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河北师范大学委员会

2024-09-15

共青团河北师范大学委员会(共5篇)

1.共青团河北师范大学委员会 篇一

第五期

共青团河北师范大学委员会 2005年11月21日

校团委召开基层团委团教活动专题汇报会

根据我校《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进程安排》,第二阶段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学院活动的落实情况,校团委分别于11月16日、18日在西校区、东校区行政楼会议室召开了“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专题教育活动专题汇报会”。会议由校团委书记徐国强主持。在汇报会上各学院团委副书记分别就前一阶段所在学院开展活动的进程及成效向校团委做了汇报。根据汇报内容,徐国强做了总结,对做的较好的学院提出表扬,同时也指出各学院团委工作中的疏漏及不足,并对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建议与希望。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校团委组织部长程浩老师也就汇报内容中一些具体问题发表了意见。校团委公布增强团员意识电子信箱

为了更好的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校团委于11月15日在我校各校区公布了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专用电子信箱,即QNXS@hebtu.edu.cn。此次公布电子信箱是为了在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中,营造一个有影响的监督窗口,督导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校团委将对团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后提出整改措施,把团组织建设的更加完美,使她成为我们的共同的家。

校团委书记徐国强到汇华学院进行专题调研

11月9日上午,我校团委书记徐国强、校团委张艳国老师来到汇华学院,就该院增强团员意识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他们到汇华学院六个学部的团总支了解情况, 调研中他们充分肯定了汇华学院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取得的成果。徐书记强调:“希望汇华学院在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中能加强与其他兄弟学院的联系,并在宣传上要再加强力度。”

我校开展青年志愿者宣誓暨“冬日阳光”活动启动仪式

11月19日,河北师范大学西区西院青年志愿者宣誓暨“冬日阳光”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此活动由法政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西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及各学院团委副书记作为嘉宾出席了仪式。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的庄严旋律中宣誓仪式开始,西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张乃红致开幕词,她首先向2005级青年志愿者新成员表示欢迎,同时介绍了青年志愿者的义务及主要活动方式,激励新青协成员要积极热情,甘于奉献。法政学院学生白爱玲代表青协新成员发言,表示要用自己的真情和爱心参与志愿服务,用热情和无私进行志愿服务。公共管理学院林琳和商学院张学涛同学带领新成员宣誓。同学们高举右手,紧握右拳,郑重地宣读志愿者誓词,铿锵有力慷慨激昂。通过宣誓,同学们坚定了志愿服务社会的决心,也增强了 青协成员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宣誓完毕后,志愿者集体签名,并走上街头发放有关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眼角膜的宣传材料,投入到了志愿服务的行列中。

我校活动型团组织积极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

在全校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中,我校活动型团组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校大学生国旗队团总支利用周日休息时间组织队员在团委素质拓展学校教室观看了《中国仪仗兵》。通过观看影片增强国旗队员吃苦耐劳、刻苦训练的精神,同时倡导国旗队员们不仅当好一名合格的兵,也要做一名思想上进、具有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共青团员。11月20日,在我校东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国旗队团总支请我校团委书记徐国强还为国旗队的近百名队员进行了一次专题讲座。我校素质拓展学校团总支也积极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活动,举办专题讲座。

念先烈悲魂 为团旗添彩

11月12日,我校200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2002、2003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来到了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开展以“念先烈悲魂,为团旗添彩”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广大团员们参观了纪念馆,并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通过参观学习,同学们受益匪浅,有位团员说到:“无论是永垂不朽的中国革命战士,还是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国际友人,都为中国的革命鞠躬尽瘁,贡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作为共青团员的我们,是新时期青年的代表,具有蓬勃朝气和年轻的活力,应当投入到伟大祖国的建设中去。今日我们参观烈士陵园,学习革命烈士英勇不屈、誓死杀敌,保卫祖国的英雄事迹,就应当把心中的这份崇敬化为前进的动力。作为一名共青团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为将来服务社会、贡献社会打下坚定的基础。” 文学院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举办第三届书画大赛

为配合学校积极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广大团员的业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文学院近期举办了第三届书画大赛。本次大赛由文学学院团委主办,学生会宣传部承办。大赛征稿范围十分广泛,分为:国画组、漫画组、工艺组、硬笔书法组、软笔书法组等。本次大赛收集作品一百三十余件,共评出获奖作品24件,优秀作品16件。

第二届大学生风采大赛

11月13号晚,在文学院405教室文学院团委、学生会举办了第二届“大学生风采大赛”。此次活动由学生会女生部承办,比赛分为才艺展示、知识问答和即兴演讲三个部分。大赛现场气氛紧张而活跃,参赛选手各显身手,唱歌、舞蹈、书法、绘画、手工制作尽情展示了自己的风采。经过激烈的角逐,大赛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三名以及“最佳人气”一名。这次活动是文学院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之一,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团员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大学生展示自己风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牢记革命历史 增强团员意识

在全校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中,文学院2003级中文3班团支部把团员青年的专业学习与先进性教育有机结合,即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又促进了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开展。“影视鉴赏”是学院为2003级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因其独具的超越文本的强烈视觉效应而深受广大学生喜爱。11月21日晚,该团支部以“牢记革命历史,增 强团员意识”为主题,把《红河谷》、《南京大屠杀》等经典影片搬上了银幕,团支部利用晚上时间组织78名团员青年在中文楼105教室一起观看。2003级中文3班团支部还要求每一位团员把自己的切实感受在团支部大会上进行交流。

汇华学院召开青年志愿者宣誓大会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11月14日,随着雄壮的宣誓口号,近千名汇华学院青年志愿者齐聚汇华学院轮滑场,拉开了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青年志愿者宣誓大会的帷幕。河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徐国强,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崔建国,汇华学院团委书记李占涛及各学部团总支书记出席了此次大会。大会由院团委书记李占涛主持。宣誓完毕后,崔建国副书记向志愿者协会授旗并讲话。随后,校团委书记徐国强发表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汇华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新加入的志愿者表示欢迎。他说,“有了志愿者,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温暖,更加进步。希望大家铭记承诺,继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法政学院举办 “韩国印象”讲座

11月15日晚,法政学院团委邀请校团委书记徐国强在该学院301教室进行了一次题为“韩国印象”的讲座。今年9月份徐老师作为河北教育界代表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韩国。讲座追溯了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访问的行程为线索,用200多张图片多角度地生动展示了韩国的风土人情和发展现状,最后,徐老师还着重讲述了韩国的大学教育及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情况。徐老师说,历史上韩国曾多次处于水深火热中,民族多次陷入危难,但如今它却是举世瞩目的亚洲四小龙之一,靠的就是强大的民族精神,尤其是韩国青年的奋进。活动后,同学们反映: “徐书记的讲座不仅使我们对韩国有了一定的了解,更使我们年到韩国青年的民族精神,我们每一 名团员都有责任努力学习,增强竞争和创新精神,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公管学院举办“学唱团歌 重温入团誓词”主题团日活动

在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学习教育阶段,公共管理学院2004级团支部于11月15日晚开展了“学唱团歌,重温入团誓词”主题团日活动。团支部书记带领团员们重温入团誓词,同学们高举右手,紧握右拳,再次郑重地宣读入团誓词,宣誓铿锵有力,慷慨激昂。紧握的右拳代表着共青团员的忠诚,专注的目光凝聚着共青团员的坚定。活动中,同学们学唱团歌,嘹亮的歌声鼓舞着每一位同学。同时,团支部号召全体团员佩带团徽,亮出团员身份,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团员在青年群体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活动最后,同学们观看了著名影片《可可西里》,体会影片中青年们震撼人心的奉献精神。

生命科学学院举办歌咏比赛暨党团知识竞赛活动

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生命科学学院于2005年11月18日晚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歌咏比赛暨党团知识竞赛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吕文

一、学生处处长陈世民、团委书记徐国强、党校副校长赵夫辰光临了比赛现场。观看本次比赛的还有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赵军山、院长刘敬泽、副院长赵宝华、副书记寇国栋。在党团知识竞赛中,共有本科生、研究生共11个团支部参加了比赛。在歌咏比赛中,有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共7个党支部参加了比赛。各参赛队服装整齐,精神饱满。《黄河大合唱》、《红星闪闪》等革命歌曲将观众带入了英雄儿女为解放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战火纷飞的年代;《歌唱祖国》、《走进新时代》等歌曲激发了我们青年一代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发图强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嘹亮的歌声展现了广大团员对伟大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与热爱,表达了团员们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物理学院04物理团支部举办“永远跟党走”演讲比赛

为了在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中让广大团员牢固树立“永远跟党走”的思想,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04级物理学专业团支部于11月19日举办了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团省委副书记梅世彤、学院团委书记黄学兵观看了比赛。选手们以慷慨激昂的热情,在讲台上展示了他们的魅力与风采,抒发了他们对党的向往与追求和对祖国的深深热爱。梅世彤副书记对本次比赛进行了总结,他对选手的精彩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活动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同学们在团支部的领导下,永远跟党走。通过此次比赛,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增强了广大共青团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加深了同学们对党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做党的后备军,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

信息技术学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团员意识

在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中,信息技术学院团委在做好学校安排任务的同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想办法,动脑筋,力求通过实际的活动取得实效。为此,学院团委特举办“美丽从心开始”——大学生礼仪推广月的活动、“摇篮与大海之间”的礼仪讲座、联谊舞会、首届象棋、五子棋大赛等丰富的活动。通过活动,增强了广大团员的团队意识,锻炼了参赛同学的思想品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化学学院03-1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11月20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03级1班团支部、党支部联合举办了一场名为“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的提高共青团员意识的教育活动,院党委秘书吴秀明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别开生面,以晚会的形式开展,集文艺节目、知识竞答于一体,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同学们在自编自演的节目中受到了教育,增强了共青团员意识。晚会以朝气蓬勃的 中国共青团团歌开始,在激昂的大合唱《歌唱祖国》中落下帷幕。团建、党建的知识竞答将晚会推向了高潮,同学们丰富的党、团知识以及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老师、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历史文化学院团委积极开展人生导航活动

为引导团员青年建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加强学院学风建设,历史文化学院团委认真督导各支部确定人生导师并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将该项活动纳入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体教育活动这一总体格局中来。各支部根据院团委要求和各自专业特色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2003级历史教育团支部请邢铁教授跟他们探讨了历史专业学生的考研,使大部分同学确立或更加坚定了考研的目标;2004级历史教育团支部请保送研究生现任2005级历史教育专业政治辅导员的王向鹏老师跟他们探讨学习和生活,使同学们明白了怎样让大学生活过得更有意义;2005级旅游管理团支部请省旅游局周主任给他们讲旅游市场开发前景,使这些大一刚接触旅游这门新专业的学生们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并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2005级专接本团支部请谷更有老师给他们进行了一次大学生心理讲座,使专接本的同学们正确地对待自己所面临的压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同学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观,尤其是对学风建设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该院大三团支部和大一团支部还积极结成对子,起到了良好的传、帮、带作用。

