学,让幼儿做到尽可能不挑食、不偏食。
让幼儿保持良好的食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也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不容易做到,但它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必须努力完成。家长们经常会问:“我家的孩子吃饭怎么样?偏食不偏食?吃得多吗?喝汤吗?每餐能吃多少?这些问题家长们很关心,老师也很重视。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充足、合理的营养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吃得好不好的问题,却忽略了孩子吃的习惯的培养,有的幼儿边玩边吃、不吃干净、或者把饭菜撒得满地都是,时间长了,影响孩子营养、吸收和健康成长。
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强,有些幼儿在家都还是家长喂饭,都要哄着吃,追着喂,在家里就没有养成好的进餐习惯。当这些孩子进入幼儿园,环境和口味都改变了,在家有很多人陪,幼儿园则是集体生活。这时候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进餐问题,但是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强,只要有意识地进行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就能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
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习惯就餐前洗手,每天小孩子接触的外界东西很多,很容易将病菌病毒沾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导致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就不好了。所以,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进餐习惯十分重要。我个人一直按照生活领域目标要求的洗手方法教孩子,让他们知道洗手的顺序和注意的要领,并且穿插了一些儿歌,让他们知道洗手的乐趣。这样,他们就把洗手当做游戏来做,渐渐地养成了好习惯。
有些幼儿则是偏食、剩饭的现象比较严重,家长们深知其害,却束手无策,怎样纠正幼儿的这些不良习惯,我们也做了一些思考和研究,具体有几点:
一、调查、了解幼儿偏食的原因
有些幼儿是因为肠胃不适,有的吃饭习惯不好,情绪不稳定,有的是家长提供的食物单一,幼儿不习惯其他食物等等。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1.家长的饮食行为、观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孩子。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发现,有的家长会边吃饭、边看电视、边看书或玩手机。这也是在无形中给幼儿以不良的暗示。长此以往,这些行为会影响孩子。
2.家长的教养方式
如今的孩子是家里的焦点,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健康,总是希望让孩子尽可能多吃一点,对孩子在就餐中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特别是家庭结构中祖辈三代同堂的家庭日渐增多,祖辈成为家庭生活的主要照顾者,爷爷奶奶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饭允许幼儿边玩玩具或边看电视,这样时间久了,幼儿的非就餐行为就会增多。
3.教师的影响
幼儿园是幼儿除了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生活场所,教师对幼儿的非就餐行为熟视无睹,不采取相应的策略,也助长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三、对不同幼儿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
利用集体的气氛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小朋友很崇拜老师,每次遇到他们不喜欢但又很有营养的食物时,老师都要先闻一闻,故意做出夸张的表情,说:“哇,好香,这是老师最喜欢的食物,就是因为吃了这个老师才那么高,那么聪明的。不知道哪些小朋友和老师一样爱吃。”这时候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也跟着老师一起开心地吃起来。这个方法很管用。
2.提前预防
先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认识一些菜,并互相讨论它的营养,吃了会变美、长高,谁吃得多就会最聪明、最棒。小孩子这时互相比着吃,越吃越香,以后就会喜欢这种食物了。
3.逐渐加量
有些小朋友虽然也吃(如绿色蔬菜),但是吃得很少,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通常会在不被小朋友发现的情况下逐渐加量,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吃多了,以后再添加也不那么抵触了。
4.物质奖励
对好好吃饭的小朋友,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给他们奖励,有时候是一颗小星星或者小红花,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好的鼓励,能够促使他们逐渐改掉不良习惯。
通过老师的共同努力,小朋友正在慢慢改掉偏食、剩饭等不良饮食习惯。看到他们每天香喷喷地吃饭,大家别提多欣慰了。
参考文献:
9.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论文 篇九
幼儿是家长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幼儿的身心健康,身体发展等是家长最为关心的事情。在《幼儿园新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幼儿的生活离不开健康,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俗话说:“病从口入”,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障幼儿健康的第一把锁,因此,幼儿的洗手习惯的养成成为我们幼儿教师关注的焦点。
自2008年至今,我园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及《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需要,特开展了洗手比赛活动,以比赛的形式培养幼儿的洗手常规及卫生习惯,保证幼儿的健康。在此活动中,我们传授给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以形象具体的动作、表情、故事、儿歌及歌曲等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对正确洗手的兴趣。开始时幼儿感到很新鲜,都能按正确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完成洗手,并能把正确洗手的方法告知家长,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今此项活动已进行两年,孩子们对待洗手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没有了当初的新鲜、好玩,剩下的只是厌倦。尤其现在已是冬季,水温越来越低,孩子们对待洗手就只是应付应付,敷衍了事了。对待这一情况,我一开始采取了“监视”的方法,但效果不佳,反而形成了如果老师在就认真洗,老师不在就冲一下而已。发现这一问题后,我想了很多,决定在他们洗完手后闻一闻他们手上的味道、摸一摸手上的温度,来证明幼儿有没有认真洗手,在加入这一环节后我发现幼儿洗手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每次让他们洗手时都会争着抢着让我来闻一闻、摸一摸,
10.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篇十
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日益增大。许多孩子造成了唯我独尊、骄横、依赖性强等现象。殊不知,这不但大大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幼儿生活其中的班级和家庭影响甚大。因此,在幼儿期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迫在眉睫和尤为重要的。
那么,怎样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呢?我在这方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榜样的力量
苏联教育家康士坦丁?德米特利耶维奇?乌申斯基说过:“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的作用就像太阳光一样重要。”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使幼儿学有榜样,行有准绳。如要求幼儿礼貌待人,教师首先就要使用礼貌用语。早晨入园时,经常有些幼儿忘记向老师打招呼,这时候,如果老师能先向小朋友问好。我想,这将是你教育幼儿主动向老师问好的最好语言。在活动中我们常常也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游戏结束时,要求幼儿收拾玩具,用语言指示很难收到实效,但当你亲自俯下身子收拾时,就会发觉有许多幼儿主动跟上来了,和你一起整理玩具。再如,上课时有些幼儿坐姿不正确。教师只要做出挺胸、手放膝上的动作。幼儿就会模仿老师。自然地让自己保持正确的坐姿。
我相信,只要长者能够充分地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幼儿一定会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行为的定位
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应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要求,同时要清楚明白,易于操作,并做到每学期有培养目标,月份有内容安排,每日有重点要求。富行为习惯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如要求幼儿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不攀摘花草树木,玩具要大家一起玩,上课认真听讲,踊跃发言。课间休息时,不做剧烈运动,和同伴友好相处,外出活动不随意离开集体等等。
其次,教师在向幼儿提出每项行为规范时,都应首先提出要领和要求,再向幼儿讲解,让幼儿实践。如:为了培养幼儿正确洗手的习惯,我通过口诀让幼儿掌握洗手的顺序:洗手卷好袖子开龙头,搓搓小手轻轻甩,关好龙头来擦手。为了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提高其自我服务的能力,我引导幼儿进行穿脱衣服、整理玩具的练习。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能又快又好地穿脱衣服和整理玩具了。
三、行为的强化
由于幼儿自觉性水平较差,行为容易出现反复。我坚持围绕每一阶段的重点要求,运用不同形式的活动及时进行强化。如针对幼儿撒谎的缺点,给他们讲《诚实的列宁》的故事;针对幼儿自私、缺乏谦让的缺点,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不但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也使幼儿从小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分清善恶、美丑。
通过游戏也是对幼儿良好行为进行巩固的重要途径。如让幼儿玩“交通警察”的游戏,教育幼儿要听从警察的指挥,遵守交通规则:让幼儿玩“玩具店”的游戏。教育幼儿要爱护玩具等等。
此外,运用表扬、鼓励是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例如,在班上设计各类形象活泼可爱的评比栏,给遵守行为规范的幼儿小红花。这样,就可以在班上形成一股人人争进步,个个争当好儿童的浓厚风气。
