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

2024-12-26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共16篇)

1.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 篇一

关于学习“安全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集团公司专题会议精神,在安全质量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治的活 动中,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投入到安全质量的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治的活动。即强化安全质量意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改善、工程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现将反思情况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对于目前安全质量存在的问题反思

1、管理理念和思想认识上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们认识到了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性,对照“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要求提出了“五高”要求和“牢记使命,快速严谨,敢于亮剑,建造精品”的理念。但在落实上存在着偏差工,没有充分体现安全和和质量是进度的保障,实际却还是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思想,没有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卡控施工管理。还有些复过且过的思想作怪,忽视了“三检三验”的重要性,个别工点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仓促进行;这些都反映了我们没有从一定的程度上深刻认识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

2、组织机构建设和管理办法上的不足

虽然按照快速上场的要求组建了相应的机构,但人员配备上相对迟缓,力量在开始时显得薄弱,专业水平不高,通过建指组织的月度检查和监理的日常监督检查,我们在当时的基础上进行了人员调配,充实了管理层和各队相关的专业人才,组织了专业学习,但这些还依旧不够,随着工程的进一步展开,要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层层负责体系充分发挥作用,没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和专门人才是不够的,我们要坚决按要求配置。根据上级要求我们对开始制定的制度办法再进一步的进行了完善和重新修订,但我相信仍有不尽这处,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将进一步梳理,随着正式工程的逐渐推进,不断加强制度管理的理念和措施,认真严谨的“按照写的做”,在落实上下功夫。

3、在培训和教育上的不足

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员工意识的源头,也是高标准建好西康二线的根本保证,基于此出发点我们定期定点的对在场员工加强各工序的注意事项,对既有线施工由为重要,依然有个别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加,存在漏洞;培训过的人对于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理解还需进一步的强化;培训的范围仍需进一步扩大,方式方法进一步需要创新和灵活,步骤和规定动作要严格按标准做等,今后这项工作需学抓不懈。

4、在程序规范施工上的不足

因为对大临设施施工存在着意识上的淡薄,加之要求快速建成,大临队伍的选择也就近粗糙,个别地方监控不到位,没有按照程序进行报验,个别技术人员对于技术和程序要求没有很好的学习和领会。加之个别工点在现场和内业上准备不充分,不完全具备开工条件强行推进,反倒形成被动。

5、风险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洪方面的不足

按照相关的要求我们虽然建立了风险管理、应急预案,防地质灾害和防洪预案等体系和措施,也对全线的风险源进行了标识,但有待于随着工程的全部展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在应急措施的规划止应理进一步完善,形成信息沟通,应急启动,后续支援和保障上严丝合缝的预案,我们会通过这次的实战抢险求援进一步完善后勤上的漏洞;在专项物资、设备的准备上更加考虑充分到食宿和药品等细微之处。

6、现场管理上的不足之处

管理的落脚点在现场,标准化的过程控制和现场设置是上级各部门的要求,我们为此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由于刚开工和现场条件的限制,现场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临设的标准不够高,临建过程控制不严格,个别地方的消防设备不配套,用电不规范,材料堆放不整齐,排水和垃圾存放措施应进一步完善,安全措施考虑的细节不够等等。

7、队伍管理上存在的不足

上场伊始,我们严格按照部有关文件的要求和集团公司关于架子队的管理办法,组建和管理架子队,依法招聘外部合同工,不存在转包和分包的问题,但现场管理上还存在着工班力量的进一步加强,制度办法的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进一步明晰,少量人员不符合高标准要求等不足。

二、针对目前面临的安全质量形势和不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重点来抓:

1、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思想认识,领会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内涵,将有关制度办法和学习业务结合起来,利用定期和不定期、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引领大家,严格要求所有参建员工学办法,招待办法,比学赶帮超。杜绝好人主义思想;敢于揭露矛盾、揭短亮丑的勇气。

2、规范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推行安全施工标准化工地建设。按合同约定配备相关人员,积极采用“架子队”模式管理劳务人员;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配置安全设备;做好施工和安全防护现场交底工作,严格工序管理,规范作业流程;加强对火工品的管理,对纳入合同的安全生产费用全部用于现场施工安全,不得挪用。

3、强化施工组织设计

每开工的地点先编制科学合理施工组织设计,将安全生产、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应急救援预案等作为重要内容,尤其是本标段在制定隧道专项施工方案时,将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编写。按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组织实施,确实需调整的,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报建设单位批准同意于调整执行。

4、落实施工安全责任

提高安全生产认识,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做好安全应急求援预案,配备应急求援人员、器材、设备。应急求援预案按规定定期进行演练。

总之,建立长期有效的深反思、细检查、大整改,抓源头、抓工程、抓细节,树立“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建不朽工程”的安全质量意识,切实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西康二线工程安全质量隐患。从我做起要保持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标准,良好的工作姿态。从现在开始,认真做起,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将我们的项目管理再提高一个台阶,打造真正能够体现四公司精神面貌的强势队伍,确保排头兵的位置。为公司目标实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1年7月24日

2.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 篇二

当初提倡集体备课是因为:1.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需要。面对新课程, 不少老师不是缺少先进的理念, 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如何理解新课标、把握新教材、实施新教法, 心中常感惴惴不安, 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 显然不可取。集体备课, 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 实现取长补短, 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 提高教育教学效果。2.教师专业逐步提高的需要。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 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 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 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 这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 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博采众长, 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3.落实课改要求的需要。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教的方式的转变, 依赖于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一系列变化。而这种变化仅靠个人的努力是很难达到的。所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钻研的三结合, 自然而然地成了广大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专业发展之路。集体备课正体现了这种三结合, 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 促进了教学相长, 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4.教科研氛围创设的需要。集体备课是一种“行动研究”, 它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 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而学校层面的教育科研, 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 否则易流于假、大、空。

两年多的集体备课实践中我们体会到:1.凝聚了集体的智慧。组织开展集体备课, 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 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的相互交流与切磋, 既学习到他人的长处, 又找到自己的不足, 通过扬长避短, 实现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3.整合了课程资源。师生的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发展目标等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这些资源在集体备课中得到合理的整合和最优化的配置。4。加强了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在活动形式上做到了“四固定”, 即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和课程目标。

然而由于教师对集体备课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理解, 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或“各种资料的拼盘”;集体备课导致教师的“不作为”;集体备课缺乏教研意识等。

反思之一: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群体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但为什么教师参与的热情度不高呢?

