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千山万水》观后感

2025-02-05

电影《千山万水》观后感(共10篇)(共10篇)

1.电影《千山万水》观后感 篇一

最近,我看了一部有关于长征的电影,名叫《万水千山》。这是一部叫较老的片子主要内容是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了敌人防守来到大渡河渡口。但大渡河自然条件险恶,数万大军难以通过。后有敌兵追击,前有天险挡路,我军决定要排除万难夺取大渡河上游的泸定桥渡口,以保大军渡河。红军前卫营不畏艰险、顽强战斗夺下泸定桥,并铺设桥板,使红军大部队安然渡河,继续向大雪山进发。在雪山行进的过程中,天气极为恶劣,许多战士都牺牲在这里,但大雪山还是被我军征服。1935年8月,红一和红四方面军终于会合了。

最令我难忘的事他们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情景,这也是长征途中最艰难的路途。最令我遗憾的是在爬雪山的过程中,有一位老红军不愿意丢弃自己的锅,为了取锅,他不慎摔下了山崖。要是他能思考一下——是锅重要还是命重要,他应该就不会丢了性命了。

过草地时,红军的粮食全部都用完的,可草地还是见不到边。

在极度缺乏食物的情况下,红军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没有能吃的野菜,就将身上的皮带、皮鞋,甚至皮毛坎肩脱下来,还有马鞍子,煮着吃。有的战士饿得实在没吃的,就找别人屙的屎里没有消化的青稞麦,或者自己拉出来的,一粒一粒挑出来,洗了再用茶缸煮着吃。吃是这样,喝也是这样。有的战士,人尿、马尿都喝过。实在是没粮食了,一望无际的草地,没有人烟,战士们吃起了所有能吃的东西——野菜,草,还有身上的皮带,甚至是草鞋上的皮襻襻,锣鼓的鼓皮!野菜吃完了,吃草根。当发现草根可以充饥后,战士们第一时间传口信给后面的部队——是甜的!

也曾有过苦作甜。那次战士偶然在一处洼地里找到一副牛骨架,上面居然还黏着几片肉,老红军田仁乾几人大喜过望,将它搬回营地集体分配:那几片肉给妇女娃娃们,那骨架大部分给了兄弟部队,只留下一小部分归他们几人,作为存粮慢慢吃。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红军司令,他身负枪伤仍要坚持自己走。当红军们会合时,他终于心满意足的闭上了双眼......

这位司令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去学习!而这位司令值得我们永远去怀念!其实,他只是这长征队伍中的一颗明星,还有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红军战士都具有他那样的精神,他们,也都值得人们去致敬。

2.大学生万水千山观后感 篇二

影片中,有两个镜头让我最为感动:

镜头一: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上只有十三根铁索,踏脚板也没有,栏杆也没有,走上去晃晃的,而另一边却有敌人的机枪炮弹。为了保证全军能胜利通过,经过讨论,红军准备组织一个冲锋队。他们身带手枪,趴在那一根根铁索上匍匐前进。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他们却毫不退缩,英勇牺牲了。后面的战士便一拥而上,开始铺木板,最后敌人放火烧桥,红军怎么会被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给吓倒呢?红军渡过了大河。

镜头二:过雪山

通讯员小周的父亲,是一位老人,是红军的炊事员。过雪山时刮了暴风雪,小周的父亲一直背着那口大锅,大家都劝他丢了锅,他不听,最终,被一阵狂风吹下了悬崖,壮烈牺牲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才发现长征路途遥远且艰险万分,只有心中存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有惊人的毅力才可以到达目的地。我们的中国红军就是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不畏路途艰险,爬雪山、过草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这个目标,红军战士们死的死,伤的伤,但失去战友的悲痛,肉体上的病痛没有让他们屈服,反而激励了他们前进的决心。

3.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三

这儿是青鸟不到的地方,人们从没有听过它的名字,便没有梦了,误走误撞,一片美景,竟然成真。淡红色的云彩,在一片平原和远山上,慢慢变成鸽灰,远处的炊烟和人家那么平静地四散着,没有注意到陌生人的来临。月光下的那片平静之水,发着银子似的闪光,总使我觉得自己实在是死去了,才落进这个地方的,世外的世外,为何看了只是觉得归乡。

那么“我”是谁呢?“我”不是我,“我”是她,那么她是谁呢?她就是我们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永远的三毛。

