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研究文献综述

2024-07-10

网络游戏研究文献综述(8篇)

1.网络游戏研究文献综述 篇一

前言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扩展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逐渐进入到寻常百姓身边,并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重大变革。汽车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传统的汽车营销模式受到了由互联网带来的无障碍沟通方式的空前严重的挑战。汽车销售业也已经开始进入到网络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意识到网络对汽车销售带来的重要推动作用,纷纷挤占这一科技制高点,并将之视为未来营销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1、我国汽车业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

欧阳丽转在文献[7]《我国汽车营销策略初探》中分析了目前我国的汽车营销策略:(1)强势品牌逐渐降低价格,品牌和价格的双优模式;(2)强势品牌的策略与结构性 价格—产品调整;(3)品牌价值定位和价格优势。并以此得出四点启示。(1)了解顾客需求,针对竞争对手实施差别化战略;(2)构建服务于独特针对性的价值链;(3)以差异化战略避免价格战;(4)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高志杰在文献[27]《自主品牌汽车营销策略研究》中阐述了影响自主品牌汽车营销的主要因素。指出自主品牌汽车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价格低廉,相对于其他国际品牌的价格来说,其价格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自主品牌汽车存在诸多的劣势,首先品牌专营店的数量不多,地理位置布局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和亏损严重,同时现有自主品牌汽车营销渠道模式较为单一,同时营销服务体系质量不高。并进行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营销策略探讨:(1)发展适合自身的营销模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改变汽车消费观念以有竞争力的价格进入市场;(3)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建立起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效应,巩固自主品牌汽车的地位。戚金凤在文献[20]《汽车营销策略研究》中对汽车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首先,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模式。其次,建立汽车营销的模块化战略发展模式。最后,环保型营销策略。并列举了汽车营销策略的新发展趋势:(1)“微”营销。微博、微视频(电影)等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就很快地被一些勇于尝鲜的汽车厂商所拿来,运用为其主要的营销手段。(2)“炫”营销。简单的游戏机制“,嘿,顶一个”让网民可以有效及时分享,“炫”不仅是80后的主流生活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汽车品牌传播核心DNA。(3)“互动”营销。现在所有的汽车厂商都明白一个基本道理:不互动,不营销!所以,互动是一个在制订营销方案时的最基本的考虑,如果没有广泛的观众参与和互动机制的形成,那这个活动基本可以说是失败的。互动的本身,并不在于为了互动而互动,更重要是一个能否让观众自发形成一个互动机制。(4)“跨界”营销。通过跨界合作进行营销。李昕在文献[26]《浅谈我国国产品牌汽车营销策略》中及刘海涛在文献[3]《探讨我国汽车营销策略》中提出自主品牌经销商市场营销策略:(1)多品牌营销策略、降低经营风险;(2)加大售后服务的力度,提高服务水平;(3)积极发展下线,广泛布点。并提出了自主品牌制造商市场营销策略:(1)品牌设计变化;(2)培养顾客忠诚度;(3)培养顾客忠诚度。

7] 欧阳丽转.我国汽车营销策略初探[J].汽车维修,2015(01):2-3.[8] 杨萌.基于品牌战略的豪华汽车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77-78.[9] 王敬.关于汽车营销模式的几点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7):117.[10] 刘海亮.汽车营销渠道的管理与发展策略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09):201.[11] 王香.中外汽车营销渠道模式的对比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4(09):242-244.[12] 杨德荣.什么是汽车营销“正在发生的未来”?[J].中国机电工业,2014(07):36-37.[13] 孙振.奇瑞汽车营销策略创新[J].无线互联科技,2014(02):91.[14] 魏传鹏.浅析汽车营销的现状以及发展[J].才智,2013(29):3.[15] 冯刚.基于网络环境的汽车营销[J].科技视界,2013(28):35,64.[16] 曲丹.浅析汽车营销的6C模型[J].经济管理者,2013(26):272.[17] 刘小勇.汽车营销不必推倒重来[J].汽车观察,2013(10):4.[18] 刘海涛.探讨我国汽车营销策略[J].品牌(下半月),2013(09):76.[19] 许恩军,陈海山.我国的汽车营销策略新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77-78 [20] 戚金凤.汽车营销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3(02):222-223.[21] 万腾.我国汽车营销市场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1):91-92.[22] 佟子鹤.新时期汽车营销的创新模式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5):114.[23] 闫忠.浅谈我国的汽车营销模式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家,2012(17):243.[24] 张建友.基于网格营销的汽车营销网格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2(15):82-83.[25] 刘文静.当前经济形势下汽车营销策略研究[J].企业导报,2011(17):113.[26] 李昕.浅谈我国国产品牌汽车营销策略[J].民营科技,2011(03):69.[27] 高志杰.自主品牌汽车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管理者,2010(17):228.

2.网络游戏研究文献综述 篇二

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了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行动要求,主要包括基本思路及发展目标两大项。行动要求,到2020年,旅游业各领域与互联网达到全面融合,互联网成为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5%,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国民旅游消费支出的20%。

来自e Marketer的数据表明,在美国手机和平板电脑两块的交易将在2016年达到51.8%,而这一比例在去年仅为43.8%。该研究机构估计,桌面预订的下降将至少持续到2019年,那时消费者已变得适应更舒适的移动设备,并且”不介意在小屏幕上预订住宿和机票”。

e Marketer预测分析师Oscar Orozco表示“酒店、 航空公司和在线旅游网站更好地优化他们的移动预订网站。因此,人们更加简单和方便的在他们的设备上去购买和预订旅行,这预示着行业前景更好”。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普及和智慧旅游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日益密切,促使人们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比起现实,人们更愿意在网络上表达其真实情感,互联网上信息量剧增。在网上,我们可以获取到相对以前更多的信息,在这些网络信息中,评论类型的信息占着十分大的比例。这些评论信息十分复杂,并且有很多无效的信息,从这些评价信息中获取有价值信息十分困难。因此针对评论信息的对其进行内容挖掘,提取有用的信息是当务之急。

二、文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文献来源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国内网络文本内容分析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对近10年国内关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筛选,2015年10月通过河西学院图书馆网上系统对国内CNKI数据库进行了检索。

笔者以“网络文本”、“旅游”、“内容分析”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剔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共得到有效文献74篇。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和归纳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提炼该类研究内容的实质,系统、客观地把握其研究动态和趋势。归纳法,又称归纳推理,有时叫做归纳逻辑,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

通过对近1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了解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三、国内网络文本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

(一)相关研究成果

网络文本内容的分析在国内旅游业中的应用比较晚,2006年Soojin Choia,Xinran Y. Lehtoa (2006)等通过对澳门官方旅游网站、在线旅游博客、旅游经营商和旅行社的网站、网上旅游杂志相关网站的内容进行分析,指出由于网络的受众不同,不同的在线信息来源,目的地网上形象是不同的;Zhen &Zhu(2006)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星级酒店的网络评论进行了分析,指出游客选择酒店并不是单纯根据其星级来选择的,而是比较关注其设施、服务、房间大小等。之后陆续有学者通过对网络文本内容的分析来研究旅游,但进展较慢。之后,陆续有学者通过对网络文本的分析进行旅游研究,但研究较少,如图1所示,直到2012年后,文献数量增长,2014年文献数量快速增长。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文本来研究旅游。这与旅游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线中间商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未来,网络文本内容将越来越多的被用来做相关旅游研究。

(二)研究内容

对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网络文本分析进行旅游研究多集中在对旅游地旅游形象的研究上。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对不同景区、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研究或是游客感知形象研究,如肖亮,赵黎明(2009以两岸综合旅游网站、旅行社网站及台湾旅游官方网为样本,利用ROST Word Parserr软件对网上的内容进行高频特征词提取,研究指出台湾在网上传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主题有:度假,文化,乡村,城市等;付业勤,王新建,郑向敏(2012)以鼓浪屿为例,对其旅游形象进行研究,60个高频词,结合SPSS软件,对其评价属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鼓浪屿提出管理意见。此外还有部分学者通过网络文本分析对旅游者行为进行研究,包括旅游者的满意度、旅游者情感、旅游者动机、旅游者投诉、旅游者偏好等方面;还有学者对穷游、重大事件的意义、历史街区意象等方面进行研究,但相关研究成果都较少。

