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的探讨

2024-12-29

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的探讨(11篇)

1.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的探讨 篇一

问题与主义--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反思

本文以我国译界理论派与实践派间的争论为引,对目前国内翻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指出,既不能因为翻译实践的先在性而驱逐理论研究,也不能因为理论研究的认识论优势而睥睨翻译实践.

作 者:汤(竹君) TANG Jun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62 刊 名:外国语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年,卷(期): “”(3) 分类号:H059 关键词:翻译实践   理论研究  

 

2.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的探讨 篇二

一、翻译标准问题

严复:这个问题是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首次提出来的。当时他把“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提出来。“译事楷模”当然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翻译标准。

瞿秋白:他首先对“雅”提出了疑问, 他说:“其实, 他用一个‘雅’字打消了‘信’和‘达’……古文的文言怎么能够译得‘信’, 对于现在的将来的大众读者, 怎么能够‘达’!”

赵景深:1931年赵景深在《论翻译》一文中, 认为:“……最要紧的是译得顺不顺……严复的信达雅这三个条件, 我认为其顺序应该是达、信、雅。”

鲁迅:针对赵景深的观点, 鲁迅提出了强烈批评。他指出, 如果把“达”放在第一位, 倒不如“宁信而不顺”。随后鲁迅和瞿秋白就顺与不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瞿秋白认为, 不能把信和顺对立起来, 二者是一致的。这实际上是对信和达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林语堂:他认为翻译标准分三个方面, 一是忠实标准, 二是通顺标准, 三是美的标准。这三点与信达雅大体上是相符的, 但他指出这三个方面是指对翻译艺术文的要求。把雅与翻译艺术文联系起来, 这与严复的“雅”字原意不太相同, 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原意的缺陷。

朱光潜:他把信提到首要地位, 达与雅和信是分不开的, 是通往信的途径, 雅不是为了怕译文行之不远而由译者外加的东西。他指出, 对原文忠实, 不仅是对浮面的字义忠实, 对情感、思想、风格、声音节奏等必同时忠实……大部分文学作品虽可翻译, 译文也只能得原文的近似。朱光潜把信达雅的讨论引入了更深的层次。

二、直译和意译的争论

茅盾:他一直主张直译。他说:“直译的意义若就浅处说, 只是‘不妄改原文的字句’;就深处说, 还求‘能保留原文的情调和风格’。”同时他还警告译者说:“不要把直译看作一件极容易的事”。茅盾的这些话不仅帮助我们了解直译绝非逐字死译, 而是指出直译的更深一步含义, 超过了古代佛经翻译中不妄改原文字句的主张。

周作人:他说:“我现在还是想信直译, 因为我觉得没有更好的方法。但是直译也有条件, 便是必须达意, 尽汉语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 保存原文的风格, 表现原语的意义……。”同时他认为一字一字地将原文翻译成汉语并不是“直译”, 而是“死译”。周作人的看法当时是有代表性的, 说明当时的学术界重视在翻译时忠实原作, 不赞成任意翻译, 歪曲原作。

林语堂:把忠实原文分为四等:直译、死译、意译、胡译。死译是直译的极端, 胡译又是意译的极端。他主张不要直译和意译这两个词, 他的这一看法是在直译和意译的争论的过程中产生的。

郭沫若:他并没有说自己主张意译, 也没有反对直译, 只是对应该怎样翻译提出了值得参考的重要意见, 他要求译者:1、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2、对原文要有理解;3、对作者要有研究;4、对本国文字要有自由操纵的能力。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 直译和意译的争论相当激烈, 探讨和认识逐步深入, 真理越辩越明, 原来越合乎翻译活动的客观现实, 也越来越接近理想的翻译方法的要求。

三、可译性的探讨

林语堂:说译文不能绝对忠实倒完全是可能的, 至于说译文只能做到七八成忠实, 实在是一种相当悲观的估计。

朱光潜:指出有些文学作品根本不可翻译, 尤其是诗。大部分文学作品虽可翻译, 译文也只能得原文的近似。绝对的信只是一个理想……

陈康:不仅在文学翻译方面, 人们对可译性持保留态度, 在哲学方面, 许多人对哲学著作的可译性也持怀疑态度。陈康说希望用习惯的词句传达在本土从未产生过的思想, 那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在这样的情况下, 若不牺牲文辞, 必牺牲义理;不牺牲义理, 必牺牲文辞。

四、译文要力求传神的讨论

茅盾:认为形貌和神韵是相反而相成的。神韵寓于形貌之中。固然只注意形似会失去神似, 但是只有通过形貌才能找到和传达神韵。茅盾的这些看法是相当深刻的, 是不可忽略的。

林语堂:他特别强调, 翻译应注重传译原文的字里行间所隐藏的言外之意, 注重一个词的逻辑意义之外所带的感情色彩。这把传神的问题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陈西滢:神韵是诗人内心渗透出来的香味。神韵是个性的结晶, 没有诗人原来的情感, 更不能提到他的神韵。

曾虚白:所谓神韵, 并不是怎样了不得的东西, 只不过是作品给与读者的一种感应。译者不是诗人, 就译不出好诗, 不是有修养的文学家就很难译出好的文学作品, 这一点对体会原作神韵和传译神韵很重要。

朱生豪: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 保持原作之神韵, 必不得已而求其次, 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 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

金岳霖:翻译大致说来有两种, 一种是译意, 另一种是译味。这里所谓译味, 是把句子所有的各种情感上的意味, 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示出来;而所谓译意, 就是把字句的意念上的意义, 用不同种的语言文字表示出来。金岳霖没有就此止步, 他把译味提到了再创作的高度。他的结论是:“译味不只是翻译而已, 因为要在味方面求达求信起见, 译者也许要重新创作。所谓重新创作时就原来的意味, 不拘于原来的表达方式, 而创作新的表达方式。”

总之, 这个时期我国翻译界对翻译的各种重要理论问题都讨论到了, 并且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些问题的提出在世界翻译史上尚属创见, 同时对有些问题的探讨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这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翻译理论的继续深入讨论奠定了良好基础。

摘要:“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 我国翻译界对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问题的争论和探讨, 这为翻译理论的继续深入讨论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翻译理论,争论,探讨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3.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的探讨 篇三

