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警察激励机制建设初探

2025-01-04

现代警察激励机制建设初探(9篇)

1.现代警察激励机制建设初探 篇一

警察激励机制的构建

内容摘要:在现代管理学中,激励机制对提高工作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公安机关构建警察激励机制是有效开发警力资源,增强公安队伍战斗力的有效措施,同时对公安事业发展和公安管理工作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而构建和完善警察激励机制是促进和保障公安机关实现目标和完成使命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努力寻求新的对策,使警察激励机制更加的完善从而推进公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在现代化管理学中,激励是指一定的组织创设满足员工各种需求的条件,激发组织成员的动机,调动其生产劳动积极性,使之产生实现组织期望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激励机制是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所有激励方法、制度的总和。激励机制因其对提高工作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被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公干机关作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能部门,构建起一套科学的警察激励机制,对于增强队伍工作积极性,但是公安事业的有效开展作用也是深远的。

一·警察激励机制的涵义及必要性

(一)警察激励机制的涵义:

激励,就是组织通过有效的操作某些方法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激发、引导、保持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使组织自觉、自愿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更大努力的行为过程。机制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用于管理方面的研究时,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

警察激励是指公安机关通过适当的手段和载体,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警察个体的行为,以有效实现公安机关及警察个体目标的系统活动。公安管理中激励理念的运用,就是要根据激励理念建立一套适应公安工作的长效激励机制,以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提高队伍的战斗力,确保人民警察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任务的完成。警察激励机制是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需要,推行公安工作改革,履行工作职能,激发工作潜能,实现工作效能最大化的重要保证。

(二)引入警察激励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各种打击战役、专项斗争、整治行动、教育活动等经常化、全年化、重叠化,使得民警工作疲于奔命、力不从心,加之某些领导管理方式的陈旧,不顾客观实际,一味给民警施加压力,造成民警压力过大,不但不能提高效率,反而压制了民警的积极性,同时社会转型时期在外界的巨大冲击下,民警的思想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民警对各种需要的欲望逐渐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正确运用激励理念通过提示民警的心理思维和观念意识与行政管理手段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清除公安队伍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变消极为积极,才能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密切上下级关系,从而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否则,激励理念运用不当,极易错误引导民警,或好大喜功,或争名夺利,积极性不高,工作消极被动,作风涣散,必然导致整个公安队伍战斗力低下,而公安机关作为执法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二:构建警察激励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警察激励机制是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的有效措施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警力不足的问题,警察总数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与世界各国相比

是最少的国家之一。警力不足导致基层公安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民警的休息时间难以保证,再学习、在岗培训的机会和时间更十分有限;整体业务素质难以得到提高,对付犯罪分子往往“说不过、打不赢、追不上”,加之,相对低下的收入,轻差都额社会承认度与高标准的纪律;高风险的责任。相矛盾,形成了巨大的思想落差;执法工作严格的考核要求、严厉的责任追究倒查制度与法律法规不健全、办案程序操作性不强、执法环境恶化相矛盾,形成了强烈的思想困惑。从而使相当部分基层民警对警察职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队伍表现出思想不稳,爱岗敬业精神淡化、缩手缩脚、消极厌战、缺乏工作激情的状况。

(二)构建警察激励机制是公安工作形式发展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公安机关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隐蔽斗争更趋尖锐复杂,国家安全面临着新形势;“违法犯罪活动日趋暴力化、智能化,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1】治安行政管理领域扩大,执法环境发生变化与现行警务机制、队伍素质不适应的问题更加突出;而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经费紧张、装备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公安工作的有效开展。面对诸多严峻考验,公安机关在强化打防控机制,提高驾驭治安局势能力的同时,能否建立一套科学的警察激励机制,最大化地开发利用好有限的警力资源,关系到整个公安工作的成败。

(三)构建警察激励机制是公安工作现代化的科学探索

实践证明,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必须加以改革。

如各级、各地公安机关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闲忙不均、奖惩不明的情况;经验型管

理多、科学性决策少;频繁动用人海战、疲劳战、从事各种非警务活动;警力配

置呈倒金字塔型,基层警力不足;不合格人员占用宝贵的编制、警务资源;导致

“优秀人才上不去,不合格人员下不来”、“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这些问题

不解决,就很难把广大公安民警的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难以提高公安工作效

率,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现代管理学所确立的激励机制经过了不断改进和逐步成熟的过程,在现

代管理中有着大量的运用,成效是明显的。企业管理虽然与公安机关的管理有很

大的区别,但是在组织管理和对人的管理方面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引入先进的激励机制,把它和公安管理的实际结合起来,必然会改进我们的管理工作,提高

管理的科学性。我们根据形式的发展需要,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现代

管理学的成功经验,构建一套科学的警察激励机制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三:当前警察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激励对警察组织管理者来讲表现为警察人员的需要欲望,给予适当的满足

或限制。马斯洛根据心理学的特点,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

全需求、社会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警察作为人的个体也不

例外,追求未被满足的需求。因而激励对警察组织管理者来讲就表现为对警员的需求欲望,给予适当的满足或限制。一般而言,我们将这种需求简单的分为物质

需求和精神需求。当前围绕着这两种需求警察激励机制的手段和方法,主要由正

面激励和负面激励构成,具体包括了薪酬激励、校绩考核激励、晋升激励、授权

参与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文化激励、保障激励以及惩罚激励等。但在我们实际的警察管理中这些激励手段和方法往往只是简单的拼凑,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目的,警察的积极性未被真正彻底的调动起来。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因

为我们在运用警察激励机制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一)警察激励机制体系缺乏制度化

虽然每个警察组织管理者都知道激励对调动警察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尝试用好激励手段和方法,但因为缺乏深层次研究,没有将激励机

制制度化、科学化,缺少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激励机制,导致激励机制失效。比如很多警察组织管理者在使用负面的警察激励时,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就很

难做到一视同仁,在整个警察组织中难以形成可行的惩罚制度。这就使得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认为“干好不一样,干坏不一样,最好什么也不干”,甚至干多错多,得罪人也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等非正常现象。

(二)激励对象集中于少数人

现在在不少公安机关,先进典型一旦成名,往往在较长时间内各种荣誉、奖励集于一身,形成多者越多,少者恒少。激励过分集中在少数人身上,不利于

调动广大民警的积极性,也影响组织的全面发展;而先进的典型本身可能也会因

为受奖过多而对奖励产生“麻木”情绪,或产生思维定势,取得一点儿成绩就等

着“回报”,如得不到,就会怨声载道。因此,在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的同时,也要兼顾整体,以调动全体民警的积极性。

(三)激励的针对性不强

当前,一些公安机关从满足民警普通需要出发,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从优

待警措施,解除了民警的后顾之忧,极大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也有的公安机关从优待警措施不够切合实际,结果虽然耗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民

警的积极性并未真正点动起来,如果片面认为满足了民警的需要后必然会产生激

励效果,那么激励作为一项措施完全是被动的,这实际上扭曲了激励本意。激励

机制的着眼点应放在通过调动全体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公安目标得以高效实

现。

(四)过分强调物质激励

把发放奖金作为对民警进行奖惩的重要手段,对工作业绩突出者发放一定

数额的奖金以资源鼓励,对工作不符合要求者则扣发岗位津贴或奖金。这种做法

看似体现了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原则,实际上有很多的副作用。一是使一部分民警

心理失衡,将注意力转移到对金钱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上。二是对文化素养较

高、经济条件较好的民警来说有较大的局限性,目前,注重才能发挥、看重工作的责任、关心工作挑战性和自身发展前途的民警占大多数,管理者不能低估民警的这些高层次需要,必须更重视运用工作本身的激励因素来调动其积极性。

(五)夸大了竞跨上岗的作用

干部竞争激励机制的基点是民警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并与奖惩、晋升、经济

待遇等挂钩。就职务晋升而言,公安机关的实职岗位毕竟有限,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因职位有限不能晋升而得不到激励,实际上仅仅激励了少数人。根据聘用条

件,公安机关中表现不合格的民警和表现优秀的民警均占少数,有相当一部分人

处于中间状态,有为数不少的民警虽然符合聘用条件,但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现行的竞争机制对这部分人来说激励作用不大。

(六)只奖不惩或只惩不奖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奖励和惩罚是激励的两个基本手段,针对不同的组织成员,要注重奖惩结合,以奖为主,以惩为辅。奖励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奖励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奖励彻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仅是领取应急措施的;二是奖励具有创新精神的,而不是盲目听从的;三是要奖励决定性的行为,而不是无用的分析;四是要奖励出色的工作,而不是低效率的忙碌;五是要奖励简化,而不是人为的复杂化;六是要奖励无声的有效行动,而不是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七是要奖励高质高效的工作,而不是劣质低效的工作;八是要奖励合作,而不是内让。同样,惩罚也不是目的手段,也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对什么情况不

应给予惩罚给予何种惩罚都必须作出明确规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且公平施罚,言行一致;要根据行为的性质、民警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选择处理方式,以提高惩罚的效果。

(七)现行的激励标准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俗话讲“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办任何事情都不能没有标准。激励作为一种管理行为也应该有个标准。激励程度大于或小于这个标准都无法受到应有的效果,由于每一个被激励对象的具体情况不同,我们不可能制定出一个表格式的定量,但在实施中一个原则性的标准是必须把握的,即激励的程度必须与激励对象所做的贡献相适应。当前各地公安机关以低发案率、低犯罪率、高破案率、高缉捕率为激励标准,过分夸大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的控制能力,这样的标准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而且会使警察产生厌烦情绪,结果适得其反,使激励与警察的努力,与警察的成绩不相适应,激励也变的无的放失,难以操作。

四:构建警察激励机制的新思路

(一)构建系统化的警察激励机制

美国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尔·伯塔朗非提出了“一般系统理论”的基本点,即一切有机体都可视为一个系统,系统是处于相互联系中的各个部分的总体。后来学者们对一般系统理论的概念有了相对一致的看法,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通过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维持一种稳定的状态”,【3】系统理论对当代管理学的发展有着直接而重要贡献,也为我们公安机关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崭新思路,既把警察激励机制的建设系统化,构建一套“统筹兼顾,综合优化”机制系统。这个机制体系的应当具有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并与外部环境不断交流,处于动态的循环之中。

