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建设情况(精选8篇)
1.关于新农村建设情况 篇一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报告
中国共产党##区委##区人民政府
(2006年3月27日)
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组的通知要求,我区组织有关人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民收入等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全区实际,就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
××区现辖5个乡镇,10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5.8万人,耕地23.3万亩。200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8.7亿元,增加值4.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55元,同比增长11.5%。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区现有耕地面积23.3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9万亩,共有配套机井3434眼,平均67亩地一眼井。特别是问十乡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全乡4万亩耕地基本形成了田成方、路相连、沟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全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万余台套,其中大型机械300多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万千瓦以上,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收获的机械化作业。农村公路建设,加大了对乡村公路的建设力度,现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致富之路。农村电网,通过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陈旧、薄弱、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电网得以较大改善,降低了线路损耗,提高了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电能质量,减轻了农民负担。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全林木总株数达400万株,速生丰产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5%,实现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沼气建设,全共建设启用沼气池7100座,沼气池普及率达15%,加快了农村家居绿化、庭院美化、能源气化步伐。
(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农村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新建改建了1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村村都有卫生室,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形成了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区的良好局面。农民最低生活得到保障,区政府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农民都纳入了救济范围;通过“温暖小区”工程建设,使农村“五保”老人得到了老有所养;通过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使病残孤害寡等弱势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解决。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农村教育事业,抓住“中心村”建设机遇,中小学校布局得到合理调整,严格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快速发展,全区80%以上的乡镇建有文化站,乡村两级建有图书室50多个,各类文艺表演团体80多个,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以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执政基础工程”、“三级联创”活动,创建“生态小康村”、“富裕文明示范村”,制定了公民道德“十不准”规范,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党的执政基础工程不断加强。全面实施村民自治,发展农村政治文明,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级政务、财务全面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维护了稳定,促进了发展。
(三)农民收入情况。2005年我区实现农业总产值8.7亿元,同比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5元,同比增长11.5%,是增幅较高的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为:(1)工资性收入为1404元;(2)家庭经营纯收入为2375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897元(农业收入1019元,林业收入1元,牧业收入877元),第二产业收入44元,第三产业收入434元;(3)财产性收入为137元;(4)转移性收入39元。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为35.5%,说明全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已明显加快,但需进一步提高;第一产业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为48%,说明第一产业仍然是全区农民收入的主体,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第二、三产业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为12.1%,折射出乡镇、村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管理松散、经济效益滑坡的现象,农业产业化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一)农业投入不足。基层特别是乡镇财政困难,没有能力对农业进行投入,原有农业基础设施大多年久失修,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并且随着农业税和农村“两工”的取消,进一步削弱了基层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此外,农业配套体系建设不健全,特别是动植物防治控制体系建设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约束仍然较强,农业生产起伏较大。
(二)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第一产业仍是多数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随着耕地、水资源等因素对农业增产增效约束力的加剧,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将面临更大的增收困难。同时,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也使农民稳定增收缺乏坚实基础。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学生初中升高中的比率低,农民子弟整体文化教育水平不高,不利于培育高素质农业后备劳动力。学生就学费用高,尤其是大学生学习生活费用一般年支出在1万元左右,已成为广大农民难以承载的重荷。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贫困农民家庭医疗救助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医药费用高、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四)农村体制改革步伐较慢。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使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近两年,由于国家加大了金融监管工作力度,银行紧缩信贷,加上缺少必要的信用担保机构,中小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缺少必要的发展资金等问题。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
(一)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致富步伐的高度热情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建设要达到“五有八化”标准。五有,即: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有一个“双强”村级领导班子,有一项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有一套完善的民主管理机制,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八化,即:农业发展产业化,农民生活城镇化,村庄道路硬面化,住房整齐规范化,农民饮水安全化,医疗卫生合作化,学校建设标准化,农民厨房沼气化。具体要求为:
(一)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合理,经济发展思路明晰。
(二)村“两委”班子能够充分发挥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自身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产值占全村总产值的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10%以上。
(三)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村级政务、财务公开透明。
(四)村庄道路全部硬化、绿化、亮化,村民住房整齐卫生,供排水设施齐全、饮水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
(五)建有标准化学校和卫生室、中小学入学率、电视普及率达到100%;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有线电视入户率、沼气入户率达到80%;实现宽带网络入户。
(六)村民无封建迷信现象、和睦相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治安良好、社会稳定,达到“三无”村标准。
2.关于新农村建设情况 篇二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劳动力,新型农民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这充分说明了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 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在实践中,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 广大农村存在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很现实的问题:普遍缺乏“劳动力”。在劳动力越来越少的情况下, 谁来充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
一、新农民的内涵及意义
在我国, 农民从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长期以来, “农民”就是按照传统的方式从事耕作,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给人以辛苦劳碌, 因循守旧的印象。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农业工人、农业管理者、乡镇企业工人、乡镇企业管理者的大量出现, 农民的涵义发生了变化。许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从事工业、交通、建筑、运输业的劳动者, 在户籍制度上仍然是非城市人口, 但却实实在在地开始从事各种产业活动, 改变了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意义上的纯农者的身份, 农民具有了“农村居民”的丰富含义。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 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体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使农村的分工分业有了极大发展, 使大批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比较稳定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中, 农业经营开始日益向兼业化方向发展。虽然农民不再是那种完全被圈在土地上的纯农者, 但是, 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实行却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即如何去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要解决这一问题, 农民必须不再崇尚“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 而能融入新农村的建设中, 投身于农业的集约经营、规模经营, 从而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 必然要依靠农民, 必须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 对新型农民的要求简单地说就是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就是要求农民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 能说会写、自主自强、崇尚科学、诚心友爱、知法守法。走进知识、走进文明, 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懂技术就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 熟练掌握必要的生产技能和技巧, 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使用技术和转岗的专业技能,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直接的动力。会经营就是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 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 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现状分析
1. 现状。
以太原市阳曲县东黄水镇洛阴村为例:该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推进村, 2009年, 全村总人口1200余人, 劳动力总数520人, (劳动力指18岁~60岁从业人员, 下同) , 其中:男300人, 女220人。全村从事农业生产130人, 农忙在家从事农业, 农闲外出打工160人, 长期外出从事其他行业230人。留守在村中的, 除了十六七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外, 中间年龄段的人非常少。以前说留守在农村的是:“386199部队” (妇女、儿童、老龄) , 现在, 有劳动能力的妇女也差不多全出去打工了, 剩下在农村的人只能说是“6199部队”了。这些老人和孩子在体力上、文化上、思想上都不行, 他们又怎么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间力量?