四、家长的配合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长期训练和强化的结果。我认为。应把行为习惯的培养延伸到幼儿的家庭,让家长参与教育。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在园、在家表现一致的意识。因此,我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讲本班制订的幼儿日常行为规范,请家长每日指导,督促幼儿去做,并要求家长全方位创设优良的家教环境,使幼儿在良好的家教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另外。为了让家长与老师对幼儿进行一致的教育。我还利用家教宣传栏、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孩子的机会,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与家长交流,彼此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表现情况,以及时表扬强化和更全面地评定每一个幼儿。
11.应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篇十一
一、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老师必须以身作则
因为幼儿有很强的模仿性、向师性,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例如:想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就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想让幼儿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我们就要热情、开心地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想让幼儿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我们就要设计一个个有趣的游戏、制订游戏的规则、清楚地知道每个游戏需要幼儿学会什么;我们想让幼儿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我们必须多劳动、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帮助幼儿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只有我们比幼儿先想、先做、先行,幼儿才会跟着我们的步伐前进,争相模仿,让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变成他们自觉遵守的行为习惯,变成他们有意识的自觉行动。
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细节抓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总是贯穿于孩子每日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不同的生活中得到不同的教育,把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需要我们从细节抓起。
1. 在饮食、起居等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们班有些小朋友还不会自己吃饭,我们坚持让他们学会自己动手吃饭,并请家长配合,在家也锻炼他们自己吃饭的能力。渐渐的,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我们会一直提醒他们吃饭的时候手要扶着碗,不将米粒掉在桌上安静地用餐;睡觉的时候要侧着或平躺着睡,手脚要放进被窝里(天冷的时候);,安静、独立地进行午睡;起床后要将被子、枕头叠放整齐。虽然这些都是很小的细节,但是每件事情只有在我们不断提醒、细心引导、耐心指导下,幼儿才会慢慢地接受与学会,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教育。
2. 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人们就很讲究个人的自身修养和文明礼貌。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与老师的相处,是最能体现出他们文明礼貌的地方。所以在小班的时候,我们总是时时刻刻和幼儿用礼貌用语,早晨来园、放学离园、家长接送时我们均从礼貌的细节入手,给他们创造出一个文明礼貌的环境,习惯成自然,孩子们也就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3.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爱学习的习惯。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在教学活动、体育锻炼、角色扮演等活动中,我们都会将游戏贯穿于活动之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从每个游戏的细节入手,随机地对幼儿进行观察与指导,让幼儿形成自主和规则意识。久而久之,他们不但在游戏中找到了乐趣,而且发现了游戏里蕴含的知识与道理,从而培养了探索知识、热爱学习的情操。
4. 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会根据幼儿的年龄,为幼儿设计一些“身份”,如:值日生、小老师、小组长等,使幼儿在这些“角色”中体验到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带来的乐趣,知道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感受。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老师要关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渐对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幼儿在生活的点滴中不断成长。
三、把握细节,让行为成为自觉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老师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善于把握细节,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1. 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重复、反复实践才能养成。所以只有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习惯。反之,他们会感到紧张、压抑、难受,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难形成习惯。
2. 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这就意味着只有相同的信息重复地传入孩子的大脑,孩子的神经系统才会完善,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一个老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另一个放纵,或者老师今天严格,明天放松;老师在幼儿园培养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父母在家却不坚持,孩子就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老师彼此不但要相互沟通好,还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不让“5+2=0”(即五天在幼儿园+两天在家=前功尽弃)成立。
3. 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简单无章。
孩子喜欢被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批评、指责,他们情感上就会接受不了,产生逆反心理。不良情绪会导致幼儿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可这样的孩子也会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做起来却要费很大的力气。如果老师、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予鼓励、支持,并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两者相互配合,找出帮助孩子的方法,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1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篇十二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们在幼儿行为习惯调查中发现,幼儿吮手指、挖鼻孔、餐后不漱口、玩具乱扔等不良生活卫生习惯较突出。幼儿时期可塑性大,正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敏感时期。幼儿就象一颗幼苗,只有在开始阶段就注意细心培育,才能保证健康、正常地成为大树。现在的幼儿是未来的的主人,他们将来所面临的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对其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明人,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文明人的素质之一,如何养成尤为重要。中国有句古训:“先入为主”。所以,对幼儿期的孩子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包括生活卫生习惯在内的各方面素质对其今后发展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果注意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孩子将受益终身,为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其适应将来竞争的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应从小培养,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我在十几年的幼教过程中十分注重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常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强化,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从幼儿期开始培养。首先,幼儿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幼儿时期,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愿意听从成人的教导,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行成一些定型的概念并逐渐养成行为习惯。但幼儿知识贫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学好学坏都在无意识之中。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幼儿加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尽力避免不良卫生行为对幼儿的影响。其次,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但也是十分娇嫩时期。如不养成良好讲卫生、爱清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就会给身体发育带来危害,影响身体健康发育。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都是在平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养成的,所以它的形成并不感到困难。比如,家长平时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趴着或蒙头睡觉、经常洗澡、修剪指甲等卫生习惯。同样的,如果幼儿时期由于家长教育失当而形成了不良卫生习惯,成人后要想加以矫正就非常困难。