(二)激励要体现公平

人是需要公平的,而公平是在比较中获得的。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一向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们更多时候注重的不是所得的绝对量,更注重可比的相对量,因此 管理者应充分考虑一个群体内相关人员激励的公平,要考虑到人的主观感受。激励对象集中于少数人,一部分民警就会感觉到,同样的辛劳却不能获取相同的回报,这就会大大影响到它们的积极性,激励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故而,公安管理中的激励工作不应仅用孤立的眼光看待民警个人,还应考虑其参考对象,充分应用公平理论的原理,使公安机关内部的物质、荣誉等奖励能够尽量达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成员之间的统一和平衡,使广大民警的付出和收获能够达到大体的公平,让激励机制发挥出良性循环的作用。

(三)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人类进行社会活动,都是直接和间接地和物质利益联系在一起,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现代管理学认为,物质利益是人的安全、自尊不可缺少的依据,不应该忽视和忽略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物质激励的作用和效果是有限的,当人的基本生存问题解决以后,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精神激励是无形的,但它对人们所产生的推动力却是无穷的。很多情况下,精神激励的效果远远高于直接的物质激励,而在当前公安机关的物质条件毕竟有限情况下,加大物质激励的投入使很多部门负担承重。公安管理有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有效发挥两者的互补作用,是值得倡导的。

(四)针对民警的客观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措施

任何一种激励措施的实施对追求它的人才能发挥其激励作用,但是对不追求它的人来说就发挥不了激励作用。公安机关必须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避免部分人因得不到激励而放弃追求,这样做的优点是:一方面充分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4】民警客观需要复杂方面;另一方面而能够引导公安民警向较高层次需要的发展,因为民警的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以后才会向较高

层次需要发展,较高层次的需要因其内容的广泛性和现实的艰难性而对其起着更强烈的激烈作用。

1. 宋浩波《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2. 桑玉成《管理思想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3. 孙耀“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利益原则探索”载《海南社会科学》2005年版

2.现代警察激励机制建设初探 篇二

1 潍坊市现代创意农业发展情况

新世纪以来, 潍坊市积极布局拓展农业生产功能, 借助旅游开发, 重视发展以观光休闲为主的现代创意农业。该市的发展目标定位于打造农业旅游产品, 融合文化休闲旅游, 创建旅游乡镇。到目前为止, 取得了很多成绩。潍坊市已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示范县各1处, 中国美丽田园、最美乡村2处, 山东省休闲农业示范点18处、山东省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3处、齐鲁最美田园2处, 并有21处园区相继被公布为山东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和休闲旅游精品点。

潍坊市现代创意农业立足于本地民俗、特色文化, 对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文化进行创意加工, 结合自然景观, 打造园区式休闲农业产品。通过旅游品牌建设和文化宣传, 吸引本地和境外游客来此参观, 注重休闲和农业生产体验, 增强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竞争力。

临朐县石门坊寨子崮乡村旅游区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该旅游区依托潍坊地区独树一帜的石门坊红叶景区, 拥有太平崮、插旗山、东楼崮、西楼崮、天柱峰、圣母崮等自然风光资源, 山间遍布柿子树和山楂树。2014年初当地政府修建了一条起步于太平崮长达15.5 km的生态旅游线, 游客在这条线路上可以观山景、穿丛林、涉溪涧。为了丰富游客旅游内容, 寨子崮村种植了万亩薰衣草园、玫瑰园, 游客在此体验田园风光, 为了让游客融入山野, 建设了万亩樱桃、苹果、柿子、山楂园, 收获季节游客可以入园采摘, 体验农事。

潍坊市现代创意农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通过考察这些项目, 它们观光休闲内容丰富, 创意内容较为欠缺。虽然辖区各县市都有自身的休闲农业项目, 但是项目内容雷同, 集中于采摘、农家乐等常见游览项目, 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创意产品尤为稀缺。石门坊风景区前有一个偌大游客广场, 销售的产品多为烤肉、栗子、山楂、树根、山石、煎饼等当地原生产品和初加工产品。

2 潍台现代创意农业合作基础

潍台现代创意农业合作基础扎实, 首先潍坊具有良好的发展现代创意农业的资源。该市是山东农产品重要的生产基地, 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行城市, 境内种植、养殖、水产、畜牧、加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潍坊市在农业产业化、特色农产品种类、农业经营方式、农产品营销体系等方面具备了产业化转型的先发优势。潍坊同台湾一样以生产蔬菜、畜牧产品、果品、烤烟、苗木等农产品而著称, 两地资源种属相近, 具有先天合作基础。

其次台湾现代创意农业较为发达, 台湾的发展经验即可以为潍坊克隆复制, 又可以在潍坊生根发芽, 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创意农业。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历史较长, 30年来已经进入了较成熟的阶段。其发展初期也是偏重旅游开发, 近年来开始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 进行创意研发和创新设计出具有唯一性的创意农产品和农业活动, 为消费者提供了亲近田园自然, 时尚活泼、雅俗共赏、休闲康乐的农业创意活动。

台湾现代创意农业发展最大的经验就是创意农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农业生产生活的文化内容, 用创意设计整合产品资源, 形成独特的产品特色。潍台创意农业合作就是要移植台湾创意发展经验, 打造本土具有自然美的田园景观、农庄, 创意具有人文美的乡村生活,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赋予消费者休闲时尚体验。下大力气解决潍坊休闲农业的环境规划创意性不足问题, 加强环境资源的创意开发, 注重休闲主题创意和体验型项目的创意设计, 特别是启动农业农产品开发的创意。

潍坊现代创意农业发展必须改变初级农产品的形状、色彩和口味, 注入时尚、科技、健康、文化等创意内涵, 增加农产品的艺术性。山林中的树枝可以做成拐杖这样的初级产品, 如果通过创意, 制成摆件、雕刻成画作、仿象牙和铜器雕刻品, 就成为艺术品, 若把树枝做成时尚卡通玩具则成为消费者喜爱的纪念品。通过创意加工的现代食品, 美味将与美形和美色并重, 临朐的山楂制品不能仅限于山楂糕和山楂条, 更可以制成山楂饼干、山楂豆干、山楂煎饼、山楂果冻、山楂冰淇淋、山楂巧克力等休闲产品, 还可以利用山楂形象制作家居用品, 利用山楂药性和香味生产护肤美容用品如山楂沐浴液、山楂美容手工皂等。

再次, 潍台之间已经开始了现代创意农业的初步合作。潍坊和台湾在经贸、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一直有良好合作, 从1994年第一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开始, 潍坊就开始大规模加强与台湾的合作。潍台双方互设“潍坊民间创意文化馆”和“台湾文化艺术馆”, 继鲁台教育交流中心后, 鲁台科技合作中心、鲁台农业技术交流中心落户潍坊。2012年4月第一届海峡两岸休闲观光农业交流会在潍坊寿光举行, 直到目前已经成功举办至第五届。通过两岸休闲观光农业交流会两地探索在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农场建设和民俗特色旅游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

3 潍台现代创意农业合作机制建构策略

机制设计理论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教授利奥·赫尔维茨 (Leonid Hurwitz) 最早提出, 1973年赫维茨在《资源分配的机制设计理论》中全面解读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框架。机制设计理论认为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均衡且分散化决策条件下, 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经济或者社会目标, 设计出一种经济机制, 这种机制能使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机制设计理论认为社会合作机制目标实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即“参与约束”人们自愿参与和“激励相容约束”即人们自愿付出实现目标的努力, 社会目标才能实现。

机制设计理论提出合作机制的创设主要考察三个要素, 即信息成本问题、显示性原理、激励相容。依据该理论, 从宏观方面看潍台现代创意农业合作机制要构建:国家层面完善政治互信机制, 加强信息沟通的对话机制, 地区层面建全文化双向交流机制, 建构潍台经济融合发展机制;两地现代创意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机制和文创产业合作的激励相容机制。

建构潍台现代创意农业合作机制第一要做到完善潍台两地的创意合作平台, 实现“参与约束”。目前潍台合作机制已经有鲁台会、菜博会、花博会、鲁台农业技术交流中心等对台高端活动平台, 拥有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合作交流会、海峡两岸休闲观光农业交流会等多场两岸农业创意合作活动。2016年4月寿光市被批准设立海峡两岸 (寿光) 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潍台合作机制有了中坚力量。寿光的农业科技在全省处于先进地位, 在蔬菜、花卉新品种选育, 精致农业领域接近或超过台湾的水平。潍坊市要进一步扩大与台湾各地现代创意农业的合作范围, 制定台湾创意企业来潍经营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潍台农业合作机制要不断完善, 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第二要以大项目引领两地现代创意农业合作, 实现“激励相容约束”。合作机制的内容是具体的两地现代创意农业项目, 机制可以促进合作项目的推进, 项目可以深化合作机制的内涵。2013年诸城惠发食品有限公司与台北科技大学共建绿色观光工厂项目, 台北科技大学惠发公司进行全程绿色观光设计, 建立集生产、展览、展示、展销、体验制作 (DIY) 于一体的现代工农业旅游模式。由中国食品谷与台湾立川渔场合作建设的休闲观光渔业暨抗衰老中心示范区。临朐五维山林开发有限公司引进的宋香园生态世界等一批现代创意农业项目带动了潍台合作。2014-2015年山东万象生物科技、阿里山樱花观光园、蔬菜果品生产及深加工、台湾树葡萄温室栽培研发、观光人参研发推广、“幸福欢乐岛”主题公园休闲观光农业工厂等近30个合作项目达成, 引发潍台合作热潮。

第三要注意学习台湾现代创意农业的创意技术, 引进创意人才, 培育本地人才。创意人才和技术是潍台合作的核心, 两地人才交流机制和流动机制亟须建立, 潍坊市要出台引进台湾现代创意农业关键人才的认定政策和鼓励政策。潍坊要利用两岸合作机制共同培养文创产业高级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机制。要在潍坊建立台湾现代创意农业产业园区或者是合作实验区, 全力建设产业合作、人才开发、论坛活动、展示交易、理论研究五大平台。同时探索两地现代创意农业金融融资、资本合作的运行机制。

摘要:潍坊市现代创意农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急需通过潍台合作, 移植台湾创意发展经验。完善潍台两地的创意合作平台, 要以大项目引领两地现代创意农业合作, 学习台湾现代创意农业的创意技术, 引进创意人才, 培育本地人才。加强环境资源的创意开发, 注重休闲主题创意和体验型项目的创意设计, 特别是启动农业农产品开发的创意。

关键词:现代农业,创意农业,合作机制,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Leonid Hurwitz.the Design of Mechanism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M].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3.