2. 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成因。
(1) 个体经济的快速增长, 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促使农村劳动力大部分从事了非农产业, 而从事非农产业外出务工的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对洛阴村330户农民的调查, 该村自2003年以来, 户年收入持续增长, 增长幅度达到20%。农民收入大幅度的增长基本来源于非农产业 (农民劳动力从事的非农产业主要有:工业、建筑、运输、交通、餐饮、服务等) 。农民非农产业外出务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超过了六成。
(2)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的增收幅度, 促使农民外出务工, 从事非农产业。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构成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其价格变动直接关系农民的生产收益和对生产的积极性。近年来, 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成本推动影响,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呈回升势头, 且涨势强劲。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加大了农民的负担, 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部分实惠, 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幅度, 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三、建议及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通过人 (劳动力) 来实现。现实的农村缺乏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新型农民, 缺乏人才。没有能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农民, 谁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 笔者认为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 继续加大“惠农”力度, 提高补贴标准。
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 并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 由于物价的上涨, 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直接抵消了这部分政策优惠。因此, 建议继续大力向农业产业倾斜, 在生产资料上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补贴, 以此降低农业投入成本, 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投入的高低, 进而影响农民增收。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筑牢农业基础, 增强农民增收后劲。
3.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让农民融入到产业化生产的链条中。
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市场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 又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政府要帮助农民打破部门分割、地区界限、所有制界限、发展纵向的、横向的经济联合体。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
4. 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 这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
农民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术, 无论搞种植、养殖, 还是进城务工, 他们的收入都低于有一技之长的人。农业科技人员要坚持走到田间地头, 把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送到农民的手里, 手把手地教会他们。政府应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 尤其要加大对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 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
5. 政府侧重对农服务, 充分发挥政府涉农部门的职能作用。
在加强对农业生产领导的同时, 搞好全方位的服务。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政策下乡、文化下乡活动。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 为他们排优解难, 真正能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解决一些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 尤其要千方百计帮助资金短缺的农户解决生产资金, 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力度, 确保农作物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6. 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要正确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 抵制迷信, 移风易俗, 破除陋习, 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一是针对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 帮助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农村要发展, 稳定是前提。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帮助农村干部群众增强法制观念, 自觉学法守法, 依法办事, 使农民的生产、生活走上法制化轨道。二是针对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状况,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使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树立农村文明新风。三是针对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偏低的状况, 要以“创五好、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 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的头脑, 使他们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转变作风, 通过进村入户, 体察民情, 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谈心、交心活动, 沟通干部与农民的思想, 使干部能积极处理群众中的疑难问题和棘手问题, 及时化解思想矛盾, 为农村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 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近年来, 农村缺少“新农民”的现象, 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不解决好“新农民”问题, 对于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从下手。
参考文献
[1].张雷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必须是新型农民.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7)
[2].朱晓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研究.西北农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8.4.1
[3].周始杰.发展现代农业必先培养新型农民.河南农业, 2009 (4)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必须是新型农民.学术研究, 福建社会科学院.三明市科学技术协会.http://fass.nee.cn/f
3.关于新农村建设情况 篇三
1.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加快示范村建设步伐
2006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扎实推进“百镇千村”和10个整体推进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2010年转入深入实施阶段,启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村镇改造和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按照省里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全省确定了1000个省级示范村,通过努力要逐步达到人口相对集中、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比较完善、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先进的农村社区中心的建设目标。示范村的建设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是“六通、六改、五建、三化”。
“六通”是指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电视、通信息网络。行政村主干道达到油路、水泥路标准,街道和巷道硬化;村内群众饮水达到安全标准,有条件的可兴建自来水设施;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进屯入户,全面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大力推广户用沼气池,有条件的可建设秸秆气化设施;基本普及有线电视;电话、电脑等信息网络进村入户。
“六改”是指改住房、改院落、改厨房、改厕所、改圈舍、改街道。拆掉土坯房、茅草房和危房,有条件的农户搞好旧砖瓦房改建新建;对村屯各住户的院落进行统一改造,达到整齐美观;适应燃气需要和节能要求,对厨房进行必要的改造,推行新型节能灶;室外厕所达到封闭、卫生的要求,有条件的建室内冲水厕所;改变农村圈栏养畜、棚架养禽式的散牧散养、人畜混居的状态,推行房舍式、暖棚式养畜养禽,有条件的统一建设牧业小区,做到人畜分离;对街道和巷道进行统一规划,尽量达到宽窄有度、整齐划一、方便行走、节约占地。
“五建”是指建村部、建卫生所、建文体场所、建农民科技夜校、建垃圾处理场。村部建设要达到省里有关要求和标准;村内有一所适合新型合作医疗和满足农民保健防疫需要的卫生所;村内要有图书阅览室、娱乐活动室、微机音像室和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建一个能容纳100~300人的农民科技夜校;在村外建一处统一堆放垃圾的处理场。
“三化”是指美化、绿化、亮化。重点是搞好室内外墙壁和院墙的粉刷,在院落外统一堆放柴草,房前屋后和村道、街道、巷道两侧栽花种草植树,沟塘、荒山、荒坡和农田防护林带搞好植树造林,对于不适于耕作的搞好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村屯整体绿化率,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对于有条件村屯的重点道路和居住区实施亮化工程。
6年多来,全省新农村建设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全面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省新修道路5.3万公里,修建围墙1800万延长米,建新大门19万个,修建排水沟2939万延长米。修建村部4283个、农民夜校2467个、卫生室4494个、农家书屋7021个,科普画廊2850延长米,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建设畜禽养殖小区742个。新建大型秸秆气化站26个,安装路灯5.19万盏,完成绿化23365万延长米,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2.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按照省里的总体部署安排,对全省现有行政村、国有农林牧渔场、林区和矿区1万多个村级单位,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以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为内容的“四清、四改、两化”综合整治活动,并注意防止“前清后脏”的现象发生。一是加强村屯道路、路边排水沟、院墙、大门的统一整治,达到整齐美观。二是加强农村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魅力村庄。三是加强农村垃圾清理,实现统一收集、转运和填埋,大力推进城镇环卫下乡。四是加强农村水源保护,防止出现畜禽粪尿、垃圾、工业废水污染水源。五是加强农村人畜分离,集中建设畜禽养殖小区,防止出现畜禽粪便污染农村空气。六是大力推广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发挥其卫生环保、减少蚊蝇滋生,进一步净化农村环境。七是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新式采暖设施,重点推广大型沼气池和秸秆固化颗粒燃料,改变秸秆污染农村环境的状况,同时抓好秸秆统一堆放点的建设。逐步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完善村屯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八是在整治农村环境中,注重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土地整理、推行村屯绿化工程、普及卫生厕所活动及推广清洁能源等项目紧密结合、联手运作,努力在综合整治、联合整治、集中整治上实现新的突破。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村容屯貌明显改观,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全省1万个村级单位新建休闲文化健身广场664个,新建公厕、室内冲水厕所和户外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17.6万个,新购置垃圾箱和新设垃圾处理场点21691個,配备垃圾转运车2059台,清理垃圾16694万立方米,清理柴草垛416.9万个,清理粪堆404.8万个,清理路障97.3万个,绿化美化自然屯6801个,安装路灯亮化自然屯1048个。