“大蜥蜴之夜”“前世今生”“高原”“逃水”都很经典。特别是逃水,人心的险恶,人心的善良全交杂在一起,构成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前世今生”其实在我看来,还是交杂迷信的气息。前世,作者认为自己前世是如假包换的印第安人,还与一个悲伤的女孩是好朋友,这是注定的缘分。

在墨西哥、洪都拉斯、秘鲁,三毛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们,有贫穷的乐手、舞者,有贪财、毫无善良之心的导游,有买各种稀奇古怪物品的女巫,三毛所经历的生死离别,经历的悲欢,都记录在了这本书里。

三毛走过了万水千山,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我也想像三毛一样走遍万水千山。我知道我的路在前方,在通往成功的大山上,有高有低。我也许会遇到许多未知的困难,但只要选择了出发一定会到达想去的地方。

三毛像儿时那样不按常理出牌,逃离到没人知道的地方,继续以自由不羁的`灵魂浪迹天涯。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有困难,但三毛不同,经历了许多次痛苦。但她从没有倒下过。

把握当下,活在当下,走好每一步,认真对待每一个困难,才能走得远,如果走到了终点,不要忘记你是从哪里出发。

4.《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篇四

读这本书,跟着勇敢无畏的三毛去了一遍南美洲,都不算是热门旅游景点,而是一些不太出名少有人迹的地方,而三毛的不同寻常总能发现发现一些神奇又美好的东西,只可惜她是个弱女子,身体一路奔波很是疲惫,尽管如此,与很多男人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印象最深的是她住在厄瓜多尔的银湖之滨时度过的那几日,淳朴,遁世,自然,周围的村民都很善良,寡言,不会过问你的过去,也不会八卦你的言行,大家都各自安宁的活着自己的日子。

三毛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女子,旅途中碰到出手相助的人,她道不尽的感谢和感恩之心,也会遇到有些不公平和偷盗的行为,她都是用宗教信仰宽恕他们。世间百态她都经历过,看淡了,也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她在旅行中疗愈自己的伤痛(写这本书时,他的丈夫荷西已经离开了人世),她的文字,也疗愈了每一个读她书的人。

5.《千山暮雪》观后感精选 篇五

千山暮雪出自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的《雁邱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很多年不看言情片了,闲暇时无意中看了几眼,竟然被吸引着看完了。豆瓣的打分似乎不高,但是就我个人的体会来看,真的很不错。也许时间可以说明一切,经典是岁月熬成的。匪我思存的文笔确实有力度,冷酷中透着深情,厌恶中透着爱恋,绝望中透着期许。矛盾交织,人物性格复杂矛盾,非常适合作为影视剧作品,演员的表演空间很大。主演威爷和颖儿的演绎非常成功,刘恺威把莫邵谦的深情,莫绍谦的仇恨,莫绍谦的矛盾,莫绍谦的分裂都表现出来了,使得观众认为他就是莫绍谦!演员是用眼神演戏的,这一点刘恺威掌握得很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和作品人物合二为一的心理体验,就不会有如此打动人心的眼神。非常优秀的演员!颖儿的演绎也非常成功,她的可爱、无辜、善良、忍让都非常符合童雪的性格,她干净的眼神,可爱的笑容,大大咧咧的性格一定很吸引莫绍谦,使得莫绍谦对雪儿的深情很有说服力。这两位演员被评为荧幕CP是有道理的,不是外形,而是性格很配。

演员的出色表演使得观剧很有代入感,如果你是童雪,你会爱上莫禽兽吗?如果爱上了你会嫁给他吗?莫绍谦是魔鬼与天使的结合体,所以对女性而言,他有诱惑力,也有迷惑性。幕咏飞会迷恋他,苏珊珊会对他动心,这种男人的杀伤力很大。相比较,萧山是童雪的初恋,他温柔而懦弱,身材清瘦,思想不成熟,对于童雪而言他不再有吸引力。开放式的结尾给观众思考的空间,也许他们都不是童雪的Mr. Right.