二、在培养幼儿良好卫生行为过程中要注重一定原则。首先:坚持不懈原则。良好卫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干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不要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应让幼儿“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在幼儿园中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幼儿每天在幼儿园必须用毛巾擦手、喝水;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等,这些规则的制定幼儿必须遵守,最后习以为常,形成自觉的行动,严格地要求和幼儿的反复练习促进了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其次:标准统一,共同监督原则。活动中需要统一的规则,教师和全体幼儿要牢记于心,这样良好卫生习惯才能很好地培养起来。如果老师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模棱两可,小朋友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办,结果随心所欲,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如在要求幼儿喝水时,老师也应与幼儿同时进行;幼儿洗手,老师也要与幼儿共同洗手,并在与幼儿共同活动中,做出洗手的正确方法,让幼儿模仿。
最后要充分利用集体和榜样作用促进个别原则。良好的班风可以约束个别幼儿不良的行为。因此,要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转变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如:有些幼儿不喜欢剪指甲,老师可通过情境故事讲述形式教育幼儿要勤剪指甲,因为指甲长了很容易藏着细菌。在集体的合作和带动下,个别的幼儿就改变了原先的不良习惯。幼儿的模仿力极强,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为此,作为老师我们首先检点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也形成了好的习惯。另外,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的榜样力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因此,教师注重引导幼儿接触好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常用措施: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幼儿学习有两种情况,被迫与自愿,后者来自幼儿主动、积极的反应,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幼儿年龄越小,尤其要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注意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主动学习不让幼儿感到这是一种负担,结合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此具体提供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转化为他们的自愿活动。在活动中多采用童话故事与富有童趣的儿歌,如《洗手歌》、《小猪变干净了》等教学内容。或者要幼儿扮各种小动物参与表演等教学手段从而大大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将根据幼儿的实践生活体验,让幼儿理解良好生活习惯给自己带来得好处,从而从内心发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得要求,最后受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进行正面指导。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幼儿好玩、爱做游戏,组织活动中根据好模仿这一特点,把各种生活习惯内容渗透在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把枯燥的内容转化为生活的游戏。幼儿初入园,会有许多不便,采用大带小的形式,如开学初让大班小朋友帮忙他们穿衣服、系鞋带,或请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帮忙年龄小幼儿,让幼儿在帮教中学习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有些幼儿在学习中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为了让幼儿自觉自愿的改掉缺点。采用在评比中学习,开辟“小能手栏”,周周评比,树立榜样。让幼儿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3、给幼儿反复实践的机会以巩固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由于年龄的特点,使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一学就会,无论在态度上还是在方式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幼儿充分、反复实践的机会。不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的利用各种游戏,上课,日常生活等形式,让幼儿不断地,反复和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认知、体验和经验,逐渐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
4、家园同步,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要有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是幼儿园、家庭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生活卫生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密切配合。配合得好,幼儿的教育就如锦上添花;配合得不好,幼儿的教育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方式与氛围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健康成长。针对现代家庭不同类型的特点,我常用的方法是家访。对于有教养的家庭,我尽可能将幼儿的生活习惯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家长提出教育幼儿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对于宠爱型的家庭,对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先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幼儿的不足,并用恳切的语言指出宠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如向孩子传授相关的生活技能,给孩子分配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对放任型的家庭,我通过谈话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改变对幼儿生活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幼儿的教育活动。同时,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13.幼儿园卫生习惯的培养 篇十三
小班阶段,是培养幼儿各种卫生习惯的黄金时期。在日常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示范引导。才入园的幼儿,还不适应集体生活,他们会随时随地乱扔废纸杂物,弄的教室里杂物满地。于是,我先是示范,即当着全体幼儿的面捡起纸屑或拿起笤帚清扫地面,再通过闲聊对话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教室地面上满是纸屑杂物,好看不好看?纸屑杂物是丢在垃圾桶里好呢还是到处乱扔好?幼儿经过思索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示范和引导,小朋友们开始注意环境卫生了。
表扬鼓励。对小班幼儿来说,不恰当的批评、责备和呵斥,只能使他们心灵受到创伤,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他们改正不良习惯。因此,我对于不讲个人卫生的幼儿,总是抓住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予以表扬和鼓励。例如,我班有个幼儿经常跪在地上玩,弄得手上、脸上、衣服上满是灰尘。某一天,它穿条新裤子来园,一上午都没有跪在地上玩,裤子也很干净,我及时表扬了他。以后,我经常提醒他,现在,他已经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重点帮助。在组织小班幼儿游戏时,我总是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幼儿担任特别角色,以促使他们改掉不良习惯。例如,我班有个幼儿爱用袖口擦鼻涕,在组织“娃娃家”的游戏时,我有意请他做医生,医生是不能用袖口擦鼻涕的,使他意识到这个坏习惯要改掉。
教给方法。小班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差,所以在他们入园后,我便教给他们注意卫生的具体方法。例如洗手,我先教给他们洗手的系列动作:先卷袖口,湿湿小手,擦上肥皂,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指缝,冲冲小手,小手擦干,放下袖口;洗手后逐个检查,再予以表扬。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幼儿慢慢学会了自己洗手。
通过这几种方法,我班的幼儿在卫生习惯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14.刍议小班幼儿好习惯的培养 篇十四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可见好习惯的培养一定要抓住关键期,从小班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孩子信任你
要让孩子听你的,首先要让孩子信任你,要懂得与孩子交流感情。小班的孩子最喜欢得到老师的爱抚,我们经常要用拥抱和亲切的话语来表示对他们的赞扬和爱。如,每天早上,师生相互问好,可以抱抱孩子,夸夸孩子对老师有礼貌……这样,师生之间既交流了情感,让孩子很快接纳老师,又培养了孩子有礼貌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取得孩子的信任,必须正确使用权利,对待孩子要不偏不倚,不能带着情绪来对待孩子。高兴时对孩子犯的错视而不见或不了了之,心情不佳时孩子的无心之过也会遭到大大的批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最后,班里的教师和保育员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要一致,如果要求不一,态度各异,孩子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或者干脆谁也不听,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宽松的心理环境更注重以情促行,孩子会由喜欢老师到喜欢听老师的话,再到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更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让孩子乐意做
小班幼儿,由于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理解能力比较肤浅,因此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在活动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幼儿在愉快、自主的氛围中轻松地获得相应的经验,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通过儿歌引导。