3.不断增加专项投入,辐射带动效应明显
省里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在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辐射引导下,各级财政也进一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聚财力和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据统计,6年时间,全省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达到298.29亿元,平均每年投入都在50亿元左右。省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1亿元,放大效应达到25.5倍。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达到29.72亿元,占10.6%;部门和单位帮扶资金和实物折现17.59亿元,占6.28%;整合项目投入65.79亿元,占23.47%;社会捐助投入4.4亿元,占1.57%;带动乡村和农民投入169.79亿元,占60.58%。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新格局,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市带县、城帮乡,促进了城镇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4.不断完善帮扶制度,营造合力共建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为加强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省里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帮扶制度。全省坚持千名领导干部、千个部门单位、千户企业帮扶建设1000个示范村,坚持把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与省委开展的“三帮扶”和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紧密结合,形成强大帮扶合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仅2011年全省就有2714名领导、3829个帮扶部门和单位、2777名指导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参与帮扶企业达到4645家。其中,参与帮扶的大型企业192家,中型企业317家,小型企业4136家。省、市、县、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帮扶村现场办公累计9572人次,平均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有2名以上领导进行现场办公、工作指导、落实资金项目和解决实际问题。
5.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切实增强村干部实践能力
4.关于新农村建设情况 篇四
2011年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湄潭县新农村规划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学号、姓名:1012150126 黄川川
院系: 公共卫生学院 年级:2010级 专业:预防医学 班级:1班
关于湄潭县新农村规划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是关于新农村政策在湄潭县广大农村的普及及实施的调查,以及近年来湄潭县政府新农村建设成果的调查。
当前三农政策是我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农村建设则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点,农村建设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在2005年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国家就三农问题提出了“新农村”政策。为了我们能更好的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新农村”政策,了解调查农民对新农村政策的认识及新农村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情况。
正文:所谓“新农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这三者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新房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他批评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农村出现的“农民豪宅”,看起来繁富讲究,其实有土地和资源浪费之嫌。在建设新民居时要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广泛采用节约的新技术。
“新设施”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也往往成为制约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瓶颈”。
“新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像农村的生活垃圾区、污水沟、厕所、畜禽住所应按照卫生标准规划和建设。这也正是我国农村和发达国家农村的主要差距。
针对新农村这一话题,我社会实践团队在湄潭县走访黄家坝镇、湄江镇、永兴镇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一系列方式了解各个村庄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发现实施新农村政策中出现的矛盾,并提出推荐性的解决方案。
一、湄潭县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方式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湄潭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把搞好发展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把加大投入力度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把改善基础条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把建设精神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把规范村级管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证,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措施,以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百千万”帮促工程为总抓手,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抓点带面、分类指导,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制定发展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制定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和规划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为了制定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了专门的调查研究,撰写了《关于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我县还高度重视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到目前,全县已完成16个乡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占乡镇总数的90%;已完成60个中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占中心村总数的78%。我县打算,明年完成所有中心村的村庄建设规划,2012年前完成所有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并认真抓好村镇建设规划的组织实施。
2.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但中心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因而,我县把发展现代农业、民营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培植农村致富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区位、人才、现有项目为基础,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为主攻方向,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一是积极优化种植结构。推进优质食品产业带建设,重点扶持优质水稻、茶叶、酒业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优质果品、观光农业、农家乐以及高效经济林网等特色农业产业。
3.加大“三农”投入,改善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2010年,全县各级安排财政支农资金0、88亿元,主要用于农口单位人员经费和支持农业事业发展;县级财政安排“三农”专项资金近4600万元,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敬老院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强弱乡镇奖励等。
4.搞好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稳定和谐。一是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组织理论工作者开展研讨活动,围绕我县农村教育精选了一批重点研究课题,推出了一批有分量、有深度的理论文章;建设了十处理论宣教基地,面向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以普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内容,结合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以组派宣讲分队下乡辅导为主、采取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普及性思想理论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树立起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的意识。二是加大“三农”宣传力度,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针对农村发展新形势和农民需求新特点,着力推进农村文化工程建设,逐步做到了县有文化馆、图书室,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以建设“文明湄潭”为目标,依托文明一条街、科普村村通、文明
生态村三大载体,通过实施建设道德新村、活力新村、文化新村、生态新村四新工程,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