3.现代班集体建设初探 篇三

【关键词】传统班集体现代班集体转变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是学生心智成长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最直接的影响作用。我们将德育的目光直接聚焦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班集体,具有非常明晰的目标导向,也是对学生生命成长高度关注的根本体现。

一、 现代班集体的初步特征

(一) 多元化

现代班集体不仅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全体任课教师的职责,更是每个学生集体生活中的需要、权利和责任。同时,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影响班集体的重要因素,多方合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因此多元化参与现代班集体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 开放性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经过班主任引领的各种教育力量(包括学生主体)存在一定的偏向性与不完整性。从内部讲,要争取更多的、更大范围内的各种资源的进入;从外部讲,教育也需要学生个体更多地进入大的、开放的社会,这是新形势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纪律、舆论、人际关系的最新支持。

(三) 生本化

由于每个班集体成员的知识背景、个性能力、心理需求各不相同,以及班主任的特点、能力、班级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现代班集体要以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生本化是其重要途径。

(四) 全面发展

新时期,学生的发展拥有了新的外延与内涵,必须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的全面发展。

二、 现代班集体与传统班集体相比,要转变什么

(一) 目标要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班集体是一个以学生亚文化为特征的社会群体,它传导和积淀着班级制度的社会文化基因(教育目标、规范和组织模式)。

现代班集体,不仅是一种教育的对象和手段,更是一种特殊的学生主体:它除具有外在的组织规范与活动方式之外,与个体一样,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群体需求、情感、思想、能力、个性和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社会心理有机体,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 组织结构要变

这两者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班集体中组织结构:校长、德育部门、班主任,忽视了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忽略了社会与家庭的重要作用;而现代班集体是一个以教学为中介的共同活动体系,它以课堂教学为中介,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影响,社会化的共同学习活动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整合因素。

(三) 人际关系要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班集体是一个以直接交往为特征的人际关系系统,而现代班集体是一个以合作交往为特征的人际关系系统,老师不再是决策者,他引领各种教育力量,扮演鼓励者、指导者、引领者的角色,也是学生群体和个体实现自我教育、发展的特殊方式。

(四) 班级制度要变

传统班集体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共同体,集体心理的统一性和社会成熟度综合反映了集体主体性的水平。现代班集体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班主任为引领者,学生作为主体,依据集体与每个成员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作为班集体建设的准则,从而制订更适合他们的班级制度,引导个体服从班集体,班集体服从学校及社会生活,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乐于承担社会责任,提升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精神境界。

(五) 班级活动要变

传统的班集体中,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学校制订的各项教育要求和教育计划,班主任带领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现代班集体中,班级成员(学生)在学校教育、管理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以促进集体每位成员个性的和谐发展为宗旨,以核心素养为主要内容,在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共同活动和交往中,通过发挥学生集体与个体的主体性,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使班集体和学生个体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和全面发展。

三、 怎么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既然学生是现代班集体的主体,那我们思考:传统的班干部形式又将进行怎样的改变呢?近些年来,由班干部惹起的争议一起又一起。我国的班干部制度,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受到苏联“教师中心观”、马卡连柯班集体建设思想的影响,学生并不懂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给予了他们一定的权力,往往不懂得如何去运作,更不懂得如何限权,只会被权力“反噬”。“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作为一种全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和德育教育方式,正应运而生。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只能在前进中摸索,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完善。结合我校在实行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作一些探讨。

(一) 实行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的设想

多少年来,传统班集体中的班干部都由教师任命或由学生选举产生。能够当选为干部的都是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他们听到的赞扬多,得到的鼓励多,锻炼的机会多,也就更为自信,发展也就更迅速。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因干部的岗位相对较少,学生本人又常受各种不同的因素影响,故而他们当干部的机会更是少而又少,这样的现状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目前这种班干部“固定式”现象颇为普遍,不管谁当了班干部,少则一年不替换,“五连任”或“六连任”的班干部也占了相当比例。这种班长、学习委员等金字塔班干部制度决定了特权永远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现代班集体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目的,倡导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注重特长”。学生在现代班集体中占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定位,自主参与班级建设,在这个理念下,我校提出了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的课题研究。

(二) 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实施过程

1. 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的内涵。所谓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就是将以往班干部以多个个体的形式存在改为团队式班干部队伍,以团队模式参与班级管理,开创班级德育管理新模式。这体现出巨大的凝聚力、影响力,可以树正气、正班风、正学风,形成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2. 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的目的。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目的在于消除班干部个体力量单薄的现状,强化团队意识,集中多方能力与资源;消除个体班干部的优越性或特权感,不断发现班级中的“新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承担责任,充分体现平等、民主的精神。

3. 形成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的主要步骤。(1) 组织机构。我校开展此课题,得到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包校长亲自带领研究、开展课题,分管缪校长、大队部及全体班主任、心理咨询师参与组织推行课题,家长、社会赞同支持开展此课题。

(2) 团队项目。设立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管理团队,分为学习团队、健康团队、艺术团队、外交团队、内务团队、纪检团队等(各班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修改)。

学习团队——负责统筹安排有关学习方面的所有事项。比如带领全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建立合理的小组评价制度;发挥优等生的学习优势,建立“一帮一”的互帮互助学习,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籍,提高阅读量。

健康团队——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统筹安排班级中与体育有关的事项,疏导同学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比如哪些同学适合参加学校运动会?部分同学害怕锻炼身体,怎么帮助他们?怎么和同伴交朋友?同学间有了小矛盾怎么解决?课堂上总有一些同学控制不住自己,扰乱课堂纪律,如何帮助他们?对于班级中的一些胆怯的同学怎样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校内就餐时,如何避免就餐挑食的行为?怎样才能吃得更健康?

艺术团队——主要统筹安排班级艺术方面的活动。结合班级中各个学生的特长将这些学生按特长分成各个小组,比如音乐、美术、宣传等若干小组,在学校内的大型活动中进行风采展示:如学校艺术节可以参加哪些节目表演?班级的环境布置、板报设计等可以让美术特长的同学参与其中;班级文艺节目的活动策划等也可以放手让团队负责。

外交团队——主要负责统筹协调班级对外的一切事务。比如对口班级的联谊活动等。

内务团队——主要统筹安排班集体的内务事项。内务组主要负责班级的卫生、劳动用品、环境的整治等。班级的卫生实行承包制,由内务组将班级中的人员结合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包括擦黑板、离开教室时关闭电灯和投影仪、安排打扫教室和保洁区卫生等,分工明确之后对照制度执行,最后由内务组长进行检查反馈。

纪检团队——主要负责管理、检查、监督班级的纪律。对班级中所有学生的课堂、课间、就餐、两操、路队纪律等进行监督、检查,做到当天检查当天反馈,同时班级各小组之间也要进行互相监督、管理,以此提高班级团队管理的能力。

(3) 开放式管理。充分利用家长的主导、引领作用,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商量探讨:根据家长和孩子的特长,确立参加哪个管理团队。每个班级讨论具体的团队类别,由班主任老师与家长、学生根据班级情况共同商定,每个团队由2到3名学生组成。每个家长、学生可参加一到两个团队,这样能使各个团队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形成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的多重合力。家长定期参加团队活动,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又能更好地引导班级团队工作的开展。家长、学生确定团队项目后对班级全体学生进行公示,明确团队职责后开始工作。

(4) 团队交通员。各团队组成后,推选一名交通员,负责组织、联系家长代表,召开团队会议,制订工作目标,和其他各团队分工、统筹协调班级事务管理。为什么不叫组长或队长,就是为了消除个体优越感,增强交通费为大家服务的意识。

(5) 家长成为班集体不可缺少的成员,在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中,家长是班集体不可缺少的成员。他们走进班集体,参与各个团队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参与班会、晨会课的组织和教学,亲身体验德育培养的过程并定期召开工作分析会,家长们成了合力育人的主力军,彻底改变了德育光靠学校的单一态势。

(6) 开展工作。① 操作原则。一是全员参与原则。一改以往金字塔式的少数人参与模式,全体学生与家长都参与进来,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合适的团队。二是团队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相适应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团队是在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组织上建立起来的。团队建设以促进每个集体成员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必须要与学生个性发展相适应,才能实现集体与个体的共同发展。三是学校特色建设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适应。重点是学校的特色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不成为每个学生必须修成的内容,而是成为学生以核心素养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发展的一个特色渠道。在我们现代班集体团队建设中,以核心素养的9大要素为培养目标,学校特色建设是渠道,检查学生目标达成度的标准是合格,从而在建设学校特色的同时让学生得以真正的全面发展。

② 我们的做法。各团队根据制定的目标开展工作,每周一中午召开团队会议,交通员负责提醒本团队的家长代表参加活动,大家一起商量本团队的工作事项。每周五放学后班级所有团队由班主任老师召开集体会议,汇报班级本周情况及下周工作,班主任和家长代表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下周二班会课由班主任在全班总结上周班级工作中的得失,明确班级本周的工作事项。班级评选各种单项奖,在班级内、家长间表扬或奖励。单项表彰的项目类别很多,如“爱劳动奖”“学雷锋奖”“守纪律奖”“有进步奖”“百灵鸟奖”“助人为乐奖”等,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得到表扬的机会。学习不进步的劳动要进步,劳动不进步的健康要进步,健康不进步的品德要进步……这样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即让每个学生能增强自信心,又能使他自己明确地认识到我在哪个方面有特长,扬长避短,充分锻炼自己这一方面的特长,不至于什么特长也没有而渐渐平庸,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评价。一是多元化的评价。对于特长团队式班干部,从以核心素养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的角度进行评价,即评价团队凝聚力、团队的活动水平、团队的学业水平、团队的个性发展水平等方面,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修养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等。