2.共青团河北师范大学委员会 篇二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共青团

一、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意义

根据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统计,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毕业生人数由2001年度的114万人增长至2015年度的700多万。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如何解决就业岗位、创造创业机会是各级政府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就业创业成为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广大待业青年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该组织于1995年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阐述了“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一“创业教育”概念。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这理念的引导下,李克强总体提出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新常态的持久动力,并于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22处提到“创业,”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到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和稳定经济增长“双引擎”之一的高度,它是当今时代的新浪潮。

二、高校共青团服务的创新创业必然选择

1.高校共青团的角色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对共青团组织根本职责化及团的性质和作用作出了明确的表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创业工作是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带领青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工作。因此,团组织必须始终坚持强基固本、狠抓基层。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是基层工作和组织为依托。在日常工作中,要将视角对准基层、工作重也向下移、狠抓基层工作的落实、政策向基层偏斜,不断扩大组织覆盖面,切实增强工作活力。

2.高校共青团的赋权增能

基于多元治理的理念,将责任细化到各单位,并以合同或者契约的方式把不同领域的为量整合起来,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政府、社会、学校、公民等多种主体可共同参与同一项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共青团赋权增能必要性和必然性。促进青年创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全员工程,需要涉及包括政府、社会、学校、市民群众等多方力量在内的主体典同参与、共同推进,而共青团组织作为各方力量的桥梁和纽带,可发挥创新多方合作形式、搭建青年创业活动平台的作用,使各地的青年创业工作良性发展,増强杜会和学校参与青年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髙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维护化会和谐稳定。

3.共青团的优势

共青团有组织制度健全,群众基础广泛的优势当前我国高校共青团涵盖了学校、学院学生及班级三个层面的大多数团员青年,构建了学校团委、各个二级学院分团委和基层班级团支部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多层推进工作的开展。横向上,高校共青团组织通过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与社会各行各业团组织、青联组织、协会组织的联系沟通,吸引和凝聚了各行业各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

三、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实施策略

共青团在服务青年工作当中,要想方设法为创业青年解决燃眉之急,尽力解决青年所需所盼,要满腔热情关爱困难大学生群体,要深入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在大学生中普及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借助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全团总体的网络优势,形成全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合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共青团从以下5条路径服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共建创业学院,创业服务制度化、常规化;推进传统社团革新转型,成立创新创业社团组织;以挑战杯为抓手,建立优秀指导教师资源库,培育优秀项目,打造有影响力的创业项目;抢占网上服务平台阵地——展示计划,打破服务时间、空间局限、拓延服务内容,争上中国青创版,落地优秀项目。

1.共建创业学院,创业服务制度化、常规化

厘清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把握传统教育模式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转变,形成以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为特征的培养模式。紧靠一校、一系、一人办学育人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爆炸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借智、借力、借势发展是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共青团同校学生处、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成立创业学院,提供创业实践,创业培训,创业大赛等多方面的资源,并且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界限,参加第二课堂比赛的创业学分可认定到第一课堂的实践课程中。协同创新、共享资源、优势互补、文化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增加大学生的多种学习实践经历,多种校园文化甚至多国教育氛围熏陶的机会,发挥课程组、教学团队、校企平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优势。

2.推进传统社团革新转型,成立创新创业社团组织

成立创业型社团也是高校共青团推进“双创”、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路径之一。其路径有两条,一条是针对原有社团的转型,功能升级,一条是成立新的创新创业社团。一方面,定位各二级学院团委在原有的社团的基础上挖掘具备创业潜力的社团,并进行培训,引导,打造,使之成为高校社团中具备“双创”品质的社团。如致力于动漫制作,视频制作,平面设计的一“奇”动漫工作室就是源于动漫协会的社团。在原有的社团的基础上,协会成员通过众筹的方式进行入股投资购买拍摄设备等固定资产,高校共青团给与免费场地的支持,一“奇”动漫工作室以学校、市政府、医院等项目为起点,从公益项目出发,打响品牌建立知名度,接洽企业,找准市场定位,逐步成长为运营良好的企业,并在共青团的培育下参加了以挑战杯等各类型创业大赛和互联网+大赛,其研究项目“汉字演变教学动漫研究”也获得广东省攀登计划立项,从社团转型成为公司企业,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营业额已经超过8万,为不少困难生提供了兼职的机会,进行校内帮扶。依托专业特色,给与政策支持,打造学校的众创空。源于童梦天地协会的阳光儿童计划组织转型为一个公益创业型组织,致力于公益教育。该组织通过和幼儿园、佛山市图书馆等机构开展联合开展了多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致力于弥补城市儿童的“自然缺失症”以及培养热爱大自然、具有环保意识的未来公民,逐步发展为同教育局、各社区、楼盘、企业合作,为更多的儿童提供公益性的户外教育活动,推动教育公平,并打造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公益组织。

第二条路径是新成立创业服务型社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共青团成立的精英创业社,广纳人才,兼容并包,集合了各专业的优秀学生,不仅储备了各类优秀创业学生,另一方面创业精英社也是共青团对接企业的窗口,搭建校,政、企合作的桥梁,为全校创业师生提供创业咨询,组织开展各类创业讲座、培训。从制度上、组织上保障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能有力的推动学生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3.以挑战杯为抓手,建立优秀指导教师资源库,培育优秀项目,打造有影响力的创业项目

青年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之后被各国借鉴,我国的创业计划赛最早源于清华大学于1998年在全国最早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相互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多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最终通过参加比赛或技术转让或成立公司等形式体现自身的创业价值。1999年、2000年,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承办了第一、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且从2002年起,教育部也成为主办单位之一。挑战杯创业计划赛的成功举办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生参加到这场赛事中来,据统计2014年创青春·创业大赛全国2000多所高校参加了相关赛事,近10万件作品参与校级竞赛,近2万件作品参加了省级竞赛,最终来自209所高校的385件创业项目进入全国终审决赛,形成了校级、省级和全国三级赛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2013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专门致贺信,特别强调了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2014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有关指示精神,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在原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在原有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增加了两项赛事:创业实践挑战赛和公益创业赛。

共青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共青团紧紧围绕和依托学科和专业,并打通学科和专业,以过程为导向持续组织实施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为龙头的多元化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提供信息交流中心,成立创业社团为人才团队构建打通渠道,搭建竞赛平台,健全完善校级竞赛机制,通过各类型的创业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整个资源组织教育培训,邀请校、政、企等三方面的专家全方位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参赛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契机,参与竞赛的过程才是本质,牢牢把握以过程参与为导向,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挑战杯比赛,挖掘一批优秀的年轻创业教育导师,建立指导教师资源库,培育优秀创业项目,树立典范和榜样,推动“双创”进程。

4.抢占网上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展翅计划,打破服务时间、空间局限、拓延服务内容

针对创业大学生的提供"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企业依托团系统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不仅能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具有丰富经验的见习岗位和创业机会,还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共青团需要创新新形式,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新的平台去获取就业创业信息,打造网络服务基地。在这样的理念下,诞生了高校帮助大学生获取、熟知创业信息的网络平台——展翅计划。

“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由团省委、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直机关工委、省国资委、省工商联、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省学联等10个单位联合主办,面向全省在读大学生、应届毕业生、离校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围绕实习、见习、创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推出的十大服务“实招”,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职场体验中进一步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共青团携手就业指导中心,各二级学院团委书记,分管就业工作的辅导员联系企业,建立起信息数据库,打造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2015年新增创业就业实践基地100多个,提供实习见习岗位3000多个。

5.争上中国青创版,落地优秀项目

近年来,在挑战杯的赛场上,不乏见到各种优秀的专利和好的项目,但由于“融资难”“融资贵”以及缺乏专业的市场辅导,让经过层层选拔后脱颖而出的创业大学生,在初尝胜果后又不得不忍痛退出;另一方面,日渐雄厚的资本市场,却苦于难寻好项目进行投资,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为信息不对称、没有建立有效的连接机制。为此,2014年5月,团省委与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共同发起设立了国内首个“青年大学生创业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对接大学生创业项目与资本市场。为大学生初创企业提供挂牌审核、挂牌展示、投融资对接、孵化培育、持续综合服务等一系列内容。2015年11月17日,青创版则迎来了新的历史起点,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团中央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省部共建的方式正式启动“中国青创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升级成为全国唯一平台,作为构建全国大学生创业资本市场支撑体系的融资机制,升级为国家队的“中国青创板”,将成为覆盖全国的青年创新创业资本市场。在这一背景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共青团选拔优秀团队成员参加省青创100项目,不断提高优秀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同时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不断培育,孵化,完善各类创业项目,得以挂牌青创版,使得创业不在是纸上谈兵,而是落地可行。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Z],1995

[2]团中央.共青团章程.[Z],2013

[3]金宏妍,蔡星周,姜学永.共青团参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增权模式[J].高教研究,2012(04)

[4]广东共青团.关于开展2014年“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Z],2014

3.共青团青岛农业大学委员会文件 篇三

青农大团字(2009)26号

关于表彰200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各团总支、团支部:

为丰富广大青年学生暑期生活,激发青年学生爱国爱党、奉献社会的情感,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的熔炉中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培养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良好品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知识、长才干、做贡献,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今年暑期,校团委组织开展了以‚实践磨砺真才 青春报效祖国‛为主题,以时代主题实践类、专业实践服务类、考察研究类、志愿服务类等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参与人员广泛,形式多样,重点突出,效果显著。历经一个多月的实践活动,涌现了许多先进集体 和个人,共评选出5个优秀组织单位、10支社会实践校级优秀团队、10名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67支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小分队、292名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学生、54篇优秀信息报道、137篇大学生优秀调查报告。

希望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也希望全校各级团组织以他们为榜样,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社会实践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 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奖名单

共青团青岛农业大学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九日

主题词: 表彰 暑期社会实践 先进 决定 共青团青岛农业大学委员会 2009年10月19日印发

共印60份 附:

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奖名单

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5个)

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团总支 化学与药学院团总支 艺术与传媒学院团总支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总支

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10名)

杨 凯 孙昭锋 梁 伟 贾永超 姜 程 王 敬 王德国 嵇安奕 姜鲁平王 乾

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校级优秀团队(10支)

1、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关注食品安全,共建和谐社会‛食品营养安全社会实践服务队

2、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携手科技促发展 延伸科技致富路‛走进 汶上社会实践服务队