网络文本分析法多被用来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说明通过这种法研究目的地的形象是有效的且比较成熟的。但不应仅局限于形象研究,虽然也有学者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但只是少数。网络文本分析法应该应用于旅游多方面的研究,而不仅局限与形象研究。如国外学者通过网络文本分析,研究人们对于在移动设备主动报告自己旅游行程的研究;比如对网络宣传对人们选择出行方式的影响研究等。未来,人们的旅游将会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包括目的地的选择、出行方式、游览到最后的评估,都会在网络上进行。所以,网络文本将会是为旅游研究提供大量的、有效的、真实的研究资料,网络文本分析法也将会应用于旅游研究的更广的领域。

(三)研究方法

国内学者对网络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旅游现象时,多是采用内容分析法,主要是利用内容挖掘软件,如采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文本内容进行高频词的统计与分析,有一些学者结合SPSS软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四)研究地域

通过网络文本分析对旅游的研究,集中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相关研究较少。只有少数几篇对青海和西藏旅游形象的研究,与甘肃旅游相关研究只有两篇,分别是苗红(2014)《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嘉峪关市游客感知形象研究》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方法,并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嘉峪关市旅游形象宣传和游客实地感知形象进行挖掘,结果表明:嘉峪关市旅游宣传形象与游客实地感知形象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应继续保持对景区的宣传、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拓展市场范围,进行国际化的旅游市场定位;程圩(2014)《基于网络文本的丝绸之路旅游形象感知研究》采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蚂蜂窝中关于丝绸之路( 中国段) 的440篇游记,结果表明:游客所选择的游线集中于西安-敦煌段,尤其是敦煌,游客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认知形象较为综合,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形象建设策略等;还有王昱力《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甘南州旅游形象研究》。

西部地区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与本地区智慧旅游脚步滞后、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的观念有很大关系。随着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互联网”和在线旅游中间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会通过网络参与到西部旅游中来,西部地区的居民也将越来越多的借助网络出游。我们也要进一步重视网络的力量,借助网络文本进行旅游研究,不光是个别城市,不光是对旅游形象的研究。

四、结语

通过网络文本分析进行旅游研究是目前较新的一种研究方法,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网络文本分析研究旅游,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证明了其的有效性,随着我国“旅游+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借助网络文本分析进行旅游研究将会是我们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3.网络游戏研究文献综述 篇三

关键词:网络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综述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新手段和新载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积极运用网络手段有效的开展教育、服务以及管理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近些年以来,专家学者们针对网络思想教育的内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具体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在学术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概念最早是张建松于1999年6月在《发挥校园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利用校园网络对学生开展政治教育就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近些年,理论界对此概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观点:

1.1 从网络技术特征方面对网络思想教育进行界定。第一,2002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一书中提出:一定的阶级、政党和社会团体等为了使受众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以及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时间,就会通过现代传媒计算机网络对受众施加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组织影响力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以及道德规范等。

第二,杨立英于2003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中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运用思想宣传理论和传播学原理开展的一种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第三,2006年,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中,宋元林和陈春萍提出: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它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传播学、教育学和现代新技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对网络受众的思想进行研究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1.2 从人的本质角度对网络思想教育进行界定。第一,在《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科学审视》中,韦吉锋对网络思想教育的概念做了如下定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

指抓住网络的本质,并利用网络对网民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信息素养等进行有目的、有组织以及有计划的影响,从而让网民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第二,2008年,李高海在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指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方式,是指抓住网络的本质在网络空间内,为了提高网民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网络文明素质,围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开展的一系列网络虚拟实践活动。

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1 宋元林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一书中指出:我们理论的哲学基础是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而前提是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在目标上具有统一性,最后,我们理论的现实依据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优势互补。

2.2 韦吉锋2005年发表在《理论月刊》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辨析》一文中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①表现形式不一样。

②载体本质、依据和教育要求不一样。

③主客体地位不一样。

④主客体特性不同。

⑤环体不同。

⑥介体不同。

此外,他还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功能上都是一样的,并且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其在网络上的延伸和发展就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3 2009年4月,徐建军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上发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提出: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其在网络上的延伸和发展即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支配地位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处于从属地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次要作用,因此,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绝对不能够削弱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反而应当必须对其进行加强。

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3.1 2003年,姚德利在《中国高教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的文章,其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①形式特征:新颖性、质感性、虚实性。

②内容特征:丰富性、针对性、参与性和隐育性。

③方法特征:综合性、互动性、多样性、广泛性。

④价值特征:共享性、时效性、人文性。

3.2 曾长秋,薄明华2006年发表在《思想教育研究》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从问题意识走向理论建构》一文中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特点:

①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真正民主化。

②教育客体的真正自主性。

③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存在,教育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

3.3 刘新庚在200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一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方法的现代特点有:

①共享性。②互动性。③虚拟性。④时效性。

⑤多样性。⑥参与性。⑦综合性。⑧全球性。

3.4 华中师范大学的余岚2007年在其硕士论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到,当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特征:

①教育主客体的平等性。②教育过程的互动性、个性化。

③教育方式的娱乐化。④教育范围的社会化。

⑤教育影响的多重化。⑥教育主体的多元化。

3.5 宋元林、陈春萍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中,其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有以下特征:

①背景的复杂性。②工作的艰巨性。

③创新的技术性。④视角的国际性。

3.6 徐建军在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一书中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①教育主客体的平等性。②教育过程的交互性。

③教育环境的开放性。④教育信息的数字化。

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4.1 谢海光在200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一书中,关于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性分别从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法学以及心理学和交往学等几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4.2 宋元林、陈春萍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中认为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有:

①网络强势文化的“新霸权主义”的渗透导致理想信念的偏差。

②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产生了不良影响。

③受众接受信息的自主性影响了大学生的传统价值取向。

④网络的互动性和直接性衍生无政府主义倾向。

⑤网络的虚拟性和多边性导致传统思想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

⑥网络的共享性影响着人们的传统伦理观念。

4.3 苏振芳在2006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认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有:

①网络的异质性导致价值观的倾斜。

②网络的虚拟性导致道德人格的缺失。

③网络的兼容性导致上网成瘾。

④网络的无序性导致网络侵犯。

4.4 2007年,檀江林在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中认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表现为教育的主体、课题以及环境、方式和功能等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4.5 苏振芳在200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一书中提出:

①网络传播媒体的发展使不同思想文化力量的政治较量日趋白炽化。

②网络传播媒体的发展削弱了党和政府对舆论导向的控制力。

③网络传播媒体的发展带来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竞争和冲突。

4.6 张再兴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中认为,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表现在:

①青年学生建构出具有亚文化色彩的网络语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体系产生有效性危机。

②教育者不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对教育对象的主导作用大为减弱。

5 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5.1 2007年,檀江林在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中提出: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资源和方式方法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不断的扩展和丰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5.2 李高海在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开阔了大学生的事业以及扩展了教育的内容,同时还极大的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5.3 宋元林、陈春萍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中认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文化不仅对其内容进行了丰富,同时还对其模式进行创新并且对其对象的主体行为进行了强化。

5.4 苏振芳在2006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认为:

①网络开放性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系统以积极地影响,产生着许多与时代相宜的价值观念。

②网络的交互性、个性化有利于人们个性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完善。

③网络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增强影响力。

④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之一,为人们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创造了条件。

⑤网络作为一种沟通途径,有利于促进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方的沟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5.5 张再兴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中认为,网络话语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表现在:

①网络话语的出现说明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沟通符号的变化和发展。

②网络话语的出现本质上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构。

③网络话语的传播环境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型。

5.6 徐建军在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提到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第一,由于网络传输具有快捷性以及交往具有隐匿性,从而有利于对受教者的思想进行充分的了解,因此,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第二,网络上具有的丰富的共享信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第三,由于网络主体具有平等性且交往具有隐匿性,因此,受教者更容易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第四,网络传输具有的超时空性由于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从而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