(1)解决了要不要发展市场的问题,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市场经济的命题。自从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产生以来,人们就开始研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虽然那时我们称这个问题为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但问题的实质是一样的。从马克思、思格斯提出“社会主义经济非商品经济”的理论,到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相容性的部分的、不完全的肯定,最后到我党改革开放以来对这一相容关系的肯定,经历了l00多年的漫长历史发展。可以说,一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其实质上就是一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理论史。随着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发展,从否定到不彻底的肯定,再到比较彻底的肯定。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对利用外资进行肯定,并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00年,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市场经济,并将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这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命题在我国已经得以确立。

(2)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基本解决了发展什么样市场经济的问题。建立什么样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形成。经过多年的探索,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完成以下几方面的任务:一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二是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五是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必须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采取切实措施,积极而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提出了怎样建设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中国化”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对于怎样建立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中国化”问题,我国理论界的研究主要围绕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健全国家宏观调控、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问题展开,在理论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建树:一是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进行新的界定,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肯定了非公有

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在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方面,提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四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提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加快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五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经济的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六是在对外开放方面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是一

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此外还提出要发展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等。十六大以后,我国的理论界主要围绕“五个统筹”、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等问题展开,其出发点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问题。

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1)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问题的理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我国要不要发展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如何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等问题,理论界对市场经济面对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市场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等。通过研究,在基本理论问题上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统一了人们的思想认识。

(2)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长期以来在研究方法上,术界研究没能很好地处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关系。这就往往导致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脱节,使得理论研究成果很难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方法上,我们碰到的最大难点是如何处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性、对策性研究的关系。我国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研究得不够,其结果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经济改革理论滞后,不能很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的实践。

(3)需要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问题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过于注重引进和学习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理论,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讨不够。这表现在:一是没有深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中国李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没有很好地研究怎样把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仁结合起来。其结果是;有人通过强调市场经济的一般性来否定它的特殊性;有通过强调引进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来代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阻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这直接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全济理论研究的滞后。

(4)需要加深对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我国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转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发展阶段。由此,学术界的研究方向也应逐渐向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应着眼于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如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既要注重完善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也要注重完善市场经济的对策研究,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

(5)需要加强对区域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总是和一定的产力水平相适应,我国地域宽广、地域特征十分明显,但是长期以来理论界主至侧重于从一般意义上研究我国市场经济,缺少从区域的角度出发,研究区域市名经济,因而没有提出中国区域市场经济理论。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差异很大。本应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运行特点的研究,丰富和发展区域市场经济理论。但是,我国理论界很少注意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很少探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特区与非特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等不同条件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差异,过多地用一个模式衡量全国经济,造成一刀切。

4.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四

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人类文化的交流中一直在广泛进行着。丰富的翻译活动,有利于我们科学系统地对翻译进行研究,也有利于我们形成独特的中西文化观。严复就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学贯中西的人,他的翻译对中国近代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严复曾在福州马尾船厂船政学堂学习了五年,他学习了英文,几何,代数,电磁学,光学等新科学知识,到过新加坡,日本等地考察,后又到英国学习考察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了解中西政教,风俗之差异,关心世界大事。”回国后,他翻译了向国人敲起危亡警钟的《天演论》。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宣传了进化思想。

下面研究一下严复的翻译思想和特点。在词法和句法结构中,他模仿先秦文体的词法句法结构,桐城派古文的优点,其他文体的积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了独具个人特色的新型文体。在《天演论》的手稿初稿中,他直接引用先秦散文中的句子并标明出处,虽然后来他觉得译作中放入中国古书的名字,中国古人的名字明显不妥,使读者感到彷徨,于是在改稿过程中将正文中出现的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尽皆删去,但导言仍保留部分如《导言十三》中的“以其所爱,及其所弗爱”一句系取自《孟子》;《导言十二》中的“诱然

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得”系庄子所云,“自营为私”是韩非所言,“人之性恶”出自《荀子》。译文中多用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很少。而且他的翻译话语中有很多词类活用的范例。

1.辨物穷微,明揭天道必不可知说。(《天演论·论六》)

2.不见夫业真者乎?(《原富》)

微是形容词,在句1中活用为动词。句2的业本来为名词,但在句中担任动词职务。同时,严复话语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例子也不少。如:

何以明之?(《天演论·人群》)

人弗之觉也,觉亦弗之异也。(《天演论·能实》)

其少见的被动句主要采用先秦的“见”字句结构,如:

特在人者,每为气禀所拘。(《天演论·论八》)

而为是幻且虚者之所主。(《天演论·论九》)

若是物特为天下只所厚而择焉以存也者,夫是之谓天择。(《天演论·导言一》)

为了追求群内达旨,他用了很多排偶句:

小之极于跂行倒生,大之放乎日星天地;隐之则神思智识之所以圣狂,显之则政俗文章之所以沿革。(《天演论·导言二 ·广义》)

人,动物之灵者也,与不灵之禽兽鱼鳖昆虫对;动物者,生类之有知觉运动者也,与无知觉之指植物对;生类者,有质之物而具支体官理者也,与无支体官理之金石对。(《天演论·导言三·趋异》)

严复的翻译使用最多的策略当推意译,为了启发民智,在翻译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翻译策略,如改译,增评,删节,加按语,注评等。增评

例如《天演论·讲演》第四部分中一个句子的翻译:

The earlier forms of Indian philosophy agreed with those prevalent in our own times, in supposing the existence of a permanent reality, or ‘substance’, beneath the shifting series of the cosmos was ‘Brahma’ that of the individual man ‘Atman’.考乾竺初法,与挽近斐洛苏所明,不相悬异。其言物理也,皆有不变者为之根,谓之曰真、曰净。真净云者,精湛常然,不随物转者也。净不可以以色、声、味、接触,可以色、声、味、接触者,附净发现,谓之曰应、曰名。应名云者,诸有为法,变动不居,不主故常者也。宇宙有大净曰婆罗门,而即为就教之号。其分赋人人之净曰阿德门,二者本为同物。

译文中划横线的部分室内严复增添的词句。他把赫胥黎文中提到的a permanent reality, or ‘substance’ 译为“真,净”,这一佛教概念,对于读者来说势必难懂,因此严复增加了一些文字对概念作出清楚解释。而且对“婆罗门”和“阿德门”这两个抽象佛教概念,严复仅补写了一句“二者本为同物”,便明白无误指出两者关系。

删节

《天演论》书名就属于删节,原著书名为“Evolution and Ethics”, 赫胥黎认为人类社会不同与自然界,人类社会要经历伦理过程而自然

界却不需要,所以进化论不能简单地用于人类社会,探讨人类社会问题一定要把进化和伦理结合起来。而严复认为进化论可以解释一切,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当然也包括伦理问题,因此进化与伦理不是并列关系,后者应服从前者。严复将书名中的Ethics删去,反映了他对赫胥黎观点的排斥。