1. 教师的劳动特点是个体性的, 很多教师认为只要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认真批改作业和用心辅导学生, 就完成教学任务了, 不需要搞什么集体备课。这导致很多老师不接受也不乐意参加集体备课。

2.缺乏专业带头人。这造成了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从效果上看没有很大区别。教师个人过硬的业务素质是集体备课成果能够顺利显现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

3.教师的职业习惯是自我封闭的。我曾经引用苏轼的绝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形容老师的职业自我封闭, 其实苏轼对庐山认识的精髓在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仅庐山是这样, 集体备课也是如此:“角度不同, 深度不同, 得到的结果一定不同”。

反思之二:我们对集体备课已经做了很好的安排:包括集体备课的召集人, 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内容、要求及反馈等, 为什么集体备课仍与初衷相背呢?

1. 沟通不够。校长、主任、组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够。怎样才能更好地沟通呢?沟通首先是以学校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基础, 而不是以个体的利益和感情为基础。其次是平等待人。第三是以理服人。第四是双向性的。沟通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的目标和最佳的工作效果。

2. 专业引领不够。澄迈中学目前有9名省级骨干教师, 分布在不同的学科, 但在集体备课中学校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 我们还有53位中学高级教师, 他们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专业引领就是要从研究、指导、服务三个维度, 积极地促进集体备课的建设。很可惜不论三个维度中的哪一个, 我们都做得不够。

3. 对集体备课的成果没有合理使用。集体备课就是让教师们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 发挥集体的智慧, 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拓展教学思路, 但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 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 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 可惜大部分教师把集体备课当做自己“不作为的法宝”。

4. 集体备课组成人员单一, 集体备课除同科组的备课外, 还要进行同教学班的备课, 否则不完美, 例如高三年级在每次测试后可以以班为单位举行集体备课, 面对相同的教学对象老师都认真进行反思式集体备课, 参加的人员包括科任老师和学生代表、家长代表。

5. 集体备课制度还不健全。为了更规范化管理, 应完善下列制度:一是教师专业成长制度。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所完成的中心设计任务, 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作为个人教学情况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集体备课结果使用制度。各教师领到集体备课资料后, 必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 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 甚至再创造, 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三是反馈制度。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为了吸取经验, 总结教训, 老师每课都必须反思, 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 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 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解难释疑。四是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建议从两个方面衡量课堂教学的效率:一是学生在课堂里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数量、质量及方法。二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心理 (兴趣、参与意识、思维状态等) 的表现。

反思之三: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集体备课该怎么办?

1.刘良华的体验学习论认为, 求知兴趣本身就具有知识价值, 缺乏求知兴趣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杜威也强调了求知“兴趣”的问题, 他在《我们怎样思维———再论反省思维与教学的关系》中从个人方法的角度强调了个人态度为:虚心、专心和责任心。其中, “专心”集中表现为“热情”。在杜威看来, 真诚热情的态度是一种理智的力量。很可惜, 我们在集体备课中对老师的个人热情、信念、参与、个人理解等因素关注不够。

2.由Collins, Brown, and Newman首先提出的认知学徒模式强调经验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并突出学习内在固有的依存于背景的、情境的和文化适应的本质。从这一理论反思, 我们缺少经验丰富和技能专精的“师傅”, 导致我们的集体备课总是停留在低层次的“五环节”上, 其实集体备课还应包括:思维策略 (问题解决的思路) ;控制策略 (监控、诊断与修正) ;学习策略 (如何获得新的概念、事实和程序) 等。

3.哲学中的矛盾论告诉我们, 做任何工作都必须一般号召与个别工作相结合。从这个角度看集体备课, 总觉得我们工作中一般号召多了, 个别工作少了, 不论是针对不热情甚至反对集体备课的教师, 还是对针对有能力进行专业引领的教师, 我们的个别工作都少。

3.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 篇三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77-01

教学质量是教学的根本,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长期思考的问题,但是这个教学的基本环节却长期没有得到重视。正因为如此,我们学校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搞了一次教学观念的大讨论,为此我也有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是关键

我们是一个师范性质的学校,对于教师的要求更为严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既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概括出了教师的灵魂。“学高”即能力,“无能”何以“为师”;“身正”即素养,“身不正”何以“为范”。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如果我们不去关注知识的更新,特别是专业知识的更新发展,我们将很快被淘汰。一个真实的例子,我有两个学生从我们学校毕业后就去深造,一个主要学习色彩,一个学习素描,几个月后,我们又见面了,她们的专业水平让我大吃一惊,其进步之大让我惊叹不已,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事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们真的需要进步了,虽然我们有很多的教学经验,但是有很多新的教学观点需要我们去研究,特别是一些新的技法需要吸收,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学”高。关于“身正”,即教师的品质修养,通俗的讲就是教师要有责任心和爱心。虽然这是千百年来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是今天有很多人并不是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选择教师这一职业,而是一职难求,只为有一份稳定的职业而选择教师,另一方面,为什么现在有很多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遭到了质疑,可能这与新进教师的素质要求把关不严不无关系。这个现象值得教育主管部门的思考。当然,教师整体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我们每一个老师的努力。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了,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

二、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每一个时代的学生其表现也不尽相同。对于学生的研究,内容与形式都很多,我们不仅需要研究学生的基础,还需要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的教学,不仅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征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研究学生的需要,只有了解了学生的需要,才有可能将学生需要的知识融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去,只有知识与兴趣二者完美统一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这或许是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的重要原因。我们应该充分研究学生,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研究课程

课程本来是一个很固定的内容,什么时间上什么内容早有计划和安排,可是由于某些课程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课程就需要我们更深入的研究。比如我们现在的学前教育专业,很多课程的设置就需要研究,有些课程是没有必要涉及的,有些课程的要求又过高,还有些课程需要但是又没有涉及,应该补充。这些都是实际的问题存在着,有待我们去研究解决。另一方面,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也需要我们去研究。新课程的理念是制约课程改革实践的重要因素,是推动课程改革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和精神动力。如果没有新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很可能停留在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的创新,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总要融入个人的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从而对课程做出创造性的改变,成为一种动态的 “生态系统”。从总体看,目前我国课程理论研究者和课程改革实践工作者的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之间进行了积极的互动。课程理论研究的发展促进并指导了课程改革实践,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又呼唤和推动了课程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期望课程专家能够深入教学第一线,与一线教师“零距离”地进行交互式指导和帮助。同时,希望课程专家能够把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当然,老师长期对课程的研究无论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还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四、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研究教学

一切教育都应该以教学为中心,我们教师对教学应该做好三方面的研究:(1)做好课前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即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你的学生。这是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2)做好课中教学过程的研究,不放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这是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3)做好课后教学效果的研究,即教学反思。课后,教师要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反馈自己的教学情况,然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案,提炼、升华自己的经验,不断增强教学效果。一切教学都讲求教学的时效性,教学是需要总结,只有不断的总结创新,教学效果方能提高,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以前是,现在也是。