二是多渠道评价。在特长团队式班干部平时的活动中,注重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渠道的参与过程,从多方面获取信息进行评价,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活动的开展,即重过程,重参与,轻结果。

三是现代班集体班级文化的评价。班级文化是现代班集体的灵魂,因为文化可以凝聚人心,引领方向,强壮心灵。因此在评价现代班集体文化建设时,重点要把创造一个让班集体成员感到快乐的班集体生活放在第一位,从物质文化(教室和环境、教材等)、行为文化(行为规范、班规、计划)、精神文化(班级目标、口号、典型活动、典型人物等)这三面进行评价,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做班集体的主人,也是班集体建设的最高境界。

四、 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实施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一) 取得成效

1. 深化和拓展了“素质教育”。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教师在使每个学生获取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这毕竟是单一的,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还应包括对其进行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培养在内的多个层面,从而提高一个人的全面素质,将来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因此,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一种深化和拓展。

在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中,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干,培养了责任感和工作能力等。学生们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团结和带领班集体的其他成员,去实现班级的奋斗目标,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间相互合作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组织力和凝聚力。这种合力拉动了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促进了班集体的团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进了学生们的友谊。此外,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制度使学习方面后进的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闪光点”, 一些长期没得到过荣誉的同学,一旦获得各种单项表彰,也会觉得很高兴,很光荣,在以后的学习中增强了自信心,学习的劲头比以前更足了;还使平时违纪较多的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违纪行为的发生。

2.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过去,老师只是跟某几个班干部联系,讨论班级管理,现在,老师有机会跟多数的同学联系,讨论班级管理了;过去,老师经常找一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同学谈话,大多是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现在,居然也能经常看到他们拿着各种奖励,这对学生无疑是极大的鼓舞;过去,家长也只是通过家长会才能知道学生在校的情况,而且掌握还不全面,现在,家长能及时了解学校教育,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孩子的能力、特长、兴趣等,全方位地看着他们成长,真正构建起了“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络。

(二) 存在的问题

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的实施,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闪光点”得以发掘,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家长代表有时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完全参与团队活动;各团队每周一中午的会议时间有时会因为各种事情而不能正常开展、滞后,会让部分团队的工作不能及时沟通,导致活动不能最大范围的开展;部分活动的分配还不够科学、合理,还没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它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要不断地经历挫折和困难,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相信,经过不断地反思和实践,特长团队式班干部组织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定远.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2] 胡麟祥.现代班集体建设的涵义和基本策略[J].江苏教育,2007(19).

[3] 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司法警察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篇四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是人民法院直接管理使用的一支司法武装力量,在保障和服务审判工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纵观近年来法警的实际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法院审判工作的不断扩展,法院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入,现有的司法警察体制的弊端也不断的显现和产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法警工作乃至审判工作的发展。因此探索改革现行的司法警察管理体制,解决实质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河南南阳法院法警工作,试就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做些探索。

一、关于司法警察职责的法律定位问题

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从立警之初就一直被责权不定、身份不明、管理不顺等问题困扰:有法定警种存在的明确规定,无履行法定职责职权的具体规定;有履行警察义务的相应规定,无执行司法警务行使国家公权力的明确规定;有保障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司法警察的特殊要求,无实现保障的职责范围内的司法警察权能行使的规定。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具体规定了司法警察具有八项职权,但实为八项工作内容,而非职权。司法警察作为一支警察队伍,在司法过程中拥有哪些强制权却无从规定,由于规定不明确,导致法警在司法过程中措施手段也不明确.法警现阶段的职权仅限于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发现有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要在审判长的指令下,才可以对非法行为人强行带离。在报请院长批准后,才能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审判长如果不及时下指令制止,那么法警不应擅自制止,更不能采取强制措施,这致使法警的工作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如果出现人犯脱逃或者旁听人员哄闹法庭等重大事故,审判长和法警所负责任将会混淆不清。随着形势的发展,在法院非开庭的场合下,扰乱法院正常办公秩序的行为也日益增多。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只是概括性地赋予了司法警察全面承担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职能,对于具体权限却没有明确规定,以致司法警察在实施警务保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空间极其有限,有时甚至显得力不从心。

事实上,司法实践中对诉讼活动和审判机关的法律保障,除部分由法院自身承担外,更多的保障责任还依赖于公安机关。如出现当事人在非诉讼期间冲击哄闹法院办公场所的行为,直接或间接针对法官进行违法或涉嫌犯罪活动时,由于无法律明确授权,法警无法对非法行为人采取留置、盘问、临时约束等必要措施,只能采取说服、劝导或以身相阻等方式进行制止。实践中,有的法院依据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由法警直接对非法行为人采取强制措施,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授权,这种处置方式是经不住推敲的。而如果拨打110报警求助,公安机关往往认为法院机关内应由法院法警负责,拒绝处理。这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的正常办公秩序和人民法院的形象。同样法警在执行安检任务时,发现了违法行为,法警也只能收缴其违禁物品,无权对其采取其他的强制措施。其实,我国的三大诉讼法已经基本囊括各种主要的妨害诉讼行为,并已形成相对完整诉讼处罚制度体系,对妨害诉讼行为实施处罚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完善立法,将分散的妨害或影响诉讼的处罚规定集中起来,形成与三大诉讼法能有效衔接的系统,由法律明确授予司法警察履行职能所必须行使的相应职权,从而保证司法警察履行职责有法可依。更好地行使保障职能。

法律应有条件地授予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查处以下违法行为的职权:对可疑人员,司法警察可以留置、盘查、询问等;对不听劝阻的,可以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如具结悔过、收缴物品、罚款、拘留等;对突发犯罪案件或其他突发事件,可以先行处置,然后再按规定移送,必要时可按有关规定使用警械或武器。增加法警此项职权和职责,对充分发挥司法警察的警力资源,维护法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促进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是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的。在此背景下,完全有必要对司法警察警力资源进行整合,授予司法警察有条件地行使治安处罚权,以及对涉嫌与诉讼有关的刑事案件侦查等相关职权,从而为司法警察全面履行职务提供完备的法律舞台。

二、关于司法警察的编制问题

以南阳法院为例,南阳两级十四个法院自1998年开始实行法警编队管理,现有八个法警队、六个司法警察局,在职法警216人,占干警总数的近12%,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205人,党团员占80%,学历均为法律大专以上。南阳中院法警局现有正式干警20人,已授衔19人,均为法律本科以上学历,9人具有审判员职务,党员20人,法警人数占全院在编干警人数的7.4%。在我市各个区县院中达到最高院法警编制配备标准的屈指可数,有个别区县院正规在编法警仅有1人,法警“单位”配制严重不足,难以形成整齐警力,受进入渠道约束,法警队伍人员老龄化,文化结构偏低化,专业技能普通化,综合素质一般化,难以胜任司法警察机动性、警务性、专业性的保障职责。从目前法警所承担的任务和面临的形势看,以前最高法院规定的法警占全院人数12%的比例已经远远过时,照这样的比例配备法警队伍已无法完成保障审判的繁重任务。法院的编制没有增加,法警占法院人数量12%的比例没有扩大,补充法警编制更是无从谈起,加上入警和授衔条件严格,使不断加大的法警工作量和人员编制少的矛盾更加突出。繁重的工作迫使各级法院采取变通措施增加力量应付工作需要,或者采取地方编制补一点,或者聘任部分合同人员从事法警工作。这种应急作法导致现在法警队伍的成分十分复杂,有中央政法编制、有地方行政编制、有通过人事部门履行正式手续聘任的、正式授衔的、有虽然有编制,但因其它原因没授衔而从事法警工作的。有的法院警队虽然有十几名法警,但只有部分符合法警条件,具有执法资格。如宛城区法院十几名法警,只有队长一人授衔。依据法律规定,法警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严肃的执法活动,法警享有的职权是任何其它人员不能拥有的,法警的作用也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让一些不具有执法主体资格、没有有效证件的人行使法警职权,与党和国家严肃执法的要求极为不符。

三、关于司法警察队伍进出口问题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死刑案件的二审及复核程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南阳中院司法警察除了完成本院一、二审刑事案件的押解、看管、值庭外,还要担负起省高院和最高法院对死刑案件审理和复核的押解、看管、值庭任务,工作量比原来增加了三倍多。加之最高法院规定庭审法警值庭的人数应不少于被告的2倍,我们现有的警力相差甚远,司法警察保障审判的工作量猛增,现有机构和警力根本无力保障。由于警力不足和机构不健全等因素,法警的保障作用差,我院法警支队的现有机构和人员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工作需要。

1、人员进口

一个法院按什么比例配多少法警的决定因素应是法院受理案件多少,受理案件多的法院应多配法警,反之则少配,但决定案件的多少又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辖区人口多少以及法制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依据法院现有人数,扩大法警占有比例,或者按辖区人口设置法警所占比例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河南省法院系统多次增编,用于加强审判队伍,法警队伍却没有得到一个增员编制。为了加强公安力量,河南省五年内招录50000名公安干警补充其队伍,而作为人民警察一个警种的司法警察,同样承担着巨大工作压力的法警队伍,却没有得到一个长远增编补员的计划。在中央政法编制不能满足需要时,一些地方法院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争取到了一些地方事业编制,但也多用于招录审判人员或书记员,给法警队伍增编补员几乎没有。由于法警队伍多年来不能通过正规渠道和正规手续补充警力,因而造成了队伍年龄结构很不合理,普遍存在老化现象。关于录用法警应参照的基本条件和录用标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品行端正,没有受过刑事处分,志愿从事法警工作;年龄在25周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身体健康,五官端正,男性身高在1.70米以上,女性身高1.60米,双眼裸视为1.0以上,无残疾。重点可考虑退役军人或警校毕业生。