5.加强帮促指导,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促、社会参与的格局。为了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局面,自去年9月份开始,我县组织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千万”帮促工程。即:每个镇分别组织5个部门和单位,对全市30个示范村实行定点联系;县镇村三级组织400名(县、镇两级200名)干部对全县122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实行全覆盖联系帮促。总体任务目标是:一类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使之锦上添花,五年后达到全市先进水平;二类具备一定条件的村庄,采取切实措施,通过“釜底加薪”,促其加快发展,五年后达到全县先进水平;三类基础条件较差的村庄,加大帮促力度,通过“雪中送炭”,使其跟上新农村建设步伐,五年后达到全县中等以上水平。开展新农村建设帮促工作的具体任务是抓好“十个落实”:落实村庄发展规划、落实村级发展主导产业、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村容村貌整治措施、落实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落实农民教育培训计划、落实村级班子建设、落实村级规范化管理、落实学习锻炼任务。帮促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是:采取县镇部门、单位联系村庄,由帮促单位选派一名领导成员和一名素质高、能力强的中层干部作为帮促工作队员,具体实施帮促工作。对所联系村庄的帮促工作,帮促部门一抓五年,完不成目标任务不脱钩。从一年多来帮促工作开展情况看,各工作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帮助村里研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理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从部门职能出发,根据群众的愿望和要
求,为村里办了一些实实在在好事。县工商联组织开展民企帮村活动,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仅据市直部门85个帮促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统计,一年来就帮助村里修路240公里、修桥11座、打井8眼、通自来水808户、发展经济项目12个、新建村级活动场所2000平方米、组织农民培训406人次、救济困难群众90户,总计投资1370.98 万元,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二、实施新农村政策前后的变化
1、在没有实行新农村建设之前存在哪些问题?(1)教育方面
要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此次对于教育状况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其家长,他们大多数人都表示对当地的教育服务状况满意,学校没有乱收费的现象,国家的义务教育给大多数的人减轻了负担,国家的减负政策效果也很明显,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但也有少部分的家长表示学校要适当增加
一些活动器械以满足学生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村子中的大多数家长都认为投资教育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只要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到好的学校就读,自己会尽一切努力为孩子争取,他们认为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够在这个社会立足,才能够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2)
农村居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经费紧张、设备简陋。村民普遍的认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少。6
对小病、门诊补偿的比例很低。而一般来说,农民患上需住院治疗的大病相对较少,而头痛、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但不需住院治疗。
二是村卫生所大都建在乡医家中,不合格,乡医普遍收入较低,待遇差。有部分的人认为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损。调查显示药品较贵、检查太多及乱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许多农户反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它小病,在私人医生那里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点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
(3)经济方面
新农村建设实施以前农民生活普遍比较拮据,都很少有人去建造新房,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我们走访了吴刘庄村的10户村民,归纳他们的答案以后,主要有以下几点:
资金问题。这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我访问的每户村民都提到了这个问题,有几户村民是由于家里没有积蓄,还有几户人家是积蓄不够,更有几户人家是有足够的积蓄但是当心做房子把积蓄用完之后如果家里发生什么重大变故的话资金周转不过来。
批地皮问题。这是村民提出的仅次于资金问题的一个问题,由于现在很难批地皮,即使能批下地皮来办理批地皮的工作的手续繁琐也是影响村民盖新房积极性所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还有一些小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比如说农民安于现状和比较的心理,使得村民看见别人没有盖新房自己也懒得去盖新房„„
2、新农村建设之后农村的变化有多大? 新村建设之后的焦坪村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原有主干水泥马路的基础上每家每户都有一条能把小轿车开到家门口的水泥路;新农村建设之后的全县城乡五六十年代的泥土瓦房彻底消失,每家每户都盖上了新楼房,门前屋后也干干净净,而且每家每户的房子都经过粉刷装修;新农村建设之后再也看不见以前使用的茅房,每家每户用的都是水冲厕所;新农村建设之后的吴刘庄村喝的水都是用抽水机把水抽到水塔或者山上然后再通过水管放出来使用;新农村建设之后的乡村每家每户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另外,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之后,各村镇不管是在农业,教育,医疗还是经济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农业方面建成了大规模的葡萄、梨、西瓜示范基地以及大棚果蔬;教育方面国家实施两免一补,大大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医疗方面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都大大提高,并且医疗人员服务态度好,让农民十分满意;经济方面,各村镇还大力发展旅游业,短短几年,各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达到小康水平。
以下我们为大家列举几张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的照片:
新农村建设后的民居
新农村民居1
黄家坝统一规划区
乡村道路建设成果
工业园区之栗香茶业公司
新面貌
3、国家、省、市政府采取了那些相关的政策来支持和鼓励新农村的建设? 这是本次调查活动中调查的主要问题,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为什么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能如此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在这里,为此我们走访了多户村民和有关部门,并对他们所做的回答做了归纳和总结,总结出了国家、省、市政府对新农村的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鼓励补助的措施:
(1)、新村建设区间,建新房可以免批地皮这以繁琐的程序。(2)、只要村民自己调整好土地修马路,政府会免费铺水泥。
(3)、修建新房每一户可以享受政府1200元的补贴。(4)、买家用电器可以得到政府33%的补贴。
(5)、建设信息村。如果家里装了电话并开通宽带业务,可以得到1000元补贴。
(6)各村电网升级,可提供充足的电力。
(7)政府每年每亩补贴200元,对养殖户每头猪补贴100元,以鼓励农民的积极性。
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经过对几个已经改造完成的社区走访后,针对居民在调查报告的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在“新农村”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我们通过对调查得知政府在拆迁过程中,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补偿,却忽略了村民房屋的实际建造价值,造成了旧房与新房同价值,土房与砖瓦房同价值的的现象,造成了村民的不满。
2.村民认为在农业用地的补偿方面估价过低,政府在对农业用地的补偿实施1000元/亩·年,村民们认为补偿价格远不如种地所得,而对于那些年事已高的老人只能依靠这每年一千元的补偿款生活,远远不够其一年来的开支,造成了有些老年人生活的艰辛和贫困。
3.一些社区在硬件设施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组织居民入住,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后又在完善硬件设施的时候,因为施工噪音,施工环境等问题与社区居民产生矛盾,使得居民们对“并村为庄”政策产生抵触情绪,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4.村集体缺乏公共积累。
很多行政村集体经济处于“空壳”状态,日趋弱化的集体经济已经深刻的影响到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5.村级组织管理弱化。
一是村级行政组织职能弱化;二是村级干部管理机制和民主管理制度弱化;三是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弱化,无法体现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四、解决方法
在调查间我们努力寻找解决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经过我社会实践服务团的讨论,我们分别在短期与长期针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提出推荐性的建议。
1.短期:1)政府应拿出资金重点支持那些生活困难的家庭,在补偿款问题上,可以实施按年龄分配的方法,调高对老年人的补偿,新建的社区应为那些尚存劳动力的老年人提供社区工作岗位,发放工资,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2)社区应为无业的年轻人联系工作岗位,保障他们的基础生活,有助于提高其家庭的生活水平。
2.长期:1)政府应制定长期的政策来保障搬迁户的权利,让搬迁户有章可循的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让他们成为搬迁过程中的受害者、弱者;
2)在农村,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农民养老以家庭赡养为主,倡导赡养人之间签订“家庭赡养协议”;鼓励低龄健康老人提高自养能力;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老人继续完善以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为内容的“五
保”供养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对老年人的集体福利制度;根据情况逐步建立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的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
质培训。从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培训,让农民群众熟悉掌握有关“三农”政策,广泛开在医疗保健上,要完善和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照规定,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健康保障办法;逐步探索和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改善特困老年人的医疗条件。
充分利用城市现有卫生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服务,逐步把老年人的基本健康问题大部分解决在社区;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改善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条件;在老年人中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为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创造条件,为高龄老人和残疾老人就医享受优先服务。
3)加强综合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一是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反对封建迷信.二是加强农民创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农。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重点培训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围绕产业培训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和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生产、现代设施农业、工业化管理经营农业等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富余的现状,加强培训电脑、电工、焊工、钳工、电子装配、针织工、缝纫、家电维修、烹调、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专业技能。结合市场经济状况,主要培训市场营销知识、民法、劳动法、经济合同法等内容。对农民工进行城市生活常识和法律