6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6.1 谢海光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一书中认为可以通过积极弘扬主旋律、依法治网从而有效控制网权、创建主体网站以巩固主流阵地以及组成网络新闻宣传国家队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有两个:即通过借鉴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全面创新和通过加强管理以保障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安全。

6.2 苏振芳在2006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他提出了研究网络文化以培育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适应网络社会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以及采取切实措施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创新思路。

6.3 刘新庚在200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一书中提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方法模式包括:

①网上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模式。

②网上日常思政教育渗透模式。

③网上思想素质规范养成模式。

④网上思想修养自我教育模式。

⑤网上思想情感感染熏陶模式。

6.4 宋元林、陈春萍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中指出:

①利用网络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交往。

②完善多媒体技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③利用网络调查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④大力培育校园网络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⑤重视BBS中的舆论引导与监管,努力维护正确的舆论导向。

⑥精心设计虚拟社区,开辟高效思想政治教育新天地。

6.5 曾长秋,薄明华2006年发表在《思想教育研究》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从问题意识走向理论建构》一文中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思想教育与管理服务统一、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统一、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统一以及主动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统一。在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包括积极灌输法、陶冶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多种激烈法、虚实结合法以及心理咨询法等。

6.6 苏振芳在200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一书中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

①要熟悉、掌握、运用计算机网络,不断提高青年政治社会化和现代化水平。

②制定相应政策,强力推进青年政治社会化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③加强网络思想政治社会化,形成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6.7 2009年,田秋菊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一书中发表了《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思考》一文,在此文章中,她认为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网络思想教育:

①培养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

②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网站建设的投入。

③网站的设计要具有时代气息且内容丰富。

④优化网络环境,促进使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

⑤全面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6.8 张再兴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中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应对策略有:

①进入网络生活:教育主体要与教育客体共境。

②掌握网络话语:教育主体要与教育客体有效的沟通。

③转变教育观念:教育主体要与教育客体平等对话。

④加强理论研究:教育主体要伴教育客体同行。

6.9 徐建军在201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为了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可以通过转变传统教育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平台来实现。

经过数十年发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网络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随着网络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的不断加深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虽然近几年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普遍存在重复化、简单化以及空洞化和形式化的现象,从而大大削弱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影响了,最终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背离了网络发展的大趋势,这些不仅要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还应当积极地拿出措施来应对。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韦吉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宋元林.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7]檀江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8]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9]李高海.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10]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2]徐建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13]韦吉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辨析[J].理论月刊,2005(1).

[14]韦吉锋.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科学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2).

[15]姚德利.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

[16]田秋菊.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17]谢玉进,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新走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4.网络游戏研究文献综述 篇四

影响中国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因素

【摘要】大学生在网络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且在网络购物的人群中,他们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网络购物的便捷性、低价格、地理位置的非局限性、追求时尚与潮流等都是影响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的主要因素,同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商家的优惠政策以及安全有效的管理机制也为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网络购物、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网络购物者群体特征

薛婵娟(2011)认为:从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上来看,在线消费者比较集中于较年轻、富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且消费心理个性化的特征日益明显,消费的主动性增强,追求购

[1] 物方便与享受购物乐趣的心理也成为在线消费者的特征之一。谭江伟、窦维(2011)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消费群体

[2]主要集中在中高年级,低年级最少。

陶丹(2011)指出,大学生网购与入学时间长短、学习与生

[3]活压力、触网便捷程度等因素有关。

王春晓(2009)在研究中认为,拥有网络消费经历的大学生主要的特点是:触网较早,网龄较长;电脑普及,月生活费较高[4]。

消费经济学指出,消费水平是考察一种消费行为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水平呈上升趋势。杨立峰、吴婷(2009)指出: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物品种类主要是服饰(69.7%)、图书音像制品(46.2%)、数码产品(29.2%)、考试资料与多媒体课程(27.4%)、虚拟产品(23.6%)这五类。其中,服饰是大学生在网上购买最多的物品,其次是图[5] 书音像制品。蔡景蕊(2008)则将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特征归纳为:①个性消费的回归;②消费需求的差异性;③消费主动性增强;④对购买方便性的需求与购物乐趣的追求并存;⑤价格仍然是影响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⑥网络消费任然具有层次性;⑦网络消费者的需求具有交叉性;⑧网络消费需求的超前性和可诱导性;⑨网络

[6]消费总消费体验感需求的增加。

王晓戎(2008)则认为大学生网络购物呈现出了以下特征:①多元化和理智化;②时尚化和超前化;③个性化和自主化;④便捷性和实惠性。从已有的研究看来,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特征反面的研究较多也较为全面。总的来说,大学生消费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①网络消费地点比较集中;②个性消费的回归;③消费主动性增强;④对购买方便性的需求与购物乐趣的追求并

[7]存;⑤网络消费需求的超前性和可诱导性。

帅青红等(2007)通过调查得出:①大学生的网络晓得行为和其学历、网龄呈正相关,其消费满意度受订单准确性、商品种类、售后服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显性相关;②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特征是普遍的,他们拥有强大的消费潜力和巨大的消费空间,崇尚个性对价格敏感消费行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诱

[8]导,显示出了相当的不成熟。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网购群体主要特点有: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学校,基本上的大学生都自带电脑,大多数通过无线或校园宽带上网进行消费。电脑运行速度一般,但是寝室环境相对较好,完全迎合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同时,消费经济学也强调,消费者消费内容的多少与其消费心理成正比。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主要表现为追求时尚、标新立异,具有鲜明的后现代消费文化色彩,而网络为大学生所提供的众多消费内容恰好满足了大学生多样性的消费内容。二.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因素

(一)积极因素

钦国巍(2012)在研究中认为,传统购物在选择商品上浪费了较多的时间,而网络购物则节省了在实体商店中商品和价格比较的过程,使得网络购物变得更便捷,更实在了;他还认为,传统购物的经营者都会选择较为固定的实体场所进行经营,因此,大学生对空间场所的选择不大,而网络购物则不一样,大学生可以任意选择购物的场所,不受消费场所地理位置的限制,从而扩大了所购买商品的选择空间,也使消费者在商品比对的过程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指出,大学生网络购物一个关键不可忽视的动因是潮流和时尚的引导,充分体现了追求潮流和时尚是当

[9]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顾若愚等(2012)在研究中认为,网店一般是不需要实体店铺的,小店店主甚至只需要把货物储存在自己家中即可,大大节省了日益增长的实体店面租金,还为此省下了店铺的水电费用以及店员工资。成本的减少能够显著降低商品价格,网购甚至成了“淘便宜货”的代名词。大学生并没有富裕的生活费,对商品价格更加敏感;他们还指出,介于消费的主体大学生们一般白天上课,直到晚上才会有空闲时间,(而网络购物)不用担心实体店晚上关门。它可以随心所欲、优势明显,所以深受大学生们喜爱[10]。

邓隽(2010)表示,消费者认为网上搜索需要的商品和进行商品比较比较容易, 相对于传统购物方式可以极大地减轻消费

[11]在找寻商品上的体力支出。

由以上的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大学生网购的积极因素大致包括:

①网络购物的便捷性是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的主要内因; ②网络购物地理位置的非局限性是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的自身动因;

③低价格、优质量是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保障因素;

④网络购物信息发布的公开性为大学生网络购物提供了媒介因素;

⑤追求时尚与潮流是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心理因素; ⑥商品的品牌成为吸引大学生网络购物的重要因素。

(二)消极因素

石军刚(2012)认为,由于网络交易是在虚拟世界进行的一种交易,对于大学生而言,无论网上的物品如何“物美价廉”且具有吸引力,如果他们对网络交易的安全性缺乏把握,根本就不敢在网上进行买卖;他也认为,由于网络交易的隐蔽性,且大学生群体购买行为易受广告影响,少数商家对其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其词,在网页上利用电脑技术处理商品色泽与光度,以次充好,有些商家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缺点,给他们设置消费陷阱,采取格式化的霸王条款来欺骗大学生消费者,这对大

