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进整改措施

2024-12-18

持续改进整改措施(8篇)

1.持续改进整改措施 篇一

XX中医院

二甲持续改进整改计划及措施

在院领导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学标准、读标准,查阅专家手册,按照细则和专家手册不断落实资料,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2014年5月15、16日,xx中医院经广东省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13名专家的认真考核,总评分939.8分(900分以上为达标),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顺利通过了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达标工作。虽然通过了2014年的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但同时发现了不少的漏洞及问题,我院深刻领会《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的目的要求并依据细则和去年二甲评审期间评审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比对、找出差距、查漏补缺、逐一落实。工作过程中,注重把持续改进与医疗安全活动月、中医特色专科和重点专科建设相结合,将监督检查和持续改进工作贯穿始终。一年多来,认真扎实地开展持续改进自查整改工作。根据专家反馈现整理出以下主要问题,并制订相应整改措施:

一. 信息化建设滞后。目前我院信息系统存在的缺陷:

1.使用年限长 2.功能规划缺陷 3.模块功能缺陷 4.硬件设备陈旧 5.预算资金短缺 整改计划:xzx副院长主管,信息科主导,各科室配合完成我院信息化建设升级及完善。

整改措施:二甲复审后,我院虚心接受专家意见,积极升级全院信息化建设。院领导班子多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我院的医疗信息系统亟需更新的提案在2014年的职工代表大会上讨论并通过,历经一年的调研分析,拟定最迟在2016年度完成。由于资金紧缺,我们在现有的安易系统模块上进行升级,改造服务器,增加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检验报告、医学影像、医疗质量管理等系统模块,总计金额约200万元。与广州力锦科技公司制订了《XX中医院全面数字化医院(HIS、EMR、PACS、LIS)软件及网络机房工程项目技术方案》,2014年5月22日集合各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相关工作人员在门诊大楼九楼会议室,由力锦医院信息系统工程师为大家演示了系统操作。之后也多次组织各智能科室工作人员到粤北第三人民医院参观学习。

2015年,XX政府积极开展了乐昌市智慧医疗的建设工作,拟由乐昌市人民政府和广州慧扬信息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及医院管理咨询合作意向。建设乐昌市人民医院、乐昌市第二人民医院、乐昌市中医院和乐昌市妇幼保健院的全部信息系统,并提供专业的管理咨询方案。信息系统包括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PACS系统、心电管理系统、临床路径系统、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移动查房系统、移动护理系统、移动输液系统、重症监护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系统、远程医疗系统、BI系统、院感系统和协同办公系统等。整合由广东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投资建设的XX市基层医疗卫生 信息系统(乐昌市各个镇的卫生信息系统)与市属4家医院的信息系统,实现全市医疗信息共享和双向转诊。同时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与省内大型三甲医院的远程医疗及双向转诊。

为配合市政府行动,目前我院全面数字化医院建设正在稳步建设中。(详见附件1)

二.人才梯队建设薄弱问题,覆盖全院各科室,特别是临床科室。人才匮乏和人才断层导致科室发展缓慢。我院虽然在2014年5月顺利通过了“二甲”复审,但受地域、环境等各因素影响下,医院的人才发展仍面临较大困境。医院各临床科室都存在着不同的人才匮乏和人才断层现象,医师普遍年轻化。住院科室高年资医师极度缺乏,低年资医师成长缓慢,医疗诊断和治疗水平因此受限。整改计划:xx副院长主管,人事科主导,医务科、护理部及各科室合作,改善人才梯度建设。

整改措施:人事科、医务科和护理部互相配合,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改善人才梯队建设薄弱问题。

1.加强医务人员岗前培训和业务学习的持续开展; 2选派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和参加短期培训班; 3..积极开展中医师承教育;

4.强化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鼓励岗位自学 ; 5.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6.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 医院每年通过参加广州、湖南、广西、江西等地的医学专场招聘会、在中国医学人才网上招聘、以及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等形式引进人才.2015年我院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今后三年力求在他们的帮助下建立和完善针灸康复科、心血管科、骨伤科、脑病科、肿瘤科等特色专科建设,开展1-2项新技术,推广有效的本专科单病种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同时以中医优势病种项目推广工作为基础,培养专科人才、建立专科团队。

2014年,全院共有中级职称医务人员61人,高级职称14人。至2015年1月1日为止,已经聘任的中级职称人员上升到69人,高级职称16人。充实了临床一线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各梯度人才得到优化。(详见附件2)

三.医疗质量问题。

(一).医疗质量质控人员不合理;受地域、环境等各因素影响下,医院的人才发展仍面临较大困境。医院各临床科室都存在着不同的人才匮乏和人才断层现象,医师普遍年轻化。住院科室高年资医师极度缺乏,低年资医师成长缓慢,导致院科两级质控人员水平不高。整改计划:xx院长主管,各职能及临床科室配合,完善医疗质量控制。

整改措施:随着院内人才梯队建设加强,优化院科两级医疗质控人员。

1.院级质控层面:组成由刘梓平院长任主任、罗杰、徐伟明、谭 繁胜副院长任副主任、临床科室主任组成成员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下面设乐昌市中医院病历质控小组。

2.科室内成立科室质控小组。形成完整的三级质控体系。(详见附件3)

(二).手术分级管理不严格;手术科室在围手术期的中医特色不足。

整改计划:手术科室完善手术分级管理,强化围手术期中医特色建设。

整改措施:1.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广东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及手术分级管理规范》,学习外院经验,结合我院实际而制定手术准入及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完善应报手术报告制度。对于术科,着重整改以下几点:

(1)建立手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包括:建立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加强手术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管理。

(2)建立健全和落实本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诊疗规范。

(3)做好手术人员、技术、设备的权限与资格管理,确保依法执业。如执业医师护士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输血及抗菌药物处方权、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等

(4)加强基础、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用诊疗常规指导对患 者诊疗工作,应用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5)对手术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等进行自查、分析、评估、整改,同时依据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部门督查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6)加强对手术运行病历质量、终末病历质量的自查与管理。(7)加强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8)组织手术科室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的培训和考核,必须人人达标。

(9)分析、评估科室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现缺陷并进行改进。(10)对手术人员开展的技术权限(包括:手术、介入、麻醉、腔镜诊疗等高风险技术)进行初审,并报医务科予以授权,对科内人员技术开展情况进行监管。

(11)学习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定期评价,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12)定期向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主管职能部门汇报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

(13)严格执行行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新要求。

2.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修改和完善围手术期病人的中医优势病疗效评价、难点分析、优化方案。编制《乐昌市中医院手术科室常见病种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各科室严格按照方案执行日常诊疗活动。(详见附件4)

(三).诊疗规范不太完善,特别是西医问题;

整改计划:各科室优化科室各病种的诊疗方案,加强医务人员诊疗方案特别是西医医生对中医知识,中医医师对西医知识的学习,提高认识,把诊疗方案的整理及优化落到实处,整改措施:

1.各科室优化科室各病种的诊疗方案,加强医务人员诊疗方案特别是西医医生对中医知识,中医医师对西医知识的学习,提高认识,把诊疗方案的整理及优化落到实处,与科室年终绩效考核挂钩。

2.加强三级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三级医疗质理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权利,让医疗质理管理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建立考核制度。

3.配备药剂科等医疗辅助科室质控员,明确工作职责,把好处方书写质量第二关,对每日存在问题的处方及时登记次日上报医务科,对存在问题的处方登记率大于90%,每月定期抽查。

(详见附件5)