改译

如《天演论》原著的《导言》里有这么一句话:

And,though one can not justify Haman for wishing to hang Mordecai on such a very high gibbet, yet, really,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Vizier of Ahasuerus, as he went in and out of the gate,that this obscure Jew had no respect for him,must have been very annoying.译文:李将军必取霸陵尉而杀之,可谓过矣。然以飞将威名。二千石之重,尉何物,乃以等闲视之?其憾之者,犹人情也。

原文提到的“哈猛想要吊死摩德开”一事来源于《圣经·旧约》的典故,但对于中国读者是非常陌生的,严复将其替换为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汉将李广杀霸陵尉”的故事,内容虽异,但说明事理是一样的。

由以上一些实例可以看出严复的翻译大都是用的归化法,把外国的名著都翻译的古香古色,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翻译的能力,但在现在看来他的翻译不符合时代要求。不过他的翻译是受当时社会影响的,为了救国,他不得不把难懂的外国文学变成中国士大夫愿意读的文章,他在翻译和救国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得出了现在我们仍适

5.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报告 篇五

实习名称

系别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外语系陈景楠(1140501086)

邵阳学院

2014年7月5 日

一、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2014年6月30日-7月4日

实习地点:1栋110教室

实习单位:邵阳学院外语系

二、实习过程概述

本次实习主要目的是运用已掌握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知识,忠实、准确、通顺、完整地翻译句子、段落和短文,并且正确熟练地运用各类翻译技巧及翻译策略,在大量实践练习中,进一步打好基础,巩固提高自己的自主翻译能力。实习过程中主要采用技巧讲解--学生实践--集体讨论--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的形式进行。本次实习我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学习:

1、翻译标准,基本翻译步骤、翻译方法和译文评价等基本知识的讲解

2、短文Glories of The Storm英译汉

3、短文《野草》汉译英

4、讲解、点评

5、基本翻译技巧的总结以及翻译过程中语篇意识、文化意识的传达

三、主要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的主要实习岗位是邵阳学院外语系。

实习第一天,老师给我们系统的讲解了翻译标准,翻译基本步骤、翻译方法等基本知识。由严复提出翻译的三个标准“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and elegance”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信达雅”。而后鲁迅先生提出翻译时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风味。译者不仅要全面、准确的表达出原文的内容和意义,不能随意歪曲、增加惑世删减原文的思想,而且要克服逐字死译呆译的思维定势,力求语言的清晰、有力、地道。这些翻译标准是我们在每次翻译实践过程中应牢记在心并努力达到的。接着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翻译的三个步骤,即理解--表达--校对。一篇翻译材料拿到手首先我们应该对全文进行通读、理解并仔细揣摩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在准确的理解基础上着手动笔翻译,在这个过程中遣词造句,地道表达以及选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都是对译者功底的一个考验。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对初始译文的校对和修改老师将在接下来的几天结合特定的语篇进行介绍。

实习第二天,我们需完成短文Glories of The Storm的英译汉,要求使用学过的翻译技巧,注意语言,文化差异以及语篇的连贯和衔接。Glories of The Storm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全文语言优美,风格清新质朴,主要采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暴风雨前的郁闷、暴风雨后的清新。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开始了自主翻译。翻译后同学间交换译文并互评。

实习第三天,老师对我们昨日的译文进行点评,并重点分析前两段。开头一段,写暴风雨来到之前大自然的片刻宁静。三个平行结构用的非常漂亮,渲染了暂时的万籁俱静的气氛。且用了creeps(蠕动)、chip(条嫩)、rustle(沙沙作响)和sing(歌唱)四个拟声词来强化对这段“静”的描写。在我们的译文中大多存在过于直译、选词不够恰当和结构欠匀称的问题,对此,老师指出在翻译时不仅要进行适当的增译、减译,前后措词还要考虑形式的整齐。随后还给我们分析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如何在在这篇文章里体现和翻译。

实习第四天,有了前几天的小试牛刀,今天老师让我们试着将《野草》一文翻译成英文。体验英汉两种语言是如何通过翻译来进行转换。这篇文章中由于英汉表达习惯不同,需要将中文的简单句、散句在翻译成英文中使用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以及名词性从句等进行逻辑的串联和句子的完整。此外,文章中还牵涉到一些惯用语和文化意识差异,原文作者用词十分考究,在我们翻译过程中,苦于找不到恰当的词来表达,总感觉翻译出来的很不到位。老师了解后帮助我们分析文章的理解难点并鼓励我们不要气馁,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厚积薄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过程,贵在坚持。

实习第五天,老师结合这几天的实际练习,总结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复强调翻译不要一开始就急于动笔,要多花时间放在理解原文,领悟原文上,理解到位了接下来的翻译才有方向。希望我们不要本末倒置,多思考,再加上不断修改和坚持积累。渐渐的会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在不断巩固,翻译水平在不断提高。最后老师提供了更多的翻译学习参考书目,希望能对我们以后的翻译起到帮助作用。

四、实习收获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我了解了《翻译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对于外语专业学生开始涉足翻译实践的重要性。前部分阶段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对中国的翻译史有了大致了解,深入学习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语法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异同,了解英汉互译的一般理论、方法和技巧。边学边辅以大量的翻译文本进行示范、练习。不同的翻译练习文体方便我们接触到中英文表现的各种面貌,在一次次试译和改译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和翻译速度。

此外,个人的一个深有体会就是做翻译练习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过程。恨的是我们的积累太少,一篇材料拿到手,生单词、熟语以及长难句等的尴尬或是每个单词都看懂了,但那种自己心领神会却不可言传的感受,无疑让我们只能带着词穷在一旁看着原文干着急,绞尽脑汁也迟迟动不了笔。爱的是拿到翻译任务后那种迫不及待的欣喜,虽然心里深深的明白自己水平有限,但还是忍不住想小试一番。看别人的译文还有修改自己的译文,是整个翻译过程中一项很有意思的工作。有些译文当初自觉满意,或很满意。过了一天或是看了别人的译文又或是听了老师的讲解分析,再看时,却不禁感到惭愧。问自己,当初怎么译成了那个样子呢?有人说翻译是rewriting“再写作”,觉得很有道理。不管什么样的翻译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做英汉互译,试译的译文总是有的可改。改到使译文有英语味道,是一个艰巨的历程,没有尽头。修改是发现,是提高,也带来乐趣。