3、化学与药学院‚践行科学发展 献礼祖国华诞‛社会实践服务队

4、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践行科学发展观 服务农村促发展‛社 实践服务队

5、经济与管理学院‚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社区文明,展现青春风采‛——送文艺进城阳区老年大学活动社会实践服务队

6、艺术与传媒学院‚服务和谐社会 青春报效祖国‛社会实践服务队

7、机电工程学院‚践行科学发展观 展祖国60年风采‛社会实践服务队

8、动物科技学院‚猪群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社会实践服务队

9、生命科学学院‚心系三农、振兴中华‛大学生志愿者科技实践服务队

10、建筑工程学院‚立足专业、矢志三农‛土地整理及规划调研社会实践服务队

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小分队(67支)

1、农学与植保学院“青春誓言,广济民生”——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实践调研服务小分队

2、生命科学学院:

(1)‚十一运会对济南的影响‛调查服务小分队(2)‚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服务小分队

(3)‚暑假走进中小企业了解食品安全生产‛ 服务小分队(4)‚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兴趣调查‛ 服务小分队

3、动物科技学院‚烟台开发区水产育苗养殖现状调查‛ 服务小分 队

4、园林园艺学院:

(1)‚笑看辉煌六十载‛——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宣讲服务小分队(2)‚走近农村 关注民生‛下乡服务小分队(3)农村水资源利用实践指导服务小分队(4)‚新农村建设‛调查服务小分队

(5)院‚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三农‛果树管理技能服务小分队(6)‚预防流感 健康全民‛宣讲服务小分队(7)‚走进高中,了解学生动态‛社会调查服务小分队(8)“服务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爱心服务小分队(9)‚服务三农,共建和谐新农村‛兴农服务小分队(10)‚讲文明 树新风‛文明礼仪宣讲服务小分队

5、资源与环境学院:

(1)‚绿色、体育、梦想‛ 服务小分队(2)‚生态服务团‛ 服务小分队(3)‚环工支农小分队‛ 服务小分队

6、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志愿全运 情满岛城‛志愿服务小分队

(2)‚走进葡萄之乡,倡导营养健康‛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3)‚传递爱心,关爱老幼‛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4)‚食品营养知识乡村行‛ 宣讲服务小分队(5)‚大学生深企先锋‛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

7、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1)‚‘头脑风暴’夏令营走进农村‛ 服务小分队(2)‚绿色环保 节能为先‛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3)‚尊老〃爱之队‛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4)‚电脑基本维护‛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5)‚电脑基本知识普及‛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6)‚为您服务‛社会调研服务小分队

(7)‚夏日清风-电脑普及‛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8)‚网络暖人心‛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9)‚美化家园‛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10)‚阳光服务‛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

8、机电工程学院:

(1)‚义务支教 “头脑风暴夏令营” ‛ 爱心支教服务小分队(2)‚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3)‚关爱健康 远离流感——预防甲型H1N1流感公益宣传‛爱心服务小分队(4)‚关注农民健康 农村合作医疗调查‛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5)‚卫生志愿服务 共建和谐社区‛ 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6)‚科技服务新农村 推广农业机械知识‛ 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7)‚服务社区 关注居民饮食结构‛ 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8)‚清理岛城海通 共迎祖国60华诞‛ 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9)服务新农村 推广农机知识——德州市庆云县农机咨询服务‛

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

9、建筑工程学院:

(1)‚温室里的仙人掌‛甘肃省易家湾爱心支教服务小分队;(2)‚迎国庆、赞改革‛调研改革开放新农村经济变化服务小分队;(3)‚保护环境、构建和谐社会‛调研农村环境污染服务小分队。

10、经济与管理学院‚奉献社会长才干,实践社区促和谐‛¬——城阳区河套街道下疃社区实践服务小分队

11、艺术与传媒学院:

(1)‚梦起点‛——‚我心中的祖国‛社区绘画服务小分队(2)‚红色记忆 传承希望‛——走访慰问老红军服务小分队(3)‚给孩子一双翅膀‛——关爱残障儿童服务小分队(4)‚留守的花儿‛——即墨市北安幼儿园服务小分队(5)‚温馨社区‛——赴夏庄敬老院服务小分队(6)‚洁净城市 美化社区‛——顺德居社区服务小分队

(7)‚对H1N1说NO‛—进社区科学预防远离甲型HINI流感服务小分队(8)‚生态文明 环保行动‛ ——中山公园环保使者服务小分队(9)‚美在身边‛——清除社区‚牛皮癣‛ 服务小分队

12、外国语学院:

(1)‚社区娱乐文化调查‛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2)‚爱心英语‛义务支教服务小分队;(3)‚关注乡村留守儿童‛义务支教服务小分队

13、人文社科学院‚实践磨砺真才,青春报效祖国‛社会实践宣讲服务小分队。

14、化学与药学院:

(1)‚胸怀红色经典,感恩报效祖国‛ 服务小分队(2)‚电脑普及 科技下乡‛ 服务小分队

(3)‚走近农药,走进农村‛农药使用问题调研服务小分队(4)‚科技下乡,情系三农‛ 服务小分队

(5)‚青春流动 服务城阳‛疫情防控宣讲服务小分队(6)‚展示神奇化学,增强科技兴趣‛ 服务小分队(7)‚唤醒心灵 启迪人生‛爱心支教服务小分队

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292名)

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20名)

宋连博 曹立旗 彭迎军 张学超 游泽泉 王茂民 田义峰 孙 晓 刘素元 鲍树彬 邵文涛 王建斌 杨 佳 袁忠霞 生命科学学院(9名)

杨君龙 毕建华 孙 婷 孙红杰 动物科技科学院(20名)姚德毅 李金星 刘萌萌 邹榕凯 王洪巍 李敬文 朱 觐 王 兆 乔显沛 卜 然 园林园艺学院(16名)

康建超 李文婧 张贝贝 于素婵 魏学成 刘富庭 钱德利

李 娟 吕向光 王文杰 王 旭 左 凯 程志刚 刘 焕 薛 银 李淑芸 吴军帅 吴绍帅 郭修卫 9

董永明 李宝卿 祖 玺 付 飞 苏振富 宋 琳 王 旭(07级)孙亦峰 李 婧 门韶辉 吕祥娟 陈超然 郭 鲲 徐萌萌 王海霞 刘 琨 牟 鹏 吕 强 傅佩宁 孟凡荣 刘雅宁 孙英超 张景国 资源与环境学院(12名)

张文飞 姚晓磊 荆 龙 郭 峰 楚慧杰 郭亚男平婧 刘方正 于蒙蒙 刘文秀 马春霞 陈晓龙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8名)

王 琳

陶文靖 秦云娇 徐晓兰

焦维娜 冷歆辉 赵瑞莹

兰永利 吕静博 王 佳 胥彦汝 陈晓琳 理学与信息学院(17名)

裴英超 赵月美 王 超 滕生强 孙玉佳 孙露海 焦盛洋 栾 宁 李 玮 孙晓鑫 张建伟 机电工程学院(18名)

王林波 付 强 赵 鑫 于胜欣 孟奎江 李锡玉 吕晓斌 杨 斌 袁巧霞 郭 栋 万周东 刘春梅

滕升哲 翟晓言 于嫦慧 陆春霞 李 菲 王朝辉 岳晓伟 于 磊 徐 涛 宋建明 刘玉凤 郑 坤 董焕晶 李 方 李慧琴 张大伟 张 超 蓝 慧

建筑工程学院(13名)

宋道恒 曲 超 刘俊宏 于中鹏 朱小钢 赵 强 王林泽 纪阳阳 盛瑞晓 尹旭升 刘 伟 李庆建 张议方 经济与管理学院(28名)林 艳 王萍萍 胡 迪 王 进 王 坤 柳昌为 陈艳丽 王丽珠 戚兴绢 王晓辉 周东宝 丛铭超 艺术与传媒学院(17名)杨振国 李松霖 刘海娜 李 森 梁晶晶 代元静 魏光洁 纪晓峰 外国语学院(13名)

刘成森 王成龙 王园园 许晓晨

贺 骏 崔 旭 潘从磊 刘巧巧 王雁龙 劳 群 梁丽琰 王新光 崔铭凤 吴 强 宋洪涛 11

张凯源 黄桂敏 刘晓华 王 静 傅 镇 张钰英 张才昌 徐 伟 刘志平姚迪迪薄晓东 魏泽雷 曲明杰 徐宋佳 高雪冰 殷 静 王介杰 张 弘 刘新举李 霖

沈 蔚 姚 利 隋海燕 人文社科学院(12名)

陈晓宇 董 健 李孟卿 刘呈健 刘胜男 马晓东 孟令兵 田发状 王雅萍 左 婷 马文伟 徐静夏

化学与药学学院优秀学生(12名)

袁 凯 王 伟 卜军军 回晓飞 唐海兰 顾乃雨 孙宾涛 王培虎 校学生会(67名)

孙雨婷 陈雨清 万 辉 管 婧 董 哲 管 洁 张振华 杨慧宇 王 倩 高忠丽 袁 凯 王 浩 袁顺洁 袁 萍 姜 潇 马春程 张 赞 隋 蓉 任天平王文洋 王德林 李琳琳 杨 卫 杨国平高 赏 裴昭军 李萌蕾

孟 刚 葛 钺 韩舒舒 逢淑娜 宋 琛 云 辉 鞠易明 李思思 宋茂森 孟庆豪 张瑞芬 孙照翠 王景泉

鸿

魏覃君莺张伟伟孙晓娇张朱昌圃王董权葳王超越刘富庭 刘志升 吴兴国 徐云龙 宋洪涛 宋朦娟 严 峰 徐梦侬 王嘉琦 陆 洋 贾晨晰 刘 涛 李 卉 赵 阳 万 辉 万 媛 刘佳寅 李 霞 苏 蕾 万贵军 李天潼 祝青松

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信息报道(54篇)

1、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2篇(山东学校工作网)

2、生命科学学院:4篇(山东学校工作网)

3、园林园艺学院:3篇(山东学校工作网)

4、资源与环境学院:1篇(山东学校工作网)

5、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4篇(9篇山东学校工作网、5篇报刊)

6、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6篇(5篇山东学校工作网、1篇报刊)

7、机电工程学院:2篇(山东学校工作网)

8、建筑工程学院:1篇

9、艺术与传媒学院:10篇(山东学校工作网)

10、外国语学院:2篇(山东学校工作网)

11、人文社科学院:1篇(山东学校工作网)

12、化学与药学院:8篇(山东学校工作网)

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查报告(137篇)一等奖(16篇)