6.千山暮雪读后感 篇六

终于把《千山暮雪》看完了,总结了就仨字儿,“纠结”、“虐”。在看完电视剧后,我还把书看了一遍,因为电视剧只演到书的正文结局,所以我想看看书上的结局是怎样的。书还是写了番外,写到了莫绍谦和童雪结婚后的生活,感觉还是很甜蜜的。

看完这部电视剧后,心中有很深的感触,总觉得应该写下来。看完电视和书后,觉得电视剧将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更加丰满,剧情设计比小说中表现的更加真实和连贯。在保留了书中的主要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外,还塑造了次要人物的性格,因此整体看来比小说更加深入人心。

莫绍谦,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恨,是他明明那么爱童雪,却总是说些伤害她的话,让童雪觉得他讨厌他,不愿意看到她,恨他为什么不开口说出来自己对童雪的爱。爱,其实是一种同情和感动,他在背后默默为童雪做的一切,都让人觉得他对童雪的爱使那么深沉。他爱着自己应该要恨的人,情感与理智一直都在打架,就在他的情感不自觉的表露之时,他的理智马上战胜了情感,于是说出了那些恶毒的话,伤害了童雪。然后自己又暗自伤心与难过。就是这样一个纠结的角色,让人觉得心疼。特别是故事的结局,最后的情节,让人心痛,他是那么的小心翼翼的掩藏自己的真心。

童雪,我看了电视和书,都感觉不到她是爱莫绍谦的,但是电视在剧情设计上,比小说更加仔细,增加一些情节表现童雪对莫绍谦的感觉。其实我有点想不通,以童雪的冰雪聪明,为什么会想不到莫绍谦是心口不一的,为什么没有感觉到莫绍谦对他的爱呢。不可否认她是坚强的,她对萧山的感情处理也是很到位的,没有一直坚持,因为已经回不去了。但是我觉得她太善良了,所以特别容易被人利用。感觉戏中就是她一直都在被人利用,而最后小说和电视的结局终究还是体现了“好人终究有好报”。

其实还是很期待这个电视剧拍续集的,虽然希望比较渺茫。

千山暮雪读后感(二)

我俩几乎不看电视剧,前段时间看《快乐大本营》时,请到了这部电视剧的男女主角,为电视剧做宣传。帅帅的男主角,高挑的女主角,泡沫偶像剧。不过,这个女主角有着胖乎乎的脸庞,是面相中所说的“富贵相”。

于是,开始看这部电视剧了。

是一部爱情剧,爱情模式很特别,男女主人公的身世背景错综复杂,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一部很纠结的爱情剧。

与我有共鸣的就是萧山的出现。正如作者所说:萧山是美而伤的初恋。我想起了自己的初恋。

岁月推着我们向前行进,离青涩青春期已经很远很远了。但还是很清晰的记着恋爱他时的点点滴滴:黑暗中躲在树荫下,鼓足勇气想向他表白,可是还是勇气不足失败了;在本子上写满一个女孩的情愫;进入大学后,给另一个城市中的他打电话——。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如果我表白成功,我们会长长久久的在一起吗?

听同学说,他已经结婚了,由衷的祝福他。当时他才23岁,刚刚离开大学,怎么这么快结婚了呢?我很疑惑,是家里逼他早日结婚?是女方家里逼着结婚?或是女方怀孕了,不得不结婚……今年回家希望能从其他朋友那边的到相关信息。

我有了鸿,在他的呵护下很幸福,初恋的影子也越来越远了。在梦中也不曾出现了。远了远了……

《千山暮雪》的各个演员表演能力不错,剧情很流畅,不矫情。也许是我都言情小说太少,这种爱情路子很与众不同,也赚了不少女生的眼泪,我也是。

明明是爱,却隔着一层恩恩怨怨的纱,爱不能,恨不能,这是男主角。

明明不爱,却因亲情的羁绊,不得不在一起。这是女主角。

这部剧频繁的使用插叙的方式展开剧情。好似卷心菜,每剥掉一片叶子,就距离真相更近一点,有种引领着观众探寻真相的感觉。

上辈子的恩怨是:童雪的父亲是绍谦父亲公司的一名职员,由于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使莫氏公司破产,绍谦父亲承受不住打击猝死。

绍谦与童雪相遇在一家餐厅,是童雪一句话“忍一忍就过去了”深深的吸引了绍谦,他爱上了这个可爱的女孩。

但女孩不同意,拒绝了他。绍谦用商业手段调查童雪,抓住童雪舅舅的把柄,威逼童雪跟他在一起。直白的说,就是童雪的舅舅把自己买个这个男人。

绍谦是有家室的,也是因为商业原因,与慕氏大小姐假结婚。也就是说,童雪的身份就是被世俗所唾弃的小三。她很害怕被揭穿身份,所以夜夜做噩梦。绍谦默默地守候在她的身旁。看着在噩梦中挣扎的童雪,“心疼,怜悯,悔恨,一种想紧紧抱着她得冲动”这些感情因素占据绍谦的心理。

