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

2024-07-26

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共15篇)

1.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 篇一

语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

《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文化随笔”单元。《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二是“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三是“品味妙语佳句”,四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

课文难点: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法分析

1.理论依据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三步教学法

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3.具体操作

⑴立足课本

整体感知

⑵跳出课本

拓展延伸

⑶品评鉴赏

培养能力

⑷举一反三

迁移应用

五、学法分析

1.学生现状:高一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路难。但高一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发表个人观点的人较多。

2.学法指导

⑴通读全文两遍,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⑵在教师引导下,鉴赏诗句,培养思维能力

⑶在鉴赏诗句,组织语言时,将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写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分析

1.课文感知

提问: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作用何在?

2.拓展延伸

品评:①忍(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区别“忍”字与“眼”字的区别?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删去“借问”与“牧童”两词句子更简洁,是否更好?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括号内可以填什么字?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否为句子增删文字或调整语序?

3.迁移训练

课文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试着根据自己写作的体会举一两个例子证明这个论断。

2.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 篇二

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实施心理教育呢?

一.借助于表扬激励, 树立发展自信心。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 他们有一种“自我肯定的需要”。在年龄上虽是小孩子, 但他们有一种成人感, 不愿意别人再把自己当小孩子看。他们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 特别是成年人的赞同。这个时期是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关键时期,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 语文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教学中不要人为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对成绩不太好的学生, 要重点照顾, 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学好,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赏识、鼓励。其次, 在课堂答问和讨论中,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中学生的逻辑思维不断发展, 会出现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接受别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 而语文学科的审美情意性, 综合性和社会性决定了教材具有多元解读性质。因此, 我们要大力利用语文的特性, 鼓励学生动脑, 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开动脑筋, 勇于发表见解, 这既是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又是调动和保持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即使有的同学在回答问题时离题万里或完全错误, 我们也要大力挖掘他们回答中的闪光点, 并对这种敢于大胆发表自己观点的精神予以赞扬。如赏析名人时, 有个学生意外地提出:“焦裕禄不能算个好干部。理由是:一个好干部应该讲究科学, 而焦裕禄不讲科学, 他有病不及时到医院去看病, 结果缩短了生命, 给党和人民少做了贡献, 如果及时治疗, 就可以延长生命, 给党和人民多做贡献。”还有的认为:“焦裕禄只能算是六十年代的好干部。因为他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显然这些看法有失偏颇, 但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 一味地批评, 扣政治帽子, 而是要肯定他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勇气, 再作引导, 鼓励大家发表意见和看法, 最后统一认识。焦裕禄是懂得科学的, 难道他不懂得有病及时看好吗?但正是为了兰考县十六万人民的利益, 把革命工作放在第一位, 才无暇为自己找科学的治疗方案而奔走。这正是他的献身精神的突出体现。再者, 焦裕禄在兰考除“三害”, 就是开拓创新精神。这种课堂上多赏识、多鼓励是保护学生自尊、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方法之一。另外, 我们还要多让学生自我激励及同学间的相互激励。

二.借助于学科优势, 培养健康的情感。

语文学科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人文气息浓厚,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 挖掘进行素质教育的潜力,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情感包含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道德感是人对别人、自己的言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臧克家《有的人》, 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 无情地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统治者。我们对本文的分析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它与人的求知欲, 解决问题的需要等的满足与否相联系。人在认识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时, 会产生愉悦的情感;在突然遇到与某种规律相矛盾的事实时, 会产生疑惑或惊讶的情感;在不能作出判断、犹豫不决时, 产生疑惑的情感。这些都属于理智感。在写作实践中, 有的同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产生了愉快、兴奋的情感体验, 所以我们要大力鼓励, 强化学生这种理智感。在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文章便贯注了理智感, 如《伤仲永》一文, 方仲永从小很聪明, 会作诗, 由于没有求学, 而“泯然众人矣”, 教师在分析这一课时, 要让学生体会到一种为方仲永的才能贻失而惋惜之情, 从而明白勤奋出天才的道理, 激发一种刻苦学习的理智感。美感是人对自然界、艺术作品和社会生活的美的欣赏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教材, 他们能看到、理解到许多美好的事物, 从而进一步丰富精神生活, 提高审美情趣, 为今后创造美好的事物打下基础。如学习《春》则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人的高贵在灵魂》要让学生感受到博大丰厚的人格之美;《陋室铭》要使学生领悟到恬淡自然的性情之美, 像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 教师可以借此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感, 让他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如果把语文与美乐结合起来, 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借助于日记周记, 消除消极的心理。

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 他们失去了儿童期平衡的内心世界, 苦闷和欢乐交替进行。他们一方面渴望被人理解, 另一方面又不愿轻易地敞开心灵之门;他们希望有自己私人的空间和精神领域, 同时期望获得同伴的友谊。日记、周记成了他们倾吐心血, 描绘内心世界的最佳园地。语文老师不妨提倡学生写日记、周记, 并主张交上来由老师批阅。为防止学生应付了事, 东拼西凑, 要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同时承诺为他们保守秘密, 语文教师也可以在日记上与学生交流, 是班主任的又可称作“班主任日记”, 只要有诚意, 并坚持下去, 学生一定会觉得教师很容易亲近, 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日记中, 教师便可有的放矢, 肯定他们的积极心理因素, 消除他们的消极心理因素。如在日记中, 学生普遍反映升学压力大, 流露出焦虑、紧张的情绪, 内心充满了忧虑和苦闷。对此, 教师可以与学生在日记中讨论这个问题, 让学生明白, 升学不是唯一的出路, 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 只要自己付出了努力就问心无愧, 重学习过程, 淡化学习结果, 同时阐明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没有焦虑紧张, 人会没有压力, 会活得轻飘飘, 从而没有目标, 无所事事, 缺乏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适度的焦虑可以更好发挥自己的潜能。要化焦虑为动力, 切不可变焦虑为枷锁。在日记批阅中, 可针对不同的学生作不同的批示, 如给纪律差、底子薄的学生批阅“滴水穿石, 并不在于水的力量”;给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批阅“任事者必以实学, 谨言者必有奇文”;在给聪明而不努力者的评语“希望你不要成为方仲永第二”。每位学生都有切合实际的评语, 这样既能面向全体学生而又照顾了个别差异, 教师又以平等的身份写日记, 与学生推心置腹的交谈, 特别是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和表扬时, 他们能感受到慰藉, 心态得以平衡, 他们就会看到自身的价值, 倍增自信心和上进心, 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个别学生, 可以单独谈话, 深入交谈, 像心理大夫一样耐心地解除其心理痼疾, 教师的工作就要做得更细致。

四.借助学生的爱好, 培养良好的心境。

青少年很容易情绪化, 不良情绪有嫉妒、愤怒、恐惧、紧张、狂躁等。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的特点, 引导学生缓解、转移不良情绪, 帮助学生学会自控, 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和爱好, 提高自身修养。如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读书是一种保健性理解生活的方式。有人说:“养心莫如静心, 静心莫如读书。”教师可根据《大纲》要求推荐可读书目, 并定期召开读书会, 交流读书心得, 培养学生对美乐的爱好。现代青少年往往喜好流行歌曲, 有些流行歌曲不但没有好处, 反而使原本不良的情绪更强化, 教师不妨根据语文教材选择一些优美的乐曲, 分析课文时可配乐朗读, 如抒情散文和诗歌等都可以这样做,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每天的早读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场地, 创造美好的气氛, 增强读书的兴趣。

由于语文的综合性,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作画, 画不在好坏, 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即可。另外, 还有书法、集邮等的爱好, 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 自觉抵制、克服不良情绪。

3.语文教学也应“文质彬彬” 篇三

一、尚“质”轻“文”,片面追求文本内容的大意

值得深思的是,长期以来,我们不少语文老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说课、评课活动中,习惯于把语文教学简化为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注重分析课文的段落、内容、思想情感。概括人物的优秀品质,揭示文章阐发的道理,甚至还有思想教育“贴标签”的现象。在这种认识的背后,过分强调的是学习内容的重要,而把教学的形式分解出去。这样的语文教学,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阅读的时候,潜移默化地把理解文章内容作为唯一目的,深挖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思想主旨、情感。根本不去理会那些段落为什么要这样处理,那些句子、语言为什么会安排在文章当中,等等。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片面指导,在阅读教学中忽略了语言的重要作用,没有真正把握到阅读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而出现失衡的状态。在《说勤奋》一文教学结课阶段,一位老师这样进行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课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师:作者又是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这个中心的?

生: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

师:哪位同学能具体说一说?

生:第一件事是讲司马光小时候勤奋好学,长大后,用19年时间完成了史学名著《资治通鉴》;第二件事是说童第周中学时代基础差,通过勤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远渡重洋后,仍然不忘勤奋,因为青蛙卵剥离手术的成功,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师:你概括得很有条理。课文结尾告诉我们什么?