法规知识宣传培训,引导他们自觉培养起对城市文明的认同感和对城市生活的责任感,适应现代生活。加强对农民工的维权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提高他们在多元化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发言能力、对话能力、组织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
4)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构筑生态保障体系。抓好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建设等重点工程,加强湿地保护,促进生态自我修复。继续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逐步形成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态势,提高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引进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加强村级组织管理。进一步巩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街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健全农村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党支部村委会各项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引进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和项目建设办法,大力提升村务管理工作。要加强对农村经济事务的管理,大力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合法权利和权益,加强村级财务、村办工业企业、集体资产、个体、私营经济事务的管理。要加强对村风民俗、民间纠纷、社会治安、民政福利、文教、卫生、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社会事务的管理。
6)统筹兼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分层次、广覆盖、应保尽保、稳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区、街、村三级管理体系,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二是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基本医疗制度、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为重点,逐步提高农村新合作医疗参合率,逐步增加农村卫生机构经费和建设资金,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三是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兑现独生子女优惠政策及计划生育户奖励扶助政策,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
庭奖励扶助制度,帮助计划生育贫困户脱贫致富,不断深化宣传教育,转变群众生育观念,整体提高农村人口质量。四是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建设,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
(注:文中数据大部分来源于湄潭县人民政府网、图片均来自于实地拍
5.关于新农村建设情况 篇五
一、立项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范围广、综合性强、内容庞大的世纪工程。本课题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二是具有一定的前张瞻性。三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为此2006年农业信息中心和市新农村办公室提出了《关于鸡西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研究》课题,并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二、课题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课题主要内容包括:我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新农村建设基础分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新农村基本建设模式。根据课题五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做如下研究。
(一)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
⒈生产发展的深刻内涵:一是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实现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全面持续快速发展。二是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显著优化。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提高农村居民非农就业水平,实现农村社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资源环境显著改善。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
节能降耗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力度,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⒉生活宽裕的深刻内涵:一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通过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和共同富裕。二是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通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三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力度,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缩小城乡差别。
⒊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一是农民素质显著提高。通过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努力塑造新型农民。二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发展。通过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破除封建迷信活动。三是农村社会治安不断提高。通过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治安水平,努力创建平安文明村庄。
⒋村容整洁的深刻内涵:一是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明显完善。通过加大道路、能源、厕所、垃圾处理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村容整洁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明显净化、美化。通过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引导和帮助农民实现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推进村庄净化、绿化和美化。
⒌管理民主的深刻内涵:一是村民自治机制充满活力。通过加强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使其充满活力。二是民主决策机制有效运行。通过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议事以及村民“一事一议”制度,村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农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二)试图引入量化指标体系
通过对我市统计年鉴和网上资料的筛选,最终选择最重要的16项指标,构成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量化指标体系。
1、生产发展包括农业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非农就业率、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四个指标,分别从生产能力、经济社会结构反映生产发展状况。
2、生活宽裕包括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信息化率和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四个指标,分别从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反映生活宽裕状况。
3、乡风文明包括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民对社会风气满意度和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度三个指标,分别从农民素质、文化建设和社会治安三个方面反映乡风文明状况。
4、村容整洁包括室外道路为硬质路面的农户比重、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比重、炊事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比重和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四个指标,分别从生活设施和人居环境两个方面反映村容整洁状况。
5、管理民主包括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和农民对村务公开满意
度两个指标,分别从村民自治和民主决策两个方面反映管理民主状况。
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提出
针对以上研究,我们把我市新农村划分为以下几种模式。生态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城镇型新农村: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
家庭旅游型新农村:就是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任意“点宰”、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
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就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课题是以为各级政府地方政府为主要针对对象。因此从宏观定性的角度的分析所占比重较大,量化指标体系可以使课题更精准,即
6.关于新农村建设情况 篇六
关于兰考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问卷
您好!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全国高校学生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暑期
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和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我系学生会组织了本
次深入基层党支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活动,旨在了解新农村建设中成就和问题,本次调查仅为我院系调查,调查问卷不记名且对于被调查者信息保密,请认真填写,谢
谢合作。
【要求:请在“□”内打“√” 】
1.您的性别是:
·男□·女□
2.您的年龄:
·20岁以下□·21~30岁□·31~45岁□·45~55岁□·56岁以上□
3.您认为兰考县应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主要的工作是:
·发展乡镇经济□·做好增产创收工作□
·做好土地管理工作□·招商引资工作□
·抓好社会治安,维护农村稳定□·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务的公开透明化□·进行道路、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4.您认为兰考县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最主要表现有:
·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镇经济的构建□
·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美化了农村面貌□
·增加了农民人均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显著成效□
·农村基层组织廉政建设和政务的公开透明化□
·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事业得到大幅发展□
5.您认为当前影响您所在乡镇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有:
·贫富差距□·征地拆迁□
·环境污染问题□·村委选举的不公平问题□
·村里干部腐败,办事不公□·农村社保体系缺失□
·农村宅基地纠纷□·农村的治安问题□
·土地分配问题□
6.当地政府部门组织集体性文化活动吗?