2、人员出口

从法警工作特点看,35岁以后,一般就难以适应法警工作(法警领导干部和少量骨干除外),一般情况下干法警工作干至年老,干至退休。从年龄结构看,一些法院法警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年龄偏大,难以适应法警工作对抗性、灵活性和机动性较强的工作特点,影响战斗力和工作效率。许多年龄大、体质差的老法警需调离法警岗位,但又因为没有审判职务,不能走法官序列,不得不继续在法警岗位直至退休,这就形成了需要进的没编制,需要出的出不去。这是制约法警队伍健康发展,影响队伍正规化、年轻化建设的致命因素。应结合法院实际情况,实行定期招警制度,这样有人走,有人进,流动性较大,年龄大的法警可以退警到法院综合部门工作。理顺司法警察的“进出口”渠道。为了增强司法警察队伍的活力,保持队伍的战斗力,就必须研究解决好司法警察的来源、更新和出路问题。由于司法警察属于技术性、对抗性、风险性较强的职业,对于从事司法警察工作达到一定的年龄和年限的司法警察,可以根据其政治级别、警衔级别分别给予安排转岗分流,有的可以从一线法警工作退居二线法警工作,从事对抗性较弱、风险性较小的工作,如负责送达、警务管理等工作。

四、关于聘任制用人机制问题

根据司法警察工作性质和特点的要求,采用司法警察任用制与聘任制相结合的方法,以解决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问题。这一举措对增强法警力量,实现法警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保证聘任人员具有较高质量,从应届高等院校毕业生、军队和武警退役军人中聘用。同等条件下,公安、政法院校的毕业生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优先聘用。聘任制司法警察聘任期为三年,年龄达到35岁一般不再续聘。

五、关于警务管理体制问题

实行“编队管理,双重领导”,把分散在各基层院的法警统一纳编,集中归口,统一调用,使上下级警队间的沟通联系更加紧密,跨县市区的警务协作更为顺畅,能够成倍地增强两级法院法警的力量,有利于发挥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审判和执行工作,促进法院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将法警部门负责人备案任免制度变更为任命制度,干部任免权高管一级,地方各级法院在任免本院法警部门负责人时,须将有关材料上报上级司法警察部门征求意见,经审查同意由上级法院直接下文任免。每年年底各县市区法院法警局(大队)负责人采用当面或书面的形式到中院述职,接受中院评议。同时,法警的入退警、衔级变动、奖惩须首先由法警部门内部按照权限审查、批准,再由政工部门最终把关。这种管理模式有助于上下级法警部门间警令通畅,更好的实现双重管理。建议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局,健全管理机构,理顺队伍管理体制。1997年颁布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司法警察局,高级人民法院设立司法警察总队,中级人民法院设立司法警察支队,基层人民法院设立司法警察大队。”根据以上规定,各级法院相继建立了总队、支队、大队,职级规格均为院党组直接领导的二级部门。但是,长期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一直没有设立司法警察局,而是把对司法警察队伍的管理权,放在政治部的警务部,职级规格相比院二级部门还要低半格。这导致司法警察队伍在最高人民法院没有正规、权威的管理机构,管理权限不够,管理力度偏软,“双重领导、编队管理”难以落到实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警察队伍的地位和作用,影响了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针对该问题,建议将警务部从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分离出来,按照《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要求,设立司法警察局,直属院党组领导,实施对全国法院司法警察队伍的领导和管理。

六、关于司法警察的职级配备问题

长期以来,司法警察地位、待遇问题极大地挫伤了法警的工作积极性。法警的职级待遇问题已成为影响法警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局主要领导的级别,参照执行机构的做法,可以高配。关于法警管理部门机构规格问题,《<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若干问题解答》中明确规定,法警部门的机构待遇应与公安等警种同级相同。现在公安部内设的总队为副厅级,支队为副处级,大队为副科级。据此建议,高级人民法院法警总队应定为副厅级,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应定为副处级,基层法院法警大队应定为副科级。

七、关于司法警察经费保障问题

由于经费不足,全市不少法院司法警察工资偏低,执行死刑津贴和其他津贴、补贴以及保险福利待遇根本无法兑现。司法警察工作和训练所需经费应当得到保证,并列入本院财务预算,不得挤占、挪用。建议司法警察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警衔津贴外,执行死刑津贴、值庭津贴和其他津贴、补贴以及保险福利待遇这些补助应由省法院统一管理,直接拨付。

八、执行实施工作警务化

5.现代警察激励机制建设初探 篇五

去年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提出:以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为支撑,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发展进步。作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所在,就是促进警察公共关系的建设,这也是新时期密切警民关系的一个有效载体,而且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对于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结合XX公安机关近年来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剖析当前警察公共关系现状、分析问题,探索今后如何推进和跨越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从而进一步明确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核心所在--“人人都是形象大使、人人都是公共使者”。

一、XX公安实践警察公共关系带来的良好效应

2009年,XX市公安局设立警察公共关系处,是XX率先成立警察公共关系专职机构的公安机关。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XX公安机关不断更新观念、转变理念、创新形式、完善机制,以创建平安和谐为主题,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总目标,在探讨和深化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完善新闻发布与舆情应对机制、强化与社会大众的沟通互动、提升警察形象与社会防范能力等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效应。

一是发挥协调功能,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去年来,XX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与社会大众的互动与交流,创新形式、扩宽载体,增进了解与理解,从而转化为对公安工作的认可与支持。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精心策划组织XX公安“警营开放日”、“警务体验营”等活动,虽然重点不同、内容不同,相同的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警民互动的良好形式得到社会各届与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系列活动采取上下联动的办法,以市局开展的活动为主线,以各县(市、区)开展活动为分线,形成各级公安机关一起搞活动、级级都有特色的整体效应。通过让公众了解为之服务的警察和警察的工作,使公众理解警察,接纳警察;通过有效沟通,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让公众满意的警察形象。此外还积极组织、策划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开展了“相聚警务室”等各种形式的警察公共关系的具体实践。通过创造性的工作,不断密切警民关系,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变警力有限为警民协作。同时,也使警队更加人性化,更能有效地争取广大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与支持。2009年初,XX市公安局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三年的“公安民警进万家”和“民警进社区、进村屯”活动,要求全局每位民警每年联系五户挂钩对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及时掌握治安动态,推动法制宣传教育,组织群众开展安全防范;及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教育感化重点人员等,用实际行动暖民心、促防范、抓管理。此项大型警察公共关系活动通过法制宣传、治安联防、重点帮扶、扶危济困等形式,增进与社区群众的互动,特别是XX分局XX派出所所长XX在走访中感化两劳释解人员、化解了一起十余年的预谋犯罪隐患的事迹,得到XX部长、XX厅长等领导的高度评价。

二是发挥服务功能,提升社会防范意识。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它不仅包括公安机关主动向社会传播各种信息,也包括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反馈交流信息,是两者间双向的信息交流与良性互动。实践中,XX市公安局不断拓展警察公共关系交流与传播的渠道,成立“XX公安记者协会”,目前,共有新华社、XX日报、XX法制报、XX日报、XX晚报、XX晚报、XX记者协会等中央、省、市级驻鞍媒体记者为协会会员。同时,依托XX主流媒体,在XX日报开辟《XX警界》、在XX晚报开辟《警界周刊》两个专版,在XX人民广播电台开播“阳光警务直播”栏目,并借助网络阵地,开通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政府网站,开辟“所队长博客”和110接处警动态评议系统,定期向人民群众发布各种警情信息,提供公共安全提示,传播安全防范知识,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新需求。

三是发挥监测功能,引导社会舆论、化解涉警危机。近年来,XX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积极加强与媒体的交流和合作,发挥警察公共关系监测功能,及时把握舆论导向,完善了危机应对策略,化解涉警危机。制订了《XX市公安局新闻管理办法》、《XX市公安局突发敏感案(事)件舆情管控工作实施办法》,形成由局党委领导,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各警种、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应急工作机制,并开展舆论引导专题培训。同时,针对互联网涉警负面舆论越来越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实际情况,在全局范围内选拔出153名具有一定宣传经验、较强文字功底和熟练网络技术的民警,组成了网络评论员队伍,采取转移网上敏感话题和及时解答、跟帖等手段,主动引导网上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目前,已发布相关引导信息近3000余条。2009年8月5日,XX晨报接到群众热线举报:XX警籍车辆在X充当教练车。市局警察公共关系部门获知此信息后,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化解了舆论危机,得到新闻媒体和XX市民的高度评价。

四是发挥重塑功能,提升警察公众形象。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是公众的需求,也是实施警察公共关系战略的中心环节。多年来,XX公安致力于向市民展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形象。注重公安队伍建设和先进典型人物的挖掘和宣传,深入揭示公安民警的内心世界和艰辛付出,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多层次、多渠道推出亲民爱民、执法为民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赢得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的敬重和信任。仅09年,XX警队就推出了全国二级英模XX、XX,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XX,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XX等先进典型,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深入民心,广泛传扬,他们也成为XX警队勇敢正义、无私奉献的形象代表。与此同时,2009年,XX公安机关推出了一批岗位能手和先进标兵,与XX晚报共同面向社会推出“XX式公安民警”和“破案尖兵”双评选活动,XX晚报连续以20个整版、10余万字的篇幅,通过这些人物的推介,展现了XX公安民警的风采,体现出执法为民的情怀,也让社会了解公安工作各个岗位艰辛而感人的真实状况,不断提升XX警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是发挥凝聚功能,营造和谐警营氛围。树立良好形象,不只是针对外部公众,也包括内部公众。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首先要从协调内部公共关系入手,把培养凝聚力、向心力作为协调内部关系的首要职能。近年来,XX公安机关注重警营文化建设,把警营文化作为提高警队“软实力”的着力点,作为提升警察形象的重要环节,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推进警营文化建设。举办全局近些年来规模最大的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得到XX市各级领导和广大民警的充分肯定;组织开展全局1500余名民警参加的“盛世写忠诚、颂歌献祖国”暨庆祝建国60周年大型歌咏会,充分展示全警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对祖国60年华诞的祝福之情;国庆期间,举行全局范围的“向祖国献礼,做忠诚卫士,为金盾增辉”主题誓师仪式,并结合“60周年国庆”专门策划“XX公安六十四载峥嵘历史回眸”大典型图片展,在使民警回顾和了解局史的基础上,有效增强民警的队伍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