生:告诉我们现在仍然不能忘记“勤奋”二字。

生:告诉我们“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师:好!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一起把这句话朗读一下。

不难看出,上述片段教学,教者仅仅满足于帮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对课文内容做简要的梳理和小结。明显的缺憾是失却对组成文章内容材料选择和结构组织的品味和探究,以及对作者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作者为什么仅仅选择这两个实例来论证“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个观点?有什么典型性?司马光小时候天资聪颖,靠勤奋成才,而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入学较晚,基础又差,但是通过勤奋努力,最后也成了才。结论是,一个人,天资聪颖也好,学习基础差一点也好,都需要后天的勤奋学习和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二者构成了同一事理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思维缜密,归纳全面,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单单对课文内容的认识是不完整的。片面关注文章的微言大义,结果只会让学生盲目跟随,在语言形式、思维能力形式上出现“空白地带”,铸成定性的主观思维。这样的结果,在阅读教学中只能培育“半成品”。

二、重“文”轻“质”。孤立理解语言形式的技巧

语文教学只注重形式也是一个不正常的教学现象。从理论上讲,文章是段落、词汇与语法并存的形式,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每一篇课文当中,文章的组成部分都要依靠这些元素符号来有机组合,进而成为一篇文章。因此,不少老师认为,文章中的每个词句的运用,都要非常讲究,好的文章就是在遣词造句上比一般的文章略胜一筹。每个词、每种语法的使用都独具匠心。所以,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注重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思维等方面培训。从理论上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形式,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就应该从语言训练着手。注重语言训练的阅读教学,无论在写作过程,还是在口头语言表达上都有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精神和理性分析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有条理地思维。但是,从课堂语言教学实践来看,我们也发现把“工具性”放在突出的地位的语言训练,造成不少老师教学没有感性认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很难想象他们长期面对抽象的文字,冰冷的文字,还有什么兴趣可言?请看《北大荒的秋天》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写了什么?

生:第二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说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傍晚的时候有流云;第二句话写流云非常美丽。

师:你能找出课文中哪些词是写流云的?

生:银灰、橘黄、绛紫。

生:还有“血红”。

师:你也能说出这些表示颜色的词吗?

生:雪白、金黄。

生:土黄。

生:梅红,还有“海蓝”。

师:真不错。作者还怎样写流云的?

生:作者还用了一个比喻,“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的锦缎”。

师: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流云”比作“仙女”。

生:是把“流云”比作“仙女在抖动锦缎”。

师:很好,你的回答更具体!你也能用“像”说一句话吗?

生:月亮像镰刀挂在空中。

生:太阳像个火球挂在蓝天上。

师:大家今天课堂上的表现真好。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练习背诵。

教师指名背诵。

值得肯定的是教者让学生对“银灰”“血红”这些表示色彩的词进行仿说、扩充,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储存、回忆和重新建构。在着力语言训练的同时,如果教师能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色彩,想象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事物,以及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呈现的多姿多彩的奇丽画面,相信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定格一组组生动的难以磨灭的记忆。比喻句的教学同样如此,作者为什么把“流云”比作“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的锦缎”?其中心词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描述得如此栩栩如生、形象可感?二者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可以换成其他喻体吗?“花布”“嵌花的地毯”,行吗?运用比喻词“像”造句,看似达成教学目标,实则暴露出学生语言的干瘪,味同嚼蜡,毫无美感。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情境。在情境巾练习说话。如,“中秋的夜晚,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月亮?”或者,“秋天到了,树叶黄了,在空中飘飘悠悠,树叶儿像什么?叶儿飘啊,飘啊,落在小河里,又像什么呢?”语文是丁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孤立训练文本语言的形式与技巧,忽视语言承载的丰富内容和蕴含的人文

情感,用“一条腿”走路,这样的语文教学肯定走不远。

三、“文”“质”兼备。整体感悟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圆融

在语文教学中,文本内容与形式是一篇文章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偏废任何一方面都有可能会导致在阅读教学中出现支离破碎的现象。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文本的体裁、内容、结构形式以及作者的语言风格,合理处理课文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关系,是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一位老师在教学《九寨沟》第三自然段时,从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想象、品味,到文本语言的分析与提炼,耐人寻味。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九寨沟是个“人间仙境”,是个“童话世界”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并在句子边上写下你读了之后的感想。

生:我认为课文把大大小小的湖泊比作“宝石”,写得很恰当:

师:你觉得比作“宝石”好在哪?

生:因为湖水在阳光的映照下一般都是银光闪闪的,宝石遇到光就会闪闪发亮,所以我也认为湖泊跟“宝石”一样。

师:这些湖泊非常美丽,再读一读这句话,你不仅能读出湖泊美丽,还能读出别的内容来。

生:我读出了这里的湖泊很多,课文中写“像颗颗宝石”,不是一颗宝石,“颗颗”写出了宝石非常多。

生:“大大小小”也写出了湖泊多。

师:你还觉得哪里写得特别美?

生:“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顸银光闪闪”。从“插入云霄”我感受到了云霄和雪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生:“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石块色彩斑斓。”“湖水清澈见底”说明水很清,“湖底的石块色彩癍斓”说明石块的颜色多而且很美。我想这种石块一定很少见。

师:(出示图片)这里的水很清,水底的石块色彩斑斓,颜色很多,所以,人们都把这里称作“五花海…‘五彩池”。“五花海”“五彩池”会是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形状呢?请同学们想象说话。

生:大大小小的五彩池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了绚丽的色彩,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有绿色的,还有红中带黄的……让人看得心旷神怡。

生:这里的五彩池多得数不清,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月牙,有的恰似一把扇子,还有的好似一颗爱心……

师:真好!九寨沟还有什么让你觉得特别美?

生:“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我从“天然的”想到这些台阶不是人们建造的,而是自然形成的,是天然的奇观。

生:瀑布像一匹银光闪闪的绸子,真漂亮!

师:看了九寨沟的景色之后,你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绘它?

生:人间仙境。

生:我脑海中只浮现出“童话世界”,因为这里特别美,用词语已经不足以形容了。

师: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九寨沟这个“童话世界”的?

生:作者抓住了九寨沟的雪峰、湖泊和天然的瀑布来写,表现了九寨沟的神奇。

生:作者用了“一座座”“一幅幅”“一级级”“一道道”等数量词描写九寨沟的风景,读起来很动听。

生:我觉得这一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

生:作者用打比方的方法描写九寨沟的景物,比喻词很丰富,除了“像”。还有“构成”“恰似”和“宛如”。

师:你有一双慧眼!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表现了丸寨的神奇。雪峰插云、平湖飞瀑,还有五彩斑斓的池水,让我们赏心悦目。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这段文字。

4.·《咬文嚼字》教学随想 篇四

今天学习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随笔《咬文嚼字》,个人认为本课重点不是把握和理解文章的观点,重点应该让学生明白且有意识地去“咬文嚼字”,平时作文时候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无不是古人闪耀千古、令后人瞻仰的精神丰碑,一咏一叹,斟酌掂量,在现代网络纵横的新时代文学下,快餐文化的真正价值又在哪里?有时候细细研读自己的文字总会让我汗涔涔而下,粗糙、浅薄而已啊。虽然有时为了一句话而琢磨半天,那是自己才学疏浅的表现罢了。

文中先生还提到了“套板反应”,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无非“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文章写完还是“付梓”“杀青”,真有点“掉书袋”的感觉。“唯陈言之务去”,才是有创新的起码条件。

文学应该来自心灵的真实流露,那种情感是喷涌而出的,是积淀已久不得不发的情绪。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还是重在一种引导,对于文本的解读并没有强调什么,不知道可以不可以呢?有点犹豫。

再论“推敲”及其他 ——《咬文嚼字》备课札记

一、关于“推敲”

作者在分析用“推”还是“敲”时是从两个方面阐述的。一是“推”乃自掩自推,寺里只有他孤身一人,这样整个环境是显得冷寂的。“敲”则指寺里有人应门,环境体现了“温暖的人情”。二是“推”无声,“敲”“剥啄有声”“平添了搅扰”,也就是说“敲”与冷寂的环境不协调。

作者的推断有两点要注意,首先作者的分析始终紧扣意境是否协调这一观点,也即紧扣文段的说理中心——推与敲,“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另外,作者认定僧人是主人即李凝,至少也是原本住在寺里的人。

我们在探讨是“推”还是“敲”时,有两点不能回避:

其一,“敲”是否破坏意境?作者说:“„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反驳者认为,没有敲门声惊动,怎知道池边有宿鸟?并且认为“敲”字是以动衬静的写法。其实,宿鸟不一定是敲门声惊动后才知道有,难道诗人不能写想象中的景吗?诗人见池边有树,进而推想树上有鸟,是再合理不过的想象。古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就说明宿鸟在月光的刺激下也会啼叫,不一定因响声惊动。

其二,关于诗歌的写作缘起,常见的说法为诗人访友不见,归而作诗。如果以此推断,既然友人不在家,僧人必不是主人而是访客,是访客当然用“敲”不用“推”。问题是何以见得此次寻访没有遇见友人?支持此说的理由是以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推断,说访客寻友不见“不甘心”,暂时离开还会再来。但这并不表明这次没见着,如果“不负言”之“言”是指在此次相见言谈之后李凝的再次邀约呢?