·经常组织□·偶尔组织□·没有组织□
7.近年各地都在建设新农村,刚刚建起的新房大院被拆掉,变成了统一格式的小院或楼
房,而农民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你对此有什看法:
·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
·劳民伤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社会实践第三分队
8.您觉得现阶段大学生村官对本地经济建设有多少作用?
·很大□·有些□·微小□·基本没有□
9.您觉得咱们当地的土地分配是否合理恰当,是否达到您的满意度?
·分配合理,很满意□·分配较为合理,基本满意□·分配不合理,不满意□
10.您认为现在我们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
·各级机构管理混乱,造成了建设缓慢□
·乡镇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持观望态度,不积极□
·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不考虑实际,简单粗糙,造成了浪费□
·经费拨款少,自筹多,负担重□
·面子工程多,重建设,缺乏后期管理和维护□
·政府包办,不过问群众意见□
·基层干部对于新农村的宣传力度小,群众缺乏足够认识,积极性低□
11.您认为当前兰考县城乡贫富差距严重程度属于:
·严重□·一般□·不严重□
12.您认为当前兰考县农村污染的总体状况:
·环境污染严重□·一般□·几乎没有环境污染□
13.随着物价的不断上升,您认为兰考县农民实际生活压力状况:
·非常重□·比较重□· 一般还好□·比较轻□·非常轻□
14.您认为以下城市支持农村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行的措施是:
·取消城市中各项对农民身份限制的政策,便于农民进城发展□
·城市大规模组织送资金,送科技,送文化下乡等活动□
·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精神,农村(含乡镇企业)上缴的税费能返回地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5.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前景的总体看法是:
7.关于新农村建设情况 篇七
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数量大、发展速度快、持续时间长
根据国家老龄委、民政部资料, 到2011年底,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5亿人, 占总人口的13.7%, 比上年末提高0.47%;65岁以上老年人口1.23亿人, 占总人口的9.1%, 比上年末增加0.25%;老年人口总数2013年底将超过2亿人, 2015年将达到2.21亿人, 占总人口的16%。相对于城市, 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截止2009年底,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67亿人, 其中农村老年人口1.05亿人, 农村老年人口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城市老年人口比重为7.97%, 而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3%,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是城市的2.3倍。总体来看,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将在2011年~2020年快速发展、2021年~2033年高速攀升、2034年~2060年持续高位运行, 呈现出数量大、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特点。[1]
2.“未富先老”
“未富先老”是指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于收入增长速度, 即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但是人均GDP、社会发展水平都还不够高。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 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 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 属于“未富先老”。
我国仍属中等偏低收入国家,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农村人均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镇人均收入水平, 经济发展更是滞后于老龄化进程。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难以承受快速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3.矛盾化解难度大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许多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 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压力凸显, 人口老龄化提前使得局面更加严峻。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相互交织, 加重了老龄化矛盾化解的难度。目前和未来几十年,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和程度将超过城镇, 面临的压力也将超过城镇。由于农村物质基础比较薄弱,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健全, 保障水平比较低, 应对人口老龄化难度更大。我国中西部的部分农村已经形成了“流动多—老龄化快—保障难—发展慢”的恶性循环。[2]
二、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新农村建设构成的特殊矛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这20个字包含内容极为丰富, 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均收入水平中等偏下, 城乡二元结构未得到根本扭转, 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相对落后, 实现现代化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解决。在这种基本国情下, 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新的矛盾和压力,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构成的特殊矛盾主要体现在:
1.农业生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 农村人口减少、青壮年比例下降, 部分地区出现劳动力不足, 农村剩下的人口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导致农村社会生产生活乃至文化意识形态出现重大结构性变化, 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生产力水平下降。
青壮年大量流出导致农村生产力数量、质量急速下滑。一方面, 农村老龄化造成劳动者体能、精力下降, 农业生产成了“应景之作”, “靠天吃饭”、听天由命, 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出现向传统生产方式倒退的趋势;另一方面, 留守老人文化知识水平低, 思想观念相对陈旧, 对新技术认知程度差, 接受新生事物难, 农业新技术不能及时推广, 农业生产后劲不足, 影响了产业升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2) 土地利用率下降。
小农经济条件下,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谋生手段, 农民十分珍惜土地, 土地利用率很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 各项事业得到发展, 特别是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劳动力的出路逐渐增多, 非农化转移数量越来越大, 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上升, 农业经营的重要性开始下降, 土地产出越来越显得“微不足道”。大量农民把土地耕种作为附带产业粗放经营, 土地利用率开始下降。
(3)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空心村正在迅速形成。
农村老龄化造成农村建设中的许多问题无人过问, 已经到了威胁农业生产甚至农村文化发展的程度。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 部分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乡村道路破烂狭窄、坎坷崎岖, 难以支撑农村生产生活需要;城乡差距明显, 农村居家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被淘汰、舍弃, 举家外出务工人员增多, 以至于土地撂荒、村庄萎缩、空壳村频现, 农村空心化趋势严重。[3]
2.农村养老问题
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农业相对较低的比较收益使得农业劳动者经济收入不高, 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差距较大。大部分地方农村老人住房条件差、生活水平低、文化生活匮乏、缺少精神慰藉、医疗水平低、负担沉重, 农村养老面临诸多困难。如果不能及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鼓励和稳定中青年农民在乡创业, 农村人口老龄化、土地撂荒、村庄凋蔽等问题将无法得到缓解与改善, 必然危及农业生产和农村稳定, 影响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3.社会服务问题
未来20年,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 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 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
长期以来,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老年人口, 不断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老龄事业发展, 为老龄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 在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中, 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 公益性老年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 老年服务市场发育不全、供给不足, 老年社会管理工作相对薄弱, 侵犯老年人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政府、社会、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尚未在农村展开, 家庭养老几乎成为唯一的选择。但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已大为弱化, 急需政府、社会及机构提供服务和指导, 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或缺失。[4]
4.社会和谐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只有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 才能做到和谐相处;只有实现各种关系的和谐, 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
目前, 我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已面临挑战, 代际之间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逐渐淡化, 精神慰藉更为缺乏, 甚至出现一些虐待老人、侵权、占据房产财产的现象, 对老人身心健康冲击较大。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来的农村养老问题必将制约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效保障处于弱势的老年人特别是广大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 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有助于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三、新农村建设中化解农村人口老龄化矛盾的路径思考
1.坚持双层经营体制,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1) 巩固和强化土地基本保障功能。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土地保障是农村社会最基本的一种保障, 效能低但相对最具有稳定性。坚持土地承包责任制长久不变可以为农民提供长期的、最基本的保障。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 大量农用地被征用, 土地产出绝对收益越来越低, 土地的保障功能已经大大弱化, 必须通过其他制度或措施来补充和完善。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经营机制, 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有助于土地基本保障的实现和保障水平的提高。而且, 通过重新构建农村产权制度, 调整社会利益分配格局, 保护农村弱势群体和农业弱质产业, 亦有助于化解农村老龄化矛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保持社会协调平衡可持续发展。