[12]学生的网购欲望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张慧(2012)认为,由于网购只是通过网上交易平台进行的交易,极易出现欺诈性交易,使消费者在某些方面蒙受一定程度的损失,因此网购消费者对此表示了很大的担忧,除此之外,网购交易在进行支付交易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且对消费者的[13]个人资料信息存在着一定威胁。

刘云(2012)表示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上信息存在被非法截取和非法利用的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购买时消费者将个人身份信息传送给商家,可能被商家掌握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有时这些隐私被商家非法利用,因此网上交易还存在个人隐私被侵犯的风险。企业应通过适当的方法规范自己的行为,[14]降低网络购物风险,确保大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网络购物中。

于春华(2012)认为购物网上的每一件商品,都会有不止一个卖家在经营,不同的卖家制定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同时,由于网络购物多是通过照片展示给网民,表面上看似一样的东西,它们的质量往往是不同的,所以只是根据图片无法判断。

王福威等(2011)指出,消费者往往针对等待配送时间过长、产品长途运送外包装有磨损等隐形损害,在顾客评价或相关网站上表达他们不满。这意味着当消费者支付方式选定并支付后,到收到产品这段时间,消费者是处于焦急等待的状态,一旦时间过长,这种状态就会变成不满释放出来,一旦这种不满在网上得到释放而又没及时处理,必将对商家的形象以及消费者继续选择网

[16]络购物这种方式起到打击作用。

欧阳胜(2011)认为,大学生群体仍属于家庭供给生活费的情况,所以价格始终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心理;而且由于在校大学生处在时代潮流的前沿,所以,对事物的要求也相对的高,他们一般都给出对产品的投诉。他希望销售商家意识到,如果做为一个网络销售商,不能及时回复或处理商品的问题,会影响商品[17]销售量。

赵海平,张红岩(2010)认为,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不高,但是对个性和时尚有着强烈的追求。企业应当在其所属消费层次的范围内开发各类时尚、个性、富有创意的产品,适应其消费需求和心理特征;他们认为好产品和好口碑是相联系、相互促进的两

[18]者,不可偏废。好的口碑对产品的销售有时会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阅读发现,影响大学生网购的消极因素主要存在于: ①大学生消费水平受经济来源的限制;

②网络购物的安全是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关键影响因素; ③网购派送过程中的信用、速度等障碍因素。三.专家建议

王福威等(2011)表示,商家应在不同阶段制定不同营销策略:

①在购买前阶段,商家的工作应该是吸引大学生浏览网络商店,因此应侧重于与大学生的沟通,降低他们对商家的感知风险,提高对优惠活动的认可,关注第三方评价,及时处理负面的第三方评价,提高产品在文字与图片方面的描述,使之更趋近于实物。

②在购买中阶段,消费者关注更多的是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和商家办事的效率,因此,商家要侧重保证支付环境的安全性,并且做出具有意义的承诺;降低购买过程的环节,提高订单下达的效率;提高员工与顾客面对面交流的质量,从而达到赢得更多消费者的目的。

③在购买后阶段,商家要重点关注产品的售后评价,并及时对产品的负面评价做出回应,尽量使做出负面评价的消费者满

[16]意,从而达到变负面评价为正面效应。

[15]

参考文献:

[1]薛婵娟.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1(12)[2]杨立峰,吴婷.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J].教育与职场,2009(22)

[3]谭江伟,窦维.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9)[4]陶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商贸,2011(26)[5]王春晓,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3)[7]王晓戎,大学生消费行为表征与网络消费平台的构建,商场现代化.2008-07-20 [6]蔡景蕊,“80”后——网络购物特性浅析,信息系统工程.2008(17)[8]帅青红,胡成果,高平.构建高校网络购物平台调研分析及建议,电子商务.2007(11)[9]钦国巍,大学生网络购物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01)[10]顾若愚,赵菡,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分析与思考——以上海某重点高校为例.企业导报,编辑部邮箱,2012(05)

[11]邓隽,大学生网上消费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市场,2010(45)

[12]石军刚《大学生的网购问题》,《新闻爱好者》2012-07-20 [13]张慧 《大学生网购现象探析-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第9期

[14]刘云《关于大学生网购消费结构差异的研究分析》,《时代金融》2012年第7期

[15]于春华《论偏远高校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动机及合理引导》,《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1-15 [16]王福威

5.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篇五

一、国外可行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和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可行性研究的雏形。

在50年代至70年代间的西方国家大多采用企业财务分析和效益分析,来对项目的投资可行性进行分析。

1950年美国发表了《内河流域项目经济分析的实用方法》,规定了研究效益、费用比率的原则程序、评价项目效益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

195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荷兰计量经济学家丁•亭伯金首次提出影子价格的主张,对完善经济分析理论起了重要作用。

60年代,美国实行《规划计划预算制度》(PPBS),要求政府机关对各项计划方案都要从费用-效益的角度来审查其是否合算。

70年代,可行性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72)委托P•达斯普塔和S•玛尔果林等编写了《项目评价准则》,为可行性研究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2年1973年联合国相继出版了《联合国在发展中国家顾问使用手册》《联合国、工业可行性研究摘要》等指导性文献,推动了可行性分析的理论进展。

1978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出版了《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1978)一书,至此,可行性研究理论框架初步形成,并传至世界各国作为订立可行性分析标准的基础。

此后,国际性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等银行都把可行性研究作为申请贷款的必要条件,各国要获得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必须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否则将无法获得国际银行的资助,这种作法也使各工业国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在此过程中,可行性研究得到了广泛普及。

8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理论逐步向各种专业领域渗透,与各专业进行理论交叉和融合。许多研究者详细分析了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完善了可行性研究理论。同时,许多国外研究者将可行性分析运用到了各专业领域。

二、国内可行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在可行性研究理论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的可行性研究理论也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升华而得以完善。1952年,我国财政委员会颁发了《基本建设工作暂行管理办法》,这是建国以来第一个关于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的管理文件。该文件规定,基本建设程序划分为计划任务书、初步设计、组织施工、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当时的技术经济分析都是决策后期的工作,设计任务书作为工程项目的决策依据。此后的20多年,我国主要沿用苏联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法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比如,我国对“一五”期间的156个重点项目建设采用了较为简单的静态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用来选择最可行的项目,这对当时的项目投资决策和前期工作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获得了高质量、低风险的项目投资效果。

进入80年代后,我国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得到了更多的认同和重视,许多专业和领域对可行性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80年代至今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这一阶段是我国可行性分析正式理论形成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国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主流模式主要参照1978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在国家计委于1981正式下文并明确规定“把可行性研究作为建设前期工作中一个重要技术论证阶段,纳入基本建设程序”之后,中国投资银行编写了《工业贷款项目评估手册》,并于1984年正式开始实施。随后,国家计委(1983)编写了《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规定大中型工业交通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利用外资项目,技术和设备引进的项目,都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对可行性研究的原则,编制程序,编制内容,审查办法等做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可行性研究研究、编制和写作的标准和模板。在此之后,国家科委、国务院技术经济中心(1985)又编写了配套的《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方法-企业经济评价》,国家计委(1987)颁布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试行)》,这些理论方法和应用指南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初步进入了工程项目投资科学决策化的阶段。与此同时,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农业可行性研究》一书,该书的出版为可行性研究理论体系拓宽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从90年代初至今。在这一阶段,可行性研究理论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由主要在工业项目领域应用向其他专业和领域渗透。比如可行性研究的应用扩展到了交通项目,其代表是《铁路项目可行性编制纲要》;应用扩展到了生态环境项目,比如《广西石山地区生态重建工程可行性论证》;扩展到了水利建设项目中,如1994年《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概论—三峡工程论证与建设管理研究》,7年的建设和使用历史验证了三峡可行性分析论证的科学性。之后在船舶、防洪、建材、农林牧副渔、邮电通讯等一些项目中也都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如: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大江大河防洪投资体系的可行性研究以及中国建材工业跨世纪发展战略等。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在2001年9月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写《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该指南借鉴国际上可行性研究的相关理论,参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管理,总结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经验教训,是一本指导可行性研究工作方法及内容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新世纪各类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指明了方向。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各项内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主编于守法先生和国内部分专家又共同编著了《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法与案例应用手册》一书,在该书中,作者系统地介绍了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工作的基本理论、具体业务内容和方法,并编入了大量不同类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案例,集理论、方法与操作案例于一体,是一部全面系统的投资项目决策工作业务指导书。