是否可以从僧人的身份入手去确定“推”与“敲”?僧人是主还是客?是主人则用推,径直而入;是客人则敲,敲是询问,是招呼。

按整首诗记述的内容看,一三联写访客眼中景,第四联写访客心迹,由此我们推断第二联也是写访客的眼中景和行为的。这样全诗的写作对象或者说写作角度是统一的,都是写访客所见所为所想。如果僧人是主人,则第二联写主人,第三四联写客人,角度不免混乱,不统一。

另外,正因为僧人是访客,寻访落空,所以整首诗无一句写相会言谈的场景。

二、关于“小龙团茶”与月的关联

作者写道,“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或许有些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不妨引导他们联想品茶与赏月的相似性。

新茶淡香扑鼻,朗月沁人心脾;新茶茶雾袅袅,朗月光线缥缈;新茶茶水绿色似有若无,朗月中万物朦胧似幻如梦。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只是直陈事实,缺少含蓄蕴藉,不能形成美妙联想,读者少了再创造的可能,自然也就失去了韵味。

三、关于王若虚的修改

1.原文“以为虎而射之”与修改“见草中有虎,射之”哪个更好?

前者“以为虎”,明白无误地向读者表明草中老虎是假,是李广眼花,这种写法过早让读者知道了谜底。“见草中有虎”则保持了故事的悬念,读者在阅读时,只有看到故事结尾才知道真相,故事叙述有起伏,充满戏剧性。修改好。

2.“既知其为石”为什么不能表现“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

“既知其为石”是陈述句,只是简单地交代了事情原委,而“视之,石也”是判断句,通过特殊句式来强调探寻事实和明白真相这一过程。并且,语气词“也”有感叹“啊”的意味。这就是原文“视之,石也”能表现“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的原因。

3.原文“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能否省掉“石”字?

“终不能入”自然是指射入草中石,承前省掉“石”,简洁明了,句式也整齐。修改好。

4.“终不能入”这一情节能不能省?

李广眼花犯了美丽的错误,但却错出了惊世之举,等到拔箭再射,却不能重复先前的神奇。拔箭再射不入。这一环节的确不能省,省掉之后一是不能突出李广在极限条件下迸发出的威力,二是再射不入,让“中石”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丰富了英雄形象。原文好。

5.“终不能复入石矣”表现李广“放弃得很斩截”?

作者说李广再射失败,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似不合常理。失败,哪怕是无关紧要的失败,也应该是惋惜无奈,放弃时多半有不甘心,语气词“矣”的作用不可忽视。

评课:首先要对《咬文嚼字》进行“咬文嚼字”

今天受邀到长春市实验中学听了三节课,分别由哈尔滨一中、沈阳二中和长春市实验中学三位老师讲授的《咬文嚼字》。三位老师的教龄最多的十年,次多的七年,最少的两年,因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他们的课。

在评课的时候,我提议不要一言堂,像我在牡丹江二中评课那样搞成圆桌会议式的互动。我在听课的时候就深入到了学生的小组讨论,长春市第一中学的一位老师向我提问,这样的小组讨论是否可以在较差的学校实施,能否收到讨论的效果。因此在评课时我就先请这位老师把她的问题当众提了出来。长春市实验中学的丛阳老师授课班级是理科实验班,并且在另一个文科试验班进行了试讲。在她回答一中老师的问题后,我追问了一个问题:实验班现有水平不是我们培养的,我们只是按照高标准“收割”了人家种好的庄稼;那么,普通班,薄弱学校的学生是否也能进行课堂讨论?如果我们不能在自己负责的这一段培养学生的讨论的习惯,还能指望什么?我的意思还是一贯的主张,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从矫正学生的不良语文学习习惯同时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讨论、合作学习也是这样的习惯之一。

我先向三位老师提出了一个关于三维教学目标能否得到实施的问题。这是目前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你看公开课的教案,大的三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的每一维还有若干项子目标。上课的三位中,一位定了八项目标,一位定了五项目标,最少的一位定了三项目标;而且文字叙述都不 算简洁。其实这样的目标是没有办法落实的。我很理解老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们,上这样的大型公开课,怕被人家说目标不落实,可是恰恰因为什么都想落实而没有落实一项。三维目标是所有学科都要遵循的,语文学科自然不能除外;可是,这所谓的三维目标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不是语文课的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都要完全体现出来。

我问的第二个问题是:既然每位老师都是用了多媒体,都制作了课件,那么自己对自己的课件有何评价?几位老师都对自己的课件进行了说明,还有一位说,从什么书上看到,说是八页最好,而自己恰好八页,另一位说自己的才五页。对此,我肯定了沈阳二中张婷婷的实物投影的做法,她现场将学生写的东西投影给大家看,还有学生的修改稿。我肯定的理由是,这部分内容是现场生成的,而且这种方式的确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但是我对她用半节课时间让学生写辛弃疾一首《鹧鸪天》的分析并不认同,后来他们学校的教研组长对此进行了反驳,强调训练的重要性。而我强调的是:《咬文嚼字》只讲了二十分钟,另外的二十分钟就让学生“写话”,还说是加深对课文的观点的理解。其实,这种训练,不必讲《咬文嚼字》这篇课文也是可以进行的;或者反过来说,学生写出东西,并不是因为理解了老师或者课文所交代的知识(或者说获得了方法)才写出来的。教师对课文的讲解与教师要求学生写出来的东西两者之间很难证明有必然联系、因果关系。因此,后面这半节课的训练,是游历于教材文本的。

在肯定这位年轻老师的部分多媒体使用的做法之外,我对三位老师都制作的课件以及对课件的使用持否定态度。因为,许多内容都只是替代手写板书,更为严重的是,教师异化为课件的奴隶,因为课件预设了一切内容,教师只能操纵“按钮”,学生也只好屈从“按钮”。

在私下里我和长春市实验中学语文组的老师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讨。比如,我不客气地说,三位老师只读懂了最表层的文本,对课文基本上是“仰视”,这暴露了教师自身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几位教师最缺少的就是对《咬文嚼字》这篇课文进行一番“咬文嚼字”。比若说这几个材料的使用问题,是很耐人寻味的,真需要咀嚼一番的。作者开篇列举郭沫若修改剧本台词的例子,有趣的是,把“你是个无耻的文人”改为“你这无耻的文人”多精彩呀,但这不是郭沫若自己改的,是演员改的!当郭沫若把此当做法宝又改“你这革命家的风度”时,却闹了笑话。你看,耐人寻味不是?接下来说王若虚改《史记》——改错了;再举韩愈为贾岛定“推敲”——也错了(在作者看来);只有苏东坡改自己的诗句改的那叫精彩,为郭沫若、王若虚所不及。作者在使用这些例子的时候,除了驾轻就熟外,是颇有一种气魄的,体现着作者不凡的功力;而且在遣词造句上是十分老到自然的,这种力透纸背的力量来自广博的学识和缜密的思维。

就此,我还假设了我认可的教学目标:研究本文的文字表达的韵味以及透过文字折射出来的治学态度。

我们还谈到对文章观点质疑的问题。有的老师担心弄不好就脱离文本,我的意见是,你的质疑必须是从文本出发本然发生的,不能把狗肉贴在羊身上。比如,我认为老师们讲一点课文的观点就用一些生的、熟的、半生不熟的诗文片段进行所谓的“练习”就是脱离文本的,因为这时文本本身并没有读明白。唐明刚老师就提出,所谓的“套板反应”就是值得质疑的,难道“套板反应”就没有生动有趣的吗?对此我完全赞同。我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在传统的平话中,的确有这样的好玩的“套话”;包括京剧中的许多“水词儿”(什么 “将身来在”之类的),也自有它的趣味。关键是,学生能有这样的质疑是值得鼓励的。当然,从作者的举例可以看出,人家是就“雅”文学而言的,并没有提“俗”文学。

就此问题又连带提到了对文章的观点、内容,结构、语言的学习何者为重的问题。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学习《六国论》,你说是要知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重要,还是清晰地逻辑结构、优美的富于韵律的语言重要?我认为后者更重要。因为那个观点早都过时了,但语言的魅力仍然存在。同理,《咬文嚼字》一课作者的观点也没有作者的语言和逻辑更有魅力。

以上的内容,就是一次普通的评课,我发表的也就是自己的一点看法,欢迎上课的三位老师以及他们学校语文组老师的质疑和批评。因为,这样的课,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成绩或败绩,这是集体的智慧或愚昧。

古人谈炼字

唐·卢延让《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贾岛《题诗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唐·方干:吟成五字句,用破一身心。

唐·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清·曹雪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

一、咀嚼文字,嚼出语文味道

语文的味道是“嚼”出来的。语文课离不开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在教学中,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才能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