在本次实习的短文翻译中,一来得有内容,空泛无物的文字无论再怎么辞藻华丽别人也会觉得空洞,有时候甚至看不懂你翻译出来的东西;二是感情要真,“真”就是要忠实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感受,我们切不可为了达到某种文字效果而肆意改动原文的情感态度;三是语言自然,在翻译过程中努力将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在风格上保持一致,正如老师所说:“自然的语言本身就是美”。

五、存在不足和建议

6.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篇六

一、晚清维新派翻译活动简析

晚清时期是一个激荡多变的社会。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迫使国人了解了外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而国内政治危机也在逐步加深。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战争的失利和传教士的宣传使得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文化, 这也标志着晚清时期学习国外思想得到萌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更让人们了解到外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先进性, 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落后, 使得清政府官员等开始学习西方文化, 使得洋务运动得到顺利开展, 这些标志着翻译之风逐步盛行。如果说两次鸦片战争是我国的“文化性地震”, 那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变革则是中国文化的不同变化, 而在这个过程中, 晚清维新派的翻译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今后中国翻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17。尤其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另一个进程, 尽管洋务运动曾试图改变这次文化变革, 使得这一过程中的自然科学书籍的译介居多。然而,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使清政府变得更加腐败, 西方列强开始相继刮分中国, 国内知识分子充分意识到, 知识层面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实行政治层面的变革。于是, 戊戌变法和维新运动开始出现, 不少知识分子开始主张向西方学习, 还要了解西方政治思想, 为改良政治、开放政权, 挣脱封建主义的束缚, 为改变当时的格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但从政治层面来说, 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不可逆转的作用。在这种背景条件下, 翻译逐渐发展起来。随后, 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运动都使得清政府不断改革, 实行新政, 为真正改良政治并将其付诸实践, 也正因如此, 国内社会科学的书籍译介也得到缓慢发展, 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翻译历史的发展[3]22。

二、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

中国翻译历史拥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早在公元67年就已经开始, 在这个长期发展过程中, 翻译实践远远要超于翻译理论的发展。直到19世纪末期, 晚清维新派在中国翻译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比较完整的翻译理论, 为整个社会翻译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66。

如果说晚清翻译事业的发展, 是和翻译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维新派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维新派的相关翻译理论中, 马建忠首次明确提出了翻译标准问题, 即“善译”。另外, 高凤谦、梁启超等人也均提倡快译。后来在1898年, 严复又提出了“信”、“达”、“雅”, 为中国翻译标准发展起到很大影响。所以, 这一时期, 促使翻译格局得到广泛发展, 在译书选择上, 他们批驳了洋务派翻译活动的片面性, 而维新派的翻译活动则和救国紧密结合在一起, 成为一个政治团体, 主张翻译西方宪法、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书籍, 比如, 严复一人就翻译了8种18世纪的西方经济学、法学等代表性著作, 不仅如此, 他们还创立期刊, 译介国外的书籍和报纸上面的文章, 比如, 梁启超的《时务报》以及严复的《国闻报》等都是当时舆论界的重要报刊。由此可见, 在这一时期, 维新派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力之大。为了更好的了解西方历史, 维新派更加重视翻译的理论和实践, 带动了晚清维新派的翻译活动走向高潮。但是, 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不仅体现在译书的选择上, 还体现在译作的社会功能上。就拿严复、林纾和梁启超等人的著作来说, 他们在改变国人落后的思想观念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成为当今的不朽翻译作品[5]208。

总之, 晚清维新派的翻译活动不仅强调译书的可读性, 还强调译书的便捷性, 使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了国外的作品。所以, 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为国人了解先进的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还要确保所翻译的作品能被国人所接纳, 这才能充分发挥它原有的作用, 推动中国翻译历史的发展。

三、晚清维新派翻译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翻译历史的贡献和价值

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首次完成了翻译史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 为中国翻译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 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开启了中国翻译历史上的翻译高潮。

晚清时期, 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的社会, 在这种背景下, 翻译为国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发挥了原有的社会功能。首先, 在翻译小说方面, 中国的译介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尤其是日本小说数量位居前列。由于晚清维新派不仅是一个政治团体, 同时还具有先进的思想,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为推动君主立宪, 他们阅读大量日文书籍, 对中国“新民强国”产生了重要影响。1898年, 经过逃亡生涯的梁启超首次将当红日本政治小说译介到国内, 又加之梁启超等人的号召力, 使得大量年轻学者开始译介日文书籍, 其书籍涉及范围比较广, 比如政治、法律、农业等方面的书籍, 与此同时, 这一时期也出现赴日留学的高峰, 为中国翻译的主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 晚清维新派翻译理论和实践推动了小说翻译走向高峰。为什么在这一时期翻译小说最为流行, 这主要由于政治小说拥有小说的特点, 又可以讽喻当时的政治形势, 使得在维新派翻译活动中成为首选[6]38。另外一个原因主要是由于欧美小说的译介, 这主要以林纾翻译的小说为代表, 林纾曾和维新派共同上书, 向清帝说明了维新主张, 后来又开始翻译小说, 从而使人们的视野得到拓展。比如林纾《黑奴吁天录》的译介, 它阐述了黑人的悲惨生活, 同时还警戒黄种人的未来, 使得中国人能够大量了解黑人的生活和经历, 预示着自己的未来, 使人们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除此之外, 还有很多, 比如, 人们所熟知的《鲁滨逊漂流记》等都成为不朽名作。由此可见, 翻译者的翻译动机为中国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 以及西方法治, 为传统中国人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还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文化, 为推动中国翻译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7]67。

2. 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对翻译成果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 维新派自身建立了翻译实践, 对翻译成果的广泛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维新变法的失败, 张元济和高凤谦等先进人士受到严重处分, 直到1902年开始, 张元济开始主持印书馆工作, 为严复所翻译的《原富》、《法益》等译介提供了主要帮助, 帮其出版了大量书籍。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促使翻译成果得到广泛传播。其次, 维新派还创立了专门的翻译机构, 在中国翻译历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笔。1895年,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创办的强学会, 后带动大批人纷纷创办不同译书局, 为翻译成果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8]34。

3. 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加快了中国翻译理论的成熟发展。

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为近代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晚清维新派首次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以及译书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 使得各界人士开始进行讨论和思考, 才使得维新派更多的翻译理论得到继承和广泛传播。与此同时, 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也使得不少学者纷纷效仿和学习, 进一步推动了其深入和发展。比如, 周桂笙对于严复的“信”、“达”、“雅”这种观点比较认同, 使其强调翻译译作的普及和传播, 符合了维新派的观点, 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9]223。

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期的发展过程, 但当时他们所提出的翻译活动已经被人们广泛传播和发展, 对现代的翻译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动了中国翻译历史的发展。正是这种价值和贡献, 使得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学术界拥有较高的成就, 为当代进一步发展翻译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摘要:晚清维新派为中国翻译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无论是从翻译译书的选择上还是翻译译书的社会功能, 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具有时代的进步性。而本文主要探讨了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翻译历史的贡献, 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翻译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晚清,维新派,翻译理论,实践,中国翻译历史,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惬文.目的论观照下解析晚清翻译文学中民族情结[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3 (4) .