教育是一个伟大的事业,现在是,将来也是。

4.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 篇四

本次检查活动的主题为:“全路系统立足大局、确保稳定,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同时加快铁路建设,加强质量管理,建优质工程、精品工程。”2011年施工全国铁路建设的高峰期,也是我项目部打好安全生产攻坚战的一年。我项目部计划完成1.7亿的产值,为了保证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目标的完成,我项目部全体职工必须上下一致,齐心协力、立足本职做好各项工作。

我自己立足技术管理工作岗位,不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有对现场的施工生产、工程质量、现场安全及文明施工尽心尽责。根据自己短短的几年现场施工认识,发现现场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理念和思想认识上存在的不足

2、安全质量检查力度不够,检查后不能及时整改。

3、质量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质量隐患比较多。

4、施工人员水平低下,个人素质良莠不齐。

对于以上存在问题我根据自身情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正.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是企业的奠基石的思想意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及时的检查存在的安全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对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2、项目部、架子队及各个施工工点,进行月、旬、周安全问题的检查,同时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书面通知通报到各工点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改,不改不放过。

3、施工现场必须按照铁路标准化要求进行作业,各个操作人必须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安全教育均必须持证上岗作业。现场设置群众安全监督员岗位,由具有现场经验丰富考核合格的人员担当,同时每个架子队设置专职安全检查员和质量检查员。工班长严格执行班前安全讲话制度。自己积极协助现场安质人员搞好安质工作。

4、坚持在工作之余,学习新的规范规程及国家和铁道部铁路局的新文件,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同时现场做到眼尖手快、腿快,分析辨识施工现场的各项危险源,及时告知操作人员注意事项,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绝一切事故发生。

总之,安全在于防范,质量在于管理。通过本次安全质量大检查反思教育使我正确的认识到了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性和施工过程控制任务的艰巨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立足本职、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整改、有成效,使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整体更上一个台阶,为项目部及公司的施工生产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张浩奇

5.勤写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篇五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单位:濉溪县五沟中心学校

姓名:祝彦君

电话:1396612809

1勤写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濉溪县五沟中心学校祝彦君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教完一节课后,对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本上.。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教师在上完课后,特别是在上完公开课后,都懂得自己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可惜没有多少个教师及时写成教学反思,时间长了,记忆也模糊了。到再上那节课时又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教学水平只能原地踏步走。如果经常写教学反思,效果就不同啦。然而教学反思记那些内容呢?意义何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验。

一、书写教学反思的意义和作用

撰写“教学反思”是对教与学的得失、启迪和领悟与结晶,是教师的升华过程,我记得有位名人讲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每个教师的成功离不开自我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和成败的反思,而教学反思的撰写过程就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成败的反思。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经过,是通过实践而得到的宝贵经验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们不能让它付之东流,而记在我们教学反思里面,为我们今后教学服务。所以 “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践过程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以后调整教学暂时储存策略,便于以后教师借鉴使用,使以后的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一堂课只有45分钟,但总结的东西很多,教学体会也很多,所以该记的东西也很多。比如记下比喻恰当的话语,新课引入,内容过渡,讲练效果等要素的成功之处,记下没有成功的实验,处理不恰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好的教学方法等要素的失败之处,记下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灵感顿悟,记下经过改进后现象更明显的演示实验,记下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见解,记下学生在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记下同事的反馈意见和他人的经验,记下教学过程中技巧之处,记下反思和

研究的成果。甚至板书的设计,作业的数量与难易都值得记录。

1.记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记录下来,目的是提供以后教学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实验步骤经常搞乱,我就用顺口溜“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又早退。”教学生记实验步骤,没想到学生读两遍就记住了,并且把实验步骤排列得准确无误,将这些比喻恰当的话语记录下来。在以后教学中,教师不费很多心思,学生又轻松接受知识,这不是很好吗?

2.记失败之处

记得我第一次上课时,看了出版社的相应教案,而且背得比较熟,似乎很完善,认为肯定成功,但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过后经过琢磨才知道教学成功与否,除了在教学上下功夫外,对教学对象的研究是一个重要因素。既要头备,不要指望别人写的教案到自己的课堂上来,因为编写教案的教师接触学生是城市里德重点中学,这一套搬到我们农村学校是不符合实际的,结果与事实相反,别人好的经验仅供参考,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所以第一节上课后我在自己教案后写到:别人的教案仅供参考。在以后教学中我接触到基础比较好的班级和基础比较差的班级都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结果收益不错。

3.记教学的灵活性

再详细的教案也不可能把课堂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写出来,也不能预见师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过程,在偶然的情况下总会产生一些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过后再也想不出来了,那就造成很大的遗憾。我在讲《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这一节,讲完例题后做习题,我当时突然想到很多学生经常犯同样的错误¬¬----还没配平化学方程式就直接计算,如果我按部就搬的话,学生就不容易注意,于是我灵机一下,不动声色,一本严肃的样子将学生常见的错误解法展示在黑板上,很快有的学生发现他答案与展示解法有差异。全班窃窃私语,马上有学生提出教师的解法是错误的。但我还装糊涂,浏览一遍后说,我没错呀。“老师你写的化学方程式还没配平”我再假装看一遍,作出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哦,原来是这样.”过后学生很得意,认为自己在这节课当一回教师,同时我发现这种课堂收益较大.以后再上这节课时我都沿用这

中方法,效果真的不错.4.记教学中的技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化学实验启迪学生思维是化学的特色,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但不是所有化学实验都得到确切的现象。例如在氢气吹肥皂泡试验中,成功率不是很大,几年教学我一直对这个问题困扰,但又不知怎样改进。直到两年前再上这节课时,我不小心把玻璃导管弄坏了,而不到合适的玻璃导管,只好顺手用旁边的滴管代替,然而没想到歪打正着,吹出的肥皂泡又打又多,而且不容易破裂。学生兴奋不已,与以前的试验不成功对比一下,真是截然不同啊。课后我在教案本上及时记录。现在我不再为清气吹肥皂泡实验不成功困扰了,并且向同行们推荐,得到了最佳的认可。

5.记学生作业的问题

学生作业对和错与教师课堂效率成正比,所以学生的作业起到正反馈作用.记录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今后教学中采取针对性地补偿措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初中化学“分子”这一节中提到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教师看来似乎很简单.但在学生做作业是,大多数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归为混合物,过后我及时把情况记录下来,在以后教学中我把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确定为学生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就不在犯同样的错误了。