与此同时,大量研究者在可行性研究理论的各个分支理论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项目经济评价方面,吴德强、李善平(1998)出版了《投资项目经济分析》一书,详细论证了在一个投资项目中怎么进行具体的经济分析。同时,有学者对经济效果评价函数提出了优化模型(徐玖平,1999),还有学者研究了投资项目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黄一夫,1999)。

在预测理论方面,王明涛(1997)分析了定性预测的精度和有效性,从定性预测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定性预测方法的重新分类,来对其精度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葛新权(1998)对周期变动回归分析模型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一种包含周期变动的回归预测模型,提高了拟合度,减少了预测误差;杨桂元和唐小我(1998)提出了一种用以衡量预测误差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损失函数。

在风险分析方面,汪克夷和董连胜(2003)对项目投资决策风险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评价;魏星,夏恩君和李全兴(2004)对风险投资项目决策中的风险进行了综合的评价;石晓军、李健、李晖(1998)对项目投资风险评估的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李汉军、何亚伯(2000)对融资的动态风险进行了探讨;胡志根、肖焕雄(1997)提出了投资规划的动态风险分析模型等。同时,在指标、参数、选址和方案设计等方面,还有大量的专家和学者结合各自的专业领域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和意见。

三、国内可行性研究应用于工程项目的文献综述

在可行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很多学者将可行性研究融入到自己的专业和领域的项目中,形成了大量的可行性研究应用于具体工程项目的文献。如吴淞煤气制气公司课题组(1998)对吴淞煤气制气公司重油改为轻油制气的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经过综合论证得出了项目可行的结论;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工研究院(1991)对扬子石化公司引进日本东洋工程公司30万吨Π年乙烯装置的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郭晓东,张立英(2004)对兰州石化公司催化剂厂水处理装置技术改造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认为通过改造可以满足催化剂厂装置生产需要,酸碱废水排放量少,处理费用低,符合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的要求;于玲红、赵钱柱、秦晓东和崔振华等(2008)对河北某钢铁公司废水处理及回用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认为该处理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完全必要且可行的。

四、我国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由于我国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在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过于注重理论研究,缺乏实际调研资料,可行性研究的内容缺乏系统完整性,分析方法选择不合理等。

1.过于注重理论研究,缺乏实际调研资料

一份科学合理的可行性报告的完成,必须建立在对实际情况调研的基础之上。利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是可行性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投资项目都有不同的特点,在编写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再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对第一手资料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得出可行性报告。但是受制于资金以及研究时间限制,很多可行性研究并没有通过充分的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而是过分地依赖已有的研究经验以及理论成果,得出的结论过于偏重理论化,研究结果不能客观地反映事实,研究的结果带有研究者主观的看法。有些可行性分析甚至刻意迎合投资者的需求,给项目投资建设带来巨大的风险。

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缺乏系统完整性

一份完整科学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应该考虑到项目建设以及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以及风险,并客观地评价困难与风险,为投资者提出客观可行的规避方案,确保投资项目在建设以及正常运行过程中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当然一份可行性报告不可能把项目建设和运行的所有的细节都反映出来,但是关系到项目建设决策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当前一些可行性报告内容还是过于粗糙,对项目在建设和运行之中的困难以及风险因素评估不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不合理。特别是随着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政府对投资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当前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主要注重对经济收益的分析,对环境保护的分析和考虑比较欠缺。3.分析方法选择不合理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方法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指的是在分析项目投资收益的过程之中不考虑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直接按照投入资金的货币价值计算;动态分析指的是在分析过程之中全面的考虑了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静态分析比动态分析更加简洁快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以及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的情况之下分析比较几个投资方案,最后得出最具有可行性的方案,但是考虑的因素很少,比较偏离实际情况;动态分析则是全面考虑各方因素对项目投资建设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能够相对全面的考虑到各方因素,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现实研究过程中,可行性研究人员比较偏好于选择静态分析方法,或者简化的动态分析,不能客观全面的分析项目的可行性,致使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现实环境偏差较大。4.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够深入

6.出土楚文献文字研究综述 篇六

五十年代在长沙仰天湖、杨家湾、五里牌发现的三批楚简,保存均不很好,内容都是遣册。其中仰天湖简文字较多,字迹也较清晰,在当时已是重要的发现。当时可资比较的战国楚文字主要是楚帛书和一些楚铜器铭文,数量无多,且楚帛书的研究自身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遣册所记皆为名物,内容与帛书等完全不同,所以许多字未能正确释出,对楚简内容也仅是初步研究。罗福颐《谈长沙发现的战国楚简》(1954)(注:《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9期。),史树清《长沙仰天湖楚简研究》(1955)(注:群联出版社,1955。)、饶宗颐《战国楚简笺证》(1955)(注:《金匮论古综合刊》第1期,1955。)、陈直《楚简解要》(1957)(注:《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第4期。)等文,筚路蓝缕,是楚简研究的良好开端。

五十年代末河南信阳长台关楚简是重大发现。墓中所出竹书虽然全部残损,多为碎片,但首次见到战国竹书实物依然令人振奋。李学勤《信阳楚墓中发现最早的战国竹书》(1957)(注:《光明日报》,1957年11月27日。)及时地介绍并作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七十年代后,有关上述竹简的重要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主要有朱德熙、裘锡圭《战国文字研究(六种)》(1972)(注:《考古学报》1972年第2期,又载《朱德熙古文字论集》。)、中山大学楚简整理小组《谈信阳长台关出土的竹书》(1976)(注:《文物》1976年第6期。),《信阳楚简考释(五篇)》(1973)(注:《考古学报》1973年第1

期。又载《朱德熙古文字论集》。),李家浩《信阳楚简“浍”字及从“@(27)”之字》(1983)(注:《中国语言学报》1982年第1期。)、彭浩《信阳长台关楚简补释》(1984)(注:《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这些文章以释字为核心,通读了一些简文,解决了一些疑难。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究其原因,一是信阳简文字较多,大都比较清楚,有辞例可寻;二是通过对六十年代出土的望山楚简精心整理和深入研究,积累了一些可资比较的知识。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对五六十年代出土的楚简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一些摹本和考释成果虽然没有及时发表,但以油印本的形式,在部分学者间流传,广有影响。商承祚《战国楚简汇编》(1995)(注:齐鲁书社,1995。)是其中重要的研究成果。

进入九十年代,楚简研究开始全面兴盛。

一、新材料的公布是楚文字兴盛的直接动因。五、六十年代出土的重要材料没有及时公布,研究者限于一个很小的学术圈里。进入九十年代,新发现的重要材料公布十分及时,这就让没有机会接触实物的广大学者有机会投入研究中。1989年曾侯乙墓竹简(注: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1991年包山楚简(注:荆州博物馆《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1995年九店楚简(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楚墓》,科学出版社,199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九店楚简》,中华书局,。),19郭店楚简(注: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上海博物藏战国楚竹书(一)(注: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让学者眼界大开。这个时期,六十年代出土的望山楚简也得以公布。正在整理中的上海博物馆藏楚简(注:朱渊清整理《马承源先生谈上博简》,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年。),湖南慈利楚简(注:湖南文物所、慈利文管所《湖南慈利石坂村二十六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1期。)、河南新蔡楚简(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驻马店市文化局、新蔡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新蔡平夜君成墓的发掘》,《文物》2002年第8期。)更激发着研究者探求的热望。这些材料的及时公布,嘉惠学林、首著大功,遍受赞赏。其中包山简,郭店简公布的及时,上博简技术处理的精美尤为人称道。