1、《暑期城阳法院实习》

-----园林园艺学院

刘创业

2、《走进葡萄之乡,倡导食品营养健康》

-----食品工程学院

刘玉凤

3、《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文化调查记事》

-----艺术传媒学院

王传鑫

4、《农村土地规划调查报告》

-----建筑工程学院

刘俊宏

5、《对城阳某物业服务满意度的调查》

------机电工程学院

王林波

6、《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前景探究》

-----经济管理学院

7、《关于烟台开发区水产育苗现状调查》

-----动物科技学院

刘美君

8、《2009暑期大学生支农经验交流会总结》

-----农学植保学院

高欣磊

9、《关注孝妇生态,追寻青春价值》

-----资源环境学院

10、《科技促发展》

-----理学信息学院

董焕晶

11、《城阳法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人文社科学院

孙蕾蕾

12、《我的EAD之旅》

-----化学与药学院

卜军军

13、《韩国马丽州大学之行》

----外国语学院

14、《青春点燃激情,实践创造人生》

-----生命科学学院

15、《志愿全运、情满岛城》

-----食品工程学院

陶俊雯

16、《山东省无棣县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机电工程学院

斌 二等奖(28篇)

1、《关注食品质量安全,普及食品营养知识 》-----食品工程学院

陶文靖

2、《暑期文艺下乡实践报告》

----生命科学学院

陈雨清

3、《200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生命科学学院

王文杰

4、《携手科技促发展,延伸致富信息路》

-----理学信息学院

5、《服务三农、情系沂蒙送科技下乡》

-----经济管理学院

6、《关于假期大学生家教现象的调查报告》

-----艺术传媒学院

7、《暑期实践总结》

-----农学植保学院

8、《关注居民饮食健康》

-----食品工程学院

9、《普及食品营养安全知识投身实践青春责任》---农学植保学院

10、《工作中的当代大学生》

-----生命科学学院

11、《服务三农、情系沂蒙科技下乡实践报告》

---经济管理学院

12、《‚和谐发展‛09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经济管理学院

13、《青岛湘潭路小学实践报告》

----艺术传媒学院

14、实践磨砺真才 青春报效祖国

----人文社科学院

15、《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报告》

----艺术传媒学院

16、《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艺术传媒学院

17、《考察家电下乡、实现科学发展》

----建筑工程学院

18、《暑期兽医站实习报告》

-----动物科技学院

宁 胡

迪 陶朕朕 王

淼 宋建明 王

琳 孙红杰 潘从磊 崔

旭 张青林 徐静夏 马家俊 张振亚 华凤皎 王晓梅

19、《浅谈家乡养猪业的发展》

-----动物科技学院

石少帅 20、《城阳法院实习营实践报告》

-----农学植保学院

庄文海

21、《园林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实践报告》

----园林园艺学院

张馨元

22、《丰富多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园林园艺学院

刘雅宁

23、《生命科学学院200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生命科学学院

毕建华

24、《移动暑期实践》

-----资源环境学院

赵东明

25、《交通局实习报告》

-----外国语学院

2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机电工程学院

袁巧霞

27、《华硕IT讲师培训计划暑期社会实践》

-----化学与药学院

蓝公家

28、《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奋斗不息》

-----化学与药学院

三等奖(39篇)

1、《暑期家教实践报告》

-----人文社科学院

葛晓明

2、《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发展》

-----农学植保学院

袁玉龙

3、《走进汶上、延伸致富路》

------理学信息学院

孙玉佳

4、《华硕英特尔IT讲师实践报告》

-----经济管理学院

魏泽雷

5、《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社会实践》

-----化学与药学院

6、《关于暑假超市打工的实践报告》

-----园林园艺学院

郑颖博

7、《初探儿童影楼行业》

-----艺术传媒学院

田文馨

8、《暑期青岛华垦实习报告》

-----农学植保学院

9、《笑看辉煌六十载》

-----园林园艺学院

吴军帅

10、《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报告》

-----生命科学学院

宋爱红

11、《暑期走进中小企业了解食品安全生产》

-----生命科学学院

12、《十一全运会对济南的影响》

-----生命科学学院

13、《新时期弱势群体调查》

----建筑工程学院

14、《假期社会实践报告》

-----动物科技学院

15、《暑假实践小分队实践报告》

-----动物科技学院

16、《时间的跨越》

-----经济管理学院

17、《我的暑期实践:电信公司》

-----人文社科学院

18、《暑假温泉吧台实习报告》

-----艺术传媒学院

19、《科学饮食、关爱老人》

-----食品科学学院

20、《山东省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食品安全调查》-食品科学学院

21、《暑期法院实习报告》

-----外国语学院

22、《暑期实践报告-打工经历》

-----资源环境学院

23、《食品安全行-走入百姓家庭》

-----食品工程学院

24、《食品营养健康宣传活动与企业之行》

-----食品工程学院

25、《农村供热、暖通状况调查及前景分析》----建筑工程学院

毛庆功

旭 刘俊宏 高

惠 袁著涛贺

吴玉舰 刘亚慧

胥妍汝 徐晓兰 张辰晨 王明娜 王

佳 从

楠 孟祥来

26、《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

----园林园艺学院

27、《大学生应如何适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园林园艺学院

王汉欣

28、《服务三农、情系沂蒙送科技下乡》

-----生命科学学院

蔺吉星

29、《学习实践长才干、综合素质上台阶》

-----外国语学院

毕秀丽 30、《暑期社会实践之建模培训》

-----理学信息学院

31、《红色之旅-中国海军60年光辉路程》

-----机电工程学院

32、《公益执教-夏令营走进农村》

-----机电工程学院

33、《‚你的行动、中国的未来‛电脑下乡》

-----经济管理学院

34、《律法萧萧人情暖之法院暑期实践》

-----外国语学院

35、《暑期实践之滨农伴我行》

-----化学与药学院

36、《电脑普及、科技下乡》

-----化学与药学院

37、山东房车文化产业的实践调查分析报告

-----艺术传媒学院

38、《实践磨砺真材、立志报效祖国》

-----化学与药学院

39、《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人文社科学院

优秀奖(54篇)

1、《东营锦华小区现状调查分析》

-----资源环境学院

2、《临沂坊前镇新城镇规划调查报告》

-----生命科学学院

3、《社会大课堂、实践出真知》

-----经济管理学院

4、《2009年暑期青岛移动公司实践报告》

-----经济管理学院

于兴凯 赵

鑫 杨

帅 王

坤 曹巧云 华学文 孙

建 孙

琪 袁

凯 林

董晓明 崔晓燕 柳昌为 张凯源

5、《2009年城阳区财贸局见习报告》

-----经济管理学院

黄桂敏

6、《关于就业难和考验热的调查》

-----经济管理学院

薄晓东

7、《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人文社科学院

谢倩倩

8、《走进社会、体验实践》

-----人文社科学院

雷文静

9、《关于暑假务农的实践报告》

10、《暑假超市打工报告》

11、《20008-2009暑假实践报告》

12、《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13、《走进百姓生活》

1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

15、《家电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16、《暑假电脑销售员实习报告》

17、《09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18、《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19、《新农村房屋规划设计调查》

20、《关于大学生对大学了解的调查》

21、《限塑令实施一年调查》

22、《关于石岛留守儿童的初步调查》

23、《潍坊市寒亭区养禽业调查》

-----人文社科学院

李金凤

-----人文社科学院

张晓令-----艺术传媒学院

双-----艺术传媒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

兰永利

-----机电工程学院

刘鹏华

----建筑工程学院

隋钰泉

-----园林园艺学院

蒋丽君

-----艺术传媒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姚德强-----建筑工程学院

高玉龙

-----建筑工程学院

张会彬

-----建筑工程学院

王一涵

-----动物科技学院

李敬文

24、《金融危机对农村粮食生产的影响》

------动物科技学院

25、《关于对贫困生的资助相关问题的调查》

-----化学与药学院

孙晓林

26、《参观山东宾浓农科技有限公司报告》

-----化学与药学院

27、《沧海横流惊涛岸、英雄壮志照万秋》

-----化学与药学院

孙照翠

28、《在城阳安监局见习的报告》

29、《补习班任教之经历》

30、《海尔之行的收获》

31、《农民工的问题》

32、《科技兴农、献礼祖国》

33、《暑假我在社区》

34、《09年暑假个人实践报告》

35、《关于家乡变化的调查报告》

36、《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37、《城阳法院社会实践报告》

38、《社会实践报告》

39、《电脑下乡活动实践总结》

40、《头脑风暴-夏令营走进农村》

41、《夏令营走进农村活动》

42、《城阳区人民法院见习营实践报告》

-----化学与药学院

-----理学信息学院

-----理学信息学院

-----理学信息学院

-----园林园艺学院

-----农学植保学院

-----外国语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理学信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顾乃雨 陈海燕 李

玮 邵雷科 孟凡荣 黄文臣 许晓晨 肖雯雯 张美婷 许富强 郑倩倩 轩云岩 岳晓伟 张大伟 贺红梅

43、《暑假实践报告》

-----外国语学院

徐甜甜

44、《城阳法院社会实践报告》

-----外国语学院

夏迎雪 45《城阳区人民医院暑假实践报告》

-----农学植保学院

初潜力

46、《新农村建设实践报告》

------农学植保学院

邢荷荷

47、《暑假联通见习实践报告》

48、《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49、《暑假空调临时促销实践报告》

50、《青岛市城阳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51、《中国联通如何开拓校园市场》

52、《大学生兼职之调查报告》

53、《暑期调查报告》

54、《我在青软实训的暑假》

------资源环境学院

-------外国语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资源环境学院

------理学信息学院 张世珂

刘新举 贺

超 郭

栋 梁

陈俊汝

于蒙蒙

4.共青团河北师范大学委员会 篇四

2011年,校团委在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活动为为载体,以德育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目标,扎实工作,锐意创新,共青团工作卓有成效。为更好的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参照《2011湖南省本科院校共青团工作考核办法》(湘团办[2011]17号)的要求,我校团委将2011年工作做了实事求是的自查,现报告如下: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自查得分说明

一年来,校团委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的指示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不断加强团的自身建设,重点从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入手,统筹兼顾思想政治教育,基层组织建设,服务就业创业,科技创新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地完成了上级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不断开拓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一)围绕主题,创新形式,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日常思想政治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团委工作的重心,一年来,校团委积极组织开展了各类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影响广泛的主题活动;制定了理论学习计划并坚持定期落实;以建党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等时政热点为契机,通过朗诵、演讲等乐于接受的形式使学生投入到‚爱我中华‛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来。

(1)制定2011校团委政治理论学习方案,多次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如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周强同志在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的报告等理论学习座谈会,以加强思想道德素养,提高政治觉悟。