“不能说出的爱”世界上真有这种爱情吗?还是,它只存在与小说中?或者说,这种爱情是存在,但与我们处于平行的空间,所以,我们感觉不到。

看电视剧,尤其是女性,会将自己置身与电视情节中。我想,多数人会将自己想象成女主角,想象着:如果我是女主角,我会怎么办?但在这部剧中,我觉得,自己更像是刘悦莹,非常铁石心扉的支持着自己的朋友。为朋友打抱不平,为朋友难过而难过着。

十年的卧薪尝胆,将一个羽翼未丰的少年,拉向睿智,沉着的而立之年。一个成熟的绍谦,一个不可小觑的绍谦,在事业上,隐忍着,在情感上,压抑着,真是为难这个男主角了。

千山暮雪读后感(三)

纠结的感情,口是心非的爱,让无数人跟着一起难过,哽咽。

恩恩怨怨纠缠不清,男主更是让无数FANS心碎极致。有一种爱,太过忍耐、一个人的承受,关注,却不让对方发现,这种爱最痛苦。明明爱着,爱得比谁都深,却偏偏要装得无所谓的样子,还要一次次地去伤害着对方,这种爱,太沉重!

莫绍谦的爱,就是这般沉重,重得让人心痛。在背后,远远看着,只是这么看着。入迷地一吻,身后轻轻抚起她的发丝,却又不知道该拿什么去爱,去保护,却剩下伤痕累累的痛。越爱越痛,好笨,却又笨得让人呼吸都跟着一起难受。

童雪,一个傻得单纯的女孩子,被身边无数人背叛、利用,却又义无反顾地继续帮着别人。家庭剧变,与初恋男友分手,落入魔窟,一步步煎熬下来。在看这个电视的时候,是冲着虐情来的,有心理准备去跟着主角一起受伤一次。看着她无视背后炙热的目光,那份心疼不是给了她,而是给了远远的双眸。慢慢,她爱上一个禽兽,原来那个男人并不是外表看上去的那么坏。一个温暖的怀抱,一个可靠的肩膀,无论伤害多大,没有他如何能幸福?爱情,不在错过、相遇、而在自己到底有没有把握。

那位大小姐的爱,虽然充满了阴谋,却用一生的心去爱,爱得支离破碎。爱一个人却不懂一个人,伤心的永远只有自己。爱不是占有是付出,却也要自己去伸出手。否则,又如何牵手?

看着莫绍谦与童雪的虐情,可能之前有看过之类更伤的,所以对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伤害却是没太多的心痛,倒是觉得有些情节很可爱。迷离间,臂弯间、转身之间,斗来斗去,从未留意睡着的面孔那般像小孩!

刀削般的面容,忧郁的眼神又透着锋芒!凌厉的下面又强忍着痛到极致的不忍。再伤、再气、再恨、再疯狂,也依然无法离弃他(她)的爱!

个人比较偏爱这种霸道的男孩子,对这种脾气像小孩的感觉觉得很逗。果断、凌厉、成熟气息、厚实可靠的肩膀,有力的臂弯,渴望停歇的港湾。

续集的造型有点别扭,配角抢尽主角风采。情节线还是那般,却失去风采。继续虐,继续伤。当一切遗忘,从头再来,是否还能回到当初?

结尾,变成她去关注,去靠近,去狠狠地爱。这一次,绝不放手!

7.描写千山万水的古诗词 篇七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绝句》

宋・李清照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春泛若耶溪》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8、《青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9、《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秋登万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2、《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3、《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1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6、《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7、《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8、《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9、《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20、《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4、《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25、《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水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8.赏析《万水千山走遍》 篇八

教育与人文学院11初等教育朱晨114304135 在我的印象中,三毛代表着流浪,所以在她的众多散文集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万水千山走遍》。三毛走遍了南美洲,从北边的墨西哥、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到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恶和秘鲁。一个黄种女子,带着一个白人助手,在历史的文化中穿梭感悟,像天空大朵大朵的云一般,走走停停,思思悟悟。

这本书有对旅途中所见所闻的人物和事情的描写、叙述以及抒情,也有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想象描写,故事发展不仅依靠作者一路上的见闻而展开,还穿插有借历史故事而展开的联想叙述。