如教学《风筝》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咀嚼“翩翩起舞”,先引领学生观察字形“翩”——一片有薄又扁的羽毛,然后问学生一片有薄又扁的羽毛,在空中随风会怎样飞舞呢?学生回答:“飞得高高的”,“飞得很轻快”,“在风中就像蝴蝶在跳舞一样”„„说完后,教师趁机总结:对,同学们,你们说的就是“翩翩起舞”。教师引导学生咀嚼“憧憬”时,老师问:你做风筝的时候,会有什么想法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我希望风筝很漂亮,我希望风筝飞得很高,我就想我的风筝能带给我很多快乐„„,老师高兴的竖起大拇指说:对,这就是憧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期待和向往。

这样咀嚼语言文字,语文味道浓,孩子们学习劲头足。随着这种熏陶,学生会在说话中斟词酌句,培养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和习惯。

二、潜心会文,领悟人物品质

读书要动脑思考,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探究,透过语言 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

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学习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教学中先让学生仔细读读心理活动描写,说说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了这段心理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运用五个省略号来表现桑娜的矛盾心情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深入研究每个省略号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在反复推敲中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学生的心灵与主人公更加贴近,逐步体会到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是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学生在与文本作深入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

再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这一部分内容是通过一段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廖廖几句就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物,教师先让学生读读这段对话,说说周瑜、诸葛亮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再通过细细品读,揣摩周瑜的每一“问”用意何在?而诸葛亮的每一答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研读每一问一答中,透过语言文字,发现了周瑜表面客客气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从中,学生更体会到了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也能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样潜心会文,学生的语言得到了积累,理解文章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用心朗读,读出语言神韵

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大大提高。

四、品味词句,感受语言之美 《槐乡五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这一主题自然地生发开去。

我引领学生对几处对语言文字进行了推敲。如“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这里的比喻句勾勒出的画面是非常生动形象、美丽迷人的,但许多学生从未见过槐花,要让学生纯粹地从读文感悟,是很困难的。如何让学生体验到这种美,图文对照学习是一个途径。在学生从文本中粗浅地感受到槐花就像“玉雕的圆球”时,出示像“玉雕的圆球”状的槐花,让学生看图上的槐花像什么,当学生纷纷回答,像“玉雕的圆球”时,老师追问为什么。这个“为什么”就提醒学生好好地看图,从花的颜色、光泽、许多花簇拥在一起的样子,感受作者把槐花比作“玉雕的圆球”是十分贴切的。

特别是那个“抱”字写出了槐花生机勃勃的美。这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和图片的直观的形象,“玉雕的圆球”般的槐花便开在学生的脑海里了。

再如紧扣词语“清香”“醇香”“浓香”,从“清、醇、浓”中师生感悟到香气越来越浓。指导读好这三个词语,读出香气浓郁的程度,同时让学生读懂省 略号的含义。然后再次紧扣“浸在香海中”的“浸”字感受槐花香味之浓烈。浓得不但我们鼻子能够闻得到,好象也能摸到,看到。

五、比较揣摩,感受语言魅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意思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神奇的音响》中有这样一句:“„„在这些大圆盘之中冒出来。”可要求学生用“长”换“冒”,进行比较。学生从课文语言文字中找出根据,见仁见智。因为荷叶多,“挨挨挤挤”,所以荷花只能从水中“冒”出来。“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多,还写出荷花生命力旺盛。学生从“冒”中感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一种生机勃勃的韵味。这样比较咀嚼,领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使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出优劣,在比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好文章总有一些灵动的字眼,这是作者练字的功夫所在,抓住这样的地方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小摄影师》一文时,教师紧紧地抓住了关键词“摆弄”进行了品味。教师先问学生:你知道什么叫“摆弄”吗?平时你在家摆弄过什么东西?接着追问:文中是谁摆弄什么?通过读段落,学生明白是小男孩摆弄照相机。再请学生谈谈小男孩是如何“摆弄”高尔基的。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吩咐、很久很久”来展开想象谈理解。再让学生表演体会:现在,我是小男孩,你们是高尔基,请按照我的吩咐来做:“把头扭过来一些,请您再微笑一点儿!”、“报纸挡住您的脸了,能放低点儿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入情入境地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教师相机提问,“此时,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说被摆弄很麻烦。教师再追问:“你只被摆弄了一会儿,就已经不耐烦了,而课文中的高尔基却被摆弄了‘很久很久’,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说:“我觉得高尔基真耐心,如果是我,早就不耐烦了。”学生说:“我觉得高尔基真关心少年儿童,那么配合拍照”„„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到了高尔基对孩子的极大耐心。

《咬文嚼字》一例补释

在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必修)一文中引用了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中的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关于该引文的几个资料现补充如下:

一、关于苏轼诗的全文

苏轼这首诗的全名是《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其全文如下: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这首诗的诗句独具品泉妙韵,诗人似乎比喻自己已羽化成仙,身携皓月,从天外飞来,与惠山钱道人共品这连浩瀚苍穹也已闻名的人间第二泉。这真可谓是咏茶品泉辞章中之千古绝唱了。所以为历代茶人墨客称道不已,曾被改写成一些名胜之地茶亭楹联以招游客,品茗赏联,凭添无限雅兴。

【注】孙登(约220年~280年),字公和,号苏门先生,三国时代魏汲郡共人(今河南卫辉西南)。长年隐居,博才多识,熟读《易经》《老子》《庄子》之书。会弹一弦琴,善长啸。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与他。后来居住宜阳山,魏文帝闻之,命阮籍前往拜访。与他谈话,他却默不作声。嵇康又跟随他游学三年,问他有何目标抱负,孙登也始终不答。(百度)

二、关于“小龙团”茶

就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诗中的“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来的。那么小龙团茶是一种怎样的茶呢?这种茶是宋代茶叶精品。以模压成小饼状,上有龙形,故名。亦称“小团龙 ”。宋苏轼《荔支叹》诗:“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自注:“大小龙茶始於丁晋公(丁谓),而成於蔡君谟(蔡襄)。欧阳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赞叹曰:‘君谟士人也,何至作此事耶!’”宋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仁宗时, 蔡君谟······择茶之精者,为小龙团十斤以献。”明毛子晋《海岳志林·黄实师遗小龙团》:“索筪中,一无所有,独得小龙团二饼,亟遣人遗之。”《坚瓠补集·饷茶诗》引清陆世廉《饷茶诗》:“蒙君遗我小团龙,绝世珍奇出草丛。”亦省称“小龙”。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建茶务,仁宗初岁,造小龙小凤各三十斤。”明赵汝砺《北苑别录·造茶》:“凡茶之初出研盆,汤之欲其匀,揉之欲其腻,然后入圈制銙,随笪过黄。有方銙,有花銙,有大龙,有小龙,品色不同,其名各异,故随纲系之於贡茶云。”(鲜花网)

由于“龙团”茶的名贵,所以有宋一代,“龙团”竞然成为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文化意象,不少文人在诗歌中都写到它。如,辛弃疾《满江红》:“宝马嘶归红旆动,龙团试水铜瓶泣。”李清照《鹧鸪天》:“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毛滂《山茶子》:“谁做素涛翻玉手,小团龙。”这里的“小团龙”亦即“小龙团”。苏轼的诗词中更是多次写到,除上面的《惠山烹小龙团》外,还有如,《兴龙节侍晏前一日微雪》:“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盘龙,也就是团龙,因龙身曲折盘绕成圆形而称之。(教育资料网)

三、关于“第二泉”

天下第二泉是中国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内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开凿于公元766年(唐大历年间),原名惠泉。该泉经万千松根蓄存和砂岩涤滤,水质清纯甘冽,被唐代“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二”。唐代诗人李绅称其为“人间灵液”。宋徽宗钦令建亭护泉,御题“源头活水”,且誉为贡品,“月进百坛”。

近代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华彦均),曾在惠山一带颠沛流离,谱下了《二泉映月》一曲。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此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更是增添了二泉的神韵。

相对天下第二泉,有些人就会问,天下第一泉在何处,而天下第一泉共有七处,分别是:济南的趵突泉、镇江的中泠泉、北京的玉泉、庐山的谷帘泉、峨眉山的玉液泉、安宁的碧玉泉、衡山水帘洞泉,其中以趵突泉、中泠泉、玉泉和谷帘泉最为著名。

人教版第二册(必修)所选的《咬文嚼字》一文,作者朱光潜先生在讲“烟”字的的联想意义时,举了一个例子“杨柳万条烟”,不知出于何处;而其它的几句引用都有注释及出处,唯独此句没有。笔者翻检了大量资料,也不见有这么一句诗,但与此相近的确有一句是“杨叶万条烟”。但这句诗却出现在唐代的两个 著名诗人题目不同而内容大致相同的诗作里。根据《全唐诗》所记载,一首是岑参的《送杨子》,其诗全文如下: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另一首是李白的《送别》,见于《全唐诗》,也载于《李白诗集》卷一七七,其具体内容是: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可以看出,这两首诗的句子有四句不同,四句相同;即使不同的四句,其用词也大多相同,而内容也基本相同,都是送人、离别之作。然而,为什么岑参的诗和李白的诗语言形式如此接近,诗的内容也大致相同呢?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无论是岑参的诗,还是李白的诗,其中两句“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却都是相同的,大概朱光潜先生在引用之时,可能是弄错了,把“杨叶万条烟”误引为“杨柳万条烟”。盖注释起来麻烦,一时也难以说明白,所以,课本就没有了注释。当然,“杨叶”也就是杨柳之叶,这是没有错的。