(四).无中药制剂。因地处粤北山区,受本地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本地并无制药企业。且制剂室房屋设施,工艺布局及空气洁净技术的应用状况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虽然中药制剂得到迅猛发展,但随着国家GMP,GPP的出台,许多大中型医院制剂室都对照验收标准多制剂室进行了改造,如按GPP标准对目前国内医院制剂室进行严格检查,现在大部分制剂室将不符合要求。制剂生产设备现状、从事制剂工作人员的状况,、医院药学部的高学历人才比例在基层医院占比很 少、在基层小型医院,专业技术人员非常缺乏,缺少培训的专业人员从事制剂生产,直接影响制剂质量的提高,会直接影响中药制剂的效果,导致医疗安全事故。加上制剂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状况,在人才在药学人才质量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实施起来尤为困难,盲目投入研发和生产,不但无法形成规模效益,使得制剂成本居高不下.更重要的是无法保证用药安全。且随着我国制药工业的迅速发展,原来一些药厂供应不足的品种现已逐渐趋于饱和、从市场的角度限制了医院中药制剂发展,而«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这又从法规上限制了医院制剂的配制范围。秉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为保证临床用药质量与安全,预计也无法通过国家质量标准要求,造成资源的浪费,故我院暂未开展中药制剂的研发。

整改计划:直接引进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院内中药制剂。

整改措施: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密切结合临床,易于改进提高,适应性强,能及时满足临床医疗,科研的需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国医院药师密切结合临床开发积累了很多临床疗效好的制剂。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有一些经验方,保密方疗效显著,在没有开发为新药前,需作为医疗机构制剂使用。从医院的实际情况看,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虽然面临挑战,但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在临床医疗上,药师们期望一些长期应用,安全有效,廉价方便的验方,秘方能制成医疗机构制剂应用;在科研教学上,很多都离不开制剂的配合,由于医疗机构制剂灵活多变的生产模式,有利于配合临床开发和研究新制剂、设计新制剂 和工艺改进、开展药剂稳定性研究;在教育方面,医疗机构制剂具有多品种、多剂型,小批量生产和反复配置的特点,便于院校学生了解和参与制剂及质量检验工作,从而达到实习效果;在医院评级中,医疗机构制剂是评价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医院药学人员提高技术素质的基地之一;在市场补充方面,一些性质不稳定,效期短,销量少和利润低的药品,制药厂不愿生产和难生产,所以不能满足临床医疗,科研需要,这种供需矛盾,只能通过医疗机构药剂来解决。2015年,我院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结成对口帮扶关系,我院在无能力开展自主研发生产中药制剂的前提下,为满足临床需求,拟在随后的工作中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合作,直接引进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中药制剂,直接应用于临床。

(详见附件6)

(五).门诊处方不规范,特别是中药处方; 整改计划:药剂科主导,强化门诊处方管理。整改措施:

1.按照相关要求重新制定抗菌药物领导小组成员制度,使其责任分工明确,使其制度更健全完整。

2.加强处方标准书写与质控知识学习,力争做到相关人员的后续培训,使得培训率达到100%。

2.根据要求制定完善处方点评小组成员制度。

3.加强药剂科科内员工的业务知识培训,特别是中药人员的理论知识 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加强。(详见附件7)

(六).临床药学指导工作力度和水平都不够; 整改计划:药剂科主导,增强临床药学指导力度

整改措施: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通过积极引进人才,加强业务培训,扩大临床药学指导范围等,开展临床药学指导工作。(详见附件8)

(七).护士的中医护理知识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有缺失,岗位职责落实有待提高;危重护理措施不到位。

整改计划:罗杰副院长主管,护理部加强院内护理事业管理。整改措施:

1、加强中医护理队伍建设。

(1).医院大力支持护理队伍建设,逐年增加护理人员数量,以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求。同时,优化我院护士队伍结构,全院现有高级职称护士3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124人。医院为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出台护士转岗管理规定,对不满二十年工龄护理人员转至非临床一线岗位,给予不再晋升上一级技术岗位,或低聘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临床一线岗位护理队伍。

(2).坚持输送骨干外出学习,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全年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业务骨干外出参加省市组织相关中医护理学习班,通过短期培训,拓展她们的视野,学习结束后,将好的经验、方法及时反馈,改进我院中医护理工作,对新技术、新项目及时运用临床,大大提高了我院护理队伍的中医护理整体素质。

(3).医院建立全院各层级护理人员中医培训计划,实行新入职护理人员系统化培训中医基础知识与中医技能知识,并通过举办中医护理操作竞赛活动以不断促进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提高中医护理服务水平。加强专科技能培训,各科制定出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月组织考核考试1—2次,理论考试各科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基础。

(4).护理部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训练理论、技能、中医基础理论、技能培训。基本技能考核,按岗位需求举办护理技能培训班。如:心肺复苏、吸痰、无菌技术、静脉输液、氧气吸入、拔火罐、穴位按摩、艾灸、耳穴埋豆,不断提高护士岗位技能,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2项基本技能及8项中医技能必须全部达标,理论考试四次。其他层次的护士,护理部每季按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全年理论考试二次。

2、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全院现有护理人员148人,其中中医护理护士5名,中医护士占3.448%,中医护士人员比例仍较低。医院继 续实行多渠道的学历培养,继续鼓励广大护士通过函授本科、大专,提升学历水平。医院建立了护士执业准入管理制度,完善护士规范和配置标准,全院护士床护比>0.45。建立护士培训考核制度,新护士岗前培训制度与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制度。医院领导本着人性化关怀、改善合同护士的待遇,全院合同护士与在编护士同工同酬,妥善解决了合同护士不安于工作的,相对稳定护士队伍,减少了护士流失,保障了护士的合法权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更大提高。

3、提高中医医院临床护理水平。

(1).开展中医护理特色评价,实施中医药优势病种护理方案管理,至2015年全院实行中医护理方案管理病种20种。开展中医护理特色评价是中医院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可让中医理论、护理技术发扬光大,为造福百姓起到促进作用。坚持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科室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操作不少于4项,每年不断增加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并制定了《中医特色护理评价表》,进行定期的评价考核,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以提升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为目的,以加强护理工作内涵为目标,实施中医护理常规并积极开展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实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新模式,来强化特色护理、来探索辩证施护与现代护理的融合。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制定并落实护理质量考核、管理等制度,护理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以中医特色护理为重,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 程》为标准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做到培训有计划,技术有考核,成绩有记载,在培训和技术操作中做到评比有依据,考核有记录,大大提升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有效地提升了中医特色护理质量。

(2).各科室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特色护理为医院的两个文明建设注入活力,护理部以二级中医医院持续改进评估检查为楔机,加大中医基础理论与操作技能培训后,科室广大护士积极投入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操作,科室新增加了部分中医治疗挂图、中医模型、中医护理用具,中医治疗仪器,康复科新开展扶阳灸新技术,吸引不少病人,各科开展中医操作如火如荼,为科室的发展、医院的社会效益增添一笔浓墨。

(3).深入学习实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优势,规范护理行为,力求使中医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服务不断提升,护理安全更有保障中医护理疗效进一步提高。

(4).积极开展专科中医特色护理,体现中医特色优势护理。各科制定了优势病种的特色健康教育小册子,对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5).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的总体要求和院领导的工作部署,在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此项工作,全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100%。

a.进一步完善了优质护理服务考评制度,每月对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进 行考评,不断改进科室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b.我院目前全院临床病区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覆盖率100%。

c.进一步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实行护士管床管病人护理大包干制,全面实行护理工作站前移、护理记录实时床边记录,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加强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全院护理病历书写水平较前提高。

d.各病区通过开展护士站前移工作,配备多功能治疗车将护士治疗前移,减少护士频繁来回走动,增加了护士停留于病房的时间,实行床边工作制,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了病人投诉现象,科室红灯明显减少了,受到了众多病人的好评。

e.在夯实基础护理服务的同时,护理人员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文明用语,加强宣教,进一步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护士主动深入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需求,主动为病人解决问题,提供优质服务,改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生活上的关怀、照顾,病人感到放心、贴心和舒心。护理部通过对科室进行不定期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全年住院患者满意率 98.8 %。

4、加强护士岗位管理、绩效管理

(1).进一步落实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将护理岗位需求与护理人员能力相对应,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科学用人机制,为患者提供较高专业水平护理服务,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兑现奖惩。(2).改进和细化工作流程,把制度、标准、职责、常规、规范等 贯穿融入到流程中去,加强细节管理,使护士工作具有执行力和可操作性。

(3).配合人事科,完成招聘护理人员的工作,计划招聘护士十五名,实现床护比1:0.45,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4).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娱活动,丰富业余生活,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