儿歌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短小精湛,意义明了,读起来琅琅上口,深受幼儿喜爱,特别适合于小班幼儿。我们充分挖掘儿歌的教育功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创编成儿歌,让幼儿在读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针对幼儿入园时的礼貌教育,教孩子说儿歌《老师早》:“小宝宝,有礼貌,看见老师问声“‘好’”,老师夸我有礼貌。”
为让幼儿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教幼儿学说儿歌《漱口》:“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不要小看一首首小小的儿歌,它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紧紧相连,能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它可以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二)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让幼儿参与生活常规的制定,会让幼儿更主动地遵守好的习惯。
午睡前,幼儿要将外衣脱下来,乱七八糟地堆放在课桌上很不卫生,起床后再找自己的衣服也不容易。抓住矛盾,我组织幼儿讨论:衣服应该放在哪儿?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有的说抱着衣服睡,有的说放在衣橱里……其中张蔚然小朋友的主意简便易行,得到大家的认可:把衣服挂在椅子上,两只袖子交叉放在前面。当天午睡时,所有的上衣都挂在小椅子上,并且不忘把两袖交叉放好。看来,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三)用教师的榜样感染幼儿。
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耳濡目染,天长日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要让幼儿学会团结友爱、尊老爱幼。我首先要做到自己与其他老师之间要和睦相处,对家长要有礼有节,对幼儿要宽容相待。又如在礼貌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需要幼儿帮助时,真诚地说一个请字,得到幼儿关心时,衷心地说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四)多鼓励表扬,正面引导幼儿。
对于幼儿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给予正面的赏识、鼓励、表扬,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强化巩固和发展。当幼儿良好行为出现的时候,及时地给予恰当、具体的肯定和赞赏,这对孩子调整自己、发展自己尤其重要。在孩子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是最高的,老师的话就是正确的,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后他的行为就会被强化。如在幼儿洗手时表扬:“赵晨曦的小手又白又嫩,因为他每次都特别认真地洗手。”“看,宋韵怡洗得多仔细,过几天她的小手一定会变得更好看。”由此幼儿会愿意认认真真洗手,从而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会为了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三、重视家园一致的教育,让好习惯能持久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在教师经常提醒与同伴的同一行动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回到家庭中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样子。有一部分家长不知道对于这么大的孩子究竟应有什么要求,在家里听之任之,也有一部分家长想要求孩子苦苦无法。因此,教师不但应在幼儿园里注意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更应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以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在家庭中得到强化。如,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及请家长配合内容,介绍一些家教方法。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也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良好生活习惯得以巩固。坚持家园双向评估,便于家长全面了解本月教育目标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幼儿达到目标的情况,“对症下药”。
总之,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应抓住关键期,注重方法,加强家园联系,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摘要:幼儿好习惯的培养应抓住关键期,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文章作者就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阐述了一些具体的做法。
15.浅谈幼儿习惯的培养 篇十五
幼儿习惯 后期成长 幼儿园教育
3~6岁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幼儿习惯的培养也就成了后期成长的关键和基础。
一、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在平时我注重训练幼儿如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原则
(1)在指导中以身作则
教师在教育幼儿的同时必须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活动实践中,要求孩子学会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当时在上课的时候,挂图掉了下来,我班的彬彬小朋友及时帮我捡起来,我忙着上课顺手接过来放下了。这时,妞妞抬着头看着我说:“老师,你还没谢谢我。”我连忙弯下腰对她说:“谢谢你,对不起刚才老师忘了说‘谢谢’。”彬彬笑着回到了座位。从这以后,我提醒自己:“作为老师不管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好榜样”。
(2)以赞扬为主
孩子的每一点小进步都需要及时地、大张旗鼓地称赞,使他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你真能干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了”“你的图书摆的好整齐呀”“你的进步真快,吃饭不挑食了”等。孩子在得到认可的情况下会开心的接受教育和养成习惯。
2.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良行为是正常现象,过分的批评不仅不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情况恶化。
(1)认真对待孩子的“第一次”
在孩子第一次犯错的时候,及时的告诉他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孩子的不良行为第一次就被及时教育,即使以后二次出现,稍作劝阻孩子就听从了,出现三次、四次的可能性更少,甚至不会再出现。错过了第一次最佳教育机会,以后的矫正就会困难重重。因此,幼儿园的随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教给孩子合适的行为标准
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是:批评之后教给孩子合适的正确的方法。比如,孩子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这种情况下批评反而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你想玩别人的玩具要先经过别人同意,玩一会以后要还给人家。”孩子只有知道了正确的行为,才不会再出现错误的行为。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
在幼儿每次进餐前,我都告诉幼儿今天吃什么,这些食物对人体有哪些益处等。如今天早餐我们吃蛋糕喝牛奶,午餐有胡萝卜、青菜、鸡蛋,胡萝卜能补充维生素,青菜补充微量元素,鸡蛋补充蛋白质等,吃了会长高,眼睛会变得更明亮等。这些都是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这些微量元素对小朋友长身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或者以故事的形式鼓励幼儿良好的进餐。幼儿那怕是一丁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表扬,调動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为今后孩子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求由底到高,由浅入深,逐步积累,逐渐定型。
1.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注意力的培养也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部分。首先,让孩子养成在某一段时间内做一件事的能力。如在看书时,让孩子看完一本再换一本,不能这本书翻翻,那本书看看,容易形成注意力分散的坏习惯。其次,给孩子讲故事,在讲之前向他提出要求:故事听完以后我会提问小朋友,请小朋友说说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这样孩子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2.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让孩子愿意听,首先我们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富于魅力,再配上一些肢体语言帮助孩子理解,孩子才会被吸引。表扬“倾听”能力强的孩子,让不会听的孩子有个学习的榜样,进步的孩子,给以肯定的表扬,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多与孩子交谈。为吸引幼儿安静的倾听,我们教师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
3.培养幼儿发言的习惯
有些孩子不发言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他们胆怯,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讲。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多鼓励,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哪怕孩子只说一点都要给与肯定。有的孩子会紧张,话在口中,不知怎样表达,教师可以点名请他回答并给与提示引导使其表达完整。鼓励孩子举手发言,对进步的孩子给予极大的肯定,让孩子感受到举手发言被表扬的喜悦。教师要细心观察,争取让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无论错对,都要肯定他举手发言是很棒的。
四、结语
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发动机,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因此,孩子从幼年起就应该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并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幼儿园习惯养成教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
\[2\]杨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策略分析\[J\].黑龙江档案,2010,(7).