谁“敲月下门”

人教版第二册《咬文嚼字》一文中,朱光潜先生在论及“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一段时,援引了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并细致赏析了用“推”和“敲”各自境界的迥异,认为用“推”字比用“敲”字更具“冷寂孤苦”的韵味。

倘若单就这联诗句来赏析,朱光潜先生的分析确实深得诗味,令人耳目一新,别具情怀。但是赏析不能寻章摘句,断章取义,除要赏析这一联诗句的境界,还必须结合整首诗来看。从整首诗的内容来分析,朱光潜先生对这一联的赏析就显得有些师心自用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的颔联,原诗是: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的内容并不难理解,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这样一件寻常小事。首联写李凝居所的周围环境,紧扣一个“幽”字,也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颔联写自己月夜造访,敲李凝家门,“剥啄”的敲门声惊动了池边树上的宿鸟,以动衬静,亦紧扣“幽”字。颈联写主人不在,自己回程中的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这一切又都笼罩在皎洁月色之中,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尾联说自己暂时离去,不久当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点出诗人心中的幽情,托出全诗主旨,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显然,“僧敲月下门”一句中,“僧”是贾岛自称,“门”则是李凝幽居之门,而并不是朱光潜先生在文中所分析的“僧”是“步月归寺”的“孤僧”,“门”是寺庙之门。

据《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一诗人小传载:贾岛“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教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贾岛出身寒微,大约在三十岁之前,栖身佛门为僧,法名无本,至于他何时何故出家,具体何时还俗应举,史无确载。但贾岛对自己这段佛门生活经历似乎并不怎么忌讳,在其诗作中多处以“僧”自称,如“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闻”(《就可公宿》),“留得林僧宿,中宵坐默然”(《旅游》),“墨 研秋日雨,茶试老僧铛”(《原东居喜唐温琪频至》),“劝酒客初醉,留茶僧未来”(《早春题友人湖上新居二首(其一)》)。由此亦可见“僧敲月下门”之“僧”是贾岛自称。

这样看来,“僧敲月下门”一句并不能考虑用“推”字,而只能用“敲”。那么,“贾岛吟诗撞韩愈”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

这实则是一则文人杜撰的故事。据《唐宋遗史》记载:“贾岛苦吟赴举,至京师,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改„敲‟为„推‟,骑驴举手吟哦,引手推敲之势,不觉冲京尹韩退之节。左右拥之至,具述其事。退之笑曰:„作敲字佳。‟乃命乘驴并辔哦诗,久之而去。”事实上,韩愈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是在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次年即因病辞世,而韩、贾的相识结交早是十多年之前的事,这从他们两人诗集中相互赠答的诗作可知。这样一则杜撰故事传为美谈,一来突出表现了贾岛作诗刻苦认真的态度和其苦吟精神;二来多少也是后世文人于落魄之际,希望巧遇达官贵人相识相掖的一种自我慰藉。

对“推”“敲”二字的优劣,朱光潜先生过分相信了传说故事,且就句论句,未能结合全诗内容;而且,对这句诗的理解,他很以为独得诗味,并早在此文之前的美学专著《论诗》中,也举此例,可谓谬矣。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咬文嚼字》阅读指导:

《咬文嚼字》是一篇美学论文,朱光潜先生通过具体实例,仔细咀嚼玩索词句和感情和意义,阐释出如何鉴赏和创作的重要原则,对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写作中,作者突出“新意”,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贬词褒用,翻出新意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常言道“题好一半文”,可见标题的重要了。朱先生以“咬文嚼字”为题,使人眼前一亮,自然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和思考:“咬文嚼字”不是个贬义词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朱先生怎么要用它来做标题?是要展开批评还是要反其意而用之?自然引起我们阅读的兴趣。通过阅读,我们明白了朱先生的新意:“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可见朱先生的确是贬词褒用,他阐述了鉴赏和写作的重要原则,强调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最终“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翻出了新意。那么,朱先生又是如何阐述自己新的见解,如何“咬文嚼字”的呢?

二、多方举例,见解新颖

朱先生从不同的角度,主要运用了举例和比较的方法,明确阐述了自己见解。如首先以郭沫若先生修改台词为例,郭沫若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的恰当,以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成“你这革命家的风度”的不当,对比分析,从句式的角度进行分析。接着通过《史记》与《史记辨惑》中有关“李广射虎”叙述的比较,说明文字是否精炼,不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的,应该以能否准确表情达意为根本。这是从繁简的角度分析的。而有关贾岛“推敲”的具体分析,虽然没有结合贾岛《题李凝幽居》全文去分析“推敲”的含义,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却也是作者的新意,这是从炼字的角度具体分析的。可见,这三个例子是从三个方面,即句式、繁简和炼字的角度来阐述的,而它们又共同说明了文字与思想感情密切相关,朱先生分析时总是结合思想情感的表达 9 来理解的,因为他认为,“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凝炼”。而从不同角度证明了自己这番新见解。

而在阐述联想创新和套板反应时,作者也是列举实例和对比分析。前者借“烟”的联想,以及苏轼名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挖掘,阐述了如果善用联想,就能使文字意蕴丰富,产生美妙的艺术效果。后者借人们常用别人的陈词滥调,如“柳腰桃面”“才高八斗”“春花秋月”等,批判写作上的“套板反应”,指出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并进一步指出了怎样才能避免“套板反应”,那就是“遇事朝深一层去想”,“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正是因为作者能从多方举例,并细致推敲玩索,阐述的观点便易于读者接受。而其宣传的独特地的美学原则,对我们鉴赏和写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旁征博引,新鲜有趣

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章,常常重视理论的阐述,举例分析也多用概念,读来比较枯燥乏味。而读《咬文嚼字》却没有这样的感觉,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外,朱先生知识渊博,旁征博引,也是文章新鲜有趣的原因之一。

5.《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篇五

学习本课,引领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很清晰,在事例前后均有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这些语句,综合提炼作者的观点。达到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目的。调动学生已有的审美知识和经验,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自觉运用本文的观点进行鉴赏、修改、创作练习。

学生首次接触文化随笔,对文中丰富的诗句、成语、文化现象感到陌生,在阅读上产生排斥感,进而也就不能深入钻研课文。针对此种状况,教师引领学生通读全文,筛选重要信息,抓住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由于知识贮备等问题,对于文艺随笔类文章,学生阅读难度偏大,而且兴趣不高。尤其是我校的学生,人文基础比较薄弱,这类文章教授难度较大。因而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从兴趣入手,通过文章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从文章的例子入手,发动学生自主讨论,既避免了结论先行,又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再探讨发扬。

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咬文嚼字》中的一些语句可能失之偏颇,引导学生能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跳出来,对某些字句做出评价,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这个题目留为课下作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热情,锻炼了学生的质疑精神,甚至在病句修改的练习上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六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界定必修课必须突出课程的基础性,使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咬文嚼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个单元学习的是文艺评论和随笔。本文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评论,属议论文范畴。本文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学会咬文嚼字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达到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目的;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对议论文有所了解,但写作能力比较薄弱,更缺乏字斟句酌的谨严精神。大多数学生鉴赏能力有限,对文艺评论的阅读存在困难,因而更需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法,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达到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2.教学难点:在鉴赏与品味文章事例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们还记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这样写雪的“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作者为什么不用“大”而用“紧”呢?一个“紧”字不仅表现出当时气候环境的恶劣,还渲染出事发之前的紧张气氛,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效果。形象写出了雪下得大,还写出了当时的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鲁迅曾评说“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真可谓一个“紧”字而境界全出。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关于炼字的文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是怎么教我们咬文嚼字的。

二、学案反馈与评价

三、咬文嚼字的含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b.形容卖弄才学

c.也指十分认真地斟酌字句

本文中指:“但是在文学上,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第三段)

四、理清文章思路

(一)作者都运用哪些例子来说明文学上必须“咬文嚼字”?

(1)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一段

(3)韩愈改推敲

(4)苏《惠》诗

(5)“西施”等套语

(二)分析文中例子:

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1.郭沫若“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答: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答: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

3.韩愈改“推敲”。

答: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4.苏《惠》诗剖析

答: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5.“西施”等套语。

答: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

小结: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我们都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合作探究

1.本文主张咬文嚼字但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宋代陆象山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应该怎样看?

明确:朱光潜在本文中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单就阅读说,就是要求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读,就是古人说的,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讲的是另一种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主要在于“会意”,就是领会书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琐、牵强的解释。像读经典著作,就是要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能只死抠它的一些字句。

这两种读书方法各有长处和局限性。对于学生来说,应以精读为主。

2.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理由是什么?试从自己的写作体会或者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这个论断。

明确: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还没有透彻,感情还没有凝练,文字就会含糊。只有思想透彻、感情凝练,文字才会明确。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六、小结

本文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第二部分,用两个事例和几组词语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善用联想意义,是正面,有美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套语滥调,落入下乘。写文章时要求炼字,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炼字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七、当堂检测

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怯”能否替换成“切”呢?