5、严格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运行,不断规范全院护理工作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加强中医护理质量检查,查出问题及时整改,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6、加强与医务股沟通,积极配合医师推进全院中医护理特色工作,促进中医护理服务落到实处;不断加大与医务股、行政股及药剂科等部门及科室的沟通协调,提升护理工作水平,并充分运用《乐昌市中医院综合目标考核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护理部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机制。

7、进一步加强与上级医院的联系,选送护理管理人员到上级医院参加学习培训,借鉴上级医院先进管理经验规范医院的护理管理,促使医院护理管理模式不断提升。

8、进一步加强危重病人管理,定期进行危重病护理质量分析及分级护理分析工作,护理部加强督导力度,不断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八).检验科布局不合理,信息联网未实现,参加国家输血评审不积极;输血病历的评估待完善。整改计划:xx副院长主管,检验科主导,改善检验科布局,积极参加国家输血评审,医务科及手术科室加强输血病历质控。整改措施: 1.改善检验科布局;

2.目前我院与第三检验机构金域检验达成合作关系,完成与金域检验的信息化联网。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的项目男人能够迅速通过网络获知结构并告知患者。

3.待医院信息化完善后直接并入全医院信息联网。

4.因我院检验科起步较晚,加之人才引进受地域经济条件所限难以引进,实验室等级较低,无法直接参加国家输血评审,目前我院检验科正积极进行科室升级,拟参加国家输血评审。

5.检验科下一步增加调查人数和科室,争取开展项目,调查覆盖全体医师和科室。

6.增加临床医师需求开展项目的调查,项目设置争取征求临床科室意见,设置征求临床意见表,现能够满足危急情况下诊断治疗的需求。7.制定开展新项目、仪器、试剂科室详细计划,进一步完善试剂管理。8.规范新项目审批流程,开展前收集资料;征求意见;评估开展意义、开展项目所需人力、设备及空间资源等。9.全面实施新项目开展后跟踪记录。

10有传染病职业暴漏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有培训及演练记录,加强培训。

11.定期监控环境、各种消毒用品的有效性,及时作细菌培养检测。12.大型生化分析仪操作者5人持有上岗证(≥80%),加强学习培训,生化仪操作者争取通过大型仪器上岗证考试。13.实验室有科室授权资料,制定详细的操作技术标准 14.增加室间质控项目,争取能够覆盖全体检验项目,无室间质评的项目进行比对。

15.检验报告定期自查、反馈、整改。对存在问题持续改进 16.实验室与临床有2种沟通途径(网络及电话),争取多渠道与临床沟通

17.定期召开与临床协调会议制度,听取临床意见。18.完善质量体系文件,严格监控分析前、中、后关键流程。19.改进程序,争取标本全程跟踪。

20.对未知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时,进行已知血清阳性和阴性对照。

21.室间质评争取全部达到项目的比对。

22.督促仪器厂家完成每年的仪器校准记录及报告。23.严格按仪器设备操作规范操作。

24.定制2015年POCT项目室间质评,督促临床科室进行室内质控。

25.督促临床科室加强对输血病历的质控。

(九).影像科位置不合理,诊疗项目开展不够完善。

整改计划:充实和提高影像科人才技术水平,根据临床需求扩大 诊疗项目范围。整改措施:

1.我院影像科布置在三楼,是出于我市地理及自然条件所限。2006年之前,影像科都拟布置在一楼,二楼,但2006年,我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当时洪水淹没位置已经到达二楼甚至三楼位置,加上我院地处低洼,城市排水系统落后导致日常稍有暴雨,一楼非常容易就全部被洪水进入。而影像科仪器多且笨重,不宜轻易移动,一旦遭受洪涝灾害,损失非常大。故我院放射科只能放置在三楼位置。为方便患者,医院分别在一楼及三楼醒目位置放置指示牌,引导患者能快速找到放射科。

2.根据临床需求,扩大临床诊疗项目。

3.进一步派出放射科工作人员外出进修,提高诊断水平。(详见附件9)

(十).院感委员会未履行职责,规律开展活动;未全面开展医院检测。

整改计划:xxx院长主管,院感委员会积极开展轰动、履行职责,全面开展医院检测。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小组,负责技术指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负责进行技术指导,使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问题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改进意见。

2、强化领导意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医院的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医院各级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是搞好医院感染管理的前提和关键。所以在多次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班中,均要医院院长一定要参加培训,强化领导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的较好的医院就体现了这一重要性。

3进一步规范我院感染管理工作。本着服务一线的原则,组织制定统一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便于遵照执行。

4、加强全体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学教育医院感染学教育是伴随着医院感染学的建立而开展的,其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医务人员掌握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和技能,将医院感染控制意识贯穿于全部诊疗活动中,以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针对医院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等特 点,采取集中、个别、院内、院外培训等方式,加强全 体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学教育。

5、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随着医院的逐步发展,住院患者将增多,针对目前监测的现状,对其质量和诚信的要求极高极严,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以上的改进措施,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促进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6.开展院内监测。(详见附件10)

2.持续改进整改措施 篇二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 对2010-2011年的二级质量控制即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安全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查对制度、护理文书、医德医风、护士长管理共9项控制结果采用根因分析法, 发现造成护理质量失分的主要问题是思想不重视、沟通不足、自控不到位等。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质控考核结果作为研究组;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质控考核结果作为对照组。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持续改进管理模式后, 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安全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查对制度、护理文书、医德医风、护士长管理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 见表1。

讨论

原因分析: (1) 重终末轻环节:护理管理者尚未完全转变观念, 注重终末质量的检查, 未加强对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控制。个别护理单元弄虚作假, 如检查前突击更换被服、患服, 无端给护理人员造成工作量, 增加心理负担。多数护理人员认为这种检查是走形式, 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管理模式造成质控前与质控后两个样, 不能体现护理质量管理的真实水平。 (2) 落实追踪不足:对考核存在的问题, 各考核组填写了质量回复书, 规定整改期限, 有时仅依赖于护理单元的改进, 未深入检查, 形成有错不改的局面。 (3) 反馈未落实到书面:护理部层面:对护士长多口头反馈, 对共性问题进行交流, 而对个性未讨论。科室层面:个别护士长未认真贯彻护理部要求, 有个别科室未反馈, 形成质量控制结果只有个人知道。 (4) 全员参与未全面落实:护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不足, 认为病区的质量管理仅仅是质控小组的事, 对自身是质控员的认识不深刻, 从而自控不到位。 (5) 未形成竞争机制:对二级质控结果, 护理部未进行排名、公示, 无奖励及惩罚措施, 未引起一线管理者思想上足够的重视, 造成做好做坏一样的局面。

持续改进措施: (1) 加强院内外的培训: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较多, 其中主要因素是人[2]。高素质的护士是护理质量的保障[3]。加强对现代质量控制理论培训, 使全员深刻理解其意义及重要作用, 调动人人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提升护理团队素质, 以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2) 全程质量控制:现代质量管理改变了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的的特点, 从重视终末质量转变为重视环节质量, 力求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4]。在医院全面质量控制过程中, 环节质量管理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一环, 同时还是最主要的环节[5]。护理部采取终末及环节并重的管理模式, 在每个季度组织6个专项考核小组考核病区护理质量;护理部每月到病区进行2~3次重点护理工作检查, 加强对日常工作的督察、指导、评价, 达到即时控制的效果;每天严格执行护士长夜查房制度及考核, 保障夜间的护理质量落实。病区建立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做到每天、每班次、每个重点环节的检查, 负责对运行中的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 (3) 追踪式质量控制:按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护理部组织护士长评定考核结果, 通过质量回复书的形式向各科室下发各病区存在的问题, 限期整改, 由各考核组回复验收及护理部抽检, 对仍然存在的问题继续追踪直至彻底改进。 (4) 重视护士长层面的反馈、分析:在护理质量会议上, 护理部总结、反馈各病区存在的问题, 确立全院护理质量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下季度整改的重点目标等。 (5) 制作简报并下发:护理部将考核结果、分析、排名以《护理质量季度考核通报》下发到病区, 要求病区公示并分别召开质控小组及全科人员的会议, 达到全院护理人员知晓护理质量的水平及现状, 树立人人参与的良好风气。 (6) 建立激励机制:将每季度考核结果与护士长的评优评先、月考核、晋升挂钩。年度考核前3名的病区, 报请院内奖励。