6.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 篇六

江苏省如皋市如师附小   谢鞠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当中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过去我们总是把体育独立来看态,独立去研究,就有“坐井而观天”之弊,因而束缚了我们的头脑,制约了我们的双手。要使体育教学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人的需要,就必须解放我们的头脑,高瞻远瞩,树立“大体育”的教学观,

从而开辟体育教学的新途径。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体育之“大”首先要从全面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在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形成终身发展的意向。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这是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健康”这个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健康不公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确立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多维健康观。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在青少年时期打好体质健康的基础,不仅是我们在学生时期完

成学业和幸福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终身健康的需要。并进一步认到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通过长期锻炼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自身“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二、树立整体意识,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

体育教学自身的存在、发展和培养人的过程是不可孤立的,体育同其他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它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属性,体现了体育与其他学科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我们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就要充分认识这一整体性,必须站在教育整体高度上来研究和教材,分析学生和开展教学活动。否则,不但会制约教学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使我们误入片面施教和主观失误的歧途。只有加强体育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做到让体育为各学科服务,让各学科为体育服务,才会使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挖掘体育教学的潜在魅力,开辟体育教学的新格局,在教学中,我们应多设计和开展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练习活动,如大家所熟悉的游戏活动之一 ---- 美化我们的校园。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这样,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并且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而充分发挥了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

三、遵循科学规律,建立“大体育”的方法体系

体育之“大”也应体现在方法上,在过去的实践与研究中,我们积累了较多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指导我们实际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研究这些方法时,我们一般只是孤立地去进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单纯地利用某一方法来开展全过程的教学,无论这种方法有多前卫,就像我们不能只用筷子而不用碗来吃饭一样,最终是无法解决体育教学的“温饱需要”的。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强科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又要把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研究和论证,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和方法体系。此外,根据

不同的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体系,使这些科学的方法根据我们的需要,产生“化合效应”,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工作。

四、强化“内外”结合,拓展体育教学“时空”

7.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 篇七

关键词:教学反思;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6

教学反思设计的领域比较广泛,例如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素质的反思、教学效果的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思等等。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与创造性的学科,内容具有严谨性与规律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他们遵循客观规律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不断探索教学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教学反思。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新课程改革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提出的新的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教学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这些都是教师及时反思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进行反思,不断提供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学的形式仍然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比较少,没有尊重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已,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会下降,学习思维也会被固定,缺乏创新的意识,同时,在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吧、教学方法单板单调,教学缺乏创新性与挑战性,没有针对优秀学生的教学内容,也没有针对学习较差学生的教学内容,导致优秀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基础的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另外,学生在教学中,一味追求完成教学目标,很少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缺乏耐心与热情,导致学生学习出现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有的教师故步自封,不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从学生的角度说,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學生在学习中已经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主动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比较低。在学习中,一味的接受老师对他们的知识的灌输,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由于数学知识比较难以理解,学生的学习思维还没有完全构建,教师缺乏指导,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会产生厌倦的情绪,有的学生甚至最后放弃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谨慎,缺乏认真的思考,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数学要求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学生的思维惰性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抵制的情绪。

二、新课程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1.新课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明确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目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发展,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2,新课程要求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手段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不仅仅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学会利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灵活的教学,增强初中数学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需要学会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以及像《几何画板》这样专门的数学工具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新课程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特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更多的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身上,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会因材施教。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关心爱护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性与创造性。

三、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策略

1. 教学前进行反思

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就要及时的进行反思。对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好,需要改进与提高,哪里做的好,急需保持与发扬,,反思学生的学习反应与学习效果。教师要注重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否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否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进行浙西放肆,是为了更好地尽心备课与教学,更好地指导接下来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数学知识《平行新极其判定》的时候,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同位角、内错角等相关的只收,学生在学习这节的知识的时候,对于平行线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依据同位角的内容推断出平行线的平行。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平行线的学习就容易很多,教师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将这些数学知识更好地练习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更好地思考,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教学中进行反思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与了解新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反馈,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不断反思,有利于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好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水平,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师可以提出,在两个角大小一样的情况下,两个三角形形似。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生在动手画图的实际操作中发现,假如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三边的边长总是呈现出一定的比例关系的。教师引导学生画图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图形紧密的结合,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学习定理。因此,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此办法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

3.教学后的反思

在每一节课结束后,教师也要对教学进行整体的反思,看看自己有什么问题没注意到,归纳教学中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逐渐的改进,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江英. 注重反思,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J]. 观察,2010.