明确:不可以。“怯”更能表达作者逃亡时的胆怯心情,既急切的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又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怯”可以非常准确的表现当时那种矛盾的心情。

八、拓展提高

鉴赏划线的词:

1、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宋祁《玉楼春》

明确:“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

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确:“绿”字色彩鲜明,把江南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色以及与春风的关系,形象地表达出来,其它诸字却无这种作用。绿字能唤起人们的联想,春草绿时,引起思归之情,自然与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紧密呼应,丰富了诗的意味。

九、布置作业

7.英语教学中也应渗透人文教育 篇七

注重渲染英语文化背景

英语学习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的行为规范, 强调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差异, 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本民族文化, 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提高文化素养。

一是从课文中寻求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如在教学课文Christmas Day时, 把西方国家过圣诞节的知识告诉学生, 让学生了解有关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袜等相关知识以及西方人是如何过圣诞节的。让学生对西方节日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并能融入到圣诞节日氛围中。

二是利用口语、对话课引导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如在教学有关天气变化的话题时, 告诉学生英国人见面时习惯于先讨论天气, 假如你碰到英国人, 想跟他们聊几句, 不妨先从讨论天气开始。另外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练习打招呼、寒暄、祝贺、道谢、告别、约会等日常会话时, 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手段组织模拟训练, 引导学生把自己置于英语语言文化氛围之中, 让学生在训练中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 并融入其中。

三是通过中西文化比较加强文化差异方面的教学。例如在教学Happy Birthday一文时有这样一句话:“This present is for you.Open it and have a look.”这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中西方文化在接受礼物上的差异。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 一般先要推辞, 更不会当面打开别人赠送的礼物。西方人就不同, 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 而且为了表示对对方的感谢, 往往当面打开礼物并称赞一番。通过这些文化比较, 使学生开阔了眼界, 对语言的内涵了解得更全面了, 同时又感受到了英美文化的气息。

四是通过词汇教学渗透背景文化。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之中, 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例如“dog”一词, 在中国文化中多呈贬义, 而在英美人眼里, 狗却是人类最忠实可靠的朋友。又如中国人喜欢以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来作比喻, 而“dragon”一词在西方人的眼里却是凶恶、不祥的象征。由此可见, 向学生教学词汇时, 教师可以引入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内容, 这样不但为枯燥的词汇教学增添了色彩,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提高学生的英语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英语教学中, 英语的语音、书写、课文内容等均含有美的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审美意境的培养, 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 自然而然地提高文化素养。经常通过精心设计,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融入教材。

一是让学生感受语音、语调的韵律美。如在教学“sit down”的读音时, 引导学生学习失去爆破音的读法。这样读出来不仅弥补了缺陷, 而且为音律增色不少, 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体现韵律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轻重音的读法。多音节的单词有轻重音之分, 句子也是如此, 这样读起来能显示出抑扬、强弱的变化, 犹如乐曲中每个小节的节拍, 让人听起来有美的享受。

二是引导学生感悟构词美。根据词义构造合成词是英语构词的一大特色。如super (杰出的, 超级的) , market (市场) , 合成词supermarket (超市) ;又如basketball (篮球) , blackboard (黑板) 等等。引导学生感悟构词美, 不仅帮学生轻松地掌握单词, 扩大词汇量, 而且也激发了学生记单词的兴趣, 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8.小学数学教学也应强化阅读 篇八

数学 数学阅读 阅读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数学是一种语言,而数学阅读是掌握这种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的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在数学阅读中你才可能亲近数学,理解数学。

数学教材,是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数学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读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因而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强调:“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最为核心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

一、提高认识,强化数学阅读的意义

数学阅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未来的文盲指的是不会学习的人,而会学习的前提就是会阅读。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包括语文阅读能力、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等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随着数学知识问题化、生活化、社会化,仅具有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例如,某些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某股市走势图、某产业结构图等,都与数学学科密切相关。因此,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容数学教师忽视。

研究表明,导致一些学生逐渐对数学丧失信心和兴趣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助。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由此可见,把阅读引进数学教学,让学生课前课后翻翻课本,是非常必要的和行之有效的。

二、加强指导,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

随着学生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更不会结合数学教材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

1.分清主次,抓住重点

小学数学教材多以一个主题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一个生动的情境中探寻数学知识。学会读图,是每个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方法,教师更需要带领学生尽快的从情境中,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殿堂。比如,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过生日》,学生在情境中享受美好的感受。当出现如上图分蛋糕,学生一下子就想到这种分法不公平,大小不一样,我马上引导学生比较大小,最大最小。在如,两个小孩比较高矮,结果怎么会不一样呢?细心的小孩,马上会发现图中左边的小男孩抬起脚跟,这样比个不公平。接着探讨怎么比较算公平。学生说不抬脚就好,接着我请一名学生和我比个,请学生观察可不可以,细心的学生马上会发现也不行,因为老师穿着高跟鞋。接着,再请两个学生,一个站在讲台上,一个站在地上,都不穿高跟鞋就可以了吗?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感受观察的细节。

2.大处着眼,推敲细节

由于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其自身特点的要求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因此,要在阅读的前提下,对它们的谴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地推敲,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把一组学习材料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进行梳理和归类,归纳出数学基本规则、原理等,指导时,从整体阅读句段分析、简缩概括等环节入手,着重引导学生有序、准确地获得文字表达的意义,并把获得的意义用恰当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来。阅读要读写结合,手脑并用,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是动笔圈画。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符号表示来不同的意義,以强化阅读与关键。做到自我阅读理解、掌握心中有数。

二是动手操作。指导学生边看内容,边动手实践,通过亲身剪拼、折、量、摆、画、观察、比较、体验,感知新知,深入理解。

三是动笔演练。尝试演算验证,练后再读,反思失误,总结经验,回顾内化,变“厚”为“薄”。

3.咬文嚼字,理解语境

古人推崇“好读书,不求甚解。”但作为数学阅读,则应该不理解不罢休。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是数学学习的通行证。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划批,咬文嚼字,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如“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对于平行线的概念的理解关键的词语,“同一平面内”这是前提,“互相平行”告诉我们,平行是互相的,不是单开看的,两者互为条件又互为结果。

另外,在解决问题时,阅读显得更为重要。如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一辆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这辆客车在甲乙两地之间往返一次要多少小时?往往有学生列成算式:400÷80。对于这类题目,学生常常是初略地读题,忽略了“往返”这个词。试想,如果学生解决问题时,能抓住重点仔细多读,认识到“往返”也是一个要求,那么就不会出现上面的差错了。像这样抓住数学关键的词、句来读,通过多读来理解,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以“读”质疑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

如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学生阅读后,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他们进行推敲:(1)为什么说在除法里?乘法里行吗?(2)结论中的“同时”是什么含义?删除“同时”结论还成立吗?(3)为什么要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同时扩大或缩小不相同的倍数会怎样?进而引出,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商的大小是否会变化?这样通过琢磨、推敲,学生不仅明白了“为什么”,而且领悟了蕴含其中的阅读方法。

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肯定时,他的人格就能得到正常发展。同样,在数学阅读活动中,教师及时到反馈学生的阅读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阅读所获得的新信息,并给予其积极的评价,学生就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快感,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使自己的认知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是我们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可能,才能交给学生以学法,才能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提供基础,也才能让学生有对知识获取的过程参与。

9.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 篇九

《咬文嚼字》杂志社

说 明

社会语文环境需要保护和净化,《咬文嚼字》就是一座语文生活的监测站,时刻关注社会语文状况。在重点追踪、专家审读和来稿统计的基础上,《咬文嚼字》于1月16日向社会公布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如:“威力就象一颗原子弹一样。”“象”应为“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二、干支纪年的常见错误是:丙戍年。如:“千姿百态的狗,成了丙戍年贺卡的主角。”“丙戍”应为“丙戌”。戌,音xū,地支的第十一位,对应的属相为狗。戍,音shù,义为防守,和地支无关。

三、社会热词的常见错误是:神州六号。如:“神州六号是中华腾飞的象征。”中国宇航员乘坐的飞船取名为“神舟”而不是“神州”。“神州”是中国的代称。

四、出版物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即/既。如:“即来之,则安之。”“即来之”应为“既来之”。“即”,音jí,有未然义;既,音jì,有已然义。两字音近而义殊。

五、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如:“美容美發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發”,音fā ,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六、常用文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启示/启事。如:“招聘启示”“征稿启示”。“启示”应为“启事”。“启事”义为公开说明某事,是一种公告性的文体;“启示”义为启发提示,和文体无关。

七、商品名称中常见的错误是:哈蜜瓜。如:“哈蜜瓜是甜瓜的一个变种。”“哈蜜”应为“哈密”。哈密瓜因新疆地名哈密而得名。

八、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信封上误用括号。如:“王伟先生(收)”。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收”字并非注释。