在护理过程中, 护士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全员参与质量控制, 尤其是护理环节质量控制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质量控制的重点由注重终末质量向注重环节质量转变[6]。我院护理部不定期进行指导、督察, 加强了现场以及过程的控制, 促进了环节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有效性是决定护理质量的关键, 同时, 护理群体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的参与情况也影响护理质量[7]。护理部、科室层面都加强了反馈、沟通, 提高了全员的积极性;以质量简报的形式向全院反馈, 加强全员了解信息的平台;以排名的形式公示, 以激励机制提高护理单元之间的良性竞争等。采取一系列的持续改进措施, 杜绝病区质量工作表面化、虚假的不良风气, 保障护理工作质量处于常态化的管理, 使护理质量逐步得到提高。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改进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分析本院护理质量控制情况, 将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革管理模式后, 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安全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查对制度、护理文书、医德医风、护士长管理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结论:采取提高素质、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及下发质量简报等持续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现状,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刘雪琴, 陈玉平.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现状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12) :928-929.

[2]胡晓英, 张慧慧, 黄苏丹, 等.提升护理质量的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 26 (4) :416-418.

[3]冯志仙.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 2011, 11 (10) :15-16.

[4]任真年.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81.

[5]龚智峰, 谭敬礼.抓医疗质量环节管理促进医疗规范化建设[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6, 13 (6) :34-36.

[6]钱瑞莲, 张燕红, 屠丽君, 等.我院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与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2011, 11 (8) :87-88.

3.提高能效持续改进 篇三

[摘要]加热炉是热轧线能耗使用和排放最主要的部分,而国家“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主题又给加热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本文主要总结了加热炉在节能技术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加热炉 节能 煤耗 模糊燃烧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27-02

一、前言

面对严峻的钢铁市场形势,企业寻求盈利甚至存活都十分困难,而对于轧钢企业降本增效的第一环便是降低加热煤气成本。本文借用莱钢型钢厂能源体系方针“提高能效持续改进”为题,依托型钢厂大型线加热炉最近8年的技术改造的经验,对加热炉节能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希望能让读者充分了解加热炉及其工艺技术。

二、加热炉热装技术

这主要时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钢坯从连铸机直接进入轧线加热炉,大型加热炉连铸坯热装时钢坯入炉温度能达到500-600度,缩短了钢坯预热所需时间,降低为钢坯预热所需的煤气消耗。

1、采用异形坯

采用异形坯轧制,一方面可以降低轧制过程的能耗;另一方面异形坯在连续式加热炉中加热过程所消耗的热量,要低于加热方形钢坯所消耗的热量。与方坯相比,异形坯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体积比,从而显著缩短了坯料的加热时间,减少烟气的排放,降低了煤气消耗。而且三种不同的异形坯料,就可以轧出负荷不同国家标准的所有规格的H型钢和工字钢产品,莱钢型钢厂已经多次通过了欧标、日标、韩标的审核。

2、提高热送热装率

轧钢企业中,热送热装率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莱钢型钢厂大型线热装率一直稳定在75%以上。连铸机和轧线生产要密切协调,连铸机换方、换钢种;轧线换辊、检修、故障停机炉都需要两方调度员进行协调,比如轧线故障停机2小小时,连铸机可以改变生产计划,生产用于库存的钢坯,在轧线故障排除之前改回原计划钢坯。

三、多晶莫来石的应用

1、多晶莫来石的特点

(1)体积密度小。莫来石耐火纤维制成的炉衬热容量小、蓄热损失少,特别适合用于间歇作业的工业炉。

(2)导热系数小。因此炉衬传到热损失少,可大幅减少炉体的热损失,并对炉子周围环境有明显改善。

(3)莫来石耐火纤维具有柔性和弹性,耐急冷急热性好,且具有较高荷重软化温度和使用温度。

2、使用效果

以莱钢型钢厂大型线加热炉为例:

(1)节能效果显著。排烟温度平均下降100℃,热效率至少提高了3%,炉子实际单耗下降约0.075GJ/t,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2)提高了炉子的加热能力。炉子升温降温的响应速度与使用前相对较快,减小了炉子的热惯性(1)。提高了炉子加热能力,方便了加热工的操作更满足了轧线生产要求。

(3)改善加热炉周围环境。多晶莫来石的使用不但增加了炉体耐材热阻而且封闭了炉体膨胀及裂纹,有效降低了炉体散热。

(4)提高炉子使用寿命,延长炉门等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多晶莫来石的使用改善了火焰和炉气对炉顶及侧墙的冲刷,并减少了炉头、炉尾的冒火现象。

四、孔型滑块

1、孔型滑块示意图(图1)

2、孔型滑块的优点

加热炉水梁滑块直接与钢坯接触,造成钢坯下表面产生黑印,使下表面温度不均匀,温差大,在轧制过程中对轧机形成较大的冲击负荷,对轧件尺寸造成影响,严重的可能造成轧辊断裂。

孔型滑块具有以下优点:

(1)在钢坯加热过程中拥有更高的温度,减少与钢坯的温差,减轻黑印甚至消除黑印现象。

(2)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炉子的热效率。减少了待温时间。

(3)由于黑印的减轻,优化了加热工艺,降低了工艺要求温度,降低煤气的消耗。

五、汽化冷却

1、水冷却的缺点

加热炉的冷却油工业水冷却和汽化冷却两种方式。工业水冷却有下问题:

(1)水中含有钙镁等离子、溶解氧和杂物,易结垢并对冷却水管网造成腐蚀。

(2)冷却水温度低,造成水梁滑块温度低,易产生钢坯下表面黑印。

(3)易造成水资源浪费,与国家和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相悖。

(4)难以进行余热回收,造成企业基本没有对冷却水热量的回收利用。

2、汽化冷却的应用

汽化冷却示意图如下(图2)

汽化冷却的优势:

(1)采用除氧软水闭式循环冷却,不结垢、不积渣堵塞、无腐蚀、传热性好,水梁事故率低、寿命长,保证轧机作业率。

(2)利用水汽化为蒸汽吸热量大的机能进行冷却,水使用量少,能耗低,例如260t/h的步进式大型加热炉仅需水460t/h。

(3)汽化冷却蒸汽温度高,可以减少钢坯黑印的形成。

(4)不需要室外冷却水设施,占地面积小。

(5)易于余热回收,间接的提高了加热炉能效。

六、PID模糊燃烧控制

加热炉燃烧控制过程本身易受随机因素的干扰,具有惯性、纯滞后等非线性以及时变的特点(3)。在开关炉门、环境温度以及钢种等都对温度有较大影响。所以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常规控制很难实现对炉温的精确控制。下面我们看下燃烧控制技术的基础以及发展。

1、脉冲燃烧控制(2)

首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脉冲燃烧控制。与连续燃烧控制方法不同,脉冲燃烧控制技术改变了连续燃烧控制中对燃料与空气供给量的连续供给方式,采用电磁阀通断式控制燃料和空气流量,避免了调剂阀非线性特性给燃烧控制系统带来的影响。

燃烧过程控制主要是对热需求的计算,如何准确计算每个区域的热需求时提高热效率、保证加热稳定的关键。热需求的控制不是通过控制空气、煤气流量,而是通过控制每个区域的燃烧时间来实现的。操作人员虽然钢坯的化学成分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针对不同钢种的性质制定不同的工艺规程。

2、传统P1I]控制

PID算法控制方法简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在工业控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4)。但它—般只适用于线性系统,而且存在参数不易整定、抗干扰性不强、适应性查,并且严重依赖操作人员的现场经验等缺点,难以适应现代化加热工艺的要求。