二、当前警察公共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公安机关虽然不同程度的摸索和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工作,但从整体而言,警察公共关系仍处于相对被动状态,没有全面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局面难于打开,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的步伐和需求,也使得警察公共关系没有形成全方位联动的社会效应,未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工作和推动社会治安的有效管理。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传统公安宣传观念未能向警察公共关系理念转变。理念没有转变,是造成基层公安机关难于开创警察公共关系局面的根本原因之一。警察公共关系近几年提出的新事物,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和基层民警对警察公共关系缺乏认识,理解不到位,它的概念是什么,理念是什么,功能是什么,与传统公安宣传工作的区别又在哪里,这些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二是警察公共关系未能形成“全警公关”的格局。每一个警察都代表整个群体,每个警察的形象均影响到整体的形象,公众也透过每一个警察来评价整个组织形象。就XX而言,近年来虽然在民警培训课程中增设警察公共关系课程,但在工作实践中,仍有部分基层民警思想上仍没有确立全员公关的理念,服务大局意识不强、文明执法的意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察队伍形象。事实上,不小心说错的一句话、不经意的一个细节,都可能让群众感到不舒服、不满意,甚至由此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用十次的正面影响也难以弥补和消除。

三是警察公共关系工作未能成为全警的“大合唱”。由于对警察公共关系基本认识的偏颇和不足,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和民警认为警察公共关系不是公安业务工作,而只是公安宣传的另一种手段和形式。因此,在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中多数只是被动配合公安宣传(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的个案宣传报道活动,有个别民警对媒体记者和宣传民警的正面宣传采访避而远之。对开展社会互动活动参与的热情不高,警察公共关系工作呈现出“独奏”的尴尬局面。

总之,警察公共关系无论是平台的搭建,还是载体的形式,未能形成可持续的状态,除了凸现阶段性的亮点与舆论声势外,难于形成全方位的社会效应。县一级除了被动地配合市局统一组织的互动活动外,基本上只剩下向报纸、电视、电台等发送文字、影视稿件等传统的宣传活动,未能贴近公众实际需求创新形式,更没有主动出击。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宣传民警力量和业务素质、经费投入程度、各单位各警种的协作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认识和理念问题,特别是基层单位领导班子的理念转变。从某种程度上说,警察公共关系在推动公安工作长足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某项业务工作无可比拟的,而从实践情况来看,没有单位领导班子的理念转变和足够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对策

时代在变,警察公共关系理念也要扬弃传统思维,进行变革。变革的方向应以群众为导向,做平民化警察和社会化警察,由传统执法型转向公共服务型,注重成效,保障人权,实行警务公开,创立警察公共服务品牌。

一是要树立“公共关系=和谐警民关系”的新理念。警察公共关系通过人民警察创造性的工作,树立良好形象,不断密切警民关系,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达到群众真正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变“民力为警力”的高度,其社会效益远大于单纯的宣传活动。推动公安宣传向警察公共关系的转型,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能实现警方信息传播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各级基层公安机关应积极更新理念,开拓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新局面。

二是要建立“人人展示警察最好形象”的新局面。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哪几个人的事,它体现在每一个民警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需要每一个民警的参与,每名警务人员都应该明白,推广及维持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是自己的职责。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核心在于“全警参与”,每一个民警都要树立公共关系的理念,即每一个民警都应作为公共关系建设的践行者和实践者,而且要把警察公共关系理念融入到每一项的警务活动当中,逐步形成“人人重视警察公共关系、人人维护警察公共关系、人人展示警察最好形象”的良好氛围。要把着力点放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化解涉警信访问题以及服务社会举措等三大方面,通过公正执法赢得尊敬和信任,通过矛盾化解消除冲突与隔阂,通过每一个民警的人文关怀来体现社会效应,从而推动警民关系的进一步密切。

三是要探索“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新形式。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网站对话、热线电话、电视论坛、座谈恳谈等双向交流,开展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等活动,实现警民“情相系、手相牵、心相连”的互动。基层单位和民警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社团的联系,定期了解社会大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要深入到社区和农村,宣传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情况,宣传安全常识,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不断为公安工作的发展创造良好内外环境。

四、探索今后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方向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为当前公安工作的一个支撑点,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愈显重要。那么,有效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期要结合实际,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发展,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逐步建立起独具特点、高效适用的警察公共关系体系。

一是在机构建设上。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只有全警参与、长期努力,才能形成可持续的社会效应。而作为这项工作除了实践者,必须有规划者和推动者,从而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那么,推进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职能部门内建立专门的警民关系工作班子,定期分析警民关系现状,研究提出工作意见,组织实施公共关系活动;基层一线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组织专兼职相结合的警民关系联络员队伍,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这一指导思想,结合公安机关的实际,建立起由市局公共关系处、县级机构公共关系联络官、基层所队公共关系联络员组成的三级公共关系队伍,通过警察公共关系联络官(员)组织实施社情民意搜集、公安宣传报道、涉警危机应对、警民关系建设和传播形象理念等工作,落实市局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相关要求,夯实全局公共关系体系运作基础。

二是在机制建设上。机制建设是推动警察公共关系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的有效保证。通过工作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成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有力的助推器,使广大民警不光重视这块工作,而且把警察公共关系的实践付诸于自觉行动。应加强考核引导,把公共关系建设作为综合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体现人民满意标准的公安工作考核和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把警民关系纳入日常考评,加强对警民关系建设情况的指导、检查和考核,并与民警的晋职晋级、立功授奖和单位的评先评优紧密结合。与此同时,要把舆情应对、新闻管理、公共关系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对涉警舆情、新闻发布等制订相应工作预案,形成有可操作性的常规工作方式,从而在发生突发舆情时不随意处臵,不慌乱应对,而做到有条不紊,有规可循,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6.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初探 篇六

关键词: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的组织文化着重强调通过构筑企业组织文化的灵魂、确定组织文化的导向、搭建组织文化的三大模块, 按部就班地强化组织文化建设, 多数企业已经将组织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组织文化不仅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和谐的发展与经营氛围, 更有助于企业外部形象的树立, 促使企业形成无形的竞争优势。为研究组织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总结出国内4种类型的400家企业 (其中每种类型企业各占100家) 对组织文化的重视程度, 如表1所示。

由表1分析可知, 我国企业无论是各国有还是民营在组织文化建设上较外资或合资企业而言, 都有一定的差距。为使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 我国企业必须将组织文化建设摆在企业发展的突出位置, 强化建设与完善。

1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

企业通过在完善组织文化的过程中强化企业的理念文化、制度文化与标志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宣传教育, 潜移默化中影响员工的思想观念、凝聚企业向心力, 有力地强化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1.1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

企业组织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旨在通过先进的管理学原理综合作用于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强调企业以国际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为依托, 通过科学地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模式结合企业具体经营的产品、发展目标等具体发展事宜, 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究形成自身独特的组织文化。现代的组织文化主要涵盖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信仰追求、行为制度规范、道德标准、文化传统及管理模式等精神文化。

1.2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

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是建立在企业整体发展情形基础上的, 其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形成其自身的构成要素。根据笔者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的总结, 几种文化要素对组织文化的影响程度不同, 因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用程度也不同。可以综合用图表表示, 如表2。

1.3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的重要性

(1)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是强化企业的文化引导的内在要求。企业组织文化具有特殊的引导功能, 有助于企业文化凝聚力的形成, 促使企业和谐发展。和谐的内外部环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相关管理, 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的组织文化集中展现的是企业内部的整体价值观念, 这种观念意识会在无形中影响企业的员工的价值体系, 有助于员工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这个过程就是企业提升凝聚力的过程, 增强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2)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是保障企业绩效、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企业组织文化通过具体的规范强化制度的约束性, 是组织文化的一大特色。组织文化通过具体的制度规范员工的基本工作, 强化任务量的重要性, 保障企业的发展业绩。企业业绩的提升保证了企业经营产品的市场份额, 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3) 现代组织文化建设是推进企业现代化发展的科学依据。企业的组织文化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式综合的作用于企业发展的整体环节, 有助于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模式的引进与创新。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 创新信息背景下的组织文化方式, 以促使企业更长远的发展。

2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都在积极建设企业的组织文化, 以确保企业全方位发展的平衡性。企业应积极探寻组织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并及时提出改正建议, 以促使企业更健康和谐地发展。

2.1 组织文化建设中缺乏具体实践

每一个企业在建设现代化的组织文化时都应以企业自身发展的文化理念为依托, 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大多数企业的组织文化都涵盖了企业的目标、宗旨、规划、制度等具体的指导, 以完善企业的文化。但有些企业提出具体措施的同时却忽略了具体实践的重要性, 由于企业的领导层没有积极地进行指导, 导致员工在学习与遵循时抱有很大的“摆样子”心理, 严重阻碍组织文化的具体落实, 且影响企业在员工眼中的形象。组织文化存在严重的空想主义倾向, 企业领导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进行设想, 没有将重要的环境或其他因素考虑进去, 造成组织指导脱离实际, 无法完成等状况的发生。

2.2 企业领导对组织文化的认识不足

企业的领导是企业各项活动策划实施的主体, 其思想意识的正确与否关乎企业发展的成败。在现代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中, 只有引导领导的重视, 具体的组织文化的实施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领导是员工的精神领袖, 其一言一行都有很强的模范带头作用。因而加强领导的重视程度, 才能引导更多的员工意识到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促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与质量。但目前我国有超过30%~47%企业因领导不重视而忽略了企业组织文化建设, 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2.3 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

每个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都必须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 使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能不断地得到改进, 以确保能及时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更需要严谨的创新意识做后盾, 以确保其各种建设措施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环境相适应。