(2)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为契机,校团委积极组织开展了‚高举团旗跟党走,我与祖国共奋进‛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如‚重温入党誓词,缅怀伟人功绩‛、‚一颗红心献给党‛国防生文艺晚会献礼党90华诞、‚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600学生拼党徽、‚清风画语‛廉洁教育书画作品展、国防知识竞赛、红歌会、‚光辉的旗帜‛征文比赛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3)各学院团委围绕‚创先争优‛主题,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开展一系列团校培训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粮食问题研究‛等系列讲座,有效引导大学生理性的进行社会观察。

(4)先后举办参加了五四‚创先争优‛、‚党史文化周‛、‚倡导两型社会,打造两型校园‛百科知识竞赛;继续开展‚韶风〃名家‛论坛、校友论坛大学生素质拓展报告会,邀请著名学者纪连海、《尊品》杂志首席执行官王拥娴等来校演讲交流,进一步拓宽了青年学生视野,扎实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2011五四表彰大会、‚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创明心‛奖学金等表彰活动,鼓励先进,培养学生典型。(5)制定‚三进三同‛活动方案,组织湘潭大学全体专兼职团干部深入开展‚走进支部同活动、走进课堂同学习、走进社区同生活‛主题活动,以密切与广大青年学生的联系,切实加强我校团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严格落实,每月及时向团省委、团市委上报‚三进三同‛活动材料。积极开展万场党史进校园系列报告会,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精品活动,如《万场党史进校园系列报告会之板凳妈妈徐月华》、《万场党史进校园系列报告会之党章知识竞赛》。

2、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通过政治教育工程,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不断探索新方式、新途径帮助大学生骨干有效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定期开展‚推优入党‛活动,做好登记,并及时汇总。为让学生骨干参与到全国、全省统一组织的有关培训活动中,选派了一批优秀干部积极投身各项活动中,如选派了湘潭大学三翼工作室首席执行官王剑宜以及首席信息官李秋生代表湘潭大学参加中国大学生在线在河北承德举行的2011年共建团队精英夏令营。

3、‚红网工程‛建设方面:校团委建立了一套专门的维护更新团委网站的建设方案,并通过团学快讯、领导讲话、学院动态、社团时空、专题报道等一系列版块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组建了一支以三翼工作室、各团学组织宣传部门、新闻通讯员、信息情报员为骨干力量的信息工作队伍。首次开通了湘潭大学团委微博,建立了最富特色的微博团校,充分发挥其在思想宣传、信息交流、招生就业、校地互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及时制定和完善信息传达通报、团学组织联席会议、信息上传报送、信息登记反馈、工作飞信、QQ群交流等多项制度。

4、理论学习与研究:

(1)校团委多次组织全体专兼职团干部和各级学生骨干参加理论读书班、研讨班、专题讲座等理论培训活动,广泛开展研读理论著作、集中学习研讨、认真深入调研等活动,每月定期组织举办一次湘潭大学团干部学习型会议,全面分析团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努力查找、着力解决影响团学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二是狠抓专兼职团干部的学习能力建设,2011年,组织团干部和学生骨干10余人次到中国大学生在线、湖南省团校等相关单位学习交流进一步拓宽工作视野,提高服务能力。

(2)校团委书记牵头进行了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之建立公益类班级初探——以湘潭大学公益类班级为例‛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研究,发挥了牵头作用,并形成了理论学习的良好效应。

(3)积极参与‚充分运用情感、艺术、时尚元素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课题研究,并及时上报团省委出书案例。定期出版《晨路》、《文心报》等内部团报团刊。

(二)健全体制,完善队伍,不断规范团组织自身建设

1、团组织建设:

(1)切实组织我校团干部到省直机关与基层单位挂职工作,如团干部陈奕借调至人事厅一年,黎益君、雷海岩同志分别赴宁乡县团委、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团县委挂职工作一年。校团委副书记马卿兼任湘潭市羊沽塘区团干部。认真完成了团中央、团省委部署的试点工作任务。

(2)积极完善团组织体系。建立了机关团委、院团委、社联团委,同时湘潭大学子弟学校也建设了团委,组织机构齐全,落实开展湘潭大学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工作特色奖、十佳学生社团评比活动。通过建立社联团委,并定期举办团校培训,不断增强团组织活力,在基层团建创新上取得了新成效。

2、团制度建设:建立对学校基层团组织的工作考核机制,优化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办法,对学校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情况予以考核评估。通过‚五四表彰‛等团内奖惩、团内表彰方式,评选‚五四红旗团委‛、‚优秀专(兼)职团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一系列先进基层团组织和个人先进。及时登记好违纪团员数并进行团内处分,处分材料登记在团员档案中,且在所受处分一年之内,取消该团员所有的评奖评优资格。

3、共青团日常工作:

(1)做好规划,及时总结:学期初,各学院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并统一上交至校团委,便于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学期末上交工作总结,及时反思,校团委对各院团委进行考核评估。

(2)团工作管理方面确实做到严谨认真:及时做好团员注册、团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团员登记率100%;妥善保管团工作档案,除收齐工作档案之外,定期做好登记,确保其齐全、清楚,并按时向团中央、团省委报送各项工作材料。按时收缴团费,团费收支有明细账目,并于每年年末制定湘潭大学团委团费支出情况的报告。

(3)为鼓励更多优秀学子成才,校团委鼓励争优创先,充分发挥评优激励机制,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积极落实暑期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芙蓉学子、五四表彰等各项评优创优工作,全校各级团组织涌现了一大批优秀集体和个人,其中,我校团委获得‚2010湖南省共青团工作创新奖‛、‚2010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罗桂红、黄少军同学获得 ‚中国大学生自强奖学金‛。

4、学生组织建设:

(1)湘潭大学学生会、湘潭大学研究生会、下属84学生个社团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并积极落实,其中包括完善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考评条例、议事制度、审批制度以及考核任免机制。在校团委的积极指导下,校学生会独立自主开展‚百灵鸟‛杯辩论赛、校园风采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社团种类齐全,组织机构健全。在湘潭大学团委副书记马卿的指导下,严格管理各学生社团,积极推行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与申报制度,并创办了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湘潭大学第八届学生社团风采月‛等一系列深受学生喜爱、富有特色的社团活动。每学期在校团委的指导下,由学生社团联合会不定期进行民意调查,对社团的工作开展情况及活动对学生的吸引程度进行考核。

(2)校团委积极向团省委、省学联推荐‚湘潭大学孝行协会‛、‚湘潭大学木槿感恩支教团‛等为‚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干部‛、‚湖南省优秀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湖南省高校优秀学生会(研究生会)干部‛候选单位与个人。拥有完善的学生干部的选拔、约束、激励、保障和学生干部考核机制,及时召开团代会、举行学生干部换届选举。

(3)校团委于学期初收取校级学生组织的工作计划,学期末收取工作总结,并做好及时登记、存档工作。

(4)结合团省委、省学联部署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各学生组织认真落实,并及时上报。湘潭大学学生会、湘潭大学研究生会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并积极落实,其中包括完善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考评条例、议事制度以及任免制度。

(三)面向社会,创新手段,切实服务青年学生就业创业(1)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学校多次邀请校友及相关专业人才,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就业座谈会、创业报告会,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择业技巧,增强创业意识,如邀请湘大校友、‚SLS之父‛许小曙博士讲述工程师之路,邀请北京国域技术总监、著名IT讲座主讲人肖三舒举办百科知识大讲堂,‚‘中国〃湖南’第二届企业公民大典‛之企业公民联盟单位CEO高校巡讲报告会,湘潭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表彰大会暨挑战学子报告会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步入社会时更具竞争力。通过‚西部计划‛为西部发展输送人才,我校共有9名毕业生开赴广西、新疆、湖南等地开展西部志愿服务。团委积极做好跟踪培养和服务,利用节假日送上学校关怀。

(2)为提高广大学子的创业能力,校团委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创业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以带动学术与科技创新。举办首届创新论坛,并有计划地将创新论坛作为特色活动举办,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带动学生及时做好职业规划。通过举办湘潭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四)突出重点,营造氛围,大力推进青年学生科技创新(1)学术与科技创新:认真组织参加第九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1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组织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共获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我校获得‚高校优秀组织奖‛;我校王智君同学作为湖南省唯一高校学生代表成功晋级第十届海峡两岸知识总决赛,并获得“全国优秀奖”。

(2)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精心组织第三届芙蓉学子创业大赛、‚挑战杯‛经验交流会、科普知识讲座、第八届校园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湘潭大学首届‚大学生创新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133篇,作品展示材料100份,经专家评审,最终遴选出21项优秀作品,打造了一个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极大地激发了我校学子的创新意识。积极组织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及第九届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五)培育特色、提升水平,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社会实践工作与志愿者工作: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健全,管理规范并成功组织多次志愿活动,一年来,全校共有2100多名学生参加‚三下乡‛、‚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打造东方莱茵河,我们在行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志愿活动切实提高了同学们的责任感。

(2)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积极发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统揽作用,开展‚新生定向越野大赛‛等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建立和完善素质拓展计划体系,形成了多支专业化、特色化的素质拓展培训队伍。

(3)校园文艺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娱活动,是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年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一年来,全校共举办了近千场次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校园精品活动——湖南省大学生DV文化节。‚感恩文化节‛、‚百灵鸟‛杯辩论赛、‚百灵鸟‛杯英语辩论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校园风采大赛‛、‚原创音乐大赛‛、‚寝室文化节‛、‚饮食文化节‛、‚相声小品话剧大赛‛等精品活动得到巩固和创新,吸引和凝聚青年学生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社团自导自演的《青春禁忌游戏》、《我们的荆轲》等话剧公演多场,得到了校园内外的广泛赞誉。

二、加分项目证明材料

1、我校团委老师在省级会议上就DV文化节作交流发言。

2、中国共青团网上有关湘潭大学‚三下乡‛团队走进首批基层医改试点宁乡县、中国日报网上有关湘潭大学‚三下乡‛团队健康食谱的报道、红网对湘潭大学‚三下乡‛健康食谱的报道、新华网对湘潭大学‚三下乡‛团队的报道、红网论坛对湘潭大学‚三下乡‛团队叮当网络助学的报道、大学资讯网对湘潭大学木槿感恩支教团暑期‚三下乡‛暑期调研的报道、湖南教育网对湘潭大学‚三下乡‛团队志愿者进超市宣传健康食谱等中国共青团网、红网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媒体对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报道。湘潭大学团委荣获2010年省级‚五四红旗团委‛殊荣。

3、湘潭大学团委荣获2010年省级‚工作创新奖‛、2010年湘潭市‚五四红旗团委‛,二级团组织荣获2010年湘潭市‚五四红旗团委团总支‛。

4、黄少军、罗桂红荣获2011‚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

5、湘潭大学荣获‚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湖南省高等学校‚党在我心中‛歌咏活动二等奖。