九、容易张冠李戴的引文是:“食色,性也。”如:“孔子说‘食色,性也’,至今仍被奉为至理。”“食色,性也”一语出自《孟子•告子上》,它是告子而不是孔子说的。

10.咬文嚼字 品出语文味 篇十

咬文嚼字 品出语文味

作者/许云芳

毋庸置疑,“咬文嚼字”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正如朱熹所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昧。”语文课的美就潜伏在语言文字的深处,引导学生咀嚼语言,推敲语言,品味语言,带领着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精微隐秘的深处,引导获得最真切的感悟,才能使之真正品出语文之昧,感受语文之美。

一、以小见大――字词品析,感悟妙处

1.字词之别,意境甚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这就指出了要想让学生有效地咬文嚼字,就必须将词语与所在的课文紧密结合,在仔细读课文的过程中“咬文嚼字”,咀嚼出词语的“言中之意”和“言外之意”,进而把握语言所蕴含的韵味、情致以及意境。正如升圣陶所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文中写道:“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豹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我却让学生围绕一个“放”字品出了语言文字具有的深刻意蕴。“要进入垃圾堆的东西我们通常用哪些动词来形容?”“那为什么作者要用‘放’呢?”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对“放”字的反复咀嚼,联系文中的“很不情愿”“心爱”等词感受到法布尔对小甲虫的珍爱、不舍和对昆虫的着迷。(语文教学论文 )接着我又趁热打铁:“鄢你觉得法布尔会怎样放呢?”“轻轻地放、小心翼翼地放、不舍地放……”学生通过对“放”这一个小小的词语的品析,走进了人物韵内心,感受到了字词背后的温度,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后的感情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可见,“品”味一浓,意境立显,“读”趣亦被完全激发。

2.标点之殊,情味更显。标点符号是一种虽微小却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它的价值并不亚于一个文字。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往往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延伸出文本的未尽之意,因此对特殊标点的咀嚼也不容忽视。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中司马迁的`所想,“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我除了引导学生对文字品析之外,还注重了引导学生对标点进行咀嚼。学生通过朗读比较,从这一个“?”和两个“!”中,感受到了司马迁要活下去,完成史书的信念的坚定。除此之外,一些课文中的省略号等都值得我们细细嚼,慢慢品,有助于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可见,有时着眼于细微处的咀嚼,就会体会出更真挚的情味。

二、思绪翩飞――想象情境,薄书读厚

语言文字具有张力,这张力浅显地说,是指语言文字超出本身字面意思的表现力,给人一定的、足够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教师应紧扣这些语言文字,提升思维的深度,把“短词读长”,把“薄书读厚”,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文本的更深处。

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由于学生对“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等恶劣的高原环境没有切身体会,对高原这株柳所面对的逆境及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的感悟也就无法深刻。教学时,我围绕课文内容,出示高原持久干旱、冰天雪地等情况下的照片,播放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的震撼声响,真正营造了这株柳树所处的恶劣生存环境。在视觉与听觉震撼的共同作用下,我又试图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引发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我随机在屏幕上出示了这样的写话练习。

“此时我们的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一幕幕:烈日炙烤着大地,这株柳树__________;刺骨的寒风中,这株柳树__________;漫天的飞雪呼啸而来,这株柳树__________;一声惊雷,闪电从天幕中无情地劈下来,这株柳树__________……”

学生思绪翩飞,想象合情合理,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这株高原之柳的顽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样的咬文嚼字,学生不仅真切地理解了文本,而且通过展开丰富的、形象的、准确的想象,也一步一步地充实了学生对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的感悟,让柳树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鲜活了起来。可见,“品”是“写”的基础,“写”又是“品”的升华,两者相得益彰,真正把薄书读厚,读出了语文味。

三、感同身受――联系实际,有感而发

生活处处皆语文,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语文教学和学生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深切感悟文本的主旨。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中老天鹅扑打冰面这段文字时,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扑打”的力度、坚定与疼痛,我反复引导学生进行动作演示,“重重地扑打、腾空而起地扑打、像石头似的扑打”,让学生与文本中的老天鹅亲密接触,共同体验,真诚对话。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演示,学生的手发麻了,心灵震撼了,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沉重一击的分量。而感同身受之后,老天鹅这沉重的一击也同样击到了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对老天鹅的壮举肃然起敬。接着我又紧扣一个省略号,感受省略的不只是扑打的次数,更省略了老天鹅的痛苦与坚持。让学生想象多次重重地扑打之后,老天鹅会是怎样呢?更通过“自己如果承受这些会怎样”这一问,让学生与老天鹅进行对比。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文本的咀嚼,只有结合了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感同身受,才能真正地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语文教学就是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让学生对语言文字具有敏锐而又丰富的感悟能力,而这,需从品味语言文字开始。

11.“咬文嚼字”与数学教学 篇十一

一、数学教学中“咬文嚼字”的主要目的

对于不同类型的数学教学, “咬文嚼字”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1、概念教学中的“咬文嚼字”——揭示本质。

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概念, 有的给出了定义, 有的没有明确的给出定义, 是把概念的意义隐含在插图中或字里行间, 是用描述方式直观、具体说明的。为此, 我们只有对图形的仔细观察分析或对文字描述进行推敲理解, 才能逐步认识概念的本质。例如:什么叫平行线?小学数学教材中是这样定义的: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为了揭示出概念的本质, 就应该认真地"咬文嚼字": (1) 平行线是两条直线, 不是两条线段。 (2) 前提条件是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 (3) 不相交, 不是指画出的两条直线的某一部分不相交, 而是指两条直线无论怎样延长都不相交。这样去抓关键词语的分析理解, 就把平行线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揭示清楚了。也把"平行线"和"异面直线"以及"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区分开了。因此, 概念教学中的"咬文嚼字"有利与学生找准概念中的关键词语, 弄清概念的本质。

2、文字题教学中的“咬文嚼字”——理出主干。

文字题是用简明文字直接叙述数量关系或运算关系的题目。它实质上就是式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既然是语言的表达形式, 就更应该"咬文嚼字", 才能弄清运算顺序, 正确列式计算。例如:“984减去856的差再除以4, 结果是多少?”与“984减去856除以4的商, 结果是多少?”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时, 应理出第一题的主干是“差再除以4”, 第二题的主干是:“减去商”。让学生明白两道题的区别, 有助于学生列出正确的式子。因此, 文字题教学中的“咬文嚼字”对学生弄清式题的运算顺序有很大的帮助。

3、应用题教学中的“咬文嚼字”——找出关键。

应用题就是把含有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关系的实际问题, 用文字或语言叙述出来, 并要求出未知数量的题目。在应用题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咬文嚼字”, 让学生透彻理解应用题所有词语的确切含意。如果字词都不理解, 就无从谈解题思路。如:低年级应用题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每”字, 在语文课中虽然学过, 但只是理解了字意。在应用题教学中则要让学生明白“每”是全体中的一个。如果教师不作讲解, 学生就会因为这一个字而影响对应用题的理解。再如“倍”字。题中出现的“甲是乙的2倍”。这个“倍”是什么意思?这样抓关键词语分析,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掌握解题技巧, 把知识学活。因此, 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和能力, 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

二、提高学生“咬文嚼字”能力的主要途径

1、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咬文嚼字”。

数学语言精练、准确、严密。小学年龄小, 觉得枯燥、抽象、难学。尤其是对几何图形的一些知识, 要做到真正理解更觉得难上加难。如长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学生背时滚瓜烂熟, 运用时经常张冠李戴。究其原因, 主要是“和”“积”这些重要文字理解不深, 教学时, 更应该注重创设直观环境, 引导学生在电教媒体的演示中咬文嚼字。更好地理解其中最主要的字眼。学生透彻理解“和”与“积”意思之后, 就可凭借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再现周长和面积不同算法。

2、联系学生实际指导学生“咬文嚼字”。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础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牢固...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联系。数学概念是小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比较抽象的知识。而学生的思维却处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级, 他们对数学概念的关键词不善识别、推敲, 经常简单背诵, 囫囵吞枣, 导致判断失误。数学概念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反复推敲而得, 数学概念中的一字之差, 符号的一笔不同, 其意义就相差甚远, 因此教学中, 要联系实际作为认知的停靠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交文嚼字, 帮助学生掌握严谨、清晰、明确的概念, 有效提高这学生的数学素质。

如教学循环小数时, 学生用竖式计算“10÷3”“58.6÷11”, 发现除不尽, 并且数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 教师揭示循环小数这个概念。并抽象出关键词“依次重复出现”在概念中的含义进行讨论。得出“依次”即“按一定数字排列规律顺序”, “不断”即“没有间断”, “重复”即“一次又一次”。然而这过文字进清这三个词字面上意义是不够的, 还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咬文嚼字使他们真正理解概念的文字内涵。此时教师提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有的说:“春夏秋冬”, 有的说:“日出日落”等。这样指导学生联系实际指导学生仔细咀嚼“依次重复出现”这些循环小数中重要语言文字的意思, 促进他们对数学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 使概念理解更精确, 印像更深刻, 运用更准确。