2.4 没有形成信息背景下的科学体系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的建设要与时代发展相协调, 必须强化信息的作用, 而在目前的组织文化建设中很多企业出现信息技术落后的现象, 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互联网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产物, 将组织文化建设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以使最新的活动及措施迅速地在企业内部传播, 以调动员工的兴趣,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应以具体的科学理论为指导, 加强文化建设的各个部分的探究, 促使更科学合理的建设建议的出现。

3.1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实践管理机制, 确保各项措施得以快速实行

企业自身监督力度不足, 导致部分领导或员工存在得过且过心理, 严重阻碍各项具体措施或方案的实施。企业应成立监督部门、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对组织文化建设的具体细节进行监督, 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等文化发展措施可以顺利落实。

3.2 强化组织文化教育

强化组织文化方面的相关教育首先应从企业的领导入手, 加强对领导的引导并接受, 只有领导快速接受并逐渐重视, 才能使组织文化建设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意识到强化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后, 会制定明确的方针以敦促企业全体员工的遵守或执行。全员行动更有利于促使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 有力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3.3 制定专项的组织文化制度, 确保组织文化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

企业制定详细的组织文化制度规范, 细化企业文化理念、规章制度、发展宗旨等, 使组织文化更容易被员工理解与接受。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环境对我国企业有很大的冲击。我国企业必须在国际竞争中占据绝对的竞争优势, 制定并完善组织文化制度有利于统一企业内外部发展文化, 促使企业文化形象的树立, 有利于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3.4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应实现在信息背景下的创新, 建立并完善组织文化信息系统

以互联网为发展平台, 建立科学严谨的网络体系, 将企业组织文化的各项建设方案或措施公之于众, 并引导企业内部的平等交流, 促使更多的优秀方案的出台。信息背景下国际间各企业的发展不再是密封的, 通过信息传播, 我国企业可以及时地引进先进的组织文化建设及管理措施, 确保组织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 并积极地进行创新使其更利于国内企业的利用与推广。

3.5 组织文化建设应遵循“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原则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竞争涌入我国市场, 其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及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冲击, 不利于我国企业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企业在现代化的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并适度地借鉴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化, 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3.6 构建员工心理契约, 促使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构建员工的心理契约主要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公信力,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企业员工是企业发展各环节的主体, 企业强化对员工的尊重、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 促使其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4 结语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综合展现的是企业的整体形象, 因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具体了解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希望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推进企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6 (12) .

[2]李阳.企业组织文化及其必要性探析[J].现代商业, 2012, 11 (11) .

[3]徐业帆.关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组织文化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商业文化, 2012, 6 (06) .

[4]陈伟.浅议现代企业管理如何加强组织文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3, 12 (24) .

7.建设现代农业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篇七

建设现代农业,既要靠发展,也要靠改革。从发展的角度看,价格和补贴是对农民影响最大的政策,价格对农产品总量供给和农民收入具有直接的拉动效应,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政策效应。从改革的角度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引领下,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把握五个大的方面。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要在稳定家庭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实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机制。在工业化、城镇化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背景下,进城农民可以保留自己的土地承包权,把经营权流转出去,这有利于推动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受资源条件制约,我国的农地规模经营不可能达到美国那样的水平,但是与日本、韩国相比,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来看,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总体上看,规模经济有利于降低成本、抵御风险,有利于提高科技应用水平,也有利于商品化和市场化。同时,也要研究如何实现规模的适度,使得土地产出效率可以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从组织属性来讲,把经营主体归纳为四类,其中特别有意义的是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都可以算作家庭经营的范畴,土地合作、股份合作、流通合作、产销合作等各类合作,都可以算作合作经营的范畴,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其它工商资本等属于企业经营的范畴。这些新的经营主体,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商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有效载体,应加以扶持,促使其发展壮大。此外,普通农户仍然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础,要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从种到收全过程的专业化服务,以此来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的问题,解决关键农时、关键环节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解决老人农业的问题。

培养新型职业化农民

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是当下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现实情况看,这个问题更多是出现在人多地少的东亚国家,日本是典型代表,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紧随其后。越是人地关系紧张的地区,谁来种地的问题就越突出。为什么?过去,我们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土地要承载大量农业人口,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很缓慢,影响了农民增收。改革开放打开了农业劳动人口的转移通道,在人均农业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外出务工的收入远远高于在本地务农的收入。因此,越是人多地少的地方,农业劳动力转移得越多、谁来种地的问题越突出。现在看,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劳动力输出大省都面临这一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也就是说,要培养一大批新型的职业化农民。一方面,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提供免费职业化教育、扩大在业培训、提供创业贷款等方式,培养一批有志于从事农业的青年人;另一方面,要通过职业化农民的培养,实现农业由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将来的职业化农民,应该是进入有门槛、收入有保障、经营有效益、职业有尊严的群体。

推进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创新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金融保险支持。在农村金融方面,国家在货币、财税、补贴、监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农村金融的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但是,政策力度还不够,覆盖面非常有限,对金融信贷部门吸引力还不强。在农业保险方面,目前中央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的保险品种只有15个,种植业的包括玉米、水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天然橡胶、森林、青稞,畜牧业的包括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藏系羊、牦牛。现代农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高达200多个。我们一些区域性重要品种如陕西的苹果、南方地区的茶叶、大城市的蔬菜生产,都没有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同时,农业保险的保额太低,只能勉强覆盖生产的物化成本,还不足以弥补劳动力成本。下一步,应积极探索农业保险的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丰富保险产品,扩大保险覆盖范围,适当提高保障水平,让农民选择是保成本还是保收益。总之,要有多种选择。

强化试点试验

8.刍议现代警察体能教育训练 篇八

警察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1.强身健体,增进健康。体能是人体机能能力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含人的身体素质、身体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前两者是人体不易感觉和观察到的全身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机能水平,后者是肢体发生运动所能够感觉和观察到的运动表现水平,一旦人的有机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停止运动,生命便告终结。为此,现代人提出的“运动就是健康”不只说明它的重要,还告诉我们怎样持之以恒地从事身体运动。运动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警察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警察体能训练是以促进警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体育活动之一。无论是公安院校开设的警察体能课,还是在职警察的警务技能练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健身锻炼、休闲娱乐体育及各种群体竞赛活动等,其训练内容均是以获取物质文化生活资料来维护、调节和提高人们的机能能力和自主锻炼能力。这种以主体意识进行的体能训练,被视为警察的强身健体、增进健康的体能基础教育训练活动。

2.发展体能,厚实警力。警察体能是维护警察自身状态和开发警务活动所需的一种身体运动,这种身体运动是警察开展警务活动所需要的运动能力和相应的机能能力,并非机械化武器装备所能替代的。运动能力取决于机能能力。它既是转化警察职业技能的基础,也是开发警务技能的先决条件。当前,随着社会治安管理范围的扩大,新时期警务改革的举措之一是“以车代步”、快速出警、高效破案。然而,由于长时间坐车和负载武器,一些警察的心血管机能、体重和力量等出现了不适应现代化警务活动的症状。为了抑制并改变体质弱化的现象,公安部于2004年在全国公安系统开展了警务技能“大练兵”活动,并将体能单列为“大练兵”测试科目。实践表明,围追堵截追得上、踢打摔拿擒得住、以制服犯罪嫌疑人为目的的警务活动,更多体现的是警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因此,加强警察体能训练对实现警务高效和警务实战的目标尤为重要。

警察体能练习分类

运动实践表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并非人们与生俱来就有的,只要循序渐进地接受严格、正规和系统的训练或练习后,就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警察若要成为制服犯罪嫌疑人的高手,就需要接受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方面的训练,进而提高体能训练的意识。

1.基础训练。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警察作为生命的存在物而运动,通过运动来增强自身的体质。因此,运动便成了警察体能训练的最基本形式。通过运动,既可以提高警察有机体的功能和身体运动的能力,又可以促进警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健康发展。这种存在和发展着的运动是以满足警察生存需要和丰富警察生活质量及提高警务工作效率所决定的。

2.应用训练。警察体能是警察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是警察必备的应用技能。警察通过自身的运动作用于一切自然活动和社会活动,并与客观外界发生关系,最终从事着各种警务实践活动。这些警务活动无一不是以身体运动为手段,如在追捕和制服犯罪嫌疑人中的走、跑、跳、投、攀,踢、打、摔、拿等应用技能,在警察职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警察不具备这些必备的运动能力,就很难驾御自己的行动或无法开展警察的实践活动。

3.意识训练。作用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运动可视为生产劳动技能,如作用于战争中的运动可视为军事技能,作用于警务活动中的运动可视为警事技能。当警察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自身的身体运动作用于自身,充实了自身的健康生活,形成了机能能力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时,才有可能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被社会所承认的警察体能训练。也就是说,警察体能训练并非盲目的,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警察自身的身体运动。这种意识是警察和运动凝结为警察体能训练的桥梁和纽带。

警察体能训练内容及特色

本着“简易、实用”的训练要求,警察体能训练不应过度地追求纯粹竞技运动水平和成绩,而应以挖掘或发挥警察的体能潜力或强化体能训练作风为重点。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警察体能训练内容概括了训练宗旨、训练分类、训练内容、训练机构、训练管理等,并强调训练工作须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为警务实战服务,确保训练的质量。由此可见,警察体能的训练目标决定了警察体能的训练原则、训练模式及训练内容。

1.体能基本常识。是指人们运用体育实践中所获得的认知经验,研究和指导体能训练的普通知识和基本方法。它包含体能的涵义和训练内容,训练的基本途径和手段,训练的特点、任务、原则和方法,训练的组织形式、计划和考核,以及预防运动损伤措施等。通过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解惑和锻炼者的自学、阅读、感受和体验,有助于推进体能训练活动的普及和开展,有助于促进体能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运动能力及运动水平,有利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等。

2.体能基础训练。基础体能训练往往源于最常见的身体素质、竞技运动和心理素质等内容,通常可多采用一般的运动训练方法、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主要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为目标。通过一般的身体素质训练,培养锻炼者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满足其各种运动的愿望和需要;通过各种身体运动,增强和增进锻炼者的体质、健康,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在实施警察体能基础训练的过程中,训练的科目,应多选择一些锻炼者已熟知或已掌握了的训练动作及技能,重点诠释和解决一些一知半解的或未知的常识和动作技术。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挖掘其娴熟应用或操作一般运动能力的潜能,进而提高体能训练的效果。