3、模糊白整定PID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其控制动作仍然有经典PID承担,模糊逻辑程序块输入值确定并适应PID调节器必要的变化。结果以由模糊逻辑监控根据系统观测提取的专门的数据库、人的经验和处理过程只是为基础,这一解决方案不需要过程模型。模糊调节在监控层实现,它计算标准温度控制回路PID设备的在线参数。

加热炉PID模糊燃烧控制优化了加热炉温度设定点,使得目标温度稳定。加热质量不收生产率变化、轧机延迟及操作人员的影响,在长期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其节能效果已经得以验证。

七、总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有拥有领先技术的企业才能占领先机,赢得发展。对于轧线企业,加热炉这一环在降本增效中拥有着巨大的潜力,而加热炉节能工作是一项集经济、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重要工作,需要企业从上到下做好协调。从上世纪出现的热送热装技术到最近几年开始普及应用的PID模糊燃烧控制系统,科技的进步带动着加热炉节能技术的发展。随着国家对能源体系管理工作的推动,节能技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加热炉技术人员应努力开发新技术,“提高能效”,并“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翁林山,多晶莫来石纤维在步进式加热炉上的应用,冶金能源,2003,(3);50-53

[2]冯桂宁,蒋翔俊,单片机模糊P1D自整定控制算法的实现及仿真[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7,9(5);59-62

[3]廉小亲,模糊控制技术l Ml,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4.持续改进整改措施 篇四

2013年信息应急演练改进方案及整改措施

为了应对医院信息系统突发故障,保证医院信息系统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2013年11月20日下午17:00-18:00开展了信息系统运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赵真分管副院长担任演练总指挥,信息科负责应急演练的组织实施。

演练前,信息科制定了应急方案,组织技术人员对网络进行了故障设计,制定了周密的场景分析、风险评估以及应急措施等。在医务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信息科技术人员分别对门诊楼、住院楼进行断网,全程历时1小时,信息故障影响范围包括挂号、收费、急诊、护士站、医生站、门诊药房、住院药房、药库、医技科室等部门。

演练中,断网后各科室在不知情的时候向信息科汇报网络出现问题,无法连接到服务器,由信息科立即汇报分管院长,分管院长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协调各部门马上启动应急预案,转入手工操作。

1、门诊挂号、收款工作由门诊部、财务科负责联系协调。

2、住院处由医务科负责联系协调。

3、病房医生站、护士站、医技科室由医务科负责联系协调。

4、药房、药库由药剂科负责联系协调。

面对突如其来的故障,各科室的医生和收费及配药窗口人员反映出来的镇静、措施应对有序得到了患者的赞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转换工作模式,做好手工开具处方、申请单及有关单据的工作,同时面带微笑耐心给病人解释,体现出良好的应急能力和服务意识,展示了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良好形象。

演练后,恢复网络正常运行,各科室马上把手工操作留下的处方单据等及时的录入到计算机中,恢复正常的信息系统工作流程。

通过此次演练,不仅提高了相关人员对于应急预案的知晓度和流程的熟练程度,提高了处理突发故障的应对能力,而且相关医务人员还对流程中的一些环节处理提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对于下一步预案的完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各科室要针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进行整改,进一步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医院将不定期地开展信息系统故障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应急处置能力。

5.病历书写质控管理持续改进措施 篇五

一、重要性

病历书写质量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部分。病历是病人接受医疗救治的客观记录,它反映医疗行为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客观性。病历质量监控是在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的框架下,保证病案真实性、及时性和客观性,并保证医疗行为的可追溯性。

(一)病历书写的意义

反映患者病情及诊治情况,反映医院医疗质量、学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是医疗质量的文字表达,也是医院管理水平、科室管理水平、医生水平评价的指标。

(二)病历书写的作用

是临床实践的原始记录,是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诊治疾病的基础资料,为科研提供极其宝贵的原始素材,为临床教学提供不可缺少的生动的教学材料,为医院管理提供医疗工作信息。是医保付费的凭据,是医疗纠纷不可替代的原始证据。

1、病历书写面对的挑战:目前法律法规要求更趋严格、规范,患方强烈的维权意识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基础医疗质量,病历书写质量的下滑影响医疗质量。

2、病案质控工作要有新的认识高度: 高质量的病历来源于高标准、严要求。书写完整而规范的病历,是培养临床医师思维能力的基本方法,是提高临床医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医院要把病历书写质量的优劣作为考核临床医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客观检验标准之一。

(三)病历书写质控的现状

1、应重点强调的内容: ○1付费的凭证; ○2自我保护的工具; ○3法庭上的证据。

2、质控不良造成的后果: ○1重视形式,忽视内涵; ○2重视签字,忽视沟通; ○3重视计费,忽视记录;

○4重视终末,忽视运行,从而造成核心制度落实流于形式。

3、病历质量有不同的认识:○1病人眼中的病历质量;○2医生眼中的病历质量;○3医保眼中的病历质量;○4律师眼中的病历质量;○5质量管理者眼中的病历质量。

要求认真对待病历质量管理、质控、书写工作,兼顾上述不同认识。

4、目前本院病历质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标准不统一,格式不规范; ○2医院、科室领导重视不够;

○3病历质控人员不足、素质不

一、水平不齐,对病历书写规范理解有偏差;

○4培训教育方法简单。人员更替频繁; ○5医务人员对病历书写要求掌握不够;

○6病历监控流程不规范;○7配套奖惩政策不落实,造成检查效果不理想。

(四)病历质控目标的转变:

1、保证医疗质量,保证核心制度的落实,保障医疗流程顺畅,体现医患双方权益;

2、保证医疗行为可追溯性;

3、提供医疗评价数据--质量评价、服务评价;

(五)要求病历书写质控理念的转变

1、终末质控向环节质控转变;

2、事后控制向预先控制转变 ;

3、单一病历评价向类别/组病例评价转变 ;

4、由书写、格式质量向内涵质量转变 要求注重及时性、完整性、合法性,防止“木已成舟,为时已晚”;

(六)病历书写质控职能的转变

1、病历中存在容易造成医疗纠纷的错误: ○1及时性:未按规定时限完成; ○2病历资料不完整;

○3记录不规范:有医嘱无记录,记录不准确; ○4知情同意书缺失或不规范。

2、对病案质控进行原因分析 ○1缺乏认识; ○2病历书写能力不够; ○3犯错误成本低; ○4科室重视不够; ○5质控措施不到位。

3、解决问题的质控关键点

(1)重点监控重点科室、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医疗服务的链接部,如科室间会诊、跨科室的诊断治疗等。

(2)加大培训力度,针对不同科室、不同人群,制订不同的培训计

划,改进培训方式。

(3)完善院科两级病历质控管理体系。(4)改变奖惩机制。

4、制定实施方案

(1)检查标准化:病历表格形式统一规范,减少系统误差,培训检查人员,使检查标准统一,检查结果量化,具有可比性;

(2)检查制度化:考核方式方法形成规范的制度,包括结果公示、奖惩措施、结果反馈、持续改进措施及病历质控工作的阶段总结和计划等;

(3)将病历书写质量作为评价科室、个人医疗工作质量的指标。

5、落实方案,加强监控

(1)征求意见和建议,现场进行调查分析;

(2)进行整改,包括质控方案的修正、科室自我纠正;(3)实施和持续改进。

二、病历书写质控的流程管理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

建立三级病历质量管理体系。第一级:科室二线医生负责本小组病历质量全面管理。第二级:各科室科主任对本科室病历质控质量负责。第三级:病历质量管理委员会,院长任主任,由主任指定相关专业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病历质控。

(二)明确各级质控组织的职能

科室二线医生对本小组所有病历进行考核、纠错、修改、订正。科主任负责所有出科病历的质量审查签字。

本院病历书写质控负责人对各科5%的运行病历进行跟踪考核,对全部死亡病历及出院病历的20%进行系统、完整的考核,对所有出院病历的外在质量进行全面考核。

(三)明确病历质控内容及标准

按照选定项目、分配分值、量化内容、确立标准、制定方法的原则进行。

1、明确检查标准的法律依据

○1《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4《医疗事故处理条例》;○5《民法—侵权责任法》;