[2]胡东平.目的论观照下晚清维新派的翻译行为探微[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9 (5) .

[3]杨自俭, 刘学云.翻译新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4]段文汇.严复与林纾译述思想比较研究[J].兰台世界, 2013 (19) .

[5]罗耀慧.翻译理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 2014 (7) .

[6]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M].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7]胡新莲.蔡元培翻译理论及其实践研究[J].兰台世界, 2013 (16) .

[8]连幼平.清末维新派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J].东华大学学报, 2005 (1) .

7.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的探讨 篇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翻译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今天的翻译,无论在规模、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上,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7年1月23日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高级翻译人才职业化教育由此开始。职业化的翻译教育也因此需要专门化的教材。何刚强编著的《笔译理论与技巧》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之一。就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说,《笔译理论与技巧》一部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教材。

2.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培养目标概述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目标、师资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四点上都与传统的翻译方向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为满足翻译实践积累所需要的百科知识。第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高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应用型导向,也要求承担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并了解翻译教学的原则。第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的翻译教学有别于外语教学中的教学翻译。翻译训练不是作为一种检测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手段,而是建立在学生双语交际能力基础之上的职业技能训练,专门训练学生借助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和百科知识对源语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并用另一种语言将理解的信息表达出来。最后,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专业化的翻译教学需要的是双语交际环境、特定的交际对象和交际主题,还要考虑到翻译用人单位的需求等,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中文基础和至少通晓一门外语,同时还要具备广博的其他学科知识和实际翻译操作技能。因此,该教材体系应根据职业翻译人才的知识结构“双语知识、百科知识、翻译技能知识”三个部分来设计。《笔译理论与技巧》就是根据这些要求编写的。因此,《笔译理论与技巧》是一部翻译职业化教育高要求的实用教材。

3.《笔译理论与技巧》编写原则概述

《笔译理论与技巧》编写原则是:精讲理论、贴近实际、突出实践、授人与渔。“精讲理论”:“众所周知,当代的翻译研究已成一门显学,翻译理论重出,令人目不暇接。对于翻译硕士专业的学生,我们之所以必须贯彻精讲理论的原则,是因为时间有限,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太多地讨论翻译理论问题。在汗牛充栋的翻译理论中,我们必须披沙捡金,撷取对他们最合适、最管用的内容,而且要尽量做到把这些理论与原则自然地渗透到各课的具体内容中去。”“贴近实际”:翻译硕士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翻译工作的第一线,因此,教材内容应贴近学生的实际。“首先是全部的语言材料要比较新鲜、要体现时代感;其次是课程内容,特别是译例尽量来自实际运用的语言或工作场景,以便于学生举一反三,为他们日后改进翻译操作、提高翻译质量提供直接有用的参考或启发。”“突出实践”:从事实际翻译工作的人,首要之事当属实际操作的磨练与积累。因此,《笔译理论与技巧》从头至尾都注重突出实践。“授人与渔”:《笔译理论与技巧》在讨论各种翻译原理与技巧的同时,也注意翻译真谛的揭示,拓宽学生的翻译视野、加深对翻译实践的体悟。

4.《笔译理论与技巧》内容概述

《笔译理论与技巧》一共五个元:第一单元“认识翻译”,以介绍翻译定义为切入点,简要展示翻译研究界对翻译的种种理解与阐述。第二单元“翻译的句法策略精要”、第三单元“翻译的语义策略精要”和第四单元“翻译的实用策略举隅”涵盖了一般翻译操作层面的主要内容,是教材的核心部分。第五单元“译者的综合素质”也有其独特的重要性。所有的翻译理论与技巧都要通过人才能得到贯彻,脱离译者的素质来谈翻译理论与技巧显然是不能凑效的。

5.《笔译理论与技巧》特点概述

《笔译理论与技巧》根据“精讲理论、贴近实际、突出实践、授人与渔”的原则编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具有以下特点:

开阔学习者的理论视野。本书以有代表性的翻译定义为切入点,简要介绍翻译研究界对翻译的种种理解与阐述,把这些理论与原则自然地渗透到各课的具体内容中去,有助于学习者开阔理论视野,丰富对翻译本质及翻译理论的认识。

揭示了翻译的真谛。书中译例丰富,语料新鲜、时代感強,来自实际运用的语言或工作场景,以便于学生举一反三,为他们日后改进翻译操作、提高翻译质量提供直接有用的参考或启发。

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习者译能。“精讲理论、突出实践”,通过大量译例的比较与分析传授笔译实践技巧,再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习者活用技巧,举一反三,提高理论的运用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

附录翻译散谈,激发兴趣与思考。书后附有精选的翻译散谈文章,激发学生对翻译问题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对翻译问题的各种思索与联想。

《笔译理论与技巧》特色鲜明,无疑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教材。”读者若能由翻译的定义入手,坚持不懈,把全书的内容消化,定能达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目标: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口笔译人才。

[1]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03

[2]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大纲.外文出版社,2007.03

[3]翻译硕士专业论坛.中国翻译,2007.04

8.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的探讨 篇八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中国的旅游事业蓬勃迅速发展。中国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双语标识已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窗口”。标识语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标识语的翻译对于我国的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对桂林标识语的英译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 探讨和分析,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与桂林景区的标识语翻译相结合,通过将标识语的功能和其英文翻译的功能进行对比的方式加以分析,揭示了桂林标识语英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此研究唤起人们对标识语的翻译方法与原则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桂林;奈达;功能对等;标识语

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湖南省语委、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长沙市英文公共标识语规范研究,湘教通【2015】624号,立项序号:No.18。课题编号:XYJ2015GB18