3.身体素质训练。发展身体素质的训练主要有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这些身体素质的训练既是全面发展警察体能水平的内容之一,也是促进警察运动能力提高的基础。但身体素质训练因运动性质的特点不同,故训练时应有所侧重,即“对症下药”。如发展静止用力练习时,力量要素特别突出;发展持续跑练习时,耐力要素特别突出等等。只要客观地研究、分析素质训练的诸要素,针对体能训练对象的身体状况等,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采用科学练习手段,就能获得有效的训练效果。

4. 运动能力训练。运动能力是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动作技能)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通常地,运动能力主要是经过后天的训练程度得以改善和提高的,如速度跑、耐久跑、跳跃、攀登、游泳等,都通过系统的训练,才使有机体产生训练适应而获得或提高的。但不同的训练项目、不同的训练对象及不同的训练时期,应考虑到锻炼者的实际状况,开展全面训练,并有所侧重,使锻炼者的运动能力与所要达到的运动目标相适应。

5.心理素质训练。一般心理训练目的在于提高练习者完成运动时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技能。主要训练内容有:心理适应力、承受力、毅力、自信心、应激力、注意力等。主要任务是:培养人的个性特征和改善运动知觉过程,加强运动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创造力和意志品质,掌握各种运动心理技能(如运动表象技能、应激控制技能、目标设置技能、注意技能等)。在体能训练中,需要将一般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战术训练结合起来练,在运动中克服心理障碍,磨砺顽强意志品质和优良的运动心理素质。

6.综合运动能力训练。所谓综合运动能力训练,是指在体能训练中,将不同的身体素质的练习种类和不同的运动性质练习组合在一起进行训练的方式,亦称“综合身体素质和综合运动能力的训练”。这种综合性的训练方式或手段区别于单一发展速度素质的疾跑运动或发展耐力素质的持续跑的训练。如警察越障碍训练,运动中以奔跑、跳跃、支撑、攀越、平衡等运动形式来完成动作,运动的过程中无一不包含着速度、力量、柔韧、灵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的体现。实践表明,警察越障碍训练是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为目标的综合体能训练项目之一。

结论与建议

第一,警察体能基础教育训练的功利性,给发展警察的体能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使锻炼者掌握一定的体能训练常识,而且还要让体能这个概念潜移默化地注入锻炼者的心理,影响或作用于警察的思维创造力,指导科学训练,提高训练效能。

第二,警察体能训练应以探索、挖掘和发挥警察体能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为目的;注重体能训练方法的传授、学习和应用;培养融会贯通、科学健身,提高自我锻炼能力或组织锻炼能力。

9.现代警察激励机制建设初探 篇九

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初现雏形

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体现了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意图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 这有利于探索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道路。武汉城市圈占全省33%的国土面积和51.6%的人口, 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约4 600亿元, 总人口约2 900万, 分别占到整个湖北省的61%和49%[1], 是湖北省名副其实的经济发展核心区域。

近几年来, 通过全省上下特别是城市圈内九市的共同努力, 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在武汉城市圈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 一些重要的部门性综合改革试点已经落户武汉城市圈, 已初步建立起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规划引导机制和合作联动机制, 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公共设施合理配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初步显现, 对全省的带动辐射作用日益增强。武汉作为全国性公路主枢纽、国内四大铁路枢纽之一、四大门户机场之一和内河第一大港的强化建设, 将极大促进湖北与世界的接轨;交通的超前发展进一步带动了湖北省国际化发展, 以法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建立领事馆, 来自欧美多家跨国金融机构进驻湖北;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 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以及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增加, 激光、转基因研究等居世界领先水平, 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 大批国际化工业项目如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富士康电子制造、南玻多晶硅等大型项目已经启动。武汉城市圈将成为一个很好的综合平台, 并成为带动湖北乃至中部崛起的增长极, 为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发挥借鉴和示范作用。

二、传统体制机制制约武汉城市圈跨越式发展

1. 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一体化的体制障碍

武汉城市圈具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 武汉市是全国六大综合工业基地之一, 工业体系完备, 黄石市是湖北省老工业基地, 仙桃和天门的纺织工业、潜江的石油工业、孝感的汽车加工业、鄂州的冶金工业, 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02年以来, 武汉城市圈环境保护虽然取得较大成绩, 但环境污染较重的形势仍没有根本转变, 人均“三废”排放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人均环境污染源治理投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建设“两型社会”压力较大。当前武汉城市圈在生态承载能力空间有限的条件下, 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和创新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是我们发展“两型社会”的重要任务。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在中部配置“两型综改区”, 很重要的战略考虑是为中部地区对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提供选择的标杆, 避免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重走沿海地区“高能耗”、“高污染”的老路。

2. 产业一体化的体制障碍

目前, 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存在着明显的“散”、“乱”状况, 圈内城市之间在产业发展上发挥各自优势、优化分工协作还很困难, 表现出产业趋同、重复布局现象。武汉、鄂州、黄石三市冶金、建材产业结构趋同, 重工业产业档次没有拉开;孝感、黄冈、咸宁以及仙桃、潜江、天门第一产业趋同, 在粮棉油猪鱼蛋和果茶等方面大同小异[2]。在区域市场上的产业集中度还比较低, 缺乏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圈内城市除汽车、钢铁、汉正街小商品产业集群和武汉光谷的光电子产业集群、轻加工产业集群外, 大多数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集群效应不明显, 严重影响了区域产业竞争力。

3. 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

城乡一体化要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相结合, 必须突破体制障碍。就武汉而言, 武汉市的中心城区和远城区居民在就业、医疗、教育、文化、收入、社会保障、公共设施服务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 远城区依赖都市农业长期为中心城区“输血”, 促进以工商业为主体的中心城区的繁荣发展, 加大城乡差距。另一方面, 武汉城乡户籍的二元分割已经越来越成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障碍。

4. 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障碍

由于传统体制分割和体制惯性, 协调区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总体上依然薄弱。中心城市武汉独树一帜, 各种要素和生产活动从周边地区源源不断向其集聚, 削弱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机会, 进一步扩大了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唯一一个特大城市, 由于与周边地区产业互补性不强, 对周边城市的集聚功能要远大于其扩散功能, 不能发挥像上海对苏州等周边城市明显的辐射作用, 造成周边地区发展缓慢。

各自为政的制度安排阻碍了武汉城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地方政府为维护本地利益制定使地方利益最大化的各种制度, 难以顾及城市经济圈的整体利益。城市圈内市场分割的体制影响区域统一市场的建立, 各地政府投资规划的基础设施难以对接和统一, 圈内各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准入、质量技术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户籍制度等形式的地方保护, 使得整体联动的集聚和扩散效应难以发挥。

三、探索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联动机制

1. 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联动机制, 大力发展“两型”产业

武汉城市圈建设不打经济牌, 不强调经济的发展速度, 而是重点探索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问题, 发挥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的联动机制, 力图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不等于不发展经济, 而是需要大力发展“两型”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建设“两型社会”。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 在税收、项目投资、信贷等方面予以“两型”产业政策倾斜;综合运用规划、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探索创新财政激励机制, 对淘汰落后产能进行均等性转移支付和激励性转移支付相结合的政策, 按节能量和减排量进行奖励;设立圈内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基金, 建立能效贷款担保制度和绿色贷款制度, 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 建立产业一体化联动机制, 推动多种产业协调发展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应合理分工、九城联动, 必须优化产业布局。抓住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有利时机, 以武汉为核心, 辐射周边区域, 实现产业转移和技术、资本输出, 使武汉支柱产业向其他城市延伸。以市场为导向, 以资产为纽带, 积极鼓励周边城市企业与武汉企业开展钢铁、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建材、能源等领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合作, 特别是要以武汉具有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的企业为龙头, 不断提高城市圈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武汉市在科技、人才、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 共同努力把中部地区打造成全球性先进制造业基地。例如武汉东湖高新区与葛店开发区共同发展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 帮助葛店高新区打造中国“药谷”。东湖高新区又在孝感高新区设立了武汉·中国光谷孝感光电产业园, 联合打造两地光电子产业链。发挥产业一体化联动机制, 实现武汉城市圈多种产业合作发展, 实现经济互补, 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3. 建立城乡一体化联动机制, 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武汉城市圈建设要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 改变远城区向中心城区“输血”现状, 实现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联动机制。这就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内逐步拆除城市圈内城市间和城乡间的户籍壁垒, 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建立以就业、社保、教育、卫生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

同时城乡一体化联动机制良好运行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小城镇。小城镇被称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小城镇发展战略, 对提高城镇化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繁荣、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基层政权产生重要作用。以孝感为例, 人口在2万以上的小城镇达到31个, 只有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滚动发展之路, 才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4.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联动机制, 实现圈内城市优势互补

建议成立区域发展协调部门, 可采取常设机构或定期协商机构的形式, 由政府、企业、民间等多层面、多部门参与, 发挥区域政府、行业组织、民间组织等的作用。统一规划武汉城市圈产业规划, 减少各自为政所带来的重复建设, 有效减少地区间的利益冲突, 实现圈内各城市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武汉依托其他八城市的优势、特色,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金融和贸易。其他地区应结合本地的优势, 发展各自的主导产业:黄冈变成城市圈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仙桃将成为武汉“菜篮子”基地;黄石市成为武汉传统产业的转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纺织服装生产基地;鄂州负责做强城市圈钢铁产业链;孝感成为无公害优质高效农产品产销基地;潜江成为盐化、医药生产协作区;天门打造棉纺制衣业和林木加工业基地;咸宁是“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 将其建设成生态城市。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发挥联动机制, 进行资源整合, 实现圈内城市优势互补, 有利于形成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中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继沿海地区之后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参考文献

[1]武汉城市圈将成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催化剂[EB/OL].金融界网站, 2008-08-28.

上一篇:等候优秀作文下一篇:保安公司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