8.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能力 篇八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能力 -教师工作总结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能力国外有学者提炼出“经验反思=成长”的公式。我国众多优秀教师、教改先行者的成长历程,启示我们:要由知识传递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反思是必经之路。一、什么是反思呢?反思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索、评价的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为目的。其实,教师由不成熟到专业成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完善的过程,完全不反思的教师是不存在的。总结过去的工作,吸取教训,推广经验这不是反思是什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会因此成就自己的专业化。区别就在于教师的这种反思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二者都应该包括两个过程:第一,回顾教学事件。第二,寻找更好的办法。但自发的反思只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感觉到了某一方面做得成功或感到失败,于是,确认好的办法或是寻找更好的办法。自发性反思有自己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成功、失败的感觉,但这个标准是不完整的,不系统的,也可能是不够科学的。而且这个标准存在的形式也可能是潜意识的,因为教师并没有教育教学必须反思的意识,所以,成功感或失败感就只能称为感觉,跟着感觉走的结果也只能是对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这样的反思不具有持久性,因为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它可以使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却不会让一个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质的飞跃。在新课标实施以前的反思大部分都属于这一类型。自发性反思可能使教师正确总结经验,接受教训,从而在反思中不断成熟、成长。但也可能出现相反情况,即经过反思产生自以为正确而实际上并非正确的想法和行为。自觉的反思是理性的,应该是教师已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寻求正确理论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持续不断地批判性的思考。二、自觉性反思的特点教师要打造自己的专业底气,提高专业化水平,要进行自觉的反思。自觉的.反思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必须有在正确教育理论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因此,每位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新课标理念,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第二,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觉性的反思应是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反复循环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达到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教师的学习是反思的基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职业行为,具有经常性的特点,教师的反思也应该持续不断地进行,当然这种持续性不是简单地循环,它是在一定计划指导下的有目的地向着既定目标攀升,这有点像爬盘山公路,教师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中自觉寻求一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向一定的教育理论专家讨办法,所学的理论得以内化为教师个人的思想>,教师也能以自己的实践反思着、充实着、丰富着、论证着或修正着某种理论,这种理论又去指导新的理论实践。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这样实现的。第三,自觉性反思应该表现为一种写作文体。思考的结果如果不形成文字,就会有漏洞,就会出现逻辑错误,就不会是成熟的。这种文体形式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教学案例的形式,也可以是札记、体会、感想、启示、教后记的形式。三、教学反思的内容1、反思教学态度、行为。2、反思教学策略。3、反思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4、反思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四、反思的类型及方式:反思从范围上说有教师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教师集体的行为。1、教师集体的反思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某一位老师把自己对某个教育教学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公开在同事面前,大家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起讨论交流。另一种情形是经过教师集体讨论形成某种方案,待该方案实施后,大家对实施情况进行诊断,通过一番审视和反思进而得出结论或提出某些改进意见。这种集体的反思本质上是一种校本的教研或培训。既有教师个体的反思,又有集体的反思,这样进行的反思往往是深刻的,是具有理论指导的,是可以共享的。其反思成果是可以作为有益的经验来传递的。2、我们平时讲的最多的反思其实是教师的个体反思。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来实现。第一、把自己作为学生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作为课前反思的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做到未雨绸缪。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对生活态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我是学生,面对这种教法会有什么收获?如果我是学生,对课堂提问会怎么回答?当教师这样换位思考后,教学的设计会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形成文本后这样的设计应叫“学案”,比“教案”更妥帖,也更适用教学。第二、通过同行中的榜样来反思。第三、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回顾进行反思。我们平时说的反思大部分都属于这种方式,如写的教学反思、阶段教学回顾,课堂教学录像自我观察分析诊断等。第四、通过学生的反应(如学生的课堂言行神态、思维状态、学习成绩变化等)反思自己的教学。这应该作为我们反思的主要方式。因为教与学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的反应是无动于衷,教师自以为讲得精彩也只是“自我陶醉”。用心的教师经常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中的成功与缺陷。第五、通过家长对学生发展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教学这种方式需要教师做一些工作。如面向家长的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召开家长座谈会等,通过家长的意见来反思自己教学得失,改进自己的教学,这也是获得反思的一种方式。第六、通过同事的听课评价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当然,对同事的听课评价我们应该作认真的分析、鉴别,分清哪些属于自己课堂教学真正存在的问题,哪些属于不同见解。对于自己教学真正存在的问题,应找出原因,思考对策。五、反思的方法:行动研究教师的反思必须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看到自身的教学活动存在问题时,其反思才是有力量和有效果的。反思的最佳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学实践中某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并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求得到问题解决的办法。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法,也是目前比较盛行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反思方法的操作程序是:第一,在反思自己或他人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广泛地收集与该问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第三,根据行动方案展开研究的问题,并根据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第四,收集研究信息、撰写研究报告。六、反思的指向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之间的差距;反思理性的课堂与学生实际收获之间的差距。反思的关键是要求教师有问题意识,从看似没有问题去发现问题,从问题成堆的地方聚焦问题。同时,教师还要进行反思性学习,坚持写教学案例或教育随笔。这是由反思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最佳途径。

9.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发言稿 篇九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每个教师都应有自己的“法宝”!春去秋来,我们的教学工作周而复始。在周期性往复的教学工作进程之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工作是在重复地画着同心圆、每年都循着往年的足迹,还是在与时俱进、不断改进、螺旋式地上升?接下来,我就我所任教的五(1)班语文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思维不够活跃、面对稍难的附加题,畏难,没有信心能解决

2、学生成绩两极化现象严重

3、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4、做题习惯不好,粗心大意,马马虎虎

5、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找不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6、家长的配合不够,有部分学生无法完成家庭作业,或做作业的态度极不认真。

二、将采取的措施

1、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我深知课堂是学生获取新知的第一阵地,但是在第一次走进该班时,我就发现该班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不爱回答问题。课堂中,一个问题抛出来,除了一两个学生在积极的思考外,其余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去认真的想答案,而是都睁着一双看似无辜的大眼睛等着你的讲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将在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比如: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宰者等等,树立学生个体的自信心。再在课堂上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踊跃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

2、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正如培根所说“习惯有一种顽强而巨大得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所以对学生良好得习惯培养是非常有必要得。

首先是思维习惯得培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反观五年级,大部分学生现在可以说正处于这样的一个状态里,所以在课堂里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是必然的,让所有的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一个表达的机会就会让学生开始思考问题。

其次是预习、复习的习惯。复习教学内容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巩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的新知。而预习课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生字、生词的预习;理清课文脉络,试着分段;寻找文章的关键段落及字词或是根据预习提示等等都是预习的内容。学生自己先熟悉了课文,在课堂中才能轻松的应对教师或同学的疑问。

第三,注重基础学习。字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保障。为此,在注重学生理解的同时,对基础的字词巩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来多读多写,并用听写重难点词语来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检验。

3、注重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10.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 篇十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一定的教育教学原则为指导,以自身的教学活动作为考查的主要对象,理性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自身教学水平的过程。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提高教学水平以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作为教师我们该反思些什么,在反思中又该注意些什么?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中的亮点

教师上完一节课后,要立即回顾教学过程,体会教学中自己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包括教学中达到或超过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引起教学共鸣、取得良好效果的做法等等,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创新、升华,时间长了,就能帮助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2.反思教学中的败笔

课堂教学复杂多变,难以准确无误地预设,教师也不是圣人,不可能保证每堂课不出一点失误,而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之处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反思比如预设目标脱离学生实际、不成功的演示实验、处理不当的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讲到某问题时被卡住、教具准备不充分、表达不清、令人费解、举例不当等等。对这些失误之处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的借鉴,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

3.反思教学中的偶得

再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可能写出课堂上的每一个动作行为和每一句话,更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预设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状况及师生思维共振、情感交流的情况。课堂上,随着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展开,或者一下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随时可能会产生瞬间灵感,学生也有“创新的火花”闪烁,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如不及时利用教学反思去捕捉,就会转瞬即逝,在以后的教学中造成很大的遗憾。

4.进行教学再设计

教学再设计是教学反思的最终目的。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每教完一篇课文后,总是写一写下次再教时应如何做,因此,她的课教得炉火纯青,常有新意。我们教完一节课,应该从教材、教师、学生、教法、学法、问题设计、练习题等诸方面进行反思,及时记录整理,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再梳理、再研究、再发现、再创新,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或案例,不断升华,提高自身业务质量,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及注意点

1.注重培养反思意识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我们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反思的意识。大多数老师认为平时没有必要反思,只有在出现了问题时才需要反思,这种狭隘的观点使得教师不能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阻碍了老师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平时就要培养自觉反思的意识,变外在的反思压力为内在的反思态度,由“强逼”到“习惯”,因为只有内在的自我反思意识才是所有教师进步的不竭动力。