16.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儿歌 篇十六
小朋友们来排队,轻轻拿好小水杯,接好一杯水,咕咚咕咚都喝光。2.洗手歌
洗小手,别忘记,认真搓来认真洗,打开毛巾擦干净,保证健康心欢喜。3.开饭歌
拿放餐具有秩序,就餐礼仪不忘记。安安静静来进餐。不挑食来不剩饭,细嚼慢咽身体好。4.做操好宝贝
小朋友们来做操,伸伸手臂弯弯腰。认真做操身体好,我是健康好宝宝!5.进餐礼仪歌
要做文明好宝宝,就餐礼仪不能少。筷子勺子不乱敲,讲话嬉笑更不好。餐后桌面要干净,文明进餐要做到。
6.游戏
玩玩具,真有趣,从哪来,放哪去。互相谦让有秩序,共同游戏真有趣。7.节水歌
小龙头,流水啦,小朋友们关好它,节约用水不忘记,争做节水好娃娃。8.美丽环境靠大家
花儿美,草儿绿,大家看了真欢喜,不摘花,不踏草,果皮纸屑更是不能乱丢弃,美丽环境靠大家,人人都要出份力。
9.保护环境
垃圾废纸装进箱,地面保持洁又亮,争做环保小卫士,保护环境我真棒。10.滑滑梯
排好队呀滑滑梯,上下滑梯有秩序,大家不推也不挤。慢慢上,别着急,安全游戏要牢记。
11.我的名字叫轻轻
走路轻轻,说话轻轻,进餐轻轻,轻轻拿,轻轻放,你轻轻,我轻轻,我的名字叫轻轻。12.刷牙歌
你拍一,我拍一,上下刷刷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里外刷刷。你拍三,我拍三,刷牙别忘刷里面,你拍四,我拍四,一二三四,上下刷,二二三四,里外刷,三二三四,横着刷,四二三四,左边刷,五二三四,右边刷,六二三四,早晚刷,七二三四,饭后刷,八二三四,牙齿好,保护牙齿,人人记。13.果实营养串串烧 1)水果营养多
水果颜色真漂亮,酸甜可口味道鲜,维C含量它最高,多吃水果皮肤好。2)干果营养多
干果营养多又多,外壳坚硬果仁香,蛋白含量属它高,天天吃了身体棒。3)农作物营养多
粗粮细作味道好,纤维含量多又多,排出毒素身体爽,我们身体更健康。14.楼梯歌
小小楼梯高又高,手扶把杆不乱跑,按照顺序轻轻走,靠右行走不忘掉。
15.站队歌
抬起头挺起胸,小脚立正要站好,不推不挤要安静,站好队伍就出发。16.吃饭
小筷子,手中拿,自己吃饭顶呱呱。安静进餐不讲话,大家不做漏嘴巴。17.别让龙头掉眼泪
一滴水,一个点,小小龙头泪涟涟,小朋友们不浪费,别让龙头掉眼泪。
18、礼貌歌
按时来园不迟到。见到老师问声好,小朋友们互问早,文明礼貌好宝宝。
19、待客歌
客人来了,问声好,“您请坐,您喝茶”。热情待客,面带笑,这样的主人才算好。20、不打架
宝宝不小心,踩了我一下。我不把他骂,也不把他打。打骂都不好,不是乖宝宝。宝宝赶忙道个歉,大大方方原谅他。
21、生日歌
妈妈过生日,我要送个礼。不送大蛋糕,不送小玩具。画上一幅画,写上祝福语。唱支生日歌,妈妈多欢喜。
22、文明用语歌
好孩子,懂礼貌,早上见面问个好,需要帮助要用“请”,称呼长辈要用“您”,向人道歉“对不起”,助人常说“没关系”,若是有人感谢你,我们要说“不客气”!
23、上幼儿园
早早起,不迟到,遇见老师问声好。小朋友们互问早。大家都要讲礼貌!
24、孝亲歌
爸爸工作真繁忙,妈妈做饭香又香。分享QQ:2710235696工作一天辛苦啦,宝宝心里要体谅。我给爸爸倒杯茶。
再给妈妈捶捶背,孝父母,敬长辈,我们都是好宝贝。
25、同伴交往
幼儿园,朋友多,做游戏,唱儿歌。好玩具,一起玩,大家分享真快乐。
26、有 序
遵守秩序做得好,轻声做事不吵闹,主动排队不拥挤,大家夸我好宝宝。
27、养成看书好习惯
v书可不好。坐姿正确认真看,从小养成好习惯。
28、排队歌
小朋友们排队走,你在前,我在后,轻轻走,不回头,老师夸我真优秀。
29、安全歌
小朋友,请坐好,安全歌,请记牢。过马路,左右看,遵守红灯不抢行。坐汽车,不要挤,先下后上有秩序。交通安全很重要,我们时刻记心间。30、升国旗
国旗国旗真美丽,天天升在朝霞里。奏国歌,升国旗,立正站好注目礼,唱国歌,多神气,祖国祖国我爱您!