二、一些高水平的释文和注释,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朱德熙、袭锡圭,李家浩的《望山一、二号墓竹简释文与考释》(1987年定稿,1995年出版)(注: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zhǒng@(28)楚墓》附录2。文物出版社194月。),裘锡圭、李家浩的《曾侯乙墓竹简释文与考释》(注:见《曾侯乙墓》附录1。1999。),李家浩的九店竹简的《释文与考释》(2000)(注:见《九店楚简》。)是其中的精品。北大的这三位学者在楚简的整理和考释方面,成就卓越。彭浩等人的《郭店楚简》(注:见《郭店楚墓竹简》。)的释文与注释也作得很好,言简意赅、充分吸收了当时的释字成果,再加上裘锡圭按语,更如锦上添花。

三、涌现出一大批考释文章,新人倍出。

遣册简文字的考释有新的突破。李家浩一系列遣册简的研究文章,结合文献和出土实物,每考一字,皆穷究音义,详论名物,甚为精确,令人信服。《仰天湖简十二号考释》(1993)(注:《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一)》,中华书局,1993。)、《包山楚简研究(五篇)》(1993)(注: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1993。)、《包山266号简所记木器研究》(1994)(注:《国学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信阳简中的“@(29)枳”》(1996)(注:《简帛研究》第二辑,法律出版社,1996。)、《信阳楚简“乐人之器”研究》(1998)(注:《简帛研究》第三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楚简中的袷衣》(1999)(注:《中国古文字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等都各有发明,代表着遣策简研究的最高成就。

《包山楚简》公布不久,便涌现出一批补释文章。在文字考释方面,吉林大学师生在这一时期的成就令人瞩目。林yún@(30)《包山楚简札记七则》(1992)(注:《江汉考古》1992年第4期。)、刘钊《包山楚简文字考释》(1992)(注: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1992。)、汤余惠《包山楚简读后记》(1993)(注:《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2期。)、何琳仪《包山楚简选释》(1993)(注:《江汉考古》1994年第4期。)、李天虹《包山楚简释文补正》(1993)(注:《江汉考古》1993年第3期。)、白于蓝《包山楚简拾零》(1996)(注:《简帛研究》第二辑,法律出版社1996。)、《包山楚简补释》()(注:《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又有《包山楚简补释》,《中国文字》新27期,[台北]艺文印书馆。)、徐再国《包山楚简考释四则》(1996)(注:《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文集》。)等对误释文字都有所订正。

黄锡全《包山楚简部分释文校释》(1992)(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李零《包山楚简研究(占卜类)(1993)(注:《中国典籍文化论丛(一)》1993。)、曾宪通《包山卜筮简考释七篇》(1993)(注:《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1993。),李家浩《包山楚简“@(31)”字及其相关之字》()(注:《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问学社有限公司,1997。)赵平安《释包山楚简中的“”和“@(32)”》(1998)(注:《考古》1998年第5期。)都是同类文章中的佼佼者。

对于信阳竹书也有了新认识。李学勤《长台关竹简中的墨子佚篇》(1990)(注:《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纪念文集》,巴蜀出版社,1990。)、杨泽生《信阳楚简第一组38号和3号研究》(2001)(注:《简帛研究2001》,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都有新的创获。

九店楚简在发掘报告中只作了释文。刘乐贤(1996、1998)(注: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九店楚简日书补释》,《简帛研究》第三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饶宗颐(1996)(注:饶宗颐《说九店楚简之武夷(君)与复山》,《文物》第4期。)、陈松长(1997)(注:陈松长《九店楚简释读札记》,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1997。)、李守奎(1997、2001、2002)(注:李守奎《江陵九店56号墓竹简考释四则》,《江汉考古》19第四期。《江陵九店楚墓〈岁〉篇残简考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第3期。[按,此文定稿于1997年,《吉林大学学报》原拟用稿,后因故改刊。]《〈九店楚简〉相宅篇残简补释》,上海大学新出土文物与古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2年7月。)、李零(1999)(注:李零《读九店楚简〈日书〉》,《考古学报》19第2期。又载《中国

方术续考》附录,东方出版社2001。)、周凤五(2001)(注:周凤五《九店楚简〈告武夷〉重探》[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4分,2001。)续有苴补。李家浩所作详细的释文与考释在2000年出版。由于这批竹简保存不好,字多漫漶。继续深入研究,有些字或可释出。

郭店楚简的丰富性和重要性是以往所发现楚简无可无比拟的.。它保存良好,字迹清晰,篇幅大多完整。《老子》与《缁衣》与典籍文献可以互相对照;《五行》也可与马王堆帛书相比较。一些过去不释或误解的字得到确解。有关郭店简研究的文章佳作纷呈,目不暇给。仅是从文字考释方面来看,北京有裘锡圭、李零、李家浩,李学勤、赵平安、黄锡全等;东北有林yún@(30)、汤余惠等;华东有何琳义、黄德宽、刘信芳、徐在国等;华南有刘钊、陈伟武、白于蓝等;华中有陈伟、彭浩、李天虹、施谢捷等;港台有饶宗颐、张光裕、周凤五、林素清、颜世铉、许学仁、袁国华等。他们都佳作频出,各有可观。对于郭店楚简文字的研究状况,另有专文综述。

综考楚简文字的论文不少,也不乏佳作。刘乐贤《楚文字杂识(七则)》(1997)(注:刘乐贤《楚文字杂识(七则)》,《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研讨会论文集》1997。),陈伟武《战国楚简考释jiào@(33)议》(1997)(注:陈伟武《战国楚简考释议jiào@(33)议》,《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研讨会论文集》1997。),徐再国《楚简文字拾零》(1997)(注:《江汉考古》1997年第2期。)、《楚简文字新释》(1998)(注:《江汉考古》1998年第2期。),刘钊《释楚简中的“@(34)”(缪)字》(1999)(注:《江汉考古》1999年第1期。),李家浩《楚墓竹简中的“昆”字以及从“昆”之字》(1999)(注:《中国文字》新25期,1999。),颜世铉《楚简文字补释》(1999)(注:《中国文字》新25期,1999。),施谢捷《释楚简文字中的悚字》2002(注:《古文字研究》,2002。),李守奎《楚简文字四考》(2002)(注:《中国文字研究》第三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等文章都言不虚发,各有所得。

部分上博简的公布(2001),再次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对二十一世纪新公布材料的研究情况,我们的介绍暂且从略。

四、竹简文字编的编著

古文字编是以简明扼要的形式集中表现释字成果的著作。文字编不能是资料的简单排比,它必须及时反应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包括著者新见。古文字编专业性很强,它是可以当作工具书使用的学术著作。

二十世纪公布的竹简文字大都已被收入各种不同类型文字编中。古文字编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某一批材料为对象“单编”,一类是以几批材料为对象的“汇编”。张光裕、袁国华的《包山楚简文字编》(1992)(注:[台北]艺文印书馆,1992。)、《郭店楚简研究·第一卷·文字编》(1999)(注:[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都是原字剪贴,有字必收,下附辞例,甚便使用。这些字编成书很快,释字基本上以公布材料的释文为准。篇幅庞大,内地一般学者案头难备。张守中等人的《包山楚简文字编》(1996)(注:文物出版社,1996。)、《郭店楚简文字编》(1999)(注:文物出版社,2000。)简单明了,字形清晰。但释字或有疏误,白于蓝已有专文订正(2000)。白于蓝硕士学位论文《包山楚简文字编》(1995)释字精审,多有创获,但未能公开出版,流布不广。张光裕、黄锡全、滕壬生主编的《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注:[台北]艺文印书馆,1996。)也可归入楚文字之列。全书摹释精确,体例完备,很好地补救了曾侯乙墓竹简照片模糊不清之弊。