2.有意训练问题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想在反思中提升自己,日常教学里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问题意识非常必要,它是反思前的准备。只有及时地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问题是创新的入点和开端。如经常向自己提问: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是否联系了学生实际、生活实际、生产实践来活化课堂;是否对学生进行了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是否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是否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合作中主动思考学习;是否将问题和过渡设计得科学、巧妙,使新旧知识发生合理而自然的联系;是否知道学生的学习困难,如何改进,如何调整自己今后的教学等等。

3.观摩听课,促进反思

观摩听课是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第一步。听课时要以谦虚的精神、欣赏的眼光、研究的心态和分享的神情,去听、去品、去悟,及时向授课教师讨取授课感悟,聆听评课教师的意见,然后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比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就能帮助自己走出困惑,使自己的授课水平产生大的飞跃。

4.主动上课,促成發展

除了听课,我们倡导教师自己上公开课、示范课或评优课,借助他人的观摩点评,促成自我发展。上公开课时,自我进取意识和成功期待欲较强烈,备课时往往更注重吸收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和成功的教学经验,会钻研得更深刻,写成更优化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通常都会出现很好的效果。上完课后,大家畅所欲言,交流评课,又一次的集体反思与交流,对执教者个人教学的反思也就会更深刻。

5.注意反思的“系统化”“实践性”

教学反思是完整全面的过程,并不仅仅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教学实践、教学思维。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和实践意识,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进行教学反思是为了在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同时,努力追求教学的完美。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重视反思,及时反思,深入反思,有效反思,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反思,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品位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西关小学)

11.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篇十一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能给我这次与各位老师一起探讨分享的机会,心里感到既自豪,又惭愧。自豪的是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领导和老师的认可,惭愧的是我有很多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实际上,我们学校优秀的老师有很多,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学生六年的学习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扎扎实实的走过来,才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各位老师,是你们的付出才有了学生今天的成绩,可以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教学的。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呢?这是我一直努力在做的一件事。下面我就自己的几点做法和老师们交流一下。

第一、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原动力。

小学生实际上还是一些孩子,他们对于学习重要性认识的并不透彻,而促使他们上好、学好这门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激发儿童的兴趣,精心保护和培育儿童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以及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教学促进发展的起点”。所以,我每一次接班后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我常常给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小学生爱表扬,这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如果老师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适当的表扬,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每个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只是有的进步大些,有的进步小些,作为老师,我所要做的就是看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些很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或表扬,可能是口头的,可能是作业本上的文字交流,也可能是一颗小标志,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增进他们前进的信心。

其次,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无论是作为班主任身份还是数学老师的身份,我都为学生付出真心的爱,学生生病了,我总是及时给予关心,并及时联系家长;学生犯了错误,我并不责骂,而是站在大朋友的角度,给他们讲道理,并提出殷切的希望。在一次次的付出后,终于有了回报,有个学生在自己制作的贺卡中写道:数学老师,虽然我们接触时间并不长,但我感觉你已经走到了我们的心中。读了之后,我真的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和学生们成了交心的朋友。在我的不断努力下,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增强。

第二、努力创造35分钟的精彩。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35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容易了,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1)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平时备课时,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教参,我更是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充分的预设。对于重点问题,我要反复的想,学生有可能出现几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办,怎样的引导才能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我也总是辅以多样化的手段,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快的让学生掌握。例如,在讲“圆的周长”时,我就让学生进行独立动手操作,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它们的比值,从中推导出周长计算公式。学生总是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记得清楚,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很快的记住了公式,同时他们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画图也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学习分数应用题时,抽象的比率关系往往难倒一大部分学生,所以我在教学中总是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进行理解,数形结合,使抽象的知识有了形象的外衣,学生就很快的掌握了解题方法。另外,在课堂中我常常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复习旧知识点,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更系统化。数学中很多的问题并不只是考察单一的知识点,综合性的题目更多一些,尤其是六年级,所涉及内容涵盖了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所以,平时的教学中我把同类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对比教学。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我先复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再介绍新的“扇形统计图”。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知识的条理化,也为学生解决综合性的题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要虚心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和平行班老师交流、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点拨和指导,避免走弯路。

(3)充电也很重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自己的某些教材观点和教育理念难免会有些滞后。平时一定抽时间多读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的书籍,来武装自己,与时俱进。

其次,把力量用在课内。

1、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寻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

(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2、注重课堂学生管理,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一个好老师,一个重视课堂管理的老师,课堂上是不会出现混乱状况的,否则就是老师的管理问题。老师要应用多种形式、手段、调节课堂氛围,要时刻关注课堂动向,适时地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始终保持精力充沛、兴趣盎然,这样课堂教学效果肯定就会很好。

最后,把补困加在课后。优先差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有个别学生对于课上的知识可能无法及时消化,所以,我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单独辅导,设计一些代表性的题目进行细致讲解,力求每一位学生都能跟上学习进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我在教学中最重点培养的是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以及善于思考和善于发问的习惯。因为我认为这几种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品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以各种方式不断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平时多提醒,多强调要求,按要求做的,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再加奖励一个标志,在日积月累中,学生好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在学生的学习中也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班的家长,家长们对于我的工作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不仅坚持检查学生作业,辅导学生,还有部分家长给学生额外报了辅导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所以,学生的进步离不开家校的通力配合。

12.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 篇十二

作者:语文组…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45更新时间:2010-11-22 周四课外活动,在学校组织的“抓管理,促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会”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不同学科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交流,让我对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与方法。其成功的共同特点都是重细节抓习惯。

教学是一件平凡的工作,可要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却非易事。课堂就是由无数个细节共同组成的。关注现场与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关注课堂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它可能是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也可能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些优秀的教师正是抓住课堂中的某一细节,成功的将自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运用到课堂中,不但扭转课堂中某些尴尬的气氛,而且成功的拉近了师生关系,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其二抓习惯。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学习的习惯。这种习惯包括课堂的听课习惯,做笔记的习惯,课后的作业习惯,复习习惯等,对于这些问题只有老师身体力行严格要求引起重视,才能够让学生断绝松懈的思想。