2、把握检查的重点和难点

○1检查重点是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如三级查房、会诊、疑难、死亡病例讨论、术前讨论等制度;

○2医疗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医疗活动规范情况

○3各种知情同意书签署等履行医疗告知义务的文字记录。

3、立足工作实际和管理标准确定本院质控标准。

(四)明确评价奖惩措施 ○1病历分级标准; ○2病历奖惩标准; ○3病历评比结果公示。

(五)及时与科室进行反馈是病历质量持续改进的保障

1、建立科学合理的反馈表,内容包括检查数、科室排名、平均分、每份病历缺陷内容,奖惩金额数等。

2、每月有整改报告及措施。

(六)门诊病历(含处方、医技检查申请单)由医院统一考核。

住院病历按要求三级考核。

住院病历中护理部分、门诊医嘱执行由护理部统一考核。

6.持续改进的DELL生产物流 篇六

全球领先的系统与服务提供商戴尔公司(DELL)成立于1984年,最初以生产个人电脑以及办公电脑而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随后进入IT企业级市场,产品涉及服务器、工作站、储存设备、网络连接器等,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五百强企业。为了满足激增的市场需求,戴尔开始在全球设立工厂和办事处。目前,戴尔在中国厦门及成都设有3个工厂,并在大中华区拥有超过8000名员工。多年以来,戴尔一直致力于倾听客户的需求,为包括大型企业、政府机构、教育组织、中小企业以及个人消费者在内的广大客户提供创新产品与服务。

提及戴尔,“全球五百强”、“供应链管理”、“零库存”等关键词便立即进入脑海。戴尔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广为人知,成为企业学习效仿的模板。独特的直销模式也让戴尔逐渐成为业界“神话”。

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戴尔一直保持着不错的业绩和市场地位,特别是在服务器领域。根据IDC的统计数据,在中国x86服务器市场,戴尔的出货量已经连续9个季度(2012年第二季度至2014年第二季度)稳居第一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戴尔取得的成绩是持续不断的管理完善和技术升级的体现。在成就戴尔的众多因素与条件中,精细化生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产品按需、按时、按质的生产直接关系着客户的消费体验以及公司的发展。为了探秘戴尔的生产组织以及物流系统,本刊记者于10月底走进了戴尔位于厦门的工厂,第一次零距离接触“神话”。

位于厦门的两个工厂隔街并肩而立,蓝色的“DELL”logo搭配在白色的工厂外墙上,显得异常醒目,在秋日的阳光中画面干净而美丽。据戴尔中国生产运营总监林玉煌介绍,其中一个工厂主要负责中国市场的产品供应,另一个工厂则主要负责出口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欧洲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生产。

走进戴尔工厂,第一个感觉仍是干净有序。虽是十几年前建成的工厂,地面却依然能照出人影,厂区内没有多余的库存,没有大量废弃的包装,没有杂物,也没有十分嘈杂恼人的声响,工人在规整的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很有节奏地作业。记者不曾想到的是,在不到2万平方米的工厂内竟能完成数百万台的年产量。戴尔工厂的生产线有什么特别之处?运用了哪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仔细参观了戴尔的整个生产流程,并简述如下。

生产流程

位于厦门的两个工厂各有3条产线,主要生产台式机、服务器、工作站、存储设备、网络连接器等设备,其生产流程与布局相似,大致分为原材料入库区、配料拣选区、组装生产区以及成品出口区,整个生产流程紧凑而清晰。以下为其中一个工厂的生产流程:

1.原材料入库

该工厂共设有21个进料口,均采用集装箱供货,集装箱完成运输任务的同时还起到临时仓库的作用。戴尔的物料管理系统对原材料供应商开放,供应商可通过系统对物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查看和统计,并根据需要进行备货,实现每2小时送货一次。因此,除了战略采购库存外,在工厂内极少见到大量存放的货物。

2.订单打印

客户在戴尔销售系统内根据需要选择各种配置后生成的订单,统一在生产现场进行排队打印。订单打印之前,物料管理系统会对所需物料进行检查和核对,只有物料全部备齐,订单才能成功打印。打印的订单中包含产品生产所需的所有部件信息,如硬盘、CPU、外置卡、内存条、光驱等。与此同时,系统还会为订单中的每部机器分配独一无二的服务编号(产品序列号)。通过该号码,可以查询机器的所有装配信息以及维修记录。

3.配料

组装每一个产品需要的所有物料按照订单拣选出来并放置在配料箱中。为了提高配料效率,常用部件通常选用流利式货架进行存放拣选,非常用部件则放置在搁板货架上。价值较高的CPU则处于相对封闭的区域内,由工人将其拣选并放到从封闭区域内穿过的输送线上。有赖于快速的补货,有些零部件(如机箱)不需要放在货架上,直接从集装箱移至输送线旁进行配料。工人按照订单信息进行原材料配备以后,还会对其PPID码(产品料号识别码)进行一一扫描,并与系统订单信息进行比对,只有信息一致时系统才会让其继续进入下一环节。

4.组装

配料箱中的部件备齐后,系统会根据工位的繁忙情况自动将配料箱输送到指定的工位等候装配。工厂主要采用单元模式(cell build)进行生产,即一个人负责组装整台机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灵活,一条产线可以同步生产十几个款式的产品,对于分散、配置多样的订单,这种生产模式的效率非常高。目前,戴尔工厂内约有200个单元模式工位。

5.测试

组装好的产品放置在专用托盘上,经输送线送至自动堆垛机(stacker)处码放,特制的多层货架堆满后,系统会提示操作人员取货。工人推着与多层货架配套的专用多层电动叉车将多层托盘(产品)取出,送至测试架(burn rack)进行全自动测试。

6.外观检查及包装

产品通过测试后,会再次由工人推着电动叉车将多层托盘(产品)从测试架取出送至输送线进行高压

装配区全局图生产线俯瞰测试以及外观检查,在此过程中自动卸垛机(de-stacker)完成待检产品的拆垛作业。在包装环节,较重的电脑和服务器均通过半自动吸吊设备协助完成,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7.出库

包装好的产品按订单物流方向汇集在规定区域内暂存,待该方向的所有订单产品集结完毕集中码放在出货口处的集装箱内,交付物流公司运输。与进料口相对应,该工厂的出货口也是21个,其中包括负责包装废料回收的集装箱。

领先的工业4.0生产物流系统

记者了解到,戴尔的生产物流系统完全是当下国际倡导的工业4.0数字化制造系统。工业4.0是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最大热词,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智能制造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在德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令人惊诧的是,戴尔厦门工厂早在2006年就通过中国的昆山同日公司完成了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该项目至今仍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戴尔通过其先进的ERP (企业资源计划)、MRP (物料需求计划)、WMS (仓库管理系统)、MES (制造执行系统)、WCS(仓库控制系统)等信息系统,把MRP计划同生产作业现场控制系统联系起来,为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计划的执行、跟踪以及所有资源(人、设备、物料、客户需求等)的当前状态,整个生产物流系统处于动态监控记录。

戴尔的一套PC生产物流系统包括以下设备:900米零压力积放电滚筒输送机(1200支电滚筒)、4台堆垛(卸垛)机、2套螺旋升降机、3套AB PLC总线控制系统、2套工控机监控系统、2套PTM屏显拣选系统、RFID读写器11套、SICK扫描器12套、摆动轮分拣机11台、HANEL垂直回转库1套、各种计量及检测仪器、自动化专机、自动测试系统、自动贴标机、半自动助力吸吊机。这一完整的工业4.0生产物流系统,涵盖了信息系统、仓储物流技术装备、生产技术装备、自动化专机,生产效率达到500台/小时,输送分拣效率1500箱/小时。

戴尔在8年前就给我们提供了工业4.0生产物流样板工程,建成一个快速反应、有弹性、精细化的制造环境,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按期交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服务质量。该智能生产系统也适用于其他行业(家电、汽车、半导体、通讯、IT、医药等),对单一的大批量生产或既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又有大批量生产的混合型制造企业生产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持续不断的改进