6、定期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征订工作,今年共征订2000余份,并积极按证书内容落实。

7、在全团推出湖南省首届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湖南省首届大学生孝文化节等重大工作理念与品牌。

2011年,是共青团湘潭大学委员会继往开来,在上级领导下创新发展的一年,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自身建设方面,人事考核等制度还待进一步明确、细化;要整体提高团干部队伍的素质。其次,团委服务学生、联系学生、走进学生的程度要在原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切实为学生提供更多平台和机遇。此外,要扩大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其它高校的联系。在下一年的工作中,要运用新媒体手段将品牌活动深层次化宣传,与省内外其它高校加强信息交流及合作。

2012年,共青团湘潭大学委员会将继续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服务学校改革发展大局,突出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重点,明确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实践型和开放型团组织目标,理顺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运用新媒体手段扩大宣传力度,推广品牌活动,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开创我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共青团湘潭大学委员会

5.共青团河北师范大学委员会 篇五

工 作 汇 报

二○一一年四月

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65698余人,团员青年58996人,我校现有基层团委54个,团总支176个,团支部1442个,专职团干部56人。郑州大学团委2003年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称号,校团委现有工作人员9人,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4人。校团委现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创新实践部和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等5个正科级部门。2010年,校团委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以及团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向下”和“两个全体青年”的要求,从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个团的根本职责出发,以育人为本,以创新为魂,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以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重点,着力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就业创业和综合素质拓展三大工作,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方式,努力使常项工作有成效,重点工作有发展,品牌工作有深化,创新工作有突破,服务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校团委成功承办了第八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身决赛、河南省大中学生“三下乡”和“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河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涂鸦大赛、河南省大中专“祭英烈、爱祖国”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以及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2010年“大学生成长基金”发放仪式,副省长徐济超以及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和省科协的有关领导多次来我校参加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了12月1日在紫荆山广场开展了以“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为主题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

克、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曹维新、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等领导亲临现场参加我校活动,卢书记与我校青年志愿者进行了亲切交流,充分肯定了我校青年志愿者所具备的扎实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8月8日, 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联欢节大联欢活动在我校举行。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长叶冬松,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王晓出席了活动。今年校团委还精心组织了社团文化节、女生节、读书节、宿舍文化节、网络文化节、餐饮文化节、525心理健康节、“美术摄影嘉年华”活动、世博宣传月、明星进校园系列活动、社团周末文化广场、金秋文化读书节、阳光体育运动系列活动、“青春、责任、奉献”青年教工演讲赛、“激情飞扬 舞动青春”舞蹈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300余场。特别是成功举办了我校2010年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共有四万多人次参与了20项活动。举办了“感动郑大 畅想未来”合校10周年庆典主题文体活动,共有近四万人次参与了15项活动。通过广泛组织开展大学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广大青年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繁荣了校园文化。

一年来,校团委先后荣获第九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冠军;全国青年创业教育2009先进集体;2010·大学生礼仪大赛全国决赛团体优秀奖和优秀组织奖;“绿色长征 和谐先锋”2010年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环保接力活动优秀组织高校奖;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组织奖等国家级奖励8项。校团委组织开展的“时事周周评”活动被团中央评选为全团27个思想引领典型案例之一向全国推广。在团中央、全国青联主办的第三届诺基亚创意创业大赛终审决赛中,我校选送的作品获特等奖一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公益类项目--慈善商业连锁机构获得全国最具潜力项目奖。校团委还荣获“河南省高校党建带团建先进单位”;

河南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河南省优秀青年自组织集中展评大赛优秀组织奖;第八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和优秀组织奖;第八届“河南省五四文艺奖”优秀组织奖;河南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10河南省最具执行力高校团组织等省级奖励13项。在团省委、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省文联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青年文化新人”评选中,我校3名青年获得此项荣誉称号。一年来,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获得中国绿博会优秀组织奖,16名同学获得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1名同学荣获郑州市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一名同学荣获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一位青年教工荣获“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一个团队获第五批全国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资助项目。中央电视台新闻早播间栏目报道了我校“筑梦行动”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河网、河南商报、新浪网、网易等多家新闻媒体也对其进行了采访报道。全年,中国青年报、中国共青团网等团中央媒体报道我校团学工作和活动36次,河南青年导报、河南共青团网等团省委媒体报道我校团学活动89次。全年我校共青团组织共推荐6436名优秀共青团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推优率达百分之百;共有10613名同学注册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在团省委组织的全省基层团组织量化考核中名列全省第一名。

一、深化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着力实施思想武装工程建设 2010年以来,我们按照把握内容,创新手段,分类引导,拓展阵地,讲究方法,增强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1、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以团学干部和青年骨干为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通过在青年教职工中以“立足本岗位,青春建功业”为主题;在青年学生中以“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学校做贡献”为主题;在少先队组织中以“红领巾

心向党”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校团委组织开展的“时事周周评”活动被团中央评选为全团27个思想引领典型案例之一。校团委借助春节、清明节、“五四”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庆日契机,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情怀。春节期间,我校各级团组织积极响应教育部、团中央的号召,组织我校广大团员青年开展了“给祖**亲拜大年,展郑大学子爱国心”活动,通过征集春节吉祥物、春联、拜年短信、各地民俗等方式向祖**亲拜年,展现我校师生爱国之心。清明节前后,校团委成功承办了全省大中专“祭英烈、爱祖国”主题活动。并在全校深入开展了以“文明缅怀先烈,发扬三平精神”主题清明纪念活动、五月份校团委开展了“高举五四旗帜,发扬‘三平’精神”主题活动,通过在校内外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五四”精神和“三平”精神,高举五四旗帜,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校团委积极配合团省委开展全省各界青年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系列活动。5月5日,在河南省青年组织风采展示活动中,我校武术协会与相声俱乐部作为全省高校青年自组织的代表向全省人民展示我校大学生的朝气、活力、热情与风采,武术协会荣获最具活力奖、校团委荣获最佳组织奖;校团委组织各基层院系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了以“弘扬五四精神,立志成才报国”为主题的板报设计大赛,营造爱国、科学、民主、进步的校园氛围。5月8日,校团委举行了“青年志、世博情、倡三平、爱国行”主题活动展。9月8日至10日,校团委举办喜迎教师节主题系列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9月17日,校团委、郑州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新闻中心、郑州大学文明办联合举办了“月满中秋”美文吟唱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将中秋节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吟唱表

现出来,引导大学生尊重、继承和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唱响时代主旋律。国庆节前后,校团委、校学生会举办了“我把青春献祖国”新生配乐诗朗诵赛,协助举办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祖国之恋”诗歌朗诵会,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了艺术情操,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12月31日,校团委承办我校2011年元旦迎新年文艺晚会,丰富了校园文化,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浓厚的新年氛围。

2、实施共青团“红网工程”。信息网络的出现及在青年群体中的普及运用,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等方面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和拓展。校团委结合这一新变化和新命题,牢牢把握思想引领的核心目标,按照“纵向分层、横向分工、全校联网、扁平高效”的要求,建立以电子邮件、校信通、博客、QQ、手机为主要方式,以校团委为枢纽、各基层团委为骨干节点的信息化联系指挥体系,及时通报信息,随时掌握网络舆情;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员、评论员、策划员和技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我校共青团网上思想引领队伍体系,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共青团“红网工程”,把共青团“红网工程”作为深化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抓手与方式创新。积极组织团干部通过在各知名网站论坛留言、开设博客、加入网络非正式青年组织等各种形式,全员、全程、全域地做好网上舆情收集分析、引导社会观察、开展教育活动等工作。开辟了人人网团学公共主页,加强与青年学生的沟通交流。2010年,校团委成功举办了网络文化节、flash设计大赛、“缤纷网络展风采,梦想启航E时代”网络风采展示等活动,不断加强“青”字号网络阵地建设,以快速高效的科技通讯网络覆盖青年;深入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以主题鲜明的网络教育活动吸引青年;全面把握青年多样化的网络文化需求,以丰富高雅的网络文化活动服务青年;大力实施绿色网络行动和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以安全健康的

网络环境引导青年;不断加强网络工作者队伍建设,以及时全面的网络服务维护青年。

3、实施“创优示范工程”建设,发挥青年学生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2010年5月,校团委成功召开共青团系统表彰会,开展“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十佳基层团干部”、“十佳少先队员”、“十佳青年志愿者”等评选,树立一批体现时代要求、自立自强、品学兼优的青年学生典型,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优势,弘扬主流价值,引导文明风尚。2010年下半年,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寻访“校园之星”活动,并在迎新年文艺晚会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校园之星”寻访活动旨在挖掘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倡树榜样,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奋发进取、全面发展,营造良好学风、校风,构建和谐校园。活动开展过程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深切关注,在广大青年学生中产生了积极的、广泛的影响,充分发挥了榜样力量的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逐渐形成人人争做校园之星,事事增光添彩的良好的学校育人氛围。

4、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我校青年学生骨干培养计划。按照理论框架和能力结构并重的培养模式,精心设计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把培养周期和模式不断延伸、拓展,增强在广大团学骨干和青年骨干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我们依托教育系成立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培训班的基础上,今年为期15天的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2010年暑期团学骨干培训班顺利结束。2010年共有800名学生骨干在学校团校进行轮训,有5000名学生骨干在各自院系团校进行轮训。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以共青团为主导,以各级业余团校、学生干部论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团学骨干培训班、马列主义学习小组、理论学习型社团、主题团日活动为阵地,组织引领和尊重主体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具有长期化、制度化、阵地化、特色化、分层化的培养大学生骨干的新路子,建立了跟踪培养制度,对已经结业的学员也保持4年左右的跟踪,使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达到“聚是一团火,散做满天星”的效果,培养了一大批信仰坚定、素质全面、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优秀大学生骨干。

5、实施“品牌工程”建设,打造精品学生社团活动,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为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校团委在社团中实施了“品牌工程”,将富有社团特色的自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广大同学的活动需求与教育工作者的引导结合起来,做到全校115个学生社团“一社团一品牌”。“品牌工程”的具体实施办法是:社团申报活动项目,参加校团委每学期初组织的统一项目遴选答辩会,选上的活动项目,经费由学校支持。2010年校团委共投入18万元用于学生社团品牌活动开展,“品牌工程”实施一年多来,推出了一批层次高、品位高、评价高、参与度高的精品社团活动,实现了社团活动娱乐化、学术化和公益化的有机结合,为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促进学风建设、繁荣校园文化、服务学生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马列主义研究会主办的“科学发展观宣讲团”,梨园社主办的“春回梨园”戏曲歌迷擂台赛,计算机协会主办的网络文明行动,就业实践俱乐部的“青年创业沙龙”,历史探索者协会的“历史上的今天”大型图片展,电影协会的“红色影视作品周周评”,播音主持协会的“秀出红色魅力”经典电影人物配音大赛和中国红色人物cosplay表演等活动,将思想引领工作融入到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着力实施团建基础工程建设 作为团中央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我们按照“交叉覆盖,不留空白;整合资源,做强组织;提高素质,苦练内功;打