其三合理的竞争管理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学生从心里讲都有着上进的意识,所以老师教学过程中制定一套合理易操作的管理方式既有效地抑制了部分学生的惰性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形成良好学风,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正所谓教学就是三分教七分管,把小的事情做好,把平凡的事情做细,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2月8日我怀着一颗学习的心参观了校常规检查评出的优秀教案、听课、作业批改等深受触动,反观自我多有不足,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内容,虽然我也完成了,但从质量上却大打折扣。想想我曾多次这样评价学生的作业:“我们花着和别人同样或者更多的时间,做着同样的事,付出同样甚至更多的努力,为什么就不能做到认真呢?既然也写了,为什么就不能写好呢?”今天看着别人字迹工整,条理清晰的常规任务,自己也实在是做了一名不合格的老师,因为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我也缺失了认真的态度,正所谓态度决定成败,找到差距,转变观念,将教学的认真态度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上。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参考学校教职员工的意见,结合学校的实际,根据各级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措施。

一、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行政值班人员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进行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二、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针对本校教师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现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

固。

教导处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2)组织中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第五,加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加强对个别青年教师、不安心教学教师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正常开展,有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三、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后进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六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

第三、分层转化。转化后进生共分四个层次:

1、学校监控:教导处制定将制定《后进生转化制度》。现规定:后进生成绩每提高5分,过程考核奖励任课教师10分;对成绩突出的教师还可以进行物质奖励,优先评优评先等。对学生而言,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学习进步奖活动”,凡学习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均可参评,在开学或结业典礼上隆重表彰。通过建立制度,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重点监控。确立五个重点:重点年级、重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重点教师、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

3、加强检查。教导处按规定对后进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

第四、教师操作。教师要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坚持日常转化。任课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补习至少一次并有记录,在课堂上教师对差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差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堂作业。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最后一名差生进步了,整体质量就自然会水涨船高。

第五、自我提升。开展“一帮

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后进生主动找“先进生”,取得他们的帮助,提高自身的成绩。

第六、家庭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13.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 篇十三

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新教材,如何引导学生去学成为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所改进,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和荣誉感,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参与,让学生有机会讲述自己的见解,教师有“度”的进行课堂管理。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師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又培养了自身的能力,发展了自身的特长。基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比较新颖的方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下即为我的几点做法

一、要求做好课堂简要摘记

当前,老师讲学生听已成了教学中最普遍的方法。而要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听是远远不够的。要反思,就要有内容。所以学生就要先进行课堂简要摘记。课堂简要摘记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学生也能从课堂简要摘记中更好的体验课堂所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成了有目标,有策略的主体行为,可促使老师和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提高个人的创造力,所以课堂简要摘记是学生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

二、指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开展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学习。学生的实践反思,可以是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反思,如,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及课堂中的内容,都可引导学生多问一些为什么?;也可以是联系他人的实践,引发对自己的行为的比较反省,我们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比较,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是周围的一种思潮的分析评价,此外学生的反思还何以是阶段性的,如:一节课尾声时,让学生进行一下反思,想想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当天睡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或是一周反思一下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等等。具体有以下五种方法:

① 在解决问题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学生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没有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解题,导致解题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回顾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② 在集体讨论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动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所以认识相对有限。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重视意义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调记忆,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争辩,来促进个人反思,实现自我创新。③ 在回顾知识获取时反思,提炼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比较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其实,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受具体情景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反思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解答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方法,并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数学思想。④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体验优势: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优化解题过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⑤在寻找错误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反思,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三、从课后学习情况的反思及作业情况的自我反思中加强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抽些时间回顾所学的内容,摸索知识之间的一些规律 和自己在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 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在作业中也要认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后的作业,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自己的对题和错题,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创新。

四、帮助学生提高反思效果

14.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 篇十四

论文 关键词:反思 反思性教学 教学能力 论文摘要: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把师生共同 发展 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教学反思和反思性教学的应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论文 关键词:反思 反思性教学 教学能力

论文摘要: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把师生共同 发展 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教学反思和反思性教学的应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反思性教学

1.1反思性教学的含义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思潮或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倡导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图从不同方面对其概念进行诊释,但多将界定重点放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现在较能得到认同的是我国学者熊川武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他将反思性教学界定为:反思性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一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这一界定说明了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既是教授者又是学习者,同时又突显了教师反思的重要性。

1.2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一种可重复的反思。它旨在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它是一个螺旋式的提高过程。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一种对教学产生新的理解的过程。(3)反思性教学是既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又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的实践活动,是把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

(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它让教师感到自己有责任让每位学生成功,而且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学生成功的关键。

2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途径—反思

2.1教学反思的方式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其能力发展的途径。schon}指出,从业者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研究活动来寻求解决疑惑的方法,是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师的教学反思包括以下步骤。