1.按需改造生产线

戴尔厦门工厂内除了大规模采用cell build生产模式外,还改造和新增了部分流水线模式。这是由于2007年戴尔调整营销模式后,开始涉足渠道销售,从而需要完成大量相同配置的产品订单,而流水线模式更有效率上的优势。

2.大量采用自动化技术设备

为了降低不增值的劳力投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戴尔逐步将自动化设备引入工厂。如,有的服务器内需安装十几个硬盘,而每个硬盘需要安装至少4枚螺钉,这样大量重复的劳动不仅加重了工人负担,也降低了效率,提高了成本。因此,从2013年开始,戴尔引入自动锁螺钉设备,在组装开始前统一将硬盘螺钉锁好后再配送至后端的流水线。此外,还采用了标签自动打印及张贴设备等。

3.实施MMML管理

除了上述的自动化设备投入外,戴尔还对生产环节进行持续改良,从而缩短生产周期。例如,调整机器的移动距离、产线上配料箱的回流路径等,让生产变得更加精益。据悉,这也是目前戴尔正在全力以赴实施的项目——MMMI(make manufacture more lean,使生产制造更精益)中的主要内容。其实,戴尔工厂现场有序的管理,作业效率的大幅提升,包括许多人性化的作业环境设计,都得益于该项目的逐步实施。对于MMML的内容及成果,本刊将继续关注。

4.信息系统的大力投入

在参观采访过程中,记者可以时时感受到戴尔先进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给整个生产流程带来的高效便捷。戴尔对其管理系统的投入和创新从未间断,从物料供应的及时性、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设备响应的灵敏性,甚至产品售后的可追溯性等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其系统功能的强大。

立足客户,以人为本,效率至上

戴尔不断追求效率的目的,只为了更快、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如果说数字能代表一切,那么戴尔已经给出了最好的证明;如果说事半功倍是效率最好的体现,那么工人轻松自由的工作节奏也已经做出了最好的说明。或许阅历不够,看过的工厂不够多,但戴尔干净明亮的工厂环境,快速平稳输送的配料箱,有条不紊的现场作业管理,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持续改进整改措施 篇七

省人大财经委、预工委在听取了审计工作报告后,提出审议意见认为:“审计部门依法开展审计监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预算执行和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的意见建议,为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理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建议省政府对存在问题认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和处理结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

在7月30日上午的分组审议中,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对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审计部门坚持依法审计,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委员们提出要加强审计整改力度,省政府要及时上报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尤其是对屡查屡犯、性质严重的问题要有处理结果,要接受社会监督。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推动健全财政体制和规范预算制度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审计结果公开,督促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

8.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措施 篇八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 主 任: 副主任: 委 员:

二、质量管理

1、在院长、业务院长领导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全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内容要求,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工作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每季度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

3、要求科室落实“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有记录。4.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务,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特色及水平的技术项目,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

三、医疗规范

1、有常见、多发病“临床诊疗规范”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能熟练运用“诊疗规范”和“操作常规”指导临床工作。认真落实患者收入住院治疗标准或规范。

2、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规范。

3、有合理使用血液与血液制品的规范,有合理使用血液与血液制品的督查记录及处理措施。

四、医疗安全

1、医护人员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内容要求,落实“科室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制定科室“医疗差错及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建立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本,对发生的医疗差错及事故要立即报告医务科并进行登记。

2、有“普通、疑难患者诊疗方案确认流程”,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临时改变诊疗方案时要按照“住院患者诊疗方案临时改变时的决定程序”进行。

3、对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异常医疗信息要及时请示报告,增加工作的危机感和机敏性。

4.建立“危重患者管理制度”,要求科室加强对危重患者的管理及观察,进行全科讨论,对科室难以处置的危重患者应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报告书”上报医务科。

5、建立“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6、履行各项告知程度,落实诊断,治疗,操作告知义务,充分尊重患者权益,需患者知情同意的诊断,治疗和操作项目,各级医师应熟悉内容。

五、病种质量控制

(一)、考核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单病种病例,重点考核:

1、诊断与鉴别诊断。人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相符合,有鉴别诊断内容,确定诊断者为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

2、治疗方案的正确性。诊疗方案的确定应由具备本专业资格的主治医师负责;疑难危重患者的诊疗方案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制定;诊疗方案中有避免并发症的内容;病程记录中有诊疗方案及实施的内容。对执行诊疗计划凸现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变更或调整程序

3、检查与处理的适宜性(适应证检查时机、适宜的间隔、是否有针对性等)。医技科室检查项目(彩超等)与诊治工作要相关。有创操作项目与疾病诊治要适宜。

4、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处方、医嘱要以本院“用药指南”或规范为基础,医师、护士应知晓本科常用药物的信息(适应证、禁忌证、配伍禁忌等),重点是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的适宜性(剂量、途径、疗程、抗生素选用档次、联合应用的适应证等),抗生素应用要有细菌培养与药敏检查结果的支持。细胞毒性药、特殊药物的使用要注意使用依据与给药方法,避免同种重复用药,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在使用前要向患者进行交待,并将相关内容记录在病历中。如发生不良反应要按制度规定及时上报。

5.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反应能力。制定“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预案”,对预案内容进行模拟训练,要求熟练掌握、反应迅速。有明确的“人员紧急替代制度”并保证联系通讯工具畅通,以使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能确保按时到位

6.疗效与转归。有本科常见多发病的疗效与转归的数据资料(好转率、治愈率、病死率)。有与院外先进水平比较的诊治项目

六、医疗核心制度

1、三级查房制度:严格落实查房制度,保证查房次数,查房前做好各项准备,查房时按查房规范进行,结合国内外进展,重点解决诊疗中的疑难问题,做到解决实际问题与提高诊疗水平相结合。注意查房礼仪,不在患者面前随意谈论其病情,以保护医密。

2、首诊负责制度: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及“专病专治”原则,按“科室流程规范”要求接诊并做到合理分流患者。首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诊治患者,如患者病情属他科疾患,应介绍患者到他科就诊,在未确定接受科室前,首诊医师要对患者全面负责。

3、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应在患者死亡1周内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并记录于病历中。

4、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按规定时间进行讨论并记录于病历中。会诊医师应为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急会诊除外),在24h内完成。

5.晨会与值班交接班制度:医师要严守工作岗位,有事外出要告知值班人员去向,科室要建立医师交接班记录本,每班有记录,危重患者要书面及床头双交接班。

七、手术管理制度

科室应制定常规手术(独立、自主开展并与医院功能任务相一致的手术)治疗目录,以规范医师的诊疗行为,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加强围手术期关键环节的管理。每个患者的外科治疗(手术、麻醉)都必须有方案。

1、术前讨论制度:大中型手术要进行术前讨论,并记录讨论意见及参加者姓名、职称和发言内容,重点是术前诊断过程的合理性、患者病情的评价(年龄与全身状况)、手术的适应证、最适宜的术式与麻醉选择的合理性、患者准备的适宜性、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的原则;重大、疑难、致残手术及新开展手术、外宾和市县级领导手术要填写《特殊手术申请报告书》报告医务科。

2、手术签字知情同意制度:患者知情同意书由术者或主管医师负责谈话及签字,医患双方应各有二人参加。新开展手术、大型手术、特定范围的手术由具备资格的上级医师、科主任负责谈话及签字,术中意外处理及术中改变术式由具备资格的医师负责谈话及签字。签订手术麻醉同意书。对手术目的、必要性、危险性、合并症等应进行充分说明,应使用能够理解的语言,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要予以解答。

3、手术医师分级管理制度:科室根据科内具体情况确定本科大中型手术范围,明确各级医师手术权限,特殊情况下如需实施超权限手术要经科主任批准,中等手术由主治医师批准签发手术通知单,新开展与大型手术由科主任批准签发手术通知单。4.术中管理制度:科室要制定常规手术操作规范,术中发生意外情况及改变术式要按规定流程进行,落实术中查对制度,遇事要沉着、冷静。凡手术标本都应实施病理诊断,对于肿瘤或怀疑肿瘤手术应进行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5.术后管理制度:术后要加强患者全身情况观察,对并发症要进行早期预防,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6.手术室出入基本标准与程序,落实病房与手术室之间检查与交接制度。