造品牌,扩大影响;重心下移,激发活力”的原则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按照《郑州大学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方案》的要求,通过完善联系机制、加强工作督导等途径,抓好中期评估、第二轮推动和总结阶段的实施工作,力争率先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校团委全体工作人员坚持每周深入院系调研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试点工作,在团省委指导下认真做好试点工作总结。自试点工作实施以来,我校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坚持不断探索和实践,基层团干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丰富了工作资源,拓展了工作载体,学校团组织建设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形成了大学生导航工程、社团文化周末广场“嘉年华”活动、时事周周评、“品茗青春•书香校园”活动、“校园之星”寻访等品牌活动,学校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得到了有效激发和活跃。

2、大力推行“团支部活力工程”,注重团组织活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按照“扁平化运作,强化参与、激活主体;立体化覆盖,靠前指导、助推成才;品牌化引领,项目带动、活跃整体”的原则,以班级团支部达标量化考核与“我的支部我的团”班级团支部特色文化大赛为载体,投入30万元专项经费启动“团支部特色活动资助基金”,力求做到“三到”,即:“指导力量到支部、活动项目到支部、活动经费到支部”。尝试“人人有QQ,班班有群,群群建团”,全力把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把工作力量向基层集中,把工作载体向基层转移,有效地激发了团支部活力。“班级团支部特色文化大赛”就是要求每个班级团支部提炼团支部文化特色,并通过全员参与的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展现出来,通过比赛提炼团支部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谋划每个班级团支部的整体奋斗目标,制定班级“集体职业生涯规划”,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助推大

学生成长成才。通过深入推进基层团委、班级团支部量化考核,举办2010年“先锋杯”主题团日活动设计大赛,开展基层班级团支部每年为团员青年办十件实事活动,逐步建立健全适应时代要求的团内学习教育、团员团干部队伍管理、工作交流、检查督导和考评激励等制度,构建体系完备、切合实际、动态开放的团的基层组织工作制度体系。在全校团员青年中开展团员教育评议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激励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校团委主动适应团员青年分布、聚集、沟通、联络方式新变化的要求,努力把情感、时尚、网络等因素引入团的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形式新颖、主题鲜明(如:“青年创业沙龙”、“红色影视作品周周评”等)的主题团日活动,举办“秀出红色魅力”——经典电影人物配音大赛和中国红色人物cosplay表演、QQ群团支部会议等活动,采用网络、视频、彩信、动漫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从思想的先进性、形式的多样性、过程的趣味性、活动的持续性、学生的参与性等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和网络虚拟世界教育引导青年学生。

校团委以“四建一规范一增设”创新班级团支部建设模式。我们通过“四建一规范”,即建立团支部分层教育体系、建立实习基地团组织、建立学习型团支部、建立党员联系团支部,规范团员档案管理和增设团支部权益委员,创新团支部建设模式,通过班级团支部权益委员把每一名团员对学校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以及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投诉随时通过院系学生会大学生维权中心反映到校学生会维权中心,由校团委协调有关部门给予及时解决,从而使基层团组织的作用得到长远而有效的发挥。

校党委组织部和校团委联合下文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格局,认真落实“六带一优化”,2010年4月,在河南省高校

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上,我校被河南省委组织部、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团省委评为“河南省高校党建带团建先进单位”。

3、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实现全员团组织多重覆盖。校团委紧跟党建步伐,完善团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形成了以共青团为核心,以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为骨干,以团属青年社团为外围,以青年自组织为延伸的青年组织体系。根据青年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方式的新变化,在学生生活园区进行“支部进楼”,在学生社团、老乡会、歌友会等青年自组织建立团支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社团团支部的管理和指导,2009年3月报经校党委批准成立了社团联合会团总支,并指导新成立学生社团团支部136个;2010,各社团团支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彰显了我校社团服务奉献的风采,增强了团支部乃至社团内部的活力和凝聚力。积极探索网络建团,试点建立了25个网络团支部,顺应社会信息化发展潮流,积极推进实施“电子团员证”工程,推动共青团组织管理创新和共青团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还利用QQ群、飞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不断加强团组织的影响和覆盖,逐步构建快速、有效组织动员大学生渠道;积极探索项目建团,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等大型活动项目中建立临时团支部,增强了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广泛性。

此外,我们还根据当前青年学生在学校参与学习、工作以及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大学生艺术团、社团、老乡会、歌友会、就业见习基地、科技创新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社会实践小分队、学生会宿舍建立了团组织,使我校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听到团组织的声音,参与团组织的活动,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实现了团组织的多重覆盖。

4、坚持“党建带团建”,做好“五个结合”,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

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群共建创先争优视频会议精神,我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校团委联合下发《关于在全校基层团组织和团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校团委召开了全校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誓师大会,要求全校各级团组织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共青团工作紧密结合,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建设学习型团学组织相结合,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团干部队伍建设培养相结合,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扎实、自律严格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增强团员意识教育相结合,教育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建设良好学风、团风、校风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示范作用;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服务广大团员青年相结合,创新载体,积极打造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新平台,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工作的开展,彰显出创先争优活动无限的活力。

5、实施“团建创新工程”,不断激发基层团建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校团委多方筹措资金50万元,在全校基层团组织开展富有基层特色的团建项目评选活动,对于团建创新优秀项目给予资金资助,调动基层团组织深化团建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不断深化共青团活动的品牌建设,实行品牌活动申报制度,对于优秀活动给予资金支持,努力把团的有影响力的工作和活动与团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进,把青年最广泛的吸引凝聚和团结起来。

三、深入推进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着力实施助力远航工程建设

扎实做好“助力远航工程”,切实提高团组织服务能力。一是抓就业观念转变工程,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二是抓就业能力提升工程,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是抓就业渠道拓宽工程,拓展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度。四是抓创业能力培养工程,形成抓创业促就业 的良好局面。

1、校团委实施“学术科技曙光计划”,扎实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选拔培训、大学生科技创新专家辅导团的聘请组成、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活动场地和经费的落实保障工作。目前,全校共有679支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近一万名学生在科技创新团队中活动。今年,校团委积极备战、参加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承办第八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举办了我校“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在参加、承办和举办竞赛的过程中,校团委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技术优势,整合资源,稳步推进,邀请了创业计划、风险投资等相关领域专家为选手们进行了辅导培训。在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凭借出色的参赛组织工作被授予高校优秀组织奖,并有3个创业计划获得铜奖;在第八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选送的参赛团队取得了3个特等奖、6个金奖、3个银奖和1个铜奖的优异成绩,并捧得了“挑战杯”。其中1项获奖作品获得200万元的风险投资,大河报等新闻媒体给予了广泛的报道。2010年1月,在团中央、全国青联、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诺基亚创意创业大赛终审决赛中,我校选送的作品获特等奖一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公益类项目--慈善商业连锁机构获得全国最具潜力项目奖,同时我校被全国青联、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评为“全国青年创业教育2009先进集体”。同时,我校团委大力推进“郑州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通过开设大学生KAB创业教育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举办“郑州大学大学生创业论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推介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搭建企业与大学生结对创业的合作平台。一年来,举办专场招聘会20场,为学生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成功举办20期创业大讲堂,邀请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俞敏洪、澳大利

亚亚太集团创始人周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培训师,北京嘉禾融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宝东、北京行智联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人生体验式教学专家、团中央KAB创业导师裴庆丰、济南松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窦大海等专家担任主讲,与同学们共话创业与人生。校团委以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首届全国十佳KAB创业俱乐部为依托,深入推广KAB创业教育。建立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人生发展导航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志愿导师制度,帮助青年学生提高就业本领和创业能力,实现就业创业理想。

2、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在巩固现有见习基地规模的同时,广泛动员基层团组织积极参与基地建设,各院系团委每学期保证至少有2个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顺畅高效运转,院系团委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见习学生按时到岗。逐步建立起学校党委领导下、团委与就业指导部门协同配合、各院系广泛参与的见习工作机制。完善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网络平台,及时发布见习岗位信息,做好就业政策宣传、项目展示以及岗位对接工作。目前,已建立86个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3、开办好郑州大学大学生创业吧。创业吧是共青团河南省委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共青团郑州大学委员会联手社会资源,服务广大青年创业者的一种新探索、新举措,同时也是校团委在我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一项大胆有益尝试。我校是全省第一家开办大学生创业吧的高校。郑州大学创业吧是在共青团郑州大学委员会指导下,以KAB创业俱乐部成员为骨干力量的校园服务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加强与政府机关、成功企业家、金融机构、创业者、创业学研究者及传媒界的广泛、深入沟通和交流,促进政策与现实、资本与项目、激情与经验、智慧与感悟、理论与实践、活动与传播的互动和对接,进一步培育我校广大

青年的创新精神,通过活动促成学生成功创业与商家成功融资的双赢局面。

四、不断深化学生成长服务工作,着力实施素质拓展工程建设

1、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从解决青年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围绕青年成长、成才、成功,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认真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深入推进 “一网”、“一线”、“一栏”、“一岗”、“一访”、“一日”、“一评”、“一讲”等大学生维权“八个一工程”的服务形式,充分发挥团支部权益委员和学生会维权中心的作用,及时收集广大学生的维权要求,确保维权通道畅通,为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校团委推出了校长与学子“面对面”活动,每两周有一位校长听取同学们的心声。组织开展了郑州大学3•15“关注校园日常消费,携手维权服务大家”、“维护会员权益,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一系列维权系列活动。

2、实施“社会实践成才计划”,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服务和谐社会的能力,努力打造“实践育人”品牌。按照“按需设项,按项组队,优化结构,加强指导,突出实效”的原则,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创新实践学分,将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实践总结和实践效果评估有机结合,在我校形成了“普及化+课程化+项目化+基地化+效益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格局以及“全员化参与、基地化建设、项目化推动、社会化运作、学分化考核、精品化推出”的特点,注重“十个结合”,实施“十项计划”,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制度、考核评价制度,认真做好了201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2010年暑期校团委共组织47支校级重点服务队,72支院系重点团队和156支班级团支部志愿服务小分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相结合;与服务大中原经济区构建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与关注民生促