2.1.1课后小结养成每节课都要进行小结的习惯。小结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反思过程,首先要反思学生,如学生的反应如何、接受程度怎样等,然后要反思教学,如与学生互动如何,教法运用是否得当,是否突出了重点、难点,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等,以便为下次课积累经验,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15.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能力 篇十五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能力 -教师工作总结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能力国外有学者提炼出“经验反思=成长”的公式。我国众多优秀教师、教改先行者的成长历程,启示我们:要由知识传递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反思是必经之路。一、什么是反思呢?反思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索、评价的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为目的。其实,教师由不成熟到专业成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完善的过程,完全不反思的教师是不存在的。总结过去的工作,吸取教训,推广经验这不是反思是什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会因此成就自己的专业化。区别就在于教师的这种反思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二者都应该包括两个过程:第一,回顾教学事件。第二,寻找更好的办法。但自发的反思只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感觉到了某一方面做得成功或感到失败,于是,确认好的办法或是寻找更好的办法。自发性反思有自己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成功、失败的感觉,但这个标准是不完整的,不系统的,也可能是不够科学的。而且这个标准存在的形式也可能是潜意识的,因为教师并没有教育教学必须反思的意识,所以,成功感或失败感就只能称为感觉,跟着感觉走的结果也只能是对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这样的反思不具有持久性,因为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它可以使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却不会让一个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质的飞跃。在新课标实施以前的反思大部分都属于这一类型。自发性反思可能使教师正确总结经验,接受教训,从而在反思中不断成熟、成长。但也可能出现相反情况,即经过反思产生自以为正确而实际上并非正确的想法和行为。自觉的反思是理性的,应该是教师已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寻求正确理论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持续不断地批判性的思考。二、自觉性反思的特点教师要打造自己的专业底气,提高专业化水平,要进行自觉的反思。自觉的.反思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必须有在正确教育理论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因此,每位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新课标理念,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第二,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觉性的反思应是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反复循环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达到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教师的学习是反思的基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职业行为,具有经常性的特点,教师的反思也应该持续不断地进行,当然这种持续性不是简单地循环,它是在一定计划指导下的有目的地向着既定目标攀升,这有点像爬盘山公路,教师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中自觉寻求一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向一定的教育理论专家讨办法,所学的理论得以内化为教师个人的思想>,教师也能以自己的实践反思着、充实着、丰富着、论证着或修正着某种理论,这种理论又去指导新的理论实践。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这样实现的。第三,自觉性反思应该表现为一种写作文体。思考的结果如果不形成文字,就会有漏洞,就会出现逻辑错误,就不会是成熟的。这种文体形式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教学案例的形式,也可以是札记、体会、感想、启示、教后记的形式。三、教学反思的内容1、反思教学态度、行为。2、反思教学策略。3、反思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4、反思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四、反思的类型及方式:反思从范围上说有教师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教师集体的行为。1、教师集体的反思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某一位老师把自己对某个教育教学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公开在同事面前,大家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起讨论交流。另一种情形是经过教师集体讨论形成某种方案,待该方案实施后,大家对实施情况进行诊断,通过一番审视和反思进而得出结论或提出某些改进意见。这种集体的反思本质上是一种校本的教研或培训。既有教师个体的反思,又有集体的反思,这样进行的反思往往是深刻的,是具有理论指导的,是可以共享的。其反思成果是可以作为有益的经验来传递的。2、我们平时讲的最多的反思其实是教师的个体反思。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来实现。第一、把自己作为学生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作为课前反思的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做到未雨绸缪。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对生活态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我是学生,面对这种教法会有什么收获?如果我是学生,对课堂提问会怎么回答?当教师这样换位思考后,教学的设计会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形成文本后这样的设计应叫“学案”,比“教案”更妥帖,也更适用教学。第二、通过同行中的榜样来反思。第三、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回顾进行反思。我们平时说的反思大部分都属于这种方式,如写的教学反思、阶段教学回顾,课堂教学录像自我观察分析诊断等。第四、通过学生的反应(如学生的课堂言行神态、思维状态、学习成绩变化等)反思自己的教学。这应该作为我们反思的主要方式。因为教与学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的反应是无动于衷,教师自以为讲得精彩也只是“自我陶醉”。用心的教师经常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中的成功与缺陷。第五、通过家长对学生发展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教学这种方式需要教师做一些工作。如面向家长的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召开家长座谈会等,通过家长的意见来反思自己教学得失,改进自己的教学,这也是获得反思的一种方式。第六、通过同事的听课评价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当然,对同事的听课评价我们应该作认真的分析、鉴别,分清哪些属于自己课堂教学真正存在的问题,哪些属于不同见解。对于自己教学真正存在的问题,应找出原因,思考对策。五、反思的方法:行动研究教师的反思必须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看到自身的教学活动存在问题时,其反思才是有力量和有效果的。反思的最佳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学实践中某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并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求得到问题解决的办法。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法,也是目前比较盛行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反思方法的操作程序是:第一,在反思自己或他人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广泛地收集与该问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第三,根据行动方案展开研究的问题,并根据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第四,收集研究信息、撰写研究报告。六、反思的指向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之间的差距;反思理性的课堂与学生实际收获之间的差距。反思的关键是要求教师有问题意识,从看似没有问题去发现问题,从问题成堆的地方聚焦问题。同时,教师还要进行反思性学习,坚持写教学案例或教育随笔。这是由反思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最佳途径。

16.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 篇十六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反思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要全面地进行新课程改革,教师就必须将头脑中的一些传统的、陈旧的、落后的教育观念加以更新。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职能一直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育科研的专家”。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摒弃传统的、陈旧的、落后的教育观念。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语文素质和业务素质——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熟稔的业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形成的多层次的新型的知识结构;其次,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一正确之定位。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起一种新的观念——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决不能被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取而代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亲身感受学习的快乐,亲身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要甘当“配角”,甘当“铺路者”,甘当“点拨者”,甘当“引导者”,即课堂的每一教学环节都紧紧围绕学生而展开,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教学的每一过程。

二、要领会新课程标准实质,重新认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可是,有部分语文教师摆不正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他们在注重于语文是最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忽视了其人文性。他们在教学中过分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把对学生进行字词、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教学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这样的做法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还有部分教师过于注重人文性特点,在教学中偏重于熏陶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偏重于陶冶学生的性情、触动学生的心灵、渗透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却忽视了学生对字词的积累,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以上任何一种偏激的教学方法都是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性质的严重撕裂。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二者兼顾,做到二者和谐统一。

三、要“读”“写”并重,重新定位语文教学中的“教读”与“教写”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有两个方面的关系是必须要处理妥当的,即“教读”与“教写”。其中“教读”是手段,“教写”是目的。

其一是“教读”,即教学生读好课本。因为课本是基础,学生要学好基础。也许有人说,近些年的高考试题大多不直接取材于课本。因而,只要我们翻一翻高考语文试题,就会发现其命题虽然不是取材于课本,但是,所考查的知识点都直接或间接涉及课本内容。比如,文言文考查的关于名句的默写就是最典型的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课本,尤其是默写题,学生只要能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将该背诵的篇目背诵下来,就一定能拿到满分。再说,课本是基础,如果学生的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如字、词都不能记住,语法知识、修辞方法、表达方法缺乏,那么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写”将难以进行。

其二是“教写”,即教会学生正确地运用语法知识,正确地运用修辞方法,正确地运用表达方式,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运用语法知识,写出的句子就会词不达意,写出的文章就会语病连篇。学生如果不懂得正确运用修辞方法,文章语言就会枯燥、干瘪、乏味,更谈不上生动、形象。学生如果不会正确运用表达方式,将该记叙的写成说明、该说明的写成议论、该议论的却用抒情,这样,文章就会一塌糊涂。所以,学生只有语文基础知识厚实了,写作的基本功扎实了,写作能力才能提高,写出的文章的质量才能上乘。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教师来说,“教读”是手段,而“教写”才是目的。对学生来说,“读”就是学,“写”就是实际运用,“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即让学生通过写作技能的反复训练,最终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明自己的主张见解。

四、弄清传承与发展,重新认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传统教学方法指的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等,充分运用“讲授法、演讲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布置作业法、课外辅导法、角色扮演”等,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之所以说传统,是因为它是历史沿革中流传下来的、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最为基本的、不可或缺的、被人们逐渐认识和利用的教学手段。而这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相对而言的,它可以分为电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视频手段。因为它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辅助教学,所以大家统称之为“电化教学”,又叫作现代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记笔记、掌握重点难点,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十分有利。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能深入浅出,能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与沟通,这十分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传统教学活动中没有办法办到事情变成现实,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千万不能以一方取代另一方;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辅之于现代的教学手段,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上一篇:印刷的实习报告下一篇:企业工会工作计划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