(2)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养老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只有生产发展、经济发展、收入增加, 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农村老龄化的矛盾。因此,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促进农民富裕是关键。要抓住当前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稳定和完善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 加大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医疗卫生、邮电通讯、市场信息基础设施和乡村基础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力度,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以现代科技为支撑, 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奠定物质基础。
(3) 完善惠农政策, 增大普惠比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继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补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是一项普惠式养老制度。以国家转移支付的方式, 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确保农民基本生活,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对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 新农保制度存在保障水平低、覆盖不全面、结构单一等缺陷。这是由我国经济实力不足、农村人口规模巨大所决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只能从低水平起步、从保障基本生活入手, 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 再解决由低到高的问题, 逐步提高普惠比例和水平。同时,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制度设计更要注重统一性和差异性。要使不同地区能够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集体经济实力,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既要立足于解决现阶段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问题, 更要为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2.统筹城乡发展, 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滞后, 多数地区还停留在家庭保障层面。因此, 必须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逐步将城乡各类居民纳入覆盖范围, 实现应保尽保;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现状, 实施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 着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障碍, 促进农村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1) 强化政府主体责任, 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也将进行合理调整。政府具有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谋求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属于政府应该提供的制度性公共物品。政府既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 更是制度实施过程中的财政支持主体。要强调以政府的主体地位推动各项制度的实施,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5]
从新农保试点的情况看, 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这是因为农民人均收入还比较低, 以前实行的养老保险待遇未得到完全兑现, 动摇了农民的参保信心。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就是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民参保的扶持力度, 使农民感受到新农保带来的实惠, 引导农民积极参保。
(2) 统筹兼顾,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良性机制。
新农保制度与农村五保制度、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以及家庭养老等形式共同构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但这几项制度之间会存在交叉, 可能导致新的不公平、不合理。例如, 一部分农村老人既符合享受五保待遇的资格, 又可以领取到基础养老金, 那么他们就能够获得双份待遇——获得的社会保障水平偏高, 对养老资源的公平分配会造成负面影响。类似地, 符合享受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条件的农村老人可能在享受新农保所提供的基础养老金的同时又获得计划生育奖励。此外, 社会化养老机制在农村养老中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但家庭养老应该始终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因此应该充分考虑新农保与家庭养老之间的互动关系, 使二者协调发展。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一个整体, 新农保制度不可能孤立运行, 必须与其他制度、政策相互衔接, 协调配合。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有全局眼光, 要在不断完善新农保制度的同时, 整合各项相关制度、政策, 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建立良性机制, 提高运行效率。
(3) 合理衔接, 为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
目前, 新农保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新农保的责任主体主要是国家和参保者个人, 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但实际上, 村集体补贴在绝大部分地区无法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责任主体为国家、企业和个人, 企业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为参保者缴纳养老保险费, 国家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为做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提供财政支持。这种责任结构上的不同, 阻碍了城乡之间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从长期看, 为了促进城乡居民享有公平的养老权益, 应该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合理衔接, 最终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 建构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6]
3.加快立法实践, 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是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宗旨, 也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 是国家应尽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继《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之后,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又一部支架性法律,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该法对新农保的主要制度作了规范, 同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 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合并实施, 为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障体系奠定了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颁布实施, 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促进老龄事业发展, 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美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又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改。2012年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修订草案) 》。
客观地说, 以上“两法”由于立法、实践时间较短, 相关规定过于原则, 缺乏配套的政策法律支持, 可操作性不够充分, 还有待进一步细化、补充和完善。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建设方兴未艾, 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应该充分利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的有利时机, 加快工作进程,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老年人口政策、养老制度和保障体系。[7]
4.积极养老,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家庭养老是中国农村几千年来的传统模式, 我国老年人普遍认为晚年生活中最幸福的是儿女孝顺、家庭和睦。我们主张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敬老养老美德的前提下, 建立起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养老模式, 提倡积极养老。
积极老龄化理论认为, 老年人应该把社会活动作为自己活动的基础, 强调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对于实现经济需求、健康需求、心理需求、社会参与需求的重要作用, 倡导通过社会参与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而且强调除了经济参与外, 更应该充分关注和重视老年人的文化参与、教育参与和社会参与。健康、参与、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的三个支柱, 健康和保障是参与的前提。
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号召让老年人通过从事有收入的工作和志愿性工作充分、有效地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代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公正理论也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了支持, 即老年人应该享有参与社会的权利, 也应该拥有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8]
摘要: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形成了农业生产、农村养老、社会服务与社会和谐等几方面的特殊矛盾。本文在对这几方面矛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化解农村老龄化矛盾的路径和思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口老龄化,矛盾,分析
参考文献
(1) 陈昱阳.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保体系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N].人民日报, 2011-05-03.