进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与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相结合;与团员意识教育和强化基层团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四走进”活动相结合;与“争先创优”活动相结合;与校企、校市合作相结合;与机制创新相结合。重点推出“十大计划”,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国情考察计划、大学生灾区援助计划、“绿色中国 青年先锋”两型社会建设推广计划、服务大中原经济区构建计划、农村基础教育服务计划、“我爱我的家乡”文化科技下乡计划、农村医疗卫生扶助计划、“与挑战同行”调研计划、“郑大之子”校友寻访计划、“感恩母校 宣传郑大”计划,全面深入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完成课题266项,开展文艺专场演出53场次,理论政策宣讲161场次,法律知识讲座72场次,免费赠送各类学习用具、文化卫生用品、办公用品价值17万元,为省内34家企业提供了网络开发、企业节能减排、营销方案策划等服务,为全省5个旅游景区进行了旅游开发策划,为全省22个村镇进行了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大河报》、《河南科技报》、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及省内各地市主要新闻媒体对我校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报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生了良好的反响。2010年寒假,我校组织全校学生全面开展以“创先争优投身实践,志愿服务奉献青春” 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广大青年学生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围绕活动主题,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采取返乡同学就近就便组队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结合重大事件,关注社会热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途径,增强实践实效为指导思想,以政策宣讲、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就业与实践调研、感恩活动为重点,广泛开展“感恩母校、宣传郑大”、空巢老人关爱服务、留守儿童爱心帮扶、教育助学、学业辅导、文艺演出等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活动突出了国情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感恩教育,强化社会实践经历,进一步增强青

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010年校团委还承办了河南省大中学生“三下乡”和“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3、持续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校团委本着“做优品牌、做实项目、做深服务、做出特色”的发展思路,抓契机重实效,立足校园,辐射社会,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通过加大宣传、规范注册、健全机构、强化培训、量化考核、精心组织、积极引导,把青年志愿者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办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评比大赛,做好青年志愿者注册和培训工作,以及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我省服务贫困县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援外青年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和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校内外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我校青年志愿者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人人都要献爱心,人人争做志愿者”的浓厚氛围,“小红帽”成为了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年选拔了17名品学兼优的同学参加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4名同学参加河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13名同学参加“西部志愿服务计划”;14名同学经面试选拔为郑州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4月分校团委还成功举办了“迎世博迎亚运青春献服务 讲文明促和谐志愿校园行”活动暨郑州大学2010年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评选大赛。一年来,校团委招募选拔33名志愿者走上2010年春运志愿服务岗位,以实际行动为旅客送去真挚周到的服务;选拔28名青年志愿者赴上海服务世博会;选拔180名志愿者参加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志愿服务;选拔80名同学参加绿博会志愿服务;选拔3名同学参加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1名同学成为亚运会注册大学生记者。以“感恩社会 服务师生”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低碳生活共建绿

色郑大 感恩母校迈向美好明天”、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等青年志愿者活动,得到了全校广大青年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掀起了发扬“三平”精神、感恩回报社会的志愿服务热潮。12月1日,校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了以“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为主题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等领导亲临紫荆山广场现场参加活动,并与我校团委书记厉励同志及青年志愿者进行了亲切交流,充分肯定了我校青年志愿者所具备的扎实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一年来,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获得绿博会优秀组织奖,16名同学获得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1名同学荣获郑州市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1个团队获批第五批全国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资助项目。中央电视台新闻早播间栏目报道了我校“筑梦行动”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河网、河南商报、新浪网、网易等多家新闻媒体也对其进行了采访报道。

4、实施“校园繁荣计划”,深化大学生校园文化行动。校团委本着示范带动,全面活跃、陶冶情操、提升品位的原则,开展书香校园、文明校园、环保校园、爱心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活动,努力培育“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大学精神。做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工作,精心组织了社团文化节、女生节、读书节、宿舍文化节、网络文化节、餐饮文化节、525心理健康节、“美术摄影嘉年华”活动、世博宣传月、明星进校园系列活动、周末文化广场、金秋文化读书节、阳光体育运动系列活动、“青春、责任、奉献”青年教工演讲赛、“激情飞扬 舞动青春”舞蹈大赛、第七届宿舍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160余场。此外,校团委按照“工程化、品牌化、系列化、精品化”建设的理念,向广大团员青年推出了校园文化活动超市,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校园文化活动超市旨在激发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活动参与的普遍性,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充分

体现了广大团员青年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设计者的特点。校园文化超市中各项活动的设计都来源于广大团员青年的智慧,每学期开学校团委就会向全校班级团支部广泛征集同学们喜爱乐意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团委会从中选出100个最受同学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放到校团委网页上,再让全校同学评选,校团委会根据这些活动的网上得票多少决定举办其中50个活动以满足广大团员青年的需求,校团委还将对50个活动的设计者给与物质和精神的奖励,邀请他们参加自己设计活动的颁奖典礼。今年校团委成功承办河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涂鸦大赛,在河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中取得佳绩,荣获优秀组织奖。校团委还荣获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第八届“河南省五四文艺奖”优秀组织奖。在团省委、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省文联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青年文化新人”评选中,我校3名青年获得此项荣誉称号。校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积极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全面提高了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的水平,今年校团委成功举办了我校2010年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共有40000多人次参与了各种活动。举办了“感动郑大 畅想未来”合校10周年庆典主题文体活动,共有35000多人次参与了活动。通过广泛组织开展大学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广大青年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繁荣了校园文化。在第九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中,我校辩论队在校团委厉励书记的带领下最终蝉联冠军,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东南卫视等两岸主要新闻媒体对我校蝉联冠军进行了报道,校党委书记郑永扣、校长申长雨、校党委副书记吴宏亮亲切接见了辩论赛成员,高度赞扬了我校辩论队的出色表现。

5、校团委积极响应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下发的《关于组织动

员广大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积极投身抗旱救灾斗争的通知》,于3月29日面向我校团员青年倡议开展了“情系旱灾献爱心,特殊团费见真情”活动。倡议发出后,全校广大青年团员青年积极行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灾区献出一份爱心,校团委共为西南灾区募集到特殊团费捐款211235.50元。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后,校团委特于4月19日在全校团员青年中组织开展“特殊团费显真情 万众一心抗震灾”爱心募捐活动。截止至2010年4月25日,校团委共接受全校团员青年的捐款合计为269839.90元,并在玉树民族二中设立了郑大共青团励志奖学金,每年奖励30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1500元。在重大事件来临时,我校团委都能迅速行动,落实有力,得到了团中央、团省委和学校广大师生的认可与好评。

6、积极推进“阳光学子关爱计划”,切实做好服务贫困大学生工作。2010年,校团委进一步完善了特困生档案库,并多方筹措争取社会资助,如加拿大河南同乡会助学金、第二届“益暖中华”—校园公益之星”奖学金、上海澜蒙服饰有限公司助学金、肯德基曙光基金、宋庆龄基金会“大学生成长基金”等,为216名特困学生共发放助学金33万元,为特困学生在校内外提供了15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同时校团委和院系团委为特困生提供了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咨询和大学生职业规划辅导,确保每一名特困生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能得到共青团组织的帮助,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双扶贫”。

五、努力创建学习型团学组织,着力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建设

1、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团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团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建设一支高举旗帜、坚定信念、践行宗旨、心系青年、吃苦耐劳、勇挑重任的团干部队伍。督促各级团学组织建立定期学习制度,每个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个半天,团干部每个月自学时间不少于30个小时。校

团委定期举办全校专职团干部读书学习交流会,本共举办6期学习交流会,安排2名同志参加全国KAB创业教育工作培训,进一步加大对团学干部的培训工作力度,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帮助学校团干部进一步掌握团的基本理论、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为学校共青团事业长远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成功举办了郑州大学青年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论坛、“青春 责任 创新 发展”2010年郑州大学学生干部论坛和郑州大学第三届学生社团发展论坛。通过论坛把我校广大青年的思想与行动统一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上来,在我校广大青年中形成建功中原经济区的思想共识,增强我校广大青年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我校广大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郑州大学青年群体围绕服务构建中原经济区建设,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示范带动作用,自觉肩负起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使命,为创建高水平大学、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广大团学、社团干部利用论坛平台深入交流工作感想,深刻总结工作经验,深入思考工作难题,开拓了工作思路。

3、积极选派优秀的团学干部到团中央、教育部、团省委、省委高校工委已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高水平大学团委挂职锻炼,开阔眼界,提高能力,学习经验。一年来,校团委选派3名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三期学员实践锻炼活动;选派3名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四期学员理论学习周;选派3名同志参加全省大学生骨干暨高校团干部培训班;选派2名同学参加全省优秀大学生干部暑期挂职锻炼活动;1名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主席暑期训练营,六、不断加强对外青年友好交流,着力实施国际化工程建设

做好对外青年友好交流工作,加快我校共青团工作国际化步伐。1月31日,以台湾“中华杰出青年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张建斌为团长的第八届台湾高校杰出青年赴大陆参访团一行35人来访我校,与我校学生代表进行友好交流。5月13日,韩国青年代表团一行40人在韩国女性家族部女性-青少年保护中央检查团副局长、代表团团长卢怜希女士的带领下来访我校,与我校青年学子代表进行友好交流。7月21日至27日,我校3名同学应团中央国际联络部邀请,与全国100名高校学生骨干一起在北京和山东曲阜参加了“中日韩青年友好会见”活动,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友谊,为推动中日韩三国青少年的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7月28日,第九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八所台湾大学的师生一行58人在中华青年交流协会理事长张昌吉先生的率领下来我校进行了交流访问。8月8日, 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联欢节大联欢活动在我校西亚斯国际学院综合体育馆举行。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长叶冬松,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王晓出席活动并讲话;来自台湾的青年和我校青年学生共计1500余人参加了活动。12月14日,新加坡国立大学辩论队一行28人来访我校,与我校辩论队进行了友好交流。一年来,我校有一批优秀学生骨干随全国青联、省青联、市青联赴韩国、日本、南非、德国、越南、港澳台等地进行了青年友好交流访问,交流了思想,增进了了解,宣传了郑大,加深了友谊。

经过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一些难点和薄弱环节,一是共青团面临的三大挑战在高校表现得十分明显。从2009年校团委组织开展的分类思想引导问卷调查来看,大学生价值取向日趋务实,对抽象的理论问题和没有实际利益的工作、活动不太关心;政治意识在常态下淡化,出现重大事件时又有可能极端化表达;思想认识容易受到社会问题的影响,容易形成错误、片面 的社会观察结论;自主判断和独立思考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对简单化、一边倒的说教比较逆反。二是大学生民生问题凸显。现代大学生生活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远超学习压力。而高校团组织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经济手段为大学生提供实实在在服务的能力不强。三是团学组织的创新服务能力和水平与当前高校共青团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共青团工作和活动服务青年的能力较弱,团组织和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在重大问题上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手段创新不够,部分团干部作风不够扎实。

上一篇: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三年级描写大海的作文400字