“药师的孙女-前世——世厄瓜多尔行纪之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心湖的故事是在安地斯山脉的高原上,现在已经没有人传说这个故事了。在那片不属于印加帝国的土地上响起了一场战役,死了三万多个族人,包括“我”的祖父。死去的人按祭祀的吩咐,挖出了三万多颗心,丢在了故乡的大湖里,原被称为银湖的美丽之水改为“哈娃哥恰”,就是心湖的意思。不久村里的药师,“我”的祖父也死了,祖父死前一直念着“我”的名字“哈娃”,就是心的意思。在他生前的安排下,“我”结婚了,平静的日子里,“我”从一个女孩变成了妇女,等待下一个生命的出生。一日丈夫说:“怀孕光吃玉米饼是不行的,吃鱼补补身子。”心湖满是鱼,可那毕竟是祖先的心脏啊!“我”开始吃鱼了,丈夫也被发现了。“我”生产那天,苦苦挣扎了三天,最后“我”与孩子都死了。

这是个悲惨而凄美的故事。三毛始终认为,这个古老传说中的女子就是她,她就是那个传说中药师的孙女,所以她叫自己“哈娃”。她想找寻更多的记忆,所以她决定在大湖旁边住下。三毛性格的可爱亲切,让她在哪里都会交到一群真诚善良的朋友。她与这里的人生活了一阵,帮她们汲水做家务,也给她们做蛋薯饼吃。村中的人消息闭塞,老妇人们把喜爱的珠子拿出来给三毛看,这些珠子是一种价值不菲的花彩石,市场上已是少见。当她们想用珠子交换三毛的外套时,三毛心软了,告诉她们这些珠子的价值。这篇的末尾,给人很绝美的感觉:“我爱的族人和银湖,那片青草连天的乐园,一生只能进来一次,然后永远等待来世,今生是不再回来了。” 她再也不会回来,也许,三毛在来世已经重新踏上了这片土地。她会

继续如云般行走,走走停停,思思悟悟。

三毛的作品不像我们平时所见,它的标题并不直接注明国家而是以一个委婉的词语去表达她所要表达的情感。如:街头巷尾,银湖之滨,迷城,高原的百合花,悲欢交织录等让人心仪的名字。

这本书中的标题不仅有创意,而且故事材料也被作者处理的丝毫不矫揉造作:一是把自己亲身经历一一展现,揭示了中南美洲人民的生活及风土人情、社会风貌及生活水平。也有对这些民族或热情或朴实、或纯厚或好客性情的描写,自然也有对灰暗而苦难的一面的描写;二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世界:丧夫的苦闷、对人类苦难的悲痛、对故乡命运多舛的无奈和对前世今生的种种猜透。跨越了爱情、生活及命运的范畴,将思想上升到了人的最高境界,其思想内涵和情感抒发透彻内心,令读者回味无穷。

作者将这两条线索穿插于无形之中,在让读者感受到不同国度不同人情风貌的同时,又深感于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忧思。

三毛不是兴高采烈地旅行,她的痛苦依然在延续,虽然整本书中从未正式的大段大段地慨叹。但是在秘鲁纪行的一节中,她遇见了一个与她一样有“索诺奇”(高原反应)的荷兰女孩子,两个人会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三毛把自己的房间分给她住,荷兰女孩子安妮与三毛有着惊人的相似与默契,她们在一起促膝谈爱、谈灵魂、谈另一个空间,却从来不谈两人的身世。两位女性的默契在于,互相感知彼此的创伤。三毛说:“世上的欢乐幸福,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千种不同的疼痛,那打不开的泪结,只有交给时间去解。”失去挚爱荷西的悲伤,无时无刻在三毛的身上蔓延。

我一直觉得 《万水千山走遍》是作者三毛内心苦闷缓解的产物。行走,思考,再走,再悟,旅行仿佛对三毛来说是镇痛剂。她,一个平凡而深有忧思的女子,将万种心情寄托于万千山水之中,寄托于一人一事中,或化为风,化为雨,化为雾······三毛是个钟情于自然百态的人,因此她将自己的内心亦给了自然,随缘般对待生活,却终究掩抑不了内心的坎坷。

三毛且行且思悟,在墨西哥度过的夜晚,她写:“正是大梦初醒的人,难道还不明白什么叫做盖世英雄难免无常、荣华富贵犹如春梦吗?”在巴拿马遇见中国的亲戚与同胞,她写:“中国人是一个奇怪而强韧的民族,这一点实在不同于其他人种的,随便他们何处去,中国的根,是不容易放弃的。”每当读到这样的句子时,我便能感到三毛的聪慧,即使在夜晚,她那双狡黠的眼睛也应是神采飞扬吧。