31、滑滑梯
大家来玩滑滑梯。你不推来我不挤,扶稳坐好屏住气,哧溜一下滑下去,小朋友们请注意,安全游戏要牢记。
32、走路静悄悄
我学小花猫,走路静悄悄。楼下小妹妹,最怕吵和闹。脚步声音大,吓得她心跳。心里有他人,才是好宝宝。
33、回答
小朋友来叫我,半天不理他;老师呼唤我,我不要回答。等我想要回答时,老师同学走远啦。以后再叫我,我得马上答。
34、交通规则要记牢
小朋友,要记牢,交通规则不忘掉。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35、娃娃有礼貌
娃娃有礼貌,问声老师好,见到同伴把手招,小朋友早上好.娃娃有礼貌,说声老师再见了,回家挥挥手,小朋友们再见了。
幼儿园文明礼貌拍手歌
你拍一 我拍一 大家来比谁有礼,你拍二 我拍二 游戏说话小声点,你拍三 我拍三 别人说完再发言,你拍四 我拍四 玩具取放有顺序,你拍五 我拍五 废物要扔垃圾筒,你拍六 我拍六 喝水排队要遵守,你拍七 我拍七 请求帮忙要客气,你拍八 我拍八 节约用水记住啦,你拍九 我拍九 上下楼梯靠右走,你拍十 我拍十 饭后桌上要收拾,文明礼貌要知道,做个时代好宝宝,好宝宝!一条小鱼游来了
两个老师双手相拉,至头顶、做拱桥状当鱼网,所有的幼儿排好纵队手拉前面幼儿的衣服当小鱼。当老师说“一条小鱼游来了、、游来了”的时候,小鱼们一个一个的拉着网鱼网里面穿过。当老师说“我们快点抓住他”的时候,老师双手圈住正巧经过的幼儿,那么他就是被捕住的小鱼,放在一边,继续放小鱼游过,大概捕到4,5条的时候就可以停止了、、接着烤鱼,问幼儿想吃鱼么?然后老师烤鱼来给他们吃。2个老师一起抱住一条小鱼说“烤鱼,烤鱼,熟拉”把幼儿半抛半放在地上,幼儿们做出吃东西的样子、、知道最后一条小鱼被吃完,游戏结束。附:一条小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一条小鱼游来了,我们快点抓住他。
大灰狼来了
老师扮演大灰狼,幼儿扮演小羊。大灰狼背对着小羊的时候小羊全部站着,当大灰狼突然转身的时候,所有的小羊都要蹲下来,没有及时蹲下来的小羊会被大灰狼抓住。然后大灰狼吃羊,之后继续背对着幼儿循环。(自己随意创设些故事情景,如:在一个大草原里,有一只大灰狼和一群小羊,大灰狼总想着抓羊吃,可是只要小羊蹲下藏起来,大灰狼就抓不到小羊们,这一天,大灰浪非常饿了,他又来抓羊了,这次,他能抓得到小羊么?游戏开始。)
一节:
一只小鸡叽叽,抵抵头(鸡嘴状点桌面三下)吃米米(碰碰食指三下);
来了(先伸出右手手心向下)一群(再伸出左手手心向下,放在右手上)小鸭鸭(做鸭嘴状三下),游游泳(两个大拇指交杈,其余手指并拢晃动)呷呷呷(做鸭嘴状三下);
二只小象(两只手的食指和小指同时伸直)走过来(放在桌面做走的动作),钩钩鼻(大拇指碰碰)做游戏(两个大拇指绕一绕);
一群(先伸右手)小鱼(再伸左手)游过来,游到东游到西,游到(两手游泳状打开)大海妈妈的环抱(两手交杈放胸前)里。二节:
一个手指(右手)一个(左手)手指变成大山(两食指*一起),二个(右手)手指二个手指变成剪刀(剪二下),三个手(左手)指三个手指变成水母(两食指*一起、中指无名指并拢动一动),四个(右手)手指四个手指(左手)变成胡须(合并放下吧位置),五个(右手)手指五个(左手)手指变成海鸥(手心面向自己、大拇指交杈向上飞)。三节:罗老师QQ:2710235696
一个手指(先伸右手)五个手指(再伸左手合拢当做小碗)小朋友(右手有节奏上下运动)吃水果,二个手指(右手筷子)五个(左手)手指小朋友吃面条,三个手指(右手--杈子)五个手指(左手)小朋友吃蛋糕,四个手指(右手勺子)五个手指(左手)小朋友吃米饭,五个手指(先伸右手)五个手指(再伸左手)小朋友做馒头(双手左右晃动),大家一起吃(两手胸前换位拍手,最后啊呜吃掉)。四节:
你拍一我拍一,伸出大拇哥碰碰头,你拍二我拍二,伸出食指哥摆一摆,你拍三我拍三,伸出中指哥弯弯腰,你拍四我拍四,伸出无名指搭拱桥,你拍五我拍五,伸出小指头拉拉钩,五个手指伸出来,小朋友(两手胸前交杈)来做玩乐操(翻手腕后伸出两大拇指)。五节:
(两手并拢)一门开(两个小指头先开)进不来,二门开(两个无名指再开)进不来,三门开(两个中指开)进不来,四门开(两个食指开)进不来,五门开开(手指都开)我进来了(手腕*一起做花状、小朋友的头对着手心点点头),见到我的好朋友(十个手指弯弯动动),拉拉钩(拉小指)敬个礼(除大拇指外手指动动)碰碰头(大拇指碰碰),相亲相爱(手腕磨擦)不分手(两手握一起)。
六节:
一个手点点(二个食指碰碰),二个手指剪剪(做剪刀状横剪一下竖剪一下),三个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弯弯,四个手指插插(二手交插),五指开花(做花状托住下吧)。木头人 游戏目标:
培养了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控能力,游戏也充满了生活气息。
游戏方法:
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玩儿歌后,幼儿能逼真的做出各种不同的造型,变形金刚,超人,老人,小动物等等,并保持持久的不动,使此游戏情趣颇足。
游戏规则:
幼儿念儿歌,儿歌念完后,立刻静止不动,不说不笑地对视,谁先忍不住动或笑了,就算输。
温馨提示:
幼儿有一定的常规意识和控制能力。
附:儿歌
1、山上有个木头人
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三,三,三,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2、我们都是木头人
我们都是木头人,扛起枪来打敌人,一不能动,二不能笑,谁动谁笑就打谁。切西瓜
游戏目标:发展孩子的奔跑能力,提高灵敏躲闪的能力。
适合年龄:4岁左右的幼儿。
游戏规则:罗老师QQ:2710235696
1、幼儿手拉手,变成一个大西瓜;边念儿歌边围着圆圈走;
2、一个幼儿在圈外做切西瓜的人,随儿歌节拍切西瓜。(“刀”要切在小朋友拉手处)
3、当念“二”时,切西瓜的人切到哪两个小朋友中间,那两个小朋友就马上向相反的方向围圈跑,谁跑回来得慢,谁就来当下次游戏的切西瓜人。
附儿歌:切切切,切西瓜,西瓜西瓜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我把西瓜一切二,一切二!