(2)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2006.
(3) 夏莉艳.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1) .
(4)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十一五”期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R].2011.
(5) 刘春红.和谐视域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问题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6) 丁建定, 郭林.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Z].人民网, 2010-03-04.
(7) 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2011.
8.关于新农村建设情况 篇八
一、做法与经验
中里厢乡位于辛集市北部,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带领全乡群众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乡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村庄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得到很好地发展,全乡秩序井然,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足,想发展、盼致富、求文明的愿望十分强烈,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通过下乡调研,了解到中里厢乡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村党支部发动
中里厢乡泊庄村是一个有5340口人的大村,村民有养殖蛋鸡的积极性。1992年,村党支部在广泛争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发动养鸡户建起了养鸡协会,从支书岗位退下来的耿东顺担任第一任会长,现有会员821户。
协会以“全心全意为养殖朋友服务,支持和帮助养殖户饲养管理、防疫灭病,做养鸡户的强大后盾,促进养鸡业的发展,带领农民奔小康”为宗旨。协会现有名誉理事长一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各一名,理事19名。协会下设畜禽服务部、饲料服务处、雏鸡订购服务处、淘汰鸡联系服务处、禽蛋销售服务处、新产品新技术推广服务处,协会积极负责地搞好服务,村里的养鸡户实现了“六个不出村”,即订购雏鸡、购买饲料、禽蛋销售、防疫灭病、淘汰老鸡、学习新技术等不出村。养鸡户只要报上订购雏鸡数,协会统一与北京、保定、石家庄的养鸡厂联系,一个电话,优种雏鸡就送到农户家中。村党支部每年组织十几次讲座和学习班,请专家讲课。在近几年防控禽流感工作中,村党支部丝毫不敢放松,通过村干部包户、印发明白纸、广播等措施积极宣传,协助协会做好防疫。为确保疫情不发生、不蔓延,做到万无一失,村党支部研究后,收购了六家散养户的鸡、鹅和鸽子,进行了杀灭处理。协会负责人说,“村党支部不但把协会扶上马,还送了一程又一程”。
泊庄村的蛋鸡养殖业蓬勃发展,目前蛋鸡存栏548000只,年交易量1亿元,鸡蛋远销广东、北京等省市。从事蛋鸡养殖相关行业的劳动力500余人,村里有饲料厂9个,兽药经销处9个,6个运输专业户,7家饭店,村民存款余额达到3000万元。
(二)乡镇党委推动
“支部加协会”,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几年前,中里厢乡就制定了关于“支部加协会”工作模式的实施方案并在全乡推行。方案就“支部加协会”这一模式的目的意义、协会的建立、协会的作用、党支部与协会的关系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这是中里厢乡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变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探索和创新。
中里厢乡特种养殖业发展较早,近几年来,中里厢及周边乡村毛皮动物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中里厢乡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毛皮动物产业的意见》,乡党委组织成立了养狐协会,协会吸引了中里厢及周边乡村包括深州市、深泽县等乡村的230余户养殖户参加,狐、貂、貉等存栏达到4.1万余只。乡党委牵头聘请北京农大教授等专家为养殖户召开了养狐技术培训班,通过专家讲课、现场指导等形式,提高了会员在养殖中的品种改良、提高产仔数量和成活率以及加强疾病防控能力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他们还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以中里厢、南郭为中心的皮毛市场,逐步完善市场功能,将市场做成具有养殖、加工、销售,以及饲料、兽药、技术信息等相关行业齐全、配套设施完备、产业链条完整的综合性市场。同时,借助市场优势,谋划大项目,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吸引了河北隆丰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等企业到中里厢乡投资置业,该公司已投资600多万元,完成了场房建设。以市场育企业、以企业促市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格局以初步显现。
乡党委、政府还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清官店养猪、元村梨果等协会的建设给予指导和帮助,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带动
中里厢乡注重把党员干部推向专业协会的关键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乡村党组织也积极为协会推荐人才,帮助从致富能力强的党员中选拔协会负责人。党组织在协会发展中,根据产业化经营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开展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求党员干部要主动做好群众工作,为协会发展献计献策,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中里厢乡谢村天鹰椒协会中,每个党员和种植大户对口扶持、带动5到10户农户,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天鹰椒远销湖北、四川、重庆、沈阳等省市,天鷹椒在当地很快形成了规模种植。目前,全村400户种植天鹰椒2000多亩,天鹰椒-洋白菜套种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亩收入可达到4000多元。谢村已形成了天鹰椒生产、销售的集散地,从农户中走出的经销商、经纪人也比比皆是。
二、启示与思考
“支部加协会”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成功经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出一条强乡富民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政绩观
中里厢乡的实践说明,对一个地方、一个乡镇来说,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首要的是根据本地实际,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工作不盲目、不急躁、不漂浮,宁可牺牲眼前政绩,不能断送未来发展;不热衷于铺摊子、造声势,不搞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指导特色产业,追求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发展成果。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要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应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进一步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三)必须善于协调利益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前进
要处理好支部与协会的关系。农村党支部要提高统筹当地经济发展、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抓住当前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需求增加的有利时机,提高在农村推行“支部加协会”工作模式的认识,深入调查研究,尽快摸清各村产业发展和乡土人才、产业大户的底子,扩大优质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根据主导产业的定位,制定建会规划,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适合种植什么、养殖什么,适合发展什么协会,不搞一刀切。农村专业协会,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既坚持农村专业协会“民办、民管、民受益”,又坚持党管协会,把党组织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同农村专业协会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支部与协会、协会与农户相互结合、良性互动。善于运用示范引导、提供服务、说服教育、民主协商等办法,正确处理好支部与协会、协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
(四)处理好协会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系
【关于新农村建设情况】推荐阅读:
关于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08-05
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关于新农村建设)08-28
关于加强新农村村镇规划建设的意见10-05
关于蓉中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07-08
关于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07-25
大川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08-05
镇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10-10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08-05
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自查汇报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