“大地啊,我来到你岸上时原是一个陌生人,住在你房子里时原是一个旅客,而今我离

开你的门时却是一个朋友了。”

9.电影《千山万水》观后感 篇九

雨后黄昏,默默翻开泛黄的杂志,一张张爱玲的照片呈现在眼前:微微抬起下颔,她的眼神似在俯视天下万物,而她早已超然凌驾于世。不知怎的,我总觉得眼前的她犹如翱翔在天地之间的孤雁,落寞却从容不迫,保持着稳健的姿态飞翔。

张爱玲的一生坎坎坷坷,或许除了她本身,谁也没有权力评判她的一生幸福与否。岁月的打磨与时光的沉淀,赋予她非凡的气质。她便是在风雨中也毅然飞行的孤雁,永不低头;她便是那个携一颗自由心飞越千山万水的人,她便是那个可以因一阵清风、一声虫鸣而感动的人,心灵的自由与高度,让她拥有飞越千山万水的力量。

我并不羡慕盘旋在高空的苍鹰。

苍鹰翱翔云霄,青山碧水,郁郁森林,皑皑雪山,它都毫无顾忌的疾驰而过。秀丽江河,苍茫大地都被它一览无余,它拥有的究竟是怎样的豪情与视野?我并不羡慕盘旋在高空的苍鹰,但我敬佩它,敬佩它为了能够翱翔九天而艰辛努力。为了可以展翅高飞,它们要经历折翼之痛,忍着巨大的痛苦拼命挣扎;为了不坠落,它们努力练习,不曾放松。它的身与心都如此自由,碧海青天都无法阻挡它。

我渴望成为如苍鹰般心灵广阔的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心灵自由、胸怀宽广的人,他们心境高度也在苍穹。有着不一样的气魄与坚定的意志,固守着心灵的.自由,就不会在苦难与挫折面前退缩;拥有在高处的心灵自由,就可以让你拥有隐形的翅膀,带你飞越迷雾,飞越眼前阻挠我们的障碍,飞越万水千山。

无论是谁都会想飞翔在蓝天,品尝俯瞰大地的滋味。迎着夕阳温暖的金色余晖,伫立在巅峰,当我们一览众山小时恐怕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赞美与感谢。把你的心灵自由放在高空之中吧,只要有那样飞越的一瞬,所有的痛苦与彷徨都会消失不见,化为满满的喜悦与幸福。

我要做那个意志坚定的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境都使我的心灵深处蕴藏着力量。做一个心灵自由的人,如苍鹰般勇往直前,冲过层层阻碍,飞越千山万水。或许有时失意低落,可以进行过短暂的休憩,但永远不放弃自己的执着信念,不停滞自己的脚步。

10.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600字 篇十

豆瓣书评上都说《撒哈拉的故事》最好看,这本书纯粹就是游记,毕竟没有了荷西,为了交差才写的。

我从墨西哥那篇开始看,作为一个刚去过墨西哥的人来说,不觉得多好看。但是到了 :夜戏-雨原之二,被那个秘鲁吹笛子男人故事所感动到,为了吹笛子给别人听,组个舞蹈团,太太小孩都要饿死了,还在支撑,可惜三毛去的那天就她和助手两个在空旷的几百人的观众席上。等她上舞台互动时候,向下看观众席,才能感受到演员演奏时的心情。那种心情非常难想象。我不知道正好那天人少,还是这一个月,可能就这么2个客人。可惜故事发生的时候估计1989年左右吧。我无法春节飞去秘鲁去考证,如果发生在去年,我肯定不管机票都贵也想去看看那个演出,去看看那个执着的吃笛子的男人。

接着,印象较深的是下一篇:秘鲁的迷城--雨原之三,被文章最后的伤亡人数所震惊到。文章之前说的河水上涨,只是觉得是一个自然现象,游记需要而写的。根本没想到是那么严重的自然灾害。并且三毛挤上救援的卡车,为了带小孩的人,又下了卡车。最后要不是强行上了旅行团大巴,估计就命丧马丘比丘。幸运的是,三毛没在马丘比丘住一晚,不然也回不来了。以为年代久远,在百度上找不到那次事故的新闻报道。但那辆火车好像依旧在运行。如果在那个火车的时候,正好捧着这本书,读到那一段,又逢暴雨天,不知道我会是个什么样的心情。

写这本书的时候,三毛还没去新疆,还没见到王洛宾。如果是见到王之后出版的书,估计就能看到她和王洛宾的故事了。

上一篇:学生会干事工作心得下一篇:设计爱心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