老狼老狼几点了
一个人扮演老狼,其余的人都是小白兔。然后在不远处划出一个地方,那是小白兔的家。
“老狼”背对着大家,然后大家围在他身后,拍手喊:“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狼”随机回答几点了,假如老狼说:“十二点了。”就表示他要转身吃小白兔了,大家要赶快往“家”里跑。
老狼说完“十二点”,就立即去抓小白兔。
被抓到的小白兔要表演节目。
9个大班识字游戏
(1)、游戏名称:海底探宝
目的:复习学过的字,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
准备:字卡、椅子、小奖品
玩法:教师先将字卡四散摆放在室内。幼儿站在小椅子上,集体念儿歌:“我是小小潜水员,练跳水,真勇敢;不怕风浪大,不怕海水寒;跳进大海里,来把珍珠捡。”然后,幼儿跳下来,捡起“珍珠”(字卡),大声念出珍珠宝宝的名字。如念对,得一小奖品。
注意事项:游戏要分组进行,每组幼儿不超过8人。
游戏规则:必须念完儿歌,才能往下跳。(2)、游戏名称:摆图形
目的: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
准备:字卡
玩法:教师将所学过的五六个字卡摆成一排请幼儿按顺序叫出字卡的名字,然后教师将字卡任意摆成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请幼儿说出某某边上的字卡名字叫什么?(3)、游戏名称:看字卡作动作 目的:复习所学过的字卡。
准备:字卡
玩法:老师事先准备若干写有动作的卡片,如笑、跳,拍手...游戏开始,幼儿全体起立,老师一张张出示卡片,幼儿看卡片上的字词做动作,做对的教师和幼儿一起拍手庆贺,作错的在黑板上記上一个符号,最后看看谁做的全对。(4)、游戏名称:抢椅子
目的: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
准备:字卡
玩法:教师将字卡贴在椅子背上,将椅子摆成圆圈,并请比椅子多一的幼儿站在椅子前面听音乐沿椅子作动作,音乐止,幼儿抢椅子,没抢到椅子的幼儿失败回到座位上,抢到椅子的幼儿念出自己椅子上的字卡,念对的继续做游戏,念错的回到座位上,游戏继续进行,最后一名幼儿胜利。
(5)、游戏名称:飞行试验
目的:复习所学过的字卡
准备:字卡罗老师QQ:2710235696 玩法:教师将字卡贴在黑板的四周,其中每一张字卡都代表飞机飞行试验基地,开始,总指挥宣布飞行试验开始,随即飞机到达第一实验厂,如幼儿说出字卡飞机就继续进行飞行实验,如说错了飞机则停止进行修理直至学会这个字后方才继续飞行,最后到达目的后一起欢呼跳跃。(6)、游戏名称:海底探宝(适用班级:中、大班)游戏目的:复习学过的字,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
游戏准备:字卡、椅子、小奖品
游戏玩法:
教师先将字卡四散摆放在室内。幼儿站在小椅子上,集体念儿歌:“我是小小潜水员,练跳水,真勇敢;不怕风浪大,不怕海水寒;跳进大海里,来把珍珠捡。”然后,幼儿跳下来,捡起“珍珠”(字卡),大声念出珍珠宝宝的名字。如念对,得一小奖品。
注意事项:游戏要分组进行,每组幼儿不超过8人。
游戏规则:必须念完儿歌,才能往下跳。(7)、游戏名称:点兵点将
游戏目的:复习已经学过的字词。
游戏准备:字卡、小筐。
游戏玩法:两名幼儿将一小筐字卡反扣在桌上,并一字排开(根据字卡数也可并列几行)。用猜拳的方法分出胜负,胜者先开始游戏。边说儿歌“点兵点将,谁是我的好老将”边用右手食指从左向右点数字卡,点一个字读一个字音,当说到“将”时立即将右手食指所指的字拿起来认读,认对了,字卡放到自己跟前,认错了,继续反扣在原处,有第二名幼儿开始游戏,一人一次轮换
进行。如数完字卡,儿歌未说完,继续返回从左向右点数。(8)、找朋友
幼儿手执一张字卡,跳“找朋友”,找到能和自己手上的字组成词语的,站在一起,大声念,我们是“**”即词语(9)、“登山”游戏: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座山,山顶上画了一面红旗,然后把学生分为两组参加游戏,一组取名“神奇宝贝队”,一组取名“数码宝贝队”(队名是学生们自己取的),每组学生轮流认一个字,每认对一个字,一方就向山顶前进一步,看哪一队先登上山顶,拿到红旗。
锤子、剪刀、布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很身体协调运动能力。
游戏方法:
四人参加游戏,两人一组,一人做猜拳人,一人做走步人,走步人站在起点线上。猜拳双方相对而立,边原地跳边说“锤子、剪刀、布”,当说到“布”时,双方用脚做出想做的动作(“锤子”为两腿并拢,“剪刀”为两腿一前一后,“布”为两腿向两侧张开),以动作决出胜负,胜者一方的走步人向前跨一大步。
游戏规则:
游戏反复进行,直至走步入到达终点,先到终点为胜方。
温馨提示:
幼儿会做“锤子、剪刀和布”的肢体动作。
小游戏 抢椅子
在室内将椅子向外围成一个圆圈,用的椅子的数量要比参加游戏的人数少一把或者两把。参与游戏者围着椅子转圈,由一人在旁边喊“停”,“停”字一出口,大家就争抢着坐椅子(也可以放音乐来进行游戏)。没有坐到椅子的人被淘汰出局,同时带走一把椅子,这样人与椅子渐渐减少,最后只剩两个人抢一把椅子。发展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揪尾巴
17.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篇十七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的学习习惯是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巩固,并转化为需要的自动化行为方式。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勤于思考的习惯、好问的习惯、勇于探索、尝试的习惯、动手操作的习惯、善于观察的习惯等。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是经过从外部刺激支配转化为幼儿内部需要、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在幼儿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积极态度、健康人生观的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保证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育者应该重视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思考、探索、动手的乐趣,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的状态。
为幼儿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涉及到学习材料的投放,班内、园内环境的布置等。(剩余2369字)
要使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幼儿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那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由此引起并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动作来帮助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他们必须通过人于物的相互作用,构建起真正内化的新的知识经验,形成幼儿期所独有的知识经验。如:对幼儿讲摩擦生电是极其枯燥而乏味的,但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实验,幼儿不但能很快知道摩擦生电的原理,而且比一般的说教记得更牢。然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幼儿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阶段,但每个幼儿在发展的方向、起点、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根据幼儿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在认识事物、获取经验的过程中具有整体性,所以要将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通过相互渗透来促进幼儿学习习惯的发展。
其次要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内部驱动力。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思考、探索、动手的乐趣,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的状态。一是化平淡为神奇。适当给平淡的事情添上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在和孩子一起看书时采用一些启发性的语句,像“这是怎么回事呀?”“让我们来猜猜看”,来引发幼儿对学习的好奇心。二是对浅显的现象给予深度的揭示。孩子对常见的事物往往容易失去兴趣。此时若把这些事物背后的奥秘告诉幼儿,就会重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幼儿对太阳的落山,天变黑的现象司空见惯,不当回事,可以告诉幼儿并不是太阳在我们头顶上走,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走,幼儿对太阳、地球再次产生了新的认识兴趣。任何事物都有无穷的奥秘,我们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引导幼儿保持认识事物的兴趣。
最后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实践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事物的最佳途径,而幼儿又大都喜欢动手操作,尽管尝试可能会失败,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则会长盛不衰,对学习的知识也会掌握得更多。动手操作能使幼儿的认识由表面趋向实质,从而激发更大的求知兴趣,促使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为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结实基础。
别忘了还要教给幼儿好的学习方法。教会幼儿学习提问,能培养幼儿乐于思索,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还能让幼儿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教幼儿提问,抓住契机,鼓励幼儿提问。
1、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
诸葛亮有一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让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例如,使用好学习用具能马上整理、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等,老师要抓住不放,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经过长期训练,孩子便会养成好习惯。值得一提的是,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时,切记要求过多,全面开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一事无成,到能养成一些坏习惯。所以,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抓一项,坚持不懈的培养一项。日积月累,逐步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训练,反复强化。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反复的过程。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在形成之初若不加以巩固,很容易被坏习惯所替代,尤其是幼儿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好的习惯不易养成,而坏的习惯容易学会。因此,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要以教育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督促评价、坚持一贯的加强训练,反复强化。如在集体活动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这一习惯,教师在每个活动中,都要利用小红花、小礼物或赞赏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时时激励幼儿大胆举手、畅所欲言,进行正面强化,日复一日,使这一习惯逐渐成为自然。