一、标识语的定义

公示语应用广泛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种交际工具, 它用寥寥文字、简明易懂的图标或文字与图标相结合等方式把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大众, 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帮手。公示语英译的主要交际对象是英语使用者,它的表达应符合英语的语用习惯和文化特征。

二、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1],他从语言學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2]。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三、桂林景区标识语翻译错误与对策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如果翻译之目的是要使译文在目标读者中实现特定的功能,所有妨碍实现这一目的成分都是翻译误差”。奈达将翻译误差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语言层面的误差,第二种是语用层面的误差,第三种是文化翻译误差,第四种是特定文化层面的误差。笔者根据奈达这一划分标准,将桂林标识语的种种翻译误差归为语言误差,语用误差以及文化误差。

语言误差。在桂林标识语英译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语言层面的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这些误译会导致外国游客对标识语产生困惑并起误导作用。第一,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标识语英译中常见的错误,大多数拼写错误是由于译者的粗心大意,不负责任,没有认真校对所致。例如:在兴坪古镇,“老街”被译为“Old Straight”,street和straight读音相似,译者将其混淆。“滨江桥”被译为“Binjiang Brige”,正确的写法为“Binjiang Bridge”,遗漏了字母“d”。第二,语法错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和,在词法,句法和时态方面十分严格,因此在标识语翻译中语法问题频频出现。主要有动词时态,名词单复数以及词性滥用等问题。例如:“售完”译为“sell out”,这里售完应该是已经完成的时态所以应翻译为“sold out”。“停车场”译为“car park”,语法不当,此处应译为“car parking”。

语用误差。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当不同文化的两种语言进行交际时,语用差异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些差异会对交际产生影响,出现信息误导,信息错误和信息交际障碍,即语用失误。 在桂林景区标识语的英译中,也存在语用误差的现象。例如,“老年人优先候车”译为“old people waiting on first”,此公示语原本是为了体现对老年人的关心,但如此翻译则带有歧视的语气,没有达到交际的目的。因而,该标识语应译为“Senior citizen waiting on first”。

文化误差。桂林部分旅游景点的英文介绍采用中国式英语翻译,由于汉语和英语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标识语英译是,如果照搬原文,译文就会变为中国式英语,导致译文语义不明,让外国游客对标识语不知所云,甚至产生误导。例如:

“送客止步”译为“Dont see a visitor out”,

“买一赠一”译为“buy one ,give one”,

“小心碰头”译为“Attention your head”

此时应遵循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文化对等原则,在翻译中应该注重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要了解标识语的功能意义和语言特点,选择恰当的词汇来翻译。

“送客止步”译为“Passenger Only”,

“买一赠一”译为“buy one, get one free”,

“小心碰头”译为“Mind your head”

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 译者在英译景区标识语时可采用如下几种翻译策略:1 .借用。在汉语公示语英译的过程中,译文要简洁明了,且在实现词法与句法对等的同时, 译者可在翻译时尽量借用已有的规范的公示语。2 .仿译。仿译就是参照英文公示语中类似的表达, 稍加改变, 使译文尽量更地道自然, 从而使这些公示语更好地发挥其功能。3 .创造性翻译。在汉语公示语英译时, 特别是翻译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带有中国文化色彩的公示语时, 译者可采取创造性的翻译, 即译者可以打破原有的语言形式, 进行重新创作。

四、结语。景区公共标识语的英译工作者要有跨文化交际意识,注重中西文化差异和国际游客的文化需求,翻译时要注重词汇对等, 句法对等,篇章对等, 文体对等,贴近译文读者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桂林作为历史悠久的国际旅游城市,应当重视公共标识语英译的规范化工作。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引进翻译人才,加强标识语英译工作的认识和管理;另一方面应当发挥本地高校科研力量,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完善和规范译文工作。市政府和景区管理者应当加以重视景区公共标识语译文的规范化和精确化工作,同时,译者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跨文化的视角和高度把公共标识语翻译成功。

参考文献:

[1] Nida, Taber. The Theory of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J.Brill, 1969:12.

9.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的探讨 篇九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错综复杂的矛盾,新旧体制的摩擦,不同思想观念的冲撞,利益格局的失衡,往往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所谓社会热点,是特定时期内备受人们关注、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问题,它可以是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突发性个体或群体事件通过不同途径广泛传播后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现象。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大众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而大学生作为新兴媒体的重要受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尤其高。但由于多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对于事物的认识、判断、分析能力还有所欠缺,再加上部分媒体的误导,致使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影响着大学生对国情的认识与理解,影响着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与理解,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1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必要性

1.1 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是紧密相关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看,社会热点问题几乎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所有教学内容。每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找到它的理论根源。例如:每年的社会热点“两会”,是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相关;台湾问题是紧扣“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反腐败问题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相联系;等等。但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而且学生在中学时期由于高考的原因,死记硬背了大部分理论,导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理论与实际脱离,照本宣科地一味强调正面教育,对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难以提供有力的说明,对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解决大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困惑。久而久之,大学生们就会觉得课堂上讲的内容与现实完全是两码事,觉得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毫无用处。这样的纯粹理论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因此,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

1.2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但其主要教学目标并不是对大学生填鸭式地灌输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条文,而是要培养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思考社会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实践领域不断扩大,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断增多,他们现在已不仅仅满足课本上有限的理论知识,而且更加关注课本之外的现实世界。但是,由于多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对现实世界存在模糊或错误的认识,缺少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思维方法,囿于实践中观察条件的制约和分析问题思辨程度的限制,因而有时他们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时候欠缺科学和不全面,再加上某些传媒的误导,致使不少学生陷入欲求甚解而不得的盲目和苦恼中。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能帮助大学生培养意识、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2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

2.1 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中心的专题化教学

在现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通常是在理论的讲述过程中,引入若干案例,来对理论进行论证、分析。在这些案例中,也有部分是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理论为主,案例为辅,社会热点问题仅仅是理论的补充说明,而且往往为了说明一个理论问题,要用到好几个案例,因此,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将社会热点问题全面展开,进行综合的分析。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专题教学方法,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全面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理论内容,选定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上对该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全面地剖析、多视角地审视,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掌握看问题的多种方法。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将社会热点问题回归到最本质的理论知识。这样,就经历了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讲授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两会”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民主”的由来及发展历程,对中西方的“民主”进行比较,分析每年3月份的热点——“两会”,进而引入当下流行的“网络民主”,等等。让学生对什么是民主,民主的表现形式等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最后再进行理论总结,使学生能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再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讲授“树立家庭美德”中爱情、婚姻方面的内容时,可以引入当下热议的相亲、“裸婚”等话题,对“爱情”、“婚姻”观念作全面、历史地介绍与分析,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