3、在反复读题中引导学生“咬文嚼字”。

数学语言极其精练。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反复读题的好习惯。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划批;对重要字眼进行仔细推敲、揣摩、咬文嚼字, 才能正确理解数学语言, 掌握数学概念。如“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那么平行四边形是不是特殊的梯形?有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梯形, 有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特殊的梯形。我请他们说出理由, 认为是的同学说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 更别说一组了;认为不是的同学说“梯形只能有一组对边平行, ”因为“只有”这个词就强调了梯形只能有一组对边平行;这时有的同学听这么一说恍然大悟。

12.语文课文咬文嚼字的读后感 篇十二

第十六页《应是“奈河桥”》说:

“奈河”是佛教所传地狱中的河名,河上有桥名奈河桥。

谢按:关于奈河桥引用较多的是《宣室志》的记载:

董观,太原人,善阴阳占候之术。唐元和中,与僧灵习善……行十余里,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于地府耶。”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

观其语文,近乎道教;但是道教经典中也难以找到有关奈河桥或奈何桥的记载(或者有记载但本人未曾见到)。迄今并无佛教三藏记载奈河桥或奈何桥的发现,灵习也说奈河是“俗所谓”的,因此,说“‘奈河’是佛教所传地狱中的河名”没有依据。

《错把“行拘”当“刑拘”》一文(第二十一页)认为:

被行拘者是影响治安管理的人,有错误行为,但其行为并不构成犯罪。

根据有关教材:

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

因此被行拘者不只是影响治安管理的人,其行为性质更不是社会规范意义上的“错误”,而是法律规范意义上的“违法(一般违法)”。

在第二十九页,作者先引了一段他认为有语病的文字:

宋黄庭坚《戏咏蜡梅二首》宋任渊注:“峪书此诗后云‘京、洛间……(中略)蜡梅’”

然后作者说:

宋人任渊注释黄庭坚《戏咏蜡梅二首》,用的是黄庭坚的诗后语,可见这段注释是黄庭坚自己的话。“峪”下加了人名线,表明黄庭坚自称“峪”。

谢按:宋人任渊注释黄庭坚《戏咏蜡梅二首》,的确“用”了黄庭坚自己写的诗后语,但这段诗后语是从“京、洛间”开始,到“蜡梅”结束的,《汉语大字典》的编写者已经用引号标明了。而“峪书此诗后云”这几个字,却是注释者任渊的话。所以应该说“这段注释是任渊引用了黄庭坚自己的话”,而不能说“这段注释是黄庭坚自己的话”,这样,“峪”也就不是黄庭坚自称,而是任渊对他的称呼。至于作者说“‘峪’下加了人名线,表明黄庭坚自称‘峪’”,也是没有依据的,因为人名线并不表明这个人名是用于自称的。当然,《汉语大字典》的编写者没有检查出“山谷”两个字被印成“峪”字,其失误已经被作者指出,这里不再重复。

最后来谈谈《伯夷与子牙无干》一文(第三十五页)。作者说:

子牙即姜子牙,是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名尚。曾在昆仑山跟元始天尊学道,后奉师命下山辅佐周室……

13.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 篇十三

十大差错分别是:

最容易被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美轮美奂”也成为新闻媒体在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但其中的“轮”往往被写成了“仑”或“伦”。美轮美奂指建筑物高大美观,“轮”的意义是“高大”。

最常被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人们往往把黄浦江错写成“黄埔江”。

经常被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截止”的意思是活动已经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2010年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囊括”一词频频见诸新闻,例如“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如:“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这里的“侧目”应改为“瞩目”。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

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書”(书)或“畫”(画)。2010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便把古诗名句“花市灯如昼”误读为“花市灯如书”。选入某教材的古文名篇《昼锦堂记》,也被误作《画锦堂记》。

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不仅电视台、报纸的时事、文摘栏目喜欢用“精萃”为名称,连许多书名也跟着犯错。其实,“精”指经拣选的好米,“粹”指纯净而无杂质的米,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而“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最容易被误读的古诗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们普遍认为它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其实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并非实写梨花,也不是形容冬景。

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差错是:以阿拉伯数字“0”代替汉字数字“〇”。这一差错在2010年出现频率较高。

14.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 篇十四

据《文汇报》报道,前不久,《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4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据透露,一年中的绝大多数语文差错来自于新闻热点事件,如马航失联事件报道中的“通信”与“通讯”混淆;“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而在两会报道中常将“议案”与“提案”混淆;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常见错误:“入驻”误为“入住”;APEC会议报道中的一个错误:“国家间”误为“国际间”;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数字用法错误:阿拉伯数字和“几”连用(《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明确规定:含“几”的概数,应采用汉字数字)等。此外,根据莫言小说改编的热播电视剧《红高粱》也“贡献”了一个差错,误将“鬆树”认为是“松树”的繁体字写法。

15.语文教学也应咬文嚼“字” 篇十五

篇一:23文艺随笔二篇语文基础模块(上)教案

总第次课

篇二:15 不求甚解 中职语文第一册教案咬文嚼字

教学目标: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并有自己的主见。

二、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二、对文意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于注释及工具书在上课之前充分预习,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课上老师对个别难点做适当点拨。

三、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猜谜引出对祖国语言的赞美,导入课文。

二、感知解析

1.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读如下句子: ①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

——你是贱人?你是淫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作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第四个例子,“这”仍有力量。但与“是”具有不可比的环境限制。因此哪个更好,决不可定论。作者说改成“这”神情完全不对,应理解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以滥改,见了就改,否则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有必要咬嚼一番。

2.第二个例子,“李广射虎”一段。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观点,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甚或增益,不可刻意简洁的。

这个例说明文字与所要表达的情境有关,值得玩味。

3.第三个例子,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作者发常人所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分析了“推”的妙处。作者教我们一种推敲(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竟境。即文字与意境有关,必须“咬嚼”。

小结: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对我的阅读或写作有什么启示?

三、探究发现

本文对例子的解析,你有不同意见吗?

四、品味提升

1、选取炼字的一些例句。

2、选取一些美文段落。

3、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赏析。

五、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1、以“推敲再推敲”或“对《咬文嚼字》的咬文嚼字”为副标题,写200字左右的小论文。

2、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一番审视,推敲推敲,咀嚼咀嚼。

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学习文中论证方法的运用。

4、了解驳论方式。

教学重点: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求甚解”是我们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学到的一句名言,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它为题意在要真正理解陶渊明的本义。那么,“不求甚解”真正的含义什么呢?我们一起从这篇文章中寻求答案吧。

二、授新:

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作者针对什么说法进行论述?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2、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3、作者认为“不求甚解”的含义是什么?

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4、“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5、文中例举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有什么关系?

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

6、引用陆象山的话有什么用意?

作为论据对“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行论证。

7、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讨论了该怎样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的问题。主要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

8、本文在论证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有立有驳,驳立结合。

三、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的含义的论述,告诉我们既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也要有谦虚的读书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1、掌握课文中的要点问题。

2、预习《致橡树》 篇三:文艺随笔规范

文艺随笔二篇

3课时

【课题】 艺随笔二篇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材分析】

《咬文嚼字》是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文艺随笔两篇》第一篇文章。《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不求甚解》是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文艺随笔两篇》中的第二篇。文章从“不求甚解”的来历谈起,围绕着读书应该“求甚解”还是“不求甚解”这个话题展开议论,并对“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作了精辟的阐释。它告诉我们,“不求甚解”的读书法有利于达到由浅入深,广泛获取知识的目的。

文章针对对方认识过程的逻辑错误展开反驳,选例典型,论证严密。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分析具体,论证细腻翔实。

【学情分析】

针对本课时的学习情况预测分析(结合教学内容和师生现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咬文嚼字”的原意和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养成“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进而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

能力目标: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从语言表达的语气、意味、意境,语义的联想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咬文嚼字”的方法,提高学生品味和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动的“炼字”实例,让学生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从语言表达的语气、意味、意境,语义的联想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咬文嚼字”的方法,提高学生品味和表达的能力。

难点: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从语言表达的语气、意味、意境,语义的联想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咬文嚼字”的方法,提高学生品味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方法及策略】

采用故事激趣法、讨论点拨法

1.文章运用许多生动的例子来阐释“咬文嚼字”这种创作态度,教师也可补充更多的鲜活的例子,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更直观、深切的理解“咬文嚼字”的妙处。

2.教学中可以通过大量“炼字”的生动例子,再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从语言表达的语气、意境等方面入手,教会学生“炼字”、“炼情”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课文中涉及很多文学典故,可要求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相关资料,为理解文章打下基础。

4.文中的例子可由学生自己讨论分析,教师在关键的地方抓住要点作点拨,如:“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等语句的理解。

【教学环境与资源】

本文可从多角度设计情境导入,如:简短的关于“咬文嚼字”的幽默故事导入;由现在流行的网络语言入手导入;由名人“炼字”故事导入;由学生熟悉的诗句中的炼字故事来导入??

上一篇:酒店客房实习心得下一篇:三年级雷阵雨作文100字 描写雷阵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