3、及早发现,及时纠正。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的过程也不是永无错失和疏漏的。教育的错失和疏漏,可能会使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在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思维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细致入微的观察,处处留意幼儿的言行,及早发现幼儿的不良学习习惯,及时纠正。如教师要求幼儿按时完成计算作业,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就照抄旁边幼儿的作业,教师一旦发现,因该及时向其说明这样做的结果:没有学到知识,养成懒惰的坏习惯等,还要告诉他,不会的要叫老师帮忙,要改正照抄的行为,不能养成习惯。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不良习惯只要及早发现,及时纠正,还是可以亡羊补牢的。
4、做好家园联系,共同配合。
家长要加强和幼儿园的联系沟通,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思想、行为和表现,同时了解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及与幼儿园共同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方法,使家园双方取得共识,从而相互配合同步教育,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幼儿在家看电视要定时,早睡早起,家长要和老师一起商讨教育措施,共同引导督促,强化正确行为,抑制错误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1.实践训练
习惯、习惯,习了才会惯。同一个动作,同一件事情,只有做,而且要反复做,才能养成习惯。法国作家大仲马说:“每一个重复的动作都有养成习惯的可能;重复的次数越多,动作也就越成熟。”毫无疑问,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来于反复做,即反复实践。如果我们在思想上重视了,而在行动上却没有耐心,那么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人们知道:知识是基础,行为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往往会言行不一,许多孩子嘴上说得头头是道,行动上却难以做到,“知”、“行”严重脱节。为此,父母必须加强对孩子行为的训练,创设孩子反复实践的机会,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交往、游乐、劳动等活动中,进行学习技能、习惯的训练,获得“为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生活中不断练习,反复强化,直至最后形成自动化的行为,养成一种自然的习惯。2.环境熏陶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幼儿的行为方式都带有所处环境的烙印。“润物细无声”。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样,教师努力创造和保持喜爱学习、乐于学习的氛围,将会使孩子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萌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孩子也一定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3.榜样作用
幼儿时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最不喜欢说教。榜样是具体形象的,正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所以它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故事、儿歌、歌曲等等,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着巨大的魅力,会深深打动孩子,这些艺术形象所塑造的榜样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孩子最爱模仿。他们会对孩子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应该懂得孩子的心理特点,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具有传统美德的故事;念一些有助于陶冶孩子情操的诗歌、儿歌;唱一些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形成的歌曲。同样,幼儿又是好奇、好模仿的,模仿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途径,而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们学习的直接范例,为什么呢?家庭、教养机构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成长的三大环境因素,教师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之一,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将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4.坚持不懈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不能想起来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这需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该要求孩子坚持这样做,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形成习惯。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样强,教师应该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严格要求,切忌在教育孩子上情感失控,并找出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不半途而废,这也是意志的培养,有坚强意志力的孩子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就会勇敢而不畏缩,这将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18.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篇十八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所以,对幼儿期的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 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寓于教学活动和游戏之中
1. 耐心教育 ,讲清道理。幼儿的年龄小 ,理解能力差,因此在对幼儿的教育上要有耐心。在讲道理时教师要把握住两点:首先,要目的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幼儿讲清楚。其次,要具体,讲明白。如,要求幼儿对人有礼貌。幼儿对“礼貌”的意思还不是很明白,因此就要告诉幼儿见到大人要打招呼,不打招呼就是不礼貌等。必要时,教师还可以进行示范,通过反复的讲解和示范,使幼儿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认识,养成习惯。
2. 反复训练 ,形成习惯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一日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如,引导幼儿早上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在接受别人帮助时会说“谢谢”;离园时会与老师和小朋友说“再见”等等。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时,要要求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自己收玩具、自己洗脸、自己刷牙等。教师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示范,要经常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同时,还可以通过口头表扬、奖励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其形成良好习惯为止。
二、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1. 课程生活化 ,活动游戏 化。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与游戏是分不开的。幼儿在3岁至6岁是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生活经验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就必须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要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2. 鼓励为主 ,少施惩罚。 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 也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个微笑。如,我所教的班是一个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很差,有的幼儿不团结友爱;有的幼儿不讲卫生;有的幼儿没有礼貌。针对本班的情况,我组织了一个“每天竞选我最能干”的活动。由本班幼儿推举人选,并说出被选人的优点,然后由其他幼儿举手表决, 超过本班幼儿人数的一半就可当选,最后由教师总结。这样既不让没有当选的幼儿感到不如别人而垂头丧气, 同时又教育了被选的幼儿, 使他改掉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3. 态度温和 ,切忌粗暴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幼儿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脾气温和的教师往往会赢得 幼儿的喜欢。当幼儿做了错事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教导他们,而不是粗暴地训斥他们,应帮助他们慢慢改掉不良习惯。
三、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和教师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幼儿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幼儿的可塑性、模仿性强,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园会定期邀请专家来园为全园家长做家教指导和培训,要求家长要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 既不娇纵又不束缚,要精心呵护和引导幼儿,并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做到循序渐进。
【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论文】推荐阅读:
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10-24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论文07-21
五一劳动节怎样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09-04
班主任如何培养低年级智障儿童的劳动习惯07-18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的常规习惯09-04
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06-12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的总结09-03
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07-01
学习“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有感07-08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