这种以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全面剖析的专题化教学方式既可以使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也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为感性的理解。

2.2 让学生积极参与的互动式教学

既然是社会热点问题,每个人都会关注它、议论它。如果在课堂上仅仅是教师在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学生纯粹是做听众,那样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发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及时的引导。现在的大学生思想很活跃,对于新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大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敢于批判、坚持真理的胆略和勇气。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讲授“培育职业精神”内容时,引入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给予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教师做适当引导,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3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应注意的事项

3.1 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立场与较高的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社会热点问题时,一定要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良好的政治素养、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多元化思潮和多样化的社会热点问题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导向。如果任课教师只是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含糊其辞地平铺直叙,简单地“客观介绍”,对其中的是与非、曲与直不加以明确地分析,会导致学生听了不得要领,无法把握方向。

3.2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讲解

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可以从多个角度和维度进行思考和探讨的社会热点问题。任课教师要把握社会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更为重要的是要抓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深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本质,说明教材上的理论,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教材的理论真实可信,实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标。

3.3 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分析引导

任课教师要着重分析好社会热点问题的本质,善于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学生明事悟理、化解矛盾。在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时,应以鼓励为主,肯定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的热情,但不能随学生说什么就是什么,或只是对学生的观点做简单的综合或简单的重复、陈述,而应当有所升华,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有所收获。

3.4 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热点问题涉及的学科领域众多,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因此,在教学中实现社会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巧妙结合,必须与时俱进。任课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内容做到了然于胸,更要花大量的时间,掌握最新时事动态,关注社会热点,从中积累真实可靠的时事材料,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通过用心积累和整理,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热点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但其教学内容又以枯燥的理论知识为主,空洞的说教就注定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社会热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林兴龙.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9):133-13.

[2]谭希培.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导向——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一条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63-65.

[3]黄振宣,唐爱琼.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9(12上):287-288.

[4]晏苹.时政热点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09-110.

[5]张睿蕾.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思考——讲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的几点心得[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5-87.

[6]刘树良.社会热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22-124.

[7]张敏,余剑.社会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6):51-54.

10.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的探讨 篇十

从学术的角度看,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工作是文化研究范畴中的一个环节,其不仅代表了少数民族的基本思想意识,同时也代表了体育文化的基本理念。由于当前我国关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工作比较浅显,没有深入到具体的热点问题中去研究,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播,更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精神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导致社会公众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依赖感和归属感越来越低。基于此,为做好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工作,需要立足研究热点问题,从热点问题的分析工作中找出“短板”所在,为日后科学研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一、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成果

从时间纵轴的角度看,我国关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成果在近几年骤减,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全球一体化的影响、“韩流”的风靡及人们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改变,都是现代越来越忽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主要原因[1]。

目前我国学术论坛上关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历史学视角,如陈青(2001)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人类学视角,胡小明(1999)立足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对不同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表现形式进行区别性分析。

从以往关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成果看,在文化传播、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化认知等热点问题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热点问题研究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日后的研究展望进行分析。

二、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热点问题中的“短板”分析

1. 研究成果缺乏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正确认知

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理念的影响下,我国关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的学术论坛,都会更加关注对极具专业性的体育知识和大众性体育文化的学习,然而目前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工作中,由于缺乏对带有少数民族传统韵味体育文化的深入了解,使得在热点问题分析过程中无法立足于更为准确的透视角度,这对研究成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都会产生消极影响。而且由于在研究工作中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方面的培养并没有形成正确理念,同时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也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缺乏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正确认知,使得关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成果无法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精神。

2. 缺乏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层面的研究

由于目前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方面缺乏相关机制的支撑和保障,不健全和不完善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机制,影响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良好的研究工作和对热点问题研究的深入性,也会导致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脚步的滞后性。并且在研究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过程中,缺少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内涵的理解,也缺乏更为有效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机制作为保障,这种制度性的缺失无法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热点问题分析工作奠定良好理论基础,不利于形成更为全面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思想引导下的传承研究工作[2]。

3. 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中缺乏人文精神

在当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逐渐被遗忘的状态下,关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工作的热点问题分析过于单一,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人文精神的探究。这样会使得建立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体系中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被逐渐淡化,导致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一些价值观和主观意识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在热点问题分析中缺乏创新理念,一成不变、过于死板的文化理念使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精神为基础的相关研究工作和热点问题的分析工作更加缺乏全面精神的指导。

从总体看,当前我国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工作中,并没有围绕社会公众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需求来开展安排,研究工作中缺乏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建立在少数民族艺术层面上的美感。这种过于生硬的文化研究方式和问题分析理念,无法调动社会公众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追求的渴望,不利于从全面性角度深入探索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热点问题的内涵。

三、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热点问题展望

1. 加大力度研究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层面

面对当前社会上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要想实现自身的全面化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失去受重视和活力的现状。因此,在日后的相关研究工作中,应从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入手,联系少数民族的发展与民族传统之间的根本关系,发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推动作用,突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代表性、传统性和原始性特点,以此做到更加全面地研究、解读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

为全面构建属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生态发展机制,需要建立不同形式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活动。并以此为平台来展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生命力和灵活力的重要作用,为提升社会公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生态性的理解、社会公众自身的综合体育素养和体育能力发挥了关键指导作用。基于此,要积极构建更为合适的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宣传平台,结合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活动,大力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体育生态文化的建设工作,弘扬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理念和体育生态文化精神[3]。

2. 将研究重点转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价值观层面

在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中,社会中关于体育文化的研究逐渐转向“崇洋媚外”状态,对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和中华历史相关的文化和精神逐渐被忘却和遗弃,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更是逐年减少。这种顾此失彼的做法严重影响社会群体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培育产生了消极影响。

为保障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当前体育文化层面上的参与程度和活跃程度,需要将研究重点转向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价值观的热点问题上。丰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主观层面,立足于全面构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工作。从价值观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入手,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更为正确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价值观,提升人们关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体现出来的人类文明史观,并不断挖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蕴含的文化价值,丰富当前关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热点问题的研究工作内容。

3. 注重研究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精神层面

面对当前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讨论,很多研究学者过多重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演变和创新,但却忽略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中蕴含的体育精神。因此,为使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精神得到全方位的传播和弘扬,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蕴含的体育精神被人们所接受和吸纳,需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引导工作,同时注重对精神层面研究工作的展开,以此达到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相关热点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运用主观精神层面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从古至今的精神支撑,探寻少数民族代代更替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精神代代传承间的关系。在研究工作中,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出二者的相辅相成关系,指出只有依靠少数民族的传统支撑和体育精神的引导,才能树立更为积极和乐观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理念,为以后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工作指明更加清晰的研究路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中,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会伴随现代化的进程而产生不同形态的变化。站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角度,现代理念的兴起和传播给建立在体育文化理论基础之上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保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实现有效的传承和持续化发展,做好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工作。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进一步剖析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中蕴含的多重性质,以此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并致力于传播和弘扬积极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精神,为壮大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贡献力量,用良好的研究工作来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使其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参考文献

[1]闫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新分类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1):65—69+74.