汇编形式的字编常常是简、帛合编。葛英会、彭浩的《楚简帛文字编》(1992)(注:日本东京书店,1992。)成书较早,在日本出版,中国内地罕见,影响不大。滕壬生的《楚系简帛文字编》(1995)(注: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是重要的资料汇编。此书有三大特点:一是资料非常丰富,尤其是尚未公布的出自湖北江陵天星观、秦家嘴、范家坡、砖瓦厂等六批竹简,在这里首次露面,这是本书的最大看点。二是收字丰富,下附辞例,甚便读者。三是摹写认真,字形基本可信。但此书对最新研究成果吸收不够充分,释字或有疏误。李零长文《读楚系简帛文字编》(1999)(注:出土文献研究》第五辑,文物出版社,1999。)对书中不足多有订正。

郭若愚的《战国楚简文字编》(1994)(注: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是仰天湖和信阳两批竹简的文字汇编。全书摹写很好。由于成书较早,限于种种条件,释字上没有突破。

文字编是基础工作,但如果对文字不作深入研究,只是堆砌材料,粗制滥造,不仅会大大降低其自身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而且使对这一类著作的信誉受到伤害,不可不慎。

从理论上探讨楚文字的构形、特点、流变等的论著不很丰富。李运富的《楚国简帛文字构形研究》(1997)(注:岳麓书杜,1997。)是这方面的力作。全书对楚文字的构形分析细致,凸现楚文字特点,对文字理论很有贡献。

四 楚国玺印、货币及其它文字的研究综述

古玺文字在战国竹简问世之前,算得上是战国文字的大宗。自罗福颐主编的《古玺汇编》(1981)《古玺文编》(1981)问世,就越发引人注目。吴振武《〈古玺汇编〉释文订补及其分类修订》(1983)(注:《古文字论集初编》,香港中文大学,1983年。)、《〈古玺汇编〉校订》(1984)(注:《〈古玺文编〉校订》,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84。)把古玺文字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对战国文字研究贡献十分突出。

对楚国玺印文字的考释,多散见于战国玺印文字丛考及在其它古文字考释中。专门讨论楚玺的论著并不很多,李学勤《楚国夫人玺与战国时的江陵(1982)(注:《江汉论坛》1982年第7期。)、《“@(35)”字与真山楚官玺》(2001)(注:《国学研究》第8卷。)、李家浩《楚国官印考释(四篇)》(1984)(注:《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楚国官印考释》(注:《语言研究》1987年第1期。),汤余惠《楚玺两考》(1984)(注:《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郑超《楚国官玺考述》(1986)(注:《文物研究》第2期,1986。),刘钊《楚玺考释六篇》(1999)(注:《江汉考古》1991年第2期。),林清源《楚国官玺考释(五篇)》(1997)(注:《中国文字》新22期,1997年。),肖毅《古玺所见楚系官府官名考略》(2001)(注:《江汉考古》2001年第2期。),何琳仪《楚官玺杂识》(2002)(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等文或考字形或考官制,各有所获。

在古玺研究的各种论著中,论及楚玺内容,考释楚玺文字的很多,有些是楚文字研究的重要成果,限于篇幅,在此引述从略。

把楚玺文字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加以深入研究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是楚玺材料不断增加,传世的、出土的续有面世;二是研究成果也有了较丰富的积累。我们期待着一部《楚玺研究》之类的著作早日问世。

楚国货币品类不是很多,货币文字数量也不很大。主要的论著

有李家浩《试论战国时期楚国的货币》(1973)(注:《考古》1973年第3期。)、骈宇骞《试释楚国货币文字“巽”》(1986)(注:中国古文字学年会论文,1979。)。陈剑《释“@(36)”》(2002)(注:《李学勤先生学术活动五十周年纪念文集》,2002。)楚国货币文字拓本集中收录在汪庆正主编的《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中。黄锡全《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释文校正》(1992)(注: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1993。)一文对其中释文错误详加考正。

7.网络游戏研究文献综述 篇七

关键词:网络社交,交往行为,社会环境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日常生活领域,网络都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与认知。网络的发展不仅促使了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而以网络社交软件为基础的网络社交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网络社交与社会性网络即SNS密切相关,SNS的产生和发展又与“六度分隔理论”密切相关,该理论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按照六度分隔理论,个体的社交圈会经由放大而成为大型网络。2002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瓦特教授开展了“小世界研究计划”,验证了“六度分隔”不仅在物理世界,而且在虚拟世界同样适用。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进行网络社交拓展,这就是所谓的SNS网络。[1]网络社交的流行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对当代人类的日常生活社交行为与思考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

一、文献综述

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是随着近几年互联网和网络社交软件的迅速普及发展而开始起步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研究的数量与质量。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关注重点在于网络环境下的社交行为与人际关系,尤以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居多,而关于周围社会环境影响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一)关于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是一种以文本、虚拟图像为主要交流符号,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信息沟通的交往方式。[3]网络社交的原理是前文所述的“六度分隔理论”,其本身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匿名性、失同步性、便捷性,其分别有利于减弱自我意识、更好地印象管理、保持互动双方的自我表露。[4]而网络社交偏好是一种个体差异的认知结构,是个体主观上的、相对于传统面对面社交的一种交流方式上的倾向性选择。相对于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人们会感到网络社交中人际关系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更加自信。[5]

网络社交因其操作便捷、内容简洁、信息共享等特点,使得交往时空拓展、交往对象多样、交往内容丰富、交往行为直接、交往关系平等、交往意识自主,带领人们进入了即时、互动、高速的新时代,并打破了传统交往方式的种种约束,从而实现了跨空间和身份的交往,拓宽了人们交友的渠道,满足了个体的心理、情感需求。[6]根据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弱关系下的社会交往更有利于不同信息的交流,易于成为信息流动的主要渠道。[7]而网络社交兼具时空压缩性与延伸性、匿名性等特点,因此非常适合弱关系的建立与发展。[8]

(二)关于社会环境影响作用

人类个体具有社会性与群体性,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周围人的压力,并依据周边环境和人群行为而选择自身的行为,个体社会化过程总是会受到或需要接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且通过模仿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等过程将其接受的东西内在化。[9]米德的“镜中我”理论指出,个体总是依据对他人行动与认知的推测而行动。[10]班杜拉认为,如果人们观察到周围人有特别举动,那么他们也会有此倾向,并且这种自学能力是与生俱来的。[11]个体社会化过程总是会受到或需要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可以推测,个体偏好受周围环境影响,个体的网络社交偏好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属团队的他人。[12]国内也有学者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周围社会环境与网络社交偏好的相关关系,并给出了较为精确的相关系数。宋姜通过提出假设到数据分析验证的方式,指出网络社交偏好受周围人群影响:个体周围人群网络社交普及程度越高,其就越有可能偏好于网络社交。[13]

相应地,社交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也影响着社交网络平台,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网络,甚至是现实社交行为。随着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创新,网络使用的便利,碎片化的社交状态也随之明显,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现实交往淡化、社交焦虑症、高科技焦虑症等不良影响。[14]这也即是下文要提到的网络社交与现实人际交往的关系之一。

(三)关于网络社交偏好与现实人际交往

关于网络社交与现实人际交往之间有很多研究内容。比如在社交焦虑的研究上,有学者认为网络社交有助于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即网络社交比现实社交存在更低的心理压力和社交焦虑水平。[4,15]但有学者通过社交焦虑量表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证实了现实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时间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16],亦即说明,社交焦虑本身很大程度上也是随着网络社交的频繁而产生的。

不少研究者认为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关系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即所谓的“跷跷板”效应,二者一般无法兼顾。网络社交的发展容易造成人们对人际交往角色的错位和人格分裂,造成现实社交的心理障碍与网络社交依赖性[9,17],网络社交对象的虚拟性与匿名性也极易引发现实生活交往中的信任危机和道德失范。[6,18]关于网络社交依赖,有研究者认为其与网络社交使用者的主观认知相关,即对网络社交及其真实性认同度越高,依赖性也就越大[19],也有研究者对其进行严厉批判,认为网络依赖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是缺乏担当精神的表现。[20]