八、仪器设备管理

科室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要维护保养,处于完好状态,要定期对设备仪器的各种性能和指标进行检测,保证检查、治疗和诊断的需要。

富裕县妇幼保健院

二〇〇八年三月十八日

富裕县妇幼保健院

麻醉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质量管理

1、科主任负责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内容要求,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革。

2.每月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

3、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务,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技术水平和能力的项目。有临床工作统计资料。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

二、医疗规范

1、有麻醉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能熟练运用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指导临床工作

2.有麻醉设备操作规程,职工能熟练操作麻醉设备,有使用记录。麻醉与术中生命监护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定期保养,有记录,手术药品和器材有适度储备

3.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案或制度、重点措施及应急预案,有对感染控制缺陷进行整改与效果再评价的制度和程序,并落实到位。对员工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教育,有记录

三、医疗安全

1、科室人员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内容要求,落实“科室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制定科室“医疗差错及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建立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本,对发生的医疗差错及事故要立即报告医务处,并登记、讨论。

2.有麻醉方案确定过程和实施流程,有麻醉医师分级管理制度,规定各级麻醉医师权限。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临时改变麻醉方案时要按住院患者麻醉方案临时改变时决定的程序”进行,麻醉记录应在24h内完成。3.对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异常医疗信息要及时请示报告,增加工作的危机感和机敏性。

4.建立“危重患者管理制度”,对科室难以处置的危重患者应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报告书”上报医务处

5.建立“新技术新业务准人管理制度”及“新开展有创操作报批制度” 6.履行各项告知程序,充分尊重患者权益。知情同意书由麻醉者或上级医师负责谈话及签发,用易于理解的语言解释麻醉、处置、操作的必要性和目的及利害得失等告知内容,并记录在同意书中。术中意外处理或改变麻醉方式时由具备资格的医师负责向患者家属告知;对新开展的麻醉方法及其他特定范围的手术麻醉由具备资质的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负责告知谈话

7.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反应能力。制定“科室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预案”,对预案内容进行模拟训练,要求熟练掌握、反应迅速。有“人员紧急替代制度”并保证联系通讯工具畅通,以使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能确保按时到位。

四、医疗核心制度

1.重要制度健全:具有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麻醉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要求科内员工了解并得到落实

2.术前麻醉查房:接到手术通知单后,麻醉师应按要求进行术前访视,通过充分的术前检查对病情进行评估,决定适宜的麻醉方案,并记录于病历,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签字确认。确定麻醉方案时要考虑患者年龄、全身状态,对麻醉、处置的适宜性应进行讨论,选择最适宜的时机与麻醉方法。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同意后签订手术麻醉同意书,开出术前用药,并准备麻醉器械。落实查对制度。每个患者外科手术时必须有麻醉方案(计划),重点是全麻、危重患者、新开展手术及特殊患者。

3.术中管理:术中应监测患者生理状态,进行麻醉效果评定,发生意外情况及改变麻醉方式要按规定流程进行。要由具备资格的医师负责谈话,落实查对制度

4.术后随访:麻醉师对患者术后麻醉复苏阶段的生理状态进行监测,对苏醒的判断有具体判断基本标准(意识状态、血压、呼吸状态等)。应按规定时限去病区查看手术患者,并向责任护士交待注意事项,防止发生麻醉并发症,并做记录。

富裕县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质量管理

1、科主任负责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内容要求,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应有适宜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进行检验数据管理,存在问题有分析、处理程序及改进措施,有记录文件。

2.每月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

3.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员工知晓质控要求、质控程序及方法。

4.制定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对特殊检验项目和新技术新业务实施准人管理,有制度,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特色及水平的技术项目。有本科工作统计数据资料,有与院外先进水平比较的检查项目。

二、工作规范

1.开展临床检验项目必须是经批准的准人项目,开展特殊检查的实验室应有验收、准人程序。工作人员有上岗资格证明文件,应建立实验项目临床应用指南或手册,定期更新,对本院尚未开展或条件不具备开展的部分检验项目应有规范的外送运行机制,并签订有保障合同或协议及委托合同或协议。有检查服务项目清单,能够提供24h急诊服务,能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2.科室布局与流程合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有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有废弃物处理程序,并落实到位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实验室废弃物、尖锐器具的处理应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要求,具有生物危害标志,使用正确。

3.有室内质控制度及室内质控失控处理程序,参加卫生部或省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有记录,有EQA回报不及格结果的处理程序。有工作记录。检测方法、仪器操作须有SOP文件,本专业组人员均知晓并执行。

4.有设备与试剂的国家许可证明文件资料。有设备操作规程,有设备定期校准和保养记录,有主要检验设备(10万元及以上)相关资料。及时淘汰经鉴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有记录资料。应有二级以上生物安全柜的配置,应有个人防护用具(护目镜、洗眼装置等)5.对检查结果报告实行归口管理,有报告管理与签发制度。有为临床工作提供咨询服务的制度,与临床科室有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或收集意见的制度与记录文件。科室技术人员要主动下临床科室征求意见,有记录资料。应定期(半年)或不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抗生素药敏种类,应有报告时限的明文规定、公示承诺及贯彻执行的对应措施,平诊检验结果日报时间:生化、临检≤24h,免疫≤48h.三、医疗安全

1.有防止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及掌握,消防设备配置合理,标志醒目,有紧急通道。对腐蚀药、易爆物、易燃物、毒性试剂等应有专人、定位、定量保管,并有严格的保管与使用制度。医护人员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内容要求,落实“科室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建立安全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有专兼人员进行督查,并有记录文件。制定科室“差错及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建立差错及事故登记本,对发生的差错及事故要立即报告医务处,并登记、讨论。新开展的检验项目在临床应用须有审批记录文件及质量保证文件

2.应有能够迅速提供临床检查结果的运行机制、制度及程序,对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异常医疗信息要及时请示报告,增加工作的危机感和机敏性 3.履行有关告知程序,落实操作告知义务,充分尊重患者权益,需患者知情同意的诊断、操作项目,科室要列出目录,各级人员应熟悉目录内容。

4.建立规范的急诊实验室和严格的工作制度,急诊检验人员经过资格认证,开展适合本院急诊工作的服务项目,急诊检验结果回报时间:临检≤30mi,生化≤60min.5.科室工作人员要严守工作岗位,有事外出要告知值班人员去向。有明确的“人员紧急替代制度”并保证联系通讯工具畅通,以使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能按时到位。

富裕县妇幼保健院 输血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质量管理

1.输血管理委员会主任负责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内容要求,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制定科室质量控制标准,定期进行质量评价,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输血质量考核指标纳入临床科室监控范围

2.每月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

3.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4.制定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有代表科室特色及水平的技术项目。有本科工作统计数据资料,有与院外先进水平比较的项目。

二、工作规范

1.员工熟悉《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管理办法》、们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医院有临床用血的管理制度与规范,有保证落实措施,并落实到位。

2.有医院输血管理组织及工作制度,有质量考核指标和技术操作规程,有血液入库、核对、交叉配血与发血出库技术操作规程文件,员工能够

3.有临床输血用血登记制度和用血报批手续,有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有临床输血适应证的规定,有开展成分输血的记录,并落实到位。4.有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及监管制度,有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并落实到位.5.有为临床提供的服务项目目录,具备为临床提供24h供血和成分输血服务的能力。有明确的急诊用血输血的规定和程序。

三、医疗安全

1.员工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内容要求,制定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确保输血安全 2.有临床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感染的报告处理规范及再核对检查流程,一旦发生有对策与整改措施,有资料备查。对工作中发生的异常信息要及时请示报告,增加工作的危机感和机敏性。

3.有规范的患者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的程序,履行各项告知程序,落实操作告知义务,充分尊重患者权益,需患者知情同意的项目,科室要列出目录,各级人员应熟悉目录内容。

上一篇:征信工作计划下一篇: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