[2]戴晓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以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5,(2):1—3.

11.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的探讨 篇十一

一、对财务会计(财务报告)目标的再认识

在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中,会计目标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会计理论体系基础。会计目标虽然是人们主观认识的结果,但它并不是一个纯主观的范畴,会受到特定历史条件下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并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当前比较流行的财务会计目标主要有两派,即“受托责任派”和“决策有用派”。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是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反映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因此受托责任学派更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它在重视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格外重视损益表。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决策有用学派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即要求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更关注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笔者认为,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二者其实是互相关联的会计目标,受托责任是实质,决策有用是形式,受托责任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提供反映受托责任的信息是会计的根本目标。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笔者认为我国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更适合定位于决策有用性,具体来说引用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老师的观点“(1)对国有企业来说,必须满足国家企业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监督企业的需要;(2)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有义务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需要。”

二、对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会计的基本前提,是财务会计特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从客观经济环境中抽象而得的,其本质上应该是客观的,但同时它也是会计理论研究者对客观经济环境进行总结而得出的结论,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随着会计环境的变迁,我们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对会计基本假设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

过去传统的、国际公认的四个基本假设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发展到至今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除了这四项基本假设外,还应结合市场特点增添新的必要的补充假设,尤其关于确认基础与计量属性方面的假设,来保证财务会计能够顺利、及时地提供有用的信息。APB Statement No.4 的观点更是开创性把会计基本假设具体化和扩展为财务会计的13项基本特征,以更全面的概括经济环境对财务会计程序的影响,13项基本特征中除了4个公认基本假设外,还包括:经济资源与义务的计量、权责发生制即应计制、交换价格、估算、判断、通用的财务信息、基本相关的财务报表、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等9个方面。结合我国的国情,政府对市场干预的经常性和具有很大的力度,因此除共有的基本假设外,还产生了我国特有的基本假设内容即“宏观调控”,这项基本假设决定了我国的财务会计既应为微观经济管理服务,又应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由此,会计基本假设理论的发展到今天,内容已得到大大的丰富和扩充,更清晰地更深刻地阐述了财务会计与经济环境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

三、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总结和分析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使会计信息成为有用信息的各种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是为达到决策有用性和反映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而对会计信息所作的约束性和规范性要求。

以美国FASB第2号概念公告为代表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最为详尽,它把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财务报表内容的质量,另一类是财务报表表述和在其他财务报告中披露的质量。关于第一类,可靠性与相关性是主要的质量,可比性(含一致性)是次要质量。不论主要或次要质量都要具有可理解性。重要性是有用质量的前提,效益大于成本是选择信息的约束条件。第二类信息的特征包括完整性、充分披露、实质胜于形式、谨慎和透明度。完整性说明无论表内表外,不应遗漏按照准则制度必须列报的所有项目;充分披露说明虽然未曾违反准则和制度隐瞒列报该列报的项目,仍需尽可能披露对使用者决策有用、并非法定披露的其他事项和情况;实质重于形式说明必须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能只反映其法律形式而导致错报、误报;谨慎性说明在准则或制度允许的前提下,宁可多报可能的损失,而不可多报可能的收益;透明度是总体质量信息。此外,美国、英国、IASC、加拿大、澳大利亚的CF中所认可的主要质量并不完全相同,但有一共同点,即把相关性列在可靠性之前。而在我国理论界,更主张把可靠性列在相关性之前,即在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最相关的信息。因为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比相关性更为突出,可靠性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最重要的标准,多年来会计信息失真总是困扰着各方面的信息使用者,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案件给予我们的深刻教训,更加促使我们认识到财务报告的改进应以提高可靠性为主,应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性,不可靠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来说不仅是误导,甚至会带来风险和灾难。

四、关于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探討

财务会计的属性,按照由经济环境决定的基本假设,其计量属性的基础应是市场价格,其中应用最广的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是财务会计传统的计量属性,而公允价值则是近年来越来越被FASB所极力倡导和推广的计量属性。这两种计量属性孰优孰劣?我们不能抽象地进行断定,计量属性的应用必须针对各种计量对象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来考虑。

历史成本最大的优点是可靠性,可以尽可能避免人为的主观估计与判断,同时也能大大节约交易成本;但历史成本也有不容忽视的局限性,其最大局限性在于它面向的是过去,对未来的决策缺乏足够的相关性。公允价值则被认为是用来弥补历史成本而面向未来的一种计量属性,它采用的是在缺少真实交易的情况下,交易双方意欲发生而尚未发生的估计价格,依靠的是估计与判断(选择),因此可靠性就难免令人担忧。从财务会计的本质来看,当可靠性与相关性发生矛盾时,应当从具有可靠性的计量属性中选取最相关的属性。因此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根据其优缺点来选择,其各有其适用性。历史成本可以应用于已完成交易或事项的资产与负债的计量,而公允价值更适用于以不可改变的契约为基础的、尚在进行交易之中,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中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计量。在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更是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公允价值主要应用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许多企业运用公允价值的条件还不成熟,相关法律的监管力度和人员素质等也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若不加限制的允许企业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很可能管理层就将其演变为“合法合理”操纵利润或计提秘密准备的工具,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丧失真实性与可靠性,与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在当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已跃升为与历史成本并驾齐驱的计量属性情况下,我国仍实行以历史成本为主,其他计量属性为辅的计量原则,是与我国国情相符的。总之,公允价值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它是历史成本会计的延续和发展,代表了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起到了连接会计过去和未来的桥梁作用,它的应用必将使财务会计信息更具有价值,为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更加直接的帮助。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学科学案例分析题下一篇:离骚苏教版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