但也有学者指出,网络社交实际上是现实人际交往的一种补充,未必一定会产生上述所谓的“跷跷板效应”。有研究者发现,性格外向程度与网络社交偏好呈正相关关系[2],外向者总会在社交网络中保持最新状态并积极与他人保持联系,而性格封闭者相对于外向者而言,更倾向于减少网络社交的频率,会即使在网络上也难觅其影[17],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实人际与网络人际的高度重合性造成的,即网络社交是“强关系”与“弱关系”并存的世界,并且往往是熟人占据网络社交的主导地位。[21]也有研究者指出,网络社交对现实社交的影响性质因人而异,一些群体认为网络社交增加了其与周围特定人群的交往时间,增进了实际情感,而另一些群体则持相反观点。[22]而社交补偿理论认为,对于一些社交焦虑水平较高、不善现实交际的个体而言,网络社交为其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和解决手段,同时他们也更倾向于采用网络社交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20,23]

二、总结与评价

首先,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环境下的社交行为与人际关系,尤以网络社交对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或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居多,同时也有不少积极意义的研究,而关于非青少年网络社交人际关系和周围社会环境影响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这方面是今后研究中需要特别侧重的,可以结合相关个体行为理论和环境作用理论加以研究。

其次,从综述中可以看出,目前研究者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主要定位于定量分析,即通过量表式问卷数据的SPSS或SAS数据分析,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及相关性水平,而质性研究方面已有研究很少涉及。但实际操作中,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往往在信度和效度上均不如参与观察和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式,因为被调查者一般倾向于回避或虚报网络社交中的不良行为。由此今后在网络社交的质性研究方面可以做一些积极性探索。

再者,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主要是就事论事,仅仅将研究目光放在网络社交使用者之上,探讨网络社交对其使用者的影响,而关于网络社交通过其使用者来影响其周围个体的研究则几乎没有,这也是未来研究需要涉足的领域。

8.中国体操研究文献现状综述 篇八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0-2010年11年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有关体操方面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关体操的研究,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研究的内容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竞赛,教学,训练方面;对生理、生化、力学、音乐编排方面的研究不足;有关损伤方面的研究,有待提高;关于选材方面的研究很匮乏。

关键词中国体操研究综述

体操的科学研究是为体操的教学和训练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运动员在比赛中提高竞技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客观反映当前我国体操科研论文的现状,总结当前体操科研论文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可以为今后我国体操科研工作者从事体操方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同时对促进体操运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对2000-2010中有关“体操”不包括“艺术”、不包括“心灵”、不包括“头脑”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进行搜索与统计。

(二)数据统计法

把所获得的数据根据年份通过EXCEL进行数据统计,并一一按研究方向进行分类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文核心期刊中体操科研论文的时间分布

在2000-2010年期间,2001年的研究论文最多共计70篇,占总数的12.32%;2010年47篇,占总数的8.27%;2009年共计31篇,占总数的5.46%;2008年共计29篇,占总数的5.11%;2007年共计52篇,占总数的9.15%;2006年54篇,占总数的9.51%;2005年46篇,占总数的8.10%;2004年68篇,占总数的11.97%;2003年53篇,占总数的9.33%;2002年53篇,占总数的9.33%;2000年65篇占总数的11.44%。

(二)研究内容分布方向

查询2000到2010年公开发表的论文共计568篇,参照运动训练学、体育社会学以及体操教材中的分类方法,将检索到的论文划分为基本理论、教学、训练、技术、竞赛、心理、规则、编排、生理、生化、损伤、音乐、选材、力学和其他16个研究方向。

1.基本理论

有关基本理论方面的论文为109篇,占总数的19.2%。这说明我国体操研究目前在基本理论方面研究的较多,在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大多都竞技体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体操的发展史、中美体操竞争力的比较、体操运动的功能价值研究、体操的分类、竞技体操的优势和潜在危机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这对于体操的潜在价值和体操的文化内涵以及体操的纵深发展有较大的价值。

2.教学、训练和技术

教学、训练和技术方面的文章共计201篇,占论文总数的35.4%,其中教学116 篇(占论文总数的20.4%),训练40篇(占总数的7.0%),技术45篇(占总数的7.9%)。学校一直是学术界最为活跃的地方,是高水平论文的发源地,是各项运动开展的试验田和人才库,在体操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有关教学改革的体系研究、教材教法的建设与改革、体操教学评价体系,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方面的论文很多,但08、09年这两年出现减少的迹象。训练方面多是探讨运动训练原理、训练过程的调控及提高运动训练水平方法途径、训练对身体某一特定技能的影响以及训练周期的特点等方面的文章较多。这类论文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运动员身心发展规律及体操技术动作结构、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使其具有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特点,为体操的教学与训练指明了方向。在这多学科交叉发展的方向上,体操的发展还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竞赛、规则

竞赛、规则的研究共计168篇,占论文总数的29.6%,竞赛方面123篇(占总数的21.7%)。有关竞赛的研究如此之多,竞赛几乎全是体操的三大赛事和我国的全运会,内容主要是实力分析、竞争力的比较、竞技运动发展特征以及趋势、成绩分析等。在体操规则方面45篇,这方面的论文较多。成上升趋势,规则方面多直接和体操的三大赛事相联系。从规则的变化来研究竞赛、训练的影响的较多,以及规则的变化对体操发展的趋势的也较多。但从2008年国际体联(FIG)修改新规则后,2009年没有一篇有关规则的论文出现。研究竞赛、规则方面的研究都是为我国的奥运争光战略服务的。

4.生理8篇、生化3篇和力学3篇

生理、生化、力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不断增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科研论文结合电脑、录像机、摄影机、肌电图机等仪器设备,从生理、生化、力学方面在体操领域的研究,解决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对体操运动训练过程的科学化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为体操技术的诊断、技术的创新与改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变化进行定性分析、对科学合理安排训练、掌握运动负荷、加强训练过程科学化和提高运动成绩具有理论知道作用。但这方面研究的潜力是巨大的,从生理、生化、力学方面研究体操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5.心理方向

心理方面的文章共计8篇,占论文总数的1.4%。心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这与我国运动心理学起步较晚,水平有限分不开。但是随着我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在心理方面的研究会逐步增多,心理研究将成为研究的热点。

6.音乐与编排

音乐编排方面的论文共计9篇,其中音乐1篇、编排8篇(占总数的1。6%)。随着竞赛规则的改变,编排、音乐的研究不断增加。我国在音乐编排方面的研究和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音乐编排上的研究也将逐步增多。

7.损伤、選材、健身与其他方向

损伤、选材、健身和其他方面的文章共计59篇,其中损伤30篇(占总数的5.28%),选材5篇(占总数的0.8%),健身12篇(占总数的2.1%),其他12篇(占总数的2.1%)。损伤方面的研究呈上升趋势,说明这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这方面主要有损伤的治疗方法,如何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以及运动员的损伤特点和原因的分析。这也与当前我国体操运动员训练损伤严重,提早退役有很大的关系。有关医疗体操健身的研究也逐年上升,这说明在物质文化丰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研究体操健身效果的同时,挖掘了体操的理论功能,同时也让体操更好的为大众服务。有关选材的研究只有两篇,实在太少,这表明,在我国体操选材方面的专家少,以及我国在科学选材方面理论体系不完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运动员的选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的发展,选材不当,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应该在选材方面多做研究。

三、结论与建议

(一)有关体操运动的研究,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建议在我国体操水平还未取得决定性优势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加强对体操运动各方面的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竞赛、教学、训练方面。出现重复选题,创新力度不足。建议扩大研究领域。

(三)对生理、生化、力学、音乐编排方面的研究不足。建议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应用水平。

(四)有关损伤方面的研究还需加强,应该在造成损伤的原因上多做研究,从而较好的预防的损伤的发生。

上一篇:中西医专业个人简历下一篇:失恋了的心情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